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關停分公司!車易拍內部信:這一刻,我們再一次站在十字路口上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6/0630/157064.shtml

關停分公司!車易拍內部信:這一刻,我們再一次站在十字路口上
王琳 王琳

關停分公司!車易拍內部信:這一刻,我們再一次站在十字路口上

實際上,現在的整個二手車行業都帶有這種擴張的盲目性。

i 黑馬訊 6月30日消息,今日上午,車易拍創始人楊雪劍發內部郵件,稱公司決定,自7月1日起,關閉所有有過度配置的分公司的車源業務及其支持體系,相關的車商業務交由車商運營團隊統一負責。

以下是內部信全文:

親愛的車易拍的小夥伴們,

經歷了前初的公司結構調整和三個月前315風波之後,這一刻,我們再一次站在十字路口上。公司決定,自7月1日起,關閉所有有過度配置的分公司的車源業務及其支持體系,相關的車商業務交由車商運營團隊統一負責。

這一決定是非常痛苦的。將人才一位一位請進來再送走,是痛苦的;在關閉操作之中和之後所面臨輿論的壓力、市場的質疑、用戶的擔憂,是痛苦的;面對去留的夥伴們各種不適,更是痛苦的。

但是,不堅定地回歸業務的價值本質,不重建“健康組織、健康業務”,則是毀滅性的,才是對股東、對員工最大的不負責任。前兩年,中國整個二手車行業 “風口”說甚囂塵上,資本的追逐和競爭對手的狂飆突進,使我們一度脫離了對價值創造這一基本信念的堅守,盲從地投入到了“軍備競賽”似的擴張和補貼戰中。可是,迅速膨脹的各地分公司的人員場地和固定資產的配置,並未真的帶來了規模性的價值創造。實際上,現在的整個二手車行業都帶有這種擴張的盲目性。車易拍團隊在行業自我泡沫的狂歡中最先清醒過來,我們意識到今日的世界已非昨日的世界,去年下半年開始的資本寒冬,讓擴張補貼,片面追求高估值的盲目樂觀做法徹底失去了市場。

2016年開局,我寄語團隊“苦煉七十二變,笑對八十一難”,並確定和闡釋了今年“堅定信任、修養生息”的戰略方向,希望公司回歸到商業的本質、回歸到創造價值的基本信念,並強調了“不談財務指標的交易量都是耍流氓”的健康經營目標。這半年來,在全體夥伴的努力下,我們實現了所有交易“收入大於補貼”的預期目標!但是做到“收入大於補貼”僅是脫離了對片面追求交易量規模的盲從,追整體盈利才是“撥亂反正”的正確方向。

由於限購城市和非限購城市的運營模式和成長速度差異很大,由於去年“盲目快速”的擴張中對各地分公司的基礎配置和固定投入過大,所以,我和執委會的所有夥伴們深刻思考後,選擇了關閉在盈利預期上仍然需要繼續大量投入的分公司及其支持體系。堅定地回歸業務的價值本質,打造“健康組織、健康業務”,是車易拍再飛躍的基礎,也是在過去1年多的泡沫擴張後,我和執委會的所有夥伴們深刻思考後的堅定選擇。

至於大家關心的融資問題,我們很快會有消息發布。但是,無論如何,盲目花錢沖交易量的時代已經一去不返了。今天的資本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已經從前兩年盲追求業務量的熱潮中冷靜回歸,轉而更深入地關註商業價值本身。

對車易拍來說,這是最好的時代的開始,二手車行業的競爭並不是一場“短跑”,而更像是場馬拉松賽跑。瘦身後的我們有更多的精力和心力專註於“二手車交易更容易“的價值創造,並發揮我們的資金效率一直倍優於同業的優勢,這才是在長跑中勝出的根本。

這一次,有的夥伴離開、有的夥伴留下。對於不得不離開的同事,我非常真誠地跟大家說“對不起”,我們會牢記你們中的每一位對公司的貢獻,包括這次的離開,一有機會公司會迎請你們再回歸。

創業是一段非凡的成長過程,包括經歷這樣的痛苦,無論稱為刮骨療傷或是鳳凰涅槃。在一次次勇敢地承受和超越中,我們變得更強大更成熟。

仍在一起奔跑的車易拍的小夥伴們,記得我們的堅持:更專註、更開放、更健康。我們會更專註地把二手車toB的交易做到最好,我們會以最開放的模式與優化toB的同業進行合作,我們更堅信“健康“成就未來!

親愛的小夥伴們,加油!

車易拍 二手車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2664

馬化騰首次站臺 騰訊雲能否彎道超車?

正如2000年的互聯網技術,雲計算正引發新一輪的技術革新。

人工智能、物聯網,這些前沿技術與趨勢都離不開雲技術,正是其具有不可撼動的基礎性地位,未來市場增長可觀。根據國際數據公司IDC預測,到2020年基於雲的硬件和軟件服務市場規模將達到5000億美元,將是目前的3倍。2016年數字化轉型將成為業界主流。

而入局者正將技術門檻越壘越高,行業競爭也愈發激烈。在這種功能情況下,紛紛入局的BAT都將雲技術視為重要業務之一。

7月5日,騰訊“雲+未來”峰會在深圳舉行,騰訊總裁馬化騰首次為騰訊雲站臺。今年3月,在騰訊公布的年報中,首次提及騰訊雲的業績增長,這也顯示了雲服務對於騰訊而言的重要戰略地位。

開放式雲平臺

“重要性”與“開放”是此次“雲+未來”峰會傳達出的主要信息。

自2013年發布以來,騰訊雲開放程度呈遞進式,從騰訊所擅長的社交、遊戲等業務逐漸向其他領域滲透。2015年,騰訊雲全面向合作夥伴開放,業務拓展到電商、O2O、互聯網金融等領域。

2015年,騰訊雲同比增長超過100%。超過遊戲平臺與微信的增長,在騰訊眾多業務中增長幅度最大。面對極具潛力的紅海市場,騰訊表示將繼續投資以加強雲服務。

在去年舉行的雲端峰會上,騰訊表示未來5年將投入100億元打造雲平臺及建設生態體系,發展2000家雲計算生態服務商,其中包括500家核心合作夥伴。隨後,騰訊在華南、華北、華東三大計算節點開放了更多的區域,幫助近300家初創公司上雲,陸續為廣州、深圳、上海、重慶、四川、河南等二十多個省市政府提供雲服務。同時,騰訊雲海外節點也加速布局,本月底新加坡節點將會上線,美國節點也將在9月份上線。

在馬化騰看來,未來雲端最大的機會在於對傳統產業的改造。“很多傳統的企業,過去是“觸網”,也就是使用互聯網,現在開始“觸雲”。”

產業升級必然面對的一個問題是如何進行互聯網改造。在這點上,萬科總裁郁亮表示曾在兩年前到騰訊請教。隨後,萬科利用大數據系統對傳統投資、營銷流程進行改造。通過大數據分析進行精準投資,上海萬科上半年銷售業績超過200億。目前,騰訊雲為廣發、富途等傳統券商提供雲端解決方案。

過去的180天騰訊雲共發布了25項新的產品,包括計算、存儲、網絡、數據庫、CDN等一系列的解決方案。下一步,騰訊將把雲服務納入平臺型戰略考量。“采用我們的方案,你是接受和得到了整個騰訊平臺,不管是社交還是騰訊,我們所有平臺的支持,我們有十幾年的經驗的支持。”在雲峰會上,馬化騰表示騰訊將用背後資源全力打造騰訊雲。

雲端之爭

這一系列布局背後是騰訊追趕競爭者的決心,無論是入局還是開放時間都稍微晚了一步的騰訊雲正在彌補跟阿里雲之間的差距。

阿里雲成立於2009年,在2013年開始布局海外市場,與騰訊雲側重有所不同,阿里雲主要為政務、電商、物流等領域提供雲服務解決方案。

兩家巨頭前後腳入局雲計算,必然面臨一場爭鬥。根據摩根士丹利近期發布報告,阿里雲單獨估值已達390億美元,其預估,阿里雲未來5年內營收將突破185億美元。

在2013年,阿里向阿里雲戰略增資60億元,加大力度布局雲服務。根據官方透露,去年阿里雲CDN客戶數已突破10萬,人民網、芒果TV、今日頭條、新浪微博、優酷土豆、知乎、豆瓣、熊貓TV、魅族等企業皆是阿里雲CDN用戶。

兩者之間競爭除了比拼平臺提供的資源以外,更影響用戶體驗的是雲端CDN的速度。

在去年雲峰會上,騰訊雲發布“雲+計劃”後,雲服務帶寬不斷擴充。在這次峰會上,騰訊雲負責人邱躍鵬表示,目前產品在三大節點的帶寬超過1T,有能力抵禦非常大的攻擊。而阿里雲在今年3月推出六代產品,阿里雲CND國內500+節點,能夠提供超過10T帶寬,單節點40-300G。帶寬之間的激烈競爭也將左右誰能夠贏得更多客戶。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雲+未來”峰會上,騰訊雲提出了人工智能方面的布局。未來將在人工智能、安全以及深度學習等各方面投入建設更大資源,在全球招聘超過100名人工智能方面的高科技人才,強化雲在前沿科技上的能力。“我們也希望通過這樣的人才打造,可以更好、更快速地為大家提供穩定、高速、安全、有服務能力的雲計算。”邱躍鵬說道。

而對於與阿里之間的競爭,騰訊雲副總裁曾佳欣對包括第一財經在內媒體表示,騰訊雲並沒有模仿或者跟隨阿里步伐,只是抱著開放心態在學習,“行業之間應該有更多學習與交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3346

裁員10% “聚焦”的魅族又一次站在十字路口

來源: http://www.iheima.com/promote/2017/0331/162334.shtml

裁員10% “聚焦”的魅族又一次站在十字路口
師天浩 師天浩

裁員10%  “聚焦”的魅族又一次站在十字路口

2016年伊始魅族創始人黃章現身公司年會,提出了“穩增長,創利潤,挺進IPO”的計劃。從彼時就已為今天的裁員埋下了伏筆

2017年中國智能手機市場進入了新階段,隨著中高端用戶的擡頭,幾大國產智能手機品牌競爭的動向,逐漸從圈用戶向著競爭中高端市場,提高自身盈利方面發力。在2016年魅族完成了2200萬部出貨量階段目標,魅族的Flyme用戶數量也首次突破了5000萬。此時,一則魅族第一季度裁減10%員工的新聞,引起媒體高度關註。

裁員背後:高速增長的魅族面臨再次轉型

年初華為裁員被熱議,原因無非是2016年華為整體呈上升趨,反常的裁員引起公眾極高的關註。近兩年,魅族從引入阿里等財團戰略投資後,獲得極快速的增長,逐漸從年銷量幾百萬的中等體量,向著破兩千萬出貨量的準巨頭邁進。此時的10%裁員,預示著魅族2017年將有大的戰略調整。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魅族相關負責人了解:“裁員10%的說法的事實,主要是因為公司進行人才結構優化,優化組織結構是比較正常的一個人事行為,只不過從去年的5%提高到了10%。”其實,從去年開始魅族就已公布了裁員10%的消息,被裁撤人員會根據勞動法提供合理的離職補償。從對方的回應來看,2017年魅族依舊會施行鐵腕的戰略執行,要實現從量到質的轉型。

整個2016年魅族“馬不停蹄”,多個產品線擴張、頻繁的新品發布會、持續推進的線下布局等全是大手筆,每一項拿出來都是巨額投資,但魅族還是在2017年年初宣布已達成盈利。現在的魅族無疑已經是國產智能手機里當之無愧的“大廠”,高速擴張在帶來高增長之外,難免會帶來人員臃腫的弊端。

2012年英國蘋果零售店大幅裁員曾引發全球多家科技媒體的報道,不過後來蘋果中國市場的強勢發展勢頭,回應了所有質疑。科技企業想讓增勢沈澱為勝勢,砍掉劣勢產品線,將資源集中優勢產品,是所有從“大”到“強”的長青企業必由之路。這也是所有科技公司每年都會采取末位淘汰制度的原因,只是此前多數公司都采取否認和不回應策略。

要想了解魅族2017年要做什麽,分析了其多位高管的回應及創始人黃章所透露的信息,我們能從中發現一些端倪。

與IPO有關?魅族2017有哪些新看點

2016年伊始魅族創始人黃章現身公司年會,提出了“穩增長,創利潤,挺進IPO”的計劃。從彼時就已為今天的裁員埋下了伏筆,此次裁員是魅族組織結構重大調整的體現,通過精簡隊伍,可以有效提高魅族自身的執行力,這些將為魅族備戰IPO提供保障。

在2017年初的媒體溝通會上,魅族副總裁李楠表示,新的一年里魅族將以黃章所提的“踏踏實實做產品,老老實實做營銷”為方向,對產品更加“聚焦”。魅族科技總裁白永祥也曾說過,2017年將集中打造明星機器。總結下來,魅族三位大佬在不同的時間里都傳達了一個信息,聚焦明星產品。

如果說,2016年高速增長的魅族有什麽遺憾的話,除了因為上半年投入過大拉低全年盈利外,過多的產品線也是問題之一。據統計2016年魅族發布了14款手機,逐漸形成魅藍系列、MX 系列以及 PRO 系列三大重要產品線,這其中幾款明星產品撐起了銷量,而一些特色不明的非核心產品,更像一種試探細分市場的投石問路產品,當明星機器陣營逐漸清晰後,砍掉模糊的產品序列在情理之中。

試錯完成後,備戰IPO就成了重中之重,據魅族負責人向有關媒體透漏本次裁員也是為IPO做準備,“公司準備上市,在人力資源成本、產品銷量、市場投入上都有新的考核指標,人力調整方面主要是結合人力結構的飽和度,從控制人力資源成本的角度做出的調整。”

我們可以看到,整個2015年、2016年,魅族的擴張雖然有遺憾,但無論年銷量、Flyme用戶數量,還是用戶的活躍度都有所增長。尤其是去年智能手機廠商最重視的線下布局方面,通過兩年的瘋狂擴張,如今的魅族已擁有2300家專賣店,17000個形象銷售店,超過60000個形象銷售網點,這些擴張期夯實的硬實力,將是2017年魅族實現新增長的重要戰略支撐。而且隨著與高通關系的解凍,已占總銷量10%的海外市場也成為其增長的新變量。

如果只是淺顯的從裁員層面去理解這家擁有獨特文化的國產智能手機品牌,顯然是片面的,能夠及時調整策略取長補短,魅族的未來依然讓人期待。繼阿里之後,2016年魅族又引入了天音控股作為股東,證實資本方仍舊比較看好魅族,只待今年魅族把盈利的盤子做得更大,即可順利A股上市,這將使魅族進一步蛻變,成為國產智能手機品牌里的又一佼佼者。

科技行業裁員潮 做減法成了共識

華為無疑是中國科技企業的標桿,除了全球500強的身份,全球信息與通信技術龍頭的身份使其成為中國科技實力的象征。年初華為裁員風波,引來業界廣泛的爭議,行事雷厲風行的任正非並沒有照顧“公眾情緒”,一句華為不養吃白飯的人振聾發聵。顯然做科技不是做慈善,業績才是硬道理,這也是在大眾普遍同情弱者的輿論導向下,任正非敢於如此直言不諱的底氣所在。

其實,裁員一詞已是科技行業“普遍現象”,通過裁員進行內部優化、避免“大公司病”、提高效率、推進變革不僅中國企業如此,國外科技巨頭們也一樣。阿里稱“擁抱變化是核心競爭力”,華為CEO在年會演講時說“要優化人員結構,對外積極引進優秀人才,對內開展不合格調整。”國外英特爾、IBM、微軟、甲骨文等諸多公司都有裁員的常規。

2016年底,曾有媒體專門做了一個全球科技巨頭裁員名單,2016年4月英特爾裁員1.2萬人,8月思科裁員5500人,10月惠普裁員3000人。從去年相關公司財報上看,這些公司依然是全球科技巨頭里盈利實力強盛的公司。2016年英特爾凈利潤達到103億美元,2016年思科Q4凈利潤為28億美元,比去年同期的23億美元增長21%,惠普2016 Q4雖然凈利下滑,仍高達4.92億美元。顯然,科技公司裁員現象,並非完全像媒體渲染所言。

當然,我們也不能簡單的把裁員就和盈利劃上等號,因為業績下滑裁員也是原因之一,但我們應該以理智的態度看待這一現象,可以幫助我們更好的理解科技企業的發展脈絡。通過裁員進行內部優化、避免“大公司病”、提高效率、推進變革,儼然已是全球科技企業的共識,過度的解讀將之與負面評價捆綁,只會為企業正常發展帶來困擾,抱有善意的解讀,才是對中國有潛力的科技企業應有的態度。

2016年魅族獲得天音控股的投資,表示著資本方的看好。雖然經歷了前半年的虧損,整個2016年依然實現了盈利,而且與高通糾紛的和解,及考驗智能手機未來增長基礎的線下渠道的布局,都是魅族在擴張期沈澱下來的優勢因素。2017年輕裝上陣的魅族,在高層更務實的聚焦下戰略更為清晰。裁撤臃腫人員,集中優勢人力,將技術專註於明星產品上,都是正向的訊息。

在前兩年曾創造數量增長奇跡的魅族,經歷此次大廠轉型的洗禮,2017年將擁有著更為讓人期待的未來。

魅族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387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