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澤平宏觀】龍象之爭:印度能否接力中國

來源: http://www.gelonghui.com/portal.php?mod=view&aid=1577

本帖最後由 jiaweny 於 2015-3-9 15:48 編輯

【澤平宏觀】龍象之爭:印度能否接力中國
作者:任澤平、韋誌超

導讀

隨著中國經濟增速換擋,印度能否接力中國的高增長?印度潛力巨大,莫迪的改革有可能變潛力為現實,並深刻影響世界經濟、貿易、分工和大宗商品形勢。

摘要

印度經濟增速超過中國。印度統計局調整了統計方法,使得印度經濟增速在2014年三季度就已超過中國,成為全球增速最快的主要經濟體。即使沿用原先的統計方法,印度經濟增速也將在2016年超越中國。印度崛起將越來越顯性化,對世界經濟、貿易、分工和大宗商品形勢產生深遠影響。

印度具備接力中國的巨大潛力。盡管印度的GDP存量僅占2.6%,但GDP增量占4.6%,大幅超過日本,逼近歐洲,邊際影響力越來越大;印度人均GDP僅為約1600美元,相當於中國21世紀初的水平,未來具備高速增長的潛力;印度人口中位數僅為25.7歲,整整年輕中國10歲,享受巨大的人口紅利;印度基礎設施大體相當於中國90年代中前期水平,既反映了落後,也暗含著機遇。釋放潛力關鍵靠改革,莫迪上臺帶來新希望和改革牛。

中國有老習,印度有莫迪,改革釋放發展潛力。印度總理莫迪出身平民,具有豐富基層執政經驗。在古吉拉特邦執政長達13年,成功實行了多項改革,有力推進了經濟和社會綜合發展,把古吉拉特邦建成“中國的廣東”。莫迪就任總理,印度各界預期莫迪將把古吉拉特邦經驗推廣到全國,印度股市因而在2014年大漲30%以上,造就與中國類似的“改革牛”。印度改革錯綜複雜,目前在招商引資、簡政放權、廢除計委等領域取得積極進展,預計莫迪在執政之初實行碎步改革,比前任改革步伐快,但大規模改革在中長期有進一步的可能。

印度接力中國:世界將會怎樣?如果印度崛起,以下預測將會變成現實:印度接力中國成為世界經濟雙引擎和新三角,改寫世界經濟貿易版圖;大規模城市化進程帶動對大宗商品的巨大需求;勞動密集型制造業大舉遷移到印度,改寫國際產業分工格局,中國面臨前有強敵,後有追兵的壓力;中國如果不能及時改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將淪為拉美,如果成功改革,將躋身發達國家行列,複制德日韓。  

正文

1.印度經濟增速超過中國:意味著什麽?

2015年2月份印度統計局發布了用新方法調整後的GDP數據,其中2014年3季度增速8.2%,4季度增速7.5%,均超過了中國,一躍成為全球經濟增速最快的主要經濟體,比之前的普遍預期提早了兩年左右。盡管市場對印度最新的統計方法存在一定的疑問,但是即使按照原先的統計方法,伴隨著中國經濟增速換擋,印度經濟增速超過中國的時間很可能早於市場之前的預期。IMF2015年1月的預測大幅下調中國2015年和2016年的經濟增速至6.8%和6.3%,而對印度經濟增速的預測則分別為6.3%和6.5%,這意味著在2016年印度經濟增速將超越中國。

中國經濟在21世紀的高速增長和強勁崛起給世界帶來了巨大影響。2003年起中國成為GDP增量意義上的第二大國,2007年成為第一大國。發達國家和許多發展中國家從中受益,大宗商品價格因為中國需求而經歷了史無前例的大牛市(圖1)。

圖1 中國因素引領大宗商品的大牛市和大熊市


數據來源:WIND,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但是中國經濟增速換擋已經越來越成為共識。我們判斷,隨著出口、房地產投資、制造業投資、基建投資等主要經濟增長動力指標先後到達中長期底部,中國GDP增速有望於2015年底-2016年探明底部,預計5%-6%(剔除水分後的實際增速)。中國經濟減速超市場預期是目前大宗商品大熊市的重要因素(圖1)。

隨著中國經濟減速,而發達國家經濟潛在增長率下滑,世界迫切需要下一個增長引擎來引領世界經濟發展。印度是市場經常提及的主要選項之一,我們不禁要問:印度行嗎?

2.印度具備接力中國的潛力

2.1.印度存量GDP不高,但增量GDP超日趕歐

2014年,印度的存量GDP占全世界的比例僅有2.6%,僅僅在世界排名第十;但是增量GDP占比高達4.6%,雖然仍然大幅小於中國和美國這兩個世界增長最大的引擎,但大幅高於日本,並且逼近歐元區這一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圖2)。未來發達經濟體潛在增速放緩,假如印度能夠保持甚至超過之前較為高速的增長,印度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將持續提升,預計很快就能超過歐元區而位列第三。一個關鍵的假設在於:印度是否能實現高速經濟增長?

圖2 印度增量GDP占比已達4.6%

數據來源:World Bank,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2.2.印度具備未來高速增長的潛力

在經典的關於經濟增長的實證研究中,人均GDP被認為是最為關鍵和最為穩定的回歸變量,它與GDP增速存在著非常穩定的負相關關系。印度的人均GDP在2014年僅為約1600美元(現價)或5400美元(購買力平價),基數較低,因此未來仍將能夠保持較高的經濟增速。印度實際增速在擬合線之上,因此,未來印度保持中高速增長是可期的。

2.3.按照人均GDP,印度相當於21世紀初的中國

許多人會問,目前的印度相當於哪一年的中國?我們通過人均GDP(包括現價、購買力平價的絕對數以及與美國相比的相對水平)的對比分析,發現從人均GDP這個維度來看,印度和21世紀初的中國相當(圖3)。因此如果能夠跟隨中國21世紀初以來的步伐,印度將給世界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

圖3 中國印度人均GDP(現價)

數據來源:World Bank,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3.印度的巨大潛力在哪里?

3.1.印度享受巨大的人口紅利

人口紅利對經濟增長的正面影響已經有許多相關研究,中國之前的高速增長和人口紅利有莫大的關系。作為與中國人口同等量級的印度,目前正享受著巨大的人口紅利。印度的中位數年齡是25.9歲,而中國是35.2歲,整整差了10歲。目前的印度人口年齡結構是金字塔形,10-14歲年齡人口最多,然後依次遞減(圖4),這將有力地推動印度未來的經濟增長。

圖4 印度年齡結構分布圖

數據來源:Office ofthe Registrar General & Census Commissioner, India , 國泰君安研究所

3.2.印度基礎設施落後,相當於中國90年代初,追趕潛力巨大

基礎設施不佳一直是印度為人詬病的一大問題。盡管印度在人均GDP這個維度上跟21世紀初的中國差不多,但是在基礎設施這個維度上相當於中國的90年代。這一方面反映了印度在基礎設施上的落後,另一方面也說明印度在這方面的潛力。一旦基礎設施建設啟動,將有巨大的影響。

在人均用電量方面,印度相當於90年代初期的中國(圖5),目前的水平遠遠不如中國和巴西等金磚,甚至離人均GDP水平差不多的越南還有一定差距。

圖5 人均用電量     單位:kw

數據來源:WorldBank, 國泰君安研究所

印度的公路里程甚至要比中國更多,但是高速公路里程數僅有200公里,和中國的9萬多公里相去甚遠,甚至不如領土面積少得多的馬來西亞和泰國,僅僅相當於中國90年代初的水平(圖6)。

圖6  中國印度等發展中國家高速公路里程 單位:公里

數據來源:World Bank,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3.3.印度商業制度軟環境不佳,有很大改進余地

印度除了在基礎設施的硬件上臭名昭著外,在政策環境、商業制度這些軟件上也是名聲不佳的。世界銀行每年都對每個國家的從商環境有一個叫做“Ease of Doing Business”的評估,印度在大部分指標上都非常靠後。盡管印度號稱是最大的民主國家,但是相關的腐敗指數也是高居不下,為人所詬病。與基礎設施落後一樣,印度的這些問題是風險也是機遇。一旦能夠改正,將釋放巨大的生產力。

3.4.印度的潛力如何釋放?關鍵靠改革!

市場對印度的潛力和難點都是非常清楚的,因此如何解決這些難點成為了印度發展的關鍵。印度在1991年金融危機後的倒逼式改革給印度帶來了巨大制度紅利,助推了印度近20年的高增長。如今,20多年前的改革紅利接近耗盡,和中國一樣,呼喚新一輪的改革。那麽,印度的改革能成功嗎?

4.中國有老習,印度有莫迪

2014年中國經濟往下走,但是股市經歷了一輪波瀾狀況的大牛市,而且仍然沒有結束。這是一輪”改革牛“(《當前中國經濟和股市類似1996-2000年:改革牛》),是市場基於政府新一輪強力改革的預期而引發的。

無獨有偶,印度在2014年也經歷了一輪”改革牛“,印度股指大漲30%以上,其原因也是因為市場對政府推動改革有充足的信心。這一輪的改革牛與現任總理莫迪在2014年5月的當選有莫大的關系,實際上,在莫迪民調領先的2月開始股市就已經提前反應了。

那麽,莫迪是何路神仙,有何魔力?

4.1.莫迪的魅力:出身平民,基層經驗豐富,草根精英政治家

莫迪是首位出生於印度獨立後的總理,於1950年生在古吉拉特邦的一個小商人家庭。祖上三代都經營雜貨鋪,莫迪從小就幫父親賣茶,並在早年和哥哥一起開了自己的茶攤,自食其力。莫迪的政治啟蒙較早,很小就加入了信印度教的國民誌願團組織的少年機構。這個機構非常強調為國家和他人服務的意識。莫迪在早年就獲得了吃苦耐勞,服務意識好的名聲。

其後,莫迪經歷了二十多年的政治歷練。由於演講能力突出,莫迪做了大量的宣傳工作。另外,莫迪曾經作為誌願團在古吉拉特邦的一個地區負責人,其組織能力得到了廣泛的認可。

2001年10月,莫迪當選印度古吉拉特邦的首相,並史無前例的連任了將近13年,直到他當選印度總理,這顯示出莫迪在古吉拉特邦得到了廣泛的支持。

4.2.莫迪的政績:把古吉拉特邦建成“印度的廣東”

古吉拉特邦位於印度西部,自古以商業發達聞名。作為印度幾個工業化較為發達的邦,古吉拉特邦的發展走在印度的前列。在莫迪的領導下,古吉拉特邦的發展更進一步,其GDP占比由2001年的6%上升至8%左右,被譽為印度發展的橋頭堡,有“印度的廣東”的美譽。具體的,莫迪在任期間取得了多項政績:

一、電力改革解決農業用電。電力問題一直是印度的大問題。莫迪在任內擴展了Jyotigram Yojana計劃,把農業的電力供應從不穩定的農村電力網絡分離出來,並與農業灌溉需求配給,從而給灌溉提供了穩定而便宜的電力。

二、興修水利。古吉拉特邦缺水。莫迪政府興建了大量的小水壩,解決了地下水過度取用的問題,為農業生產提供了穩定的水源,使得古吉拉特邦的農業生產大增。

三、招商引資。招商引資取得成功,最為著名的是吸引了塔塔集團進駐。由於有反對人士抵制,塔塔集團取消了落戶另一個邦的計劃,而莫迪則在知道消息後第一時間聯系塔塔。72小時以內,莫迪就做好了安排,他給了塔塔集團1000英畝的土地、不間斷供電、稅務優惠、四車道的高速以及大額的美元貸款,最後成功爭取塔塔投資20億盧比建廠,並進而吸引了福特、標致等集團入駐。

四、減少了行政管制,為商業活動開綠燈

五、重視教育。為中小學生免費提供課本,大大降低了輟學率

六、大力提高高等教育,在執政期間將大學數量從原來的11個大幅擴展到到39個。

七、大力推進居民互助貸款取得成效

八、在工業化可能影響到農業發展特別是土地減少的情況下,善於做到工農業平衡發展並且註意照顧農民的利益。

九、促進農業科技的普及,提高農業產量。

十、仿照中國成功檢驗,設立經濟特區招商引資。

綜合來看,莫迪在執政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主要在務實的執政風格和高超的執政手腕:

1)腳踏實地幹實事,實實在在的為人民解決了一些實際問題
2)有執政手腕,能夠解決一些棘手的問題,善於獲取人民的支持
3)不但發展經濟,還非常註重社會的均衡發展,兼顧短長期發展

莫迪能夠取得這些成績,與他的背景和成長經歷有莫大的關系。莫迪出身平民,天然的更接地氣;其次,他的基層經驗豐富,並且是一步一個腳印從下往上幹出來的,處理複雜問題的能力突出;再次,莫迪是在野黨出身,這使得他比傳統上高貴的國大黨更懂得如何取得民眾的支持。

莫迪與以往的印度政治家有很大的不同。以往的印度總理要不就是尼赫魯-甘地家族的成員,從來都是高高在上,要不然就是職業政客或者是技術官僚。印度是個非常複雜的國家,有著多種種族、種姓、語言和文化,同時又是最大的民主國家,難以實行雷霆萬鈞式的改革。這就需要執政者既要有改革的願望和決心,更要有執行的手腕和技巧,懂得平衡社會各界這是印度以往政治家所缺乏的,而莫迪正是這類理想的執政者。印度政府首席經濟顧問Arvind Subramanian將莫迪比作中國的鄧小平,深信莫迪能將印度帶向繁榮。

4.3.莫迪履新:他做了什麽?

2014年5月莫迪正式就任印度總理。印度各界對他寄予厚望,特別是希望能盡快見到他的競選諾言兌現,比如興建高速鐵路、將國企私有化、取締紛繁複雜的審批、根治腐敗等。目前來看,印度改革在某些領域取得了一些積極進展,但還稱不上大規模改革,而僅僅是一些小幅度的修正,比如:

1)將外國企業持有本國企業股權上限從原來的26%調整為49%
2)外國直接投資大幅增加,成功吸引日本投資350億美元、中國投資200億美元
3)大幅縮減政府部長數目,從原來的70個減少為45個。
4)廢除了具有65年歷史之久的計劃
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莫迪剛剛上臺,根基還不穩。特別的,莫迪所在的人民黨只是控制了印度下院,並沒有控制印度的上院。因此莫迪的改革將不會是激進的,而是漸進式的。莫迪在古吉拉特邦的改革推進更多是在後期完成的,因此在莫迪任總理的前一兩年就希望莫迪大刀闊斧的改革是不現實的,但是莫迪與眾不同的經歷決定了他很可能能夠在改革上比之前的政治家走得更遠。

5.印度崛起:世界將會怎樣?

中國在20世紀頭10年高速增長,成為世界經濟主要引擎,帶動了全球經濟、貿易、大宗商品的繁榮。

印度的崛起和中國的崛起屬於同一量級,那麽,未來10年印度能否成功接力中國並改變世界版圖?我們拭目以待。

如果印度崛起,以下預測將會變成現實:

1)印度接力中國成為世界經濟雙引擎和新三角,改寫世界經濟貿易版圖;
2)勞動密集型制造業大舉遷移到印度,改寫國際貿易分工格局,中國面臨前有強敵,後有追兵的壓力;
3)大規模城市化進程帶動對大宗商品的巨大需求;
4)中國如果不能及時改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將淪為拉美,如果成功改革,將躋身發達國家行列,複制德日韓。

來源:國泰君安宏觀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504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