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次新股黯然神傷:炒作降溫逢監管趨嚴

年前一度火熱的次新股近來啞了火。2017年1月9日,次新股板塊在大盤上漲0.54%的背景下以下跌0.77%收尾,盤中跌幅一度逼近2%。在過去的30個交易日內次新股指數跌幅高達22.33%,進一步來看,期間有18只個股的跌幅超過30%。

次新股通常被認為是市場的風向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市場的風險偏好:風險偏好較高時,次新股往往也比較活躍。“很多時候判斷次新股的標準會取決於盤面的資金量驅動,就是看追漲資金夠不夠強勁,通過人氣夠不夠足來判斷。”華南一位私募基金經理便認為,對次新股的判斷往往是資金量的多寡而非基本面的優劣。

清河泉資本策略分析師趙宇亮在受訪時則表示,次新股近來表現低迷,與當下宏觀背景不無關系。他認為IPO提速後分化了次新的炒作資金,同時高送轉監管趨嚴也對次新股的炒作造成較大影響。

稀缺性受影響

一直以來,次新股主題屢受資金追逐,相關個股的炒作有著特定的演繹邏輯:從直觀的炒“新股”的稀缺性、制度性因素造成的低估值,到挖掘背後的業績支撐和高送轉預期,後期炒的是資本運作帶來的想象空間。

Wind資訊統計顯示,去年10月10日至11月10日期間,次新股板塊上漲21.4%,尤其是11月之後的前一周,次新股漲幅明顯。不過從中旬開始,次新股指數開始下跌。11月11日至今,次新股板塊跌幅將近25%。

“統計來看,次新股比較活躍的時間一般是在5~6月份,10~11月份和12月份,1月的話確實是一個冷卻的時間。從宏觀背景來看,有這麽幾個原因:首先IPO提速,2017年以來發行速度再次加快,平均看基本上一周能發行15只。這實際上是影響了次新股的稀缺性,而且會產生資金分流的效果。”清河泉資本策略分析師趙宇亮向第一財經表示。

1月6日,證監會再次核準14家公司的上市批文。在監管層每周一批、每日2~3家新股上市的背景下,打新的賺錢效應也悄然發生變化,二級市場上次新股的炒作也遭遇“寒冬”。

“從去年上半年來看行情二八分紅嚴重,17年上半年大概率不會有大的改變,上半年機會可能也會集中在改革的板塊,使得投資者炒作次新的熱情沒有之前那麽高。”北京一位私募基金人士表示。

“次新股超跌後,炒次新應該不是炒超跌反彈,次新炒作更多的是技術圖形比較好、或者跌到前期開板價格,另外基本面確實比較好、符合市場熱點的話這些個股的炒作力度比較大,或者說上漲預期比較足。”該北京私募基金人士進一步認為,次新股炒作的邏輯也在發生變化。

也有機構人士指出,由於次新股波動比較大,長期投資受不了這種波動。即使是長期看好,更多是會做交易上的操作,通常機構來操作次新股的話是通過量化的方式居多。

鑒於監管明確規定新股發行PE應以行業均值為依據,發行PE不超過23倍,這也使得二級市場次新股的平均炒作周期被“人為拉長”,次新股開板後各路資金仍有強烈的參與意願。

除此之外,本報註意到次新股一再受到資金的高度關註,其還具備市值上漲預期強、股本擴張潛力大、所處行業符合經濟轉型背景、財務狀態較好以及機構持倉比例低等特征。

去年以來,次新股並購重組、股權激勵增加趨勢明顯,資本運作意願可能成為未來驅動股價上漲的關鍵變量。分析人士也指出,從次新股長期表現來看,並非上市時間超過1年其表現會走弱,相反上市一年之後,次新股有更好的資本運作空間。

高送轉嚴監管後

另一方面,有高送轉預期的股票中很多個股的總股本和市值都很小,這和多數次新股的特征相吻合,因此次新股的炒作也通常跟高送轉結合起來,有時候次新股與高送轉的炒作會同時進行並形成共振。

高送轉的炒作可以分為預期階段、預案階段和填權階段,通常5月和6月,10月和11月高送轉主題超額收益較為顯著。從指數表現來看,次新股概念指數走勢與高送轉指數有一定的相關性。

廣發證券稱,次新股高送轉概率顯著高於A股市場,這源於次新股公司更強的做大股本、市值管理意願。此外,次新股的每股資本公積和未分配利潤較高,送轉能力更強。

“我覺得2016年高送轉炒的沒有那麽熱烈,而且也時間比較短。有幾個原因,首先是2016年高送轉起步過高,基本都是10送20,一般10送10的大家都不參與炒作;再次是監管部門對高送轉的監管也在加強,比如要求高送轉公告的格式要修改,要求披露業績展望,另外不鼓勵業績差的公司高送轉。”在趙宇亮看來,監管層的這些措施對次新股而言也形成了較大的影響。

近來臨近年報發布時期,上市公司“10送20”的高送轉方案頻出。監管層也註意到這一現象並加以監管。12月14日,深交所就微光股份2016年擬“10轉10派3”的方案下發關註函,同樣要求其充分說明該利潤分配方案與公司業績成長性是否相匹配。

12月1日晚間新易盛(300502.SZ)發布,每10股派發現金股利3.50元(含稅),同時以資本公積金每10股轉增20股的方案,同時表示,股東未來6個月內擬密集減持。很快深交所便發出關註函,詢問其高比例送轉預案是否存在炒作股價並配合大股東及董監高減持的意圖。

“一方面很多公司發布了高送轉預案,發布預案的同時還發布了減持的公告。投資者對這塊也是有所關心的,擔心上市公司大股東減持。這方面證監會也在引導投資者正確看待炒作高送轉的預期。”趙宇亮也表示。

同時,一味擴大總股本對上市公司及投資人而言有一定的風險。“一個規模合適的總股本對上市公司中長期戰略的開展和經營業績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也正是高送轉受到市場追捧之後,也有一些個別上市公司通過高送轉的方式和市值管理的需求結合在一塊間接地表現出一些不太好的市場形象。”滬上一位資深上市公司董事會秘書亦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138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