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那一天 像是要赴刑場


2011-11-07  TCW




台灣的科技業,是否即將進入裁 員、無薪假的寒冬?

十月二十七日,全球第四大筆電(NB)代工廠英業達宣布裁員四百三十二人(編按:十月三十一日減為三百七十一人),引發各界震撼。沒人想到,向來以良好員 工福利著稱的英業達,竟然也開了這一槍。

對於這波的裁員,英業達發言人徐信群的說法是,因為最大客戶惠普(HP)的平板電腦宣告終結,迫於無奈而裁員。

然而這個說法,卻無法令此次被裁員的英業達工程師信服。他不滿的接受《商業周刊》專訪說,「英業達這次裁員對象不是只有平板部門,連NB部門也沒有放 過。」

國內頂尖大學畢業,七年級前段班出身的他,第一份工作就在英業達,負責NB部門。

畢業時抱著當科技新貴的夢入行,正要進入職場黃金期,沒想到卻在短短幾年間就夢碎。他的心聲,正是台灣數十萬工程師的無奈縮影。以下是他的第一手告白:

今年激勵獎金??大砍三○%,反變「激怒獎金」

當RD(研發部門)的人,一接單就忙整年,整天都埋首在工作之中,根本沒有空去注意大環境怎麼樣。一直到今年中,領到一筆「激怒獎金」的時候才發現公司問 題好像很多。

所謂激怒獎金,就是每年到了年中會發的一筆錢,算是激勵獎金。去年已經讓人不太滿意了,沒想到今年更糟糕,一砍就砍了三○%,大家拿到時都很傻眼,本來是 要激勵的,結果反而激怒。

過去這三年來,公司的最高原則好像是「用最少的人力,做最多的事」。工作一直增加,三節獎金跟福利卻每年都在下降。每天早上九點上班,晚上十點以後才下 班,一有狀況(指產品出問題)發生,就無法回家睡覺,人手不夠,又不去找人。公司採責任制,沒有加班費,像我們這種RD,做到死也是一樣的錢。而且,如果 加班超過十二點,HR(人資部)還會跟你的主管報告,叫你不要操太晚。

這次只裁了士林廠,沒有動到大溪,幾個部門像NB、平板通通都裁。NB這幾年很慘,砍價砍很兇,毛利一直跌,今年只剩下HP、Toshiba這兩個穩定的 客戶,所有的營收都靠大溪廠在撐。那邊做伺服器、雲端產業,狀況稍微好一點。

其實九月底就知道可能會裁員了,那時候謠傳說會裁掉一千多個,十月初裁員消息公開後,聽說有政府高層打電話來關切,希望不要影響選情,消息才又被壓下去。 但辦公室已經風聲鶴唳,人心惶惶,每個人都在猜是誰會被裁掉。

正式裁員那天??所有人坐位置上,等主管帶人走

雖然知道要裁員,但沒想到會裁到四百多個!這個數目,大得讓人很意外。裁員那天,公司的氣氛非常不好,像是要赴刑場的感覺,所有人都坐在位置上等通知。主 管從HR那邊拿到文件,就到位置上把人帶走,去辦手續。夠血腥吧?

大家一開始是shock(震驚),然後開始有人cry(哭泣)、sad(傷心)。我算是資淺的,有那種二十年、二十五年的,請問公司高層,你要他們怎麼 辦?

對這些離開的人來說,公司的發言很傷我們的心。自己虧損不檢討,卻拿下面的員工來節流。看看公司過去這幾年的投資,益通、英穩達(多晶矽太陽能電池研發製 造)、英冠達(一體成型電腦AIO),有哪一樣是賺錢的?通通賠錢!這些難道是基層員工的錯?

公司沒說真話??要求各部門刪三成,是全面性的

公司一直對外說,是因為HP取消平板訂單,但事實上,這次的裁員不是針對單一部門,是全面性的。上面開出名單,要求每個部門刪減三成人力,不只平板,連 NB部門也一體適用。不是看產業好壞,而是看數字,就是要達到四百三十二人的裁員數目。

HP平板可以說是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英業達)競爭力本來就不如人,大環境又差,好不容易看到一張大訂單,HP又喊很大,當然見獵心喜、重壓,結果 沒想到太樂觀,備料太多,壓了將近一個資本額下去,到最後關頭HP又說不玩,資金全都壓在倉庫裡,財務當然很大洞。

你也不能說它錯,只是覺得很無奈,待錯產業,如果接下來還有機會的話,我想往高毛利的產業去,IC設計、關鍵零組件,我覺得台灣科技業還是有機會,但一定 要想辦法走自主創新之路,代工業已經確定不行了,老闆們如果還是短視近利的話,那我們這幾年來培養的大批碩士、博士、產學合作等,遲早都會走到跟我一樣的 命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096

3·15那一天

http://www.infzm.com/content/88987

央視3·15晚會已歷23年,本是利於消費者的好事,但這一次卻在微博上掀起軒然大波。那一天,到底發生了什麼?

2013年3月15日晚上8點左右,大約20家媒體的記者聚在北京西單大悅城的星巴克,圍在一個中央電視台記者的身邊。

「我們一會下樓去。可能大家上樓的時候也看到了,樓下有個大大的蘋果,它被咬了一口,我們再咬它一口。」這個央視記者以較快的語速對記者們說。

接下來,他花了十分鐘介紹了一下他對蘋果公司售後問題的暗訪調查經過。

大概在晚上8點15分左右,正在直播的央視財經頻道「3·15晚會」,將第一個打假對象鎖定在蘋果公司,質疑蘋果在售後服務上將中國消費者當做二等公民區別對待。

幾分鐘後,演員何潤東的新浪微博上出現一條微博內容:「#3·15在行動#,蘋果竟然在售後玩這麼多花樣?作為『果粉』很受傷。你們這樣做對得起喬幫主嗎?對得起那些賣了腎的少年嗎?果然是店大欺客麼。大概8點20發。」

同時,作家鄭淵潔、免費午餐發起人鄧飛以及其他四個在新浪微博上粉絲都在數十萬甚至幾百萬級別的「帶V大號」,也在8點20分左右發了話題為「3·15在行動」的央視打假蘋果的微博。只不過,他們的微博上沒有出現「8點20發」這些字樣。

儘管何潤東在大約兩個小時後發表微博稱「8點20」的微博並非自己所發,並在兩天後發表聲明稱,自己已就此事向懷柔公安分局報警。但「8點20」事件,讓已經辦了23年的央視3·15晚會,第一次遭遇前所未有的公信力危機。

「8點20」很快成為網絡上的熱詞,南方週末記者注意到,一直到3月16日晚上,何潤東三個字都是新浪微博搜索榜第一名。

在幾個「果粉」社區裡,不少網友表示,相比國內其他手機廠商,蘋果的售後相對而言還算好的,有的果粉甚至調侃何潤東是央視找到的「豬一樣隊友」。

「好像是一場行為藝術」

行動其實早就開始了。3月15日中午,大約有30家媒體的記者集中在央視梅地亞中心,參加3·15聯合報導團啟動儀式。他們被告知,晚上七點半在西單大悅城的星巴克集合,到時候統一去被3·15晚會揭露的公司的北京門店採訪。

另外還有約20個記者,已經在央視的安排之下,兵分幾路,前往河南南陽、河北廊坊等地,這些都是3·15晚會將要曝光的企業的所在地。

3月15日下午6點左右。作家鄭淵潔和免費午餐發起人鄧飛來到央視梅地亞中心。他們兩人是央視3·15晚會合作方新浪微博邀請的新浪名博觀察團六個成員中最早到場的。後來到場的其他四個名博團成員是主持人馬丁、樂評人伍洲彤、台灣歌手楊宗緯和演員陳赫。每個到場的大V收到了1000元的車馬費。

幾乎在「帶V大號」們發微博提到3·15打假蘋果的同時,聚在星巴克里的記者們,開始下樓向蘋果店裡出發。他們在下樓的時候,按照央視的要求,集體穿上了紅色的馬甲,馬甲上寫著「3·15聯合報導團」幾個字。

「這幾乎是每年央視3·15晚會的慣例,要求記者們一起湧向打假對象的公司,然後央視的攝像機再把畫面拍下來,要的就是那種畫面感,只不過去年沒有穿馬甲。」一位要求匿名的報導團成員對南方週末記者說。

報導團到達蘋果店之後,一位穿藍色背心的店長接待了記者們。這位店長除了詢問記者們的採訪問題之外,一句話也沒有多說。他稱去幫記者聯繫蘋果的公關人員,離開後再沒有出現。

就在記者們等待店長的時候,蘋果工作人員以顧客太多為由,將記者們勸到店門外,沒過多久,警察開始過來維持秩序,要求記者們散開,或者都到蘋果店裡去。但蘋果店的安保措施加強了。

大概晚上9點左右,蘋果拉出了一條白色橫幅,上面寫著蘋果的媒體熱線。記者們第二天打過去,一直無人接聽,只是被要求來電者留言。

「當時央視的人也比較尷尬,攝像機架在那裡,後來索性就採訪了三個報導團的記者。採訪視頻在晚會結束後的新聞小片裡播出了。」上述要求匿名的報導團成員對南方週末記者回憶說,大概晚上九點半左右,記者們紛紛離開。

相比蘋果分戰場的出師不利,央視派往河南南陽和河北廊坊的聯合報導組記者們採訪得很順利。

晚上9點22分,河南南陽市區不遠的縣城,高老太膏藥的製藥點,記者們到達之後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報警,等待警方的到來,然後是藥監和工商部門的人員也悉數到場,搜狐新聞客戶端的官方微博顯示,記者們跟到場的各部門人員一起砸開了高老太製藥點的大門。

「這好像一場事先導演好的行為藝術啊。」北京的「果粉」文玥對南方週末記者說。

晚上11點,已經到了官方微博們陸續發晚安帖的時間。但此時,3·15才真正剛剛開始在微博上發酵。

被點燃的網絡情緒

3月15日晚上11點12分,一個媒體人的微博賬號發了一條微博,宣稱蘋果的競爭對手三星給幾個帶V的大號(如留幾手、鄭淵潔和何潤東等)每人10萬元發那些微博。

微博大號「留幾手」在當晚11點28分,向微博管理員申訴該媒體人誹謗造謠,最後判定該媒體人的微博禁言15天,禁被關注15天。

但這條微博很快被人截圖,迅速躥紅。

微博認證為「新浪博客副總編」的微博用戶劉琪鵬,發微博闢謠說:是我請他們參加央視活動的,大概8點20分發一發!他們礙於朋友面子答應了,沒想到被潑這種髒水,沒下限!網友不分清白傳播謠言,讓人氣憤!

很快,鄭淵潔在15日深夜發微博解釋說,是新浪網編輯邀請他參加晚會的,他沒有收錢和物。

作為六人名博團成員,伍洲彤對南方週末記者說,他的朋友找到他,說3·15晚會需要一個音樂領域的代表人。朋友說只需要他在看晚會的時候,發一些觀看感受的微博,跟自己的粉絲互動一下就行。伍洲彤否認收了10萬元的說法,「如果收費,是要通過經紀人談的。」他說。

陳赫也是受新浪微博媒介拓展邀請出席新浪名博團觀摩3·15晚會活動的。陳赫團隊中一位宣傳負責人對南方週末記者表示,陳是作為青年演員的代表被新浪微博邀請的,由於跟新浪關係很好,因此沒有正式以演員身份出席,只是在現場收取了新浪給的1000元車馬費。

「陳赫如果作為明星出席肯定不止這個數額。」這位宣傳負責人說,沒有收錢發微博的事情。之所以收車馬費,因為是行業普遍現象。

該宣傳負責人透露,到了現場之後,新浪的工作人員告訴他,最好以「3·15在行動」為抬頭,在現場發一條關於晚會內容的微博。但新浪沒有向他們群發擬好的微博內容。

鄧飛對南方週末記者回憶說,他被告知節目內容需要保密,在晚上8點20分之前不能在微博上洩露劇情。工作人員同時請求名博觀察團幫忙發一些微博,轉述晚會節目的內容。但並沒有要求大號們什麼時候發、發什麼內容。

鄧飛說,由於他們在晚會現場,能比電視觀眾提前幾分鐘看到晚會節目內容,所以在8點17分左右,晚會的宣傳片開始播放,很多現場觀察員就開始擬微博了。

「我內心覺得比蘋果嚴重的事情太多了。所以我就寫了一個很平的微博,說打的第一槍是蘋果,我打了一個省略號,表示這個事情讓我比較驚訝。」鄧飛說。

到了3月16日凌晨兩點左右,有網友曝光了一份私信截圖。

這封來自一名叫「麥斯網絡小熊」發給賬號「何潤東」的私信稱,要麻煩何潤東配合3·15晚會活動發微博,並擬好了要其轉發的微博內容,且款項已經提前打給何。

截圖顯示,私信發給「何潤東」是3月15日早上9點30分左右,「何潤東」在下午6點回覆「好的」。

麥斯網絡是廣州一家替網絡紅人炒作、事件營銷等服務的公司。經理耿生對南方週末記者表示,他們找人鑑定過,得出的結論是圖片被PS過。「我們的老總確實姓熊,但我們公司跟何潤東沒有任何交集。」耿生說。

公關界的「守歲晚會」

一位參與了3·15報導團的匿名人士透露,3月15日下午,央視財經頻道的一個負責人出席了報導團的啟動儀式。這位負責人透露,曝光企業的名單高度保密,只有央視台長、副台長一級的領導才知道,其他分管領導,即使是詢問一下企業的名單,都算違反紀律。另外,晚會參會人員的手機,一般會在晚會前換號或者關機。

此間的媒體公開報導說,為防止公司進行「危機公關」,3·15晚會播出之前所有內容嚴格保密。參與節目採訪、製作的班底成員甚至總導演都需簽訂保密協議,一旦透露信息,將立即離職。

因此,到場的網易記者也沒能提前獲知網易將被曝光的新聞。

一位報導團成員告訴南方週末記者,3月15日下午6點左右,網易財經頻道的記者到了央視,但門衛的名單上沒有網易,因此不讓進。網易的記者打電話給邀請人,邀請人說搞錯了,但聯繫不上保衛處領導,最後折騰半天,網易記者也沒能進晚會現場。

「聽說他們自己回單位看的電視直播,然後堅持在網易上對晚會做了圖文直播。」上述報導團成員對南方週末記者說。大概晚上8點左右,在現場的觀眾就已經看到,晚會開始前的宣傳片裡提到的打假對象包括網易,這時候大家才明白為什麼網易記者進不了現場。

一位要求匿名的知情人士對南方週末記者透露,網易公司是在晚會開始後,主持人開場白裡提到了合作方有新浪、搜狐和騰訊,唯獨沒有網易,這時候才知道「出大事了」。

所以,企業要想事先知道自己是否會上央視3·15晚會的名單,基本只能靠猜。現在大家學會了一招——看《新聞聯播》。一般《新聞聯播》上榜的名單,都會出現在當晚的3·15晚會上。

「我們研究過去年被曝光的麥當勞,發現它應對太快了,一定是之前做好了準備。做公關的人,在3月15日晚上肯定是要看電視的,晚會之前就要想好,自己的企業如果被曝光,哪些點可能被曝光,提前做好工作。」一位要求匿名的公關業人士說。

3·15晚會上,專家拿出一款2012年7月份購買的摩托羅拉手機,指出裡面的高德地圖涉嫌獲取用戶隱私。高德軟件有限公司副總裁金俊看到後,立刻聯繫了高德的產品員工,獲得的信息是,專家手機裡的高德地圖產品是兩年前的舊版本,高德地圖新版本已經更新解決了這個問題。於是,金俊主導發表了一個簡短聲明。

金俊特地交代自己公關部和公關公司的員工,要先用高德地圖的官方微博賬戶把解釋聲明發出去。「危機公關先要佔據微博陣地。」金俊說。

金俊同時安排了員工在3月16日即週六加班。16日上午11點30分左右,當金俊和同事們開會討論如何應對被曝光事件時,三個央視的記者來到高德地圖公司。

「他們架著攝像機就來了,也不跟我們換名片,問我是不是要看下記者證,我說需要,對方就給我出示了一下。」金俊對南方週末記者回憶說,三人分別是一個攝像記者、一個編導、一個提問記者。

來人反覆問金俊四個同樣問題,採訪的視頻最後播放的時候剪切成了兩個。其中一個問題是問金俊為什麼不告訴消費者老版本存在問題。金俊的回答大意是「我為溝通不到位表示歉意」。

三個央視記者在高德待了半個多小時,採訪了二十分鐘左右後離開。採訪內容製作成了2分鐘左右的一個視頻。標題關鍵詞是高德致歉。

「央視沒有找過我們要廣告。高德原來也是不打廣告的,我來了之後,做了些市場推廣和公關工作,這次被央視曝光,我們一點預期都沒有,感覺就是躺著中槍了。」金俊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3820

陳年:我在凡客初創的那一年

http://new.iheima.com/detail/2013/1107/56190.html

【導讀】事業有勝敗,人生無輸贏,在凡客過去5、6年的基本路線圖,從無到有,立足於互聯網,做互聯網營銷,期間都經歷了什麼,從毫無經驗,連鈕子都看不明白,連線也看不明白,為什麼就敢拿著現金來下10萬件的衣服。在此黑馬分享這篇李善友新浪博客的文章,這些年初創的凡客是怎麼走過來的。

陳年:

大家都知道,其實在VANCL2007年5、6月份,大概我們有這個想法的時候,當時在市場上有一個公司叫做PPG。我們當時在2007年的春節左右的時候,一個偶然的機會,有一個過去我的同事,告訴我說有這麼一家公司,希望我能夠關心一下這家公司。當時就是非常偶然的機會,所以我們大概在春節左右的時候有一個同事說,如果你要做這件事情的話,是比較有戲的,因為在那之前,2004年8月,我們是把卓越網賣給亞馬遜,2005年5月,我離開亞馬遜,中間其實是有一個失敗的創業經歷,就是做了一個遊戲道具的公司叫做我有網,到了2007年左右的時候,這個公司基本上沒戲了。

所以2007年當這個同事提出來說,也許你看一看PPG這個模式,是不是有可能,你也做這件事情。我看到PPG,對我來說還是很陌生的,因為當時賣襯衫的,這件事離我過去在卓越網賣書還有賣音像、賣碟什麼的,其實還是比較遙遠的,所以開始我還是有點兒打怵,也搞不太清楚這件事情,我們到底從哪裡著手開始做。但是從創業的角度來說,PPG當時在投資業,整個資本市場非常地受歡迎、也非常地受關注,再加上他又是有網絡零售,跟我過去的經歷其實是有關聯的。所以我說從創業的角度來說,尋找一個切入點,其實PPG對我來說,應該算是對我或者我的團隊來說,應該是一個合適的切入點,因為有做卓越網的經歷,其實是極度關聯的。所以對投資者來說其實是有說服力的,當時那個時間點的時候,我跟善友的交流還是比較多的,後來因為他做酷六做得非常成功,就不怎麼見我了。然後好不容易把酷六賣了才見了我一面,因為這個課。其實在2007年5、6月份當時那個時間點上,對我來說是一個非常痛苦的過程,就是要關掉我有網,重新來做VANCL。

我們當時其實對凡客兩個字是沒有信心的,不像今天我們可以就凡客兩個字,圍繞凡客兩個字講很多很多的話題。當時我們主要的就是VANCL這麼一個,就是希望說有一點南歐的風情,這也是說明中國品牌一般一上來的時候,都是非常非常不自信的。我記得當時一開始出現的時候,第一次的廣告還說是歐洲風情,集合了什麼著名的歐美設計師,其實當時我們沒有設計師,但是我們需要編這麼一個故事

2007年的7月份,當我們拿到第一筆錢的時候,就是想做PPG。所以我們當時的切入點就是完完全全地圍繞PPG展開。其實當時關於我們名字的時候,我們還有一個股東說,如果我們想跟PPG更像的話,是不是可以叫做PPT,我後來發現還真有一個公司叫PPT,也是做同樣的事情。前段時間我還發現有一家公司叫PPZ,也是做同樣的事情,也大概是在那個時間點做起來的。所以回想起來起名字要起錯了,還挺災難的,如果我們當時真的叫了PPT的話,恐怕後來會被大家唾棄,我們當時很堅定地叫了VANCL,而且還寫下了中文的名字,凡客誠品。

當時關於投資的時候,大家說那你這個團隊裡面,做B2C網站的人好像很齊備,做營銷的人好像也很齊備,但是誰做衣服呢?其實我當時是沒有資源也沒有說服力去找一個有背景的做服裝類的人才的,所以當時我也就緊著找了一個朋友,他在蘇州工作,說你們蘇州那邊加工工廠比較多,能不能給我找一個服裝廠的人,他非常快的速度就給我找了一個人,說這個人有20年的服裝經驗。

當然他非常地好,但是事後我們深聊起來,其實他就是那個工廠看倉庫的,就是從他開始,我們尋找到了無錫的紅豆,我們做了第一批襯衫。第一批襯衫我們做了10萬件,這10萬件主要是純棉的小方領。我還記得我帶了一個同事去了無錫,第一次去了紅豆,去了他們第七分廠和他們的廠長討論,我們要用最好的鈕子、我們要用最好的線,那時候我知道了有貝殼扣,有塑料扣,這些區別其實肉眼都看不出來。然後線我知道了有一種線說是世界上最好的線。其實那個廠長還告訴我說,如果你只想賣100塊錢左右的話,你根本沒必要用貝殼扣,也根本沒必要用好線。但是當時我認為我們就應該用這個,因為我當時有一個很虛榮的理想,我是想知道我過去穿的傑尼亞的襯衫到底是多少錢一件做出來的。

當然隨後緊接著他又帶我去了生產線,然後我在生產線上就看到了阿瑪尼、看到了無數的我們過去買的奢侈品,然後和凡客的襯衫一樣,堆在那個生產線的盡頭,那時候我心裡還是難過了一下子,覺得過去我們買衣服的時候,我們進到奢侈品店的那種緊張感,覺得好像對不起美女服務員,被那些光照著的時候,我們恨不得低著頭像做賊一樣,趕快挑了一件襯衫,連試也不敢試,離開的時候那種心情,在工廠的那一剎那我覺得我超越了,因為原來不重要。後來我再進這些地方的時候就是去挑樣品了,但是我不知道今天在座的還有沒有。

比如說你在香奈兒去給自己的情人買一個腕錶,或者說去哪兒給大家買一個圍巾的時候你那種緊張感,其實在工廠轉一圈兒以後,這些東西就灰飛煙滅了。我當時真的看到一堆堆襯衫,看著一堆堆褲子,看著一堆堆Polo,我當時感受還是很深的。但是與此同時也帶給了我一個信心,就是說如果我們認真地這樣子去對待襯衫的話,我們應該有信心做一個品牌出來,至少做一個襯衫的品牌出來,而且在100塊錢左右是我們可以得到一個非常非常好的品質。

我今天還記得,最後我結束在無錫的那個第一次的訪問的時候,是和那個廠商喝了一晚上酒,廠長覺得我們這幫人太不靠譜了,從來沒有做過衣服,連鈕子都看不明白,連線也看不明白,為什麼就敢拿著現金來下10萬件的衣服。當然那天晚上我把那個廠長喝到什麼地步了,喝到了他最後出來的時候,扶著一棵樹在那兒撒尿,我覺得這也是創業的代價,我也不知道為什麼那天晚上,為什麼自己就那麼神勇,把那個人喝成那樣了。最後他還說去上海玩兒,當然我覺得那是不可能的,因為他還要騎著摩托帶我去上海玩兒,那這個就太可怕了,這是凡客創業開始的時候的故事。

2007年的7月30號,我的團隊的成員才第一次坐在金山的辦公室裡面,我們當時實在沒有辦公室,坐在金山的一個會議室裡邊,看了我們成立的第一次會,9月份我在無錫喝了那次酒,10月10號左右的時候,我們拿到了第一批衣服,想想當時我們的速度真的非常非常地快,然後10月18號,我們在讀者上面作出了第一期廣告,這就是為什麼我們把10月18號,一直作為我們正式運營的時間點的原因,其實10月18號我們的網站還沒有上線,我們只是在讀者上面做了第一期廣告,這期廣告我還記得是我自己在那兒畫的,我和設計在那兒畫的,畫了一件襯衫,因為我們拍的襯衫都不好看,拍不出那個質感來,拍不到PPG的那個水平。所以我後來和編輯、設計一起畫了一件襯衫,畫了所有的細節,那期廣告的賣點不是襯衫,那期廣告的賣點是買兩件襯衫送一個飛利浦剃鬚刀,然後我們第一天開張以後,賣了11件襯衫,送了11個剃鬚刀。

我們當時想用讀者,其實也是學習PPG,讀者、青年文摘,我們還看到了PPG在一系列的報紙,都市報紙上出現。在這個時候呢,其實我們是沒有認真地思考互聯網的,我們是把互聯網放在了一邊,因為我們發現PPG所有主要的手段都是在傳統的報紙、雜誌上面,用報紙雜誌來形成電話訂單,並不是形成網絡訂單,其實直到PPG關門的時候,他的網絡訂單我相信也不到他的10%,主要的訂單還是來自於電話訂單。但是當我們再往下一步看的時候,發現PPG投了很多電視廣告的,我們發現這個事情好像我們幹不了,因為我們第一筆融資其實只有200萬美金,我們想做電視廣告的話,肯定是不可以的。到了2007年的冬天,我們發現冬天實在是沒有人買襯衫。大家有人說凡客會出棉服嗎?我們當時沒有棉服的計劃。所以到了那一年冬天,尤其是那一年春節前後的時候,大家如果稍有回憶的話,那年是一個特別特別寒冷的冬天,尤其是南方的大雪。當時訂單幾乎就沒有了,但是很幸運的是在12月左右的時候,凡客完成了第二筆融資,因為凡客每天賣到了大概是700單,然後投資者說,這個不錯,我們就拿到了第二筆融資,第二筆融資是1000萬美金。所以第二筆融資對我們非常非常地重要,其實當時我們是陷入了一個僵局,大概在春節後的時候,我們提出來一點說,我們是不是可以試一試過去的互聯網的模式,就是我們做卓越的時候的互聯網模式,所以對凡客來說,特別特別重要的一個時間點是2008年的2月份,我們第一次嘗試了互聯網,嘗試了互聯網以後,我們其實是買了一些剩餘流量,但是那個剩餘流量,立刻就讓凡客的訂單從大概700多單,一下子變成了2000單,那個時候點其實奠定了直到今天凡客最基本的營銷方式,就是立足於互聯網,完全做互聯網營銷。在那個時間點,我們超越了PPG。

我覺得這個事兒其實今天想起來,真正的模式的奠定其實也就是那個時間點,到今天為止回過頭去看,今天的凡客的主要營銷模式,主要的銷售模式其實跟那個時間點沒有太大的差別。然後我們2008年開始做了一些Polo。我記得我們做的第一批Polo來了以後,用戶在網上的評論是這樣的,說這個衣服洗完以後掛在陽台上,乍一看以為姚明住在我們家,就是我們那個衣服洗完以後就特別特別長,基本上就是一個裙子了,這時候其實對我們提出了新的問題,就是當你從一個品類到另外一個品類的時候,還是有困難的。

當然我們那個時候嘗試了很多很多的,開始就嘗試很多很多的品類,但是這時候凡客的人才不一樣了,因為我們從2008年、2009年,就大批地從傳統的品牌業來挖人。所以在2009年的時候,其實我們嘗試了更多的品類,比如說今天的T恤、褲子、毛衫、羽絨服,其實大概都是在那個時間點嘗試的。後來到了2010年,我們才真正地大規模地進軍我們今天穿的T,還有我穿的帆布鞋,凡客這兩個已經是巨大量的產品了,然後2010年我們成立了一個V 。實這基本上概括來說,就是過去5、6年凡客基本的路線圖。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0947

《獨家披露》那一天,特斯拉突檢深圳廠,讓郭董跳腳……機器人大軍當後盾 鴻海電動車佈局揭密

2014-06-16  TCW
 
 

 

馬斯克一句「擴大與鴻海合作」,為兩強聯手揭開了序幕。

到底郭台銘為了什麼,非要拿到特斯拉訂單?

從充電站自動手臂,到整車組裝,全面解析鴻海電動車佈局。

撰文‧張之澤、賴筱凡

如果,特斯拉只是一家「傳統」電動汽車公司,鴻海可能還在特斯拉的供應鏈外面打轉;如果,特斯拉只是一家「傳統」科技電子公司,鴻海也不會和特斯拉打造如此緊密的關係。

偏偏,特斯拉很不「傳統」,所以,鴻海需要它,它也需要鴻海。

就在特斯拉急於解決量產問題時,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在股東會上這麼告訴我們:「未來,特斯拉將會擴大與鴻海合作。」至於合作什麼?怎麼合作?馬斯克沒有多說,但雙方關係漸趨緊密,已在不言中。

來看看這兩個場景吧,那是去年十月的事了,地點是特斯拉位於美國洛杉磯的設計工作室,特斯拉請來上百位電動車Model S的車主,參觀歷史上第一場「汽車加油」及「抽換電池」的速度比賽。

機械手臂發威

充電不用自己來 換電池還比加油快「你們都是這場冠軍爭奪戰的歷史見證者!」馬斯克話才剛說完,一輛Model S開上舞台,舞台的另一邊同時升起一塊即時畫面的大螢幕,一輛奧迪(Audi)汽車也開進了加油站,這時,按下計時器,駕駛奧迪的司機開始加油,Model S旁的「充電站」機器人自動手臂也動了起來,開始快速流暢地更換電池。

你猜,誰比較快?答案揭曉,第一輛Model S更換電池只花了九十三秒,而奧迪還在加油;當第二輛Model S接著更換電池,這次更短,只用了九十一秒,此時,奧迪才剛好加完二十加侖的汽油。

畫面看起來有些難以置信,然而,負責完成這項不可能任務的自動「機械手臂」,就是出自鴻海的機器人產品。

資深產業人士推測,鴻海董事長郭台銘之所以能抓住馬斯克的心,不在於車身的鋁鎂合金,也不在於十七吋的觸控面板,而是鴻海的機器人技術。

隨著特斯拉的「超級充電站」與「超級電池廠」計畫陸續曝光,馬斯克的企圖心很明顯,他要打造的特斯拉,不只是一家電動車廠,而是像美國最大石油公司艾克森美孚(Exxon Mobil)一樣,有自己的「加油站」通路。

台灣最大電動巴士公司立凱電能科技董事長張聖時就做了一個很好的比喻,如果特斯拉經營的是加油站,提供電池的是日本松下,負責「油桶」及運送,那麼鴻海就是負責「加油槍」設備的製造,來降低成本。

為了達到這個目標,特斯拉大舉在美國與加拿大興建充電站,馬斯克要透過綿密的充電站網路,建立起屬於特斯拉的「能源公司」;但當這個成長曲線要拉得更高,鴻海成了馬斯克的不二選擇。

據瞭解,鴻海開發充電站的任務,是由主掌連接器事業群副總裁盧松青直接負責,以美國賓州工廠為大本營,一步一步把「充換電站」機器人的艱鉅任務完成。盧松青在鴻海內部以挑戰高難度製造聞名,當年英特爾奔騰(P4)處理器的相關連接器,就是由盧松青出馬打贏了勝仗,幫助英特爾迅速坐穩市場王座。

這次又由盧松青操刀,一方面是郭台銘對他的信任,再者也是因為盧松青對特斯拉一路以來的發展策略瞭若指掌。

盧松青很清楚,馬斯克想做的,不只是賣出一輛又一輛的電動車這麼簡單,而是要抓住電動車最重要的核心,也就是電池管理,連同電動馬達、電源連接、安全控制在內的動力控制系統;不只自己用,也賣給各大車廠,藉以吸引汽車大廠共同投資、分散風險,而鴻海的任務就是讓整個系統都能順暢運作。

特斯拉突擊檢查

未符標準郭董震怒 以高規格準備複檢儘管鴻海已開始與特斯拉有小部分合作,但若要擴大合作就得更進一步確認所有的生產細節,因此,去年特斯拉的採購人員突襲鴻海深圳廠查驗,卻因事發突然,查廠結果沒有通過。「做汽車零組件的生產線與做消費性電子可不一樣,不是你用傳統的流水線給他們看,他們就會認可你。」一家供應商這麼對我們說。

就拿鴻海內部也生產的連接線來說,只要線材粗細差個幾毫米,特斯拉的查廠人員就是在看這些小細節,「iPhone用了兩年壞了,你可以再買新的,可是消費者買車,想的是五年、十年的事,是影響到生命安全的事,就算是幾毫微米的細節,都馬虎不得。」知情人士透露。

特斯拉採購人員突如其來查廠,事情傳到郭台銘耳裡,他急了,尤其查廠結果不理想,更讓積極爭取訂單的郭台銘震怒,連帶地讓車用電子部門日子也不好過。

為了挽回特斯拉的信心,郭台銘竭力奔走,希望特斯拉的採購再來做第二次的查核,這次他們可有了萬全的準備,要讓特斯拉採購人員看的是鴻海的江蘇崑山工廠,甚至將部分產線畫出,為以後接特斯拉的訂單做準備。(從馬斯克在股東會的發言看來,特斯拉再度拜訪鴻海崑山廠,應該得到滿意的結果,雙方才有後續的合作)這些年,郭台銘老是將「自動化」掛在嘴邊,直到今年有了比較顯著、外界看得到的成果,特斯拉充電站的自動手臂是一個,日前大動作與日本軟體銀行(Soft Bank)創辦人孫正義召開記者會,推出每組售價十九.八萬日圓(約新台幣六萬元),具有學習能力、感情辨識功能的機器人「Pepper」,則是另一個。

從特斯拉到軟銀,甚至傳出Google的機器人也由鴻海代工,這樣的製造「學習曲線」相當可怕,一名不願具名的產業分析師就指出,「鴻海對於自動化的佈局,現在看起來已經不只在工業用產品。」以前,鴻海為客戶代工,總是為人作嫁,完全隱身幕後,不可能站上枱面,更不可能談客戶。然而,這樣的潛規則開始有了改變,現在不只敢與客戶站在一起召開記者會,更大聲疾呼要爭取特斯拉訂單,在在都說明了一件事,那就是鴻海有了一定的技術和專利,才敢如此「曝光」。

一名不願透露姓名的分析師便指出,「製造轉型技術,這可能是鴻海未來最厲害的地方。」事實上,從全球大廠的策略佈局來看,只要你想做到產品便宜、又要新奇與快速量產,他們就非得來找鴻海不可。所以,不只鴻海需要特斯拉,特斯拉也很需要鴻海。

郭董的復仇大計

特斯拉風靡中國 比亞迪望塵莫及倘若鴻海真能與特斯拉結盟,對郭台銘來說,還有一大象徵性的勝利,那就是將中國頭號敵人比亞迪給踩在腳底下。

這幾年,郭台銘無法釋懷鴻海與比亞迪的侵權官司,他甚至對比亞迪大股東之一的股神巴菲特提問,就為表達對比亞迪的高度不滿。鴻海與比亞迪的官司一打就是五年,甚至從中國打到香港去,至今未有明確結果,讓郭台銘心裡很不是滋味。

比亞迪宣佈揮軍電動車已經好些年,卻苦於中國電動車基礎建設不完備,比亞迪的電動車一直未能有效引起搶購風潮。近年更是轉向主打電動巴士,企圖用政府的力量,拉抬比亞迪的電動車業務。

相反的,今年初特斯拉剛在中國開賣,就引起一陣旋風,即使特斯拉目前中國充電站只設置在北京與上海,但特斯拉的酷炫與風潮,已經擋不住。「用中國話來說,就是特別火吧!」特斯拉的上海股東這麼描述。

因此,鴻海若能取得馬斯克的認同,進一步共同在中國設廠,量產特斯拉的電動車,等於是讓郭台銘反將了比亞迪一軍,這場電動車戰役的重要性,已經不言而喻。

曾在台灣駐點的特斯拉前員工就透露,○八年特斯拉主動找上鴻海時,他們對於特斯拉的興趣並不高,畢竟特斯拉當時沒沒無聞。此一時彼一時,如今特斯拉全球暴紅,鴻海想爭取更多特斯拉訂單,成了必然。

至於鴻海能否如願拿到特斯拉訂單,又或者成為特斯拉崛起的一大盟軍,將有待時間證明,看兩強聯手下,將如何擘畫未來的電動車市場版圖。

搶特斯拉訂單 志在必得 ── 郭台銘近期針對特斯拉談話2014/1/26 鴻海園遊會近三個月光是美國就去了兩次,而且兩次都曾與馬斯克對談。

2014/2/14 鴻海開工,土城總部舉辦鴻海龍騰虎躍技術博覽會鴻海旗下群創做特斯拉的生意不是今天才開始,大概三年前到五年前就開始。

2014/4/23 北京(與世紀互聯簽約)全世界很有名的電動汽車(指特斯拉),甚至我們今天也在北京有一些合作。

迎接特斯拉 郭董做足準備──鴻海旗下公司聚焦電動車佈局

公司 業務 內容

鴻海 組裝 積極爭取特斯拉電動

車的整車組裝業務

群創 車用面板 三年至五年前,即已

開始出貨給特斯拉

原瑞(未上市) 車用電池 在苗栗設廠,進軍車

用電池業務

整理:何佩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3147

夢回1998:那一年 俄羅斯怎樣崩潰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2050

普京,葉利欽,金融危機,盧布,油價,石油

昨日國際油價一度跌破每桶60美元,創五年半新低,盧布對美元的匯率跌逾10%。俄羅斯央行連夜開會決定加息650個基點,這是1998年債務違約以來最大幅度加息。華爾街見聞此前就曾提到西方分析人士警告,俄羅斯可能重演1998年的金融危機。經歷昨日的“莫斯科保衛戰”,這種隱憂更有可能成真,更有必要回顧1998年俄羅斯怎樣陷入危機。

1998年俄羅斯的金融危機共有三波。第一波是在亞洲金融風暴影響下大量外資撤離俄羅斯市場。1997年10月28日至11月10日,俄羅斯股票市場大跌30%,殃及債券和外匯市場。俄羅斯央行救市後仍有100多億美元外流。

第二波發生於1998年5-6月。當時俄羅斯內債和外債余額高達2000億美元,那年政府預算中債務還本付息額已占到財政支出的58%。同時國會又修法改變了外資持有俄羅斯公司股份的比例,加劇了國際資本外流。俄羅斯國債收益率狂飆至80%,盧布大幅貶值,金融資產無人問津。

第三波源於俄羅斯政府的試圖穩定金融市場的幹預措施:將盧布對美元匯率的浮動上限由1:6.295擴大到1:9.5(即主動貶值50%);到期外債延期90天償還;短期國債展期為3年期國債。投資者信心因此徹底喪失,股市、債市、匯市統統暴跌,引發銀行擠兌和居民搶購,1998年那年GDP下降了2.5%,工業生產下降3%,糧食產量下降2400萬噸。

1998年俄羅斯的債務危機也連帶傷害了其他國家。在俄羅斯最大的債權國德國,商業銀行產生大量壞賬。在同為獨聯體國家的烏克蘭和白俄羅斯,其本幣分別貶值35%和70%。其他發展中國家市場也受波及。

為什麽俄羅斯會發生這樣的金融危機?招商證券在研究報告《政府債務問題專題研究之三:1998年俄羅斯債務危機的前因後果及其啟示》中歸納了四大經濟根源:

1、1990年代俄羅斯獨立初期,葉利欽政府選擇美國經濟學家薩克斯提出“休克療法”,意圖一步到位完成從前蘇聯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轉型。這種休克療法導致俄羅斯經濟全面衰退。

2、政府財政危機惡化。由於經濟衰退,企業利潤下滑,俄羅斯政府收入連年下降,財政赤字最高時接近GDP的10%。同時,中央政府將稅收總額較大的稅種劃歸自身征收,而將總額較低的稅種劃歸地方政府,導致地方政府強烈的發債沖動,甚至直接向歐洲國家發行債券。自1993年5月啟動短期國債發行起,這類國債到1998年8月已超過550億美元。

3、經濟產業結構畸形,國際能源價格波動對俄羅斯償債能力有決定性影響。當時俄羅斯主要以出口石油、天然氣和其他初級產品換回食品、日用消費品,70%以上的出口產品為能源和初級產品,30%以上的進口是食品和日用消費品,對外貿易總額約占GDP的35%,外匯收入的70%來自石油和天然氣出口。

4、資本開放過度、引進外資結構不合理。從1996年起,俄羅斯向國際資本開放本國資本市場,外資大多在股市和短期國債上進行投機活動。截至1998年危機爆發,在俄羅斯累計引進的218億美元外資中,外商直接投資僅占37%,外國金融機構持有短期國債總額的約33%,約70%的股票交易量和40%的國債交易額由外資掌握。

以上的債務違約有沒有可能在今天的俄羅斯重演?上述招商證券報告提到,1998年俄羅斯危機的兩大根源就是休克療法導致經濟全面衰退,以及資本市場過度開放,引進外資結構不合理。《第一財經日報》報道認為,今天的俄羅斯沒有這種嚴重的矛盾,而且普京領導的俄羅斯政治穩定性與葉利欽時期的混亂已不可同日而語。

而且,相比於規模較小的外債,和進口支付金額,俄羅斯的外匯儲備暫時還沒有低到“火燒眉毛”的地步。

按照IMF的標準,外匯儲備低於3個月的進口額為風險比較高水平。據中國商務部的國別貿易報告,2014年1-3月,俄羅斯自主要貿易夥伴的進口總金額為611.69億美元。俄羅斯央行數據顯示,本月1日,俄羅斯的外匯儲備余額為3736.58億美元。截至今年11月1日,俄羅斯聯邦的國家外債為537.046億美元,其中2015年到期的外債僅有20億美元,另外70%將在2017至2043年間逐步到期。

當然,盧布劇跌的確給外匯儲備的保障程度造成不確定性。一旦俄羅斯爆發危機,全球會是怎樣?

華爾街見聞本月初曾援引英國《衛報》編輯的預測,危機可能有以下幾種方式蔓延全球:其他產油國可能像俄羅斯那樣因油價暴跌倒下;俄羅斯經濟影響與之經濟密切的東歐,也會影響西歐,打擊歐洲市場信心,可能足以使德國陷入經濟衰退;誰都無法確定普京怎樣回應經濟挑戰,也無法確定金融市場持俄羅斯風險的損失。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3856

現場直擊 沒錢沒設備 水公司還用三十年前那一套 全台5.9萬公里管線 只靠67人徒步抓漏

2015-03-30  TWM
 
 

 

三月二十三日,旱象未解的大台北地區,我們隨著一位水管抓漏師傅穿梭在人車雜沓的新北板橋鬧區。

他在幹什麼? 原來他在聽,在尋找地底下漏水的聲音,在這個時刻,每一滴水都彌足珍貴。

台灣自來水漏水率高達一八%,每年漏水量足以提供全台兩個月以上的民生用水。

單就管水能力這一點,就無法說服大家,台灣是先進國家,更何況我們的抓漏技術,還停留在三十年前??。

辛勤,不等於效率台水的測漏員還在使用尋水棒、聽音器等測漏「古法」,小小的團隊,一年要走上千公里。但將近6萬公里的自來水管,土法煉鋼,何時才能巡得完?

撰文‧楊卓翰 研究員‧曾乙申二○一五年三月二十三日早上六點三十一分,桃園天空發出兩聲巨響。那是驚蟄春雷,像爆炸一樣的雷聲,從龜山到台北信義區,震醒許多人。然後是傾盆大雨,從台北下到桃園,讓好多人期待,已經乾涸的石門水庫,是不是進帳了?

但是,隔天水利署水情公告,石門水庫的有效蓄水容量只增加○.一一%。四月一日起的第三階段限水,照常實施。一場雨,救不了岌岌可危的台灣水資源。

當人們仰頭望天,求老天爺降雨時,有另一群人也在求水,只不過他們的目光是緊盯著地上看||他們是台灣自來水公司︵以下簡稱台水︶的抓漏專家。當台灣水情告急,他們的工作更顯重要,因為台灣自來水漏水率竟高達一八.四%︵日本東京只有三.一%︶,甚至比中國北京還要高。

台灣的水,同時面臨高山陡峭、儲水不易的先天不足,以及自來水管理落後的後天失調。

按照台水和北水配水量統計,台灣一年漏掉約七億噸的水,足以供應全台兩個多月的民生和工業用水。而這七億噸的重量,全壓在這群全台為數只有六十七人的抓漏師身上。

還在用﹁尋龍尺﹂

外國已用大數據測漏 我們仍在土法煉鋼採訪的這天,只見趙師傅拿著自製的尋水棒,在路上找水管。這根L形的金屬棒,又稱「尋龍尺」,握在手上,在水栓附近走一走,棒子突然自己轉向。「啊!水管在這裡。」這不是台水的找水管標準配備,「這是我自製的啦!」問是什麼道理,趙師傅一時說不出口,「大概是磁場吧!」「尋龍尺」是古代尋找水源時用的,但卻出現在現代,新北市的板橋熱鬧市區裡用來定位水管。這群台水漏水防治處檢修組師傅的任務,就是找出我們腳底下自來水管的暗漏,我們像目睹了一場現代「水巫」。

會用這招,因為台灣自來水管線圖已經年久失修不精確,早已無用武之地。「我們到現場前,當然會看水管的管線圖,但是現場與管線圖,有很大的差別。」台水漏防處檢修組組長盧烽銘說。

台灣漏水率高,不是沒有原因。當北京和上海都已經開始使用有3G訊號的無線自動水表,透過超音波流量計,每天回傳好幾兆MB的資訊,用大數據測漏水,甚至可以預測在漏水前的異常時,台灣,卻還在用「尋龍尺」找漏水。

確定管線位置後,趙師傅拿著尋龍尺,背著擴大器,戴上耳機,拿著上面有膠帶補釘的測地麥克風,沿著看不到的水管線走一步,聽一步。「這裡水聲比較大!」走了一陣,他停下腳步說。

打開旁邊大樓骯髒破舊的水表蓋,師傅拿出長長的銅製聽音棒,一頭壓在水表上,「如果水表沒有動,但是有水聲,那就是漏水了。」一聽,果然有轟隆隆的水聲,師傅討論了半天,確定這是漏水,然後,他們在地上用白漆噴上大大的「水」字,等待後續檢修。「如果漏水量很大,像地下水道,也是一天好幾百、上千噸都有。」趙師傅說。

很難想像,全台灣五萬八千多公里的自來水管,就是用這樣土法煉鋼的方式找漏水。台水漏水防治處處長李丁來說,台水北中南的九個專責檢漏人員分隊,加上管線隊,只有六十七人,平均一個人要維護近九百公里長的水管,可以來回高雄台北三次。

這些路,都只能用走的。但近六萬公里長的水管,盧烽銘和他的組員,一年辛勤地走了上千公里,也走不到一半。所以,台水測漏水的週期是「兩年一巡」。也就是,如果一個地方漏水,等下一次測到,可能就是兩年之後。

管線舊、沒錢修

水價過低 讓一切變得惡性循環用這個方法,面對台灣破舊的自來水管,如同用紙包火。盧烽銘說,台灣的自來水管,為了求快、求便宜,有一半都是塑膠管,使用的年限是二十年。但是,台灣現在有八成以上的水管,都已經使用超過三十年。

已經硬化的塑膠管,只要水壓一大,就會破裂。「這也是為什麼台灣加壓永遠不夠,高樓一定要有水塔,但在國外沒有這種東西。」內政部前部長李鴻源說。

台灣的自來水網絡,就像一艘破舊不堪的大船。每年台灣降雨量約九百億噸,但能供給自來水的,只有不到四十億噸,又有一八%的自來水漏掉。要補這等同三座石門水庫的水,台水公司手上有的工具卻很落伍。

「我從一九八二年進到台水,就是用這個方法在檢漏。到現在三十幾年後,我們還是用一樣的方法。」盧烽銘說。方法古老,引入現代的漏水管理方式,他坦言:「很難啦!」「漏水是結果。」李丁來說:「真正問題是資產設備管理。」漏防處是去年九月才成立的新部門,專門治台灣的高漏水。但是,李丁來遇到最大的問題,就是沒有資源。

李丁來指出,從一九九四年,水費凍漲到現在,面對台灣自來水需求越來越高、供水率也越來越密集,台水管線長度增加兩萬多公里。資產中的機械及設備,從原本的六百億元,增加到現在的一千六百億元;但在水費不漲的情況下,業務收入只從一三九億元增加到二五一億元。

台水有一六○○億元的資產,占大多數的是自來水管線,但台水一年只有十一億元的維修預算,「算起來,維護成本不到資產的一%。你買一百萬元的車,開了二十年,每年還只花一萬元修車,你覺得這輛車能開嗎?」李丁來說。

他舉東京的例子,東京自來水供水人口約是台灣的七成,但是漏水率僅三.三%,遠遠低過台灣。而東京都自來水事業,每年高達新台幣一千億元的營業額中,投入漏水改善資本支出就逾三成。比照台水常年虧損,「管理維修費用要提高一%,都很困難。」環境工程出身的李丁來,常年走訪日本、德國、新加坡等水資源管理先進國,看到國外紛紛引入高階的檢漏設備和管理系統,他也心急。但是,現實擺在眼前,要治漏水,必須先投資。他舉例,要把現在的傳統水表,換成能夠自動監控漏水的AMR水表,僅硬體設備成本就比現在使用的傳統水表高過一倍以上。

檢漏管理要成本,把已經超過使用年限的老舊塑膠管(PVCP),換成材質更好的耐衝擊管(HIWP),成本更高。目前汰換一公里管線花費,粗估為六七五萬元,塑膠管全部汰換,要一六○○億元。台水目前每年的水管汰換率是一.五%,但是李丁來計算,只能用二十年的塑膠管,每年要五%的汰換率才夠。

「水價過低,是現在水資源管理最大的問題。」經濟部常務次長兼水利署署長楊偉甫說:「水價越低,台水的營收就越少,漏水管理能力就越差,這是一個惡性循環。」但是,他也指出,調升水價的阻力,來自於民眾對台水管理能力存疑,因此最重要的,就是台水的組織和經營,需要大幅進化。

限水 其實可以避免

漲水價之前 台水經營效率得先提升例如這次新北新莊、板橋的第三階段限水,其實可以避免。原來,「板新二期改善計畫」(簡稱板二),其實從○七年就開始施工,計畫在去年完工,目的就是讓板新能接起水量充沛的翡翠水庫,減輕石門水庫的供水負擔。「但是,台水在遇到困難時,例如用地取得,就沒有那麼積極。」楊偉甫說,一延再延之下:「這個計畫如果它(台水)速度夠快的話,板新可以從翡翠(水庫)引水,這次石門水庫的緊張就會比較輕。」「台灣的漏水率,其實在這幾年有降低,但台水還可以更快。其中關鍵的技術和設備,台水願不願意做投資,這是它要檢討的。」綜觀台灣的水情,每年愈趨極端,要停止每年缺水,卻每年漏水的惡性循環,除了台水要努力提高經營效率,全台灣民眾能否接受合理水價,也是改善的重點。

妥善處理漏水

就能延長供水2個月

以全台去年的用水量估算,每年漏掉的水,足夠台灣民生和工業多使用67天。

漏水率 每年漏水可供天數基隆 新北 (註2)29% 22天台北 16.7% 66天新北(註1) 11.91% 43天桃園 17.62%64天新竹 15.36% 54天台中 23.38% 84天彰化 16.82% 62天嘉義 16.17% 59天台南 10.7% 39天高雄14.7% 54天台東 26.63% 106天花蓮 23.8% 90天宜蘭 18.59% 66天註1:涵蓋範圍包括板橋、新莊等區。

註2: 涵蓋範圍包括淡水、汐止等區。

資料來源:台灣自來水公司、台北自來水公司、水利署註1:涵蓋範圍包括板橋、新莊等區。

註2: 涵蓋範圍包括淡水、汐止等區。

資料來源:台灣自來水公司、台北自來水公司、水利署為什麼台水改善不了漏水?

人力缺乏,一個人要維護879公里台灣水管線長58944公里,但是專職檢查漏水的人員只有67人,平均一個人要維護879公里的水管。

經費不足,維修比率不到1% 台水一年花在維修管理的成本只有11億元,面對1649億元的資產,比率不到1%。

水費凍漲,業務收入成長不到1倍1994年水費凍漲至今,台水管線等資產從615億元增加1649億元,成長近2倍;但是業務收入卻只從139億元成長到251億元,成長不到1倍。

漏水率最高,但水價卻最便宜——台灣的水價是亞洲主要城市中最低的,但漏水率卻最高漏水率(%) 水費負擔率(%)台北市 16.7 0.16 全台平均 18 0.16 北京 12.5 0.27 韓國首爾 7 0.32 新加坡 4.6 0.39 日本東京 3.1 0.96 註:水費負擔率=家庭用水每年200度水費╱人均GDP 資料來源:IWA、台灣自來水公司、台北自來水公司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8405

【斯坦福創業者】馮米:雖然那一年沒像陳歐一樣創業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5/0413/149587.html


馮 米

 
個人檔案
馮米:突破互動創始人,斯坦福商學院博士。早年在新加坡留學,後就讀於斯坦福,並於2010年畢業;回國後曾在北大光華管理學院任MBA講師;2014年辭職創業


黑馬說:馮米和聚美優品陳歐是多年的好友,兩人經歷很相像,都曾在新加坡留學,爾後又都去了斯坦福。馮米先在斯坦福商學院攻讀博士,陳歐隨後進入斯坦福讀MBA,兩人因此得以同在2009年畢業。之後,陳歐回國創辦聚美優品,31歲便站在紐約證交所大廳里敲鐘了;那一年,馮米也回國了,他走了完全不同的路徑,站上了北大光華管理學院MBA班的講臺。
 

但四年之後的2014年,按捺不住的馮米終於還是完成了從教師到創業者的轉變。

文 | 本刊見習記者 周路平

 

按照北大的政策,馮米此時離開相當不劃算,這意味著他要放棄即將到來的分房機會,轉而在北京租房創業。他卻覺得沒什麽遺憾,“多待一天都是在浪費生命”。

 

他創業的領域又回到了老本行——教育,推出了線上一對一輔導平臺——突破互動。這並不是一個很酷的行業,不過沒有人會否認它的火爆。作為與健康醫療相匹敵的廣闊市場,在線教育引來了資本的爭相競逐。“在線學習已是不可逆的趨勢。”馮米說。

 

名師是教育的稀缺資源,不可避免地成為了在線教育平臺爭搶的焦點。馮米顯得另類,他沒有參與名師資源的爭奪,甚至有意識地將公辦教師和培訓機構教師排除在外,轉而把目光投向了名校在校生。突破互動目前入駐的教師絕大部分來自國內頂尖高校。

 

事實上,突破互動起初允許公辦教師註冊,只是隨著定位的清晰,馮米果斷去掉了這部分被別人搶破頭的資源。“在互聯網時代,學生的真正需求是什麽?”馮米做了一個簡單類比,課堂里的內容根據教案進行,每個學期教授哪些課程都有相關規定,這就類似於上菜,“不管吃與不吃,都必須端到桌面上”。而家教作為學校之外的一種知識補充,解決的是消化問題,如何讓這些“菜”更好地被消化、吸收。因此,馮米沒有一昧追逐名師,轉而挖掘另一片少有人開發的資源。

 

馮米的做法有他的考量。論能力,頂尖高校的學生幾乎無人會置疑,考入名校本身也是對其能力的一種證明;論效果,他們更願意分享,樂於將自身的學習經驗傾囊相授。不過,馮米更強調大學生的樸實和公益性,“三個小時能講清楚的課程,他們絕對不會忽悠你交30個小時的錢”,甚至在付費輔導之外,師生還能以朋友的關系繼續交流。

 

當然,大學生的這種樸實也折射出其產品化方面的短板,其中最明顯之處是缺乏產品意識。在突破互動的網站上,用戶不難發現,入駐教師往往給人留下年輕人朝氣蓬勃、陽光幹練的形象。事實上,為了實現這個效果,馮米花費了大量時間和精力。平臺上線初期,大學生們經常將一些以淩亂寢室為背景、穿著背心的形象發布在平臺上,有的家長甚至把一些大學生認成了保安。

 

除了在線實時交流、界面美觀等形式上的明顯改進,馮米也在努力改進細節上的用戶體驗。除視頻和語音之外,突破互動專門開發了白板,供師生在線上實時書寫;數學和物理編輯器以及建模等輔助工具也在研發階段。這些工具的好處在於:那些難以用話術來理解的概念,完全可以借助模型解決,在線上盡可能達到面對面的交流效果。

 

考慮到大學生教學方法和技巧上的不足,突破互動在大學生註冊之後都會進行相關培訓,比如如何生動地給學生講解,講授可以從哪些點切入,以及如何使用在線平臺等。而市場給予的回應是持續攀升的續費率和主動報名的學生比例。

 

2014年8月,突破互動上線之初,在線家教和上門家教同時存在。馮米經過一番考慮之後,將線下業務砍掉,盡管當時上門家教服務依然生意火爆。“線下找家教有很多方式可以滿足,一個互聯網平臺如果也提供這種服務,其實沒有多大意義。”馮米最終將焦點集中在了線上。

 

聚焦線上的好處在於:一方面讓那些沒有時間、不願意做家教的大學生能夠分享他們的學習方法;另一方面也能讓偏遠地區的學生有機會接觸到名校資源。換句話說,突破互動只需會聚名校資源,全國的學生都能共享。

 

砍掉線下業務後,突破互動的線上運營與大部分平臺型互聯網公司的免費做法並無二致:家教所得全部歸教師所有,價格也由教師根據自身能力和授課難易程度自由確定。不過作為平臺方,馮米會實時監控定價的浮動範圍,避免隨意定價導致用戶不滿。“我們很大程度上扮演了發改委的角色,會提供一個價格指導方案,規範調價的頻次,但不會在具體價格上做規定。”

 

版權聲明:本文作者周路平,由i黑馬編輯,文章為原創,本刊版權所有,如轉載請聯系zzyyanan授權。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如果你對更多創業幹貨感興趣,請加微信heimage0001,註明“姓名+公司名+職位”,否則黑馬哥不會把你拉入創始人雲集的微信群。
 
 


本文為i黑馬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侵權必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9699

馬佳佳不是騙子,她只不過是天空中那一抹網紅

來源: http://www.iheima.com/news/2015/0810/151471.shtml

最近一段時間,馬佳佳再一次經歷了她人生中的冰火兩重天。

在最近1年的時間里,她從媒體的寵兒,微信朋友圈的刷屏達人,備受業界關註的90後創業達人,隱約成了人人扒糞揭穿喊打的Loser,最近朋友圈一篇刷屏的文章又讓已經近乎銷聲匿跡的她又成為焦點。

很有意思的是,這位自稱童顏巨乳經營情趣用戶的90後創業代言人,在過去橫跨產學媒。以雲南省高考文科狀元、中國傳媒大學畢業生的身份,用小女孩之身軀開情趣用品店接二連三,用有緣千里來交配的聲音和F罩杯、另類寫真、美女CEO,將一個原來不登大雅之堂的生意用靈機一動的點子和社會化媒體的傳播一呼天下知。從站上《非誠勿擾》舞臺推銷自己和“炮否”,再到登上中歐商學院講堂與一眾高大上的創業家們開講《一個90後美女情趣店老板濕淋淋的互聯網思維》,並讓70頁的PPT橫掃朋友圈流傳於互聯網江湖,任大家評說。

直到,她作為互聯網思維的代表/90後創業先鋒的身份到萬科演講,並高喊90後的世界你不懂和90後不買房後,形成了從正面到負面逆轉的最後一根稻草。於是這一切都變了,也讓我們開始重新審視馬佳佳其人、她的互聯網思維和90後觀點,以及她的創業過程,當然更重要的是她背後的那些人!

馬佳佳不能代表真正的90後

現在大家都有這樣一個共識:90後+移動互聯網,正在重塑產業和品牌,並且將深刻的改變未來10年的商業世界。確實如此,90後們不是另一代人,而是另一類人,他們是互聯網的原住民。這讓現在的掌權者對此很焦慮,對了解90後和服務好90後有非常迫切的需求。

馬佳佳是90後,但她每天講的以及代言的90後是真的90後嗎,她給90後們貼的那些標簽是90後們接受的嗎?也許她只代表她自己,她說的90後也僅僅是她,以及她看到的那一批人的狀態,她不是有專業的研究者,也不是社會學家。

老紀的新鮮傳媒每年都會做大樣本量的90後大型研究報告,我認為90後有這樣幾個特點:

1、拒絕被貼標簽,尤其是90後,或者那些什麽腦殘,當然褒貶他們都不喜歡;

2、更為松散,他們更碎片化,關系更為簡單和蜂窩狀;

3、移動生活,他們是互聯網原住民,他們是從小就接觸互聯網,他們移動化生存。

我們說了互聯網思維、創業、90後後,你會發現是不是可以看看更深入的馬佳佳呢。

我其實認為馬佳佳做培訓比做情趣用品店更適合,去做社會化營銷比開店更合適,如有人所說:“小姑娘講講故事還可以,要真刀真槍地做生意,還真的太嫩了。”目前我發現了馬佳佳每次出臺都掛著幾個標簽:性、成人用品、90後、F罩杯、高考狀元、女學生、美女CEO、演講、營銷顛覆、中歐商學院的公司。是賣產品呢還是賣人呢?自己一個人能代表所有90後麽?

馬佳佳是個人品牌,不能延伸,不能複制。她的PPT的制作和演講能力很強,如微博上有人總結馬佳佳的PPT:簡短字眼+吸睛圖片+巧用對比+清晰條理+歸納總結=牛逼的PPT。

寫到這,我有些擔心,馬佳佳會是下一個鳳姐,下一個芙蓉姐姐嗎?即使她在創業的話,她是下一個XXXX嗎?

有人和老紀說,“馬佳佳,就是一個不太高明的XXX而已,大家給她一些空間,別捧殺了,回顧80後,90後,那一批孩子,當年也是用80後標簽忽悠了些土豪老板,出鏡很多,轉眼把錢燒”。

馬佳佳式的PPT不代表互聯網思維

說老實話,我一直認為馬佳佳當初切入的創業行業是非常好的,性用品/情趣用品行業一直以來就是一個隱蔽的暴利行業,大家接觸最多的就是很委屈的打著計生用品牌子出現的那些產品,以及街邊燈光昏暗的小店,但實際上從國外的產業結構和用戶需求來看,是非常非常有價值、非常非常有市場的,這是一個大產業大生意,老紀也曾考慮過是否殺入這個市場。但可惜的是因為國內的環境,以及國內比較簡單的產業結構(生產廠家+路邊店)一直不敢下決心,但這個行業這些產品絕對是具有國民性痛點的,也是一個非常需要重新定義和重新設計商業模式的。

但是在今天,尤其是互聯網已經融入我們生活的現在,基本上各方面條件已經具備了,所以老紀對於馬佳佳進入這個行業是持肯定態度的。但可惜的是,馬佳佳要做的並不是解決產品,而是很低層次的解決購買渠道的問題。

說老實話這個行業最需要的四點,一是能否開發出更好的產品滿足用戶需求;二是能否用互聯網思維進行軟硬件結合來做出好產品滿足用戶更好的需求;三是能否用更好的傳播方式去灌輸和改變整個社會風氣,讓性用品/情趣用品行業可以登堂入室;四是構建非常好的用戶體驗的購買環境。

馬佳佳做到了第4點,看起來大尺度大傳播進入,但實際上並沒有解決問題。說老實話馬佳佳沒有什麽互聯網思維,但她利用社會化媒體進行傳播的能力還不錯,她做的也就是簡單的開一些低級趣味低級炒作低級獵奇的線下店,而且還開一家關一家的場面。這樣的創業更多是做了一家利用互聯網進行傳播,但是低毛利低收入的情趣用品店。

說到互聯網思維,似乎很多人把馬佳佳和互聯網思維鏈接到一起了。但實際上呢,互聯網思維不是營銷,不是尺度最大,不是嘩眾取寵,不是語出驚人。互聯網思維是對用戶需求的把握,是對產品極致的打造。在這點上,你說馬佳佳那些PPT上說的是互聯網思維嗎?

在經歷了主編,又一次創業的馬佳佳,希望她好。

版權聲明:本文作者紀中展,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非i黑馬觀點及立場。如需轉載請聯系微信號zzyyanan獲得授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6308

那一抹紅

2015-09-14  TCW




你幾歲,還拿色筆塗鴉

嗎?著色畫冊原是兒童

的專屬,今年,大人們也瘋狂埋首其中,一本本畫冊出版且暢銷熱賣、蠟筆供不應求。近日,我碰到這波大贏家遠流出版王榮文創辦人時,恭喜他並玩笑的說:「哇,你三輩子都

不用做事!」

經濟壞消息不斷,全球股市大跌再破谷底……,人們困在看不到未來的迷霧中。成人著色畫冊異軍突起的現象,拋出讓有些人不解、不知道該怎 解讀的問號:「數 位載體的崛起,不是加速書籍的夕陽化嗎?」此話,亦是亦非。從財政部一到五月份的發票金額統計,出版品總體銷售量確實是衰退。但,逆境中,有人打出很漂亮 的戰果,顛覆市場的遊戲規則。

這場顛覆的深層意義是什

麼?

我想起一段經濟史。一九三0年美國經濟大蕭條時期,消費者最大的變化是「一少一增」:金錢減少,壓力增加。

於是,民眾的第一個動作就是縮衣節食,廉價或折扣商品成為消費者的首選。然而,靠著束緊褲帶,路能走多遠?

是的,有一項讓人意想不到的商品崛起:口紅銷量大幅上揚。阮囊都羞澀了,還買口紅,這是什麼道理?原來,一抹的紅紅唇彩,不只是一支口紅。一方面,它販售的是希望,讓人們在灰黑的蕭條年代,也渴望活出神采的心理。

另一方面,有助於消費者抗壓療癒。這是著名的「口紅效應」的由來。

「口紅效應」既是經濟學,也是心理學。在一九三0年代的療癒型商品,除了口紅,還有娛樂電影的大賣座。好萊塢電影的崛起與一九三0年的大蕭條是高度相關。 因為,人們需要信心與快樂,這是不景氣的奢侈品。那時候,雖然吃不飽,但超過一半的美國人每星期去看一次電影。人們喜歡看什麼電影?譬如「喜劇泰斗」卓別 林的電影《城市之光》,一位盲人賣花女與流浪漢的浪漫愛情,從絕望到希望,這樣的故事慰藉消沉的美國,也造就喜劇電影與卓別林的顛峰。

再看另一個當時的傳奇,京劇大師梅蘭芳在一九三0年,於紐約粉墨登台。很矛盾的畫面是,大蕭條中的美國人一邊在街上排隊領救濟麵包,一邊搶購梅蘭芳的戲票,票價飆高,創下百老匯的天價。

一九三0年代已遠,但在不同的景氣低迷年代,「口紅效應」反映人們的深層渴望,並以不同面貌持續呈現時代商機。今年的成人著色書,即是這個年代的「那一抹紅」。它告訴我們不論時代如何灰黑,天邊永遠有一抹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9905

那一天我哭了……Gogoro創辦人獨家告白


2015-12-14 TCW

在台灣飽受負評的電動機車,卻在歐洲大受歡迎

他的產品曾被批太貴,卻能前後募資60億,寫下台灣硬體新創公司紀錄;今年,他前進巴黎氣候峰會談台灣經驗,明年,他的車要騎進荷蘭。

十二月八日,巴黎氣候高峰會,永續創新論壇(Sustainable Innovation Forum)上,來自全球五十個國家、超過七百五十位代表群聚,其中一位來自台灣的代表,站在歐洲各國官員面前侃侃而談台灣經驗。他,是Gogoro創辦 人、睿能創意執行長陸學森。

一個月前,這家成立四年的公司剛完成第二輪融資,獲得行政院國發基金、日本松下集團及大股東尹衍樑等,一億三千二百萬美元(約合新台幣四十三億元)的金額,讓它的估值超過五億美元(約合新台幣一百六十二億元),創下台灣本土硬體新創公司的最高紀錄。

「他們賣的不只是電動機車,而是打造一個足以改變整個城市生態的系統。」負責阿姆斯特丹智慧城市計畫的首席技術長貝榮(Ger Baron)說,Ggoro做到的事,全荷蘭沒有一家公司做得到。

這位在國際舞台上風光無限,成功融合科技、創新與環保的天才設計師,六個月前在其公布價格與銷售方案後,在台灣的負面評價幾乎一面倒,更被網友罵到臭頭。 Gogoro開賣第一個月銷售量約四百輛,比預期少了六成,最後灰頭土臉的推出六萬元的低價版產品搶市後,銷售量才逐漸回升。

總部專訪爆料降價內幕體認「不是東西做好,人家就埋單」陸學森啟程前往巴黎當天,在桃園龜山總部接受《商業周刊》獨家專訪,一口氣暢談了五個多小時,就連視為是最高機密、內部員工都無法隨意進出的生產工廠,也首度對我們公開。

令人跌破眼鏡的是,陸學森開口談的第一件事竟是:「那一天,我在所有人面前痛哭!」

時間拉回到九月底,一場內部檢討會。五位來自潤泰集團的高階主管,在潤泰集團總裁尹衍樑的指示下,要協助Gogoro挽救糟到谷底的形象與慘不忍睹的銷售。

氣氛越談越凝重,其中一位終於忍不住,指著陸學森的鼻子說:「你定這種價格,有沒有尊重消費者?」「說到底,你就是greedy(貪心)!」

「greedy」這個字仿彿一把刀,刺入陸學森的心底。在那一刻,他的滿腹委屈隨著哭聲,像火山一樣爆開:「我放了我全部的生命進來,要做一個很好很好的 東西,你不知道我用了多少心血,做出多高品質的東西!」他像個大男孩一樣,邊講邊哭,花了一個小時,潰堤的情緒才平復下來(詳第六十四頁)。然而,也就是 一個直言不諱、一個掏心掏肺,讓陸學森終於放下所有的自尊與驕傲,重新檢視創業初哀,認知到「不是把東西做好,別人就一定會埋單」的現實。當天晚上,他做 出了降價的決定。

從削鉛筆小弟做到創意總監為了創新,甘願放棄高薪跳槽出生在香港,十三歲隨著父母移民美國華盛頓州,在大學主修家具設計的陸學森,剛出社會時並不被看好,找了七、八家公司都碰壁,最後只能從一個設計師的助理小弟幹起,第一份工作是「削鉛筆」.

「兩塊八毛錢一個小時,一天削四個小時,削到手都長繭了,一週也不過賺十美元(約合新台幣三百元),」陸學森回憶。

雖然錢少又辛苦,但為了能做熱愛的設計工作,他咬牙堅持下去。

後來他輾轉進入耐吉(Nike)高爾夫球部門,幫初出茅廬的老虎伍茲量身打造個人品牌,才華與光芒逐漸展現,一路做到創意總監。不到三十歲就坐上大位,照 理說應該志得意滿,但他卻在前途最光明的時候,離開耐吉,選擇去微軟重新開始。「我就是看到有個叫作網路的東西,我想它會改變全世界,我一定要參與,所以 就去了,」陸學森回憶。

當時他在微軟的朋友對他說,你沒有理工背景,來微軟得從基層幹起,待在耐吉大有前途,還是不要來比較好。第二天,陸學森就決定辭職,斷絕所有後路,大幅減薪去了微軟,還被分配到全公司最冷門偏僻的硬體設計部門。

雖然在冷衙門,但他在職場上要挑戰的老闆,正是全世界最聰明的人,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Bill Gates)。

在那個軟體當道的年代,沒有人看好遊戲機產業,陸學森卻認為「這是未來家庭的控制中心。」

做Xboox,大膽向蓋茲要十億美元

「做出產品給人看,資源就會上門」為了證明自己的想法是對的,他在沒資源的狀況下,大膽去敲蓋茲的門,一開口就要十億美元的研發費用。他的朋友說:「你瘋 了嗎?能拿到一百萬美元就要偷笑了啦!」但陸學森硬是在工作室裡用鋁片親手刨磨出第一代Xboox的原型,成功說服了蓋茲,最後他拿到的金額超過十億美 元。

「我在微軟學到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presentation is everything (表達決定一切),」陸學森說。這是他學習創業的第一堂課:只要能把產品做出來給人家看,資源就會自動送上門,這也是他為什麼不惜成本也要打造出一台電動機車的原因。

但他也不是沒有失敗過。蘋果推出第一代iPod,他大為震撼,「這玩意能播放音樂,還能儲存檔案,將來一定會取代P C!」第一時間拿到蓋茲面前,沒想到蓋茲只瞄了一眼,就從一張長五公尺的大會議桌另一端丟回去給他說:「我知道,Steve(蘋果創辦人賈伯斯)上禮拜五 有拿給我看過,這玩意不會成功的。」陸學森不死心,他看著蓋茲說:Bill,

you are wrong!(你錯了)」當時微軟有

三萬八千個員工,除了鮑爾默(Stcve

Ballmer)等親信之外,他是極少數敢當面

跟蓋茲嗆聲的人。

學iPod,產品失敗卻悟出道理

「時機等於市場,決定你的生死」

接下來兩年,他利用下班時間,與一位從蘋果離職的工程師合作,以iPod為原型,做出一台四吋的行動電腦GoPC,但續航力只有一小時,且電池會熱到發 燙,根本無法放在口袋裡,最後不得不以失敗告終。GoPC的失敗,讓他學到第二堂課:timing(時機)的重要性。「timing就等於市場,不管你技 術再好、團隊再強,只要市場沒有準備好,就決定你的生死。」陸學森說,他原本規畫,二〇一七年才要讓Gogoro的電動機車問世,但市場比他預期的發展更 快,於是提前兩年推出。

從耐吉、微軟、宏達電到自己創業,陸學森想的一直是如何改變世界的題目。當年他挑戰的是比爾.蓋茲,如今他的對手是整個傳統的汽油車產業。他打造 Gogoro最終的目的不是賣出多少台車,而是創造一個新的生態系統,改變當前能源使用方是(詳第六十七頁)。只是他這次挑戰的難度更大,大到最講究環保 的歐盟也都沒人想過這個可能性。

由阿姆斯特丹副市長領軍的參訪團來台訪問時,原本只是路過Gogoro的信義店隨意參觀,發現這套系統正符合歐盟的智慧城市概念,因而透過管道找上陸學 森,見面第三次就敲定合作。明年將在阿姆斯符丹建立二十四個換電站,成為Gogoro第一個進軍的歐洲城市,更極力遊說Gogoro比照特斯拉模式,在海 灣旁邊設立電動機車工廠。

在米蘭機車展吸睛

歐各國「追求者」爭相邀它進駐兩個月前,同樣的Gogoro信義旗艦店,曾在法國企業奧斯卡頒獎典禮上以布袋戲行銷台灣,而在網路上暴紅的前駐法特任大使 呂慶龍,走過這裡,他發現Gogoro的模式非常適合歐洲。在呂慶龍的介紹下,Gogoro把發展重點朝歐洲前進,而他們的提案,竟然能在兩個月內擠進已 經排定好議程的巴黎氣候高峰會。

十一月十九日,陸學森帶著Gogoro的產品去義大利米蘭參加國際機車展後,不只阿姆斯特丹,瑞士蘇黎世、西班牙巴塞隆納、義大利米蘭等歐洲城市,都爭相 邀請Gogoro進駐。面對這麼多「追求者」,今年九月甫加入Gogoro的營運長雷憶瑜,只能親自一一回信,「我三個月內飛了八個國家,寫了一百多封 信,」曾任宏達電法務長的她扳著手指頭算著。我問陸學森,為什麼不一開始就前進歐洲,而是選擇台灣做首發地?

「台灣的消費者很精打細算,如果我能在這裡存活,就代表我到全世界任何一個地方都能生存,」陸學森說:「做事要挑辛苦的做,做好容易的事,不會成功的。」

我再追問:「你沒有想過萬一錢燒光了,事業沒做起來,該怎麼辦?」

他低下頭,想了兩秒:「我永遠倚賴我的創造力。如果這樣不work,就去群眾募資啊,跟銀行借錢啊!」「錢從來不會阻礙我,topic(主題)才是重點。只要topic是改變世界,我會想各種方式解決。」

Gogoro台灣近年來最受注目、也是最飽受批評的新創公司,但勇於認錯的陸學森證明了,當你有心想要完成一件事,而且願意面對自己,全世界都會來幫你。

就是他,罵哭陸學森

能一句話就把陸學森弄到飆淚的人,就是達一廣告董事長徐一鳴。

陸學森回憶交手經過,笑著說:「我一開始很討厭他,哪有人講話這麼直接,都不用修飾的?這樣以後怎麼當朋友?」「可是他把我裡面的core(核心初衷)帶出來,後來發現他對事不對人,就很喜歡他了。」

沒想到陸學森在採訪時一開口就說這件事,坐在一旁的徐一鳴只能苦笑。

當年潤泰集團總裁尹衍樑投資安泰人壽,找來徐一鳴操刀一系列死神廣告,讓安泰人壽形象竄升至外商第一品牌,這個戰功讓他成了尹衍樑最信任的行銷大將。

為了尹衍樑交代的這個救火隊任務,徐一鳴到Gogoro擔任顧問,每週上班三天,連他兒子十一月在美國結婚、全家難得旅行只能暫擱一旁。沙場打滾二十多 年,徐一鳴一眼看出Gogoro從產品定價到行銷策略都有問題。向來快人快語的他,第一次與陸學森見面,不到五分鐘就說他「greedy」(貪心)。

「賣東西不是自我感覺良好,要讓消費者開心involve(參與)進來,」徐一鳴說:「我向來尊重市場,市場是老師,碰到不乖的學生(指Gogoro), 會比較殘忍。」徐一鳴沒想到這一罵,不只讓陸學森痛哭,也扭轉了整個局面。他幫Gogoro操刀十月一日降價記者會的主題與廣告,自此銷量逐漸攀升,在媒 體上的評價也漸趨正面。

天才設計師身邊多了一位行銷悍將,Gogoro會從此一帆風順嗎?「第一步走錯,後面要辛苦很久。本來五年可以成功,恐怕現在要多好幾年,」徐一鳴說,Gogoro的挑戰,現在才要開始。

(文.林俊劭)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468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