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钢铁沙皇”沈文荣:民营钢铁野蛮成长


From


http://www.p5w.net/newfortune/fmgs/200905/t2340809.htm


持有沙钢集团29.8%股权的沈文荣,以200亿元的财富成为7年来首次问鼎中国首富宝座的传统制造业富人。在民企生存环境并不理想的钢铁行业,沙 钢集团能迅速成长为全国第三大钢铁企业,一方面得益于“钢铁沙皇”沈文荣以强悍个性带领沙钢超常规成长,另一方面来自沙钢持续的并购。不过,由于一直未能 上市,沙钢只能采用现金并购的方式,这为其带来了较行内国企更高的负债率。目前看,沙钢有意将旗下资产借ST张铜上市,但由于资产规模庞大,谋求IPO仍 将是其终极目标。

  2008年,随着金融、地产、科技等板块估值泡沫的破裂,一大批曾在资本市场呼风唤雨的财富新贵因身家大幅缩水以致在“500富人榜”上的名次 下滑甚至名落孙山,而传统行业尤其是尚未上市的企业,因本身估值偏低,所受影响较小,其控制人的财富缩水较少甚至仍然升值,名次得到提升。持有沙钢集团 29.8%股权的沈文荣即是如此,他以200亿元的财富问鼎今年的“500富人榜”首富。
不过,成为首富,沈文荣有足够的底气。25年间,沈 文荣领导下的沙钢,由默默无闻的地方轧钢小厂从苏南数以千计的同类企业中脱颖而出,成为可以与宝钢、鞍钢一较高低的全国最大的民营钢铁集团。数据显 示,2008年沙钢完成炼铁1877万吨、炼钢2330万吨、轧材2057万吨;粗钢产量在全球钢铁企业中名列第10位;实现销售收入1452亿元、利税 148亿元。
事实上,民营钢铁企业在中国的生存与发展环境并不理想。钢铁行业作为并非完全竞争的市场,始终存在国资与民间资本的博弈,而国家 对国有钢铁企业政策上的倾斜,更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民营钢铁企业的成长空间。有研究认为,铁本事件以前,国资钢铁与民营钢铁大有平分秋色之势,而在此之 后,民营钢铁被迫沉寂了数年之久,国资钢铁则借助行业上升的景气周期以及顺畅的融资渠道纷纷通过并购方式扩大产能。那么,在此背景下生存的沙钢,何以发展 壮大?


  “钢铁沙皇”为沙钢沉淀强悍基因
  被业界称为“钢铁沙皇”的沈文荣,1968年中专毕业后成为沙 钢前身—江苏省沙洲县锦丰扎花剥绒厂的一名钳工,其后不断升迁,1983年在钢铁厂正式与母厂扎花厂分开的当口,出任钢铁厂副厂长,次年7月扶正。从此, 沈文荣与钢铁结下不解之缘,即便后来官至张家港市政协主席和市委副书记,沈文荣也将仕途上的发展称为副业,并将办公室一直设在沙钢。其后的25年间,沈文 荣强悍的个性不断融入沙钢,并沉淀成沙钢强悍的基因。
盘点沙钢的发展史,完全可以用野蛮成长来形容,而这背后所折射的正是沈文荣及沙钢的强悍 基因。1984年,甫一上台的沈文荣就作出一个重大决定:收缩产品线,将当时大企业不屑一顾而小企业又无法上规模的窗框钢作为主导产品。到1988年,沙 钢已经建成4条窗框钢专业化生产线,窗框钢产品达到13万吨,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60%,一度成为该细分市场的价格制定者。1988年底,当沙钢积累了1 亿多元资金时,沈文荣把家底都砸进去,从英国购买了一条75吨超高功率电炉炼钢、连铸、连轧短流程生产线,生产螺纹钢。沈文荣破釜沉舟地说:“就是设备买 来了运行不了,也要放在那里办成个展览馆,我自己在门口卖票,5分钱一张,让同行都来学习沈文荣的教训。”沈文荣和沙钢是幸运的,这一项目1992年投产 后不久,适逢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中国迎来了基础建设的高潮,3亿元投资不到3年就全部收回。2002年,沙钢又以2.2亿元从欧洲最大的钢铁公司蒂森克 虏伯(Thyssen Krupp)手中买下其子公司霍施钢厂,将这座世界上最壮观的工厂整体搬到中国,更是沙钢的壮举,而沙钢的产能也因此跃升到1000万吨。这一交易成为沙 钢发展史上最重要的分水岭。
不过,沙钢的野蛮成长也不无风险。2004年3月,铁本新厂因非法占地等原因被国务院查处,成为当时宏观调控的标 志性事件。资料显示,占地近万亩的铁本新厂,计划产能为840万吨,概算总投资105.9亿元,至查处时投资已达40亿元。鲜为人知的是,铁本陨落时,作 为另一颗民营钢铁新星的沙钢也一度处于濒危的境地。当时,沙钢正全力推进从海外整体搬迁而来的霍施钢厂的改造项目,这一项目占地上千亩、前后投入多达 150亿元,以图建成650万吨的热卷板生产线。但直至2003年底,该项目仅取得了原国务院经贸委的批准,还未获得国家发改委的批准。2004年初,国 家发改委欲开展新一轮宏观调控时曾赴沙钢考察,但幸运的是,沙钢报批手续较铁本齐备,且经济实力远在铁本之上,加之沙钢项目建设速度惊人,在2004年3 月时已基本建成,最终躲过一劫。
杜双华控制的日照钢铁最终难免被国企整编的命运,则昭示着民营钢铁企业的另一种风险。2003年创办的日照钢 铁,依托滨临全国最大的铁矿石码头山东日照港的优势迅速成长,2007年产能已达到775万吨。然而,杜双华一己之力难挡山东省政府整合本地钢铁产业的决 心,2008年11月,日照钢铁与国有的山东钢铁集团签订了重组意向书。2007年,也传出过宝钢洽购沙钢的消息,沈文荣当时接受记者采访称,受融资瓶颈 制约的沙钢和宝钢、武钢、鞍钢都探讨过合作,但至今沙钢仍顽强保持了独立。
强悍基因的另一面,是沙钢员工高昂的工作热情和“野蛮人”的管理方 法。在同行看来,沈文荣拥有“像铁一样的强悍性格”,每天至少工作10个小时,而且并不以为累,以摆弄钢铁为最大兴趣。每天早上6点40分,只要不出差, 沈文荣都会坚持在工厂门口迎候员工,当面给相关人员布置工作。这种“工作狂”的热情,也感染了他手下的上万名员工。据报道,沙钢弥漫着紧张的生产氛围,工 人三班倒作业,行政人员早上7点上班,下午5点半下班,而且周末不休息。在沈文荣之外,沙钢还有19位副总,这个庞大的高层管理团队每天下午4点半都要准 时开会,一开就是3个小时。除了沈文荣,所有的高管都是七八个人挤在一间办公室,按照沙钢的说法,这样既节约了办公成本,工作效率又高,有事情可以迅速作 出沟通和决策。
正是沈文荣及沙钢这种难以言明的强悍基因,促成了沙钢野蛮的成长,也为其后来的一系列的收购活动提供了内在驱动力,造就了业界惊叹的“沙钢速度”。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261

被遺忘的中國金融沙皇 朱泙漫屠龍記

http://johnchrysostom.blogspot.hk/2014/04/blog-post_14.html
今天中國的經濟奇蹟,不少人認為是鄧小平改革開放的功勞。但這一代的中國人,可能對另一個在1980年代中國政壇中跟老鄧地位同樣舉足興重的元老陳雲(不是近年在香港鼓吹什麼城邦論的那一位不學無述之流的學棍)感到陌生。作為由毛澤東時代的史太林經濟模式至鄧小平時代邁向資本主義經濟模式,陳雲均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筆者對這位中共經濟沙皇陳雲所知有限,但由有關其本人零碎的資料可見,陳雲這名沒有任何正規學歷的土包紅色經濟學家,其對經濟金融之了解比當今任何央行行長、象牙塔學究或投行中的金融老千還來得通透。
根據大紀元的『中國500噸黃金下落不明 隱藏信貸危機信號』報導,「…中國經濟進一步放緩,不斷刺激投資人士迫切囤積黃金避險。外媒報導稱,中國目前的信貸緊縮正在給世界黃金價格帶來不可預見的巨大影響…。」筆者委實不理解黃金價格和中國經濟和信貸危機有什麼關係,但反正近日西方傳媒又再炒作中國信貸風暴即將爆發。那今天筆者且由中國近年的進出口數據替這場危機把脈。不過,且讓筆者回顧一個當年陳雲做對了的經濟決定。 
話說在1978年許四人幫倒台之後不久,那時華國鋒恃毛澤東一句「你辦事,我放心」手執天下大統。這時碰巧鄧小平(當時還未正式坐正做揸Fit人)及其他高幹外訪後決定大量引入外國技術替中國推行四個現代化。那時華國鋒及後來地方逐步提升的鄧小平主張以急進的手段向外國(當年主要對象是日本)賒借各項工業設備和技術,可是在1979年底他倆的大躍進式的雄心卻被中共元老陳雲叫停。陳雲指出1979年估計的外匯流入只有美金40億元,卻簽訂了超過美金70億元進口合同,這可令中國陷入由出超衍生的外債所帶來的金融危機風險。後來已經技術上奪權成功的鄧小平決定支持陳雲的建議,立即大規模地替近多出來的美金30億元進口合同悔約。如果眾博友還記得1997年的亞洲金融危機,其主因便是東亞諸國因欠下過鉅的外債而招致近毀滅性的金融風暴打擊。
自Nixon Shock以還,全球實行以美元馬首事瞻的紙幣經濟,而這個世界只有購買力江河日下的美元才是真正全球硬貨幣。一個國家的欠債有兩種,其一是本國貨幣債,其二是以美元為首的外幣債。在銀行系統中的本國貨幣債,央行大不了用印銀紙、QE、或所謂資產管理公司之類的技倆透過貨幣化(Monetarization)解決(米帝便是用這個方法處理2007年的次按風暴)。但外幣債則必須用透過貿易進入本國的外幣頭寸找數。因此貿易順(逆)差便是量度經濟體承受金融和信貸風暴的重要指標。 
根據2003年至2013年中國進出口數據(假設其數字可信),出口總額由美金4,382.28億元上升至美金22,100.19億元,年複合增長17.56%。進口總額由美金4,127.60億元上升至美金19,502.89億元,年複合增長16.81%。貿易順差由美金254.68億元上升至美金2,597.53億元,年複合增長26.14%。
以世界工廠作為推動中國經濟引擎的重要性正逐步減少,但這可不代表中國面對金融、經濟和信貸風險上升,其中的關鍵便是進口貨物的成份是什麼。以2013年以依金額多少次序計,機電產品為43.07%、高新技術產品為28.62%、原油為11.26%、鐵礦砂及其精礦為5.42%。但值得留意是機電產品和高新技術產品的進口是用作在中國加工後出口外國,因此機電產品和高新技術產品同樣排出口首位兼同時貢獻中國貿易順差,因此兩者進口數字多寡對外幣債的風險只有減輕而不會增加。但由於中國欠缺原油、鐵礦砂及其精礦,因此中國必須預留足夠外匯頭寸應付這兩筆外匯兌付。但進口鐵礦砂及其精礦其實主要用作生產出口鋼材和工業設備,因此原油進口才是中國面對外幣債風險的最大因素。
當年林則徐上疏道光禁煙斷言:「此禍不除,十年之後,不惟無可籌之餉,且無可用之兵!」鴉片戰爭對晚清最大的打撃便是當年的硬貨幣如白銀和黃金大量流出而引發之後晚清的經濟困境。所以原油為主的原材料在今天的角色猶如當年的鴉片和後來的洋軍火,是中國必須以美元這個當世硬貨幣作國際結算。不過由在2003年至2013年間,原油佔進口金額由4.97%上升至11.26%,鐵礦砂及其精礦佔進口金額由1.18%上升至5.42%,兩者佔進口金額由5.97%上升至11.68%。這個比率加上中國豐厚的外匯儲備,其外債風險甚低。至於本國貨幣債,中國尚有大把宏觀調控手段可以玩。要救那一家,要收拾那一個山頭,這實際上是中共內部派系鬥爭的因素主宰大於所謂什麼金融經濟的考慮,這便是有中國特色的金融政策。

以進出口順逆差去分析中國潛在經濟危機有其限制。首先是進出口順逆差僅是其中項因素,其二是決定美元頭寸除了貿易外還有如FDI等國際結算途徑,其三是中國外貿數字究竟有多少水份筆者難以估計,最後是當中究竟有多少美元因為貪污和其他非正常途徑流出海外筆者亦無法估計。純粹以近年官方進出口順差金額計,其銀碼升幅大致和進口原油或其他原材料同步,相信中國未來爆發不可收拾的金融風暴風險微乎其微!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6555

俄羅斯“石油沙皇”:油價即將跌破60美元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1300

ap735935199373
普京和謝欽

俄羅斯石油公司(Rosneft)董事長伊戈爾•謝欽(Igor Sechin)預測,油價明年可能跌至每桶60美元以下,美國的原油產量將在十年後回落。

作為俄羅斯石油界最具權勢的大佬,謝欽掌管俄羅斯最大的石油生產企業。在昨日OPEC就減產未能達成一致並維持產量目標不變以後,謝欽表示美國的原油產量將在2025年以後下降。

“我們預計原油價格跌至60美元以下是可能的,但只會出現在明年上半年,最多是明年年中。”謝欽對奧地利媒體Die Presse稱。

OPEC代表周四表示,OPEC決定保持石油生產目標在3000萬桶/日不變。因OPEC決定不減產,油價暴跌,WTI原油收盤暴跌6.74%,收報72.84美元,盤中更下跌8%,下破68美元。布油收盤亦重挫6%,報73.09美元/桶,盤中跌幅也接近8%。

俄羅斯並非OPEC成員國。

謝欽此前表示,倘若油價仍然偏低,俄羅斯有可能把原油日產量下調20~30萬桶。謝欽同時唱衰美國的產油能力,認為該國的產油量在2025年過後就會因為石油礦脈快速枯竭而開始萎縮。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1177

俄「媒體沙皇」疑被打死

1 : GS(14)@2016-03-13 02:39:30

俄羅斯57歲前新聞部長列辛(圖)去年11月在華盛頓一間酒店倒斃,俄羅斯官媒指他死於心臟病發,但《華盛頓郵報》引述當局驗屍報告,指他實是死於頭部受重創。



頭部受重創致命

驗屍報告指列辛除了頭部受創,頸、胸、四肢都有明顯的傷痕,顯示他或是被打死。當日接報發現列辛屍體的美國警察,並無發現死因有可疑,而警方發言人回應《華郵》查詢時拒絕評論案件是否涉及罪行。列辛曾是俄國總統普京的親信,曾任職新聞部長,後來擔任克里姆林宮幕僚,一直打壓和整頓不聽政府話的獨立媒體,被稱為「媒體沙皇」。他有份創辦英語廣播的「今日俄羅斯」(RT)電視台。路透社/法新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312/1952654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771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