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國家級戰略——長江經濟帶指導意見出爐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8659

a41f72684964158cde120a

國務院今日發布《關於依托黃金水道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的指導意見》,進一步開發長江黃金水道,加快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

意見稱,長江是貨運量位居全球內河第一的黃金水道,長江通道是我國國土空間開發最重要的東西軸線,在區域發展總體格局中具有重要戰略地位。依托黃金水道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打造中國經濟新支撐帶,是黨中央、國務院審時度勢,謀劃中國經濟新棋局作出的既利當前又惠長遠的重大戰略決策。

意見提到,長江經濟帶的戰略定位是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內河經濟帶、東中西互動合作的協調發展帶。沿海沿江沿邊將全面推進對內對外開放,同時發揮建設生態文明的示範帶。

此外,長江經濟帶綜合立體交通走廊規劃也隨指導意見發布,目標到2020年,建成橫貫東西、溝通南北、通江達海、便捷高效的長江經濟帶綜合立體交通走廊。(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意見原文在這里

9L8YJHK2_1(JS}~}BK@Q~9Y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3291

中哈簽署合作大單 推動絲綢之路經濟帶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2014

本文來源為《第一財經日報》,作者為王琳,文章授權發表

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2014年度收官出訪”正式啟程。在哈期間,李克強將會見哈總統納紮爾巴耶夫與哈總理馬西莫夫舉行會談並出席中哈企業家委員會第二次會議,見證30份雙邊合作文件的簽署,總金額有望超百億美元。

7天行程中將到訪哈薩克斯坦、塞爾維亞、泰國三國,同時出席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政府首腦理事會第十三次會議,進行第三次中國-中東歐國家領導人會晤以及出席大湄公河次區域經濟合作第五次領導人會議。其間李克強將繼續為中國設備、中國基建當“推銷員”,推進中國在能源、基建、金融等各領域的合作。

當地時間14日下午,李克強同馬西莫夫在阿斯塔納總理府出席簽字儀式,共同簽署中哈總理定期會晤聯合公報,並見證雙方邊境合作、礦產開發、本幣互換、核能等領域合作文件的簽署。

此次哈薩克斯坦之行是李克強上任以來首訪,也是自2008年以來,中國國務院總理時隔6年再次訪問這一中亞國家。

哈工業化需要中國設備

2000年山東濰坊青州來到哈薩克斯坦的曲誌祥,在哈首都阿斯塔納經營著一家飲用水公司和一家塑料瓶生產廠,正在準備與當地合作夥伴註冊成立一個中國設備進出口及安裝培訓的公司。就在李克強此行首站到訪哈薩克斯坦的同期,曲誌祥正在給哈當地一家企業與張家港的一家企業牽線搭橋、洽談設備合作。

曲誌祥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哈薩克斯坦日用品進口依賴程度高,目前對中國設備需求量很大,差不多所有生產企業的設備都需要,比如建築材料、純凈水加工、飲料灌裝、塑料設備等。”

對於李克強此次訪哈,曲誌祥看到的是,越來越緊密的中哈關系,會幫助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融入哈薩克斯坦,參與哈國各項建設,實現互利共贏。

“阿斯塔納的發展非常非常快,哈薩克斯坦整個國家發展都很快。”曲誌祥在阿斯塔納待了近15年,見證了哈薩克斯坦以及阿斯塔納的快速發展和迅速現代化。

1997年納紮爾巴耶夫發表《哈薩克斯坦-2030》國情咨文,為哈薩克斯坦到2030年成為世界50強國分了為期3個十年的社會經濟發展藍圖。同一年,納紮爾巴耶夫簽署總統令,決定在2000年將首都從位於邊疆地區的阿拉木圖遷到全國中心和主要交通要道交會的阿克莫拉,即現在的阿斯塔納。

藍圖第一階段到2010年的任務已超額完成,2000~2010年的10年間,哈薩克斯坦實現了年均8.5%的GDP增長。目前正在進行的2010~2020年發展戰略的總體目標是通過國家工業化和基礎設施加速發展,實現經濟多樣化,使哈薩克斯坦從一個原料供應國轉變為工業國。

其中,2011~2015年產業規劃的7個優先發展方向是農工綜合體和農產品加工;建築業和建材生產;原油加工和油氣領域基礎設施建設;冶金業和冶金產品生產;化工;制藥和國防工業;能源產業;交通和通訊業。

哈薩克斯坦是中國在獨聯體國家中第二大貿易夥伴和在歐亞地區的第一大投資目的地國,中國是哈薩克斯坦第二大貿易夥伴。2013年中哈貿易額達285.7億美元,同比增長11.3%。

曲誌祥認為,中國提出的絲綢之路經濟帶,經過哈薩克斯坦,整個區域發展機遇比較大,尤其是國內有實力的大公司,可以考慮到哈薩克斯坦正式洽談考察簽約合作,哈薩克斯坦有一定的發展潛力。

設備走出去帶動技術合作

曲誌祥2000年初跟著山東膠州外貿公司在哈薩克斯坦做外貿的朋友來到阿斯塔納,想考察碳酸氣飲料行業,卻發現當地的生產企業基本沒有,僅有少部分能生產餅幹、白酒和香煙。他以國內餐廳使用的一次性塑料餐盒為例,說“這塊市場是個空缺,相比國內,生產廠家少,競爭小”。

哈薩克斯坦當地民間缺乏資金、設備,同時還缺技術人員,而這對具有資金實力、自主生產設備、已經具備一定技術基礎的中國民營企業來說是很好的機會。

曲誌祥告訴本報記者,僅2014年夏天,山東濰坊青州機械就出口到哈六七十臺裝載機。2017年,阿斯塔納將舉辦世博會,哈薩克斯坦對基礎設施建設、建築材料、機械設備以及相關技術的需求很大。

李克強此行前在哈媒體撰文稱,來自哈薩克斯坦的能源資源有力支持了中國經濟發展,一大批中資企業也為哈薩克斯坦帶來資金、技術和服務。

目前,徐工集團、柳工集團以及山東青州的很多國內機械設備公司都已經進入哈薩克斯坦市場。

的確,中國資金設備的走出去也將帶動中國技術、中國標準的走出去。而目前,曲誌祥等在哈投資設廠的中國企業家面臨的一大困難就是當地技術人員的培訓和培養。

曲誌祥說,在接觸到公司及設備之前,不少工作人員對設備很可能沒有看到過或聽到過,需要交流傳授如何操作,後期還需要管理。

而據華爾街見聞實時新聞消息,中國廣核集團與哈薩克斯坦國家原子能工業公司簽署關於擴大和深化核能領域互利合作的協議。雙方將在鈾資源開發、核燃料生產、和平利用原子能及通過中國和哈薩克斯坦領土過境運輸鈾產品方面開展戰略合作。另外,根據協議,雙方計劃在哈薩克斯坦建立合資企業生產燃料組件,為中國核電事業的可持續發展及“走出去”提供燃料保障。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3693

上合前瞻 聚焦絲路經濟帶區域合作計劃 醞釀上合開發銀行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12/4725727.html

上合前瞻 聚焦絲路經濟帶區域合作計劃 醞釀上合開發銀行

第一財經日報 王琳 2015-12-15 12:24:00

此次政府首腦理事會是在上合18個組織成員參加的一次落實務實合作的會議,具體落實烏法峰會各國首腦達成的戰略合作共識,特別是推進絲綢之路經濟帶與各國和區域發展戰略對接、推動深化金融合作、加強安全反恐合作。

12月14日,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政府首腦(總理)理事會第十四次會議在河南省鄭州市開幕,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為參會的各國領導人舉行歡迎宴會。

此次政府首腦理事會是在上合18個組織成員參加的一次落實務實合作的會議,具體落實烏法峰會各國首腦達成的戰略合作共識,特別是推進絲綢之路經濟帶與各國和區域發展戰略對接、推動深化金融合作、加強安全反恐合作。

上合組織成員國總理會議是上合組織重要會晤機制之一,每年舉行一次。中國曾於2003年、2009年兩次在北京舉辦總理會議。相比於首腦峰會側重戰略,總理會議更強調務實合作。

經成員國協商,本次會議主要議題為“研究上合組織框架內經貿、投資、金融、交通和人文合作的現狀、前景和發展措施”。

擴員效應初顯

參加此次總理理事會的國家領導人達到了前所未有的規模。上合組織的成員國、觀察員國和對話夥伴國達到18個。本次上合總理理事會將充分發揮上合組織的擴員效應,新成員為上合組織帶來了新的活力。

今年7月上合組織國家元首烏法峰會上,各國通過了歷史性決定,啟動了吸納印度和巴基斯坦為成員國的程序,白俄羅斯成為觀察員國,柬埔寨、亞美尼亞、阿塞拜疆等4國獲得上合組織對話夥伴國地位。

以巴基斯坦為例,巴基斯坦商務部長赫拉姆9月訪問中國時表示,將於明年成為上合正式成員國的巴基斯坦希望通過中巴經濟走廊,推動上合組織成員國間的區域經濟一體化目標。

赫拉姆認為,巴基斯坦能夠向上合組織成員國提供連接南亞到歐亞大陸核心的天然紐帶。巴基斯坦對於地區貿易和能源的互聯互通提供關鍵的路線,通過巴基斯坦的港口和高速公路,中亞內陸國家獲得最短路徑的出海口。

抓緊落實絲綢之路經濟帶倡議

在7月的烏法峰會上,上合組織各國元首通過了《上合組織至2025年發展戰略》,為組織未來10年的發展指明方向。

此次政府首腦理事會會議將就該戰略的具體落實、尤其是開展經貿等領域務實進行深入討論,並簽署《2016-2021年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海關合作計劃》等文件,這將切實推動貿易便利化,有力促進上合組織成員國協力應對全球金融危機影響,共同克服各國發展中遇到的問題。

上合組織成員國與歐亞經濟聯盟成員國有重合。今年5月中俄兩國元首達成了《關於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與歐亞經濟聯盟建設對接合作的聯合聲明》。為在上合組織內推進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開辟空間,指出路徑,即要與各國發展戰略及歐亞經濟聯盟對接。

上合組織秘書長梅津采夫11月在北京表示,應當抓緊時間落實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倡議。

外交部副部長程國平介紹,成員國總理還將發表關於區域經濟合作的聲明,重申各方積極支持實施絲綢之路經濟帶等區域合作倡議,推進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與各國發展戰略以及歐亞經濟聯盟等本地區一體化機制對接,以貿易便利化、產能合作、基礎設施建設、金融等領域合作為優先重點,推進區域合作邁向更深層次,並積極吸引觀察員、對話夥伴參與合作。

其中,特別值得關註的是,此次總理會議上,各成員國將就建立上合組織自貿區、成立上合開發銀行等議題進行討論。

《上海合作組織發展報告(2015)》指出,建立上合自貿區是上合組織區域經濟一體化的最佳路徑。

程國平介紹,各國總理將簽署一系列涉及上合組織各領域合作和內部工作的決議,見證簽署《2016-2021年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海關合作計劃》等文件。此舉料將促進上合組織內部通關便利化,不僅有利於促進本組織成員間貿易,亦將對同陷貿易疲弱困境的國際社會有所啟示。

上合開發銀行的構想很早就在上合組織內討論,但一直缺乏正式成立的動力與機制安排。

上合開發銀行由中國在2010年提出建議,旨在深化上合成員間的財金合作,特別是解決成員國間的融資問題。

目前上合成員間金融合作的安排是上合銀行聯合體,到今年已經成立十年有余。

上合組織銀聯體成員包括中國國家開發銀行、俄羅斯外經銀行、塔吉克斯坦國家銀行、烏茲別克斯坦對外經濟活動銀行、哈薩克斯坦開發銀行、吉爾吉斯斯坦儲蓄結算公司。

據梅津采夫介紹,2014年以來,上合開發銀行的談判取得明顯進展,上合組織成員通過特別聲明,強調上合框架內建立開發銀行和專門賬戶將有很重要的意義。

編輯:仇芳芳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5344

環保部啟動長江經濟帶水源地專項執法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17420

(視覺中國/圖)

一個月前,水利部的水質月報引發了“八成地下水不能飲用”的誤讀風波,誤讀在於:月報數據主要在於淺層地下水,而地下水並不等同於飲用水源。那麽,飲用水源地情況如何?

2016年5月27日,環保部印發《關於開展長江經濟帶飲用水水源地環境保護執法專項行動(2016-2017年)的通知》,並啟動長江經濟帶飲用水水源地環境保護執法專項行動。

專項行動的目標是,到2017年底,基本完成長江經濟帶所有地級及以上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的排查整治任務,進一步提高長江經濟帶飲用水水質安全保障水平。

飲用水源保護困境

清華大學水利系教授周建軍向南方周末記者回憶,一位全國政協領導在一次座談會上,曾援引國家領導人的一句話:“如果說長江開發得人們沒水喝了,那我們是交不了差的。”多數接受南方周末采訪的人士均表示:長江問題已經到了“不治不行”的地步。

2016年1月5日,在重慶召開的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上,習近平為長江發展定調: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

飲用水源地保護亦得到民眾及高層的重視。據環保部公布的75例3月“12369”環保舉報熱線受理情況,相對於大氣汙染、噪聲汙染,水汙染問題更值得引起關註;除了一般性的排汙外,一些地方的水源正遭受企業排汙威脅。

而環保部部長陳吉寧2016年4月25日向全國人大常委會報告2015年度環境狀況和環境保護目標完成情況時提到:“12%的危險化學品企業距離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等環境敏感區域不足1公里。”

根據《飲用水水源保護區汙染防治管理規定》,地表水源一級保護區內禁止新建、擴建與供水設施和保護水源無關的建設項目;禁止向水域排放汙水;禁止堆置和存放工業廢渣、城市垃圾、糞便和其他廢棄物。

專項執法行動落實

據環保部介紹,此次專項行動,是為了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於長江經濟帶“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決策部署,深入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按照《長江經濟帶發展規劃綱要》《水汙染防治行動計劃》《關於依托黃金水道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的指導意見》要求開展的。

環境保護部環境監察局局長田為勇表示,此次專項行動主要開展三個方面的工作:一是檢查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制度落實情況,包括飲用水水源保護區是否依法劃定,在保護區邊界是否依法設立地理界標和警示標誌;二是清理飲用水水源一級保護區內的違法問題;三是清理飲用水水源二級保護區內的違法問題。

對於此次專項行動的落實,除了地方政府的主題責任外,田為勇還強調了各省級環保部門的監督管理責任。

“對工作推動不力、問題整改不到位的,要采取通報批評、掛牌督辦、公開約談等措施,加強督辦和問責。環境保護部將采取聯合執法、區域執法、交叉執法等方式,並運用無人機、衛星遙感巡查等技術手段,加強對各地排查整治工作的督查。”田為勇提到。

另外,此次專項行動將信息公開和公眾參與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地方人民政府及其相關部門要通過當地主要媒體和政府網站,向社會公開飲用水水源地保護信息,包括水質狀況、存在主要問題、整改方案等情況,定期通報排查整治工作進展和成效,主動接受社會監督,組織媒體和群眾參加執法檢查,公開曝光違法案件,努力營造共抓大保護的良好氛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7858

環保部啟動長江經濟帶水源地執法專項行動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19464.html

第一財經記者27日從環境保護部獲悉,環保部已啟動長江經濟帶飲用水水源地環境保護執法專項行動,計劃用兩年左右的時間,基本完成長江經濟帶所有地級及以上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的排查整治。

環境保護部環境監察局局長田為勇告訴記者,此舉旨在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於長江經濟帶“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決策部署,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按照《長江經濟帶發展規劃綱要》《水汙染防治行動計劃》《關於依托黃金水道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的指導意見》要求。

據悉,環保部近期印發了《關於開展長江經濟帶飲用水水源地環境保護執法專項行動(2016-2017年)的通知》,該通知要求啟動長江經濟帶飲用水水源地環境保護執法專項行動。

田為勇介紹,此次專項行動主要內容有三項:檢查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制度落實情況,包括飲用水水源保護區是否依法劃定,在保護區邊界是否依法設立地理界標和警示標誌;清理飲用水水源一級保護區內的違法問題;清理飲用水水源二級保護區內的違法問題。

田為勇說,環保部計劃用兩年左右的時間,到2017年底前,基本完成長江經濟帶所有地級及以上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的排查整治任務,進一步提高長江經濟帶飲用水水質安全保障水平。

“此次專項行動將突出抓好兩個責任的落實。”田為勇說,一方面強化落實地方政府環境保護主體責任。地級及以上城市人民政府應按照新修訂的《環境保護法》和《水汙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規要求,加強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工作,完成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劃定和保護區內排汙口、違法建設項目的清理整治。

另一方面,強化落實省級環保部門監督管理責任。他說,省級環保部門要按照專項行動工作方案要求,加強對地方政府清理整治工作的督促、指導和檢查,對工作推動不力、問題整改不到位的,要采取通報批評、掛牌督辦、公開約談等措施,加強督辦和問責。 “環境保護部將采取聯合執法、區域執法、交叉執法等方式,並運用無人機、衛星遙感巡查等技術手段,加強對各地排查整治工作的督查。”田為勇說。

他表示,此次專項行動過程中,地方政府及其相關部門要通過當地主要媒體和政府網站,向社會公開飲用水水源地保護信息,包括水質狀況、存在主要問題、整改方案等情況,定期通報排查整治工作進展和成效,主動接受社會監督;集中宣傳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工作,組織媒體和群眾參加執法檢查,公開曝光違法案件,努力營造共抓大保護的良好氛圍。

長江經濟帶橫貫我國東、中、西三大經濟帶,沿江九省二市聚集了我國近40%的經濟總量,是繼中國沿海經濟帶之後,最具有競爭力和活力的第二大經濟帶。

長江經濟帶是我國最具有競爭力和活力的第二大經濟帶。攝影/章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7943

重化工圍江:長江經濟帶生態窘況待解

沿岸分布著40余萬家化工企業、五大鋼鐵基地、七大煉油廠,以及南京、儀征等大型石油化工基地,“重化工圍江”。每年,約300億噸廢汙水排入長江,相當於黃河的水量,環境承載力已接近上限。這還不包括占沿江全國40%人口排放的生活汙水和垃圾。

氮氧化物(NOx)、二氧化硫(SO2)、煙粉塵等大氣汙染物排放量分別在全國相應汙染物排放中占32%、34%和28%,大氣汙染問題日趨嚴重;長三角和成都平原地區已成為我國霾天數最高的地區之一。

長江經濟帶的生態環境窘況可見一斑。

近日發布的《長江經濟帶發展規劃綱要》(下稱《規劃綱要》)稱,長江經濟帶發展面臨諸多亟待解決的困難和問題,排在第一位的是“生態環境狀況形勢嚴峻”。

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有關負責人表示,長江經濟帶發展的基本思路就是生態優先、綠色發展,而不是又鼓勵新一輪的大幹快上。這是長江經濟帶戰略區別於其他戰略的最重要的要求,是制定規劃的出發點和立足點。

扭曲政績觀致“重化工圍江”

長江經濟帶分布著眾多重化工園區和企業,大量的工業廢水未經處理就直接排入長江,導致長江水汙染情況日趨嚴重。環保部門的監測數據顯示,1999~2014年,長江經濟帶工業廢氣排放量呈持續上升態勢,2014年工業廢氣排放量達到251432億立方米,其中,NOx、SO2、煙粉塵等大氣汙染物排放量分別為666萬、679萬和480萬噸,在全國相應汙染物排放中占比分別達到32%、34%和28%。

有專家分析,長江經濟帶汙染嚴重和“重化工圍江”的形成原因,與過去扭曲的政績觀不無關系,導致沿江各地大力發展重化工業。沿江各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資過程中,不惜將大量高汙染、高消耗的重化工產業轉移至本地區加以扶持發展。

今年6月29日,審計署發布了883個水汙染防治項目審計結果。審計抽查了長江經濟帶沿江區域涉及的23個市縣,發現城市生活汙水有12%(年均4億噸)未經處理直排長江;沿江373個港口中,有359個(占96%)未配備船舶垃圾接收點,260個(占70%)未配備汙染應急處理設施。

長江經濟帶也是我國突發性環境事件的集中發生地區,2010~2014年,11省市突發環境事件分別占到全國的17%、63%、68%、64%和54%,其中,上海市和江蘇省占比最高(2014年兩省市占到全國的38%)。並且,近年來較大和重大環境事件也大多發生在長江經濟帶內,2014年全國3起重大環境汙染事件中,有2起發生在湖北省;16起較大環境事件,有10起發生在長江沿岸11省市。

《規劃綱要》明確提出,把保護和修複長江生態環境擺在首要位置,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全面落實主體功能區規劃,明確生態功能分區,劃定生態保護紅線、水資源開發利用紅線和水功能區限制納汙紅線,強化水質跨界斷面考核,推動協同治理,嚴格保護一江清水,努力建成上中下遊相協調、人與自然相和諧的綠色生態廊道。

專家呼籲盡快啟動《長江流域管理法》立法

而盲目的大開發,也導致長江上遊漁業資源嚴重衰退,如金沙江幹流魚類自然資源瀕臨崩潰。長江流域漁業資源管理委員會辦公室主任趙依民介紹,中科院水生所等多家科研機構的長期監測數據表明,長江中的“四大家魚”魚苗發生量急劇下降,由上世紀50年代的300多億尾降為目前的不足1億尾。

農業部長江流域漁業資源管理委員會辦公室、世界自然基金會發布的《2013年長江上遊聯合科考報告》稱,“金沙江二三級支流上的小水電數量龐大”,小水電之所以成為威脅金沙江流域水生生物多樣性的重要因素,原因在於大多數小水電項目建設之初都沒有進行生態影響評價,或很少涉及到影響評價及生態補償問題。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了解到,環境保護部今年已啟動了長江經濟帶飲用水水源地環境保護執法專項行動(2016~2017年),主要內容有三項:檢查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制度落實情況,包括飲用水水源保護區是否依法劃定,在保護區邊界是否依法設立地理界標和警示標誌;清理飲用水水源一級保護區內的違法問題;清理飲用水水源二級保護區內的違法問題。

 “必須強化落實地方政府環境保護主體責任。”環境保護部環境監察局局長田為勇對記者說,專項行動將突出抓好兩個責任的落實,一方面強化落實地方政府環境保護主體責任。地級及以上城市政府應按照新修訂的《環境保護法》和《水汙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規要求,加強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工作,完成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劃定和保護區內排汙口、違法建設項目的清理整治;另一方面,強化落實省級環保部門監督管理責任。

“沒有健康的流域,河流的局部健康是沒有意義的。上遊的問題必將影響到整個長江流域的健康和安危。長江的保護和管理必須從流域尺度出發,進行綜合利用和保護規劃。”複旦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陳家寬說。

多位專家此前曾呼籲盡快啟動《長江流域管理法》立法,在已有的長江水利委員會基礎上,成立國務院直屬強有力的高層次流域綜合管理機構,進一步解決規劃、執法、管理體系難以協調的跨行政區域、跨部門的複雜性問題,保證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態系統管理的完整性。

《規劃綱要》也明確,長江生態環境保護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面廣,必須打破行政區劃界限和壁壘,有效利用市場機制,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加強環境汙染聯防聯控,推動建立地區間、上下遊生態補償機制,加快形成生態環境聯防聯治、流域管理統籌協調的區域協調發展新機制。

《規劃綱要》提出,按照全國主體功能區規劃要求,建立生態環境硬約束機制,明確各地區環境容量,制定負面清單,強化日常監測和監管,嚴格落實黨政領導幹部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問責制度。對不符合要求占用的岸線、河段、土地和布局的產業,必須無條件退出。 

長江經濟帶是目前我國開發強度最大的區域之一。攝影/章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4674

“飛地經濟”:長江經濟帶產業轉移新契機

橫跨中國東中西三大區域的長江經濟帶,迎來了承接產業轉移的新契機。而未來,長江中上遊地區,也將出現一些與江浙滬共建的“飛地經濟”模式。

近日印發的《長江經濟帶發展規劃綱要》(下稱《綱要》)提出,要引導產業有序轉移。並鼓勵上海、江蘇、浙江到中上遊地區共建產業園區,發展“飛地經濟”,共同拓展市場和發展空間,實現利益共享。

“飛地經濟”將成合作新模式

湖北省統計局副局長葉青稱,所謂“飛地經濟”,是指兩個相互獨立、經濟發展存在落差的行政地區打破原有行政區劃限制,通過跨空間的行政管理和經濟開發,實現兩地資源互補、經濟協調發展的一種區域經濟合作模式。

“飛地經濟”最近出現的頻率較高。9月7日國家發改委印發的《關於貫徹落實區域發展戰略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的指導意見》中,也提出鼓勵有條件地區發展“飛地經濟”,鼓勵中西部和東北地區通過委托管理、投資合作等多種形式與東部沿海地區合作共建產業園區。

近年來,上海通過園區共建推動產業轉移的實踐已有不少。目前,僅江蘇南通就有上海市北高新(南通)科技城、上海外高橋集團(啟東)產業園、上海楊浦(海安)產業園等7家共建園區。

8月18日,湖南-長三角園區合作共建對接會在上海舉行,湖南四個產業園區與江蘇、上海、浙江的四個園區簽署了合作協議,以推動園區合作共建的形式,促進長江經濟帶園區轉型升級。

不過,上海社科院城市與人口發展研究所所長、國家發改委長三角區域規劃綜合組成員郁鴻勝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長江經濟帶上的三個城市群,各自的產業結構和功能都有不同,因此產業轉移首先是區域範圍內的轉移,比如上海的制造業轉移到同為長三角城市群的蘇中、皖南地區;其次才是到長江中遊、上遊轉移。

要做好產業轉移,《綱要》也提出要建設承接產業轉移平臺。推進國家級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建設,促進產業集中布局、集聚發展。積極利用扶貧幫扶和對口支援等區域合作機制,建立產業轉移合作平臺。鼓勵社會資本積極參與承接產業轉移園區建設和管理。

影響環境的產業需要撤離

《綱要》將產業轉移的重點明確為兩大類——資源加工型、勞動密集型產業,以及以內需為主的資金、技術密集型產業。

《綱要》稱,下遊地區積極引導上述產業加快向中上遊地區轉移。而中上遊地區,則要立足當地資源環境承載能力,因地制宜承接相關產業,促進產業價值鏈的整體提升。但是,嚴格禁止汙染型產業、企業向中上遊地區轉移。

長江經濟帶區域發展不平衡,長江上中下遊不同地區存在明顯的產業落差,因此具備產業轉移的強大動力。

郁鴻勝說,長江經濟帶產業轉移,首先要考慮到長江經濟帶的生態保護,所以產業轉移的第一個層面,是指那些可能影響環境的產業需要撤離長江經濟帶。第二個層面,才是指產業的梯度性所帶來的轉移。

毫無疑問,在長江經濟帶上,上海是產業轉移的主要輸出地。隨著城市的發展和功能的完善,上海也面臨著疏解非核心功能的任務,這也將帶來大量的產業轉移需求。

而位於長江中遊城市群的湖北,則更明確地提出了承接產業轉移的定位,要成為產業轉移的重要節點。

在長江經濟帶上,湖北位置突出。長江湖北段從宜昌南津關到江西湖口,岸線長達1061公里,幾乎擁有長江中遊的全部區段,占據重要的航運及岸線資源。
當地媒體報道稱,2013年,湖北省承接沿海產業轉移項目2700多個,產值達6000億元,同比增長了22%。

最近獲批成為第三批自貿試驗區的湖北,其定位也是落實中央關於中部地區有序承接產業轉移、建設一批戰略性新興產業和高技術產業基地的要求,發揮其在實施中部崛起戰略和推進長江經濟帶建設中的示範作用。

武漢自貿區申報辦新聞發言人章歡就表示,武漢高新技術產業發達,電子信息、生命健康、高端制造三大產業,將使武漢在中西部地區承接產業轉移、建設一批戰略新興產業和高新技術產業基地方面,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4675

長江經濟帶確立“三極”新格局

未來長江經濟帶將打造以長三角城市群、長江中遊城市群、成渝城市群為主體,發揮輻射帶動作用,打造長江經濟帶三大增長極。

《長江經濟帶發展規劃綱要》近日正式印發,描繪了長江經濟帶發展的宏偉藍圖,並確立了長江經濟帶“一軸、兩翼、三極、多點”的發展新格局。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人對相關問題給予解答,其中就明確談到上述空間布局問題。

打造三大增長極

長江經濟帶覆蓋上海、江蘇、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慶、四川、雲南、貴州等11省市,面積約205萬平方公里,占全國的21%,人口和經濟總量均超過全國的40%,生態地位重要、綜合實力較強、發展潛力巨大。

空間布局是落實長江經濟帶功能定位及各項任務的載體,也是長江經濟帶規劃的重點。在空間布局上,長江經濟帶將重點打造“三極”,即以長三角城市群、長江中遊城市群、成渝城市群為主體,發揮輻射帶動作用,打造長江經濟帶三大增長極。

據媒體報道,從重點培育國家新型城鎮化政策作用區的角度出發,未來我國將打造20個城市群,包括5個國家級城市群、9個區域性城市群和6個地區性城市群。其中,五大國家級城市群就包含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長江中遊和成渝等城市群。也就是說,未來長江經濟帶將擁有長三角、長江中遊和成渝三大國家級城市群。

武漢大學區域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吳傳清教授對《第一財經日報》分析,長三角城市群的定位是世界級的城市群,帶動整個長江經濟帶的發展,是整個長江經濟帶的龍頭。而長江中遊城市群和成渝城市群則分別帶動中部和西部的發展。三個城市群發展的基礎、能級不一樣,影響的範圍也不一樣,發展存在著明顯的梯度,但它們都在各自的範圍內發揮重要作用。“長三角城市群是要放到全世界去PK,而長江中遊和成渝城市群是在國內PK。”

產業發展和城鎮化方面有較大空間

按照規劃,長三角城市群將充分發揮上海國際大都市龍頭作用,提升南京、杭州、合肥都市區國際化水平,以建設世界級城市群為目標,在科技進步、制度創新、產業升級、綠色發展等方面發揮引領作用,加快形成國際競爭新優勢。

除了龍頭帶動外,未來長三角還將推進蘇南現代化建設示範區、浙江舟山群島新區、浙江海洋經濟發展示範區、皖江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皖南國際文化旅遊示範區建設和通州灣江海聯動開發。

長江中遊、成渝城市群與長三角仍有不小的差距,這也意味著這兩大城市群未來在產業發展和城鎮化方面還有較大的空間。

在長江中遊,將增強武漢、長沙、南昌中心城市功能,促進三大城市組團之間的資源優勢互補、產業分工協作、城市互動合作,加強湖泊、濕地和耕地保護,提升城市群綜合競爭力和對外開放水平。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教授葉青對《第一財經日報》分析,從制造業發展的基礎條件、交通、生態容量等現有條件看,長江中遊位列第四城市群的優勢最為明顯。

除了這三大城市群,還有兩個次一級的城市群。前述負責人說,未來長江經濟帶建設將抓住城市群這個重點,以長江為地域紐帶和集聚軸線,以長江三角洲城市群為龍頭,以長江中遊和成渝城市群為支撐,以黔中和滇中兩個區域性城市群為補充,以沿江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為依托,形成區域聯動、結構合理、集約高效、綠色低碳的新型城鎮化格局。

競爭大於合作

不過,長江中遊城市群目前也存在著明顯的短板。專家分析,相比同樣跨行政區域的長三角城市群,長江中遊城市群不僅缺乏龍頭城市,而且輻射的面積比較大,這就可能會導致不聚焦、過於分散,從而影響城市群的形成和競爭力。在產業發展方面,長三角和珠三角目前是相互補充、依托,越來越緊密,而長江中遊由於都在同一個水準,結構趨同化十分明顯,競爭大於合作,誰也離得開誰。

在上遊,將重點提升重慶、成都中心城市功能和國際化水平,發揮雙引擎帶動和支撐作用,推進資源整合與一體發展,推進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相協調。

目前成渝城市群較東部三大城市群乃至中部的長江中遊城市群都有一定差距,這種差距不但體現在經濟體量數據上,同時還存在產業布局缺乏差異性、向次級城市輻射鏈條的淺短柔弱等諸多挑戰。例如,在成都與重慶兩個特大城市極化效應影響下,成渝城市群其他中小城市受到擠壓,出現了“兩頭大、中間小”的“啞鈴式”發展結構,也即典型的“中部塌陷”現象。再如,成渝同城競爭問題不斷,在產業分工上,迄今成渝兩地在多個方面仍有直接競爭。這些問題都需要在未來的城市群建設中不斷解決。

吳傳清說,城市群有生命周期,有萌芽、政府推動和相對成熟階段,目前長三角城市群已經處於成熟階段,上海的輻射作用非常強,輻射帶動周邊地區的發展,其他兩個城市群還處於聚集要素的階段,競爭可能大於合作。“不同的發展階段特征是不一樣的。”

2015年長江經濟帶中心城市經濟總量

城市

2015年GDP(億)

上海

24965

重慶

15719

武漢

10905

成都

10801

杭州

10053

南京

9721

長沙

8510

合肥

5660

南昌

4000

昆明

3970

貴陽

289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4676

長江經濟帶發展規劃綱要正式印發 打造三大增長極

據新華社9月11日報道,《長江經濟帶發展規劃綱要》近日正式印發。綱要從規劃背景、總體要求、大力保護長江生態環境、加快構建綜合立體交通走廊、 創新驅動產業轉型升級、積極推進新型城鎮化、努力構建全方位開放新格局、創新區域協調發展體制機制、保障措施等方面描繪了長江經濟帶發展的宏偉藍圖,是推 動長江經濟帶發展重大國家戰略的綱領性文件。

對此,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人對相關問題給予了解答。

該負責人表示,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的目標是:到2020年,生態環境明顯改善,水資源得到有效保護和合理利用,河湖、濕地生態功能基本恢複,水 質優良(達到或優於Ⅲ類)比例達到75%以上,森林覆蓋率達到43%,生態環境保護體制機制進一步完善;長江黃金水道瓶頸制約有效疏暢、功能顯著提升,基 本建成銜接高效、安全便捷、綠色低碳的綜合立體交通走廊。

創新驅動取得重大進展,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投入強度達到2.5%以上,戰略性 新興產業 形成規模,培育形成一批世界級的企業和產業集群,參與國際競爭的能力顯著增強;基本形成陸海統籌、雙向開放,與“ 一帶一路 ”建設深度融合的全方位對外開放新格局。

發展的統籌度和整體性、協調性、可持續性進一步增強,基本建立以城市群為主體形態的城鎮化戰略格局,城鎮化率達到 60%以上,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升,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

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取得重要進展,協調統一、運行高效的長江流域管理體制全面建 立,統一開放的現代市場體系基本建立。

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大幅提升,基本形成引領全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支撐帶。

到2030年,水環境和 水生態 質量全面改善,生態系統功能顯著增強,水脈暢通、功能完備的長江全流域黃金水道全面建成,創新型現代產業體系全面建立,上中下遊一體化發展格局全面形成, 生態環境更加美好、經濟發展更具活力、人民生活更加殷實,在全國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更加重要的示範引領和戰略支撐作用。

負責人介紹,綱要明確,將以長江三角洲城市群、長江中遊城市群、成渝城市群為主體,發揮輻射帶動作用,打造長江經濟帶三大增長極。

長江經濟帶示意圖,將覆蓋11省市。

長江經濟帶覆蓋上海、江蘇、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慶、四川、雲南、貴州等11省市,面積約205萬平方公里,占全國的21%,人口和經濟總量均超過全國的40%,生態地位重要、綜合實力較強、發展潛力巨大。

負責人還表示,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有利於走出一條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讓中華民族母親河永葆生機活力,真正使黃金水道產生黃金效益;有利 於挖掘中上遊廣闊腹地蘊含的巨大內需潛力,促進經濟增長空間從沿海向沿江內陸拓展,形成上中下遊優勢互補、協作互動格局,縮小東中西部發展差距;有利於打 破行政分割和市場壁壘,推動經濟要素有序自由流動、資源高效配置、市場統一融合,促進區域經濟協同發展;有利於優化沿江產業結構和城鎮化布局,建設陸海雙 向對外開放新走廊,培育國際經濟合作競爭新優勢,促進經濟提質增效升級,對於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 深遠歷史意義。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4681

長江經濟帶建綜合交通立體走廊 沿江高鐵與黃金水道互補

《長江經濟帶發展規劃綱要》近日正式印發,描繪了長江經濟帶發展的宏偉藍圖,並確立了長江經濟帶“一軸、兩翼、三極、多點”的發展新格局。

在談到對依托長江黃金水道建設綜合立體交通走廊時,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人在接受新華社采訪時表示,要“圍繞建設長江大動脈,加快鐵路建設步伐,優先實施消除鐵路“卡脖子”工程,形成與黃金水道功能互補、銜接順暢的快速大能力鐵路通道”。

按照這一思路,備受長江沿線地區期待的高鐵沿江通道的建設進程可能將進一步受到關註。

此前6月29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原則通過的《中長期鐵路網規劃》(以下簡稱《規劃》)就提到了沿江通道這個八縱八橫高速鐵路主通道中重要的“一橫”。

當時的《規劃》提出,建設上海~南京~合肥~武漢~重慶~成都高速鐵路,包括南京~安慶~九江~武漢~宜昌~重慶、萬州~達州~遂寧~成都高速鐵路(其中成都至遂寧段利用達成鐵路),連接華東、華中、西南地區,貫通長三角、長江中遊、成渝等10城市群。

《規劃》還提出,高速鐵路主通道規劃新增項目原則采用時速250 公里及以上標準(地形地質及氣候條件複雜困難地區可以適當降低),其中沿線人口城鎮稠密、經濟比較發達、貫通特大城市的鐵路可采用時速350 公里標準。

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副院長李迅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長江是黃金水道,相較於水路運輸,高鐵作為高速的軌道交通,可以促進人流和貨物流的快速流動。它將長江沿線22個重要城市有機地串聯為一體,更加有利於城鎮化格局發展和中西部城鎮群的發展,更對東中西部互動合作的協調發展、“一帶一路”的推進具有重要意義。

李迅認為,沿江高鐵建設采用時速350公里的標準,更是能夠有效縮短城市之間的時空距離,帶動鐵路沿線城市經濟的快速發展,將對於我們國家拉近經濟差距,改善東部、中部和西部之間發展失衡狀況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目前橫貫東西的鐵路大動脈即滬漢蓉鐵路,主要由成渝客專、渝利鐵路、宜萬鐵路、漢宜鐵路、合武鐵路、合寧鐵路、滬寧高鐵組成。由於各段地形因素,修建標準不統一,一列火車從上海到成都無法保持高速行駛,全程需要16個小時。同時,現有的滬漢蓉鐵路客流壓力大,運能不足、速度難以提升的問題日益凸顯。

高速沿江通道是長江經濟帶建設高效鐵路網絡的重要組成部分。從整個長江經濟帶觀察,高鐵沿江通道的建成後,被業界認為將填補中國隴海和浙贛之間700公里無橫向鐵路的空白,與隴海線、京廣線、京九線共同構成我國鐵路幹線的十字形網絡,並與縱向跨長江鐵路和沿海鐵路接軌,大大提高中國鐵路的靈活性。

2014年9月25日,國務院發布的《國務院關於依托黃金水道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的指導意見》稱,要建設上海經南京、合肥、武漢、重慶至成都的沿江高鐵和上海經杭州、南昌、長沙、貴陽至昆明的滬昆高速鐵路,連通南北高速鐵路和快速鐵路,形成覆蓋50萬人口以上城市的快速鐵路網。

西南交通大學運輸與物流學院彭其淵教授認為,沿江高鐵不僅是是國家高速鐵路網“八縱八橫”中“八橫”的主要通道之一,也是連接東西的一條重要幹線。對歐亞大陸橋起到一個平行和分流的作用,是帶動整個長江沿線城市經濟開發的一條非常重要的路線,從功能上是可以融入“一帶一路”戰略的線路。

李迅表示,沿江高鐵在重要的節點城市設站,對城市交通樞紐建設有積極意義。這條沿長江布設的高速鐵路,將使得長江經濟帶上的成渝經濟圈、長江中遊城市圈以及長江三角洲城市群連成一片,不僅串聯起了上海、南京、武漢、重慶、成都等特大城市,還有一些中小城市,將輻射帶動鐵路沿線廣闊腹地的小城市、小城鎮發展,從而將有力促進長三角城市群、長江中遊城市群、成渝城市群協同發展。

6月10日,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發改委制定的《營造良好市場環境推動交通物流融合發展實施方案》,方案提出全國布局33個綜合性交通物流樞紐。其中,長江經濟帶的上海、蘇州、南京、武漢、長沙、重慶、成都等城市列為全國性綜合交通物流樞紐。

據媒體報道,長江經濟帶上各省市已經規劃了諸多東西貫通的高鐵線路,比如考慮到目前南京到安慶的高鐵已經通車,安慶到九江的高鐵也已規劃。九江到嶽陽,嶽陽到張家界,嶽陽往西到重慶及攀枝花,均規劃有鐵路。此外, 湖北省“十三五”規劃也提出了修建武漢到杭州的鐵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484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