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家乐福进退维谷


From


http://www.21cbh.com/HTML/2009-10-14/149537.html


一则消息在网络迅速走红——家乐福要撤离中国和巴西。9月底,该消息率先被法国媒体爆出,一时成为网络焦点。

10月11日,家乐福选择了主动辟谣。家乐福中国区新闻发言人陈波对本报记者否认了上述传闻:“集团不会出售中国业务;并将在中国一如既往地保持开店数量。”

然而,无风不起浪。

“如果你是零售商,你会觉得这很可笑;但如果你站在投资者的角度看,则又是另外一个逻辑了。”对该则消息分析师们如此反应。

其中症结或在家乐福现任新大股东上。

2008年3月,家乐福原大股东哈雷家族宣布不再整体持股,这成全了私募基金公司Blue Capital,后者成为了家乐福的新当家。

与做零售起家的哈雷家族不同,Blue Capital对地产投资更感兴趣。自从2007年3月收购了家乐福9.1%的股权之后,Blue Capital向家乐福董事会施压,要求出售地产业务的消息就不断传出。

“ 家乐福要退出中国和巴西市场,这个消息是亦真亦假。现在Blue Capital当家,有这个想法不奇怪,但是遵照家乐福自己多年来的发展战略逻辑看,这不可能发生。”10月12日,Sanford C. Bernstein零售业分析师Christopher Hogbin对本报记者表示。

撤离中国?

撤离中国的说法始于法国《世界报》的报道。该消息援引匿名人士称家乐福大股东Blue Capital正在向董事会施压,要求出售包括中国和巴西在内的新兴市场业务。

对此,家乐福中国方面给予了清楚的否认。陈波表示,近年来,家乐福在中国一直保持每年20-25家的开店数,即使在深受金融危机威胁的2009年也不例外。今年年初,家乐福在中国门店数为134家,目前为143家,按照计划,至年底该数量将增至165家。

“从集团半年报可以看出,在几个主要市场受到金融危机冲击之际,中国是少数保持增长的市场,因此我们不可能放弃这个增长点,将其出售。”陈波表示,这也是集团总部管理层的态度。

另一方面,国内零售业资深人士也认为该说法缺乏可行性。该人士表示,假如家乐福真的要出售在华业务,有实力接手的只有沃尔玛。这意味着沃尔玛会独大中国市场,而这将会是相关监管层不愿看到的。

当前,沃尔玛和家乐福稳坐国内外资零售商的前三甲。去年,在国内零售业百强排名中,家乐福为第六,沃尔玛为第九。

“如果到最后家乐福真要出售新兴市场业务,等于是和零售业彻底告别。”Hogbin说。“对于现在的跨国零售商来说,新兴市场就是明天,就是未来。连明天都不要了,还指望什么?这是常识。”

自全球经济危机爆发以来,跨国企业对中国等新兴市场的重视愈加明显,Tesco、沃尔玛、麦德龙等零售巨头均追加中国砝码,希望在这个避风港中占据一席之地。

基于这样的常识,家乐福全球总裁罗旭中(Lars Olofsson)此次破例发布澄清函就更加容易理解。

10月7日,在家乐福发往各个大区的澄清函中,罗旭中表示,家乐福向来不针对传言作出回应,但持续的谣言使他不得不破例一次。

在澄清函中,家乐福表示,家乐福没有出售新兴市场业务的计划,新兴市场,尤其是中国和巴西,是家乐福的中长期目标。

公开资料显示,在出任家乐福全球总裁之前,罗旭中在消费品零售业已经有30多年的从业经验。

零售还是地产?

从当初出售地产板块的风声,到前任总裁Jose Luis Duran的离任,再到现在撤离新兴市场的传言,在家乐福这些似真似假的消息背后,是其新大股东与传统发展思路的博弈之争。

当初哈雷家族入主家乐福,把它带到了全球第二大零售商的位置,Hogbin表示。现在换Blue Capital做主,家乐福是继续做零售,还是变身为地产投资者的赚钱工具,是必须回答的一个问题。

“说到底,这一次的传言,以及以后的传言,就是新大老板和其他股东之间不同理念的博弈。”他说。

事实上,自从Blue Capital和家乐福搭上关系,有关家乐福的传言就没有断过,而且到最后,传言多数都变成了现实。

据 了解,Blue Capital是法国LVMH董事长伯纳德·阿尔诺(Bernard Arnault)与地产投资公司Colony为了收购家乐福股权而成立的一家私募基金公司。2007年3月,Blue Capital收购了家乐福9.1%的股权。而Colony的控制人实际上就是阿尔诺。

Blue Capital对家乐福的战略有异议是公开的秘密。Hogbin表示,这样的异议是不可避免的,从盯上家乐福开始,Blue Capital看中的就是家乐福的地产资产,这是它收购家乐福股权的主要原因。

公开资料显示,当时,家乐福的地产资产约价值330亿美元。之后,关于家乐福出售地产板块的消息便流传开来。到2007年8月,家乐福正式宣布会出售部分地产业务。

与 此同时,Blue Capital在家乐福董事会的影响力也在扩大,其持股比例从最初的9.1%逐步上升到10.7%、12.9%、13.55%。在哈雷家族退出家乐福的传 言成真之后,Blue Capital顺利地成为了最大股东,而这又让家乐福前任总裁Duran离任的消息成了现实。据了解,Duran在地产业务上的观点一直与Blue Capital不合。

这两年来的种种传言,更像是董事会纷争过程中漏出来的一点风声,Hogbin表示。随着Blue Capital一派的势力扩大,他们和家乐福传统战略之间的分歧也就越来越明显,在家乐福的众多股东里,愿意坚持零售路线的不在少数。至于这次撤离新兴市 场的传言,可以真可以假,或许最终的真假取决于哪一派是赢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861

進退維谷 黎智英

2013-02-14  NM
 
 

 

小提琴大師Jascha Heifetz(1901-1987)說過,一天沒有練琴,自己聽得出來。兩天沒有練琴,樂評家聽得出來,三天沒有練琴,觀眾也聽得出來。Jascha Heifetz的琴技造詣出神入化,他也這樣說,那不應是謙虛表現,而是說出了鐵一般的事實;哪怕是造詣登峰造極、隨心所欲的神級藝術家,也不敢對功課稍作鬆懈,更何況像我般的常人?於此可見成功從來不是一頓免費午餐。

Jascha Heifetz這句名言在我腦海中敲響了警鐘。世上是沒有猶抱琵琶半遮面、妾身未明的事業,要事業有成但只肯作蜻蜓點水式的業餘玩票,那是自我催眠的幻覺。世上是沒有半退休這回事的!經過台灣這事業的滑鐵盧,我萌生退休的念頭。幫我忙、做了我三十二年秘書的馮小姐最近退休,更使我覺得不應錯過失敗的羞辱賦予的謙卑,趁機退下來,投身生活和家庭的懷抱去。沒有這個謙卑,我知道自己是難以低身彎腰拾起生活中的卑微細軟的。是的,若然我以生意人的身段去透視瑣碎的生活點滴,那麼一切都會來得太卑微了,這樣我是無從揭開人生新的一頁的。所有新的人生新旅途都必須從謙卑啟步,這個我是知道的。耶穌說,只有心懷童真的人才能進入祂的王國,不正是這個意思嗎?我從未好好地生活過,我習慣以生意人的心態過生活。一生人我從來都是在生意的驚濤駭浪中熱烈地擁抱生命的,我不會為困難所折騰,反而熱愛困難的挑戰和考驗,享受成敗帶來的頓悟。我的基因讓我特別容易適應這種顛簸的環境,幾十年來的磨練把我鑄造成一個徹頭徹尾的生意人。是的,我有的是生意人的DNA,卻沒有投入生活的基因。除了看書,我沒有別的嗜好。我從未碰過半隻麻雀牌,未踏足過高爾夫球場,可以說從來未玩過任何遊戲。年輕時試過賭博,但總是心不在焉,我無緣享受賭博令腎上腺素上升帶來的刺激。我愛花卉、愛雀鳥,家裡種植了不少花卉和飼養了好些很漂亮的雀鳥,卻從未自己做過園藝或動手飼養過雀鳥。老婆愛旅行,故此我常跟着去,可是除了看書或是找點好吃的,極其量也只是到博物館看看,其餘的項目都是走馬看花,眈天望地、並不投入。我的生活情趣是單獨跟老婆去吃頓美食晚飯,飯桌上談的也離不開兒女的事情。我也沒有耐性看電影,二十五年來從未一口氣看完過整齣電影。二十二年前在戲院看張藝謀的《大紅燈籠高高掛》,看到鞏俐欺騙大老爺說自己懷了孕,卻被傭人發現仍有月經來,我知道悲劇快要出現了便不敢再看下去,跟老婆說在戲院大堂等她。那是我最後一次到電影院看的電影,而看舞台劇或歌劇都是為了為別人作伴逼着坐到完場的。像我這樣沒有生活嗜好和情趣的人,要我脫離生意的細藝全情投入到生活裡去,那有可能嗎?

四十歲和五十歲出頭時我都嘗試過退休,但都失敗了。那些時候我試圖跟隨一些閒着沒事做的人過生活,希望培養出像他們那樣的嗜好和悠閒緩慢的步伐,從而學曉在細節中浸淫出生活的味道。他們的年紀都是在五六十歲之間,當中有些是從來未做過事的二世祖,更多的是退了休,成功地在閒逸中找到了生活細藝和意義的人。早上跟他們晨運,然後隨他們去喝早茶;之後有人到近郊的農田花圃種植花卉,有人去街市買餸,有人到雀仔街觀雀買飼料,或是到花墟看花買花,有時我會跟着他們去。到了下午,有些人會去唱粵曲或是去跳交際舞,我也曾參加過這些活動,但都覺得索然無味,不能投入。我並非不喜歡這些活動,我甚至覺得,如果可以投入其中,那是蠻有意思的。我尤其喜歡跟他們去種植花卉蔬菜,那既可以運動身體又可以怡情養性,故此我曾經強迫自己投入這些活動。可是經過一輪掙扎,我就是沒法投入其中。這些活動本身不是個問題,只是我跟這些人沒有共同的話題,大家的價值觀、人生觀以至世界觀都不一樣,我根本不能跟他們作思想交流。溝通的門檻也跨不過去,更談不上一同投入參與活動了。除非是志同道合的人,我發覺是無法跟別人分享生活情趣的。嗜好和活動只是一種形式,共同的價值觀和思想交流才能帶來情趣。好了,找以前交往的朋友聚面,卻又發覺自己跟他們的世界隔絕,對他們的經歷一無所知,他們的話題我答不上腔。那個時候我才發現自己兩頭不到岸,兩面不是人。處處被隔絕,那種孤獨的感覺就猶如被全世界遺棄了那樣。我知道這樣我是活不下去的。兩次退休的時間都不到一年,之後我便興高采烈、急不及待地重投生意的殺戮戰場中去。這令我領悟到麥克阿瑟將軍(General Douglas McArthur) 那句名言的真諦:老兵的心永不言死,而只會隨着生命流逝(Old solders never die, they just fade away!)。我是個做生意的老兵,更知道退休是如何困難的一回事,因為我依然面對老兵死心不息的詛咒,故此我最好還是不要全身而退,繼續做一些不纏身而自己喜歡做的事情,這樣既可以有精神寄託又可以有閒情培養生活情趣。不過世上是沒有兩全其美的伊甸園的。要麼便全情投入工作,把事情做到最好,不要妄想退休過優哉游哉的生活。要麼便狠心放下曾經刻骨銘心的前半生,以真摯的謙卑、童孩的無知與無慮,義無反顧地投進生活的細軟中。我是否可以從一個熟悉了大半生而又如魚得水的世界轉身投向一個陌生而面目模糊的世界?若然我連這個新世界的面紗也無法揭開,對我而言它的面目將永遠模糊,那又怎麼辦?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4033

進退維谷的特朗普

特朗普是近代歷史上極具爭議的一任美國總統,我一直認為,他此前的不少理念和措施確有道理,甚至堪稱“撥亂反正”。但是,目睹特朗普近期一意孤行,非但沒有因為中方迅速發布500億美元貿易額報複清單出乎其意料之外而知難而退,反而變本加厲,聲稱要追加千億美元對華貿易戰規模;目睹中國商務部當天傍晚緊急臨時召開記者吹風會,使用了一系列外經貿領域幾乎前所未見的嚴厲提法,再對比這番貿易戰醞釀、爆發過程中中方為改善對美關系作出的仁至義盡的努力,對比4月6日傍晚商務部緊急臨時記者會上的一系列嚴厲提法:

“美方嚴重錯判了形勢,采取了極其錯誤的行動”;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將毫不猶豫、立刻進行大力度反擊”;

“我們已經按照底線思維的方式,做好了應對美方進一步采取升級行動的準備,並已經擬定十分具體的反制措施”;

……

我不能不為特朗普捏一把汗,這位在美國競選史上曾經跌破全世界眼鏡的總統,恐怕要為自己在國際經濟關系中錯判形勢而遭遇政治滑鐵盧做好準備。

一、特朗普理念得與失

說起來,我肯定不屬於一貫看空特朗普的人,而是相反。2016年美國競選期間,在壓倒多數看好希拉里、醜化貶低特朗普的輿論氛圍中,在中國經濟學界有點知名度的人中,我可能是少有的能認真正面看待特朗普競選及其政綱、早早公開看好他勝選的人,在《21世紀經濟報道》專欄和《北大商業評論》等報刊發表了的正面看待特朗普勝選概率、解析其政綱的文章就有近10篇之多,以至於直到去年8月,特朗普已經就任執政8個月之後,還有海外機構閱讀這些文章之後登門咨詢。在他上臺之後,特朗普一直主張美國在海外戰略收縮,也正是這種理念,讓我們看到了中美停止“自傷性競爭”、開展良性競爭的機會。自從他勝選以來,我們給予他高度禮遇,為維持和改善中美關系做出積極努力……這既是發自我們的良好意願,更是基於客觀事實的合理期望。然而,特朗普在經貿方面思想與做法的誤區,卻有可能使這一切和中美合作、良性競爭的前景付諸東流。

我本人並不認為特朗普倡導的“美國優先”(America First)不合理,因為他是美國總統,領導美國政府,特朗普追求“美國優先”實屬理所當然,正如中國領導人追求的首要目標是中國人民的利益一樣。但是,在一個全球化的現實世界里,任何國家都只有全面參與全球化的經濟體系,才能更好地促進本國利益。我非常理解特朗普希望解決財政、貿易“孿生赤字”痼疾的意願,為了可持續地開發美國這個重要海外市場,我們願意目睹美國改善宏觀經濟失衡。問題是,即便在這個前提下,通過單方面發動貿易戰,迫使貿易夥伴接受對美國更有利的市場準入規則,保護美國國內市場,從而重建美國實體經濟部門,這條思路不僅行不通,而且效果會適得其反。

二、美國貿易逆差思辨

首先,宏觀經濟學常識告訴我們,一國貿易差額本質上不過是其國民儲蓄-投資缺口的體現,國民儲蓄高於投資,以貿易順差的形式出口國民儲蓄供貿易夥伴利用;國民儲蓄低於投資,以貿易逆差的形式進口貿易夥伴的國民儲蓄在國內使用。正因為如此,能夠經歷長期大規模貿易逆差而保持宏觀經濟穩定,這本身就是美國受益於國際貿易、受益於對華貿易的一種表現,並不是所謂“吃虧”。

同時,美國貿易逆差之所以集中於對華貿易,這不過是國際分工體系所致,而美資企業便是這一國際分工體系積極的參與者和建設者,並從中獲取了巨大收益,實現了長足發展。根據商務部2017年《關於中美經貿關系的研究報告》提供的數據,在華美資企業業績良好、利潤豐厚,2015 年銷售收入5170 億美元,利潤362 億美元。德意誌銀行2018年《 估算中美兩國相互的商業利益規模》報告開篇也用這樣的語言描述這種互利分工:

“美國通用汽車公司去年在中國銷售的汽車數量超過了美國。中國有3.1億部蘋果手機開機運行,是美國的兩倍多。這些汽車和手機沒有被統計為美國對中國的出口,因為它們是在中國被制造和銷售。美國在中國的商業利益遠遠大於美國對中國的出口。中美貿易戰一旦升級,這些利益將處於風險之中。”

其次,特朗普希望引導制造業回流美國,縮小美國經常項目收支逆差;但正是基於上述宏觀經濟學常識,他只有深刻、全面改革美國福利制度和財政體系,減少居民、政府兩部門的儲蓄缺口,才能減少美國經常項目收支逆差;只有深刻全面改革美國工會制度,才能有效改善美國制造業發展環境,增強美國制造業國際競爭力。因此,搞貿易保護,發動貿易戰,不僅無助於上述改革,反而會增強美國國內分利集團拒絕自我更新自我提高改革、乞靈於貿易保護的道德風險。

唯改革者進,唯創新者強;特朗普執政以來,曾大幅度清理、廢除過一批制度政策,但在貿易領域,他是否恰恰走到了反面呢?

第三,美方似乎忘性很大。兩國商務部共同成立了統計工作組,由政府機構專家和其他專家組成,每年就中美貿易統計差異進行一次比較研究。根據這個工作組的測算,美國官方統計的對華貿易逆差每年都被高估了20%左右。美方對此心知肚明,但對中方施壓的時候就不提這茬,這是否也是選擇性忽視呢?

第四,在美國沒有大幅度放松、消除其對華貿易管制的情況下,美國對華貿易逆差擴大是其當前經濟景氣不可避免的副產品,無視客觀經濟規律而企圖通過指令性計劃減少對華貿易逆差,註定要在現實中碰壁。美國研究機構報告顯示,如果美國對華出口管制放寬,對華貿易逆差可減少35%左右。作為一個經濟增長主要動力源於內需的國家,美國近年的經濟繁榮必然導致進口需求迅速增長,但其出口能力建設不可能一蹴而就,經濟繁榮就是這樣造成了貿易逆差擴大的後果。無視美國經濟的這一本質特征而企圖強行壓縮貿易逆差,只有一個辦法真正有效,那就是把美國經濟從繁榮推向蕭條,從而減少其進口需求。未知此條有效途徑,特朗普先生樂見否?

三、貿易戰壓縮美國貿易逆差實屬南轅北轍

不僅如此,企圖通過貿易戰來壓縮美國貿易逆差,這條思路純屬南轅北轍。

從晚清以至當代,外商中長期流傳著對“龐大中國市場”近乎神話般的期盼,每次遇到中國大幅度開放市場都會激起一陣狂熱的想象。1990年代初小平同誌南巡後,類似想象風靡一時,西方跨國公司在這種想象的驅動下紛紛湧入中國大陸市場。聯合利華公司派往中國大陸的新加坡籍高管口口聲聲說:全中國13億人,每個人吃我一根冰激淩,就能賣出13億根;柯達公司總裁裴學德則作了這樣一段廣為流傳的表述:“只要中國有一半人口每年拍一個36片裝膠卷,已經足以將全球影像市場擴大25%。中國每秒只要多拍攝500張照片,便相當於多了一個等同於日本和美國的市場”。這種思維方式流傳之廣,甚至成為1990年代MBA入學考試中通行試題的標準答案,這類“開放性試題”大意如下:“假如你是一位剛剛從國外空降到中國內地的企業負責人,需要出售一種中國人陌生的產品(例如洋酒),請訂定一個近、中、遠期的銷售計劃。”在官方層面,也正是近數十年來中國經濟的迅速發展使美國高度重視中國市場的潛力,前美國貿易代表巴爾舍夫斯基女士因此將關於中國“入世”的中美雙邊議定書稱為“克林頓政府談判的近300個貿易協定中的皇冠寶石”。

應該說,事實證實了巴爾舍夫斯基女士當年的斷言。進入新世紀以來,中國進口年均增速大體保持在全球進口貿易年均增速兩倍的水平,眾多國家搭上了中國經濟增長的快車,美國也是其中之一。過去10 年,美對華貨物貿易出口平均增速是美總出口增速的近3 倍,是中國對美出口增速的近2 倍,今日之中國已經是美國在北美之外的最大出口市場,在美國大豆、棉花、飛機、汽車、集成電路等產品出口市場中更是舉足輕重。2016 年,美國農產品貿易對華順差164 億美元,中國自美進口了138 億美元的大豆,126 億美元的飛機,121 億美元的汽車,88 億美元的集成電路。在服務貿易領域,美方更是長期保持順差。2016 年,美向中國出口電影51部,其中僅分賬影片就給美方帶來約5億美元票房收入。中國遊客和留學生在美支出超過510億美元。

在這些“中國因素”為雙邊貿易創造的利益紐帶和發展動力之外,還有一股重要的“在中國的美國因素”,享受了中國市場開放的豐厚回報,推高了中國對美順差,現在卻也進入了特朗普的火力射程,那就是在華的美資企業。當部分美媒狂熱於中國反制手段受制於對美出口總額的時候,他們大約忘了這些企業還在中國,並且已經離不開中國市場了。

與中國爆發貿易沖突將導致美國企業將在華市場份額拱手讓人。2015年,美國企業在華銷售收入高達5170億美元。如果特朗普執意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這些美方的巨額利益都將可以成為中方反制的武器,其它各國企業將很樂於拿走這塊巨大的蛋糕。

與中國爆發貿易沖突還將導致美國企業無法享受中國進一步擴大開放的舉措,無論是降關稅,還是放寬外資準入。中國開放經濟發展正在進入第三階段,其主題是從第一階段的“以平等身份進入國際市場”、第二階段的“以國際市場求發展”進入第三階段的“引領全球化市場”,進一步大幅度開放國內市場正是其題中應有之義。這一轉變不僅會給海外客商帶來更加豐富多彩的中國貨物、服務出口商機,更會帶來中國進一步大幅度開放國內市場、中國進口貿易增長提速的前景。而且,如果說1990年代以來中國進口貿易增長最突出地體現在國外能源、原料進口增長,那麽,在當前這個中國開放經濟發展的新階段,中國進口貿易增長將突出體現在消費品等領域制成品進口的增長。

“引領全球化市場”的中國開放經濟發展新階段為什麽要強調進一步大幅度開放國內市場?最關鍵原因是我們中國在前兩個階段已經極為出色地完成了“李斯特式”的工業化“趕超”任務,絕大多數產業部門已經不是昔日需要一定保護的幼稚產業,而是已經成熟;不需要繼續高度保護,而是需要引入更多競爭壓力,以求保持其活力。1989年,當我從當時中國汽車工業總公司唯一直屬高校畢業時,中國汽車年產量不過58.35萬輛;2017年,中國汽車產量已達2902萬輛,銷售2888萬輛,遠遠超過汽車問世以來便連續把持汽車產量、銷量世界冠軍百年之久的美國(2017年銷售1720萬輛)。在此情況下,對汽車等產業持續擴大開放,已清晰地寫入中國政府的規劃,鄭重向全球宣布。

正因為如此,無論此次中美貿易戰結果如何,都不會動搖中國決策層進一步大幅度擴大對外開放的決心意誌。但是,如果美國決策者倘若一意孤行,非要把中美經貿關系推向全面摩擦的境地,那麽,美國汽車等產品生產商、美國大豆等產品生產者就只能坐視上述中國市場機會落入別國同行之手,難道這是特朗普先生想要的結果嗎?有沒有特朗普,中國對外開放的進程不會停滯,這是我們發展和進步的內生需求,中國也願意向世界各國企業更大程度地打開大門。但是,要不要先把自己罰出場外,就看山姆大叔自己的選擇了。特朗普推特發得再猛烈,美資企業願意嗎,美國大學願意嗎,美國金融機構,美國農產品主願意嗎?

歸根結底,中國國力非其它國家可比,無論是中國學者對當今世界格局的定性“兩超多強”,還是流行於國際學界和輿論界的中美“G2”(兩國集團)之說,都反映了這一點;美方在貿易戰中的霸道作風能夠迫使多數國家屈服,但對中國行不通。不要以為中國目前綜合國力還不如美國,就不敢在貿易戰中奮起應戰。須知1962年尼赫魯也是自恃印度當時綜合國力勝過中國,而且中國正處於經濟困難之中。也不要以為中國目前貿易依存度在世界大國中名列前茅,就是被山姆大叔掐住了咽喉而可以予取予求。

在此次中美貿易戰中,美方一批勢力提出要同時收緊對中資的限制,這只能進一步惡化美國對華貿易收支和整個國際收支構成。

中國經常項目收支順差必定要以某種形式回流海外市場,要麽是對外直接投資,要麽是對外國證券的投資。從特朗普本人對實體經濟部門的偏好來看,他應當更加激勵中國對美直接投資,一方面提升中國貿易順差回流美國,另一方面有助於為美國出口部門獲取投資並綁定中國買主,從而加快其貿易平衡進程。

以美國石油天然氣部門而言。這本來是當前、可預見的未來中美擴大經貿合作最有潛力的領域之一。通過招徠中資大手筆投入美國能源產業鏈,美國能源部門一方面能夠獲得巨額資本投入,加快擴大其產能和出口能力,盡快在國際市場占據更大份額,另一方面也能激勵中國買主在其它條件相同的情況下優先選擇購買美國油氣。讓大買主入股,本來就是商界常見的手法,澳大利亞葡萄酒能夠從默默無聞到迅速躍居中國進口葡萄酒排行榜前列,就離不開澳大利亞酒莊大手筆吸引其中國代理商入股,我本人多年前就親身見識過有的澳大利亞酒莊不惜把自己30%股權賣給其中國總代理。這種辦法有效綁定了買賣雙方的利益,激勵了中國代理商全力以赴為澳大利亞葡萄酒打開中國市場。這樣的道理,對美國決策者難道真的很難理解嗎?

(作者梅新育系中國商務部研究員)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1978

李曉佳﹕「立米樓」當道 港府進退維谷

1 : GS(14)@2017-12-10 20:34:41

【明報專訊】「納米樓」今天常見於傳媒以至網上評論,筆者粗略統計,此詞大約在2015年興起,在主流報章雜誌,當年有17篇文章出現「納米樓」,翌年增至50篇,來到2017年,截至昨日已有590篇文章談及此詞,或多或少反映「納米樓」現象愈演愈烈。不過,筆者大膽預言,「納米樓」勢將過氣,取而代之的是「立米樓」。面對樓市問題日益惡化,政府汲取施政報告淪為樓價推手的教訓後,只能獨沽一味靠增加(無論虛或實的)供應解困。

代理:置業看平面過時 應有立體概念

早前港島西一個樓盤實用面積僅200餘呎的「納米樓」定價過千萬,普羅大眾嘩然之際,唯獨地產代理最鎮定,一張代理製作的宣傳單張顯示,該樓盤樓底特高(相對而言),達3.5米,以港人平均身高1.73至1.77米計算,垂直計可容納二人。原來宣傳品想點出,今時今日買樓不是看平方呎,而是計立方米,即使平面面積計近乎不人道,如以立體概念看,夠高度建閣樓,實際可用空間隨時倍翻。

「立米樓」橫空出世,今年上任的特首林鄭,卻是進退維谷。林鄭10月中交出首份施政報告當中大談置業階梯,有「綠置居」、「白居二」恒常化及「港人首置先導計劃」,忽然間「上車」似乎不是夢。然而政府很快便發現,這些美好願景落到發展商及代理口中,反而成為催谷銷情的最佳手段。根據中原樓價指數,施政報告出爐後三周,港島樓價累升6%,九龍漲2.27%,新界東亦升1.95%。

加辣減辣 政府都無運行

有官府中人私下說,目前樓市氣氛下任何招數都會被解讀成利好樓價的措施,「減辣」固然會被視為放寬調控,助長炒樓,即使再「加辣」,亦只會減少二手樓供應,及令想置業的年輕人更難上車,令可提供高成數按揭的發展商議價能力更強,無殼蝸牛將任人宰割。

原本林鄭如意算盤是透過全民(尤其是年輕人)置業,化解前朝遺留下來的社會戾氣,甚至提出研究准許市民提取強積金作首置首期,來給予市民希望。不過財經事務及庫務局長劉怡翔上月底在立法會上已表明,以強積金供款置業的建議在社會意見不一,反對意見指或會違背強積金本身協助市民退休的原意,亦擔心一旦樓價大跌,會令市民賠上積蓄,兼違反政府調控樓市的方向,反映政府內部風向已轉,助市民置業需要三思再三思。

樓市只剩「增加供應」救命索

回看「立米樓」元兇之一,是按揭成數大減,目前400萬元以下樓宇才可透過按揭保險借九成按揭,600萬元或以上自住物業按揭成數低於八成。為了遷就變相「縮水」的首期,想置業的人士只能「向下」尋求解決方法,簡單而言就是愈住愈細和愈住愈遠,又或直接向發展商借首期,結果又是令發展商議價能力提高,惡性循還下樓市死結愈勒愈緊。

其實政府心知肚明放寬按揭成數才是緩解樓市扭曲之道,業界亦一早有聲音要求放寬九成按揭至600萬元以下物業,畢竟400萬元住宅已近乎絕迹。可惜政府目前已陷入「減辣又死加辣又死」的兩難境地,連置業階梯這種遠期支票都可以為樓市火上加油,官府中人都投降,覺得為政者根本無招可出,最後僅剩下「增加供應」這條救命索,而在供應真正達到政府宣稱的願景前,港人只有自求多福。

[李曉佳 財經澡堂]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7694&issue=2017120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504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