📖 ZKIZ Archives


配資大清洗引發解約矛盾:信托機構不服 配資機構“認栽”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9/4684175.html

配資大清洗引發解約矛盾:信托機構不服 配資機構“認栽”

一財網 王娟娟 王瑩 2015-09-11 06:50:00

一度在A股牛市中風生水起的場外配資因為新一輪的存量清理即將面臨“退場”,但這一波場外配資最強封鎖令也正在引發一些衍生問題。

一度在A股牛市中風生水起的場外配資因為新一輪的存量清理即將面臨“退場”,但這一波場外配資最強封鎖令也正在引發一些衍生問題。

按照監管規定,各轄區券商被要求在9月30日前完成違法配資的主體清理工作,不同券商清理力度和方式各不相同,但不到一月的時間讓部分券商場采取了雷厲風行的“一刀切”清理行動,試圖單方面與相關信托機構、配資公司一刀兩道,由此引發了違約矛盾。《第一財經記者》獲悉,已有信托機構不服券商單方面終止服務,而公開發出溝通函要求對話。

面對這場自上而下的大清洗,大部分配資機構、配資客都要面臨單方面被違約,但記者了解到,由於在法理上站不住腳,被違約也只能“認栽”。而從上一輪清洗到這一輪,配資機構交給配資客的說法多只能是——不可抗力違約,不承擔責任。

信托機構不服清理 約券商領導面談

《第一財經日報》此前從各方獲得的信息顯示,各地證監局對轄區內證券公司下發落實19號文的通知(下稱“落實事項通知”),要求其在前期核實工作的基礎上,限期完成利用信息系統外部接入開展違法證券業務活動的清理整頓工作。而此次清理整頓的核心是徹底清除違法違規的配資賬戶,重點則是違規接入的以恒生HOMS系統、上海銘創、同花順為代表的具有分倉交易功能的信息技術系統。

而這一輪配資大清洗也讓不少配資機構突然間斷了配資路,不少信托公司稱,收到來自相關券商的告知函,擬對違規從事證券業務的賬戶予以清理,要求信托公司在一定期限前處置相關賬戶和資產;若在截止日未處理完畢,相關券商將對相關賬戶采取“限制資金轉入”和“限制買入”等限制措施。

而這讓不少信托機構感到突然和不服。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從知情人士獲悉,近日中融信托就因為這一輪配資清理與合作券商華泰證券矛盾公開化,於9月8日正式向華泰證券發出溝通函,表示為避免終止外接系統數據服務引發的不必要的糾紛,希望雙方領導能進行面談,協商應對方案。

“近期,我司接到貴司部分營業部的電話通知,內容主要為貴司將根據證監會的要求於2015年9月30日起終止向我司提供任何外接系統的數據服務。由於我司有多個信托計劃正在使用該數據服務,信托規模較大,涉及投資者眾多,貴司單方停止相關服務可能引發投資者與貴司及我司的糾紛,甚至群體性事件。”中融信托方面透露,目前接入華泰證券系統的存續信托計劃38個,信托規模133億元,涉及投資者758名,其中自然人691人,機構67家。

浙江一信托機構人士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這一輪清理場外配資涉及信托主要是兩種:傘形信托模式和傘形二級分倉模式。“我們的傘形信托模式的客戶並不涉及配資,只是客戶加了一個杠桿,但目前由於不同券商清理受罰不一樣,有一些是一刀切,兩種模式都不能不給接入了,這對我們來說比較被動,給客戶也不好交代。”

中融信托就辯解稱,公司證券投資信托計劃均為依法合規設立的金融產品,並未從事或變相從事違法違規配資活動,也從沒有為恒生Homs、上海銘創、同花順等場外配資系統提供接口的行為。“截至目前,我司未收到任何監管部門叫停證券投資信托業務及數據服務的任何通知。”中融信托如是稱。

“按規定,信托機構是歸屬銀監會管理,到現在為止,銀監會並未有發文要求要求叫停任何存量傘形信托。”該人士稱。

不過,歸屬證監會管理的華泰證券並不是這麽考慮。“公司作為資本市場的參與主體,堅決擁護、支持中國證監會等國務院多部委為穩定資本市場,維護經濟健康發展做出的一系列重要決策部署。”華泰證券在給記者的回複中強調。

配資機構配資客被解約 多數“認栽”

記者了解,券商要斷掉信托機構外接系統的數據服務,信托機構一方面要面臨銀行方面的罰息,另一方面要面對來自客戶,尤其是機構客戶要求的違約賠償。

“我們已經開始和客戶溝通清理,銀行不願意免掉罰息,認為沒有依據,只能再跟銀行溝通。”上述融資人士抱怨,監管政策變化太快,之前要求是存量不動,這使得信托機構還手握大量配資合同,但突然存量也要清理,券商要單方面違約,也沒能給出“像樣”的說法。

不過,該人士也同時稱,監管層發了要求,券商要斷也沒有辦法,只是希望給信托機構出一個合理的依據。

和信托機構不同,更多的配資人士《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在當前的環境下,即便配資機構以及配資用戶存在諸多的不滿和抱怨也“無濟於事”,主要原因在於“合法合規”的邊界和原則的界定。目前,市場上已經呈現一致的聲音,即場外配資已經不僅僅停留在“不好”的層面,而是將其釘在了“違法”的十字架上,配資機構和配資客只能“認栽”。

而在退出的道路上,如何才能讓客戶“心平氣和”的選擇退出,而不爆發群體性事件成為配資市場和平臺關註的重點。

一位配資平臺負責人此前為《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講述了一個某平臺發生的案例。在清理的過程中,一家券商致電平臺,稱收到相關部門通知,有一筆金額高達2000萬的資金池不能繼續合作,要求在當時的周五之前必須收掉。“客戶意見很大,大部分客戶是有損失的客戶,但是只能‘認栽’。”上述負責人表示,客戶抱怨聲音非常大,但是由於已經出臺相關政策,在法理上站不住腳,因此發生群體性事件的可能性比較小。

本報記者了解到,配資平臺能夠給與客戶補償的也僅僅是退還一些利息,平臺利用自有資金補償並不現實。但是部分平臺並不會“坐視不理”,而會給客戶一些選擇,從現有陽光下的線上配資賬戶,轉入線下個人真實賬戶,而這部分資金來自於頗有爭議的“民間資金”。

記者了解到,大清洗後如果配資公司仍然有心“見縫插針”,那麽會在前期股市紅火階段,已經出臺的關於允許個人開通20個賬戶的政策上下文章,將一人多賬戶的現狀替代平臺利用外界HOMS、同花順等系統的方式,進行人為分倉,但是這種方式的風控難度極高,需要平臺風控人員不間斷地人工切入不同的賬戶,在市場仍然存在波動的情況下,穿倉可能性也隨之水漲船高。

對於配資客而言,由於平臺擁有“政策不允許”這把利劍,因此諸多不滿,依舊無處發泄。要麽順從平臺的改變後的規矩,將資金轉入個人項下多個賬戶,要麽就接受平倉。

一位逐步清倉的配資人士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由於形勢變化太快,因此大量的配資公司仍然手中握有同機構簽訂的資金合同,如今,這些合同已經走到廢止的邊緣,但是資金機構面臨同樣市場壓力的情況下,對配資平臺予以的不同程度的罰息。

他對本報記者講述了罰息的操作方式為,設立某一時間點,在這一時間之前的合同,僅按照合同的利息率,罰息一個月,而在這一時間點之後的合同,按照合同利息率,罰息一年。

編輯:許雲峰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9790

國產手機不能上飛機?!小米、奇酷表示不服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10/4703816.html

國產手機不能上飛機?!小米、奇酷表示不服

一財網 TJ 2015-10-28 16:52:00

一段被冠名為“國產手機不能上飛機”的視頻登上了各大網站的頭條,不過隨著一份招募臨時演員的廣告曝光,不少網友懷疑這是某品牌的一次炒作。

在過去的72小時里,一段被冠名為“國產手機不能上飛機”的三分多鐘視頻登上了各大網站的頭條,也瞬間成了各大社交網站的熱門話題。視頻中,一位穿著光鮮的女子沖著男子重複地叫囂,“用國產手機的坐什麽飛機,來什麽VIP啊!”據悉,事發上海浦東機場,男子因將女子的蘋果手機撞到地上,引起女子大怒,惡語相加咄咄逼人之後放話:“法律規定,國產手機不能上飛機!”。

這番奇葩言論最後終於成了一次“熱門事件”,然而事實到底是怎麽樣的?

疑似演員招募廣告曝光

27日,有網友曝光了一份招募臨時演員的廣告,該廣告的內容為“10月25日周日虹橋機場手機拍攝事件 需要1男1女演員 要求氣質商務人士 形象氣質佳 主要工作圍繞手機在機場吵架為熱點 會有腳本 整個過程也就十幾分鐘 價格1000 明天下午浦東面試 個人資料至xxxx郵箱 註明機場事件 有表演有吵架特長的優先”。

從該廣告發布的時間來看,這是一條發布於10月14日的廣告,該廣告的發布者為實名驗證的“聚優兼職網”。

聚優兼職網的主辦機構承認,該條招聘廣告確實是該公司所發,不過到底是誰雇傭的演員拍攝的這段視頻他們也不清楚。該平臺只是轉發兼職招聘崗位,為求職者提供服務,無其他任何關系 。

此外,還有網友扒出了這個女主的微博信息,但令人疑惑不解的,該微博沒有關註任何一個人,至今為止總共只發了5條微博,都是和國產手機不能上飛機相關的。其中還@了國民老公王思聰!

加上之前某品牌預告,表示將召開雲端發布會介紹新機。因此,不少有網友懷疑這是某國產品牌手機的一次炒作,但被指的國產品牌手機始終沒有進行回應。

國產手機不能上飛機惹怒了誰

事實上,有不少科技類資深人事也認為二人表演成分太濃,有為某國產品牌造勢營銷之嫌。

小米公司運營總監 @公民大李 在微博上稱,毫無疑問,這是今年最低劣的炒作之一。他非常尖銳地稱涉事的傳統手機廠商為“擁有市井氣”,並表示“很難指望這些人能做出些正常人的事情”,最後聲稱“這土地上最偉大的事情不是擁有能改變世界的能力,而是可以有一直保持不被世界改變的堅定,保持獨立思考,讓他們折騰吧”。

前nubia PR經理 @狂奔的蝸牛- 從品牌營銷角度吐槽金立手機營銷尚未成熟,微博表示“國產手機不配坐飛機”的病毒視頻,客觀的說做得挺逼真的,只是某品牌太心急了一點,最後幾秒把廣告痕跡暴露得一覽無遺。個人以為應該讓這事件再持續發酵一段時間,等社會新聞都開始報道這件事後,再以其它方式曝光具體的手機品牌和型號,或許效果會更好。

360總裁周鴻祎也發表了對此事的看法。周鴻祎認為是在演戲,懷疑是其它品牌手機的營銷策劃,在奇酷手機總裁李旺表示要帶兩部奇酷手機上飛機之後,周鴻祎好心地提醒“要是國產手機帶不上飛機,我這里還有一部諾基亞 1112 你可以帶走。”

無獨有偶,小米運營總監李明也表示要帶著小米手機上飛機,和奇酷李旺遙相呼應,也許下一步國產手機的口號要變成,帶著手機上飛機了。雖然小米、360 等品牌是國產手機的代表,但幾乎所有的熱門智能手機全部來自中國生產,蘋果的iPhone6S實際上和小米之間或許相差不過一條生產線。

(綜合法制晚報、關註國產手機、前瞻網等)

編輯:顏靜潔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6727

Airbnb中國困局:本土企業猛烈圍堵 多重限制引水土不服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6/0707/157260.shtml

Airbnb中國困局:本土企業猛烈圍堵 多重限制引水土不服
北京商報 北京商報

Airbnb中國困局:本土企業猛烈圍堵 多重限制引水土不服

本土企業的圍攻、水土不服、政策壁壘等均是Airbnb必然要克服的難題。

據報道,美國短租網站Airbnb近期正在發起新一輪融資,此輪融資之後Airbnb的估值將高達300億美元,此番融資將幫助Airbnb推遲難以預期的IPO之路。然而,新一輪融資是否能夠幫助Airbnb深耕中國市場還是未知數。有業內人士指出,這一全球化擴張、估值超過萬豪的Airbnb在中國市場的發展實際上並不容易,本土企業的圍攻、水土不服、政策壁壘等均是Airbnb必然要克服的難題。

 事件背景

 新融資計劃浮出水面

近期Airbnb正在推動兩項資本動作。其中包括5億-10億美元的新一輪融資,甚至有消息稱金額為7.5億美元。同時,投資人計劃從Airbnb員工手里購買股份,幫助長期雇員出售股票套現。

分析認為,這兩項舉措使得Airbnb有了新的資本,通過新一輪融資,Airbnb的估值從去年的255億美元增加至300億美元,繼續領超萬豪,並成為美國估值規模第二大的初創企業,僅落後於Uber的625億美元估值,同時也是全球第三大估值的初創公司。而幫助員工出售股份套現的舉措則可激勵及挽留頂尖人才。

同時,新一輪融資若落地可幫助Airbnb推遲IPO計劃,減輕上市壓力。在融資傳聞之前,Airbnb還被傳將進行IPO,然而,在現有政策對“Airbnb模式”的限制下,IPO並非易事。有業內人士指出,Airbnb的估值、房源數量都十分突出,備受資本市場關註。作為一家平臺型企業,Airbnb的全球化布局仍需繼續,此番融資對Airbnb的全球擴張提供了資金支持。易觀國際分析師朱正煜亦指出,用戶端的推廣、市場培育等都需要資本支撐。

另外,Airbnb也逐漸開展短租以外的業務。今年6月底,Airbnb酒店業戰略總監Conley公布了會獎行業戰略規劃,有媒體報道指出,Airbnb將自身定位為商務旅客和休閑旅行者提供探索的平臺。此前,Airbnb則通過技術手段滿足商旅客戶的需求,比如可以在Airbnb上幫助他人預訂住處。有數據顯示,包括Google、 Salesforce以及摩根士丹利在內的5萬多家企業已經在Airbnb上下過訂單。騰訊研究院的數據則顯示,目前Airbnb的客戶中有10%為商旅客戶。

Airbnb成立的時間並不長,據統計Airbnb成立八年以來透過發債及股票募資方式共募得30多億美元,僅去年6月就募得15億美元。而在房源數量上,Airbnb公布的數據顯示,目前Airbnb在全球共有200多萬套房源,覆蓋192個國家超過3.4萬個城市。

 市場分析

 中國市場面臨三道坎兒

 本土企業猛烈圍堵

然而,作為全球分享經濟的代表企業,Airbnb在中國的布局卻不是那麽順利。從房源數量和拓展範圍來看,Airbnb面臨著中國本土企業的強勢競爭。新一輪融資是否能夠幫助Airbnb在全球化擴張的中國市場發展仍是未知數。北京商報記者就此也詢問Airbnb方面,但截至發稿對方並未回應。

Airbnb在全球的房源超過200萬套,但並未公布在中國市場拓展出的房源數量,不過有媒體指出,估計Airbnb在中國的房源數量3萬多間,這一數據相較中國本土企業相差甚遠。在中國本土企業中,途家以42萬套房源位居第一,覆蓋國內329個目的地和海外1085個目的地,螞蟻短租以30萬套居第二位,覆蓋國內300多個城市及旅遊目的地,小豬短租則有8萬套,此外還有木鳥短租、去呼呼等企業。不過在出境遊市場中,Airbnb的房源數量遠超本土企業,但如何吸引中國遊客通過Airbnb訂房才是關鍵。

實際上,小豬以及螞蟻短租、木鳥短租均被稱為“Airbnb的中國學徒”,均以分享經濟的方式發展短租業務,Airbnb的另一個國際對手Homaway還是途家的股東之一。然而,“學徒們”經過近兩年的發展和探索,逐步打開了中國短租市場,並跑馬圈地,前不久途家與螞蟻短租剛剛宣布合並。華美酒店顧問機構首席知識官趙煥焱對此表示,本土企業基本站穩腳跟,包括中國最大的酒店式公寓新加坡凱德置地的雅詩閣也已經與途家合作,在這一情況下外企進入更加困難。

另一方面,騰訊研究院發布的數據顯示,中國在線短租市場中仍有90%的潛力市場有待開發,包括海外市場、農村市場以及特色民宿,僅國人在海外在線短租的潛在市場規模就達到了240億-300億元。市場空間也吸引著不少創業者入局,從2011年至今,每年都會新成立2-6家短租企業。中國新企業的創建和崛起對Airbnb來說也具有一定壓力。

而在競爭方式上,“Airbnb的中國學徒們”並不一味照搬Airbnb,從短租民宿開始,旅遊、圍繞短租的產業鏈等相關行業已經逐步運作,有從業者指出構建生態圈是下一步的目標。而途家一開始便從公寓入手,通過B端拓展房源,並在物業、裝修、保潔等方面均有布局,Airbnb在中國市場的最初試水則主要開始於中國式支付和語言。朱正煜對此指出,Airbnb在中國的實力相對還較弱,覆蓋城市少,需要加強布局。

 多重限制引水土不服

Airbnb在中國的發展並不容易,面臨本土企業的競爭難以避免,同時境外企業入駐中國市場往往會面臨“水土不服”的問題。首先是分享經濟的接受程度受到中國文化的制約。目前,信任體系在中國並未搭建完畢,很多房主並不願意將房屋分享出去,這同樣也是本土短租企業面臨的困境。另外,在預約、問題溝通過程中,用戶需要通過郵件溝通,在如今流行“說走就走”的時期,郵件溝通的不便利更為明顯。趙煥焱也舉例指出,中國還有一些法律規定不適合Airbnb的模式,比如中國反恐法規定沒有完整的身份登記罰款10萬元以上。

Airbnb在去年8月宣布正式進駐中國市場,並引入紅杉資本中國與寬帶資本兩家中國戰略合作夥伴,計劃搭建中國本土化管理團隊, Airbnb聯合創始人兼CEO布萊恩·切斯基曾表示,此次合作將幫助公司“駕馭中國市場,打造完全本土化的存在”。

在在線住宿預訂領域,一直不溫不火的Airbnb並非單例,Booking、Agoda等均是案例。途家CEO羅軍指出,相對於境外企業,本土企業是土生土長的,耕耘時間長,具有一定優勢。勁旅網總裁魏長仁也指出,用國外的玩兒法在中國市場發展是不靈的,很難做到本土化。

 政策壁壘致拓展不易

作為分享經濟的代表企業,Airbnb的政策障礙在近期頻頻增加,而在中國市場,政策也並不明朗,這一狀況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Airbnb在中國的發展。

目前雖然國家曾經鼓勵度假租賃的發展,但是並未完全規範這一市場,比如對接安全系統、短租稅收等,在這些政策都不明朗的情況下,短租企業尤其是境外短租企業在中國市場的布局有所限制。“在稅務、法律方面,美國還比較先行,在中國尚未明確之前,它如何進入?”趙煥焱坦言。

另外從分享經濟的角度來看,用車領域的分享是一個典型案例,這一方面涉及到法制法規的事件不斷發生,有業內人士認為,房屋的分享不像用車的分享擴展得快,因此法制方面滯後的弊端不如車的分享領域明顯,但房屋分享的相關法制需要未雨綢繆。

趙煥焱則認為,對Airbnb來說,在美國紐約站穩腳跟是當務之急。“因為目前它在紐約的優勢最大,在美國其他地方都沒有明顯的優勢,因此紐約酒店業協會對其強烈抵制。”紐約酒店業協會聘請華盛國際做的報告顯示,Airbnb在2014年9月-2015年8月對紐約酒店業造成21億美元的負面影響,紐約市、州聯邦政府稅收損失超過2.26億美元。在此背景下,紐約、日本、法國、柏林等國家及城市均加強了對Airbnb模式的監管。

有報道指出,在如此困難之下,Airbnb仍然希望借助中國市場突破不盈利的困境,Airbnb公布的數據顯示,2014年中國遊客通過Airbnb訂房數量增長了700%。

Airbnb 短租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3642

只有特斯拉谷歌會做無人駕駛?傳統汽車廠商表示不服

多起特斯拉無人車事故曝出後,曾有美國專家認為這一領域的熱度將有所衰退,有意進軍的廠商可能會放慢腳步。但是許多公司仍在努力擠進這一輪變革大潮中。捷豹路虎公司7月12日宣布將研發具有越野能力的自動駕駛系統,系統將采用聲波、雷達等實現無人駕駛。該系統新的難點在於如何解決野外越野過程中無周圍車輛和道路表示情況下的路線選擇問題。

同日,騰訊、富士康等聯合成立的和諧富騰公司也宣布將於今年第三季度完成首輪融資,並宣布將研發無人駕駛技術,計劃於2020年推出。

一提到無人駕駛,很多人想到的就是谷歌、蘋果、特斯拉這些科技企業。傳統汽車廠商的消息極少。事實上,傳統汽車廠商一直都在深耕這一領域。

奔馳

作為德系三強之一的奔馳的無人駕駛實驗始於2013年,公司宣布奔馳S級轎車完成無人駕駛路試,從德國曼海姆出發行駛100公里達到普福爾茨海姆。2015年6月宣布2016款E級轎車將可以實現完全無人駕駛。2015年1月奔馳在國際消費電子展(CES)發布F 015 Luxury in Motion自動駕駛概念車,3月在美國舊金山進行路試,計劃於2030年推出。

寶馬

寶馬進軍無人駕駛領域始於2014年9月與百度的合作。2015年年底寶馬與百度合作研發的無人駕駛車輛順利完成城市路況及高速路況混合測試,測試地點為北京,測試車型為寶馬3系GT。2016年7月寶馬、以色列輔助駕駛研發公司Mobileye及英特爾宣布合作,將聯合研發制造無人駕駛電動車iNext,計劃於2021年推出,取代7系成為旗艦轎車。英特爾提供芯片可以提高車輛的運算速度,Mobileye提供智能行車預警系統。寶馬表示,未來該平臺研發成功後將向汽車、科技公司開放。

奧迪

奧迪從2009年起開始研發無人駕駛技術,無人駕駛版本TTS在美國鹽湖城進行測試。隨後奧迪將研究重點放在無人駕駛車輛參與競速賽。2014年,基於旗下高性能版本轎車RS 7打造的RS 7 Piloted Driving在德國霍根海姆賽道成功完成測試。截至目前,奧迪的無人駕駛技術研發更面向賽道,因此相比奔馳寶馬更加強調運動性。但奧迪也表示未來計劃將自動駕駛技術應用在旗艦轎車A8中。

沃爾沃

沃爾沃公司於2015年年初推出“Drive me”自動駕駛系統,測試車型為沃爾沃旗艦型SUV XC 90,與微軟合作在自動駕駛領域深耕。沃爾沃於2012年完成自動跟車測試。目前已在瑞典本土進行路試,未來還將擴展到美國、中國、英國等。沃爾沃此前宣布要在2020年實現自動駕駛車輛零死亡的目標,並表示在自動駕駛過程中發生事故沃爾沃將負全責。

通用汽車

美國廠商方面,通用汽車在今年3月以10億美元價格收購初創企業Cruise Automation,正式進軍無人駕駛領域。今年在美國本土測試雪弗蘭無人駕駛電動車Bolt。。通用在2015年宣布將擁有22項無人駕駛專利,並將全部用於旗下品牌中。2017年將推出無人駕駛版凱迪拉克CTS,配備“Super Cruise”的半自動駕駛技術,多路況下可實現自動轉向和控制車速。通用還花掉了5億美元投資Uber的美國競爭對手、叫車軟件Lyft合作共同開發無人駕駛汽車網絡。

其他

現代:2015年在美國完成測試,測試車型為捷恩斯。配備SCC(自適應巡航)、AEB(緊急剎車)和LKAS(車道保持)功能。可控制跟車距離,根據路面標識線完成轉彎,還可在車速低於80公里/小時的情況下完全激活自動剎車功能。

日產及雷諾:在今年的紐約車展上宣布將在2020年向推出10款具有自動駕駛功能的車型。2013年在美國加州發布首款無人駕駛平臺。新款逍客將搭載日產所主導研發的“ProPilot”無人駕駛技術,新車可在單向車道中自動行駛。

大眾:汽車業老大的大眾公司在無人駕駛卻是後來者。由於大眾柴油車輛尾氣排放作弊醜聞,公司業績銷量大受影響。接替文德恩的新任CEO穆勒公布名為“U-Charge”的新發展戰略,將努力發展純電動車和自動駕駛技術。雖然起步晚,但相信大眾雄厚的實力可以幫助他們縮小與其他公司的差距。

雖然面臨如此之多的競爭對手,但是特斯拉並不想從領先地位上掉落下來,特斯拉CEO馬斯克在接受道瓊斯采訪時表示將在官網上發布Autopilot功能的使用說明,指導車主安全使用該功能,還表示不會放棄對自動駕駛功能的研發。也許這次特斯拉的事故帶著自動駕駛技術駛入的不是冬天而是春天。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4590

微軟“水土不服” MSN中國被管理層收購

微軟今日宣布,微軟在線(MSN中國)達成管理層收購協議(MBO),將成為西窗科技旗下公司,原微軟在線總經理劉振宇將出任西窗科技CEO,該協議於2016年8月10日起正式生效。

工商資料顯示,西窗科技註冊於2015年12月,原微軟在線總經理劉振宇是其主要發起人。

此外,微軟方面還通過博客證實,西窗科技同微軟正在密切合作,對現有公司重點的互聯網搜索廣告業務的運營模式進行優化,以確保其核心業務和合作夥伴的延續性。微軟稱,中國仍將是微軟最具戰略性的市場之一,未來公司仍將長期投入於中國市場。

2014年10月15日,MSN中國宣布更名為微軟在線網絡通訊技術(上海)有限公司,微軟在線將代表微軟在中國市場推廣微軟的在線產品和業務,並提供微軟相關在線產品和服務的廣告解決方案,為中國和國際廣告主提供全面數字營銷解決方案。微軟在線產品和服務包括MSN中文網、必應搜索、Windows AiA、Windows Phone AiA、Xbox One 和Skype等。

2016年6月7日,微軟決定於關閉MSN中國網站, 這意味著微軟在中國市場的一次失敗。過去的幾年,微軟MSN未能成為中國領先的門戶網站。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2356

京滬高鐵立硬幣8分鐘不倒 日本不服也在新幹線上做了個試驗

2015年夏天,一位在中國旅行的瑞典人,在乘坐京滬高鐵時錄了一段視頻,放到網上就火了。視頻的內容,就是他將一枚硬幣立到高鐵的窗臺上,這枚硬幣竟然堅持了8分鐘才倒掉。故事就發生在京滬高鐵南京至常州段。

這段視頻放出後,各路小夥伴們都紛紛效仿,做過各種試驗,大都非常成功。

但是這讓號稱高鐵大國的日本臉上很沒面子,明明自己才是世界上第一個建設高鐵的國家,現在風頭被中國高鐵蓋過,實在難以咽下這口氣。

於是,日本新幹線的代表性車型700系也進行了一次硬幣試驗。然後結果卻失敗了。

當然,這只是高鐵運行穩定性的一個試驗而已,這也並不代表中國高鐵就在所有方面都超過日本新幹線了。那麽將一枚硬幣立在高鐵窗臺上能夠8分鐘不倒,到底是如何做到的?

對於高鐵運行的穩定性,可以從三個指標來考察。第一個指標是縱向穩定性,包括列車起停時、加減速時、勻速運行時的平穩性;第二個指標是橫向穩定性,主要反應列車的左右搖擺;第三個指標是垂向穩定性,主要是反應列車的上下顛簸。

應該說作為世界上標準最高的高鐵線路與列車,CRH380系列在京滬高鐵上行駛時,在這三個指標上都已經達到了一種極致,所以這位外國友人才能夠立一枚硬幣在高鐵上8分鐘而不倒,所以小朋友才能夠在京滬高鐵上自如地玩搭積木遊戲。

第一個指標,縱向穩定性

中國高鐵運行穩定到什麽水平呢,如果不是因為看到窗外的參照物在後退,經常會出現列車已經走出很遠,你都沒有發現的地步。正如視頻中顯示的,當列車穩穩地停在常州北站站臺上時,那枚硬幣依舊能夠穩穩地立在那里(在進站前因為要變換軌道,硬幣曾倒過,說硬幣不倒,是排除變軌這個因素,只是從時速300公里減速到0公里的過程)。

如果一定要說清楚這個問題,就涉及到兩個概念。第一個概念是加速度(減速度),反映的是速度變化的快慢;第二概念叫加加速度(減減速度),反應的是加速度(減速度)變化的快慢。前一個的單位是米/秒²,後一個單位是米/秒³。

而能夠反映高速列車縱向平穩性的指標,就是加加速度或者減減速度,當然列車勻速運行時這個值肯定比較小,能夠反映出列車縱向平穩性水平的就是在列車起步時或者停站時。

中國高鐵運行為什麽縱向平穩性能夠這麽高?原因就是中國高速列車的加加速度與減減速度都非常低。有多低?以中國中車旗下四方股份公司研制的CRH380A為例,它的加加速度和減減速度值要求必須小於0.75米/秒³。這個指標代表什麽水平?在全球這個行業是頂尖的。

第二個指標,橫向穩定性

橫向穩定性也就是左右晃動。在這個指標上,中國的高鐵列車控制得也非常嚴格。還是以CRH380A型高速動車組為例,在列車以時速300公里運行時,要求客室中部的橫向最大加速度只有0.42米/秒²。

第三個指標,垂向穩定性

垂向穩定性,也就是上下顛簸。對於列車的縱向平穩性,起決定作用的,首當其沖的是列車,但是對於列車橫向與垂向穩定性,起決定作用的卻是高鐵線路。中國不但擁有世界上第一流的高速列車,而且還擁有世界上超一流的高鐵線路。這里說超一流並不是誇張,京滬高鐵就是世界上建設標準最高的高鐵線路,沒有之一。

就保證列車平穩運行方面而言,高鐵線路首先要平直

所謂平直就是盡量采用直線或者大半徑的圓曲線,不能有太多太急的彎道。如時速350公里的高鐵要求線路的曲線半徑一般要求不小 7000米,而京滬高鐵的最小曲線半徑是9000米,在非常困難的地方最小曲線半徑也不低於7000米。

而日本、歐洲的很多高鐵線路最小曲線半徑只有4000米左右。為了做到線路的平直,中國高速鐵路建設大量采用橋梁,一方面可以節約土地征用,另一方面就是能夠截彎取直。

第二要平順。

線路坡度不能太大,如京滬高鐵最大坡度低於12‰,困難處最大坡度也不能高於20‰,所以中國的高鐵線路多采用無砟軌道以及無縫鋼軌。當然高鐵線路還要嚴格控制沈降,這也是中國高鐵建設熱衷采用橋梁的原因之一。

普通的填方路基是由特定的填料(粘土、碎石土等)填築而成的,這些填料填築時是較為松散的,需要依靠機具壓實到一定程度。但是由於填料本身的固有性質,即便是機具壓實後,填土也會繼續發生一定程度的固結沈降。

而橋梁則不是,橋梁是建立在樁基之上的。根據地質情況不同,樁基的深度也不一樣,一般要打到巖石層,有些深度達六七十米深。所以建立在橋梁之上的線路產生的沈降就很小。

立一枚硬幣在中國高鐵上8分鐘而不倒,原因就在這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3869

為霾所困的韓國人不服:都怪中國來的西風和本地的烤魚

5月6日,正是韓國的“黃金小長假”期間,居住在韓國京畿道城南市的全尚熙女士原本準備帶著孩子前往公園遊玩。

不過,就在準備出門的時候,全女士卻收到了來自政府部門的提醒短信:當天京畿道、仁川等地區發布了霧霾警報,請慎重考慮出行計劃。最終,全女士放棄出遊。而韓國的社交網站上,也有許多網民表示將放棄出行計劃,或者改為在室內進行活動。

出行人數減少,對經濟的影響不言而喻。以韓國最大的室外遊樂園愛寶樂園為例,本月6日的日入場人數僅為26000人次,遠遠低於此前預計的4萬人次。第一財經記者在首爾西大門站周邊也發現,原本應該熱鬧非凡的街頭卻略顯冷清;見到的居民中,也有一半以上的民眾都戴上了口罩。

5月7日,在首爾市光化門廣場一帶的行人。當天,首爾空氣質量為“極差”。

與火力發電站、汽車增多等原因相提並論,一些專家和韓國媒體宣揚“中國是霧霾的源頭”的觀點。截至記者發稿前,在韓國門戶網站NAVER搜索關鍵詞“霧霾 中國”,可搜索出55930條新聞;甚至有韓國環保組織將中韓兩國政府告上法庭,要求兩國政府賠償空氣細顆粒物汙染對他們造成的精神傷害。

但也有韓國學者認為,這種怪罪既不科學也不負責任,關鍵是要找到解決方案。

韓國假日霧霾“爆表”

2014年以來,首爾和韓國其他城市被霧霾籠罩的日子越來越多。

根據美國耶魯大學、哥倫比亞大學研究小組共同發布的《2016年環境績效指數報告》,韓國的空氣質量在180個調查對象國中名列第173位。

韓國環境部大氣質量綜合預報中心稱,今年1~3月,首爾市區開啟PM10警報的日數由去年同期的48天增至86天,接近翻番;尤其是今年3月,首爾的空氣質量僅“次”於印度新德里,成為全球空氣質量倒數第二的首都。

具體到PM2.5數據,情況則更加嚴重。一季度,首爾市區PM2.5濃度為“嚴重”(81~150㎍/㎥)的天數達14天,與去年的2天相比,增加了6倍之多。

5月6日當天,韓國各大城市迎來了今年入春以來最嚴重的霧霾天氣。韓國慶尚北道榮州的PM10數值更是一度達到了517㎍/㎥;而首爾市區的PM10數值也是全天保持在151㎍/㎥以上,維持在“紅色預警”的範圍內,最高更是上升到262㎍/㎥,遠超出了世界衛生組織指導原則制定的PM10日均接觸量25㎍/㎥的限制。

據韓國流通業界7日發布的數據,隨著韓國12個地區發布“沙塵警報”,周末顧客人數明顯減少。韓國樂天百貨表示,1~5日銷售增幅達到5%,而6日空氣質量明顯惡化後,當天銷售額較去年同月同周的周六減少5%,最終1~6日銷售額同比僅增加2.8%。

不過,相比於正在哀嘆內需減弱的大多數行業,卻有一個行業迎來了大提升。

來自韓國電商網站G-Market的數據顯示,今年1月至4月初期間,空氣凈化器的銷售額較去年同期提高了28%,能夠抵禦霧霾的韓國食藥廳認證的KF80、KF94等專業口罩的銷售量,更是較去年同期飆升271%。

該網站針對購買霧霾有關產品的消費者進行調查,有89%的消費者認為,今年的霧霾要比去年“更加嚴重”,其中有近五成的消費者願意為抵禦霧霾支出20萬韓元左右,折合約1220元人民幣。

有趣的是,在這場“空氣凈化器大戰”當中,來自中國的小米似乎成為了一大贏家:因性價比高、功能便利的影響,小米空氣凈化器2受到了韓國消費者的追捧。僅在趣天網(Qoo10)一家電商,其銷量就超過了該網站其他境外品牌銷量的總和——從1月至4月初,總銷售量超過15000臺,相較去年同期銷售量提升了9倍;而4月第一周更是大賣3500臺。

霧霾成為社會焦點

霧霾盛行,不僅僅帶來一時的呼吸不暢,對於韓國核心產業的影響可能更具有毀滅性。

以韓國在全球市場具有優勢的半導體產業為例,其在生產過程中對空氣顆粒物具有極高的要求。就職於韓國頂級半導體企業的業者告訴第一財經記者:“生產過程中的汙染顆粒物超過一定數值,半導體產品的不良率將會大幅度提高。”

“半導體行業可能是對於霧霾最關註的行業,不但會實時進行檢測;若霧霾較大的日子,還將會通過升高工廠內部氣壓、將大門轉換為感應門,以及增加空氣吹淋(Air Shower)的除塵時長等方式進行應對;但這也會必然帶來生產費用提高。”這位人士解釋道。

韓國某半導體生產企業的內部數據顯示,隨著霧霾在韓國的逐步擴散,2015~2016年的半導體產品的不良率,相較以往平均值提高了0.4個百分點。

韓國現代經濟研究院聯合韓國學界、商業界出具報告稱,近年來的霧霾,除了影響半導體產業,還將大幅度增加汽車行業、造船行業等核心產業的制造費用,並且將從長期的角度危害勞工的健康。

該報告還估算,霧霾加劇,韓國國內每年因此損失10萬億韓元(約合610億元人民幣);到2060年,在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的成員國中,韓國將成為因空氣汙染損失GDP規模最大的國家。

自然,有關如何解決霧霾的問題,也成為本次韓國大選中最熱門的問題之一,各候選人也紛紛提出了解決方案。

“事實上,現階段韓國各大候選人對於霧霾的治理措施尚停留在‘紙上談兵’的階段。” 韓國政治分析家趙尚熙告訴第一財經記者。

比如,韓國共同民主黨候選人文在寅、國民之黨候選人安哲秀以及正義黨候選人沈相奵均提出將減少火力發電站,甚至將部分正在建設的火力發電站停工。但專家指出,盲目停工所有的火力發電項目,需要支出近1萬億韓元的直接費用,這還不包括發電量減少所導致的電費提升的影響。自由韓國黨候選人洪準杓則提出,推動環保車輛銷售增長35%,但對於如何讓其成為市場主流,則未給出具體措施。

韓國汙染中國“背鍋”?

與此同時,韓國政界近期也“順應民意”把霧霾汙染的源頭指向中國。

例如,文在寅宣布“從首腦外交的角度,來探討中韓兩國的霧霾問題的可行解決方案”;而安哲秀則表態“將霧霾視為國家級災難的一部分,並通過國際組織機制,推動中方重視霧霾問題”。

首爾市政府於上月提出的“霧霾治理綜合對策”中,也明確提到“將通過外交、合作機制的方式,向中方及北京市等中國友好城市提出治理霧霾的重要性,並共同進行研究,商討治理措施”。

那麽,韓國的霧霾,中國真的要為此“背鍋”麽?為此,記者采訪了韓國當地的一些專家。

韓國首爾市立大學環境工學部的金信道(音譯)教授向記者直截了當地表示:“相比於怪罪中國,更重要的是需要找到能夠解決霧霾問題的方法論。”

“我們不能否認來自中國的影響,中國官方也並不否認這一點,畢竟地球只要在轉動,就會刮來西北風,韓國的西側就是沙漠,總不能把地球顛倒;但韓國輿論一邊倒地批評中國,這對於解決問題也無濟於事,就像有病的時候去看病,醫生只是告訴你一句‘這個是別人家傳染給你的’,一味地推卸責任,能解決問題麽?” 金信道表示。

金信道向第一財經出示了韓國國立環境科學院發布的數據。這份數據顯示,在韓國的霧霾中,有近86%的霧霾來自中國等國外,而只有22%來源於本地。對此他表示,“如何能夠準確測定城市霧霾的來源,原本在學界就沒有一個定論,只是通過樣本調查的方式,這種調查方式原本可信度就非常低。”

“更何況,在以前的調查中,來自國外的灰塵僅占據全韓國灰塵總量的30%~40%,結果這段時間突然變成了70%~80%。作為一個學者,還是要懷疑這個數據的準確度。”金信道還舉了個例子,十年前的2007年,韓國環境部發表過一個結果:在韓國國內的汙染物中,來源於汽車尾氣的影響為85%。“如今,汽車數量顯然並沒有減少,難道汽車尾氣就沒有責任了?”金信道反問說。

首爾黃金小長假期間的“遊車河”景象。

首爾“黃金小長假”期間的遊車河景象。

韓國安養大學環境能源工學系的具允西(音譯)教授在一場有關大氣汙染的討論會上表示,韓國近期的霧霾天氣具有持續三四天的特點,這除了中國的過境汙染物之外,還有在進入韓國以後與韓國國內的汙染排放源結合的因素,才導致了具有超強持續力的霧霾。

“烤魚催升PM2.5”論惹惱網民

第一財經了解到,近期韓國環境部下屬的“漢江流域監視廳”調查發現,在韓國京畿道一帶的部分工廠進行燃燒操作中,違規使用船舶用燃料、廢棄木材等進行燃燒。這些源自小規模工廠、作坊的非法燃燒,成為了危害京畿道,乃至大首都圈地區的空氣質量的重要原因。

韓國自身的汙染並不樂觀,5月8日的最新消息與此相印證。韓國科學技術研究院(KIST)的金華鎮(音譯)研究員稱,通過分析2015年~2016年的冬季空氣質量數據發現,當時韓國國內的PM 2.5數值甚至高於中國許多城市。

金華鎮指出,在韓國的霧霾中,中國的影響的確存在,但不能將霧霾的原因全部歸罪於中國。

他還解釋說,霧霾一般在冬春季比較嚴重,主要是因為冬春季期間的空氣流通不順暢,導致空氣中揮發性硝酸鹽等顆粒物的濃度提高。

金華鎮認為,在研究過程中根據2015年冬季的數據,初步得出韓國國內因素大於外部因素的結論。不過,“霧霾的濃度和構成,將根據其他環境因素的變化而變化。”因此,對於韓國國內霧霾的成因,還需要更多的數據積累和研究。

與此同時,韓國政府對霧霾的研究明顯不足也被詬病。

此前,韓國環境部公布一份報告稱,最近PM 2.5濃度暴增主要源於烤魚,並將出臺措施限制和管理烤魚店。這也成為韓國網民眼中的笑料,他們紛紛在社交網絡上發帖曬烤魚。最終,在輿論壓力下,政府不得不出面道歉。

韓國官方對霧霾的檢測和認知,也有較為滯後的特點。第一財經記者發現,直至一年前,首爾市政廳附近的空氣質量指數顯示屏還停留在計算PM 10的年代,因此經常顯示“空氣良好”,但事實上卻霧霾環繞。

韓媒報道顯示,至今韓國政府關於霧霾的最新最全面的數據,還是2013年由韓國國立環境科學院統計的。而目前韓國全國的監測點僅321個。2013年至今,各級政府對監測點的新增投資只有92億韓元(約合5600萬元人民幣)。

“據我了解,中國政府部門2014年就表示,準備在未來的五年,加大投入全面系統推進治霾,而環保市場需求或將達10萬億元人民幣。而韓國在做什麽?事實上,直到目前連汙染物從哪里來、量有多少等基本問題都還沒有搞清楚,也沒有一個明確研究方式的情況下,匆忙搞出一個對策,最終結局難免是虎頭蛇尾。”金信道直言。

“空氣汙染與我們每個人息息相關,正因如此,我們有理由去做更多的懷疑、做更多的研究,以徹底了解它,然後再對癥下藥。”金信道告訴第一財經記者,“我認為,這才是治標又治本的措施。”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8315

《王者榮耀》水土不服 騰訊遊戲量身定做應接不暇

5月初,伴隨著《王者榮耀》更新後出現的卡頓等情況,坊間出現騰訊單遊戲單機型優化項目對手機廠商收費逾千萬元的消息。

騰訊遊戲5月7日晚間通過微博對外回應稱,《王者榮耀》及騰訊遊戲從未與任何手機廠商在技術層面進行付費合作,更不存在“巨額保護費”一說。

騰訊遊戲稱,《王者榮耀》及騰訊遊戲從未與任何手機廠商在技術層面進行付費合作,更不存在“巨額保護費”一說。目前騰訊遊戲所有技術優化方案都是完全開放且免費的,完全不存在封閉化、特殊化的技術合作,手機廠商可以通過正規合作渠道按照協議標準接入。

通過優化搶客戶

記者了解到,手機廠商對超級App進行定制優化並不少見。超級App用戶群體遠超手機廠商,兩款處理器相同或相近的手機,參與優化的運行更為流暢,和軟件公司合作成了手機廠商重要獲客方式。

2017年3月,OPPO就提出聯合騰訊、高通三方來對《王者榮耀》進行定制優化,2017年6月發布的OPPO R11即用了“智能場景優化”和“多核多線程技術”。這兩項技術提升了《王者榮耀》流暢度,很長一段時間內,OPPO R11是安卓陣營中唯一一個連續運行《王者榮耀》2小時還能保持60幀率的手機。

OPPO不是唯一一個對《王者榮耀》進行優化的手機廠商。2017年9月推出的vivoX20擁有全新Game Engine遊戲引擎,可以根據《王者榮耀》遊戲進程來對CPU啟動加速或降頻,以保證更好的遊戲體驗;2017年11月推出的榮耀V10也在發布會上提到支持“多核心,多線程”優化;2018年3月7日,三星在發布會上表示已經和騰訊《王者榮耀》開發團隊展開了深度合作。彼時,很多人稱三星比vivo晚半年失去了市場先機。

2018年4月20日,《王者榮耀》正式服“命運結契”更新。玩家發現,搭載高通660、麒麟960以下CPU的手機,運行《王者榮耀》時出現了卡頓等情況;采用同款CPU的OPPO、vivo其他機型居然不卡,這些手機為廠商和騰訊遊戲的聯合定制機。

有技術人員指出,定制優化機在運行遊戲時開啟了多線程優化後的系統(版本代號O2T),使得中端檔次的soc(高通660)也能有不遜色於旗艦soc(高通835)的遊戲表現;最高檔的優化為開啟vulkan與多線程優化後的系統(版本代號VT),能夠保證旗艦soc(高通835)用更低的功耗發熱,來完成更加穩定的滿幀體驗。

在不少玩家看來,優化對其他手機廠商不公平,遊戲公司不應對相同配置的手機區別對待。尤其是考慮到《王者榮耀》的優化有個Bug,即將手機改為參與優化的機型,就能享受到同樣流暢的優化後效果。

將擴大合作範圍

那麽,如果修改機型就能實現優化後效果,《王者榮耀》和手機廠商優化的技術壁壘體現在哪兒呢?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硬件工程師對第一財經表示,優化過程中騰訊遊戲要做的工作不是很多,《王者榮耀》效果優化主要在顯示不全、觸屏不靈敏和手機太燙等。優化後的手機進入遊戲模式後可以根據頁面顯示舒適的畫面,防止英雄跑到屏外;觸屏也可以在遊戲時提高掃描頻率,打起遊戲來更順手;適當降頻則保證手機不會太燙。

該硬件工程師同時表示,在顯示和觸屏上,優化不涉及底層技術,如果另外一款機型分辨率和優化機一樣,上層指令也可以通用。

對於為何只對部分手機機型進行優化?騰訊遊戲解釋稱,由於安卓機型硬件條件存在極大差異,從技術安全的角度出發,每項技術優化手段都需和不同的安卓版本進行適配,因此需要嚴謹的技術測試才能保證遊戲安全、平穩運行。若等某項優化措施能適配全部手機機型再進行應用,相關技術測試流程將會十分漫長。因為騰訊遊戲采取“測試一款,開放一款”的優化策略。

騰訊遊戲同時稱,目前騰訊遊戲正在重點與包括OPPO、vivo、華為(含榮耀)和小米在內的主流安卓手機廠商及芯片廠商針對熱門遊戲進行性能優化技術攻關,並計劃在近期技術條件成熟後,將對外開放交互協議和引擎接口,進一步擴大合作範圍,讓與遊戲業務關聯廠商均能共同優化玩家的遊戲體驗。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3725

共享單車摩拜殺入倫敦 海外人口不集中規管嚴 易「水土不服」

1 : GS(14)@2017-08-02 05:43:59

【明報專訊】中國主要單車共享平台摩拜(Mobike)宣布,繼進軍英國曼徹斯特後,其智能單車將於9月進駐倫敦西部的Ealing區,初期將投放750輛,日後按需求而增加。分析認為,方便、價格廉宜、可節省政府用於公共交通的資金是共享單車擴張海外的優勢。但也有分析認為,損壞率高、維修清潔成本貴,人口不夠集中、營銷成本高、移動支付不夠普及,以至政府規管嚴格等,都是共享單車在海外遇到的難題。

摩拜迄今已向騰訊(0700)、淡馬錫等國際投資者籌集逾10億美元,尋求中國以外擴張業務,已在英國、新加坡、日本和意大利等地提供服務。摩拜稱,將致力於與Ealing及其他倫敦社區合作,使摩拜單車服務成為倫敦市民成功體驗。不過摩拜非唯一覬覦倫敦市場的亞洲共享單車平台。新加坡初創oBike上月已在倫敦東部投放400輛共享單車。

公共地方停太多車 oBike遭警告

倫敦歷屆地方政府都投資修建單車徑及相關設施,令單車成為普遍的交通工具。多個共享單車平台都希望從倫敦市7年前推出的公共單車租用系統分一杯羹。倫敦市政府的單車租用服務收費相對較高,且要求用戶使用後找泊位停放。摩拜的智能單車可在任何地方透過手機軟件把車輪解鎖,並以人手鎖定車輪還車,但被質疑阻塞道路。oBike單車引入倫敦西部後,當地地方議會警告,擔心其在公共地方停放太多單車。

盜竊惡意破壞 成發展難題

摩拜稱,目前在中國100個城市運營超過500萬輛共享單車,用戶達1億人。摩拜的主要對手ofo小黃車則已在中國投放逾600萬輛單車,合共租出20億次以上。不過外國很多地區都不容許像中國市場般亂泊單車,規管問題成共享單車在海外擴張的障礙。新加坡部分地區投放的ofo小黃車已引起當地企業的不滿,質疑其價格低、未繳納公共場地使用費,涉嫌不公平競爭。三藩市政府獲悉同樣來自中國的小藍車(Bluegogo)將要在當地大量投放單車後,多次致函小藍車反覆提及「公共路權」,提出經營活動不得抵觸現有法律和特許經營協議,其投放計劃最後胎死腹中。

共享單車數目擴張為城市帶來一系列問題,例如在公共車站等地霸佔空間,由「解決最後一公里路程」的措施,變成「堵住最後100米」的雜物。此外,無論在中國或其他國家,共享單車受到盜竊、破壞和胡亂停泊等問題困擾。曼徹斯特媒體稱,當地部分摩拜單車被盜,被改頭換面,變成私人單車。也有人故意擦掉單車上二維碼,令潛在顧客無法解鎖,甚至試圖破壞單車GPS追蹤器。

市場憂共享單車融資泡沫

美國部分媒體認為,除蓄意破壞等問題,共享單車在美國較難推廣,因為其人口密度遠低於中國,且國民崇尚汽車文化。部分分析憂慮共享單車的融資泡沫,但也有分析認為租車訂金所提供的現金流,以至租車服務蒐集到的用戶數據,仍然令商家有利可圖。

(綜合報道)

[國際金融]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8289&issue=2017080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916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