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巨額回購後,蘋果還剩多少錢?

http://wallstreetcn.com/node/75578

在蘋果公司公佈業績報告以來的兩週內,首席執行官Tim Cook和他的領導層已經從市場上回購了大約140億美元的蘋果股票,蘋果股價也被立刻推高了1.4%。而如果算上過去12個月內的動作,蘋果公司在一年內的股票回購數額則達到了驚人的600億美元,超過了美國市場上任何一家公司的回購規模。

蘋果公司大量回購自己的股票一方面是管理層看好公司前景、押注公司發展勢頭的表現,而另一方面則也要歸功於其股東Carl Icahn的積極遊說;持有40億蘋果股票的激進投資者Icahn在股東大會上不斷要求公司積極管理其1600億美元的現金,並稱這麼多錢不用來回購股票簡直是一種「可恥的浪費」,他更是呼籲公司在目前的回購計劃上額外增加500億美元的份額,並號召其他股東就此提議進行表決。

聽起來像是那麼回事,1600億美元放著不動確實很浪費,但問題的關鍵卻是——蘋果公司真的拿得出那麼多錢嗎?

1600億美元清清楚楚地擺在資產負債表上做不得假,去年四季度蘋果推出的最新款iPhone和iPad讓蘋果賺得盆滿缽滿——兩個產品合計收穫了大約120億美元的資金;看起來蘋果確實還是我們熟知的那棵搖錢樹。只是別忘了,它是一家全球企業,想想iPhone在中國賣了多少台我們就知道這1600億美元中有相當一部分屬於全球資金,如果蘋果公司想要將這些全球資金用於國內投資,就不得不承擔巨額的稅負。因此,蘋果公司真正能用在股票市場上的只有那部分國內收入。而在今年一季度140億的回購案後,蘋果的國內資金總額竟只剩下了204億美元,為3年來最低水平。

1600億和204億的差別遠超數字本身,財大氣粗慣了的蘋果從2010年10月以來就再沒這麼寒磣過;於是,在滿足了Icahn的第一次回購願望並守住500美元股價大關後,此刻董事會對於額外回購計劃的熱情一落千丈也就毫不奇怪了。

不過,對於蘋果公司來說,國內資金量下滑的影響是相對的。一方面,因為達成了預期目標,董事會繼續回購股票的意願將會變得消極;緩解現金流壓力則成為當務之急,尤其是在公司有意進行國內收購併支付股息的當下時點。而從反面考慮,為了保持國內資金量的充足,公司很可能會轉向債市融資,而一旦從債市中獲取了足夠的資金,那董事會很可能會在未來繼續回購公司股票,畢竟此次回購所帶來的效益是有目共睹的。

如果說老謀深算的Icahn真的對Cook及蘋果董事會瞭若指掌的話,那就可以大膽地猜測,蘋果投身債市融資的日子或許不遠了。但若放債終未成行,那大規模的回購案則不大可能出現在未來蘋果的日程表中了。

這也同樣意味著如今被回購案強行推高的蘋果股價恐怕難以持久,用不了多久就會回歸市場的理性定價。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0791

瘦死的駱駝比馬大,雷曼歐洲分部償付債務後還剩50億英鎊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79366

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在雷曼兄弟破產5年之後,位於倫敦的雷曼兄弟歐洲國際集團(Lehman Brothers International Europe, LBIE)即將向無擔保債權人全額支付債務,預計支付完上述債務之後,雷曼兄弟歐洲國際集團還余50億英鎊。 雷曼兄弟的首席破產管理人普華永道表示: 無擔保債權人將會得到全額償付,之後還會剩余50億英鎊。 對5350位LBIE的無擔保債權人的全額償付與美國破產法的的最低償付原則是相抵觸的,也就是說根據美國的法律,雷曼兄弟控股公司(Lehman Brothers Holdings Inc, LBHI)的70000名債權人只能拿回自己債權的26%。 LBIE是雷曼集團最大、最複雜的部分,目前LBIE已經花費了20億英鎊法律費用及其他費用。普華永道表示,剩余說明LBIE不同於其他破產的華爾街銀行,LBIE的破產不是因為償付能力問題,而是因為流動性不足。 普華永道表示,預計會剩余的50億美元將會被用於支付無擔保債權人法定利息,通常以年利8%來計算,如果債權人與LBIE有更高的合約利率,那麽將以合約利率來計算利息。 普華永道還表示,如果剩余不足以支付利息,那麽LBHI有責任負擔利息償付缺口。目前,剩余的分配還存在變數,英國法院依然在討論相關事宜。普華永道表示,他們正在努力制定一個各方都能夠接受的提案給債權人。 LBIE的債券正在以140~145英鎊的高價進行交易,因為市場預期破產管理人和雷曼的500名前員工搜尋資產的努力將會找出比之前預計的更多的資產。 普華永道表示,他們將於下個月向無擔保債權人償還100億英鎊的債務,剩下的60~70億英鎊的債務還需要進一步的處理。目前,作為破產管理人普華永道已經向LBIE的債權人支付了210億英鎊。 截止2013年9月,LBIE已經向普華永道支付了7.14億英鎊,其他的費用有2.95億美元的法律費用、2.37億英鎊的建築占用費用和7.94億英鎊的其他費用(退還不當收款、外匯對沖和增值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2194

野蠻生長後,P2P還剩什麼?

http://www.iheima.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565
2013年下半年,國內P2P開始進入倒閉潮,僅2013年10月份,破產倒閉的P2P平台就達20餘家,浮躁的P2P行業需要回歸理性。

文/吳蚊米


在國外,P2P網絡借貸原本指個體和個體之間通過互聯網平台實現的直接借貸,平台僅為借貸雙方提供信息流通交互、撮合、資信評估、投資諮詢、法律手續辦理等中介服務(有些平台還提供資金移轉和結算、債務催收等服務)。

從2006年被引進國內,P2P逐漸被人們所認識和接受,由於市場的需求,到了2012年,國內P2P平台進入爆發期。在迅速發展的同時,中國式P2P業務創新層出不窮,在引入擔保機制,發行理財產品,甚至開發同業市場之後,P2P平台已然從單純的信息撮合平台變成了集存貸款功能於一身的類金融機構,P2P在中國金融機構化的運作模式招來了廣泛的爭議。

P2P擁有金融機構的屬性,卻沒有金融牌照,完全游離在監管之外。市場的高度需求和行業門檻的缺乏,讓P2P野蠻生長,由於中國信用體制缺乏,借款人的道德風險不可避免,一旦遭遇經濟寒流,P2P的資金鏈就極有可能斷裂。

到2013年下半年,國內P2P開始進入倒閉潮,僅2013年10月份,破產倒閉的P2P平台就達20餘家。


自律和監管下的行業規範

面對非法集資帶來的跑路和倒閉破產潮,浮躁的P2P行業開始回歸理性,並呼籲監管。2013年11月25日,央行條法司為P2P業務開展給出了三點風險警示,首當其衝便是明確P2P網絡借貸平台的業務經營紅線,「明確平台本身不得提供擔保,不得歸集資金搞資金池,不得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更不能實施集資詐騙。」

央行對「以開展P2P網絡借貸業務為名實施非法集資行為」作了較為清晰的界定:

第一類,為當前相當普遍的理財-資金池模式,即一些P2P網絡借貸平台通過將借款需求設計成理財產品出售給放貸人,或者先歸集資金、再尋找借款對象等方式,使放貸人資金進入平台的中間賬戶,產生資金池,此類模式下,平台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

第二類,不合格借款人導致的非法集資風險。即一些P2P網絡借貸平台經營者未盡到借款人身份真實性核查義務,未能及時發現甚至默許借款人在平台上以多個虛假借款人的名義發佈大量虛假借款信息(又稱借款標),向不特定多數人募集資金,用於投資房地產(行情 專區)、股票、債券、期貨等市場,有的直接將非法募集的資金高利貸出賺取利差,這些借款人的行為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

第三類,則是典型的龐氏騙局。即個別P2P網絡借貸平台經營者,發佈虛假的高利借款標募集資金,並採用在前期借新貸還舊貸的龐氏騙局模式,短期內募集大量資金後用於自己生產經營,有的經營者甚至捲款潛逃。此類模式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和集資詐騙。


回歸本質的理性思考

P2P的野蠻生長和風險,一度讓整個行業被大家所詬病,但不得不說,P2P對中國金融市場來說是有幫助的,它能夠幫助中小企業解決融資難題,並且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促進我國金融改革的作用。

只是在大潮退去之後,,行業必須回歸到理性層面,建立規範的體系,解決P2P關於風險把控的核心問題。而在這一層面上,未來不少大佬進場的可能性會越來越大,比如阿里金融,一位阿里高管曾在公開場合稱,P2P行業目前的壞賬率有點高,等降低下來之後會考慮去做,而彭蕾也反覆強調,「只要是客戶需要的,監管許可的,沒有觸及紅線的,我們都可能去做。」類似阿里、京東這樣的企業去做P2P,會更加有優勢。

P2P主要面臨信用缺乏和系統風險難以控制的難題,但在阿里金融的生態圈內信用是相對完善的,系統風險也是相對可控的。而且,對於阿里生態圈內的商戶和用戶來說,P2P一樣可以解決資金渠道問題,本質上和開銀行、開小貸公司是一樣的,而且槓桿基本不受限制。

而另一方面,除了大佬們的進場,專注細分領域的P2P也許是未來我國P2P發展的另一個方向。類似於溫州當地的強強財富網絡借貸平台,專注於市政、建築業投標領域,並且服務的對象目前只限於溫州當地的市政工程協會會員單位。



來源:i天下網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6121

還剩一天!伊朗核談判或延期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1077

s_n34_06060137

世界國和伊朗周六核談判未取得實質性進展,距離談判的最終期限只剩下1天,談判或將延期。

美國國務卿克里昨日表示,伊朗與各方之間仍存在分歧,而目前距離1124日的談判最後期限只剩下不到2天。

歐洲消息人士向路透社表示,周一達成最終協議的可能性“非常小”。而伊朗官員表示,在11月24日前達成協議不可能。

外交官員表示,達成一個框架協議仍然是可能的,但這之後將需要數周甚至數月來就細節達成一致。

他們明確表示,寧可繼續已經持續了一年的談判,也不會冒著局勢再次緊張的風險退出談判。不過,外交官們警告說,延期可能使談判陷入一個永無止境的循環,影響最終協議的前景。

在維也納舉行的談判目的是解決伊朗和西方國家之間在核問題上的長期爭議。

歐洲消息人士向路透社表示,在48個小時內達成協議的機會非常小。我們的感覺是,他們(伊朗談判代表)沒有很大的靈活性。

華爾街見聞網站於本月初提到,美國國務卿克里和伊朗外長Javad Zarif在波斯灣國家阿曼舉行的長達兩天的會談並未取得實質性進展。雙方未就關閉伊朗核設施達成一致。

一位美國外交官表示,華盛頓和德黑蘭之間還存在真實的差距。

伊朗拒絕西方的指控,表示其進行核試驗完全出於和平目的。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0516

視頻網站十年:燒錢上市、並購整合,江湖還剩誰?

來源: http://www.gelonghui.com/portal.php?mod=view&aid=2308

本帖最後由 優格 於 2015-4-29 17:27 編輯

視頻網站十年:燒錢上市、並購賣身、跨界整合,江湖還剩誰?
作者: 李紅雙


導語:中國視頻網站走過第一個十年,本文盤點一下那些年我們曾經耳熟能詳、風光無限的視頻網站今何在?十年如一日的單依靠廣告收入支撐的視頻網站,一直在燒錢拼版權、燒錢搶用戶、燒錢拼自制、燒錢……如今已窮途末路,如何才能在血槽見底的情況下滿血複活? 

  自2004年11月中國第一家視頻網站——樂視網成立至今,中國視頻行業已經走過了第一個發展十年,經歷了商業模式探索、燒錢大戰、版權大戰、盈利不明等紛擾,如今的中國視頻網站視玩家們活得依然不太好,盡管網絡視頻化趨勢不可逆,但要想活得真正精彩,視頻行業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今天,小編梳理中國視頻網站走過的第一個十年,盤點一下那些年我們曾經耳熟能詳、風光無限的視頻網站今何在?或上市、或賣身、或轉型、或倒掉、或不死不活、或遊走危險邊緣,看看這個視頻江湖未來到底能如何?

上市派代表:樂視網、優酷網、土豆網、迅雷、暴風影音


樂視網:A股市場的“妖股王”,視頻網站脫殼的“故事大王”

樂視賈躍亭

  樂視網,創始人賈躍亭,成立於2004年11月。2007年,在所有視頻網站都在虧錢的時候,樂視網就已宣布盈利;2008年7月,樂視網獲得唯一一次私募股權基金5280萬人民幣,投資方包括北京匯金立方資本、深圳創新投、同創偉業等;2010年8月12日,樂視網在中國創業板上市,成為視頻行業內全球首家IPO上市公司,也是中國A股唯一上市的視頻網站。樂視網上市發行價29.2元,募集資金7.3億元,當日市值近43億人民幣;樂視網股價最高達到120元,總市值近千億人民幣。雖然承受著各種不同的攻擊、質疑,但賈躍亭依然遊刃有余的在推動樂視前行。

  中國A股市場上響當當的“妖股王”,已不只是視頻網站。自2010年8月12日正式登陸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算起,短短數年內,樂視網已成為A股聞名遐邇的“故事大王”,在其層出不窮的各種“故事”中,其股價節節攀升、屢創新高。樂視網除了堅持走正版長視頻的道路之外,還在不斷打造基於視頻產業和智能終端的“平臺+內容+終端+應用”的樂視生態模式,旗下擁有樂視網、樂視致新、樂視影業、網酒網、樂視控股、樂視投資管理等多家公司。樂視從來不缺講“故事”的素材,這不4月14日樂視超級手機上市,日前還與北汽合作要造車,覬覦“互聯網+汽車”這一全新模式。

優酷土豆:歡喜冤家合體後穩居視頻網站第一,但虧損大山壓頂短時難解。

 優酷網古永鏘


  優酷網(更名優酷),創始人古永鏘,成立於2006年6月,中國領先的視頻分享網站,隸屬於合一網絡。2010年12月8日,優酷成功在美國納斯達克掛牌上市,發行價12.8,美元,募資2.03億美元,開盤首日市值34.3億美元,成為全球首家在美獨立上市的視頻網站。國內視頻網站燒錢燒的太久,有人氣沒盈利的尷尬局面急需轉變,於是上市成了許多風投資金全身而退的最佳選擇,而優酷成為了幸運兒。上市後,因為視頻網站盈利問題長期不見起色,以致於優酷的股價一直跌宕起伏;視頻行業發展至今已過十年,整個行業也已經燒錢血拼了十年,雖然都沒有找到成熟的商業模式,但是大佬們還是紛紛進入視頻紅海死磕,即便強悍如優酷,100%收購已上市的土豆,合並後卻依然難改業績亮眼、盈利虧損的僵局。 

   土豆網王微


  土豆網(更名土豆)),創始人王微,成立於2005年4月,原名土豆網,是中國最早和最具影響力的網絡視頻平臺。土豆網曾處於中國視頻行業第一陣營,但因為沒有調整好發展步伐,在前有優酷IPO後的強勢擴張,後有迅雷、搜狐、愛奇藝的奮力追趕下,最終落得了個被收購的結局。2011年8月17日,土豆在納斯達克掛牌上市,發行價29美元,募資1.74億美元,首日即破發,當日市值7.14億美元。2012年3月12日,優酷和土豆共同宣布以100%換股的方式合並。土豆的發展比較坎坷,故事情節也比較曲折,王微領導下的土豆最初是占據發展最早和最快的天時地利,本來可以搶先上市,無奈缺少了人和,因為CEO王微與前妻楊蕾的離婚案推遲上市,從而讓優酷博得頭籌,為之後優酷土豆聯姻合並埋下隱患。

  優酷土豆集團,2012年8月20日正式誕生。合並後的優酷土豆雖然穩坐視頻網站第一交椅,但依然麻煩不斷:股價大跌、業績巨虧、被美證監會調查,這讓土豪幹爹如阿里也頭疼不已。3月20日優酷土豆公布了2014年Q4和全年財報,似乎只有一個主題“賠、賠、賠”,2014年虧損8.886億人民幣,與此同時,優酷股價幾乎跌到了上市以來最低點。

迅雷:從“流血上市”到“賣子求生”,鄒勝龍或從視頻江湖中淡出

迅雷鄒勝龍(左)


  迅雷,創始人鄒勝龍,成立於2002年,主打功能是為互聯網提供多媒體下載服務,與視頻業務息息相關。2014年6月,“二進宮“的迅雷成功登陸納斯達克,發行價12美元,募資8778萬美元,市值10.3億美元,目前市值已跌去大半。其實,一路走來,迅雷遭遇過無數挫折,為了能在二次闖關IPO中成功,鄒勝龍果斷對旗下存在版權隱患的產品進行了一輪大清洗,雖然被評“流血上市、損失慘重”,但與後來被直接清洗關停的快播、電驢相比,迅雷這一步棋走的漂亮,險中求勝。然上市並不能改變迅雷的發展頹勢,國內視頻網站內容為王的商業模式始終未變,旗下客戶端視頻迅雷看看因在版權方面實力明顯偏弱,喪失了盈利法寶的地位;加上迅雷想逐漸向移動互聯網轉型,弱化視頻網站概念,2015年4月,迅雷再一次“賣子求生”(之前曾賣過狗狗搜索),以1.3億美元出售給響巢國際(出售也並不順利),未來迅雷或將在視頻江湖中逐漸淡出。

暴風影音:練兵8年成功登陸創業板,連續漲停或成下一個互聯網“妖股”

暴風科技馮鑫


  暴風影音,創始人馮鑫,成立於2007年1月,系列軟件主要包括暴風影音PC 端、APP 和視頻瀏覽器。作為視頻產業骨灰級元老,當年暴風影音主要對手是PPS、PPTV等一波P2P播放器,當然也包括迅雷看看、快播(已被清洗倒了),在經歷視頻行業燒錢、合並、上市、倒閉等風波之後,暴風影音能好好活著並一直保持著盈利,實屬不易。2015年3月24日,暴風科技成功登陸創業板,打著“老牌互聯網+視頻平臺公司”旗號的暴風科技正式登陸深交所,並成為第一家在國內上市的互聯網平臺企業。上市發行價9.43元,募資2.14億人民幣,當日市值12.3億人民幣,隨後暴風科技連續經歷23個漲停,目前股價92.06(4月27日),市值超100億人民幣。暴風在視頻播放方面有繞不過去版權門檻,所以掌門人馮鑫另辟蹊徑,推出新的虛擬現實產品“暴風魔鏡”,日前已獲得6000萬元融資,投資方包括華誼兄弟、天音、愛施德、松禾資本等,估值達3億元。雖然業內人士質疑暴風科技並不值那麽多錢,但即便是憑借日薄西山的PC視頻播放器和有噱頭的虛擬現實概念,暴風的估值依然一路上行,也許會是下一個互聯網“妖股”。

賣身派:六間房、PPTV、PPS、酷6網、56網六


間房:掙紮9年換得鹹魚翻身,劉巖“饑餓創新論”造就26億身價

六間房劉巖


  六間房,創始人劉巖,成立於2006年3月,最初就是一個新銳的WEB2.0視頻分享網站,目前是一個大型的在線娛樂秀場。劉巖的六間房在視頻風起雲湧的初期也曾名噪一時, 尤其是2006年6月憑借“網絡第一紅人”胡戈一度成為中國視頻網站中風頭最勁的一家,但隨著金融風暴的到來,因為沒有雄厚的資本和後臺,六間房幾度瀕臨倒閉......在最艱難的幾年里,六間房一方面做掙錢的生意,一方面做新業務,經歷了“技術公司—社區運營者—娛樂公司”的輪回。劉巖認為:“成功站上風口的最大推動力是“饑餓”,向上源於饑餓,饑餓推動創新;我們就是饑餓者,我們的基因不是資本,沒有那麽多錢去揮霍,所以必須創新出好的東西,這樣才能生存,創新是唯一出路。”2009年10月,六間房上線演藝秀場,從此時來運轉、鹹魚翻身,悶聲賺了幾年的快錢。2015年3月17日,中國演藝第一股宋城演藝發布公告稱,將以“現金+換股”方式作價26億元,收購北京六間房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權,此消息令複盤後的宋城演藝股價連續七個漲停。盡管六間房的未來價值到底如何還是未知數,但卻為中國VIE架構的互聯網公司從美股回歸A股提供典範。 

PPTV:視頻網站中最可怕的“吸血鬼”,蘇寧雲商當選世紀“冤大頭”

PPTV陶闖


  PPTV,創始人姚欣、陶闖,成立於2004年12月,別名PPLive,是由上海聚力傳媒技術有限公司開發運營在線視頻軟件。早期憑借網絡電視直播獲得了大量人氣,也獲得多家國際知名風險投資公司投資,最讓陶闖自豪的是7分鐘搞定孫正義,獲得軟銀中國2.5億美元巨額融資;無奈PPTV一直沒有找到盈利突破點,被競爭對手一路趕超,將巨額融資揮霍殆盡,最終只能“割肉賣身”蘇寧。賣身之後的PPTV命運更多舛,先是聯想系呂巖取代陶闖,出任CEO;不過沒過多久,蘇寧系範誌軍又取代了呂巖,成為第三任CEO。高管頻繁換血都還不是PPTV的致命之處,最可怕的是虧損、虧損還是虧損,據悉僅2014年上半年,PPTV就虧損1.73億元。被業界譽為“吸血鬼”的PPTV,不知蘇寧雲商能給其繼續輸血到何時?

PPS:微薄盈利不能拯救二線陣營的尷尬地位,無奈3.7億美元賣身百度

PPS徐偉峰

  PPS,創始人雷量、張洪禹、徐偉峰,成立於2005年6月,由上海眾源網絡有限公司運營。作為互聯網電視平臺之一,PPS在2009年即宣布盈利,曾在視頻網站中占據一席之地,並獲得過多筆風險投資,但因IPO無望,又處在燒錢如流水的視頻行業,沒有傍上背景雄厚的“幹爹”,也只能屈居二線陣營苦苦掙紮。隨著優酷土豆的合並,視頻行業整合趨勢加速,大勢所趨下PPS不得不尋求“買主”:第一,PPS雖早盈利,但實際收益並不可觀,要想擴大市場份額,必須追加投資;第二,PPS經歷融資仍未成功IPO,而在線視頻行業已非投資熱點,想要再獲得大筆融資並非易事;有鑒於這2條主因,賣掉PPS已成為投資方共識。2013年5月7日,百度宣布以3.7億美元收購PPS視頻業務(占股100%),與其旗下的獨立視頻公司愛奇藝進行合並。從此視頻江湖上,人們也許只記得愛奇藝,再無人能想起PPS。 

酷6:輝煌時候盲目賣身,陳天橋間接導演了這場視頻悲劇

酷6李善友


  酷6網,創始人李善友,成立於2006年6月,最好成績曾位列視頻網站第三把交椅。2008年,成立短短2年的酷6發展神速,連獲2筆投資並率先斬獲廣電牌照;2009年11月,酷6網與娛樂帝國盛大走在一起,並通過與華友世紀的整合成功在納斯達克上市,成為全球第一家上市的視頻網站。從此,酷6的命運急轉直下,借殼上市讓李善友自信滿滿,率先投入3億元燒錢進行正版化之路,然因發展模式與陳天橋產生分歧,李善友黯然離開一手創立的酷6。隨後酷6經歷股價跌破發行價、血腥大裁員、原創團隊大清洗等風波,幾乎全部創業成員都先後離開,空降的兩任CEO施瑜、杜昉,或因生產能力不強,或因與盛大意見相左,均被掃地出門。待到2014年盛大因私有化而家道中落時,陳天橋再也無暇顧及酷6,隨即被直接轉手典當給了iSpeak創始人許旭東。有分析指出,按照許旭東的計劃,酷6將與iSpeak融合,未來或會走向YY式的遊戲語音視頻和9158式的娛樂視頻路線,這意味著酷6要放棄多年的UGC/綜藝視頻原有業務和市場。2015年1月,酷6股價跌到1美元以下,這意味酷6已走到山窮水盡的邊緣,再無重返主流視頻網站的可能了。56網:估值從5億降到1.5億,“二度賣身”也無法再重出江湖

56網周娟


  56網,創始人周娟,成立於2005年4月,最初3年發展迅速,曾一度位列視頻網站前三甲。給56網帶來命運逆轉的是2008年,因視頻審核失誤而被關站30天,彼時視頻網站江湖群雄並起,一個月的時間對於瞬息萬變的互聯網來說,什麽都可能發生。閉站風波不僅使56網失去了視頻江湖中的第三位置,還使外資VC認為其有“政治風險”,不敢再追加投資,最終導致此後4年56網再無後續投資。2008-2010年間,視頻行業的“燒錢競賽”越演越烈,56網沒有錢去增帶寬、砸版權、營銷推廣,很快即被競爭對手趕超。在生存已是舉步維艱的情況下,2011年9月,56網被人人公司以8000萬美元的價格全資收購,開始推行“視頻社交化”戰略,然而隨著人人網每況愈下,陳一舟被迫將糯米網賣給了百度,自然更無力輸血56網。2014年10月31日,56網以2500萬美元的價格被人人公司轉手賣給了搜狐視頻,創始人周娟離開,這是個令人無限唏噓的結局!實力派:愛奇藝、搜狐視頻、騰訊視頻

愛奇藝龔宇

  愛奇藝,創始人龔宇,成立於2010年2月,原名奇藝(2011年11月更名愛奇藝),百度旗下三大影視平臺(愛奇藝、百度影音、百度視頻)之一。2013年5月,百度3.7億美元並購PPS,與旗下愛奇藝合並。愛奇藝與PPS雙方各自擁有不同類型和特征的視頻用戶,愛奇藝以網頁端正版影視劇內容見長,PPS擁有的龐大用戶基數及客戶端裝機量,合並後的雙方可以實現用戶和資源互補。業內人曾紛紛猜測,愛奇藝在並購PPS以後,會加速備戰IPO,不過龔宇並未按理出牌,如今合並案已過去近2年,愛奇藝還是保持穩健的發展風格。雖然IPO可以給燒錢如水的視頻網站補血,但是背靠百度的愛奇藝似乎並不急著上市融資,反正不缺錢,國內上市和赴美IPO都只能算錦上添花,切等著,不急!

搜狐視頻張朝陽


  搜狐視頻,掌門人張朝陽。2004年底,搜狐視頻的前身搜狐寬頻成立;2006年月,作為門戶網站第一個視頻分享平臺——搜狐播客成立;2009年2月,搜狐“高清影視劇”頻道上線;2014年10月,搜狐視頻購買56網,一方面是可以彌補自身在差異化內容方面的短板,另一方面,則是順應目前視頻網站重金打造自制內容的浪潮。2015年,搜狐視頻將不再激烈角逐外部版權購買,張朝陽稱:“我們不會把搜狐視頻賣了,但不會排斥資本層面的合作,視頻內容方面將更加關註UGC、PGC。”在競爭激烈的視頻網大戰中,搜狐視頻雖然多次受挫,但依然是國內主流視頻網站不可忽略的競爭對手之一,無論是在搶奪版權,還是在自制網絡劇上,搜狐視頻都算行業佼佼者,每年的廣告收入也十分喜人,算是張朝陽手上一張極為令人看好的王牌。

騰訊視頻劉春寧

  騰訊視頻,掌門人劉春寧。2011年4月上線,定位於中國綜合在線視頻媒體平臺,同時也是一款視頻播放器。2011年6月,劉春寧接受媒體采訪是表示:“騰訊視頻眼下正在投入巨額資金獲取內容、優化體驗,5億元投資互聯網影視基金、4.5億元投資華誼正是其中一角,加上版權內容購買和CDN網絡建設,投入總額已超10億元。” 2014年3月,騰訊視頻以3.18億的月度覆蓋用戶數成為中國覆蓋用戶最多的視頻網站;2015年2月,2015年央視春晚落戶騰訊視頻;2015年3月,騰訊旗下短視頻應用“微視”產品並入騰訊視頻,此外騰訊視頻宣布啟動“驚蟄計劃”,將在2015年內簽約100個優質PGC項目,構建全網最大的原創視頻平臺。

  結語:十年如一日的單依靠廣告收入支撐的視頻網站,一直在燒錢拼版權、燒錢搶用戶、燒錢拼自制、燒錢……如今已窮途末路,如何才能在血槽見底的情況下滿血複活?是一個懸之又懸的迷局!

(文章來源:投資界)


格隆匯聲明: 本文為格隆匯轉載文章,不代表格隆匯觀點。格隆匯作為免費、開放、共享的16億中國人海外投資研究交流平臺,並未持有任何公司股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2412

師心聲:還剩多少熱情給學生 教學現場》寫評鑑、掰成果 行政工作爆量

2016-05-16  TWM

中小學教師熱情在各種以「評鑑」、「創新教學」等為名、實質爆量的行政工作下, 幾乎消失殆盡,該怎麼尋回教學現場的活力?

周二上午七點不到,新北市國小老師黃明彥(化名)已經站在校門口執行導護,趁著早自習進行班級晨間檢查,再開始上午的課。下課時,學生爭執等狀況讓他應接不暇,往往還來不及喝水,又得站上講台。

午餐時間,他快速解決午餐之後,開始批改堆得有如小山一樣高的作業,同時心裡開始想如何回覆來自教育局處詢問「用哪個版本的教科書」、「全校洗手台數量」等問題的公文,早上問、下午就得回。

下午四點放學,工作卻還沒結束,回家以後,除了準備明天的教材,為著即將到來的校務評鑑,他開始填寫多如牛毛的表格,一路忙到晚上十二點,期間還不時接到家長打來問功課、問學生狀況的電話……。

這是黃明彥的一天,也是所有小學老師一天的縮影。

一天要處理數十封文件

「非必要」工作,分割教學時間老師,是啟發學生學習熱情的重要角色,但當老師的精力窮於應付各種行政庶務、處理一天數十封的文件、配合各種上級單位要求的宣導、活動,又能剩下多少教學熱情留給真正重要任務:教育學生。

最大的問題之一,是行政量過大。彰化縣三民國小校長楊恩慈寫在臉書網誌上的內容,就暴露了老師們的無奈。這篇網誌後來因媒體轉載而引發很多基層教職人員的共鳴,文中表達的重點之一,就是在教育上級單位為了督導、為了追求成果,「所有人都忙著做成果,而不是辦教育—『教育』,成了最大的輸家!」宜蘭縣教育處就曾提出:「老師除了教學、備課,還要協助學校活動、研習,各項評鑑多達七十四項,所要準備的管考公文、報表等有三、四百個表格,平均每二.六天教師便要接受一項考核或訪視,平均每位教師每日須花費一至兩小時不等處理行政工作。」事實上,學校不止因配合教育部的「統合視導」政策(編按:中央政府為檢視各地方教育政策的執行力,所設計的一套評鑑方法),增加各式各樣的行政工作,各種評鑑也讓老師疲於奔命。

「各種評鑑或是政策推動都給我『做表面』的感覺,準備紙本很麻煩,內容又可以編造,根本無法反映實際狀況。」教學年資已有十年的泰山國中老師林怡秀說。拿「觀課」來說,每學期各科必須有一位老師公開授課,被抽到的人得另外花時間預備主題式課程;觀課當天,所有教師都要到,三個小時內包含講解、觀課、討論回饋,但「一來這不是該師平常的教學方式;二來其他老師也多以讚美代替批評,不會有很深入的討論」,所以林怡秀認為,觀課沒有不好,只是如果行禮如儀,但學校平時內部沒有創意教學討論的氛圍,實質效用也不大。

「老師長期處在忙、茫、盲的教學困境裡,一邊要管理班級秩序,一邊備課、教學、參加研習;桌上堆滿未批改的作業、行政調查表,這樣的環境下,怎麼展現自己的教學熱情?」充滿教學熱情的台北市雙蓮國小老師郭俊成,任教十三年來,同時也擔任六年行政職,對於老師的困境,也有著深深無奈。

研習強制參加

小校老師十個派三個,誰授課郭俊成期待,「讓教室回歸單純的教學現場,讓老師回歸單純的教育專職者。」他認為,政府應去除教師不必要的行政負擔,才有更多熱情和時間,去為孩子的未來著想。

再者,教育部開設的各類研習課程,是否符合教學現場,也不無疑問。被教育部列為教學典範學校、南投縣長福國小教導主任廖婉雯指出,目前教育部的研習課程,以議題類為多,如性別、環境、行政等,內容規畫對提升教學「幫助有限」。

採訪前一天,教育部主辦了三場有關體育、遊學和戶外教育的研習,發文要求每所國小派人參加,但長福國小「全部老師也不過十個人,一次派三人,怎麼可能不影響正常教學?」廖婉雯表示。

認真的老師,常常在教學和行政工作之間蠟燭兩頭燒,但是反觀教學現場,尸位素餐的老師也所在多有,更缺乏監督機制改善這種狀況。

教育部評鑑的教學典範學校、新北市昌平國小校長張信務對此很有感。他曾在之前任職的學校,對兩位不適任教師提出不續聘,兩位教師仗著是資深老師,平時不參加研習課,可優先選擇要教什麼年級和課程,就選擇體育和自然等相對輕鬆的科目。然而教自然課卻不做實驗,上課照念課本,也不重視班級秩序,導致學生學習態度差、師生關係不佳,結果就是該班的學業,是同學年最落後的。

爛老師out!

讓教師接受評鑑,汰壞留好台東大學特教系教授、國家教育研究院前副院長曾世杰同樣觀察到,很多老師沒有熱忱,「上進修課時還改作業、打瞌睡」,他希望教師評鑑與待遇有關聯,「讓教學品質與薪水掛鉤,教育部要全力推教師專業成長。」目前,教育部推動的教師評鑑,尚處在自願加入的試辦階段,對於教師評鑑入法,過去曾有調查顯示近七成教師同意進行「教師評鑑」,希望以外力推動教師成長,而非僅期待教師自律、長年保持教學進步的動能。

教師評鑑的推動,其結果若不與薪資、聘任掛鉤,就失去意義。張信務主張「教師分級制」,不同等級有不同薪資,「從初級、中級、高級到教授級,以五年為一個時間點,越高階的老師,課程時數越少。」他認為,現在的教師透過如研習時數、交報告、進修學位就可以升級,容易淪於形式。

放眼英國作法,由或資深教師擔任評鑑者,主要透過教室觀察,輔以會談、評量會議等方式,每兩年一次評鑑。每學期都至少有二次教室觀察,指標則包含教師與學生的活動紀錄、學生反應、教學中的長處和弱點等,評鑑後更針對須強化的部分,進行定期追蹤。其評鑑結果和薪資、聘任、分級正相關,教學表現若良好,未兼行政職者,薪資換算最高可達約一百四十萬元新台幣。

廖婉雯雖認同教師評鑑的理念,但認為執行面還有很多可以討論。林怡秀也擔憂會再次成為「搞紙本的繁文縟節」,畢竟就她的工作來看,教學之外有行政工作,還要花很多時間處理學生的人際問題、家庭狀況,這些就已讓她加班加不完了。

如何卸下教師肩頭沉重的行政負擔、回歸教學專業,是當務之急,而教師評鑑的實質作法,也有待更多執行面上的方法討論,才能成為推動教師進修、成長的有效機制。

撰文 / 賴若函、郭淑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6198

程維:互聯網時代上半場已結束,下半場還剩20年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6/0602/156251.shtml

程維:互聯網時代上半場已結束,下半場還剩20年
程維 程維

程維:互聯網時代上半場已結束,下半場還剩20年

“這個時代如果不創業一定會後悔”

i黑馬訊 6月2日消息,近日,滴滴出行創始人、CEO程維應邀到國家行政學院,分享題為“分享經濟發展中國”的報告。

在報告中,程維從技術、大數據、戰略部署、人才等多個角度對滴滴迅速崛起的關鍵,未來發展的核心戰略方向,以及全球互聯網發展態勢做詳盡闡述。

國家行政學院是國家培訓高、中級國家公務員的新型學府和培養高層次行政管理及政策研究人才的重要基地。程維是繼阿里巴巴創始人馬雲之後,第二位登上國家行政學院大講堂的互聯網企業家。

以下為程維在國家行政學院演講實錄:

今天特別的激動,我是一個年輕的創業者,3年多前創業創辦了滴滴打車,現在改名叫滴滴出行。參加過很多的論壇活動,去過達沃斯,去過博鰲,5月25日剛從貴陽的大數據峰會回來,但從來沒有一個會議像今天這樣,我一路上緊張又忐忑,因為下面坐的都是我們的父母官。而且我看到好像今天女士很多,都坐在前排,這也反映了中國的進步。

柳青來到的滴滴的時候,她講滴滴是有大男子主義的公司,出門都是HR和女同事幫男同事安排行程,兩年以後她跟我講滴滴進步了,因為我們出去的時候男士主動幫女士安排,她說這是中國企業的進步。

除了緊張和忐忑,我內心也是特別開心和興奮的,我覺得滴滴這樣一個年輕的、前沿的、創新的互聯網企業,我這樣一個只有33歲的年輕創業者,能夠有機會站到這里,在國家行政學院跟大家分享最前沿的互聯網產業發展的新情況,這本身就是我們國家的進步。

我相信歐洲、印度可能不會有很多互聯網創業者,有機會去跟當地的主管部門溝通、交流,去推動新的經濟和產業的發展,所以我內心非常的珍惜。

昨天晚上我大概十點多鐘才回到北京,我去參加貴陽大數據產業峰會,這是我第一次去貴陽,我不知道在座的有沒有貴州的官員,兩天的時間給了我非常多的震撼。在我的印象之中,貴州貴陽是西南部一個不發達的地區,我能想到的可能只有酸湯魚。

但沒有想到,貴陽舉辦了全球領先的大數據產業的峰會,不僅僅是像我們這些中國的互聯網企業,像BAT、京東、滴滴都去了,全世界範圍內一些頂尖的企業也都到了貴陽。

貴陽市市委書記陳剛書記說,“任何時代只要有變革就有機遇,關鍵是看能不能發現這樣前瞻性的產業和技術變革趨勢,有這個洞察力,也有這樣的魄力去提前布局。”昨天,李克強總理也在貴陽發表了主旨演講,我的感觸很深。貴陽兩三年前什麽都沒有,但是他們“無中生有”,反倒在最前沿的互聯網和大數據產業發展上占據了制高點,開始推動整個國家大數據產業的發展,幫助探索道路。

“這個時代如果不創業一定會後悔”

今天回到北京來能夠跟大家分享滴滴作為一家年輕的,當然也是在最前沿探索移動互聯網,探索分享經濟,探索大數據產業發展的企業,我們的心路歷程和我們對於未來的一些看法。

滴滴是一家很年輕的企業,我們只有不到4年的時間,10天之後是我們4周歲的生日,在創辦滴滴之前,我在阿里巴巴工作了8年,前6年是在B2B公司,那是一家幫助中國中小企業做外貿出口的公司,也是中國最早的互聯網公司。

互聯網就像一張大網一樣把全世界連接在一起,馬雲看到了這個機會,那個時候中國做外貿的企業只有參加展會或者靠一些關系才能夠有訂單,他說可不可以用互聯網把這個展會搭起來,把全世界變成一個大的平臺,讓中國的企業一秒鐘就可以跟國外的買家連在一起,辦一個365天永不落幕的廣交會。

我眼睜睜的看著互聯網從沒有人相信,到變成所有的企業如果想要做生意的一個必須的標配品,改變了外貿出口。再到2008年2010年前後,整個外貿經濟出了一些問題,全球經濟危機需求減少,淘寶開始在內銷上推動整個零售產業鏈的變革。原來商品生產出來要賣給消費者,中間要經過層層的經銷商,每一層經銷商都要有庫存,都要有很多的成本投進去管理,能不能有一張網把所有線下的交易搬到網上來,你不需要去到處找,在淘寶上就有所有的商品,你可以直接買到它,提高了整個城市的效率,降低了大家的成本,所以中國也變成全球電子商務發展規模最大的國家。

我在阿里巴巴的最後2年是在支付寶,原來在網上買東西最大的問題是我和賣東西的人是不見面的,那到底我把錢先給你你再給我發貨,還是你先把貨寄給我我再把錢給你,大家互相不信任,沒有一個好的信任基礎,沒有這樣一個支付的工具,談不上後來電子商務的發展,所以到了支付寶,當時有一句話說“如果銀行不做,支付寶來做”,開發了一個這樣的網上支付平臺和工具。

昨天我在貴陽的機場點了一碗花溪牛肉粉,我已經不習慣帶現金了,哪里都可以用支付寶或者微信支付付錢,整個中國走到了全球移動支付最前沿,支付寶現在已經在投資印度和東南亞。

我深刻的看到在一個一個的行業里面,互聯網作為這個時代最先進的生產力,不斷的去改造每一個垂直的行業,一切改造的目的是以提高整個行業的生產效率,提高用戶的消費體驗,降低整體成本為目的的。

到了2012年的時候,我抑制不住內心的沖動,我希望能夠出來創業,這個時代如果不創業一定會後悔,所以我辭去了阿里巴巴支付寶副總經理的職位,回到北京開始了我的創業之路,創辦了滴滴打車。

我們能夠看到互聯網在中國發展了15年,“衣食住行”里的“衣食住”都被互聯網改變了,但是只有“出行”是最傳統的。“衣食住”在中國也並不是什麽社會問題,中國的商品過剩,購物是不難的,在中國也沒有人說買衣服難,吃飯越來越好,有越來越多的選擇,住房條件比10年前好,我比我父母當年住的都要好,但只有出行好像是越來越困難的。在一個城市里面打車是難的,地鐵公交是難的,買車是不方便的,買到車是限行的,既使開出去了也是越來越堵的,所以出行好像是越來越困難的,出行是最晚被互聯網改變的行業。

2012年,是移動互聯網發展的元年,那一年像蘋果手機、三星手機這樣的智能手機越來越便宜、開始普及,在那之前都還是諾基亞。智能手機意味著在身上有一個終端就可以連上互聯網,他可以隨時定位你在哪里,不需要在屋子里面有一個電腦才能夠上網。正是因為硬件,還有4G網絡的普及打車軟件開始發展。

創業早期,大多數朋友都告訴程維,做打車軟件不靠譜

我意識到,互聯網是解決出行問題的契機。我自己也有切身的痛點,我不知道有多少人平常是經常打車的,我在杭州工作的時候,每個周五要從杭州坐飛機回北京,經常要提前兩個小時在杭州打車,大概五六點鐘的時候,如果有杭州的領導在座,應該知道杭州五六點鐘出租車交班的時候打車有多困難,我好幾次提前兩個小時打車打不到,等我到機場的時候飛機已經走了。我印象很深刻的是有一次我想打車回公司,天上下著雨,我一遍走路一邊攔車,結果等我走到公司的時候我還是沒有打到車,身上已經淋濕了,像這樣的事情非常多。

一方面我們看到乘客打車挺困難,另一方面發現司機也是效率最低很辛苦的一群人。司機的工作方式,幾十年來都是掃活,掃活就是到路上轉,看看能不能找到訂單,花時間空駛,要浪費一些資源,很辛苦,效率也是比較低下的。2012年的時候,我們看到了“衣食住行”里最後一個出行的行業,因為移動互聯網智能手機和4G這種網絡技術的普及,開始打開了這樣的窗口,所以我們創辦了滴滴打車,那個時候我們簡單的相信,只要你在屋子里面叫車,車到了再出門,比你去路邊碰運氣體驗更好,一定會有越來越多的用戶會喜歡這種新的方式。

但是,早期創業的時候,我問了身邊所有的朋友,我說我想做一個打車軟件你覺得怎麽樣,大家都覺得你好好的在阿里巴巴呆著多好,打車軟件不靠譜。大家覺得中國沒有誠信體系,你叫到車車也未必會來,他看到有個人要去機場他可能接別人走了,車來的路上可能你看到別的空車你也不等他。還有司機沒有智能手機,2012年的時候出租車司機確實只有10%的人能掏出一個蘋果或者三星的手機,大多數是諾基亞,沒有智能手機大家裝不了軟件。那個時候還沒有在線支付,大家並不習慣像今天你這樣,滴滴叫一個車直接就可以付車費,那個時候打車用一卡通支付都是不普及的,司機只收現金,他拒絕這種互聯網的方式。還有政策風險,所以一開始是沒有人相信的。

一開始滴滴在北京和深圳兩個城市做。在北京創業我特別擔心,因為北京未必能夠那麽接受新鮮事物,所以我在深圳放一個團隊同時開拓,畢竟深圳是特區。我們開始在這兩個城市向出租車公司和司機推廣,我印象很深刻,北京有186家出租車公司,我們跑了1個月的時間,跑了一百家公司,所有的公司都拒絕了滴滴。我們說免費給你做一套系統,然後用戶叫車,你這邊司機就可以接到訂單,幫助司機提高效率,但所有人都拒絕了我們。

拒絕我們的理由只有一個,就是你有沒有交委的紅頭文件。說城市是有電話呼叫中心的,呼叫中心已經做了很多年,只有他們能調度出租車,互聯網公司是不可以的。碰到更大的問題是,在北京還好,在深圳我們剛剛上線的時候,本來覺得深圳更開放是一個火種,如果北京萬一不行,我們可以退到深圳,結果剛上線的時候深圳率先把我們叫停了,這一下子就讓我感覺到好像退路都沒有。

所以早期我們希望讓司機和出租車公司能夠接受這種新的打車軟件,去幫他提高效率是非常困難的。經過了很長時間的教育和推廣,慢慢開始有一些願意接受新鮮事物的司機先用起來,他們的工作效率提高後,滴滴才有了口碑,才開始慢慢傳開,乘客端也是一樣。

所以我們早期就是從一點一點教育出租車司機,讓他們嘗試使用新鮮事物。大概到了2013年的時候,在北京、深圳、上海這樣的一些城市,慢慢就開始有了很多用戶和司機願意嘗試打車軟件。在2013、2014年的時候,滴滴快的爆發了補貼大戰,開始有了很多的資本去教育用戶使用這樣的新鮮事物,很快打車軟件就開始流行了起來。到2014年底的時候,基本上中國的出租車司機80%以上都開始用上了打車軟件,這個速度遠遠超過了之前電子商務或者團購對於傳統行業互聯網化的改造速度。

在2015年初的時候滴滴快的合並,到那一天我們發現出租車司機已經從最不互聯網化的一個群體,變成了整個中國移動互聯網程度最高的群體,絕大多數的出租車司機都會熟練的使用移動終端。說明早期是因為硬件的普及不夠制約了軟件的發展,後期是因為軟件的發展在推動硬件的普及,這是一個相輔相成的過程。

從路邊打車到手機叫出租車,大概花了2年時間,直到2015年整個出租車行業互聯網化成都已經很高,我們發現還有一些問題不能解決,比如盡管出租車司機大都在用滴滴,但高峰期還是叫不到車。比如說對於司機的服務,很多乘客投訴司機拒載或者服務有一些不到位,我們並沒有一些抓手去管理。

最早打車軟件解決租車行業信息化的問題,後來的專車和快車,在推動出租車行業的市場化。出租車行業不夠市場化最大的問題是什麽,第一是價格並不反映供需,第二是服務並不決定司機的收入。價格不反映供需就是很多人打車,只有很少的車,但是價格是固定的,並不能夠激勵到司機,緩解供需不平衡,也不能夠挑選出來到底誰更著急,誰應該先走,價格的杠桿是沒有的。平峰期的時候很多車閑置,或者司機返程價格也不能降一點。出租車整體服務不好,並不能怪司機,那些服務好的司機,他並不能比服務不好的司機收入高,反倒是那些偷奸耍滑的、繞路的司機能賺到更多錢,這個收入分配和激勵的機制是失靈的,好的司機不會被鼓勵,壞的司機不會被懲罰,所以服務會越來越差。

但並不是原來不想建這樣的激勵機制,而是獲取司機服務數據成本太高。原來出租車開出去之後很難監督服務,要等乘客打電話投訴司機或者寫信寄錦旗表揚才知道,獲取數據成本太高了,大多數情況下用戶都是不會投訴的。所以我們推出了專快車服務,我們希望能夠讓服務好的司機賺到更多錢的服務,我們並沒有很多的隊長去管理他們,我們只是根據每一單乘客的評價去決定這個司機的收入,如果你獲得差評,就像淘寶上面你買東西獲得差評一樣,這個差評會影響到你未來的收入和訂單,如果你被嚴重投訴,你就要離開這個平臺,如果你被表揚,你是服務最好的司機,你就會優先得到訂單,用這樣的機制鼓勵好司機。

關於價格,如果很多人叫車,這個時候車少就應該漲一點價,這樣會選出最著急要走的用戶,同時激勵更多司機過來接單。比如原來我住在上地,幾年前並沒有那麽繁華,也不好叫車,但是慢慢的一些互聯網公司起來以後,開始有很多人叫車,那這個地方就會慢慢的有很多的訂單,而且車少價格就會漲上去,或者九十點下班時候很多人叫車價格會高,很多的司機就會被鼓勵來到這個地方,它是一種根據供需關系自然調節的工具。

還有很多地方,比如說我們打一個車去昌平,很多司機希望能拉一個單回來,但是那個地方訂單少,就應該把回程單價格降下來,這樣的話很多人本來不願打車,但是看到價格便宜可能就會選擇打車,這樣司機也不用空駛,提高了效率。這是第一點,滴滴打車解決了整個出租車行業的信息化問題,我們希望滴滴專快車車能推動行業市場化。

第二個,我們發現如果只有職業司機,不管怎麽調節,高峰期都是叫不到車的,這令我很困擾。直到有一次我拜訪了北京大學的周其仁教授,我問他怎麽能在高峰期保障用戶打到車。他說這是一個典型的經濟學問題,叫“潮汐需求經濟學”。類似的問題還有春運和黃金周旅遊,像潮汐一樣,用戶需求一波一波,高峰期供應都會瓶頸。大家想一想,三亞到底要建多少酒店,能夠讓十一和春節來三亞的所有遊客都能住上酒店,如果黃金周期間都能住上的話,平峰期這些酒店會大量的空置,這是不經濟的,這些酒店不可能一年只服務兩周的時間。包括鐵路也是一樣的,如果春運期間所有的票都能夠很方便的買到,平峰期的時候這些列車和鐵軌又怎麽辦,註定是大量虧損的,如果只從經濟學的角度,我們怎樣解決這樣一個經濟學的問題呢。

周教授跟我講,他說唯一的解法就是“共享經濟”,我們看看酒店是怎麽解決的。首先,是根據平峰期的需求建立職業的酒店,保證平峰期的時候這些酒店70%有人入住。在高峰期的時候,酒店價格要漲上去,同時大量臨時的家庭旅館補充進來,他們平常幹別的,但是在黃金周的時候,他們可以把家里面空余的房間或者不住的房子在黃金周期間共享出去,等到黃金周結束後又去做別的事情。這是把整個社會閑置的資源整合起來,隨著市場的潮汐自然而然的調節供應的模式,這就是滴滴一直在講的“潮汐”。

所以不可能只有全職司機,在高峰期大家出行的需求是平峰期的5倍。高峰期大家都要出門,平峰期都在單位、家里。如果高峰期車是夠的,大家都能夠都坐上,平峰期的時候這些職業的司機就在那里閑著,他是賺不到錢的,養活不了他自己。

所以我們開始引入大量兼職的司機,今天滴滴的專車、快車有近80%是兼職司機。我們還有順風車,順風車在中國現在有700萬輛註冊,你在上班的路上自己一個人開,或者還有空座位,我們幫你找到跟你順路的人請他們跟你一起走,他就像三亞的家庭旅館一樣,在高峰期的時候,把那些並不是職業酒店的家庭旅館,並不是職業司機的白領的資源分享出來,能夠讓大家一起拼車順利的出行。

一周購物一次叫剁手黨,但人們每天都有一兩次出行

在2015年,在滴滴和快的合並之後,我們開始推出了專車服務、快車服務、順風車服務。滴滴的夢想是讓出行更美好,我們希望能夠建設一個中國最大的一站式出行平臺,用互聯網把路上所有的交通工具都連接起來,統一調度,互相分享。把出行需求搬到互聯網上,把所有的供應搬到互聯網上,通過一個雲端的大數據智能交通引擎統一匹配和調度,提高整個城市出行的效率,提高每一個市民和司機的體驗。就像今天坐飛機和航空業一樣,有多少人要出行,有多少架飛機,每個航線設定,都是精確調度的,這樣使得整體的效率最大化。

在這樣的一種思路下面,滴滴的出租車、專車、快車、順風車、代駕、巴士這些業務高速發展,三年半多一點的時間,我們變成了整個中國甚至全球發展最快的互聯網公司。我們有3億用戶,在中國400多個城市里開展服務,司機超過了1400萬,1400萬的司機是整個中國所有機動車總量的10%。每天服務的訂單超過1300萬,1300萬訂單是整個中國第二大的互聯網交易平臺,第一大是什麽大家知道嗎?是淘寶,是電子商務,它一天大概有超過3000萬筆交易,我們大概1300萬筆,但我們才發展了3年多。我們相信出行有一天一定是中國交易筆數最大的平臺,因為購物大概一個月、兩個月才買一兩次東西,一周買一次的叫剁手黨,但大家每天都有一兩次的出行,是最高頻的服務。

大家知道世界上最大的運輸企業是誰,我聽到有人在講鐵道部。原來最大的出租車公司是北京的銀建,大概有3萬輛出租車,每天服務大概幾十萬乘客。最大的航空公司是國航,每天服務十幾二十萬次。公交地鐵都是地域性集團。我查了一下,原來最大的運輸企業確實是鐵路總公司,平常一天大概服務500萬人次,在今年春運初七那天返程那天創歷史新高,1034萬人次。所以現在滴滴已經超過鐵路總公司,超過所有公交集團,地鐵集團成為最大的出行服務企業,我們每天服務超過1300萬次。但是今天大概只有1%的出行從線下到了網上,淘寶在全中國滲透率超過13%,我們還有超過十倍的空間,還處於發展的很早期階段。社會給了滴滴很大的信任,從安全、服務到效率,滴滴有很大的發展機遇,也有很大的責任。

剛剛簡單介紹了一下滴滴早期創業的想法,解決打車難的問題,讓出行更美好。構建一個在互聯網上的一站式出行平臺,把所有線下的交通工具搬到了互聯網上。滴滴發展非常快,除了它是“互聯網+交通”的典型,還有什麽趨勢是滴滴能夠快速發展背後真正的關鍵,這就是今天我們要講到的“分享經濟”。

大家知道這個時代的大背景,是從已有300多年歷史的工業時代往互聯網時代的變革。工業時代所有的人都是擁有經濟,大家的夢想是成為中產階級,要擁有越來越多的商品,要買房子,買車子,這些需求拉動了大規模的工業生產,所有的工廠都是為了滿足人們擁有的欲望而大規模生產,提高整個社會生產的效率,降低商品的成本讓每個人擁有很多很多的商品,這是過去300年整個工業時代主要的一個脈絡。全球產業分工先從歐洲生產、美國生產再轉移到了中國,現在轉移到了東南亞和印度,這是工業時代大的脈絡。

但是,人類是不是可以每一個個體都擁有這麽多資源,擁有這麽多工業商品呢,在互聯網時代到來的時候,那些資源緊缺的領域開始孕育出分享經濟的萌芽,也只有互聯網時代,那些緊缺資源的行業也才會開始有分享經濟的萌芽,而分享經濟是未來20年整個互聯網時代最大的發展趨勢。

我非常榮幸也很驚喜的看到,在去年烏鎮的世界互聯網大會上,習主席在演講的時候多次提到了分享經濟。昨天我們在數博會上聽李克強總理講話的時候,大段篇幅在講中國分享經濟的發展。我們去了矽谷,去歐洲,去印度、去東南亞、日本、韓國,我們從來沒有看到有哪一個國家的領導人和元首,這麽關註並且有洞見的在思考分享經濟這樣一個可能一年前我們都沒有聽過的詞,那到底分享經濟是什麽,它會怎樣改變我們的社會和推動整個中國的發展。

資源瓶頸的行業不可能每個人都擁有。那什麽是最瓶頸的行業,還不是住宅,房子可以往上建高樓,可以建地下室,居住資源是三維的,而交通是二維的,大家都在一個平面上出行,城市里交通資源碰到很大瓶頸。

原來在大城市里面,如果你沒有車,出門你只能坐公交或者出租車,是很不方便的,所以逼著大家只要有條件就一定要買一輛車,這種需求拉動了中國過去十幾年汽車工業的高速發展,中國已經變成了全世界汽車產銷量最大的國家。但是去年開始出現拐點,為什麽,是因為汽車太多了嗎?中國有多少汽車,據統計中國有1.4億輛機動車,而中國有8億的城鎮人口,大概就意味著只有17%的人口是擁有汽車的,北京有500萬輛機動車,3000萬的總人口,大概也是17%北京的市民是擁有汽車的。這個數字在美國大概是50%,中國的人均擁有汽車的比例還大概只有美國1/3,美國每個家庭都有幾輛車,中國還沒到這個程度。

但是也就是這個時候,整個中國所有的大城市都開始擁堵不堪,很多城市已經開始采取很多很激進的限制措施,限制大家購買汽車,需要搖號,我有一個朋友搖了20個月在北京都沒有搖到,完全是靠命運在搖號,我聽說上海的車牌價格已經比很多A級車都要貴了。還有限號,買了車以後也不讓開,北京一度說要單雙號限行,兩天只能用一天,中國在只有美國1/3汽車擁有比例的時候已經碰到了瓶頸,這個瓶頸來源於中國人口的密度,來源於中國主城區人口集中造成的擁堵,來源於中國路網建設基礎的薄弱。

所以中國是不可能走美國的老路的,每一個城鎮的居民像美國人一樣擁有一輛車。怎麽辦呢,大家生活水平要提高,大家希望出行能夠越來越方便舒適,唯一的辦法就是未來10年,不能像過去10年一樣每個人去買一輛汽車,而是讓一個汽車服務幾十個人,不增加汽車總量但靠分享服務更多的人,大家按使用付費而不再需要擁有汽車。

我們想一想,為什麽我們每個人要買一輛汽車,買一個汽車大概只有4%的時間在開,但是要付100%的錢,整個城市要為那個96%買了以後都會閑在那里的汽車去修建這麽多停車場。真的有必要每個人都擁有一輛汽車嗎?還是說按照使用付費就好,有滴滴這樣的互聯網平臺去把現有存量的資源整合起來,能夠把它閑置的時間拿出來分享給更多的人使用,降低了每一個人的成本,提高了整個城市資源的使用效率。

我們看到分享經濟領域的另一個代表是Airbnb,Airbnb放在中國也是前5大的互聯網公司,Airbnb之所以能夠發展這麽快,也是因為資源的瓶頸,每次一舉辦奧運會,舉辦世界杯,主辦國就會有大量的人湧進,會發現那個地方根本沒有那麽多專業的酒店,怎麽辦,大家開始把家里空房間拿出來分享。人性的一面是自私的,他不願意分享的,他有各種各樣的擔心。但是因為資源的瓶頸,你想一想,巴塞羅那或者里約辦世界杯奧運會的時候,人比原來的市民多了1倍都不止,不分享那怎麽辦,不能睡大街,自然而然推動了這個行業的發展。

分享經濟勢必會推動整個國家的信用體系,大家設想一下,沒有信用體系你是不敢分享的,你請一個人到你家里來住,如果你不知道這個人是誰,從哪來,是不是可信賴,有沒有犯過罪,沒有這樣的社會誠信體系基礎不可能孕育出來分享經濟的,我們看到那些信用基礎發達的國家分享經濟發展會更快,而分享經濟又進一步的通過互聯網,記錄行為、沈澱數據推動了這些國家信用體系的發展和成熟。

中國原來最缺的是信用體系,沒有信用體系是不能要求人性的,只能靠大數據記錄每一個次的行為,並且讓每個人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任,在任何地方的行為都是被大數據和互聯網沈澱下來的,就像司機一樣,原來繞一個路這個行為不被知道,因為體系不健全,所以會被縱容或者默許,但是大數據和信用體系一旦建立,會使得所有的行為被記錄,被透明化,而且要為之負責任,整個社會的誠信體系就會變好,人性都是差不多的,我也不覺得西方人比中國人好在哪里,還是體系建設的問題。所以Airbnb、滴滴都是在資源瓶頸里面,需求又很多,打破了擁有的邊界,開始把閑置資源利用起來,開始有了分享經濟。

中國很有可能是全球分享經濟的領軍國度,工業時代並不是我們引領的,但是我們相信分享經濟時代中國很有可能超過美國和歐洲,是因為原來中國的資源比他們更加瓶頸。我們還是以滴滴為例,Uber在美國並沒有改變美國人出行的基本習慣,美國人出行還是自己開車為主,因為美國買車很便宜,油也很方便,自己開車出行只有7美金/次,但美國人力成本很高,司機很貴,所以打車成本大概要21美金/次,所以打車是自己開車3倍的成本,所以美國是沒有錢的人自己開車的,有錢了才雇一個人,不管出租車還是雇別人給你開。

Uber在美國出現之後把21塊錢打到了14塊錢,但是依然要比自己開車貴,因為Uber的司機也是很高的人工成本,所以整個北美的移動出行發展的比中國早兩年,他們已經發展了6年。整個北美Uber和Lyft所有的公司加起來一天只服務了200多萬人次,但是中國為什麽只有四年不到的時間,一下子就有1300多萬人次,而且增長速度遠遠高於美國,是因為中國的成本結構不同。中國是買車很貴,不管汽車購買的成本,各種各樣手續的成本,還是以後使用被限制造成的成本,這個成本算下來,攤到每一次開的里面大概要花20美金,這個成本還在越來越往上漲。

我們相信隨著擁堵費、停車費越來越貴,搖號越來越難,總有一天北京和上海的停車費會超過你開車去吃飯的錢,發現吃飯的錢還沒有停車費貴,那就要想一想為什麽要開車去吃飯了。大家不要笑,今天的曼哈頓、香港島就是這樣子,所以在中國買車出行是很貴的,出行一次的成本大概是20美金,但是滴滴只要4美金。

我們正在全力以赴推動電動汽車的發展,大家知道為什麽中國電動汽車推不起來,因為老百姓是很在乎車購買的價格的,而對於使用成本,用的不多所以並不是很敏感,但是對於我們而言,我們很在乎使用成本。所以我們有動力去推動電動車普及。剛剛在深圳,我們幫助比亞迪銷售了將近1萬臺電動汽車給司機,我們希望未來滴滴網絡內全職司機電動汽車占比超過5成。

無人駕駛,正是因為美國人工成本非常高,所以美國所有的頂級互聯網公司都在全力投入無人駕駛,好像聽起來還很遙遠,但它很可能會像AlphaGo一樣會橫空出世,突然有一天它告訴我們電腦下棋的水平已經超過了人腦,那一天起全世界的棋手可能都要失業了。同樣也會有一天,我們聽到美國或者歐洲有一輛電腦駕車的水平超過了人腦,開始有電腦能夠模擬人的眼睛識別物體,開始有電腦比人腦更精準的判斷,反應更快更穩定,不會疲勞駕駛也不會喝酒。

大家要知道Google研發的無人駕駛汽車,已經在路上開了100多萬公里。沒有幾個人類能夠開100萬公里,有也都是出租車司機。Google還會不斷累計,車也會越來越多,每一公里駕駛都會變成數據累計到電腦上面去,總有一天電腦超過了普通駕駛員的人腦,就像AlphaGo超過了李世石一樣,一個新的時代就到來了。就是因為美國的人力成本太高了,所以他們有巨大的動力去推動這種變革,一旦技術變革以後在世界範圍內就會普及,到時可能第三方出行的成本還會降低60%。

臺下400多位觀眾均是來自全國各地的中青年幹部

想一想,5年以後如果電動汽車和無人駕駛變成現實,我們叫一輛車和買一輛車有什麽區別,你坐進去也是沒有司機的,你為什麽要買一輛車,買一輛服務你一個人,共享汽車一天可以服務30個人,你的成本是滴滴的30倍,你還要考慮停車、維修保養,所以我說10年以後大家就會不再買車了,10年以後買一輛車就像今天我們買一匹馬一樣,變得非常奇怪。

很多人說我開車有駕駛樂趣,那還有賽馬場,還有賽車場,想開去那里開就好了,我本人是沒有駕照的,我覺得我也用不上了。所以我們能看到因為有了滴滴這樣的出行方式出現,中國的城市白領購車的意願在過去兩年時間力下降了20%,這是麥肯錫的一份報告里的數據。如果說未來滴滴越來越穩定,能夠保證一定叫到車,保證車一定多長時間到,保證服務,我們會不斷的提高培訓司機的服務水平,比自己開車體驗要好的多,路上可以處理事情打電話,到地方不用停車,價格越來越便宜。大家會越來越多放棄擁有汽車,我相信這種趨勢是必然的。

我們講的分享經濟是什麽,分享經濟其實是你不需要再擁有汽車,我們相信10年以後,你家里不需要有幾輛車,但是反過來擁有了所有的汽車,擁有了所有品類各種各樣的汽車,我要去接領導的時候要有一個奧迪,甚至有一個奔馳S,按次數付費。年輕人接女朋友的時候,甚至可訂一輛法拉力給她,擁有一輛法拉力需要500萬,但你擁有一次500塊可能就行,如果你膩了還可以換一輛瑪莎拉蒂。周末的時候你想帶全家出去玩的時候,你叫一個房車就好了,一般家里也不會買房車,你訂一次也就一兩千塊錢,沒有必要花一百萬買一臺。可能下一周你來北京或者去武漢或者去貴陽,你不可能在這些地方都有車,滴滴給你漫遊,月底的時候我們跟聯通電信一樣,給你寄一個帳單就好了,這個帳單里寫明你什麽時候用了多少次,每一次都很便宜,加起來就是總費用,月底的時候信用卡付費就好了。所以你並不需要擁有汽車,但實際你又擁有了所有的汽車,你擁有了24小時永不休息的司機。

分享經濟不僅僅是在推動出租車行業的變革,分享經濟實際上還在推動汽車擁有方式的變革。我們回過頭來講一講原來的出租車行業,這個行業實際上過去30年沒有變化,我們看到在原來的體制里面這個行業有一些問題,雖然有它的特殊性,但確實存在一些問題,基本上是一個多輸的局面,主管部門在出租車行業里沒有什麽利益和收入,還要不斷補貼,管理成本非常高,因為政府定的價,出租車有事都去找政府,維穩和管理成本非常高,主管部門也很頭疼。

出租車公司是畸形的社會主體,它的模式就是10年前有一張牌照,就跟有了地契把地租給長工一樣,所有的風險給到司機,哪怕生病了或者有意外情況也要把租金收回來,但是因為它不夠市場經濟,出租公司收入等於管理費*牌照總數,這是一個固定值,並不會因為提高管理水平擴大它的收入,只能夠控制成本,所有出租車公司都在郊區,雇的人越來越少,但是成本怎麽能控制的住呢,過去10年所有成本都在漲,地在漲,人工成本在漲,所以收入一定是在不斷減少的,出租公司也不開心。乘客也不開心,司機也不開心,就是在一個比較僵化的體系里面造成的這種局面。因為這種情況,原來出租車行業整體情緒是非常負面的,我在進來之前我能夠看到整個行業里面有很多的抱怨,很多人在罵司機。我聽到什麽抱怨呢,大家說空車你為什麽不停,經常看到一個空車開進來,沒有人你為什麽不停,司機沒有嘴巴,他沒有辦法去表達。

我跟很多司機聊天,有個司機跟我說他為什麽不停,因為很多司機都是早上四五點就要出車,晚上九點之前一定要回到家里,因為他女兒上小學,晚上九點就睡覺了,如果他一天不回家他早上也看不到女兒,晚上也看不到女兒。所以他一到晚上八點的時候無論到哪里都要空車往家趕,這個時候路上有人招手他是不能停得,因為一上來他很可能就回不去了,乘客上車後如果問他去哪里發現不能去就是拒載,所以他只能空駛回家,這樣空駛要浪費幾十塊錢,如果拉一個人能賺幾十塊錢,一個月算下來也有一千塊,他也很想要但是沒有辦法,這就是信息不對稱造成的效率低下。可能有個乘客跟他順路,但是沒有互聯網平臺他不知道,乘客也只能幹等。所以在整個出租車領域看到很多問題,有很多人都在抱怨,甚至變成社會痛點,但是20多年來也沒有什麽改變。

滴滴是無知無畏的互聯網公司,是一個外行,但是我們想做一些事情,推動這個行業往好的方向走。滴滴原來的使命只有一條:讓出行更美好,我們最近又加了一條:讓司機受人尊敬。這就是我們想要做的事情,我們不管借助互聯網還是借助分享經濟,目的都是通過技術的進步,通過更先進的模式和理念,能夠讓傳統的、一百年都沒有變化的、比較僵化的行業開始往未來走,開始有一些機會變得越來越好,可能發展的過程里面有一些問題,但是只要往正確的方向走,我們去解決這些問題,肯定會越來越好的。

最後回過頭來講一講,今天我們看到的滴滴帶來的用車方式的變革。分享經濟的發展還只是整個全球汽車產業第二次革命的開始而已。汽車行業面臨巨大的變革,工業時代最後的壁壘就是汽車工業,所有的工業品都會被互聯網,被智能設備逐步取代。大家看一看原來日本最大企業的是索尼,索尼做什麽的,錄音機、照相機、傳統的功能手機,這些東西全部被一個叫蘋果的智能手機打敗了。諾基亞也是一樣,整個歐洲最強大的手機工業企業,這些企業不是被一個傳統工業企業打敗的,而都是被互聯網公司、科技公司打敗的。

蘋果投資了滴滴,我們交流時候蘋果講他們對於手機的理解,跟別的手機品牌的理解完全不一樣。之前所有的企業把它理解成一個硬件,工業產品就是一個機械硬件,軟件只是它里面的一個操作控制系統而已。

蘋果只是一個硬件公司嗎?它的iOS,它的AppStore生態,它創造了這麽繁雜的應用,它是一個軟件生態公司,硬件只是一個終端載體而已,硬件會不斷變化,會變成手表、眼鏡、汽車。所以你會發現工業時代的這些企業,這些國家,不管是最強大的像原來的歐洲還是像日韓,他們因為沒有互聯網產業,所以在最近5年已經開始落後了。

我們前陣子去博鰲,韓國最大的一個集團負責人過來跟我們講,他希望我們去韓國一起做代駕,他說韓國男人好喝酒,我說中國按理說也是酒文化之邦,中國男人壓力也大,但是我們發現好像大家下班以後不怎麽喝酒,整個北京滴滴代駕大概是幾萬訂單,但是我們去首爾發現,一個首爾晚上將近有40萬人需要代駕,不知道韓國發生了什麽,晚上一定要喝個酒才回家,但韓國現在代駕服務大多還都是門口遞卡片的,打車還是路邊招手,他們本土孕育不出來特別好的O2O互聯網公司,希望我們過去。

歐洲也沒有什麽知名的互聯網公司,歐洲不但沒有大的互聯網公司,還成立了反矽谷聯盟。他們擔心讓蘋果、三星進來會把諾基亞這樣140年歷史的工業企業幹掉。因為在上一個時代領先,面臨下一個時代變革的時候自然是保護的心態,中國農業時代是非常領先的,碰到工業時代以後就是保護的,歐洲在工業時代是領先的,碰到互聯網時代的時候就是全球最保護的,它建立起非常高的壁壘,不讓你進來。Uber在歐洲爆發的沖突是最激烈的。

我們投資了印度和東南亞最大的打車軟件,東南亞最大的打車公司是Grab,它的CEO前陣子來中國,他說我要告訴你一個好消息:我們已經變成東南亞第一大的互聯網公司了。聽完以後我不是開心,而是擔心,我跟他講,我說這個就不要再跟別人講了,你現在是本土最大的互聯網公司,就說明之前15年互聯網的發展,所有東南亞的公司都輸掉了,所有印度的公司也都輸掉了,印度的搜索引擎沒有打敗Google,印度的淘寶沒有打敗亞馬遜,印度也沒有微信,所以要用Facebook。

我非常榮幸,也非常感恩我們在中國,中國是全世界唯二擁有互聯網產業的國家,我們去美國,我看到美國的汽車工業被日本打敗,美國路上主要的都是豐田、本田這些汽車,美國的底特律汽車城已經沒落了。我就問美國最頂尖的企業和一些基金公司,我說你們準備怎麽反擊,是像中國一樣投資建廠提高生產效率,做更便宜更好的車區打敗豐田?他們說不是的,他們不覺得在這個時代里面傳統汽車行業能夠打敗他們。

美國所有頂尖的互聯網公司都在做未來汽車,蘋果在做汽車,特斯拉在做汽車,Google、Uber在做無人駕駛,他們相信顛覆這個行業的一定是像蘋果一樣的科技公司,會有一個互聯網公司做一個未來的智能汽車出來。他們說未來的智能汽車首先是一個互聯網汽車,是一個無人駕駛汽車,是一個電動汽車,是一個按需定制的汽車。他們跟我們講的車,跟原來的汽車可能完全不一樣了,為什麽一定要往前開,他為什麽不可以往後開,為什麽不可以斜著開,為什麽是輪車,為什麽不是一個球,它的顛覆性和創造性已經跳出了原來的範疇。

大家覺得十年之內歐洲的傳統汽車企業擋的住互聯網汽車嗎,我自己交流下來,我自己的感覺是擋不住,不在一個時代,不在一個考慮的維度上面。今天路上這麽多汽車,這麽多品牌,像不像iPhone出來之前,三星出來之前那麽多的手機品牌,那麽多的型號,那麽多的功能,但都是最基礎的電話和短信功能,你也幹不了別的。它本質上還是一個通信硬件而已,跟今天的汽車很像,需要這麽多品牌嗎,需要這麽多型號嗎,它到底是一個軟件還是一個硬件,這個界限是什麽樣的。

所以我相信這是一個互聯網革命逐步替代工業革命的時代,這是一個不可逆的歷史趨勢。互聯網汽車一定會打敗所有的傳統汽車。所以今天滴滴這種移動出行方式只是互聯網出行的第一朵浪花,是整個汽車第二次革命的前奏而已,下一步就是分享汽車、智能汽車、無人駕駛。未來5年、10年時間里面我們看的見的技術進步都會改變這個世界,關鍵是今天中國有沒有這樣的機會抓住產業變革的機會,能夠在未來找到新的動力,我們是靠工業時代的產品去贏,還是靠互聯網的創新去贏。

我昨天非常有感觸,因為總理在臺上講到一番話,大意說,“中國曾經跟技術革命失之交臂,落後百年。現在要堅定的推行互聯網和大數據這樣的國家戰略,推動分享經濟。”這是何其大的戰略眼光。去年我很榮幸能夠跟習主席參加了中美互聯網論壇,往那里一站,這邊是10個美國互聯網公司,這邊也是10個中國互聯網公司,還是有歷史使命感的。

全世界最大的十家、二十家互聯網公司里面全在中國和美國,歐洲、印度、韓國、日本一家都沒有。你看到美國的互聯網公司已經超越國界了,Facebook有22億的用戶,哪個國家有22億人口,到2020年Facebook的用戶會漲到30億。如果中國沒有互聯網行業,不是說我們停在那里,我們只是用別人的服務而已,你看到歐洲、印度等都是在用Google、Facebook和亞馬遜。

習主席去年9月參加中美互聯網論壇,去年年底參加烏鎮世界互聯網大會,半年時間里面兩次參加互聯網產業的高規格論壇。昨天我們的同事跟我講,李克強總理8個月內接見了中國互聯網公司5次,跟我們握了5次手,作為一個年輕的企業我們倍感幸運,如果是在印度、歐洲,我可能只能去電子廠,或者富士康。

工業革命時代本質是機器替代人的體力,把人從體力勞動里面解放出來,互聯網時代上半場結束了,下半場是人工智能。信息革命的本質是機器替代人的腦力,把人從未來會越來越複雜的腦力勞動中替代出來。AlphaGo就是一個智力遊戲被替代的結果,駕駛就是一個腦力勞動,後來會發現機器也可以做,它就會被替代出來。大家不要擔心這些出現後有人會失業,工業革命的時候也擔心的,紡織機器出現後以後紡織工人怎麽辦,有了農用機械之後農民怎麽辦等等,這是一個必然的生產力發展和技術發展的趨勢。

程維預測:互聯網時代的上半場已結束

農業革命大概是3000年,工業革命是300年,互聯網時代大概會是30到40年,已經過去一半了,上半場關鍵詞是互聯,就是終端的發展和人的互聯。電腦就是一個終端,因為人和人是不能直接互聯的,我們的腦電波還沒有研究出來我可以直接和你鏈接。但是電腦和手機這種終端開始把人和人連接起來。人和商品互聯有了淘寶,人和人互聯有了微信,人和信息互聯有了百度,人和交通工具互聯有了滴滴,開始有大量的數據沈澱,因為人使用了就有數據,原來沒有互聯是不會有這麽海量數據,也不會有雲計算和人工智能基礎。

昨天李克強總理講“人在用,數在轉,雲在算”,他說所有人都在用,數是在里面轉的,在流動的,雲是在計算的,只是大家感知不到,這個是大數據和互聯網產業。上半場就是人和人之間通過各種各樣的終端連接起來,開始有了互聯網平臺,淘寶的互聯網平臺就重構了原來整個零售行業,微信重構了原來的社交和很多媒體行業,有了自媒體,打破了很多邊界,這些連接你會發現它帶來的分享經濟降低了就業的門檻,模糊了工業時代專業化分工的界限,工業化是專業分工的,每個人做一段,你只做一個螺絲釘,大家互相能夠連接好。互聯網則打平了邊際,比如說有了自媒體,自媒體就降低了人作為媒體的一個門檻,開始有了大V,他就是把專業的門檻降低了,這個社會開始平了,都可以發表意見。

原來你做一個生意人那成本是很高的,現在可以開淘寶開網店,還有做微商的,在朋友圈里買東西。這個時代可以慢慢的把專業門檻降低了。原來出租車司機門檻還是很高的,現在專車、順風車司機可以很方便的去分享。沒有滴滴之前,如果你開車上班,想帶一個順路的鄰居一起走,你能怎麽辦,你是舉牌子還是貼告示?信息不打通的成本時很高的,想分享也沒有條件,平臺一出現以後所有的門檻就降低了。

當然,人們可能會擔心安全,但是長期看分享必然會推動整個社會誠信體系的進化,長期看只會使得這個社會更加的誠信,所有的數據都會沈澱和記錄,會影響你未來的行為和信用度,那就會越來越好。所以互聯網的上半場是端的發展和人的鏈接。互聯網20年的上半場已經過去了,今天中國和全世界大多數行業都被互聯網連接了。我有一個同事跟我講他要出去創業,我說你做什麽,他說上門給寵物洗澡,連這麽細分的領域都有互聯網公司做了。

在工業時代是以商家為中心的,比如說一個賣場,一個店輻射周邊的用戶,但是在互聯網時代是以用戶為中心的,沒有那些店了,是以你為中心,你跟皇帝一樣提需求,所有人上來給你服務,現在你過的日子可能就是1000年前皇帝過的日子。

你附近有30輛車備在那里隨時你叫,附近的所有餐廳可能有20個川菜廚子,30個魯菜廚子,4個北京菜廚子,你想吃什麽你說,他可以給你做好給你送過來,你可以叫個人上門過來給你洗腳,可以叫阿姨過來給你打掃,這是以你為中心,互聯網O2O上門服務幫你整合資源。這個是過去15年中國在互聯網發展碰到的事情,就是互聯網端的發展從PC到手機再到互聯構建平臺。

互聯網的下半場開始的時候,創業機會已經很少了,現在互聯網創業也已經到了一個瓶頸,創業就跟買股票是一樣的,在大家都買股票的時候就不應該買了,連大媽都在買股票就應該賣了,大家都不買的時候就應該買。所以互聯網的上半場互聯的機會,連接的機會已經過去了。下半場就是人工智能,連完以後開始有了數據,開始有了計算能力,開始有了更先進的算法,人工智能是三件事情,第一件事情是算法,第二件事情是大規模的雲計算能力,第三件事情是海量數據的沈澱。

未來在各個領域里面都會有垂直的電腦出現,上世紀40年代神經網絡算法提出來,就是用電腦模擬人的腦神經。最近5到10年主要是因為計算能力的提高和大量數據的沈澱,今天AlphaGo的計算能力當於十幾年前IBM森藍的幾千倍,AlphaGo大概有4000個GPU集群,它的計算能力已經遠遠超過了人能想象的極限,開始跟人下棋,後來把AlphaGo分成兩個,左右互搏,大家知道周伯通吧,他經常自己跟自己過招,AlphaGo已經下了10萬盤,一個正常的棋手一生也就下一千盤棋,所以它很快就超越了人類,這只是一個電腦在某一個領域里面超過人的案例,未來還會出現在很多新的領域,下一個領域可能就是無人駕駛,慢慢就出現一些智能終端在雲端,開始去驅動所有的生態。

所以我想講的是,今天我們剛好碰到了這麽一個時代的大背景,作為滴滴而言,我們雖然有很多挑戰,雖然也有很多壓力,但是我們還是非常的慶幸,在這個時代里面我們能夠有機會去挑戰,如果今天我們不站出來挑戰,也許未來我們只能用美國的技術。Google的無人駕駛技術是全世界最領先的,無人駕駛就是汽車的操作系統,之前電腦的操作系統是微軟的,中國只能用他們的,還要付版權費,還有信息安全的問題,手機的操作系統是安卓和iOS,中國也沒有,中國也做了,但都是在人家技術基礎上的開發,所以對中國來說這些產業機會就沒有了。

今天我們還只是一個創立四年的年輕的互聯網公司,但是我們立誌有三個使命:第一個是讓出行更美好,第二個是讓司機受人尊敬,第三個是打造一家世界頂級的科技公司。我們投入研發最前沿的科技,我們開始在中國跟美國的企業競爭,也在全球競爭。之前這十幾年發展,中國整體來說是守勢,現在開始防守反擊。之前中國能守住就不錯了,基本上百度、阿里巴巴、騰訊都還在服務國內用戶,國外還是很少有人用,還是被矽谷企業占領,現在我們嘗試投資了美國、印度、東南亞的企業,我們也在投歐洲、南美洲這些地方的企業,我們發現只有技術進步才有可能走的出去。

原來在中國守住是靠本土化和政策優勢,本土化就是中國的國情你不懂,所以你沒有我反應快,或者政策優勢,我們有時間發展起來,但是核心能力如果不超過對方你是出不去的,到印度、東南亞就沒有競爭力了。正是因為中國有這麽多互聯網公司成功了,所以有很多經驗,很多人才被沈澱下來,也有很多的資本,我們開始有能力跟美國一線的公司競爭技術,之前是不敢想的。我們在全力以赴的從美國請很多科學家回來,我們發現工業時代不管是最強的公司還是國家,在全世界掠奪的都是礦產資源,在搶占石油,搶占各種金屬礦產。

而大數據互聯網時代大家在搶的其實是智慧資源,你去看一看矽谷的互聯網公司,不全是美國人,Airbnb、Uber有1/3是華人工程師,我們最優秀的年輕人到美國留學,北大清華最好的學生都去美國留學了,學成以後都留在了當地,這里面留在學校的那部分也都被互聯網公司挖走了。我看到美國互聯網公司里面,有非常多的印度人,華人、猶太人,都是最聰明的人去給美國的互聯網公司打工,幫它研究前沿的技術再來占領全球。

他們現在不再是在全球搶占礦產資源,而是搶占智慧資源。我們看到歐洲、日本、韓國這些地方有非常好的教育,但是沒有互聯網平臺,沒有互聯網創業的基礎條件,那里面的年輕人都進了互聯網國際巨頭的研究院,AlphaGo是劍橋大學里最優秀的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專家出來做的系統。被Google買了,所以也不是Google自己原創的。中國人在矽谷混的不是很好,印度人混的比中國人好,但是印度人在矽谷混的好,回到印度以後創業沒有中國成功,這里面很有意思。

去年我跟習主席去美國參加中美互聯網論壇,中美互聯網巨頭在一起開會。緊接著是印度總理莫迪去了矽谷,大概有5000個還是1萬個印度人在迎接莫迪,場面壯觀,“印度人正占領矽谷”,Google的CEO是印度人,微軟的CEO是印度人,日本軟銀的CEO是印度人,但是他們給人家打工很厲害,回國創業就不行,所以也沒有什麽特別值得羨慕人家的。印度本土的互聯網公司全面被美國打敗,我們在國外不行,回來以後一定要守住本國市場,不斷嘗試走出去。

所以我們是看到這樣一個信息革命和互聯網發展的巨大的趨勢,滴滴又正好處於這樣一個分享經濟的風口浪尖,雖然還有很多的挑戰,雖然我們還是很年輕,但是我們還是有這樣的決心,讓出行更美好,讓司機受人尊敬,打造一家世界頂級的科技公司,謝謝大家!

互聯網時代 程維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8805

遠不止是6s!iPhone還剩30%電量就自動關機

11月29日消息,據Business Insider報道,最近不少蘋果用戶在蘋果官網論壇和各大社交網站投訴稱,他們在iPhone上安裝了最新iOS升級後,手機耗電速度明顯比平時快了。而受到這個故障影響的設備不僅有蘋果官方已經承認的iPhone 6s,還有iPhone 6、iPhone 6s Plus和iPhone 5s。

用戶們稱,在將系統升級到iOS 10.1或iOS 10.1.1後,有些機型的iPhone就會出現自動關機的故障,哪怕手機顯示還有30%左右的電量也會像電量耗盡了一樣自動關機。他們給iPhone接上電源線後,手機就會迅速回到30%電量的位置。

Hacker News和Reddit網站的用戶也報告了類似的問題,有些用戶說最新系統升級還導致電池電量迅速被耗盡和電池電量計算錯誤等問題。

從用戶們提供的信息來看,發生這個故障的條件似乎各不相同但是有一點是相同的,那就是手機自動關機的時候都是電池電量在30%左右的時候。

蘋果在本月早些時候宣布了一項“iPhone 6s電池免費更換計劃”,但它說只有“在2015年9月至10月期間生產的一小部分iPhone 6s”受到這個問題的影響。

因此,蘋果只會為一小部分iPhone 6s免費更換電池。但是除了iPhone 6s之外,似乎其他機型的用戶也遇到了類似的問題,可能某些iPhone用戶還在使用有缺陷的電池,而且暫時沒有合適的解決辦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5356

入主白宮還剩10天,特朗普與馬雲長談笑納“百萬工作”

在美國創造100萬個就業崗位,對美國當選總統特朗普來說是“很棒的事”,對馬雲來說,是新經濟與全球化的潮流。

北京時間1月10日淩晨,特朗普與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雲在紐約的特朗普大廈整整交談了40分鐘。稍後他們在面對媒體時,當特朗普提到,“我們將做一些很棒的事”時,馬雲在一旁補充道,“中小企業,關於中小企業”。

盡管在競選時拿對華貿易說事,在內閣組建中又將有“貿易鷹派”之稱的納瓦羅(Peter Navarro)任命為美國對外貿易談判代表,但商人出身的特朗普還是對中國資本展現出了“務實”的一面。

雖然此次會談還有其他企業的大佬參加,但會談結束後,守候在大廈內的媒體卻發現,是來自中國的“互聯網巨頭”馬雲,陪伴特朗普走出會議室。兩人在會議室外接受了媒體的短暫采訪,並且毫不吝惜對對方的溢美之詞。

40分鐘的會談結束後,特朗普、馬雲互相對對方大加稱贊。

特朗普稱贊馬雲道:“他是很出色的創業家,全球最好的創業家之一。”馬雲也稱贊特朗普是個“非常聰明的人,優點就是心胸開闊、從諫如流”。

此次會談的主題是全球貿易下的中小企業和消費者的未來發展和機會。因此,馬雲與特朗普的交談離不開“中小企業”這一關鍵詞。在阿里巴巴的海外擴張計劃中,預計未來5年內會為美國帶來100萬個就業崗位。

這似乎是近期特朗普籌劃的一系列增加就業方案中,收成最大的一個。

5年新增百萬就業崗位

馬雲向特朗普表達了促進兩國企業間友好合作的願望,他說:“作為企業家,我當然希望世界上第一大經濟體和第二大經濟體,能夠進一步發展經貿合作,這不僅對中美兩個國家很重要,對全球的中小企業和消費者都很重要。中國和美國需要推動中小企業的全球化,幫助全球中小企業在全球做生意,這是兩大經濟體的責任,也是每個企業家的榮耀和責任。”

對於馬雲而言,會談的內容聚焦在阿里巴巴將為美國提供的就業機會方面。在阿里巴巴的海外擴張計劃中,預計未來5年內會為美國帶來100萬個就業崗位。具體而言,阿里巴巴在美國的擴張將在諸如服裝、紅酒、水果等領域發力,重點連接美國的中西部地區與東南亞。

對於如何打造這100萬個就業崗位,阿里巴巴集團在聲明中表示,將幫助美國100萬名中小企業商人與農民,將美國的產品通過阿里巴巴的平臺接觸中國與更多亞洲國家的消費者。目前,在阿里巴巴平臺上銷售的美國產品包括來自西北太平洋地區的車厘子、華盛頓州的蘋果以及阿拉斯加地區的海產品等。

此外,馬雲還向特朗普介紹了中國的小企業發展趨勢和消費新形態。馬雲說,現在中國正在從制造大國轉向消費大國。中國有3億中產階層,未來不久會增加到5億,中國將會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進口和消費市場,這對美國中小企業和消費者來說,也是一個巨大的機會和現實的存在。

中國日益成長的中產階層具備的消費實力,對美國來說是巨大的機會和現實的存在。

去年,阿里巴巴集團的資料顯示,約有7000個美國品牌通過天貓商城向中國消費者出售了價值150億美元(約合1040億元人民幣)的產品。

當被問及是否擔心特朗普在競選期間所表現出來的對中國不友好的情緒時,馬雲說:“這點我並不擔心,總有人得站出來說我們應該加強貿易,而不是增加更多的貿易壁壘。”

馬雲與特朗普會面後,紐交所(NYSE)數據顯示,阿里巴巴股價上漲1%,當天報收於94.72美元。

全球化布局一環

早在2014年9月赴美IPO前後,阿里巴巴就在美國投資了一系列初創公司,比如社交應用Tango、拼車軟件 Lyft、遊戲制作商Kabam、母嬰電商 Zulily等。從布局範圍上看,比騰訊的海外投資更寬泛。騰訊基本上聚焦在其核心主業手遊和社交等項目,像動視暴雪(Activision Blizzard)、Supercell、瑞典P社(Paradox Interactive)等;阿里的投資則展現出一種“廣撒網”和布局生態的特點,這與上市前靠投資打開美國市場、在當地用戶與投資人心里建立印象不無關系。

上市後,阿里在美投資的頻率相對有所下降,但方向更為聚焦,主要圍繞電商、新技術和社交領域,比如此前飽受爭議的AR增強現實公司Magic Leap。由於美國電商市場已經被亞馬遜(Amazon)和億貝(eBay)兩家巨頭占領,阿里寄希望於在美國找到未來能抗衡雙寡頭的投資標的,像投資Jet.com、Zulily等。而在新興市場,阿里正在掌控當地的電商話語權,比如控股東南亞最大電商來贊達(Lazada)。

但目前看,這些在美布局尚未與阿里自身業務形成協同效應,這與阿里只在這些公司中普遍占有較少股份有關,而阿里在國內的投資基本是以控股或大股東地位為主。

從投資收效上看,目前最明顯的一個標的是阿里巴巴2015年2億美元投資的閱後即焚社交應用Snapchat,後者在不久前美國大選時已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秘密遞交IPO申請,估值比阿里巴巴入股時擡升了近一倍,超過250億美元。除了投資公司,阿里影業(01060.HK)在洛杉磯設有辦公室,主要工作就是與好萊塢電影制作公司談投資與合作,拓展海外市場。

阿里巴巴CEO張勇已經很明確地表示,全球化是公司未來最重要的戰略方向。不只是“貨通全球”層面的布局,更要參與到全球互聯網下一輪的技術進步過程中,這意味著阿里的全球布局將繼續走向深入。

第一財經記者從阿里內部了解到,阿里在杭州設有一個集團投資部門,但整個公司的投資步調是由身在香港的董事局執行副主席蔡崇信掌控。他也是當年幫助繈褓中的阿里巴巴拿到高盛與軟銀融資的那位“站在馬雲背後的男人”。

中企投資熱情依舊

除了會見馬雲,特朗普團隊的其他成員此前也在與中國投資者接觸。

據美媒報道,去年11月16日,也就是特朗普勝選總統後的一周,特朗普的女婿賈里德·庫什納(Jared Kushner)與中國安邦保險集團(下稱“安邦集團”)董事長吳小暉餐敘,其間商談了紐約第五大道666號一座41層高摩天大樓的翻新工程項目。作為地產商,庫什納名下經營了一家價值數十億美元的家族企業:庫什納公司。該棟建築象征了庫什納家族地產行業的輝煌。

伊萬卡·特朗普和丈夫庫什納

至於庫什納公司是否會與安邦集團達成最終協議,庫什納的發言人海勒(Risa Heller)稱,庫什納企業將會尋求美國聯邦政府的許可,而聯邦政府此前也沒有阻止安邦收購華爾道夫酒店。

針對安邦集團與特朗普女婿家族的合作,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陸慷9日在例行記者會上回應相關問題時表示,經過近40年的發展,中美之間保持著非常密切的經貿關系,各種商業往來也很多,“我們無法對每一起商業往來發表評論”。

此外,中國首富王健林麾下的大連萬達集團也在近年對美國進行了一系列巨額收購交易。王健林已表達了要在美國進行更多投資的願望。但是,他的投資熱情面臨的卻是一些美國立法者呼籲政府加大對此類交易的審查力度。因此,去年12月,王健林捎話給美國電影協會主席,希望後者轉告特朗普,如果他(特朗普)阻止中企在美投資,那麽將有至少2萬美國人丟掉飯碗。

去年3月,更有美媒爆出,在新澤西州修建的一棟“特朗普大廈”將通過EB-5的投資移民項目籌措資金。根據該項目,外國人如承諾創造就業崗位,投資至少50萬美元,就可以獲得兩年簽證,進而他們本人及家人獲得永久居住權的可能性很大。2014年相關數據顯示,當年美國發放了1.06萬份此類簽證,其中85%的人來自中國。

去年,中國“玻璃大王”福耀集團董事長曹德旺也在擴大在美產業。已在美國莫瑞恩投資6億美元建造汽車玻璃廠後,曹德旺去年10月還表示計劃在美國投資10億美元建廠生產汽車玻璃。

此前,中國臺灣的電信業巨頭富士康也表示,考慮在美擴大投資,但其規模尚無定論。

特朗普的引資大計

在會見馬雲的前幾周,特朗普本人還在去年勝選後會見了日本軟銀集團總裁孫正義(Masayoshi Son)。後者承諾將對美國投資500億美元,並創造5萬個就業崗位。

在與不同的外國資本打得火熱的背後,不變的是特朗普競選時最雄心勃勃的口號:把制造業帶回美國。

在成功競選美國總統後,特朗普表示,將要實施前總統里根主政時代以來最大幅度的稅制改革。通過減稅和放松管制,將本土企業留在國內的同時,吸引外國資本加大對美國的投資。

特朗普所提出的稅制改革其關註度較高的集中在兩點:除了對個人所得稅稅率調降和簡化,更主張將當前企業所得稅從35%降到15%;此外,新工廠和新購設備的成本可以抵稅。

因此,對於美國國內企業,無論是通過“高額邊境稅”施壓,還是主動與企業老總電話溝通,特朗普的初衷就是要把制造業崗位留在美國;而對於外資而言,通過降低關稅、給予優惠等措施,吸引包括中國資本等外資在美國新建工廠,帶動就業,特朗普正在利用“大棒加胡蘿蔔”的策略,把更多“制造業帶回美國”。如此,既能兌現他競選時的承諾,又是對在大選中支持他的藍領工人“投桃報李”。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167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