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Secret已死,中國的“秘密”們會步其後塵嗎?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5/0503/149761.html

黑馬說:前幾天,美國的“匿名社交”明星Secret宣布over了。《連線》發表評論稱,“網絡上匿名會把人變成徹頭徹尾的混蛋,無論是從商業角度還是從道德角度看,這款產品都不可能長久。”

好吧,黑馬哥暫不評論《連線》的馬後炮,只想問你幾個問題:你和你身邊的小夥伴玩過“匿名社交”嗎?上面一些勁爆的信息是否讓你覺得很刺激?現在,你還有打開這些應用的欲望嗎?

 
 | i黑馬 王奕
編輯
 | 王冀
 
4月30日,矽谷紅極一時的Secret宣布關閉。

Secret的CEO大衛·比特洛坦承創業失敗:“很不幸,Secret背離了我創業的初心。在經過深思熟慮並與董事會磋商以後,我已決定關閉Secret。這是我一生中做出的最艱難的決定,也是讓我感到最為難過的一項決定。”

Secret曾是矽谷的寵兒。其估值最高達到1億美元。從創立到關閉,盛極一時的Secret只用了15個月。

Secret的跌宕,是否證明匿名社交頹勢已定?而國內同類應用的命運又將如何?
 
匿名社交遇冷

匿名社交的鼻祖應屬2013年初開始在美國爆紅的Whisper,目前在中國叫做“耳語”,用戶可以匿名發布自己的秘密,與附近位置的人分享。

Secret的模式是“熟人匿名社交”,用戶可看到通訊錄好友發布的“秘密”,卻不知道發布者是誰。這一創新模式切中了人性中傾吐秘密的痛點,也滿足了人們窺探心理,在最初的一兩年內,一直呈現爆發式增長。2014年2月Secret發布第一版,短短10個月已被下載1500萬次,一度沖上Apple Store 排名第一的位置。

Secret同樣備受投資者親睞。發布前,Secret已拿到120萬美元投資。發布後不久,Secret再獲860萬美元投資。去年7月,Secret宣布完成2500萬美元的B輪融資。

然而,去年年底,Secret發展開始陷入瓶頸——井噴用戶冷卻,在Apple Store的全球排名跌落至1500之後。

Secret宣布關門當日,Whisper對外界第一次宣布用戶數據:單月活躍用戶數達到1000萬,每小時應用開啟次數超過100萬。Whisper試圖證明自己不會步Secret的後塵,但不容樂觀的是,Whisper的下載量在過去幾個月內已明顯下降,匿名社交似乎已度過爆發式增長期。

把目光轉向中國本土,我們看到的是相似的發展軌跡。

在中國,與Secret最相似的應用當屬“無秘”。2014年4月5日,“無秘”的前身“秘密”在App Store上線第一天,就登上了社交免費榜第1名。隨後,因Secret提出其涉嫌抄襲,“秘密”遭遇下架,更名“無秘”後才重新上線。

無秘之後,匿名社交曾一度在中國發生井噴,2014年第二季度,就有20多款匿名應用上線,如多玩秘密圈、呵呵、烏鴉、偷偷等。但半年之後,這些應用消失的消失,沒落的沒落,形成無秘“一家獨大”的局面。

至今,無秘還沒有公開用戶數據,其CEO林承仁對外宣稱用戶數為千萬級別。但與當日火爆相比,近幾個月無秘的勢頭也在緩慢下來。
 
實名還是匿名

匿名社交陷入瓶頸期,與這種模式的“原罪”有關。它一直背負道德與倫理的罵名,媒體不止一次抨擊其“利用了人性中最黑暗、最惡的一面”。匿名社交模式的保密性,很難有效阻止惡意言論的擴散,誹謗謠言、煽動言論以及人身攻擊一直讓匿名社交備受詬病。巴西政府就曾要求App Store在巴西境內下架匿名社交應用,其理由是“避免網絡暴力的產生”。

Secret關閉後,科技雜誌《連線》曾發表評論,稱網絡上匿名會把人變成徹頭徹尾的混蛋,無論是從商業角度還是從道德角度看,這款產品都不可能長久。

事實上,用戶在這里傾吐後發現並沒有“松了一口氣”,反而陷入更深的負面情緒中,逐漸從一開始的好奇、刺激,演變成排斥和抵觸。大量用戶流失,導致匿名社交進入瓶頸階段。

那麽,Secret的失敗,能否證明匿名社交一文不值?

其實,在互聯網興起的最初十年,匿名一直是網絡的基本特征。一旦剝離了真實身份,人們在網絡間暢所欲言的同時,也赤裸裸展現了欲望和邪惡。網絡暴力時有發生,關於網絡暴力的聲討也從未間斷。

在失控之前,互聯網呼喚回了理性。社交網絡時代,實名社交逐漸成為主流,比如Facebook、 Twitter、微博等,都要求用戶提供基本身份信息。

而有趣的是,實名社交主宰網絡數年後,人們又開始懷念匿名社交的那份自由和暢所欲言,才有了匿名社交的回歸。

無秘CEO林承仁曾表示:“實名社交和匿名社交的區別,如果用一個場景來形容,就是一個在水面上,一個在水下面。二者是永恒存在的,就相當於你有你內心的世界,也有外面讓別人看到的一面。”

紮克伯格近期也表示,Facebook可能會在未來產品中加入匿名功能。而QQ已在群聊中加入了匿名發言的功能。

就像是欲望和克制的較勁,感情和理性的博弈,實名和匿名此起彼伏。目前,兩者是主流與非主流的關系,它們將共同存在,滿足人們不同的需求。
 
出路何在

匿名社交仍有市場需求,如何構建完善的審核機制,是打破瓶頸突圍的關鍵。

Secret瘋狂擴張之時,沒有建立起完善的監管機制,因為內容審核可能導致用戶活躍度下降。一個年輕而又缺乏管理經驗的團隊,在突如其來的巨大成功面前,很難下定決心割舍一部分“黑暗用戶”,因此錯過了整肅時機。Secret最終被網絡暴力吞噬,成為一個負能量、低壓信息的聚合平臺,完全失控。

在這點上,機制較為成熟的Whisper做得更好,他們在菲律賓雇傭了一個龐大的團隊,用人工審核的方式屏蔽色情、暴力、有攻擊性的信息。

無秘很早也看到了這點。林承仁表示,無秘建立了社區規範和懲罰制度,並找了專門的審核團隊來處理,發現故意中傷等惡意言論,就會對用戶發出警告,屢次觸犯將被關進小黑屋,甚至封號。

盡管無秘已采取了較為嚴苛的審核制度,依然能捕捉到失控的氣息,在無秘上仍能看到大量色情、謾罵、人身攻擊等內容。

顯然,人工審核制度過於低效,很難處理海洋般的信息。完善而高效的審核機制,將成為未來匿名社交良性發展的核心問題。

除此之外,要保證正常匿名表達、不降低用戶活躍度,同時控制惡意信息,這個平衡點很難把控,除了完善審核機制,恐怕更要深諳人性。

正如喬布斯所說:“理解人性,而非技術。”


版權聲明:本文作者王奕,由王冀編輯,文章為原創,本刊版權所有,如需轉載請與zzyyanan聯系,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