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中醫針灸在美陷最大規模論戰 較“針”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07866

白人針灸師Ripi每個禮拜都要在四個城市奔波,給40個美國職業橄欖球賽的運動員做針灸治療。 (CFP/圖)

四十多年來,海外中醫針灸師一直試圖在現代科學體系內,證明和捍衛自己的古老醫學理論。當全球最權威的醫學刊物載文稱“針灸無效”,自不免引發軒然大波。

中醫學界很難發出有國際影響的文章。懂西方理論體系的海外針灸師,沒有構建大規模試驗的科研條件;而擁有眾多樣本的國內中醫圈,卻玩不轉國際規則,很難做出高質量的試驗設計。

中醫針灸有療效嗎?針刺止痛是不是安慰劑效應?

把這兩個貌似簡單的問題扔進中國醫學界也會爭執不休,何況是在美國。

2014年10月,美國醫學會雜誌(下稱JAMA)發表了一篇關於針灸對慢性膝關節炎療效的學術論文,文章稱:無論是針灸還是激光針灸(一種利用激光的微細光束照射穴位的新型針灸方法),對治療中度到重度慢性膝蓋疼痛,都和安慰劑效果一樣。換言之,針灸對關節炎止痛無效。

這顛覆了針灸師的經驗判斷:關節炎是針灸應用最多的適應癥之一。

以美國中醫藥針灸學會前會長李永明為代表的華人中醫群體,發起了針灸進入美國40年以來最大的一場保衛戰。

最新的消息是,美國當地時間2015年2月11日,JAMA雜誌將同時刊登李永明、中醫師何紅健和香港大學中醫藥學院勞力行教授等五人的反駁觀點和作者的回應。

“我知道這篇文章引發了很多討論。這個結論挑戰了以針灸為職業的人,挑戰了那些相信針灸有效的公眾。”論文的第一作者瑞娜·希曼博士在接受南方周末記者采訪時稱,試驗的爭議已經超出了試驗本身。

針灸對膝關節炎無效?

2014年10月,當李永明把JAMA的文章扔進兩三百人的北美中醫針灸師的微信群時,“一下子就炸鍋了”。

“這不可能。”大家的第一反應都是不相信。JAMA是全球最權威的醫學刊物之一,與《柳葉刀》、《新英格蘭醫學雜誌》、《英國醫學雜誌》並稱為世界四大權威綜合醫學雜誌,代表著美國主流醫學界的立場,它的研究結論往往左右著臨床醫生的選擇和政府決策。

直至今日,在很多人第一眼看來,這都是一個設計精美、流程嚴謹、樣本量充足的高水平試驗。研究者是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運動醫學中心的瑞娜·希曼團隊,他們召集了282名50歲以上、膝蓋疼痛超過3個月的關節炎患者。

研究者將誌願者隨機分為4組:對照組(不治療)、針灸組、激光針灸組以及假激光針灸組(安慰劑組)。12周的治療結束後,針灸和激光針灸對膝蓋疼痛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是這種改善效果並不比安慰劑更好。在治療結束一年後,這種改善效果消失了。因此研究者建議:“不支持對這些病人使用針灸治療。”

刊發後,JAMA極為罕見地為這篇文章召開了新聞發布會,包括路透社、福克斯新聞等美國主流媒體紛紛報道了這一結論。

微信群響個不停,華人針灸師們開始從不同的角度給文章“挑錯”。李永明把原文找了出來,反複研讀。

“第一遍,我也覺得沒問題,試驗看起來很漂亮。”李永明曾為美國健康研究院(NIH)做了十幾年的項目基金評審,對判斷論文水平很有信心。很快,他覺得自己被作者誤導了。

按照作者希曼博士的最初設想,針灸一定優於假激光,因此,她想用此差異來對激光針灸做對比,從而得出針灸和激光針灸的差異。但很可惜:針刺、激光和假激光之間都沒有差別。於是只能推演出針灸無效的結論。

但這並不符合常理。李永明指出,在作者的試驗設計中,並沒有針灸的對照組,因此不可能得出針灸無效的結論。一個可能的推測是,作者偷換了概念,從比較激光針灸和針灸,改為驗證針灸的療效。

為了進一步證明這個猜想,他找出了這個項目的所有資料。作為澳大利亞的國家基金項目,所有的相關材料都會在國家基金評審網上公布。

“我發現在原始試驗設計中他們根本沒有計劃要比較‘針刺治療’與‘假激光針灸’。但作者最後發表論文時的結論正是通過比較‘針刺治療’和‘假激光針灸’得出的。”李永明說。

在他看來,現在的結論完全是“試驗失敗”的結果。

40位中醫師集體向雜誌投稿

一周時間內,微信群里選出了四十位中醫師作為代表,並開了一場電話會,試圖發揮各自優勢,從不同的角度找到作者失誤的理由,有人研究試驗設計、有人研究邏輯推演、有人研究論證過程……

“我們要避免情緒化,爭取做到有理有據的反駁。”北京中醫藥大學海外校友會主席田海河博士說。

在歷次海外針對針灸的爭議中,因為意見分散和情緒化,他們的反駁難以奏效。現在,田海河覺得他們有理由反駁成功,“我們有來自中國23所中醫院校的專家,代表了真正的中醫理論水平”。

至於為什麽本應該起效的針灸在治療中會失效,中醫師認為是“試驗設計出了問題”。比如樣本量不夠;針刺治療時間不足;試驗方法有缺陷等,尤其是作者采用的澤倫(Zelen)設計是“非常有爭議和局限性的”方法。

如果如他們所言,實驗室是失敗和錯誤的,後果可能會無法預測。一個例子是,2014年,英國國家衛生與保健評價研究院在關節炎診療指南中專門補充了一項建議:反對將針灸用於關節炎的治療,原因是“缺乏證明針灸治療關節炎有效證據”。

很快,四十位中醫師分別向雜誌社寫信。

像是一場宣戰,他們集體向論文結論的科學性發出質疑——這本身在學術界就十分罕見。

和以往的沈默不語相比,華人中醫圈開始主動走到臺前,並願意承擔由此引發的輿論風暴。一個月後的11月2日,在休斯敦舉行的2014年世界針灸學術大會上,主辦方專門開辟了一個章節討論文章爭議。

會上,李永明的觀點被詳述:一個高水平、精美的大規模試驗在一系列的“致命傷”之下,最終得出了錯誤的結論,並用他們的邏輯誤導了雜誌編輯和大眾。一百多位針灸師“群情激奮”,恨不得當時就寫倡議書向社會公開。

但他們最終按捺住了沖動,怕變得“盲目和情緒化”。中醫常常是被切割的對象,越接觸現代科學體系的人,越急於表明自己和中醫沒關系。一個信中醫的人,往往會被貼上“無知、不理性”的標簽。在過去的半個世紀中,西醫和中醫容易被劃分為科學和反科學的代表。

論文遺漏了重要事實?

“通過JAMA雜誌,我收到了很多意見信。”希曼說,她已經把正式答複交給雜誌編輯,願意回應質疑。

像所有的科學研究一樣,希曼的團隊開始的是一場漫長的探險。

7年前,澳大利亞政府拿出一大筆資金支持針對醫學替代療法的研究。希曼獲得了這一國家基金課題,並開始臨床研究。

她試圖證明針刺針灸和激光針灸的療效,卻得出了不一樣的結論。

在試驗設計上,沒有“假針刺組”恰恰是希曼認為的設計亮點。因為,社會上普遍應用的“假針刺”會給病人帶來一定刺激,從而引起試驗偏差。

時間不夠是個問題嗎?在大部分針灸師看來,試驗中的治療次數太少了。在中國,常規病人每周會接受三到四次的治療,而試驗只有一周一次的治療頻率。

希曼不贊同這個說法。在她看來,12周是有實際意義的時間,除非有人設計出試驗驗證長時間的針灸療效更好,否則這種批評沒有意義。在澳大利亞,醫保可以負擔12周內8~12次的治療。如果頻率提高,對臨床的參考價值將大大降低。

針對華人中醫師對“療程短”“沒有遵循中醫理論”“試驗目的前後不一致”等的一系列質疑,希曼也都不認可,“我們的試驗步驟和標準是由經過澳大利亞針灸大學考核認證過的針灸師,根據實際應用情況設計的。從此前一萬七千名患者的研究數據來看,這些細微細節對於療效沒有明顯影響。”

“他們沒有一個是針灸的專業人士。”李永明不同意希曼的說法。在他看來,這項試驗的主要作者幾乎全是科研博士,沒有臨床醫學專家,也沒有針灸的專業人士,以從事運動康複和物理治療的研究人員為主。他們是對激光針灸感興趣,而不是針灸。因為按照大多數國家包括澳洲的法律,沒有針灸執照的治療師是不能刺破皮膚的。所以,物理治療師感興趣的是用“激光針灸”代替金屬針具,想證明激光同針刺效果一樣或更好。

對於這點,希曼並沒有正面回應。她覺得社會應該反思和推敲之前那些正面結果,而現在,所有的矛頭都對準了她。

“我不指望我們的研究推翻以往大量的研究結果,但重要的是要讓大家意識到他們得到的療效可能只是安慰劑效果——這就是我們這次試驗想傳達的。”希曼認為,病人、臨床醫生、政策制定者會根據已有的證據和他們的認識做出選擇。

遭遇針灸療效困惑的不止是臨床醫生,美國國立健康研究院(NIH)和美國衛生部(HHS)都曾為證明針灸療效而組織多次論證。

針對這一棘手的問題,上述兩個機構向南方周末記者推薦了美國針灸研究會聯合主席、哈佛醫學院教授維塔利·拿巴多接受采訪。拿巴多認為,希曼的試驗設計存在不足,但“這些批評和爭論都是正當的,未來的研究或許可以解決這些問題”。

他也指出了至關重要的一點,無論是在真針灸組(針刺和激光),還是假針灸組,經過12周內的治療後,的確顯示是有一定的治療強度和效果的。可希曼團隊卻沒有提及這個結果。

“論文中改善效果的提高程度都高於30%。在科學圈內,30%是一個決定效果顯著與否的門檻,所以我真的不確定為什麽他們把這樣具備臨床統計意義的數據和事實給淡化了。”維塔利·拿巴多說。

針灸療效無法驗證?

無論最終試驗是不是存在缺陷和致命弱點,希曼博士都不是孤獨的否定者。

自針灸傳入美國之後,反對者一直有兩種觀點。一種是安慰劑效應,他們認為病人對針灸效果有所期望,再加上很多癥狀本身有主觀性,所以病人治療後會感覺好多了。另一種觀點是,針灸的刺激可以讓身體產生內啡肽(一種類嗎啡激素),從而緩解癥狀。

“針灸就是安慰劑加上一些刺激內啡肽分泌導致的鎮痛作用。”東京大學醫學博士呂洛衿說。他的觀點代表著相當一部分西醫的看法。

一個頗有意思的數據是,在全球範圍內,大型針灸臨床試驗在不同地區的正負結果相差很大。據香港大學中醫藥學院勞力行院長介紹,全世界說針灸有效和無效的文章各占50%,在俄羅斯,90%的論文都顯示有效。期刊《對照臨床試驗》對1998年至今的針灸研究做了一份系統性的回顧,發現每宗來自中國的臨床報告都是有效的,換句話說,中國從來未發表過失敗的臨床試驗結果。

“中國的期刊是不是不願意發表陰性(無效)的文章?”勞力行問。他猜測,這可能會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中國學者的國際影響力。

40年來,中醫針灸始終渴望被世界接納。這種傳統療法和憑借經驗生長的古老醫學,一直試圖在西方科學理論體系內,用他者的範式,證明和捍衛自己的醫學理論。

“但這看似簡單的問題,困擾了臨床醫生和科學家幾十年。”李永明有些惆悵。

按照循證醫學理論,臨床治療的經驗和病例不是“證據”,任何療法如果不可重複,不能經過嚴格的“臨床隨機對照試驗”,就不能證明該療法的有效性。而中醫講究辯證治療,很難固定用一種方法治療某種疾病。這也是華人中醫師們反駁JAMA文章作者的一個重要理由,“他們對病人沒有辯證治療,企圖用同一種針法治療所有人。”

也有人指責,一些醫學期刊對待中醫針灸存在一種“偏意”。檢索JAMA歷史文章發現,他們曾發表過5篇針灸的大型臨床試驗結果,全部是陰性(無效)結論。南方周末記者把這個問題和文章引發的爭議拋給JAMA雜誌的主編、副主編及文章編輯,遺憾的是,三位編輯無一接受采訪。“我們不能就刊發文章的爭議發表觀點”。

“這是價值觀的差異。”世界針聯主席、中國中醫科學院常務副院長劉保延說。他相信針灸一定可以驗證,但更看重個體化和臨床療效。

聯合是唯一選擇

但是中醫學界很難發出有國際影響力的文章。

一方面,在海外的華人針灸師多是臨床醫生,他們理解並認可循證醫學,但卻沒有構建大規模試驗的科研條件;而擁有眾多病人和群眾基礎的中國國內,卻玩不轉國際規則,很難做出高質量、大規模的試驗設計。

所以,很多時候,不是沒有臨床效果,而是對起效機制和療效的解釋始終不明朗。針灸師常常是花費了大量時間和精力做出的結果,卻是兩組療效“沒有統計學差異”,和這次JAMA的文章一樣。

經過幾十年的抗爭之後,華人中醫師悟出了一個道理:想要捍衛他們所代表的中醫理論,影響美國主流社會的認識,聯合是他們的唯一選擇。

此前,他們沈默、拘謹、畏懼諫言、極少參與公共事務。現在,他們開始隱藏起天生的羞澀和保守,在非母語的體系下,寫傳單,開宣講會,進入主流協會,參與國際研討,讓大家知道“不能隨便欺負華人”。

勞力行和李永明等醫生都表示,希望國內能給予他們更多的支持。他們知道,僅靠在美國的幾千名針灸師難以抗衡日益發展的其它團體。

在全美近4萬名執業針灸師中,華人只有幾千人,主要集中在加州、紐約和佛羅里達。

“我們要還原中醫針灸的本質,要呼籲國內投入更大的人力物力來研究。”田海河說。

但這畢竟不是在中國。在美國學術自由、觀點開放的社會背景下,針灸行業是充分競爭的自由市場,誰更強大,誰就可以制定遊戲規則。美國的針灸學會和法規制定部門的負責人大多是非華人。在國際期刊發表研究文章的也多是西方學者。

JAMA事件前後,華人中醫師組成了好幾個聯盟,希望改變以往松散的架構,他們開始定期聚會,探討重要議題。

2015年1月24日,距離中國的農歷新年不到一個月,紐約暴雪。一百多名華人針灸師在著名的中國城“法拉盛”舉行了新年歡慶晚宴,並給這一年中最出色的五名針灸師頒獎。“新年快樂!”眾人歡呼,並以一曲最傳統的大合唱“明天會更好”作結。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2362

就是他 用一款App「針灸」汙染中國 馬軍用理性、科學揪出違規證據 讓蘋果也低頭

2015-10-05  TCW

他,設計量化機制,成功讓蘋果、優衣庫、NIKE等跨國企業低頭,要求供應鏈改善汙染問題。他,透過不斷溝通,將企業、地方政府拉入環保工作。他是中國知名的「環保鬥士」馬軍,要讓環保成為「撬(帶)動中國產業升級的支點」。

想像一下:在高雄後勁溪、桃園南崁溪發生汙染當下,民眾一看到工廠違規排放,馬上拿起手機拍照、標定汙染地點之後,上傳至一款順手好用的App。一瞬間, 全台灣有志守護河川的使用者,都收到了這個訊息,同聲譴責汙染廠商,環保單位在輿論壓力下,立即著手追查、嚴格開罰!

很可惜,上述的場景,在台灣仍只是一場夢,但早已在中國實現。二○一三年,一款名為「汙染地圖」的App上線,民眾可以即時得知全中國三百八十個城市的空 氣品質、河流汙染訊息,監控九千多家企業的汙染排放情形,同時開放民眾同步上傳汙染狀況,迄今已超過三百萬人次下載。連央視前主播柴靜的一天,都是從「刷 一下汙染地圖」開始。

「世界上再強大的政府,也沒有辦法獨力治理好汙染,它需要依靠的是像你我這樣的普通人。」在紀錄片《穹頂之下》中,柴靜秀出自己的手機空氣汙染監測畫面,她所秀出的「汙染地圖」App,在今年正式更名為「蔚藍地圖」,誓言找回中國藍天。

震驚!

汙染嚴重 馬軍決心公布數據

這款汙染監測軟體的幕後英雄,是一支戰鬥力高昂、名為「公眾環境研究中心(IPE)」的團隊,當中的靈魂人物,正是組織的創辦人馬軍。

提起馬軍,許多人或許覺得陌生,但在中國、歐美環保與新聞圈裡,他早已赫赫有名。這位思慮清晰、溫文儒雅,說起話來不疾不徐的環保鬥士,曾獲得有「綠色諾 貝爾獎」之稱的哥德曼環保獎,甚至進入美國《時代》雜誌「年度最具影響力的一百位世界人物」、英國《衛報》「可以拯救地球的五十人」之列。

台灣環保健將、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理事長賴偉傑認為,馬軍將企業、地方政府也納入環保工作的一分子,而非環境保護的對立面,是IPE的工作模式最值得環保組織借鏡的部分。

過去十年,隨著中國經濟高度發展,工業汙染、相關信息與數據不公開的問題益發嚴重。曾經擔任香港《南華早報》記者的馬軍,被黃河遭受嚴重汙染的畫面所震驚。

「有一次,我站在黃河支流汾河邊上。那段河道乾枯已久,但在我們採訪前下了一場大雨,我就看著那五顏六色的汙水,從工廠區裡一條、一條地流出來,流過青綠 色的麥田,最後全匯集到河道裡。」接受《今周刊》專訪時,馬軍回憶,當時他心中浮現的,是杜甫詩句:「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如今的長江、黃 河,哪裡還有詩中的景致?

除了汙染畫面震撼,受公害所苦的村民向他傾訴時,臉上無助、哀傷神情,更在馬軍心裡打了死結,寫成報導出刊後,問題依然無從化解。類似的畫面不斷累積,馬軍終於決定將胸中的苦悶化為行動。

二○○○年之後,馬軍自《南華早報》離職,進入一家協助外商適應中國環境標準的諮詢公司,在企業運作實務中,他看準中國進入「信息時代」、人人都有行動裝置的優勢,決定以蒐集、公開企業汙染數據為工作方法,對各大企業品牌進行「name and shame」的戰術,○六年創立IPE。

「西方習慣以司法來處理大型汙染公害事件,中國在司法上有所不足,我們引入公眾參與來彌補這一切,而公眾參與的核心,正是信息公開。」馬軍說。但可別因此 認定,馬軍是位擅長煽動群眾情緒、製造政治壓力的運動家,恰巧相反,「與企業及地方政府溝通時,我們是專業地、practical〈實際地〉進行工作,講 求的是事實。」挖掘!

縝密蒐證 成功讓蘋果低頭耐心做苦工蒐集數據、實事求是地反覆檢核,最後精準歸納出企業與汙染之間的關聯。這套工作方法,已經成功讓優衣庫、沃爾瑪、NIKE等大型 企業,因為下游供應商被列入「汙染企業排名」而改變採購策略。當中,IPE與全球龍頭品牌蘋果交手的戰役,更讓IPE一戰成名。

一○年四月,經過長時間的蒐集,IPE彙整蘋果供應商違規排放汙染物質、毒害工人的證據,首度去信蘋果公司要求改善,並公布完整的供應鏈名單,「第一次聯繫時,蘋果拒絕了,他們主張供應商名單屬於業務機密,也否認自家供應商發生環保問題。」但馬軍與團隊並不放棄,他們針對各項疑點再度深入調查,土法煉鋼地比對汙染數據、各公司股價,追蹤每一則財經新聞,挖掘出蘋果的完整供應鏈,「台灣的財經雜誌也給我們很大的幫助,為了投資,大家都盡力把蘋果供應鏈給挖出來。」馬軍笑著說。

經過一年半的漫長奮鬥,忍受「果粉」對他們排山倒海的批評,IPE公開兩份深度報告、與蘋果面對面交手七次,終於讓蘋果心服口服,放棄創辦人賈伯斯最引以 為傲的「供應商保密」原則,公開在中國的一五六家供應商名單,並承諾開放部分供應商接受環境檢測,一旦發現汙染問題,立即要求供應商改善。

「我記得很清楚,一一年八月,蘋果告訴我,或許你們是對的。」受訪中始終保持冷靜的馬軍,終於露出了寬慰的表情。

蘋果之役後,不少在中國的外資企業,都開始對自家的環保標準提高警覺。現在各大品牌只要在IPE的網站,輸入任何一家供應商的關鍵字,就能得知這家企業是否因環境汙染而被舉報、開罰。

「日本企業若(在中國)顯露出怠慢環保的態度,都有可能進入IPE的射程。」日媒《日經技術在線》曾如此報導。

成功讓蘋果低頭而一戰成名,馬軍卻再三強調,IPE不是企業的敵人,「如果企業願意投入汙染改善措施,我們甚至願意協助申請低利貸款。」IPE的核心價值 之一,在於讓環保成為「撬〈帶〉動中國產業升級的支點」,「要環保、還是要發展」的古老辯論,在IPE的工作方法之下,幾乎可說是假議題。

量化!

公開評比 讓官方成環保夥伴不過,在中國複雜的政經環境中,作為知名NGO的領導者,馬軍無疑是、也必須是擅長追求雙贏的。

IPE近年來搭配中央政府日益重視環保、要求監測資料公開的「政策主旋律」,成功地讓許多地方政府成為環保夥伴。「我們設計一套量化的機制,將各地方政府 資訊公開的情況做一個評比,就可以看出誰做得多、誰做得少。」另一名中國NGO資深工作者指出,在中國揭發空氣、土壤汙染,是敏感議題,主事者仍可能有被 調查、「失蹤」,甚至被收買的風險,「IPE的發言講求證據,又願意與官方維持一定的互動與合作,等於幫了環保部門一個大忙。」「就譬如針灸吧!我們力量 或許是小的,但只要下針的穴位是對的,就能發揮作用,改變現狀。」在九月上旬首次來台的公開演講中,馬軍如此譬喻。

無論是面對不願合作的地方政府,或強勢的跨國企業,馬軍都採取科學方法應戰,將汙染巨量數據由鐵杵磨成銀針。「未來,我們也想針對小米手機供應鏈進行監 督、要求改善。」當年那位曾被「五色河流」震撼的年輕記者,如今冷靜而精確地深入穴位,一步步療癒飽受工業汙染之苦的中國。

公眾環境研究中心(IPE)IPE為中國公眾與環境研究中心簡稱,成立於2006年。其建立的「中國水汙染地圖」,是目前唯一全面收集中國水質、排汙與環 境違法企業資訊的公益資料庫。IPE擅長將大量分散、未成系統的環境訊息集中,以App、電子地圖等形式展示給公眾,引導公眾利用這些資訊,以公民身分參 與環境決策和管理,或者以消費者身分運用購買權力影響企業的環境表現,促使企業擔負起應有的環境責任。

馬軍小檔案

出生:1968年

現職:公眾環境研究中心主任經歷: 《南華早報》記者、曾獲哥德曼環保獎、美國《時代》雜誌「年度最具影響力的一百位世界人物」學歷:北京國際關係學院國際新聞系

撰文 / 何欣潔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4569

中醫西進:菲爾普斯“代言”拔火罐,針灸一次60美元

美國遊泳名將麥克•菲爾普斯(Michael Phelps)在里約奧運狂掃五金一銀、創造四屆奧運會28枚獎牌紀錄的同時,也讓全球的觀眾記住了在他一次次躍入水中時,背上青一塊、紫一塊的拔罐印子。菲爾普斯在instagram上發布的一條關於拔罐的內容輕松獲得了超過3.4萬個贊。這些被美國媒體稱之為“神秘的紫色圓形圖案”(secret purple circle),著實讓傳統中醫在美國又火了一把!

那麽,中醫診所和中醫教學在美國的發展現狀究竟如何?帶著這個疑問,第一財經記者來到了曼哈頓中城一家小型的中醫診所。黎雲是Y&Y針灸診所的合夥人之一,在美行醫已有數十年的經驗了,她笑稱飛魚的免費活廣告確實為診所帶來了不少生意:“說實話,在這之前有些美國人還是挺在乎身上的印子。尤其是一些女性,夏天穿露背裝就覺得這不太好看。但是好像這次菲爾普斯這些運動員弄了以後,大家都覺得這是很流行的一件事情了,好像還挺自豪的。病人也多了,好多人來都喊著要拔罐。”

以黎雲的診所為例,針灸門診價格一般在60-90美元不等;拔罐則為30美元,但不包含40美元的咨詢費用。

除了與朋友合夥的中醫診所外,黎雲的全職工作是一名中醫學教師。從曼哈頓驅車一個多小時,第一財經記者來到位於長島賽奧賽特(Syosset)的“紐約健康學院” (New York College of Health Professions)。從名字上完全無從探知此地和中醫有什麽關系,然而這家擁有800多名學生的醫學院卻是地地道道的中醫學校。有些課堂上,甚至從老師到學生沒有一張華人臉孔。


喬安(Joan)在長島漢普頓的一家醫院工作,現就讀於該校的針灸碩士專業。幾年前,她遭遇了一場車禍。此後,為緩解疼痛和焦慮等的後遺癥,喬安開始接受針灸治療。她說:“我不用再吃止疼片了。躺著讓針灸師紮兩針,感覺整個人煥然一新。”喬安告訴記者,她所工作的醫院已經決定在她畢業後聘用她為針灸師。

學校教務主任宋阿麗是文革後第一批醫學院畢業生。說起中醫在美國的發展,她話匣子一開,滔滔不絕:“美國的中醫臨床教育一方面不容易,有其艱辛;另一方面也有其長處。這里註重講課教學和實際臨床操作相結合,尤其是和學生的思想互動,教學生去分析。”

除了教學用的教室以外,學校還配有數十間診療間。學生在執照醫師的監督下進行實習門診。診療間外,分別用藍、黃、綠和紅色的標牌分別表示采集病例、治療中、待導師檢查(ready for supervisor)和檢查完畢等四個診斷步驟,一目了然。

在多數中國人的概念中,針灸和中藥都是中醫的一部分。但在美國,這是兩個分離的概念。中藥從法律的角度還未被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認定為藥品,而是作為營養品或是保健食品(food supplement)——不需要處方,也不被納入醫保範疇。另一方面,針灸師可以通過考試獲取針灸執照行醫。現在,美國越來越多的醫療保險也包含針灸診療。與西醫治療相比,中醫在美國還是一個較新的科目。從最初的不認同,到保險公司逐步接受針灸保險,宋阿麗相信“中醫西進”之路會越走越好。

當然,與西醫相比差距依舊明顯。她舉例說:“比如,有的保險公司一年只允許報銷20次中醫針灸治療。超過20次,它就不給你報。病人就得自己付現金了。”

黎雲補充說,對講究慢調理的中醫來說“效果”是最大的挑戰:“你要知道大部分美國人還是習慣看病有保險的。想要他不停地自己付錢,那就必須得是要有效果——這是最大的挑戰。”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5046

【圖解新聞】針灸世衞都話好 調整氣血身體好

1 : GS(14)@2016-07-17 15:41:29

周日(17日)進入三伏天,將可開始三伏貼療程。療程透過冬病夏治原理,以中藥穴位敷貼改善冬天引發的氣喘和鼻炎,中醫師指出,利用中藥、針灸調理可增強免疫力。不過,針灸何止治氣喘和鼻炎呢?!針灸一直被中醫廣泛應用。世界衞生組織(世衞)甚至認可針灸能對63種疾病有幫助,當中包括血壓、頭痛、胃痛等。它的原理是利用針刺激人體經絡穴道,調整血氣,以改善健康。但接受針灸的患者,除了不怕被針刺,還需留意以下情況,否則可能影響療效:1)如身體太疲倦或太餓,就不應接受針灸,否則容易因為緊張而出現暈針。2)記得穿鬆身衣服。因為衣服太緊,不單妨礙施針,還會影響效果。3)下針前,先吃少許東西及休息一會,讓氣血暢通點,幫助療效。4)下針時,盡量放鬆;下針後,不要亂動。針若移位,針會與肌肉纖維纏緊,便會很痛。5)如果感到下針位置又麻又痠,或有電流通過或像被蟻咬般,並無大礙。但如有任何不適,如頭暈眼花、冒冷汗、或呼吸困難,可能是暈針先兆,要立即通知醫師。6)部份人出針後,皮膚或會瘀了一塊,這是正常現象。瘀痕會自行吸收,如想快點消瘀,可熱敷毛巾。綜合報道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716/1969766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3933

藝人轉行做中醫Regen@前HotCha針灸初體驗

1 : GS(14)@2017-04-17 07:20:08

星光幫出身贏過季軍現年26歲嘅蔡梓銘,喺亞視期間,已經考到中文大學中醫系,依家仲正式行醫。其實圈中除咗蔡梓銘之外,都仲有藝人轉咗去行醫,好似無綫「新聞之花」黃德如,佢喺01年嘅時候,喺港大中醫學院讀中醫,六年後正式成為註冊中醫,之後就同做呼吸系統專科醫生簕老公梁宗存夫妻檔拍住上,一齊效力一個醫療中心。63歲嘅歐陽佩珊係郭鋒太太,1975年加入麗的電視,到咗78年就加入無綫,代表作就係《神鵰俠侶》嘅黃蓉,到咗1989年就返到亞視拍劇。直到1993年,歐陽佩珊息影,去咗學中醫,成為咗氣功針灸師,依家仲喺香港開班授徒。今年28歲嘅張惠雅(Regen),其實依家都係讀緊中醫課程,至於讀完之後會唔會做中醫呢,佢之前就講過話都幾好,又話都有幫爸爸針灸。不過對佢嚟講,讀中醫都好難,因為入面好多文言文同古文,所以都係大挑戰。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70417/1999250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0855

10月預產講明恨仔張達倫太太針灸安胎

1 : GS(14)@2017-04-28 00:54:34

【雨中攬實】■張達倫上周四陪懷孕太太在中環睇中醫後,遇正下雨卻沒帶傘。DV圖片





【中環】憑《愛.回家》上位的張達倫,跟黎芷珊分手後,去年11月與讀書時認識的陳鳳玲(Kimmy)拉埋天窗。婚禮上,他講過要盡快生仔,婚後半年果然一擊即中,上周四被本報發現和太太在中環一間專為孕婦做針灸的中醫館出現。向他求證太太懷孕一事,他大方承認:「係呀,我都準備拍片公佈㗎喇,俾你哋快咗㖭!?家3個幾、就嚟4個月喇!」



【治後飲水】■等取藥時,張達倫擔心太太口渴而斟水。DV圖片

【細心服侍】■張達倫怕太太進食時弄髒,即遞上紙巾給她抹嘴。DV圖片

■胡杏兒(中)踢爆豹嫂(右)在家不穿衣,李施嬅亦附和。

改名張震或子怡

當日張達倫夫婦現身中醫館時,Kimmy孕味不算濃,張達倫卻非常緊張,不停斟水給Kimmy飲。取藥後他們離開診所,其間張達倫怕太太被途人碰撞,在電梯從後保護,拖着她避開人群。二人步出大廈時下雨,雖然沒帶傘,但心情依然靚,更到附近一間餐廳吃龍蝦包。張達倫用餐時不時含情脈脈望太太,更細心遞上紙巾給她抹嘴。


豹嫂屋企唔着衫

同場的胡蓓蔚(豹嫂)穿上黑色魚網衫,極之搶鏡,被胡杏兒爆料說:「豹嫂屋企平時唔着衫。」李施嬅又說:「佢着白衫乜都唔着,周圍走,係豹哥講㗎!」豹嫂否認,提到一身性感打扮,她說:「有少少嘢睇吓,如果身材勁,唔適合着。」採訪:卓寶花、黃曉程攝影:羅德光、葉君海



難得生性暴龍哥創科眾籌夢,遭隱世肥報販秒殺! https://goo.gl/hnEB7D「蘋果VR」App
App store下載:https://goo.gl/0kW2cK
Google Play下載:https://goo.gl/4K7EHw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70427/2000258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156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