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林鴻明敢選擇別人不看好的創業路 信驊搶得雲端先機 晶片超美趕日

2013-04-29  TWM
 
 

 

即將於四月底掛牌上櫃的信驊科技,是少數本益比突破二十倍的IC設計新明星,由於敢於選擇與眾不同的創業題目,讓信驊與廣達等國內伺服器廠建立深入關係,並且超美趕日,成為雲端商機最大的受惠者。

撰文‧林宏文

「說實在話,信驊的創業過程並不辛苦,因為我們有勇氣去做一個不一樣的題目。」創業九年、即將於四月底掛牌上櫃的信驊科技,是台灣近年來少見的傑出IC設計公司,而白手起家的信驊董事長兼總經理林鴻明,以這句話作為九年創業歷程的總結。

成立於二○○四年十一月的信驊科技,是國內唯一鎖定雲端伺服器晶片的IC設計公司,並推出與日、美大廠直接競爭的晶片。

不過,談起自己的創業過程,林鴻明卻說是一個意外,而且這個意外還來得不太愉快。

創業前,林鴻明服務於台灣老牌IC設計公司矽統科技,一直當到副總經理。○三年,矽統將繪圖部門獨立為圖誠科技,同時還合併美商泰鼎(Trident)旗下的繪圖晶片團隊,由林鴻明擔任總經理。

不過,由於後來矽統大股東聯電介入組織調整,林鴻明被迫離開。當時,他與其他團隊感覺很不舒服,「那時覺得當專業經理人真是可悲,人家叫你走,你就得走,根本沒有選擇餘地!」創業印證林百里的雲端遠見結果,無事可做的林鴻明與朋友打了兩個月的高爾夫球。後來遇到廣達伺服器事業部副總經理楊晴華,談到雲端是未來趨勢,就決定出來創業,並與廣達簽訂技術合作協議,共同開發雲端伺服器晶片。

回憶九年前的情景,林鴻明表示,當時廣達董事長林百里曾說:「未來的電腦運算,會像電源一樣,只要一插電就有,雲端趨勢將讓伺服器的銷售大幅提升。」那時林鴻明與團隊都還半信半疑,但沒想到創業後,發現這真的是一個大趨勢,讓他非常佩服林百里的遠見。

不過,林鴻明要出來創業,太太卻很反對。但他說服太太,雲端伺服器晶片這個題目其實很好,「當時,我說要做雲端伺服器晶片,身邊幾乎沒有朋友支持,讓我更堅定這是一個很好的創業題目。」林鴻明說,現在,他也常奉勸想創業的朋友,選擇創業主題有兩個非常重要的原則:一個是若報紙寫前景發展很好的產業,千萬不要去做;另外,若問身旁朋友,大家一致都說是好的題目,那就一定很不好。

「因為這些已被普遍認同的產業,必然吸引很多人跳進去做,接下來一定流血殺價,下場會很慘。」林鴻明說,像之前無線區域網路(WiFi)及USB 3.0等晶片都很夯,但後來證明全部淪為殺戮戰場。

於是,林鴻明創立信驊後,找來許多以前圖誠、矽統的老同事,這些老夥伴都有很好的工作默契,結果十個月後就交出第一顆晶片。

林鴻明說,由於過去在矽統與圖誠做的是很複雜的繪圖晶片,但轉到比過去簡單很多的伺服器晶片時,大家都覺得反而輕鬆不少,這也是信驊可以表現很好的關鍵。

此外,由於行動通訊普及,雲端運算大舉崛起,許多國際網路大廠如谷歌、臉書及亞馬遜,也跳過IBM、惠普及戴爾等品牌大廠,直接下伺服器訂單給廣達、緯創等廠商。與廣達已有技術合作的信驊,業務就跟著快速成長。公司創立八個季度後就開始賺錢,之後更一路從○七年起至今都維持每年的高獲利。

慷慨與員工分享股份

林鴻明說,信驊創立一年多,美商博通(Broadcom)公司就有意收購,而且價格開到原始成本的十倍,由於當時幾乎大部分持股都是林鴻明所有,只要一賣掉公司,他就可以退休了。

但後來林鴻明不僅未把公司賣掉,還把自己的股份釋出給主管及員工,從最高持股八成,一直降到目前大約二三%股份;至於其他三十餘位員工則持有二六%,比林鴻明的股份還多。

由於老闆慷慨分享,信驊員工的表現也愈來愈好,原本全球伺服器晶片是由日商瑞薩(Renesas)所壟斷,但在信驊三合一晶片推出後,市占率也逐漸讓出來。如今,信驊的對手只有日、美兩家廠商,第一名還是瑞薩,市占率約五成;第二名就是信驊,市占率約二○至二五%,並且明顯領先美商Emulex公司。

不過,在業務形態上,信驊與日、美廠商不太相同,瑞薩與Emulex均以國際品牌廠為主要客戶,瑞薩主要客戶是IBM、戴爾,Emulex則是英特爾、富士通。至於信驊九成客戶是台灣的廣達、緯創、英業達等白牌業者為主。

○九年,英特爾看好信驊的發展潛力,還入股信驊,主要原因就是擁有全球伺服器晶片市占率超過九成的英特爾,看到信驊雲端晶片不斷推陳出新,至今已推出第五代,即積極入股投資。

隨著台灣雲端伺服器市場仍在快速成長,信驊今年業績依舊亮麗,成長幅度將優於去年,法人估計今年營收成長有機會超過四成,預估全年營收可能衝破七億元,每股稅後純益超過八元。

「我有一個創業口號,就是『未來新一代的IC設計公司,一定要敢做不一樣的題目。』」林鴻明說,這是他要給所有想創業的人,一個最誠懇且發自內心的建議。

林鴻明

出生:1961年

現職:信驊科技董事長兼總經理經歷:圖誠科技總經理、矽統科技副總經理學歷:交通大學EMBA碩士、台灣大學電機所碩士

信驊科技

成立時間:2004年11月

股本:2.13億元

經營團隊:董事長兼總經理林鴻明主要產品:伺服器系統單晶片

過去3年業績:

2010年營收2.84億元,每股稅後純益5.66元2011年營收3.46億元,每股稅後純益4.77元2012年營收4.84億元,每股稅後純益6.5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5166

科技金融年報:風投資本總量超美 1/3投到種子和起步期

9月24日,2016年浦江創新論壇之“共建科技金融生態環境——眾創、眾包、眾籌”科技金融專題論壇於上海東郊賓館舉行。在此次科技金融論壇上,中國科技金融促進會理事長王元發布了《中國科技金融生態年度觀察(2016)》(下稱“報告”),對我國目前的科技金融生態做了整體性的描述。

王元在現場表示,我國已經成為了名副其實的風險投資大國,不管是風投資本的總量還是風投企業數量都已經超過了美國。

種子期投資額上升明顯

報告的統計數據顯示,截止2015年底,中國各類風險投資機構已達1775家,其中,風險投資企業(基金)1311家,管理資本總量達6653.3億元。風投機構數量較2014年增加了224家,增幅達14.4%。

相較而言,同期美國的風險投資機構共2022家,其中風險投資基金達1224家,而歐洲的風險投資機構只有大約500家。

從投資來看,2015年中國風險投資機構披露當年投資企業3423家,投資金額為465.6億元,占全國GDP總量的0.063%。

相比而言,美國2015年的投資企業共4497家,投資金額為591億美元,占GDP總量的0.34%;歐洲共有2836家企業獲得了風險投資資助,投資金額達38億歐元,占GDP的比重為0.025%。在歐洲,丹麥的風險投資占GDP的比重排名第一,達到了0.109%。從這個層面來看,雖已成為風投大國,中國的風險投資與歐美發達國家仍存不小差距。

另外,除了數量和規模,中國風險投資的結構也在發生變化。王元說,2015年流入種子期項目的金額明顯上升,達到8.1%,高於2014年的5.6%。種子期和起步期的投資金額占到總投資的三分之一。

“還有一個特點,銀行業以及金融機構對於小微企業的貸款業在不斷增加,而且貸款的方式和貸款的產品越來越多。”王元在上述論壇上表示,整個銀行業對戰略型新興產業的投資也出現了顯著增長。

報告的數據稱,截止2015年底,全國小微企業貸款余額達23.5億元,占各項貸款余額的23.9%,小微企業貸款同比增速比各項貸款平均增速高出0.4%;小微企業貸款余額戶數是1322.6萬戶,同比增加178萬戶;小微企業申請貸款獲得率92.8%,同比上升2.1個百分點。

與此同時,銀行業金融機構也在加大對節能環保、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領域的信貸投放。截止2015年底,21家主要銀行業金融機構戰略性新興產業貸款余額達2.4萬億元,較年初增加1865億元,增幅達8.4%。

滿足企業直接融資需求

2015年是中國多層次資本市場發展最快的年份之一。雖然監管部門再次階段性地停止新股發行,但整個市場容量得到了空前發展。

截止2015年底,上市公司數達到了2827家,其中創業板上市公司492家。而這492家中,有80%以上涉及電子電器制造、計算機、通信、生物醫藥等戰略性新興產業。

王元表示,得益於“新三板”(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的開通,更多企業的直接融資需求得到了滿足,也有了多種退出機制的選擇。目前,在“新三板”的掛牌企業超過5129家,各地區域股權交易市場掛牌企業超過1萬家。

然而,報告稱,和發達國家相比,中國的場外市場、創業板市場的規模仍然相對過小,對創新創業的支持還有待進一步加強。

在當天的論壇上,上海高級金融學院教授錢軍在做主旨演講時直接地指出,要鼓勵新興行業公司上市就必須要降低上市的業績門檻,盡快推進註冊制。他認為,在總體負債水平高企的當下,股市的作用尤其重要。除了降低上市業績方面的門檻,還應該鼓勵民企和新興行業的公司上市,將上市的行政過程轉變成市場化的過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6493

iPhone銷量 中國超美料Apple Watch再起風潮

1 : GS(14)@2015-01-27 15:00:29





■iPhone在大中華地區銷量激增,香港亦掀起一片炒風。楊柏賢攝


【本報訊】蘋果iPhone在中國的銷量,已經超過美國!瑞銀在最新的報告指出,最近一季中國在iPhone的出貨量佔全球36%,已超過美國的24%,更有分析員估計中美iPhone銷量的差距達二百萬部。一般認為蘋果推出iPhone6及與中國移動簽訂銷售協議,是令其中國地盤迅速擴展的原因。



蘋果將在周三美股收市後公佈去年十月至十二月底的季度業績。瑞銀近日發表的報告估計,這季度蘋果全球發售六點九三億部iPhone,打破前年一季銷售五點一億部的紀錄。報告又稱最近一季iPhone在中國的出貨量首次超越美國,而在前一年同期,美國的iPhone銷量比中國多出七個百分點。蘋果去年十月公佈季度業績時,包括香港、內地、台灣的大中華地區銷售額為五十七億美元(約四百四十四億港元),估計瑞銀的報告亦是估算大中華的數據。


Apple Watch

內地佔有率領先三星


美資創意策略(Creative Strategies)的消費科技分析員巴加林(Ben Bajarin)則估計,中國的iPhone銷售數量比美國多約二百萬部,他預期蘋果今年在中國推出Apple Watch之後,將會吸引更多人購買蘋果產品,他預期蘋果在中國的收入將會超過美國本土,中國市場將是蘋果日後增長的動力。





其實,蘋果行政總裁庫克(Tim Cook)前年已經預計在中國的收入最終會超過美國,成為蘋果最大的收入來源。目前,iPhone佔蘋果總銷售額的一半以上,佔其利潤比例則更高。蘋果iPhone在內地手機市場穩佔第三位,調查機構Counterpoint的報告指,蘋果在內地手機市場佔有率12%,排名在小米、聯想之後,但已領先排名第四的南韓三星3%。報告認為去年推出的iPhone6和iPhone6 Plus不僅提升蘋果的手機的銷量,甚至還影響其他品牌的平板電腦銷量。英國《金融時報》/中新網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50127/1901801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7481

麥肯錫:中國總債務佔比超美

1 : GS(14)@2015-02-06 11:48:09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206/news/ea_eaa5.htm

【明報專訊】《金融時報》引述諮詢機構麥肯錫一份研究報告,指目前中國總債務相對GDP(國內生產總值)比例上升至282%,已超越美國水平,其中以地產及地方債最為高危。


相對GDP比例升至282%

根據麥肯錫計算,中國的總債務水平(包括金融業債務)自2007年至2014年的7年間增加近3倍,增幅達87%。目前債務水平相當於GDP的282%,這個比率甚至較美國更高。麥肯錫對中國房地產業、地方政府融資、快速擴張的「影子」銀行體系存在的風險發出警告。不過,該行指若剔除金融業債務,中國債務比例較美國更低。

麥肯錫表示,中國的總體債務「看上去可控」,但目前的債務水平,將對中國未來維持穩定但較低增長構成影響。分析認為,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前,中國債務水平低且穩定,當西方爆發危機時,中國可以加大槓桿率作補償,但如今情不再如此。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7651

亞洲億萬富豪首超美 中國內地佔半 港69人上榜

1 : GS(14)@2017-10-29 23:19:08

【明報專訊】瑞銀和羅兵咸永道香港發表億萬富豪報告,發現亞洲共有637名億萬富豪(資產10億美元,即約78億港元以上),數目首度超越美國,而亞洲富豪的總財富約2萬億美元(15.6萬億港元),按年增加約三成,仍較美國的3萬億美元(約23.4億港元)少,該行預計未來4年內亞洲總財富可能超越美國。

明報記者 李哲毅

調查分析14個市場中的1542名億萬富豪,發現去年亞洲區共有637名億萬富豪,按年升23%,超越美國成為最多億萬富豪的地區,去年美國只有563名億萬富豪,錄得5%的按年升幅。報告指出,中國內地為億萬富豪增長最快的亞洲國家,增幅達27%,去年中國共有318名億萬富豪,當中有101名為新晉億萬富豪,平均每周有兩位「新人」躋身成為億萬富豪;而去年香港有69名億萬富豪,同期則有8%增長,當中有10名為新晉億萬富豪。

亞洲富豪總財富料4年追上美

事實上,全球億萬富豪合共坐擁6萬億美元身家,當中美國億萬富豪佔約46%,總財富涉約2.8萬億美元,而亞洲億萬富豪佔約33%,總財富由前年1.5萬億元,增至去年約2萬億元,升幅約33.3%,該行估計若趨勢持續,亞洲富豪總財富有望在4年內追上美國。

羅兵咸永道私人銀行諮詢服務合伙人沈櫻淇表示,中國的富豪大部分都是白手興家,而香港由跨世代傳承的富豪則佔三分之一。全球企業家的創業速度加快,而該行發現,亞洲富豪都會將年輕公司上市,以帶動私人財富及公司知名度,去年亞洲568間與億萬富豪有關聯的公司中,有63%是上市公司,而美國421間公司中,只有37%是上市公司。

內地多白手興家 港三分之一屬傳承

沈櫻淇表示,中國富豪平均年齡於亞洲區相對年輕,僅為55歲,而且以男性為主佔93%;香港富豪年紀較大,平均年齡為66歲,男性佔約86%。值得留意是,香港的億萬富豪主要從事房地產、工業、科技,平均財富約有40億美元,而內地富豪平均財富約25億美元,反映香港富豪平均身家較內地高六成。

瑞銀財富管理大中華區主席及主管盧彩雲稱,中國富豪主要來自房地產和工業等行業,其業務正是財富來源。她指隨科技行業發展,未來中國會出現更多年輕的億萬富豪。該行指出,大多數億萬富豪也有涉足科技行業,預計明年底前,隨着科技發展加速及亞洲城市化將刺激億萬富豪財富收入。該行又估計,由於更多億萬富豪年紀老邁,他們會開始轉移財富予下一代等,預料未來20年將有2.4萬億美元的財富將會轉移,大部分將會流入慈善領域。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7326&issue=2017102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3305

百年美國名酒商受惠免稅 大中華收入10年超美

1 : GS(14)@2017-12-26 14:11:42

【明報專訊】自2008年豁免紅酒稅後,香港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紅酒中心,吸引多間世界首屈一指的酒商在香港發展業務,其中便包括已有近200年歷史的全球最大名酒拍賣行Acker Merrall & Condit。據Acker主席John Kapon透露,自從將香港作為亞洲區總部,不足10年間來自大中華區客戶的收入已超過公司總收入的50%,超越美國,而且預計未來增長潛力仍然會來自本港。

港取消紅酒稅 拓亞洲市場最佳時機

創立於1820年的Acker是美國歷史最悠久的酒商,但要到2007年開始才在香港發展業務,John Kapon表示,當時在紐約留意到愈來愈多亞洲區的客人,於是心生念頭想了解亞洲市場,他回憶,當時短短數日內走訪了上海、新加坡、首爾、台北、香港等亞洲主要地區,很快便決定要將亞洲總部設在香港,因為「無論從金融、國際視野以及地理位置,香港都是最佳的」。更錦上添花是,翌年港府宣布取消紅酒稅,John Kapon直言對於其開拓亞洲市場而言是完美的時機(perfect timing)。

此外,受惠於內地經濟起飛以及CEPA條款下葡萄酒輸入內地可享特別便利的清關措施,無形中更幫助香港打造成世界級紅酒中心,相關的拍賣、物流、倉儲等等業務蓬勃發展。目前,Acker在堅尼地城擁有自己的酒倉,每年在香港舉行6至7次名酒拍賣,不單已經成為香港頂尖名酒拍賣商,而且過去多年香港的拍賣會常常創下佳績。

內地人趨了解酒文化 增長潛力大

Acker目前有紐約及香港兩個主要總部,John Kapon透露,未進入香港以前,來自大陸、港澳及台灣的大中華區收入佔比才不到5%,現在已經超過50%,超越美國的40%,且從市場走勢來看,大中華區仍然有強勁增長潛力。

以前中國買家總給人暴發戶形象,不過John Kapon指,隨着愈來愈深入的參與,其實內地人對酒文化的了解已愈來愈深,公司也常透過舉行品酒會、聚餐等等傳授更多酒知識。但無可否認,中國買家與歐美買家最大不同是,「他們特別鍾情於極品中的極品(best of the best),而其他地區的買家則對不同類別的酒都會有興趣」。

租金貴 暫不考慮在港設零售店

不過John Kapon表示,暫不考慮在香港設零售店賣酒,除了因為街客非其目標客戶之外,最大原因,他笑言:「租金太貴呀。」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5490&issue=2017122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574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