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不宜局限「中國機遇」 港應放眼亞洲

1 : GS(14)@2016-05-17 03:36:14

【明報專訊】中國經濟增長放緩,與內地關係緊密的香港自難獨善其身。對於香港經濟前景,有別於港府極力宣揚「中國機遇」,高盛私人財富管理中國區副主席暨首席投資策略師哈繼銘認為,香港既然是國際金融中心,而不是中國金融中心,就不要單單投向內地一個籃子,應該更?眼於國際,特別是亞洲區域經濟金融。



一帶一路投資宜謹慎 免成蝕本生意

哈繼銘稱,中港經濟關連度主要體現在貿易及旅遊,近年這兩方面都因不同原因而疲弱;投資合作方面關係並不密切,雖然一帶一路似提供了一個增長空間,但他提醒,一帶一路的投資項目較有政治色彩,而香港一向以來專長是純商業化投資,因此帶政治性的投資項目要小心謹慎,否則別說利潤,「可能連本金都未必能拿回來」。

哈繼銘又稱,過去幾年,香港一方面因為聯繫匯率而享受美元的好處,另一方面與內地的關係而得到中國經濟起飛的利益,但隨?這一兩年中美情?由好轉壞,令香港一下子反轉過來,由雙重利好變雙重受壓。

多發展亞洲關連金融業務

而在這種新形勢下,香港該如何自處?哈繼銘表示是比較複雜的問題,但認為「香港被稱為國際金融中心,而不是中國金融中心,自有其理」,他直言,中國金融中心有上海擔當,輪不到香港,所以香港也不應該單單只看中國這個籃子,而要從「國際」?手,例如金融衍生業務,不一定要全放在人民幣產品,而應該多發展亞洲區域相關連的金融類業務。同時他建議,本港產業空心化已太明顯,要盡快多元化起來,發展更多屬於自己的產業才是。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60516/news/ea_eaa3.htm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0117

穗機場增國際線 來港轉機需求減 分析:珠三角競爭激烈 港應拓長途線

1 : GS(14)@2016-11-08 05:35:03

【明報專訊】以廣州白雲機場與南航(1055)為首的珠三角航空業近年大幅增加國際航空運力,強勢爭奪國際客源,變相削弱內地客對香港機場的需求。根據機管局統計,過去5年通過旗下珠三角跨境交通赴港的內地旅客,增速大幅放緩。有分析認為,未來珠三角地區競爭會愈發激烈,本港應充分利用優勢發展更多國際航線。

明報記者 尉奕陽

內地出境遊熱潮升溫驅使大量航空公司頻增國際直飛航線,國泰(0293)早前更發盈警稱收益率因競爭激烈承受重壓,部分暗示內地增開直航打擊生意。數據顯示,廣州白雲機場自2011年起每年新增逾10條國際航線;南航的國際航班運力與載客人數去年更增約三成。

海天碼頭客運量 去年近無增長

根據機管局公布的統計數據,香港機場跨境海陸交通的載客量自2011年按年增長約7.3%至440萬人次後,其後呈逐年放緩趨勢,至2015年僅增長2.08%;其中跨境巴士與轎車客運量增長緩慢,而海天碼頭的客運量增長更由2011年前增長近9%,放緩至去年幾乎無增長(見圖)。

機管局研珠三角新增多個渡輪航點

香港機管局董事、立法會航運交通界議員易志明表示,由於部分受到內地加開大量國際航線衝擊,近年內地赴港遊客數量明顯下降,赴港跨境巴士生意明顯變差,渡輪生意亦不佳,機管局已留意到客運量減少情况,正研究於珠三角地區新增多個渡輪航點以吸引更多內地人赴港。香港機場發言人表示,為進一步把握珠江三角洲地區的增長,機場將繼續於區內拓展預辦登機服務並加強於境內外的宣傳推廣,並將與有關部門保持聯繫,以確保香港機場能夠受惠於港珠澳大橋等基礎設施的落成。

事實上,不僅是廣州,現時包括深圳以至珠海皆在考慮大力拓展國際航線,深圳市政府表示,未來深圳機場的國際航班量將倍增。

學者:港應與內地機場分工

中山大學港珠澳研究中心教授鄭天祥表示,未來珠三角地區間的航空競爭將愈發激烈,香港應把握自身優勢,減少內地航班頻次,轉而增加國際航線,而增設第三條跑道可為容量已經飽和的香港機場帶來捕捉市場增長的機會。

理工大學物流航運系講師黃治中亦認為,香港應明確分工,利用深圳機場進行短途接駁,自身則更多發展長途國際航線,惟由於空域受限,料三跑亦僅能增加地面泊位而無法真正提升航空運力。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0238&issue=2016110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4321

陸振球:低槓桿債券ETF 港應拓展

1 : GS(14)@2017-03-20 10:16:51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8472&issue=20170320
【明報專訊】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人大閉幕記者會中提出,準備今年在內地和香港試行債券通,過去香港人的主要投資項目,一直離不開股票和磚頭,近年在低息環境下,更是側重於地產,如果債券通能搞活香港的債巿,讓巿民有更多穩健的收息工具可以選擇,實在是大大的好事。

香港巿民之所以熱中買樓,重要原因是存款息口近零,令到雖然住宅租金回報偏低,不少人仍認為收租好過將錢存在銀行,港人雖也可買高息股,但股價確較波動,若香港能提供較穩建的債券,比如孳息率能貼近現時美國10年債息約2.5厘或更高的債券,市民便不一定要高追買樓,因為大家經歷過1997年後的大跌巿,也應知道買錯樓可以10年也翻不到身,更不排除可能變成負資產的風險。

說實在的,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至近日才有恒指和國指的槓桿ETF(交易所買賣基金)和逆向ETF產品出現,實在令人匪夷所思。如日後香港能有一些低槓桿的債券ETF,比方說能有包括新地(0016)、領展(0823)等難以倒閉或違約風險極低的債券打包成ETF,加上約一倍左右的低槓桿,巿民便可透過買入這些ETF,收4、5厘息,相對下買樓收租,如計入按揭,其實也是有槓桿成分,有關ETF涉及的風險未必會比買樓高,卻可以用更少資金參與,投資更靈活。

明報投資及地產版資深主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7971

民社相寓總幹事謝名軒:逾30萬人住劏房 港應借鏡星洲

1 : GS(14)@2018-03-01 10:05:24

https://www.mpfinance.com/fin/da ... 2819&issue=20180301
【明報專訊】香港樓價高企之餘,一般巿民的居住空間也不理想,民社相寓總幹事謝名軒接受訪問時估計,本港現有逾30萬人居住在俗稱「劏房」的分間房間,人均居住面積只有50多方呎。他認為,香港政府有責任提升港人的住屋質素,建議政府仿效新加坡,大建公營房屋,大幅增加住宅供應,惠及普羅市民。至於本港住宅土地供應不足的問題,他認為港府可在2020年約滿後收回粉嶺高球場的用地發展住宅,解決基層住屋的燃眉之急。

政府統計處今年初出版《2016年中期人口統計主題性報告》顯示,全港約有2.71萬個屋宇單位有分間樓宇單位,涉及分間樓宇單位總數估計有9.27萬個(表1),即每個屋宇單位平均被分間成3.4個分間樓宇單位。分間樓宇單位合共有約9.18萬個住戶共20.97萬人居住,即每個「劏房」平均住2.3人。上述單位中,人均居所樓面面積中位數則為5.3平方米,低於全港人均居所樓面面積中位數15平方米。

根據統計處的定義,分間樓宇單位即個別屋宇單位分間成兩個或以上的「屋內互通」單位,一般用作出租,所有私人商住單位、村屋或臨時屋宇單位內分間樓宇單位都包括在內,此定義與坊間一般理解的劏房接近(見另稿)。

計及工廈劏房 多政府數據逾五成

民社相寓是一家去年10月開始營運、以社會企業模式運作的物業管理機構,至本月初承接213間分間房間,其中大部分以市價出租,小部分屬「社會房間」,以優惠租金出租予需要幫助的家庭。作為民社相寓的總幹事,謝名軒掌握居住在分間房間市民的真實苦况,認為真正住在分間房間的港人,比統計處上述數據(20.97萬人)至少多50%,即超過30萬人,他解釋說:「統計處的數據往往很保守,沒有將工廈分間房間統計在內,而有關規模是很大的。我們曾參觀過位於荃灣及葵涌區的工廈,業主將數千方呎的一層單位,重新裝修分隔為60間,每間低於100呎、設有獨立廚廁的分間房間,以3000元至4000元出租(視乎有否窗戶而定),很受年輕人歡迎。當然,業主這樣做是違規及不合法的,視乎屋宇署是否執法。」

謝名軒續稱,本港住宅供不應求的問題,不止在傳統單位,亦在分間房間上出現,才會令工廈劏房盛行,「市區的分間房間供應有限,而不少會計師、專業人士或外資公司僱員均希望住在市區方便上班,形成熾熱需求,令區內租金高企;基層市民負擔不起便到深水埗及土瓜灣租分間房間,再退一步便是到荃灣及葵涌區租工廈,更壞的情况是在新界租住由雞欄及豬欄改建的臨時房屋」。

星組屋人性化 二三房為主

由於租金不斷向上,而居住環境卻每况愈下,在本港數以十萬戶租樓暫住的無殼蝸牛難免心抱怨氣,成為社會不穩定的根源。謝名軒批評港府的房屋政策失誤,應該向新加坡好好學習,「新加坡的面積比香港小,人口密度比香港更高,但獅城的居住環境遠勝香港,當地市民的開心程度亦很高;箇中原因是新加坡政府的房屋政策做得很好,大部分居民住在由政府資助的組屋。我曾到新加坡實地考察,當地的組屋外貌與本港私人屋苑不遑多讓,設計很人性化,以兩房及三房單位為主,新加坡人均居住面積達200多方呎,遠較香港理想。住所是最重要的,我相信本港市民都希望能夠在辛勤工作後可以回到屬於自己的理想居所,而我的新加坡朋友對政府組屋計劃十分滿意,它令當地年輕人畢業後到社會工作一段時間便可擁有安樂窩,跟着可以更加投入工作」。

應收回粉嶺高球場建屋

根據本港運房局去年12月公布的長遠房屋策略報告,未來10年住宅供應目標為46萬個,惟尚欠4.3萬伙土地供應,上述數據令市場出現供應短缺的預期,過去兩個多月樓價升幅加快,並且屢創新高。港府昨日公布財政預算案,在遏抑樓價方面並無大動作,例如沒有根據香港大學金融學院副教授程騰歡建議推出相等於現有差餉20倍的「超差餉」,亦沒有因應中國內地買家近月佔成交比例增加而調高買家印花稅(BSD)稅率。

市場普遍認為,增加住宅土地供應是壓抑樓價最有效的方法。謝名軒認為,港府把租約將於2020年屆滿的粉嶺高爾夫球場改規劃作住宅用途是當務之急,「統計處的數據顯示,本港目前有近21萬居民住在分間房間,而平均居住面積只有50多呎;粉嶺高球場只有2600多名會員,但他們卻佔用了約170公頃的用地,每名會員佔用了7000多方呎。打高球並非必需品,會員往往一兩星期才去消閒一次,在此情况下一個高球會會員便佔用7000多呎用地,同時卻要近21萬港人屈就在50多呎的住所,這樣公平及合理嗎?」

須先增土地供應再談改善質素

謝名軒總結說,港府須先增加土地供應,跟着才可仿效新加坡政府大建組屋,而過程中料面對不少阻力,惟由於事關數以十萬計本港家庭福祉,籲港府在此方面多做工夫,「由於過去10年樓價大漲小回,已攀升至脫離居民購買力的水平,結果令港人愈來愈遲婚(編按:本港男士及女士首次結婚時的年齡的中位數,分別從2007年的31.2歲及28.3歲,上升至2016年的31.4歲及29.4歲)。在香港最重要是住屋問題,因為有瓦遮頭是最基本的,食多食少只是個人的選擇,衣服能夠保暖便可以了;我相信假如有人餐餐食龍肉,但上班後回到家中居住得不舒適,他也不會開心」。

明報記者 葉創成

[名人樓市論壇]
2 : GS(14)@2018-03-01 10:05:39

https://www.mpfinance.com/fin/da ... 3896&issue=20180301
【明報專訊】統計署將個別屋宇單位分間成兩個或以上的「屋內互通」單位稱為「分間樓宇單位」或「分間房間」,亦即是俗稱的「劏房」,謝名軒認為,前者的名稱更合適。

套房經審批具清晰規劃

謝名軒解釋,劏房的源起,是數十年前本港不少居民住在天井(即建築物側面或中間被3至4面牆圍住的空間,原先主要作通風及採光用途,因為狀似井形,頂部是天空,故名為天井),其不論在設計間隔及防火設施上均沒有特別考慮;但目前本港大部分的套房,都是由業主委託註冊人士及註冊結構工程師設計及監工,再經屋宇署審批,具備獨立廚廁及防火措施,「它們不是胡亂搭建,而是規劃清晰的套房,部分甚至媲美服務式住宅,因此叫『分間房間』較『劏房』更適合,這樣對入住者的心理也會比較舒服」。

[名人樓市論壇]

上一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917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