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H7N9疫情還沒來 口水戰先開打 詹啟賢重炮轟擊基亞生技背後的祕密

2013-04-22  TWM
 
 

 

H7N9疫情拉警報,但台灣防疫系統從上到下,卻為了誰該出席會議、誰不該而吵翻天,一場充斥著利益算計的搶單攻防戰,活生生在全民面前上演。

撰文‧賴筱凡

未知,是人類最大的恐懼。這是十年前SARS︵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疫情留給人們最深刻的啟示錄;十年後,未知再度籠罩,新形態病毒H7N9來勢洶洶,但台灣人還沒感受到恐懼,可能就已經被一場疫苗投產口水戰,搞得暈頭轉向。

攤開報紙,斗大標題寫的不是「基亞是不合法規業者」,就是「疫苗風波未熄」,外界霧裡看花,搞不懂兩家廠商怎會搶投產疫苗搶得這麼難看。然而,熟知詳情的人不諱言:「問題就出在一紙國家衛生研究院(以下簡稱國衛院)和基亞簽訂的三五○○萬元技轉合約。」話說從頭,得自四月十二日由衛生署召開的「疫苗備製討論會議」說起,原本計畫邀請國光生技與基亞生技,誰知開會日還沒到,國光生技前一天下午就率先發難,拒絕出席。

「會開車但沒駕照能上路嗎?」儘管衛生署副署長林奏延解釋,只是希望先蒐集資料,「防疫作戰還沒開始打,總得知道我們能有多少武器啊。」因此,投產意願、產能、技術都是詢問重點,「我們也向國外四家疫苗廠詢問,國內兩家也問。」四月十二日,衛生署的「疫苗備製討論會議」沒開成,倒是國光生技董事長詹啟賢先高分貝開記者會,直指基亞是不合格的廠商,理由很簡單,「基亞沒有疫苗證照,也沒有CGMP認證過的疫苗廠。」你可能會疑惑,基亞沒有證照的話,稱得上是疫苗廠嗎?關鍵就在於,二○一○年國衛院與基亞簽訂了一紙三五○○萬元的技術授權合約,將國衛院研發的H1N1新型流感與H5N1禽流感等疫苗生產技術,授權給基亞。而這部分的技術,「目前我們一期臨床已經做完,準備進入二期臨床試驗。」基亞發言人歐朝銓說的,正是基亞得以擠進這次疫苗大戰的重要關鍵。

這紙合約內容載明,除了技轉總授權金為三五○○萬元,成功取得上市藥證後,國衛院還可在銷售階段收取六%權利金。由於基亞並無疫苗廠,國衛院為此還將其中一條產線租借給基亞,甚至簽訂生產合約,替基亞生產三期臨床試驗所需要的疫苗。

最近,基亞與國衛院兩年一簽的生產合約正好要在四月三十日到期,搭上H7N9的防疫列車,「我們與國衛院討論,要將H7N9疫苗的生產列入新的合約中。」就是基亞的這項舉動,直接踩中詹啟賢的大地雷。

這麼說好了,基亞就像一個正在學開車的人,而國衛院就是教導基亞開車技術的駕訓班,以目前基亞臨床試驗僅進行至一期,駕照考試才考了三分之一。「一個還沒拿到駕照的人,你就要他開車上路,還要挑戰開大貨車,這樣能上路嗎?」業內人士直言,安全疑慮才是最大問題。

H7N9是全新形態的病毒,連擁有H1N1疫苗生產經驗的國光生技,都得靠著模擬生產(mock-up)的方式,進一步製造出H7N9的疫苗。基亞H1N1與H5N1的疫苗藥證都還沒入袋,就要小孩開大車地挑戰H7N9疫苗,自然淪為詹啟賢口中「不合格的廠商」。

疫情成商機,疫苗廠見縫插針但事情也非一面倒地發展,會讓基亞與國衛院有機會見縫插針,問題出在於,「現在疫情還不明,就算衛生署要採購,第一批需要施打疫苗的高危險群,如雞農、第一線防疫人員等,差不多是二十萬人。」國衛院感染症與疫苗研究所長蘇益仁估計,現在還不到大量採購疫苗的階段。

知情人士透露,依照國光生技的生產規模,要將線上排定時程的流感疫苗製程停掉,改投入生產H7N9疫苗,「訂單量沒有超過五百萬劑,對國光來講,根本沒有經濟效益。」「其實,衛生署大可將這二十萬劑的需求,直接委託國衛院生產,就沒有兩家公司爭論不休的問題。」蘇益仁話說得直白。然而,一旦衛生署要再擴大採購,建立在國衛院H7N9疫苗生產經驗上,依照基亞與國衛院簽訂的授權合約,基亞是有優先技轉權的,屆時,基亞就算手邊H1N1與H5N1等疫苗臨床試驗還沒做完,也有機會爭取衛生署的招標訂單。如此一來,基亞也沒有了臨床試驗還沒做完的障礙,直接走捷徑、拿到H7N9的疫苗投產門票。這對投入多年耕耘疫苗研發的國光生技來說,當然不是一件好事。

對此,「這是一種商業謀略,但我們投入H7N9,絕對不是基於商業考量。」歐朝銓也不諱言,確實存在這條捷徑,同樣的問題,蘇益仁也證實。

疫苗大餅有多大,光看○九年H1N1疫情吃緊,國光生技緊急投入H1N1疫苗生產,當年度就翻身轉虧為盈,大賺五.八八億元,逾八成獲利都是H1N1疫苗的貢獻,自然讓投入疫苗研發多年的基亞眼紅。

蘇益仁就評估,若以一劑二○○元計算,一次採購五○○萬劑的成本就高達十億元,「是否要現在就採購這麼多H7N9的疫苗,衛生署要好好評估。」H7N9防疫大戰還沒開打,口水就先漫天飛,看在經歷過H1N1疫情的前衛生署長楊志良眼裡,除了搖頭還是搖頭。「台灣有沒有能力可以同時負擔兩家疫苗廠,這是很難、也很需要擔當的決定,但我可以說,如果台灣遇到任何事,都先利益算計,台灣政府沒有能力、沒有這個guts(擔當)來做決定。」因為台灣疫苗市場小,政府要扶植疫苗廠,除了能配合政策,自身還要有走出海外市場的能力。看著兩家疫苗廠未戰先鬧內訌,楊志良感嘆:「疫苗投產不是用錢來算、用成本來算,是要用人命來計算。」否則,等到疫情一發不可收拾,就不是向國外藥廠買疫苗就能解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4873

疫情加囤積 價格易漲難跌?急著增加供給 小心端午豬價失控

2014-03-24  TCW
 
 

 

小豬下痢疫情肆虐,國內豬隻在端午節前就面臨供應不足,預期心理導致豬價大漲。專家認為,平抑豬價措施應留待端午節再出手,避免屆時豬價失控。

撰文‧周岐原

今年前兩月,台灣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平均年增率只有○.三九%,但是三月上旬,豬價一口氣大漲一○%,連帶使物價蠢蠢欲動。豬價何時降溫,成為全民關注的民生議題。儘管農委會主委陳保基宣稱,要在兩週內讓豬價合理化,降至每公斤七十至七十五元,但由於豬隻飼養週期較長,至中秋節前,民眾可能都要忍受高於以往的豬肉價格。

當各地傳出豬肉偷竊案,《今週刊》比對歷年資料發現,今年豬價走勢確實令人吃不消。往年,豬價以春節、端午、中秋三節為價格高峰,春節過後,豬價便緩緩下跌。然而今年豬價持續上漲,成為二○○八年以來最高的一年,更在三月四日創下每公斤八十三.一七元歷史新高。

疫情肆虐 六月起供應不足回顧○六年,中國曾因為藍耳病疫情,加上玉米等飼料價格上漲,導致小豬長大的數量嚴重不足,讓豬價狂飆、拉高通貨膨脹,被戲稱為「豬通膨」。如今,台灣豬價何以爆出驚人漲幅?原因也是來自一種疾病:豬下痢(PED)。

去年五月,首先在美國愛荷華州發現的豬下痢,現已蔓延全美二十七州,到了去年底,連台灣也被波及。

台糖畜殖部發言人李宗勳指出,往年國內也曾出現類似疫情,但這次流行的是新病毒株,台糖旗下十九座養豬場,就有十四座出現疫情。屏科大獸醫學院院長鍾文彬指出,此次小豬染病死亡率相當高,「日齡七天以內小豬,死亡率幾乎百分之百。」豬隻從出生到上市銷售,大約需要七個月飼養,以去年十一月至今年一月間,全台共有數萬頭小豬感染下痢死亡估算,養豬協會理事長楊冠章分析:「端午節前後,小豬不足對價格的影響,就會浮上枱面,六、七、八月的豬肉供應,可能比較困難,到九月以後才會正常。」楊冠章進一步指出:「兩個禮拜以內的小豬都死光光。我們從未遇過這個狀況,現在的處理方式也是史無前例,大家都在摸索。」因此對陳保基的指令,他語帶保留:「主委的意思是兩個禮拜以內(達成降價),就努力看看吧!」預期漲價 下游已開始囤積值得注意的是,豬肉供應缺口尚未正式出現,為何漲勢提前在年初就出現?消基會祕書長雷立芬直指:「有商人在囤積(豬肉)。」雷立芬解釋,和往年相比,市場每頭豬重量略增,供給量未銳減,顯示是下游廠商預期漲價、提前買肉,帶動價格上揚。她坦言:「現在(豬價)還不到反映下痢疫情的時候,不論由台糖增加供給,或是進口豬肉,還是會被下游囤積起來,並沒有真的調節到市場,應該把囤積的人先找出來。」由清明節到端午節,祭祀、包肉粽等需求即將湧現,雷立芬認為,台糖增加供給或進口豬肉等措施,應該延後,才能有效抑制漲勢,避免豬價在端午節進一步失控。

數字會說話,觀察自○八年以來,每年元旦至三月十五日間的豬隻交易平均數,今年的二.四九萬頭,並不是最低數字,今年的數量,甚至比一二年、○八年同期還要多。

既然供給暫無短缺,是不是在需求端有業者囤積豬肉?另一業者低調回應:「預期後面會缺豬,到時候,一定是以溫體豬肉優先(供應消費者),冷凍廠商預先準備,也是無可厚非啦。」說明漲價來自下游囤積的傳言,似乎不是空穴來風。

目前台灣進口的豬肉來自美國、加拿大、丹麥、荷蘭,佔消費量約八%。增加進口能否緩解國內豬價?答案是未必。因為在美國,小豬下痢疫情肆虐,同樣刺激豬價大漲。

以四月將到期的芝加哥瘦肉豬期貨為例,價格已漲到每磅一一九美分(相當於每公斤新台幣七十八.六元),如果加計海運來台的運費,此時進口美國豬肉,成本並不比國內豬肉來得低廉;還有瘦肉精檢疫等敏感的政治問題待解,恐引爆更大爭議,因此增加進口,實在稱不上理想的替代方案。

從去年十一月,豬隻下痢疫情爆發以來,豬價幾乎一路上漲,直到最近打破歷史紀錄;政府當局既未提早因應,現在又倉促擬以增加供應的作法應對,更有可能資源錯置,把未來需求高峰期可用來壓抑豬價的供應量,提早投入下游囤積商人的冷凍櫃裡。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4657

新藥試品告罄 埃博拉疫情死亡人數超過1000人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104094

埃博拉

美國國家廣播公司11日報道,美國生物科技公司ZMapp將所有庫存的,用於抗擊埃博拉病毒新藥的試品全部送往西非後,新藥試品告罄。

世界衛生組織(WHO)表示,埃博拉疫情已經導致1013人死亡。

利比里亞政府上周五直接向美國總統奧巴馬請求藥物,用以治療感染埃博拉的醫生。

對此,美國衛生與公共事業部發言人表示,美國當局通過接洽藥商和利比里亞當局,已經給予他們幫助。但尚不清楚藥物何時會被運往當地。而Mapp也未透露新藥運往了哪個國家,以及他們運送了多少新藥試品。

利比里亞當局在聲明中表示,世界衛生組織已經獲得了用以治療埃博拉的藥物。據悉,迄今只有3人獲得了ZMapp的藥物,其中兩人是美國人——醫生和醫療救援人員;而另一位則是75歲的西班牙牧師。

世界衛生組織11日召開特別會議,討論這種新藥試品運用在人體上可能產生的倫理問題。美國疾控中心此前曾多次強調,關於新藥的影響仍無從得知,需要很長時間的臨床實驗才能觀察清楚。

據世界衛生組織,埃博拉疫情目前已登記在案的受感染病例有1848人,包括疑似和已確診的病例。感染埃博拉病毒的人臨床反應有高燒、嘔吐和出血。

第一例埃博拉病毒感染者於3月確診,感染者來自於幾內亞,隨後疫情在西非多個國家蔓延。此次世衛組織發布的新感染報告,是從8月7日至9日統計而成,這段時間里有超過52人死亡,69人感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8568

埃博拉可能感染超過兩萬人 遏制疫情將耗資4.9億美元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107233

世界衛生組織表示,在西非埃博拉病毒爆發得到控制之前,將有超過2萬人可能感染該病毒,而遏制疫情將至少耗資4.9億美元。(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世衛組織稱,感染人數正在加速上升,超過40%的感染發生在過去21天內。

在一份應對埃博拉病毒的路線圖中,世衛組織稱,在一些地區,病例數量可能兩倍甚至四倍於上報的數量。

2014年埃博拉病毒的爆發繼續朝著令人擔憂的方向發展。利比里亞、幾內亞和塞拉利昂正在努力控制不斷升級的疫情。這些國家缺乏衛生系統,赤字嚴重並且彌漫著恐懼。

世衛組織的目標是在6-9個月內,阻止埃博拉病毒的傳播。該病毒已經感染了超過3000人,成為該病毒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爆發。埃博拉已經導致了超過1550人死亡。

目前,針對埃博拉沒有治愈方法,而各國正在加緊研制相關藥物。

美國生物防禦辦公室(Office of Biodefense)負責人Michael Kurilla向彭博新聞社表示,美國科學家將最快於下周開始招收患者,進行葛蘭素史克疫苗的安全試驗。

病毒通過直接接觸感染者的體液進行傳播。它會導致發燒、腹瀉、肌肉疼痛、嘔吐等癥狀。隨著它的發展,感染者還會出現眼睛、耳朵和鼻子出血等癥狀。在過去,死亡率高達90%。在此輪爆發中,約52%的感染者已經死亡。

醫生通過給患者補充水分,輸血和使用抗生素等方法來對抗感染,並希望人體免疫系統能最終戰勝疾病。

世界衛生組織和援助組織都在努力控制埃博拉。對疾病的恐懼和對救援人員的不信任使得有些家庭隱瞞感染埃博拉的事實。而非洲的葬禮習俗(與屍體接吻)幫助了埃博拉病毒的傳播。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0023

埃博拉疫情擴大 中非或成為第二個病毒爆發源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107142

非洲中部地區地區新一輪埃博拉疫情開始爆發。此前該“出血熱”病毒在西非塞拉利昂、幾內亞至少奪走1,427條生命。

剛果(金)衛生部長卡邦格(Felix Kabange)周三確認,剛果(金)確診的埃博拉病毒感染者已增至6人,另有36個可能感染和疑似病例。目前政府已將疫區封鎖,聯合國駐剛果(金)穩定特派團也中止了在疫區的巡邏任務。

剛果(金)疫情爆發,意味著埃博拉已經擴散到非洲中部。世界衛生組織(WTO)發言人稱,目前病毒正在以“前所未有”速度爆發。

事實上歷史第一宗確診的埃博拉病例就是在剛果被發現。

美國Vice新聞援引哥倫比亞大學流行病學教授Stephen Morse觀點稱:“雖然埃博拉病毒通常在一個地方爆發,但同時出現兩個傳染源也並非聞所未聞。”

“事實上埃博拉在剛果(金)農村地區的爆發更為常見,而此前在西非爆發的疫情較為罕見。”

埃博拉病毒是迄今發現的致死率最高的病毒之一,尚無有效治療方法。埃博拉病毒可引發埃博拉出血熱,潛伏期可達20天,故又稱為“出血熱”癥。

感染埃博拉病毒的已知主要渠道是直接接觸感染者的血液、分泌物及其他體液,或接觸死亡感染者的屍體。

目前只有使用實驗性藥物ZMapp對抗病毒,此前有一名美國醫生和護工在使用ZMapp後完全康複。但ZMapp藥物數量稀少,並且有些感染者使用後並無療效。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0035

德國埃博拉防疫專家:利比里亞和塞拉利昂疫情已無法控制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8190

0,,17914157_401,00

當利比里亞政府對West Point區進行隔離時,沮喪的人們群起抗議

上周二,利比里亞國防部長表示,致命的埃博拉病毒就像野火一樣蔓延,並希望聯合國給予更多的、援助。而如今,一名奮戰在防疫一線的德國埃博拉專家的話卻讓更多人震驚:利比里亞和塞拉利昂的疫情已經無法控制,他和同事都已徹底失望。

據德國之聲,來自漢堡Bernhard Nocht研究所的熱帶醫學專家Jonas Schmidt-Chanasit表示,他和同事已經徹底失望了:“這些國家(塞拉利昂和利比里亞)錯過了最佳的疾病防治時期,如今要控制它難上加難。”

Schmidt-Chanasit稱,如果接下來沒有大規模的援助,該病毒會“成為流行疾病”。換句話說,這里幾乎每個人都會感染,很多人可能喪生。

他強調說,希望國際援助不要停止。但就塞拉利昂和利比里亞來說,已經“無力回天”。

他表示,眼下最重要的事情是防治病毒蔓延到其他國家,去幫助那些“還可能控制住疫情的國家,比如尼日利亞和塞內加爾。”

不過,並不是所有人都像Schmidt-Chanasit那麽悲觀,他的言論在德國民間疾病援助機構Welthungerhilfe引發了很多不滿。

該機構發言人斥責這樣的表態“缺乏建設性”。

德國之聲援引該機構塞拉利昂協調員Jochen Moninger的話稱,Schmidt-Chanasit的聲明“很危險,而且是錯誤的。”

Moninger在塞拉利昂住了四年,曾親身經歷埃博拉爆發的全過程:“防治措施已經開始起到效果,問題是可以解決的,疾病會被控制住。如果我完全失望,我早就收拾包袱帶著家人離開這里了。”他表示,他和家人都會繼續留下來。

目前,塞拉利昂政府已經要求對發病者家屬進行21天的隔離觀察,Moninger指出,這種方法很有必要,也很有效。

他表示,他並不清楚利比里亞的情況。但他確實聽說“情況很糟糕”,他承認Schmidt-Chanasit的觀點“可能有點接近真相”。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報告,利比里亞並沒有采取和塞拉利昂那樣幹那個的隔離措施。埃博拉感染者會在首都搭成出租車去尋求治療。而出租車、摩的正是病毒傳播的最主要方式。

但Moninger表示,“傳播悲觀情緒是危險的”,有許多人的生命正在受到威脅,“這種聲明只會讓情況更糟。”

世界衛生組織新聞發言人Fadéla Chaib表示,這兩個國家“當然仍有希望。我們可能在6到9個月內控制住疫情。”不過,她也承認,利比里亞的疫情“尤為嚴重”。

她說,每新開一座埃博拉治療中心,就有大量病人湧入,遠遠超出中心的接待能力。利比里亞的案例數是最多的,而且死亡率高達60%。

如今,已經有超過80名醫護人員染病身亡,情況越來越惡化。世衛組織此前預計,本月內將新增數千名埃博拉病例。

她說:“我們會竭盡所能,防治埃博拉疫情,我們不會放棄西非。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1868

帶原者一個小謊言 攻破美國重重防疫網 伊波拉疫情升溫 台灣準備好了嗎?

2014-10-13  TWM
 
 

 

繼美國境內出現第一起伊波拉案例後,西班牙也傳出護士因照顧伊波拉患者染病的消息,美國總統歐巴馬更宣示加強機場警戒。種種情勢令疫情霎時升溫,而一旦伊波拉來襲,台灣的防疫體系將如何因應?

撰文‧ 蔡曜蓮、張佳婷

在西非延燒八個月之久的伊波拉(Ebola)疫情,九月底發生首起非洲外的案例,而且還是發生在世界經貿中心的美國,令人憂心會不會是山雨欲來的前兆——世界其他地區將淪陷?

相隔不到一周,歐巴馬宣示加強美國機場檢疫,十月七日西班牙就傳出護士因照顧伊波拉患者遭感染。死亡率約七成的伊波拉病毒,如果逼近亞洲、甚至台灣,我們的防疫體系有能力應付嗎?

就像災難片的開頭,都是一連串漫不經心的小事端,四十二歲的賴比瑞亞籍男子鄧肯,九月二十日前往美國德州探親,從賴比瑞亞機場離境時,在機場問卷上的「是否照顧過伊波拉患者」,他撒了小謊,勾選「否」,上飛機前一路通關量了三次體溫,都沒有測出異狀。鄧肯入境美國五天後,因發燒嘔吐前往就醫。護士知道他剛由非洲回來,做了初步抽血檢測,卻沒有針對伊波拉做任何篩檢,院方給了抗生素與止痛藥就讓他離開。直到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介入時,已經是六天之後的事情。

一個謊言與醫護人員的缺乏警覺心,導致與鄧肯接觸的百餘人暴露在染病風險中。由於伊波拉病毒潛伏期為二到二十一日,其間沒有任何症狀,也不具傳染性,所以鄧肯能夠通過機場檢驗,同時不需要擔心病毒會因此散播出去。但伊波拉發病後,患者的體液即具感染力,舉凡性行為或病患的口水、汗水、排泄物及嘔吐物等直接或間接碰觸到他人的傷口、黏膜,都可能導致傳染;間接接觸病人用過的床單、衣物等,也可能成為感染原。

染病關鍵

間接接觸,摸水杯也中招其中,間接接觸是導致許多前往西非進行人道救援的醫護人員染病的關鍵。從電視上看到醫護人員都全身防護戒備,為何他們的感染率還是很高?

衛福部疾病管制署防疫醫師羅一鈞曾於非洲奈及利亞協助伊波拉防疫工作,他表示,當地醫護人手不足,工作量超載,加上天氣炎熱,醫護人員穿著防護衣一整天後,於脫衣過程疏於防範,因沾染到衣服上的病毒而遭受感染,「即使自己處處防範,也可能因為同事的不小心而染病;假使同事手上沾有防護衣上的病菌,你摸到他握過的水杯後進食或揉眼睛,都可能導致感染。」但對照非洲的醫療資源,美國防疫做得比較徹底。美國當局在鄧肯發病之後,立即展開追蹤工作,遭認定的可疑案例,包含鄧肯家屬與鄰居,大約五十人都已遭到居家隔離的禁令,直到十月十九日前,不得離開家門半步;鄧肯的公寓除全面消毒外,甚至有武警駐守,嚴防任何人靠近。

據︽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統計,伊波拉死亡率高達七成,而十年前SARS(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的死亡率也不過一成。雖然,依波拉要從美國擴散的機率不高,但是疾病管制署新興傳染病整備組組長楊靖慧表示,「相較美國的案例是由境外移入,西班牙受感染的護士是首位在戒護完善的院區內受到感染,其感染原因仍然不明,值得高度注意。」羅一鈞認同伊波拉病毒由美國傳播至台灣的機會不大,因為鄧肯病發後的追蹤隔離,已能有效阻止疫情擴散。只是任何災難疏失被稱為「疏失」,都是災難發生後的後見之明。

美國再怎麼應變迅速,都已經是鄧肯病發後一周的事,即使布下天羅地網,只要有漏網之魚,就可能使疫情加劇。假使台灣不幸發生首起病例,我們能像美國一樣應變嗎?

防疫難題

社會汙名化,病人不敢坦承對此,楊靖慧表示,「如果台灣像美國一樣有境外移入案例,只要及早發現,徹底隔離,就能有效控制疫情。」她進一步強調,「台灣醫界經歷過SARS洗禮後,已經訓練有素,發展出有效的應對方案。更何況和SARS透過飛沫、空氣傳染幾乎防不勝防相比,伊波拉病毒必須透過體液直接或間接接觸傳染,只要徹底做好隔離措施,疫情控制相對容易。」即使出現首例病患,防疫機制也能立即啟動,以台北為例,若有案例發生,可送往聯醫和平院區,其完備的醫療戒護,不會讓病患淪為人球。

不過,羅一鈞特別指出,目前防疫的困難點,「只要發現病人加以隔離,就不會有後續的傳播,但是現在的難題,是怎麼早期偵測到病人?」他觀察,「為什麼病人要害怕?因為人心和社會汙名,不知道坦白之後會受到什麼樣的對待,害怕拖累家人朋友,因此第一時間試圖隱瞞。」此外,研發疫苗也是防堵疫情的一道重要關卡,目前有數款疫苗在研發,臨床實驗尚未完成。治療伊波拉病毒的藥物中,進展最快的有兩款,分別為美國Mapp生技藥廠開發出的ZMapp,以及日本富士軟片的抗流感藥物,兩者皆於動物實驗有效,人體效力仍未明。

雖然伊波拉的傳染力不如SARS,但其高度死亡率引起全球矚目,民眾前往疫區旅遊,還是小心為上。

你一定要懂的

伊波拉病毒

起源

1976年在非洲薩伊北方城鎮爆發,目前病毒有五種類型,此次非洲流行的是薩伊型。

潛伏期

從2至21天不定。潛伏期期間不會傳染,病發後才有傳染力,疾病後期體內病毒量最高,傳染力最強。

症狀

嘔吐、腹瀉、休克等,五成以下的病人有出血症狀,目前死亡率七成。

傳染途徑

體液接觸傳染,病人的口水、汗水、血液、排泄物等都是感染原,一旦病人體液直接或間接接觸他人的傷口、黏膜等,都可能導致傳染。

醫療進展

目前有七款研發中的疫苗,進度最快者屬世界衛生組織旗下的兩款;相關治療藥物進展最快的也有兩款。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5183

德國麻疹疫情比美國更嚴重 禍起前南內戰?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2/4573621.html

德國麻疹疫情比美國更嚴重 禍起前南內戰?

一財網 盛媛 2015-02-08 14:51:00

很多美國或者德國人從未面對過麻疹,這使得發達國家的家長更容易受到持續進行的關於疫苗安全性辯論的影響,從而拒絕讓孩子接種疫苗,或未能確保自己孩子接種足夠劑量的疫苗

    

僅今年1月就超過100例的麻疹疫情令美國人震驚,然而在歐洲,當前德國的麻疹疫情比美國更加令人擔憂。

德國官方曾希望在今年完全消滅麻疹,不過統計數據顯示,僅今年1月德國就出現了254例新增麻疹病例,主要發生在柏林。如果考慮到德國人口僅為美國的1/4,那麽相對於總人口來說,1月份德國的麻疹疫情就比美國嚴重10倍。

接種率過低

美國《華盛頓郵報》稱,就兩國疫情而言存在一個顯著差異,即麻疹疫情的爆發在德國並沒有引起太多的註意,既沒有引發關於所謂疫苗風險的爭論,也沒有成為媒體報道的頭版頭條,而在美國,麻疹疫情已經成為近幾周來的熱點新聞。原因很簡單,在過去幾年中,德國曾經歷過更嚴重的疫情。

然而,專家們認為忽視疫情存在著顯著風險。“柏林疫情的爆發是一次發人深省的挫折。” 德國羅伯特—科赫研究所(Robert Koch Institute)所長席德樂(Anette Siedler)說,“總之,德國的免疫接種率太低了。”

但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德國已經是世界上1歲以下兒童免疫接種率最高的國家之一,接種率達到97%,相比而言美國則只有91%。那麽這些新病例從何而來?德國專家稱,在所有接種過疫苗的德國兒童中,有1/3要麽缺乏足夠的免疫力(通常需要二次接種),要麽接種疫苗的時間太晚。

為何傳播如此之快

此番大部分感染麻疹病毒的是成年人,但官方統計卻僅僅考慮到兒童。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情況也類似,當地大部分感染的是成年人。尤其是出身年份在1970~1990年之間的人,由於當時公共衛生官員沒有嚴格的接種建議,很可能錯過疫苗接種。盡管兒童通常更可能被傳染,令人擔憂的是成人感染整個疾病的過程會格外嚴重。

據世界衛生組織(WHO),麻疹是一種由病毒引起的傳染性極強的嚴重疾病。1980年,在廣泛開展疫苗接種之前,估計麻疹每年造成260萬人死亡。盡管已具備安全有效的疫苗,但麻疹仍是造成全球幼兒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2013年估計約有14.57萬人死於麻疹,其中多數是5歲以下兒童。免疫接種對於減少麻疹死亡具有重要影響。2000~2013年間,麻疹免疫接種防止了估計1560萬人死亡。全球麻疹死亡人數下降了75%,從2000年的54.42萬例下降到2013年的14.57萬例。

德國疫苗接種不足的原因和美國也比較類似。在這兩個國家,麻疹看似是已經“被消滅”,人們開始對接種免疫放松警惕。在發展中國家,麻疹爆發帶來的可怕後果仍無法忽視,相反,很多美國或者德國人從未面對過這種疾病,這使得發達國家的家長更容易受到持續進行的關於疫苗安全性辯論的影響,類似的辯論令一些家長拒絕讓孩子接種疫苗,或未能確保自己孩子接種足夠劑量的疫苗。

在德國,截至目前感染病例僅限於該國首都及周邊,比如柏林和勃蘭登堡等地。

南斯拉夫內戰或是罪魁禍首

去年10月,德國地方政府首次註意到在來自塞爾維亞和波黑的避難者中存在麻疹感染病例。病例增加的一個潛在原因可能是上世紀90年代的南斯拉夫內戰打斷了該地區的疫苗接種項目。總之,幾乎所有被感染的病人都表示沒有接受過疫苗接種。

德國容納避難者的空間有限,有移民抱怨稱他們被迫生活在很小的空間中,而沒有患過麻疹又沒有接種過疫苗的人,近距離接觸過麻疹病人後90%都可能感染上該病毒。因此,羅伯特•科赫研究所建議德國政府特別註意來自波黑的避難者的疫苗接種狀況。

彭博公共衛生學院流行病學助理教授萊斯勒(Justin Lessler)表示,麻疹在美國的爆發可能有相同的起源。“美國有幾個社區與流行麻疹以及疫苗接種率低的國家關系密切,這當然存在風險。”他說,“自2001年,美國爆發的疫情曾被發生於羅馬尼亞、肯尼亞、瑞士等地的疾病點燃。”

不過,一味地將麻疹疫情爆發歸咎於移民也會產生誤導。和德國、美國相反,很多非洲和拉丁美洲國家聲稱已經成功消滅該病毒。

編輯:應民吾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1259

MERS疫情致一兩成韓國遊退團 自由行產品退訂損失大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6/4629588.html

MERS疫情致一兩成韓國遊退團 自由行產品退訂損失大

一財網 樂琰 2015-06-08 21:19:00

業界表示,其實韓國大部分地區都很安全,尤其濟州島等並不涉及疫情,然而遊客有恐慌感的心理陰影,因此每次發生突發事件都會影響到旅遊產業。

旅遊行業的脆弱性又一次得到了印證。由於韓國MERS疫情發生,這幾天中國遊客赴韓國旅遊受到影響。

《第一財經日報》6月8日從各大旅行社和旅遊機構獲悉,這一陣有約10%~20%赴韓遊客退團或改道其他旅遊目的地,而作為郵輪旅遊主力線路的韓國遊,部分企業也改道了日本。業界表示,其實韓國大部分地區都很安全,尤其濟州島等並不涉及疫情,然而遊客有恐慌感的心理陰影,因此每次發生突發事件都會影響到旅遊產業。

退團、改道

不論是地震還是疫情,這類事件發生後,旅遊企業的電話是最忙的。

“我們這幾天的咨詢電話非常多,基本都是此前報了韓國旅遊團的客人來詢問安全性的。大部分客人並不會直接退團,畢竟報名出行都是起碼一個月前就決定的,如今要退團也挺麻煩。但是旅遊業非常脆弱,人們的心理陰影很難完全消除,因此依然會有部分客人退團,大約在10%左右。”一家大型本土旅行社國際部負責人告訴記者。

芒果網副總裁邱佳表示,跟團遊會深入韓國市區,因此會受疫情影響,芒果網以韓國為目的地的跟團遊存在一定的退訂情況。

記者多方采訪獲悉,市場整體的退團比例約在10%—15%,另外還有部分遊客則采取了改道的方式,通常會改道東南亞地區,因為相關的費用相當,而且簽證也比較方便。

值得註意的是,韓國遊由於價格便宜、簽證便捷且購物和整容等項目發達,一舉成為中國遊客出境遊目的地的第一名,其中郵輪旅遊更是一支“催化劑”,隨著濟州島免簽證等策略發布,郵輪旅遊赴韓的中國遊客不計其數。

不過,這次的疫情也影響到了節節攀升狀態的赴韓郵輪旅遊。

“其實,韓國MERS對於人與人之間的傳播並不迅速,而且濟州島和釜山等地區基本都是安全的,尤其是濟州島,這是個離島,所以是相對很安全,一些剛從濟州島回來的遊客反映當地一切正常,遊客都很安全。可是還未出行的遊客依舊會有心理陰影。所以郵輪公司也進行了目的地的改道。我們宣布,6月27日的藍寶石公主號攜程包船更改航線,沿途停靠口岸從韓國‘釜山-濟州’改為日本‘沖繩’,郵輪將在沖繩港口停靠16小時,岸上遊行程時間也將達到史無前例的至少10小時。6-7月正是沖繩的最佳旅遊時節,所以改道後的產品也不錯。”攜程度假部負責人告訴記者。

攜程方面進一步表示,相較停靠韓國,雖然停泊日本港口將帶來更高昂的港務費、岸上遊費用,但攜程郵輪會承擔超出的費用,該班期仍保持原價不變。其余的攜程包船,也在積極溝通航線的更改事宜。其中涉及與郵輪公司、港口空檔、其他船公司的多方協調。

退款如何處理?

既然退團和改道成為目前處理韓國旅遊線路的方式,於是就涉及到退款問題。

“ERS疫情爆發以來,芒果網對疫情一直保持高度關註,並時刻註意以韓國為目的地出境遊產品的安全。為保障遊客安全,芒果網已調整產品,首先加強對旅韓遊客的防疫教育和提醒,建議他們少去疫情爆發的地區觀光旅遊;芒果網開發了更多的海島遊產品作為韓國遊的暫時替代品。”邱佳指出對於赴韓國的跟團遊,如果客人選擇退團則芒果網給予全額退款;但是自由行的客人由於機票和酒店是分別預訂的,所以可能要按照航空公司和酒店方面的約定來退款,可能會有一定比例的損失。

途牛則表示,盡管目前行業都未接到國家旅遊局、省旅遊局等部門關於禁止赴韓國、中東地區旅遊的警告,但其已經第一時間啟動出遊保障基金,對於7月底之前出遊看過的跟團遊和自助遊的遊客,如果遊客有退團需求則途牛將按照與遊客簽署的合同進行核損,並分擔遊客退團損失的一半。

攜程方面表示,已經預訂產品的每位客人都會接到我們的電話通知。如果遊客不願更改行程,仍希望前往韓國,可改簽為後面的韓國行程,其將給予每人100元的改訂優惠。

“退團退款其實在出行前的合同中是有約定的,比如提前多少時間退團則退款百分之多少,有些特別低價的產品可能很難退全款。而自由行產品一般都會有損失,因為機票和酒店方面通常對於退改簽都有規定,越是接近出行時間臨時退票則遊客損失越大,而旅行社也很難替遊客承擔這部分損失,因此自由行客人還是得做好承擔一定損失的準備。跟團遊客人則相對比較有望獲得全額退款,當然也要看旅遊企業各自的退款策略。”佳琦旅遊創始人瞿佳表示。

編輯:於百程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8366

韓MERS疫情破表 香港禁前往 台灣還在觀望

2015-06-15  TWM


韓國MERS(中東呼吸症候群)疫情爆發不到一個月,擴大至近三千人隔離觀察。韓國副總理認為,疫情須從目前的「注意」上調到「嚴重」的最高等級。

新加坡率先取消或延後往韓國的校外參訪;香港官方對韓國發出紅色警示,旅遊業全部取消本月赴韓旅行團。

相形之下,台灣「沒那麼緊張」。至九日晚間,我國外交部對韓國首爾地區(含京畿道)仍維持「黃色」旅遊警示(檢討應否前往),韓國其他地區維持「灰色」。不僅有輿論疾呼應該上修警示層級,就連行政院消保處也希望可以調整。

為什麼台灣不上修?其實跟旅行社退費不無關係。原來,「黃色」警示時,按照解約日距出發日間距可退五至九成費用;「橙色」警示時(避免非必要旅行),旅行社須退費九五%,紅色警示(不宜前往)時,須全額退費。官方決策要在消費者與業者間取得平衡。

外交部表示,警示層級會參考疾管署評估,而疾管署防疫醫師羅一鈞認為,目前韓國疫情仍以「院內感染」為主,黃色警示算是適切判斷。

依此推斷,恐怕韓國疫情有擴散到社區感染之虞時,台灣旅遊警示才會再調高。

(陳柏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023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