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小工廠也能做 工業4.0正夯 紡織機、挖土機都加入的新製造業革命

2015-11-30  TCW

物聯網、雲端、大數據,正滲透到一般傳產,由德國發起的新一代工業革新,流傳到全世界,不只大企業,小工廠更該用「智慧製造」改變現況。

透過網路連結實體物品的物聯網,不只是科技業競逐的領域,近來也越來越多工廠導入,稱為「工業4.0」,為製造業帶來了革新。工業4.0發源地在德國,由政府主導,德國為了鞏固在工業領域的地位,結合產官學界的計畫正如火如茶進行著。

相對於德國將工業4.0定位在長期戰略計畫中,日本卻瀰漫著一股「別跟不上流行腳步」的焦躁感。今年五月以來,光是「效仿德國」的官方及民間團體便一個接一個相繼誕生,但都缺乏具體方向.甚至還有團體發問卷調查,詢問企業「下一步該做什麼?」

德商企管顧問巨擘羅蘭貝格公司(Roland Bergcr)日本聯合代表長島聰表示:「企業合作固然重要,但若只是大家靠在一起取暖就失去意義了。」為了不讓日本的工業4.0僅止於流行風潮,可以從下列三個工業4.0關鍵字實例,來思考企業能怎麼做。

關鍵字一:大規模訂製紡織廠用平板,做客製衣服

身上穿的連身洋裝,就顯示在眼前的螢幕上,只要滑動手上的平板電腦,就能改變螢幕上洋裝的顏色或花色。

這問約二十坪、位於福井市的服飾店Viscotecs,店內雖然只陳列了三十套洋裝,但是透過螢幕操作,卻能「試穿」高達一萬五千倍的四十七萬種款式洋裝。

一旦顧客選定喜歡的花色,訂單資料就會以半自動方式跑遍工廠的每個製程。大約三週後,顧客所訂製的洋裝就會送貨到府。秋冬季服飾每件約六萬日圓(約合新台 幣一萬六千元),雖然有點貴,但是讓客製化商品能在短期內交貨的生產體制,正是工業4.0中所謂的大規模訂製系統 (Masscustomization)。

儘管不是知名品牌,卻因全新概念而獲消費者青睞,今年九月在東京兩家高島屋百貨分店設專櫃。

推出這項品牌的,是中型紡織企業世聯(Seiren)。該公司今年三月發布的二〇一四年度財報顯示,合併營收為一千零三十七億日圓(約合新台幣二百八十億 元)。世聯專門生產布料供貨給世界連合、恩瓦德樫山等服飾大廠,也承攬服飾加工OEM業務,即所謂的「幕後功臣」;現在這個幕後功臣卻自創品牌,走向台 前。世聯的會長兼執行長川田達男說:「透過和顧客直接面對面,我希望做出 『會大賣的商品 』,而不是

『可能會大賣的商品』。」

川田在一九六二年進入世聯時,當時的世聯還只是一家下游廠商,川田負責的工作就是乖乖聽從客戶指示,進行染色與加工業務。

由於當時紡織產業是日本的命脈,光靠加工就能從中獲利,然而當時還是新人的川田卻認為:「不能自己企畫開發,怎能稱得上是企業?」心中滿是無奈。

一九八七年他當上社長,開始拓展縫製與編織等周邊事業,同時開發名為Viscotecs的生產系統。利用像列印機一樣的機械,只針對需要的範圍進行花色印製,在當時可是劃時代的生產架構。

當時川田認為:「是時候該進行變革了,」於是勇敢的從B2B進軍到B2C。

雖然世聯也曾歷經轉型生產零售業者(SPA)失敗的教訓,但川田深信,其他競爭同業所沒有的大規模訂製系統,如果能好好運用成賣點,也許可打開全新的事業出口,因此就在今年投入自有品牌服飾的行列。

從加工廠變成製造廠,再從製造廠變身為品牌服飾商。正因為有明確的目標,才不覺得投入三百五十億日圓(約合新台幣九十四億五千萬元)在IT設備與生產技術 上是一件痛苦的事,也因此才能提早完成大規模訂製系統。預估三年後,光是Viscotecs品牌事業就能每年貢獻二十億至三十億日圓的營收。

關鍵字二:大數據挖土機裝威測器,施工更順

多台建機在原地旋轉、運作,揚起一團風沙,這裡是東京都某個大樓的施工現場。東急建設從今年秋天開始,運來多台裝有慼測器的挖土機等建設機具,在此實地運轉以進行新的實驗。

實驗用的建機總共有五台,以外掛方式裝上GPS(全球定位系統)等各種感測器與通訊晶片。這些裝置會自動將建機的所在地、運作情況、二氧化碳排放量,以及氣溫和下雨與否等所有數據,統統蒐集起來形成大數據資料庫。如此一來就能隨時線上查詢、分析,讓施工更有效率。

東急建設二〇一四年度營收二千六百二十八億日圓,營業利益也高達六十億日圓,連續兩年成長,往後在東京奧運與東急集團澀谷再開發案的帶動下,預估將可參與許多大工程。但是在景氣熱絡的同時,也浮現出一個棘手的問題,就是人手不足。

東急建設土木本部環境技術部課長高倉望說:「過去有許多靠經驗計算出建機數量、運作情形及確切成本的人才,但這樣的人才正在逐漸減少。現在透過建機物聯網的技術活用,希望即使缺乏資深人才,也能精確算出成本價格。」

關鍵字三:智慧工廠機器連網,監督生產免在場

總公司在川崎市的JKB,是一家專門生產醫療儀器所需精密金屬沖壓零件的公司。其位在山形縣的工廠裡,所有沖壓機械全都連網到公司的生產系統。

沖壓師傅上班時,依照生產指令內容,將金屬模具安裝到沖壓機上,接著再將模具上的條碼及自己名字上的條碼讓機器掃描後,裝好材料就可以開始生產。生產數量不須人工輸入,沖壓機上的厭測器會自行記錄產量。

因此,無論在川崎辦公室或山形工廠,每個人都能查詢工廠生產的即時情況。這麼做的最大好處就是在多數人的監督下,不僅能改善交期延宕的情形,也可隨時因應客戶的各種查詢。

JKB是一家年營收數億日圓、作業員只有三十人左右的中小型企業。即使沒有雄厚的資本也能完成智慧工廠,背後是會長平井和夫所堅信的理念:「機械能夠做的事,就盡量讓機械自動化去做;剩下的事情就交由人類的智慧與努力來完成。」

物聯網很好用,但該怎麼用,企業在一窩蜂追求工業4.0潮流之前,該好好思考想達成什麼目的。(Nikkei Business (c)2015 Nikkci Business Publications,Inc.)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725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