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科技業搶人 挖角挖向中國山寨商

2011-5-30  TCW




國內科技業,今年將掀起一場軟體人才的搶人大戰。

打開國內各大PC廠商的人才招募網頁,滿滿的開缺項目不是Android系統工程師,就是軟體研發人員,有些甚至在需求人數上直接打出「不限」。

產業主導者在變! 微軟加英特爾系統落伍了

仁寶總經理陳瑞聰在今年第一季的法說會上宣布,軟體將是今年的重點發展項目,規模要從當前的一百人擴充到六百人,六月將從美國重金聘請一位高階主管加入。 剛剛經歷過領導高層異動的宏?痋A董事長王振堂在接受國外媒體專訪時也表示,今年要招募到一千名軟、硬體工程師。而已經擁有國內最多軟體人才的股王宏達電 也沒有鬆懈,一邊購併國外軟體公司,一邊還要把軟體部門人數從八千人再往上增加到一萬人。

「現在每家系統大廠都拚命想轉型成軟硬整合公司,」台北市電腦公會副總幹事張笠說。

這,都是蘋果iPhone與iPad所帶來的衝擊。

宏?眱e任執行長蔣凡可.蘭奇(Gianfranco Lanci)一句話:「台灣沒有軟硬體整合人才,」點出了在科技產業典範轉移的年代,台灣最大的致命傷。

過去在PC主導的年代,最需要創意的軟體設計部分都由微軟、英特爾兩大廠商包辦,台灣只要在標準規格與現成的軟體架構之下生產硬體產品即可,賺的是大量生產與快速複製的管理財,不需要在研發、軟體上傷太多腦筋。

現在,智慧型手機與平板電腦當道,改變過去的邏輯,硬體規格不再是市場關注的重點,應用程式的多寡、使用者介面(UI)流暢與否、軟硬整合程度的高低,才 是左右消費者意願的關鍵。最重要的是,產業的主導者從過去的微軟加英特爾(Wintel),轉變為ARM加Google的Android系統。

台灣代工業要變! 軟硬體整合能力最為欠缺

「你得要忘記會做微軟,否則就等死,」一位國內代工大廠高階主管指出,ARM-Google的架構不像Wintel一般完備,留有許多空隙,需靠許多人才與創意去彌補。而台灣過去太倚賴現成的軟體架構,「工程師都懶到不會動了。」

以Android系統為例,分為上層應用程式端、中層軟硬整合平台、以及下層硬體驅動。如果套用過去Wintel模式,最上層就是微軟提供的各項軟體工具 如Office,中間由英特爾整合在一套晶片裡,台灣廠商只要負責把下層做好即可,造成台灣過去二、三十年來的科技發展,幾乎只能集中在硬體思維,對於軟 體研發毫不重視。

而中間的軟硬整合這一塊,正是台灣硬體廠商最欠缺的。「這部分需要有Lynix的基礎實力,加上長期的實務經驗累積,不是馬上就能養成的,」Android專業顧問、過去一年在兩岸三地幫廣達、聯發科等台灣大廠培訓超過兩千人,仕橙3G教室技術總監陳俊宏說。

「當公司要從製造硬體,轉換到軟體和服務,現有的Control System(指台灣代工產業)並不熟悉如何操作這種新模式,」台大國企系教授李吉仁指出。

這就形成當前的人才缺口。為了在平板電腦年代不落人後,除了仁寶、宏?硉仙C大廠之外,就連IC設計都在搶人,依照台北市電腦公會的估計,今年各家廠商的軟體人才缺額至少在五千人以上。

如此龐大的缺口,要從哪裡彌補?答案是:中國。

即將在五月三十一日開始的台北國際電腦展,今年中國的參展攤位達到五百二十個,占了全部的十分之一,比去年成長超過六成。「這是很驚人的成長!」張笠說。

中國山寨廠在變! 從模仿外觀轉型軟體開發

走一趟深圳,幾年前紅極一時的山寨機經濟,在利潤薄弱與政府刻意打壓下,上千家中小型廠商一個個消失,只剩下少數幾家規模較大的白牌手機廠,不復當年盛況。看似消聲匿跡的背後,其實醞釀一股更大的力量。

「山寨時代早已結束,過去的山寨商現在都轉型做軟體開發,」陳俊宏觀察。

他指出,這批中國新一代工程人才出生在行動通訊時代,沒有經過Wintel的洗腦,不管是學習歷程或思考邏輯都是以手機為主。這群人為了求生存,從只會模 仿硬體外觀,一路做到內部的重要元件如應用處理器(AP),現在更擴及應用程式、作業系統等,有些廠商甚至具備如聯發科一樣的整體解決方案實力。

以瑞芯微電子為例,這原本只是一家做MP3、MP4等手持影音裝置的IC晶片設計公司,卻因為在山寨時代與這些白牌手機廠一起磨練上來,不斷拓展自身的軟 硬體整合能力,如今不僅與中國第一大晶片廠展訊,以及華為旗下的子公司海思,並列為中國十大IC設計公司之一,同時還能提供整體解決方案給有意發展平板電 腦的台灣品牌商。

類似瑞芯微的,還有德信、龍旗、聯芯等。「軟硬整合的能力是要體現在產品上,而不是光講技術,」陳俊宏解釋:「他們沒有過去PC產業的包袱,只想著要做出能賣的產品,進步的速度當然更快,」他更語出驚人的說:「未來台灣將會大量倚賴中國這些廠商!」

「雖然我們不願意承認,但對岸的人才數目的確是遠超過台灣,」資策會數位教育研究所所長李進寶表示,中國本來就具有人口優勢,加上中國人求生存的拚勁,雙方差距正快速縮小。

台灣工程師要變! 對岸已成Android人才中心

他回憶二十年前受訓時,美國麻省理工學院一位教授講的話:「全世界對軟體的需求之大,就算五十億人來寫也不夠,」「當時覺得『怎麼可能,太誇張了吧?』但現在看來果然如此!」李進寶說。

這個現象開始浮現。自去年開始,廣達、鴻海等紛紛在中國中西部,如西安、武漢、成都等地設立研發中心,吸納中國優秀的軟體人才。鴻海甚至打算仿造高雄軟體園區的做法,在重慶建立軟體科學園區,希望造成群落效應。

換句話說,山寨經濟培育出了一批擁有軟體開發能力的工程師,而過去的山寨廠商,搖身一變,卻成了台灣發展軟硬整合能力的人才庫。

除了硬體廠商欠缺軟硬整合能力外,應用程式端也處於一個人才高度匱乏的狀態。蘋果已經靠著App Store,成功發揮web 2.0時代的效果,讓全世界擅長寫應用程式的工程師甘心為它打工,造就不少千萬富翁,但,號稱科技島的台灣在此卻毫無成績。

「以前台灣覺得這個(應用程式)利潤不大,都是丟(外包)給對岸做,讓中國培養出一批人才,」工研院Android系統顧問、YSL程式天堂主持人盧育聖 觀察,雖然Android上的應用程式人才「缺很大」,但台灣卻是看得到吃不到,因為過去太習慣擁抱Wintel,覺得軟體的錢不好賺,沒有累積足夠實 力,反倒給了中國機會。「中國已從只會拷貝的山寨機器,轉型為Android系統的人才中心,」他指出。

在軟體成為科技業王道之下,兩岸的人才似乎出現此消彼長的狀態,對台灣看似危機,但李進寶認為不必太過悲觀,「人才的定義不是只看技術能力的高低,還要兼顧整體素質與創意,這部分,台灣目前還是占有優勢。」

李進寶強調,Android系統可以從上做到下,豐富度很高,比起過去Wintel掌握最肥的軟體研發端,台灣第一次有機會通吃,如果順利轉型,就會有極大轉機。

陳俊宏也指出,台灣廠商從不重視到正視,就是很大的進步,只要企業領導者有破釜沉舟的決心,願意拋棄經驗,不再想著過去二十年的成功,還是有機會。

【延伸閱讀】PC廠商拚轉型,軟體人才缺很大!—今年科技業職缺需求

業者:仁寶 (代工廠)現有人數:100預計擴充數:600缺口人數:500

業者:廣達 (代工廠)現有人數:1000預計擴充數:不限缺口人數:N/A

業者:宏?? (品牌商)現有人數:300預計擴充數:1000缺口人數:700

業者:聯發科 (IC產品)現有人數:2000預計擴充數:3000缺口人數:1000

業者:宏達電 (品牌商)現有人數:8000預計擴充數:10000缺口人數:2000缺口人數合計:5,000以上註:以上數字取概數資料來源:各業者、各媒體、台北市電腦公會

【延伸閱讀】從上到下,都是人才的機會—Android軟體人才分布

上層類別:Applications(應用程式端)有人才需求的廠商品牌商:宏達電、宏?痋B華碩等 網路服務:電信業、電子商務等

中層 類別:Framework與Android系統軟體 (架構設計、軟硬整合、優化)有人才需求的廠商品牌商:宏達電、宏?痋B華碩等 IC產品:聯發科等 代工廠:廣達、仁寶等

下層類別:BSP & Driver(硬體驅動)有人才需求的廠商代工廠:廣達、仁寶等 IC產品:聯發科等

資料來源:仕橙3G教室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476

團購業搶錢 演出三大荒謬混戰

2011-7-25  TCW




搶到五折團購券,先別高興太早。價格打折,你買到的商品與服務,可能也打折!

小小的台灣,在擠進三十家團購業者後,業界盛傳臉書(Facebook)暑假將加入戰局,美國即將首次公開上市(IPO)的第二大團購網Living Social,也傳出將收購本土業者以進軍台灣市場。競爭越加激烈,可能讓團購熱再創高峰,但也可能因業者惡性競爭,犧牲消費者權益。

先看戰況。「(相較其他國家)台灣三十歲以下的很多都住家裡,可運用收入很高!」跨國團購網站集購城大中華區執行長鄭喬予解釋,加上台灣網路密度高、電子商務市場和團購風氣都相對成熟,人工成本又低,對於需要大量業務人員的業者來說,台灣相當具有吸引力。

團購戰況,可以從兩個場景來看:

場景一:即使入口網站收費條件嚴苛,團購業者仍趨之若鶩。

雅虎奇摩的「大團購」平台上提供六個名額,供團購網站刊登訊息,據本土業者透露,雅虎奇摩除了對六家業者收取廣告費,當月消費額如果超過七百五十萬元,雅 虎奇摩可再抽一○%;若六個業者之一達不到最低消費額,則必須讓出位置,其他在「排隊」的團購業者,隨時準備補上。

場景二:明星商店老闆,團體面試各家業務。

這類場景經常出現。餐廳中,大圓桌邊坐著餐廳老闆和多家團購網站業務,桌上放著文宣、雜誌、行銷方案、電腦簡報,業務輪番上陣,爭取店家合作。

為了爭取明星商品參加團購,業者甚至自掏腰包,支付與原價的差額。

團購業者無所不用其極,主因來自現金流壓力。要擴大市占,就必須培養龐大業務系統開發商家,衝高交易量,而為吸引店家、消費者,團購網站更砸下大量廣告預算,以爭取曝光。

如此循環,現金流的穩定,成為團購網站的生存關鍵,有沒有東西賣?能否賣得多?成為業者的唯一考量。至於消費者權益、店家營運,已非考量範圍,團購市場的謬象,就此而生:

謬象一:菜色消失快標榜物超所值,只是騙局

「餐券」是台灣團購市場最大宗,大多以五折價格兌換指定套餐,但一半的價格可能也只買到了一半的品質。

「他們其實是全新設計一個餐,又抬高價,那(打折後)其實根本只是市價。」至今已與五家團購網站合作促銷的餐廳BCDOG店長Victor說,曾有團購業者直接要求他,為了活動開發新菜色,「價格還由他們來定!」所謂物超所值,只是一場騙局。

Victor指出,為了避免上當,消費者可事先了解店家菜單,「哪些菜色,活動之後就都不見了?」而對商家而言,面額券是更好的促銷手法,鄭喬予回憶,合 作的火鍋業者推出半價買一千抵用券的活動,消費者到店後都點了二千八百元的相撲火鍋,「它做了三檔,只有這檔賺到錢。」

謬象二:超賣優惠券店家接不了,反而吃不到

大型團購網站業務為達業績,加上抽佣金考量,常仗著網站人氣,要求店家提供大量折扣名額,或在店家不知情的情況下,超量販賣優惠券。

台大厚讚牛排是最慘烈例子之一。「我們已虧了二十幾萬元了。」台大厚讚牛排一位員工透露,團購業者不願限制名額,在老闆不知情下,竟超賣一萬份,老闆趕緊喊卡,「他們(團購業者)平常都超賣,因(消費者)不一定會轉帳啊!」團購業者於是將風險轉嫁至店家。

為了求快、衝量,團購業者甚至在未查證情況下,自行將產品內容上線,「我們店本來就沒有沙拉,他還寫供應沙拉!」該員工激動的說,由於活動引來太多爭議, 台大厚讚牛排已開始鼓勵不滿的消費者退費,「我們還拿營業紀錄給消保會看,我們不是不接(指接受客人來店消費),而是真的接不下了。」

謬象三:客服開倒車業務內容,竟一問三不知

團購業者最令人詬病的,就是客服部門,但低落的服務品質,不只對消費者,店家也有相同感受。

「有的檔期都還沒有結束,團購網站業務就換人了。」Victor嘆道,新來業務不了解之前談的合作內容,就連客服部門也一問三不知,一旦網站資訊有錯,最後還是店家得自行面對消費者的電話攻勢,「跟以前完全不同。」

隨著競爭白熱化,大型團購業者的服務品質卻開倒車。

當大型業者引起爭議時,小型業者的新模式此時引起了注意,「台南食我愛購購」專注於台南店家,「我們不打業務戰、不抽成、免預付,只收定型化的行銷服務費。」台南食我愛購購共同創辦人吳崟睿說。

台南食我愛購購是不到二十個人的團隊,在沒有強烈的現金流壓力之下,讓店家自行決定優惠內容,並發行「食我卡」,持卡就能在台南四百多個店家得到優惠,目前發卡數已經破萬。

台灣的團購大戰預計在未來臉書進入後,戰況更加慘烈,但業者除了該注意市場占比、營收規模之外,如果不能及時改善服務品質,一旦店家和消費者對團購的信心崩潰,最後只能全盤皆輸了。

【延伸閱讀】團購前,先問業者5大問題!

1.購買券類是否載明定期化契約保證?有的話,代表有提供合法退費管道及消費條件

2.退費機制是退現金或儲值金?如採儲值金方式,消費者形同變相強迫消費

3.服務型商品是否有使用限制?每日限額、使用時段、基本消費等都應留意

4.「原價」是否合乎市場價格?以防成為「團購特製高價餐點」受害者

5.團購業者是否有銀行信託憑證?有的話,可避免團購業者在消費者兌券前捲款而逃

資料來源:各業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57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