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中國科技企業赴美搶人 | 科技心語

全球最聰明的人在哪里?過去的答案可能是谷歌、Facebook或者蘋果,但是現在越來越多的答案是:中國。

近期,特朗普的移民政策和工作禁令讓正在發展“東方矽谷”的中國科技公司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有能力在全球範圍搜羅人才。

在上周舊金山舉行的GDC遊戲開發者大會上,來自中國的科技巨頭騰訊在會場上打出了巨大的廣告:“騰訊遊戲招募工程師、軟件師,加入我們。”站在一邊的完美世界首席運營官魯曉寅不動聲色地評論道:“騰訊這招挺聰明,遊戲圈的開發者全在這里了。他們可以一網打盡。”

BAT三巨頭之一的百度CEO李彥宏日前公開表示:“中國迎來了吸引人才的黃金時期。”他同時暗示了特朗普的移民政策可能正在對美國產生人才外流的影響。

當美國對人才自由流動做出限制時,中國張開雙手積極擁抱全球頂尖人才。中國政府甚至設立了外國專家事務國家管理部門來起草人才戰略,並且每年召開全球會議討論如何把最先進的人才吸引到中國。

以深圳為例,深圳2015年吸引了超過1200名“高精英人才”,其中有74名是來自海外專家。在人才引進新政中,最大的刺激是“優秀人才”政策。這一政策對來自24個國家的外國人開放,最高獎勵是一次性補貼近100萬美元或2200平方英尺的10年免費公寓。

除了將人才引進國內,中國企業的另一種做法是在美國設立公司,並且聘請當地尖端的技術人才。以百度為例,百度在矽谷建立了人工智能實驗室,就是為了在深度學習和大數據方面招募全球最聰明的人。

 

去年宣布向美國加州理工大學捐助1億美元支持腦科學研究的陳天橋,也以政協委員的身份提交了兩項提案,包括《加大投入,通過腦科學基礎研究全面推動和改善大腦精神類疾病的治療》以及《建立海外研發基地,在全球範圍內招募頂級科研人員,為中國發展最貢獻》。

盡管陳天橋把實驗室建在海外的提案再度引起廣泛爭議,以仇子龍為代表的中國腦科學家們一致認為,陳天橋建海外實驗室實際上就是服務於海外市場,而且未來那些專利都由海外實驗室擁有。不過陳天橋在給這些科學家的信中寫道:“希望共同促進我國腦科學研究的發展。”

過去美國幾乎壟斷了所有高科技行業,在近百年的發展中形成了人才高地。但是現在這種趨勢正在發生變化。隨著技術越來越被視作是未來幾十年大國之間的競爭要素和關鍵財富,中國正在人工智能、機器自動化等方面迎頭趕上。

如果有一天,美國科技巨頭,比如蘋果、微軟和高通等這些已經在深耕的公司突然宣布要把全球的研發中心搬到深圳、臺北或者東京,而不是矽谷或者西雅圖,那麽這些城市的人才將會受益於和全球領導型的技術人才一起工作。

當李彥宏聽說特朗普的顧問抱怨矽谷有四分之三的CEO都是移民時,他就覺得中國的機會來了。“許多矽谷的企業家都表示擔心美國的創新能力會下降,尤其是在特朗普當選後,”李彥宏說,“我真摯地希望來自不同國家的傑出人才都能來中國,幫助中國在全球創新中發揮更重要的作用。”

除了發展人才,中國還希望打造下一個“矽谷”。馬化騰(騰訊創始人)在兩會上提議打造以廣東、香港和澳門為輻射的科技“灣區”。根據咨詢機構Zero2IPO的數據,去年前11個月,中國政府的風投和PE在鼓勵科創方面的投資額度高達1.15萬億元人民幣。

學習矽谷,也是在積極汲取矽谷的文化。矽谷巨頭對於中國的影響力是巨大的,也成為中國企業所效仿的對象。中國正在努力打造出具有像蘋果、谷歌、亞馬遜這樣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企業。

這也難怪在谷歌的訪客中心外,安卓寶寶的雕塑前,大多數排隊等待照相的都是中國人。畢竟,這是美國文化最令人怦然心動的主旋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8682

內地大學赴美搶人才博士生:美國「政策上」好啲

1 : GS(14)@2016-04-15 16:30:03

倒數不到一個月,便踏入美國大學的畢業時節,各大企業的獵頭者也蓄勢待發,準備打一場四處搶人才的戰役。中國政府在這場戰役中豈能缺席,有直屬國家教育部的一流學府,派人遠赴三藩市灣區兩大學院辦招聘簡介會,就是要搶「海歸派」回流任教。在美國屬「搶手貨」的STEM(持有科學、科技、工程及數學相關學位)應屆畢業生表示,近年美國教席的吸引力下降,待遇甚至被中國內地追過,積極考慮回流工作。駐三藩市記者:唐芷瑩簡介會由中國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的生命及化工學院主辦,周三於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UC Berkeley)和史丹福大學招募生力軍。這場招募會得到中國駐三藩市總領館大力宣揚,應考官在出發前接收海外應徵者電郵申請信,經審批後安排是次面試。這次他們主力招聘50歲以下的新血,而多個化學教授及副教授的職位甚至規定要40歲以下,另外亦聘請研究人員,全部必須持有「海外知名大學的博士學位」。中國國家總理李克強自上任後,大力推動海歸人才回流國家貢獻。既有「大水喉」支撐,屬國家級學院的華中科技大學代表,於會上也以薪水作賣點,「只要文章寫得好,就有金錢獎勵,甚至可以得到房子等福利」。華中科技大學該校開放的全職教授職位,一年薪酬約35萬至40萬元人民幣,但能獲不少研究支援和福利,如一筆逾400萬元人民幣的初創基金(start-up fund),學校會資助於校園租三房公寓等。參加者之一的洪永春(28歲),剛於年初畢業柏克萊化工系博士學位。他告訴《蘋果》正惆悵應留美或回國工作,心情很矛盾:「的確兩邊都想辦法留住人,要看那邊開出的條件更吸引」。他解釋,美國對STEM學生所給予的工作居留權,包括延長OPT及仍在醞釀的一些綠卡法案,無疑是不錯的誘因;但另一方面,他也注意到「在薪酬方面等個人待遇,美國現在開出的水平,感覺國內(僱主)也能付得起」。記者假設兩方開出的條件相若,他會選擇留美發展,還是回流內地?他思索後,表示會傾向選擇美國,畢竟國內「政策上」限制較多,美國有較大自由度。協辦的學生組織,柏克萊中國研究生博士後學者聯合會成員表示,近數年這類招攬海歸人才的招聘會越來越多,每年平均有10多場,多數由中國內地僱主主動連繫他們。他們認為,近年美國大學教職空缺對國際學生的吸引力下降,可能跟加州大學面臨的財務問題有關,以致開放給博士後職場新血的教席數目萎縮,薪酬條件也變得不明朗。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415/1957250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935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