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政府出手任總王國瓦解

2009-03-26  NextMagazine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陳家強,上週完成立法會「雷曼迷債」作供,其間被轟後知後覺,人人笑他「傻強」。前車可鑑,三週後出席研訊的金管局總裁任志剛,深恐在九月退休前「衰收尾」,有傳最近頻找泛民議員,希望「高抬貴手」。

然而,此刻最想趕絕任總,非煲呔莫屬。人工比特首還要高的任總,與四代財爺關係欠佳,十六年不僅他特權多多,金管局亦變得「無王管」。港府內部消息稱,雷曼民怨直指金管局,政府乘勢粉碎任總獨立王國,第一招是大減下任總裁年薪至少一百萬。

一向高傲的任志剛,不想在下月十四日的立法會聆訊中,淪為「傻強」第二,有傳最近頻約泛民議員飯局,表面上是釐清金管局在雷曼事件上的角色,實則是言明自己「早」就示警,只是政府財金官員「遲鈍」。飯局對象包括泛民議員甘乃威、劉慧卿及涂謹申。

雖 然三人否認,甘乃威還辯護:「我哋加入呢個調查小組,唔可以接觸證人,點可以食飯呀?」但有「保皇黨」議員說:「佢(任總)想將個責任推落政府身上,我哋 一定幫政府啦,所以搵我哋無用;泛民一直最出力搞雷曼,佢哋抦官都勁啲,任總冧泛民,作供時唔好踩咁盡!聽講最近頻頻食飯。」

減薪一成

這 邊廂任總努力拉攏,力保江山,那邊廂,政府已部署粉碎他辛苦經營十六年的獨立王國。原來曾蔭權不滿任總處理雷曼迷債回購的做法,尤其金管局一直未配合政 府,向銀行施壓交出回購方案,要特首在施政報告記者會時親自向銀行發下最後通牒。故之後放風「每個人都會退休」,暗示任總九月約滿,「冇得留低」。

政府消息稱,金管局總裁掌管一萬四千億外匯儲備,太重要,不能全球招聘,煲呔器重的特首辦主任陳德霖應順利接任,他上任後第一件事要自減人工。

任總○七年年薪一千零卅多萬元,超過英美央行行長,一直受人抨擊,在經濟不景下,下任金管局總裁年薪會大減超過一百萬,約一成。另外,任期定為三至十年,新總裁的國籍要求亦要與主要官員看齊。

曾任金管局副總裁的陳德霖,○七年由年薪千萬的渣打高層,屈就年薪三百五十多萬、但位居權力核心的特首辦主任,今次當金管局一哥,區區減一成人工並不介意。

行內人都笑,「攞命陳(陳德霖花名)本來係任總手下,好幫得手,但任總一直頂住佢,又唔退休,佢嬲起上嚟先辭職。估唔到一個屈尾十又返到去,先前曾蔭權帶佢去北京見阿爺,無異議喎,今次任總呢個位擺明係俾佢食,由三百幾萬(年薪)換番九百萬,賺晒啦!」

重返阿松時代

先 削總裁人工,政府下一步是削金管局權力。曾任政府高官的議員葉劉淑儀,最明白政府高層怎不忿任總,「任總嘅任期簡直離譜,連美國聯邦儲備局局長都有任期, 佢點可以冇?我未見過一個獨立機構的總裁,人工跟得住銀行大班、坐車要跟大官坐AM78,連車牌都係佢揀,因為聯繫匯率七點八,權傾朝野,幾代的財政司都 要睇佢面色,簡直係一個獨立王國。」

AM78屬政府車牌,本刊曾向政府車輛管理處詢問,回覆是金管局屬政府一部分,可使用政府車牌。但其他法定機構如貿發局、機管局及醫管局為何無AM車牌用?發言人則稱那些不是政府機構。金管局明顯享有特權。

特權之外,金管局人數亦由最初成立的三百二十四名,增至高峰時六百廿二人;單是金管局旗下的經濟研究部,共聘有三十五人,港府只十三人,其助理總裁的薪酬,平均月入三十三萬,較政府經濟顧問陳李靄倫的十六萬元,多出一倍。

 

政府希望陳德霖上任後,能把金管局權力帶回前任財爺梁錦松時代。任志剛七一年加入政府時只是一名統計處的統計師,八二年獲任命為首席助理金融司,當年港府宣布港元與美元掛鈎,時任丙級政務官的任,是唯一有份參與制定政策的華人官員,後來他出任外匯基金管理局局長。

由於過渡前後,港府需要一個機構管理龐大外匯儲備來穩定人心。港府於九三年成立金管局,並將外匯基金管理局與銀行業監理處合併而成,由任志剛擔任總裁,年薪約六百萬元。

梁錦松○一年出任財政司司長,出身摩根大通的梁,對貨幣政策熟悉,他一上場,欲削任權,任即建議設立「管治委員會」,議決金管局高層任期、人工等事項;委員是任總友好,如富聯國際的鄭維志、中信泰富的范鴻齡、新鴻基的郭炳江等,叫梁無法直接沾手金管局事務。

梁不是省油的燈,以白紙黑字釐清財政司司長與金管局的權責,界定財政司司長負責制定本港的貨幣政策目標,金管局只負責執行,限制金管局權力。可是,梁不久因偷步買車落台,新任財爺唐英年對財經事務不熟悉,任由金管局再度進入無王管狀態。

北上當官

任 總能當上金融沙皇,除了天時地利,還有官場、商界和中央的深厚人脈。官場上,任志剛最老友要數前財經事務局局長許仕仁,九八金融風暴,曾蔭權、任志剛和許 仕仁組成「鐵三角」,擊退外滙炒家。任、曾二人合作不算融洽,幸中間有共同老友許仕仁協調;但許年初退出政府,沒有防火牆,曾終忍受不住要任退休。

商界方面,任總私交最深要算中信泰富集團主席榮智健,○一年本刊揭發任與妻子葉小慧住在淺水灣道南灣大廈豪宅單位,正是由榮智健九九年以公司股權形式,轉讓給任志剛堂兄任錦光。現時該單位已由任志剛個人名義全資擁有。而葉小慧現於新香港隧道有限公司擔任總經理,隧道公司大股東是榮智健當主席的中信泰富。但隨着去年中信泰富因購衍生金融工具損手百多億元,榮智健形象大跌,很難在商界支持任總。

 

中央方面,任志剛與兩代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戴相龍及周小川一直友好。戴離開央行後擔任天津市長,○七年公布天津為全國港股直通車試點總站,一度叫港股升上三萬二點歷史高位。只是中央認為直通車冒進,把戴調任全國社保基金理事長。

至於常跟任總北京茶聚飯局的周小川,雖仍穩坐央行行長一職,但去年王歧山升任國務院副總理,周頭上多了這個上司,掌控金融事務的力度大不如前,去年十一月在美國出席G20峰會時,中國五名參加財長保爾森晚宴的官員,有王歧山、曾俊華及任志剛,卻未見周小川同行。

但金融海嘯未退,熟悉金融體系運作的任志剛仍得中央器重,任總今次離任,隨時加入中國財金體系,焉知非福。

薪高冠全球

金管局總裁任志剛︰$10,337,000

美國聯儲局主席伯南克︰$1,450,800

英倫銀行行長金恩︰$4,505,122

歐洲央行總裁特里謝︰$3,728,722

任總檔案

1971年︰加入政府為統計師。

1976年︰調任經濟主任。

1982年︰為首席助理金融司,開始參與香港的貨幣與金融事務。

1983年︰協助推行香港的聯繫匯率制度。

1985年︰出任副金融司。

1991年︰獲委任為外匯基金管理局局長。

1993年4月︰金管局成立時擔任總裁。

1998年︰金融風暴初期,任志剛靠「一招」抽高港元拆息,擊退狙擊港元的外國炒家。

同年8月︰與當時財政司長曾蔭權、財經事務局局長許仕仁合作,花千億港元入市買股,擊退大鱷,其後成立盈富基金將港股出售。

2001年︰獲特區政府頒授金紫荊星章。

2007年︰財政司司長曾俊華致函任總,確定任期至09年9月完結,任接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989

加多寶的經銷商隊伍會迅速土崩瓦解嗎? 陶博士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e1bb2301012ygm.html
廣藥集團5月11日拿回王老吉商標,6月3日新裝紅罐王老吉即隆重上市。王老吉與加多寶生死商戰的核心重點轉向銷售渠道的血拼。

以我多年的市場營銷教學與實踐經歷來看,廣藥集團推出新裝紅罐王老吉的速度應該是遠遠超越了市場預期。

為什麼國有企業廣藥集團的效率會如此之高?細細思量一下,發現有其合理的解釋,甚至是有其必然性的。

廣藥集團之所以能夠如此迅速地推出新裝紅罐王老吉,最大的因素之一是供應商與經銷商的大力支持,最重要的一點可能是原來加多寶的供應商與經銷商迅速倒向了廣藥王老吉。

原來我認為,廣藥王老吉與加多寶涼茶的競爭,前景很難預料。因為,我原來認為,商標可以一夜之間拿回來,但銷售渠道不可能一夜之間擁有,快速消費品競爭的最重要的核心關鍵點之一在於銷售渠道的競爭,加多寶原來擁有涼茶市場上最為完善的銷售渠道。

加多寶與廣藥王老吉的市場競爭,與其他品牌之爭時的最大不同點在於:加多寶違法經營在先,廣藥擁有對於加多寶侵權產品的巨額索賠權利,而且根據法律規定,加多寶的經銷商承擔連帶賠償責任(這是最要命的一點)。

市場普遍認為,加多寶的經銷商隊伍經營多年,具有穩定性。但從目前廣藥集團能夠快速推出新裝紅罐王老吉來看,加多寶的經銷商隊伍面臨迅速土崩瓦解的可能性。

這個邏輯十分簡單,加多寶的經銷商如果繼續銷售加多寶涼茶,會面臨廣藥集團的巨額侵權索賠的連帶責任。如果加多寶的經銷商迅速倒戈,開始銷售廣藥新裝紅罐王老吉,則不會面臨巨額侵權索賠的官司。試問:如果您是一個商人,會寧願選擇惹上與國有企業廣藥集團的巨額侵權索賠的官司,而繼續「忠誠」地經營加多寶涼茶嗎?試問:如果您是一個商人,會選擇與金錢過意不去嗎?從情感和道德的角度,加多寶的經銷商隊伍應該繼續「忠誠」於加多寶。從法律和金錢的角度,加多寶的經銷商隊伍的忠誠度會有多高呢?

在廣藥集團高舉的巨額侵權連帶賠償責任的法律武器面前,在巨大的現實的金錢利益面前,加多寶的經銷商能夠Hold住嗎?從加多寶的幾次聲明可以看出,穩定經銷商的意圖十分明顯。從廣藥新裝紅罐王老吉遠遠超越市場預期的上市速度來看,或許,加多寶的經銷商隊伍正在迅速土崩瓦解之中?這需要一點點時間來觀察。

今年是潤四月,今年的6月天氣仍然沒有進入盛夏,往年的6月已經是熱不可耐。今年銷售旺季的遲到,可能也給王老吉徹底瓦解加多寶的經銷商隊伍贏得了寶貴的時間。「the king is always lucky」(國王總是幸運的),被人戲譯為「王老吉」,也許有一定的道理,至少今年的老天爺,對於王老吉是眷顧的。

(本文完成於2012年6月6日星期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119

上市公司變銀行 上班族賺高利兩岸金融防火牆 正面臨瓦解危機!(110-114)

2014-07-14  TWM
 
 

 

中國高利席捲台灣錢,讓台灣對中國曝險再創歷史新高,將兩岸金融風險高度連結。台灣應全面檢視對中國放款,揪出大玩兩岸套利的大咖,才是釜底抽薪的最佳方案。

撰文‧呂國禎

嘉義市、中壢、廈門現場發現台灣人正在瘋兩岸高利差,台灣錢前仆後繼前往中國,更嚴重的問題是,大企業借台灣錢到中國玩套利、變﹁銀行﹂。台灣資金流向中國出現大漏洞,讓台灣對中國曝險金額不斷創新高,已經到了必須全面檢討,揪出真正害群之馬的時候了。

第一個問題是,兩岸金融防火牆被挖洞,錢不斷地流向中國。

時間回到去年底,台灣的銀行對中國曝險額已近新台幣一.四兆元,兆豐銀、上海商銀、永豐銀、中信銀、國泰世華銀、玉山銀等銀行的曝險金額都被點名,放款到中國必須要小心上限的問題。也就是說,這些銀行借出去的錢(含放款、拆借、直接投資)都逼近淨值一倍的限制,一旦超過,就不能再借錢到中國去。

今年第一季,情況更加惡化,根據央行統計,今年第一季當人民幣定存超過兩千六百多億元之時,台灣的銀行吸收人民幣存款無處去化,大多數轉存中國銀行台北分行,這些存款終點仍回到中國,因此這些人民幣定存也被視為兩岸曝險金額。因為這些人民幣定存目前沒有回流機制,也無法做國際離岸市場,最終就是流回中國,因此央行定義叫最終風險(都會有被中國倒債,錢要不回來的風險)。

用簡單的話來說,情況正在惡化,台灣從上市公司、大型台商都將錢借到中國去,後果是台灣金融體系與中國愈來愈緊密,中國金融業一旦出現任何風險,影響台灣的機會也愈大。

上市公司玩套利

變身為台灣版「影子銀行」造成台灣的銀行放款到中國不斷激增的原因,真正該檢討的是台灣的上市櫃公司,今年四月,外資盛博香港Sanford C. Berustein(Hong Kong) Limited發出一份名為「廣達銀行」的報告,指出台灣上市公司廣達的財務操作,幾乎已經是「銀行」的規模。

三年來,廣達在利息和匯兌的收益竟然分別佔了獲利三成多、二成多與四成多。除此之外,英業達、鴻海和廣達一樣,利息和匯兌收益不輸給銀行一整年的獲利,也同樣成為外資的焦點。

學者與專家指出,這些大型上市公司都在大玩兩岸套利,變身成為台灣版的「影子銀行」(見小辭典),在台灣借錢的利息有的才一%多,取得大量資金之後,搬到中國去定存人民幣、買理財商品甚至放款,報酬率五%起跳。這些錢本來借給上市公司的目的是投資實體經濟,例如蓋廠房、買設備與採購原物料,但這些公司卻看上了兩岸高利差,把錢用在理財操作。

交大財務金融研究所教授葉銀華說,要求台灣的銀行放款到中國不得超過淨值的一倍,是因為自開放中國投資以來,台灣經濟已經演變成過度依賴中國,讓兩岸經濟風險綁在一起。所以有一句話是這樣說:中國經濟如果失速,台灣經濟就要摔車;中國經濟如果打個噴嚏,台灣恐怕就要重感冒。

因此,政府不希望再讓兩岸金融也綁在一起,葉銀華說,這就像一道防火牆,隔離台灣與中國的金融體系,避免中國金融直接影響台灣金融體系。

然而,當我們試著直接在台灣將人民幣匯往中國去理財或定存,赫然發現錢進中國非常容易,也就是說,拿台灣房子貸款新台幣,這些新台幣換成人民幣匯到中國,只有一天人民幣八萬元的上限。

葉銀華說,這代表金融監理制度有破洞,雖然個人將資金匯往中國對於兩岸曝險影響不大,但這代表防火牆正在鬆動。

第二個問題是,中國金融風險很大嗎?

就在台灣錢不斷被吸往中國的同時,中國公司債規模已經悄悄成為世界第一,信評機構更質疑中國企業的還債能力,直接點名房地產與鋼鐵業有違約的風險。

中國公司債攀升

企業償債能力值得關注

六月十六日,信評公司標準普爾發表報告,指出中國的公司債規模已經超越美國,成為全球公司債發行規模最大的國家,這比它們先前預期的早了一年,截至去年止,中國公司債規模為十四.二兆美元,美國則為十三.一兆美元。

預期到了二○一八年,中國公司債規模將達二十.四兆美元,佔全球的三分之一,而美國預計將為十四兆美元。中國不僅公司債高居世界第一,債務還在快速累積當中。

可怕的是,中國債務風險也在增加當中,標準普爾也發現,北京政府已經開始讓一些小的私人企業違約,降低為問題公司紓困的意願。這項作法的目的是提早讓不良企業倒閉,避免雪球愈滾愈大,將發生更嚴重的系統風險。標準普爾還認為,接下來不動產、鋼鐵業的償債能力值得關注,甚至點名中國鋼鐵業會有更多的債務違約。

所以台灣人如果投資中國銀行的理財商品必須小心,如果最終連結的商品是房地產與鋼鐵業相關,恐怕會有違約與倒債的風險。雖然迄今仍未出現任何一檔產品讓投資人本金拿不回來,但廈門銀行行長洪主民提醒,一旦違約或發生問題,台灣人想跨海求償,難度比一般中國公民還要高而且麻煩。然而,誰也無法保證中國不會發生本土金融風暴。

第三個問題是,中國錢荒吸引台灣錢去套利,反而造成資金排擠的效應。

學者與台商專家呼籲,要同時解決不斷飆高的對中國曝險金額與台商資金短缺問題,方法不是放寬淨值一倍的規定,而是揪出台灣哪些上市公司在台灣借錢搬到中國開「影子銀行」,就能優化對中國放款,釋出額度給真正需要資金的台灣人。

資金排擠效應

中小型台商借錢難度增加

葉銀華說,台灣民眾到中國去定存人民幣,總金額還不至於大到影響對中國曝險上限,只要加強金融監理即可;真正的問題是,大型企業在台灣借錢,跑到中國去做財務操作,大玩兩岸套利遊戲,變身成為影子銀行,這個問題才大。今年六月更產生資金排擠作用,原來當台灣人瘋狂定存人民幣,讓台灣對中國曝險金額飆高,造成多數銀行因為放款到中國逼近淨值一倍的上限,因此不願意借錢給中小型台商。

富蘭德林事業群總經理劉芳榮說,六月一日中國放寬內保外貸政策之後,就有江蘇崑山的台商拿廠房抵押想回台灣借錢,這筆資金並未直接匯回中國,而是向台中的工具機業者採購六百台的工具機。

當一切手續都辦妥後,台灣的放款銀行最後卻踩了煞車,不願意放款給台商。原來台灣統計對中國曝險金額上限,從過去的直接放款到中國,現在變成借錢買機器設備,也要問這批設備是不是移到中國生產,如果這批機器最終是到中國,這筆貸款就被列為對中國的最終風險,不得超過一倍淨值的放款額度中。

劉芳榮說,這造成了二害一利的局面,第一害是台商無法取得相對低廉的台灣資金發展,只能回到中國去借,從台灣不到三%,變成借當地少則八%到一○%的貸款。第二害是台灣工具機王國因此少了六百台的訂單,最後是中國銀行與中國工具機業者賺到,這個台商最後轉回中國去貸款並且在當地採購工具機,獲利者反而變成了中國。

然而,葉銀華與劉芳榮都認為,真正的問題是目前台灣的銀行放款到中國,有多少錢是被上市公司、大型台商借到中國去做財務操作,特別是做電子代工的上市公司。

葉銀華說,上市公司兩岸套利問題已到了必須檢討的地步。劉芳榮也認為,全面檢視,讓台灣國銀對中國曝險金額降低,才能讓需要資金的台商可以取得資金,兩岸金融防火牆才不會鬆動。

所以,正當中國高利差席捲台灣錢時,是到了該檢討誰正在大玩兩岸套利的手法,因為一旦中國發生本土金融風暴,屆時不管你有沒有存人民幣,都會因為這群大玩套利的人而被捲入其中。

2008年以來,

對中國曝險金額大攀升

台灣本國銀行對中國曝險金額(直接風險餘額)2008Q4 38.4

2009 40.8

2010 74.1

2011 166.9

2012 235.5

2013 458.8

2014Q1488.49(812.7)**備註:2013年台灣開放人民幣定存,國銀吸收大量人民幣存款,轉存中國銀行台北分行,因中行台北位於台灣,不屬於跨國債權,金額並未列計在直接風險裡,但最終風險歸屬中國,使2014年Q1國銀對中國跨國債權最終風險金額飆高到812.7億美元。

小辭典 影子銀行

指一些非銀行機構提供和傳統銀行類似的金融服務,從事吸收資金、放款與民間借貸的行為,甚至包裝各種債務、有價證券、不動產變成各種理財產品販售,具備了銀行的各種功能,卻遊走在金融監理的邊緣,不易受到監管與控制,成為金融體系中潛藏的風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6231

油組瓦解? Money Cafe

來源: http://moneycafe-icable.blogspot.hk/2014/11/blog-post_28.html

高盛形容,油組決不減產,等同向全球商品市場,在感恩節送上一隻無情凍火雞。

六月中以來,油價跌四成,撇除其他因素,根本性是美國供應增加,但內地及歐洲需求減少,供過於求形成。

本應,油組作為維持全球供求平衡角色,要減產。怪不得,美林形容,昨日決定是The end of OPEC!!

正當人人以為沙特幫美國佬出手,借油價打壓普京之際,沙特反過來表現出跟美國反目。油價持續跌,石油國理應最著數,誰不知,沙特要以毒攻毒,以牙還牙,目的是做低油價,減低美國頁巖氣開採誘因,甚至要美國石油業減產,擺明姿態上直指,美國係你衰先!!

油價跌到那一個水平,生產才減少,視乎BREAKEVEN PRICE而定,而不同油公司及產油國,個個不一樣:
內地幾間油公司,大部份平均八十五美元一桶才算打和、美國原本只需五十美元一桶,換句說話,油價現水平,美國仍然有錢賺,怪不知市場盤口直指,油價要下試該水平,才會見底。

油組秘書長串盡全球,公開指只有炒家才會對油價下跌擔心。但事實為,油價今年急挫,而超出單一商品瀉價事件,影響牽連甚廣。

最簡單,加拿大、挪威、巴西、委內瑞拉貨幣,全部要急跌,普京貨幣更進一步跌至新低。

而油價跌,通脹上升幾乎等同於零,央行更有借口大做QE,觸發歐洲多國債息再創新低,連帶印尼債券利率亦跌至紀錄低位。

油價啟示,錢只會有條件無限印,難怪高盛昨晚加推號外,再另呼籲盡快掃入一籃子區內石油進口國股市。

市場振奮之前,大戶提醒,倒油事件背後或率先帶來一個不大不少債務危機,事關全球很多二線油公司,長久以來靠借貸探油,現水平受油價拖累,虧擴開始浮現,按平均數統計,今年二線油公司企業債券,平均息率不經不覺已由年初5.6厘,升至近八厘水平。

德銀警告,一旦油價再跌幾蚊雞,低見六十的話,已經會有違約出現!!!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3285

舊秩序已經瓦解,新秩序何時形成? 海濱政經述-橡谷智庫

來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08e1afd0102vmoo.html

    奧巴馬先生在幾年前公開表示,中國不能崛起為美國那樣子,因為世界承受不了13億人過歐美人的生活。

    這句話在國內沒有什麽影響,但如果你仔細想想,就能理解美國這數年來一直圍堵遏制中國的策略。

    剛開始,美國政府還多方解釋,並無遏制中國崛起的意思,到了亞投行事件時,解釋已經成了笑話,沒有辦法掩飾了。

    美國的全方位國家安全策略是,為維護美國人民的生活方式和生存空間,在政治、經濟、軍事等全方位時刻警惕和遏制美國的競爭對手,無論這個國家是自己的盟友還是敵人。

     所以你會看到美國情報部門監聽盟友領導人的電話,你會看到在烏克蘭挑起戰爭,你會看到對中國的圍追堵截。

     當中東試圖應用歐元結算時,挑釁的國家就全被消滅了,利比亞、伊拉克換了政體,伊朗被壓制很多年。烏克蘭的內亂,引發俄羅斯和歐洲的矛盾,遲遲不能解決。這兩年,美國東南亞與太平洋委員會主席伯尼提起尖閣列島法案,也就是我們的釣魚島,列明態度,要求美國明確防禦日本面對中國時的安全。並訪問緬甸丹瑞大將,之後緬甸開放,開始民主化進程。

     在我們看得到的未來五十年里,美國都仍舊能夠保持世界第一的位置,但不代表舊秩序仍舊存在。

     何解?

     中國盡管崛起的勢頭驚人,但是中國在人類發展史的兩個重要要素中,一是人口紅利,二是制度紅利,都已經耗盡。未來五十年,中國將面臨人口結構的巨大失衡,計劃生育的危害將會越來越嚴重的呈現在未來。其次是,中國過去三十年的猛烈增長,是應用科斯產權與合約理論的典範。鄧公的改革激發了人們的創造性,因而生產效率猛增。但中國在私有產權保護和知識產權保護上,制度性的保護止步不前,並與世界創新開始隔離。同時歐美重新創立兩大貿易協定,屏蔽中國,其中最重要的壁壘是知識產權壁壘,將嚴重阻礙中國。

     但是這並不意味著美國的世界霸主地位沒有受到挑戰。

     美國的優勢是人口繼續增長,其開放國門的方式,能夠在2050年達到10億人口的規模,並保持健康的人口年齡結構;有疑慮的是其種族結構,會影響其政治結構,倒向大政府。這是失敗國家的選擇。

     另一個優勢是其高科技創新,不僅僅是矽谷,從舊金山到西雅圖的高科技創新板塊,仍將全球拋在後面。其對基礎科學的投入也為高科技創新提供理論工具。

     美元鑄幣稅對美國來說是雙刃劍,一方面通過美元漲跌的潮汐作用,掠奪全球財富,彌補美國債務和財政失衡狀態。但同時美國的潮汐也導致美國貧富差距劇增。

     美元的貨幣戰爭,是同時內外作戰,洗劫全球,增加全球貧富差距,也洗劫其中產階級和底層,形成金字塔尖和廣闊貧困的底層,美國社會賴以均衡的橄欖型社會結構早已不存在。

    其國家體內,40%的國民沒有超過500美金的現金儲備;對海外的影響,甚至呈現在香港這樣的發達經濟體,貧困人口在過去十年里增加了一倍,到一百多萬人。

    美元的貨幣戰爭,也導致極端勢力的崛起,伊斯蘭國和博客聖地的興起,並不僅僅是一種宗教因素,而且是一種經濟因素,貧困地區的人民在現實中無法找到出路,就會尋求天堂和毀滅。

    歐洲對其並不滿意,加入亞投行的行動,也是以腳投票,世界不能容忍一個吸取財富的金字塔尖。中國面臨生存發展的危機,尋求合作共贏、和平崛起的願望,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等等都受到美國的壓制。實際上,鄧公希望韜光養晦的願望,在胡溫時代已經行不通了,現時讓習李再繼續裝孫子是自欺欺人。

     打造人民幣經濟圈的路途並不會一帆風順,對人民幣國際化我也心存疑慮,一帶一路遭遇的圍追堵截也絕對不會削弱,即使如此,不作為不努力是不可以的。

     除此外,中國還需要更核心的舉措。在擴大資產負債表,以低成本債券和股市融資解決債務危機後,如何激發企業家精神,增強這個經濟體的創造力,是一個大問題。私有產權保護,知識產權保護,對創業者的保護,屏蔽酷吏重稅對企業的壓榨,是一個大問題。

     美國人的價值觀主導引領的世界公信力已經開始衰弱,醒悟的人們開始懷疑其意圖,這樣的格局對世界是不利的。就像街頭政治,黑社會的人們需要一個老大出來講道理,不是一直靠壓榨成員和其他團夥為生。秩序的存在,是規則、契約和領導者的公平信念。

     美國在面對中國等新崛起者的驚慌失措和敵對行為,是這個世界舊秩序垮臺的根源。

     即使如此,中國仍舊需要表明態度,只是要維持亞洲利益,不能激化矛盾。

     不僅僅是我們與美國的勢力差距太遠,即使在亞洲,與日本的經濟、科技、軍事實力也相距甚遠。就拿最極端的例子來說:戰爭實力。日本擁有的軍事技術儲備,和快速制造戰爭裝備的系統,遠超過中國。戰爭是一場消耗戰和高科技系統戰爭。日本的自衛隊儲備的是士官以上人員,士兵並不多;而軍工生產領域,儲備的是快速生產技術。在我們花五年建一艘航母時,日本只要想,一年甚至可能半年就能制造一艘航母。早在八十年前,日本就已經擁有了全球首屈一指的航母建造能力。

     所以,不要過高估計自己的實力,不要過低估計自己的信念,是一個民族應有的態度和選擇。

     中國不需要選擇戰爭,現代世界競爭的是金融、科技、制度、人才儲備和年輕人口,當超越自己的過去,就可以超越對手。

     然而這是我們理想的態度,世界並不會在理想態中存在。

     一切宿命都沒有確定。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9501

飛利浦LED事業被陸企購併 全球專利聯盟瓦解 中國LED狂人出手 台廠失優勢

2015-04-13  TWM
 
 

 

飛利浦將旗下LED事業賣給中國金沙江創投的消息掀起產業地震,此舉讓過去封閉的五大專利聯盟崩潰;而買主金沙江集團創辦人伍伸俊,若能成功整合飛利浦資源、壯大中國廠商實力,台廠的壓力將更加沉重。

撰文‧周品均

三月三十一日,飛利浦將旗下LED事業Lumileds與汽車照明事業,以三十三億美元出售給中國金沙江創投(GO Scale Capital),向全球LED產業投下一記震撼彈。消息一出,台灣LED股價成了重災區,台灣LED公司晶電甚至打入跌停板;反觀中國LED股卻展現慶祝行情,LED產業前兩大集團三安光電、德豪潤達股價連兩日走揚。

一則出售事業體消息,為何震撼台灣LED產業?

事實上,作為全球前五大LED公司的飛利浦,要求售Lumileds與汽車照明事業去年中旬就已傳出;就在近一年的找尋買家與協議過程中,數度傳出飛利浦屬意賣給過去曾向飛利浦收購半導體事業部(現為恩智浦半導體)的私募基金KKR。然而,令業內人士驚訝的是,最後得標的買主金沙江創投,竟然來自中國。

主導專利 搶單優勢大增這不僅意味飛利浦供應鏈廠商如台廠晶電,未來可能會受到供應鏈改變的衝擊,更讓業內人士憂心的是專利權問題。LEDinside 研究協理儲于超直言,這次飛利浦與金沙江的交易,「讓中國LED廠商有機會解決專利問題,跨足海外。」過去,全球五大LED廠商豐田合成(Toyoda Gosei)、日亞化(Nichia)、科銳(Cree)、歐司朗(OSRAM)與飛利浦(Philips Lumileds),透過專利交互授權鞏固市場;想要將產品銷往全球的LED廠商,就必須與五大LED廠進行專利授權。台灣LED廠商中,又以晶電的專利保護最為健全,與豐田合成及飛利浦都有專利交互授權;相較之下,中國的LED公司甚少與五大LED廠進行專利交互授權。

「透過授權,中國廠商也可以有專利保護,問題出在成本,中國廠商是否願意不計成本與五大廠商進行授權。」晶電副總經理張世賢不諱言。也就是說,即使中國廠商很會利用降價搶單的優勢,在沒有專利傘的保護下,中國廠商將產品銷往海外,就有遭受專利訴訟的風險。

然而,這個情況將隨著金沙江創投買下這五大陣營之一的飛利浦Lumileds,出現劇變。

金沙江創投拿下Lumileds八成股權後,等於攻下五大專利陣營中的一方之霸,更有長期觀察中國LED產業的分析師直言:「原有五大專利同盟構成的體系崩潰了。」意味過去飛利浦 Lumileds手中不少掐住對手咽喉的專利,將由金沙江主導;而中國LED廠商未來透過與金沙江的專利授權,將可望打破一直被阻擋在國際市場之外的專利壁壘。

以小搏大 將中國推上國際金沙江創投打敗全球對手搶親成功,業內人士以「以小搏大」來形容這樁親事。而主導這樁引發全球LED產業震撼購併案的人是他——金沙江創始人之一伍伸俊。

伍伸俊在中國投資界是大老級的人物,有麻省理工大學斯隆管理學院MBA學歷的他,對半導體與LED產業情有獨鍾,這次以三十三億美元吃下飛利浦Lumileds八成股權的案子,也並非他在LED產業首次出擊。

自二○○六年開始,伍伸俊就積極跨入LED產業,九年來,他主導投資中國磊晶廠晶能光電與太時芯光、封裝廠易美芯光、照明廠大連三維與上舜照明,上游到下游布局完整。

伍伸俊也從不掩飾自己對LED產業的雄心,「不管是奇異(GE)、科銳,還是飛利浦,我會將所有競爭者都打趴在地。」他曾志得意滿地說過。

但即使擁有LED從上游到下游完整的供應鏈,伍伸俊旗下的LED公司,近年來仍無法與三安集團與德豪潤達集團比拚,更不用說中國之外的對手,這也促成他此次參與飛利浦出售事業體一案的決心。

伍伸俊買下飛利浦Lumileds後對外說明:「飛利浦未來與晶能不是競爭關係,是合作關係,通過合作研發,促進國內照明產業發展,走向國際。」他甚至用台積電與飛利浦過去的歷史發展期許自己,強調「買下飛利浦Lumileds是難得的機會,能快速取得先進的生產技術與很好的客戶群,最好的案例是台灣的台積電,從一個小公司透過飛利浦技術發展,到現在成為巨大的企業。」有了飛利浦的專利、技術與客戶的伍伸俊,是否能成功整合集團資源,完成他將中國LED產業推上國際的夢想,全球LED產業都密切關注。但可以確定的是,他下的這步棋,確實為中國LED公司在國際市場增添了不少實力與話語權,對於原本就與中國LED廠商激烈競爭的台廠,無疑敲響了一記警鐘。

伍伸俊

現職:金沙江創投董事總經理經歷:上海北電半導體總經理、

亞洲無線科技創始人

學歷:麻省理工大學斯隆管理學院MBA 投資版圖:波士頓電池 、晶能光電、易美芯光、 慧智微電子、

深圳國微、上舜照明

中國攻破LED專利堡壘

台廠將受衝擊

過去,包含飛利浦在內的全球五大LED廠,彼此透過專利交互授權鞏固市場;如今,中國金沙江創投買下飛利浦旗下LED事業,未來將主導飛利浦手上的專利,幫中國LED廠打入一直被阻擋在外的堡壘;而與中國競爭激烈的台廠如晶電,勢必遭受衝擊。

豐田合成

(Toyoda Gosei)

日亞化(Nichia)

歐司朗

(OSRAM)

科銳

(Cree)

飛利浦

(Philips Lumileds)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0698

兩度上市不成 DSC瓦解


2015-08-03  NM

被警方通緝多日的DSC德爾斯創辦人許明順及其妻連惠賢,本週一中午從澳門返港時,被商業罪案調查 科以涉嫌串謀訛騙罪拘捕,警方的搜證工作隨即展開。勞工處及海關亦分別以懷疑違反《僱傭條例》及《商品說明條例》調查DSC。許明順欠下的貨款、薪金、租 金以億元計算,更隨時成為階下囚。一個花了十八年建立的傢俬電器王國,一夜之間瓦解。本刊訪問多個跟許明順有生意往來的商人,發現他兩度計劃集資上市失敗 而回,是DSC的致命傷。兩年前他首度計劃上市不成,未能擴展其零售業務,反而損失以千萬元計的費用,導致集團元氣大傷;今年四月,他欲找人入股再上市, 挽救其瀕臨倒閉的生意,卻無人問津,最終集團返魂乏術。

本週二,由約三十名DSC供應商組成的香港家具供應商大聯盟召開記者會,公布DSC拖欠貨款總數五千萬,電器供應商被拖欠貨款估計更高達一億五千萬至二億。

隱瞞欠租明詐騙

鮑志根是其中一名出席記者會的苦主,他經營組裝傢俬批發生意,跟DSC合作近十年,DSC欠下其公司的貨款近五百萬,鮑直言:「冇諗過佢咁快冧。」他憶 述,雖然今年五月傳出DSC香港仔分店欠租的消息,但許明順六月及七月仍繼續向供應商落單,顯示財政仍「企得住」,將一眾供應商及廠家蒙在鼓裡。後來,鮑 志根和一班行家才得悉,DSC全線分店五月份已停止交租,明顯有心隱瞞詐騙,「我哋成班(供應商)到差唔多七月尾先知佢五月原來開始冇交鋪租,但已經嚟得 太遲。」他直斥許明順完全「搵笨」,利用供應商對他的信任,臨死都照掠水的手法極離譜。他透露有數個與DSC僅合作數個月的批發商,於DSC倒閉前最後兩 個月只一味出貨,卻分毫未收,前後無辜白蝕近百萬的傢俬,「真係一個仙都未收得番。」單計傢俬生意,鮑透露DSC欠下逾二十個供應商近五千萬元。最少七間 公司已入稟法院追討DSC逾千萬欠款、包括貨款、租金、廣告費。三百多名員工向勞工處求助,涉及欠薪亦高達一千萬。

薄利多銷贏口碑

由修理電器、改裝並轉售舊電視起家,到擁有一個傢俬電器零售王國,許明順有過一段風光歲月,也證明他有生意頭腦和眼光。鮑志根說,一九九七年,許創辦 「DSC直銷中心」,為了以低成本入貨及達到打響品牌的效果,向傢俬供應商承諾以廣告攻勢宣傳產品,換取對方以優惠價供貨,「初初冇大牌子睬佢,佢就針對 中小型供應商,話會幫佢哋宣傳,仲有相比其他零售店,佢唔使太貴上架費。」一名供應商向本刊分析稱,DSC走薄利多銷路線,一件來貨價一千元的傢俬或電 器,DSC只售一千一百元,甚至一千零五十元,邊際利潤偏低,但勝在去貨速度高,現金流充足,很快便取得中小型供應商的信任。鮑志根說,DSC最好景時 「數期」很短,幾乎可做到一手交貨一手交錢,最長亦只是一個月。雖然許花了五年時間才開設第二間分店,但接下來的五年已增至九間,並擁有三個物流 倉,DSC踏上坦途,一一年登上高峰,分店擴展至廿一間,更跳出售賣傢俬電器的框框,進軍其他業務,一○至一四年間DSC先後引入售賣保健按摩椅、專業驗 配眼鏡、飾品精品、化妝品及食品開倉。

上市不成傷元氣

生意上了軌道,野心勃勃的許明順萌生更上一層樓的念頭。據悉,數年前,許明順曾委託投資銀行研究將DSC上市,務求利用「街外錢」進一步壯大集團。DSC 的梳化供應商郭寬盛對本刊稱,一三年十二月許明順對他說集團正籌備在馬來西亞上市,因此他認為DSC財政不成問題。但據悉,由於公司財政不夠穩健,最後未 能成功上市。DSC資金不算太雄厚,研究上市的過程已花了許明順二、三千萬元,令他元氣大傷。然而,許明順此後仍不停加快擴充步伐,涉足日用品及零食等買 賣外,即使租金上漲,亦照舊續租,變相令現金流出現短缺。DSC結業前有十四間分店,例如佔地十二萬呎的新屯門商場分店及佔地八萬呎的淘大商場分店等,當 中單是皇室堡一個只佔兩萬呎的分店,許明順已欠租達二百二十三萬,可見他一早已身陷泥沼之中,難逃厄運。

由於「街數」增加,許明順延遲找數的情況愈趨嚴重。一三年中起,DSC不停要求供應商延長「數期」,最長超過三個月,由於DSC佔有傢俬市場最大市場額, 加上去貨速度快,批發商仍抱有一線希望,「任何一個供應商都唔想佢死,因為佢死,供應商生意額冇咗,一定需要長時間先可以搵到另一個同級的零售代替者…… 佢一日未死,都有希望拎番錢。」香港傢俬協會秘書長龍月如透露,大半年前行內已流傳DSC的財務出現問題,不少行家均收緊出貨量及追收拖欠款項,但由於大 家擔心過度追數反而會引致DSC倒閉,引發連鎖效應,故供應商寧願逐少收回款項,以免最後血本無歸。但由於DSC涉及的商品業務太多,加上積存的欠款、欠 租及欠薪愈滾愈大,形勢更見嚴峻。

最後一擊失敗回

今年四月,許明順孤注一擲,再度拋出上市集資大計,企圖挽救其零售王國。他現身一個中小型商會的活動,即場入會,並向一眾老闆級成員推介其計劃。一名被游 說的商人向本刊憶述:「佢向好多人sell佢個proposal,話每人夾三百萬,建立一個媲美日本城嘅大集團,最後集資上市。」據悉,當時有人對計劃均 感興趣,商會活動結束後,許更掏腰包宴請對方繼續「落嘴頭」。不過,由於許明順未能向一眾老闆詳細說明,入股三百萬元後上市可獲分股份數量,結果無人「落 疊」,挽救DSC的最後一擊無疾而終。電器傢俬王國崩盤後,各方債主臨門。連帶DSC的東莞廠房亦傳出有工人抗議欠薪,傳聞許氏伉儷曾乘七人車到該廠房暫 避。本刊記者上週根據香港DSC員工提供的地址資料,到該位於東莞厚街鎮雙崗村的廠房,發覺外牆貼有數張招租廣告,並附有地產經紀電話。廠房的窗戶鋪滿灰 塵,向內張望,沒有任何人開工,只隱約見到有一些傢俬配件散落地上。記者問過附近的士多老闆,證實上週曾有近三十個工人抗議被僱主拖糧。記者向工廠內的保 安詢問是否曾有一部中港牌七人車到過廠房,他指有,但七人車已被駛走。記者又向他展示許的近照,惟他稱不知道就急步返回更亭。

一代直銷大王許明順的零售王國,猶如其冷清清的廠房般丟空蒙塵,從此被世間遺忘。

許明順簡歷

撰文:時事組資料:資料組[email protected]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6796

傳統品牌路徑正瓦解,五大招來搞定品牌升級!

來源: http://www.iheima.com/top/2016/0429/155483.shtml

傳統品牌路徑正瓦解,五大招來搞定品牌升級!
李倩 李倩

傳統品牌路徑正瓦解,五大招來搞定品牌升級!

品牌升級最容易被忽略,最難完成,同時又是價值杠桿最大的,它是消費升級的“靈魂”所在。

文/李倩

“消費升級”已然成為了2016年的創業關鍵詞,有創業者處必有消費升級。同時,這一輪消費升級是一個長尾的創業機會,未來的很長一段時間,這個機會都將存在並且能催生出一大批優秀的創業項目。

對於天使投資來說,去年其實就已經進入到了消費升級領域的機會期。青山資本也提前預判了消費升級的趨勢,陸續投資了時尚網購品牌HIGO、鮮花B2C悅己電商“花點時間”等多個消費升級類項目。

無論是在投資過程中,還是投後服務,一個非常直觀的體會是,這次的消費升級,建立在國內消費者的基本物質需求得到滿足的基礎上,不再像過往的消費品一樣,它擺脫了對“價格”、“耐用性”等實用屬性的依賴,更強調細節、品質、服務、情感甚至價值觀的認同。

因此,這次消費升級的成敗重點體現在三個方面:產品升級、服務升級、品牌升級。其中,品牌升級是最容易被忽略,最難完成,同時又是價值杠桿最大的,它是消費升級的“靈魂”所在,值得我們好好探究。

過去一年,我跟上百位消費升級領域的創業者深入交流,將數十個品類的品牌升級“打法”做一概況總結,共有五式,共享給各位,後續將逐一推出詳細解讀。

【升級第一式】消費品品牌“奢品化”

市面上現有的品牌營銷經驗大多都來自上一個經濟階段中消費品的營銷實踐,我們已經對那些“拍腦門”就能想到的打法耳熟能詳:大規模的軟文曝光、鋪天蓋地的廣告投放、各種紅人名人的背書、醒目卻廉價的外包裝、瘋狂的市場活動(例如買一贈一等)……雖然這些品牌打法至今依舊盛行,但不得不說,那是上一個世紀的經驗了。

如今,一定記住:你再也不能像賣洗發水一樣兜售你的消費升級的產品了。消費升級類產品品牌正朝以往的奢侈品品牌打造的方向絕塵而去,我把這種變化稱為消費品牌“奢品化”。

    “奢品化”絕不是倡導讓你的產品變為只有少數人享有的“奢侈品”,而是品牌營銷上的一種變化,即:借鑒奢侈品打造過程中的規則去打造消費品。

消費升級類品牌不需要再重複滿世界無效鋪廣告的路子,不需要從一開始就進入價格戰,不需要認為每一個人都會是你的用戶……可以轉而采用更精巧的諸如“饑餓營銷”、“參與感營銷”、“用戶互動”、“原產地策略”、甚至“擡升用戶準入門檻”的方式。

我們看到的很多成功的消費升級品牌打造均有“奢品化”的傾向。“排隊等待、限量購買、空運自原產地、純手工工藝、極致匠心、藝術融合……”等一系列營銷方法成為新一波“奢品化”營銷的熱詞,“好的一定是值得等待,甚至需要努力才可以取得的”成為消費的共識。

第一式的核心準則就是:對於當下的消費升級產品來說,品牌夾在傳統快消營銷和奢侈品營銷中間的時候,一定要把指針撥向奢侈品品牌的大方向。不需要全盤照搬奢侈品的那套東西,但對那些方法的創新性嘗試,足夠讓一個消費升級類項目風生水起了!鄭重推薦所有消費升級類創業者讀法國路易威登集團前掌門人文森特.巴斯蒂安的《奢侈品戰略》一書,將你的品牌戰略稍稍往這個方向靠攏一下下,“奢品化”將是完美的品牌解決方案!

Tips:

1、“奢品化”是一種品牌營銷規則的變化,並非真正打造奢侈品。

2、摒棄傳統消費品營銷的觀念,從“兜售廉價”變為“兜售稀缺”。

3、擡高用戶準入門檻不會傷害到品牌,反之,一味拉低才會。

【升級第二式】“趨勢迎合者”變為“生活方式發明者”

過往的消費品品牌更多的是在迎合生活方式,迎合常見的趨勢和價值觀。說到這里,你一定想到了那些常見的牙膏洗衣粉的廣告——一位“賢良”的家庭主婦對著鏡頭得意的炫耀“省錢”或者“老公兒子的滿意度”。值得註意的是:這一切也要宣告結束了。

如今的消費升級中很多項目本身已經不再迎合那些趨勢了,反而開始“制造生活方式”。大家可以一起想一想有多少生活方式是被“制造”出來的:風靡世界的“斷舍離”、人人熱愛的“性冷淡風”、不得不提的“馬拉松跑步”、年輕女性追逐的“輕斷食”、還有……最最受歡迎的“自拍”。

這些生活方式的實質,都是將一些原本可以簡單表達的生活需求複雜化、標簽化、集體化、宗教化,使之流行,在這個過程中,相應的品牌自然也就牢牢的成為“教主”,成為當下最有號召力的生活方式。過往的消費類項目的品牌一直在迎合著我們生活中的趨勢,諸如“努力”、“成功”、“傳統的家庭”、“集約”“環保”等等。

目前,消費升級類產品直接制造新趨勢,生活概念變得更加五花八門,“悅己”、“素餐”、“馬甲線”……每一個新概念身後都有一個強有力的消費升級品牌的推動,所以,要想成為某一類消費升級中的品牌佼佼者,不如試著在圈層里制造出一個新的生活方式吧!目前,各個圈層里正在湧現出五花八門的生活方式KOL(核心意見領袖),他們是第一批用戶,也是最好的“傳教士”。生活方式即品牌,一個新的、宗教一樣的、能引起大家效仿的生活方式倡導,可以讓一個消費升級品牌迅速建立起來。

Tips:

1、 在沒有大的營銷創新的前提下,迎合趨勢會讓你的品牌變平庸。

2、試著創造一種前所未有但又合乎情理的新生活方式。

3、尋找新生活方式的“傳教士”,他們才是你的營銷渠道。

【升級第三式】“營銷”升級為“溝通”,必須“走心”

跟過往的“廣告”不同的是,這輪消費升級的傳播方式更側重“溝通”。過往的“營銷”情感上傾向於“說服你使用我的產品”,而如今的“溝通”則傾向於“我知道你需要什麽樣的產品”。

在這里,同理心是品牌溝通的關鍵,我們看到越來越多的品牌文案說出比用戶的親朋還貼心的話,我們看到越來越多的產品從品牌名到slogan到品牌故事再到服務細節,走心程度已經讓人無法拒絕。有很多消費升級類創業者,自身本來就是產品的精準用戶,那對於產品走心的部分的揣摩就更加具有優勢了。

這一輪消費升級中,用戶對於精神層面的追求遠大於對實用性層面的追求,對價格的敏感度會有所下降。因此,單向的“營銷”的方式往往無法在用戶那里建立起美譽度和忠誠度,取而代之的是 “用戶溝通”,這種情感交互式的營銷方式已經將營銷重點從產品上挪開,開始跟用戶溝通情緒,走心的內容運營、走心的品牌外包裝、走心的服務流程,走心的客服姿態,一切都在傳達著“先不聊賣什麽,我們先坐下來說說心事”的姿態。

與此同時,企業里的“首席內容官”、“首席體驗官”等新奇崗位也應運而生。一條最常見的溝通邏輯鏈條(雖然讀上去有喜感)是這樣的:此時此刻你在想什麽———我懂你———有些東西是要改變了———我給你講個故事————不如試試這個。完成這部分升級,走心很關鍵,傳統的單向傳播方式和營銷手段之上,需要將走心的部分玩的更熟稔一些,“不能深入人性深處的溝通不是好故事”,好的營銷溝通都是一次精彩的人性探秘。

Tips

1、品牌側的用戶體驗:要比用戶還懂用戶。

2、跳出傳統的套路,回歸到人性這個標尺上。

3、用戶為什麽購買,不僅僅是因為“效用”,更因為“喜愛”。

【升級第四式】品牌“定位”升級為品牌“特色”

一段時間以來,特勞特大師的《定位》論在深刻影響著我們的品牌觀,不得不說,那是一個具有劃時代意義的說法。需要提醒各位的是:那是上個世紀80年代的經典學說,距今已經有將近40年了。

現階段,各種“秘籍”里強調了太多關於品牌“定位”的事,生搬硬套,讓人喜憂參半。我認為“定位論”拿到當下的消費升級來說,其實論調應該再扭轉一下下,改為強調“特色”會更好。沒有特色的消費升級產品要比定位模糊的產品更加可怕。

“定位”的適用在於它可以幫助產品占領一個固定的認知,這種認知可以讓人清晰的記住產品。對於消費升級類項目來說,光有這種“定位”是遠遠不夠的,甚至沒有“定位”都是被允許的,有些品類本身就是新創品類,更急需的是品牌“特色”。

“特色”是一個產品的性格、優勢、甚至是“缺陷”,沒有“特色”品牌,就像是沒有性格、沒有辨識度的人一樣,即便TA有職務、性別、身份等等,沒有鮮明的特色照樣不被記得、不會討人喜歡。消費升級時代,用戶可選擇的空間越來越大,同類產品中,他們喜歡的是“更有性格有特色”的產品。

如果實在不知道如何打造你的產品的性格,那就閉上眼睛,想象它是一個人,TA擁有怎樣的音容笑貌、性格脾氣,TA有什麽樣的生活習慣、愛好怪癖,然後試著用品牌和創意表達出來。有性格特色的產品,才會擁有自己的一批穩定、忠誠的粉絲,才會順利建立起美譽度。這里的“特色”並不一定要大,哪怕只是個一以貫之的標識上的小聰明,流程中的小傲嬌,產品上的小工藝,文案里的小調調,在消費升級的品牌打造里,都是“出挑”的好辦法。

Tips

1、“定位”不是消費升級品牌最急迫的事,但“特色”是。

2、沒有“特色”的品牌如同沒有“性格”的人。

3、同一產品的“特色”要一致,前後不要有大的違和感。

【升級第五式】傳統品牌流程升級為“網紅一體化”

    傳統的品牌搭建流程在消費升級中也在面臨瓦解,傳統的“產品方定位---公關公司介入----策劃包裝---廣告平臺---媒體渠道跟進”的流程,正在被一種叫做“網紅一體化”的東西取代。 

“網紅一體化”是我發明出來的一個詞,因為實在找不到合適的詞去表達當下大家熱議的所謂“網紅”的效用。“網紅”是什麽?網紅是一種在互聯網環境下快速躥紅的現象。“網紅一體化”是什麽?“網紅一體化”是指網紅的出現,綜合在一起取代了原有的“渠道+策劃+公關+內容”的部分功能。

在原有的流程中,企業要依賴各種外部渠道和媒介,如廣告牌等,還要依賴第三方公關公司的策劃、包裝等。如今,我們看到了另一種可能性:網紅一體化。網紅一體化品牌營銷方式對於消費升級類品牌來說,是一種新的思路和打造方法。網紅的號召力和溝通性很強,選擇對同調性網紅的話,傳統的繁瑣流程會發生改變。企業要麽借助外部網紅渠道,要麽在企業內部打造網紅,要麽將品牌本身變成網紅,消費升級類企業完全可以借助網紅的“自策劃自渠道自傳播”能力提升傳播效率,改變原有流程。

Tips

1、“網紅”不是一種驚為天人的網絡現象,其實是對傳統“內容+策劃+渠道”的部分取代。

2、消費升級類公司很適合嘗試這種一體化方式打造品牌,最佳的方式是讓自己的品牌、創始人成為“網紅”,其次才是選擇外部合作方。

3、慎重給品牌匹配外部“網紅”,調性選錯對品牌是傷害,不是所有的“網紅”都適合匹配消費升級類項目。

關於消費升級中的品牌升級,我們會繼續共享觀點,與您一起探討。

(李倩,青山資本副總裁。青山資本BP投遞:[email protected]

品牌 路徑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4191

創業板“去泡沫”繼續 概念炒作邏輯臨瓦解

創業板指從2015年6月5日最高點位4037點到2017年2月17日的1882點,累計跌幅超過50%。近80個熱門概念在過去幾年中被輪番炒遍,然而,已經開始的“去泡沫”讓創業板在過去一年中陣痛不斷。

歷經多次調整之後,如今創業板是否已經觸底?對此,機構和散戶多持觀望態度。部分券商分析師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當前創業板去泡沫的進程還在持續,依舊有回調空間。

對於當前是否是布局創業板股票的好時機,市場分歧明顯。市場人士表示,創業板龍頭標的調整已經到了一個比較健康的位置,部分龍頭標的的市盈率僅在30倍左右,已初步具備了配置價值。同時伴隨著監管政策的收緊,以並購重組為主的創業板炒作的基本面也正在瓦解。

80個炒作概念集聚創業板

據第一財經記者統計,在創業板炒作的概念多達約80個。大部分上市公司所屬的概念約有3到4個,而創業板備受爭議的樂視網(300104),所涉及概念多達17個。

一大型券商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相較於主板和中小板,創業板匯集了高科技企業更易於講故事,同時市值更小炒作成本更低,因此炒作風格更為強烈,炒作主題也更多。”

伴隨著創業板的劇烈調整,多數概念股也走在去泡沫的道路上。根據本報統計,創業板指數在2015年6月5日,攀上了牛市的巔峰4037點,之後泡沫破裂,陰跌不止。截至2月15日,跌幅超過50%的有155只個股。與2015年6月5日相比,在多達80個概念炒作中,智慧醫療、生物疫苗、智慧城市、機器人、大數據、衛星導航、移動支付、移動互聯網、物聯網、網絡安全、汙水處理、文化傳媒、在線教育等14個概念下的個股跌幅較大。

在智慧醫療概念股中,跌幅超過60%的有萬達信息(300168)、 衛寧健康(300253)、朗瑪信息(300288)、數字政通(300075)、福瑞股份(300049)、銀江股份 (300020)、迪安診斷(300244)、中元股份(300018)和陽普醫療(300030)。

以萬達信息為例,從2015年6月5日至2017年2月15日跌幅達75%。2011年1月25日上市首日的開盤價僅為約3元,此後其最高價漲至2015年6月3日的78元,當日市盈率突破400倍。2月15日的股價約為19元。

創業板上約有20只生物疫苗概念股,其中約一半跌幅超過50%。其中北陸藥業(300016)、中元股份(300018)和新開源(300109)跌幅分別達72%、62%和62%。以北陸藥業為例,該公司2009年10月30日上市首日的開盤價為17.86元,2015年6月5日的最高股價為64元,而在2月15日股價跌至16.8元。

在15只智慧城市概念股,其中超過一半個股跌幅超過50%。其中迪威視訊( 300167)數字政通(300075)、銀江股份(300020)、易華錄(300212)、漢威電子(300007)、賽為智能(300044)個股跌幅超過60%。

另據第一財經記者不完全統計,在2015年6月5日以前,文化傳媒概念股為24只、機器人概念個股約為18只、大數據概念個股15只、物聯網概念股約為18只、在線教育約有13只、汙水處理概念股約為12只、網絡安全股約為12只以及移動支付概念股約為8只,其下跌幅度也較大。

上海某大型券商高級分析師告訴第一財經記者,此輪泡沫自2012年開始,先由醫藥等白馬股領漲,2013年以華誼兄弟為代表的傳媒行業催生出一批泡沫,此後蘋果產業鏈的泡沫接踵而來,延續至2015年計算機細分行業泡沫異軍突起。

創業板約80個炒作概念背後匯集了不同的炒作群體。前述大型券商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在過去幾年中創業板上,從上市公司到券商分析師、再到以公募基金為首的機構投資者,外加無數中小散戶,構成了不同層面的利益群體,將概念炒作發揮到淋漓盡致。這其中尤以公募基金引人註意。”

一位長期投資創業板的資深投資者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在A股市場上,由於公募基金的管理人和份額持有人有利益分割,基金管理人更加重視規模投資習慣更具散戶特征,他們依靠創業板“吹泡泡”來提升基金業績,吸引了大批散戶投資者排隊買公募基金,新的基金繼續投入集體坐莊的創業板股票,這些坐莊的股票就在公募基金中來回流動,甚至在同一家管理公司或不同基金種類中來回翻炒。

創業板投資現分歧 龍頭標的價值凸顯

受制於新股發行、解禁壓力和資金轉移目標,創業板進一步受到重挫。國金證券表示,2016年全年創業板指跌幅最高達到27.71%,單去年12月創業板跌幅就達10.12%,僅次於兩次熔斷的1月份跌幅水平。進入2017年後,創業板跌勢依然領先於大盤,一度在2017年1月16日創業板指下滑至1783.74,逼近2015年的歷史低位1779.18。

進入2月創業板忽升忽降,2月16日創業板指上漲0.28%,2月17日下跌0.78%。前述高級分析師表示,當前創業板去泡沫的過程還未完成,在底部有一定反彈是正常的。

第一財經記者接觸到部分處在投資一線的基金投資經理認為,盡管與2015年高峰點位相比當前創業板處於相對低位,但是當前創業板的估值依舊偏高,不宜進場。

市場人士指出,與過去6年相比創業板指並未跌至底部,還有回調空間。

根據第一財經記者統計,2010年創業板指的市盈率在60倍與80倍間徘徊;2011年在30倍與70倍之間徘徊; 2012年在30倍到40倍之間徘徊;2013年在30倍到60倍之間徘徊;2014年在50倍與70倍之間徘徊;2015年在50倍與140倍之間徘徊;2016年在40倍與70倍之間徘徊。2010年至2016年創業板指的年平均市盈率分別為65倍、50倍、35倍、51倍、57倍、82倍和52倍。

同時,創業板上超過八成的上市公司個股市盈率高於50倍。

根據第一財經記者統計,以2月14日為例,市盈率在1000倍以上的有4家。市盈率在100倍至1000倍的有177家,其中200倍以下的達111家。50到100倍市盈率的有194家;50倍以下的僅為87家。

值得註意的是,在創業板不具投資價值的大聲音下,市場對此也已經開始了有了分化。

前述高級分析師表示,創業板上龍頭標的調整已經到了一個比較健康的位置,部分龍頭標的的市盈率僅在30倍左右,已初步具備了配置價值,同時成長股的投資性價比也正在慢慢顯現。在大消費和服務應該會有大公司出現。現在是尋找、研究和布局這一類公司的時機。

更為重要的是,從長遠看,創業板炒作賴以生存的基本面正在逐步瓦解。

多年以來,“並購重組”概念為創業板高估值立下汗馬功勞。信達證券表示,2015年創業板上漲的個股中,有並購重組的占到近四成。創業板借助資本泡沫完成了外延式的擴張,這種擴張又推動了泡沫的膨脹。

前述高級分析師也表示,在2016年整個創業板業績增速中,創業板的中樞增速在40%到50%之間,有超過一半的企業業績增速來自於並購重組,剔除並購重組之後,創業板上市公司業績增速常年維持在個位水平,約在9%到10%。當前證監會在並購重組的政策上做了明顯的收緊,創業板炒作的基本面被破壞。

同時公募基金出現了積極變化,其底層投資者的構成在改變。銀行、信托、保險、養老金以及企業年金等其機構投資者占公募基金的投資份額已經接近4成,公募資金的資金來源已變為配置類資金,這避免了因過度考核帶來的短期投資行為。前述高級分析師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5952

劉皇發駕崩新界王朝瓦解

2017-07-27  NM

前鄉議局主席劉皇發,於上週六病逝,終年八十歲。鄉紳間有一句說話,最能體現他的「王者本色」:「感覺政府在新界有難題,只要找劉皇發,便可迎刃而解了。」

劉皇發的成功,並不是偶然。在80年代,中英前途談判,港英政府需要一位重量級人馬,周旋於中方及鄉紳之間,是為天時。當年市區地早已成熟發展,開闢屯門、元朗等新界地是理所必然,劉皇發為發展商鋪橋搭路,是為地利。劉皇發有個人魅力,能做到兼顧各方利益,面面俱圓,獲大多數原居民信任,正是人和。

時機加際遇,造就了一代「新界王」。而晚年的劉皇發,仍有江湖地位,並力捧長子劉業強繼任鄉議局主席,延續王朝。只是鄉議局的角色,今時今日已大不如前,運勢將盡。隨着劉皇帝駕崩,新界王朝的勢力亦告瓦解。

錢銀女人

劉皇發的政商界往事,固然精彩;但甚少人談及的感情事,一樣引人入勝。劉皇發是罕有沒三妻四妾的新界人,他老婆吳妹姝,是青山灣的水上人,由媒人介紹與劉皇發結婚。她鍾情跳社交舞,經常出席舞會,數年前《壹週刊》曾跟着劉皇發游早水,吳妹姝陪伴在側,其間發叔篤一篤老婆的面珠,兩人在鏡頭前打情罵俏。「新界王」的老婆,也有角色,她是前特首梁振英老婆唐青儀的手帕交,有傳二○一二年她們與曾德成妻子等人,一起到澳門觀音堂借庫。與劉皇發一樣,吳妹姝亦愛打麻雀,而四太梁安琪則是她的麻雀腳。

花名大波萍

二人結婚數十載,甚少緋聞,但劉皇發亦有紅顏知己。這名曾被外界封為「劉皇發好朋友」的女士,叫余紅萍(Ada)。由於年輕時身材出眾,樣貌娟好,認識她的人均形容她:「珠圓玉潤,身材好好,人又熱情。」早年活躍於馬圈的簡炳墀,更為余紅萍改了個花名「大波萍」。對於劉余二人的關係,劉皇發曾笑說:「有人想幸災樂禍,話我有二奶。依家做生意的,有不少是女性,我唔可以避免接觸到。最怕影響到人家女仔的家庭和諧,Ada Yu係我生意partner!」

九七年,劉皇發與余紅萍,以七千五百萬元共同買入紅山玫瑰園,各佔一半股權。後來再以一億九千萬元,買入力寶中心二座九樓,余紅萍今次只持有少數股權。可惜,除了玫瑰園豪宅,趕及在樓市爆煲前售出而有所斬獲外,力寶中心物業則被銀行收回。 余紅萍又名余伊婷,今年約五十歲,也是有夫之婦,曾任屯門仁愛堂總理。她丈夫陳篤,曾經與滙豐銀行前副總經理劉智傑,合資開設好盈集團,專做金融、期貨生意,但公司現已告解散。余紅萍的人際手腕相當厲害,近年亦是「股壇玩家」簡志堅的知己好友。不過她與劉皇發的友情,未有因此中斷。根據資料顯示,目前劉皇發與余紅萍同任董事的公司有六間,除了會展及力寶單位損手,其餘三個物業,包括兩幅元朗地,均有獲利,賬面共賺4,299萬元,十分和味。余紅萍申報地址,為會展廣場辦公大樓十四樓,該物業曾由劉皇發、余紅萍、劉業強等人任董事的大天有限公司,於九四年以4,120萬元購入,曾按揭予道亨銀行未有贖回。

劉業強繼位

劉皇發與結髮妻子吳妹姝,育有兩子三女,其中,現年五十歲的長子劉業強已接棒。劉業強畢業於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經濟學,與老婆葉愛愛育有一子兩女。一三年,他獲委任為全國政協委員,現出任行會成員、立法會議員、屯門區議會議員及屯門鄉事委員會主席等。一五年,劉皇發表示不角逐連任鄉議局主席,由劉業強接任,基本接下發叔的重要職位,但威望當然有所不及。長女劉麗芬及老公黃汝坤,則幫發叔處理龐大土地;但去年兩人與妹夫同被揭發,於元朗大棠持有的土地非法填土及填塘,被要求還原,但限期滿一年仍未處理。幼子劉業光,是聖保祿醫院骨科醫生,較為低調。二女劉麗華,經營珈琳幼稚園,發叔亦有打本。三女劉玉蓮,則是設計師,老公為離島區議員余漢坤。○二年兩人結婚,於尖沙咀洲際酒店筵開七十席,當日前特首董建華、曾蔭權、前律政司司長梁愛詩、賭王及四太等人,都俾面出席。

有權勢有財勢

劉皇發早在二十四歲已當選龍鼓灘村村長,八○年起已擔任新界鄉議局主席,一直至一五年。有權勢就有財勢,適逢政府及發展商想加速發展新界,劉皇發協助周旋於鄉紳及原居民之間,起了重要橋樑角色,如魚得水。早於七八年,李嘉誠已透過劉皇發做游說工作,減少村民對興建青洲英坭廠的反對聲音,令廠房順利在八三年建成。其後由長實投地興建屯門雅都花園,八七年開售,並把商場及停車場兩部分,交由劉皇發代售。到九二年,長實讓劉皇發與珠海市政府駐港機構珠光集團,以四億七千萬元,內部認購全幢嘉湖山莊賞湖居二百多個單位。當時消息一出,即惹來外間非議。據土地註冊處資料顯示,當年購入賞湖居全幢的景怡有限公司(Top Ease Limited),於九二年一月成立,分別由兩間公司持有,同年八月轉讓給珠光集團及宏景投資(Grand Gain Investment Limited),股權為六四比例。後者宏景投資由劉皇發及余紅萍持有。那時正值樓市升溫,兩年後劉皇發陸續出售嘉湖山莊單位,套回三千八百萬賬面利潤。一○年,劉皇發持有逾百年歷史的元朗大橋村項目,獲城規會批准重建為四幢二十七層高住宅大廈,項目旁邊為長實的樓盤世宙,項目亦落實與長實合作。除了長實,發叔與新地關係亦密切。一○年,本刊曾爆出發叔為了幫新地開發屯門的百億豪宅地盤,利用自己區議會主席的權力,沒有讓反對工程人士會上發言,又假造民意,誤導區議會贊成興建通往樓盤的必經之路。新地其後刊登聲明否認跟劉皇發利益輸送。但同年發叔就斥資一億一千多萬,購入新地元朗YOHO Midtown共二十四個單位,其後五個單位以「摩貨」形式出售,獲利一百零廿七萬元。

囤地百多幅

劉皇發於九十年代,已報稱持有二、三百幅農地,不少是七十年代收購回來,每呎只是幾元。二○一○年,擔任行政會議成員的他,申報擁有達六百四十六幅土地,當中最少一百八十七幅土地由他全權持有,大部分位於屯門,其他由他與妻子、或其他有關連人士所持有。在新界東北發展區,他持有最少三萬七千呎土地,在東涌擴展區內也有二十多至三十幅地皮,若政府要發展,向劉皇發收地無可避免。近年他身體欠佳,其家族成員着手放售部分地皮。今年五月,中國海外集團就以合共五億九千萬元,向劉皇發購入屯門龍鼓灘近三十六萬呎地皮。劉皇發曾擁有多匹馬,包括金龍船、猛龍船、龍船義浩、大龍船、真龍船、龍船快、驪龍及龍船鼓響等,但大部分已退役,只有龍船鼓響及龍船尚有參加賽事。早年他購入屯門咖啡灣地皮自建豪宅,名為「天佑居」,與家人同住,屋外不時泊滿名車,包括勞斯萊斯及平治等,多掛着「8222」或「2888」的車牌。劉皇發無論出生、發跡、以至壽終正寢,皆在屯門。

恩怨情仇

有「新界王」稱號的鄉議局前主席劉皇發,自前年七月陪同長子劉業強出席鄉議局會議後,便沒有再公開露面。一直有指發叔健康欠佳,這一年多來,他都是在屯門青山灣天佑居大宅內休養,並有醫生和護士照顧。本週日凌晨,發叔病情轉差,最後在家中與世長辭,享年八十歲。其兒子兼鄉議局主席劉業強晚上在大宅外表示,對父親離世感痛心,他說發叔去世時安詳,所有家人陪伴在側。他又稱讚父親為國家、為香港、為新界貢獻良多,稍後會公布身後事安排。

最年輕村長

劉皇發是屯門龍鼓灘龍鼓灘村原居民,家境清貧。中學畢業後,他曾經耕田,又曾任職九廣鐵路油漆工人,其後在元朗經營雜貨鋪。發叔由寂寂無聞到變成新界皇帝,叱咤新界半個世紀,全因一生中有多次轉捩點。上世紀六○年時,劉皇發獲得當時著名鄉紳陳日新的支持,令到當時年紀輕輕的他(二十四歲),得以當上龍鼓灘村村長,成為當時最年輕的新界村長。這是發叔人生第一次轉捩點,他由一名無名小卒,開始踏上從政之路,在鄉事圈子中嶄露頭角。

靠攏政府上位

到了七十年代初期,做了多年村長的劉皇發漸漸上位,當上了屯門鄉事委員會副主席。這時,發叔意識到要更上一層樓,就要靠攏政府。其後,他成功游說龍鼓灘村民,低價出售地皮予政府用作英軍操炮區,發叔此役一舉成名,令他得到政府賞識,成為日後投身政壇的踏腳石。翌年,他更獲政府委任為太平紳士。這是發叔第二次轉捩點,他在新界的聲望日增,成為新界人與政府溝通的橋樑。八○年,四十五歲的劉皇發終登上鄉議局主席寶座,開始統領新界數十年。自此,他的仕途扶搖直上,不但出任屯門區議會主席,更加衝出新界,獲政府委任為立法局議員。這時候,劉皇發猶如新界的土皇帝,很多新界的發展政策,政府都會向他諮詢意見。當新界出現任何問題時,政府亦會請求發叔幫手解決。

愛做和事老

「喺鄉事同政府之間,發叔不時能令政府政策作出讓步,或作出調整,令到雙方更加接受,就係佢成功嘅地方。」自○四年起,幫劉皇發做了多年選舉工作的元朗區議員周永勤表示,發叔一向喜歡擔當「和事老」角色,幫各方面找出共通點解決問題,新界人當中,也只有發叔有此號召力,別人無法取替。「其中一個例子,大嶼山曾試過封山,發叔親自乘直升機搵大和尚釋智慧,最後終能解決事件。」○二年十月時,寶蓮寺因不滿政府收地發展昂坪,計劃封山七日。由於事態嚴重,劉皇發便夜訪寶蓮寺董事局,在他努力斡旋下,時任房屋及規劃地政局局長孫明揚其後得以與寺方開會,政府答應考慮修改昂坪發展藍圖,寶蓮寺才暫時擱置封山行動。

丁權納入《基本法》

全港共有二十七鄉,合共七百多條村,鄉事關係錯綜複雜,要令一眾新界人馴服聽話,一點也不容易,「單係新界西已有十八個鄉事會,每條鄉其實都有兩、三股勢力。不過就算佢哋如何水火不容,發叔跟每股勢力都合得來,令佢哋信服,發叔就能夠團結不同嘅力量。」周永勤說,劉皇發對每個鄉每條村都做到持平包容,任何一方要他幫忙,他也會想盡辦法幫手。發叔離世,新界不少鄉紳都告訴記者,新界從此難以有人去凝聚各方勢力,當大家各為利益爭奪時,新界力量勢必瓦解分離。香港回歸前,劉皇發更把握了一次黃金機會,令所有新界人都對他言聽計從。回歸前,他擔任基本法起草委員會的港方委員,成功爭取把「新界原居民的合法傳統權益受香港特別行政區的保護」,納入成為《基本法》第40條,讓「丁權」順利過渡至回歸後,有中央官員更說第40條就是劉皇發。新界丁權一直惹人詬病,但劉皇發卻成功將新界人最關切的傳統利益保存下來,令他在新界的地位更加鞏固,無人夠膽向他挑戰。此後整個新界,基本上已是劉家王朝。而屯門和元朗的江湖猛人,也十分尊重劉皇發。去年七月,鄉議局討論有成員出戰立法會地區直選問題,元朗猛人田雞東就喪鬧何君堯,質疑他的參選資格。有消息指,田雞東不滿有人早前奪去屯門鄉委會主席職位,而替發叔出頭。而新義安屯門話事人跛榮,一三年十二月涉及洗黑錢案上庭時,竟然請得劉皇發做其辯方證人。有江湖人稱,在元朗和屯門,真正能夠做到官商鄉黑大融合,只有發叔一人。

獲頒大紫荊勳章

鄉議局變成劉家天下,劉皇發做了三十五年主席,所以九七前和回歸後,他都憑功能組別鄉議局組別,自動當選立法會議員。另外,在曾蔭權擔任行政長官時,劉皇發更曾進身行政會議成員。○五年時,劉獲頒特區政府最高榮譽的大紫荊勳章,以表揚他對香港社會的貢獻,他也是首位新界原居民獲此榮譽。雖然劉皇發在新界呼風喚雨,但他始終沒有政黨背景,在立法會難免會孤軍力弱,所以在九三年時,他加入自由黨成為創黨成員,「發叔有自己一套策略,因為當時鄉議局只有佢一名立法局(立法會前身)議員,佢要張學明籠絡民建聯,佢自己入自由黨,當時自由黨都有唔少議員,而鄧兆棠當時嘅港進聯有四名立法會議員。咁樣加起來,(鄉事)喺立法局便能影響二十多名議員。」周永勤分析說。

幫唔少泛民人士

周永勤又說,劉皇發很喜歡幫人,以前每日都有很多不同層面的人,跑到他的辦公室要求幫忙,「發叔嘅處事方式,係盡量將敵人變朋友,絕對唔會令朋友變敵人。」周又說,劉皇發除了會幫建制派人士外,原來還幫過不少泛民主派的人,「唔少泛民主派議員,發叔私底下都不時幫佢哋。如有些在大陸做生意出現糾紛,犯咗事,賭輸錢等經濟問題,好多麻煩事,發叔都有喺背後出手幫忙。」他又讚揚發叔為人包容不記仇,「例如喺鄉議局內,有人明顯有野心想做主席,或另有企圖,不斷累積勢力隨時會叛變,發叔其實知道嘅,但佢會選擇利用對方嘅力量,去鞏固鄉議局同新界人的力量,所以發叔為人好包容,以及忍耐力好高。」周永勤又說,○八年時自己沒有跟隨發叔退出自由黨,但發叔沒有怪他,「以後過時過節,佢都會送禮俾我表達心意。」

發叔有功有勞

劉皇發病逝,震動整個新界。上水鄉事委員會主席侯志強透露,多年來在鄉議局跟劉皇發合作無間,又一向以「發哥」稱呼他,可見兩人關係非淺。侯志強認為,在這數十年來,發叔在鄉議局「有功有勞」,在一些大是大非事情上,發叔必定站在新界人一邊。「特別喺回歸前中英談判時,發叔帶領鄉議局第一個人站出來,支持香港回歸,堅定愛國、愛港、愛鄉。佢又成功爭取將『新界原居民的合法傳統權益受香港特別行政區的保護』,納入成為《基本法》第四十條,保障咗新界原居民傳統權益。」侯志強認為,這些功績奠定劉皇發成為新界龍頭大哥的地位。

排解新界糾紛

另外,侯志強最欣賞發叔有承擔,「不論與政府、區、村或係鄉嘅大小問題,發叔總會站出來說話,解釋俾村民聽。新界人新界事都由佢來排解糾紛,主持公道,猶如『新界和事老』。」他說劉皇發凡事肯站出來和肯承擔,令他的「新界王」地位穩如泰山。對於劉皇發病逝,侯志強說:「個心好唔舒服,畢竟大家相處咁多年。」雖感惋惜,但明白這是生老病死,在所難免。他又形容兩人相處好比兄弟,「當佢係大佬,十分尊重。」平日,他偶爾和發叔相約在新界行山,研究風水福地。他又指兩人從沒有爭吵過,因彼此沒有利益衝突,而自己亦一直支持發叔。

為人疏爽唔孤寒

在侯眼中,發叔為人十分疏爽,並形容他是個「吃四方飯」的人,不跟人斤斤計較,很多事情都拍心口包辦,對人絕不吝嗇。他指發叔願意聆聽、付出時間和精神,又願意投放金錢和資源,他認為這是發叔成功的地方,更笑言:「如果發叔請飲支汽水都難,跟侯志強好過啦!」政壇是非多多,發叔總是平常心對待,「有咩唔啱傾到啱。」遇到反對,發叔也總是「先禮後兵」,這政治手腕,令發叔身邊朋友比敵人多。侯志強對新界未來發展十分有信心,他指自己將一如既往,繼續支持劉皇發兒子,鄉議局主席「太子」劉業強。「希望佢做得更好,更上一層樓。」劉皇發數年前已處心積慮交棒給長子劉業強,而劉業強前年亦順利當上鄉議局主席,但鄉事中人昌叔認為,劉皇發逝世,劉家在新界的影響力會逐漸減少,劉家王朝亦會慢慢消失,「失去劉皇發,新界無人再有此力量,可以協調各方勢力。以後新界各個鄉有可能各自為政,新界佬團結形象不再。」

新界王金句

替劉皇發打工多年的元朗區議員周永勤表示,發叔在做人處事各方面,都有不少金句,令人津津樂道。

為政不在多言發叔認為很多從政者說話太多,但其實很多都沒有實際作用,他認為最重要是把事情完成。

水上扒龍船,岸上有人見意指做事堅定流,有否揸流攤和陽奉陰違,旁人最是清楚。此外,周永勤說發叔喜歡做和事老,把大家之間的矛盾變作共識,經常說:「莫將好事變壞事,要將壞事變好事。」他又喜歡結交朋友,「把敵人變朋友是叻仔,把朋友變敵人是蠢仔。」而對於所有開罪他、中傷他的人,發叔均一笑置之,「我唔怪佢,佢唔識諗,傻傻哋。」而發叔亦經常教人不要鋒芒太露,他這樣說:「槍打出頭鳥,唔好叻唔切,要識保留實力。」

撰文:財經組、程志康、非從攝影:攝影組、海江田、韋平[email protected]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602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