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文化籽】監獄體所剩無幾 手寫路牌有質感

1 : GS(14)@2017-03-05 09:31:17

道路研究社90後成員邱益彰(左)和羅柏軒走遍全港搜刮路牌人手字,望保留「監獄體」。



【文化籽:藝文沙龍】facebook專頁「道路研究社」90後成員羅柏軒(Hinson)和邱益彰(Gary)亦在港四處搜括路牌人手字,皆因昔日字由囚犯所寫,遂希望透過轉成電腦字體保留「監獄體」。



除了招牌字體,香港的路牌同樣充滿手寫的質感。「道路研究社」成員Gary半年前開始收集道路上的人手寫路牌,這股熱誠來自小時候的一大問號:「小學之前跟路牌的異體字寫法,例如元朗的『朗』字,第一劃寫法不是一點,而是一橫,但升上小學就被老師糾正了,那時覺得不解,就開始研究有甚麼不同。」長大後開始翻查資料,發現以前的人手字是由囚犯所寫,主要是七十年代產物,八十年代最為普及,直至九七之後路牌才統一用電腦字型。本來舊字新字型可以並存,但自二千年代開始政府陸續取締路牌的舊字型,於是Gary和一班朋友上年開始收集道路上所剩無幾的「監獄體」。


有囚犯個人特色 異體字最常見

論監獄體的特色,Hinson解釋可從字型是否喇叭口,即線條不是一條直線而是微曲狀態似喇叭而得知。監獄體另一特色是同一字型粗幼大小有別,皆因全部由囚犯各自寫而沒有統一標準,造成輕微差別。不過最容易分辨到的,是異體字寫法,例如「青」字底部不是月而是?,「場」字右上角多出兩劃是「塲」等等。Gary說:「監獄體難得地保留了異體字或舊字型,但不少人以為是錯字,我們收集就是想讓人摒除這個錯的觀念。」於是他們將監獄體做成電腦字體,第一個收集目標是新市鎮:「監獄體常見於新市鎮及半山區,例如天水圍、屯門、元朗,沙田的數目更佔了收集全數兩成。因這些地區本身有完善規劃,道路不常改,路牌亦沒有更改的必要。」但畢竟全港路牌數目那麼多,要收集偏遠還要靠Google大神!Hinson:「收集工作需時比較長,我們在Google街景不斷㩒去看主要道路尋找監獄體。奈何Google街景最新已是2011年,有時候找到,但到現場發現運輸署用膏藥貼紙形式或直接用新路牌釘上遮蓋,見到都挺失望。」換言之,要和運輸署鬥快。


難忘和運輸署鬥快 只為收集囚犯心血

為了加快收集進度,他們為了一個字都會去得很盡,Hinson試過為了搜集在屯門公路在巴士轉車站附近的「涌」字而坐了同一架巴士幾個鐘:「如果錯過了拍不到就要再搭出荃灣,再搭車返屯門再出荃灣。」記者慨嘆「好儍」。Gary則難忘馬塲的「塲」,他記得曾經有一塊在粉嶺高速公路落橋位,到現場發現被運輸署快一步釘了新路牌,最後透過Google街景在香港仔魚類批發市場附近找到,兩人提得眉飛色舞:「那一下心情真的很雀躍,好似鬥贏了運輸署!」旁人也許笑他們瘋癲,但他們不在乎,半年已經收集了超過三百塊,之後還打算推出電腦字體試用及收費版予公眾下載,全只因一個信念。Gary:「將監獄體電腦化,令囚犯的心血可以得以永久保存。」對他們而言,收集路牌不只是純粹做字體或留住一張相,而是收集一種香港獨有的字體文化。



Gary透過Google街景在香港仔魚類批發市場附近找到「塲」字。

不少路牌原是監獄體,但已被政府部門用新板釘上遮蓋。圖為「塲」字被改為「場」。

現時的路牌葵涌的「涌」字寫法。


監獄體的「涌」字右邊頂部寫法與現今常見字體有異。

為了拍攝監獄體,Hinson曾經搭四個鐘巴士只為了一個「涌」字。

監獄體寫法「青」字底部不是月而是円。


Hinson指監獄體特色是喇叭口,即線條不是完全筆直,呈微彎曲狀態。圖中羅便臣道的便字筆劃尤其明顯。

facebook:RoadResearch



記者:鍾藹寧攝影:伍慶泉、王國輝編輯:梁浩維美術:楊永昌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70305/1994648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783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