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人性化管理與機械化管理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36745.html

一個銷售總監出身的朋友創建了一個小公司。他從大公司出來,還是喜歡人性化管理的,待員工如親人。結果過了一段時間,發現人性化管理不好使,該怠工的怠工,想高薪的辭職。於是他吐槽說,人性化管理不好使,甚至西方的管理方法不好使。

其實人性化管理也不是西方特有的管理方式。《孟子·離婁章句下》:「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仇。」孟子就已經發現管理者把員工當作手足,員工也會對管理者推心置腹。

西方管理學錯了嗎?孟子錯了嗎?都沒錯。只是大家都沒有發現人性化管理是有前提的,那就是機械化管理。

不管君與臣之間如何看待對方,先想想臣是如何出現的?一定是這個人有過人之能,才能成為臣。過人之能是用來幹什麼的?提高效率。所以孟子說的君臣關係,可以看作是老闆與高效率人士如何相處。現在企業招人都要求有相關工作經驗或相關專業畢業,為什麼?為了最高效率的用人,不用自己再培訓啊!

人性化管理提法源自「管理心理學」。 「管理心理學」(或「組織行為學」)源自美國,是在泰勒的「科學管理」有時候不靈的基礎上研究出來的。也就是說「人性化管理」是為了彌補「科學管理」的不足。當然這個「科學管理」並不一定真的科學,只是個名稱,我覺得叫「機械化管理」更合適。即把人當作機器一樣管理,最重要的目的仍然是提高效率。

1886年5月1日芝加哥工人走上街頭遊行,要求資方降低勞動強度、減少勞動時間、提高工人工資。所以泰勒的科學管理,並不是讓工人像機械一樣不停工,而是讓員工像機械一樣高效率。雖然卓別林在電影《摩登時代》裡諷刺了「科學管理」。

1898年,泰勒在伯利恆鋼鐵公司進行了著名的「搬運生鐵塊試驗」和「鐵鍬試驗」,搬運生鐵塊試驗,是在這家公司的五座高爐的產品搬運班組大約75名工人中進行的。這一研究改進了操作方法,訓練了工人,結果使生鐵塊的搬運量提高3倍。鐵鍬試驗是系統地研究鏟上負載後,研究各種材料能夠達到標準負載的鍬的形狀、規格,以及各種原料裝鍬的最好方法的問題。此外泰羅還對每一套動作的精確時間作了研究,從而得出了一個「一流工人」每天應該完成的工作量。這一研究的結果是非常傑出的,堆料場的勞動力從400-600人減少為140人,平均每人每天的操作量從16噸提高到59噸,每個工人的日工資從1.15美元提高到 1.88美元。

1901年以後,他用大部分時間從事寫作、講演,宣傳他的一套企業管理理論,即「科學管理—-泰勒制」。

後來有個在霍桑的工廠,在使用「科學管理」(機械化管理)後仍然生產效率不高,請專家來研究。專家通過研究發現,最終影響生產效率的因素是員工的心理,在關心他們的時候生產效率就高。於是才出現了管理心理學這個學科,俗稱「人性化管理」。

為什麼人性化管理在中國很多時候不靈呢?因為現在在中國「機械化管理」的路還沒有做過,各個企業工作效率不高。這時候就開始強調人性化管理,是在搞大躍進。

仍然用親人做比喻。管理者與員工是嚴父慈母與兒女的關係。嚴父就是「機械化管理」,慈母就是「人性化管理」。光有慈母沒有嚴父,很有可能變成溺愛,員工就開始上房揭瓦了。光有嚴父沒有慈母,員工就開始離家出走了。所以嚴父慈母不可偏廢,先做嚴父後做慈母。

目前國內各個公司重點應該做的是通過實驗,看看各個崗位上的工作效率怎麼才能獲得提高,而不是過於強調員工的心理因素。

勞動密集型企業和智力密集型企業,在機械化管理與人性化管理的偏重上有所不同。智力密集型企業的工作人員工作過程無法量化。一個IT公司的技術總監上班玩電腦遊戲,遭到其他部門人員質問,技術總監義正言辭的說:「這個遊戲裡的設計說不定就用在咱們公司軟件裡。」所以很多IT公司的工作間要多隨便有多隨便。而勞動密集型企業的工作過程容易量化,更容易實現機械化管理,更容易實現流程優化,更容易實現效率提高。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4308

知行合一的核心:投資體系的機械化 點拾Deepinsight

來源: http://xueqiu.com/3915115654/32605892

過去一段時間由於工作角色的轉換,筆者對於投資和研究能夠更加實戰的學習。從而對於投資和交易有了一些皮毛的理解,在這里貽笑大方和朋友們分享,歡迎大家批評指導。

很多時候我們常常內心會有一種感覺,比如感覺某個股票要漲了,但因為各種原因猶豫而沒有下手,沒想到這個股票果然馬上上漲了。或者在市場下跌的初期,許多人感覺到風險要來了,也因為各種原因神經麻痹了,或者想等等開,最後市場果然下跌。筆者認為投資和研究分幾個階段,一個比較初級的階段是對於基本面,對於事物的認知。之後,一個比較深沈次的階段是對於自己想法的貫徹執行。相信很多人都會有這種感覺:懊惱自己沒有聆聽內心的聲音。許多人也常常會問,如何才能做到投資上的知行合一。

筆者粗淺的認為,執行合一的核心是建立自己完善的投資(交易)體系。當我們在執行層面無法做到知行合一的時候,往往說明這個投資體系還並不成熟,或者說得更加直白一些,這個投資體系還沒有成為我們的一部分。這種體系的建立來自於我們自己本身對於市場的理解,以及對於我們自己性格的融合和歷史經驗上的判斷。

舉例而言,一個長期的價值投資者。價值投資的核心是買入低估值的好公司。而好公司出現低估值的時候往往是“生病”或者出現巨大分歧的時候。所以價值投資者需要的人格特征是能夠逆勢投資,並且具備很好的耐心。巴菲特的那句“別人恐慌的時候貪婪,別人貪婪的時候恐慌”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夠做到的。那麽,當一個投資者擁有價值投資的性格,並且在比較長的歷史投資經營中明白這種做法是可行的,形成自己的體系時,他就能逐漸做到知行合一。當他看到白馬股因為黑天鵝事件暴跌後,會不由自主的買入。並且在不斷下跌中,他會保持樂觀和耐心(可能會買入更多),直到公司基本面重新被市場認可,股價回升後賣出。而沒有這種交易體系的投資者,可能會在股價暴跌時想“要不要買入”,但當股價走勢圖讓所有人感到恐懼時,我們也會同樣感到恐懼,又會說“再等等吧”。而當股價回升後,我們許多人又會懊惱說,那時候想買,為什麽沒有下手呢?

而在價值投資的另一邊是成長股投資。顧名思義,成長股投資就是尋找市場成長最快的好公司。在這種體系下,估值從某種意義上被淡化。一個高速增長的公司,在一開始也往往會有比較高的估值。同樣道理,一個擁有完善成長股投資體系的投資者,發現到市場上增速很快,行業大爆發的好公司時,會不由自主的買入。而當你的體系不完善時,即使發現這是一個好公司,卻因為高估值而膽怯,希望股價回落到合理的水平。而往往,優秀的公司在股價的主升浪中,估值很難合理化(有時候,真的合理了,股價就跌了)。這個時候,大部分人又會想“為什麽那時候沒下手,我心理想著要買的。”同樣的道理,這些都是因為我們的體系並不完善。

所以筆者認為,知行合一的最終形式讓我們的投資體系機械化。這種機械化來自於我們內心對於市場的理解(當然,這種理解是要正確的),同時對於我們自己的認知(不同的性格,生活經歷,適合的投資方式也不同),以及不斷嘗試之後給我們的反饋。當我們的體系機械化後,才能真正做到知行合一,因為投資體系成為了我們的一部分。當我們看到符合我們體系的變量後,我們自然而然知道接下來該怎麽做,做到行動和思想一致。這也是為什麽,過去二十年來,量化基金大行其道。其背後的邏輯也是希望將優秀投資者的思維模式程序化,在資本市場獲取超額收益。然而量化基金的問題是,市場由於投資者結構,宏觀基本面,流動性,甚至投資者年齡等變化,會導致市場風格,審美觀不斷變化。這也可能導致量化的程序無法長期在市場保持有效。而優秀投資者最核心的技能是其學習能力,以及對於投資者人性的理解。畢竟,當塵歸塵,土歸土後,一切都是哲學。投資的最終也是一種哲學。

總結而言,投資/交易中的知行合一是建立於自己完善的投資體系和方法論,並且能夠將這種體系機械化的基礎。這種體系是建立於非常複雜的多因子之上,包括性格,對市場的理解,風險偏好等等。所以表面上看,投資只是買入和賣出,是任何人都能做的。但其背後,包含著複雜的哲學思想和交易體系。以上是本人一些粗淺的理解,希望給朋友帶來幫助和啟示。

歡迎訂閱微信號:deepinsight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7310

知行合一的核心:投資體系的機械化 點拾Deepinsight

來源: http://xueqiu.com/3915115654/32605892

過去一段時間由於工作角色的轉換,筆者對於投資和研究能夠更加實戰的學習。從而對於投資和交易有了一些皮毛的理解,在這里貽笑大方和朋友們分享,歡迎大家批評指導。

很多時候我們常常內心會有一種感覺,比如感覺某個股票要漲了,但因為各種原因猶豫而沒有下手,沒想到這個股票果然馬上上漲了。或者在市場下跌的初期,許多人感覺到風險要來了,也因為各種原因神經麻痹了,或者想等等開,最後市場果然下跌。筆者認為投資和研究分幾個階段,一個比較初級的階段是對於基本面,對於事物的認知。之後,一個比較深沈次的階段是對於自己想法的貫徹執行。相信很多人都會有這種感覺:懊惱自己沒有聆聽內心的聲音。許多人也常常會問,如何才能做到投資上的知行合一。

筆者粗淺的認為,執行合一的核心是建立自己完善的投資(交易)體系。當我們在執行層面無法做到知行合一的時候,往往說明這個投資體系還並不成熟,或者說得更加直白一些,這個投資體系還沒有成為我們的一部分。這種體系的建立來自於我們自己本身對於市場的理解,以及對於我們自己性格的融合和歷史經驗上的判斷。

舉例而言,一個長期的價值投資者。價值投資的核心是買入低估值的好公司。而好公司出現低估值的時候往往是“生病”或者出現巨大分歧的時候。所以價值投資者需要的人格特征是能夠逆勢投資,並且具備很好的耐心。巴菲特的那句“別人恐慌的時候貪婪,別人貪婪的時候恐慌”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夠做到的。那麽,當一個投資者擁有價值投資的性格,並且在比較長的歷史投資經營中明白這種做法是可行的,形成自己的體系時,他就能逐漸做到知行合一。當他看到白馬股因為黑天鵝事件暴跌後,會不由自主的買入。並且在不斷下跌中,他會保持樂觀和耐心(可能會買入更多),直到公司基本面重新被市場認可,股價回升後賣出。而沒有這種交易體系的投資者,可能會在股價暴跌時想“要不要買入”,但當股價走勢圖讓所有人感到恐懼時,我們也會同樣感到恐懼,又會說“再等等吧”。而當股價回升後,我們許多人又會懊惱說,那時候想買,為什麽沒有下手呢?

而在價值投資的另一邊是成長股投資。顧名思義,成長股投資就是尋找市場成長最快的好公司。在這種體系下,估值從某種意義上被淡化。一個高速增長的公司,在一開始也往往會有比較高的估值。同樣道理,一個擁有完善成長股投資體系的投資者,發現到市場上增速很快,行業大爆發的好公司時,會不由自主的買入。而當你的體系不完善時,即使發現這是一個好公司,卻因為高估值而膽怯,希望股價回落到合理的水平。而往往,優秀的公司在股價的主升浪中,估值很難合理化(有時候,真的合理了,股價就跌了)。這個時候,大部分人又會想“為什麽那時候沒下手,我心理想著要買的。”同樣的道理,這些都是因為我們的體系並不完善。

所以筆者認為,知行合一的最終形式讓我們的投資體系機械化。這種機械化來自於我們內心對於市場的理解(當然,這種理解是要正確的),同時對於我們自己的認知(不同的性格,生活經歷,適合的投資方式也不同),以及不斷嘗試之後給我們的反饋。當我們的體系機械化後,才能真正做到知行合一,因為投資體系成為了我們的一部分。當我們看到符合我們體系的變量後,我們自然而然知道接下來該怎麽做,做到行動和思想一致。這也是為什麽,過去二十年來,量化基金大行其道。其背後的邏輯也是希望將優秀投資者的思維模式程序化,在資本市場獲取超額收益。然而量化基金的問題是,市場由於投資者結構,宏觀基本面,流動性,甚至投資者年齡等變化,會導致市場風格,審美觀不斷變化。這也可能導致量化的程序無法長期在市場保持有效。而優秀投資者最核心的技能是其學習能力,以及對於投資者人性的理解。畢竟,當塵歸塵,土歸土後,一切都是哲學。投資的最終也是一種哲學。

總結而言,投資/交易中的知行合一是建立於自己完善的投資體系和方法論,並且能夠將這種體系機械化的基礎。這種體系是建立於非常複雜的多因子之上,包括性格,對市場的理解,風險偏好等等。所以表面上看,投資只是買入和賣出,是任何人都能做的。但其背後,包含著複雜的哲學思想和交易體系。以上是本人一些粗淺的理解,希望給朋友帶來幫助和啟示。

歡迎訂閱微信號:deepinsight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7311

農業部:推進農業機械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加快“機器換人”

當前,我國農業生產已經全面進入機械化作業為主的新階段,農業機械化滲入農業生產的方方面面,融入農業產業鏈條的廣泛領域。不過,農業機械化的需求結構、供給側結構和管理方式正在發生深刻的變化。農業機械化工作的對象、內容、領域等也在發生深刻變化。

1月16日,農業部在京召開全國農業機械化工作會議,預計2016年農機總動力達11.44億千瓦,同比增長2.4%。大中拖、聯合收獲機、插秧機、烘幹機保有量增幅分別達到7.4%、8.2%、6.0%、19.5%,裝備結構持續優化。全國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預計超過65%,同比提高約2個百分點。

會議強調,要著力推進農業機械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農業機械化提檔升級,加快“機器換人”,為農業農村經濟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會議認為,必須更加註重創新驅動,更加註重農機農藝融合,更加註重農業機械化與適度規模經營融合,更加註重農業機械化與信息化融合。加快培育農業機械化發展新動能,展現農業機械化在穩產能調結構、降成本增效益、添綠色可持續等方面的新作用。

日前,農業部曾印發《全國農業機械化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以下簡稱《規劃》)。農業部農業機械化管理司司長李偉國接受媒體采訪表示,經過“十二五”的努力,全國農機總動力連續邁上10億和11億千瓦兩個臺階,我國農業生產方式實現了從人畜力為主向機械作業為主的歷史性轉變,農業機械化進入由中級階段向高級階段快速邁進的時期。

李偉國認為,在《規劃》編制過程中,各方面專家學者均認為,農業機械化支撐農業發展的功能作用將越來越強,領域將越來越寬,環境將越來越有利。綜合判斷,“十三五”農業機械化發展持續穩定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仍處於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

李偉國表示,對於農業機械化,“十三五”規劃綱要中明確要求加快發展,推進主要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將“農業機械化”列入農業現代化重大工程。《中國制造2025》將農機裝備列為重要領域,制定了農機裝備發展行動方案。《全國農業現代化規劃(2016-2020年)》對農業機械化提檔升級作出全面部署。“智能農機裝備”納入了“十三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機耕道、機具存放設施和農機科研條件、安全保障設施建設,以及農機大戶與農機合作社帶頭人培訓等列入了國家相關規劃,扶持農業機械化發展的政策體系更加完善。

但是,從總體上看,李偉國提到,我國農業機械化發展還存在諸多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的問題,如產業、地區間機械化發展差距大,農機裝備技術有效供給不夠,農機經營服務的質量效益有待提升等,必須緊緊圍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現代農業建設目標要求,向全程、全面發展提檔,向高質、高效轉型升級。

對於《規劃》不再將農機總動力列為主要指標,李偉國解釋稱,主要是考慮“十二五”末期我國畝均農機動力已達到0.55千瓦,高出農業發達國家不少。在這種情況下,需更加註重用好存量,調整好結構,更加註重支持引導適應綠色發展需要的機具加快增長,引導和提高農機使用效率和效益。

他認為,不將農機總動力列為規劃指標,不等於不發展,而是要適度發展、綠色發展、高效發展,註重補齊薄弱環節短板,充分考慮機具保有量增長的協調性,引導全系統不僅註重量的增長,更應註重質的提高,高質量地實現“十三五”規劃綱要中明確提出的主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到70%的目標。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2816

專家論勢:機械化上升 日本股市具上望空間

1 : GS(14)@2017-10-09 02:52:53

投資市場本來憂慮北韓在國慶前後再次試射導彈,所以股市於高位明顯偏向保守,但在平安度過這段敏感時期後,避險情緒突然消散,令到股市受追捧。我們認為在亞太區中,日股具上升潛力的空間。日本股市未來前景樂觀,背後是受到自動化及機械化的引擎推動。首先,協作機械人(collaborative robots, co-bots)出現,即精密小巧或可携式移動機械人設計可與人類操作員進行協作。這對於不願意或沒有能力大規模實行傳統自動化系統的中小型企業是吸引的選擇及能提高生產力。其次,機械人漸漸變得更為智能化及能力更高。隨着電腦的處理能力提高,新一代機械人配備視覺感應器及控制器,能讓機械人「看」到周圍情況及作出相應的決定,減少或不需人手再作出協助。目前具備視覺輔助功能的機械人佔總數只約15%,比率相信會有大幅增長,特別是於非自動化行業,因為產品周期較短及工程標準化的程度較低。第三,智能科技及更大程度的互連,這衍生出「工業物聯網」及產生出可於生產過程應用的追蹤控制系統等新的應用。「工業物聯網」可指出過程有何問題出現,讓工程師辨認及改正問題,提高供應連管理效率。相關技術使用率現時只約15%,未來預期將得到更廣泛採用。總結而言,日本面對人口老化,勞動力增長疲弱是發展樽頸之一,但自動化及機械化能令需要的人手減少並提高生產力,推動經濟增長。因此,支持企業改善盈利,有助股市向好。首域投資(香港)有限公司免責聲明本文件所載只屬一般性資料,並不包括亦不構成投資或投資產品建議。有關資料來自首域投資(「首域」)認為可靠的來源,而且在發表本文件時為準確的資料,首域並無就有關資料的中肯、準確、完整或正確作出明確或隱含的聲明或保證。首域、其任何聯營公司、任何董事、主管人員或僱員概不就任何因使用本文件而直接或間接引致的損失承擔任何責任。本文件僅供一般參考,並不可視為提供全面的資料或特別建議。本文件所述意見為發件人在發表報告時的觀點,並可隨時予以修訂。本文件並非銷售文件,且不構成投資建議。未取得具體的專業意見前,任何人士不應依賴本文內容,及/或有關資料所載的任何事宜為行事基礎。未經首域投資預先同意,不得複製或傳閱本文件的全部或部分資料。本文件只可於符合相關司法管轄區的適用法例下使用及/或收取。於香港,此文件由首域投資(香港)有限公司發行,並未經香港證監會審閱。首域投資是首域投資(香港)有限公司的商業名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919/2015706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192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