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尋找經濟新動力·廣東】讓桉樹皮變綠電 ——世界最大生物質發電廠的生意經

http://www.infzm.com/content/82931

隨著經濟總量的快速增長,廣東的能源安全及污染問題日益突出,發展新能源迫在眉睫。世界最大的生物質發電廠的投產、運營代表了廣東省發展大型生物質能產業的可能性。

「就像找到了一個大煤礦」

在蘇余寧騎著自行車溜躂於廣東湛江周邊上千個木材加工廠之前,沒人注意過一摞摞堆在院落裡黑裡透著紅的「下腳料」——桉樹皮、桉樹枝。

儘管桉樹這種原產於澳大利亞的樹種被譽為玉樹、黃金樹,但樹皮、樹枝還是被木材加工廠視為「垃圾」,「直接僱人拉走扔掉」。

現在,它們卻成為了世界上單機及總裝機容量最大的生物質發電廠——廣東粵電湛江生物質發電有限公司(下稱湛江生物質發電廠)源源不斷的燃料,發出一度度綠色電力。

「這就像是找到了一個大煤礦。」曾苦苦尋找合適燃料來源的湛江生物質發電廠的總經理蘇余寧比喻道。

2011年8月,廣東粵電集團成了這些「下腳料」的買家。粵電集團2台5萬千瓦的生物質發電機組相繼在湛江投產,代表著世界單機及總裝機容量最大的生物質發電項目建成,在此之前,我國最大的裝機容量僅為3萬千瓦。

生物質發電是利用生物質所具有的生物質能進行的發電,屬於可再生能源發電的一種。過去的五年,「生物質電」在中國遠比全球變暖升溫更快。將它敲入搜索引擎谷歌,會在0.29秒裡蹦出271萬條搜索結果。

隨著經濟總量的快速增長,廣東的能源安全及污染問題日益突出,發展新能源迫在眉睫。作為粵電集團新能源示範性項目,湛江生物質發電廠是廣東省唯一一家生物質發電企業,可謂生正逢時。

2007年,粵電集團進一步加大新能源的發展,規劃生物質能產業,還在湛江電廠任副廠長的蘇余寧受到集團委託,調研湛江周邊的生物質能資源。

為找到持續穩定的燃料,蘇余寧跑遍了湛江市林業局、桉樹研究中心、木材加工廠。一次非常偶然的機會,他發現了桉樹。

蘇余寧畫出了詳細的桉樹種植分佈圖。他發現湛江有四百多萬畝桉樹林,由於桉樹砍伐週期短,加工過程產生廢料多,「下腳料」是一個不可估量的數字。此外,湛江地形平坦,是連結粵、桂、瓊以及大西南的交通樞紐,區位優勢十分顯著,剩餘勞動力也極為豐富。

一切似乎水到渠成——建立世界最大的生物質發電廠不僅僅是藍圖。

「用三星級酒店造價建成世界最大生物質發電廠」

如何讓桉樹皮「變廢為寶」,不單尋找原料那麼簡單。

據南方週末記者瞭解,最初擬定裝機容量時,所有人的態度都半信半疑。「這麼大的項目能行麼?天方夜譚吧?」

頂著壓力的蘇余寧只敢對周圍的人說在研究「垃圾發電」。好玩的是,項目原先擬定的名字是「農林廢棄物」,後來找廠裡懂英語的年輕人「查名詞」後才改為「生物質」。

與粵電集團一樣,地方政府也是壓力重重。

該項目所在的遂溪縣經信局局長陳輝告訴南方週末記者,縣長牽頭成立了專門領導小組,每週現場召開一次工程建設協調會。而他所在的局裡更是開了不下百次的專項會議,整個項目共有幾千人配合,「現在想都不敢想了」。

以徵地為例,「磨破了嘴皮,跑破了腳皮,還撕破了臉皮」。辦理土地證的審批流程一般是15天,而生物質項目3天就辦好了。其間,廣東省發改委的領導多次前來視察並予以支持。

最初規劃中,燃料甘蔗葉佔40%-50%,樹皮佔30%-40%,剩下則是秸稈等農作物。但甘蔗的成熟季節只有4個月,加上收購困難,現在僅佔10%,樹皮和根則由木材廠全年供應。

由於屬行業首創,技術路線、設備選型上都有很多不確定性。在不斷的實驗和與浙江大學等研究團隊的研討中,湛江生物質發電廠改進了多項設備裝置,其中「爐前給料系統」還申請了專利。

「我們用一家三星級酒店的造價建成了世界最大的生物質電廠。」湛江生物質發電廠設備部部長楊云金說起這個項目,難掩興奮。

據稱,該項目建成後,美國、英國等多個國家的專家學者都紛紛前來學習。世界最大的生物質發電廠的投產代表了廣東省發展大型生物質能產業的可能性。

「第一個吃螃蟹的味道不好受」

真正挑戰還在投產後。此前,據媒體報導,國內一些地方盲目上馬生物質發電廠,結果出現爭奪秸稈資源、地盤、秸稈以次充好等現象。

據悉,湛江生物質發電項目一度經歷了燃料給料困難、成分複雜多變和組織難度大等多種困難。

目前湛江當地約有大小上百個供應商,大的供應商的料場投資上千萬元,供應總量約為3000-4000噸/天。供應商們會把收購上來的樹皮等原料在料場內曬乾、打包、裝車,再運入廠區內由大型切割機粉碎,通過傳送帶逐一送到鍋爐內燃燒發電。

組織難度可想而知。「按照目前每天進廠燃料4000噸計算,每天需要160輛左右的大型燃料運輸車輛進廠。」公司綜合部部長陳開培說。最初經常有人以次充好,混進來沙石和不干燥的燃料。他們想了很多辦法,幾乎是「集全廠之力驗收」,好在「現在運輸進出都全程有錄像,抓了幾個做手腳的開除了」。

燃料的供給很大程度還會受到季節影響。公司燃料部副部長鄧瑜調侃道,「我們是靠天吃飯,遇到一場陣雨什麼都白費了。」燃料需要露天晾曬,曬場很大,很難做到及時收儲。而今年下雨時間比往常都要多,有時候一連會下十幾天,嚴重影響發電總量。

據介紹,在蘇北一些生物質發電廠,使用的生物質燃料來源單一,較好控制。而桉樹在進爐焚燒後會產生大量的酸性物質,進而腐蝕鍋爐的內壁,嚴重時還可能「爆管」。「這是世界性難題。」粵電一度非常頭疼,一直在積極研究對策,現已取得一些突破。

這一切並沒有成熟的經驗可以借鑑。「以前是搞燒煤的,沒出現過這種情況。第一個吃螃蟹的味道不好受。」一位電廠工人說。

「2013年可以實現微利」

對於湛江生物質發電廠周邊的村民來說,企業建成最大的好處是,找到了活兒干。

在最大的黃略料場裡,十幾名村民戴著草帽、搭著毛巾在翻曬樹皮和樹枝,附近顏村的村民王權英從去年就開始在這裡幹活,每天八小時,收入60-100元不等。

粵電集團副總工程師兼戰略發展部部長文聯合介紹,項目每年投放在當地及周邊地區購買燃料的資金達2億至3億元,其中絕大部分資金是直接付給農民,解決了近四千人的就業問題。

按計劃該項目年利用農林廢棄物近100萬噸,年發電量可達6億千瓦時,二氧化碳年減排當量達48.9萬噸。不僅如此,生物質燃燒後的每天300噸的灰渣也是不可多得的寶貝。

「我們正在研究對灰渣的深度利用。」文聯合說。

儘管生物質電廠是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極佳的企業,但行業公開的秘密是,國內大部分生物質發電企業面臨著嚴重虧損,燃料成本牽動著所有企業的神經。

據湛江生物質發電廠介紹,公司經營壓力大的主要原因是,受下雨天等潮濕天氣的影響造成合格的生物質燃料供應不足,設備利用小時數少,發電量偏低,燃料收購價格上漲,運行維護成本較高,發電單位成本偏高。

文聯合告訴南方週末記者,生物質電廠建廠前,電廠當地的樹皮、木屑、穀殼等都是廢棄物。現在電廠的收購價格達到每噸300元,比一年前上漲了50元,人工和運輸費用也在不斷攀升。

2010年7月,國家出台農林生物質發電項目固定電價政策,固定電價0.75元/千瓦時。但這遠遠不能讓湛江生物質發電廠盈利。「電價應適當提高。」一位企業內部員工說。

對於項目的處境,遂溪縣經信局局長陳輝說,「一般項目需要三年才能開始盈利」,而這個項目對當地的意義在於間接收入,如帶動勞動力、吸引人才和生態環境的變化。

按照《可再生能源「十二五」規劃》,到2015年底,生物質發電裝機容量目標達到1300萬千瓦,「這就意味著還要增加好幾百個生物質發電廠,沒有國家政策支持,是不可能達到的。」文聯合說。

對於生物質發電企業來說,政府科學規劃生物質能源,嚴控項目選點,避免因地域資源不足引起燃料無序競爭至關重要。中國工程院院士倪維斗曾建議高層,秸稈發電項目一哄而上,將產生巨大的浪費,欲速而不達。

由於已有前車之鑑,廣東省政府也在避免重蹈覆轍。

蘇余寧感到慶幸的是,廣東省對批覆生物質發電廠「非常慎重」,目前並沒有佈局新的企業。他提到,曾有廣州的一家生物質能源企業來到湛江收購原料,但因運輸成本太高,最終放棄。

「明年應該可以實現微利。」文聯合滿懷信心地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9912

《工研院金雞母》鼎唐團隊拚出4.5億元技轉金 玉米變綠金 台版殼牌石油有譜了

2014-03-31  TWM
 
 

 

玉米、甘蔗渣及稻稈,也能變成石油?鼎唐二十人小團隊,在一次實驗意外發現生質能源的獨門技術,替工研院賺進史上最高四.五億元技轉金,他們是否能打造出「台灣的殼牌石油」?

撰文‧何佩珊

一個二十人的團隊,打破工研院有史以來最高的技術移轉金額,預計可替工研院賺進最高四.五億元技轉金,還自詡要成為「台灣的殼牌石油」,這是鼎唐的故事。

「時勢已成,英雄不遠,少林子弟,何如一搏。」就在決定離開工研院綠能所的這一天,鼎唐執行長、也是前綠能所所長童遷祥,送了這句話給一起創業的同事,不難看出,鼎唐想在綠能產業闖出一片天的企圖心。

一家不過成立才三個月的公司,其實已經在工研院綠能所蹲馬步將近三年,和過去大家對工研院的印象多是半導體、光電等先進科技不同,他們每天研究的對象卻是玉米、甘蔗渣及稻稈,也成功在這些看似無用的農林廢棄物中,挖到生質能源的一桶金;而童遷祥手上抓住的這個獨家技術,就叫作「零碳纖維素丁醇生產技術(ButyFix)」,正是時下最熱門的生質能源。

意外的實驗!

農林廢棄物可變成能源

事實上,生質能源不是新概念,就是用酵素去分解農林廢棄物,最終轉化成可用的丁醇,可以應用在燃料市場或化學市場,「我們就像是把存在地底下百萬年的能源,用科技的方式,在兩天內做出來。」童遷祥這麼形容。

開口閉口都談能源的童遷祥,念核工和材料出身,頂著麻省理工學院材料博士光環,回台灣後卻是在航太領域嶄露頭角。「我主攻的核工系統和航太安全思惟是很類似的,而當時台灣正好在發展航太產業。」童遷祥受邀擔任工研院航太中心副主任,也從此與工研院結下不解之緣。

之後他曾出任聯成航太科技總經理,並成功促成與波音公司的合作,只是後來受到美國九一一事件等大環境不利因素衝擊,聯成航太發展不如預期,讓他再次回到工研院,成了機械所副所長,開始了他的能源產業之路。

「能源領域是很大的。」童遷祥說,乍看之下,機械與能源好像扯不上邊,但以風力發電機來說,就是兩者的結合。因此,一○年綠能所所長職位出缺,他毫不猶豫接下,「我對這個領域確實是有想法的。」綠能所開發生質丁醇技術,就是他的提議。

說來有趣,綠能所會闖進生質能源技術的開發,是個「意外」。原本他們在做生產氫氣燃料的實驗,在發酵實驗過程中,竟然沒有和以往一樣產生氣泡。

「一開始也沒有想到生質丁醇。」鼎唐副總經理李宏台回憶,當時只是引起大家的好奇,他們開始去探詢、嘗試各種實驗條件去瞭解菌的代謝產物、做生物定序等,終於在半年後確認了無碳損(指轉化過程不會產生二氧化碳)特性的發展潛力,也定下生質丁醇的新研究方向。「這是可遇不可求的好機會。」童遷祥說。

沒人敢投資!

自掏腰包一百萬美元創業

原本是做氫氣燃料的計畫,最後卻走向生質能源的開發。實驗的大轉向,讓他們沒了政府資金的支持,最終還得動用工研院經費,才得以繼續這個計畫。「如果只用嘴巴『說』我的技術可以領先全球,是沒有人會相信的,所以我要跳出來,親自領軍動手做給你看。」童遷祥為的不只是爭一口氣,還有更多他對工研院的責任。

然而,有夢最美、資金卻沒有相隨,「就好像當初台積電成立,大家都不敢跟是一樣的。」工研院董事長蔡清彥不諱言,生質能源的技術太前瞻、觀念太新,一般的企業跟不上,光是投資評估都很困難,所以企業最後多半都只是觀望。

相對於產業界的猶豫,更顯出童遷祥鬥志高昂,「攤開全球生質能源的開發團隊,還沒看到跟我們(技術)很接近的。」三年的努力,讓鼎唐累積了厚實的技術能量,因為比起傳統生質丁醇的技術,鼎唐的製程處理更快,更重要是不會排放二氧化碳,材料使用率也更高。

以理論值來說,轉換效率可比一般高出五○%,實際值也有三○%左右。同時就應用面來看,生質丁醇不只有成本優勢,特性也比目前市場上主要使用的生質乙醇更適合與汽油混合。

「當技術價值明顯高於風險時,我們就決定要自己出來創業。」找不到資金,沒讓童遷祥挫敗,反而越挫越勇。「全世界需求很明確,時勢就在那裡等,大家拚命投資都沒成功,我們有這麼好的技術,當然要投進去。」不受外界質疑影響,童遷祥仍決定要自己跳出來做,找了幾位同事一起創業。

下定決心脫離工研院庇護,籌措資金就成為鼎唐的首要挑戰。為了說服別人掏錢投資,童遷祥被洗臉過太多次,印象最深的那次,是一年多前飛到美國找創投時,帶著自豪的技術與滿滿的熱情,卻換來對方一句:「這我們聽太多啦。」一大盆冷水毫不留情潑向他。

跟時間賽跑!

用最少錢創造最大成果

一般而言,實驗室的成果必須經過先導規模和示範規模兩次放大,到第三階段才能商業化,並開始獲利,總計需要五年時間,投入金額約四億美元(約新台幣一二○億元)。

對鼎唐來說,第一階段建置先導產能的資金需要六百萬美元,是綠能所同仁自掏腰包湊出最後一百萬美元,才勉強過關,但到第二階段示範產能,資金需求一下要放大到八千萬美元,就成了一個大門檻。

以目前大環境的狀況,童遷祥知道他們沒有本錢可以慢慢燒,必須加快腳步。為了降低成本,他們計畫將廠房設在瑞典,一來取得價格較低的料源,二來瑞典的丁醇銷售價格較佳。如此,不用等到第二階段,光是第一階段示範產能的一萬噸規模,他們就能開始獲利;而一旦鼎唐獲利能力沒有問題,自然第二階段的資金募集難度也會跟著降低。

不只原本需要五年才能商轉的時程,得以縮短到三年,資金需求也從四億美元降至一億美元,第三年就可以開始獲利,同時走向IPO(公開上市),解決後續產能往真正商業化規模擴大,可能面臨的資金障礙。

「同樣的一萬噸產能,如果設廠在美國,可能就無法賺錢,因為美國的料源不便宜,丁醇價格也沒那麼好。」童遷祥說明。

所幸,一三年一個得獎消息,讓團隊開始受到注意,他們獲得由美國《R&D》雜誌主辦,素有「科技界奧斯卡」之稱的「全球百大科技研發獎(R&D 100 Awards)」,消息一出,吸引各家企業來敲門,像是前友達總經理、微熱山丘執行長陳來助就是其中之一。

沒人投資是煩惱,有人搶著投資也煩惱。鼎唐開始小有名氣後,投資人陸續上門,有一家外國企業就曾這麼對他說:「我們錢多得是,但工研院要獨家跟我們做。」「我們是背著國旗創業的。」童遷祥很清楚,這樣的技術不能外流,即使對方開的技轉金再高,他都只能眼睜睜地把錢往外推。因為對他來說,鼎唐的創立,不只能為台灣帶來技術收入,更重要是可以扭轉台灣只能賺管理財的模式,走出一條新路,他要把真正的價值根留台灣,「我們要show給大家看,努力去創新,是可以做到世界領先的。」

鼎唐

成立時間:2013年12月

執行長:童遷祥

資本額:3億元(實收資本額1.14億元)主要業務:零碳纖維素丁醇生產技術(ButyFix)

簡單看懂生質丁醇

所謂的「生質丁醇」,主要生產原料為甘蔗渣、稻稈、玉米稈等農林廢棄物,生產出的能源材料則可廣泛應用在汽油、燃料電池等。例如可口可樂就曾與生質能源公司Gevo合作開發,從植物精煉出生質丁醇,用來作為寶特瓶的包裝原料,達到環保節能的效用。目前生質能源公司包含有Gevo、美商杜邦與英國石油合資子公司Butamax等。

工研院年孵10隻金雞母,力拚科技創新技轉公司 核心技術/專利 備註鼎唐能源 近無碳損生質丁醇技術技轉金上看4.5億元揪客 即時通訊軟體 預估技轉金破億元微機電大廠 三軸加速度計關鍵技術利永環球 軟性壓力感測器應用關鍵技術與產品環泥持股100% 鼎茂光電 膽固醇液晶偏光型增亮膜關鍵技術 聯茂持股26% 瀚薪科技 高功率電子元件關鍵技術與產品水之源 工業廢水處理關鍵技術味全持股41.54% 台灣電鏡儀器 掃瞄電子顯微鏡(SEM)關鍵技術與產品景凱生技 抗發炎藥物關鍵技術究心公益科技 救災開放平台技術

資料來源:工研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5207

遼寧本溪的“紅與黑”:一座重工業城市如何變綠

金秋時節,遼寧本溪老邊溝、楓林谷景區,紅葉披山,林海如染。五彩斑斕的樹蔭下,小溪蜿蜒曲折,流水潺潺。海拔1305米的楓林谷景區最高峰八面威上,一簇簇紅葉連成片片紅雲,與山中繚繞的雲霧渾然一體,宛若仙境。

9月28日,本溪市楓樹研究所發布的“楓紅指數”顯示,老邊溝、楓林谷景區楓紅指數均為Ⅰ級(楓葉變色率為10%~35%之間,處於初紅狀態,較適宜觀賞)。本溪全市上下也正在緊急部署,以迎接即將到來的觀楓賞景旅遊人數激增、旅遊安全壓力最大的“十一”黃金周。

去年“十一”黃金周期間,80多萬遊客湧進本溪大小景區看“楓”景,帶來了近1億元的經濟收入。

本溪市森林覆蓋率高達76%,居遼寧省首位。攝影/章軻

老邊溝和楓林谷“傳奇”

27日上午,大石湖風景區有限責任公司有關負責人介紹,老邊溝景區去年遊客量多達45萬人次。“僅楓林谷景區,今年1至9月的遊客人數就是去年的5倍,預計全年的旅遊接待收入能達到1500萬元。”本溪市桓仁滿族自治縣林業局局長汪立功對記者說。

誰能想到,老邊溝幾年前還是一個少人出沒的野山溝,楓林谷所在的和平林場更是因為可采資源枯竭,收入銳減,生產經營陷入困境。

“和平林場是桓仁縣最偏遠的林場。那時,由於交通不便,從縣城到和平林場需要將近5個小時,聽到和平林場這幾個字,心里就發怵。”桓仁縣一位官員對記者說。

據《第一財經日報》記者了解,前些年,和平林場等桓仁縣8家國有林場也探索替代產業,發展幹堅果經濟林、林下藥材、林業種苗等產業,但受到生產周期、市場價格影響,收效甚微。

而楓林谷卻“養在深山人未識”。調查顯示,楓林谷有大面積的原始森林,森林覆蓋率高達98.75%。園內有香楊、紅松、柞樹等古樹1000余株,國家一級保護野生植物桓仁山參、紅豆杉,以及珍貴樹種天女木蘭、黃菠蘿、軟棗獼猴桃等遍布林內。空氣負氧離子平均每立方厘米3萬個,是城市公園的20倍。

本溪市老邊溝景區里的楓葉美景。攝影/章軻

汪立功介紹,2011年,桓仁縣林業局決定,聯合8家國有林場,舉全局之力開發楓林谷,實行股份制改革。8家國有林場入股,組建楓林谷股東會、董事會、監事會,董事長由主管國有林場的林業總場場長擔任,和平林場場長擔任總經理,其他7家國有林場場長為董事,2名副總經理和6名部長在林業系統內部競聘上崗。林業總場與楓林谷森林公園簽訂經營目標責任書,實行績效考核,理順了景區管理機制。

海拔1305米的楓林谷景區最高峰八面威上的“楓”景。攝影/章軻

“楓林谷森林公園2012年7月開工建設,2013年9月就正式開園營業了,當年收入200多萬元。2014年和2015年,收入分別達到600萬元和1000萬元。”汪立功對記者說,楓林谷森林公園3來年累計投資1億多元,僅用了3年時間就拿到了國家AAAA級景區招牌。

和平林場變成了森林公園,林場職工也變成了景區的管理員、服務員和護林員,職工月收入達到3900元至6000元,高於當地公務員的工資水平。汪立功告訴記者,去年楓林谷還承接其他林場富余職工77人,為各林場節約開支224萬元。

站著的樹更值錢

發展森林旅遊,改變國有林場以木材生產為主的經營模式,變“賣木材”為“賣景觀”,國有森林資源得到有效保護。

汪立功介紹,桓仁縣8家國有林場全為自收自支單位,以往,職工開支主要以采伐林木為主,8家國有林場平均年采伐4萬立方米,相當於采伐4000畝森林,收入1500萬元。開發建設楓林谷3年來,到2015年末,楓林谷森林公園共收入1500萬元,相當於林場一年采伐森林的收入,保護了森林4000畝。

生態效益、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實現了共贏。“原來站著的樹更值錢!”和平林場一位老職工說。

本溪市林業局副局長周厚富告訴記者,本溪市已經建設了一條橫跨東西,涵蓋大冰溝、平頂山、關門山、老邊溝、中華楓情路、等200公里長的森林生態旅遊產業帶,實現了森林旅遊由單一觀光旅遊向健康養生方向的轉變。目前,本溪市有省級以上森林公園9處,森林旅遊面積110萬畝,年總收入超過20億元。

遼寧本溪老邊溝景區內的楓葉爭紅鬥艷,吸引眾多遊客。攝影/章軻

本溪是東北地區重要的資源型城市,以鋼鐵、煤炭和水泥為支柱產業。到上世紀80年代,被稱為“煤鐵之城”的本溪市因過度的資源開發使生態遭到破壞,在衛星拍攝的圖片上是一片被濃厚煙塵籠罩的地方。本溪也因此被戴上了“衛星上看不到的城市”的黑帽子。

“經過多年的努力,本溪變綠變美了,成了衛星上看不夠的城市。”本溪市副市長黃力強對記者說,本溪正變身“宜業、宜居、宜遊”的新城市,未來五年的目標是打造“三都新五城”,即綠色鋼都、中國藥都、楓葉之都,生態文明城、休閑旅遊城、健康養生城、新型材料城和智慧山水城。

遊客在本溪市老邊溝景區留影。攝影/章軻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在老邊溝景區采訪時,大石湖風景區有限責任公司有關負責人也對記者表示,目前社會資本參與森林旅遊開發的熱情比較高,但由於資金等方面的制約,仍需要政府多提供幫助。

“我們累計從銀行貸款9000多萬元,政府能否從支持森林旅遊的角度,幫我們爭取貼息政策?”這位負責人說,目前,景區外道路等基礎設施仍需完善,涉及移民、動遷等,這不是景區一家能做到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7008

深啡變綠都得伊萬卡眼珠變色為乜?

1 : GS(14)@2017-04-13 22:40:25

美國總統特朗普女兒伊萬卡的時尚品味向來不俗,她獲委任為總統助理後首次接受訪問時,被傳媒發現原本深棕色的眼珠變了綠色,外界相信她想靠戴上有色隱形眼鏡去改變形象。35歲的伊萬卡上周接受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節目訪問時,被發現眼珠顏色有變。傳媒翻查發現,原本擁有深棕色眼珠的她,在出席部份公眾場合時眼珠都會變成綠色--例如去年7月的共和黨全國委員會上,伊萬卡就以綠色眼珠示人,而她出席紐約大都會博物館時裝晚宴時,眼珠亦都呈綠色。心理學家蒙特米尼(Zelana Montminy)分析指,當一個人出任新職位時選擇改變外觀,意味他們是刻意想用不同方式示人,「綠色的隱形眼鏡可能是簡單不過的東西,但對她來說是一種潛意識的表達,『用不同的方式看待我』。這是對她自己起作用,就如你去染髮或改變眼珠顏色,都是一種(形象)轉換。」英國《每日郵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413/1998928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0399

【買嘢救地球】即日起變綠蘋果 購物一次Apple捐一蚊美金

1 : GS(14)@2017-04-22 10:44:24

為支持世界地球日(The World Earth Day),Apple Store大門上大蘋果標誌的葉子都會換上綠色。



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The World Earth Day),提醒大家關注環境保護的問題,而一向都以為環保出力自居的Apple,亦一如以往地出力支持這個世界性的日子。其實每年踏入世界地球日的一周,世界各地,包括香港的Apple Store,大門上大蘋果標誌的葉子都會換上綠色,今年當然也不例外,而店內工作的員工亦同時會換上綠色Tee,以示支持。除了換色這些表面功夫,Apple也有實際支持行動,好像上年就特別精選多個有關環保的apps,把相關收入全數捐給世界自然基金會World Wildlife Fund(WWF),到今年更加支持力度,由4月20日至4月28日期間,客人每一次在Apple Store購物,或在每一次網上以Apple Pay購物,Apple都會捐出1美金(約港幣$7.8)給WWF,讓大家購物之餘,亦可為環保出一分力,相當有意義。



Apple Store店內工作的員工亦同時會換上綠色Tee。

由4月20日至4月28日期間,客人每一次在Apple Store購物,或在每一次網上以Apple Pay購物,Apple都會捐出1美金(約港幣$7.8)給世界自然基金會World Wildlife Fund(WWF)。

其實Apple Watch亦有相關特別活動,只要在4月22及23日做30分鐘workout,就會得到一個世界地球日限定特別獎章。

另外,其實在美國,Apple更邀請了美國前副總統及氣候保護同盟(Climate Reality)主席戈爾(Albert Arnold Gore, Jr),在美國時間4月19日晚上在三藩市Apple Store舉辦座談會,談論有關環保的議題。記者:韓繼聰、許嘉欣攝影:韓繼聰2017果籽繼續認真知味。識買惜用。行以求知。好事多為。重修舊好。緊貼果籽報道,即like:http://fb.me/AS.AppleDaily



緊貼「蘋果VR」熱潮,打開雙眼隨意門,讓「蘋果VR」陪您探索新世界:https://goo.gl/b5RQAB「蘋果VR」App
App store下載:https://goo.gl/0kW2cK
Google Play下載:https://goo.gl/4K7EHw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70421/1999624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125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