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距離張小龍就差一個和菜頭了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309/161767.shtml

距離張小龍就差一個和菜頭了
老道消息 老道消息

距離張小龍就差一個和菜頭了

就等你動筆了,和菜頭。

本文由老道消息(微信ID: laodaoxx)授權i黑馬發布。

2012 年騰訊公司級的季度戰略會上,有三個最優秀的產品經理受邀,向所有業務線一把手分享產品經驗。

一個叫張小龍,你們都知道他那次一口氣講了 8 個小時。一個叫鐘翔平,當時負責備受重視的手機瀏覽器業務。

最後一個叫姚曉光,是騰訊互娛旗下“琳瑯天上”遊戲工作室的負責人。

琳瑯當時最亮眼的功績是《QQ飛車》,最高達到 300 萬同時在線,一段時間里騰訊自研唯一過百萬的產品;《禦龍在天》那年沖到 50 萬同時在線,也是當年表現很好的自研 MMO 端遊,但也只為代理的 DNF 十分之一的用戶量。

論名氣,姚曉光在遊戲圈里知名度很高,但跟張小龍沒法比;論戰略地位,作為八個自研遊戲工作室其中一個的琳瑯,跟微信、移動瀏覽器的業務也沒法比。

大概誰也沒想到,第二年,姚曉光被決策層欽點負責開拓自研手遊,搞定了非常複雜的跨部門協作,交出來《天天酷跑》、《天天愛消除》等第一批微信遊戲,都很成功。

互娛下面還有一個工作室叫臥龍,常被玩家黑它是“醬油型”工作室,“立項三年,內測三年,修修改改又三年”。2014 年這個工作室被並入姚曉光帶領的天美工作室群,改名天美 L1,第二年他們就上線了《王者榮耀》。

1

17 歲生日那天,姚曉光請同學來家里慶祝。吃過飯,三個人一起打暴雪的《暗黑破壞神》。一個加血,一個加藍,他自己操作鼠標,玩得好不樂乎。

最後打贏大菠蘿那一刻,姚曉光心想,什麽時候我也能做一款這樣的遊戲。

上了大學,姚曉光經常模仿《暗黑破壞神》做些 demo,在網上小有名氣,也有人找他做外包。2000 年初,有個上海的創業者融了 300 萬美金,委托姚曉光和同學做一款叫《炸彈狗史丹莫》的遊戲,說準備做一個像米老鼠一樣的動漫 IP。

倆人興致勃勃做得差不多了,專門去了趟上海。結果對方掂掂錢袋子,覺得資金不充裕,又說不做了。這個人叫陳天橋。

那幾年姚曉光在網上以 NPC6 的名字行走,認識了一批遊戲開發者。其中有一個叫雲風,後來在網易遊戲幹了十年。

2000 年底,雲風介紹姚曉光去單機公司“創意鷹翔”做遊戲。姚曉光待一個多月,對這幫充滿理想主義的遊戲人很是佩服,但又想起來他的前老板、後來 17Game 的創始人戴紅跟他講過,“一定要做網遊”。

第二年開春,姚曉光跑到福州,加入了一家叫“天晴數碼”的公司,做一個叫《幻靈遊俠》的回合制網遊項目。姚曉光是公司第一個員工。

天晴數碼的創始人叫劉德建。他後來給集團公司取了個新名字,叫“網龍”。就是把 91 手機助手賣給百度,狂斂 19 個億美金的那個網龍。

劉德建和姚曉光都很拼,每天下午上班,早上六七點才下班。乃至於多年後劉德建在網龍有個經典語錄:“人為什麽一定要晚上睡覺?” 

2002 年初《幻靈遊俠》上線,沒多久就沖到幾萬人同時在線。“智冠”的人聞到錢味,跑來包銷點卡,直接給了天晴 300 萬。

同一時間,剛逃過被“摘牌”大劫的網易發布了《大話西遊》。作為複牌前後的重磅產品,公司預期很高,沒想到客戶端問題一堆,完全被《幻靈遊俠》比下去了。

雲風那時正好在網易,做《大話西遊》的客戶端。後來他和姚曉光見面聊天,聽姚曉光說他每個月能拿 3 萬獎金。雲風只有在《大話西遊》第一代快結束,拿到過一次慰問性質的獎金,大概不到 1 萬的樣子。

賺到一點錢的姚曉光,沒多久就離開了天晴。他始終覺得不自由。只要錢不是自己出的,他就感覺很受限制。他對《家用電腦與遊戲》的記者說,自己大概是個“無產階級遊戲制作人”。

姚曉光和兩個同事回北京搞了個工作室,開始自己做一款叫《暗黑在線》的遊戲。熬了大半年,沒有社交,沒有娛樂,天天通宵,把之前賺的錢全部花光。上線測試那天,同時在線最高 4000 多,但用戶沒多久就流失光了。

那時候盛大代理的韓國遊戲《傳奇》風頭無二;網易《大話西遊2》上線之後,一年里股價漲了一百多倍,緊接著又出了《夢幻西遊》……誰還會去玩一款 3 個人開發的、準專業級的遊戲呢?

姚曉光索性不做作品了,開始研究新技術,搞 3D 引擎。又過了半年,盛大拋來橄欖枝,姚曉光終於進了一家大公司,連人帶引擎。

到了盛大,姚曉光往辦公室墻上貼了個紙條,“讓我們悄悄超過 BLIZZARD(暴雪)”。

2

盛大代理的《傳奇》爆火之後,和傳奇韓國開發商的版權糾紛鬧得沸沸揚揚。陳天橋越來越覺得自研重要,找來姚曉光做《神跡》,又找來圈內著名少年天才林海嘯做《英雄年代》。

倆人都是 2003 年 2 月加入盛大的,算是當時盛大遊戲的左倚天右屠龍。林海嘯最早是做外掛聞名遊戲圈的,16 歲浙大計算機少年班畢業,17 歲自己成立公司做遊戲,加入盛大也才 22 歲。

做了一年多,兩款遊戲上線測試。不收費的情況下,數據都能跑到 12 萬、15 萬;一收費,馬上掉到一兩萬。戰略巨人陳天橋從這個時候開始考慮免費遊戲的模式,應該是是要比史玉柱早的。當然這是後話。

《神跡》上線之後,姚曉光住院了。他的左腿已經斷斷續續痛了兩年。這次一檢查,病情挺嚴重的,做了兩次手術,左側胯關節被取出,很長時間內要拄著拐杖,以後走路都會比別人辛苦一些。

整個 2004 年姚曉光花了很多時間養病,期間讀了很多書,還順手牽頭把《網絡遊戲開發》這本書翻譯成了中文,啟蒙不少年輕人制作人。

他也趁機反思了一下自己的生活。過去他幾乎把所有時間都放在虛擬世界上,每天十幾個小時對著電腦。他對記者說,這絕對不是一種健康的生活方式,說生病了發現只有親人和摯友才能陪你走一輩子。說他過去忽略了很多生活里的樂趣,換來的只有一點因為“受人關註”而產生的微不足道的快樂。

但是他轉念一想,又覺得這點微不足道的快樂,其實挺夠了。

《神跡》和《英雄年代》失利之後,不斷有人從盛大這堆優質制作人里淘金。姚曉光 2005 年初複工,騰訊副總裁唐毅斌專門來拜訪他,希望他加入,姚曉光沒答應。

也是 2005 年初,史玉柱用重金和 20% 的股份把林海嘯挖走了,順帶整個《英雄年代》團隊。半年後巨人的《征途》上線,跟《英雄年代》有道不明說不清的關系。

2007 年,巨人上市。林海嘯被史玉柱請出局,但身價已經十億。他和另一個從盛大到巨人的同事嶽弢一起移民到了新加坡,倆人還一起買了限量版的寶馬 750。他最後一次接受采訪,是三年後,媒體說他準備投資酒店行業。

而姚曉光被騰訊持續撩了一年多,終於松口,加入了騰訊,第一款產品就是 2008 年發布的《QQ飛車》。

3

2012 年下半年,微信已經拿下兩億用戶,無人可擋。馬化騰出去演講,說騰訊要做一個移動互聯網開放平臺。講了很多,大家只記住一句話,“移動互聯網最先規模化盈利的可能在移動遊戲方面”。

那兩年,因為《禦龍在天》,騰訊終於有一款拿得出手的自研大型 RPG,算是挽回了一些面子。但頁遊上的失利,加上《我叫MT》已經在手遊市場里跑出來了,說騰訊不急是假的。

COO 任宇昕說,不能再像頁遊那樣上來就搞開放平臺了,得先自己做。負責發行的馬曉軼說,你讓我先忙著別代理國外作品,可以,但你得保證自研作品的質量。

最後定下來,先開發 5 款精品,整合微信、手Q和應用寶的資源全力扶持,不容有失。誰來做?任宇昕看了一圈,也沒有比姚曉光更合適的了。

這其實是個苦差。要在一家千億美金的公司里調度這麽多跨部門的資源,非常複雜。何況集團里根本沒有一支具備手遊開發經驗的團隊。

姚曉光從騰訊上海要了一支專門研究手遊、但幾乎沒有產品經驗的團隊,成立一個新的手遊工作室,取名“天美藝遊”。

這支團隊核心成員本身就是收購回來的,內部有點官僚主義。姚曉光挑了兩個核心產品線的人,集體到出差到深圳開發。後來因為身為《刀塔傳奇》創始人的女朋友而“被離職”的策劃陳小花,也在這個 team 里。

開發期間,有一次張誌東見到姚曉光,問他,“你們團隊夠不夠拼啊? 張小龍他們,前 11 周,沒有一個人晚上 12 點之前回家的”。姚曉光笑笑,“我們也從開發第一天,就沒有人 12 點前下過班”。

不下班不是不想下班。前三款“天天系列”遊戲,開發周期只有 5 個月,還經常有各種突發情況。比如在 SDK 對接的事情快完成的時候,微信那邊突然改了個接入方式。

和張小龍的微信團隊配合大概不是件容易事。原本《天天愛消除》是要作為首款微信遊戲亮相的,結果等到微信 5.0 上線那天,團隊一看,才知道微信自己搞了個“打飛機”,流量一下子被吸到那邊去了。

“我們要感謝小龍,《打飛機》幫助玩家建立了送心、比拼等玩法習慣,為‘天天系列’手遊提供了很好的玩家教學基礎。”姚曉光對來采訪他的記者說。後來這段開發故事被寫進了一本叫《騰訊方法》的書。

“天天系列”最後的成績很不錯。打完這場仗,姚曉光接管的工作室也越來越多。2014 年八大工作室重組,改成四大工作室群,琳瑯、天美藝遊和臥龍工作室,都並到天美,由姚曉光總負責。

並入天美之後,臥龍工作室只花了 7 個月,做了一款手遊版 LoL,叫《英雄戰跡》。結果互娛底下的光速工作室也做了一款手遊 LoL,《全民超神》。兩個遊戲還在同一天開啟測試。狹道相逢,《英雄戰跡》被痛扁了一頓,各項數據都不如對方,去別的部門要資源也要不過人家。

整個臥龍工作室全民皆兵,又花一個多月的時間,把 3V3 模式改成 5V5。10 月上線前,順便把名字也換了,改叫《王者榮耀》。

後面的事情你們都知道了。《王者榮耀》最高沖到 8000 萬日活,“醬油型”工作室臥龍在 2016 年初突然拿了公司級業務突破獎。同年拿到這個獎的,還有“春節紅包聯合團隊”。

這兩年微信紅包的研發故事也被當成經典案例,翻來覆去地講。但姚曉光的故事始終沒有被外界熟知。

姚曉光和張小龍一樣,都很低調。張小龍之所以在 2012 年開始封神,除了微信本身和那次 8 小時演講,還得歸功於和菜頭那篇《我所知道的張小龍》。現在姚曉光實力也驗證過了,演講也做過了,也終於有了屬於自己的“微信”。

就等你動筆了,和菜頭。

微信 騰訊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9060

在研究了和菜頭的100+篇文章後,我發現了什麽?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308/161748.shtml

在研究了和菜頭的100+篇文章後,我發現了什麽?
三節課 三節課

在研究了和菜頭的100+篇文章後,我發現了什麽?

一個IP里夾雜N個故事。

本文由三節課(微信ID: sanjieke)授權i黑馬發布,作者付曉萌。

和菜頭,微信公眾號“槽邊往事”的運營者。

過氣網紅、網絡慈父、好運街仁波切——和菜頭這麽形容過自己。

5年前,和菜頭開始在微信公眾號“槽邊往事”推送文章。其文風時而理智,帶刺開炮的時候也不少,多年來積累了很多死忠粉,同時被他拉黑的粉絲也不在少數。

本期,我們就來試著深度了解一下和菜頭的“槽邊往事”。

*註:本文分析依據為和菜頭最近在微信公眾號“槽邊往事”上所發的100+篇文章,所有分析內容僅為小編個人帶著學習態度所得到的感受體會,如有不妥或冒犯之處,還望大家甚至和菜頭大叔本人可以多多海涵……

一、和菜頭都寫些什麽?

和菜頭是個有趣的家夥,與咪蒙高度偏重於聊女性獨立和男女關系不同,“槽邊往事”公號內的文章涉獵廣泛,有關於吃的,關於人的,關於影視的,也有關於網民日常的等等。

在閱讀其公號內容的過程中,我隱隱覺得:和菜頭有一種獨特的能力,那就是他每講一件事,都能將其講得很專業,或至少是讓讀者覺得他很專業。

而從文章類型來看,和菜頭的文章大體可以分為如下幾類——

1. 與網友論戰類

在“槽邊往事”的公眾號里,隔三岔五就會出現和菜頭和網友論戰互懟的文章,且論戰的角度和主題也時有變化。

這方面典型的文章如下——

《網上罵人的快樂》

《當你在網絡上被黑時》

《讀者情緒可以控制麽》

《國足球迷欠我一個道歉》

《被幾千人圍攻是什麽感覺》

《我發明的“曬娃有風險”概念》

《講道理:為什麽要掛人照片》

《當人們腦子里有水時會說些什麽》

簡而言之,這部分內容,多是和菜頭面對一些自己看不慣或不喜歡的網友行為公開開炮式的內容,並且,這類內容一旦發布後遭遇到了部分網友的抨擊或反對,和菜頭通常采取的應對方式是“不破樓蘭終不還”式的一黑到底。凡到此刻,和菜頭往往會抽絲剝繭緊鑼密鼓地搜集大量論據,傾其全力給予對手一擊,甚為較真,以至於,和菜頭與網友們的論戰有時也會轉化為一些圍觀者甚眾的大眾事件。

以此看來,和菜頭所展現的公號風格就像是一個棱角分明、不喜歡掩藏情緒的人。我們略舉兩例你可以感受一二——

在《我發明的“曬娃有風險”概念》一文中,和菜頭回憶了5年前自己在微博上和網友論戰的一段經歷。彼時,和菜頭發了一篇吐槽女同學生娃之後就開始瘋狂在網上曬娃的微博,之後便有大票網友在微博指控和菜頭沒有愛心,不愛兒童等。

於是,和菜頭一怒之下又發了一條很有場景感的微博:

“你是怎樣把孩子從幼兒園騙走的呢? ”記者采訪被捕的人販子。

“ 沒什麽的 ”,人販子擡起頭憨厚地笑著回答: “我每天都看他父母的微博,對這娃太熟了。”

看到這條微博,又有某女性網友批評和菜頭危言聳聽。和菜頭一怒之下,就把該網友在微博上的700多條內容作了分析,並出具了一份含有她所在城市、工作單位地址、孩子的姓名、生日、常去的地方以及家庭結構等的分析報告,公開張貼到網上,以此驗證“微博可以幫助人販子得知各種詳細線索”並非危言。

此事一出,直接導致該網友刪掉了自己的所有微博並噤聲,和菜頭也隨之刪掉了這份報告,後來許多媒體跟進報道,這件事變成了一條社會新聞

在2016年3月22日,當時一篇《疫苗之殤》的文章在朋友圈刷屏,和菜頭公開發表了一篇名為《每一個文盲都喜歡用“殤”字》的文章,直接面向很多記者、自媒體人都喜歡通過文章操控大眾情緒,博眼球獲“10萬+”,但最終公眾卻任何收益也沒能得到的現象開炮。

此文一出,一天內引發了7000多條留言,其中相當一部分留言是罵和菜頭的,於是和菜頭次日繼續發布文章《被幾千人圍攻是種什麽樣的感覺》,此後更直接導致了包括王五四、熊培雲等公知直接寫文批評和菜頭,一時間也演變為了一個不大不小的公眾事件

此外,如《國足球迷欠我一個道歉》,《講道理:為什麽要掛人照片》等文章誕生的背景與內容也與和菜頭與網友們的觀點立場相左從而引發論戰有關。

2. 互聯網行業觀察&分析類

眾所周知,和菜頭曾在騰訊工作多年,是一名互聯網人,因而,其所創作的文章中也有一部分是關於互聯網行業各類新生事物、現象的觀察、評論和分析,這其中,與微信和騰訊有關的內容又顯得尤其多。

例如,2016年10月11日-13日,和菜頭曾連發三篇關於公眾號創作指南的文章,解答了公眾號寫作者在寫作的過程中可能會產生的諸多關於微信公眾號的問題,三篇文章分別為——

2016年10月11日,《公眾號創作指南》

2016年10月12日,《公眾號創作指南(續)》

2016年10月13日,《公眾號創作指南(再續)》 

以及,2017年1月9日微信小程序上線前後,和菜頭也曾連續發表過數篇幹貨科普文——

《怎樣激活微信小程序(含福利)》

《微信小程序大全(建議收藏)》

在《微信小程序大全(建議收藏)》這篇文章中,和菜頭不僅科普了小程序,分類整理了第一批小程序的名單,還回答了關於小程序的很多小問題。

《這個微信新功能你還不知道就虧了》,此文中,講述了如何通過微信的“掃一掃”功能收發快遞。

《安利:微信語音輸入》,此文中,詳細分析了微信“語音輸入”的功能經過4年的打磨,現在有多好用。

當然,其他圈內的大事,和菜頭通常也不會錯過,例如1月9日發布的《支付寶,你就不能好好做個錢包嗎?》一文,也一度引發了圈內刷屏。

3. 各類影評文

顯然,和菜頭喜歡看電影。

在其微信公號推送的文章中,我們可以看到,有相當一部分是關於電影或電視劇的。

而且,有趣的是,當和菜頭認為一部電影還不錯,或是至少還沒那麽爛時,他的標題往往是“《XXXX》觀後”,典型例如——

《愛樂之城》觀後

《太空旅客》觀後

《血戰鋼鋸嶺》觀後

《薩利機長》觀後

……

相反,假如和菜頭對一部電影的觀後感非常糟糕,其標題則往往是這樣的——“《XXX》排雷”,典型例如——

排雷:《長城》

《神奇動物在哪里》排雷

《百鳥朝鳳》排雷

《大魚海棠》排雷

……

當然,偶爾也會出現一兩個不按套路出牌的標題,比如——

年度撲街:《西部世界》

據此,不難推測,《槽邊往事》在未來一兩個月內很可能將會發布推送這樣的文章——

《金剛狼3:殊死一戰》觀後

《記憶大師》觀後

《金剛:骷髏島》觀後

《拆彈專家》排雷

《喜歡你》排雷

《上海王2》排雷

……

4. 各類個人生活興趣文

除以上幾類外,和菜頭發表的文章基本就都是與個人生活感悟和興趣相關的了,這其中,喜好美食的和菜頭發表的美食類文章也占據了不少比重,也往往會針對美食發表自己的獨到見解。

如《舌尖上的作家》一文,和菜頭通過和友人的會面,來描述祖國大地上那些美食,將人物和美食完美地結合在了一起。既介紹了美食,也描述了當時和共享美食的朋友的故事,讀來如春風拂面。

而在《野味之味》這篇文章中,和菜頭首先亮明觀點:野味基本上都不好吃。之後解釋了為什麽野味都不好吃:野生動物的生長環境和飼養的動物完全沒法相比。飼養出來的動物,目的就是為了讓人吃,所以肉質豐腴鮮嫩,吃起來口感一流;但是野生動物生存的目的就是為了逃避天敵,所以一身肌肉,沒有多少脂肪,肉質柴而緊,難以下咽,必須用特別的烹飪方式,才能勉強入口。

除此以外,和菜頭那些與美食有關的文章還包括——

《帝都潮汕牛肉火鍋》

《松茸的三種做法》

《家里的蔬菜湯》

《異食記:蟲》

《雲腿月餅》

《素的菜》

…...

嗯,看完請不要淌口水……

二、和菜頭的寫作特點、風格和方法

身為一名從PC時代就聲名遠揚,並一直持續寫作至今的長期網紅,和菜頭的寫作上也自有其獨到的特點,也一定有很多值得像你我這樣的內容工作者學習和參考借鑒。

僅從“槽邊往事”近期發表的100余篇文章來看,我們有如下這樣一些粗淺的觀察和結論——

1. 極度精煉、簡潔的標題

和菜頭的文章標題都很短小精悍,一般不超過12個字。放在當下以“博眼球”為常態的新媒體環境下,堪稱是“與那些妖艷賤貨不太一樣”的一股清流。

前文我們列舉了不少和菜頭的文章標題,相信你已經可以初步有點感知了。下面我們再列舉一些和菜頭的典型標題,你可以繼續感受下——

《大嘴出奇跡》

《又被舉報了》

《我恨PPT》

《被舉報了》

《北漂八年》

《獨自居住》

《圍棋專家》

《一點心意》

《聊聊連嶽》

《三個夢》

《大實話》

《素的菜》

《除夕貼》

《吃薄荷》

《下雪天》

《專業》

《回家》

…...

這樣的標題風格顯然有別於眾多其他公眾號,對於很多忠實讀者來說,這反而成為了另一種特別的“識別度”。

此外,站在運營角度看,短小精悍的標題也可能有很多優點。

其一,在微信訂閱號那一欄里,別的公眾號的標題太長,最後幾個字就變成了點點點,而你的標題一行就能裝得下,一目了然,頓生好感;

其二,將精力集中於文章本身,而不只是依靠標題來吸引讀者,用起標題的時間來打磨文章,更容易吸引來真正有質量的粉絲;

其三,看著舒服……

2. 在闡述觀點時,有強大的邏輯與細節

身為一名經常在網上開炮和被開炮的家夥,往往你必須要有強大的邏輯和說服能力,善於通過各種數據、事實和細節的鋪陳來碾壓你的辯論對象。

而顯然,對此和菜頭很擅長。

我們來看下下面這段他在《網上罵人的快樂》一文中用來回擊一部分網友說他公開跟一些沒什麽名氣的人吵架會顯得自己很沒風度的言論,頗為經典——

“如果你在網絡上多少有點名氣,在社會上多少有點地位,有人就會(拿著你罵他們)說“你這麽做很沒有風度”……

說這話的人腰從來不疼,數學也不好。讓我來給你論證一下,為什麽說是數學不好:

我在新浪微博有55萬關註者。假設一個2000關註者的人攻擊我,慘遭我的暴擊,那麽很顯然,我這麽做“很沒有風度”。好了,我們知道,在新浪微博你的關註者越多,意味著你遭受的攻擊可能性就越高。那麽現在我假設,每日遭受攻擊的次數是關註者數量的1%。這樣算下來,我每天遭受攻擊5500次,而對方是20次。

我面對5500次攻擊,反擊了一次,這是何等樣風度?一個每天被攻擊20次人,和一個每天被攻擊5500次的人談風度,這是多麽可笑的事情?易地而處,對方早就被罵成渣了,何談什麽風度?因為遭受了我的暴擊,使得這個人當天遭受的攻擊遠遠超過了20次,這不是非常合情合理的事情麽?為什麽要哭訴呢?為什麽要叫喊“大V欺負人”呢?”

包括,前文中提到的和菜頭把某網友在微博上的700多條內容作了分析,並出具了一份含有她所在城市、工作單位地址、孩子的姓名、生日、常去的地方以及家庭結構等的分析報告,公開張貼到網上,以此驗證“微博可以幫助人販子得知各種詳細線索”並非危言的例子,也屬此列。

3. 寫作中善於旁引博征,使用恰到好處的比喻

對於一名作者來說,對於“比喻”的使用能力和使用範圍,毫無疑問是個硬功夫,而和菜頭在這方面顯然也非常了得,總是時而可見其文中令人拍案叫絕的比喻。

且,和菜頭的比喻多喜歡列舉歷史故事、寓言或一些民間典故,這樣的比喻也顯著增強了其內容上的“厚重”感,甚至一定程度上升華了其內容。

比如說,在《當你在網絡上被黑時》一文中,和菜頭有這樣的比喻——

“世間的許多事情不可以憑借本能,這就像是你被魚鉤刺中了手掌。因為魚鉤上有倒刺的緣故,你的本能要求你立即拔出魚鉤,其結果是倒刺造成更大的傷害,和難於愈合的傷口。所以,正確的處置方式會違背你的本能,你要強忍疼痛,用力讓魚鉤刺穿手掌,通透而出。這時候,你用鉗子剪斷魚鉤的頭部,再拔出魚鉤,你手掌上會留下一個貫穿傷口,但它要比生拔出來的撕裂傷好得更快,傷疤也更小。

你如若要和攻擊你的人辯駁、反擊,情況就像是生拔魚鉤一樣,要付出慘烈的代價。”

以及,在《文藝就必須有那麽點兒矯情勁兒》一文中,和菜頭也通過極為形象的比喻來闡述了他眼中“矯情、作逼、中二、刻奇”等幾個概念的區別——

“文藝青年有七藝:矯情、脆弱、傷感、中二、刻奇、敏感、作逼。我個人覺得只要沒有達到刻奇的程度,其余的六藝都沒有任何問題。脆弱、傷感、敏感都好理解,這里我用“花童運動”簡單解釋一下矯情、中二、作逼和刻奇的區別。

花童運動是美國嬉皮士時代的一項群眾運動,口號是“要做愛,不要戰爭”。一個經典的場景是:示威的青年嬉皮士男女在面對持槍士兵的時候,走上前去,在士兵冰冷的槍管里插上一只鮮花,這就是矯情。什麽叫作逼呢?就是走上前去,轉身脫下褲子,露出屁股羞辱士兵,這就叫作逼。什麽叫中二呢?就是遠遠看著,然後幻想自己具有超能力,用意念就讓所有士兵手里的槍管扭曲打結。什麽是刻奇呢?就是回來開個報告會,用極為煽情的語調講述這件事情,然後等著所有人一起感動落淚。由於氣場極為怪異扭曲,讓不想流淚的人感到了莫大的心理壓力,這就是刻奇。”

另一個經典的比喻則出現在《能堅持一兩件事就夠了》一文中,和菜頭在此完成了一個頗具人生哲理意味的隱喻——

“人生在我看來就是用一把破篩子舀水,你的努力多半都會白費,因為篩子它總在漏。但是,如果你足夠努力的話,篩子里總能剩下一些水,多少能舀上一點來。你沒有辦法把每個篩眼都堵上,因為你就只有十根手指頭。除了下手更快一點,你唯一的選擇是盡量把破篩子上最大的那幾個漏洞給堵上。不需要全部,只要幾個就好。”

此外,和菜頭也常會采用“把某個事物形容為人”的類比,往往也收效頗佳。例如在“《愛樂之城》觀後”一文中,他有如下的表達——

“如果奧斯卡是一個人的話,他應該是個70歲的白人。政治立場左傾,為人精明、勢利。擁有良好的品味,同時也是品味的奴隸,但是堅信自己的選擇並未受到任何來自他人的影響,卻在不經意之間把好萊塢每年的選擇變成了一種時尚風潮。他見多識廣,中青年導演試圖在他面前耍任何花招,他都能一眼識破,並且以此自得。但奧斯卡叔叔他畢竟已經老了,只要用他的童年記憶作為武器,幾乎每一次偷襲都能成功。”

而在《野味之味》這篇文章中,和菜頭又將一只受傷的錦雞形容成一個風燭殘年的老人——

我第一次吃野味應該是在1981年的雲南尋甸,當地山民捕到了一只錦雞,在趕街天拿到集市上賣。父親買了回來,說是要請我吃頓雞。那東西大概是在追捕過程中受了內傷,所以關在籠子里徹夜咳嗽,就像是一個風燭殘年的老人。最後,被砍成雞塊,做了一道椒鹽油炸雞。因為肉質很緊的緣故,吃起來非常費勁,得上雙手撕。後來看王景愚的啞劇小品《吃雞》,一下子就想起了那只錦雞。

在這里,一只受傷的錦雞被形容成一個風燭殘年的老人,後面講到這只錦雞被砍成雞塊做了一道椒鹽油炸雞,又因為肉質很緊,所以吃起來非常費勁,得上雙手撕的時候,我都能體會到那種疼痛感。

當然,這些信手拈來、令人瞬間被喚起共鳴感的隱喻,更多來自於菜頭叔自己的人生經歷和積澱,不得不令人稱贊其功力深厚。

4. 時常充滿“毒舌”及“任性”意味的文風

如前文所說,和菜頭所展現的公號風格是棱角分明的,對於喜歡認可的東西,可以講道理舉例子做比喻循循善誘諄諄教誨,但對於不喜歡的對象,往往也毫不留情。

且,和菜頭的毒舌一旦開炮,還是頗為犀利的,往往讓人難以招架。

比如說,下面是和菜頭在《排雷:《長城》》、《一個直男癌教你如何選擇女友》以及《怎樣得罪讀者》幾篇文章中的經典表達——

“看完電影《長城》出來,我唯一的問題就是:為什麽朝陽群眾還沒有打電話報警?”

“說到《長城》的表演,除了“呵呵”我沒有什麽可以評價的。”

“請記住:凡是把“直男癌”三個字經常掛在嘴上的女孩子,你可以第一時間放棄了。”

“因為一篇文章里沒有罵爽,所以專門再單開一篇順流而下再次痛罵一遍。這,就是網絡慈父的愛。”

除了“毒舌”以外,和菜頭的文中也不乏“任性”。

例如,在他的兩篇文章中,我們也看到過類似這樣充滿了“自我感覺良好”和“愛誰誰”意味的表達——

“不要拿我做例子,我屬於極小概率的意外。人們喜歡的是我這個人,而不是文章。誰也不知道我明天會寫什麽,這是我多年堅持任性贏得的特權。家家都需要一個不那麽循規蹈矩的遠房親戚,主要用於娛樂和教育子女。”

“那我矯情不矯情呢?當然矯情了,你覺得那麽多人來這里看什麽呢?事實上,很多人在留言里曾經不止一次明確地表示過:菜頭,就喜歡你這個矯情勁兒。矯情不是龜毛,矯情的本質是細膩。粗人不可能矯情,連前戲都不會有,按倒就辦,辦完翻身就睡。”

總體來說,無論是“毒舌”還是“任性”,都是一種人格化的充分體現,你可能會不喜歡,但你一定會印象深刻。

5. 充滿“對話感”的文風

和菜頭的文章中也時常會出現大量的口語化表達,典型如“嗯,哦,好了,對了,我是說,啊!”之類,這些表達充滿了“對話感”,容易讓人感覺仿佛作者就在你對面對你講述一般,充滿了親切感。

舉個很經典的例子,在《給一位小朋友的書單》這篇應某位母親的要求,給自己將要去醫院動手術的孩子開一張好書單,以陪伴她度過醫院時光的文章中,和菜頭大量采用了類似的寫作方式——

“聽起來覺得有點古怪?嗯,那是因為我就是個很古怪的家夥。

再再然後,哦,你可能覺得我話很多。是這樣的,我是個可以很長時間不說話,可是一旦說起來就沒完沒了的人。

如果是我整天對你說啊說啊,估計你的頭會一個變成兩個大。

最後,我推薦。。。對不起,我不能再推薦了,除非你打算把醫院當成是圖書館,賴在床上看到不想走。

有時候,也許偶爾會有人大叫:那不是真的。別去管這種傻瓜,因為他不是個特別的人,他不是"一位小朋友"。你還記得的,對嗎?”

6. 意猶未盡回味無窮的結尾

有時候看和菜頭的文章,往往會有一種蕩氣回腸、意猶未盡的感覺,這和其文章的結尾是分不開的。和菜頭的很多文章,結尾部分往往都會通過某些表述完成對於文章本身的升華,又或者是通過一個開放式的表達給讀者留下足夠的遐想空間,又或是和前文再做一次呼應。

《讀者情緒可以控制麽》一文主要想要表達的是讀者不是沒有頭腦的烏合之眾,要控制讀者情緒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在結尾部分,菜頭叔做了如下的處理——

如果說我能夠控制讀者的情緒,那麽的確是有一種情緒我可以絕對控制---在我的任何一篇文章後面,無論是什麽主題,無論是什麽內容,總能激起憤怒的情緒。我困惑了很長時間,沒有弄懂這奇跡一般的現象是如何產生的,何以總是能招惹一幫需要加強情緒管理的人。

在寫作多年之後,我看到了一句話,頓時就感到了釋然:蠢貨總是容易感到被人冒犯。

而《放長一線看星爺》一文,其背景是2017年周星馳和徐克的新版《西遊》上映,網上有言論稱:去年是大家欠周星馳一張電影票,今年是周星馳欠大家一張電影票。此後,周星馳專門站出來發聲,稱從來只有他欠觀眾的,沒有觀眾欠他的道理。

而菜頭叔此文,則毫無保留的對星爺進行了力挺。

我們不妨來看一下菜頭叔這篇引發了無數共鳴的“挺星文”是如何鋪墊和處理結尾的吧——

“周星馳專門跑出來澄清,說從來只有他欠觀眾的,沒有觀眾欠他的道理。

這讓我感到很心酸。

從1990年開始,到1993年。《賭聖》、《逃學威龍》、《審死官》、《唐伯虎點秋香》,周星馳連續四年是香港票房冠軍。外間對他的評價是什麽呢?無厘頭風格走不遠。仿佛他通神上下,諸多努力無非就是落在“無厘頭”三個字上面一樣。

1995年,周星馳拍了《大話西遊》,當時的票房毒藥。就算是他的無厘頭喜劇死忠,看完之後也公開表示:不好笑,好亂,看不懂。然而現在我們知道,《大話西遊》不單能讓人捧腹大笑,還可以讓人肝腸寸斷。不僅可以看得懂,而且許多人還能全篇背誦。一部電影,幾乎在二十年時間里,成為中國年輕人情感表達的方式。

1999年,周星馳拍了《喜劇之王》。年輕的孩子看完之後說:這拍得都是啥啊?2009年,昔日的孩子變成了大人,走上了社會,在某個周日午後打開塵封的VCD,突然就被劇情徹底擊潰。他終於知道周星馳當初拍的是什麽,他後來對人說,那是他看過的周星馳最棒的喜劇。

2001年,周星馳拍了《少林足球》。一點都不好笑,撿垃圾的雞血哥讓人時時覺得渾身尷尬。當時的評價是:完全是一部特技電影。2004年,周星馳攜《功夫》歸來,可能是華語影片中特效和劇情結合最好的一部電影。多年前一個小男孩幻想著如來神掌,現在,他在銀幕上打出了他想象中的如來神掌。他說:你想不想學?想學我可以教你啊。

對了,在這些年份的間隔中間,還有《白面包青天》、《國產007》、《大內密探008》、《食神》、《回魂夜》、《行運一條龍》等等喜劇。和當初的評論不同,看起來無厘頭走得挺遠的。

如果我們可以重回1993年,重回1995年,重回1999年,回到剛看完周星馳新片的那一刻,你的想法是否還會和當年完全一樣?是否會覺得當時的結論下得太過峻急了一些?也許應該等一等,再考慮一下?因為從歷史上來看,周星馳的電影總是出現得太早,而他應得的贊譽總是來得太晚。

……

為了公平起見,對於周星馳和周星馳的影片,我堅持認為應該放長一線來看,不要太急於下結論。在他身上的結論已經太多了,但是這個人一直走到了今天。而這個人也一直為我們帶來驚喜,每次還都能帶來不一樣的東西。無論是他當演員,還是當編劇,又或者是今天當監制和制作,他未必次次都站在時機這一邊,可到最後時間往往都站在他那一邊。

這樣的一個人,跑出來說:只有他欠觀眾的。

此外,在《當你在網絡上被黑時》,菜頭叔對於結尾的處理也堪稱經典,直接通過對於宗教經典的引用完成了對於全文的升華,令人回味無窮——

“在佛教里有一個特別的名詞,叫做:逆增上緣。它的意思是人的一生之中,總會遇見不利於自己的境況。在這種處境之下,應該把這些違逆自己的情形視為一種特別的緣分,從中汲取完善自我的力量,從中得到解脫和提升。佛教里還有一種說法,盡管我們從生物學的角度知道它並不是真的,但是它說得極為動人:孔雀依靠吞食毒物而使得羽毛艷麗。”

總體來說,和菜頭的寫作,有很多值得借鑒學習之處,但或許稱之為“套路”是不合適的。某種程度上,他的文章與他本人的一些態度、立場和價值觀是高度合一的,這個時候,文章更多體現的是個人的觀點、態度和行事風格。

我感覺,也許和菜頭在《讀者情緒可以控制嗎》一文中的這段表述可以完美地詮釋這種“人文合一”的感受——

“所以,如果文章的觀點怎麽寫都成,意味著沒有固定的價值觀,或者說價值觀是不連續的。對於單一的一篇文章可以這樣做,但是,長期寫作意味著你的每一個字都暴露在讀者面前,等待著他們的檢視。我今天寫太陽從東邊出來,明天寫太陽從西邊出來,讀者是會發現其中的矛盾的。這種前後不一,彼此矛盾,會破壞讀者和作者之間最珍貴的信任。當信任消失的時候,作者寫什麽當真都沒所謂了,就算是寫海水里甜的也沒關系,因為沒有人要看了。”

三、身為一個自媒體,“槽邊往事”的那些標簽與儀式感

上面基本聊完了我所觀察到的關於“槽邊往事”的一些常見寫作特點和方法。

然而,作為一個自媒體大號,“槽邊往事”讓人印象深刻的,可能還不止這些。我們也發現,在“槽邊往事”的日常運營中,存在著某些充滿了“儀式感”的動作,這些動作十年如一日的存在,以至於慢慢也形成了“槽邊往事”這個微信公號的名片,為菜頭叔構建起了一個獨特的形象。

1. 一位氣象觀察員的素養

2015年12月28日起,“槽邊往事”推送了一張天空的圖片,此後一年365天,每天早上8:20,每個關註了槽邊往事的粉絲都會收到一張天空的圖片。

7ffdd5213ca9d60238337a0ae27088c4

我們不靠譜地推測,這可能和和菜頭本身畢業於氣象學專業有關,也可能和自己的喜好有關,和菜頭自己表達過的意思是用這個方式可以強迫自己的生活盡量規律一些。但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和菜頭通過每天早上的天空圖片,讓之前不熟悉他的讀者很快就能記住他,甚至每天早上還會惦記著這張照片。

事實上,這對於很多微信公號的運營也不失為一個可以參考借鑒的點——只要有些特定的事情每天都會在你這個號上發生,你很快就能夠讓一大波用戶形成認知、圍觀甚至某種依賴的。

2. 請你相信我:我所說的每一句話,都是錯的

請你相信我:我所說的每一句話,都是錯的。這是和菜頭每篇文章後面都會出現的一段話。

51bec31b8c2bac5af9c326e23b2e7a29

在《指定閱讀:班農的世界觀》這篇文章中,和菜頭解釋過這段話的意義——

無論是求美,還是求知,我只負責拋出問題,然後給出一個我個人的思路,最後再交給大家自己去思考。為了防止讀者奉我的話為圭臬,所以我總要在文章最後加上一段簽名檔:請相信我,我所說的每一句話都是錯的。我並不謀求我的觀點和看法要成為標準,也不希望讀者放棄了獨立思考,盲目接受任何結論,包括我提出的。

不了解這段話意義的讀者可能會覺得這段話莫名其妙,但某種意義上,和菜頭是在通過這句話向讀者表達一種“我提倡和堅持鼓勵大家始終都要獨立思考”的立場。

而這樣的立場,也顯然很容易喚起一部分讀者的認同。

3. 禪定時刻

禪定時刻也是和菜頭每篇文章的必備要素,在“槽邊往事”每天推文的下方,都會看到這個標記:

10832019b823cf5f5f99d29b6cd460f1

在這里,和菜頭有時會放一些和文章相關的圖片和文字,這些圖片和文字屬於文章的補充內容,不放,對文章也不會有太大影響。

但,它類似一個人總是帶著一個手環出現在公眾面前,最初沒有人註意手環,但長而久之,手環反而可能會漸漸成為這個人的象征了。

4. 留言區大戰粉絲

前面我們提過了,和菜頭喜歡拉黑粉絲,也會經常在留言區懟粉絲。至於什麽粉絲會被拉黑,看起來菜頭叔沒有一個很明確的標準,甚至頗有點隨心所欲的感覺……

以至於,在留言區與粉絲對罵甚至公開拉黑,漸漸也成了“槽邊往事”的一大景觀……吸引無數人前來圍觀。

下面我們舉幾個例子可以讓你感受一下——

在《親歷小程序:它真的快要死了嗎?》這篇文章中,和菜頭用自己開發的小程序“姨媽日歷”舉例,並貼上了兩張訪問量的圖片,之後也不斷提到自己的小程序。留言里有人問:菜頭叔開發的小程序呢?和菜頭的回複是:你被拉黑了。我討厭閱讀障礙患者,你剛好是。

903650f092ff5b0aa534b059cd72a544

在《<愛樂之城>觀後》這篇文章的留言區里,有人留言說:看完此文和作者回複,決定果斷取關,三觀太狹隘了。和菜頭的回複是:趕緊滾!你發完還沒有取關我,所以,我幫你一把,拉黑了。

3d088f70e933741aaa3637e333863321

在《紀念一頭老虎》這篇文章的留言區里,有人留言說:如果那個人是你爹,你會怎麽寫?和菜頭的回複是:那就違背遺傳學了,我那麽聰明,我父親怎麽可能那麽蠢?......(順帶說一句,你被拉黑了,因為你命中缺虎)。

b259156e572715c84620691e63dd3481

如果有粉絲留言說要取關,和菜頭也會確認一下到底有沒有取關。

5f5d0276361306842932158c498f8c72

在《近期電影總結》一文中,和菜頭提到:有兩種人是一定會在留言後被拉黑的。

一種是在留言里分析我本人,從我喜歡不喜歡什麽影片,分析我是個什麽人。知道為什麽多年來我在網上一直用漢尼拔醫生的頭像?因為他吃了那個試圖分析他的人的肝臟啊多簡單。另一種是來這里洋洋灑灑寫一段話,目的是為了表現他自己有多聰明,多牛逼,和討論的主題一點關系都沒有的人。對不起,我又不是在辦讀者見面會,我的文章留言區又不是自由發問時間,我怎麽可能讓你拿起個話筒就開始表演呢?這是病,唯有拉黑能治。

和菜頭也會鼓勵所有公眾號的運營者要重視粉絲的質量,而不是數量。認為等到有一天黑名單可以彼此共享的時候,人們大概才會真正在意自己的網上言行,那一天會是互聯網的解脫日。

通過拉黑,和菜頭為自己篩選出了一批高質量和忠誠度極高的讀者。同時和菜頭也通過文字的力量表達了自我,而表達自我本身就是最好的寫作技巧。

四、總結

以上是我,作為一名1歲的新媒體小編,經過2周左右大量閱讀和分析了和菜頭100余篇文章後完成的一些對於“槽邊往事”內容特點、風格、潛在內容創作方法等的分析,分析的過程沒那麽容易,也不見得靠譜,但希望能對你有借鑒意義。

尤其是,如果菜頭叔看到這篇文章不慎動怒,請切記輕拍……

某種意義上,和菜頭作為一位殿堂級寫手,有他自己對待萬物的獨到觀點,他冷靜理智,滿腹經綸,學科涉獵閱歷極廣,這些都是無法輕易學習到的,只能通過自己不斷去摸索。以上分析也只是根據和菜頭的文章所得,難免片面,和菜頭的內在才是他文章的靈魂所在。

過幾日,我會嘗試著用我總結的這些套路,來寫一篇和菜頭式的文章,屆時歡迎拍磚,切忌抱太大期望。

內容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9073

【限量500個】 紅菜頭代替蘿蔔 搶手大紅蘿蔔糕更好意頭

1 : GS(14)@2017-01-22 02:18:02

大紅蘿蔔糕每個$178(須兩日前於網上預訂)



每逢過年,家中枱面不放一兩底蘿蔔糕,總覺得沒有新年氣氛,可惜蘿蔔糕是白色的,我經常想若果用紅蘿蔔做蘿蔔糕,紅色的蘿蔔糕豈不是更有新年氣氛?紅蘿蔔糕好不好吃,我不知道,但世間上竟然真的有紅色的蘿蔔糕,而且味道和口感跟一般蘿蔔糕相差無幾,甚至多了一陣清甜味道。這個糕,就是紅菜頭蘿蔔糕。



「蘿蔔的澀味可能會多一點,紅菜頭則比較甜,但紅菜頭有天然的紅色,我覺得很適合新年,所以上年就開始做這個紅菜頭蘿蔔糕。」Little Bao店主周思薇(May)笑說。這個蘿蔔糕上年第一年開賣,限量100個,不用一兩個星期就已經賣光,其搶手程度實在大出所料,於是May為了不想令客人失望,就臨時加單多做幾個,結果弄得自己手忙腳亂。這些紅菜頭蘿蔔糕全部都是人手做的,所以數量不多,但今年他們也盡力加大了產量,「因為我說做100個的時候,我媽都已經立刻買了100個,她說買給叔伯阿姨。所以,我們今年會做500個!」May說。買了回家的紅菜頭蘿蔔糕,放入雪櫃內最多只可以保存七日,因為這個糕沒有落防腐劑,而且更加是每日接到柯打後,用新鮮材料即日做的。不過以這個糕炙手可熱的程度,即使今年有500個,但搶不到也毫不出奇。如果真的買不到,也不用失望,因為今年店內堂食都有這個菜式,煎香紅菜頭蘿蔔糕之後,配上柚子辣醬、紫蘇葉沙律,以及阿拉斯加長腳蟹肉。蟹肉本身和紅菜頭的味道已經很配合,而且除了冬菇、瑤柱、蝦米、臘腸粒之外,蘿蔔糕入面還加入了柚子,多吃幾塊都不會覺得膩滯。
Little Bao地址:中環蘇豪士丹頓街66號地下記者:黃子卓攝影:鄧鴻欣2017果籽繼續認真知味。識買惜用。行以求知。好事多為。重修舊好。緊貼果籽報道,即like:http://fb.me/AS.AppleDaily


紅菜頭蘿蔔糕內一樣有冬菇、瑤柱、蝦米、臘腸粒,還加了些柚子皮,感覺更清新。

皇帝大紅蘿蔔糕$128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70121/1990388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359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