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一代企管大師如何養成? 司徒達賢:好奇心帶我超越挫折

2010-11-22 TWM




從亞洲第一位主攻企業政策的博士到台灣企管大師,司徒達賢三十年來在政大企管系誨人無數,許多上市公司大老闆都曾上過他像魔鬼訓練營一般的課。不論經驗如 何豐富,學生總是被他問倒,他是如何掌握浩瀚的知識?如何能夠不斷成長?

口述‧司徒達賢 整理‧陳兆芬編按:人一生忙碌究竟要追求什麼?有人希望賺大錢、有人追求名望、有人為了權力,然而「台灣企管大師」司徒達賢很年輕時就相信:人一生應該追 求的是「知能的持續成長」。他說,為什麼人在年輕的時候較容易獲得滿足?因為每天都生活在一個不斷成長、不斷進步的過程中,例如小時候本來不會走路,後來 學會走路;本來不敢自己乘坐公車,後來會了,這些都帶來成長的感覺。為什麼年紀大了,反而所有能力都退步?司徒達賢十一月八日在政大的一場演講中,分享他 的人生如何不斷成長的祕密。以下是演講紀要:年輕時可以快速成長,但到了我這年紀,所有能力都在退步,如果我們能夠「持續維持知能上的成長」,就可以經常 保持心情上的愉快。學習的動機主要基於好奇心,要對很多事保持高度好奇,就會每天有發現、每天有進步、每天可以自我檢討。熟識的朋友都知道我是很有好奇心 的,我與他們在一起時,常會詢問:「你最近做什麼研究?你的產業有什麼特性?」聽到這些問題,請不要覺得我是在質疑或在蒐集資料寫報告,我就是好奇!對我 來說,我喜歡知道這些事情。

母子問答造就強烈好奇心

好奇心哪裡來?這要追溯至「學齡前的母子問答」。我出生以後,母親就把工作辭掉在家帶小孩,什麼叫做帶小孩?我認為簡單來說就是Q&A。小孩天生有好奇 心,什麼都愛問,然而大部分的家長極可能回答「問這幹什麼?你將來長大後就會知道」、「學校裡面會教,現在不要問我」,或是給小孩一些不合道理的答案。小 孩很單純,聽了之後會信以為真,都記在腦子裡面,之後到學校發現上課講的都不一樣,會造成腦筋的混亂。

我的媽媽很好,對於每個問題她都有問必答,自我有記憶開始,她的「工作」就是回答問題,我可以隨便問,但她從不隨便答,答案可能簡化,但都是正確的方向, 所以在我上學以後,對很多事都已有正確的印象,對學習效果十分有幫助。

我相信,有很多小孩的好奇心是在「為什麼問這麼多?長大你就會知道了」的回答中快速折損。好奇心在學習過程中扮演著關鍵的角色,學習時會有挫折,在請教別 人問題時,會透露你的無知,甚至產生挫折感,但如果很好奇又很好學,就不在乎這些挫折。因為將不懂的事搞懂,是一種成長,將事情逐漸弄清楚的過程,是一種 愉快的經驗。這說明了,何以好奇心是學習動機的一項關鍵因素。

反覆閱讀養成圖像思考能力從小學二年級起,我就開始閱讀章回小說。有些小說我看了一次又一次,到小學三、四年級已經看了六、七遍,幾乎可以倒背如流。

若內容看不懂,就不斷地閱讀直到懂了為止,在反覆閱讀中逐漸培養出圖像思考能力。換言之,當我在看小說時,會在腦中描繪出場景與人物,並試著將整個故事的 來龍去脈,在腦中拍出一部「電影」,看了幾次以後,電影拍得越來越清楚,逐漸就培養出圖像思考能力。

我現在訪問一家公司或討論個案時,心裡就開始建構圖像,同時腦海中開始拍起電影,開始描繪公司的故事,所以我們能藉此快速想像一家公司如何運作、物流系統 如何運轉、如何處理人事糾紛。

另外,圖像思考也與記憶力有密不可分的關係。現在開小、中學同學會時,當大家聊到過去的種種回憶,我常能把腦中的錄影帶調出來,說出當時某人坐在哪裡、做 過什麼事情等等。

土法煉鋼 笨人自有笨法子在大學時修習了「人事管理個案研討」,每周都有不同的個案主題,對於沒有實務經驗的大學生來說,真是毫無頭緒,不知從何著手。但「笨人自有 笨法子」,我每周在熟記個案內容以後,就讀一遍三百頁的︽人群關係︾(姜占魁教授著),並在與個案相關的學理上做下記號,進而據之整理分析。這種方法雖然 較為費時費力,但此一學習方式,可以有效結合理論與實務,使所學更為扎實。

讀博士時,我為了在上課時掌控發言權,常將指定書籍的內容繪製成詳細的因果關係流程圖,讓同學可以照我的架構去討論。同時我也旁聽多位老師的個案教學,學 習個案教學的技巧。

獲得博士學位回國後,還去報名學習速讀。原本以為速讀是在練眼力,後來才發現速讀必須從精讀開始,亦即在仔細看完一篇文章之後,把各段落重點、因果關係、 起承轉合做成書面摘要,進而在十秒之內,快速理解與連結文中之意涵,反覆幾次以後,文字跟圖像在腦海中轉換成觀念與觀念的連結,進而出現融會貫通的效果, 並可以對文章內容產生更高層次的理解與引申。

「速讀」讓學習更有效率

我也藉由此方法落實在教學上。後來我依上述「精讀╱速讀」的方法,把上百篇文章逐篇摘要整理,發現的確可以體會出超越文章內容的想法或觀念。這在教學以及 對學生提問或彼此問答的過程中,不僅讓學生更有所啟發,也讓我在學理觀念上得到極佳的學習與成長效果。

學習的心態應以「好奇」為基礎,承認自己的無知與不足,不懂的就問,想法即使不成熟也講出來,而且誠心歡迎別人的評論與指正,進而藉此獲得自己知能的成 長。在學習方法上也應不斷進行研究發展,這就是我對學習的基本態度。

司徒達賢

出生:1948年

現職:政大企業管理學系教授學歷:美國西北大學企業管理博士經歷:政大副校長、政大企研所所長、政大企管系系主任作品:著有《管理學的新世界》、《策略管 理新論》、《打造未來領導人》等書,《今周刊》闢有專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603

政大企家班經典個案研究重現司徒達賢vs.周永明師徒解析宏達電成功策略

2010-12-20  TWM




二○○四年,周永明被宏達電前總經理卓火土欽點為接班人,送進政大企家班進修,與策略大師司徒達賢結下師徒之緣;六年後,宏達電在智慧型手機市場稱霸一方,其成功策略為何?這一段政大修煉又帶來什麼啟發?

撰文‧黃智銘

編 按:今年適逢政大企家班創辦三十周年,企家班「永遠的總導師」司徒達賢教授也在今年榮獲政大講座教授的榮譽。為了重現企家班個案研究的教學精神,︽今周刊 ︾與政大企家班校友會合作,邀請全球智慧手機巨人、同時也是企家班校友的宏達電執行長周永明,與司徒教授舉行高峰對談,解析宏達電屢創造高峰的祕密。

為 了表示對這場與司徒教授對談的慎重,這幾年慣常以牛仔褲造形現身的周永明,罕見換上西裝褲,恭敬地坐在講台上,他說,「彷彿又回到當年上課的時候。」周永 明向在場政大企管系所校友娓娓細說宏達電自一九九七年創立以來,歷經跨入PDA(個人數位助理)、智慧型手機與自創品牌三個重要轉型關鍵的經營故事。

司徒達賢則從學界角度挑戰周永明的思惟,探討各個階段宏達電成功策略的關鍵,師徒兩人擦出智慧的火花,以下為精采的對談紀要:

創新讓大廠折服

借力使力快速成長

司 徒達賢(以下簡稱司徒):今年我們邀請到了宏達電的執行長周永明先生,從他這幾年的成就來看,不僅是我們企家班之光、政大之光,甚至也是台灣之光。今天進 行的形式是這樣的,我也會當個學生,來聽聽周永明講解宏達電的成功祕訣,然後就我的理解,我再來向他請教,現在我們就請Peter(周永明)開始今天的對 談。

周永明(以下簡稱周):宏達電一九九七年創業時,只有十位員工,當時我們就在想,什麼是有未來的產品?我們想到兩個東西,第一就是行動 通訊的東西,可以把無線電、internet(網路)都整合在一個掌上的裝置;第二這個東西要很難被抄襲,我也是台灣產業出身的,我們都知道,只要產品在 台灣能夠被抄襲,接下來都會很慘。(觀眾大笑)一開始我們比較類似工程創新公司,前三年甚至沒有製造能力。不過我們當時心態是,越是沒有經驗,越需要磨 練。而且因為我們很有想法,所以也得到國際大廠微軟、高通的支持。

當我們跨入PDA時,只有一些日商在做,但舊有的PDA產品沒有連結能 力,不能作資料的轉換。宏達電主動對微軟提出可以用他們Win CE(作業系統)來做PDA,剛好微軟主持Win CE作業系統的負責人過去也在迪吉多(Digital)工作過,所以幾乎馬上答應協助我們。

我們不到一年就可以量產,所以甚至得到比爾蓋茲的認同,打開了國際能見度,獲得與高通這些公司的合作。

司徒:宏達電就是用自己的技術突破,在微軟正好推出Win CE的轉折時刻切入,所以得到微軟的大力支持?

周:能夠與國際產業結合是宏達電成功的重要因素。

司 徒:不過這時候(一九九八年)你應該還沒進企家班,所以這不算是我們的功勞。(全場大笑)周:但我們一直想做無線電的產品,因為這類的人才全世界都很少, 所以「很難抄」,但我們不會做,本來是要與康柏(Compaq)合作,但後來康柏認為LG有做手機的經驗,所以轉跟LG合作。

剛好有一個場 合,我認識了英國電信(BT)的人,當時他們已經花了超過六十億英磅在建立2.5G的網路,但是他們沒有產品可以在這些網路上運作。所以我們一九九九年就 簽了約由英國電信成立專屬的對口技術團隊,無限制開放實驗室讓宏達電使用,另外我還要他們贊助宏達電新台幣五億元,並承諾採購五十萬支手機。

原先預計二年,最後花了三年半,宏達電終於開發出第一支Win CE的手機,市場上反應很好,所以法國電信、德國電信還有AT&T都還找我們合作。

謙虛開放納百川

突破文化障礙做國際品牌

司 徒:一般說來這種代工業務,多半考慮到客戶競爭,通常幫A客戶代工時,很難也幫B客戶代工;但電信業特色是英國電信很難去經營其他國家的業務;相同地,這 些其他電信業者也都只在本國經營,所以當其他對手來找宏達電合作時,英國電信反而會說:﹁兄弟我以你為榮,你去!﹂是不是這樣啊?

周:真的很佩服老師,一講就是切到重點。

司徒(笑):就像是按到穴道了嗎?

周:但到二○○四年開始,客戶像是惠普(hp)、O2(英國電信商)開始找其他代工廠合作了,我們知道別家遲早做得出智慧型手機這種產品,所以我們決定要做品牌,但我也不曉得該怎麼做。

所以我去找了施振榮先生請教,也看了很多索尼、三星轉型品牌的案例,希望宏達電做品牌,可以少走一點冤枉路。

我發現亞洲品牌遇到的共同問題就是:文化。歐美人都有優越感,很怕跟別人說在亞洲公司工作,因此通常找不到優秀的當地人,品牌業務就很難推廣。但好在宏達電過去的創新累積了很多credit,所以現在我們還是可以吸收了約一千五百位外籍員工。

但 是台灣文化也是有優點的,比方我們比較humble(謙虛),性格不是那麼激烈,所以外籍員工要融入很容易。我們不但吸收很多外籍員工,也是一直把員工送 出國去。我們常講「世界一流」,但關在家裡是看不到世界一流的,我就把工程師送出去看看國外一流公司是怎麼運作的,這比什麼訓練都好。

現在很多客戶都說宏達電是國際公司,而不像是我們韓國對手一樣,本質上還是很韓國。

「不多角」經營策略

集中資源創造獨特價值

司徒:我們談策略時,會談到策略的延續性,可是在宏達電的發展過程中,宏達電是「不多角」經營的,一直放棄舊有的產品,取捨的標準是什麼?

周:我認為價值與稀少性有關。當越來越多人進入市場時,價值就會降低,所以如果說有些產品是要放棄的,那就不要拖,越快越好,畢竟我們資源有限。比方當時放棄代工做品牌,市場也都很擔心我們,但是做品牌是一件很艱難的事情,我們不可能同時做品牌又做代工,還能把品牌做好。

對談後,開放校友及政大學生提問,有些問題一針見血,引發現場參與者熱烈回響。

問:和蘋果之間的競爭,宏達電有何優勢?

周:我不願意和同業做比較。重點應該在建立獨特的價值,做出區隔。我們是一家年輕的公司,還在不斷學習,不論是行銷還是各方面。HTC是和電信公司關係最好的一家公司,願意聽客戶的聲音、願意和客戶合作,而這也是台灣humble的特色。

問:現在用的是人家的作業系統、平台,會不會有自己的平台?

周:這個問題其實每年都被問到、也被董事會問。要做OS還好,難在ecoSystem(生態系統),得看產業支不支持。Google、微軟有內容,而且發展多年,已經很強。現在我們還沒有大到可以去競爭,最好的策略就是合作,不要拿弱點去跟人家的長處競爭。

問:司徒老師現在都不願用手機,如何說服這樣的消費者用手機?

周: 不要想全世界通吃,既然是這樣那就算了。要focus在target customers(目標消費者),不必在乎是否為小眾市場,小眾也有小眾的好,例如AUDIi、BMW就建立了很好的地位,有的市場要懂得放棄。十年前 我曾說過我不需要手機,現在我身邊有好幾支。很多人也曾說不需要智慧型手機,或許有一天會有一支手機會讓不用手機的人也覺得需要。

司徒:我只需要一個按鍵可以打到家裡,一個按鍵可以打給醫院這樣的手機,我需要的不是智慧手機,是傻瓜手機,所以我不是宏達電的消費族群。(現場哈哈大笑)

周永明

出生:1954年

現職:宏達電執行長

學歷:政大企家班

海洋大學電機系

經歷:迪吉多伺服器處長

司徒達賢

出生:1948年

現職:政大企管所教授

學歷:美國西北大學企管博士

經歷:商研院董事長

政大公企中心副主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555

司徒華點滴 左丁山

2011-1-10  AD




 

司徒華逝世後, 好多佢嘅生前「秘密」逐漸曝光,一人講一句,加加埋埋,就知道司徒華對各方面都有影響力,譬如港大教育學院程介明教授係港大教育學院支柱之一,對港大甚有 助力,但根據教授所言(信報一月七日),一九八四年三月他在倫敦讀博士待業之時,港大應承同佢簽三年加三年嘅教書合約,而中大教育學院院長杜祖貽親自打電 話搵佢,請佢入中大做「長工」。一般新科博士為安定前途計,一定推掉合約工嘅,但程博士問司徒華攞意見,司徒華就寫信勸佢應聘港大,為港大教育學院添點心 血,因為中大教育學院已與外界接觸多,氣氛活躍喎!程博士於是就回母校港大任教,改變了部份香港教育史。

六四後香港支聯會有拯救民運人士行 動,代號係黃雀行動,左丁山知識淺薄,成日以為係「螳螂捕蟬,黃雀在後」,即係公安拉人,支聯會黃雀在後救人咁解。亞洲週刊訪問黃雀行動負責人陳達鉦問及 「黃雀行動」之命名來由,陳先生即刻背出曹植「野田黃雀行」:「……羅家見雀喜,少年見雀悲,拔劍捎羅網,黃雀得飛飛……」黃雀行動就係「黃雀得飛飛。飛 飛摩蒼天,來下謝少年」咁嘅意思,係熟讀詩書嘅司徒華採用嘅,哎吔,此詩在中學時讀過,竟然忘記晒,寧不慚愧?

 

呢幾日睇咗 不少司徒華嘅資料,最令左丁山佩服者就係司徒華老早諗到為教協開源、搞財政獨立嘅妙計,就係辦好「教師超市」,以賺錢養教協,多年來辦得相當成功。一般老 師不懂做生意,也視生意為庸俗,即使要做,都會辦得唔湯唔水,但教協在司徒華領導下,就懂得在呢方面與現實妥協。左丁山同教協有一次咁多嘅交手經驗,與神 童輝搵華叔傾合作,華叔叫我地同一位郭老師談判,呢位郭老師好懂得為教協爭取利益,連神童輝都評論一句:「乜老師咁識講數o架?」就因為華叔辦社運嘅策 略,就係首先鞏固教協財政,不倚賴他人捐款,教協先至可以多年來企得咁硬啫。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340

麥可‧波特啟示錄 好教練不一定是好選手 司徒達賢:破產的是大師,不是理論!

2012-12-10  TWM
 
 

 

全球策略大師麥可‧波特的顧問公司Monitor倒閉,可給了全球一個震撼教育,波特叱吒三十年來的理論也都被大肆檢討。然而,管理學權威司徒達賢卻當頭棒喝:「公司靈不靈和理論靈不靈是兩回事!」該檢討的,是我們長久以來看待「大師理論」的錯誤態度!

撰文‧楊卓翰

因人廢言,是華人社會一個常犯下的謬誤;在管理學界,更是如此。哈佛策略教授麥可.波特(Michael Porter)創立的顧問公司Monitor十一月申請破產,在管理學界引起洶湧大浪。因為波特正是過去三十年的策略大師,如果他的公司都經營不善,又要我們怎麼相信他所提出的管理學理論?

價值鏈才是波特的真正價值因此波特最有名的「五力分析」最近被拿出來鞭屍,而長期發表波特論文的《哈佛商業評論》,甚至哈佛商學院都被拖下水。「可惜Monitor沒有早點破產,這三十年來管理學院的學生就不用再被五力分析給荼毒了!」︽富比世︾專欄作家丹寧(Steve Denning)除了數落波特,更主張全球商學院應該即刻停止教授波特的理論。顯然,波特現在不但公司不保,影響世界三十年的理論,也將毀於一旦!

不過,Monitor的破產與波特理論的價值,這麼就能輕易畫上等號嗎?「兩回事!在好的時候把他捧得跟神一樣;壞的時候,就把他講得一文不值,這種心態很不健康。」政治大學商學院講座教授司徒達賢直率地評論。他曾二度幫波特的書寫序,也曾在美國與波特會面;國內研究波特的管理學者中,就屬司徒達賢最具權威。

「教授與企業家的關係,就像拳擊教練與選手的關係。教練可以發揮你的所有潛能,讓你變成世界級的選手。」但是講到上場,又是另一回事,「我可以指導你,不代表我可以打敗你。你要我上場,兩秒鐘,砰!」司徒達賢指出,創業也有各種條件,例如執行力、產業專業知識這些成功條件,教授不一定會有。

「而且,波特推出五力分析時是一九七九年,他那個時候是三十二歲,怎麼可能有人三十二歲就寫不容質疑的聖經?會不會考慮不周?一定會。」司徒達賢早在波特《競爭策略》的序裡就強調,大師絕不是理論顛撲不破,而是他的「見人之所未見」。司徒認為,波特的原創價值不會被輕易磨滅,特別是眾人爭論的重點「五力分析」,只是波特理論架構中的一部分。

「大膽一點說,所有會說五力分析有用或沒用的人,就是沒仔細看波特。」司徒發出質疑:「大家都一直在攻擊他的五力分析,我就覺得好奇怪,五力是他的策略重點嗎?怎麼會呢?就是名字取得響亮,大家印象只知道這個而已。」波特當初以產業經濟學的角度切入策略管理,歸納出如規模經濟、進入障礙等企業獲得超額報酬的方式,取名為五力分析,寫成《競爭策略》一書。從來未曾有人將這些特性應用在企業策略上,波特也因此一炮而紅,成為多數人了解波特的終點。然而,這卻只是波特理論的起點。

一九八五年,波特出版了《競爭優勢》。在這本書中,他闡明五力分析也僅止於分析,不過是讓自己比對手了解五種競爭力。企業真正的競爭優勢,源自於「它能為客戶創造的價值」,並且導出一套用「價值鏈」來分析企業競爭力的理論。

價值鏈就是把企業創造價值的活動,切成一段一段的流程,確認每一單位的「價值」與「成本」,找出創造價值最具優勢的部分強化、捨棄賺不了錢的部分。最後決定企業價值鏈的,就是客戶,因此企業優勢也就在於能幫客戶降低成本、創造價值。

「這個架構,比起五力分析更深、應用更廣,用這個架構去解釋很多其他的事情。」除了司徒自己就延伸波特的架構建立了「策略矩陣」來分析公司的管理流程,宏碁董事長施振榮在一九九二年提出的「微笑曲線」分析產業鏈上中下游的價值,也和波特的價值鏈理論不謀而合。

不過司徒不邀功:「價值鏈是他的原創。沒有他,策略矩陣我也想不出來。所以,我們應去學別人的優點,不是去挑缺點。」

問題在硬套理論的那個人

「像很多人說五力沒辦法分析現在的網路產業,但是用價值鏈發展出來的策略矩陣就可以。例如Google做出Content(網路內容),廣告主就是他的顧客,Google一樣要用價值鏈分析市場,做出差異化,光套五力分析當然行不通。」司徒分析,波特還有許多例如群聚概念、企業社會價值(CSV)等實用的理論,也都能夠活用在網路時代的產業。

「問題不在理論,而是在硬套的那個人。」司徒最後指出,「所有的理論,當你只會硬套的時候,你會發現它都不好用,這不應該是國內企業學習的態度。」他呼籲學界和企業界,應該要將知識內化後,才能解決問題。再用自己的智慧「不因人廢言」,可能才是波特讓我們學到更重要的一件事。

麥克.波特的價值鏈是什麼?

企業基本設施

人力資源管理

技術發展 (差異化優勢)

採購

為客戶創造的利潤

採購原料

(可能有成本優勢) 生產作業

出貨後勤

(可能有差異化優勢) 行銷與銷售

售後服務

→挖掘並保持企業擅長的成本優勢及差異化優勢,才能比競爭者更能創造出客戶的價值資料來源:天下文化《競爭優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1095

司徒雷登,他還是他 xuyk的博客

來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0b154e0102w55a.html

    我上中學時正值文革,語文課本上有一篇《別了,司徒雷登》(毛澤東著),老師告訴我們,司徒雷登是美帝的馬前卒,是美帝侵華政策徹底失敗的象征,這個美國佬不是個好人。後來,改革開放,國門打開,2008年,司徒雷登的骨灰從美國回葬於杭州半山安賢園,他生前的遺願終於實現,於是我們聽到了另一個司徒雷登,說他是個好人。

反差如此之大,不禁讓我一直想去他故居一回,尋覓其蹤跡。

428日,我先坐車到了杭州武林廣場附近,然後打開手機高德地圖導航,步行,經過七拐八彎,好不容易地摸到了隱匿在耶穌堂弄的司徒雷登故居。

被周圍樓房擠壓在中間的司徒雷登故居:

司徒雷登,他還是他


司徒雷登原來住處的占地面積有4000多平方米,包括一座教堂、一所學校和多棟傳教士住宅,後來,歷經兵慌馬亂、大躍進、文化大革命、城市化運動等各個年代,幾乎全部拆毀,蕩然無存;現在這棟中西結合的二層小樓故居,被擠壓在弄堂里,占地面積只有大約240平方米,它還是2001 年,杭州市文物部門以240萬元購得此屋產權,頂著壓力修複的。1876624日,司徒雷登出生於此,前後在這生活了10多年。

還有,聽該故居的一位工作人員介紹說,當時,幸虧習近平在浙江省主持工作,才使得司徒雷登這棟故居能夠複建和他的骨灰經過半個多世紀終於移葬杭州。

司徒雷登在中國生活、工作了56年,有14年是在杭州度過的,其中11年的童年生活,給他留下了終生難忘的印象。在自傳《在華五十年》中,他說自己“是一個中國人更多於是一個美國人”,中國“是與我共朝夕五十年的家鄉”。他還這樣表達他對中國及中國人的態度:“我在華50年是中國有史以來最顛沛動蕩的50當我第一次聽說那些無異於奇恥大辱的西華不平等條約,看到外國人在中國張牙舞爪不可一世的醜態時,我深深地同情中國人民,並喚醒了自己心中民主自由理想。……中華民族的自由和中華文明的傳承,對推進全人類進步事業至關重要。”

司徒雷登是教育家、基督教長老會傳教士、外交官,他在中國經歷了“五四”新文化運動、抗日戰爭、國共合作與對抗……他在這片土地上做了許許多多善事和貢獻,比如,創辦了燕京大學、之江大學和其他學校;積極反對日本侵略,為此被日本人關押了4年,直到日本投降才獲釋……

司徒雷登1946年任美國駐華大使,以致於1949年被迫離開中國,1962年“客死他鄉”於美國,終年86歲。

中華民族歷來崇尚,不以一眚掩大德(《左傳·僖公三十三年》),勿以小惡棄人大美,勿以小怨忘人大恩(《西巖贅語》、《曾國藩家訓》),所以,縱然司徒雷登當年出任美國駐華大使,“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無奈執行美國對華政策,但我們也不應忘掉作為一個具有美國人血統和美國國籍的“中國人”,他對中國的感情以及所付出的一切。他是個甘願死在中國的實實在在的好人。

關於司徒雷登,網上、書刊以及其他媒體都有大量介紹,本篇無需贅述。下面只選摘兩位名人所言:

一位是偉大的愛國主義者、著名詩人與學者聞一多,他的《最後一次演講》也被選入中學語文課本,原文中有這麽一段話:“現在司徒雷登出任美駐華大使,司徒雷登是中國人民的朋友,是教育家,他生長在中國,受的美國教育。他住在中國的時間比住在美國的時間長,他就如一個中國的留學生一樣,從前在北平時,也常見面。他是一位和藹可親的學者,是真正知道中國人民的要求的,這不是說司徒雷登有三頭六臂,能替中國人民解決一切,而是說美國人民的輿論擡頭,美國才有這轉變。”這段文字1949年以後總被有意刪除。

另一位是著名作家冰心,她曾說:“我就不愛聽什麽‘別了,司徒雷登’,人家司徒雷登幫過很多進步學生,好幾個人都是坐著他的車才去了解放區。應該感謝每一個幫助自己的人,忘恩負義不好。”
    人們常常“古為今用”,借用歷史來描述今世,所以隨著時代變遷,人們對歷史及其人物的描述也就常常會發生天壤之別的變化,司徒雷登就是一個例子。當然,千秋功過,任人評說,司徒雷登,他還是他。

司徒雷登故居外景:

司徒雷登,他還是他

司徒雷登故居書房與臥室:

司徒雷登,他還是他

司徒雷登故居屋內照片,左邊是他任燕京大學校長時的照相。右邊是他一家在杭州時的全家照,他與父母、三個弟弟;左起第三個是司徒雷登:

司徒雷登,他還是他

座落在耶穌堂弄沿街綠化帶上、居民樓前的司徒雷登銅像(2007年落成)。塑像左右兩棵大樹,好像一棵是銀杏樹,另一棵是櫸樹。司徒雷登父親喜愛這兩種樹,曾經親手栽培過。不過,這兩棵孤零零的大樹顯然是其他地方移栽過來的:

司徒雷登,他還是他

司徒雷登繼承其父意誌,也成為一名基督教長老會傳教士。朋友們若去參觀司徒雷登故居,不妨順便參觀一下附近這座重建的基督教堂“天水堂”,當年由司徒雷登父親接管,也是司徒雷登故居之一:

司徒雷登,他還是他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5105

中國直接碰撞 兩岸如何維持現狀? 專訪葛來儀、司徒文 解讀台灣外交困境

2016-05-02  TWM

蔡英文當選總統以來,中國在國際場合動作頻頻,讓台灣疲於奔命, 兩岸政策該怎麼走?《今周刊》訪問美國學者專家,提出他們的觀察與建言。

蔡英文當選總統以來,中國在國際上動作頻頻,給台灣「穿小鞋」,限縮國際空間;面對中國的下馬威,蔡英文承受極大壓力,五二○就任後,她還有許多硬仗要打。

首當其衝的是,每年五月下旬召開世界衛生大會(WHA),世界衛生組織(WHO)尚未循例發函,邀請台灣以觀察員身分與會,「其他觀察員早就發了,這是要測試蔡英文五二○就職演說,最壞的發展是拖到五二○,逼蔡英文在就職演說表態,這是直接碰撞。」前總統陳水扁外交幕僚劉世忠分析。

接著,每三年開一次大會的聯合國專門機構國際民航組織(ICAO)大會,台灣一三年首度以「特邀貴賓」身分出席,今年九月若無法成行,會令台灣更難堪。每年十一月舉行的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經濟領袖會議,台灣領袖代表由誰出任,也是觀察指標。

葛來儀示警〉

台灣經濟挑戰 恐更加龐大「蔡英文將面臨諸多挑戰。」美國華府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資深顧問葛來儀(Bonnie Glaser)接受《今周刊》訪問時指出,中國對台灣施壓,會讓台灣經濟面臨的壓力,比起外交空間受到的壓力,有更為嚴峻的挑戰;北京之所以施加這諸多壓力,是因為情勢發展,有違北京自身利益。她認為,蔡英文雖有戰略來應對經濟壓力,但外交上可以著墨的空間不大。

葛來儀四月十九日發表一份報告指出,競選期間,蔡英文誓言要在兩岸關係上「維持現狀」,而北京對維持現狀的前提條件是要蔡英文接受「九二共識」的核心,也就是「兩岸同屬一個中國」。她呼籲美國應該警告北京不要採取傷害台灣經濟與國際參與的行動,美方也應鼓勵蔡英文持續展現自制、避免採取任何激化北京疑慮的作為,並且向北京提出在她任內不會尋求台灣獨立的「額外保證」。

至於蔡英文在五二○就職演說是否需要表態?葛來儀表示,蔡英文的兩岸政策已說得很明確,民調也顯示,台灣民眾並未強力施壓蔡英文要接受「九二共識」。

美國在台協會台北辦事處(AIT)前處長司徒文接受《今周刊》專訪時表示,即便是馬政府執政的這幾年,中國也從未放棄過去對台的主權宣示。加上中國對台灣選舉結果不滿,所以送出負面訊號,中國與甘比亞復交,以及台灣被中國趕出國際鋼鐵會議,也都算是合理預期。「許多人所謂『中國對台灣的善意』,是被誇大的。」司徒文說,中國想收攏台灣民心,但實際上總是在做相反的事,讓台灣人心離其更遠,這也不會讓中國贏得國際朋友。

他並表示,「蔡英文想追求穩定的兩岸關係以維持經貿往來,但實際情況是台灣在國際上幾無話語權,面對中國亦愈來愈無力,現在重點不是台灣做或不做什麼,而是北京的底線在哪裡?我對蔡英文的建議是,繼承已建立的關係,盡可能不要去激怒中國。」

司徒文建言〉

繼承既有關係 勿激怒中國司徒文認為,九二共識沒有意義,因為拿掉「各表」之後,剩下的就是一中原則;儘管九二共識因為具模糊性、過去可充當兩岸交往的權宜之計,但台灣人卻不再願意接受,在當前背景下,九二共識甚至不會比ROC(中華民國)更好。因此他不期待蔡英文對九二共識有更進一步表態,但基於中國影響力已不能被忽視,考量到兩岸關係的穩定及商業投資等因素下,她仍須做出某種表述,而中國應給蔡英文機會。

司徒文建議,新政府要去拓展各種合作的可能,中國和台灣的商業貿易往來,還有很多潛在衝突,例如漁權談判及航線等,很多議題要面對,「蔡英文需要讓中國知道,她是一個聰明、小心的人,是一個協商者,她會試圖有一些協議,讓台灣得到好處,然後也許北京會發現對他們也有利。」他認為,蔡英文在強大民意的支撐下,會盡力顧及台灣利益,但關鍵仍在於北京須釋出正面訊號。

時序進入五月,兩岸關係暗潮洶湧,蔡英文若能妥善因應這場硬仗,未來執政才有機會「守得雲開見月明」。

撰文 / 郭淑媛、賴若函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6234

專訪瑞信亞太區CEO司徒瀚:堅持“企業家銀行”模式 或適時增持在華股份

007系列電影里,有一句經典臺詞:“如果你不相信瑞士銀行家,那麽世界將會怎樣?”瑞士的銀行一直被認為是全球最令人信賴的銀行,其慎重而周到的服務舉世聞名。而在亞洲,瑞士信貸銀行集團(下稱“瑞信”)摸索出了一個新模式——企業家銀行(Entrepreneurs’Bank)。

在2017年冬季達沃斯期間,瑞信亞太區首席執行官司徒瀚在瑞士達沃斯接受了第一財經記者的專訪。“相比於其他銀行,瑞信的最大區別或者說核心優勢是立誌於成為一家‘企業家銀行’,即為企業家提供全方位的服務,包括在融資、並購、戰略策劃方面。”司徒瀚告訴記者。例如阿里巴巴、滴滴、神舟專車等著名中國企業都是瑞信的客戶,瑞信也是阿里2014年美國上市時的主承銷商, 這個250億美元的項目至今仍是最大融資額的IPO 。

堅持“企業家銀行”戰略

2016全年,瑞信在財富管理行業的表現突出,而投資銀行業務在亞太區(除日本外)國際銀行中排名第一,業務穩步增長。

瑞信的“企業家銀行”模式在中國尤其適用。“私營企業在中國乃至亞洲蓬勃發展,創新企業層出不窮。我們從諸多企業的初期階段就與他們建立了良好的關系,例如阿里巴巴、神州專車等,這也讓瑞信能夠和企業形成長期深度的合作關系。”司徒瀚對記者表示,瑞信在中國並沒有零售業務。

這種優勢早在阿里上市之時就得以充分體現。阿里上市之前選定了五家投行作為承銷商(瑞信、德意誌銀行、高盛、摩根大通和摩根士丹利),而瑞信是主承銷商之一。一般而言,在美國占據主導地位的還是本土投行,而作為一家歐洲本土銀行,瑞信得以脫穎而出也展現了其“企業家銀行”的理念。

瑞信自2012年以來,牽頭主導阿里16項境外並購與融資交易,股票市場融資、債務融資、海外並購、可轉換股等,涉及總計金額超過540億美元。

瑞信也看好中國具有成長潛力、尚未上市的企業,“我們也是那些非上市企業的核心合作夥伴。我們在初期就參與到了他們的發展過程中,也幫助了一系列獨角獸企業進行融資,例如滴滴、口碑網、易果、神州專車等。”

此外,司徒瀚認為,中國科技企業將成為全球行業的佼佼者,“我們的核心關註之一就是科技企業。隨著各行業技術升級的趨勢不斷遍地開花,我們也將利用這種專業知識為各個行業的潛在客戶服務,包括消費、零售、醫療、工業和可再生能源領域。”

不排除增持中國業務

隨著中國金融業不斷開放,司徒瀚表示,瑞信會繼續拓展中國業務平臺,在時機適當和法規容許下,增加對在華合資券商的持股比例。

“我們相信中國的發展潛力,瑞信不排除未來增加對在華合資券商的持股比例,現在持股比例為33.3%。不過,目前沒有增持股權的計劃,瑞信正在雇傭更多資深人士拓展私人銀行和投行業務。”司徒瀚告訴記者。

瑞信方正的證券經紀業務於2016年9月30日開始營運。瑞信(香港)有限公司是中國市場規模最大的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之一,已委任其在中國的合資證券公司瑞信方正證券擔任其上海和深圳證券交易所的券商。

在中國,瑞信還與工商銀行合資建立了一家資產管理公司,名為“工銀瑞信”。截至 2016年6月底,工銀瑞信的總資產管理規模超過 1萬億人民幣,是中國最大的資產管理公司之一。

“全球化終結”不可取

就全球經濟形勢而言,司徒瀚認為,全球處於同步上升周期,尤其是美國經濟基本面樂觀。

“我認為,美國經濟基本面比較好,今年3次加息是可能的。美國處於上升周期,亞洲國家並未出現明顯資本外流,該地區還是保持較高的增速,仍存在很多機會,尤其是債券市場,新公司層出不窮。”司徒瀚表示。

總體來看,瑞信對2017年的經濟形勢更為樂觀。然而,“需要擔憂的是,民粹主義升溫導致逆全球化趨勢盛行,這反映了很多中低層階級對現狀的不滿。”

司徒瀚認為:“我們需要更多包容性的政策,在技術革命的浪潮下,政府需要為更多人創造就業機會,加強教育投入,需要對失業人員進行再就業培訓,加大線上教育的普及率。”

值得一提的是,瑞信研究院從歷史角度將1913年的第一波全球化浪潮結束(之後見證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之時的情況,與當前的第二波全球化浪潮退卻時的世界形勢進行了比較。

“我們今天經歷的三個主要趨勢,在過去曾是促使第一波全球化浪潮崩潰的主動力——需求疲軟和產出增長停滯,政策和經營環境受到制約,及貿易保護主義擡頭​​和進口替代加強。”但瑞信研究院認為,全球正在向多極化世界過渡,而不是繼續朝著“全球化終結”的道路邁進,因此最好是訂立政策目標,建立一個可以在明確的規則及相關制度下運作良好的多極體系。

來自瑞信研究院

其認為,穩定的多極化框架倡議可采取多種形式,並提出了以下建議:

在缺乏新的全球貿易協議的情況下,主要的“地極”(美國、歐盟、日本、印度和中國)可成立一個貿易協調機構,幫助最大程度減少貿易糾紛,並團結不同國家,在以貿易為基礎的倡議(例如中國的絲綢之路計劃)上開展合作。

隨著三到四個大“地極”的存在,中小國家之間可能建立聯盟——例如建立由小型、開放型經濟發達國家組成的官方網絡,以便為小國“發聲”。

機制方面,20世紀的國際組織可能縮減規模。世界銀行和世界貿易組織可能至少認識到他們無法立足於這一新格局,並可能需要改造為規模更小並以區域為中心的機構(即世界銀行可能會將總部遷往非洲)。

由於全球化的好處不斷受到質疑,而事實上人口模式、負債和生產力疲弱很可能會持續下去並抑制國際上的長期經濟增長率,因此要重振“我們所了解的全球化”,可能只會徒勞無功。

瑞信研究院認為,接受“多極化發展道路”是一種更為現實的觀點,而且這種情景肯定比“全球化進程結束”的結果更加可取。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9365

施雅治 and 費葆奇 v. 司徒嘉(均富合夥人)

1 : GS(14)@2010-10-15 22:36:59

http://legalref.judiciary.gov.hk ... IS=73326&currpage=T
2 : GS(14)@2010-10-15 22:37:24

http://orientaldaily.on.cc/cnt/finance/20100602/00202_040.html

施雅治申扣債源令延判

均富會計師行(Grant Thornton)的前合夥人司徒嘉(Gabriel Ricardo Dias-Azedo)自去年九月失蹤,之後陸續出現不同的債主入稟法院向司徒嘉興訟追討債項,債主當中「精英大師」馬主施雅治(Arthur Antonio Da Silva)及妻子費葆奇(Betty Da Silva Fei Po Ki),去年在司徒嘉缺席聆訊下,獲判可向司徒嘉追還約234萬美元(約1,835萬港元)的託管資產。施雅治夫婦昨向高院針對均富申請將扣封債源令由暫令轉為實令,涉款550萬元,法官押後判決。


按本港法律,若欠債人尚有資產或債權在第三者處,債主可透過取得扣封債源令(garnishee order),來直接向第三者追索欠債人的資產。
司徒嘉欠款累均富纏訟

施雅治夫婦指出,根據帳目均富欠下司徒嘉550萬元,遂要求均富直接向他們償還司徒嘉的債項,不過,均富指司徒嘉實質上反欠均富債項。

均富昨日向高院呈上司徒嘉與均富之間的帳目,但施雅治夫婦指出,該帳目並不可信,而且帳目未經核實。

均富強調,其是一間有聲譽的會計師行,上述帳目的真確性已由均富的合夥人保證,所以帳目的資料絕對真實可信。
均富倡先待破產案審結

司徒嘉另一債主Angela Rita Gardner本年三月入稟高院呈請司徒嘉破產,均富指出,若一旦Gardner取得破產令,其他所有與司徒嘉有關的債務官司均會擱置,是次申請亦會白費工夫,故建議把本申請擱置至破產案有結果。

原訴人:施雅治夫婦

答辯人:司徒嘉、均富會計師行

案件編號:HCA2158/2009
3 : GS(14)@2010-11-12 20:50:23

http://legalref.judiciary.gov.hk ... IS=73678&currpage=T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1124

[貼圖]潘盛聰、陳志成、馮穎君、冼日明教授、司徒永富、范建強、郭慧儀

1 : GS(14)@2011-04-09 17:13:31


多名學者和品牌專家昨日出席《明報》主辦的《品牌、有品?品牌與社會責任》研討會,左起:嶺南大
學市場及國際企業學系系主任潘盛聰、大快活集團行政總裁陳志成、迪士尼樂園對外事務總監馮穎君、中大市場學碩士課程主任冼日明教授、鴻福堂集團執行董事司
徒永富、中大工商管理學院副院長范建強教授、中大工商管理學院助理院長郭慧儀。(余俊亮攝)
2 : GS(14)@2011-04-09 17:13:43

企業出招 關愛打造品牌
  2011年4月8日

【明報專訊】企業常有種錯覺,誤以為推行企業社會責任(CSR),就意味覑大灑金錢,削弱盈利,難以向股東交代。但其實,只要有心和有點子,CSR未必花上很多錢,也可以達致高效益。在昨日《明報》與中文大學、嶺南大學合辦的《品牌、有品?品牌與社會責任》研討會中,多名講者提及的例子都頗具啟發性。

大快活注入關愛元素 聘智障人士

大快活集團(0052)行政總裁陳志成表示,該公司在2003年進行了品牌大革新,除了轉用新標誌外,還改善了分店的裝修,以及提高食物質量,如推出即磨咖啡、零味精京滬菜式等。但漸漸地,他們覺得,這樣做還是太注重硬件,只要對手有錢,亦一樣可以做到。

因此,大快活決定,以「關愛」元素來加強品牌的差異化。這不單只是關愛員工,還包括對社會出一分力。例如,該公司現時有個別分店聘用了智障人士。由於智障人士有時會有些動作較為奇怪,店內會貼出聲明,以免一般顧客誤會。

此外,該公司還為一些聾啞人團體當顧問,以協助後者營運它的社企食肆。另外,現已有20餘間分店安裝了活動餐䒷板,方便輪椅顧客使用。有時,分店還會和互委會及區議員合辦「快活日」,在店內放置小遊戲。

摺毛巾體現Disney Magic

香港迪士尼樂園對外事務總監馮穎君則表示,該公司設有迪士尼義工隊,每年的服務時間超過3萬小時。單是在度假區回收廢紙、塑膠和廚餘,已經差不多達到7000噸。

但她認為,企業若能發揮自己所長,履行社會責任就更能達致高效益。好像該公司有些管房部的同事摺毛巾很了得,初時抱覑娛人娛己的心態,在執房時將洗手間、脇頭的毛巾摺成天使、福袋、小鳥等。她們的義工隊發覺後,就利用這些同事所傳授的技巧,在農曆新年時和一批油尖旺家庭摺了500盆桔。結果,一條小毛巾就變成了一個運動,體現了迪士尼創辦人所說的Disney Magic!

鴻福堂開加盟店 創就業機會

鴻福堂集團執行董事司徒永富亦表示,該公司多年前已經改為全部直營,不設加盟店。但近期,為了協助一些社會團體創造就業機會,該公司特別接受社會企業開設其加盟店。現時,該公司共協助了5個團體開設5間加盟店,當中4間都已取得盈利。

司徒永富認為,企業社會責任可以由小做起。好像外國有一本雜誌《The Big Issue》,創辦人就將部分交由乞丐來發售,令他們賺到收入和尊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3827

司徒華回憶錄發佈 家人晒冷證真確

1 : GS(14)@2011-07-18 23:40:28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104&art_id=15440544
【本報訊】已故支聯會主席司徒華回憶錄《大江東去》在一片爭議聲中出版,華叔在港家屬昨日「晒冷」現身新書發佈會,力證回憶錄內容真確。司徒強昨日形容回憶錄為華叔畫上完美句號;但為保障牽涉事件的其他人士私隱,華叔曾指示個別資料須留待 20年甚至 50年後才能「開封」。
記者:白琳、陳雪玲、許偉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544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