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宸鴻未演先轟動 低調老董不自在

2010-11-01 TCW




「你參與抽籤了沒?」這是十月十九日起,各大券商營業員,最常接到的電話內容,為的就是十月二十九日要上市的宸鴻光電(TPK)。

這 檔可說是台灣最純正的蘋果概念股,吸引投資法人的關注,一再將未來股價喊上六百元,引發今年來最大的新股上市全民運動,總計吸引五十八萬人參與抽籤,申購 數達二百四十五倍,凍結市場逾一千二百八十億元資金。中籤率只有一‧三%,比大樂透普獎平均中獎率一‧七%還低。這股熱潮,恐怕連宸鴻董事長江朝瑞自己都 沒想到。

一手創辦宸鴻,同時投注心力在透明玻璃投射式電容技術的江朝瑞,因為這個新技術的資金投入門檻大,在公司成立以來,就有上市籌資的想法。

法人追捧不已!卻因條文解釋多等兩週

原 本,江朝瑞的想法,與未上市股王晨星半導體董事長梁公偉一樣,第一目標都是美國納斯達克(Nasdaq)。不過二○○七年時,江朝瑞在花旗投資銀行大中華 區前董事總經理李明山建議下,因為美國投資人不了解科技零組件產業,恐怕不易受青睞,最好的股市,應該是科技股最受歡迎的台灣市場,而放棄赴美掛牌的想 法。

但是當時台灣證交所還沒有第一上市條例,資金門檻壓力讓江朝瑞一度想轉往香港股市掛牌。然而二○○八年此法令一開放後,江朝瑞隨即轉向,回到他最熟悉的台灣掛牌,才能引發此次的全民抽籤潮。

此時,卻又發生一個小插曲,原本打算在十月十三日就掛牌的宸鴻,在準備掛牌之際,九月二十七日突然傳出,因為有外資法人委請律師,向主管機關要求解釋,外資法人是否可以購買外國企業來台上市第一上市和TDR(台灣存託憑證)。

沒想到,證期局回覆,因為法令條文無此規定,恐怕是不能買,所以需要和央行討論是否開放。這一小意外又延後了宸鴻的上市作業。為了讓外資法人也能投資宸鴻,才將掛牌日延到十月二十九日。

宸鴻繞了一圈,從美國、香港到台灣,最後還因一個條文而延後掛牌,卻還是讓法人追捧不已,宸鴻究竟有何魅力?

魅力一:開發獨家專利,客戶群大

沾上蘋果光是最主要原因,由於宸鴻獨家和蘋果合作開發玻璃投射式電容技術,最後由蘋果將此技術專利註冊為蘋果所有的雙面ITO(導電玻璃)技術DITO,也因為有了這個技術,才讓蘋果能推出iPhone、iPad產品。

平時低調的江朝瑞,現在因為蘋果而爆紅,受到各方追捧,他也感到相當不自在。江朝瑞甚至對友人說,「我們只是小供應商,沒有蘋果,就沒有我們啦!」

宸鴻雖然為蘋果生產觸控面板,但憑著技術底子,宸鴻再開發出一項專利技術——單面ITO技術SITO,繞過為蘋果獨家開發,讓宸鴻也能為其他業者開發觸控面板。

宸鴻為蘋果開發的DITO專利,就是在ITO導電玻璃的上層與下層,兩面都貼上感應器。而SITO就是將兩面的感應器貼在同一面上,效果和雙面製程一樣,但卻完全避開了蘋果所使用的專利,讓宸鴻的客戶群,不只有蘋果。

走進宸鴻位於廈門的總部,可以看到各式各樣智慧型手機製成的相框,從宏達電(HTC)、索尼愛立信(Sony Ericsson)、黑莓機(BlackBerry)等各大品牌,放在宸鴻的走廊與各大會議室中,當成裝飾,這些全都是宸鴻的客戶。

魅力二:良率九成,高於同業水準

第二個原因,就是高於同業的良率水準。宸鴻的生產良率在目前電容式產業中達到最高約九成水準,超出勝華約十個百分點,又沒有如勝華一樣,還有兩成營收並非來自觸控螢幕製造,純度較高。

最後,則是加上籌碼相對少,此次釋出只有資本額一四%的籌碼,再加上技術扎實,讓法人視宸鴻為觸控面板的必備持股,才會未演先轟動,成為市場焦點。

只是在上市前夕,碰上了金管會調查另一高價股盈正豫順的炒作事件,讓宸鴻的上市案更令外界關注,不過宸鴻是直接上市,股價不像盈正豫順已在興櫃被炒高,所有投資者立足點相同,因此追捧的熱情不減。

隨著宸鴻上市日期越來越近,目前無論是外資報告或者券商報告都在漫天喊價,從九月底的四百元一路喊上六百元,抽中一張至少「賺三十萬」的想像,才造成這次超級熱潮。

為了避免投資人受到不實資訊的誤導,宸鴻高層無論在私下或公開場合,都避免提到公司數字和財務預測。此次在上市前,證交所還稍稍提醒,希望公司低調點。因此,宸鴻的上市前法說會對於數字和預測也都將維持一貫,保守以對,希望降低外界的過度關注。

這也反映了江朝瑞低調的個性,更不希望投資人因為不實資訊而投資受害。

未來觀察重點:對手突破研發、擴產競爭

搭著這波觸控熱潮,無論是宸鴻或勝華,估計都將花三億美元擴產,明年產能開出後,將是觸控面板廠對決廝殺的一年,更考驗各家的技術實力。

接下來,宸鴻的蜜月行情,股價能漲多高?能走多久?

首先,是觀察面板廠大廠,如友達、奇美電的內嵌式製程良率,面板廠積極以內嵌式製程直接將觸控面板做在面板,繞開宸鴻最擅長的貼合技術;其次是如勝華等對手的量產和成本下降幅度,這也是影響法人對宸鴻持股信心的變數。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919

﹁志工﹂辜仲諒現身 ﹁副教授﹂辜仲瑩開課 沉寂二年 辜家兄弟復出首演轟動

2011-2-28  TWM




好久不見辜仲諒、辜仲瑩兄弟!哥哥辜仲諒從慈善出發,身段柔軟,不看清楚還以為就是基金會裡的尋常志工;而弟弟辜仲瑩以副教授之姿,在大學開課,引發媒體瘋狂追逐。這對性格迥異的兄弟以一低一高的姿態,為重返市場熱身。

撰文‧劉俞青

沉寂了二年之久,辜仲諒、辜仲瑩這對分別執掌超過數千億元金融版圖的辜家兄弟,經過幕僚仔細的思考與估算之後,近日,各自選擇不同的舞台復出江湖;但兩人性格大相逕庭,境況也各異,因此復出的姿態不同,身段也不一樣。

相 對之下,哥哥辜仲諒的處境其實更為艱難;去年十月紅火案一審宣判,辜仲諒被判九年重刑,官司還在繼續上訴;另外還有一樁澄清湖購地案,至今還在地院審理 中。換句話說,陰霾雖然逐漸沉澱,但官司風暴畢竟尚未遠離,一位金融界的長輩友人說:﹁如今就談復出,還是一條漫漫長路。﹂但情勢並非如此單純,辜仲諒畢 竟是長子,無論外界風雨,中信金的版圖仍以他為首,是永遠不會改變的事實。但近幾年來,爸爸辜濂松的健康情形大不如前,偌大的事業版圖非得有人主政不可, 因此即使外界情勢交迫,但評估集團內部狀況,尤其去年剛剛生下家族內唯一的女兒之後,辜仲諒這位大公子選擇從最安全、也最有助於形象提升的慈善基金會董事 長身分出場。

哥哥復出﹁首演﹂大成功

儘管之前辜仲諒已經好幾次低調參與基金會的活動演出,但始終沒有對外界正 式露臉。幾經推敲,辜家大少復出的對外﹁首演﹂,選擇在去年溫馨歡樂的耶誕節氛圍下,在十二月二十五日當天,辜仲諒和一六○位偏遠弱勢的小朋友共度耶誕 節。或許是當天小朋友純真的性情感染下,理著平頭、神采奕奕的辜仲諒叔叔講故事、做薑餅,帶孩子們逛故宮,最後還當起耶誕老公公送禮物,氣氛融洽。

據悉幕僚們事後評估,這次的首次演出:圓滿成功。

首 演開紅盤,讓幕僚們信心十足,因此第二場演出時間緊接著很快敲定。今年一月二十三日,辜仲諒和七十位長期接受基金會課後輔導的學子們一起圍爐,首演時還顯 得有點生澀的辜仲諒,逐漸熟悉這樣的舞台,和過去穿西裝、打領帶的辜董事長畢竟不一樣。他穿起輕鬆的休閒服,敞著半開的襯衫,辜仲諒很快就融入孩子的世界 裡,穿上綠色的基金會背心,和現場志工們幾無二致。

辜大少柔軟的身段,讓這條復出之路儘管漫長,但終究有了不錯的開始。

弟弟開課談購併格外有感受相對於哥哥的低調、柔軟,過去被媒體形容為獵豹,甚至以﹁性格高傲﹂形容的弟弟辜仲瑩,就很不一樣。

也許是官司陰霾逐漸散去的關係,辜仲瑩做起事來開闊許多。儘管和哥哥一樣不掛名公司任何職務,但接受媒體採訪仍然侃侃而談購併寶來證的種種方式,而且去年尾牙時就主動向媒體高調宣布:我要去教書了!

這個被外界解讀為﹁自行架設舞台﹂的出場方式,大出市場人士的意料之外。有人以﹁官司遠離,復出江湖理所當然﹂解釋,也有人認為﹁果然是辜仲瑩風格,行事思考都與眾不同﹂。

這次辜仲瑩選擇的開課地點是東吳大學企研所,他的爸爸辜濂松恰好是該校董事會裡的監察人。過去幾十年來,辜家對東吳大學﹁貢獻良多﹂,辜濂松是東吳大學會計系的傑出校友,連辜仲諒也是東吳日文系畢業,一門三傑都與東吳大學關係緊密。

開課當天,幾十家媒體擠爆小小的教室,恭候辜仲瑩的到來。辜二少在眾多鎂光燈的對焦下,蓄著小鬍子、穿著白色襯衫、一身晒得發亮的皮膚,有如王子般翩然駕到,還帶上前財務長邱德馨作為助教,坐鎮在教室最後一排監看,氣派十足。

在麥克風前,辜仲瑩暢談開發金控對購併寶來證的看法,也仔細解釋這次為什麼會來開課的原因,和過去高傲的態度相比,其實也有很大的轉變。

在東吳大學開了一門課,以後每周一下午,都會出現在東吳大學的校園裡,等於過去幾乎從不和外界打交道的辜仲瑩,對外開了一扇小窗,伸出一根手指頭和外界互動,學習用不同的態度,逐漸重返市場。

課堂上,辜仲瑩開的這門課叫﹁企業購併理論與實務﹂,但在現實世界裡,他就是因為購併金鼎證,付出慘痛的代價,不僅損及股東權益,也讓自己因此官司纏身,繞了一圈,才在此以教書作為重新出發的舞台。﹁人生如課,課如人生﹂的交錯情景,想必辜二少上起課來特別有感受。

和哥哥以﹁志工﹂低調復出相比,﹁副教授﹂辜仲瑩成功聚集所有媒體的關注,兩兄弟一低一高的出場方式,對比強烈,讓人印象深刻。未來,兩兄弟各擁中信金、開發金,勢必還會在市場上碰頭,一舉一動永遠都是市場焦點。

劉俞青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894

來台掛牌 精品店化妝師紅木未演先轟動

2011-5-16  TWM




即將在五月三十日於興櫃掛牌的紅 木集團,未掛牌先轟動市場,主要是該公司創了幾個第一,是第一家純外資在興櫃掛牌公司,也是國內第一家道地的精品概念股。成立於一九九二年的紅木集團,以 專做高級精品店裝潢為主,LV、Gucci等國際知名品牌都是它的客戶。隨著亞洲地區對精品需求快速增加,扮演精品店化妝師的紅木集團,角色日趨重要。

紅木集團的創辦人是新加坡華裔商人蘇聰明,早年從一般的室內裝潢起家,在切入高級精品店裝潢後,現在已經是各大精品店拓點時,指定的裝潢公司。該公司靠著新加坡與馬來西亞兩處主要營業據點,將裝潢業務擴大到全球。

目 前,紅木集團的客戶群遍及世界二十多個國家,Hermès(愛馬仕)、LV(路易威登)、Cartier(卡地亞)、Armani(亞曼尼)、 Burberry、Gucci、Coach、Rolex(勞力士)、Prada等。紅木集團總經理Peter曾表示,在台灣掛牌後,希望利用資本市場擴充 生意,除了可擴展客戶,並希望打進大陸市場。

而從紅木集團的業績可以看出,精品生意跟景氣息息相關。金融海嘯前,該集團EPS(每股稅後純益)僅一.三三元,海嘯過後,業績快速成長,二○○九年營收十一.二億元台幣,稅後純益一.三二億元,EPS四.五元,一○年EPS也保持在四.二八元附近。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163

希爾頓謀求上市:那些轟動一時的PE收購案如今又在何方?

http://wallstreetcn.com/node/56625

紐約時報刊文,希爾頓週四向SEC遞交了在紐約上市的文件,顯示出PE行業正將手中在金融危機前收購的公司推向市場。但其他PE主導的大型收購案似乎並沒有取得多大進展。此次希爾頓尋求IPO是否能給其他PE持有的公司帶來啟示?

當年收購熱潮時代紅極一時的公司,今天怎麼樣了?

PE依然持有的公司

TXU,曾經是最大的槓桿併購,可能也是最令人失望的。K.K.R.、TPG Capital、高盛、雷曼、花旗和摩根士丹利2007年以450億美元的價格就收購德克薩斯能源巨頭TXU達成協議,稍後改名為Energy Future Holdings。自此因天然氣價格下跌導致該公司苦苦掙扎。現在一群投資者仍對該公司的未來爭執不下。

First Data,這家信用卡處理公司自2007年被K.K.R.以290億美元價格收購以來一直難以盈利。今年摩根大通高管Frank J. Bisignano接手成為First Data的首席執行官,該公司嘗試了非尋常策略改善盈利。

Clear Channel Communications,這家軟件製造商在2005年被7家PE以113億美元購買,去年這7家PE公司通過借款拿出了7.2億美元紅利。6月有報導稱該公司正考慮出售旗下一個部門。

Toys 「R」 Us,零售商Toys 「R」 Us在2010年遞交上市文件,但沒有達成協議。儘管今年一度有買家出現,但該公司最終撤銷了上市請求。Bain Capital and K.K.R.以及房地產開發商Vornado Realty Trust在2005年以66億美元收購該公司,但一直陷於如何增長的怪圈中。

已被出售或上市的公司

HCA,在向PE支付大量紅利並允許其收回投資後,這家連鎖醫院於2011年上市。2006年,HCA以330億美元的價格被Bain Capital, K.K.R.和美林證券PE部門收購,這被看做信貸熱潮時的成功代表。

Alliance Boots,K.K.R.在2007年以220億美元價格收購這家歐洲零售藥房,這是當時歐洲大陸最大的槓桿收購,也是成功的案例。去年Walgreen簽署協議,將在2015年全面掌控Alliance Boots,並給予K.K.R.可觀回報。

Freescale Semiconductor,2006年TPG Capital,黑石、凱雷集團和帕米拉以176億美元收購這家電腦芯片製造商,但這家公司一直陷於疲軟的消費者需求和承重的債務壓力。2011年上市時該公司股價處於預期價格區間的底部。

Neiman Marcus,TPG和Warburg Pincus這兩家PE持股人在2005年花費51億美元買下奢侈品零售商Neiman Marcus,但本週他們以60億美元的價格把Neiman Marcus出售給了由Ares Management和一家加拿大養老金領導的集團。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5257

【案例】泡饃賣到曼哈頓:西安小吃如何轟動紐約街頭

來源: http://new.iheima.com/detail/2014/0103/57626.html

“西安名吃”賣的是最普通不過的泡饃,不同的是把店開到了曼哈頓,還經營的紅紅火火,並且能吸引兩類完全不同的顧客:一類是初來乍到的中國移民或者遊客;另一類是完全沒有中國血統也沒到過中國的粉絲,這部分人群占到他們顧客的一半以上。i黑馬覺得,“西安名吃”的成功必有其原因,如“店長”傑森所說,經營的秘密是去抓住這些特定顧客們喜愛的東西。“他們會重視一個裝飾有一條條飛龍和金色大鳳凰的大宴會廳嗎?我不認為曼哈頓的人們會那麽重視。人們在乎的是那些更加實實在在的東西,在乎的是你出售的東西。”每天中午,前來曼哈頓中城這家面積900平方英尺的“西安名吃”餐廳就餐的顧客都要排隊等候30分鐘。很多來排隊的顧客或許對西安,這座中國西部陜西省的省會城市、兵馬俑的故鄉並不熟悉。不過他們卻都知道這個城市的招牌小吃――香辣孜然肉夾饃、涼皮或者扯面以及羊肉泡饃――這要歸功於“西安名吃”在紐約市開設的6家分店並在不同飲食習慣人群中越來越高的人氣。其中一些比較有名的顧客包括安德魯•席莫(Andrew Zimmern)和安東尼•波登(Anthony Bourdain)這兩位旅遊美食節目的主持人。25歲的傑森・王(Jason Wang)和他的父親大衛・石(David Shi)是“西安名吃”的兩位老板,對小王來說,開設這家餐飲連鎖店既是他的商業興趣,也是一件對他個人具有重大意義的事情。傑森出生於西安一個熱愛烹飪的家庭,他生動地回憶起了“泡饃”(饅頭泡在肥美的羊肉湯里)的味道,他的爺爺在他小學的時候就給他做泡饃。像大多數中國家庭一樣,傑森的家人也總是在假期里聚在一起準備一頓盛宴,經常以西安的特色菜肴為主。在1990年代末期移居美國之後,對家鄉味道的懷念讓傑森和他父親萌生了利用爺爺的秘密配方制作食物的想法。經營西安小吃是這種思鄉之情的副產品。在餐飲業從事了各種各樣的工作之後,2005年,傑森的父親在紐約皇後區亞裔人士聚居地法拉盛(Flushing)開設了他自己的珍珠奶茶館,另外還出售手工制作的西安特色小吃。“當時,這甚至不是為了賺錢,”傑森回憶說,“我們自己懷念這些小吃,我們想在家里吃。因此,它湊巧就成為我們現在制作和出售的東西。”但時機的選擇是對的。2005年左右,中國北方地區出現了新的美國移民潮。他們為之前以粵菜為主的美食圈帶來了新的風味。在紐約,那些地方特色小吃變得如此受歡迎,以至於“人們開始前往法拉盛品嘗這些美食。”傑森說。沒過多久,小王的父親就意識到他制作的食物要比珍珠奶茶館更有利可圖。2005年末,他用自己的積蓄在法拉盛開設了第一家“西安名吃”。店面又小又簡陋,位於Golden Mall地下,僅有兩個員工,至今依然存在。來自傑森爺爺絕密配方的香料和醬汁分別由20多種材料調制,成為這家小店的制勝法寶。傑森在大學畢業後不久就加入了這個家族企業。在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Washington University)獲得的商科學位讓他在塔吉特百貨公司(Target)找到了管理庫存這麽一份體面的工作。然而作為在大學期間就任職於一家網站開發初創企業賺取自己零用錢的人,與其說傑森是一位白領階層的辦公室經理,倒不如說他是一名企業家。不久,他發現自己在紐約要從頭再來,虛心學習這個家族餐廳運營的方方面面。他一天要站13個小時,扯面、幫客人點餐、清潔衛生,甚至要用嬰兒車運送食材。“(員工們)曾經在給我父親打完電話之後忘了掛電話。他們一群人正在議論,還說,老板的這個兒子很差勁,他什麽都不會做。他動作實在太慢了。”傑森回憶起這個艱難的開端時笑著說。然而,傑森帶來的卻是未來發展的宏偉願景。雖然西安名吃帶有中國特色,但傑森從來沒有將這門生意限制於中國社區的小圈子內。他把大多數中國餐廳的失敗歸咎於他們在定義市場的時候,以他們狹隘的目光擴展業務。“(中國)人總是認為唐人街就是整個世界,”傑森說,“每個人都把註意力放在怎樣跟唐人街這個微縮世界里的那些‘南方人或北方人’競爭,而不是我們如何在美國與其他類型的餐廳競爭。”傑森考慮到了更廣泛的消費者。從他與那些非亞裔朋友在美國的成長經歷中,他意識到很多美國人尋求的並不是一種特定類型的食物,而是口味純正的食物。作為一名大學生,傑森不怕麻煩地和他的同學們去搜尋正宗美食,無論是中國菜、還是墨西哥、美國或地中海美食。因為曼哈頓匯聚了全球的飲食文化,它與大學的環境非常相似,那里有很多思想開放的年輕人喜歡冒險體驗不同的食物。傑森非常自信,只要他們能夠保持他們產品的質量,西安名吃就能在曼哈頓甚至在曼哈頓之外找到它的顧客。他的想法是對的。在四年里,西安名吃四家新的連鎖店相繼紮根於曼哈頓中城、唐人街、紐約大學附近的聖馬可廣場(St. Mark’s Place)和布魯克林的威廉斯堡。另有一家可以坐著就餐的餐廳――Biang!制作BiangBiang面,也於2012年在法拉盛開業。這些餐廳都經營快餐,店面很小,每家餐廳的座位不足35個,食物價格極為低廉――一個肉夾饃賣3美元;一大碗牛肉面的售價還不到8美元。保守估計,這家連鎖店僅曼哈頓中城的店鋪在平常的工作日里每年就能吸引14萬消費者,這意味著它每年的營收至少有110萬美元。與眾不同的是,他們的餐廳能吸引兩類完全不同的顧客:一類是初來乍到的中國移民或者遊客;另一類是完全沒有中國血統也沒到過中國的粉絲,這部分人群占到他們顧客的一半以上。這家餐廳的名氣也吸引了電視制作人安德魯•席莫和安東尼•波登。他們在旅遊頻道的“奇妙美食之旅(Bizarre Foods)”和“天下美食(No Reservations)”這兩檔節目中都對西安的特色小吃做了專門介紹,現在店里的電視上會播放這些節目。今年,傑森贏得了兩項飲食大獎,薩加特(Zagat)的“30名30歲以下:紐約市餐飲界後起之秀(30 Under 30: NYC’s Food World Up-And Comers)”和“2013年度食客青年才俊(The Eater Young Guns Class of 2013)。”傑森認為規模迅速擴大既幸運又不幸。他知道要想穩步實現增長,就不得不對管理和運營進行改善。自那之後他將店里的電腦軟件進行了升級、對員工進行標準化培訓,並采用實時營收控制系統。他還重新整理和翻譯這些菜單,采用更加直觀的表述,如“spicy and tingly(辛辣刺激)”或者“cold skin noodles(涼皮面條)”,取代了難懂的中文名稱。為了能夠讓顧客們輕松獲取這些信息,傑森除了在各個餐廳的盛大開業典禮上發放免費食物之外,還在Facebook 和Twitter等社交網站,最近又在Instagram上――不斷發布信息,這是他宣傳戰略的一部分。可是,現在面臨的更大挑戰是滿足急速上升的需求。傑森回憶道,過去,一小盒生面團能夠滿足一天面點的用量。但現在要好幾大桶。三年前,他預先考慮到來自擴張的這種壓力,他開始在布魯克林建立一個5,000平方英尺的廚房,那里有十幾個員工,晝夜倒班,現在它可以為每家店鋪需要用到的面條、醬汁和肉進行大量生產。這種方式不止令產品質量標準化,餐廳烹飪和服務的速度也顯著加快。最近,傑森又萌生了機械化生產的想法。可是,他從中國引進的涼皮制作機器要麽生產出很差的產品,要麽就幹脆無法正常運轉。直到現在,西安名吃出售的所有產品依然為手工制作。給他們的食物增加了85%風味的那些秘制配方和醬料又是如何制作的呢?那些依然是由他的父親在家完成,雖然傑森本人現在已準備好承擔這一責任。隨著西安名吃的發展,關於如何吸引到更多的顧客,討論之聲不絕於耳――租借更大的店面,少放辣椒以迎合美國人的口味,保持店內空氣流通、播放輕柔的音樂,比如用中國的古箏來取代吵鬧的說唱音樂。但是傑森從來都不熱衷於盲目擴張。“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人能夠滿足所有人的需求,除非你出售空氣。”一直堅持迎合特定群體和保持食物正宗口味的傑森說道。“不是所有人都喜歡說唱,但是對我而言,我想要吸引的這部分人就是――更年輕、更有冒險精神,他們不介意在他們的生活中、音樂中還有食物中稍加些辛辣味道。”持續發展的關鍵,正如傑森指出的,是去抓住這些特定顧客們喜愛的東西。“他們會重視一個裝飾有一條條飛龍和金色大鳳凰的大宴會廳嗎?我不認為曼哈頓的人們會那麽重視。人們在乎的是那些更加實實在在的東西,在乎的是你出售的東西。”傑森計劃在紐約市開設更多餐廳,並繼續直接管理這些店鋪。他已經拒絕他父親提出的特許經營想法,因為傑森認為這樣只會降低產品的質量,並攤薄利潤。他願意發掘的一條新途徑是提供活動用餐,因為很多人在網站上提出此類咨詢。或者是拓展到新英格蘭。最近在洛杉磯“食客龍威虎將(Eater Young Guns)”活動中進行的廚藝表演吸引了一大批觀眾,傑森對於擴大餐廳規模很有信心。  相關公司: 數據來自 創業項目庫 作者:Heng Shao | 編輯:ningyongwei | 責編:寧詠微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7155

轉載:《保富法》(一篇轟動整個上海灘的千古奇文)信璞上海

http://blog.sina.com.cn/s/blog_a3453d220101gnu6.html   
《保富法》作者聶云台先生,是清代名臣曾國藩的外孫,舊上海首任商會會長。他從自家的經歷和在上海所見所聞的富人家庭的變遷,來談富裕人家的持久發達之道。很值得一讀,特別是在當代。

  本文曾在上海《申報》連載,轟動上海,激盪時人之心,一時引起各界紛紛捐贈助學金四十七萬餘元(大家想當時的四十七萬元相當於現在多少錢),柳亞子等各界名流紛紛響應,一時傳為佳話。
  印光大師、柳亞子等佛學高士撰文傾力推薦。
  民間自發紛相印贈此書,至今在港、台地區和東南亞商人圈仍廣為流傳!

《保富法》
俗話說:發財不難,保財最難。我住在上海五十餘年,看見發財的人很多,發財以後,有不到五年、十年就敗的,有二、三十年即敗的,有四、五十年敗完了的。我記得與先父往來的多數有錢人,有的做官,有的從商,都是煊赫一時的,現在已經多數凋零,家事沒落了。有的是因為子孫嫖賭不務正業而揮霍一空;有的是連子孫都無影無蹤了。大約算來,四、五十年前的有錢人,現在家產沒有全敗的,子孫能讀書、務正業、上進的,百家之中,實在是難得一、兩家了。

  不單上海是這樣,在我的家鄉湖南,也是一樣。清朝同治、光緒年間,中興時代的富貴人,封爵的有六、七家,做總督巡撫的有二、三十家,做提鎮大人的有五、六十家,到現在也已經多數蕭條了;僅剩下財產不多的幾戶文官家庭,後人還較好。就我所熟悉的來說,像曾、左、彭、李這幾家,是錢最少的大官,後人比較多能讀書,以學術服務社會:曾文正公(曾國藩)的曾孫輩,在國內外大學畢業的有六、七位,擔任大學教授的有三位;左文襄公(左宗棠)的幾位曾孫,也以科學專業而聞名;李勇毅公(李鴻章)的孫子輩,有擔任大學教授的,曾孫也多是大學畢業;彭剛直公(彭玉麟)的後人,十年前也有在上海做官的。凡是當時的錢來得正路,沒有積蓄留錢給子孫的心,子孫就比較賢能有才幹。其餘文官比較錢多的十來家,現在後人多數都已經蕭條了;武官數十家,當時都比文官富有,有十萬、廿萬銀兩的,各家的後人,也是多數衰落了;能讀書上進的,就很少聽見了。

  我家與晚清中興時代的各大世家,或湘或淮,多數都是世代相交的關係,所以各家的興衰情形,都略有所知。至於安徽的文武各大家,以前富有豐厚的,遠遠勝過了湘軍諸人,但是今日都已經凋零敗落,不堪回首了;前後不過幾十年,傳下來才到了第三代,已經都如浮云散盡了。然而當時不肯發財、不為子孫積錢的幾家,他們的子孫反而卻多優秀顯達。最明顯的,是曾文正公,他的地位最高,權力最重,在位二十年,死的時候只有兩萬兩銀子;除鄉間的老屋外,在省中未曾建造一間房子,也未曾買過一畝田地。他親手創立的兩淮鹽票,定價很便宜,而利息非常高;每張鹽票的票價二百兩,後來賣到兩萬兩,每年的利息就有三、四千兩;當時,家裡只要有一張鹽票的,就可稱為富家了。而曾文正公特別諭令曾氏一家人不准承領;在他逝世後多年,後人也沒有一張鹽票。若是當時化些字號、花名,領一、兩百張鹽票,是極其容易的事情;而且是照章領票,表面上並不違法。然而藉著政權、地位,取巧營私,小人認為是無礙良心,而君子卻是不為的啊!這件事,當時家母知道得很詳細,而外面人卻是很少有知道的。《中庸》上面說到:君子之所不可及者,其惟人之所不見乎。文正公曾經對僚屬(同事下級)宣誓:不取軍中的一錢寄回家裡,而且是數十年如一日無違誓言;這與三國時代的諸葛公(諸葛亮)是同一風格的。因此,當時的將領僚屬多數都很廉潔;而民間在無形當中也受益不小。所以,為官者躬行廉潔,就是暗中為民造福;如果自己貪錢,那麼部下將領官吏,人人都想發財,老百姓就會受害不小了。

  《大學》上說:仁者以財發身,不仁者以身發財。《孟子》說:為富不仁,為仁不富。因為貪財與不貪財,關係著別人的利益和幸福;所以發財便能造罪,不貪財方能造福。世人都以為積錢多買些田地房產,便能夠使子孫有飯吃,過得幸福,所以拚命想發財。今天看看上述幾十家的事實,積錢多的,反而使得子孫沒飯吃,甚至連子孫都滅絕了;不肯取巧發財的,子孫反而能夠有飯吃,而且有興旺的氣象。平常人又以為不積些錢,恐怕子孫會立刻窮困;但是從歷史的事實、社會的經驗看來,若是真心利人,全不顧己,不留一錢的人,子孫一定會發達。現在我再舉幾個例子來說。

  宋朝的范文正公(范仲淹),他做窮秀才的時候,心中就唸唸在救濟眾人。後來做了宰相,便把俸祿全部拿出來購置義田,贍養一族的貧寒。先買了蘇州的南園作為自己的住宅,後來聽見地理風水家說:此屋風水極好,後代會出公卿。他想,這屋子既然會興發顯貴,不如當作學堂,讓全蘇州人的子弟在此處受教育,可使更多的人都興發顯貴,那樣就更好了。所以就立刻將房子捐出來,作為學堂。他唸唸在利益群眾,不願自己一家獨得好處。結果,自己的四個兒子都發達顯貴,作了宰相公卿侍郎,而且個個都是道德崇高的楷模。他的兒子們曾經請求他在京裡購買一所花園宅第,以便退休養老時娛樂,他卻說:京中各大官家中的園林甚多,而園主人自己又不能時常遊園,那麼誰還會不准我游呢!何必非要自己有花園才能享樂呢?范文正公的幾位公子,平日在家都是穿著布素衣服。范公出將入相幾十年,所得的俸錢,也都作了佈施救濟之用,所以家用極為節儉,死的時候,連喪葬費都不夠。照普通人的心理,以為這樣太不替子孫打算了,誰知道這才是替子孫打算最好的法子。不單是四個兒子都作了公卿,而且能繼承他父親的思想,舍財救濟眾人。所以,范家的曾孫輩也極為發達,傳到了數十代的子孫,直到現在,已經是八百年了,蘇州的范墳一帶,仍然有很多范氏的後人,並且還時常出優秀的子孫後代。世人若是想替子孫打算,想留飯積福給子孫,就請按照范文正公的存心行事,才是最好的方法。  再說元朝的耶律文正公(耶律楚材),他是元太祖(成吉思汗)及元世祖的軍師,軍事多數是由他來決策,他卻是借此而救全了無數的百姓。因為元太祖好殺,他善於說話,能夠勸諫太祖不要屠殺。他身為宰相,卻是布衣蔬食,生活儉樸。他是個大佛學家,利慾心極為淡泊。在攻破燕京的時候,諸位將領都到府庫裡收取財寶,而他卻只吩咐將庫存的大黃數十擔,送到他的營中。不久,就發生了瘟疫,他用大黃治療疫病,獲得了很大的效果。他也是毫無積蓄,但是他的子孫,數代做宰相的卻有十三人之多。這也是一個不肯積蓄私錢,而子孫反而享大發達的證據。

  再說清朝的林文忠公(林則徐),他是反對英國侵略以致於引發鴉片戰爭的偉人。他如果想發財,當時弄個幾百萬是很容易的事情。他認為鴉片貽害人民非常嚴重,所以,不怕用激烈的手段燒燬了鴉片兩萬箱。後來,英國人攻廣東,一年攻不進,以後攻陷了寧波、鎮江。清朝不得已,就將林文忠公革職充軍,向英國人謝罪談和。林公死了以後,也是毫無積蓄,但是他的子孫數代都是書香不斷,曾孫輩中尚有進士、舉人,至今日仍然存在顯達者。數年前故世的最高法院院長林翔,也是其中的一人,而且道德亦非常的崇高。這又是一個不肯發財,而子孫反而大發達的證據。

  再看與林公同一個時候發大財的人,我可以舉幾個例子:就是廣東的伍氏及潘氏、孔氏,都是鴉片場裡發大財至數百千萬銀兩的。書畫家大都知道,凡是海內有名的古字畫碑帖,多數都蓋有伍氏、潘氏、孔氏的圖章,也就是表明了此物曾經在這三家收藏過,可見得他們的豪富。但是幾十年後,這些珍貴的物品,又已經流到別家了。他們的楠木房屋,早已被拆了,到別家作妝飾、木器了。他們的後人,一個聞達的也沒有。這三家的主人,總算是精明能幹,才會發這樣的大財。當時的林文忠公(林則徐),有財卻不肯發,反而弄到自己被革職辦罪,總算太笨了吧!然而至數十年以後,看看他們的子孫,就知道林文忠公是世間最有智慧的人,伍氏、潘氏、孔氏,卻是最愚笨的人了。

  上海的大闊老很多,我所認識的,也可以舉幾個例子:一個是江西的周翁,五十年前,我在揚州鄙岳蕭家,就認識這位大富翁(當時的這兩家同是鹽商領袖)。有一天,周翁到蕭家,怒氣勃勃的,原來是因為接到湘潭分號經理的來信,說是湖南發生了災荒,官府向他們勸募捐款,他就代老闆周翁認捐了銀子五百兩,而周翁嫌他擅做主張,捐得太多,所以才發怒。那時他已有數百萬銀兩的財富,出個五百兩救濟,還不捨得。後來住在上海,有一天,譚祖安先生(譚延闓,曾任國民政府主席、行政院院長)與他同席,問他,如何發到如此的大富?他說,沒有別的法子,只是積而不用。他活到八十多歲才死,遺產有三千萬元,子孫十房分了家,不過十幾年,就已經空了。其中有一房子孫,略能做些好事,這一房就比較好,但也是遭遇種種的意外衰耗,所餘的錢也不多了。若是以常理來說,無論如何,每房子孫都有三百萬,不會一齊敗得如此之快;然而,事實上卻是如此衰敗。若是問他如何敗法?讀者可嘗試著閉目想一想,上海闊少爺用錢的道路便能夠明白,不用多說了。這位老翁,也是正當營業,並未取非分之財;不過心裡慳貪吝嗇,眼見饑荒,而不肯出錢救濟,以為積錢不用是聰明。卻不知道此種心唸完全與仁慈平等的善法相違背,我若是存了一家獨富之心,而不顧及他家的死活,就是不仁慈、不平等到了極處。除了本人自己受到業報外,還要受到余報的支配,也就是《易經》所謂的餘慶餘殃的支配,使獨富的家敗得格外的快,使大眾親眼見到果報的昭彰,能夠醒悟。

  再說一家,是上海十幾年前的地皮大王陳某,家中的財產有四千萬銀元,兄弟兩房,各分兩千萬。一九二五年,我到他家吃過一次飯,他住的房屋十分的華貴,門前有一對石獅子,是上海所少見的。他的客房,四面的牆壁全部都裝了玻璃架,所陳列的銅鼎,都是三千年的古董文物。有一位客人,指著這些古董告訴我說:這一間房子裡的銅器,要值銀元一百五十萬,中國的有名古銅器,有一半在此。這幾句話,正是主人最高興聽的。原來,一般富人的心理,就是要誇耀我有的東西都勝過其他所有的人。而道德、名譽、學問是錢辦不到的,這些富人無可奈何,只好在衣服、珍寶、房屋、器具上爭豪鬥勝,博得那些希望得到好處的客人來恭惟奉承。在我見了他之後,不過才七年的時間,上海地價忽然慘跌,加以投機的損失,以致於破產。陳家的古銅珍寶、房屋地產,一切的一切,都被銀行沒收變賣,主人也搬到內地家鄉去了。

  再說一個實例,就是上海哈同花園的主人,近日報紙上常有譏諷的評論:說他們生平對於慈善事業不肯多多幫助,並說他有遺產八萬萬銀元。試設想一下,財產八萬萬的收入,就照二釐的利息來計算,每年也應該有一千六百萬,如果他們肯將這尾數的六百萬元,用作救濟貧民之用,那麼全上海的難民,就可以得救了。在三年前,上海的難民所中,有十萬人,每人的糧食,以每個月兩元計算,全年不過才兩百餘萬元。到去年米貴的時候,難民所中的難民才不過一萬幾千人,每人的月花費三十元,一年共五、六百萬元,也還不過是他們收入年息的三分之一罷了。再說上海死在馬路上的窮人,去年將近有兩萬多人,前年不過一萬多人,再前年不過是幾千人。就單說去年米貴,死人最多的時候,如果辦幾個庇寒所和施粥廠,養活這兩、三萬人,也不過一年花個五、六百萬元就夠了。這在富豪們來說,不過是九牛一毛,然而這一毛,他們卻捨不得拔。如果能花幾百萬元,就能救幾萬個窮民。他自己的家用,若是沒有特別的揮霍,就算出手如何得闊綽,還是可以將一年所餘的上千萬利息來用作儲蓄的。這樣一來,一方面得到了美名譽,一方面作了救人的大功德,再一方面又仍然每年增加了若干萬的積蓄。這樣的算盤,實在是通極了。然而他們卻沒有這樣智慧的眼光,一心只想這一千六百萬元,一滴不漏,全部都收到自己的銀行帳上,歸為己有,任意揮霍。竟然沒有想到這肉身是會死的,自己既無子女,結果財產全歸了他人。幾萬萬的財產,一旦變為空花,只是徒然帶了一身的罪業去見閻王,而且又遺下一片為富不仁的口碑,留在這個社會。

  他們也掛著信佛的招牌,但是全不知道《藥師經》上開宗明義,就詳細地說明了慳貪不捨的罪過。經上說:有諸眾生,不識善惡,惟懷貪吝,不知佈施,及施果報;愚痴無智,缺於信根,多聚財寶,勤加守護。見乞者來,其心不喜;設不得已而行施時,如割身肉,心生痛惜。如此之人,由此命終,生餓鬼界,或畜生道。因為大富之人,錢財有餘,自己放著也沒有用處,明知道多數人將會餓死,卻不肯施財救濟。若是從道德上責備起來,這簡直是間接的殺人。積錢最多,力量最大,而不肯佈施的,他所負的殺人罪就更重了。譬如見到一個小孩,站在井邊,快要落井了;有一個人在旁站著,全不開口,也不拉開這個小孩,而讓他落井死了。我們一定會說,這個孩子算是被他殺死了一樣。而富人的見災不救,正是一樣。何況是大富如此,連利息的一小部分都不肯舍,那麼馬路上死的幾千幾萬的飢民,豈不是要算他殺死的一樣嗎?殺死幾千幾萬人的罪過,難道是用驕慢心,以信佛作為幌子,勉強花點揮霍不盡的小錢,作點專賣面子的善事,就以為自己已經是作了功德,便可以免除一切的罪過麼?我想恐怕天地鬼神,決不會如此含糊地寬恕他。所以我說這一段事實,就是希望大家能夠分別真偽,打破心裡的慳貪,切不可蹈積財不施的覆轍!

  俄國的大文豪托爾斯泰曾說過:現在社會的人,左手進了一百萬元,右手佈施了一、二元,就稱為是大慈善家。由此可知,這種行為是世界的通病。但普通人,還情有可恕,至於信佛的人,應當勉力改之。總要大家發起真慈悲心,救濟一切苦難同胞,以唸佛修慧為正行,以力行種種善事、救人修福為助行,庶與佛法福慧雙修,正助分明才好。我略將上文結束,條例如下:

  一、數十年來所見富人,後代全已衰落;

  二、六十年(此文寫於1942-1943年間)來文武大官世家,都已衰落,後人不興;

  三、惟有不肯發財的幾個大官,子孫尚能讀書上進;

  四、官極大,發財的機會極多,而不肯發財,唸唸在救濟眾人的,子孫發達最昌盛,最長久,一一都有歷史事實為證;

  五、上文舉幾個實例,有的三千萬,四千萬,及幾萬萬的幾家,忽然一旦全空,這幾家都是不肯做救濟善舉;

  六、大富者,只顧自己闊綽享用,積錢留與子孫後代,見有饑荒,卻不肯出大宗的錢救濟災難,無異犯殺人之罪,是要受道德上的譴責、業報的支配的;

  七、佛法的天理,就在人人心中。人人感謝的人,天就歡喜;人人所怨怒的事,天就發怒。古語說:千夫所指,無疾而終,《尚書》云: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華嚴經》云:若令眾生生歡喜者,則令一切如來歡喜,所以欲求得福,須多造福於人,否則,佛天亦無可奈何;

  八、富人求神拜佛燒香唸經,若不起大慈悲心舍財濟眾,仍是不會與佛法相應。

  總而言之,保富的方法,必須要有智慧的眼光,也就是要有遼遠的見識與宏大的心量。以上所說范文正公等幾位,就是屬於此類。而其餘不善於保富的人,普天之下滔滔皆是啊!他們不能使子孫長保富厚,只因為是自己的智慧不夠;能見到一點,卻遺漏了萬端;只看見表面,而看不到內涵;簡單點說,他們看歷本,只看見初一,還不知道明天有初二,更不會曉得年底有除夕。但是像這等愚痴的人,雖然很多,而社會上有慧根的人也不少,一經人點撥,即可覺悟,智慧的眼光忽然就會開朗了。

  再講到如何是智慧的作法,請細細品味老子《道德經》上的兩句話:既以為人,己愈有;既已與人,己愈多。本篇所敘述的範文正諸公的幾個例子,就是這兩句話的註腳。須知老子是世界最高哲學中的一個。他的政治、經濟、軍事學也都極為高明,他的人生哲學是不能為時代所搖動的。老子學說的精義,有一句是:反者,道之動。大意是要反轉過來,就是幡然覺悟的動機;他的整部書多半都是在說明這個道理的。再引兩句如下: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溪;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雄者,譬如是有錢有勢,可以驕傲,乃人人所貪圖的;惟有智慧的人,反過來,卻是要避免這樣煊赫的氣焰,極力地向平淡卑下的方面作去,免招他人的嫉恨。為天下溪這句話是眾人反而歸服他的意思。者的意思,譬如做大官,享大名,體面榮華,別人羨慕,這也是人人所求之不得的。但是有智慧的人,反過來,卻要避免體面榮華,極力地韜光養晦退讓謙虛。《中庸》說:衣錦尚絅,惡其文之著也。譬如穿著錦繡的衣服,卻要加上罩衫,不願意使錦衣露到外面。這是表明了君子實修善義,不務虛名,以避免產生負面的影響,此種人更為社會所敬重。這些見解,都是與世俗之見相反的。換句話說,違背了情感慾望,以求合乎理智,這種話,多數人是不入耳的,或者以為這是講天文學,不能懂。然而社會上也有不少具有慧眼的人,當然是會讚許的。

 

中 篇

  天道是什麼呢?《易經》上說:一陰一陽之謂道。這個陰陽,不是虛玄的,一一都有事實可以作為依據。譬如,有日必有夜,有寒必有暑,有春夏就有秋冬,有潮漲就有潮落。由這些自然界的現象來觀察,一一都是一盈一虛,一消一長。從這個道理推及到人事,也是如此。例如說人事的一盛一衰,一苦一樂,一憂一喜,一治一亂等等。但是天時的陰陽,有一定的標準,是萬古不變的;而人事的盛衰,則是隨著人心的動向,變化無常。這種無常的變化,乃是依著天道一陰一陽有一定的標準牽發而來的。我們試說如下:  比如說一個人若是喜歡驕傲,就一定會有忽然倒架子的時候到來;一個人若是喜歡懶惰安逸,就一定會有極困苦的日子到來;一個人若是喜歡慳吝貪錢,就一定會有嫖賭浪費之子孫替他破敗;一個人若是喜歡機巧計算,就一定會有糊塗愚笨的子孫被人欺騙。這些變幻的人事,有智慧的人,自然會留心看得出來,曉得與日月起落、寒暑往來的道理是一樣的。天道是個太極圖,半邊是黑的,半邊是白的,中間有一個界限;過了這個界限,陰陽失去了平均,就要起變化了。這叫做陽極則陰生,陰極則陽生;換句話說,就是盛極必衰,消極必長。

  古今以來的偉大聖哲,都能夠洞悉明白這個道理,所以教人常須自己立在吃虧的地位,就是要謙卑退讓,舍財不貪,克己利人。凡俗之中,沒有見識的人,是一定不肯做這種吃虧事的。在新學家而言,還要譏笑地說,這是消極的道德。要知道,一切偉大積極的事業,都是從這種消極的道德人做出來的:因為惟有消極地克己,才能夠積極的利人;惟有舍財不貪,才能興辦公眾的利益;惟有謙卑退讓,才能格外的令人尊敬欽佩,做事也格外順利,容易成功。開始似乎是吃虧,後來仍然是會得到大便宜的。

  淺見無知的人,只能看見一切事物的表面,不能看見事物的對面。譬如像下棋一樣,只看得一著,看不到第二、三著。不知道世間事都是下棋,我若是動一著,對方就要應我一著,而且馬上就有第二、三著跟著來。佛法明確說明了一因一果、感應的道理,實在是世界上最高的科學和哲學。我把下棋拿來作譬喻:我們說一句話、做一件事,都是對人動了一著棋;我們出言做事的時候,心中打定的主意,就是對天公動了一著棋;一切人、一切物,都是我們下棋的對手。

  我們對一隻狗表示好意,狗就會對我們搖搖尾巴表示親熱;若是惡聲對它,它就會拖下尾巴走開。對人則更不用說了!我若是對待別人謙和寬厚,別人就會感謝;若是待人驕傲刻薄,別人就會懷恨在心;這還是小的對手。若是我們欺凌了沒有能力的人物,或是存心害人,或是用巧妙的手段占人家的便宜,他們受了損害還不覺得;或是藉著特別的地位,例如做官、做公司的經理等職務,暗中謀取私人的利益;或是自己富厚,而對於災難不肯救濟,自己家裡卻是享用舒服。這些事,眾人固然是無可奈何,法律也辦不到他,他算是棋贏了,他對方的棋都輸了。可是天道卻是不許他贏,會替眾人做他的大對手,老天只要輕輕的動一著,就叫他滿盤棋子都呆了,到底使得他一敗塗地,這叫做人有千算,天只一算。我們天天都是在對人下棋,實際上是在對天下棋;若是對人贏得愈大,就會對天輸得更厲害。反過來講,若是對人肯讓一些,還處處幫旁的人一著,使旁人免得輸,而我自己的棋也是不會大輸的,反而要對天贏了一盤很大的棋呢!

  上面所說的范文正公,是個最顯明的例子,他本來很窮,做了將相幾十年,到死的時候,仍然沒有私人的田產園宅。若是從俗人的眼光看起來,他算是白忙了一世。然而他對天卻是贏了一盤大棋,他的子子孫孫,多是貴盛賢才啊!其餘的像耶律文正公、林文忠公、曾文正公幾位,都是肯輸棋的,到後來都贏了天公一盤大棋。而那些會贏棋的許多人,發了幾十萬、幾百萬、幾千萬、幾萬萬財的,卻是後來被天動了一著,就都輸完了。古人說:人定勝天,天定亦勝人。天定就是一定的天理。陰陽的定律,是要平均的,人們做的事情過了分,就是失了平均。由於我們的心先違反了陰陽定律的中和,所以起了反應,受到陰陽定律制裁,使回歸到平均的狀態。天公下棋,是不動心,也不動手的,而人們就自然輸了。譬如對牆壁拋皮球,球自然會回拋過來,拋的力量越大,球回的力量也更大,而牆壁本身,亦並未動手費力和有損分毫。所以《書經》上說: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孟子》說:出乎爾者,反乎爾者也。意思就是自作業,自受報;這跟佛經所說的自造因,自結果正是一樣的道理。

  而所謂的人定勝天,也不是真正地勝了天,這是說人照天的定理,存心做事,究竟會得到後來的勝利。本來窮困的,後來亨通了;本來憂患的,後來得到安樂。這樣的勝利,便是天理的勝利。我雖然說善人對天贏了棋,實際上就是天贏了;須知天道是永不會輸的。天道一陰一陽的平均,就是中道,又稱中和;《中庸》上說;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世間的人事若是失去了平和,就會引起天道的變化;就像戰爭及饑荒等等的大劫數,都是由於人事的不公平、人心的不中和而引起的。人與人之間的鬥爭,國與國之間的鬥爭,黨與黨之間的鬥爭,無論暫時的勝負如何,結局仍然是兩敗俱傷,就是暫時勝利的,也將終歸於失敗。請翻一翻世界各國的歷史,就知道贏棋的,到底也都是輸了,這就可以知道天理終究是公平的。人心的不平不和,究竟是會被天理裁製的。

  世間的人類,男人與女人的數目,永遠是平均的。有姓張的一母生十男,也有姓李的一母生十女,所以合起全世界的計數,男女的數目不會相差太大的。這就證明了天道的公平,與陰陽的中和,其中有不可思議、自然調整的能力。若是我們想要仗恃著我們的本領,來違反天理中和的能力,最後畢竟是要自己吃苦頭的。若是天理陰陽沒有裁製調整的力量,那麼人的男女數目也不會永遠的平均,世間一切的事情,都會永久失去了公平,而強的、巧的則永遠富貴,善人也永遠不會抬頭了。世界就會大亂,災禍就會降臨。

  歐美人用短淺的眼光來觀察天理,以為世間只有強的、巧的會得到勝利,安分懦弱的,應該被人制服,所以名為優勝劣敗。這種不究竟的學說,引起了世人的驕滿作惡:驕就是有所恃而無恐,我有勢力,不怕你,擺架子,顯威風;滿就是有勢要用盡,有福要享足,專顧自己的私利,不替他人設想,只管目前快意,不為日後顧慮。德國、日本等國家的野心侵略,就是被此等學說所誤啊!

  天道是非常簡單的一件事:就是過分的,要受到制裁;吃虧的,要受到補益。中國的聖哲,儒家、佛家、老莊的垂訓,都是反覆的叮嚀,說明這個道理。《易經》上說:天道虧盈而益謙,地道變盈而流謙,鬼神禍盈而福謙,人道惡盈而好謙。《尚書》說:滿招損,謙受益,時乃天道。又說:惟天福善禍淫。淫字的對面就是善。善字的意義甚為廣泛,若是要確切的說明,眾善都含有謙德的意義,都是以謙德為基本。《易經》是說明天道的書,乾坤兩卦是總說天道的大意,乾卦說:能利天下,而不言所利,這就是謙德的意義;坤卦說:坤雖有美,含之以從王事,不敢成也。這句的解說,是才華不露,功名不居,就是不務名,不誇功,也是謙德的意義。《金剛經》說,度盡眾生,自覺未度。又說,佈施濟眾,不覺有施。這是世界最高的道德,也包含了謙德在內。

  再說,孝悌忠信禮義廉恥,都是義務心重,權利心輕。而義務心,是自己覺得我對他還有義務應盡,這就是謙。世間作惡的人,不過是權利心重,沒有義務心。古語說,所說重利輕義,正是謙德的反面。所以,一切道德都在謙德里面:由謙發動,對父母兄弟,就是孝悌;對社會人群,就是忠信禮義廉恥。凡人對于謙德善行,都是恭敬歡喜;而對於驕滿惡行,都是怨怒隱恨。那麼天道的降福降禍,說是天道,實是人情;說是天降,實由自作啊!上面的文已說過,天道就是人事的表現,《尚書》說: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華嚴經》說:若令眾生生歡喜者,則令一切如來歡喜。所以,我們為善加福於人,我們自然還得其福;我們為惡加害於人,我們自然還得其禍。從此可知,我們對面的一切人、一切物,就是天,隨處都是有天理存在其中的。除此以外,更沒有別的天理可以表現。

  那麼我們對他們做事、說話,起念頭、表示臉色,都要格外地小心注意。雖然他們或是愚笨,或是怯懦,或是老弱、孤兒、寡婦,無人幫助;我們若是欺凌了他們,我們在不久的將來,我自己或我的子孫,也會同樣的愚懦孤寡,被人欺凌。反過來說,若是我們對於這些無力可憐的人,心存慈愍,並且設法幫助他們,後來我也會得別人的幫助,而我的子孫則永遠不會愚懦孤寡,被人欺凌了。這種天理循環的感應果報,有智慧眼光的人,自然能在社會上一家一家的人事上來觀察,更可以在歷史上一個一個善惡的人的結果中來證明。這也是社會科學中最重要的一件事啊!

  一九四二年六月云台臥病書

 

下 篇

  去年(一九四二年)春天,我曾經寫了《保富法》上、中兩篇文章,送請《羅漢菜》月刊刊出,後來因為患病臥床,未能繼續撰寫下篇。今年春天,經榮柏云、黃警頑兩位先生將該文再送登《申報》,頗受讀者們讚許,並有許多人出錢印單行本;但是因為沒有見到下篇,而感到遺憾。

  我寫下篇的計劃,原本想專門收集些古人行善積德,能使子孫富貴顯赫的事蹟,作為印證。近來因為編寫《先母崇德老夫人紀念冊》,恭敬謹慎地敘述了數代祖先的嘉言懿行,並且特別撰寫了《七世祖樂山公行醫濟世善行的果報》這篇文章。七世祖樂山公捨己利人,兩百年來,我家多代子孫,都受到他的福德庇佑,可以作為《保富法》這篇文章非常適當的佐證資料。這雖然只是一家人的私事,但是樂山公的善行事跡,曾經刊載於《府縣誌》這本書中,而且又為當時的社會賢達,所推崇重視;祖先數代的積善事蹟,也有歷史資料可以考證,堪稱足以取信於社會大眾;正好是《保富法》的證據,所以將它作為《保富法》的下篇,我想應該會得到讀者們的認同。

  我時常自我檢討,聽聞聖賢的道理,既然已是很晚,知道自己的過錯,又已經是太遲;回想生平所作所為,所犯的罪惡過失,不勝枚舉,真是愧對祖宗父母、天地鬼神啊!而現在自己則已是衰老遲暮,疾病纏身,更是覺得缺乏補過的勇氣和力量,深恐祖先的德澤,自我而墜,從此默默無聞;所以,恭謹地撰述祖先的德行,用來告訴後人,使大家能獲得一些警惕、啟示和策勵,以略補我的過失。

  開始的時候,並不敢將此文刊出問世,實在是因為好友們一再的督促與要求,務必要完成《保富法》這篇文章的全文,這才敢將此文拿出刊行,並盼望能對讀者們有所交待。  

  一九四三年四月聶云台臥病書

 

附錄一:七世祖樂山公行醫濟世善行的果報

  ()樂山公善舉

  我家祖籍是江西,從九世祖起龍公才開始遷居湖南衡山。七世祖樂山公出生於清朝康熙十一年,也就是西元一六七二年。他的學問積得很深,文章做得很好,但卻未參加考試,而是跟從祖父學醫,並開了一家小藥店;因為他的醫術精良而且又樂善好施,所以醫名大著。後來因為藥店被偷,因此關店歇業,還抵押了住的房子還債,暫時遷居鄉下。當時的地方官紳,因為樂山公行醫救人遭此不幸,於是就湊了錢協助他贖回原來居住的房子,另外再租一間房屋開藥店。康熙四十二年,也就是西元一七零三年,衡山發生了大瘟疫,求醫的人晝夜不斷,因而救活了很多人;而樂山公對於窮人和受刑犯救濟尤其的多。當時的縣長葛公,以樂山公的盛德及博學多聞,特別聘請他到縣府裡擔任幕僚,並且向樂山公說:你存心救人,我沒法報答,就教你的兒子讀書成名,作為對你濟世救人的回饋吧!樂山公接受了葛縣長的建議,就送兒子先燾進入了雯峰與集賢兩書院讀書。後來先燾不久即考中了舉人,繼而又考中進士。樂山公當時已六十七歲,送兒子進京參加會試,經過一個名叫灄口的地方,正好碰到嚴冬的時候發生了瘟疫,經樂山公醫治的病患,都能立即病癒。樂山公七十四歲的時候,又帶領兒子進京等候任用,經由運河北上,當時的運糧船工有許多人得了傳染病,經樂山公醫治都能立刻痊癒。此事遍傳於各糧船間,許多糧船的病患,紛紛於船旁呼叫,並用繩子將樂山公乘的船繫住,使船無法前行,樂山公不忍見死不救,就囑咐兒子先燾,改從陸路雇乘騾轎趕赴京城,自己留下繼續治病救人。經過了幾個月,等到傳染病停止了,他才到達京城。此時,正好先燾已奉派擔任陝西省鎮安縣的縣長,樂山公於是陪同兒子上任。到達鎮安縣以後,指示山地民眾,就地採藥,以增加收入。次年,返回湖南衡山老家後,即寄信給兒子,教他愛民治世的方法和道理,信中情詞懇切,被兒子的上司陝西巡撫陳文恭見到,大加稱讚。即將這封信印發送給全省的官府參考,以資策勉。這封信以後被刊入《皇朝經世文編》這本書中,為世人所傳誦。

  樂山公在衡山的時候,常到監獄裡為犯人義診。兒子富貴顯赫的時候,樂山公已經八十多歲了,仍然常到監獄探視病患義診;縣官見他年老,派人向樂山公辭謝,他回答說:救人是我最快樂的事情。樂山公八十四歲的時候,兒子先燾因為繼母逝世辭官回家,而又因為父親年事已高,就決定不再復出做官。在某一天的深夜裡,大雪紛飛,有一個病患的家屬敲門求醫外出赴診,先燾就起身開門,並對來人說:我父親年老,深夜不方便驚動,您可否明天早晨再來?不料這時候樂山公已經聽到聲音披衣起床,就叫先燾入內室,並且對他說:這應該是生產急診,怎麼可以延遲醫治呢?於是就穿上木屐隨同來人前往赴診。這種捨己救人的情操,如此的真切,著實令人欽佩。所以老天有眼,明察秋毫,報施給樂山公的果報也特別的豐厚。因此,樂山公九十三歲的時候,孫子肇奎,獲得乾隆壬子年鄉試的第二名。曾孫有七人,鎬敏、鐵敏兩人都是翰林,並膺任主考學政的官職;鏸敏、鈺敏兩人都是舉人,做過縣官;鏡敏在拔貢考試通過後,派在軍機處任職;而鎮敏擔任京官,钑敏則選上孝廉方正,當時人們尊稱他們為衡山七子

  先高祖母康太夫人七十壽辰的時候,當時的名士阮文達曾送有一副賀聯稱:南嶽鐘寧,南陔衍慶;七旬介壽,七子成名。賀聯的詞意貼切,實在是人間佳話啊!

  我的祖父亦峰公,是樂山公的玄孫,考中咸豐癸丑年的翰林後,歷任廣東石城新會的知縣,高州府的知府及奏獎道員。而且居官廉潔,盡心民事,造福地方,對於當時所發生的械鬥巨案,寬厚地處理,保全了很多生命,積德甚厚。民間還特別建立了生祠來紀念他,可見其受人尊敬的程度。

  ()福澤後裔

  我私下常想孟子所說的君子之澤,五世而斬這句話的涵義。樂山公的子、孫、曾、玄四代都發了科第做官;到了第五代的亦峰公,也仍然能夠積極地行善積德,發揚祖先的遺德;而到了我的父親中丞公,則更為貴顯。本人則忝為第七代,仍然承受著樂山公的餘蔭遺澤;所以說樂山公的厚德,澤被子孫,實在是已經超過孟子所說的五代了。探討其原因,樂山公的醫術高明能救活病人,已經是不容易了;而醫術精又能夠輕財仗義,誠心濟人,則更是難上加難了。我們所見到各地的許多名醫,靠行醫而積了不少財,甚至千萬、億萬財富的,也大有人在;但是財富能夠傳到第三代的卻是很少,就算偶然有例外,也必然是醫術精湛而且又好行善佈施的醫生。我真希望能夠多遇到幾位像這樣行善救人的醫師應世,才是社會之福啊!近來生活較艱苦,醫藥費又昂貴,貧病的人多無力就醫服藥,這正是醫藥界發心行善的最好時機了!所以特別在此敬述樂山公行醫濟人的舊事,希望能提供給醫藥界的大德們,作為行醫濟人的參考。

  現在我還要再作一些分析與補充。樂山公的醫術高明,活人甚多,但是藥店被竊,便得要抵押房屋還債,因此可知他的經濟情況的確不佳。到了八十多歲的時候,兒子作縣長返鄉歸來,在大雪夜中,仍是穿著木屐步行外出赴診,我們就可知道,樂山公到了老年仍然是那麼清貧啊!四書《大學》上說:仁者以財發身,不仁者以身發財。醫師、藥店都是發財的行業,但是,若對貧困的病患義診、贈藥,則不會發財了。然而樂山公雖然不能夠發財,而卻竟能夠發身,當時獲得社會大眾的一致推崇,可說是德譽盛於當時,名聲傳於後世了。實在是不容易啊!子孫連續五、六代都發了科第,而且貴盛,正符合了以財發身這句話了。而樂山公和他的兒子都很清貧,孫子肇奎,也就是我的太高祖,雖然作教官,掌理書院,門生很多,然而也是很清貧。不僅如此,曾聽到先輩們說,伯曾祖點中翰林的時候,捷報由京城傳到家中,高祖母康太夫人,手裡正抱著第七個兒子喂奶,聽到消息後就立刻親自下廚做飯款待報捷的人,由此可知家中清寒的程度了!我的曾祖父曾擔任京官,死後沒有任何的遺產,因此我祖父亦峰公,從小就孤苦而貧窮,在山齋裡讀書的時候,必須自己煮飯吃。四十二歲的時候,才進入了翰林院。以後曾在廣東省擔任縣長的職務十多年,為官廉潔自持,又常常捐出所得,在地方上提倡各種的善事,例如:建育嬰堂、種牛痘、修路、造橋、購義地、埋露棺等;因此死後留下的存款不多,所以先父早年的時候,就必須仰賴外出工作的薪資來供給家用。

  我的母親為曾文正公的幺女。文正公的家規規定:凡是嫁女兒娶媳婦,花費限用在二百金以內。先母出嫁,是在文正公夫婦逝世後的數年,有奩金三千,也移撥出來,供作家用及代賠墊祖母被某錢號倒掉的款子,以致於個人的積蓄都空了。離開湖南老家要往東行時,祖母只能給路費銀錢六百兩,此外則是一無所有了。我母親中年時,每次談到當時艱苦的情況,常常是淚隨聲下;自己身為王侯將相之女,嫁給了數代都是仕宦的大家庭,生活尚且如此的艱難困窘,如果不是親身經歷,實在是難以令人相信啊!

  我之所以不厭其煩瑣屑地敘述,目的就是要證明仁者以財發身,而不是以身發財的大道理,實在是有其深遠的含義呀!這裡我們所應該注意的重點是:雖然是數代的清貧,而卻換得了後代子孫的發達啊!與那些多留財產以害子孫,助長子孫的驕奢淫逸,使得子孫陷於墮落的,兩者相互比較,實在是有天壤之別呀!曾文正公曾給自己所居住的房子一個稱呼,叫做求闕齋,並且還寫了篇文章記述。他的用意即是在持滿戒溢,要居安思危啊!因為這個世間,並無十全十美的事物,豐於此者,必缺於彼。所以若想得到精神上圓滿,最好先在物質上要常有些欠缺。所謂精神上圓滿的意思,是指父母都健在,家庭和睦,子孫賢達有智慧,並享有天倫之樂,道義之樂等。物質者,是指衣服飲食、車馬宮室,乃至官階財富,一切的享用等。曾文正公常用這個道理來教家人,說家計不宜寬裕,這個與常人的見解恰恰是相反的。文正公又常說:古人有花未全開月未圓的話,這乃是智者的境界;因為花全開了,則表示快將凋謝了;月已圓時,轉瞬間即要缺了呀!所謂盛極必衰,樂極生悲,這豈是古人喜歡說這些眾人聽起來不悅耳不中聽的話呢,實在是這些話都是真理啊!而且自古到今,從社會現象中去觀察,這些話沒有錯啊!而且是歷歷不爽啊!

  俗話也說:世無三代富,又說:天下無不散的筵席。有智慧的人,就深深地體會到這個道理,所以處事的時候,就會先考慮到:凡事不要求太過圓滿,也不要使得太盛,過了頭;對於財物聚散,也有周全良好的計劃;而對於自己的生活,遵守著持盈保泰的因果法則;個人的享受不可豐厚;而且時時都要想到街頭上那些流離失所三餐不繼的窮人啊!常想到各處的善堂,掩埋露天的屍體,受苦受難的人為數是那麼得多啊!我應當節省自己的享受,去救死恤孤才對啊。因為一念仁慈的心,即能使天地間產生了一種祥和之氣;如果付諸行動,則這種祥和之氣,就會常常環集在我的四周,而且能使家庭子孫都受到福蔭。這些道理,只要用心研究古今以來的事實,就可瞭解此話真實不虛了!

  反過來說,如果只知道貪圖自己個人的享樂,而不顧別人的生死苦痛;使用詐術權謀來巧取豪奪,百計鑽營;這種人積的錢可以很多,權勢也可能很大,諂媚他、恭維他的人也多的不得了;一時看起來,似乎是非常的顯赫;然而天道的盈虛消長,有它一定不變的道理呀!三、五十年的時間,轉眼就過去了,時間不斷地向前推移,景物也不斷地變化遷移!原本是陋巷寒微,忽然地崛起,成了暴發戶;然而好景不長,豪華的門地,卻在瞥爾短暫的瞬間凋零沒落了!因為這世間並沒有一個堅固不壞的東西,也沒有一個能永久可靠的事業;凡是用巧取豪奪的方法所得到的財富地位,一定是更為快速的悖出敗落啊!惟有孝悌忠厚的家庭,修德積善的後代,才能夠確實地保有家業,並且是可大可久啊!這些事證歷史上的記載很多,而且環顧我們週遭所發生的人事,到處都是呀!所以只要頭腦冷靜有智慧的人,自然就看得出來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4572

柴靜發表空汙紀錄片《穹頂之下》 轟動全中國 「公知女神」能否讓中國看見藍天

2015-03-09  TWM
 
 

 

睽違螢光幕一年,中國名主持人柴靜以探討空汙的紀錄片《穹頂之下》宣告復出,並吸引破億網友點閱。儘管中國政府一度力挺後,又擔心討論熱度過高而要求媒體噤聲,卻仍無損該片影響力,因為她談的不只有中國,更與全球息息相關。

撰文‧鄭閔聲

「妳見過真正的星星嗎?妳見過白雲嗎?」二○○四年,中國中央電視台《新聞調查》的節目鏡頭前,主持人柴靜訪問一位六歲女孩,語氣像在說童話故事。有著天真大眼睛的女孩,只在故事書上見過星星和白雲,因為她生長的山西省,長年蒙受空氣汙染,天空永遠披著一層暗灰色面紗。

同樣出生山西的柴靜,對家園面目全非的感受,比觀眾更深刻,完成幾次環境汙染報導後,還曾說出「我不想再回山西了」,打算永遠逃離故鄉。但不到十年,霾害已在中國各地蔓延開來;就連柴靜的女兒,也疑似因環境汙染,未出生就罹患良性腫瘤。女兒的遭遇,讓柴靜決心利用自己的影響力,向空汙正面宣戰,「不是多怕死,我只是不想這麼活。」

至今吸引上億點閱率

「中國有很多人希望改善這件事。什麼是社會共識?再沒有比這更強烈的社會共識了。」二月二十八日,柴靜發表花費一年時間調查製作、探討空氣汙染源頭與解決方案的紀錄片《穹頂之下》,並樂觀研判,只要問題能被公開討論,空氣汙染絕對能夠改善。

她所預期的「社會共識」確實存在。《穹頂之下》在微信、微博等網站上公開後反應熱烈,至今已吸引上億人次點閱。雖然柴靜在影片開場時曾半開玩笑地說:「這是我和霧霾的私人恩怨」;但從中國網友瘋狂轉載、討論的情況看來,就算將霾害稱為中國「頭號公敵」,也不誇張。

儘管霾害是中國人心中的痛,但這部號稱獨立製作的紀錄片,能在極短時間內席捲各地,政府立場絕對是重要因素。《穹頂之下》上線後隔天,中國環保部部長陳吉寧就在官方記者會上表示已完整看過影片,並以「積極和善意的態度」看待這部作品。許多網友因此認為,霾害紀錄片若非出自曾被稱為「共和國良心」、「公知女神」的柴靜之手, 恐難獲得同等回響。

柴靜在文化大革命末期出生,她的父母受顛沛流離所苦,對女兒的期望就是好好學習,畢業後分發到家鄉的鐵路局工作,穩穩當當過一輩子。高中前的柴靜,對這樣的生涯規畫無感,卻也不知道自己還能做什麼,直到一台不起眼的收音機,帶她找到了人生方向。

這台母親買的收音機,原本只能用來練習英語聽力,但柴靜總趁著家裡沒人時連上台灣的廣播波段,收聽流行音樂節目。當香港樂團Beyond主唱黃家駒過世那天,廣播主持人在節目中感傷地哽咽,完全不認識黃家駒的柴靜,竟莫名地被感動了,「那之前沒有成年人像這樣對我說過話。我第一次想到原來一個職業可以是這樣,原來傳播是人做的,做的一切是為了人。」

曾獲選年度風雲記者

半年後,應家人期待考上長沙鐵道學院(今中南大學鐵道校區)的柴靜,做了人生第一件主動的事:錄了一段節目帶,向湖南省電台自薦。不知天高地厚的她,就這樣一頭闖進新聞傳播業,再也沒回過頭,一路從深夜節目DJ竄升為中央電視台當家節目主持人。

二○○三年春天,中國爆發SARS(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這時柴靜正好被調到央視帶狀新聞節目《新聞調查》,自告奮勇深入北京人民醫院、中國農業大學宿舍等隔離疫區,冒著感染風險,報導醫護人員與病患如何在第一線與SARS搏鬥,也讓官方再也無法對疫情粉飾太平。

這一仗,為柴靜奠定全國知名度,當年她獲選為「中國年度風雲記者」。隨後幾年,她又透過實地調查,挑戰工業發展造成環境汙染、死刑合理性、農村拆遷案、偏遠地區學童教育等社會議題,在中國的名聲也越來越響亮。「我只是討厭屈服。」柴靜在記錄個人採訪經歷的作品《看見》中,這麼解釋為弱勢民眾發聲的理由。

儘管一直予人「愛國知識分子」的形象,但柴靜過去幾年的言行舉止也非全然正面。○九年,她因專訪涉嫌殺人的黑道分子引起爭議;曾批評明星競相出國產子的她,一三年竟被媒體爆出赴美待產,搶當美國人母親,被不少中國民眾斥為表裡不一、「黃皮白心」。

質疑聲浪指「配合演出」

近期的《穹頂之下》雖然獲得不少掌聲,卻也有人揣測影片選在中國「兩會」(中國人民代表大會與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之前發表,很可能是中國政府主導、柴靜配合演出的一套「樣板戲」;較溫和的質疑聲浪則認為,這部紀錄片也許是由柴靜主動發起,但若事前未向領導層級報備,不可能獲得詳盡的官員說法與統計數據,絕非她的「個人調研」。

但拋開各種陰謀論,從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去年公開表示「希望APEC藍保持下去」,以及官方對《穹頂之下》的正面回應看來,在經濟成長可能趨緩下,環保議題勢必成為中國未來施政重心之一,這對包括台灣在內的鄰近國家,無疑是美事一樁。畢竟,所有人類都生活在同一片穹頂之下,是我們必須共同面對的真相。

霾害

霾是指懸浮於空氣中的塵埃或固體微粒,能折射光線導致能見度下降。因燃燒石油、煤炭產生的固體微粒中含有苯等致癌化學成分,若長期暴露,可能因吸入過多化學物質損害心肺功能,甚至導致死亡。

柴 靜

出生:1976年

經歷:湖南電台主播、湖南衛視節目主持人、中央電視台《東方時空》、《新聞調查》、《看見》主持人學歷:中國傳媒大學電視編輯碩士成績:中國年度風雲記者、央視十佳主持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4929

「非典」醫師闖生技路 未演先轟動 心悅生醫獲美FDA突破性療法資格

2016-02-01  TWM

心悅生醫,一家從事精神疾病新藥開發的生技公司,為什麼能吸引創投公司國碩丶健亞丶益鼎的大力支持?未上市股價就已飆到兩百元,甚至遠遠超越生技股王浩鼎未上市的股價?

「這,是鋼琴家之手,影片中彈奏的曲子,是蕭邦之曲。」站在台上的主講者,以一首蕭邦的(革命練習曲)樂章,為他的簡報拉開序幕。乍聽之下,這彷彿是堂藝術欣賞課程,但殊不知,坐在台下的並非藝術系學生,而是來自各大投資機構代表與分析師。

這場吸引三百位法人、分析師,在一月二十一日下午冒雨前來參加的,是預計一月底登錄興櫃的生技公司︱︱心悅生醫首次舉辦的法人說明會。

因為有陣容堅強的大股東健亞、國碩、益鼎創投加持,心悅未上市,股價早已「未演先轟動」,被追捧至兩百元,遠比生技股王浩鼎未上市時,約五十元的股價高得多。

「其實,國碩會決定投資與本業毫不相關的生技公司,主要是因為他。」國碩副總經理李朝欽口中的「他」,就是在法說會上,以解說蕭邦之曲開場的心悅創辦人,曾任哈佛助理教授,目前擔任加州大學(UCLA)洛杉磯分校醫學院教授的蔡果荃;而他也是新竹市前市長蔡仁堅的弟弟。

放棄當「憲法學者」

選擇進入腦神經科學領域

不同於一般創辦人依循著既定格式介紹公司,蔡果荃用蕭邦的音樂,讓大家了解腦部發展的無限可能;用孟克、梵谷與畢卡索的畫解釋精神疾病,接著才談起心悅在精神疾病新藥發展進程。這種「非典型」風格早已是他的寫照,「當初會選精神科,就是因為它『非典(型)』。」蔡果荃說。

其實,念完陽明醫學院的蔡果荃,原本不想從醫,反而夢想成為一名「憲法學者」。所以他自醫學院畢業後,白天在榮總擔任精神科住院醫師,晚上則到台大念法律系二、三年級的課程。

但在榮總的兩年,蔡果荃在第一線接觸了各種精神疾病患者與家屬,「很多奇怪的症狀與異常的行為,讓我很有興趣,但也了解整個治療的選項很有限。」所以他在法律與醫學做出了抉擇,選擇進一步探索腦部的發展,也因為這樣,蔡果荃正式進入神經科學領域。

研究與應用並進

研發憂鬱症、失智症新藥

拿到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神經科學博士及商學院碩士學位後,蔡果荃申請到全美最好的哈佛麻省總院,擔任住院醫師,「他們有系統的思考與做事方式,讓我在臨床上又大開眼界。」蔡果荃說,擔任住院醫師第二年起,他就回頭做起研究。

「蔡教授有很好的神經科學經歷背景,同時有人脈、學生等資源。」李朝欽說。大學時代就與蔡果荃相識,台灣研發型生技新藥發展協會副理事長張鴻仁也讚賞:「他是醫師、學者,還拿了商學院學位,是台灣之前沒有的。」全心投入研究領域的蔡果荃一面進行基因轉殖實驗,透過改變動物基因觀察結果,一面從事轉譯醫學(將基礎醫學研究與臨床治療結合);也就是一邊延續世界最尖端的神經科學基礎研究,一邊想著這些藥物要能馬上應用看看,是否有更好的治療效果。「這些實驗一做就是十多年,我們都笑說自己很偏執、有強迫症。」蔡果荃笑了,但當自己在實驗老鼠上看到了新藥物機轉有效的訊號,「那是非常興奮的。」靠著尖端研究與應用之路並進,蔡果荃研發出與傳統精神疾病完全不同的全新用藥,在治療精神分裂症、憂鬱症與失智症見到曙光。

然而,促使蔡果荃進一步將實驗成果商品化,並成立生技公司的關鍵,其實來自六年前一通命運般的電話。「一○年,我在UCLA的辦公室接到了一通電話,電話那頭是一位家長,他問我願不願意看(診斷)他女兒。」蔡果荃回憶起多年前那一天。

研發進度明確

吸引投資圈大力支持

原來,這名父親的女兒得了罕見的精神疾病,看遍了UCLA的醫師,甚至吃了六、七種抗精神疾病用藥卻毫無成效,「我的女兒在醫院住了兩個月,有一天,她敲著她的腦袋告訴我:『爸爸,我想出院,他們不知道在我腦袋裝了什麼。』」這位父親透過朋友介紹,找上蔡果荃。而蔡果荃開的研究用藥,竟然讓這名病患的症狀在兩天內大幅度好轉。

也因為這樣,這名父親不斷鼓勵蔡果荃:「你這個一定要拿出來幫助人,一定要讓它成為更多病人買得到的藥。」並且還成了蔡果荃的天使投資人,因而催生了心悅生醫。

四年下來,心悅在一般精神分裂病患,以及難治型精神分裂症的最後一線合併治療用藥,都已取得美國FDA(食品暨藥物管理局)突破性治療資格,這意味著認定治療的重要性與可望加速取得藥證,也是台灣第一家獲得突破性治療資格的生技公司。

在青少年精神分裂用藥上,心悅開發用藥也被認定為是孤兒藥(指用於治療罕見疾病的特效藥物),同樣可望加速取得藥證。「 心悅除了精神分裂症新藥開發進度明確外,同時有多項新藥研發進度,因而受投資圈看中。」 分析師指出,開發新藥當然有風險,心悅新藥的有效性是否如預期顯著,會不會因而延後獲取藥證的時間,必須密切觀察。

對此,蔡果荃倒是顯得很有信心,「我已經把研發、管理甚至是市場的風險降到最低。」進入資本市場後,獲得更多資金挹注的心悅,能否達到蔡果荃最初設下「成為中樞神經科學領域最頂尖的公司」的目標,無論是生技業還是投資圈都拭目以待。

撰文 / 周品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4486

【財技】那場轟動一時的匹凸匹更名事件,最終帶給市場的卻是一地雞毛

來源: http://www.ikuyu.cn/indexinfo?type=1&id=9523&summary=

【財技】那場轟動一時的匹凸匹更名事件,最終帶給市場的卻是一地雞毛

家上市公司一個月內收到4份監管函,相當於每周一份,這是什麽感受?這個問題可以去問一下慧球科技(600556),或者遠一點,問一問匹凸匹(600696)。而能將這兩家毫無關聯公司聯系在一起的,無疑就是現在資本市場的焦點人物鮮言了。


鮮言,1975年出生,做過律師,幹過投資,當過董事長,目前是證券事務代表。其被資本市場所熟識,應當是先以董事長身份運作匹凸匹,後又轉投慧球科技出任證代。


這種在外人看來不合常規的職業發展路徑,背後究竟隱藏著怎樣的邏輯呢?


匹凸匹兩度易主


因為一年前的“更名事件”,匹凸匹一躍成為市場上的知名企業——2015年7月,上市公司多倫股份更名為匹凸匹(諧音“P2P”),深度契合當時的互聯網金融熱點,引起眾多市場人士的熱議。其實,更讓人驚訝的是,在更名之前的半年時間內,該公司就兩度更換實際控制人,這樣的速度在A股恐怕也為數不多。


多倫股份第一次“易主”發生在2011年12月。當時,其原實際控制人陳隆基以轉讓多倫投資(香港)公司(以下簡稱“多倫投資”)的方式,將其間接持有的多倫股份11.74%股權轉讓給了李勇鴻(圖1)。



從這次實際控制人變化的過程來看,陳、李二人的股權交易估計費了一番周折,最主要的體現就是陳隆基在二級市場上的大舉減持。


陳隆基原來持有多倫股份1.24億股,約占總股本的36.5%。在2011年的4、5、9、11月,陳隆基進行了大規模的減持,總計減持了8431萬股,套現8.18億元左右,平均減持價格約為9.7元/股(表1)。



在陳隆基完成最後一筆減持不久,2011年12月1日,陳隆基與李勇鴻簽署股權轉讓協議,陳隆基將其所控制的多倫投資100%股權以3.6億元價格轉讓給李勇鴻。此時多倫投資持有多倫股份約4000萬股。這就意味著,李勇鴻耗資3.6億元收購了多倫股份4000萬股,每股價格為9元。


這一轉讓價格與陳隆基的減持均價相比,還是有一定的折扣。通過此次收購,李勇鴻也一舉成為多倫股份的實際控制人,持股11.74%。而陳隆基得以總計至少套現11億元並徹底退出多倫股份。


李勇鴻在成為多倫股份的實際控制人後,作了兩項承諾:一是承諾對多倫股份進行重組,置入煤化工產業項目,置出多倫股份現有的資產及債務;二是承諾12個月內不轉讓已擁有的上市公司權益。


然而,2012年7月,也就是在李勇鴻成為實際控制人剛剛半年之後,多倫股份又發布了一則公告,宣布在2個月前(也就是2012年5月)公司實際控制人發生了變化,由李勇鴻變成了鮮言。事隔2個月才發布實際控制人變更的公告,這種情況實屬罕見。


這次的變更同樣是在多倫投資層面進行的,李勇鴻將多倫投資51%及49%的股權,分別轉讓給了鮮言控制的兩家香港公司HILLTOP GLOBAL(中文名為“鴻豐環球”)及ON EVER(圖2)。



這次多倫股份的實際控制人變更過程中,有幾個蹊蹺之處。


一是轉讓價格。李勇鴻將多倫投資100%股權轉讓給鮮言時,兩次轉讓價格分別是2億元和1.4億元,合計3.4億元,而其獲得該筆股權付出的是3.6億元,換句話說,他“虧損”了2000萬元。這與通常的A股殼公司轉讓情形大相徑庭,李勇鴻不僅沒有博得轉讓收益,反而還在賠本做買賣。


二是公告時間。上市公司時隔兩個月才“知曉”其實際控制人發生變更,並且在收到多倫投資告知其控股股東變更的函件後,多倫股份一直未能與李勇鴻取得聯系,李勇鴻也未能按規定履行相應的披露義務,仿佛一夜之間從世界上消失。


三是承諾打水漂。李勇鴻成為多倫股份實際控制人不到半年,就通過轉讓多倫投資的股權間接實現退出,與其承諾的12個月內不轉讓上市公司權益不符。


多倫股份第二次實際控制人發生變更,除了信息披露不及時、原實際控制人“失蹤”以及挑戰監管底線之外,另一個重要疑問是,為什麽李勇鴻要這麽快、不惜代價從多倫股份中退出?


一個可能的原因是,李勇鴻所作出的向多倫股份註入煤化工項目的承諾未能如期實現。


在獲得實際控制權後,李勇鴻立即主導多倫股份以8000萬元代價,收購新疆東恒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恒投資”)持有的新疆東平焦化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平焦化”)26.67%股權,並向東平焦化現金增資1億元,將持股比例提高至45%成為第一大股東。這個議案在獲得多倫股份董事會通過後,卻在2011年底的股東大會上以90%的高票率被否決。


收購案被否決的主要原因還是東平焦化的業績問題。根據審計報告專項說明,東平焦化2010年1-6月營業收入為5237.8萬元,營業利潤-723.6萬元,凈利潤-722.1萬元,經營活動產生的凈現金流為-77.8萬元。特別是,東平焦化2011年6月及以前的會計原始憑證資料因被盜丟失,造成審計機構無法對此前的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實施有效的審計。


然而,即便收購案失敗,似乎也不至於讓李勇鴻以這麽快的速度,賠本把一家上市公司控制權拱手讓與他人。為探尋答案,我們需要再深入分析鮮言在入主多倫股份之後的舉動。


鮮言運作多倫股份三部曲


鮮言從2012年以低成本方式獲得多倫股份控制權,到2016年初退出時,將近4年的時間主要做了3件事。


一是成立公司,更名匹凸匹,“轉型”互聯網金融。


2014年11月,多倫股份出資1.15億元設立了深圳柯塞威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柯塞威基金”),並推出配資服務的網絡平臺“KCV•紅馬甲”。但這家公司認繳的註冊資本高達10億元引起了交易所的關註,並對其業務合法性提出質疑,於是多倫股份在2015年4月將該公司以1.15億元的價格轉讓給了鮮言。


在交易完成之後,多倫股份發布了鮮言的一項聲明,表示為使柯塞威基金的業務能有更好的發展,鮮言決定將1.15億元以保證金的形式投入到與四川蓉記鴻豐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蓉記鴻豐”)的合作業務中。同時,鮮言承諾“對上述合作資金投入所導致的結果負責”。


分析蓉記鴻豐與柯塞威基金的合作協議,其本質應是一份配資業務協議,由柯塞威基金提供客戶資源,蓉記鴻豐提供資金支持。前述鮮言發出的聲明,並未明確指出該1.15億元具體系何者投入。是由鮮言個人投入呢,還是鮮言以董事長身份指令上市公司投入呢?假如是鮮言個人投入,則其在聲明中似無必要承諾“對上述合作資金投入所導致的結果負責”,因而,更像是鮮言讓多倫股份拿出了1.15億元幫助其發展業務。


但是多倫股份在轉讓柯塞威基金全部股權的同時,又設立了深圳柯塞威金融信息服務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柯塞威金服”),註冊資本1億元。該公司也旋即被轉讓給了鮮言和北京柯塞威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柯塞威資管”)。


在完成上述子公司的設立與轉讓之後,2015年7月,多倫股份宣布正式向互聯網金融信息服務領域轉型,並更名為匹凸匹金融信息服務(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匹凸匹”),並再出資1億元設立子公司匹凸匹金融信息服務(深圳)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匹凸匹深圳金服”)。這次更名在市場上引發廣泛關註。但此時的匹凸匹,一無正式業務、二無人員配備、三無可行性論證。其更名事宜立即受到了上交所的關註,交易所兩次發出問詢函,並要求公司停牌自查。盡管如此,多倫股份還是執意更名為匹凸匹。


在轉型互聯網金融服務的設想之下,匹凸匹又在2015年10月相繼出資1000萬元設立了兩家子公司:匹凸匹超市(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匹凸匹超市”)和匹凸匹網絡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匹凸匹網絡科技”)。不過2個月之後,匹凸匹又將上述2家公司股權轉讓給了柯塞威資管。而前述的匹凸匹深圳金服,也在2016年8月以1億元價格,被轉讓給了已由柯塞威資管控制的匹凸匹網絡科技。


經過這一番挪騰,多倫股份設立的眾多互聯網金融服務企業被全部轉出。從接手方來看,主要是鮮言及其控制的深圳柯塞威基金,而另一個接手方柯塞威資管也與鮮言存在緊密關系(圖3)。



柯塞威資管由鮮勇、鮮栗兩名股東持有。根據有關報道,此兩名股東與鮮言是兄弟關系。值得玩味的還有,柯塞威資管的曾用名是鴻豐萬泰企業管理(北京)有限公司。這家公司曾用名中的“鴻豐”二字,不僅體現在蓉記鴻豐的字號中,而且也體現在鮮言收購多倫股份時設立的鴻豐環球集團公司的字號中。


二是通過關聯公司控制匹凸匹的核心資產。


截至2015年底,匹凸匹實現營業收入2105萬元,利潤-1.68億元。其收入全部來自房地產業務,並且全部是由其持股42%的荊門漢通置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漢通置業”)貢獻。其高調拓展的互聯網金融服務業務對公司營收毫無貢獻。顯然,漢通置業是匹凸匹手中僅剩的有價值的資產。對於這塊資產,鮮言通過兩步轉移控制權。


其一,對漢通置業進行增資擴股。由鮮言控制的柯塞威金服出資1億元,獲得漢通置業40%的股權。這起增資的時點是在2015年末,也就是鮮言即將失去匹凸匹實際控制人身份之時。在增資的同時,柯塞威金服承諾將新獲得40%股權對應的表決權委托給匹凸匹。


其二,對荊門漢通置業進行資產重組。漢通置業名下持有位於荊門市的兩塊土地1號地和2號地,地價成本分別為1.84億元、0.69億元,但均面臨因開發延期而被政府收回的風險。為了“盤活”土地,漢通置業分別以1號地、2號地出資設立了荊門漢達實業、湖北漢佳置業。接著在2016年6月,柯塞威金服的子公司深圳柯賽威大數據向荊門漢達實業增資6000萬元,取得其75%的股權;柯塞威金服的另一家子公司深圳柯塞威網絡科技向湖北漢佳置業增資3000萬元,取得其75%的股權。


也就是說,鮮言在失去匹凸匹實際控制人地位後,總計用1.9億元就取得了匹凸匹最核心、唯一收入來源資產的75%股權,僅相當於土地成本價。因此,盡管在漢通置業層面,鮮言非常慷慨地委托了表決權,但實際上此舉已經把漢通置業架空了,所謂的表決權一文不值。


鮮言此舉或許惹惱了匹凸匹新晉的控制人,匹凸匹以增資有違程序和董事、高管未盡勤勉責任為由,向法院提起要求撤銷交易的訴訟。不過,從既成事實及有關判決規則來看,法院撤銷的可能性比較小。


三是減持股份與關聯交易。


在利用多倫股份這個平臺為自己謀利的同時,從2014年4月開始,鮮言就開始不斷減持多倫股份(表2)。減持的理由是為了減少外資股東的持股比例,以便多倫股份由中外合資企業轉成內資公司開展金融業務。



從鮮言的減持數據來看,每股6-7元的減持價格低於其入股時每股8.5元的水平,鮮言減持2000萬股預計獲得1.2億元的收入,較其1.7億元的成本虧損約5000萬元。


鮮言虧本甩賣的原因又在哪里呢?


值得註意的是,2014年12月,鮮言將其持有的HILLTOP GLOBAL的51%股權和ON EVER的49%股權轉讓給了殷群,從而間接轉讓了剩余2000萬股多倫股份,轉讓價格高達4億元。不過,因為殷群未能按照約定支付股權轉讓款,股權轉讓協議自動解除。


鮮言轉讓股權的“大計”不僅沒有實現,反而接下來受股市劇烈波動的影響,還通過設立2個資管計劃,合計增持約1000萬股。2個資管計劃總規模是7.8億元,按1:2的結構設計,鮮言及其一致行動人作為劣後受益人出資2.6億元(增持1000萬股,鮮言作為劣後部分的實際支出約為4500萬元)。此時,鮮言持有的匹凸匹的股票數又增加到3000萬股。


這3000萬股在2015年12月底再次被鮮言以8億元的價格轉讓給五牛基金,每股價格約27元。但由於這次交易,交易所對多倫投資(後更名為匹凸匹中國)轉讓的其中2000萬股是否符合減持規定提出質疑,鮮言和五牛基金推遲了交易時間,並變更了交易方式。


對於匹凸匹中國持有的2000萬股,采取了五牛基金在香港對ON EVER單方增持99%股權的方式獲得該部分股權(圖4);對資管計劃持股部分,采取了直接受讓方式,五牛基金按每股14.44元價格耗資1.46億元收購了約1000萬股。



按照這種模式,似乎鮮言只收到了1000萬股的1.46億元現金對價,而輕易讓渡了另外2000萬股的價值。但是,顯而易見的是,五牛基金對匹凸匹中國增資只是為了規避轉讓的限制從而獲得控制權,對於後續鮮言在ON EVER所持1%的股權,雙方應有其他利益安排。


不過,如果按照資管計劃持股的轉讓價格計算,匹凸匹中國所持2000萬股價值大約為2.92億元。這就意味著鮮言所持3000萬股的轉讓對價只有4.48億元,遠低於雙方之前約定的8億元轉讓價格。這背後又可能有什麽不為外人所知的安排呢?


鮮言除了通過上述手段對匹凸匹進行運作之外,也利用一些常見的關聯交易進行套利。漢通置業曾在2012年與荊門市精九貿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精九貿易”)簽署了鋼材購銷合同,漢通置業向精九貿易購買價值3000萬元的鋼材,精九貿易當時是由鮮言間接持股90%。對於這起關聯交易,多倫股份並未及時披露。在這筆交易之外,多倫股份還為精九貿易法人代表方紅星的5500萬個人借款提供連帶責任擔保。


甚至早前從多倫股份快進快出的李勇鴻,與鮮言也不無關聯。在鮮言執掌多倫股份期間的2013年7月,鮮言曾將原本質押給渤海國際信托的4000萬股多倫股份股票,全部轉質押給李勇鴻。這筆交易或許意味著,鮮言和李勇鴻並不只是簡單的交易關系,也許有一只“隱藏的手”在推動這個事件的發展。


影子推手


這只隱藏在幕後的推手,其實已有些許行蹤“暴露”了出來。


在李勇鴻主導多倫股份收購東平焦化失利後的2012年4月,東平焦化的控股股東發生了變化。重慶愛普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重慶愛普”)耗資2.1億元,從東平焦化原大股東東恒投資及另一家股東手中共計受讓其70%股權,東恒投資持有剩余的30%。而李勇鴻在1997-2005年期間,出任重慶愛普的董事兼總經理。


重慶愛普成立於2000年,這家公司股權架構略顯複雜,特別是其中夾雜了交叉持股的情況,這使其實際控制人是誰不易分辨(圖5)。



但是持有重慶愛普98%的重慶光遠投資所發生的一次股東變更,揭示了重慶愛普的實際控制人詳情。


2016年7月4日,重慶光遠投資的原控股股東高曉東,將其所持的股權全部轉讓給了重慶新聯物業(其控股股東為香港福佳),從而徹底退出。雖然如此,但高曉東還是擔任了重慶愛普下屬的重慶新城開發建設等多家公司的董事長、董事等職務。因此,有可能是高曉東通過香港福佳控制了重慶光遠投資,是實際控制人。此外,從重慶愛普的股權架構來看,間接持股的馮多倫也是重要角色之一。


高曉東、馮多倫與李勇鴻之間存在合作的另一個體現是,在李勇鴻獲得多倫股份控制權後,多倫股份新增了廖克難、蔣躍中、張明3名高管,分別擔任總經理、財務總監和董秘。根據履歷,這3人均曾在重慶光遠投資或其關聯公司任職。


基於上述事實,一個可能的邏輯是,或許是在高曉東的幕後推動下,李勇鴻得以入主多倫股份,並主持收購東平焦化。在收購東平焦化失利後,不得已由高控制的重慶愛普接手完成收購,而李勇鴻則退出這場遊戲,結束其前臺操盤手的角色。


考慮到高曉東曾經在2015年意圖借助渝開發(000514)將自己所掌控的房地產資產證券化,多倫股份又是一家以房地產為主業的公司,李勇鴻入主多倫股份的意圖,或許並不只是收購東平焦化這麽簡單了。不過由於收購東平焦化失利,使得整個計劃功虧一簣。


那麽,鮮言又是如何加入到這場資本局的呢?答案或許還是與重慶這家公司有關。


前文曾經提到,在鮮言入主之後,多倫股份子公司漢通置業與精九貿易有一筆3000萬元的關聯交易未及時披露,鮮言通過精九投資持有精九貿易全部股權。精九投資這家公司於2009年7月在湖北荊門成立,註冊資本為1億元。根據多倫股份披露的信息,鮮言曾是湖北精九投資的股東之一,持有其90%的股權。


相關工商信息顯示,湖北精九投資當前的股東為:鮮言的兄弟鮮栗持有40%股權,馮多倫和另一名自然人冷虹各持有30%,鮮言已不在股東之列。


既然鮮言和馮多倫存在這層關系,那麽是不是存在這樣一種可能,在李勇鴻主導多倫股份收購東平焦化失利後,在馮多倫及高曉東的協調下,讓鮮言走向臺前,接手李勇鴻繼續推進多倫股份的“轉型”?或許這也可以解釋何以李勇鴻要以虧本價甩賣一家上市公司控制權。


登臺慧球科技


在從匹凸匹“功成身退”後不久,鮮言並未沈默太長時間,這次他施展身手的舞臺是另外一家上市公司——慧球科技,鮮言應聘成為慧球科技證券事務代表。此時的慧球科技,正在陷入一場控制權紛爭。


上海斐訊數據通信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斐訊”)控制人顧國平,曾在2014年7月高調入主慧球科技。其先後籌劃的非公開發行、重大資產重組等諸多計劃失敗後,不得已利用杠桿資金,通過一系列資管計劃增持慧球科技股份,持股比例一度達到8.79%(圖6)。但由於資管計劃爆倉、上海斐訊股權被凍結等原因,顧國平的持股比例下降到1.8%,不得不在2016年7月辭去慧球科技董事長職務,上海斐訊進駐慧球科技董事會的高管也相繼離職。



在顧國平離職後不久的2016年8月,鮮言出任慧球科技的證券事務代表,當時就有傳言稱其要謀求控制慧球科技。而在慧球科技實際控制人缺位的情況下,張琲控制的深圳市瑞萊嘉譽投資企業(以下簡稱“瑞萊嘉譽”)也加入了控制權的爭奪。截至目前,瑞萊嘉譽已持有慧球科技7.5%股權,位列第一大股東。


慧球科技這場控制權之爭究竟何時會水落石出,還需要時間給出答案。但鮮言加盟之後的慧球科技,對瑞萊嘉譽采取了“拒、拉、設”三招。


一是拒,拒瑞萊嘉譽。具體方式是對瑞萊嘉譽的持股采取“無視”態度。瑞萊嘉譽在持股比例達到4.999978%的時候,曾經發函給慧球科技,要求其發布持股達5%的權益變動報告書。但慧球科技一直未予以配合披露,並且召開董事會否決了披露瑞萊嘉譽增持股份的權益變動報告議案。


對此,上交所向慧球科技發出詢問函。按照慧球科技的回複說法,之所以采取上述舉動,主要是因為瑞萊嘉譽的持股比例未達到5%。雖然上交所在《上市公司股東及其一致行動人增持股份行為指引》明確,5%在實踐中的取值範圍為達到該持股比例的股票數的前後1手(1手等於100股),但該指引主要適用於“一家上市公司中擁有權益的股份達到或者超過該公司已發行股份30%的股東及其一致行動人增持股份的行為”,而瑞萊嘉譽在購買慧球科技4.999978%股份之前並未持有慧球科技股份,不屬於《指引》的適用範圍。因此,慧球科技可以不予披露。


二是拉,拉顧國平做“擋箭牌”。顧國平持股比例僅有1.8%,其在2016年7月就辭去了在慧球科技的所有職務,而且提名的高管都從董事會中退出,顯然已經不是慧球科技的實際控制人了,其本人也多次公開做了如此表態。但慧球科技堅稱顧國平仍是實際控制人,理由是慧球科技新的董事是在顧國平控制時期聘任的,因此,顧國平仍可以對公司決策形成實質性控制。


三是設,設立系列子公司。慧球科技設立子公司的手法,與鮮言在匹凸匹時如出一轍。2016年7月29日,慧球科技宣布投資1億元成立5家公司,只不過匹凸匹時設立的子公司帶有“柯塞威”字樣,在此時變成了帶有“科賽威”字樣(表3)。



有匹凸匹前車之鑒,慧球科技設立的這幾家公司又將面臨怎樣的命運?會不會在進行處理後,慧球科技會以類似匹凸匹的模式給予鮮言支持呢?


慧球科技的應對舉措,尤其是拒絕披露瑞萊嘉譽的權益報告,引起了資本市場和監管部門對瑞萊嘉譽的關註。交易所也發函詢問瑞萊嘉譽,督促其披露背後的實際控制人。如此一來,二級市場的遊資聞風而動,拉高了慧球科技的股價,增加潛在收購方的收購成本,幹擾其收購行為。


瑞萊嘉譽可能確實感到有苦難言,慧球科技為達目的完全不顧監管規則肆意為之。瑞萊嘉譽的難堪,可以從其推遲回複交易所的問詢函得到某些側面印證。不過,從瑞萊嘉譽最終回複的情況來看,其可能不過是一枚棋子而已。


瑞萊嘉譽背後的魅影


瑞萊嘉譽增持慧球科技7.5%股權,總計耗資4.68億元。對這筆資金的來源,瑞萊嘉譽在回答交易所的問詢函時也直言不諱是“借的”。瑞萊嘉譽從北京州際田野投資咨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京州際田野”)、朱斌、北京禾佑物業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京禾佑物業”)、北京天元創展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京天元創展”)4個債權人借款6億元,期限5年,利率均為6%,這其中北京州際田野提供了5.5億元。


進一步分析這4位債權人的關系,瑞萊嘉譽實際上是從兩家借的購股資金——北京州際田野和朱斌,其余2家債權人是朱斌的關聯企業(圖7)。



在這些債權人中,北京州際田野的身份最引人關註。北京州際田野成立於2007年,註冊資本50萬元。以這樣的註冊資本規模借給瑞萊嘉譽5.5億元資金,其背後似乎有不容小覷的力量。


另外兩個有意思的地方是:其一,瑞萊嘉譽開始啟動對慧球科技的股權收購時,所獲得的1900萬股(接近5%)來自於北京州際田野,雙方通過大宗交易完成易手;其二,2016年8月,瑞萊嘉譽的唯一有限合夥人張琲將其所持90.9%的份額轉讓給了北京州際田野,後者又將其在瑞萊嘉譽的認繳出資額提高到6.005億元,並將其對瑞萊嘉譽的5.5億元債權轉為了LP份額。如此一來,北京州際田野在瑞萊嘉譽的出資份額提高到了99.9833%(圖8)。



由此看,瑞萊嘉譽可能不過是北京州際田野用於收購慧球科技的工具而已。那麽,北京州際田野及其自然人股東田野、顏婉琳又是什麽背景呢?(完)


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僅供受眾參考,不代表任何投資建議,任何參考本文所作的投資決策皆為受眾自行獨立作出,造成的經濟、財務或其他風險均由受眾自擔。


新財富酷魚正在積極建立和讀者、合作夥伴的聯系,你想獲取更多有價值資訊嗎?你想成為我們網站的作者嗎?你對我們的網站的更新有什麽建議?請掃描以下二維碼聯系我們的主編(本微信號不洽談廣告投放事宜,加的時候請註明“新財富+您所在公司”):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6075

四胞姊妹開學惹轟動

1 : GS(14)@2014-09-14 10:04:52

山東菏澤四胞胎姊妹「冰清玉潔」(圖),同時考入了山東藝術舞蹈學院,9月12日到位於濟南的學校報到,引來眾多學生和家長圍觀。校方為方便四胞胎學生的生活起居,安排她們同住一間宿舍。今年16歲的申冰、申清、申玉、申潔四胞胎姊妹長相一樣,加上修長身材,格外引人注目。中新網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40914/1886552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553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