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李寧,戰略在哪?(奢靡、消極、缺乏職業素質是毀掉一個公司的良好藥方) lslon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801d9801010jjl.html

註:首先感謝農夫,由於不能轉載,我就直接粘貼過來了。李宁,战略在哪?(奢靡、消极、缺乏职业素质是毁掉一个公司的良好药方)

    標黃的字體是比較重要的,灰色加粗文字是我的簡單評語。

    昨天看到一份年報讓我很無語,人均成本31萬,已經趕超銀行業的員工薪酬了,但公司收入在下滑,利潤大幅下降90%多,而人工成本依然每年大幅提升,更為 重要的是消費者已經開始逐步淡忘掉他了,該公司的內在併購價值也在逐年減少,綜合多年的觀察分析,該公司最好能夠進行董事會重組,另外再引進一個有效的管 理屠夫。

 

    好的管理範例有哇哈哈的宗慶後,以及富國銀行的老闆,他們是值得我們尊重的。宗總的月消費不過幾千元,其實也能滿足我們的基本生活。

    拉菲,私人廚師,奢侈服飾,那就把自己淪為真正的消費者了,如何有時間去思考企業的發展呢?

   

   

  李寧,戰略在哪?

  裁員、削減成本、扮演狠角色……只有這些還是不夠的。

  文|CBN記者 趙軼佳 實習記者 郭蘇妍

  2012年年初,細心的李寧公司員工發現,辦公室中的一扇閘門悄悄地消失了。原先,只有擁有權限的高層管理者才擁有刷開那道安全閘門的權限,進入把握這家公司方向的「掌舵」區域。

  這被員工們視為公司終於要掀起風暴般調整的標誌性信號之一。

  幾乎同一時間,李寧公司CEO張志勇史無前例地在2012年的新年致辭中檢討了自己之前的錯誤。在這封信中,他仍在強調「Make the change」,但又不得不承認「這架在飛行中不斷修理的飛機遇到了空前的挑戰」。

  這家體育裝備供應商在3年前進行了一場巨大的戰略轉型。那時,受益於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營銷攻勢,它正表現出良好的上升勢頭,中國國內銷售額首次 超過了阿迪達斯,但張志勇和李寧公司這個時候犯了第一個判斷上的錯誤,過於強調體育精神和冠軍效應帶來的收益,避開基數更大、外延更廣的籃球、足球運動, 把羽毛球作為最核心。2010年6月,他的第二個戰略更為激進,把目標消費人群轉向「90後」年輕人,Slogan由「一切皆有可能」 (Anything is possible)更改為「做出改變」(Make the change),並決定向對手的大本營—歐美市場發起挑戰。

  現在看來,重塑品牌是最為失敗的一次戰略佈局。它為對手創造了機會。中國已經成為耐克全球最大的市場,而它正和阿迪達斯一樣,對李寧的優勢市場二三線 城市發起衝擊。來自本土品牌安踏、匹克等對手的威脅也越來越明顯,安踏在2010年的淨利潤首超李寧,匹克收入規模尚小,但淨利潤率一直保持著雙位數增 長。

  在體育用品市場整體疲軟的狀態下,李寧的表現更為糟糕。它在今年1月發佈了業績預估:受訂單增長乏力和回收部分經銷商庫存影響,集團2011年收入預 計較2010年下降6%至7%,淨利潤會從2010年的11.7%下降到約3.7%至4.7%,這意味著這家公司2011年的淨利潤有可能會較前一年跌去 近半。

  這樣糟糕的業績讓這家公司的CEO張志勇像是坐在了一個火山口上。他和董事長李寧無疑都面對著董事會和投資人巨大的壓力。過去幾年,即使情況再糟糕, 在公司年會上,張志勇都會把未來目標作為致辭的主要內容,而這次,他意外地羅列了公司存在的種種問題,開始進行「回顧和反思」,並強調「當責和效率」。

  他在這封致員工的信中說道,過去近兩年,他一直試圖在短期內找到解決這一系列問題的方法,在戰術上不斷嘗試,期望能夠快速好轉,「但結果難以樂觀。」

  一切都預示著,這家公司到了必須做出改變的時刻。

  2月初,李寧公司宣佈進行裁員,公司作出組織結構優化和人員調整,打算把人力成本佔集團銷售額的比重降低0.5個百分點。

  3月底,裁員行動已經臨近尾聲。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李寧公司在職員工告訴《第一財經週刊(微博)》,這次裁員規模不小,更是觸及公司中高層:首席營銷官及品牌營銷總監、互動營銷總監,戰略總監、IT部門總監、人力資源部門總監、南區銷售總監……都已紛紛「被離職」。

  撤去那道天然代表等級觀念的閘門,像是在宣告公司將去掉部門之中過多的層級,並且加強不同部門之間的溝通,避免過去部門之間的「掐架」,造成人力和溝通的成本過高。(評語:無效的過多中層往往降低公司效率,增加公司無效成本)

  董事長李寧對公司的現狀感到擔憂。一年前的年會上,他發表了一通令人印象深刻的講話。這位公司的創立者花了頗長的時間指出了公司存在的問題:一定要停 止在專業體育和運動時尚之間的搖擺,專注於體育。他還提出,要把資源從各個子品牌收回來,而集中投入到李寧這個核心品牌上。

  但一年過去了,公司的情況卻並沒有明顯的起色。按照張志勇的描述,公司經歷的都還是簡單的、治標不治本的變化,如果仍然是在沿用以前的習慣和框架,只 能慢慢改良。但激烈的市場競爭和資本市場已經不容許它再溫和下去—2011年年初到12月,李寧公司的股價已經跌去61.5%。

  很大程度上,這與李寧本人的性格、他作為創始人賦予公司的風格有關。不止一名前李寧公司員工告訴《第一財經週刊》,李寧先生極富魅力,為人非常仗義, 但是性格比較溫和,「不急功近利」。一位員工提到,2008年作為奧運主會場點火火炬手的時候,李寧穿的是李寧公司的運動鞋,但是,顧及到北京奧運會贊助 商阿迪達斯的利益和奧組委的相關規定,李寧不得不遮住了鞋上的Lining標誌。開幕式後,他甚至發短信叮囑時任市場營銷系統副總經理的方世偉,不希望公 司在火炬手這件事情上做過多的渲染。

  張志勇也是一派講究中庸的儒家風範,希望通過完善的制度完成公司變革,絕不會撕破臉當面指責別人的錯誤。李寧、張志勇兩位的性格,在企業面臨困境時,沒法推行任何重大改革。

  整個公司的風格也因此變得越來越溫和,甚至有些迂腐,尤其同本土競爭對手安踏、匹克相比,後兩者無論是在戰略的制定還是執行上,都更具進攻性。

  李寧需要一個「狠角色」來協助治理公司,糾正張志勇提出的戰略失誤。在2011年年底以前,他本人就開始與TPG(美國得克薩斯州太平洋(6.86,0.12,1.78%)投資集團)、GIC(新加坡政府直接投資有限公司)接洽。TPG被認為是在零售行業具有豐富經驗的私募基金,曾投資過物美商業、達芙妮、中國時尚休閒服飾等,尤其是2009年,TPG曾成功幫助達芙妮脫困轉型。

  春節過後的2月初,李寧公司宣佈將以股權交易的形式引入TPG作為戰略投資者,同時還能獲得TPG 7.5億元的投資,緩解資金吃緊的境況。消息放出的兩天內,李寧公司的股價上漲了21%。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李寧公司前管理層認為TPG「能做一些李寧本人沒法做的事情」,也可能會促使公司「更加無情一點」。

  對李寧來說,這實在是無奈之舉。雖然直到今年年初,張志勇在董事會的支持率還在70%以上,但從業務上說,張志勇個人能力已不足以扭轉公司目前的頹 勢,而且性格上也不適合引領劇烈的變革。不過短時間內,李寧很難找到更適合的CEO人選,「張志勇畢竟在李寧公司工作了10多年」,那些履歷光鮮、來了又 去的職業經理人已經讓李寧吃了不少苦頭,何況他們對公司的瞭解也不夠。

  表面上看起來,還是張志勇在主導目前動盪的變革局面,但裁員的建議和方案都是TPG在幕後推動促成。(評語:TPG的幕後推手很好,從投資角度出發+專業素養可能是比較好的良方)

  TPG對總部員工裁員提出的比例高達30%,如果按照總部人數2000多人計算,被裁員工將達600人,其中包括一些在李寧公司工作了好多年甚至10年以上的老員工。(評語:在一個已經出現管理糜爛的公司,最好的辦法就是使用管理屠夫,迅速砍掉臃腫無效機構及人員,梳理管理流程,降低成本,再降低成本,激活組織活力)

  這樣的指令讓原人力資源總監覺得下不了手—無論從個人感情還是實際業務操作層面,她都備感壓力。她跟董事會進行了一番激烈爭執,董事會連夜開會,第二 天便宣佈與她解約。其實,她作為替罪羊的身份早已顯露。李寧公司一位知情人士對《第一財經週刊》說,張志勇在新年致辭中總結了公司企業文化上的許多問題, 「明顯是指向她」。

  這個舉動讓李寧公司內部氣氛驟然改變,如行船亮起了即將駛入暴風驟雨的信號。

  裁員是從財務角度調整公司業績最直接的舉措。這家公司的確面臨財務上的巨大壓力。一家為李寧提供生產代工的公司告訴《第一財經週刊》,原本李寧付款週 期是30天,但現在已經延長到120天。這並不是個案,另一位李寧的合作夥伴也提到,與之談妥的合同款項的付款也延後了。

  而眼下,李寧公司又迫切需要資金。從2009年開始出現庫存危機至今,2011年李寧的庫存壓力爬到頂峰,公開數據顯示,2011年年末,李寧的產品庫存相比2010年同期增加了2億元。

  為了緩解經銷商的壓貨壓力,提升其進新貨的能力,李寧公司去年表示將從經銷商那裡回購總額達3億的存貨,這一比例大約是2010年李寧總銷售額的 6%。這些被回購來的存貨,一部分將被放到李寧的工廠店出售,另一部分則在網上出售。李寧的工廠店是2010年下半年起開始設立的,不斷攀升的存貨是發展 工廠店最主要的動力之一。

  與此同時,李寧內部的人力和運營成本也高得驚人。德意志銀行的研究報告稱,儘管李寧公司2011年收入預計比2010年下降6%至7%,但整體費用,包括經銷成本和行政開支,卻預計同比增加7%至8%。

  張志勇認為這導致了公司內部人浮於事—不計入零售部門,李寧公司為品牌服務的員工人數超過1300人;公司的成本中心高達700多個,而過多的職位細 分使管理成本升高,效率卻在降低。這種情況在安踏的對比之下顯得尤為扎眼:安踏的銷售業績已經和李寧平起平坐,但其總部的人數僅為其幾分之一。

  總監級別的中層管理者成了裁員重點。一位李寧公司在職員工把他們的角色描述為「傳聲筒」—他們要耗費很多時間開會,但做的最多的事情卻只是向下傳達高 層指令,無法形成自發的管理思路。公司形成了一種現象:高層總是給人感覺能力不夠,中層只負責傳達,而到了底層執行層則總是覺得缺人、缺資源、缺經費。

  李寧公司希望把國外市場收入對公司貢獻比例提升至20%,並在2010年試水美國市場,但是至今並不成功。一位國際業務總監因此「被離職」,因為在品 牌力不足的情況下,他能想到的唯一提升銷量完成考核指標的辦法,就是將在國內標價幾百元人民幣的運動鞋以9.9美元的價格甩賣給美國當地經銷商。這名總監 被召回談話,對他的「指控」是領著高薪,每月來回都坐商務艙,錢沒少花,卻沒給公司帶來什麼真正有價值的思路和主意,只是為了應付老闆制定的銷售指標。

  這家公司決定不再對這樣的管理層過於寬容。

  同樣,公司內部充斥著不少懶散的老員工,習慣彼此間稱兄道弟,認準公司不會對自己下手,越來越缺乏責任感。有一次,一個負責門店運營的管理者把門店內 鞋托的方向給設計錯了。按道理,鞋托的方向必須有個傾斜方向,才能放置樣鞋,樣鞋一般展示的是左腳那隻;但那一次,所有鞋托的傾斜方向都錯了,只能放右腳 的鞋。原本那批樣鞋浪費了不說,還耽誤了上新品的時間。「出了這麼大一個問題,最多就是內部檢討一下,大不了罰點錢。」這些人現在成了裁員的重點對象。

  那些之前高薪聘請的外部職業經理人現在看起來也物非所值,他們並沒有帶給公司管理和文化真正的改變。用高薪聘請來自跨國公司的職業經理人是李寧的想 法,他作為創始人,一直在致力於「去家族化」,試圖擺脫自己對公司和品牌的影響—儘管這很難,2008年的奧運會反而加深了這一影響。

  但這個做法卻屢屢受挫。那些外來的職業經理人總是被認為與李寧的文化和價值觀格格不入。他們帶來的耐克、阿迪達斯的模式及改革沒有在李寧得到認同。幾 年前,一名外來高級經理人試圖推翻李寧現有的設計,認為運動服不應該都是黑白灰,而欲加入更多色彩,注入更多休閒風,這個被認為「走得太遠」的改革最終沒 有執行,這位高管也就此離去。這樣的故事在過去幾年發生了許多次,他們除了被認為「經驗不足」外,其高薪也造成了很多李寧老員工心理上的不滿。

  張志勇否定了公司對外部高級人員多年較大比例的直接使用的做法,認為這是對現有人員的一種衝擊。他認為正是這一點造成了公司內部文化的缺失。

  這場重新反思的運動把李寧公司既有的文化翻了個底朝天。更多的怪現象不斷被發掘出來,你甚至很難相信其中一些現象會發生在一家完全要「自食其力」的民營上市公司身上,以為自己穿越時光來到了一家1980年代的中國國有企業。

  公司的管理一度似乎陷入了一種無序狀態。比如,即便公司的伙食不錯,大家還是熱衷於開車出去覓食,而且所有餐費都由公司承擔,「只要你寫上『業務交 流』,根本沒有人查這筆錢的用處」。甚至還出現了去外地出差而不用填寫任何申請單的現象,「誰也不知道這個人上哪兒去了」。不同部門的員工到同一個目的地 出差,訂的航班即便只相差十幾分鐘,也不將行程合併到一起,他們分別預訂兩部負責接送的採購車,每部得花上400元。

  就在前不久,一位級別並不高的品牌部員工因為收受回扣被內部查處,直至被公司起訴。從2011年至今,像這樣因為拿回扣被公司辭退的員工,有三四例。「級別非常低的人也能操縱很多資源,這很可怕。」一名在職員工說。

  你能從許多小細節看到這家公司的高昂管理成本從何而來。產品部門的人每個季度都要上北歐出差考察,每次出差的人數都不少,而其中有很多溝通和學習本可 以用互聯網、視頻電話等其它方式來替代。更誇張的例子是2011年倫敦舉辦羽毛球世錦賽時,很多與此有關無關的人員都前去出差;而2011年廣東亞運會、 2009年廈門市運動會舉行時,連財務部門員工都跟著同行,因為「沒什麼機會出差,也要出去看看」。

  那位受訪的在職員工提到,過去年景好的時候,一些員工出差甚至會帶上家屬一塊出國。現在,這一行為已經被嚴格制止—今年倫敦奧運會,李寧已經開始嚴控前去考察的人數。

  在「當責」的問題上,IT和HR成了被指責的焦點。這兩個部門把許多工作外包給外部合作機構,公司裡有10多個會議系統,這些系統常常被外包人員「一 訂就一週」。但這些外部顧問似乎沒有解決什麼問題,比如IT部門沒有給一些門店及時安裝和總部對接的終端系統,導致不能及時看到終端的銷售數據,經常需要 人工對證。

  李寧公司現在要求各級管理層「按照自己的能力擔當責任,直接決策」,來削減越來越高昂的外部中介管理成本。

  在十多年的發展過程中,李寧公司除了人員規模迅速膨脹之外,公司層級設置也不再扁平化。以市場部為例,過去,首席營銷官(CMO)下級是品牌傳播總 監,下面還設有門店設計總監,陳列總監和視覺總監,另外還有互動營銷總監、戶外活動營銷總監等頭銜,而每位總監下面還帶著龐大的經理隊伍。這些總監級別的 部門正在被合併或取消,李寧公司希望通過削減職位層級的做法來提升溝通效率。

  這涉及到一場大規模的組織架構調整。李寧公司的多個部門正在進行重組,比如HR部門被打散成針對市場部、產品部等不同部門的不同單元—「BUHR」。 以採購部門為例,當採購部需要招聘員工時,HR部門中對接採購部的BUHR負責聯繫獵頭公司,並在招聘過程中讓採購部參與進來。產品總監開始負責起生產工 作。從2011年底開始,產品部除了負責產品的規劃、開發和設計,還管理產品的生產線,目的是降低設計和生產部門間的溝通成本。

  部門間溝通的不暢對公司銷售形成了威脅。在消費品行業,一款新品從研發設計到最終進入市場,需要各部門間通力配合。但長期以來,李寧的銷售部和產品部 都缺乏一個協調機制,各自站在自己的立場看問題,都認為自己才真正主導市場—前者往往根據銷售經驗判斷產品是否好賣,而後者則認為自己設計出的好產品沒有 被及時推上市場。一個配合不暢的例子就是李寧公司在2008年推出的一款「囧鞋」,它曾在幾個一線城市賣到脫銷,網上價格被炒到幾倍以上,但最終還是因訂 單預測問題而錯過了大量上市銷售的機會。李寧公司認為通過改革可以消除部門間「掐架」的狀況。

  雖然很捨得在總部人力上投資,李寧終端門店員工的收入卻處於行業一般水平,比阿迪達斯、耐克門店員工都低,導致一些有經驗的導購離開,直接影響終端銷 售。在零售經驗上,李寧本就不如競爭對手。一位曾參與李寧供應鏈整合項目的人士告訴《第一財經週刊》,李寧對於終端門店員工的培訓並沒有那麼重視,有些門 店管理甚至非常混亂:產品海報常年不換,庫存監控也不嚴格,很多門店的銷售情況也不能及時反饋至總部。

  李寧公司並非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2006年,它就啟動了供應鏈整合項目,試圖提高終端銷售,但卻遲遲執行不到位,其主要精力仍撲在店面擴張上。「原本制定的目標是每年單店增長在30%左右,但實際只有10%。」上述人士說。

  一旦將門店單店的問題解決,李寧公司才能在門店擴張受到耐克、阿迪達斯下沉的威脅時,進一步提高銷售收入。這才是實質性的成長所在,而不僅僅只停留在 成本削減。「李寧一直信奉輕資產,實質上瓶頸在於如何解決終端費用上漲對產品贏利能力和管理能力提高的要求。李寧在這方面的變革有一定舉動,但還不夠清 晰。」鞋服行業觀察者馬崗告訴《第一財經週刊》。

  張向都現在的工作時間是從早上8點直到晚上8點。作為公司原董事長助理、李寧的元老人物之一,他被放到前線穩定軍心,臨時擔當CMO一職,並為奧運會的推廣負責。

  即將到來的2012年倫敦奧運會對李寧公司而言,是一場爬出最低谷後的試兵場。「李寧公司將借助2012年倫敦奧運契機,把李寧品牌的最獨特的資產—贊助的五支國家金牌隊,更好地跟中國消費者進行連接,有效提升品牌形象。」李寧公司在給予《第一財經週刊》的回覆中說。

  這家公司面臨的挑戰遠不止改善管理細節這麼簡單。

  早在2008年的時候,李寧就做出了一個多品牌的產品線佈局:戶外(Aigle)、超市品牌(Z-do)、乒乓球品牌(dhs)、運動時尚 (Lotto),為了進入羽毛球市場,李寧公司還併購了專業品牌Kason。不過,過於分散的戰線分化了李寧的市場投入,執行不力更增加了運營成本。這些 品牌在3年多的時間,只有Aigle品牌受益於行業增長,出現盈利增長跡象。這也是創始人李寧告誡公司必須重回李寧主品牌的原因。

  李寧公司對品牌的重塑並沒有取得成功。2010年,它在更換標誌和口號的同時,重新定位了顧客群體,把目標鎖定為「90後」。此前根據調查,它有50%的消費者年齡為35至40歲。

  經過多年的海外取經和努力,這家公司在設計和品牌形象上還無法深入年輕消費者之心。在對手耐克用無拘無束的品牌形象吸引年輕群體時,李寧反而在強調標準化,希望他們與自己一起「Make the change」。

  李寧公司的內部人士認為,李寧的品牌塑造問題在於目前還不具備講好故事的能力—比如為一名運動員講述一個完整故事、傳遞關於體育的成功與榮耀信息的能力。而只有提高講故事的能力,才能為李寧品牌注入真正的內涵。當李寧產品漲價時,顧客才會心甘情願為那部分溢價埋單。

  它在這個能力真正得到提升之前,就急於把自己推向對品牌形象最為敏感的年輕顧客群體的做法並不明智。「在全球的運動市場,很少有品牌用年齡做品牌區隔的。」關鍵之道體育諮詢公司CEO張慶說。

  現在,這家公司希望衝破之前的框架進行一次大改革。在經過一次殘酷的裁員和成本擠壓之後,CEO張志勇希望這架修理後的飛機能保持在正確的航線上。他對全體員工稱,要像一名新來的CEO一樣尋找感覺,「如果我們所有的管理者沒有任何的包袱,重新來一次,要如何做呢?」

  李寧公司成本的「包袱」似乎被卸掉了,市場還會再給它一次重新來過的機會嗎?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422

當藍海不再 台商策略該如何調整?宏達電重返榮耀的三帖藥方

2012-8-13  TWM




曾經被譽為台灣藍海策略中最傑出案例的宏達電,如今從雲端跌落。當藍海不再是藍海,宏達電如何重返榮耀?其實從產品創新、策略聯盟與購併、專利布局等,是可以著力的方向。

撰文‧林宏文、楊卓翰

去年十月,國際顧問公司「國際品牌」(Interbrand)公布全球百大品牌排行榜,宏達電(hTC)品牌價值達三十六億美元(約一一○七億新台幣),不僅是台灣第一,在全球也排第九十八名,成為首家台灣企業躋身全球百大品牌行列。

這家曾經被譽為藍海策略中最傑出經典案例,台灣最風光的品牌||宏達電,如今營運出現亂流,從雲端跌落。這是台灣企業最血淋淋的教訓,當藍海不再是藍海時,宏達電該如何因應?

丟掉僵化思惟,學學三星!

很多企管系的學生都知道,競爭策略中最基本的原則是「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廉、人廉我走」。宏達電早在二○○二年就率先做出智慧型手機,蘋果的 iPhone則到○七年才推出,宏達電最初一路領先,絕對是「人無我有」的最高境界,強大研發實力做後盾,更讓宏達電爆發成長,直至去年,都還維持高仰角 的成長幅度。

不過,蘋果、三星的崛起,打破了宏達電獨享的優勢,也將智慧型手機產業推進「人有我優」的階段。從最基本的產品功能與規格談起,當蘋果、三星也有,且功能更強時,宏達電要做到「人有我優」,仍有許多需要努力之處。

看看三星的創新能力,不僅有色彩、解析度都驚豔的AMOLED(主動式有機發光顯示器)優勢,三星更進一步打破框架,在智慧型手機與平板電腦中間,推出創新度極高的五.三吋Galaxy Note,意外殺出重圍,深獲消費者喜愛。

更殘酷的是,競爭階段絕不會一直停留在「人有我優」的階段,中低價位市場的崛起,也把競爭直接推向「人優我廉」的階段。事實上,目前許多大陸中低價手機在 基本功能上都已具備,並直接進入價格戰。宏達電該如何面對來勢洶洶的低價化趨勢,恐怕才是宏達電執行長周永明要傷腦筋的地方。

拓墣產業研究所美西研究中心協理尤克熙認為,宏達電也許不必跟著流血殺價競爭,但絕對要有低價化的因應之道。事實上,中低階智慧型手機是未來市場的最大成 長動能,當歐美市場不再是宏達電的主力戰場,進軍大陸便成了重要的選項;而與聯發科及鴻海等企業合作,也有機會讓宏達電在全球低價智慧型手機領域占得一席 之地。

一直以來,台廠最為人詬病之處,就是軟體實力。宏達電不是沒有軟體實力,如果拿出美國消費者滿意度來看,宏達電的軟體能力還勝過三星,僅次於蘋果 iPhone。只是,隨著三星品牌強勢日增,屢屢搶在宏達電之前拿到Android平台升級的程式碼,開發時間大大縮短,讓宏達電的軟體優勢出現裂縫。

宏達電其實需要朋友

尤克熙說,面臨蘋果、三星夾殺,宏達電手上其實有一條蘋果、三星都不會嘗試的捷徑,那就是與臉書、騰訊、百度及阿里巴巴等網路大咖策略結盟,共同推出量身訂做的手機。

除了策略聯盟,購併也是補強實力的方式。可惜,宏達電購併標的偏重在海外公司,忽略了台灣還有很多物美價廉的小公司。過去,宏達電太成功,只關心與國際大 廠的合作,購併多以國外企業為主,但未來必須與本地企業有更多的互動與交流。因此,宏達電在平板電腦進展不順利,未來若收購台灣的PC公司,補足在PC的 不足,顯然是一個很好的選項。

一位產業研究機構資深主管就說,宏達電向來對於台灣軟體供應商不屑一顧,眼裡只有國際業者。「我曾試著介紹一些很不錯的台灣合作開發商給宏達電,但他們連 看都不看,即使國內很重要的產業研究機構去接觸他們,也是理都不理。」反映出宏達電規模坐大後,也出現企業管理常見的弊病——思惟僵化。

專利布局買得好,也要買得早!

最後,也是新一代科技戰爭不可或缺的一環:專利布局。

「台灣手機品牌很容易踢到專利訴訟的鐵板,有很大的原因,來自於我們手上握有與通訊相關的專利,實在微乎其微,這是我們在國際競爭裡無法翻身的最重要問 題。」前鴻海法務長、現政大商學院智財研究所兼任副教授周延鵬,一針見血地點出問題所在。縱使宏達電很早就投入開發智慧型手機,無奈核心專利都在微軟手 中,不重視專利布局與昔日代工地位,讓宏達電深陷專利訴訟戰的泥淖。

周延鵬給了三個數字,一八%、一七%與二○%,這分別是大陸手機暨通訊大廠中興、華為與韓國三星手上通訊專利的占有率。即使中興、華為在○二年才跨進手機產業,但專利布局顯然比台廠完備,更別說中興、華為有多積極參與通訊標準的制定。

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長詹文男認為,台灣多半是中小企業,與︽財星︾五百大(Fortune 500)企業比起來,規模實在小太多。更別說以代工起家的台廠,向來沒有專利觀念,直到近幾年,做自己的品牌、開始被對手告了,才發現專利的重要。如今, 專利戰爭已全面開打,企業要注意的是,時間點是否來得及?買到的公司有沒有用?這也是給宏達電及台商企業最重要的忠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6168

普京的經濟藥方有用嗎?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1661

putin-press_2433310b

面對經濟不景氣、本幣貶值、金融機構陷入困境的現實,俄羅斯總統普京坐不住了,他在本周宣布了銀行救助方案,並提出一些政策建議。但在市場人士眼里,他的“藥方”真的有用嗎?

彭博新聞社報道稱,普京還打起了隱匿在低稅率離岸管轄區資金的主意,那些是自1991年前蘇聯解體之後出境的資金,規模約有數十億之多。他建議對回流俄羅斯的資本進行一次性大赦,提出四年稅收凍結期,並希望對新創立的小企業提供兩年免稅優惠。

然而,一些分析師對此似乎並不看好,包括俄羅斯資本規模最大的商業銀行、第二大銀行VTB Capital、丹麥最大銀行Danske Bank的分析師都是這麽認為的,

那些措施影響太小,推出的時間也太晚了。

Danske Bank首席新興市場經濟學家Lars Christensen對彭博新聞社表示,大赦的倡議“具有相當絕望的氣息”,那“完全不可能有任何影響。”

VTB Capital分析師Vladimir Kolychev認為:

資本大赦的提議很有意思,但鑒於商業界對此持有諸多懷疑,市場仍質疑上述舉措是否真的能夠從根本上改變局面。

市場似乎也不買賬。就在周四,盧布大跌了2%左右,將俄羅斯央行下調外匯回購利率之後盧布那高達2.3%的漲幅近乎全部抹去。俄羅斯基準股指Micex Index也下跌了1.5%。

投資者已經開始撤離俄羅斯資本市場。據俄羅斯經濟部門預估,該國今年的凈資金流出可能高達1250億美元,高於之前預期的1000億美元。若果真如此,那就將是該數據自2008年以來的最大規模。

倫敦Rabobank外匯策略師Piotr Matys表示:

他的口頭幹預將不能證明政策是足夠的,除非俄羅斯央行真的使出一切可支配的政策工具。

華爾街見聞提及,本周四,普京提出可以將俄羅斯官方儲備資金用於救助受困銀行,而這類資金通常用於投資國家項目。不僅如此,俄羅斯央行周四起將外匯回購利率從“Libor+1.5%”下調至“Libor+0.5%”。這意味著,銀行將可以從俄羅斯央行借出更為廉價的資金。俄央行還將繼續幹預匯市,以支撐盧布匯價。

由於盧布自6月以來狂貶40%,西方國家對俄金融實施制裁,俄羅斯部分銀行沒有足夠的抵押品從央行獲得美元,必須依靠國家資助才能生存。當前估計顯示,俄羅斯企業需要償還總價值350億美元款項。

俄羅斯經濟部曾在本周將俄羅斯2014年GDP預期從0.5%上調至0.6%,但將2015年的GDP預期從增長1.2%下調至萎縮0.8%。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2369

【專欄】內部激勵+並購整合,百度自己開的藥方能管用嗎?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4/1218/148458.html

i黑馬:2013年之後的百度,找了兩副藥方,一副內服,一副外敷。內服的方子,主要是以內部激勵為主,不斷提高額度的“百度最高獎”是其中的一味藥;而外敷的方子則是大量地進行並購和整合,為百度添加更多的元素,特別是移動互聯網的成分,如收購91助手。藥方不錯,可百度能就此消腫嗎?

201303197281363677062890.jpg

來源:黑問專欄
作者:張書樂


2013年之後的百度,找了兩副藥方,一副內服,一副外敷。內服的方子,主要是以內部激勵為主,不斷提高額度的“百度最高獎”是其中的一味藥;而外敷的方子則是大量地進行並購和整合,為百度添加更多的元素,特別是移動互聯網的成分,如收購91助手。

饑餓來源:占據著國內絕對搜索市場的百度,進取動力不足。又由於在搶占移動互聯網市場的進度不佳,比整個互聯網節奏慢半拍,李彥宏對百度團隊怒評零分。

饑餓表現:百度開始以600萬美元的“百度最高獎”刺激內部,並拿出高達20億美元進行外部並購和整合,內外同時發力,重新找回饑餓的感覺。

饑餓指數:★★★

“我期待著有一天,當人們到國外旅行的時候,只要帶著百度翻譯,就可以毫無障礙地跟當地人溝通。我期待著有一天,人們可以不再需要電腦、手機,只要把一個小小的芯片植入你的腦子,你就可以無所不知、無所不能。”這是百度董事長兼CEO李彥宏在2014年最熱的8月,站在百度大廈東廣場,對近萬名參加2014百度Summer Party的百度員工所作的激情演講。

這個明顯山寨馬丁·路德·金著名演講《我有一個夢想》的“連珠炮”,記錄下的不僅僅是李彥宏對未來互聯網版圖的野心,還有他對百度這間公司及其員工的期許。就如他2012年11月那封在百度內網中,以“改變,從你我開始”為題的著名公開信中,所要求的“鼓勵狼性、淘汰小資”那樣。

離破產還有30天

李彥宏的希望很簡單,不要富貴病,要有饑餓感。

2013年1月,李彥宏在2012年“公司系數”一欄的打分是零。在不少員工看來,這是Robin對百度在“移動互聯網”上的表現十分不滿意。

但這只是對李彥宏零分事件的皮毛分析,他真正的焦慮在於百度慢了,比整個互聯網節奏慢了半拍。在這個時間段內,李彥宏密集發聲,特別是在公司年會上,李彥宏甚至說:“過去的2012年對於百度來說,可能是近些年來最困難、最不容易的一年。外界對我們的發展有一些質疑——百度是不是錯失了布局未來的先機?是不是只能躺在領先的優勢上吃老本?是不是缺乏創新的動力和能力?”

這是富貴病。有百度員工甚至說,依靠搜索引擎上的絕對優勢,百度單靠一個競價排名就能活得很滋潤了。言下之意就是百度已經很成功了,沒必要再去那些未知領域冒險。這樣的觀點,在當時的百度很有市場,以至於不少百度的離職員工稱,“百度很多的部門還是挺適合養老的,諸如北大、清華等學府的人才,越來越不會在百度待太久,因為百度帶來的挑戰越來越少了。”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範仲淹的這句老話,其實對於每一家進入穩定期的互聯網公司都在發揮著作用,特別是在自己的優勢領域,同時又沒有對手的情況下。幾乎在同時,左右著整個中國電子商務市場的阿里巴巴也陷入了類似的局面,不少媒體都報道著淘寶的不少“小二”們,在淘寶店家的“賄賂”中,過著紙醉金迷的生活。

馬雲的選擇是在阿里體系里,高調反腐,而李彥宏則在百度體系里,全力推崇狼性文化。可問題是,如何才能讓躺在功勞簿上睡覺的員工們,因為饑餓而激發狼性呢?

“離破產只有30天”,成為了李彥宏用來激發士氣的一個口頭禪,但這還不夠。李彥宏必須要有治療百度富貴病的藥方。

告別“脂肪肝”的藥方

利誘是一條激發饑餓感的捷徑。

就在李彥宏激情演講的同時,百度頒發了年度的“百度最高獎”,6支10人小團隊分享了高達600萬美元的獎金,這也是之前三年“最高獎”的總和。四年累計共發出1200萬美元,這種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的古老策略,也在骨子里透出了強烈的利誘味道。

但僅靠這些還不夠,百度十多年來的發展太過順利,以至於它已經喪失了疼痛的感覺。用李彥宏的話來說,這是恐龍病:“我聽說恐龍腳踩到一塊石頭,要幾個小時以後它的腦子才能夠反應過來。百度如果這樣,不管長到多大,都會失敗。”

李彥宏並非危言聳聽。2010年3月,當時百度在中國最大的競爭對手谷歌,以頻繁受到黑客攻擊為由,關閉了谷歌中國的域名,正式退出中國大陸市場。至此,國內的搜索引擎大戰基本塵埃落定,百度在此領域的地位變得不可撼動。

沒有對手是一種寂寞。之後的一兩年中,百度一直都沈浸在勝利的喜悅里,畢竟PC時代,互聯網入口只有搜索引擎和瀏覽器,後者的世界里還在群雄割據,這讓百度沒有了後顧之憂。中度“脂肪肝”的惡果也很快呈現。

具體表現在百度自身上,就是除了主打的搜索相關業務外,百度的許多其他探索和拓展嘗試,都很不成功。如電子商務上的百度有啊和網絡視頻上的愛奇藝。僅2012年,百度在這兩個項目的投資虧損就達2.942億元,而2011年則為1.794億元。在移動互聯網戰場上,百度更是乏善可陳。有人就揶揄當時的百度移動產品,不過是將PC端的搜索引擎適配了一下手機屏幕罷了,用戶體驗基本為零。

2012年1月,老對手騰訊旗下才誕生433天的微信已經擁有了過億用戶,到了年底,用戶量接近3億。騰訊借此成功搶占了移動互聯網的入口,這讓李彥宏感到憂慮。他在前不久參加的一次讀書會活動中就說:“像這種起來得特別快、用戶數目也非常大、粘性非常高的產品,我肯定是擔心的,我天天在琢磨,它會不會對我的業務產生實質性的威脅。答案是有可能。”

但創始人的憂慮,很多時候並沒有外界想象的那麽大,特別是對於百度這樣一個已經上了軌道的非創業型公司來說。侵入肌體內部的脂肪肝,必須要配合相當的療程來緩解和消除,光靠喊狼性口號,意義不大。

2013年之後的百度,找了兩副藥方,一副內服,一副外敷。內服的方子,主要是以內部激勵為主,不斷提高額度的“百度最高獎”是其中的一味藥;而外敷的方子則是大量地進行並購和整合,為百度添加更多的元素,特別是移動互聯網的成分,如收購91助手。

這兩副藥方表面上都指向百度想要進軍的移動互聯網,但實際上,都是想借助移動互聯網這個新興領域,讓百度的員工們重新找回創業的感覺,那種步履薄冰、舉步維艱,且不知何時冒出一個敵人將自己顛覆掉的危機感。

藥方不錯,可百度能就此消腫嗎?

餓不起來的百度

2014年初,李彥宏沒有召開全員大會,也沒有發表激情的年度講話。他又發了封內部郵件,因為2013年全年度總營業收入達到319.44億元,同比增長43.2%;更因為第四季度,移動營收占總收入的比例已經超過20%。

他在內部郵件里激動地寫道:這證明無論在PC時代,還是移動時代,搜索營銷都是一種有效的商業模式,這也讓我們在變幻莫測的市場環境中更有信心。

百度似乎重新找回了饑餓感,甚至肌體都變得年輕了許多。正如李彥宏在內部信里提到的那樣,百度IDL研究院將正式啟動少帥計劃,面向全球招募優秀青年人才。在2013年,百度其實已經給自己提拔了一批“少帥”,其中最令輿論興奮的是,一個叫李明遠的29歲年輕小夥,在7月被提升為副總裁,距離2004年他作為實習生進入百度,不過9年光景。他晉升之後仍然負責百度移動業務,顯然,這一次提拔的指向性很明確。還有一點也值得註意,2010年的時候李明遠曾在百度與日本電商巨頭樂天成立合資公司後不久,選擇“負氣”出走,成為UC產品副總裁。在2011年11月,在與李彥宏兩次長談後,又被“請”了回來。

在移動互聯網上,百度也斬獲頻頻。2013年底,百度一共有14款移動產品用戶數過億,“億級俱樂部”成員不斷在增加。其中,手機百度客戶端用戶突破4億。與微信在騰訊的一枝獨秀不同,百度不同形態的產品勢均力敵。按照百度的說法,其已經在移動端初步形成了移動搜索、應用分發、LBS和移動視頻四大入口。要知道,在年初,百度的移動端還基本是荒漠化的。

但值得註意的是,在如此的狂飆猛進中,有太多的因素來自於外敷,即廣泛的並購,特別是對91手機助手的收購。2013年8月14日,李彥宏親赴福州與網龍公司簽署收購91無線的最終協議。10萬元人民幣起步的91手機助手,最終賣出19億美元。如此高度重視91,並開出天價,業界的評論中大多有一個共同的觀點:百度總算給自己買來了一個移動互聯網的入口。

百度的兩個老對手騰訊和阿里巴巴幾乎在同樣的時間內,大肆並購、暗挺著各種移動互聯網企業。比如在2014年初,由此引發的“殺”得如火如荼的打車大戰,其背後就蘊含著騰訊和阿里在移動支付領域的競爭。

然而,百度壓根就沒有能力參與,它的並購還停留在給自己找一扇大門,並拉上一堆和產品線聯系不緊密的小夥伴們。並購去哪兒整合旅遊類垂直搜索,並購91增強輕應用,並購PPS增強愛奇藝……這些增強型的並購動作,其實都是在構築防禦工事。而它的老對手們則已經在自家的移動互聯網大門口,為進入者興建更多的“景觀帶”了,有自建的,也有買來的。

有人調侃百度的窘境:在PC時代,霸著入口的百度占盡了便宜,甚至逼得阿里以禁止百度搜索來保全自己。而在移動互聯網時代,電子商務變成了入口、社交網絡變成了入口。可搜索引擎,在有了眾多App直達後,用處變得越來越弱了。BAT之間,發家的業務開始“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到了2014年中期,在阿里成功上市後,在三巨頭的局面里,百度以其不到800億美元的市值已經遠遠落後於騰訊(1800億美元)、新科狀元阿里(2400億美元)。差距的鴻溝在不斷拉大,這也是三者在移動互聯網水平上落差的生動註腳。

內服、外敷的方子,顯然沒有為百度帶來更多的饑餓感,甚至於自家的頭牌搜索業務,也遭遇到了更加狼性的周鴻祎領軍的奇虎360公司的狙擊。360搜索“上架”之時,從百度那邊挖了不少的墻腳。

或許百度90%的80後員工中,有不少人難以消受這種富貴病,既然在百度里找不到挑戰,只好出去饑餓一把。

“打雞血”還是重新創業

做技術出身的李彥宏時刻被危機感所籠罩,百度自身也是,但在大企業病難以消腫的現狀下,他又該如何謀篇布局呢?

註入更多的新鮮血液是一個選擇,但李彥宏並不打算在百度已達3萬員工的龐大體量上,再增加過多的負擔。他推出了不少新的人才計劃。

輕應用就是一個人才計劃。盡管看起來,這似乎是百度想要重新定義移動互聯網應用模式的一步棋。基於搜索的移動互聯網應用,在黏性不足的情況下,李彥宏想要換一道菜,但主廚並不是懶散的百度自己。

收購91之後不久,李彥宏立刻推出了輕應用概念(無需下載、即搜即用的全功能App),把移動搜索海量的長尾需求分發給年輕的開發者們。百度給出的蛋糕是,開發者在接入輕應用這個開放平臺後,除了能獲得大量分發和用戶以外,還能借助百度的強大技術支撐,贏得更好的用戶體驗。當然,更重要的還是能讓年輕的開發者們賺到錢。這一切看起來,很像蘋果應用商店的眾包模式。而用外部創業者的狼性來提高百度的活力,似乎是一條康莊大道。

“通過購買關鍵字,我們找到用戶,用戶使用服務並獲得良好的體驗。”平安業務負責人容俊彥對媒體談到在輕應用的試水體驗時,也透露出了百度的圖謀,還是延續PC端搜索引擎的模式來賺錢。“這樣的應用分發,看起來輕了,較之原生App技術難度也低了,但對於年輕創業者來說,競價排名更難且貴。”一個移動互聯網創業者對筆者如是說。

通過外部來“打雞血”似乎有了阻礙,另一個註入新鮮血液的法子開始浮出水面。百度選擇的路數,依然是從外及內。

據媒體報道,百度91於今年5月正式啟動了“內部創意孵化機制”,並開出總額高達10萬元的獎金,扶持優秀創業項目。活動開展至今已收集到108個創意申請,而這些項目中的佼佼者,將成為百度91後期孵化的重點項目。而在外界觀感上,這次內部創業很有象征意味,“與騰訊等基地型孵化路線不同,百度91所做的能力型孵化器,受機構性質、人力資源等因素約束較小,初創企業的價值增值與其利益息息相關,因此理論上成功幾率更大。而相較於百度根深蒂固的互聯網發展史,百度91的移動互聯網氛圍更為濃厚,也更適合移動互聯網創業項目的培植。”這段頗具深意的媒體評論中,本身或許也帶有百度自身的意見在其中。

從外圍小夥伴處進行突圍,進而引發百度老員工的垂涎與饑餓感,形成由外而內的二次創業,正如那段評論所說——理論上成功幾率更大。

而在輕應用之後,百度也進一步加碼。9月3日,輕應用及其相關新產品的話題再次在企業和開發者中被引爆。在當天召開的2014百度世界大會上,百度推出了一整套面向傳統行業的移動互聯網生態解決方案“直達號”。這一次,百度想要建立O2O體系,形成自己在移動互聯網上的獨家入口。

在百度的戰略版圖上,新的構架已經謀劃好了。過去,輕應用主要運用在百度移動搜索,直達號則覆蓋了地圖等平臺。百度希望借助O2O這個還沒有形成真正入口的移動互聯網方向,重建自己的話語權,並繼續通過外部“打雞血”的方式來彌補自身富貴病帶來的種種問題。

“至少,這一次面向的用戶更樂意花錢了。過去只是面向開發者,面向有眾多應用分發平臺可選擇的創業者,積極性不高是可以想見的。而傳統的地面商家,此刻都在找進入移動互聯網的入口,加上過去百度地圖的黏性,都為直通號加分不少。”業內人士戲稱,“人傻錢多速來!百度這次似乎真的找到門了。”

可問題是,百度肌體內部的脂肪肝,似乎還是沒有找到方子治。而不斷加“外掛”的方式,一旦不奏效,將有可能演變成百度新的脂肪堆積……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非i黑馬官方立場

點擊鏈接,和作者一起交流:http://ask.iheima.com/?/people/zhangshuyue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4142

【專欄】內部激勵+並購整合,百度自己開的藥方能管用嗎?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4/1218/148458.html

i黑馬:2013年之後的百度,找了兩副藥方,一副內服,一副外敷。內服的方子,主要是以內部激勵為主,不斷提高額度的“百度最高獎”是其中的一味藥;而外敷的方子則是大量地進行並購和整合,為百度添加更多的元素,特別是移動互聯網的成分,如收購91助手。藥方不錯,可百度能就此消腫嗎?

201303197281363677062890.jpg

來源:黑問專欄
作者:張書樂


2013年之後的百度,找了兩副藥方,一副內服,一副外敷。內服的方子,主要是以內部激勵為主,不斷提高額度的“百度最高獎”是其中的一味藥;而外敷的方子則是大量地進行並購和整合,為百度添加更多的元素,特別是移動互聯網的成分,如收購91助手。

饑餓來源:占據著國內絕對搜索市場的百度,進取動力不足。又由於在搶占移動互聯網市場的進度不佳,比整個互聯網節奏慢半拍,李彥宏對百度團隊怒評零分。

饑餓表現:百度開始以600萬美元的“百度最高獎”刺激內部,並拿出高達20億美元進行外部並購和整合,內外同時發力,重新找回饑餓的感覺。

饑餓指數:★★★

“我期待著有一天,當人們到國外旅行的時候,只要帶著百度翻譯,就可以毫無障礙地跟當地人溝通。我期待著有一天,人們可以不再需要電腦、手機,只要把一個小小的芯片植入你的腦子,你就可以無所不知、無所不能。”這是百度董事長兼CEO李彥宏在2014年最熱的8月,站在百度大廈東廣場,對近萬名參加2014百度Summer Party的百度員工所作的激情演講。

這個明顯山寨馬丁·路德·金著名演講《我有一個夢想》的“連珠炮”,記錄下的不僅僅是李彥宏對未來互聯網版圖的野心,還有他對百度這間公司及其員工的期許。就如他2012年11月那封在百度內網中,以“改變,從你我開始”為題的著名公開信中,所要求的“鼓勵狼性、淘汰小資”那樣。

離破產還有30天

李彥宏的希望很簡單,不要富貴病,要有饑餓感。

2013年1月,李彥宏在2012年“公司系數”一欄的打分是零。在不少員工看來,這是Robin對百度在“移動互聯網”上的表現十分不滿意。

但這只是對李彥宏零分事件的皮毛分析,他真正的焦慮在於百度慢了,比整個互聯網節奏慢了半拍。在這個時間段內,李彥宏密集發聲,特別是在公司年會上,李彥宏甚至說:“過去的2012年對於百度來說,可能是近些年來最困難、最不容易的一年。外界對我們的發展有一些質疑——百度是不是錯失了布局未來的先機?是不是只能躺在領先的優勢上吃老本?是不是缺乏創新的動力和能力?”

這是富貴病。有百度員工甚至說,依靠搜索引擎上的絕對優勢,百度單靠一個競價排名就能活得很滋潤了。言下之意就是百度已經很成功了,沒必要再去那些未知領域冒險。這樣的觀點,在當時的百度很有市場,以至於不少百度的離職員工稱,“百度很多的部門還是挺適合養老的,諸如北大、清華等學府的人才,越來越不會在百度待太久,因為百度帶來的挑戰越來越少了。”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範仲淹的這句老話,其實對於每一家進入穩定期的互聯網公司都在發揮著作用,特別是在自己的優勢領域,同時又沒有對手的情況下。幾乎在同時,左右著整個中國電子商務市場的阿里巴巴也陷入了類似的局面,不少媒體都報道著淘寶的不少“小二”們,在淘寶店家的“賄賂”中,過著紙醉金迷的生活。

馬雲的選擇是在阿里體系里,高調反腐,而李彥宏則在百度體系里,全力推崇狼性文化。可問題是,如何才能讓躺在功勞簿上睡覺的員工們,因為饑餓而激發狼性呢?

“離破產只有30天”,成為了李彥宏用來激發士氣的一個口頭禪,但這還不夠。李彥宏必須要有治療百度富貴病的藥方。

告別“脂肪肝”的藥方

利誘是一條激發饑餓感的捷徑。

就在李彥宏激情演講的同時,百度頒發了年度的“百度最高獎”,6支10人小團隊分享了高達600萬美元的獎金,這也是之前三年“最高獎”的總和。四年累計共發出1200萬美元,這種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的古老策略,也在骨子里透出了強烈的利誘味道。

但僅靠這些還不夠,百度十多年來的發展太過順利,以至於它已經喪失了疼痛的感覺。用李彥宏的話來說,這是恐龍病:“我聽說恐龍腳踩到一塊石頭,要幾個小時以後它的腦子才能夠反應過來。百度如果這樣,不管長到多大,都會失敗。”

李彥宏並非危言聳聽。2010年3月,當時百度在中國最大的競爭對手谷歌,以頻繁受到黑客攻擊為由,關閉了谷歌中國的域名,正式退出中國大陸市場。至此,國內的搜索引擎大戰基本塵埃落定,百度在此領域的地位變得不可撼動。

沒有對手是一種寂寞。之後的一兩年中,百度一直都沈浸在勝利的喜悅里,畢竟PC時代,互聯網入口只有搜索引擎和瀏覽器,後者的世界里還在群雄割據,這讓百度沒有了後顧之憂。中度“脂肪肝”的惡果也很快呈現。

具體表現在百度自身上,就是除了主打的搜索相關業務外,百度的許多其他探索和拓展嘗試,都很不成功。如電子商務上的百度有啊和網絡視頻上的愛奇藝。僅2012年,百度在這兩個項目的投資虧損就達2.942億元,而2011年則為1.794億元。在移動互聯網戰場上,百度更是乏善可陳。有人就揶揄當時的百度移動產品,不過是將PC端的搜索引擎適配了一下手機屏幕罷了,用戶體驗基本為零。

2012年1月,老對手騰訊旗下才誕生433天的微信已經擁有了過億用戶,到了年底,用戶量接近3億。騰訊借此成功搶占了移動互聯網的入口,這讓李彥宏感到憂慮。他在前不久參加的一次讀書會活動中就說:“像這種起來得特別快、用戶數目也非常大、粘性非常高的產品,我肯定是擔心的,我天天在琢磨,它會不會對我的業務產生實質性的威脅。答案是有可能。”

但創始人的憂慮,很多時候並沒有外界想象的那麽大,特別是對於百度這樣一個已經上了軌道的非創業型公司來說。侵入肌體內部的脂肪肝,必須要配合相當的療程來緩解和消除,光靠喊狼性口號,意義不大。

2013年之後的百度,找了兩副藥方,一副內服,一副外敷。內服的方子,主要是以內部激勵為主,不斷提高額度的“百度最高獎”是其中的一味藥;而外敷的方子則是大量地進行並購和整合,為百度添加更多的元素,特別是移動互聯網的成分,如收購91助手。

這兩副藥方表面上都指向百度想要進軍的移動互聯網,但實際上,都是想借助移動互聯網這個新興領域,讓百度的員工們重新找回創業的感覺,那種步履薄冰、舉步維艱,且不知何時冒出一個敵人將自己顛覆掉的危機感。

藥方不錯,可百度能就此消腫嗎?

餓不起來的百度

2014年初,李彥宏沒有召開全員大會,也沒有發表激情的年度講話。他又發了封內部郵件,因為2013年全年度總營業收入達到319.44億元,同比增長43.2%;更因為第四季度,移動營收占總收入的比例已經超過20%。

他在內部郵件里激動地寫道:這證明無論在PC時代,還是移動時代,搜索營銷都是一種有效的商業模式,這也讓我們在變幻莫測的市場環境中更有信心。

百度似乎重新找回了饑餓感,甚至肌體都變得年輕了許多。正如李彥宏在內部信里提到的那樣,百度IDL研究院將正式啟動少帥計劃,面向全球招募優秀青年人才。在2013年,百度其實已經給自己提拔了一批“少帥”,其中最令輿論興奮的是,一個叫李明遠的29歲年輕小夥,在7月被提升為副總裁,距離2004年他作為實習生進入百度,不過9年光景。他晉升之後仍然負責百度移動業務,顯然,這一次提拔的指向性很明確。還有一點也值得註意,2010年的時候李明遠曾在百度與日本電商巨頭樂天成立合資公司後不久,選擇“負氣”出走,成為UC產品副總裁。在2011年11月,在與李彥宏兩次長談後,又被“請”了回來。

在移動互聯網上,百度也斬獲頻頻。2013年底,百度一共有14款移動產品用戶數過億,“億級俱樂部”成員不斷在增加。其中,手機百度客戶端用戶突破4億。與微信在騰訊的一枝獨秀不同,百度不同形態的產品勢均力敵。按照百度的說法,其已經在移動端初步形成了移動搜索、應用分發、LBS和移動視頻四大入口。要知道,在年初,百度的移動端還基本是荒漠化的。

但值得註意的是,在如此的狂飆猛進中,有太多的因素來自於外敷,即廣泛的並購,特別是對91手機助手的收購。2013年8月14日,李彥宏親赴福州與網龍公司簽署收購91無線的最終協議。10萬元人民幣起步的91手機助手,最終賣出19億美元。如此高度重視91,並開出天價,業界的評論中大多有一個共同的觀點:百度總算給自己買來了一個移動互聯網的入口。

百度的兩個老對手騰訊和阿里巴巴幾乎在同樣的時間內,大肆並購、暗挺著各種移動互聯網企業。比如在2014年初,由此引發的“殺”得如火如荼的打車大戰,其背後就蘊含著騰訊和阿里在移動支付領域的競爭。

然而,百度壓根就沒有能力參與,它的並購還停留在給自己找一扇大門,並拉上一堆和產品線聯系不緊密的小夥伴們。並購去哪兒整合旅遊類垂直搜索,並購91增強輕應用,並購PPS增強愛奇藝……這些增強型的並購動作,其實都是在構築防禦工事。而它的老對手們則已經在自家的移動互聯網大門口,為進入者興建更多的“景觀帶”了,有自建的,也有買來的。

有人調侃百度的窘境:在PC時代,霸著入口的百度占盡了便宜,甚至逼得阿里以禁止百度搜索來保全自己。而在移動互聯網時代,電子商務變成了入口、社交網絡變成了入口。可搜索引擎,在有了眾多App直達後,用處變得越來越弱了。BAT之間,發家的業務開始“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到了2014年中期,在阿里成功上市後,在三巨頭的局面里,百度以其不到800億美元的市值已經遠遠落後於騰訊(1800億美元)、新科狀元阿里(2400億美元)。差距的鴻溝在不斷拉大,這也是三者在移動互聯網水平上落差的生動註腳。

內服、外敷的方子,顯然沒有為百度帶來更多的饑餓感,甚至於自家的頭牌搜索業務,也遭遇到了更加狼性的周鴻祎領軍的奇虎360公司的狙擊。360搜索“上架”之時,從百度那邊挖了不少的墻腳。

或許百度90%的80後員工中,有不少人難以消受這種富貴病,既然在百度里找不到挑戰,只好出去饑餓一把。

“打雞血”還是重新創業

做技術出身的李彥宏時刻被危機感所籠罩,百度自身也是,但在大企業病難以消腫的現狀下,他又該如何謀篇布局呢?

註入更多的新鮮血液是一個選擇,但李彥宏並不打算在百度已達3萬員工的龐大體量上,再增加過多的負擔。他推出了不少新的人才計劃。

輕應用就是一個人才計劃。盡管看起來,這似乎是百度想要重新定義移動互聯網應用模式的一步棋。基於搜索的移動互聯網應用,在黏性不足的情況下,李彥宏想要換一道菜,但主廚並不是懶散的百度自己。

收購91之後不久,李彥宏立刻推出了輕應用概念(無需下載、即搜即用的全功能App),把移動搜索海量的長尾需求分發給年輕的開發者們。百度給出的蛋糕是,開發者在接入輕應用這個開放平臺後,除了能獲得大量分發和用戶以外,還能借助百度的強大技術支撐,贏得更好的用戶體驗。當然,更重要的還是能讓年輕的開發者們賺到錢。這一切看起來,很像蘋果應用商店的眾包模式。而用外部創業者的狼性來提高百度的活力,似乎是一條康莊大道。

“通過購買關鍵字,我們找到用戶,用戶使用服務並獲得良好的體驗。”平安業務負責人容俊彥對媒體談到在輕應用的試水體驗時,也透露出了百度的圖謀,還是延續PC端搜索引擎的模式來賺錢。“這樣的應用分發,看起來輕了,較之原生App技術難度也低了,但對於年輕創業者來說,競價排名更難且貴。”一個移動互聯網創業者對筆者如是說。

通過外部來“打雞血”似乎有了阻礙,另一個註入新鮮血液的法子開始浮出水面。百度選擇的路數,依然是從外及內。

據媒體報道,百度91於今年5月正式啟動了“內部創意孵化機制”,並開出總額高達10萬元的獎金,扶持優秀創業項目。活動開展至今已收集到108個創意申請,而這些項目中的佼佼者,將成為百度91後期孵化的重點項目。而在外界觀感上,這次內部創業很有象征意味,“與騰訊等基地型孵化路線不同,百度91所做的能力型孵化器,受機構性質、人力資源等因素約束較小,初創企業的價值增值與其利益息息相關,因此理論上成功幾率更大。而相較於百度根深蒂固的互聯網發展史,百度91的移動互聯網氛圍更為濃厚,也更適合移動互聯網創業項目的培植。”這段頗具深意的媒體評論中,本身或許也帶有百度自身的意見在其中。

從外圍小夥伴處進行突圍,進而引發百度老員工的垂涎與饑餓感,形成由外而內的二次創業,正如那段評論所說——理論上成功幾率更大。

而在輕應用之後,百度也進一步加碼。9月3日,輕應用及其相關新產品的話題再次在企業和開發者中被引爆。在當天召開的2014百度世界大會上,百度推出了一整套面向傳統行業的移動互聯網生態解決方案“直達號”。這一次,百度想要建立O2O體系,形成自己在移動互聯網上的獨家入口。

在百度的戰略版圖上,新的構架已經謀劃好了。過去,輕應用主要運用在百度移動搜索,直達號則覆蓋了地圖等平臺。百度希望借助O2O這個還沒有形成真正入口的移動互聯網方向,重建自己的話語權,並繼續通過外部“打雞血”的方式來彌補自身富貴病帶來的種種問題。

“至少,這一次面向的用戶更樂意花錢了。過去只是面向開發者,面向有眾多應用分發平臺可選擇的創業者,積極性不高是可以想見的。而傳統的地面商家,此刻都在找進入移動互聯網的入口,加上過去百度地圖的黏性,都為直通號加分不少。”業內人士戲稱,“人傻錢多速來!百度這次似乎真的找到門了。”

可問題是,百度肌體內部的脂肪肝,似乎還是沒有找到方子治。而不斷加“外掛”的方式,一旦不奏效,將有可能演變成百度新的脂肪堆積……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非i黑馬官方立場

點擊鏈接,和作者一起交流:http://ask.iheima.com/?/people/zhangshuyue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4316

中國救市另類藥方:抓炒股貪官 護盤大隊爆貪腐 習近平人馬也涉案

2015-09-28  TWM

六月,中國國家隊巨資救市,股市仍直直落;八月,護盤券商的八位高層被捕,且「人一被抓,股票就止跌了」,迄今未破新低。看來,這些貪腐、搞內線交易的政經權貴,似乎才是這波中國股災的元凶。

一個月前的八月二十五日,北京《新華社》在晚間發了一則新聞:「(中國)中信證券徐某等八人,涉嫌違法從事證券交易活動已被公安機關要求協助調查。」歷史將會記載,八月二十五日這一天,對於中國股市,以及習近平、李克強領導的政府,都將是個無法抹滅的轉折點!

「中信證券的徐某等八人」不是路人甲,中信證券是中國第一大券商,更是這次國家救市運動的先鋒,券商同業會議召集人,國家隊買賣下單執行人。而被帶走的 「徐某等八人」是中信證券最核心的經營幹部,徐剛是研究加股票銷售部門總經理、劉威負責資本仲介與金融市場管理委員會主任、房慶利則是證券主交易商負責 人,所有中國國內的私募基金都得買他的帳。

背景硬也沒用

證券公司高官 一夕被抓光也就是說,中國最大證券公司的三大部門負責人,一個負責股票、一個負責固定收益、一個負責主要客戶的頭頭,以及直接向他們報告的主管們,一口氣 全都被抓起來了!《新華社》的新聞稿不講他們涉案的原因,但是北京金融圈的高層主管都心知肚明,「國家隊救市,竟然爆發貪腐問題,而且馬上就遭到調查 了!」中信證券是中國最重要的證券公司,這幾年超越老牌的中金公司,不只在一般的零售經紀業務上遙遙領先,在新股承銷上睥睨群雄,對國企上市公司,甚至證 監會的影響力,都無人可比。中信證券在中國的地位,超越高盛在美國、野村在日本、元大在台灣,如果要比較,或許可以將中信證券比擬成證券市場的中國石油、 中國移動。

習近平反貪腐,整肅鐵道部、石油系統、打垮山西幫,但是像中信證券這樣一整個公司的高層、一夕之間都被抓光,還真沒發生過;而且,一般圈內人普遍的認知都是:「中信證券都是習的人馬啊!到底誰敢動他們?」抓人抓到習近平的跟前,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然而,幾乎動搖證券市場根本的八二五大逮捕,竟然只是序幕。

三個禮拜之後的九月十五日,公安機關再度出現,將中信證券總經理程博明、經紀業務發展與管理委員會運營管理部負責人于新利、信息技術中心汪錦嶺等人帶走, 這次《新華社》透露了他們的犯行:「因涉內幕交易、洩漏內幕信息,而被公安機關要求接受調查。」在胡錦濤、江澤民的時代,中金公司是中國面向全球金融市場 的窗口,唯一可以跟高盛、摩根士丹利平起平坐的代表。中金公司穩坐十五年的龍頭地位,後來會被中信證券取代,這次涉嫌「洩露內幕訊息」的總經理程博明,應 居首功。

今年五十三歲的程博明在○一年加入中信證券,○三年中信併購了里昂證券,成為觸角全球化的跨國證券公司,程博明在○五年成為常務副總經理,實際主導公司營運,從一○年二月出任總經理至今已滿五年。

程博明是中國首任證監會主席劉鴻儒的學生,此外,中信證券董事長王東明的父親曾任外交部副部長,中信證券產業投資基金董事長劉樂飛的父親,是貴為七位國家 領導人之一、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劉雲山的兒子。程博明與劉樂飛、王東明在中國證監會建立起牢不可破的人脈網,在習近平接班之後,終於成為證券的龍頭,大家 也因此公認「中信證券是習近平人馬」。

公安機關同時透露了八月底被「帶走協助調查」的罪名,徐剛、房慶利等涉嫌內幕交易,而劉威則是夥同他人編造並傳播證券期貨交易虛假信息。至此,中國證券龍 頭整個經營團隊已土崩瓦解了。(編按:中信證券股價並未因此崩盤,顯然股權以及後續的經營者已有安排)六月十五日,上證指數創下五一七六.七九點的高點之 後,開始重挫,八個交易日後竟然暴跌一千點,剩下四一九二.八七點。

六月二十六日,政府為穩定市場,「國家隊救市」全部出動,進場承接。作為券商龍頭,中信證券成為護盤的先鋒,直接執行護盤任務的四大營業部,不只匯集了所有最機密的政府政策,也掌握到國家隊買賣資訊:國家隊要買哪些股票、在哪個價位買進、如何買進等訊息。

然而,從國家隊救市的六月二十六日收盤四一九二點,到徐剛等八人遭到逮捕的八月二十五日,上海股市又跌了一千點,而且,八月二十五日收盤跌破三○○○點大關、隔日收二九二七點,至今未再跌破新低,「人抓起來,股票就止跌了!」

市場耳語不斷

「救市鈔票 幫富二代解套」國家隊救市總共耗費了一兆五千億元人民幣(約新台幣五兆七五○○億元),但不只沒有成功拉抬市場,還在短短兩個月的時間賠掉了二五%,參加 救市的各大國營企業損失慘重,在最前線執行救市的中信證券,自然成為眾矢之的,「中信證券與基金聯手作空」、「救市的鈔票,都幫富二代高價賣股、解套離場 了」,市場耳語言之鑿鑿。

不只是國企損失慘重,中國億萬憤怒的股民也急著找人祭旗。六月十二日的高點,中國深、滬、創業板的流通股票總市值高達五十五兆人民幣,到了九月十八日,剩下三十四兆;二十兆人民幣、三八%的股市財富在三個月內灰飛煙滅!大家都逼著政府一定要給個說法。

就在程博明被抓走的同一天,已經做了十年的證監會副主席莊心一被免除職位,對外稱屆齡退休。在莊心一之前,證監會還有多位官員遭到法辦,發行部三處處長劉書帆、原證監會處罰委主任歐陽健生涉嫌內幕交易和偽造公文印章被警方要求協查。

證監會發行監管部處長李志玲,更因配偶違規買賣股票而被開除。

更大的貪腐核子彈在程博明被抓走的隔天引爆!中共中央紀律委員會直接在網站上刊登消息,「證監會主席助理張育軍涉嫌嚴重違紀被調查」。

金融接班人栽了

證監會高層 貪腐重災區

五十二歲的張育軍是習李政權金融團隊的頭牌接班明星,他在證監會官網的排名第七名,年紀輕輕已經歷任過八年的深圳交易所總經理、四年的上海交易所總經理, 是中國證券圈內唯一擔任過兩個交易所總經理,而且累計長達十二年的官員。今年六月,還曾經傳聞他即將出任中國人民銀行(央行)副行長。他與程博明的私交甚 篤,官方傳媒明指他「與程博明都是劉鴻儒的門生」。

張育軍在中國的證券圈有一言九鼎的分量,幾乎所有上市公司的董事長、總經理都跟他有私交,幾乎所有排隊上市中的企業主與國企領導,都要徵詢張育軍的意見。 中國媒體在張育軍被抓走後,用「曝光張育軍不尋常的朋友圈」的文章,來影射張育軍複雜的利害關係,也讓中國各大券商與上市公司高管,人人自危,紛紛將辦公 室內與張育軍的合照取下。

六月二十六日至今的「國家隊救市」戰爭一敗塗地,搞垮了國家證券市場的龍頭券商,抓走國家栽培三十年的金融領導接班人,在負責證券監理重任的證監會裡揪出「一干人犯」,有人形容,「公安救市」至今的暴風半徑,甚有可能動搖共產黨政權安危。

洗錢醜聞不斷

「公安救市」 恐動搖國本股市大跌的效應還在持續發酵,曾經被喻為「中國女股神」的西京投資主席劉央,被爆料說是替前中共中央辦公室主任令計劃等貪官家族洗錢二○○億 元,劉央當然否認,但是,她的旗艦基金在六月二日時,淨資產近十五億港幣,到了九月十六日,已經暴跌剩下六.四億港幣,各種投資爭議即將浮出枱面。

類似劉央這種洗錢、貪腐的醜聞,將因為投資爭議而不斷爆發。

瑞士信貸首席經濟學家陶冬日前在投資論壇中說,中國的股市是「熊貓市」,完全無法預判。他送給股市投資人三句話:相信政府;但政府不是上帝;第三,守住風險門戶(自求多福)。這說法,像是公安救市至今「通通抓起來」現象下的最佳注解。

低調肖鋼 恐將下台負責

「什麼時候輪到主席?」在9月16日證監會主席助理張育軍涉嫌嚴重違紀遭調查後,這是中國金融圈最夯的一個問題。其所指,就是證監會主席肖鋼。

截至目前,肖鋼還沒有正式異動,但一位對岸大型券商的高層表示:「他(肖鋼)應該已被停權……, 只是換人可能延後,避免讓外界有過多聯想。」自從2013年3月就任證監會主席,肖鋼就是以低調聞名,例如前任證監會主席郭樹清,在任期間不到2年,公開 露面就達到84次之多,對比之下,任職2年半的肖鋼,雖然遇上A股千載難逢的牛市,但迄今為止,也只有露面29次而已。

作風堪稱神祕的肖鋼,十八大之後原本是接替周小川、執掌人民銀行的熱門人選,他來到證監會,其實也將證券市場管理得有聲有色。例如肖鋼上任不久,中國就發 生前所未見的大規模錢荒,上海銀行隔夜拆借利率瘋漲至13.4%,上證指數因此單日暴跌5.3%,但在證監會與人民銀行調控政策之下,恐慌沒有蔓延。

隔年,他又與港交所密切配合,在事前將滬港通所有細節詳細推演,終於讓這個獨特的交易機制順利上路。可以這麼說,中國股市艱苦走出1849點「道光底」,直到登上5178點波段新高,肖鋼對活絡市場確實有功。

如果肖鋼下台,對中國股市的直接影響是什麼?熟悉中國上市作業的會計師分析:「至少註冊制肯定會延後。」他指出,註冊制的精神,是降低上市門檻、將法律責 任回歸推薦券商與企業本身,堪稱是中國股市一項重大改革,也是肖鋼原本宣示的工作重點。目前看來,進度勢必延至明年才能上路。

此外,A股股災也使得上路在即的「深港通」熱度急降。港交所總裁李小加日前直言:「現在還不是討論(深圳與香港股市)互聯互通的時機。」由此可見,一場失控的股災不僅牽動中國政府高層的人事布局,也反過來拖累當局念茲在茲的改革進度。

(周祈原)

撰文 / 張向東(北京傳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2883

經濟轉骨藥方 搶灘東協出問題 新南向政策「缺才」 得從教育著手

2016-06-27  TWM

政府力推的「新南向政策」,肩負擺脫集中中國市場、資通訊業等兩大任務。然而南征人才難覓讓產業卻步,東南亞留學生與台灣的大學生能趁機卡位嗎?

新政府力推「新南向政策」,宏觀來看,這是台灣經貿政策的重要新路線,肩負起「擺脫集中中國市場」、「擺脫出口集中資通訊產業」的經濟轉型雙重任務。但從執行面來看,業者要循著新政府的旗幟方向大力南進,眼前遇到的現實問題之一,就是人才難覓。

畢竟,與「同文同種」的中國市場相比,對台商而言,東南亞與印度不僅存在語言上的先天障礙,文化差異也是讓不少業者卻步的重要原因。在此之下,如何找到適當的「南征」人才,是業界呼應經貿政策新路線的首要課題。

為此,全球品牌管理協會特與《今周刊》合辦「東協印度人才戰略座談會」,廣邀南進台商與在台就讀的東南亞外籍學生齊聚一堂,藉此平台,了解業者與學生間是否存在任何認知上的差異。

東南亞僑生受青睞

擁文化語言優勢 比下台生從製造業的觀點,崇越科技董事長郭智輝首先表示,語言溝通與文化認知,是現階段業者最感困擾之處,「日常生活要完全溝通仍有相當困難;雇用當地學生,他們對於台灣文化或老闆思惟了解也會是障礙的一部分。」言下之意,從「在台灣的東南亞學生」尋找「既懂台灣、又熟母國」的人才,的確會是選擇方向。

對此,近年積極發展亞洲盃,在緬甸、柬埔寨、越南等國都已布下據點的玉山金控人資長王志成分析,就目前「東南亞人才庫」的水位來看,「最多的是越南。」由於台灣有為數不少越籍配偶、勞工,也有一定數量的越籍年輕人可成為台商南向打拚的夥伴;除此之外,緬甸的留學生也相對易尋,「事實上,我們派到緬甸的人,多是緬僑,幾乎都能講緬語,擔任翻譯重責,因此當地溝通交流尚無大礙。」不過,安永會計師事務所董事長王金來認為,台商尋找東南亞人才,除了考量「熟悉當地語言文化」之外,同時也不可忽視英文口語能力,他表示,「就製造業而言,領班多為當地人,但是台幹主管於領導時,可能是英語夾雜當地語言。基本上,因為東南亞國家眾多,語系紛雜,最通用語言仍是英語;舉例來說,東協開會主要使用的語言就不是泰語、馬來語等,而是英語。」如果說英語是台商與東南亞僑生之間的溝通媒介,那麼,從學生的角度來看,目前台灣對英語的重視程度顯然不足,來自新加坡的政治大學外交系學生許翊庭就說,「跟新加坡政府的更新速度比起來,台灣政府或學校在英語網頁的資訊往往不夠充分,對外籍生是比較吃虧的地方。」

救市政策應擬配套

打造國際觀的教育環境

在學生眼中,台灣不夠重視英語的影響,一方面是牽制了台灣學生勇闖海外的能力,但同時之間,也讓正在台灣學習的東南亞學生難以快速地融入、了解台灣社會,無法成為業者需要的「懂台灣思惟」人才。

在另一方面,即使業者有意培訓正在台灣就讀的東南亞學生,但學生的意願,或許也不見得符合企業所需。台北科技大學資訊工程系的巴山塔(Basanta)就表示,對印度學生來說,留學台灣的CP值比歐、美高,原因在於未來的工作機會較多,且台灣物價相對較低。換言之,這群留學生,畢業後的第一選擇是「在台灣工作」,而非回到母國。

學子們留台就業的期待,意外成為業界與學生們認知落差最大的部分,王志成坦言,「我們對東南亞留學生最基本的要求,就是他們要回到母國去服務,所以我們會仔細確認學生的意願,一旦彼此對此出現差距,大概就不會考慮錄用了。

畢竟外籍生留台,企業還要額外申請工作證,吸收應付行政手續的成本。」當然不是沒有例外,「如果學生有非常傑出的專長,比如資訊處理技能高超等,我們對這群學生另一類的規畫,是將他們視作『國際經理人』培訓,未來他們不僅回到母國服務,有機會也將外派到其他國家,甚至再回台灣交流工作。」歸根結柢,一個更注重國際視野的教育環境,或許才是呼應「新南向政策」的重要配套,對外籍生來說,能有效的地了解台灣思惟、台商企業文化。」另一方面,台灣學生也因此能夠更有走出去的能力與勇氣。王金來認為,「以前台灣談人才國際化都是講如何吸引人才進來,但台灣人才也應該出國磨練。」畢竟,新南向政策,就是一個新的國際交流挑戰,企業在思考善用外籍人才之際,試著培訓更多能夠「走出去」的台灣人才,仍是無可避免的關鍵課題。

撰文 / 蔡曜蓮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4035

習近平G20提五點主張 為全球經濟找“藥方”

隨著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4日15時30分敲下木槌,為期兩天的二十國集團(G20)杭州峰會正式開幕。

習近平主持會議並致開幕辭

細心的人會發現,G20杭州峰會的會標是由20根線條勾勒出的橋型輪廓。G20這一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平等參與全球經濟治理的橋梁,如今被賦予了更加豐富的時代含義: 國際金融危機爆發至今已近8年,但全球經濟增長依然乏力,誰能否破解發展難題,把握科技進步、社會發展和新工業革命的歷史機遇,推動世界經濟走向新一輪繁榮?

去年深秋,習近平在土耳其安塔利亞舉行的G20峰會上提出,要對世界經濟把準脈、開好方。如今,G20杭州峰會正式開啟“中國時間”,國際社會期待中國理念、中國方案。

習近平在開幕辭中強調,面對當前挑戰,二十國集團要與時俱進、知行合一、共建共享、同舟共濟,為世界經濟繁榮穩定把握好大方向,推動世界經濟強勁、可持續、平衡、包容增長。

習近平致開幕辭

對於世界經濟當前面臨的挑戰,習近平還連用5個“應該”提出了5點主張:應該加強宏觀經濟政策協調,合力促進全球經濟增長、維護金融穩定;應該創新發展方式,挖掘增長動能;應該完善全球經濟治理,夯實機制保障;應該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繼續推動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應該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促進包容性發展。

習近平表示,希望杭州峰會能夠為世界經濟開出一劑標本兼治、綜合施策的藥方,讓世界經濟走上強勁、可持續、平衡、包容增長之路。

G20要“合力”

作為國內生產總值(GDP)占全球85%、貿易額占全球80%的全球經濟治理主要平臺,G20正處於發展轉型的關鍵階段。G20成員和嘉賓國領導人、有關國際組織負責人4日下午陸續抵達G20主場館——杭州國際博覽中心,期待破解世界經濟難題的“中國方案”。

二十國集團成員和嘉賓國領導人、有關國際組織負責人4日下午步入峰會會場

習近平在開幕辭中指出,世界經濟又走到一個關鍵當口。即上一輪科技進步帶來的增長動能逐漸衰減,新一輪科技和產業革命尚未形成勢頭。主要經濟體先後進入老齡化社會,人口增長率下降,給各國經濟社會帶來壓力。經濟全球化出現波折,保護主義、內顧傾向擡頭,多邊貿易體制受到沖擊。金融監管改革雖有明顯進展,但高杠桿、高泡沫等風險仍在積聚。

在上述因素綜合作用下,世界經濟雖然總體保持複蘇態勢,但面臨增長動力不足、需求不振、金融市場反複動蕩、國際貿易和投資持續低迷等多重風險和挑戰。

對於當前的挑戰,習近平提出了首個主張,我們應該加強宏觀經濟政策協調,合力促進全球經濟增長、維護金融穩定。

他指出,G20成員應該結合本國實際,采取更加全面的宏觀經濟政策,統籌兼顧財政、貨幣、結構性改革政策,努力擴大全球總需求,全面改善供給質量,鞏固經濟增長基礎。應該繼續加強政策協調,減少負面外溢效應。

習近平還主張,我們應該完善全球經濟治理,夯實機制保障。二十國集團應該不斷完善國際貨幣金融體系,優化國際金融機構治理結構,充分發揮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特別提款權作用。

他指出,應該完善全球金融安全網,加強在金融監管、國際稅收、反腐敗領域合作,提高世界經濟抗風險能力。今年,我們重啟了二十國集團國際金融架構工作組,希望繼續向前推進,不斷提高有效性。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克里斯蒂娜·拉加德日前特別贊揚了中國在世界經濟中發揮的關鍵作用,以及在推進改革方面做出的持續努力。她認為,中國今後在投資和貿易等領域能為全球穩定做出新的積極貢獻。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秘書長安赫爾·古里亞表示,世界經濟持續低增長,現在面臨三個惡性循環,包括低增長陷阱、低利率陷阱,以及各種不利因素交織而成的高度不平等。

古里亞期待中國在G20杭州峰會上發揮領導力,推動國際社會在三方面采取行動應對上述挑戰。這包括采取積極財政政策,全面推進結構性改革,促進更具包容性的增長。他相信,國際社會通過合作一定能找出未來發展的路線圖,釋放出世界經濟的巨大潛力。

一起找“鑰匙”

習近平在3日舉行的二十國集團工商峰會(B20峰會)開幕式上發表題為《中國發展新起點 全球增長新藍圖》的主旨演講時指出,創新是從根本上打開增長之鎖的鑰匙。

在G20的開幕辭中,習近平主張,我們應該創新發展方式,挖掘增長動能。二十國集團應該調整政策思路,做到短期政策和中長期政策並重,需求側管理和供給側改革並重。

他表示,今年,我們已經就《二十國集團創新增長藍圖》達成共識,一致決定通過創新、結構性改革、新工業革命、數字經濟等新方式,為世界經濟開辟新道路,拓展新邊界。

俄羅斯總統普京3日表示,他對創新發展很有興趣,因為遠東地區經濟的未來主要取決於高新技術。

投資與貿易是保持全球經濟增長的另一把“鑰匙”,習近平主張,我們應該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繼續推動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

G20應該恪守不采取新的保護主義措施的承諾,加強投資政策協調合作,采取切實行動促進貿易增長。習近平指出,我們應該發揮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的輻射效應和帶動作用,幫助發展中國家和中小企業深入參與全球價值鏈,推動全球經濟進一步開放、交流、融合。

世界貿易組織總幹事羅伯特·阿澤維多表示,中國作為G20主席國做了非常充分的準備工作。G20要真正推動新的貿易體制改革,需要使世界經濟增長更有活力。

商務部副部長王受文3日表示,G20合作的主要任務正在從危機應對向長效治理轉變,貿易投資議題的重要作用日益凸顯,本次峰會有望在貿易投資領域達成五方面重要成果,即批準《G20貿易投資工作組工作職責》;批準《G20全球貿易增長戰略》;批準《G20全球投資指導原則》;堅定支持多邊貿易體制,積極推進多哈回合談判;以及綜合施策,幫助發展中國家和中小企業融入全球價值鏈。

促進包容性發展

在建設包容型世界經濟方面,此次G20首次把發展問題置於全球宏觀政策框架核心位置,就是要讓增長和發展惠及所有國家和人民,夯實共贏基礎。

習近平主張,我們應該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促進包容性發展。他指出,據有關統計,現在世界基尼系數已經達到0.7左右,超過了公認的0.6“危險線”,必須引起我們的高度關註。

他表示,今年,我們把發展置於G20議程的突出位置,共同制定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行動計劃。我們還將通過支持非洲和最不發達國家工業化、提高能源可及性、發展普惠金融、鼓勵青年創業等方式,減少全球發展不平等和不平衡,使各國人民共享世界經濟增長成果。

世界銀行行長金墉高度評價中國在推動全球可持續發展方面作出的努力。他說,減貧是世行的核心目標之一,需要公共和私營部門加強合作。

金墉認為,本次G20峰會強調的普惠金融和綠色金融議題至關重要。他表示,中國在普惠金融方面走在世界最前列,使越來越多普通人有機會得到金融服務。

二十國集團成員和嘉賓國領導人、有關國際組織負責人集體合影

習近平提四大倡議

為應對挑戰,習近平還提出四大倡議。

第一,與時俱進,發揮引領作用。二十國集團應該根據世界經濟需要,進一步從危機應對向長效治理機制轉型。面對重大突出問題,二十國集團有責任發揮領導作用,展現戰略視野,為世界經濟指明方向,開拓路徑。

第二,知行合一,采取務實行動。我們應該讓二十國集團成為行動隊,而不是清談館。今年,我們在可持續發展、綠色金融、提高能效、反腐敗等諸多領域制定了行動計劃,要把每一項行動落到實處。

第三,共建共享,打造合作平臺。我們應該繼續加強二十國集團機制建設,確保合作延續和深入。廣納良言,充分傾聽世界各國特別是發展中國家聲音,使二十國集團工作更具包容性,更好回應各國人民訴求。

第四,同舟共濟,發揚夥伴精神。我們雖然國情不同、發展階段不同、面臨的現實挑戰不同,但推動經濟增長的願望相同,應對危機挑戰的利益相同,實現共同發展的憧憬相同。只要我們堅持同舟共濟的夥伴精神,就能夠克服世界經濟的驚濤駭浪,開辟未來增長的嶄新航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3361

習近平給世界經濟開出四個“藥方”

9月3日和4日,中國杭州,國家主席習近平先後在二十國集團工商峰會(B20峰會)和二十國集團(G20)峰會上致開幕辭。面對全球政界領袖和商界精英,習近平的兩場演講內容雖各有側重,但都有給世界經濟“開藥方”的內容。

 9月3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二十國集團工商峰會開幕式,並發表題為《中國發展新起點 全球增長新藍圖》的主旨演講

在G20峰會開幕式上,習近平表示“世界經濟走到了一個關鍵當口”。

即上一輪科技進步帶來的增長動能逐漸衰減,新一輪科技和產業革命尚未形成勢頭。主要經濟體先後進入老齡化社會,人口增長率下降,給各國經濟社會帶來 壓力。經濟全球化出現波折,保護主義、內顧傾向擡頭,多邊貿易體制受到沖擊。金融監管改革雖有明顯進展,但高杠桿、高泡沫等風險仍在積聚。

在這些因素綜合作用下,世界經濟雖然總體保持複蘇態勢,但面臨增長動力不足、需求不振、金融市場反複動蕩、國際貿易和投資持續低迷等多重風險和挑戰。

G20成員國的國內生產總值占全球的90%,這些國家領導人齊聚杭州開會,也讓國際社會充滿期待,希望杭州峰會能夠為世界經濟開出一劑標本兼治、綜合施策的“藥方”,讓世界經濟走上強勁、可持續、平衡、包容增長之路。

第一財經記者註意到,習近平在上述兩場主旨演講中,均闡述了針對世界經濟面臨風險挑戰的中國藥方,如果將這劑藥方濃縮為4個詞語,那就是“創新”、“開放”、“聯動”和“包容”。

創新鑰匙打開增長之鎖

習近平給出的第一劑藥方,是“創新發展方式,挖掘增長動能。”

全球經濟增長乏力,陷入“低增長陷阱”,而創新是從根本上打開增長之鎖的鑰匙。

習近平認為,以互聯網為核心的新一輪科技和產業革命蓄勢待發,人工智能、虛擬現實等新技術日新月異,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的結合,將給人們的生產方式 和生活方式帶來革命性變化。這種變化不會一蹴而就,也不會一帆風順,需要各國合力推動,在充分放大和加速其正面效應的同時,把可能出現的負面影響降到最 低。

“創新增長方式”被定為杭州峰會核心議題之一,旨在提升世界經濟中長期增長潛力。

為此,中國向其他G20成員提出了制定《G20創新增長藍圖》,包含了《G20創新行動計劃》《G20新工業革命行動計劃》和《G20數字經濟發展與合作倡議》等文件。

習近平在B20峰會開幕式上稱,中方把創新增長方式設定為杭州峰會重點議題,推動制定《二十國集團創新增長藍圖》,目的就是要向創新要動力,向改革要活力,把握創新、新技術革命和產業變革、數字經濟的歷史性機遇,提升世界經濟中長期增長潛力。

“這是二十國集團首次圍繞創新采取行動,我們要把各國實施創新政策的力量匯集一處,做到理念上有共識、行動上有計劃、機制上有保障。我們要針對全球經濟增長低迷出現的突出問題,在宏觀經濟政策上進行創新,把財政貨幣和結構性改革政策有效組合起來。”習近平稱。

開放帶來進步

“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繼續推動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是第二劑藥方。

近年來,作為全球經濟增長重要引擎的國際貿易增速大幅放緩,貿易保護主義擡頭。2012年以來,全球貿易增速已連續四年低於世界經濟增速,對經濟增長的引擎作用明顯削弱。特別值得註意的是,據WTO預測,2016和2017年,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貿易量增速可能首次低於發達國家。

習近平在B20峰會上表示,世界經濟發展的歷史證明,開放帶來進步,封閉導致落後。重回以鄰為壑的老路,不僅無法擺脫自身危機和衰退,而且會收窄世界經濟共同空間,導致“雙輸”局面。

為此,“強勁的國際貿易和投資”被定為此次G20峰會核心議題之一。

習近平稱,中方把貿易和投資擺上二十國集團重要議程。我們推動二十國集團加強貿易和投資機制建設,制定全球貿易增長戰略和全球投資指導原則,鞏固多邊貿易體制,重申反對保護主義承諾。我們希望通過這些舉措,為各國發展營造更大市場和空間,重振貿易和投資這兩大引擎。

今年7月,G20貿易投資機制化後首次貿易部長會議成功舉行,各方就推動全球貿易增長、改善全球投資環境、支持多邊貿易體制和促進包容協調的全球價值鏈等議題進行了深入討論。

此次會議發布了G20歷史上首份貿易部長聲明,批準了《G20貿易投資工作組工作職責》、《G20全球貿易增長戰略》和首份《G20全球投資指導原 則》,並就加強多邊貿易體制以及綜合施策、幫助發展中國家和中小企業融入全球價值鏈達成重要共識,提出繼續維護透明、非歧視、開放和包容的多邊貿易體制, 將不采取新的貿易保護主義的措施延長至2018年,促進全球投資政策的協調與合作,營造開放、透明、有益的全球投資環境等措施。

習近平在G20峰會開幕式上強調,二十國集團應該恪守不采取新的保護主義措施的承諾,加強投資政策協調合作,采取切實行動促進貿易增長。我們應該發 揮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的輻射效應和帶動作用,幫助發展中國家和中小企業深入參與全球價值鏈,推動全球經濟進一步開放、交流、融合。

宏觀經濟政策聯動

習近平開出的第三劑藥方,是“加強宏觀經濟政策協調,合力促進全球經濟增長、維護金融穩定”。

當前主要發達經濟體貨幣政策分化日趨明顯,如美國開始貨幣政策正常化道路,加息是大趨勢,而歐洲、日本央行則加大量化寬松政策力度,實行負利率政策。這給全球經濟帶來了不確定性。

在B20峰會開幕式上,習近平表示,在經濟全球化時代,各國發展環環相扣,一榮俱榮,一損俱損。沒有哪一個國家可以獨善其身,協調合作是必然選擇。我們要在世界經濟共振中實現聯動發展。

他稱,我們應該加強政策規則的聯動,一方面通過宏觀經濟政策協調放大正面外溢效應,減少負面外部影響,另一方面倡導交流互鑒,解決制度、政策、標準 不對稱問題。我們應該夯實基礎設施的聯動,中方發起全球基礎設施互聯互通聯盟倡議,推動多邊開發銀行發表聯合願景聲明,加大對基礎設施項目的資金投入和智 力支持,以加速全球基礎設施互聯互通進程。我們應該增進利益共贏的聯動,推動構建和優化全球價值鏈,擴大各方參與,打造全球增長共贏鏈。

習近平呼籲,面對當前挑戰,G20各方應該加強宏觀經濟政策協調,合力促進全球經濟增長、維護金融穩定。二十國集團成員應該結合本國實際,采取更加 全面的宏觀經濟政策,統籌兼顧財政、貨幣、結構性改革政策,努力擴大全球總需求,全面改善供給質量,鞏固經濟增長基礎。應該繼續加強政策協調,減少負面外溢效應。

包容性發展釋放有效需求

“建設包容型世界經濟,夯實共贏基礎”則是第四劑藥方。

習近平稱,建設包容型世界經濟,夯實共贏基礎。消除貧困和饑餓,推動包容和可持續發展,不僅是國際社會的道義責任,也能釋放出不可估量的有效需求。

他在上述兩場峰會上,均引用了一組數據來引起各方高度關註:據有關統計,現在世界基尼系數已經達到0.7左右,超過了公認的0.6“危險線”。

為了讓經濟全球化更具包容性,此次G20峰會首次把發展問題置於全球宏觀政策框架核心位置,首次就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制定行動計劃,首次就支持非洲國家和最不發達國家工業化開展合作,具有開創性意義。

另外,習近平表示,各方一致承諾推動氣候變化《巴黎協定》盡快生效。我們還就能源可及性、能效、可再生能源、創業制定共同行動計劃,加強糧食安全和農業合作。我們關心不同階層和群體特別是困難群眾的需求,推動各國討論公共管理和再分配政策調整。

9月3日,習近平和美國總統奧巴馬向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交存氣候變化《巴黎協定》批準文書。潘基文說,中美率先批準《巴黎協定》,將極大推動該協定於今年內生效。

在G20峰會開幕式上,習近平還強調,面對當前挑戰,二十國集團應該不斷完善國際貨幣金融體系,優化國際金融機構治理結構,充分發揮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特別提款權作用。應該完善全球金融安全網,加強在金融監管、國際稅收、反腐敗領域合作,提高世界經濟抗風險能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3363

冬季氣象變差速度超過減排 環保部長開出6“藥方”治霾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7-01-09/1068227.html

每經記者 李彪 每經編輯 王可然  

1月6日,北京市的上空依舊灰霾籠罩,當晚,環保部部長陳吉寧主持召開媒體見面會,向記者介紹大氣汙染防治相關問題。

陳吉寧說:“全國層面上,我們統計了74個重點城市PM2.5濃度,與2013年相比改善幅度也是在30%左右。我們把這個速度和發達國家做個對比,我們改善的速度比發達國家在同一發展階段還要快一些。”

冬季大氣汙染問題反映的是強化措施不夠和氣象條件變差,陳吉寧強調:“這幾年連續下來,冬季的汙染氣象條件變得越來越差,超過了我們卸負的減排速度。這就是我們的問題所在。”同時,他從加大燃煤鍋爐取締力度等六個方面為強化冬季汙染治理開出了“藥方”。

公眾環境研究中心主任馬軍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冬季一旦出現不利的氣候條件,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就容易出現霧霾,根本原因是汙染物減排不夠,區域聯防聯控沒有真正做好,還存在各自為戰的問題。

74城PM2.5濃度三年改善30%  

1月7日20時,北京市空氣重汙染應急指揮部解除空氣重汙染橙色預警,意味著2016年12月29日以來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的持續重汙染天氣結束。

實際上,從2016年10月份以來,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就頻繁遭遇霧霾天氣,僅2016年12月份,京津冀部分地區就遭遇了5次重汙染天氣過程,為了減少區域汙染物排放,河北省部分地區甚至連續啟動了二十多天的紅色預警。

對於冬季大氣汙染的問題,陳吉寧說:“當前大氣汙染治理一個核心問題是冬季問題,冬季問題怎麽辦?這幾年下來,冬季問題沒有很好地解決。”

陳吉寧認為,反映了兩個問題:一個是冬季強化措施還不夠,需要進一步強化;第二個是冬季的氣象條件變化比想象的要更困難、更複雜、更不利。

據了解,2016年7月,中國工程院對《大氣汙染防治行動計劃》(又稱《大氣十條》)中期評估顯示,京津冀地區的汙染氣象條件,2014年比2013年差了17%,2015年比2014年好一點,但是比2013年差了12%。冬季的情況更差。據氣象部門分析,2014年曾經是全球最暖的一年,2015年打破了2014年的紀錄,2016年再次打破2015年的紀錄,而且紀錄被打破的幅度比較大。

“去年5月份我們曾經預測到冬天會比較困難,啟動了京津冀強化措施,出臺兩年專門針對京津冀地區的強化方案。這幾年連續下來,冬季的汙染氣象條件變得越來越差,超過了我們卸負的減排速度。這就是我們的問題所在。”陳吉寧說。

馬軍認為,在大氣汙染治理上,一些地區仍在做平衡,並沒有下大決心治理霧霾,使得整個區域的霧霾治理成效受到了影響。

“不能寄希望明年會從暖冬變成冷冬,氣象條件會有很大改善。環保部最近一個時期正在加班加點研究,我們要提出一些更有效的措施來更針對性地解決好這段時期的冬季汙染問題。”陳吉寧說,要采取更多的措施來加快解決冬季問題。

但是,冬季大氣汙染問題較為突出並非意味著大氣汙染防治沒有成效,也並不意味著大氣治理方向出現問題。

陳吉寧在總結《大氣十條》實施三年來的治理成效時稱,74個重點城市PM2.5濃度,2016年與2013年相比改善幅度在30%左右,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三個重點地區改善的幅度大約也在30%。整個改善的速度比發達國家在同一發展階段還要快一些。

正在評估京津冀20城應急預案  

“京津冀地區比較困難的是解決冬季供暖問題。冬季供暖大概新增了多少汙染物排放量呢?我們估算了一下,大概增加30%左右的汙染物排放量。就是進到冬季,我們背負的汙染物增加了30%。”陳吉寧說。

陳吉寧部長進一步解釋,供暖問題主要有三個方面:京津冀地區熱電聯產程度低,城市供熱基礎設施比較差,大概目前只有50%;小燃煤鍋爐環保設施跟不上,裝備水平低,運行管理水平也差,汙染物排放濃度甚至是大電廠的十幾倍,環境影響很大;農村散煤問題,全國大概有2億噸散煤,京津冀占了20%。燒1噸散煤的大氣汙染物排放量是電煤的10倍以上。

為此,陳吉寧從六個方面為強化冬季汙染治理開出了“藥方”,包括:加大燃煤鍋爐取締力度,加快推進城中村、城鄉結合部和農村地區的散煤治理;加大工業企業冬季錯峰生產力度;提高行業排放標準;強化“小散亂汙”企業整治;機動車排放治理等。

值得註意的是,與此前相比,2016年在應對冬季重汙染天氣過程中環保督查的“利器”被頻繁使用,但是,每次督查過程中似乎總會發現一些問題,除了企業違規生產或超標排放外,一些地方的應急響應措施也存在一些問題。

在元旦期間的環保督查過程中,《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跟隨環保部督查組在河北省某地區就發現,雖然該地政府對一些企業采取了停產措施,但是,一些企業在停產狀態下處於悶爐過程中,汙染物的排放量甚至遠超正常生產狀態下的排放。

對此,陳吉寧強調,地方在制定針對性預案的時候,科技支撐不足,這是下一步需要強化的。同時,環保部正逐個對京津冀“2+18”城市的應急預案進行評估,希望通過這輪評估能夠提高這些城市應對重汙染天氣的能力,提高針對性和有效性。

馬軍建議,除了在重汙染天氣加強應急措施外,也應該在長效中加強對排汙企業的監管,提高違法成本,同時,真正落實好重點企業的排放數據實時公開,更多地發揮綠色供應鏈、綠色信貸等市場化的手段,倒逼企業正視排汙問題,把市場真正讓給綠色企業。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155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