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為什麽生老病死會影響美聯儲政策?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103917

Stony Brook大學金融學助理教授Noah Smith提出了一個問題:美聯儲能影響利率嗎?或許這個問題的答案看來有些簡單,但是卻反映出了新古典主義理論的一個難題。這背後有一個更綜合的問題:美聯儲的資產負債表的資產構成是否重要?

上圖是美聯儲資產負債表的一個模型。經濟學家Roger Farmer認為,就好像金手指可以點石成金一樣,美聯儲買什麽,什麽就變成了錢。商業銀行在美聯儲設有賬戶,而當美聯儲購買資產時,這些賬戶將被充入資金。

Farmer指出,從歷史上來看,美聯儲資產的構成主要是短期聯邦國債。2008年9月,發生了兩件事。一是資產負債表規模變大,資產負債表規模一夜之間從8000億美元增長到2萬億美元。二是資產的構成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上圖是在金融危機爆發後,對美聯儲資產負債表的模型。美聯儲購入大量長期國債,並首次購入MBS。

美聯儲的資產負債表從8000億美元增值2萬億美元被稱為量化寬松(Quantitative easing)。而其短期國債占負債比例從94%跌至38%,被稱為質量寬松(Qualitative easing)。

有觀點認為,美聯儲資產負債表的資產構成是無關緊要的。即使美聯儲購入更多短期國債,而不是買入MBS,對經濟不會產生任何影響。因為根據新古典主義理論,所有的交易都由永生的家庭完成,而這些家庭將把自己後代的福利考慮在內。這種家長式的作風使得這些家庭在交易時將所有可能的未來事件加入考慮。

由於長期債券的價格反映了所有已知的未來可能,美聯儲的資產結構並不影響市場的風險定價。當政府購入一種新的資產時,私營部門將通過公開市場交易放松該資產。

但這並沒有發生。大量證據顯示,不僅僅量化寬松很重要,質量寬松也很重要。

換句話說,Roger Farmer認為,盡管質量寬松在理論上不重要,在現實中卻很重要。或許是拋棄理論的時候了。

Farmer認為,徹底拋棄新古典主義是一項費力的工作。沒有其他的理論可以完全替代它。或許許多人和行為金融學說的一樣不理性、或許機構的限制使得退休基金更偏好安全資產、或許借貸的成本讓市場並不完美。然而,有一點可以證明新古典主義的缺陷:人不會永遠活下去。

Farmer指出,我們有限的壽命對資產市場的效率產生影響。資產市場之所以波動,是因為人們最終都將死去。盡管政府有時會被顛覆,但政府的壽命比個人要長很多。這就解釋了,為什麽美聯儲的資產構成很重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8597

【專題籽】破產又蓋棺 個半鐘歷生老病死

1 : GS(14)@2015-10-10 23:48:23

體驗生命的遊戲進行途中,參加者突然要抽命運卡,有人破產有人傷殘,生活就是不由自主。



【專題籽:港情講趣】提起「老」,人人聞風喪膽。特別是甚麼都擺上網、要靚要young要叻的現代。然而,香港人口正高速老化,2015年,香港約有八分一人口是65歲以上長者,衰老問題不能逃避,與其日日自拍留戀青春,不如做好準備。愛民邨的「生命.歷情」體驗館,把你一生濃縮成1.5小時的體驗,出生、拼搏、爭表現、破產、傷殘,甚至蓋棺……避談衰老,下一秒卻可能大吉利是被蓋棺留遺憾。


訪問當日,恰巧碰上可風中學導師帶領30位中四學生前來體驗。入館前參加者先影張靚仔造型照,手執「登機證」在「人生起步點」規劃自己的理想人生,緊接20分鐘的遊戲時間就是參加者的人生舞台。遊戲室有多個遊戲可選,玩得多贏得多,分數就累積在你的生命指數上顯示「成就」,誰勝誰負一目了然。遊戲設有模擬ATM給你錢,琳琅滿目的商品,要買甚麼取決於參加者的價值觀。除了基本生活,遊戲亦設完美面孔環節,參加者可在同學中,任擇完美面形、五官及性格,自製萬人迷。結果十個有九個都給這精品嚇到儍笑彈開,還是自己最靚仔。玩到中途,所有遊戲突然停止,參加者只能抽命運卡決定未來。有人抽中「家庭負債」,生命積分扣減一半;有人半身傷殘要坐輪椅,更要朋友犧牲時間照顧。參加者熊運抽中「雙手傷殘」,雙手被布紮實,「餘生」他用手肘玩iPad遊戲捉蝴蝶、用額頭按屏幕,平時簡單用幾隻手指K.O.的遊戲他玩得滿頭大汗,「我本來打算每個遊戲慢慢玩,原來好多事計劃好了,但成不成功都靠天決定。」另一參加者可瑩抽中「僅餘三分鐘」,她想趕快把所有遊戲完成,可惜最後她在看朋友玩遊戲時,突然氣數已盡被工作人員帶走。蓋棺時,她想:「真的要珍惜每分每秒,你不知自己能活到何時何分何秒啊!



「完美臉孔」讓參加者揀出最愛面形,砌出男神女神的五官與性格,但結果通常得啖笑。

生命終結時坐在棺材內,蓋棺一刻有人想起照顧自己的親人,也有人記起真正想做的事。

入場前拍好照,便得到一張人生登機證。


工作人員與洪伯透過變聲電話跟同學們對話,原來老人家不一定早睡早起喝茶。

阿伯都睇美劇 打破老年觀念

64歲的洪伯2013年起在體驗館的「Guess Me」環節幫忙,用變聲電話回答問題,讓參加者猜他是年輕人還是老年人。他不說謊,但騙到好多學生哥:「後生仔覺得老人家不喝咖啡,電視一定看《大俠霍元甲》、《我和殭屍有個約會》,但我看《The Mentalist》(美劇《心計》)、《Agents of S.H.I.E.L.D》(美劇《神盾局特工》)。」年輕人說老人家囉嗦固執,其實後生仔的觀念都守舊無邏輯。不過他亦在孩子身上學到嘢:「佢哋好天真直率,問我…問我點追女仔喎!」洪伯明顯害羞,「我話係女仔追我。」無論30年代定21世紀,個個男仔都這樣答,嘥氣。年輕時洪伯希望做飛機師周遊列國,但當時香港沒有航空學校和空軍,還好找到份常出差的銷售工作,圓了走遍世界的心願。勞碌一生,臨近退休才感受到人要爭取做自己喜歡做的事,過喜歡過的生活:「年老年輕不是問題,最重要身心健康。活得精不精采也好,最重要人生無悔。」負責人Debbie則希望藉着體驗館讓年輕人了解甚麼是年老,「常見到同學仔活得好hea,特別是沒跟長者一起住的年輕人,覺得老人家長氣、固執、同社會脫節、難以溝通。部份連爺爺嫲嫲全名、生日都不知道。」Debbie亦希望減少年輕人對年老的負面看法,像館內時光隧道裏的一句:「別嫌他老,他只是比你更早踏上人生路。」



「生命.歷情」體驗館

地址:何文田愛民廣場一樓F42體驗館原本只讓中、小學校以團體教學形式申請體驗,今年九月起也開放給成人,可透過教會、社區中心或非牟利團體參觀。



記者:陳慧敏攝影:鄧鴻欣編輯:李寶筠美術:吳子豪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51009/1932560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2997

【無法解釋】動物的第六感 生老病死都知道

1 : GS(14)@2015-10-14 02:55:36

動物有第六感,真的嗎?英國生物學家謝­爾德雷克(Rupert Sheldrake)多年來蒐集超過5,000個動物第六感個案,並將部份結集成書《The Science Delusion: Freeing The Spirit Of Enquiry》。書中每個實例,都證明了動物的第六感準確得連科學界仍未能解釋,遂將它們歸納為「動物行為學」的一種。



1)預知主人回家

謝爾德雷克發現,50%養狗和30%養貓的人均覺得寵物能預知主人回家,書中提到居於英國諾丁漢郡(Nottinghamshire)的一名寡婦舊鄰居,­兒子做船員,因擔心航程延誤而從不預先告訴母親何時回家,免老人家憂心。但母親卻發現愛貓每次在兒子回家前一至兩小時,便會坐在前­門地毯上大聲「喵喵叫」,彷彿知道他快要回家。



2)預知天災人禍

大地震發生前,滿街老鼠、蟑螂和青蛙等動物朝同一方向狂奔的場面,即使你未見過,亦必聽聞過。動物能預知大難臨頭,有說那是因為牠們感到地面震動或地下氣­體,但謝爾德雷克就相信牠們擁有科學無法解釋的預知能力。以2004年底南亞世紀大海嘯為例,有泰國村民指半小時前一群­水牛本在海灘附近吃草,卻突然全部抬頭望向海、雙耳直豎,隨即轉身狂奔。村民心知­不妙,馬上跟隨,及時逃過大難。不只天災,動物似乎連人禍都能預知。二戰時,英國很多家庭就是依靠寵物的行徑而知道敵軍­來襲。牠們於敵軍戰機仍遠在數百公里外、空襲警報還未響起時已表現異常,讓主人知­道危險將至。



3)預告病人死亡

最不可思議的是,寵物似乎能感應主人死亡,在死神來臨前都會嚎叫、哀鳴或嗚咽。謝爾德雷克蒐­集到177宗這類的寵物個案,當中貓佔62宗。世界上最出名能預告死亡的貓咪,便是從2007年起在美國羅德島一間養老院中居住的貓「Oscar」。有說牠平常甚少跟人接觸,只會在各病房走來走去,若牠跳到某病人床上,那病­人必定在數小時內死亡。有家人試過將貓趕出病房,牠會拚命抓房門盼入內;但亦有家人很歡迎Oscar能前來預告死亡,讓他們能和將離開的親人作最後的對話。英國動物學家Jacqueline Pritchard就曾推斷Oscar能嗅出人去世前散發的氣味,可能是衰退中的器官。而Oscar於五年間,­已為50名病人作出死亡預告。



Oscar於醫學界很出名,全因牠能預知生死,跳到即將去世的病人的床上,陪伴他們走上最後一程。了解更多Oscar:https://www.youtube.com/watch?t=9&v=c-R5wdywfZE

布朗大學醫學院教授Dr. David Dosa曾跟着Oscar巡視安養院,並將牠的預知死亡個案結集成書。



記者:許政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51013/1933050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315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