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褒貶不一的VR:矽谷投資者指基礎技術尚未解決

一樁涉及到Facebook的官司扯出了一起收購舊案。遊戲發行商ZeniMax 指控,Facebook在2014年收購的虛擬現實公司Oculus,其技術是從ZeniMax剽竊來的。據外媒報道,紮克伯格本周二出庭作證時透露,收購Oculus的實際代價是30億美元,而非收購當時公布的20億美元。

紮克伯格在庭上說:“我認為最好的虛擬現實還未出現,我們還需要5到10年時間才能實現我們的夢想目標。”Facebook一直認為,VR將是下一個計算平臺。

不菲的代價,加上漫長的時間表,紮克對於VR前景的判斷似乎已經沒有當初收購時那麽樂觀。但近兩年來,圍繞VR/AR產業鏈的投資和創業項目不斷湧出。在國內,VR/AR已經是風投機構都非常關註的領域,但是在矽谷,有一些投資人一直對VR/AR的項目持保留態度,比如剛剛登上2017年福布斯30歲以下30位俊傑榜單的華人VC張璐。

“我們從2015年開始投資時就沒有考慮在VR布局,但確實當時有很多資本在投VR,可能有些投資人也在賭它會不會成為下一個信息媒介的載體。”矽谷NewGen Capital的創始合夥人張璐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NewGen Capital投資的項目類型主要是以技術類公司為主。

2016年國內創投市場一個顯著的變化,就是投資熱點從商業模式創新轉到技術創新。但是,在一些深度科技的投資上,如何把握介入的時間點,矽谷投資人的觀點是值得參考的。

AR也是一個毀譽參半的領域,比如拿到巨額融資的MagicLeap此前被曝光其宣傳視頻是由特效公司制作的,核心的光纖掃描技術被轉為長期研究項目,商業化前景被質疑。不只是美國的資本,這些明星公司也有大批中國資本追逐,比如阿里巴巴。

“VR/AR領域還有很多市場機會,但是這些市場機會是屬於大公司還是屬於小的創新公司,這是一個值得討論的話題。”張璐認為,首先需要想清楚的問題是,進入到這個生態圈的創業公司,無論是做硬件還是做內容,它都只是整個生態圈中的一環,小公司是自己建一個生態系統,還是要嵌入到大公司的生態?

張璐演講

據報道,代表Oculus和Facebook的律師曾問紮克伯格,他是否已經實現了自己的目標,即創造全新的計算平臺。紮克伯格回答說:“這些事情最終比你想象的還要複雜,我們可能不得不投入更多的錢來實現我們的目標,甚至比我們想象的更多。”更多的錢是指,Facebook可能會在未來十年投資30多億美元,以實現良好VR體驗的目標。

但是,張璐認為,如果把VR看成是新一代的媒體社交平臺,它是可能成立的,但是如果說它是信息載體,賦予它的意義有點太大了,不是說VR這一項技術就能夠承載得了的。VR技術現在還有很多技術問題沒有解決,比如眩暈感的問題。在資本圈太熱捧這個概念的時候,大家都想求一些短平快的發展,越來越少人願意真的去解決核心技術。當錢太多的時候,創業者就容易變成上帝視角,忽視了產品的實際應用。

不過,張璐也對記者說到,在矽谷有一些個人投資者,被稱為“超級天使”,會投一些特別前沿的技術,並做出長期的布局。矽谷的好處就是大家同時扮演兩種角色,也有兩種不同類型的資本,好的項目都能找到相應的資本去支持它。再加上美國有各種各樣的基金會,很願意支持與消除貧困、疾病相關的前沿技術的發展。總的來說,已經建立了很好的生態系統。

對於短期內可以看到商業化前景的項目,張璐提到了三個方向:一是與企業服務相關的一些細分行業的機會,比如雲安全,物聯網安全。她認為,萬物互聯已經形成趨勢了,但萬物互聯之後整個社會的安全是非常脆弱的,急需新的技術去保障這種互聯。二是智能工業,包括工業級物聯網和智能交通系統,在傳感器可以大規模低成本化生產之後,工業物聯網的諸多應用就成為了可能。三是人工智能,2016年矽谷人工智能領域的初創項目拿到了非常多的投資。

和VR/AR一樣,張璐認為,人工智能並不是每一個細分方向現在都可以商業化,有一些方向已經成熟,有些並不能。很多過於前沿的技術,如果市場上的應用窗口沒有打開,成本不夠低的話,矽谷的投資人不會貿然把資本和資源投入到那個方向,更多的關註點還是在於在接下來的三年到五年內可以看到非常清晰的商業化以及市場應用前景的技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324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