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风电产业大洗牌在即?金风科技调整盈利模式


From


http://www.21cbh.com/HTML/2009-5-25/HTML_8JHJC2UXUPGO_1.html


5月22日下午,在2009中国风能产业对话资本论坛上,松禾资本、联想投资、汇丰直投和深圳风发科技的代表正在台上进行创投对话。

突然间,深圳风发科技董事长周庆余的一番话让台下的参会代表全都竖起了耳朵。“风电产业大洗牌,今年肯定会开始。七十家整机厂商,年底有一二十家停产很正常。那些从国外拿一套图纸就建厂生产的,很可能会被淘汰。”

洗牌前兆?

周庆余的说法并非空穴来风。

“上海有做大风机的企业已经开始关门了。”周庆余说,但他并未透露那家企业的具体名字。

事实上,风机产能过剩在业内已经不是秘密。

2008年中国提前了实现了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主任陈雪松认为,中国已超印度成为第四个装机超过1000万千瓦的大国,新增装机占全球新增装机的23%位列第二。

风机供大于求的现象已露出了苗头。

据陈雪松介绍,风电设备供应能力迅速地提高,整机制造厂已经超过了70家,20多家能够生产出样机,年产量超过100台1.5兆瓦风机的企业已经有华锐、金风、东气和上气等。

“现在已经出现了产能过剩的情况。”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高级顾问、原所长周凤起表示,“风电整机的制造门槛不是很高——有生产许可证可买,有零配件可买,马上就能出货了,何况国家在电价方面还给予了一定的经济激励政策。”

对于风机投资过热趋势,VC界也有所感触。

“和太阳能光伏一样,真正投进去才发现风机门槛其实没有那么高。当初投中航惠腾的时候,大家认为风机叶片的科技含量较高,但现在中国已有50多家叶片厂,当然,真正做好的也就五、六家。”普凯投资基金联席董事张爱民说。

周凤起因此警告说,“如果竞争力很弱,就有可能被淘汰。”

“产能大于需求的时候,洗牌就要开始了。”周庆余补充说。

“今年全国新增风电装机容量大概是800万到900万千瓦。”周凤起担忧地说,“到2020年会达到1亿千瓦。1亿千瓦风电在中国运行后,会出现什么问题,还有待发现。”

发展瓶颈

对于这些有点“过剩”趋势的风机产能而言,来自需求端的消息也并不那么乐观。

陈 雪松介绍说,截至到2008年年底,全国风电企业已经超过了239个,有12个省的风机装机容量达到了20万千瓦,有四个省超过了100万千瓦;同时,甘 肃酒泉这个千万千瓦级的风电基地建设也已经启动,一期380万千瓦已经完成招标,即将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江苏沿海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规划已经提上日程, 内蒙古、新疆、河北也在积极地筹建千万千瓦级的风电基地。

但电网的瓶颈却迟迟未能突破,这对计划中的多处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是一大挑战。

陈雪松认为,电网已经成为我国风电能否高速持续发展的关键。

“去年有一个风电厂就因为被限制上网遭遇了重大损失。另外,内蒙某风电厂在建成半年后,电网接入系统才到位。”陈雪松说,“在风电资源丰富的地方,电网还十分薄弱,因此,电网的规划、建设速度要加快。”

上网电价迟迟未获解决,也是制约风电发展的重要因素。

周凤起承认,“目前的电价没有理顺,未来可能还要回到固定电价。”

另外,容量系数太低也是当前风机发展的一大瓶颈。

周凤起指出,根据已建成的风机2007年在风电场运行的小时数,从单位投资来看,经济性有待继续提升。

作为最早一批风电整机制造商,在全国风机投资遍地开花的背景下,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金风科技)2008年的市场份额滑落至第二位。

金风科技财务总监余丹柯坦承,“中国风机行业的供应链比较薄弱,2008年很多矛盾都体现出来了。金风科技遇到了很大的挑战——2008年交货机组的数量低于计划,很大部分原因是受到供应链的制约,导致很多关键零部件,甚至电供系统不能及时到位。”

余丹柯指出,2009年风机设备厂商仍将面临一些不利因素。一方面,整个社会电力需求下降。同时,“风电市场竞争会进一步加剧”。另一方面,在世界范围内,特别是欧洲的风电场建设遇到了资金上的困难。

原材料价格的波动也让人担忧。“我们的订单交付日期甚至排到了2011年,在长达2年的时间内,原材料价格是否大幅上涨?”余丹柯说。

为了应对产能过剩和跨国公司巨头的侵袭,金风科技正在打造新的盈利模式。

余丹柯表示,“设备制造是金风科技十年来的主业,但现在的金风科技已经是一个多元化的产业集团,贯穿了研发、服务、整机制造到风场的四个盈利点。”

金风科技在完成对国外数家公司的收购后,每年都有生产许可证的收入,并合并在金风科技的报表里。

服务则是金风科技未来的另一个主要赢利点。“我们正在培养服务能力,(这块业务)处在初级阶段。”

金风科技看重的还有风电厂项目销售。“这是我们正在研究、开发的一个重要盈利点。”余丹柯说。“2008年有10%的利润来自于风电厂的销售和转让。”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129

中航工业大飞机“核动”


From


http://www.21cbh.com/HTML/2009-9-3/HTML_ERKVG56ECFKF.html


毋庸置疑,在分享大飞机这道盛宴中,中航工业集团已拔得头筹。

9月2日,记者从中航工业集团了解到,中国C919大型客机项目机头工程样机首件零件已在成都飞机工业(集团)公司(以下简称“成飞”)开工制造。成飞隶属中航工业。

“工程样机等于是将之前还在图纸上的所有数据真正地以1∶1的比例以模型展现出来。”9月2日下午,成飞宣传部负责人如是告诉本报。

“工程样机是飞机设计中总体、结构和系统各专业先进设计理念的检验平台,同时又是改进飞机设计的试验平台,是大飞机一次性成功的关键项目之一。”中国商飞网站如是介绍此次样机开工的意义。

记者了解到,成飞从7月22日拿到相关数模,9月1日开工制造工程样机,其间仅一个多月。为了让大飞机能在2014年首飞,大飞机的研制以及全球供应商招标过程正在提速。中航工业集团,亦在为分羹大飞机项目,加快其产业布局。

中航提速

“工程样机在10月中旬将进行部件开铆,预计2009年12月底交付上海(中国商飞)。”2日,中航工业集团有关人士告诉本报,目前,C919大型客机项目机头工程样机已编制完成项目制造网络计划、工艺制造总方案,完成了部分工装、工具制造。

截至目前,中航工业集团在大飞机项目已经屡有所获。继6月中航工业旗下7家公司成为大飞机机体结构供应商以来,8月底,中航工业旗下的中国商用发动机公司也与普惠、CFMI一起,位列中国商飞三大发动机候选供应商。

中航商用飞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的注册资本为60亿元,控股股东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占40%股份,上海电气(集团)总公司和上海国盛(集团)有限公司各占15%股份。

今年1月18日揭牌成立的中国商发业务范围包括,民用飞机发动机及相关产品的设计、研制、生产、销售、维修、服务、技术开发和技术咨询等。

此 前,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大响告诉本报,发动机的研发周期较长,要实现中国机装上“中国心”需要分两步走:一是国产大飞机购买国外成熟发动机实现首飞、开展试 验,国产发动机同步进行研制;二是在适当时机换上我国自主研制的发动机。新任项目公司总经理张建表示,通过这两步,公司将“争取让国产发动机和国产大飞机 同步飞上蓝天”。

不过,从中航工业集团近期表现来看,这一研发速度在明显加大。8月14日,中航工业战略规划部在北京组织召开了“大型飞机发动机发展规划评议会”,评议专家组听取了中航商发所作的《大型飞机发动机研制规划》报告,该规划已上报国家,预计将很快被批准。

发力核心领域

中航提速的背后是分享大飞机背后的市场。

虽然中航工业集团旗下7家公司成为大飞机的机体供应商,但包括雷达罩、机头、前机身、中机身——中央翼、中后机身、翼身整流罩的部分,仅占整个飞机制造费用的25%。

记者从中航工业集团了解到,占整个飞机制造费用达50%的,包括飞控、航电、电源、照明、APU、动力装置、起落架、液压、机电综合、空气管理、燃油、防火等系统和设备的“系统设备工作包”,此前在中国自行研制的ARJ系列飞机中,中航工业集团无一涉猎。

记者了解到,ARJ系列飞机使用的是GE生产的发动机,系统供应商则有美国罗克韦尔柯林斯国际公司的航电系统,起落架系统则是使用了利勃海尔集团的产品。

但无论是国家意志还是成立中行工业集团的本身——融入世界航空市场,中航工业集团不能失去这块“领地”。

除了加快研发进度,近期,中航工业集团在发动机上频频发力。5月,中航工业与四川 绵阳市签订《关于建设航空发动机试验基地的框架协议》,打造航空发动机试验基地;7月28日,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振兴发动机委员会成立,中航工业集团总 经理林左鸣担任振兴发动机委员会主任。会议中,中航工业宣布成立航空发动机研究院,研究院计划投资22亿元。

另外,中航工业旗下西飞国际与美国古德里奇的合作也意在世界航空格局中的50%市场。8月12日,西飞国际与美国古德里奇携手生产短舱、起落架。在签约仪式现场,西飞国际董事长孟祥凯表示,携手古德里奇则完善了西飞国际民机的产业结构,拓展国际国内市场。

实际上,通过与古德里奇的合作,西飞国际从过去的整机生产商一跃成为飞机制造的关键部件制造商。而古德里奇总裁马修·拉尔森直言,希望能够借此成为中国大飞机的起落架供应商之一。

而更多讯息表明,法国赛峰公司将是飞机短舱和起落架的潜在供应商。7月26日,由中国商飞总经理张庆伟带队的考察团已赴法国调研,其中重点考察了赛峰集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754

管理特稿:科技小创新=商业大机遇?


http://www.p5w.net/newfortune/zhuanlan/201007/t3081166.htm


 对于新奇物件爱好者来说,新科技产品的魅力在于技术本身;而对于企业家来说,则是围绕新奇物件发展业务的可能。   尽管科技进步的步伐正在加快,但新技术总是要与真正的社会驱动力结合才能发生效用。例如,苹果iPad的成败虽然尚未有定论,但勇于尝鲜者早已 迅速抢购了这一掌上设备,而众多有重要影响力的人士也卖力地为其大唱赞歌。理由?“必须亲自尝试下才能发掘其本质”。
当然也有专家对此不屑 一顾,认为iPad只是大一号的iPhone,或是精简了功能的笔记本电脑。所以,iPad的下场注定要像苹果公司众多其他失败的作品一样,比如 Newton和Lisa。
科技类创业家的阵营同样泾渭分明。上世纪80年代,互联网出现之前,许多电脑技术专家成就了伟大的事业,并获得了 巨额财富,但另有一些人却未能如此幸运。
套用好莱坞编剧威廉·高曼(William Goldman)在《银幕春秋》(Adventures in the Screen Trade)中关于好莱坞的著名结论,创业是一件“没有人知道结果”的事。如同好莱坞电影一样,在上市之前,没有人真正知道一项新的科技产品是否会成功。 但在今天的科技创业环境下,马克·尼德曼(Mark Needham)有一个比大多数人都更好的主意。尼德曼早期在Psion公司从事用户定制应用程序和硬件开发工作,在Psion用户中建立了良好的客户基 础,直到该公司在2002年突然退出市场。
形势要求尼德曼立即以另一种突破性产品整肃市场。他研究了许多设备,比如Palm Pilot掌上电脑、Card Scan的商务卡读卡器等。最后,尼德曼意识到,尽管网络泡沫破裂使技术市场急剧降温,但科技消费品将蓬勃发展。
但是,如果说尼德曼为了找到下一个畅销产品都需大费周折的话,那么对零售商来说,如何选择新产品的问题显然更大。尼德曼意识到自己的独特优势在于,能够 辨识出那些能够真正取得成功的产品,比如TomTom卫星导航系统。于是他创立了Widget UK,与零售商独家合作,帮助后者挑选出可能的畅销产品,确保交易能让供应商和零售商双赢,并且为自己的公司带来合理的利润。
眼 下,Widget提供的各种新奇小玩意,包括思科的Flip Video,已经变得像其他家电一样容易使用,因此尼德曼正在考虑将经销网络伸向传统超市。
从事实体业务的零售商如今面临着互联网销售的激烈竞争,但正如亚马逊实际上扩大了传统图书市场的规模一样,网上供应商并未压制消费电子产品市场的增长。
明确知道想要购买款型和价位的买家通常会选择在网上购买。但是实体店铺拥有更多的物理空间,可以用来解释为何特定的产品价格更高、高价产品 能带来哪些具体好处。此外,实体店铺更能满足许多人的基本需要:在购买前亲自操作一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597

「打車」政策發酵 電動車產業大轉向 兩大利空夾擊 比亞迪進入最寒冷冬天

2011-6-20  TWM




看到比亞迪在汽車市場欲振乏力的數據,鴻海董事長郭台銘可能暗中竊喜!

尤其在中國「打車」政策,以及電動車產業大轉向之後,比亞迪從政策模範生被打入放牛班。

撰文‧楊方儒

中國首都北京的壅塞路上,從擋風玻璃四面張望出去,目前要找一輛比亞迪(BYD)的新車,是一樁很困難的任務。

在政策嚴打之下,京城人民如今想要買一輛嶄新座駕,需要「搖號」,也就是抽籤才能取得購車資格。試問,好不容易能夠成為人人稱羨的車主,誰會花錢買一輛「小B」?

新車是炫富的最直接方式,中國人跟台灣人一樣,「雙B」是最優選擇,甚至賓利、法拉利、勞斯萊斯等頂級品牌,在產量上一直沒有辦法滿足這些購買欲旺盛的大買家。

如今在北京,幾乎找不到任何一家比亞迪的新車展示中心。

真的倒光了!雖然比亞迪官方不願正面證實,但是自從打車政策執行以來,消費者全都用行動投票。

鴻海董事長郭台銘,六月八日又在股東會上抨擊比亞迪,甚至把股神巴菲特都拉下來一起罵。看到比亞迪如今在車市的黯淡表現,愛恨分明的老郭,肯定有著沒說出口的喜悅。

經銷商流失 業績與股價下滑不久之前,作為全世界成長最快的汽車品牌之一,比亞迪售出第一百萬輛車,只用了七年時間,銷量從二○○八年的十七.○九萬輛,大躍進至○九 年的四十四.八萬輛。比亞迪在全中國的經銷商,也從○八年左右的六百多家,在兩年內激增至一千二百家。

但如今這個牌子賣不動了,經銷商大幅流失中。已經公布的一○年銷售數據中,比亞迪表現確實乏善可陳,總銷量僅為五十一.九八萬輛,距離去年年初擬定的八十 萬輛很遙遠,甚至沒有達成下半年調降後的六十萬輛目標。初估一一年,在一線城市積極控制交通動線暢通、從源頭管制新車銷售後,比亞迪肯定要進入更寒冷的冬 天。

從基本面來看,比亞迪的銷售成長率,不及吉利、東風、一汽等中國同業的一半,這導致比亞迪的產能擴充,腳步也緩了下來!規畫中的兩大基地湖南長沙與陝西西 安,始終沒有大規模動作,仍在紙上談兵的階段,尤其西安工廠因違法占地問題,地方上爭議不斷,當地政府也沒有太多介入。

近年在與鴻海的官司中,比亞迪一直被視為根正苗紅的本土模範生而占上風,從廣東地方到中央政府,處處護著比亞迪創辦人王傳福。但如今,從小被呵護到大的王傳福,也要面對政府關愛眼神不再,被「打車」政策落井下石的殘酷現實。

股價同樣會說話。最近一年,在香港掛牌的比亞迪重挫達六二%,恆生指數大盤同期則上漲了一五%。

比亞迪在○九年獲利達三十七.九億元人民幣,是成立以來最佳成績,但到了去年,卻下滑至二十五.二億元人民幣,就是受到傳統汽車銷售不如預期,電動車遲遲只聞樓梯響,無法大規模上市的影響。

營運模式調整 電池商機削弱展望比亞迪的電動車前景,更關鍵的是,來自以色列、全球最大的電動車基礎設施公司「Better Place」,已經宣布與中國南方電網合作,雙方將在今年內,在廣州建立一個電池更換站與體驗中心。

南方電網是國營的電力公司,角色類似台灣的台電。一直以來,比亞迪與南方電網的關係,可以用「極其親密」來形容。

最好的例子是,南方電網在深圳和廣州,已經落成的多座電動車充電站中,只能為比亞迪E6和F3DM兩款車型充電。這導致深圳另一家電動車大廠五洲龍的車主,只能乾瞪眼。

另外,比亞迪和南方電網合作建立儲能電站,南方電網也積極參與比亞迪旗下深圳鵬程純電動汽車出租公司的業務。

這可以看得出來,比亞迪作為一介民企,從國企上頭得到了多少資源與助力。比亞迪副總裁王建均最近就公開說,去年F3DM銷量將近五百輛,主要也得益於南方電網的充電配套設施。

不過,比亞迪與南方電網,過去一直走傳統的充電模式,但如今進場攪局的Better Place倡導的是:換電池模式!

兩種模式的差異在於,充電模式中,電力公司只提供充電設施與場地,比亞迪這些汽車廠,仍然掌控著包括電池在內的整車架構。相較之下,在換電池模式中,電力公司將獲得電池所有權,並出租給電動車使用者。

簡單地說,在Better Place換電池模式中,辛辛苦苦把車子做出來的這些大廠們,僅僅提供的是「車殼」而已。

「換電池模式會削弱整車廠的利益,如果不賣電池只是賣車,電動車售價不超過原來的五○%!」這是Frost & Sullivan最新提出的分析報告。

「中國電動汽車的未來趨勢將以更換電池為主!」南方電網公司董事長趙建國如此公開強調。

對於比亞迪來說,電池一直是核心事業。從手機到汽車,電池上獨有的競爭力,為比亞迪贏來了Nokia與賓士等大廠的偏愛。王傳福多次對外界說,電池是比亞 迪發展電動汽車的核心競爭力。他言下之意是,比亞迪絕對不願意推動標準化電池,並與其他電動車品牌共用。事實上,不僅是電池,王傳福一手包辦電動車產業鏈 上所有關鍵零組件,從不希望讓別人分食大餅。

從電池、引擎、電機,甚至是一顆顆車用類比IC,全都是由比亞迪設計自製。有趣的是,這些車用類比IC,訂單都下到了台積電八吋廠,如果郭董今後還要再多罵幾句,恐怕連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都要被拖下水。

去年獲利大衰退!──比亞迪近六年營收獲利表現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營業額(人民幣億元) 64.98 129.38 212.11 267.88 394.69 466.85 毛利(人民幣億元) 14.54 27.38 42.47 52.18 85.64 82.64 毛利率(%) 22 21 20 19 22 18 淨利潤(人民幣億元) 5.03 11.17 16.11 10.21 37.93 25.23 淨利潤率(%) 8 9 8 4 10 5 EPS(人民幣元) 0.22 0.49 0.71 0.45 1.67 1.11 股東權益報酬率 (%) 12 21 15 9 23 14

資料來源:比亞迪財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895

保險業大老闆 被金管會將一軍

2011-6-27  TCW




一個會計準則,為何讓保險業者跟金管會「吵很大」?

六月十六日,金管會發布「證券發行人財務報告編製準則」修正草案,推出二○一三年與國際會計準則(IFRS)接軌的相關規定。洋洋灑灑四大頁新聞稿中,最引人注目的莫過於對「投資性不動產」評價方式的規定。這也是保險業者過去兩、三月以來,跟金管會大鬥法的主因。

不動產價值,怎麼估?新準則規定可採市價入帳

根據國際會計準則的精神,保險業者對投資性不動產的評價方式有兩種。一是根據「成本法」,以當初的購買成本入帳;另一種是根據「公允價值法」,用市場價值入帳。金管會十六日所發布的草案,就是規定業者可採用市價評估的詳細內容。

台灣壽險公司多年來買地、建大樓、出租,如果這些不動產通通改用市價評估,帳面價值可以提高很多。以國泰和新光兩家保險公司來說,不動產增值利益粗估分別有一千六百億和七百億元。

這動輒上 百億、千億的「紙上富貴」,可能是未來國際會計準則眾多規定中,少數能為業者帶來正向影響的一項。國泰、新光等擁有大量土地的保險公司,也一直希望利用不動產評估帶來的資產價值增加,彌補未來國際會計準則可能造成的新增帳面負債,例如員工優利存款等。

允許保險業用這樣的「公允價值」來評估投資性不動產(金管會規定此處指持續性出租、有長期穩定現金流的不動產),讓業者坐享不動產增值的好處,表面看來,業者應該感謝金管會才對。但保險業者卻覺得被金管會將了一軍,直呼「毫無邏輯」。為什麼?

兩邊的爭議點,在於這筆多出來的數字,究竟該放在資產負債表哪個項目?

資產負債表,怎麼列?金管會主張捍衛保戶權益

業者希望,這筆資產項的增加,相對應要讓股東權益(淨值)增加。因不動產增值,是保險公司最肥的一塊肉,業者把這塊肉拿出來,好處當然由股東分享。

但根據金管會預告未來保險業的處理方式(正式文件將在七月公布),這筆資產項增加,要相對反映在負債項的「準備金」;正因為這可能是保險公司最後一塊肥 肉,萬一未來國際會計準則第二階段對業者準備金提存採更嚴格的規定,至少這塊肥肉能讓準備金充裕,降低保險公司增資不足、甚至倒閉的風險,間接保護了台灣 上千萬保戶。

台灣上市保險公司及旗下有保險公司的金控,股東數合計超過百萬人,保戶數超過千萬人,有些人既是股東也是保戶。在權益蹺蹺板上,金管會選擇保戶,業者選擇了股東。

「股東權益是股東的。負債是誰的?保戶的。所以說是從股東口袋,抽出來放到保戶口袋,兩回事,很大的差別,」一位資深金融產業會計師解釋,為了「不出事」,在股東和保戶間,金管會明顯的選擇了保戶,「他要接兩萬顆雞蛋,還是要接兩百萬顆雞蛋?」

金融海嘯,主管機關就為未來國際會計準則可能造成保險業帳面鉅額虧損、淨值不足的事情傷腦筋。一位壽險公司高階主管估計,以國內歷史十五年以上的老保險公 司資產加總計算,總計約八兆到十兆元,若未來導入國際會計準則第二階段,要按實際利率來衡量其資產與負債,以過去平均四.五%到五%的預定利率跟目前的投 資報酬率相比,只要有一個百分點的利差損,顯示在財務報表上,一年就有八百億到一千億元的虧損,增資壓力大增。

面對這可能的挑戰,金管會選擇把它們從股東口袋裡掏出來,放到保戶的帳上,怕的就是哪天萬一需要增資,業者兩手一攤,把爛帳丟給金管會。

「今天壽險業利差損問題存在,你現在如果把它(指不動產)反映出來,而且萬一是刻意分配,反而是把你的老本都(拿)出來,」一位資深會計師解釋。意即,這 些不動產根本還沒賣掉,要是允許業者放在股東權益項目下,萬一帳上的獲利被股東刻意分掉了、日後又不願意增資,等於金管會是拿石頭砸自己的腳。這一招,是 防小人,不是防君子。

官民大鬥法,還沒完?保險業者恐會選擇性犯規

可以預測的是,這項規定會大大降低業者採用公允價值評估的興趣。對主管機關來說,還能達到另一個目的:降低業者一窩蜂重新評估手上不動產造成房價繼續飆漲的風險,進而維持房市穩定。

這場戲演到這裡,看來金管會略勝一籌。但雙方鬥法還沒結束。短期來說,業者可能選擇技術性犯規,刻意讓某些不動產沒有達到「長期穩定現金流」的規定,就不 需要用市價評估,「他們先去衡量,國際會計準則產生的負數是多少,只要去找一些不動產用市價評估,多出來的部分把這負數弭平就好了。多的部分就不要再產生 了。」

更長期的看,台灣預估在二○一五年導入更具殺傷力的國際會計準則第二階段時,各項條文該如何解釋,勢必又有另一場官民大戰上演。

【延伸閱讀】不動產增值的數字,該放哪?-保險業投資性不動產認列方式比較

保險業者版本

主張:不動產增值的這筆錢,應反映在資產項和股東權益(淨值)項下資產(增值)1,000億元-負債(準備金)0元,所以股東權益(淨值)增加1,000億元。

金管會版本

主張:不動產增值的這筆錢,要反映在資產和負債項下,股東權益(淨值)不變資產(增值)1,000億元-負債(準備金)1,000億元, 所以股東權益(淨值)不變。

註:以上是以保險公司的不動產採市價法入帳,增值1,000億為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017

防雷行業大變局:避得了雷,避不開新政策

http://www.infzm.com/content/78960

廣東的防雷企業被一項新規定「雷」倒了87家,政府又被指責「內外有別」。一場全國行業洗牌正悄然鋪開,這是整肅行業亂象,還是政府部門的「壟斷」?

2012年過半,葉佩生的公司還沒有接到一單防雷工程施工的活兒。在深圳幹了十多年,葉佩生至今想不明白:「一直擁有乙級專業施工資質的,怎麼說沒就沒了?」

和葉佩生同病相憐的,還有廣東佛山的蘇展昌。蘇所在的天業綜合防雷工程有限公司(下稱「天業公司」)此前持有防雷工程專業設計和施工的「雙乙」資質。2012年3、4月份,天業公司在廣東肇慶市的多名客戶單位接到公函通知,稱該公司未通過年審,承接防雷工程屬非法行為。

同樣被撤銷或註銷資質的還有廣東87家防雷企業。一位廣東省氣象局2011年防雷工作會議與會者稱:「按照新規定,全省有資質的防雷企業超過七成不合格。」

廣東防雷企業進入有史以來的「嚴冬」。

防雷企業從事的工作主要是從事防雷工程專業設計和專業施工。全國防雷行業的企業數量有兩萬多家,市場規模上百億。

雷擊尤其在中國南方地區頻繁發生。據全國雷電防護研究會不完全統計,中國每年造成100億元損失,死亡人數700-800人,而一個大中型以上城市每年雷擊造成直接經濟損失超過6000萬元。

中國防雷行業一直推行資質分級認定。氣象主管部門對防雷企業實行甲、乙、丙三級資質認定:甲級資質由國務院氣象主管機構認定;乙級和丙級資質由省、自治區、直轄市氣象主管機構認定。資質採取一年一審和三年一次換證的制度。

這是75歲的葉佩生從未遇到的窘境,公司成立於1997年,以前年審都安全通過。2012年7月18日,在深圳公司的辦公室,他告訴南方週末記者,如今數次申訴未果,「我不想玩了,我躲總可以吧。」

重新洗牌

這場突如其來的變故源於2011年9月13日的一次年審通知。廣東省氣象局防雷減災管理辦公室(下稱「廣東防雷辦」)通過官網要求93家防雷企業在兩週內按要求接受資質審查,「逾期不接受審查的,將嚴肅處理」。

一個月後,「關於防雷企業資質認定的通知」正式公佈。廣東重新認定全省防雷企業的專業資質。

與以往相比,廣東防雷辦正在力推《防雷工程專業資格管理辦法(試行)》,該辦法對從業人員有了新規定,防雷工程專業技術人員應當事先取得《防雷工程資格證書》並辦理註冊登記後方可在本省行政區域內從事防雷工程。

深圳市防雷協會有關人士說,這一條看似簡單,實則影響不小。要取得防雷工程資格證書並不容易。

「這是對上級規定的延續和加強。」深圳防雷協會有關人士說,如此一來,對防雷企業就是重新洗牌,沒有能力過關的,將直接被淘汰。

早在2010年6月,中國氣象局就擬定了《防雷裝置檢測管理辦法》(討論稿)。一年後又出台了《防雷工程資質管理辦法》。後者對具有乙級資質的公司在防雷工程總額、技工人數等方面都有具體規定。

然而蹊蹺的是,另一些廣東企業卻獲得了「特殊照顧」。這令蘇展昌他們很氣憤。新年審規定之一:廣東公司的技工須持有本地的社保,「就這一條規定,廣東省氣象局下屬的企業公司就可以豁免,這明顯有失公平。」

這是廣東防雷辦的下屬企業廣東天文防雷工程有限公司,企業地址在廣州市越秀區福今路6號,也就是省氣象局資料樓一樓。據廣東防雷辦官方網站顯示,該 公司註冊資金150萬元,在全省僅有的五家「雙甲」資質公司中,其註冊資本列末位。據該公司網站介紹,「廣東天文防雷工程有限公司的前身是成立於1995 年的廣東省防雷中心工程部。」

同樣憤憤不平的,還有深圳多家防雷企業。深圳防雷協會一位要求匿名的負責人士頗感無奈:「新政的實質是內部整頓,但難免產生矛盾。雖然不少企業鳴冤,可協會也不好介入,否則,日後難以(在省裡)開展工作。」

南方週末記者試圖多次聯繫採訪廣東省氣象局,但直到截稿日,還沒有收到回覆。

整肅還是壟斷?

在深圳市防雷協會副會長張帆看來,整頓防雷行業,有利於該行業可持續性發展,因此,省防雷辦要提高行業門檻也就不難理解。

然而,行業亂象成跨不過去的坎兒。防雷工程的驗收報告,氣象與電信、電力、鐵路等部門並不互認。「假如我們承接了電信、鐵路、郵政和石化等領域的防 雷工程,哪怕有了這些部門的竣工驗收報告,若按照新規定,驗收報告必須由氣象部門出具,否則氣象部門不予認可,我們也就拿不到年審資質。」葉佩生說。

「與其說整肅,不如說是想壟斷。」在中國防雷界頗有聲望的關象石如此評價廣東省防雷行業新變局。

關象石是中國氣象學會防雷委員會原副秘書長。1998-2000年為中國氣象局防雷辦「防雷管理辦法編寫小組」(專家組)成員。據關介紹,廣東防雷新政推行後,多家在粵企業對此頗為不滿,認為廣東省防雷辦是「有意搶飯吃」。

一場防雷新政引發的爭議,就此而起。

早已退休多年的關象石長期關注廣東防雷行業,自廣東省防雷辦更換負責人之後,他從業內得知廣東省防雷辦準備做大下屬天文公司,打算在全省設立分公司。

不過,廣東防雷網上仍有防雷企業年審通過的公告,數量多達60家。

葉佩生的同事李德根告訴南方週末記者,2011年秋天,廣東防雷辦召集年審未通過的企業開意見徵求會,十餘家到會企業在會上與省辦官員吵得很凶,「認為不應該修改年審規則,尤其不該內外有別,參會者直指防雷辦就是壟斷」。最後雙方不歡而散。

在中國氣象局《防雷裝置檢測管理辦法》(討論稿)出來後不久,大連金港華云雷電防護工程有限公司負責人滕連堂便向國務院法制辦農林城建資源環保法制司上書。滕在建議中說:「氣象主管機構其所屬的雷電防護中心不應身兼數職,既當裁判員又當運動員,既有執法證,又有資質證。」

包括廣東省在內,全國防雷新局正朝著這一趨勢演變中。

最後一搏

與葉佩生萌生退意不同,蘇展昌希望最後一搏。

2012年2月,蘇展昌在廣東防雷辦得到年審不過關的消息後,開始向中國氣象局政策法規司反映情況。在掛號信中,「我列舉了廣東省防雷辦有違行政許 可法等法律法規的做法,有八九條之多。尤其在給我門公司的不通過意見書上未具名機構單位,也未加蓋公章,這是讓人無法理解的。」

然而幾經波折,天業公司的資質問題依然遙遙無期。「再忍一忍,走投無路時我將訴諸法律。」蘇展昌告訴南方週末記者。

想狀告廣東防雷辦的遠不止蘇展昌。佛山市順德區倫教金盾實業有限公司負責人曾一鳴在電話中說,公司業務量驟降五成以上。「同樣遭遇的還有很多,我們正在起擬材料,準備聯名上書省人大省政府。」

在曾一鳴看來,因年審問題,很多防雷企業可能熬不到年底。

深圳一家註冊資本高達2000萬元的防雷企業,至今沒有獲得專業設計資質。其公司負責人電話告訴南方週末記者,按註冊資本金來說,公司並不算小,可 一直申請不到防雷工程的設計資質,實在令他不解。後來,公司與國家局溝通後獲得希望,「哪知廣東省一改政策,我們又被打回了原形。」

杜峰是德國某防雷品牌公司中國區的經理。為了讓公司產品順利進入廣東,他與廣東省氣象局多次溝通。按照廣東防雷辦的新政策規定,所有進入廣東市場的 防雷產品必須對其產品專利進行審核備案,費用不菲。直到一週前他才得到答覆,可以不額外繳納產品專利費用,但必須答應局辦派人去南京檢查工廠。

「即便廣東省氣象局派三四個人去廠考察、檢查所帶來的差旅、住宿、接待費,相比之前十多萬的產品備案成本,還是要低得多,這就是我們不斷努力的結果。」盤算這筆賬時,杜峰有些無奈。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5496

西進就業大調查:多數西進台灣人 熬不過兩年關鍵期誰能在中國生存?

2013-04-15  TWM 
 

 

為擺脫低薪苦勞困局,台灣年輕人越來越想去中國工作。

薪水翻倍、每年至少8%的經濟成長,這是大家追逐的中國夢,這個夢同樣也吸引全世界一流人才,使中國一級城市成為人才競爭最激烈的戰區。

台灣人才如何在中國職場生存?

撰文‧方德琳 攝影‧陳俊銘 研究員‧辛曉昀想去中國工作嗎?先測驗一下自己的忍耐度。

場景一:北京、上海。上午八點的地鐵裡擠滿上班人潮。左推右擠還得撞開別人才勉強上得了車。好不容易擠進車廂,人與人之間幾乎沒有距離,前後左右都被眾人夾擊。站穩後突然一陣反胃,車廂裡怎麼傳來一陣陣難聞的氣味?

場景二:上海。看到台灣的鮮芋仙,家鄉古早味,決定買一碗解鄉愁。一坐定發現一碗要價人民幣十八元,相當新台幣八十元,幾乎比台北貴一倍。到上海南京西路年輕人最愛的新元素餐廳,吃一客美式早餐約人民幣一百元,接近新台幣五百元。上海物價比你想像中貴!

場景三:上海、北京。排隊等買票,三不五時就有嬸嬸伯伯插隊,有的年輕父母不好意思,會先叫小孩來卡位。好不容易輪到你買票,突然左右兩邊又再伸出五隻手指搶先把錢遞進售票口。什麼是先來後到?這裡可沒有這樣的規矩!

閉著眼想一想,置身這樣場景,你,可以不生氣嗎?

台灣越來越多人想去中國工作,尤其是年輕人。

根據二○一二年《聯合報》調查中心調查,二十到二十九歲是最願意到中國工作的世代,總計有四成,比起一一年又高出八個百分點。而國內一○四人力銀行與一一一一人力銀行分別在去年與今年初調查新鮮人登陸工作意願,兩家都得到高達九成以上的結論。

一○四獵才顧問中心資深副總經理晉麗明觀察,這兩年新鮮人登陸意願高,主要是因台灣年輕世代失業率高所導致。意願高的背後是迫於無奈的危機感,這也讓他替年輕人擔心,在非全然主動登陸的情況下,有多少人可以通過擠地鐵、被人插隊、物價高的生活考驗,「而且,這還只是最起碼的生活調適而已。」小綠、Carrie、Marie,這三位七年級生在一一年前後來到上海。每周末,幾位好友就約出來吃飯聊天,彼此吐吐一周來的怨氣。Marie透露,她想回台灣,「我來第一年就想回去。但我知道台灣工作也不好找。」所有親朋好友都不贊成她的決定,「他們認為,很多人想來未必能來,如果就這樣放棄回去,實在太可惜。」Marie說。

心理準備一:

與全亞洲競爭 卻拿比台灣還低的薪水不少到中國工作的年輕人,前兩年都有這樣進退兩難的心情。「頭兩年是很大的關卡,生活適應是最主要的壓力。等這階段過去後,還有文化適應融合等挑戰。」晉麗明提醒想去中國工作,必須要有心理準備才行。

在上海,我們見到另一位不到三十歲、台大商研所畢業的年輕人,他叫林佑勳。今年六月,他來中國即將滿兩年。當初懷抱破釜沉舟的心情到異地工作,現在的他,多了一份歷練成長後的苦澀。

林佑勳原本是台大社工系,但他不喜歡當社工;在當兵時,他努力準備商學研究所考試,希望可以轉到企業界工作。

那一年是○八年,全球經濟發生有史以來最嚴重的金融風暴。

他記憶猶新,「當時整個氛圍很慘淡。」因為自己正努力要擠進去取得一席之地,卻沒想到台灣經濟體風雨飄搖,「心情沮喪又孤立。」他說。

在台灣看不到自己的未來,第一次,他開始有到國外工作的念頭。恰巧碩二時,強生中國(台灣簡稱嬌生)派人到台灣找儲備幹部,他很積極地抓住這個機會。

第一輪,林佑勳入選,台灣總計有七個人被安排到上海,進行三天兩夜的第二輪考試。「到了上海才知道,有來自新加坡、馬來西亞,甚至日本……二十多人一起競爭。」在這場與全亞洲優秀人才同台競技的擂台上,林佑勳是唯一被錄取的台灣人。

經過激烈競賽後,原本以為該有不錯薪資待遇,沒想到林佑勳拿到的薪水卻比台灣嬌生儲備幹部還低。「我曾向人資反映,至少也應該和台灣薪水一樣。但她態度是,如果你不要,會有別人願意接受這個條件。」為了節省開銷,林佑勳的住處位在閩行區的工業區內,月租金人民幣兩千五百元(約新台幣一萬二千元);同樣一房一廳的房型,住在市區內,則需要人民幣四千元,遠超過他所能負擔。

每天到公司上班,他必須擠半小時地鐵。「車廂裡每天都有人吵架,因為太擠了。還有一次,有乘客喝多,當場吐出來,我實在受不了一定要換到別的車廂;可是,坐在他兩旁位置的人都不動聲色,照樣坐在那裡,實在超強的!」林佑勳說。車廂裡的氣味,高八度的嘈雜聲,即使到這裡快兩年,他還是很不習慣。

在公司裡,林佑勳負責行銷,同一組裡七成同事是中國人、一成台灣人,其他來自香港、美國等地。

「你無法想像,這裡的人其實很缺創意刺激。」個性並非外向的林佑勳,已經主持過兩次公司尾牙晚會,「我只是把『超級比一比』拿來玩,連音樂都一樣,根本沒有什麼;結果全場High瘋了,還有中國同事對我說『這和春晚一樣精采』,有沒有很誇張?」他大笑說。

心理準備二:

謙虛、忠誠不是美德 你得敢要、敢邀功但來到上海,他也發現除了做事能力外,也要學習像中國人一樣會邀功。「中國同事的個性比較張揚、開放,你聽他們講話會被嚇到,很誇張;台灣人通常認為這是分內該做的,默默地做。」結果他發現,頂頭上司確實比較容易看見中國同事績效,「這是我還在調整學習的地方。」他說。

這兩年忍受孤獨、擠地鐵、難吃食物的辛苦代價,終於讓林佑勳累積向上跳升的經驗能力。目前,他手上已經有五、六個工作機會,其中陸資企業最願意給好條件,開出多五成的薪水挖角。算一算,總計這兩年薪水已經調三成,若決定跳槽,薪資就比一年多前調高將近一倍。

很多人說,上海是吃人的市場,兩年下來,林佑勳也開始懷疑究竟台灣人自傲的忠誠、負責,是不是一種奴性?

「以前我們被教導,謙虛是美德,這裡謙虛才不是美德;台灣講忠誠度,這裡人哪有忠誠度,每個人都很敢要,也很會跳槽。」這是很現實問題,前兩年拿低薪,不就是為了「先蹲後跳」,追逐薪水倍數成長?

外企在中國市場也很辛苦,難保有一天不會大裁員;而陸資企業,薪水比較高,也進入中國市場主流,但少了外資企業文化保護傘,代表要更快融入中國人的做事文化,他擔心會不會很快陣亡?

殘酷現實一:

以前「外派」福利好 現在當本地人聘雇即使現在同事大部分是中國人,林佑勳最常往來的朋友還是台灣人,「坦白說,這部分,我現在還沒有調整得很好。」原本他以為只要一直在外企工作就好,現在知道想法太天真,「十年後,我會在哪裡,突然沒把握了。」眼前的他,神情略微一沉,對是否要去陸企的關鍵決定,心中還沒有清楚答案。

也在東吳大學教書的晉麗明,常常遇到學生問他該不該到中國工作。他認為,這問題根本沒有選擇,因為台灣就業環境不利年輕人,走出去是唯一的出路。但他也知道,去中國工作有多艱難,「以前,大家都報導成功案例,其實大家不曉得這下面有多少人鎩羽而歸,屍骨無存。」他估計,五年內回台灣的比率絕對超過六成。

「如果沒有正確認識,來中國其實是死路一條。」兩岸職場專家黃至堯說,他是一○四人力銀行中國分公司前總監,目前是一勢企管顧問創辦人。他到上海快八年,看到從早期的高管,中階台幹,到現在基層的年輕上班族,台灣人才到中國工作的年齡越來越低,但相對來說,他們的條件也不如以往。

在二○○○年左右,台商要派一個人到中國工作,福利津貼至少要比台灣多一倍才能找到志願者;而中國外企聘用台灣人擔任高階主管也會用「外派」條件,機票、房屋津貼、配司機,都是很基本福利。

現在,外企聘用台灣人改成「local hire」(當地聘雇)條件,沒有機票補助;外企每三年簽一次約,之前還享有外籍人士聘雇條件的人,每續簽一次就少一些津貼。而台籍企業外派的幹部,至今最多也只比台灣薪資多兩成。

如果在上海、北京等一級城市,這多出來的兩成薪資其實沒有感覺,因為他們的物價已經比台北高。然而,被外派的台籍幹部尚且可能拿到多兩成薪資;而沒有經驗、沒有任何專業的年輕人,就根本沒有談判條件,甚至可能像林佑勳一樣拿到比台灣還低的薪資。

「我看那些早五年來的前輩,過得超好的!」在台籍企業裡擔任行銷的Carrie說。他們明顯感受越晚進入中國,條件越差,這也是年輕人西進中國的宿命。

殘酷現實二:

台灣人才無優勢 要在最短時間拿出績效早期去的台幹是主管,中國人都是部屬;現在年輕人去中國則要和中國人同台競爭,文化適應難度更高。

中國前三大人力網站智聯招聘市場總監陳嘉傑觀察,其實不只台灣人才,其他國家人才在中國市場的競爭優勢都已不太明顯。這幾年,中國人出國機率變多,國際化的視野提升,加上中國「海歸」人才增加,都使得中國就業市場人才發生劇烈變化。

若真要論台灣人才還有哪些優勢,陳嘉傑認為,在尖端科技人才以及創意文化,或教育培訓產業領域,台灣人勉強還能領先。

如果沒有所謂的台灣優勢,那麼年輕人到中國要如何競爭?汎亞人力資源總監曾翊銘說:「就是要在最短的時間把績效展現出來。」他觀察,台灣人會做事,但是很難在高度競爭下搶先脫穎而出。「我們喜歡溫暖,講情義,狠度不夠。」晉麗明打比方說,中國人是為「脫貧」而競爭,台灣人沒有這樣的急迫感。要和他們同台較量,就不能想著憑「我是台灣人」競爭,而是要憑「績效」競爭。「既然決定從小池塘市場到大海來打拚,就要有抵抗大風大浪,甚至大海嘯的準備。」他說。

殘酷現實三:

前兩年別想高薪 且陣亡率也最高想到中國工作的上班族,不少人抱著「去試試看,賺一票再說。」但現在起薪不高,想領高薪就得像林佑勳一樣,得熬過前兩年才能開花結果。

根據本刊調查,曾在中國工作,目前已經回台灣的人中,有高達七成以上是在兩年內回來,陣亡率最高。前兩年不僅要適應有形的工作壓力,無形的生活品質也是很大的挑戰,而本刊的問卷調查顯示,前兩年就決定回台灣的主因是:不適應生活環境。

然而,「前兩年還在磨你的文化和專業,不可能拿高薪,所以兩年內回來其實是白忙一場。」晉麗明說。

在中國,薪資的爆發性成長發生在有兩、三年以上工作經驗的人。黃至堯觀察,在台灣,工作二十年後的薪水能比初入職場時薪資高出四、五倍已經算很好;但在中國,工作二十年後薪資高十倍算普通,三十倍也常看到,這三十倍高薪,中國人就是靠不斷跳槽累積。「在中國,待兩年不離職是不正常的,會讓大家覺得你沒能力。」中國有句玩笑話說,「不用問人家是不是正在找工作,因為中國人隨時都在找工作。」陳嘉傑說,今年初中國的職缺數比去年增加兩倍,但是競爭更激烈,平均一個工作有十六個人搶,而在一線城市的競爭數居然高達三十人。「因為大家隨時隨地都想換工作。」他說。

殘酷現實四:

去中國工作沒退路 回台等於白忙一場如果兩年內不適應想回台灣怎麼辦?晉麗明說出一個殘酷的事實:「中國回台灣的職涯是中斷的。」一○四人力銀行曾經調查有外派台籍幹部的企業,高達七成以上並沒有規畫台幹回來的工作管道。

很多人以為中國經驗對回台找工作有幫助,事實上,中國經驗很難應用在台灣市場上。晉麗明舉例說,兩岸通路經銷商類型完全不同,在中國打通路經營經銷商的專業,很難移植到台灣來。

「三十歲以下的人,想去中國磨兩年經驗可以,畢竟回台年紀還輕,公司會看重你的獨立、耐挫力,就像現在很多年輕人去澳洲打工一樣。」但三十歲以上的人應該要想清楚,回台退路並不寬廣。

目前在鼎新電腦人資處擔任總經理的林娟說,三月上旬,她到清華大學演講,學生最感興趣的問題是:「畢業後,要如何才能去中國工作?」她感受,幾年前去中國工作,父母態度多半是:「小孩為何要去受苦?」現在父母的態度則是:「有沒有機會去中國?」兩岸此消彼長的發展形勢已很明顯。

到中國工作畢竟是很大的挑戰,除抱定背水一戰的決心外,妥善安排規畫可以降低陣亡率。綜合人資專家的意見,他們認為年輕人想去中國工作,可以這麼規畫:一,先到中國有工廠的台資企業,尋求被外派的機會。

像頂新康師傅、旺旺這種以中國內需市場為主企業更是較佳的選擇。一般台籍製造工廠都位在工業區內,工作環境很封閉,台幹二十四小時不關機,想要結交在地人脈,或進修學習都很困難,很難創造新的職場價值;如果是內需型企業,還可能接觸當地市場,有機會見識中國真正成長主流。

二,累積當地人脈,創造源源不絕的職場價值。

很多到中國工作的人,只抱定待在台企或外企工作,但其實會失去很多發展機會。畢竟,台企與外企受總公司策略影響,裁員或關廠都是存在的風險。創造自己在當地就業市場的價值,增加發展籌碼,其中結交當地人脈,是最重要的資產。

在工作平台上爭取接觸當地市場機會,或下班後進修、結識朋友,都是很好的策略。

三,把自己當在地人,積極融入當地文化。

結交人脈就得用對方的語言溝通。台灣用Skype,中國用QQ;台灣用Facebook,中國要新浪微博,這是最基本的工具。「把自己當在地人,看他們的報紙,看他們的電視,才有溝通的基礎。」林娟建議。

從中國改革開放後,台灣人到中國一批接著一批,物換星移,臉孔不同了,從闖天下的企業家;接著是被派駐高階管理人才、白領台幹;現在則是年輕清新的新生代。少了台籍企業的保護、少了公司給的管理位階,這些新生代必須抱著沒有退路的勇氣,和當地人平起平坐,同台競爭。

時代的巨輪不斷向前轉,面對全球化時代競爭,台灣新生代,加油!

越年輕 越想到中國工作各世代前往中國就業意願調查

2011年

(%) 2012年

(%)

20~29歲 32 40 30~39歲 35 38 40~49歲 33 26 資料來源:《聯合報》調查中心,2012年9月

2013年中國職場趨勢

趨勢1.職缺數倍增 但競爭更激烈2011 2012 2013 職缺數 20萬 25萬 50萬競爭指數 9.6 10.3 16 註:競爭指數為平均一個職缺有多少人求職趨勢2.一線城市競爭指數是二線城市的兩倍

一線城市 30.48

二線城市 15.8

三線城市 8.11

四線城市 2.38

註:一線城市指北京、上海、廣州、深圳趨勢3.近年薪資增長放緩2009-2012年平均薪資對比

2009 4446

2010 5974

2011 6077

2012 6439

平均月薪資(人民幣)

中國月薪最高的前10個城市 單位:人民幣

上海 7112

深圳 6787

北京 5453

廣州 4917

杭州 4595

南京 4460

大連 4364

蘇州 4009

成都 3916

廈門 3819

資料來源:中國知名人力網站智聯招聘春季職場才情報告

台灣人西進就業大調查

他們去中國工作 為什麼回台灣? 單位:%前2年陣亡率最高,最大困擾為生活不適應Q在中國工作幾年?

5年以上,未滿10年 2.0

10年以上 0.7

2年以上,未滿5年 24.6

未滿2年 72.7

Q在中國工作最大的困擾是?

生活不適應 42.8

不習慣中國人做事方式 37.3 感覺台灣人被歧視 3.3 中國市場競爭太激烈,步調太快 5.3

沒有困擾 11.3

逾6成要加薪5成以上才願再西進Q若工作內容相同,中國須提供多高的薪資,才會再想去工作?

薪資差不多,我就想去工作 2.0

比台灣多2成 10.7

比台灣多2~5成 21.3 比台灣多5成~1倍 28.0 比台灣多一倍以上 34.7 再高也不會想過去 3.3 僅36%覺得中國經驗有助職涯發展Q中國經驗對你的職涯發展是?

有賺到幾年錢,但專業被學去後就沒有工作機會 40.0 路越走越寬,就業機會越來越多 36.0 中國工作沒有任何加分 24.0 還在中國的工作者 最大的困擾是? 單位:%工作2年後,最大困擾是中國人做事方式Q在中國工作幾年?

10年以上 2.7

未滿2年 34.7

2年以上,未滿5年 51.3 5年以上,未滿10年 11.3 Q在中國工作最大的困擾是?

不習慣中國人做事方式 48.0

生活不適應 21.3

中國市場競爭太激烈 16.0 感覺台灣人被歧視 8.7

沒有困擾 6.0

25%願意拿低薪回台灣工作Q未來台灣的工作薪資須高出多少,才願意回台灣?

薪資要高2成才會回台灣 13.3 已經想回台灣,只要有工作機會,薪資少一點也無所謂 24.7 薪資要和中國一樣才會想回台灣 42.0 薪資高5成~1倍才會回台灣 11.3 薪資高2~5成才會回台灣 8.7

5成有職涯發展危機感

Q對於未來的職涯發展,你的看法是?

趁機趕快賺錢,萬一價值被利用完,恐怕就沒這麼多機會 49.3 中國經驗一定會增加我未來就業機會 44.7

沒有特別看法 6.0

調查說明:《今周刊》委託104人力銀行調查中心,共回收300份有效問卷,在95%的信心水準下,抽樣誤差為正負5.66%。

調查時間:2013年3月26日到4月2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4651

觀瀾海外系列二之「美國危廢,小行業大作為」 汪書記聊江湖

http://xueqiu.com/9600279824/24960191
話說,上期《每週一談第三期觀瀾海外系列一之全球市值前十大環保公司概覽》中,我們談到全球十大環保企業,發現固廢處理公司的營業收入和淨利潤都優於其他類型的廢物處理公司。而其中危險廢物處理公司又優於大多數的固廢處理公司。

這讓人好生羨慕,危險廢物處理公司為何會有此等能耐?

這期我們精選了美國危廢行業的資料,就來聊聊這個行業、這些公司吧!

首先,什麼是危廢呢?

廣義的危險廢物(以下簡稱「危廢」)分為工業危險廢物、醫療廢物以及家庭危險廢物。

工業危廢:易燃性、腐蝕性、反應性和毒性廢物。美國於1976年頒佈的《資源保護和回收法案》對危險廢物做出了定義:危險廢物是指對人類健康或環境有危害或潛在危害的廢物垃圾,具體特徵包括可燃性、腐蝕性、不穩定性和毒性。危險廢物可以有多種形態,既可以為固體、半固體、也可以是液體甚至氣體。

在美國,醫療廢物分為指定醫療廢物和普通醫療廢物。

1)       指定醫療廢物包括體液和血液(大於20毫升)、微生物、病理性廢物等,在醫院,大約9%~15%的醫療廢物為指定醫療廢物,在最終處置前需要進行焚燒、消毒等處理。

2)       除此之外為普通醫療廢物,可以直接進行最終處置。

家庭危險廢物不在法律規定的危險廢物之內。家庭危險廢物如油漆、溶劑油、電池、油等並不在法律的管制範圍之內,處理要求與工業危廢和醫療危廢有所區別。
查看原圖表2顯示,危險廢物的產生者主要是工業、醫療、農業以及家庭。圖3和圖4分別說明了在工業危廢和醫療廢物中,各個廢物產生者產生廢物量的比例。
查看原圖在工業危廢中,危廢產生量最大的前三個行業分別是基礎化工、石油煤炭產品製造以及廢物處理。廢物處理行業也是一個高污染的行業。



在醫療廢物中,產生量最大的是醫院。醫院的數量只佔所有醫療廢物產生者的3%,卻產生了超過80%的醫療廢物。
其中每年,美國大約產生2.56億噸的工業危險廢物,同時產生1百萬噸的醫療廢物。
查看原圖其次,在瞭解了危險廢物的基礎知識後,我們不禁要問,危廢是怎麼處理的呢?
如圖3所示,對工業廢物來說,它的處理過程是這樣的:
1.      危廢處理公司從危廢產生單位將廢物運輸至危險廢物收運中心(並將部分樣本送至分析化驗檢驗室分析成分);
2.      危險廢物收運中心將危廢集中後統一分配至各個不同處理車間處理,如綜合利用、物化、水質淨化、焚燒、穩定固化、安全填埋場等(期間根據五聯單核對數量);
3.      將可外銷的最終資源化產品運出銷售。
如圖4所示,對醫療廢物來說,它的處理過程是這樣的:
1.      醫療廢物處理公司將專用收集箱送至醫療機構,並從醫療機構收集已分類好的醫療廢物;
2.      將制定醫療廢物進行消毒、殺菌、焚燒等預處理;
3.      將所有廢物進行最終處置,如填埋、資源化等。

查看原圖

查看原圖危廢處理公司訂單的獲取方式有其特點。
由於危廢產生者大多為大型機構,除了家庭危廢的訂單獲取需要向政府招標之外,工業危廢和醫療廢物訂單訂單的獲取都是一對一簽訂特定的服務協議。

醫療廢物和工業危廢處理企業訂單獲取方式:與客戶一對一簽訂特定服務協議。
對於醫療廢物和工業廢物來說,由於危廢集中產生於醫院、工業企業這些大型機構,所以一般與客戶一對一簽訂協議。
協議內容包括:容器種類的選擇、廢物收集頻率、價格、處理方式以及供保存的檔案資料情況;另外醫療廢物處理協議一般要求客戶承擔將指定醫療廢物打包至符合要求的容器中的責任。
協議的服務期限取決於客戶的服務需求和廢物的產生量,一般在1年至5年之間,并包括更新條款。
服務價格的確定取決於所收集容器的數量、重量、客戶附近的收集點數量等,一般每個月或每個季度初預付服務費。

家庭危險廢物處理訂單獲取方式:參與政府投標
家庭危險廢物的收集:危廢公司參與當地政府該區域危廢收集的招標活動,中標後政府賦予該公司這個區域的排他性特許經營權。
協議內容:廢物種類,項目前期、評定、分包商的使用,廢物處理方式和設施,服務價格(以重量計)等
協議的服務期限:一般為5年加2年延長期。
服務價格:招標確定

在我們的《每週一談第三期觀瀾海外系列一之全球市值前十大環保公司概覽》中,我們說美國的環保行業已經進入成熟階段,兼併收購成為這一階段的主題。過去二十多年,隨著兼併收購過程的持續,美國持證危廢處理設施的數量不斷減少,代之而出現的是更大型的危廢處理設施。

查看原圖第三,危廢大牛股,Clean Harbors和Stericycle

在美國的環保歷程中,有兩家危廢處理公司平地崛起。由默默無聞的小公司一躍成為美國最大的工業危廢和醫療危廢公司。它們各有自己的殺手鐧,在巨頭的陰影下頑強生存,而又能夠抓住難得的時代機遇迅速擴張。
工業、生活危廢處理龍頭——美國Clean Harbors公司

CleanHarbors是美國最大的危廢處理公司。CleanHarbors經營化學、燃料、易燃易爆物以及工業和家庭危險材料的處理、存儲業務。目前在全美擁有9個填埋場、5個焚化爐、7個污水處理設備以及其他廢棄物處理設備。公司的服務包括:原料循環、實驗室化學品處理、PCB處置、工地管理以及實驗室的遷移等。

圖6是CleanHarbors公司發展歷史圖,可見CleanHarbors上市之後不斷依靠收購兼併和建立新公司進入不同的業務和市場,實現業務種類和範圍的延伸。

查看原圖查看原圖監管法規變化帶動設備升級支出增加。如2002年,美國環保局通過《清潔空氣法》修正案,收緊垃圾焚燒的各項規定。2002年,公司支出98.5萬美元升級各項焚燒設備;2003年公司支出2000萬美元升級各項焚燒設備,致使利潤大幅降低。

查看原圖查看原圖醫療危廢處理專家——美國Stericycle公司

監管趨嚴下的生存關鍵是專業優勢。Stericycle創立之初,廢物處理市場已經有數個巨頭,固廢處理領域巨頭WasteManagement憑藉本身規模優勢採取單一價格回收單一機構所有垃圾的模式,使大型垃圾產生機構如醫院等將垃圾處理外包給WasteManagement 的成本低於Stericycle公司,此時,WasteManagement等巨頭也開始進行大規模的收購兼併活動。直到醫療垃圾的環保政策趨嚴之後,專業化處理醫療垃圾的Stericycle才在變化的行業環境中取得了專業優勢,開始迅速發展。
Stericycle通過收購兼併小公司快速發展。1997年,第一年實現盈利。其後通過併購進入墨西哥和加拿大市場,進入新的鋒利醫療垃圾處理領域等。

查看原圖查看原圖總覽Stericycle至今的發展歷程,四個重要拐點值得關注:一是1988美國環保局的「MedicalWaste Tracking Act」的頒佈,規範了醫療垃圾處理市場,並湧現出大量的小型醫療垃圾處理公司;二是1992至1993年美國環保局收緊了醫療垃圾處理政策,並加重了罰金,使得諸如Stericycle之類專業化的醫療垃圾處理公司走出固廢處理公司這些巨頭的陰影開始快速發展;三是1997年美國環保局「newclean air standards」頒佈,眾多缺乏技術的小型醫療垃圾處理公司尋求被併購,Stecicycle獲得了更大的生存空間;四是2002年「NewClean-Air Rules」頒佈,醫院開始關閉自建的焚燒爐,轉而將醫療垃圾外包,市場容量進一步增加。

查看原圖

查看原圖圖12和圖13表明,醫療廢物處理公司的營收受經濟週期的波動很小。上市以來收入和淨利潤增長穩定。

查看原圖上面分別說明了兩家公司的基本情況,現在對比一下分處兩個不同子行業中的危廢處理公司的盈利能力。

圖12所示,兩家公司的毛利率都達到了30%及以上,醫療廢物處理的法規更加嚴格,處理技術含量更高,相較於工業危廢處理公司獲得了更高的毛利率。

查看原圖第四,小行業中的大作為

美國危廢的總產生量大約只佔固廢總產生量的10%以下,而大部分的產生者都是大型機構。行業規模的偏小並沒有束縛住身在其中的佼佼者的增長潛力,小行業依然可以有大作為!

下面附上兩家公司歷年股價復權走勢圖,供大家參考!

查看原圖查看原圖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4249

農業大省的省會 百貨業績直追台北忠孝Sogo

2013-11-11  TCW  
 

 

全中國,雅詩蘭黛長期名列單櫃業績前三名的,你猜是在哪個城市?上海、北京、深圳、廣州,還是奢侈品定價更高的杭州?都不是,答案是河南的鄭州。

六成人口務農 它攻高檔商機,營收年年成長三成

河南不是富有的省分,儘管它有一億人口、是全中國人口第一大省,也是中國第一大糧倉;但這裡超過六成人口維持著與自然最貼近的工作方式──農民,這比率明顯高出中國平均水準的四八%,他們一年的平均工資不到人民幣三千元,僅台灣社會新鮮人月起薪二萬二千元的六七%。

但是,這樣一個經濟數據不「拔尖」的中原省分,丹尼斯百貨董事長王任生,在這裡一待十六年,開出了百貨業奇蹟。

每年十一月十六日週年慶時,搶購人潮湧進河南各地的丹尼斯百貨,光是鄭州人民店就要出動四百名公安維持交通秩序,甚至有外地人提前一天入住旅館,等著隔天開門搶購,比台北Sogo忠孝店更瘋狂。去年的這一天,丹尼斯做出新台幣十三億元的業績,高達該店全年營收的十分之一。

旗下業績最高的鄭州人民店,十五年來營收成長十六倍,今年營業額緊追台灣百貨坪效王──Sogo忠孝店,集團合計營收人民幣一百七十億元(約合新台幣八百二十億元),更打趴中國百貨王萬達百貨(以店數計),讓董事長王任生成為標準的「河南王」。

早晨九點多,在我們造訪之前,王任生已主持發包工作兩個小時,每一筆重要工程,他都親自上陣,二十多年來不假手他人。年約八十歲的他,每天七點半就到公司,直至晚上十點,數十年如一日。這會兒,他戴上工地帽,陪我們搭乘簡陋的工程電梯,登上酒店預定地的頂樓。

這裡才剛完成主建築結構,只能透過鋼筋混凝土,想像這間總統套房未來的富麗堂皇。站在還沒裝上落地窗的高樓邊際,高度讓我們瑟縮,王任生卻神態自若,指著腳底下一棟棟建築,「你看,深圳萬象城(中國指標購物中心)來了,這邊是華潤、萬豪……」

腳底下,是他引以為傲、明年五月開業的「大衛城」。四十萬平方米、投資超過新台幣一百億元,將是中國最大的一站式購物娛樂廣場,集結百貨公司、購物中心、超市、餐飲、電影院、國際精品等,是中國最大單一零售商業地產。

兩岸百貨業今年都不好過,中國久光百貨執行長蔡再添認為,今年中國百貨業產值將比去年衰退個位數百分點,但丹尼斯逆勢擴張、成長,不受經濟衰退干擾。

「老實講,他們(河南省政府)也滿需要我們的,」王任生說,每年丹尼斯上繳高額稅金,是河南重要財政收入,加上政府每開發一個新區,丹尼斯總第一個響應。

今年八月,丹尼斯的娛樂中心──七天地開業,所在的鄭東新區,五年多前還是鄭州市唯一飛機場;為擴大城區,鄭州政府把機場移往新鄭市,也就是鴻海集團的iPhone手機生產大本營附近,原址就由丹尼斯一馬當先、高價購地,帶頭繁榮了這個原是郊區的地段,現在這裡不僅房價居鄭州市之冠,更是彰顯生活品味的代表。

丹尼斯在河南,重現台商二十年前中國沿海的角色,開疆闢土、被當地奉為上賓。

從開店效益來看,人均GDP不高的河南不會是百貨業首選,但當全球一線百貨公司一個勁往北京、上海、天津等大城市貼身肉搏時,丹尼斯卻在河南養兵、壯大,在龐大的人口分母下,只消瞄準金字塔頂端五%至一○%,就逼近台灣一半人口。

王任生一九九七年開出第一家丹尼斯百貨後,除卻二○○三年因SARS而成長停滯外,不管全球發生亞洲金融風暴,還是網路泡沫、金融海嘯……,丹尼斯營收每年都成長三成。

一線百貨沿海廝殺它看準內陸,買地創業、沒貸一毛錢

王任生很清楚,要利用沿海一線百貨還沒殺到內陸前的空檔,掌握黃金時機壯大;常保「居安思危」心態的他,一創業就做出了兩個關鍵的決定。

一、地產自有,丹尼斯百貨公司與量販店所有地產均為自有,免除租金年年上漲的成本壓力。

二、量入為出,不向銀行借錢,財務保持最佳狀態。

就算中國再拔尖的百貨品牌,到了河南,也得敬丹尼斯集團三分,它的據點滿布河南省重要城市,是國際一線品牌優先合作的對象。也就是說,由於最早到河南,深耕一個省,比在十個一線的城市更有效率,把整個河南的黃金城市編成一個網,後進者想合作,王任生就成了最佳人選。

體現在效益上,在所有部門裡,王任生最重視的就是「採購」部門,每週一親自講課至少兩小時,傳授的,不只是成本與利潤的觀念,更多的是「效益」的問題。

有一次,他見到十幾位員工幫忙搬運飲料,還放在門市裡最顯眼的位置,他告誡員工說,雖然這個產品賣得火紅,但獲利的絕對金額卻並不高,不應該投入這麼多人力、放在這麼好的位置。這些個案點滴透過講課,在員工心中建立共同的價值觀,一起把效益最佳化。

王任生中學時期從河南逃難到台灣,長成後以成功商人之姿回鄉投資。靠耶誕燈起家的他,四十多年來囊括全球三分之一市場,合作對象盡是美國大型零售業。看著大客戶潮起潮落,讓他總是高度警覺,從製造跨入百貨零售業,他就決定與美國百貨業逆向──買入房地產,不只是租賃。

城鎮化讓地方富起來工資、地價起漲,百貨績效跟著旺

正是這條蹊徑,確保了丹尼斯的競爭力。

蔡再添估算,上海近五年的市區精華地帶租金飆漲三倍;北京營運成本甚至比上海高。他坦言,一線城市的門店是「門面」,「二、三線城市的店,才是真正賺錢的。」

丹尼斯百貨集團八四%房產都是自有的,成本固定,河南省因為城鎮化、工資上漲而富起來的好處,完全反映在營運績效上。王任生從河南一畝地人民幣六萬開始買起,買到現在一畝地要價人民幣兩千萬,他最自豪的是,因為恪守「量入為出」的原則,丹尼斯從來只有買土地、沒賣過一筆土地,也沒有向銀行借過一分錢。

現在丹尼斯旗下三種業態,百貨公司、量販店、便利店,合計逾兩百店,二○一五年這數字將翻倍到四百二十五間店,雇員數高達五萬八千人,集團將達高峰。

如今,中國二、三線城市遍地開花,又是長出下一個王任生的理想環境,誰能不貪戀現下當紅的城市繁華,下一個豐收才會掉到你身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1736

2013零售業大事件:“三足鼎立”破局

來源: http://new.iheima.com/detail/2013/1225/57389.html

2013年可謂中國零售業的並購大年。業界認為,這背後意味著,在電商沖擊、成本高企之下,零售業者在中國市場正以大手筆資本運作的方式最大限度地“自保”。跟著i黑馬來看一下2013年零售業發生了哪些大變化和大事件吧。關店潮從去年下半年開始,連鎖超市、便利店和百貨店的關店潮就開始了,這股“關店潮”一直蔓延了整個2013年。以便利店業態來看,先是羅森關閉了約30家店,導致其總店數多年來始終徘徊在300家左右。之後,可的與好德開始調整和關閉數十家門店。可的與好德同屬於上海農工商集團麾下,因兩者加總原本共有超過2000家門店,為全國規模最大的便利店企業,然而經過今年的調整,據農工商集團內部人士透露,目前可的與好德的總店數已低於2000家。就連向來給人“正能量”感的7-11也擬關閉和調整近20家店。如果說小型便利店關店調整還較好操作,那麽動輒數千萬元投資的大型賣場關店則牽動面甚廣,因此不到萬不得已,1萬多平方米的大賣場不會輕易關門。然而這一定律在今年也被打破。世界第一大零售連鎖企業沃爾瑪在今年放緩了中國區增速,近期,沃爾瑪總部宣布擬關閉中國和巴西市場的50家門店,有消息稱,其中沃爾瑪中國區將關閉約25家門店。而早在今年元旦旺季,位於鄭州二七商圈的一家沃爾瑪門店便已停業。此外,蔔蜂蓮花也在今年初關閉了北京草橋店。今年,被擠壓在大型賣場和小型便利店之間,“不上不下”的標準超市日子更是難過。因經濟糾紛在今年一度遭遇供應商“逼宮”的家得利超市,其店數已從數年前的160家減少到現在的約140家,新開店速度極慢,2年內僅開新店6家。同時,百貨業也難以幸免。今年3月,京城知名百貨大佬貴友關閉了方莊店;今年年中時,大洋百貨石家莊店關閉、在沈陽經營5年的伊勢丹停業;進入炎炎夏季,盤踞成都春熙商圈20年之久的太平洋百貨關閉,而太平洋的“老對手”百盛也並沒有好過多少,在百盛貴陽鮮花店關閉後不久,今年8月底,百盛石家莊一家門店也關閉了。盈利難大量巨頭紛紛關店,必有市場“通病”存在。“高成本是導致零售業盈利越來越困難的關鍵。2013年,零售業成本上升有由緩到急、剛性占比加大的特點,如果到一定臨界點,會發生致命的影響。”中國連鎖經營協會會長郭戈平表示,根據諸多零售上市公司2013年上半年財報,80%以上的企業銷售費用和管理費用上漲,零售企業銷售的增幅卻明顯慢於成本漲幅。專業商業地產服務機構RET睿意德指出,城鎮化過程中,土地價格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物業建築和裝修成本大幅提升,這些都大大拉高了零售物業的投資預算,激發了物業出租方對租金收益的更高預期。同時,人工成本也逐年上漲。“以便利店為例,以往一年的租金在20萬元左右,但今年至少漲到40多萬元,有的甚至高達100多萬元。人工每年上漲10%多。”長期負責便利店拓展的龔先生告訴《第一財經日報》。就在零售業者遭遇租金和人工成本大漲的考驗時,電商的崛起更讓實體業者“雪上加霜”。艾瑞數據顯示,2006年的電商銷售額為260多億元,短短幾年間,2012年的電商銷售額數字已突破1.3萬億元,今年更預計會突破2012年的數字。僅是今年“雙11”,天貓銷售額就逾300億元,令實體業者望塵莫及。電商的價格優勢令實體店淪為“試衣間”――只見人流,不見消費。“成本高企、電商沖擊和消費走低之下,實體零售業者的盈利變得十分困難。今年三季度,超市和便利店毛利率在15%~20%之間,百貨店數字為20%,專業店和專賣店為20%~25%,大型超市三季度毛利率最低僅15%左右。所有實體零售業態三季度毛利率與往年相比都有明顯下滑,比如以往百貨毛利率一般在20%以上。”郭戈平表示。龔先生算了一筆賬,以目前的各類成本,按毛利率20%~25%計算,便利店單店日營業額至少5000元~6000元才能盈虧平衡,可是今年業內很多門店都難以做到該數值,因此虧損很難避免。公開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78家零售上市公司總營業額為4420.5億元,同比增長10.78%,凈利潤137億元,同比下跌2.95%。其中16家營收增幅呈現負數,21家增幅低於10%;同時,35家的凈利潤為負數。巨大壓力之下,沃爾瑪、蔔蜂蓮花、家得利、可的、好德等零售企業不得不“斷臂止血”。大並購“關店能暫時止損,但對一家企業而言,不可能長期靠關店生存。於是,以大手筆的資本運作來尋求更好的出路成為2013年零售業的突出特點。”RET睿意德商業服務部董事杜斌分析。以往類似華潤系和物美這樣的“大佬”也會並購一些同業者,比如華潤收購蘇果、洪客隆等,但這些都是巨頭並購區域中小型零售商的案例,今年卻出現多起百年難得一見的“巨頭並購巨頭”案例。今年8月,TESCO與華潤創業(00291.HK)簽署諒解備忘錄,計劃成立一家合資零售公司,共同在華運營大型超市和普通超市。合資公司中,華潤創業與TESCO將分別擁有80%和20%股權。根據雙方協議,整合後,包括華潤創業旗下華潤萬家在中國內地和中國香港的2986家門店及TESCO在中國內地的131家門店和購物中心將共同在合資公司下運營。雖說是“合並”,但很多業內人士都認為,TESCO在合資公司中只有20%持股權,必然缺乏話語權,甚至有人認為,這次合並根本就是華潤系“吃下”了TESCO中國區業務,可以被視作TESCO未來淡出中國市場的信號。“我長期研究且與TESCO方面有所接觸,這次與華潤創業成立合資公司,對TESCO而言可謂是‘自保’。它們的高層經過研究,應該可以看到未來他們在中國市場的困難,因此趁著現在還有一定的市場價值,不如先行資本運作,起碼有望全身而退。”一位接近TESCO的人士透露。有著同樣境遇的還有蔔蜂蓮花。今年10月,物美商業與蔔蜂蓮花共同宣布,物美商業將收購蔔蜂蓮花在北京、上海及中國其他省份(廣東省和湖南省除外)的業務,包括36家門店,經營面積31萬平方米,交易方式為相互持股。可惜時隔2個月後,因種種因素“談不攏”,雙方放棄簽署正式文件,該筆交易最終告吹。此外,今年一度還在市場有過關於家樂福、易買得等大型外資零售企業或出售中國區業務的傳言。今年7月,李嘉誠的和記黃埔旗下百佳超市開始做策略評估,也在謀劃出售。“大型零售商抱團取暖、規模化的大型並購在今年成為前所未有的趨勢。對大型並購的弱勢方而言是‘自保’,對強勢方而言則是希望通過並購來降低成本、擴大營收、提升競爭力。上述TESCO與華潤系並購案、物美收購蔔蜂蓮花意向等案例,意味著原本相對穩定的中國零售業界‘三足鼎立’――外資企業、國有企業和區域民營企業格局在今年被打破,未來零售巨頭之間的並購還將繼續。”杜斌如是說。 2013年零售業大事件● 1月:沃爾瑪鄭州二七店關店,並承認無錫紅星路店、深圳園嶺店分別於4月8日、4月20日起停止營業。● 3月:臺灣統一集團麾下統一優瑪特關閉在北京首家門店,該店租約並未到期,關店應與業績不佳有關。● 北京百貨大佬貴友關閉方莊店。● 7月:成都春熙商圈開業20年之久的太平洋百貨關店。● 8月:華潤創業發布公告,稱與歐洲零售三強之一的Tesco訂立備忘錄,可能成立一家合資企業,涵蓋雙方在內地及港澳的全部門店,華潤創業與Tesco各占80%和20%的股份。● 9月:TESCO樂購中國區首店關閉。● 10月:蔔蜂蓮花退守廣東,物美商業擬以換股方式收購蔔蜂蓮花中國區36家門店,但雙方意向公布後,蔔蜂蓮花部分員工與供應商“恐慌”,導致物美購蔔蜂蓮花接管方案生變。最終雙方未能成功簽約。● 吳堅忠辭任物美董事長。● 11月:為了優化地區商業布局,沃爾瑪江蘇淮安店於11月20日關店,連雲港分店於11月22日關店。馬新生辭任聯華超市董事長一職,今年8月,其百聯集團董事長和黨委書記的職務已由上海市國資委副主任陳曉宏接任,此舉意味著馬新生徹底淡出百聯系。● 12月:聯華超市公告披露,公司於12月4日接到百聯集團的通知,曾任該公司職工監事的道書榮現正在接受上海市國有資產管理委員會紀委部門的調查。 相關公司: 數據來自 創業項目庫 作者:樂琰 | 編輯:weiyan | 責編: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601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