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What we are reading:老闆的蠢症

1 : GS(14)@2012-08-03 13:33:51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20803/16572529
即使你是數學盲,也無法避免平均數,好像早前一則新聞,便指香港女性平均壽命86.7歲,取代日本成為全球最長壽女性。最近爆出銀行操縱醜聞的倫敦同業拆息( Libor),也是一個平均息率。查實平均數還有很多陷阱,能令人產生錯覺,尤其是令管理層做錯決策而不自知。
Sam Savage的著作《 Flaw of Averages》(圖),正是要戳破這些陷阱,不要以為這是一本統計學的書,它實情是一本工管書,是給做決策的經理看的,雖然談的是如何用統計來幫助決策,但沒有統計學知識,讀起來也毫無障礙。
為何談平均數也可以寫一本工管書?因為老闆普遍有「給我一個數字」的毛病或惰性,且讓我以書中一個故事來說明:
靠平均數做決策 死路一條
你是一名市場部經理,被老闆要求預測一件新產品的需求,你做了一輪研究後,向老闆滙報:「我估計新產品每年需求在5萬至15萬件之間。」
日理萬機的老闆立即咆吼:「給我一個數字,我不能叫同事做一條產能介乎5萬至15萬件的生產線。」面對着面色驟變的老闆,你懾懾懦懦地說:「平均需求約10萬件。」老闆忙不迭展示其機智:「每件利錢10元,即每年平均可賺100萬元,好,立即進行建廠大計。」
平均需求10萬件,每件賺10元,平均利潤真的是100萬元嗎?老闆即時落入平均數的陷阱!他忽視的是,若果真實需求是超過10萬件的話,新廠房受產能所限,是無法應付的,所以需求低於10萬,利潤會少於100萬元,但需求高於10萬件,利潤也在100萬元封頂,平均利潤肯定低於100萬元!超錯的投資決定,便是這樣煉成的。
倚賴平均數訂定的計劃,平均而言都是錯的,這正如一個不懂游泳的統計師,以為在一條平均三呎深的河流嬉水,便不會遇溺一樣。 Savage指出,決策者不能再有「給我一個數」的心態,而要充份利用網絡年代的工具,用電腦模擬來輔助決策。以上述簡化的例子來說,亦即用電腦衍生大量介乎5萬至15萬間的需求數字,計算每個需求假設下的利潤,從而推算出利潤的分佈。
他建議,企業應該開設一個新職位——首席或然率官( Chief Probability Officer),以綜合各個不同部門經理掌握的市場或內部數據的機會率分佈,再透過電腦模擬得出要分析的指標如利潤等在不同機會率下的表現。
Savage主張的電腦模擬應用,在工程及科研上早已大行其道,但也不是沒有缺失,好像面對史無前例的黑天鵝事件時,一樣難以發出警號。不過,連摩根大通行政總裁戴蒙也中了「給我一個數」的降頭,過份倚賴風險價值( Value At Risk)這個跟平均數一樣簡化的統計數字,因而令銀行輸掉數百億元,便會發現有時老闆做蠢事,遺害比普通人大得多,有一個水泡總比沒有好。
余大千
2 : conandea(16520)@2012-08-03 22:05:10

對, 絕對認同
正如安德魯所言. 統計數據就如毒藥
雖然有"數跟"好過"完全無數跟",但盲目追求數字好恐怖..

又:
最近看了"十三億人被統計的數字"的前一部分,也是道出統計學的盲點
有很多也是學過的
只是有最新中國統計數字較有投入感(?)
3 : GS(14)@2012-08-04 10:53:55

2樓提及
對, 絕對認同
正如安德魯所言. 統計數據就如毒藥
雖然有"數跟"好過"完全無數跟",但盲目追求數字好恐怖..
又:
最近看了"十三億人被統計的數字"的前一部分,也是道出統計學的盲點
有很多也是學過的
只是有最新中國統計數字較有投入感(?)


那本野「十三億人被統計的數字」我無點睇過,完全無comment,但單一的數字就肯定無乜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071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