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美國《紐約時報》的一條假新聞是怎麽促成真法案的?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12/4732873.html

美國《紐約時報》的一條假新聞是怎麽促成真法案的?

一財網 孫卓 2015-12-30 14:39:00

一篇被證實“有誤”的新聞報道卻推動了美國針對反恐和信息審查的法案,這是怎麽做到的?

造成14人遇難的加州聖貝納迪諾恐怖槍擊案是2015年聖誕節前震驚美國全國的大新聞。槍擊案發生兩周後,《紐約時報》的一篇報道稱,槍擊案的女兇手馬利克在發動槍擊案之前曾在社交網站上“公開討論她支持發動暴力聖戰的觀點”。

但是,四天後,《紐約時報》發表聲明承認,這條新聞的部分內容“有誤”,女槍手並沒有在來美國之前公開發表有關暴力聖戰的觀點。根據FBI的調查,事實是她只是通過“私信”的形式討論了暴力聖戰,並非“公開發表”了觀點。

雖然《紐約時報》更正了這條新聞的內容,但美國針對反恐以及審查“社交媒體”信息的相關法案卻迅速形成了。

短短四天的發酵效應

雖然該則新聞僅發表了四天,卻迅速在美國引起了轟動和極為廣泛的關註。這篇“有誤”的報道不僅得到了大量轉載,而且還被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在電視辯論中多次提及。正在就反恐立法進行討論的國會議員甚至將其作為了立法的依據。

在該報道發表的兩天後,美國共和黨籍參議員約翰·麥凱恩(John McCain)在介紹一項新的國土安全法案時手中就拿著這篇新聞報道。引用了這篇報道的相關內容後,麥凱恩要求美國國土安全部“在審查申請美國簽證者的時候,搜索一切公共記錄,包括互聯網和社交媒體資料”。

就在同一天,20多位民主黨議員集體簽名致信國土安全部部長約翰遜(Jeh Johnson),要求“對申請來美國訪問和移民的人進行更嚴格的社交媒體背景調查”。這些議員在信中也援引了這篇新聞報道並指出,“之前這項工作明顯存在漏洞”,因為“明顯沒有在社交媒體的公共信息中捕捉到這些重要的個人背景信息。”

眾議院在當天也立即回應了麥凱恩,公布了相關法案,給予美國國土安全部“審查美國簽證申請人的包括社交媒體等信息在內的公開信息”的權力。

然而,在周三,聯邦調查局(FBI)局長否認了紐約時報的這篇報道,並公開稱,馬利克在2013年是通過“網上私信”的形式同她當時在網上的約會對象,也就是槍擊案的另外一個兇手法魯克共同表明對暴力聖戰的向往和支持,並沒有通過紐約時報所說的發布“公共信息”的形式。

假新聞暴露了真問題

該則新聞存在嚴重的事實性錯誤並無爭議,而國會和政府各部門的應對則揭示了美國政府在應對恐怖主義襲擊上所面臨的問題。

美國國土安全部部長表示,不管《紐約時報》的這篇新聞是否存在事實性錯誤,美國國土安全部都準備對移民申請人進行有關“社交媒體”信息的審查,因為之前的相關政策“限制性太強。”

共和黨眾議員布赫曼(Vern Buchanan)在“假新聞”風波後發表聲明說,這篇報道事實有誤不會改變任何事情,因為不管這兩個恐怖分子是否“公開發表”或是“私下交流”有關恐怖組織的信息,美國都應該審查簽證申請者的社交媒體資料信息。

麥凱恩辦公室的一名立法助手也表達了類似觀點:“事實是奧巴馬政府一直拒絕對希望進入美國的簽證申請人進行包括審查公共媒體資料等在內的背景調查,這為美國情報搜集工作造成了大量的‘真空’。”

奧巴馬隨後也發表了聲明,否認美國官方不審查社交媒體信息的說法。“我們的執法和情報部門將審查社交媒體的公共信息作為移民審查的重要一部分,特別是要對人們在社交網站上公開發表的聲明進行質詢和調查。”他說。

針對這則“假新聞”所揭示的真問題的相關政策正在快速形成中。

美國國土安全部在“假新聞”事件爆發的幾天後公布,國土安全部已經組建了一個新的工作小組,專門審查美國的未婚妻簽證項目(K1)。國土安全部指出,加州槍擊案的兇手馬利克之前就是通過未婚妻簽證進入的美國,但是國土安全部工作小組針對未婚妻簽證項目的審查將不僅僅局限於審查申請者的社交媒體資料,而是更廣範圍的背景調查。

“美國政府已經將社交媒體作為移民項目審查的一個途徑。”國土安全部的聲明稱,“新的工作小組將通過社交媒體以及其他合適的方式,通過和其他審查機構的合作,對現有的包括未婚妻簽證項目在內的移民項目進行更廣範圍的審查。”

編輯:應民吾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980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