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管錢、找人脈 CEO校長時代來了

2014-11-03  TCW
 

十月十八日,難產將近一年的政大新校長終於出爐,由財管系教授周行一獲得逾半數遴選委員會委員支持當選。然而,周行一之所以勝出,背後反映的,卻是一場台灣所有大學都將面臨的困境。

「如何幫學校募款,是未來大學校長最大的挑戰,」政大校長遴選會發言人、傳播學院院長林元輝說,政府稅收未增,教育經費連年凍漲,以往校長只須管理行政事務,現在卻被迫轉型,募款便成為關鍵能力。

攤開立法院公布的民國一○四年度國立大學預算報告,台、成、清、交、政,五校財務狀況都亮紅燈,其中以成大校務基金短絀逾七億元為最,政大雖只短絀約一億六千萬元,但因以人文學科為主,缺少理工、醫學等科系校友資助,加上今年三月「邁向頂尖大學」第二期計畫期中考評公布,只分到三億八千萬元,和台大相差逾十五倍,若不想辦法拓財源,「問題已在眼前!」林元輝說。

財務專長勝出「他打包票,帶進外部資源」

「他打包票承諾,會盡力把外部資源帶進來,叫大家信任他。」林元輝回憶,校長選舉到最後關頭,只剩兩位候選人角逐大位,周行一深知學校財務困難,具備財務專長、曾出版多本理財書籍的他,特別強調這點,令現場委員印象深刻。

「校長的能耐要比過去更多元,花更多時間思考資源問題,維繫社會、企業關係。」周行一接受《商業周刊》專訪時說,近年政大自籌經費約四○%,其他大學也在三、四成左右,不像一、二十年前,開銷幾乎由教育部負擔,現在,校長更得經營人脈、錢脈,學當CEO。

以美國哈佛大學為例,去年九月,校長佛斯特(Drew Gilpin Faust)宣布啟動史上最大的募款計畫,預計在二○一八年以前,募六十五億美元,投入學術研究與硬體建設。而七年前,佛斯特能成為哈佛第一位女校長,其中一大原因,正是她擔任研究所所長時,透過募款,償還逾三百萬美元的財務缺口。

周行一表示,哈佛校務基金逾新台幣一兆元,政大約四十億,台大逾一百四十億,台灣頂尖大學收入與國際相差甚遠,但開銷一樣日益增加,未來,校長也得為募款,全國跑透透、拜訪金主。

「國外校長的定位跟台灣很不一樣,基本上是對外,想要做事,就得到外頭找資源,跟一個CEO比較像。」台大國企系教授李吉仁說。

企業募款有一套六千萬蓋教室,沒花校方錢

然而,商學院教授出任政大校長,並不稀奇,現任教育部部長吳思華就是代表之一,周行一又有何獨到之處?

「他是個很實際的人,個性很執著,」政大商學院院長唐揆觀察。雖然周行一擔任元大金控、統一等企業獨立董事,但不少教授都有豐富人脈,卻不見得能說服校友捐款,而他擔任商學院院長時,花兩年籌備,引進哈佛個案式教學,除了徵求各系所教授同意,還向元大、寶來證券等企業募款,把整層樓教室重建,不花學校一毛錢。

這並不是一段容易的募款過程,周行一笑說,比起國外,台灣資助學校風氣仍不盛行,「捐錢給廟好像都比較有價值。」

於是,他帶著企畫書、設計圖,登門拜訪企業主,從計畫緣起、理念到執行細節,一一報告提案,第一次失敗,就再去第二次……,加上經常發表評論,媒體曝光度高,有一定知名度,「我去拜訪一個校友,我們雖然沒有見過面,但他至少會比較信任我。」

最後,他說服企業以實體捐贈方式,斥資近六千萬,打造五間哈佛個案討論教室與講堂。

除了替學校開源,接下來,周行一得馬上面對的,恐怕是如何獲得師生支持,並信任他後續的節流策略。

去年,政大校方以政府補助減少,經常性支出日益提高為由,決定率國立大學之先調漲學費,引發爭議。

雖然,校方堅持,唯有漲學費,才能彌補財務缺口,但前任校長吳思華才因斥資逾兩千萬蓋水岸電梯,遭監委質疑浪費公帑,更讓學生不解,學校究竟是真的窮,還是亂花錢?

校長典型正在改變從文人校長,變學校CEO

對此,周行一直言,漲學費的同時,也應該想辦法增加其他收入來源,但錢的確要花在刀口上。接任校長後,會要求各系所從小處做起,例如節省用電量。他也將仿效企業和美國公立大學做法,每年對全校師生公布年報,讓每一筆支出透明化,「同學質疑是合理的,我們用的是納稅人的錢,本來就應該被檢視。」

周行一的當選,可以看出,國立大學清楚意識到,募款興學的重要性;校長的定義,也正在改變。

過去,提起理想校長的典型,外界總會聯想到台大第四任校長傅斯年,但當大環境改變,校長打算盤、管銀子,變得比學術、教學重要時,什麼才是帶領一所大學邁向頂尖的關鍵?值得思考。

【延伸閱讀】全台最好大學,都在找錢——民國104年度大學預算狀況

●成功大學7億元

●清華大學5.5億元

●台灣大學4.8億元

●交通大學4.3億元

●政治大學1.6億元

註:教育部104年度共補助全台51所大學,其中高達88%收支不平衡,短絀金額共61億

資料來源:上述各校網站、立法院網站

整理:康育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8365

初創企業如何找錢、管錢、生錢?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5/0416/149634.html

黑馬說:Cady,有差不多15年的從業經驗、曾任四家世界五百強外企財務高管。

4月14日,在華南黑馬會員二群里,Cady做了題為《初創企業財務資本匯》的主題分享,這些寶貴的財務經驗給了群成員很多啟發。本文根據Cady口述整理而成。

文 | i黑馬
編輯 | 周群鋒


找錢:債券融資+股權融資

找錢有兩種途徑:債權融資(借了錢需要還)與股權融資(借了錢不需要還)。
下面先說一下債權融資常用的5種方式。

抵押貸款:這一塊,我強調一點是要建立銀行信用系統,簡單說就是和銀行建立好關系,包括一些流水和往來。就像跟鄰居借錢,第一次借100元,他會借,我們準時還了,那麽下次就可以借500元或更多,其實和銀行的關系也是如此,當你的財務做得很好的時候,甚至銀行會主動找上門來貸款給你。

銷售及應收款:這一點和銷售有關,舉個例子:有一個非常優質的客戶需要訂購一批貨,那麽銀行就會把貨款打給購貨方。這樣是可以解決銷售過程中所需要的款項墊支的。另外我們的應收賬款也是可以拿來融資的,比如你有一個客戶,欠了你很多錢,這個時候你可以拿應收賬款去作抵押,這也就是我們說的“商業保理”。

信用貸款+抵押:這一塊牽扯到銀行授信、擔保機構、自然人擔保貸款、聯保貸款等,在此,不再展開細講了。

設備融資租賃:對於大型的設備需要購買,那麽這里我們可以考慮設備的金融租賃。合同期設備所有權與使用權相分離,在合同期滿以後這個設備就屬於你了。

其他:這是比較零星的,像是朋友借款、小貸、典當、項目開發貸款、外匯抵押貸款、內保外貸、外保內貸、個人委托貸款、股權質押貸款等無形資產質押貸款等。

了解了債券融資的幾種方法後,還得學會銀行融資5大秘籍:建立良好的銀行關系;選擇貸款時機;做好財務報表;註重銀行的風控考核指標;貸到款後要註重增加後期信用。

下面,再聊一下股權融資的財務如何做。股權融資有四個要點:1.風險管理能力;要讓風投知道,你有管理錢的能力,即使暫時沒有,也要有管理錢的意識,這樣投錢給你時,風投才是放心的。2.獲得資金後,要清楚財務規劃、未來預期、需要多少錢、如何使用,自己必須要很清晰地認知並且說得明白;3. 要清楚公司估值和估值模型,依據是什麽,參考的指標是什麽。4. 以上都OK了,就要想如何跟風投對接,跟PE/VC談判進行股東權益的保護等等,這些問題必須考慮周詳。

管錢:老板不必事必躬親

老板需要知道財務知識,但不需要從做賬做起,以下是我這些年的財務經驗,我覺得學到這些可以輕松管理公司的CFO以及其他財務人員。

首先要學會看財務數據。要會看四個能力(獲利能力、運營能力、償債能力、發展能力);要會看兩表(廣義報表、狹義報表);要擁有一分鐘看懂財務報表的能力;還要學會“傻瓜式財務管理能力”,這是指對於中小企業,不用學的很複雜,只要做到合規底線(不要被罰款和證件丟失等),管好現金、凈資產等就夠了。

再就是, 管好財務人員。管好財務人員,要做好四問、三看、三要求。四問:當財務把納稅申報表交給老板時,老板應該問過去現問未來;問數值問比率;問總問細問單據;問原因問建議。三看:看單據、看電腦(看財務人員操作熟練程度、文檔歸納的邏輯性等)、看結果;三要求:要求制度、要求流程 要求報表。

最好還要強調一點,老板雖然不需要事必躬親,也不需要極為專業的財務知識,但是一些常用的流轉稅、行為稅等稅務詞匯還是要知道。

生錢:“用錢賺錢”四要點

用錢賺錢是最快也最好的一種賺錢方式,分為四種來講:

減少股東隔閡。用股東的錢生錢要註意溝通技巧,而且股東有知情權,企業家有義務告知股東,並需要股東授權簽名同意。

資本流動。所有的資產都可以想辦法撬動,變成流動現金,並且讓現金轉起來,這個叫做資本流動,否則會形成資本浪費,現金放著是趕不上通貨膨脹率的。

資本飛躍。現在,政府越來越鼓勵和支持大家了解多層次資本市場,其實上市不是很難,只要您知道了資本市場的遊戲規則,可以輕松的、簡單的做到以杠桿撬動更多的資金。企業是軀殼 資本是靈魂,加上金融的杠桿,一定可以實現資本的騰飛。

財富管理。財富進來後,要築造資產防火墻。掌握好風險控制、資產分配、財富增值、家族信托、資產傳承等意義重大。


版權所有:本文作者i黑馬,編輯周群鋒,文章為原創,本刊版權所有,如需轉載請與zzyyanan聯系,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0542

名人心法》教孩子理財 父母必修兩堂初階課 陳安儀:放手,讓他自己管錢

2015-08-10  TCW


資深媒體人陳安儀近幾年成為網友諮詢親子教育的專家,其中,「教育小孩理財」絕對是名列前茅的諮詢項目。她認為,理財教育能否成功,除了家長們要言行合一,更要有「放手的勇氣」。

撰文•周思含

講理財,媽媽的影響力不容忽視,這是財金智慧教育推廣協會「二○一五全台親子理財現況調查」的意外發現。調查顯示,當孩子遇到理財問題時,多數會找媽媽討論;此外,媽媽花較多時間教導理財的孩子,也有較高比率會記帳。

媽媽真偉大!在親子理財這件事情上,似乎真是如此,這樣的現象也許從網路上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愈來愈多媽媽部落客在網路上分享媽媽經,其中,資深媒體人、媽媽部落客陳安儀,近年來將事業重心轉向經營作文、親子烘焙教室,在她的部落格「陳安儀的筆下人生」中,常見她分享教養小孩的觀點,儼然成為廣大網友眼中的「親子教育專家」。

然而,在網友們眾多的諮詢問題裡,陳安儀最常被問到的,就是「如何教小孩理財」、「該幫小孩做投資嗎」、「怎麼給小孩零用錢」,她謙稱自己不算擅長理財,既不會買股票,也不會炒房地產。至於如何培養理財觀念?怎麼給小孩零用錢?她倒是有一套獨特方式。

剛開始,陳安儀也像許多父母一般,每周給孩子五十元零用錢,但由於工作忙,常忘記定時發零用錢;再者,她也思考「每周發五十元」的時間太短、金額太小,小 孩很容易在欲望當下,很快地就把手中的零用錢花完。於是,她決定改變方式,在過年時把將近三千元的壓歲錢,作為一整年的零用錢,給孩子們自行保管運用。

「我們家稱為『年度預算金』。未來這一年內不管是錢花光了或者遺失,媽媽絕不再給錢。」不過,從每周領五十元,到一次領三千元,對孩子們來說,應該需要很堅定的意志力,才能克制消費的欲望吧?

第一課:別怕他亂花

零用錢讓孩子自主

沒錯!但是陳安儀通常不會強加干涉孩子們的花錢方式。「許多家長以為孩子們拿到錢就會亂花,因此設下一堆限制,這對於建立理財觀反而沒有幫助。」她鼓勵家長要有放手讓孩子獨立處理金錢的勇氣。

這是陳安儀「媽媽理財經」的重要一課:放手。

她強調,零用錢的本意就是「孩子能自主支配的錢」,與其教孩子投資知識,倒不如讓他們實際把金錢拿在手中,自由地換取東西,才能對「錢」有更具體的概念。

也就是說,要學會「花錢」,得先了解錢的功用、用錢的樂趣,孩子才會對「賺錢」、「存錢」有嚮往,然後從「克制欲望、釐清欲望」的過程中,學會「愛惜物資、珍惜金錢」,用最少的金錢得到最大的滿足與快樂。

她舉例,家裡的姊姊因為個性大方,第一年,五個月不到就把「年度預算金」都花光,剩下的七個月沒錢可用,「算是學到教訓了。」後來有一回為了學習跆拳道,想買一套道服,但是認為一千六百元的價格太貴,因此姊姊便從網路拍賣找二手貨,最後竟然以四百元買回合意的服裝。

第二課:有勞才有獲

別讓成績與零用錢掛勾

在這樣的訓練之下,孩子不僅買東西前養成詢價的習慣,也建立「不一定所有東西都要最新、最好」的觀念。

在本次的調查中也發現,近五成的家長會干涉孩子的用錢決定;而進一步分析,若能讓孩子自主用錢,在存錢、記帳的比率也相對較高。

調查中的另一發現,是超過兩成的孩子會因為「考試成績好」而獲得額外零用錢。對此,財金智慧教育協會理事李秀慧並不建議,她強調,給零用錢的目的,並非為了控制孩子,而是為了讓他們擁有財務自主權。這也符合著陳安儀「媽媽理財經」的第二課:讓孩子懂得「有勞才有獲」。

她強調,家長若把零用錢當做獎懲工具,支配孩子的行為表現,可能養成小孩「為錢讀書」,或是變成「習慣拿錢控制別人」,反而讓孩子的理財觀得到負面效果。

她的作法,是除了發放年度預算金這種「基本工資」之外,如果有通告需要兩個孩子配合前往,或者孩子們在親子教室幫忙打掃收拾,陳安儀會再另外給予報酬,讓 孩子們明白,只有靠勞動與努力才能賺到更多的錢,世上沒有不勞而獲的美事。「但考試成績、做家事、做功課這些分內工作,是不會得到報酬的。」她說。

她建議,讀書是為自己,不是為錢,最好不要將考試成績與錢連結。家長若想鼓勵小孩成績進步,不如以「小孩最想要的事情或行為」作為獎勵,而非以金錢當誘因。

「不過,無論什麼樣的專業建議,最根本的還是父母身教。」陳安儀強調,父母有什麼樣的消費習慣,孩子就有什麼樣的消費行為。親子理財這堂課,要用功的不只是孩子,父母怎麼教、怎麼示範,的確也是影響孩子一生的功課啊!

讓孩子自己管錢,他才會珍惜金錢2015全台親子理財現況調查近5成家長會管孩子用錢決定你是否會管小孩如何使用他自己的錢?

會49%

不會42%

註:9%表示「看情況」

其實,讓孩子自主,小孩記帳觀念更好會管小孩用錢的家庭,小孩記帳比率:12% 不會管小孩用錢的家庭,小孩記帳比率:17% 註:整體記帳平均為13%而且,別讓孩子養成「為錢讀書」習慣除了零用錢之外,你的小孩還有哪些管道可以獲得金錢?(複選)

長輩贈與╱紅包50%

考試或學習成績好22%

自己打工賺21%

學校或其他比賽獎金19% 父母交付家事、跑腿16%

生日或其他節日8%

資料來源:財金智慧教育推廣協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673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