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特朗普移民禁令受重擊,西雅圖聯邦法官判定全美暫緩執行

美國西雅圖聯邦法官詹姆士·羅巴特周五判決,全美暫緩執行特朗普限制7個穆斯林國家公民入境的行政命令。此後明尼蘇達州也加入訴訟,目前這兩個州已得到臨時解禁令。這是特朗普政府發布該禁令後遇到的最強大的一次阻礙。

4日據英國廣播公司BBC報道,在明尼蘇達州加入後,華盛頓州提交了對特朗普移民禁令的訴訟。華盛頓州司法部長鮑勃·弗格森(Bob Ferguson)稱該項禁令是非法和違憲的,因其涉及地域歧視。

報道稱,羅巴特公開反對美國政府律師所謂“美國各州無權挑戰特朗普命令”的言論,他認為各州有權起訴。特朗普政府也可以對羅巴特法官的這一臨時限制令進行上訴。

民眾在美國機場抗議特朗普的移民禁令(圖:美聯社)

1月27日,特朗普頒布行政令,暫禁全球難民和西亞北非7國公民入境。根據這份行政令,美國將在120天內暫停所有難民入境;在90天內暫停伊朗、蘇丹、敘利亞、利比亞、索馬里、也門和伊拉克7國公民入境;無限期禁止敘利亞難民進入美國。

為遵從這一禁令,美國國務院3日稱,美國已暫時撤銷近6萬份簽證。

白宮方面則表示,相信特朗普的移民禁令是合法且適宜的。司法部有意出臺一個暫緩聯邦法官就特朗普移民禁令裁決的緊急方案。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4337

北京遇上西雅圖 中國數字閱讀革新下的Kindle印記 | 商業觀察

上周一個難得的晴好天氣,在位於美國西雅圖華盛頓大學附近的全球第一家亞馬遜線下書店Amazon Books,中國顧客盛勇正向同行的朋友推薦一款最新版的Kindle電子書,他已經至少買了4款Kindle,從2010年買第一款初級版,到暢銷版本Paperwhite,再到後來的Voyage和Oasis版本。

越來越多的中國讀者將紙質書束之高閣,只在作為“大部頭”收藏時才會入手,日常則轉為用電子閱讀器和手機看書。便攜、便宜等優點改變了傳統閱讀方式,就像從PC到移動互聯網的變革那樣。

Kindle花了3年多時間(在去年下半年)將中國市場的銷量做到了全球第一,每年銷售百萬級。在“中國人普遍不讀書”的刻板印象下,這個成績的確讓人有些驚訝,背後並不只是中國人口基數大這個紅利因素在發揮作用,邏輯可以先從亞馬遜的書店說起。

華盛頓大學旁邊的這家Amazon Books存放有6000多本書,從商業、小說到美食和兒童繪本,每本書都是封面朝前擺放,不同於通常的書脊面對讀者。書目下方對應的是由亞馬遜線上用戶貢獻的一則書評。用app掃描書的封面或條碼可以查看網上書店的詳情,幾乎店里的每一本書都有Kindle版。

盛勇拿綁定了美國Prime(亞馬遜會員服務)賬號的信用卡付款時,系統自動識別出這張卡背後的會員權益,打了折。如果不是Prime會員,在店里買書與亞馬遜上同價。據現場收銀員估算,大約有20%的顧客會用手機里的亞馬遜app賬戶付款。

據書店一位媒介負責人Deborah Bass女士介紹,書目的選擇主要根據亞馬遜後臺的用戶大數據,並結合書商的數據。像這樣的店全美已開了6家,並在加速擴張中。大數據的優勢是可以細化到一個城市的閱讀偏好,比如西雅圖人喜歡看的書和紐約人就不一樣。

從1995年起家時的在線書城形態,到後來的Kindle閱讀器,再到2015年年底開出第一家線下書店,對和圖書有深厚淵源的亞馬遜而言,好像是一個輪回。早年貝索斯創立在線商城,與星巴克創始人舒爾茨談合作,想將亞馬遜的廣告與書目信息放在星巴克收銀臺旁邊做展示,舒爾茨曾對貝索斯說:“沒有實體店將阻礙你們未來的發展。”如今,從實體書店Amazon Books到人工智能超市Amazon Go,線上起家的亞馬遜的確在向線下擴張,只不過用的是一種與傳統零售截然不同的方式。

2007年推出的Kindle就像是線上線下這兩端的一個中間體,用戶在線付費後將電子書下載到閱讀器里,內容可以在Kindle和Kindle手機客戶端上共享閱讀進度。在線購買,線下消費。

當來自北京的盛勇在西雅圖Amazon Books為同伴推薦Kindle時,位於北京美術館東街的三聯書店正通宵營業。在這個讀書越來越成為奢侈品的浮躁年代,這家裝修陳舊的老書店似乎是堅守讀書人情懷的最後的實體象征符號。

與美國經常能看到地鐵、公交里手拿紙質書的乘客不同,中國人更喜歡手機不離手地刷朋友圈,或在頭條、網絡文學里打發時間。掌閱、QQ閱讀、網易雲閱讀等移動端app培養了中國年輕人的數字閱讀習慣,這種閱讀是碎片化的、偏娛樂消遣的,真正的嚴肅閱讀則羞澀地隱藏在公眾視線背後。

Kindle在2013年正式入華銷售時,中國市場已經被各種款式的國產和日本電子閱讀器,以及網絡文學內容占據。當時匹配Kindle的電子書目只有1萬本左右,內容上沒有優勢,Kindle先是靠硬件在同類產品中取勝,憑借亞馬遜的品牌背書和客服體驗在用戶端建立信任,再一步步擴充內容規模。盡管Kindle與QQ閱讀存在一定的競爭空間,但兩個陣營的用戶交集並不算大。亞馬遜中國總裁、將Kindle帶入中國的張文翊向筆者給出的中國Kindle用戶畫像顯示,男性用戶比例更高,且整體更偏年輕化,這與美國市場截然不同,美國70%是女性用戶,且整體年齡偏大。她曾針對中國女性用戶的偏好創新地推出了一款白色Kindle,並將它推向全球市場。

筆者問過多位中國Kindle愛好者為什麽不再讀帶有墨香的紙質書,回答基本一致:紙質書太重,(中國書籍從紙張選擇到裝幀繁複上都比美國書厚重),路上讀不方便,搬家時更抓狂,現在Kindle版的中文書目越來越多,閱讀器的體驗也更趨於紙張。

用戶市場之外,出版社也在轉變思路。亞馬遜早年在線賣書時,曾一度與美國幾大出版商關系緊張,後者認為亞馬遜搶了自己的生意。隨著數字閱讀時代的到來,傳統書商看清了市場變化,或自建電子書體系,或把這項工作交給亞馬遜。電子書與紙質書更趨向於互補而非抵消關系。趨勢之下,中國出版社也在持續接納電子版權,選擇以同步推出紙書和電子書的方式出版新書的比例正在提升。

內容生態里的勝者將最終贏得讀者,但Kindle也遇到一些新的難題。比如年輕一代中國作者的版權意識更先進,一些人喜歡將紙質書版權、電子書版權,甚至包括影視作品改編權分散授權到不同的籃子里,這意味著Kindle在擴充中文書目的過程中需要走更多的路。

作為一個特殊的閱讀群體,中國讀者對Kindle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有聲讀物。被喜馬拉雅等有聲app培養的中國讀者希望Kindle幫他們讀書,這樣就能在更多場景下解放雙手與眼睛,比如開車時。坐擁全球第一大市場,Kindle中國團隊沒理由不做本土化匹配。時下熱門的《人民的名義》火速上線了Kindle版,網絡文學《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也出現在Kindle書庫里。文化差異對硬件的影響很小,而內容生態構建需要更多本地化策略。

此內容為第一財經原創。未經第一財經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制或建立鏡像。第一財經將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如需獲得授權請聯系第一財經版權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dujuan @yicai.com。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9473

西雅圖VS矽谷 微軟、亞馬遜叫板蘋果、谷歌

在美國的科技界,西雅圖時不時會和矽谷幹上一架。

北京時間5月7日晚間,微軟全球開發者大會Build2018在西雅圖華盛頓州會議中心舉行。緊接著的5月8日,谷歌I/O大會在加州山景城的海岸線露天劇場開啟。兩家的開幕時間只差一天。

而這背後,如今由兩位印度裔CEO掌舵的兩大科技巨頭存在著不少業務重合與競爭。

因為分別擁有全球最大的桌面和移動操作系統,微軟和谷歌一度被業內解讀為PC時代和後PC時代的兩大代表。

但不管到底是哪個時代領跑者,在AI幾乎無處不在的當下,今年的微軟Build大會和谷歌I/O大會談論最多的都是人工智能。

不可忽略的現實是,在如今炙手可熱的AI市場上,來自西雅圖的微軟和亞馬遜正叫板從矽谷走出來的蘋果和谷歌。

“AI first”的谷歌

自宣布“MobilefirsttoAIfirst”戰略一年後,谷歌在人工智能的道路上越走越堅定。

但比討論AI技術本身更重要的是,目前的谷歌更加重視將AI滲透其各類產品中,並努力構建生態,讓硬件、軟件以及AI結合。

今年的I/O開發者大會,谷歌CEO桑德爾·皮查伊(SundarPichai)稱,人們對信息的實用性和易獲取性的需求依然和谷歌20年前剛成立時一樣迫切。所不同的是,人們整理信息和解決現實世界中複雜問題的能力,而這要感謝AI的進步。

谷歌助手是2016年5月19日推出的一款語音助手,該產品基於谷歌在機器學習、自然語言處理和搜索領域的經驗之上。今年,谷歌助手又得到升級。

皮查伊表示,依托谷歌在自然語言理解上的進步,今後不需要在每一個指令前都說出“HeyGoogle”。與此同時,除了原始聲音,谷歌助手的聲音庫中還增加了6種不同的聲音,包括辨識度極高的美國傳奇歌手JohnLegend的聲音。

在活動現場中,全場最受關註的一個場景是谷歌助手打電話向一家美發店預約發型設計的時間。整場對話過程較為自然流暢,接電話的店員似乎並未意識到與之對話的是AI。

這項新技術就是谷歌Duplex,也是谷歌助手的一部分,可以回答問題並根據命令執行不斷增加的任務。皮查伊稱:“很多時候打電話並不像預期的那樣順利,但語音助手可以優雅地處理。如果處理得當,這將節省時間並為企業創造很多價值。”

構建生態很重要的一點便是要讓其中各成分有機融合。谷歌也正在努力讓硬件、軟件以及AI相互結合。

值得一提的是,在上述開發者大會當天,谷歌還宣布,目前已有5億臺設備接入了谷歌語音助手,並支持30多種語言。

這也是谷歌AI戰略的重要一環,在盡可能多的設備上內置語音搜索工具,以此來爭奪亞馬遜Alexa語音助手和智能音箱Echo等競爭對手的市場。谷歌已經主宰了互聯網,而現在亞馬遜Alexa則通過提供一種全新的與計算機互動並訪問信息的交互模式,這讓谷歌感受到威脅。

今年4月初,谷歌宣布將搜索和人工智能業務分拆為兩個獨立部門。谷歌大腦的聯合創始人傑夫·迪恩(JeffDean)將領導谷歌所有的AI業務;2000年加入Google搜索業務的BenGomes將接管搜索部門。AI在谷歌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足以形成自己的業務部門。

此前,迪恩表示,谷歌在人工智能領域最終目標是三點:利用AI和機器學習讓谷歌的產品更加實用;幫助企業和外部開發者利用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進行創新;為研究人員提供更好的工具,以解決人類面臨的重大挑戰。

微軟的AI“全家桶”

去年同一時間的微軟Build開發者大會中,微軟CEO薩提亞·納德拉(SatyaNadella)宣布,微軟的戰略從2014年提出的“移動為先,雲為先”,轉變為“智能雲和智能邊緣計算”。

一年之後的微軟Build2018上,微軟延續這一戰略,宣布了一系列包括AI、雲計算、數據、傳感器與設備在內的開發者服務進展,用AI貫穿所有自家全部的產品。

中國公司在今年的微軟Build大會中占據了相當的位置。大疆、小米、華為和一家名為Roboo的中國人工智能方案平臺公司都出現在了納德拉的演講當中。

不過,相比之下,亞馬遜的出現還是更奪人眼球。

微軟Cortana和亞馬遜Alexa其實算是一對競爭對手,但是在今年的Build2018上微軟演示了這對“冤家”融合的場景。

這也是亞馬遜第一次出現在微軟開發者大會。

雖然之前亞馬遜、微軟、蘋果和谷歌都已經推出了各自的數字助手,但四家的產品彼此一直並不兼容。

但如今微軟和亞馬遜的合作表示雙方希望攜手改進語音助手。具體來看,兩家在智能音箱和語音助手領域的合作包括:在裝有Alexa的設備上,用戶可以呼喚Cortana並且使用微軟的辦公功能;而在Windows10等設備上呼喚Alexa時,也可以直接在亞馬遜上買買買,並且使用Alexa的Skills。

相比亞馬遜和微軟如今在人工智能上的“蜜月”期,亞馬遜和谷歌似乎結怨已久。

在2017年2月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提交的年度報告中,谷歌的母公司甚至將亞馬遜放在了所有競爭對手的首位,表明二者在雲計算、搜索和語音控制設備上均有競爭。

此前,谷歌的人工智能產品AlphaGo通過挑戰圍棋棋手在全球範圍內掀起不小的人工智能熱潮。對此,連微軟全球執行副總裁,微軟人工智能及微軟研究事業部負責人沈向洋也表示在人工智能的IQ上,友商的人工智能產品AlphaGo做得不錯。

讓沈向洋驕傲的是在中央電視臺一檔名為《機智過人》的節目里,和AlphaGo過招的棋手柯潔稱自己是微軟小冰的粉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3806

【旅遊籽】西雅圖聖地牙哥取經 美食車致勝之道

1 : GS(14)@2015-04-23 02:16:34

移民西雅圖多年的香港人Robert懷疑,香港狹窄的馬路如何容納得了龐大的美食車。



【旅遊籽:賞物尋源】財爺曾俊華說看過荷李活電影《滋味旅程》,電影描述一名餐廳大廚因工作失意生活乏味,轉型開美食車(food truck)而得到重生,隨之覺得香港都可引入外國風行多年的美食車概念,算是回應市民對街頭小食的殷切訴求。美食車概念暫時只聞樓梯響,飲食業界和市民已毀譽參半,擔心在保持本地特色與營運成本之間無法取得平衡,最後淪為大財團囊中物。我們到了電影預設的場景──美國,分別到美食車發展只在初哥階段的西雅圖和被譽為美食車發源地的加州聖地牙哥,從其成功例子,看看在香港經營美食車,究竟是譁眾取寵的伎倆,抑或是經營者發揮創意好地方?

香港移民:「一架二手車最少要五萬美元,但營運成本卻比餐廳高兩倍。」

在寒冷的三月,我們到了美國西雅圖。「你老遠從香港來採訪,必定是為財爺提出的美食車方案而來。」美食車Buns on wheels的主人Robert Schaudt這樣問我。廿二年前,他在香港華仁書院中六畢業,之後隨家人移民西雅圖。本來從事到會生意,三年前從一位華人朋友手中頂手了一部舊美食車,他決定革新,改用西雅圖本地農場提供的蔬菜和肉類,只賣有機漢堡包和薯條。「這門生意好賺錢。」他指着正在排隊買漢堡包的人龍說:「三年來人龍沒少過,只是今天下雨,生意才差了點。」生意好,主要是味道出眾,我嚐過The Cheesy,麵包微暖,表面香脆,中心鬆軟並散發濃濃麵粉香,芝士香濃幼滑,漢堡剛好半熱,一咬開隨即流出肉汁,非常可口,來前已半飽,但因為實在太美味,我吃下了整個麵包。這麼說,一定賺個盤滿缽滿喇?他說一部基本設備齊全的二手美食車約五萬美元(約港幣$400,000),開業的確比開餐廳容易,又不用交租,但營運成本卻比餐廳高兩倍,「一部車有許多問題,廚房要定期維修,未做過的無法想像到。」如果開設餐廳,硬件出現甚麼問題的話,請師傅上門修理好容易,但美食車出了問題要自己想辦法送到車房修理,每次修理花上好幾天,等於少了收入。





四年來只供應漢堡包和薯條,Robert說以新鮮感招徠不實際,故他選擇以品質取悅客人,這個The Cheesy($72)份量十足,好味道!

部份美食車沒引擎需由車輛拉動,優點是增加車廂工作空間,但總車長可達四十六呎,在香港不適用。

西雅圖政府三年前放寬法例,開放部份主要街道予美食車營運。



政府放寬法例 開放泊車位

雖然每隔兩三年才回港探親一次,但他仍追貼香港的時事。Robert Schaudt:「在香港做美食車不是不可行,難度高而已。」他最擔心的是香港政府會如何監管,他說香港馬路窄車又多,一般駕駛者在鬧市找泊車位已很困難,怎能容納美食車?若把美食車停在人稀地方,又怎樣吸引到客人?美食車能於美國殺出一條血路,政府功不可沒,像西雅圖政府三年前放寬法例,開放市中心馬路的停車位供營運者申請,讓美食車車主能在星期一至五上午十一時至下午二時,在指定街道上營運。由美食車開始流行於西雅圖至今,已註冊的美食車已經超過二百部,單是二○一三至二○一四年就有約三十五個新申請,當中只有約三分之一每天有固定地點運作。他懷疑香港怎容得下擱在路邊的龐大美食車,以取替傳統較細小的車仔檔。另外,他亦擔心安全問題,像他的美食車,車頭放了兩個供應廚房使用的一百磅石油氣罐,他說:「如果爆炸,威力能炸毀一整段街,試想像在人煙稠密的旺角,會做成多少死傷?」



Robert Schaudt致勝之道

1.要定期維修車輛,有安全消防系統。2.開設在沒有食肆或只有貴價食肆的商業區。3.多提供有機食物。


Matthew要兼顧餐廳,已不再親自主理美食車,卻堅持每天到場視察,了解情況。

求變打工仔:「美食車是開餐廳的踏腳石。」

Matthew Lewis是西雅圖最受歡迎美食車Where Ya at Matt的主人,專門售賣地道新奧爾良菜式,曾被美國知名美食網站Thrillist選為全美二十一部最佳美食車之一,也多次被西雅圖報紙雜誌選為年度最佳餐廳。他今年四十一歲,五年前厭倦打工仔生活想自立門戶,在要獨自照顧年幼兒子和資金不多的限制下,他想到當年剛在起步階段的美食車業,「那時全西雅圖只有七部美食車。」他解釋。其實美食車的概念一點也不新,早於三十年代已有墨西哥人賣小食的taco truck,專門停泊在學校附近的school bus truck在西雅圖也有悠久歷史,現在的美食車都是循這兩個模式發展而來的,還有很大發展空間。





西雅圖禁止在街飲酒,美食車不能申請酒牌,但美國人晚餐愛配酒,美食車只有與賣酒的餐廳合作才能開拓晚市生意。

這間賣酒的餐廳是少數容許孩子入內的,吸引一家大小吃飯飲酒。





一般情況下,美食車承諾在下單四分鐘內把食物送到客人手上。

Jambalaya是用香腸製成的飯,用Cajun調味,非常香口;Beignets的味道有點像冬甩;Po’ Boy是三文治,有蝦肉和豬肉餡選擇,成功俘虜到客人的胃口。



走偏鋒棄旅遊旺區 停泊商廈開檔

二○一○年七月十日是他首架美食車開張的日子,他選擇參加嘉年華小試牛刀,「當年政府要求美食車只能向私人地方租用停車位置做生意,假如生意不好,我就負擔不起租金。」他的美食車提供西雅圖獨一無二的新奧爾良菜,特別在一種由匈牙利紅椒粉、大蒜粉、洋葱粉、黑胡椒、小茴香、法式辣椒粉、百里香和牛至混合而成的特色香料Cajun,濃郁辛辣有點似印度咖喱,新出品好多人一試難忘,他成功俘虜到客人的胃口,帶起熱潮,生意出乎意料地受好。有了名氣更需要穩定客源,別家美食車恨不得泊在最熱鬧的旅遊點Pike Place Market,他走偏鋒走到商業大廈地下,「商業區少餐廳,午飯時段買午餐的人就會多。」美食車開業僅兩年,他就賺到開餐廳本錢,並在二○一三年擁有首家餐廳。Matthew Lewis:「在西雅圖,在街頭飲酒是違法行為,開餐廳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可以售賣利潤高的酒水。」雖然擁有餐廳的願望已達成,但他篤定不會放棄美食車,因為美食車的流動性方便處理到會生意,是主要收入,「在別人的廚房做事總不及在自己的美食車方便。」



Matthew Lewis致勝之道

1.生意成功一半功勞來自社交媒體,facebook、twitter和instagram不可少,能即時回應客人查詢,亦可預早公佈美食車每日停泊位置。2.與賣酒餐廳合作,開拓晚市生意。3.提供美食車作婚禮到會。


Marko Pavlinovic(後)身為老闆,最愛企在收銀處,與客人交談。

家族經營:「二十美元在街邊吃五道意大利菜。」

離開西雅圖,我們南下炎熱的加州聖地牙哥。與墨西哥接壤,這裏有大量移民湧入,二三十年代開始已經有小型美食車售賣墨西哥小食,此流動食物車後來慢慢擴散至洛杉磯。在聖地牙哥營運美食車有兩大優點,一是多啤酒廠,酒廠有酒牌卻無食物牌,美食車有食物牌並沒有酒牌,造就兩者合作,在酒廠或酒吧外擺檔,一舉兩得。第二是這裏是美國主要舉辦大型會議、展銷和展覽的城市,主辦單位會另闢位置,在場外開設美食車區,讓中段休息時間與會者可以吃餐飽。集合如此優勢,聖地牙哥的美食車發展成熟,二○一○年已有超過五十輛車流動各區。百多年前,葡萄牙人和意大利人移民到聖地牙哥,靠海而居多是漁民。今天,他們的後裔多不捕魚,其中一人叫Marko Pavlinovic,於二○一一年開設全城首架意大利美食車Mangia Mangia Mobile,這老闆從沒有開餐廳經驗,亦沒任何做飲食業的背景,只憑祖母留下的意大利菜食譜,一家人開檔,二○一四年得到聖地牙哥Best Food Truck大獎,更創先河,以二十美元價錢在街邊吃五道意大利菜。





開業近四年,Mangia Mangia Mobile仍是聖地牙哥唯一的意大利美食車,就算有人模仿,都好快失敗。

意大利雲吞,賣相的確麻麻,但雲吞皮竟滑而不厚,餡料有炒得香口的豬肉碎,還可加重芝士,即叫即煮,$59。

老闆和員工都是意大利裔,才煮到最住家的意大利菜。



Best Food Truck之道 不要當是一台快餐車

與Marko Pavlinovic傾談,他聲大大表情多,說話手舞足蹈,絕沒顯露早上四時起床開始準備食物的倦態,精力充沛難道就是成功之道?「最重要平易近人。」這句話放諸四海皆準,「不要當美食車是快餐店,你必須與客人有真誠交流,跟客人交心,明白他們所需,從而改善質素。」說到此,熟客Pete又到,一輪閒話家常後才點叫食物。「每星期,我至少吃三次。」Pete幫襯了超過三年,「當然,首先食物要好,足料,大份量,很合胃口,其次是老闆的待客態度熱情,好像跟朋友見面般。」Marko Pavlinovic是老闆又是收銀員,日日都站在車頭招呼客人,打開大窗與客人零阻隔,跟一般只站在車廂內予人高高在上的感覺,分別很大。「我家族式經營,要租一個地方存放和處理食材,但地方不大,隔三數天要入貨,做了近四年,慣例賣完就走,不留隔夜食物,確保新鮮,控制貨量也很重要。」我遇見他時,正在聖地牙哥啤酒節的美食車專區,看放在車外的餐牌有二十款食物,意大利粉、薄餅和意大利飯都有,小小車子,居然能與餐廳提供相近數量的食物,怪不得時常有排隊人龍,中午十二時開始營業,到晚上六時已賣掉七成食物。



Marko Pavlinovic致勝之道

1.建議香港成立Food Truck Association,美國每個州都有類似聯盟(Alliance),可向政府提出訴求,又能舉辦比賽增加各美食車水準。2.不要只做快餐,做正餐,讓人有真正飽肚感覺更重要。


Chop Soo-ey美食車,黑色底,加奪目圖案,逢星期六停泊於Little Italy Flea Market。

得獎女廚師:「不一定被大集團壟斷,只是大集團有更多資源去支持一架美食車運作。」

可能經過二○○八年金融海嘯,自二○一○年起美國好多餐廳都紛紛結業,人人開始把飲食習慣轉去相對比較便宜的美食車食物。趁此熱潮,獲得聖地牙哥Best Chef和Chef of the Year兩大獎超過十次的女廚師Deborah Scott,亦加入競爭開了兩台美食車──Chop Soo-ey和Ms. Patty Melt。勿以為Deborah Scott又是那種典型生意失敗才開設美食車的人,相反,她擁有三間獲獎無數的餐廳包括Indigo Grill、C Level and Island Prime和Vintana,更是飲食集團Cohn Restaurant Group合夥人。本身不愁生意,卻一次過開設兩架美食車,一為宣傳旗下餐廳,二為接觸不同層面食客。「近幾年,食客對食物質素要求改變很大,除味道更留意食物來源,環保是大前提。」她的餐廳和美食車全用本地食材,部份食材更來自有機農場。





屢獲大獎的女廚師Deborah Scott,現有三間餐廳和兩架美食車。

地方不大,車廂最多容納到三個人,容不下椅子,轉個身都難。

員工Samantha最開心是有班熟客,固定時間來消費,感覺親切。



用快餐車宣傳餐廳 了解食客口味

「一間餐廳枱數有限,最多得一百幾十位客人,做美食車,如果生意好,接觸層面更廣大,既可知道他們想吃甚麼,又可宣傳自己餐廳。」如何儲存食材是一個考慮因素,「經營一架美食車跟一間餐廳無分別,要領牌、要管安全及防火措施、要有員工,更重要是如何儲存食物。Chop Soo-ey專做三文治,麵包也要有位放,你不可能在車上開大火煮食,那麼在哪裏炸煙肉呢?若沒有大雪櫃,怎放食物?」逢星期六,美食車會停泊在Little Italy Flea Market,我上車一轉,發覺車廂空間有限,站了三個人,轉身有難度,美食車只加工和翻熱食物,最多煎隻蛋和翻熱肉類,只賣四款三文治,全部即叫即做,捧上手全部熱烘烘。再去Deborah的餐廳Indigo Grill看看,廚房格局跟其美食車何其相似,「這全是我的設計,雖然我不會日日都在美食車,但這是我的心血,不會因有餐廳就不顧及美食車質素。」以一個女人之力,開三間餐廳和兩架美食車,暑期時還打算開多間墨西哥餐廳,怪不得做到眼袋大大,皮膚粗糙。「最麻煩是員工流失,做美食車由朝早七時做到晚上八九時,人人嫌辛苦。」基本上一架美食車需要三人工作,一個收銀,兩個廚師,試過因為不夠人要停車。我在美食車上站了一小時,只見人人忙到冇停手,地方淺窄,放不下椅子,收銀員Samantha說最辛苦是在細小空間裏吸入大量油煙,「下次轉工,我要做一架賣雪糕的美食車。」





美食車也為宣傳自家餐廳之用,寫滿餐廳名字在車頭,一目了然。

周六,Chop Soo-ey只於跳蚤市場賣早餐,早上九時至一時提供三文治,$43。

客人多,Chop Soo-ey每張單都寫上客人名字,以免出錯。



Deborah Scott致勝之道

1.要妥善解決儲存食物問題。2.設固定時間在跳蚤市場、工廠或寫字樓區開檔。3.挽留人才,不要讓員工工作過勞。




TRAVEL MEMO

簽證:持BNO護照及特區護照均需簽證。查詢:25239011(美國領事館)機票:乘聯合航空經三藩市往西雅圖或聖地牙哥,來回票價$6,250起,未連稅。查詢:http://www.united.com滙率:1美元約兌7.6港元,文中價錢已折算為港元鳴謝:聯合航空、San Diego Tourism Authority、Seattle Tourism Board
Buns on wheels http://www.bunsonwheels.com
Where Ya at Matt http://whereyaatmatt.com
Mangia Mangia Mobile http://mangiamangiamobile.com
Chop Soo-ey https://www.facebook.com/chopsooeytruck



記者、攝影:吳宛蔚、梁佩芬編輯:陳漢榮美術:黃創泰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50422/1912049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9846

【旅遊籽】multi-roaster 西雅圖咖啡新天空

1 : GS(14)@2015-05-15 01:50:00

Milstead& Co.走multi-roaster路線,與多家頂級的小型烘焙工場合作。



【旅遊籽:賞物尋源】西雅圖是世界咖啡烘焙中心。平均每一千個居民就有二點五間咖啡店,是美國咖啡店密度最高的城市。西雅圖的氣候陽光少、雨水多,不適合種植咖啡豆,卻因為驟晴驟雨成就了咖啡店生意。西雅圖人把“Coffee is our liquid sunshine in Seattle”掛在口邊,每逢下雨就必須借咖啡的溫度、醉人的香氣來溫暖身心。西雅圖的咖啡店分兩派,一是小店如Milstead& Co.,這間走新興multi-roaster路線的咖啡店,只與頂級的小型烘焙工場合作,咖啡店與烘焙工場、顧客與咖啡店,在西雅圖的天空譜出咖啡人情。另一派是十五年前把咖啡文化傳到香港的星巴克,規模大、分店和產品種類多見稱。


「不如去咖啡店坐坐?」是西雅圖人最常講的說話。他們早上去、午飯後去、放工放假都去。在西雅圖市中心行一圈,會發現咖啡店隨處可見,每個街口最少都有一、兩間。美國人大多好甜,縱然近年淺度烘焙、果酸味重、味道多變的精品咖啡在西雅圖越見流行,但主導市場的仍然是以深度烘焙、煙熏味重、甘香濃郁espresso為基礎、配奶和糖的咖啡。
Milstead& Co.位於距離市中心約七公里的Fremont,是半商業半住宅區,咖啡店的門口平平無奇,既沒有大招牌亦沒有貼上咖啡店相關報道或旅遊網站推介等標誌。可是,一推開門就發現近二十人在排隊買咖啡,店內八成坐滿,絕大部份為年輕人。咖啡店的裝潢是帶給人溫暖感覺的木傢俬。令我有驚喜的是,這店一半的枱都是方便客人之間交流、可坐八人的長木枱。咖啡沖泡區以矮牆分隔,增加客人與咖啡師交流的機會。



冠軍店主:人太多會冷落原來的客人

這些貼心的設計原來全出自店主Andrew Milstead,他曾獲得二○○九年西北部咖啡師大賽冠軍(Northwest Regional Barista Championship),全國排名十八。他的咖啡店更被權威飲食網站《The Daily Meal》評為美國十二、西雅圖第一咖啡店,但他卻非常低調,多次追問下才承認獲得這些獎項。「我是故意的。太出名、風頭太大,客人無疑是增多了,但都不會長久,反而人多會冷落原來的客人,漸漸造成疏離。」他認真地說,店中超過七成的客人都是街坊,他唯一目標就是每個光顧咖啡店的客人,面上都掛着笑容去品嚐咖啡。傳統以來,西雅圖的咖啡店都是以兩種模式運作。要不自己擁有獨立的烘焙工場、製作並直接售賣自家咖啡,要不就向一間烘焙工場取貨,但Andrew卻走近年興起、美國只有不足三十間咖啡店走的第三條路──multi-roaster。他的咖啡店只與最頂級的九間小型烘焙工場合作,每間為他提供三至四款咖啡,當中六間他更是西雅圖獨家,如位於波特蘭(Portland)的Heart Roaster、威斯康辛州的Ruby Roaster等。由於小型烘焙工場生產的咖啡數量少而他合作的烘焙工場多,所以他每三、四小時賣完一款咖啡就換新款。選擇這個方法,因為他知道很多咖啡愛好者沒辦法親身到世界各地品嚐不同地區出產的咖啡,他希望透過提供多元化的咖啡,令客人到他的咖啡店就嚐到一流咖啡。





Fonte用了最有名的espresso machine設計師Kees van der Westen的作品。

咖啡店有時亦會提供試飲。



飲的情緣:日出飲啡 日落飲酒

近年西雅圖的咖啡店紛紛推出 evening menu(傍晚菜單),在咖啡店內提供酒精飲品,原來Fonte是這個概念的始祖。總經理Travis說:「品嚐咖啡與葡萄酒的學問類似。」他說,西雅圖人習慣只在有太陽的時候飲咖啡,太陽下山就要飲酒,把酒帶到咖啡店目的是延長營業時間,「咖啡也好、酒也好,西雅圖人的鄰里關係就是靠飲品聯繫。」一個星期六的早上七時許,本來人流最多的第一街和第二街如死城一樣,但咖啡店Fonte已坐滿一半客人。「我每天上班前都來這裏買一杯latte。」熟客Missy說。這天她和同樣來自俄亥俄州的丈夫David來享用早餐。他們來西雅圖之前,每日只喝一杯咖啡,但受西雅圖盛行的咖啡風氣感染,Missy變成每日最少喝五杯,更一日不喝也渾身不自在。她誇讚西雅圖人對咖啡很執着亦有知識,每間咖啡店的咖啡師會為客人提議最合適的咖啡及沖調方法,令她很着迷又佩服。



Fonte對食物的質素同樣重視,egg benedict以牛油果、番茄代替傳統的煙三文魚和火腿香,配清新多汁的番茄,美味。

很多咖啡店都在店內設有烘焙咖啡豆的設備。



啡界先驅:星巴克開拓烘焙Tasting

十五年前把西雅圖咖啡文化──視咖啡店為第三空間的概念帶來香港的星巴克,七十年代由買賣咖啡轉型為咖啡店,是帶領當地咖啡文化的先驅。有見當地人對咖啡的知識越來越廣,亦對烘焙技術感興趣,所以去年年底就開設全球首間結合烘焙工場與咖啡店的Roastery& Tasting Room,以開放式的烘焙室設計,讓烘焙員與客人互動,讓他們在品嚐咖啡的同時,亦可了解咖啡的烘焙和製作過程。不同的烘焙程度與不同的沖泡方法都影響咖啡的口感與味道,如同樣使用該店獨有的Pantheon blend,以法式濾壓壺(French press)來沖,因受壓釋放的咖啡油令口感較重,而用濾滴式(Pour over)的咖啡非常清澈、口感較輕。縱然香港的咖啡店也開得成行成市、咖啡水準亦不遜西雅圖,但外在學到,文化內涵卻有別。我懷念每間感覺溫暖、氣氛輕鬆舒適的西雅圖咖啡店,想念每個在咖啡店遇上、與我風花雪月聊個不亦樂乎的陌生人。





Andrew來自馬里蘭州,喜歡咖啡的他曾到過不同的咖啡產區了解咖啡行業。

Roastery& Tasting Room以開放式設計讓客人了解咖啡烘焙過程。





美國的咖啡文化始於二戰之後,西雅圖的獨特咖啡文化發展至今約八十年,當中經歷三大浪潮。第一個是即溶咖啡年代,令咖啡成為人們每日不可缺少的飲品。六、七十年代咖啡文化迎來第二浪潮。加州的 Peet's Coffee& Tea和西雅圖的星巴克分別都從意大利引入espresso機器,向國人展示新鮮調泡與即溶咖啡的分別,開始了到咖啡店喝咖啡的文化。九十年代步進第三個浪潮──精品咖啡。西雅圖人講究咖啡產區,亦懂得挑選不同的沖泡方法去品嚐咖啡的不同口味。他們更開始追求公平交易及開始四處尋覓提供小型烘焙廠的咖啡出品。



記者:吳宛蔚攝影:吳宛蔚編輯:謝慧珊美術:房雍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50514/1914615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0364

習訪西雅圖料封路市民揶揄應視像會議

1 : GS(14)@2015-09-23 02:08:43

國家主席習近平今啟程往美國首次國是訪問,將與美國企業高層互動。行程首站西雅圖保安加強,有市民抱怨交通不便,提議:「習近平應舉行視像會議。」



董建華全程陪同

習近平行程首站西雅圖,將由華盛頓州前州長和前駐華大使駱家輝率代表團迎接,參觀波音飛機工廠以及出席中美互聯網行業論壇。國務院僑辦主任裘援指西雅圖有很多美企和中國有密切的經貿關係:「作為企業界,他們最理解中美關係當中,經貿合作能夠給兩國人民帶來甚麼樣的好處。」有西雅圖市民卻抱怨習到訪兩日帶來不便,為保安理由,習將入住的Westin酒店一帶道路將封閉兩天。市長Ed Murray辦公室日前呼籲民眾盡量留在家中,少開車,並使用公共交通。報道指此次訪美全國政協副主席香港前特首董建華、國家互聯網資訊辦主席魯煒將全程陪同;中國著名企業包括阿里巴巴的馬雲、騰訊的馬化騰和百度的李彥宏也將隨行。習一行周四轉往華盛頓,與美國總統奧巴馬會談及出席國宴,星期六轉到紐約參加聯合國會系列活動,下星期一回國。中國逼切發展與美國之間的「大國關係」,讓中國與美國平起平坐。習近平此行將加強兩國的商業聯繫,縮小在貿易保護政策和網路安全方面分歧。南海問題也是中方的重要議程,此次雙方或會試着管理分歧。美國重視網路安全問題,正考慮制裁中國黑客。美國《紐約時報》/赫芬頓郵報/觀察者網



習近平訪美行程

22/09 抵西雅圖,在美中關係全國委員會和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晚宴演講23/09 參加前財長保爾森舉辦的圓桌討論,參觀波音的商用機生產基地,赴林肯高中故地重遊,出席中美互聯網行業論壇24/09 前往華盛頓,在白宮同奧巴馬、國務卿克里和國家安全顧問蘇珊.賴斯晉餐25/09 在白宮接受21響禮炮的歡迎,與奧巴馬舉行聯合記者會。與克里和副總統拜登在國務院午宴,前往國會山莊會見國會領袖,晚上出席白宮國宴26/09 前往紐約,參加在聯合國總部舉行的活動27/09 為中國和聯合國共同舉辦的「全球婦女峯會:從承諾到行動」致開幕辭28/09在聯合國成立70周年峯會上發表講話,稍後離開美國資料來源:《紐約時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50922/1930472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2472

西雅圖反特朗普集會附近爆槍擊5人傷

1 : GS(14)@2016-11-11 08:07:12

共和黨的特朗普爆冷當選美國總統後觸發各地示威,西雅圖有民眾周三晚舉行集會抗議特朗普當選。警方表示,在集會民眾附近收到槍擊報告,傳媒指事件有5人受傷,其中兩人傷勢嚴重。《西雅圖時報》報道,事發於晚上7時,案發現場附近正舉行反特朗普遊行示威,一共5人受槍傷,其中兩人有生命危險。警方調查後相信槍擊與反特朗普示威無關,而是有人發生爭執後,向多人開槍,然後徒步離開現場,至今在逃。路透社



想輕輕鬆鬆健康啲,記住留意健康蘋台
http://health.appledaily.com.hk/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1111/1983045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4978

中港買家搶貴西雅圖物業 去年樓價升一成冠全美

1 : GS(14)@2017-02-18 00:47:35

【明報專訊】距離加拿大溫哥華只有兩個半小時車程的美國西雅圖,微軟、亞馬遜、Google、facebook等多家科技巨擘先後落戶,由上世紀80年代逐漸發展成為美國的科技之城,引來各國高科技人才。另外,加拿大卑詩省去年8月開始向海外買家徵收額外15%的物業轉讓稅(PTT),令大量計劃在溫哥華購置物業的買家將目光轉向西雅圖。受惠上述變化,2016年起,西雅圖樓價的按年增幅由3年前約6%,擴大至去年高峰期的11%,樓價升幅已經超過矽谷所在的三藩市。

明報記者 姚丁鈺

標準普爾計算的Case-Shiller指數顯示,矽谷所在的三藩市,樓價升幅由去年初起大幅收窄,由10%降至僅5%。同為科技城市的西雅圖自2014年下半年以來,樓價增幅不斷加速,由2014年6%增幅加速至去年底的10%。

根據美國地產研究機構Zillow的數據,西雅圖2016年全年樓價增幅達11.3%,市場投資「熱度」被評為「非常熱」,樓價中位數為60.9萬美元(約472萬港元)。

買家多一筆過付現金交易

現時大西雅圖區最受歡迎的是樓價介乎60萬美元(約465萬港元)至100萬美元(約775萬港元)的物業,任職於美國地產公司Windermere Real Estate的西雅圖華裔地產經紀洪豐表示,在大西雅圖區的Kirkland或Redmond,這筆資金可以買1500至2300方呎的獨立屋,這些獨立屋不用繳付物業費;不過,成功買到物業的買家往往直接以現金全款交易,並且放棄驗樓條款,比如叫價50萬美元的物業,有時有多個買家爭購,最終成交價高達65萬美元以上。

他所見的投資者中,剛拿到綠卡,或計劃未來前往美國就業、居住的買家居多,其中不乏香港人和台灣人,亦見到不少溫哥華華人。

龍頭科網企業落戶西雅圖

對於大西雅圖區樓市受歡迎的原因,洪豐認為,主要原因之一是房源短缺。根據華盛頓州金融管理辦公室(OFM)的數據,大西雅圖區2015年和2016年樓市供不應求,每年物業供應比需求少約1.2萬伙。原因之二為就業機會多,除了華盛頓大學之外,還有龍頭科技企業落戶,包括微軟、Google、亞馬遜及facebook。無論與北邊的溫哥華或南邊的加州比較,西雅圖物業性價比都更吸引。他又稱,溫哥華買家比較注重投資需求,另今年樓市比去年火熱,未知是否因內地資金湧入,但資金從中國大陸流出確實愈來愈困難。

當地向外國人貸款的銀行較少,洪豐建議合資格貸款的投資者,務必在付款2個月前將首期和6個月供樓款項,存入在美國轉帳容易的銀行帳戶,之後勿再往同一帳戶轉帳;因為貸款銀行查看近2個月存款對帳單時,會對該2個月內入帳的存款要求說明來源。

根據《西雅圖時報》,單在西雅圖市,2017年就將有近1萬伙新公寓單位供應,2018年新供應將進一步增長至1.25萬伙,彌補此前兩年西雅圖供應不足狀况,這亦是令2017年西雅圖樓市轉弱的潛在因素。Zillow數據略為悲觀,料2017年西雅圖樓市增長4.7%,而Windermere料2017年西雅圖樓市增幅為7.5%至8.5%,仍跑贏全國平均。市場普遍料西雅圖租金增幅將有所放緩。

今年供應增 料樓價升幅放緩

此外,Windermere指出一個有趣現象,2016年在西雅圖見到愈來愈多千禧世代的買家,預期2017年會見到更多,不過物業的可支付能力或成一大阻礙。這可能令更多人只能選擇距離商業區較遠的地區買樓,為這個城市的基礎建設增加潛在壓力。另外,西雅圖漲幅2016年領先全美國,並不代表西雅圖樓市爆煲風險增,因為該區的首期比例、信貸要求都仍然嚴格。

明報記者 姚丁鈺

[姚丁鈺 海外置業錦囊]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0513&issue=2017021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663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