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科普與商業如何有機結合? 姬十三與果殼的世界

http://www.21cbh.com/HTML/2011-12-10/xMMDcyXzM4NzIxMA.html

這大概是全天下老闆都夢寐以求的評價。

「這裡很有意思。」在果殼網(Guokr.com)見到其高級市場經理朱溯源時,他這麼說。

2010 年11月,果殼網上線,這家網站的自我描述是「科技有意思」。其與做書籍出版的果殼閱讀共同構成了果殼傳媒,然而有意思的並不只有內容本身,在果殼位於 CBD地區的辦公室逗留的一個多小時裡,出現過一個戴類防毒面具口罩的女生;另一個顯然是來上班的女生推著自己的小輪自行車,一隻貓趴在她的肩頭。在一剎 那讓人感覺下一秒看見有人披著斗篷、騎著掃帚進來都有可能的。

「大多數的IT公司不都這樣麼?」果殼網創始人、CEO嵇曉華反問。但有兩個不尋常:哪家IT公司會在整體後現代化風格的辦公室裡,在會客區使用很童稚的色彩、白底黑花小清新風的桌布?有哪家IT公司會把總部放在朝陽不是中關村?

在果殼最早從崇文門附近的「松鼠世界」遷出時,據說糾結過這個問題:是選擇朝陽還是中關村?最終落戶朝陽或許能說明些什麼,這家基於線上、立足科普的公司其實並不是互聯網公司,其本質其實是「媒體公司」。干的還是姬十三自大學時代以來的「老營生」:科技分享和傳播。

這 也能成其為一門生意?更基礎的一個問題則是,以流量衡量體量的互聯網世界裡,果殼是否只能吸引一些極客(Geek,表示有極致想像力和極致自我的人)?實 際上,這個2年來一直頗受關注的網站更像是一些垂直社區的集合,果殼由「謠言粉碎機」、「健康朝九晚五」、「死理性派」等15個主題區組成,其內容既有果 殼生產的,也有大量內容由用戶生產。嵇曉華對果殼的定位,是一個「類豆瓣」的興趣社區。

果殼裡養「松鼠」

江湖傳言,這人有兩張面孔。在其擔任CEO的果殼網名片上,他叫嵇曉華;但據說作為科學松鼠會創始人的名片上,印的則是更為人所知的名字,姬十三。

果 殼誕生始於「一群松鼠的文化傳播公司」,2009年1月科學松鼠會在北京正式註冊了這樣一個公司,姬十三是這家公司的首席執行官;2010年後改名為果殼 傳媒。但最初有果殼,只是為了讓松鼠會能更好地生存下去。2008年3月,姬十三北上來京,一個月後科學松鼠會成立。這個基於科技分享的群博2008年底 的日流量已經高達3萬左右。

「科普寫作」可以說是姬十三自大學時代開始的核心工作,2007年復旦大學博士畢業後他又放棄了做科學家而賺頭自由撰稿人,覺得這是個「可以拎著筆記本到處走走」的美好職業;2008年北上北京後不到1年的時間內,則是在北京一家科技網站做編輯。

隨 著發展、線下活動的開展,松鼠會也面臨著同類垂直、獨立社區的發展困境:何以支撐持續性的發展?人員、內容、資金從哪裡來?松鼠會嘗試過各種渠道,包括變 成為NGO組織、向一些機構申請費用。這步棋無果,一則因為國內NGO的註冊有很多繁瑣的程序問題;二則誰又能界定做科普的松鼠會是一個合格的NGO組 織?

在與包括丁香園(醫藥生命專業網站)等交流的基礎上,姬十三決定嘗試商業化,「這是沒有辦法之後的辦法」。國內很多草根NGO組織都 是以工商註冊公司的名義生存著。從2009年開始與多家風險投資的溝通中,姬十三提出的要求是,果殼是果殼,科學松鼠會則是一個公益組織;公司接受投資的 既定前提是,果殼賺錢後要反哺非營利機構哈賽科技傳播中心,後者囊括了松鼠會和其線下活動果殼時間。

「松鼠」速成營

「對於科技知識的需求,是一個沒有被滿足的藍海。」姬十三的這一判定是否能夠成立?

松 鼠會時期的經驗,或許是極好的心理支撐。松鼠會的平台上曾經有超過100位的科普寫作者,其中有美國芝加哥大學共度細胞生物學博士的女俠「橘子」,寫《動 物行星》專欄的生物老師「瘦駝」,做過美編、玩過樂隊的高分子碩士小莊,還有諸如《科學世界》雜誌的副主編、植物學博士史軍等等。據說這些資深「松鼠」好 好寫專欄每個月的收入也能有六七千塊,不用說還有出書立論的。

這種成功能否在果殼複製?「科學就像一枚枚難以開啟的堅果,雖味美卻不易入 口。」另外幾萬流量的網站是否能有足夠商業價值,養活自己進而反哺松鼠會?時至今日,果殼傳媒已經有七八十號人了,10人的圖書團隊負責果殼閱讀,剩下的 則是網站的僱員;而每個月果殼的支出就高達百萬。

果殼之前,科普的主力軍是科協、是主流媒體的科技板塊,但顯然缺乏對大眾的吸引力。果殼如何能讓大眾在看電影聽音樂玩手機之外,「嘗試在業務時間做一個長腿機器蟲,認識更多的星星和路邊植物,或者用科學知識去破解網絡上的流言」。

結 果似乎並不錯。果殼的15個主題板塊都受到了超過10萬人的關注,「我們並不知道又有多少人轉發了、閱讀了相關的文章」,朱溯源說,只知道這種轉載非常活 躍。「互聯網的發展,在使信息傳遞越來越快的同時,也增加了人們對於各種壞消息的不安」,此外大眾對於核能、轉基因、人工智能等科技新鮮詞的激烈爭辯也平 添了人們的擔憂。

新型傳播方式的興起,則是果殼的東風。果殼的「謠言粉碎機」是一個與美國探索頻道科普節目「流言終結者」相類的主題板 塊。日本地震後其對核能、輻射、服食碘鹽能夠抗輻射等流言的「粉碎」,不僅通過SNS等互聯網社區頻繁被轉載,同時也吸引了平面、電視等主流媒體形式對果 殼本身的關注。

但相對於松鼠會,果殼所發的文章「門檻更低、更有貼近性也更有趣」。姬十三希望它能吸引「大批文科生」。

科普與商業的有機結合

出人意料的是,果殼受到了一線品牌的青睞。

在 其客戶的名單裡,赫然有通用汽車、通用電氣、IBM、寶潔、歐萊雅、大眾、奧迪等國際品牌。「這些品牌都很重視科技投入,但此前他們找不到相應的渠道傳播 它們對科技的這種關注、把它們產品中的科技含量告訴消費者。」姬十三說,事實上幾乎所有的品牌都有這樣的需求。這種需求也體現在國家層面上,因為科技實力 是國家形象很重要的一部分。

然而在果殼一清二白的頁面上並沒有任何廣告欄,其傳播的方式是通過提供一些有科技含量的內容,「在其中包含一些科技品牌信息」。與傳統公關公司相比,有科技背景支持的果殼傳媒優勢明顯。

在 果殼為IBM的電腦系統Waston做的推廣中可見一斑。2011年2月,美國智力競賽結果Jeopardy播出了「史上最強的人機對抗」節目,在三天的 比賽中IBM的電腦系統Waston擊敗兩位人類選手取得冠軍。果殼則借此推出了一個「尋找Waston」的測試,註冊用戶在完成語言、邏輯和情感三方面 的測試題目後,可以知道自己與Waston的差距,也可以知道自己與哪些名人的水平更為接近。

要參加這項測試的前提,是成為果殼的註冊用 戶。結果是10天裡有近3萬人參與了此次測試。通過新浪微博搜索「了不起的思想機」,出現的微博多達13044條。果殼最近為奔馳提供的一個服務也是同樣 的思路,「品牌的反饋是傳播效果比之其他渠道翻了一番。」果殼高級市場經理朱溯源說。

早在2009年下半年,已經有公關公司找到姬十三,希望說服松鼠會用自己在科技方面的優勢為企業做品牌宣傳。而在這之前,果殼的日子並不好過。公司註冊後的第一筆業務是給央視的一檔科學節目做策劃,此外的主要收入則是出版了兩本書。

這種要求熟知品牌技術背景、依賴策劃的服務模式會否制約體量的增長?果殼能否避開傳統廣告公司人海戰術的弊端?工資生存是否存在資金壓力?

「我們目前還沒有資金上的壓力。」姬十三說,摯信資本在2010年和2011年先後兩次注資果殼。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819

【果殼探索】怎樣摧毀互聯網?

http://www.infzm.com/content/76532

摧毀互聯網從物理上是可以實現的。當然我們不是真的要摧毀互聯網,而是讓你看看互聯網基礎設施的複雜和有趣。

相信很多人都有過毀滅地球拯救世界這類的超級夢想,也有不少人揚言要破壞互聯網。在談笑之餘,我們會想,是否有人可以真正的摧毀互聯網呢?實際上,這件事在物理上是可以實現的。

毫無疑問,如果你真的摧毀了互聯網,那麼這將成為人類歷史上的恐怖主義之壯舉,也意味著對世界各國宣戰。所以,就把以下的內容當成是一次思想上的實驗吧。

首先,我們不要再把互聯網當成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其實它是由大量的金屬、塑料和光纖組成的。其範圍遍及全球,就像個機器怪獸抱住整個地球一樣。所以我們尋找網絡的物質基礎,穿越海洋和陸地,來找出到底應該怎麼做。

互聯網沒有總開關,沒有自我摧毀按鈕,不會因斷電而受到影響。正因其優秀的設計和不斷的摸索和改進,互聯網幾乎是堅不可摧。像光纖網絡,就算你砍斷了大部分,剩下的還是會保持傳輸,能夠自動重新確認傳輸路徑,保證了大陸或者國家之間的連接通暢。

互聯網基礎設施分析公司TeleGeography的專家艾倫·莫爾丁(Alan Mauldin)舉了幾個近期的例子:

二月份的時候,在通往東非的三根光纜中,有 兩根在紅海被切斷。這破壞了一些東非國家用戶的數據通信,但是大多數情況下兩岸通信都是有多個光纜的。在過去的5到6年裡,在地中海,紅海和中國的南海都 有過多光纜損壞的案例。去年的日本海嘯毀壞了大量光纜,但是通過多種修複選項,與日本的互聯網連接並沒有受到多少影響。

不過就像地球上其它東西一樣,如果它是被建造出來的,那麼總是可以被摧毀的。也就是說,通過足夠多的努力,你可以像砍樹一樣徹底摧毀互聯網,只要你知道從哪開始砍。

切斷光纜

互聯網因成千上萬米長的厚重而破舊的線纜連接而存在。漫長的海底光纜連接各個大陸,使世界連成一個整體。正如之前所說的,光纜的連接可以互相支持,當一條斷了,另一根就會接起任務。那麼,如果把它們全部切斷呢?

互聯網是一個佈滿線纜的網絡。家裡的電腦,辦公室裡的設備,以及國外的服務器,都通過這些線纜連接著。切斷這些連接,網絡就不能穿越大洋通信。互聯網就會立刻斷裂。

在這個頁面可以找到世界範圍內的每一根互聯網主線纜。

這些海底光纜有時是偽裝起來的,或者是部分掩埋的。但有時候也像廢棄的衝浪板一樣裸露在沙灘上。對於那些埋在沙灘下的光纜,你可以用這樣一個線路追蹤器來找出具體的位置。

雖然很多光纜的精確位置和它們的著陸點都是不公開的,但其實總能在一些有名的海岸和熱鬧的城鎮看到。

下面的三個光纜點,根據TeleGeography的說法,如果被破壞,後果會非常嚴重。一個點的破壞只會導致減速和阻礙,但不是完全的癱瘓。但是 大洋彼岸的站點就會立即不可連接,很多其他網站也會太慢以至於不能使用。互聯網仍然會在混亂而且緩慢的運轉,但是這畢竟是個好的開始。

從上到下依次為長島Mastic海灘,紐約州Manahawkin市和紐約州Tuckerton

這幾個站點連接美國的東海岸和西歐,是一些世界最稠密、重要的基礎設施點。移除了這些,就已經深入互聯網的內臟了。全球經濟也會隨之崩塌,大陸之間的互聯網通信也會中斷,你不能給國外的朋友發郵件,也不能在國外的網站上訂購商品。

還有其它一些最能削弱互聯網連接的地點:

新加坡

埃及(地中海和紅海)

英國西南地區

東京

香港

南佛羅里達州

西西里島

孟買

金奈

現在,互聯網已經不是一個全球性的整體了,每片大陸和小島都是孤立的了。互聯網最基本的特點就是全球範圍內實時的流通數據,現在一切都結束了。

破壞根服務器

域名輸入實際上是對晦澀的IP字段進行轉換的結果,像「Google.com」的IP地址就是74.125.228.37。但是網站有成千上萬,又有誰能記得住所有的IP地址呢。

目前全球共有13台根域名服務器,名字分別為「A」至「M」,負責IP地址域名的解析。要是讓這些機器癱瘓,想上網就只能記數字了。

所以怎樣找到並且摧毀這些服務器呢?就像之前的光纜,這些服務器也有公開的秘密。

比如說我們想要消滅「K」服務器,它由一家RIPE NCC公司來運行。去它的網站,然後用谷歌地圖就能找到服務器的位置。不過想要真的進去就難上加難了,其守衛有多森嚴也是可想而知吧。

M服務器由WIDE Project運行,地點在首爾。他們的網站會告訴你地址。這張谷歌街景圖片就顯而易見了。

守衛主要是防止陌生人在裡面亂逛或者按錯按鈕。其實摧毀一棟有著互聯網關鍵建築和摧毀那些普通建築也沒什麼兩樣。

然後根據這個表單,重複以上動作即可。

破壞數據中心

到現在為止,我們已經切斷了光纜,信息再不能在世界範圍內傳遞了。這樣看來,日本就真的成為一座孤島了。再加上破壞了根服務器,網絡地址也變成了無法解析的密碼數字。摧毀互聯網也就剩下了一步:炸燬那些還連在一起的盒子。

數據中心都是些很不起眼的建築,裡面裝著那些能讓我們瀏覽網站,收發郵件,聊天遊戲的服務器。這些建築通常很高大,因為不是給人設計的,所以大多沒 有窗戶。那些裝著機器的屋子通常很暗,並且保持低溫使機器正常運轉。但對於那些想要通過網絡的人來說,它們至關重要,通過它們,你的互聯網服務商 (ISP)才能連接互聯網的其他部分。

紐約市的哈德遜街60號的建築是全球互聯網的重要樞紐:

第9層有1394平方米,是當地、全國以及全球多層光纖電纜的匯聚地。在這裡,每個載體的服務器、存儲數據和網絡設備連在一起,就像那一系列光學接口、同軸電纜等通過一系列連接板與其它網絡連通。互聯網的物理中心,本質上說就是一個巨大的以太網交換機。

若是能破壞這一層或者是這個建築,那麼整個地區的連接也就斷裂,世界範圍的互聯網連接也會受到影響。不僅僅是網站本身被抹掉,有些公司在數據中心存儲的數據也會消失,舉個例子就是你上傳的所有照片或者歌曲都將不復存在。

像這樣的數據中心全世界有很多,破壞其內部的齒輪將會導致網絡不能再向外延伸。

目前中國有9個託管數據中心,北京有2個,上海有4個,成都、浙江、深圳各有一個。

現在數據已經被徹底凍結了。所有的道路、橋樑和交通指示燈都被摧毀,數據哪裡都去不了。剩下的也就是一些局域網了,它們是網絡,但不再是互聯網了。

至此,互聯網已被成功摧毀。遊戲結束。

從上面我們可以看到互聯網的強大和脆弱。當然也沒有人能夠同時攻擊地球互聯網的所有節點,即使是成千上萬個人的團隊來做,修復速度也很可能超過破壞的速度。我們的目的不是真正摧毀互聯網,而是由此可以看到互聯網基礎設施的複雜和有趣。

(文章編譯自Gizmodo網站: How to Destroy the Internet 作者:SAM BIDDLE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255

【果殼探索】近親不如遠鄰:最關鍵的人脈是不熟的朋友

http://www.infzm.com/content/80978

「一起同過窗,一起扛過槍」的人或許是你最信賴的。不過在要用到「關係」的時候,他們卻不是最關鍵的。與此同時,社會學家還會告訴你——別跟熟人合夥。

俗話說「社會關係就是生產力」。人脈在現代社會尤為重要。不管你喜不喜歡,有時候總要依賴各種關係才能把事辦成,求人未必可恥,孤獨未必光榮,「關 係」,是個正常的現象。也許在很多人眼中,建立有價值人脈的關鍵是尋求一種比較親密的關係,比如「一起同過窗一起扛過槍」,但社會學家們卻恰恰不這麼認 為。

著名社會學家、斯坦福大學教授Mark Granovetter,曾在70年代研究了在波士頓近郊居住的專業人士、技術人員和經理人員是怎麼找到工作的,並把研究結果作為他在哈佛大學的博士論文 發表[1]。Granovetter找到282人,從中隨機選取100人做面對面的訪問。發現其中通過正式渠道申請,比如看廣告投簡歷,拿到工作的不到一 半。100人中有54人是通過個人關係找到的工作——當宅男們還糾結於簡歷怎麼寫才好時,一半以上的工作機會已經讓那些有關係的人先拿走了。

靠關係不新鮮,但靠什麼關係卻是個很有意思的問題。

窮人和富人的人脈結構

所謂多個朋友多條路,那麼這條路到底更有可能是什麼樣的朋友給的呢?Granovetter發現,真正有用的關係不是親朋好友這種經常見面的「強聯 繫」,而是「弱聯繫」。在這些靠關係找到工作的人中只有16.7%經常能見到他們的這個「關係」,也就是每週至少見兩次面。而55.6%的人用到的關係人 僅僅偶然能見到,意為每週見不到兩次,但每年至少能見一次。另有27.8%的幫忙者則一年也見不到一次。也就是說大多數你真正用到的關係,是那些並不經常 見面的人。這些人未必是什麼大人物,他們可能是已經不怎麼聯繫的老同學或同事,甚至可能是你根本就不怎麼認識的人。他們的共同特點是都不在你當前的社交圈 裡。

Granovetter對這個現象有一個解釋。整天跟你混在一起的這幫人,很可能幹的事跟你差不多,想法也很接近,如果你不知道有一個這樣的工作機 會,他們又怎麼會知道?只有「弱聯繫」才有可能告訴你一些你不知道的事情。Granovetter把這個理論推廣成一篇叫做《弱聯繫的強度》的論文 [2],此文有可能是史上被引用次數最多的社會學論文,大概超過了兩萬次。這個研究的數據如此簡陋,思想如此簡單,然而其影響是深遠的。現在「弱聯繫」這 個概念已經進入勵志領域,2010年有人寫了本書叫做《超級人脈》[3],其中大談弱聯繫的用處。

「弱聯繫」的真正意義是把不同社交圈子連接起來,從圈外給你提供有用的信息。根據弱聯繫理論,一個人在社會上獲得機會的多少,與他的社交網絡結構很 有關係。如果你只跟親朋好友交往,或者認識的人都是與自己背景類似的人,那麼你大概就不如那些三教九流什麼人都認識的人機會多。人脈的關鍵不在於你融入了 哪個圈子,而在於你能接觸多少圈外的人。這樣來說,豈不是從一個人的社交網絡結構,就能判斷這個人的經濟地位如何了麼?

2010年三個美國研究人員,做了一件有點驚人的事情來驗證這個思想[4]。他們把2005年八月整個英國的幾乎所有電話通訊記錄拿過來,涵蓋 90%的手機和超過99%的固定電話。這些電話記錄構成了可見的社交網絡。研究者很難知道每個人的經濟狀況,但是英國政府有全國每個小區的經濟狀況數據 ——你可以查到哪裡是富人區哪裡是窮人區。這樣他們把電話通訊記錄跟其所在的三萬多個小區居民的經濟排名對比。結果非常明顯,越是富裕的小區,其交往的 「多樣性」越明顯。但是這個結果如果細看的話還有更多有意思的東西。

社交網絡多樣性越強,經濟排名就越高。

在統計上我們使用「相關係數」來表示兩個東西之間的相關性,它的值在-1和1之間,越接近1,就表示這兩個東西越容易一起變大和變小,負值則表示二 者變化的方向相反。這個研究發現,小區的經濟排名與其社交網絡的「社會多樣性」和「地區多樣性」的相關係數分別是0.73和0.58。這意味著越是富人越 容易跟不同階層和不同地區的人聯絡,而且階層多樣性要比地區多樣性更重要。正所謂「貧居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我們設想富人的聯繫人數也應該較 高,因為他們認識的人比窮人多——這也是對的,但聯繫人數目和經濟排名的相關係數只有0.44,並不太重要。最有意思的一點是,打電話時間長短,跟經濟排 名的相關係數是-0.33,也就是說富人雖然愛跟各種人聯繫,但真正通話時間比窮人短。

這種數據分析的問題在於它只能告訴我們社交網絡跟經濟地位之間有這麼個關係,但不能告訴我們到底是誰導致誰。是因為你富,才有不同的人願意跟你接 觸,還是因為你願意跟不同類型的人接觸,才導致你富?Granovetter的理論還有另一個問題。事實上我們每個人認識的絕大多數人都是弱聯繫,強聯繫 只是少數。如果讓所有認識的人每人給我們一條工作信息,最後有用的這條信息當然有更大的可能性來自弱聯繫!Granovetter在他1973 年的論文裡承認了這個問題,但他也提出了一個解釋:生活中強聯繫和弱聯繫跟我們交流的次數相差極大。我們跟強聯繫之間交流的信息,要遠遠多於弱聯繫。這種 交流到底多多少,他沒有辦法量化計算,但是來自弱聯繫的信息總量可能並不比強聯繫多。這樣看來還是弱聯繫重要,因為它傳遞的有價值信息比例更大。後來類似 的質疑不斷有人提出,但Granovetter的理論還是經受了考驗。

所以弱聯繫理論的本質不是「人脈」,而是信息的傳遞。親朋好友很願意跟我們交流,但是話說多了就沒有新意了。最有效率的交流,也許是跟不太熟悉的對象進行的。這個猜想怎麼證實呢?

誰給你的信息重要?

也許我們可以從網絡中不少蛛絲馬跡。在有了網絡後,研究人員可以更好地分析我們是通過什麼聯繫得到新知識的。比如你在各種社交媒體上經常閱讀和轉發 來自網友的各種推薦,那麼是親密好友的推薦更有用,還是弱聯繫的推薦更有用呢?Facebook的數據團隊2012年針對這個問題做了一項非常巧妙的研究 [5]。研究者有個簡單辦法判斷你跟各個網友之間的聯繫強弱。比如說如果你們之間經常互相評論對方發的狀態,那麼你們就是強聯繫的關係,否則就是弱聯繫。

讓我們來看看人們在Facebook上分享的那些網頁鏈接——如果你分享這個鏈接,你大概認為這個鏈接是有用的。這種分享有兩種可能性。一種是你的 朋友(不管是強聯繫還是弱聯繫)先發了這個鏈接,你看到以後轉發。另一種是你自己獨自發現這個鏈接。可以想像,前一種方式發生的可能性肯定要比後一種大, 社交網絡的作用就是讓網友向我們提供信息啊。Facebook的這個研究通過隨機試驗的辦法來跟蹤特定的一組網頁地址,結果發現別人分享這個地址給我們, 我們看到以後再轉發的可能性(p_feed),比如我們自己看到這個地址直接分享的可能性(p_no feed),大5倍以上。這兩種可能性的比值(p_feed/p_no feed),也就是網友分享的放大效應。

我們的轉發行為是相當親疏有別的,人們更樂意轉發「強聯繫」分享的信息。統計發現如果強聯繫發給我們一條信息,我們轉發它的概率大約是弱聯繫發過來 信息的2倍左右。這是理所當然,強聯繫之間本來就有類似的興趣。有人據此甚至擔心,社交媒體加劇了「物以類聚人以群分」這個局面,我們會不會因為總跟志趣 相投的人呆在一起而把社交圈變成一個個孤島呢?

不用擔心。這個研究最巧妙的一點是:它不但比較了我們願意轉發強聯繫還是弱聯繫,還比較了兩種不同聯繫的放大效應。強聯繫的放大效應是6,而弱聯繫 的放大效應是9。也就是說同樣一個網址,你看到一個弱聯繫分享給你你再轉發的幾率,是你自己發現這個網址再分享的幾率的9倍。再說白了,就是強聯繫告訴你 的有用信息,你自己本來也有可能發現;而弱聯繫告訴你的有用信息,他要沒告訴你你恐怕就發現不了。這個性質和當年Granovetter說的何其相似!

然後再考慮到人們接收到來自兩種聯繫的信息總量,把它們用相應的分享幾率加權平均之後,發現來自弱聯繫信息的影響力遠遠超過強聯繫。也就是說,雖然人們重視強聯繫,人們的大部分知識還是來自弱聯繫。

現在「弱聯繫」理論已經被推廣到了任何新消息或者新想法,不管你是僅僅想學點東西,找工作,還是創業,你都應該避免成熟圈子中的「強聯繫」,而應該走出去追求「弱聯繫」,比如我下面要說的這個有意思的現象。

別跟熟人合夥

已經有統計表明,從弱聯繫那裡獲得想法,乃至於與弱聯繫合夥創業,有利於提高一個公司的創新能力。社會學家Martin Ruef問卷調查了766個在美國西部某個大學(其實是斯坦福大學)獲得MBA學位且至少嘗試過自己創業的「企業家」,試圖從中發現弱聯繫和創新的關係 [6]。Ruef統計了這些MBA們所創辦公司的人員構成和信息來源,並且使用各種辦法評估這些公司的創新能力,比如考察是否推出了新產品或者新的銷售手 段,是否打入國際市場,有多少專利等等。

是從哪來的想法直接刺激你創業的?Ruef發現,這個創業想法來自與家人和朋友這些強聯繫討論的,只佔38%。而來自與客戶和供貨商這類商業夥伴這些弱聯繫討論的,則高達52%。另有人則是受媒體或專家啟發。可見好想法來自弱聯繫這個定律從創業之初就管用。

看來經常出去參加飯局的確比在家呆著強。但是那些連飯局都不參加的創業者有可能更強。現在我們再來看看公司開起來以後的信息來源。調查表明,如果你 在創業過程中的信息網絡主要由弱聯繫構成,你的創新能力是那些指望強聯繫的公司的1.36倍。而如果你乾脆不靠熟人,直接從媒體和不認識的專家那裡獲得信 息,你的創新能力則是強聯繫公司的1.5倍。而從社交網絡來看,跟前面英國數據的結果一致,你的社交網絡越多樣化,你的創新能力就越強。那些擁有極度多樣 化社交網絡的企業家,他們既有強聯繫也有弱聯繫,還接受從未打過交道的人的意見,其創新能力是那些只有單一社交網絡的人的3倍。

雖是如此,大部分創業團隊仍然由家人和朋友構成。強聯繫團隊和弱聯繫團隊的數目對比差不多是5:3。而Ruef使用一個創新評估模型發現,弱聯繫團 隊的創新能力差不多是強聯繫團隊的1.18倍。更進一步,如果這個團隊成員在此之前從來不認識,那麼這個團隊的創新能力還可以更高一點。

但是人們很難拒絕強聯繫的誘惑。比如在我們心目中風險投資這個行業的人應該是比較理性的人,或者至少應該是比較冷酷無情的人,對吧?但是就算是這幫人也會犯追求強聯繫的錯誤,而這個錯誤使他們付出了相當顯著的代價。

這是一項非常新的研究。2012年六月,哈佛大學商學院的Gompers,Mukharlyamov,和Yuhai Xuan發了一篇名為《友誼的代價》的論文[7]。這篇論文考察了3510個風險投資者,以及他們在1975—2003年間11895個投資項目。有些人 選擇與自己能力相當的人合作,比如大家都是名校畢業;但更多的人選擇與自己的「熟人」合作,比如是曾經的同學、同事,或者僅僅因為二人是一個種族。這個研 究發現,按能力搭檔可以增加投資的成功率,而找熟人搭檔,則會極其顯著地減少投資成功的可能性。

這些人願意跟什麼樣的人搭檔呢?能力是一個參考因素:如果兩個人都是從名校畢業,他們發生合作的可能性比一般人高8.5%。但更大的參考因素是關 係:如果兩個人是同一個大學的校友,他們合作的可能性會增加20.5%。而關係親還不如種族親!如果這兩個人是同一個種族的,他們合作的可能性會增加 22.8%。

那麼不同類型的搭檔關係,對投資成敗有什麼影響呢?兩個風險投資者中如果有一個是名校畢業的,其投資的這個公司將來能上市的可能性會提高 9%。如果他的搭檔也是名校畢業,則提高11%。所以按能力選搭檔,哪怕你把能力簡單地用學歷代表,都的確能增加成功概率。可是如果選一個以前跟你在同一 個公司幹過的同事搭檔的話,會讓風投成功的可能性降低18%。如果選校友,降低22%。如果選「族人」,降低25%。

看來風險投資的最佳合作夥伴,應該是一個從來沒跟你進過同一個大學,從來沒跟你在同一個公司工作過,而且跟你不是一個種族的高學歷者。

所有人都喜歡強聯繫,哪怕是風險投資者和斯坦福MBA都是如此。我們願意跟他們在一起混,我們願意給他們打電話,我們願意轉發他們的微博。但是熟歸 熟,工作歸工作。當我們考慮找人創業,找人合作,哪怕是找人瞭解什麼信息的時候,「弱聯繫」才是最佳選擇。現在社會學已經有了足夠多的證據說明,對工作來 說,同鄉會和校友錄不是擴展人脈的好地方。

參考資料:

[1] 後來這個論文被擴展成一本書:Geting a Job.

[2] Mark Granovetter,The Strength of Weak Ties,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78, 1360 (1973).

[3] 作者 Richard Koch 和 Greg Lockwood。

[4] Network Diversity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5] Role of Social Networks in Information Diffusion

[6] The Secret of Successful Entrepreneurs

[7] The Cost of Friendshi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7766

盛大果殼生變:郭朝暉辭職 互聯網手機是泡沫?

http://news.cyzone.cn/news/2012/10/23/234054.html

騰訊科技昨日獲悉,盛大果殼電子CEO郭朝暉已於上週五遞交辭呈,其或將於下月正式離職。果殼電子主要負責盛大的硬件業務,包括Bambook電子書和今年6月發佈的盛大手機。

騰訊科技隨後在電話中向郭朝暉求證。郭對其離職傳聞未置可否,僅表示目前「盛大還在給我發工資」。

但郭即將離職的消息已在盛大內部流傳。「郭朝暉下個月才正式離職,接任者估計要到下個月才能公佈。」一位盛大內部人士向騰訊科技證實。

更進一步未經證實的消息稱,近期果殼電子內部正進行調整。其旗下Bambook電子書及手機業務計劃進行拆分,電子書業務重新劃歸盛大文學,手機業務則仍留在果殼。不過,隨著郭朝暉的離開,盛大手機業務陡生變數,顯得前景不明。

郭朝暉於2011年5月出任果殼電子CEO,加入盛大不滿一年半時間。知情人士稱,郭朝暉的離職理由是「家庭原因」。不過,外界分析認為,由於郭選 擇離開的時間點接近年底,這凸顯出背後並不尋常的意味。據騰訊科技瞭解,為方便在盛大工作,郭此前已將家庭從北京搬遷到上海生活。

郭的辭職正值盛大集團業務頻頻調整、高管變動較多之際。今年8月,盛大創業元老、盛大遊戲董事長兼CEO譚群釗離職。更早前的一年多時間,盛大旗下的各個業務板塊包括盛大遊戲、盛大文學、盛大云、酷6等出現較為頻繁的高管離職現象,引發業內關注。

郭朝暉在業內口碑頗佳,接觸過他的人評價其「坦誠實幹、邏輯清晰」。他擁有消費電子和電子商務雙重職業背景:加入盛大前,其擔任卓越亞馬遜副總裁六年左右,主要負責消費電子部門;更早前的職業生涯則在摩托羅拉度過,曾任摩托羅拉(中國)電子北方區營銷總監。

「他(郭朝暉)在手機業務上傾注全部心血,但得到的支持卻遠遠不夠。」接近郭朝暉的人士向騰訊科技指出,「他也並不希望離職的消息影響到盛大手機業務,目前仍在與各供應商在溝通、洽談。」

盛大手機:喧囂中的沉默者

無論是當初的「盒子」、Bambook電子書還是現在的盛大手機,均承載著陳天橋對硬件的夢想。果殼電子亦被認為是盛大集團的希望之星。不過,果殼的硬件終端之路走的並不很順。

果殼的起家產品是Bambook電子書。該產品的銷量至今是迷,但據知情者稱,其銷量增長很大程度上仍然靠和盛大文學云中書城的捆綁銷售,即在云中書城消費滿一定金額送電子書終端。Bambook電子書最早推出時就由盛大文學管理,後來才劃歸果殼電子。

而盛大今年推出的手機業務成為果殼電子最可講的「故事」。在盛大的移動互聯網戰略中,手機無疑是重要的一環,是搭載盛大諸多無線產品的天然平台。郭 朝暉曾表示,果殼電子做手機最終目的是將盛大手機打造一個開放的、實體版的App Store。盛大希望將旗下文學、遊戲、移動應用等內容優勢轉化為盛大手機吸引力。

盛大手機今年6月發佈時,果殼電子宣佈與中郵普泰簽訂包銷合同,中郵普泰在一年內包銷300萬台盛大手機。此外,盛大已與手機連鎖迪信通簽約,利用迪信通營業網點和售後點為盛大手機用戶開放,並將利用京東、亞馬遜中國等電商第三方物流實現對盛大手機配送。

郭朝暉甚至信心滿滿的說,盛大手機項目涉及300多人的團隊及果殼電子和盛大創新院等多個部門,由盛大網絡CEO陳天橋弟弟陳大年親自負責,是公司重大項目,加上集團出售一系列公司,因此盛大手機投入不會受私有化影響。

盛大手機因其性價比高也曾引發消費者熱捧,6月28日開始預購,當天創下5分鐘銷售一萬台記錄。不過,7月20日,是盛大承諾開始發貨的日期,直到 7月24 日,經過近20多天漫長等待的大量消費者開始發現,他們的訂單還處於未發貨的狀態。盛大手機還未到消費者手中,互聯網已遍佈消費者的投訴、質疑,還有消費 者表示要退款。

在隨後3個月的試銷階段,盛大手機銷量並不理想,一位盛大內部員工向騰訊科技透露,盛大手機實際銷量並未達到預期。盛大官方稱銷售狀況非常好,但一直拒絕公佈銷售數字。

無論是當初小米董事長雷軍和360董事長周鴻禕掀起「小3」大戰,還是如今的互聯網企業做手機浪潮消退,盛大手機很多時候就像一個被遺忘的對象。最新百度指數顯示,盛大手機關注度遠低於小米手機和360特供機。盛大手機在微博上的曬單也並不算多。

夢醒時分——互聯網手機是泡沫?

郭朝暉的辭職背後是否意味著盛大手機遇挫?這尚不能得出結論。目前,手機業務仍是盛大集團的重點支持項目,短期內似乎無法論其成敗。

但是,互聯網企業手機業務的前景卻並不樂觀。

在搶奪「移動互聯網流量入口」誘惑下,阿里、百度、盛大等互聯網公司先後發布自己的智能手機計劃,阿里甚至一度想收購天語。不過,時至今日,阿里已很少提及做手機,百度依舊在做手機預裝,盛大在艱難前行,並沒有一家表現出彩。

一度可以成為互聯網手機熱推波助瀾者的網易,也在暗夜飛行半年之後及時剎車。網易內部人士曾透露:網易手機項目自今年初立項後,從網易內部抽調員工 組建專門項目組負責手機業務,但該項目組已於7月份解散,項目組的大部分成員也已重新調派崗位。手機業務投入高、毛利低,及360董事長周鴻禕的勸阻,是 網易CEO丁磊在最後階段決定放棄進軍智能手機業務的關鍵原因。

小米科技董事長雷軍曾表示,很多互聯網公司覺得小米成功就是靠忽悠,覺得自己忽悠能力比小米更強,沒有理由做不好手機,當他們真正涉足手機行業後,發現裡面的水挺深,這個行業極其殘酷的行業,僅僅半年時間,所有互聯網公司都覺得做手機不容易。

小米科技副總裁黎萬強對騰訊科技表示,做手機需要有很好的內功,處理好研發、生產線、售後、倉儲配送、營銷、周邊服務,而不是靠炒作,最終互聯網產品還是靠產品說話。很多企業衝動進來後,發覺試錯成本很高,看明白後選擇了放棄。

黎萬強說,互聯網手機除追求高性價比的同時,也需要依靠規模的支持,小米二代敢於把價格定在1999元,是基於100萬台虧損前提下可以出售400萬台,通過規模降低成本獲得收入,如果其他企業看不清形勢,一味效仿僅能出售10萬台,自然會陷入虧損。

網易內部曾調研,如果網易推出手機,產品毛利率或將不到10%。這一數字低於毛利率超過70%的網遊業務,甚至不如毛利率20%的門戶業務。例如,以網易手機1.5G雙核CPU、1G內存、4.3英吋顯示屏的配置要求,不可能將成本壓縮到千元以下。

網易分析後認為,如遵循摩爾定律,當成本能持平時再發佈,將錯失市場時機;如自建硬件部門採用小米手機模式運營,則前期需要投入巨大的成本,利潤有限、商業風險卻極大。這也是阿里、盛大們進軍手機行業遭遇的共同挑戰。

周鴻禕曾表示,互聯網公司做手機缺乏線下維修網點資源,360不從手機廠商賺錢,不懂得做硬件,所以手機生產事情交給專業手機廠商去做,360會利用用戶去推廣這些手機產品。

即便如此,360做手機也談不上成功,華為終端董事長余承東曾感嘆,華為手機堅持精品路線,產品成本也因此偏高了些,做不到周鴻禕的更低價要求。華為和 360的合作最終是高調合作,低調收場。360與TCL合作無疾而終,與海爾合作在小米二代推出後也不太順暢,僅僅夏新的大V手機還值得一提。但與小米手機依然不是一個量級。

雷軍的金山前同事,同樣做手機的博沃COO任健表示,互聯網企業不做手機反而會比做手機更好,因為手機廠商擔心互聯網企業做手機危害自己利益,從而 拒絕與這些企業合作。此外,做手機要有大的投入和熱情,有多少互聯網公司CEO能有雷軍和周鴻禕這樣的影響力,同時又不遺餘力的在各種場合為其手機計劃宣 傳。

雷軍是脫離金山然後做的手機,並找的懂軟件的林斌(小米總裁),懂硬件的周光平(副總裁),然後做小米手機,相反。現在互聯網企業很多做手機的具體負責人為職業經理人,做手機和做互聯網的理唸完全不一樣,這容易導致職業經理人和CEO間產生文化衝突。

互聯網企業做手機並非沒有失敗先例,谷歌Nexus One的嘗試就以失敗告終,這一方面由於谷歌對硬件不熟悉,這款手機出現小瑕疵,另一方面谷歌又無法像運營商那樣通過話費補貼來攤平消費者的手機使用成 本,還遭遇運營商阻撓。雷軍一度擔心小米遭遇谷歌做手機的覆轍,曾多次呼籲給創業者寬容的創業環境,也意在緩解自身心理壓力。

在國內互聯網企業做手機掀起熱潮的時候,創新工廠董事長李開復也曾一針見血的指出,互聯網公司做手機絕大部分會失敗。他認為,手機在內部項目評估中,屬於不賺錢不主流的項目,而又要花大錢的項目,很難得到足夠資源,會被主流項目壓擠。

「真正想做手機的人還會繼續留下來做,想投機一把的就會撤了,再過一段時間,這一波互聯網公司做手機的熱潮才會真正停息下來。」雷軍此前曾如此預測互聯網手機熱的結局。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9010

盛大遇盒子危機:果殼電子陷分家產漩渦

http://www.21cbh.com/HTML/2012-11-2/wNNDE1XzU1MzgwNg.html

盛大「硬」轉型遇「盒子」危機:郭朝暉離職果殼電子陷「分家產」漩渦

調整中的盛大近日又出現高管變動。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盛大旗下的果殼電子內部多個渠道獲悉,郭朝暉於近期辭去了果殼電子CEO一職,或將調往盛大集團在北京的其他子公司就任。

作為承載陳天橋平台夢的硬件支柱,果殼電子於2009年年底成立,旨在向用戶提供基於互聯網技術應用的電子產品,目前已推出Bambook電子書和智能手機。掌門人郭朝暉棄「殼」而去,再次引發人們對盛大平台戰略的關注。此後業內又傳出,果殼電子準備「分家產」,進一步加重了坊間對陳天橋平台夢再次折翼的猜測。

盛大手機前途未卜

對於離職的猜測,10月25日早晨,時任果殼電子CEO郭朝暉在新浪微博上回應說:「我提出了辭職,是因為我太太生病了。」

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果殼電子一位內部人士表示:「郭朝暉只是調往其他子公司,工作地點從上海換到北京而已,純粹是因為家人的原因,這個不算離職。」

2011年5月,郭朝暉從卓越亞馬遜跳槽至盛大,就任果殼電子CEO,至今在盛大的工作時間僅約一年半。雖然郭朝暉及盛大方面均表示他離職是出於「家庭原因」,但仍引發猜測。

互聯網實驗室董事長方興東認為:「在這麼短的任期內離職,很可能是業務進展不順利導致的結果。」但這一猜測未得到果殼電子的正面回覆。

一位接近郭朝暉的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郭朝暉在微博中說辭職陪家人的說法並不假。但另一方面,盛大手機這塊業務在集團層面得到的支持太少。於公於私,他做出這種選擇都沒錯。」

上述人士表示,儘管360特供機、騰訊手機等互聯網手機在誕生之初便遭遇了多方質疑,但是各家仍在賣力吆喝。「但是從盛大身上,我並沒有看到這種決心。」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瞭解到,盛大Bambook手機售價為1299元,在智能手機中居於中間位置,目前主要通過果殼電子官網、京東商城和淘寶等線上渠道銷售,線下則與手機連鎖商迪信通進行合作。儘管果殼電子對外宣稱,該手機銷量已達到預期,但從未透露具體的銷量數據。

6月盛大Bambook手機上市時,郭朝輝曾對媒體表示,盛大做手機的初衷是為了在「新互聯網運動」中佔據一席之地,目前並不急於探索能掙錢的商業模式。「現在談利潤太早,盛大手機基本以成本銷售,目前處於微虧狀態,至於何時盈虧平衡,取決於市場策略。」

然而,距此款手機推出不足半年時間,郭朝暉便棄果殼電子而去,讓盛大Bambook手機業務的發展情況受到關注。

據上海迪信通多倫多分店一名銷售人員介紹,目前店內盛大手機的庫存量已不多,平時銷量一般。在調查中,記者還注意到,盛大手機後續配套服務存在供應不足的問題。在上海,目前僅在膠州路有一處服務中心可以提供檢測和維修服務。

方興東分析認為,互聯網公司做手機,通常會將手機當作旗下互聯網應用的承載平台,把自己的意志強加給用戶,容易脫離用戶需求。另一方面,與百度、360、阿里巴巴等做手機的互聯網公司相比,盛大做手機面臨更大的挑戰,因為盛大旗下的受眾以遊戲用戶為主,缺乏海量的主流消費者組成的群體支撐。

「盒子」噩夢再降臨?

果殼電子旗下的主角盛大手機前景不明,而另一個主角——Bambook電子書,目前也正遭遇被邊緣化的生存困境。

2009年底,自盛大「盒子」計劃中止後,陳天橋為了繼續自己的平台夢,成立了果殼電子,並將目標對準了當時由亞馬遜Kindle熱銷帶動起來的電子書市場。同年10月底,盛大首款電子書正式開售。

易觀國際分析師黃萌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亞馬遜電子書因為審核問題一直未能進入內地市場,給包括盛大等在內的相關國產品牌留下了很大的生存空間。

不過好景不長。2010年,iPad上市,此後在以iPad為代表的平板電腦的衝擊下,國內電子書市場迅速由盛轉衰,相關公司也相繼陷入困境。

以漢王科技為例,去年11月1日,公司收盤價為19.79元,而今年10月31日,收盤價已跌至9.46元。伴隨漢王科技股價腰斬的是業績的大幅下降。在10月26日發佈的今年三季度財報中,該公司預計2012年淨虧損額為3500萬元~4500萬元,原因是電紙書產品收入減少。

與漢王科技類似,盛大電子書業務同樣有如「王小二過日子」。不過,果殼電子從未對外公佈過電子書銷量的數據。郭朝暉曾透露,電子書業務短期內仍處於虧損的狀態。

由於電子書整體市場日益萎縮,且公司電子書業務仍處於虧損狀態,上半年,坊間曾一度傳言盛大要關掉電子書業務。不過7月,郭朝輝在微博中反駁了上述傳言,表示果殼電子不會放棄電子書業務。

雖然電子書業務得以保留,但此次郭朝暉辭職後,又出現了關於果殼電子「分家產」的傳言:電子書業務將從果殼電子剝離,重新劃歸盛大文學旗下。不過,果殼電子內部人士否認了這種說法:「電子書還是會留在我們這邊運營。」不過該人士拒絕透露進一步的消息。

電子書和手機業務均前景不明,盛大之前一直準備推出的平板電腦,目前為止仍無聲無息。

在郭朝暉離開後,果殼電子下一步將怎麼走?會不會重蹈當年「盒子計劃」的覆轍?

方興東指出,盛大缺乏以免費為基礎的高黏度互聯網主流應用,以及忠誠用戶群體,因此無論盛大推何種終端硬件,都會受到制約。

無硬件基因的盛大,在平台夢的指引下,賦予了果殼電子生產硬件的使命,目前果殼電子方向不明,或許是早已注定的宿命。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9468

姬十三:果殼網在做什麼?

http://www.iheima.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7590
不知什麼時候起,互聯網界很喜歡 「初心」這個詞。

「科學傳播」是我們團隊的初心。

2004年我在《牛頓科學世界》發表第一篇作品,在這個領域,整整十年。果殼網的主編拇姬,從時評作者轉行成科學編輯,也有十年;COO姚笛,化學系畢業的互聯網人,六年前向我投稿而結識……四年間,各行各業背景的同事,為了這理想紛至沓來。那些跟我們好多年的網友,認的也是這個理。

對用戶來說,科學傳播這件事,本質是什麼?

我的答案是:把先進生活方式帶給一部分人。


無論是理性選擇一個化妝品,還是尋覓適合自己的健身方式,花時間練習巴氏刷牙法,通過最流行的在線學習資源提升自己……你都是在認知更先進的生活方式,改變自己。

作為一個創業者和科學傳播人,我的挑戰是,怎麼找到發展模式,同時保有初心。

一開始,果殼網想通過泛科學內容討論,構建一個社區。很快面臨問題:要選擇成為一個越來越大,用戶越來越雜的社區嗎?再大十倍又怎樣,如何變現?

歷史上看,無一倖免,高質量內容社區一旦開始快跑追求流量和內容變現,就離最初調性越來越遠。像果殼這樣有著強烈氣質的社區,會面對更大衝擊。我們真的甘心去做一個蕪雜的網站嗎?

試來試去很久,轉變思路。我們的答案是:不再單純通過加速擴大用戶量來變現,而是在內容的再開發和用戶集群價值上做深挖,精耕細作。

要實現有效變現,只靠堆積內容是不夠的,必須下沉到行業裡去。科學傳播尚未成為一個有效行業,我們必須找到具體行業。

去年初拿到B輪投資後,果殼開始部署下沉戰略。

首選行業是在線教育。從果殼社區孵化的子品牌「MOOC學院」,一年時間,聚集了在線教育時代最優質的一群受眾,成為全球在線教育內容的中文用戶入口,對接20多個國際在線教育網站,和部分平台建立戰略級合作。

我稱這個模式為「在線時代的留學」,接下來路徑不難想像。

用優質內容和社交媒體佈局低成本地獲取優質受眾,建立有勢能的品牌,再下沉到具體行業解決變現問題,這就是果殼的答案。作為一個科學傳播人,傳播方式更豐富了;作為一個互聯網創業者,看到的是以專業角度切入到細分行業的各種機會。玩法很多,豁然開朗。

面對的另一個問題:果殼的媒體屬性重,UGC不純粹,投資人不喜歡。

因為,很多時候,科學事實是反認知本能的。科學不是多數人說了算,不能靠投票轉發選勝負,堅持一條科學結論往往意味著挑戰日常認知。因此,果殼呈現出鮮明的價值觀,媒體屬性重。

工作上也越來越「重」:為了保證輸出內容的科學性,我們建立了專業編輯和外部專家隊伍;為了報導最全面的科研進展,要在科研領域深耕,對接打通和科研機構、高校、政府部門的關係;我們小心翼翼處理商業和市場項目,接每一個案子之前要判斷是否在科學上站的住腳,為此拒絕了大量合作。

但是這麼做下來,果殼成了一個受尊敬的、響噹噹的品牌。可能很少有一個初建互聯網品牌,能這麼高頻度地和國際機構、500強企業對等合作。一位品牌營銷前輩對我說,「果殼是個有稀缺性、氣質佳的品牌,有突出的人格屬性,佔據了一個品類,這很難得」。

氣質佳的結果是,用戶識別度高。社區裡有50萬用戶在聊美容護膚背後的知識和技術,30萬用戶的女性內衣小組討論「為每一個妹子找到最適合自己的Bra」……等等。這就是「科學在生活」。

氣質佳的結果是,網友和我們的精神聯結很強。去年開始,果殼嘗試將線下活動「萬有青年燴」開源化管理,效果很好,現在每週都有2-4場幾百人的活動在不同城市舉辦,完全由網友策劃、組織。在上海幾個學校試點的萬有青年協會,掛靠校團委,也穩定運營中。

因為品牌氣質佳,用戶識別度高,大量一線商業品牌積極找我們合作,今年這部分的預期收入很不錯。接下來我們會在品牌和粉絲經濟方向上試很多有趣玩法。

很多年的網友給我留言,

「你變了」,「你越來越像一個商人了」。

怎麼說呢,這就是當初選擇這條路必然要面對的改變啊。我開始認識到個人理想只有在企業理想同步實現之際,才值得尊重。

耐心看這些事慢慢變好,不再激動嚷嚷。

回到一開始談論的「初心」問題。因為在模式上選擇深耕,現在,我們有機會回到原點,來做一個有價值、有質感的科學傳播品牌。

在果殼「好大一盤棋」裡,「科學人」這個新品牌,不是改個名字和版式那麼簡單。從去年開始,我們和nature,science兩大國際學術刊物建立了合作關係,和全球科學媒體搶報導速度;增加直接對話科學家的文章比例;和中國科協嘗試合作「科學家與媒體面對面」項目,旨在打通中國頂級科學家與媒體的傳播通路,讓科學共同體聲音在第一時間不失真地傳遞給靠譜媒體。

很顯然,「科學人」這個品牌,是對《科學美國人》的致敬,我們將加大投入,向國際一線品牌看齊。這可能需要更持久的耐心,很多次實驗的推倒重來。「每片森林的家史中,都曾有火光閃耀」,一個網站的生態也是如此。

謝謝你們的一路同行。

鐵甲依然在。

來源:果殼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1885

果殼網姬十三:理想主義男人的商業化蛻變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4/0726/144460.html
沉寂許久的果殼網近期也有了大動作,大力推廣MOOC學院、成立「科學人」品牌、開發備孕利器「研究生」APP,果殼網正努力從泛科學社交網站向細分領域進軍,但2013年獲得B輪融資的果殼網盈利模式仍在探索。
 
進軍細分領域,從果殼網到MOOC學院
 
2004年讀博士期間,姬十三在《牛頓科學世界》發表了一篇關於猴子博弈實驗的文章,因為文字風趣幽默大受好評,從此姬十三在「科普」的道路上一發不可收拾,2008年成立了科學松鼠會,2010年成立了泛科學社交網站果殼網。儘管姬十三本人並不喜歡「科普」這個詞,他覺得這個詞太過「高高在上」, 好像老師在教育學生一樣,而果殼網的願景,卻是做一個可供所有熱愛科學的人交流的平台。
 
果殼網成立的最初兩年,姬十三因為自己的「理想主義」走了不少彎路。姬十三的團隊初心是做「科學傳播」,一開始,果殼網想通過泛科學內容討論,構建一個社區。這樣雖然用戶增長很快,但隱患卻很明顯,社區發展越來越大,但用戶也越來越雜,但對果殼網本身偏科普媒體的屬性來講,龐大的用戶群與變現並不對等。
 
空守著日益增長的用戶卻沒有辦法變現,這對獲得了摯信資本100萬美元天使輪融資以及300萬美元A輪融資的果殼網來說,並不是個好消息。
 
姬十三必須為自己的「理想主義」買單,因此,2012年果殼網開始探索商業化,尋求變現。除了果殼網的日常運營外,果殼網還與一些商業科技品牌合作,為他們講述品牌故事。2012年,這為果殼帶來了500萬人民幣的收入。姬十三預計,2014年這一數字將達到2000萬人民幣。
 
不過在2012年底,姬十三找到了自己更中意的模式,那就是MOOC學院。MOOC學院全稱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2012年,美國的頂尖大學陸續設立網絡學習平台,在網上提供免費課程,Coursera、Udacity、edX三大課程提供商的興起,給更多學生提供了系統學習的可能。
 
但姬十三第一次看到MOOC是一個機會卻是因為果殼網的一個小組,2012年底,有一位果殼用戶說想要申請一個MOOC小組,因為他自己就是一個MOOC課程重度用戶,已經拿到了二十多個證書,他希望通過小組聚集更多的人一起學習,這個小組用了短短幾個月時間就達到了上萬人。
 
MOOC真的有這麼大的魅力嗎?為了調研MOOC在國內的受歡迎程度,姬十三帶著一個小分隊輾轉北京的多家高校進行調研,甚至還和清華大學化工系的學生在宿舍裡共同住過幾天,就為了看看現在的大學生在大學校園裡都在做些什麼。經過一段時間的調研後,姬十三看到,除了國內不同地域存在教育差異,而國內的優質課程和國外相比也有較大的差距, 國內大學生願意通過MOOC的形式來學習自己喜歡的課程。
 
在姬十三看來,果殼做MOOC學院是偶然也是必然,因為MOOC學院的用戶群體和果殼網重疊度較高,而果殼的資源也開始全面向MOOC團隊傾斜,目前果殼網共有90多名員工,其中15人團隊負責MOOC學院,而果殼也在招募更多的員工來從事MOOC學院的運營和優化。MOOC學院子欄目很快搭建了起來,裡面接連引入了包括edX、Coursera、OpenLearning等多家平台的課程。姬十三將整個MOOC體系比作一個大學,edX、Coursera、OpenLearning等平台相當於一個個教學樓,而果殼網想要做的,就是這個大學裡除了教學樓其他的地方,具體來講,就是包括課程漢化、提供討論區等等。
 
做課程漢化也是源於一個偶然的機會,Coursera推出了一門非常受歡迎的課程《社會心理學》,很多用戶在果殼下面的討論區留言說「想上這門課程但是英文不好怎麼辦?」於是果殼網團隊試著翻譯了其中一段課程並把它發給了Coursera那邊,Coursera團隊很快給了回覆並將果殼網的翻譯版上傳到了網站上,這段課程在國內MOOC群體裡大受歡迎。這讓果殼團隊看到了一個新的機會,此後果殼團隊和Coursera開始了合作,Coursera的部分課程在上線前會先給到果殼這邊,果殼翻譯成中文後,中英文兩版同時上線,國內的用戶也可以和國際上的用戶同步學習課程。
 
目前果殼已經與超過23家MOOC平台還有大部分國內的高校達成了合作,免費為他們的課程提供入口,果殼MOOC學院上共有超過1500門課程,這些課程都是免費提供的,並且果殼還與聯合國、萬科等等合作推出了獎勵制的課程,完成相應的課程即可獲得一定的獎學金。
 
果殼的招牌線下活動「萬有青年燴」在姬十三看來也是為MOOC學院培養高校渠道。去年開始,果殼嘗試將線下活動「萬有青年燴」開源化管理,現在每週都有2-4場幾百人的活動在不同城市舉辦,完全由網友策劃、組織。在上海幾個學校試點的萬有青年協會,掛靠校團委,也在穩定運營中。
 
除了MOOC學院外,果殼近期還將媒體品牌「主題站」改版變為「科學人」,從去年開始,果殼和nature,science兩大國際學術刊物建立了合作關係,增加直接對話科學家的文章比例,同時和中國科協嘗試合作「科學家與媒體面對面」項目,進一步擴大影響力。
 
商業化一直是難題 MOOC學院能否破發?
 
果殼網雖然創立四年來取得了一定的知名度,但商業模式一直是個難題,主要原因就是果殼身為泛科學社交網站,且媒體屬性過重,做小眾圈子的媒體,盈利模式非常有限。究其原因:
 
1. 果殼網目前所做的事情大多屬於「科學普及」,科學普及沒有那麼強的時效性,也沒那麼強的用戶粘性,用戶主動登錄獲取知識的意願非常有限。
 
2. 科學普及涉及到許多敏感內容,比如「冬蟲夏草是否真的有效」、「轉基因食品是否應該被抵制」,如果引入商業化的內容,比如廣告,用戶會對其報導的客觀性和真實性存在懷疑,這對一家泛科學社交網站來講,無疑是自毀根基。
 
3. 果殼網的社交屬性主要體現在「果殼小組」,但果殼小組的內容是不可控的,用戶的屬性劃分也並不明顯,這部分用戶想要變現也非常難。
 
4. 果殼網需要多位編輯來維持網站的日常運營,人力成本比較高,目前果殼網的總員工數已達到90多人,其中有近一半員工在負責果殼網的日常運營、開發工作和商務化,另一半人員則在突破教育等新項目。
 
果殼網的難題它的小夥伴豆瓣和知乎也都在經歷,這三家網站的共同特點就是「文藝、清新、不掙錢」,果殼和知乎同為在線問答網站Quora的中國學徒,Quora的領導者是Facebook前CTO Adam D'Angelo,這家網站今年4月剛獲得了C輪8000萬美元的融資,估值達到了9億美元,但Quora到目前都沒有實現盈利,離IPO也是遙遙無期,而Quora的總員工數也達到了60多人。
 
豆瓣經常被貼上「慢公司」的標籤,在分析師闌夕看來,豆瓣的發展方向和盈利模式都在用戶的吵鬧聲中被定下了方向。豆瓣但凡想要深入社交領域的產品——如曾經深受重視的阿爾法城——都陷入庸碌無為,而只要是對興趣的延伸和挖掘——如豆瓣閱讀(讀書的外延)、豆瓣FM(音樂的外延)——卻又顯得張力十足。
 
果殼和知乎則為Quora的本土化做了不同的打算,今年6月剛獲得2200萬美元B輪融資的知乎繼續在在線問答社區領域深耕,目前仍在擴大用戶規模,在CEO周源看來,知乎目前還處於做大用戶價值的階段,盈利優先級並不高。Quora已經決定將在問答中插入廣告,而知乎聯合創始人成遠此前也表示,未來知乎也將以廣告盈利為主。
 
而果殼則選擇了另外一條路,下沉到行業,拼在線教育。有數據顯示,2014年在線教育市場將突破1300億元,其中成人教育市場佔比將最大,K12和職業教育市場未來具有較大潛力,2015年將超過1500億元。
 
果殼切入在線教育的點位於成人教育市場,選擇了高端職業教育領域的MOOC學院作為突破點,這和果殼網的「理想化」和「高逼格」屬性正好契合,但MOOC學院這個突破點的盈利模式未來還需要果殼團隊多加探索,因為它同樣並非「剛需」。
 
姬十三也表示,目前主要還是以積累用戶為主,而關於MOOC學院的盈利模式也需要在用戶積累到一定程度後再考慮。MOOC學院能否成為果殼商業化的破發點,還是未知數。
 
「理想主義」男人做商業化,其實是被「逼上梁山」
 
雖然很多人都會評論說,「姬十三越來越像一個商人了」,姬十三現在也更願意以商人的角色自居,但從「理想主義者」轉變為商人,姬十三走得並不輕鬆,更像是「逼上梁山」。
 
在2013年獲得了B輪融資後,對姬十三來講,商業化其實是一個必須加快速度的事情,「雖然團隊和投資人並未給我壓力,但我必須要對團隊和投資人負責。」果殼也開始加快了各種嘗試,包括開發新的APP「研究生」以及MOOC學院。
 
在姬十三看來,MOOC學院雖然和果殼網相比更容易盈利,但他其實還沒有想清楚盈利模式究竟該如何,「我們現在還在積累用戶的階段,既然大家都認定在線教育未來幾年必定會爆發,我們商業模式也會有很大的想像空間。」
 
姬十三現在更多地是作為果殼網的「精神領袖」,幫助團隊的新項目制定發展目標,拓展對外的合作,果殼的新項目「研究生」APP也是姬十三帶著小團隊到各個醫院去聊合作,「因為他們都更認我這個人」。談到和醫院的合作,姬十三也顯得有些疲憊,畢竟醫院是事業單位,很多問題都比較棘手。
 
創業四年來,姬十三也慢慢適應了商人這個身份,現在姬十三在團隊中主抓董事會溝通和資本關係、戰略和大方向、重點項目的突破以及品牌市場和政府關係,和果殼網COO姚笛一起,越來越熟練地回答這些問題「你們掙錢嗎、掙多少、怎麼掙?科學傳播和商業利益難道不衝突?」
 
果殼網的商業化重任主要壓在了果殼網COO姚笛身上,作為化學系畢業的互聯網人,姚笛在商業模式上比姬十三更有經驗,6年前因為投稿和姬十三相識的姚笛現在經常被問的問題就是「你們掙錢嗎、掙多少、怎麼掙?科學傳播和商業利益難道不衝突?」姚笛顯然比姬十三更擅長回答這些問題。
 
創始團隊
 
從早期創辦NGO組織科學松鼠會到現在拓展商業品牌果殼網,姬十三的身邊有著價值觀相同的一幫小夥伴,他們中不少人都有著高學歷,比如北大數學系博士、芝加哥大學生物學博士等等。
 
果殼網COO姚笛,6年前因為投稿和姬十三相識,作為化學系畢業的互聯網人,剛畢業就開始做「清風圍棋網」,姚笛在商業模式上比姬十三更有經驗,他也在果殼網商業化的道路上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果殼網主編徐來(果殼賬號:拇姬),此前曾在新京報任職,言辭犀利,也是一名資深的科學編輯。
 
果殼商務合作趙大偉,此前曾在新知客任職,做過5年的科普編輯,從果殼網創業初期便已經開始負責商務合作。
 
投資人評論:
 
國內某著名創投機構投資經理(應投資人要求匿名)
 
在線社區領域的發展前景毋庸置疑,Quora的成功也佐證了這一觀點,國內做在線社區較好的三家社區果殼、知乎、豆瓣在各自領域都發展地非常不錯,三家公司選擇的細分領域並不重疊並且各有專攻,這也保證了他們的模式別家公司難以複製。
 
但這三家也面臨著同樣的問題,第一,盈利模式較難找到;第二,細分領域的用戶畢竟有限,受眾不算大。如何調動這些用戶的積極性,維持他們的用戶粘度並建立屬於自己的盈利模式是三家公司最大的考驗。
 
果殼選擇MOOC學院作為突破點,我們較為看好,在線教育在未來幾年內將有較大的發展,果殼網如何在先期搶佔更多的優質用戶,是目前的重點。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7400

果殼網完成2000萬美元C輪融資:如何從泛社區到垂直交易場景?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4/1222/148513.html

i黑馬訊:12月22日,果殼網正式對外宣布完成2000萬美元C輪融資,本輪投資由教育科技企業好未來領投1500萬美元,果殼網原有股東IDG等跟投500萬美元,華興資本擔任此次融資的獨家財務顧問。這也是好未來繼領投Minerva大學、投資奇跡曼特之後,對在線教育的進一步布局。
 

\對於成立於2010年、起步於科學媒體和社區的果殼來說,自2013年4月從果殼社區孵化出在線學習社區“MOOC學院”以來,一直在在線教育領域尋求更縱深的發展,創始人姬十三也表示,看重的是好未來在教育領域的多年積累。

據果殼官方數據顯示,果殼網目前每月有2500萬用戶在社區中閱讀、分享、社交互動,擁有近300萬註冊用戶。“MOOC學院”目前有註冊用戶80萬,其中70%來自果殼用戶的轉化。

從創辦NGO組織到泛科學社區再到垂直領域的發力,姬十三正在完成由一個理想主義者到商人的轉變。“理想主義並沒有磨滅,但更多的是一個附加的東西“,姬十三說,”它應該以團隊的利益為導向,個人理想被放在里面,但不要把它蓋過太多的東西。“

他顯然更明白自己更擅長什麽、也更應該做哪些事情了。

對於MOOC平臺來說,一般需要強大的教育資源及資源整合能力,相比國外的同類型平臺,果殼並沒有其深厚的背景和行業積累,所以在對接20個全球國際在線教育項目、並與全球最大的MOOC平臺Coursera建立長期戰略合作後,他們更多的選擇做擅長做的事情——做內容、做用戶UGC,打造“MOOC社區”,並憑借於此,構建自己的優勢。

從選擇做重要的事到做擅長的事兒,這或許更符合姬十三的轉變內因。覺得理科重要,即便“文章總被語文老師念”,還是選擇讀了理科;覺得科學重要,才選擇一路讀到博士,並想要做一個科學家;但在畢業後不想忍受科研“一眼望到頭的生活”,選擇成為一名專欄作家,並由此創辦了科學松鼠會和果殼網——在這過程中用產品思維撰寫科學專欄、聚集用戶成為內容提供者,打造社區和產品。

“今天我依然認為科學研究很重要,但我不會認為我要做重要的事情。”姬十三認為,重要的事情不一定是自己擅長的事情,也不應該取代公司利益,“我現在選擇旁觀別人做重要的事情,而自己去做擅長的事情。”
 

用產品思維處理寫作

就像複旦大學的著名民間校訓那樣,“自由而無用的靈魂”,放在當時剛從複旦大學神經生物系博士的姬十三身上,再貼切不過。

帶著“成為一名科學家”的理想,一路攻讀到博士的姬十三在即將畢業的時候猶豫了:科研體系龐大到個人變的渺小,當時姬十三的研究方向為“人腦前額葉皮層第六層的錐體神經元在某些刺激情況下的放電模式”,如果不能成為非常頂級的科學家,他所做的就可能就是永遠在這個小方向里徘徊,“那樣的生活一眼就能看到頭”。

從研究生開始,姬十三就開始向媒體投稿,用輕松的文筆和好玩的故事將枯燥的科學知識寫出來,在圈子里小有名氣,因此,姬十三決定試試別的生活——成為一名專欄作家。

同樣是專欄作家,姬十三卻做了跟別人不一樣的事。當時是2004年,所有的科普寫作都是長文章,新聞系女朋友也不愛看。姬十三開始琢磨:應該把文章做成什麽樣,才能讓姑娘們看?在發現姑娘們都愛看專欄文章後,姬十三又想,對於當時基本為電影音樂的媒體專欄來說,科普文章寫成什麽樣才能變成專欄?

從產品的角度,姬十三開始嘗試把科學文章寫成800-1000字,用半年時間慢慢去調整文章的篇幅、結構和語言,使其放在音樂、電影專欄上不會顯得突兀,甚至包括文章放在雜誌、網站上會有哪些區別。正因為他站在媒體和用戶的需求上去寫文章,他的文章開始變成需求,他也因此認識很多媒體編輯。

對於許多科學寫作者來說,他們更多的只寫一種類型的文章,根據自己的興趣來寫作,和媒體交集比較少。兩方面人都比較熟悉的姬十三,開始把媒體和專業寫作者拉成一個群。人多了之後,大家逐漸變成一個群體,以姬十三為核心的科學松鼠會也隨之成立。

當時姬十三已經從上海來到了北京,並在一個外企找到了一份編輯的工作。工作之余,他把在媒體上發表過的作者文章放到網站上,因為人多,所以更新頻繁,很快就成為當時有影響力的科普群體。

姬十三也隨之辭職,並註冊公司,想要將松鼠會通過公益機構的運作模式來維持運轉,即找到基金會資助。但他很快發現,基金會評審並不認可科學松鼠會的“錦上添花”。他開始尋找新的模式。
 

創業早期的教訓

摯信資本這時找上門來。他們當時想投的是科學松鼠會,幾番糾結之下,為了不讓投資方被“千夫所指”,姬十三決定重新做一件事情,把商業和公益分開,並拿到了摯信資本的天使投資。2010年,果殼網上線。

和科學松鼠會的強烈媒體風格不同,果殼網分為十五個頻道,每個頻道有一個編輯負責處理,更多的帶有自己強烈的主編印記。因為內容的獨特性和專業性,果殼網影響力起勢很快。2011年日本地震時,憑借及時、角度新穎的文章,大量填補了互聯網這方面內容的空缺,作為一個品牌,果殼逐漸被更多的用戶所熟知。

果殼發展路徑,與早期的豆瓣相似。它們都是先分頻道做內容,依靠專業豐富的內容打造品牌、吸引用戶,進而做社區、小組等,甚至連名字都有相似之處——沒有那麽具象,很難去定義它的範圍和屬性,可以獲得彈性更大的延展。

讓現在的姬十三去回憶早期的創業經歷,他坦言,初期走了不少彎路。雖然他擅長做內容產品,但當時因為對互聯網產品當時並不是特別了解,所以在一開始就選擇招了十幾個編輯,進行專業培訓,讓每個人負責一個版塊。“現在回想起來,這個模式可能不對,如果當時選擇主打幾個品牌和欄目,就不需要那麽多人,壓力也會那麽大。”姬十三說,如果不是摯信資本馬上投資了 A輪,他們甚至可能撐不下去。

包括在人員單配和團隊管理上。姬十三當時不知道如何判斷產品經理和技術負責人, 大部分都是朋友介紹過來的,難免需要進行反複磨合和溝通。現在,姬十三自認“很難去承擔那麽重的管理”,選擇把大部分內部管理交給COO,自己專業於資本、戰略、品牌。

雖然“前兩年一直在教學費”,但也做對了一些地方。過去沒有人在互聯網上用產品模式做跟科學相關的媒體和社區,用戶對此有需求。他們踏在了正確的方向上。

在媒體的強烈品牌屬性下,果殼網陸續與多家企業達成了合作,通過媒體品牌幫助企業推廣自己的形象和品牌,今年這項收入達到2000萬。
 

從泛社區到垂直交易場景

對於一個泛社區來說,很難構建一個具象的場景,從而獲得交易。這是豆瓣、知乎所遇到的瓶頸,也是果殼在成立兩年後面臨的問題。

相比知乎、豆瓣相對大眾的屬性,果殼與之不同的是,它是一個帶有強烈氣質的網站,很難變為一個特別大眾的產品。擺在果殼面前的有兩條路:要麽放棄長遠氣質,要麽放棄變為大眾產品。放棄大眾產品也就意味著放棄了大流量,無法在某種程度上成為議價更高的產品。

“我前兩年完全不想這件事情的,我又不懂。“果殼成立兩年後,姬十三開始感覺到了來自商業模式和業務模式上的瓶頸。果殼所輸出的強烈價值觀,反而變成了限制它發展的原因。

姬十三開始嘗試做離錢更近的事情。“移動互聯網出來之後,和PC時代很大的區別是市場越來越細分,過去在PC端一個用戶能賺幾毛線,現在可能一個用戶就能賺幾百甚至幾千塊錢,所以你需要做更重、更細分的事情。”

他們試過很多方向。當時有人覺得果殼可以做兒童科學輔導班,開過幾期後,發現這件事和公司團隊的能力相差太遠,是完全突通的一攤事,放棄了;也試過果殼學院,視圖打通哥哥學校之間的學科討論,最終也行不通。2013年1月,在拿到B輪融資後,姬十三得出了結論:得做有交易場景的事情,下沈到具體行業中去。

2013年夏天,果殼推出了MOOC學院。它起源於2012年果殼小組“MOOC自習室”,經過半年多的發展,逐漸成為全網最大的小組。看到它的旺盛需求後,姬十三決定推出一個產品迎合它的需求。

MOOC學院一開始和豆瓣圖書的模式很像:豆瓣鏈接卓越、當當、京東的圖書鏈接,用戶在豆瓣里寫點評,MOOC學院則是用戶在全球上課,在果殼寫點評、筆記,進行討論,幫助用戶做決策,同時延伸到學習資料獲取和翻譯社群建立等。姬十三對MOOC學院的定位是“學習資料的點評和獲取”。

在這兩年和越來越多的全球MOOC平臺取得合作後,姬十三想要打造MOOC學院為中文學生學習全球在線教育內容的最佳平臺,在這個過程中實現一站式服務,未來可能會做到在線購買,用MOOC學院的證書和外企工作進行打通等,進一步凸顯它的價值。這個工作雖然目前只完成了一小步,但姬十三認為:“這個事情是能看得到的”。

移動端的MOOC學院也在進行中。移動端不只是PC端的遷移,而是會有更多方面的嘗試和創新。“在線教育整個還是一個探索中的大行業,大家都認可互聯網改變教育是遲早的事情,但這個浪潮什麽時候到來?你是浪潮還是被拍死在沙灘上的前浪?這個沒有人知道。但只能賭這個大方向,這個還是值得賭的。”姬十三說,他們未來還會嘗試更多的新玩法。

在果殼內部,有一個創新機制。除去不到一半做果殼網的人,另外三分之二在做和教育相關的事情,還有三分之一負責提想法、試項目,他們失敗過很多產品,但也因此發展出許多產品——MOOC學院、“知性”App、“小蛋”空氣凈化器等都因此而來。他們還在快速試錯,嘗試更多的可能性。


本文為i黑馬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侵權必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4672

果殼:在科學和商業間尋找大勢

2015-01-26  NCW  
 

 

SNS社區如何在用戶情感依托變淡之前謀求轉型,以“謠言粉碎機”著稱的果殼網試圖從在線教育中尋找出路◎ 財新記者 王歆慈 文wangxinci.blog.caixin.com 2014年12月22日,成立剛滿四周年的果殼網宣佈完成2000萬美元的C 輪融資, 除了IDG 等原有股東跟投,中國教育企業好未來(NYSE :XRS)作為領投方砸出1500 萬美元,將果殼網納入其在線教育行業的布局當中。

對於互聯網上的年輕用戶而言,經常以“謠言粉碎機”身份亮相的果殼並不陌生。2014年反腐大興,官員貪墨頻頻 曝光,網上曾流行起了一篇帖子——“1億元鈔票需要多大房子才能裝得下”,而該帖出處,正是果殼網,只不過,這篇內容是果殼在2011年以趣味科普的心態發表的,並非指向貪腐官員。

果殼網CEO 嵇曉華告訴財新記者,2010年成立的果殼,作為一家企業來說,一直都“ 離錢太遠”,MOOC 學院是果殼找到的首個有力的商業模式,而之所以選擇在此刻融資,也是覺得目前正是果殼在線教育被市場逐漸認可的節點。

“ 離錢太遠”,或許正是大家喜歡果殼的原因之一,但大家喜歡,並不能成為一家企業“ 走得長遠” 的支撐。在商業文化的衝擊下,“ 飯否”“ 譯 言”“BlogBus”這些極具氣質的小而美產品漸行漸遠,果殼若無法突破小衆瓶頸,尋求可持續的商業路徑,那麼它的生命最終也只能在“小而美”中定格。

姬十三坦言,直到2013年拿到B 輪融資,果殼才慢慢摸索出機會得以“ 像一個真正的商業公司那樣去戰鬥”。

果殼初探商業

姬十三本名嵇曉華,生于1977年,30歲 博士畢業才離開學校的他有著深厚的生物學功底,卻走上了一條自由撰稿人的道路。本著對科學的熱愛,他與一群有著不同專業背景的科學愛好者成立了果殼網的前身“ 科學松鼠會”,一個旨在大衆科普的公益組織。

經過兩年發展,科學松鼠會的品牌逐漸響亮,但是NGO 模式在中國的發展前景卻不容樂觀,缺乏資金、人才,連註冊登記得到合法身份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2009年底,有風投找到姬十三,希望能將松鼠會商業化運作。但彼時的姬十三並不想把一個公益品牌變成一個商業機構,輾轉半年,最終他決定把公益機構保留下來,從中分出一批人,做一個新的品牌,做一些商業化的事情。給果殼帶來首輪天使融資的是摯信資本的鄭慶生,他通過豆瓣給姬十三發了“ 豆郵”,兩人見面吃了一頓飯,談成了這件事情。

鄭慶生能得到姬十三的首肯,與摯信資本的背景有關,摯信資本是一隻特別關注文藝青年氣質創業的基金,除了姬十三和他的果殼網,摯信還投了文藝烏托邦的豆瓣、為年輕人規劃旅遊路線的窮游網、雕刻時光咖啡館,以及後來的單向街書店。姬十三覺得這些公司具有非常相似的氣質,所面對的人群,也都是社會中的亞文化群體。

“ 後來我才知道,在過我們項目的時候,摯信資本內部還是挺有爭議的。

大家都問:商業模式是什麼?後來是他們老大李曙君拍板說:‘ 如果這個機構過兩年變成一個社會企業,我們也認了。’”姬十三回憶說。

雖然拿到了投資,2010年的創業環境可不比現在,隨手在網絡上都能搜索到大把創業資訊,果殼成立的頭兩年,走了不少彎路。

果殼的初創團隊大部分是科學松鼠會的成員,大家都是本著試試看的心態,與姬十三共同建立了果殼網,但多數還 在外掛有其他職務,並未完全投身到這個創業項目中來,其中包括了果殼的另一名聯合創始人和現任COO 的姚笛,也是姬十三的本科校友。在成立一年多後的2012年初,由多人“兼職”組成的果殼團隊遇到了挑戰:由於對未來發展信心不足,流失了一大批核心骨幹。

“ 那時有50多個人,對於創業公司來講不算小。但企業管理、運作稍微有點混亂。而公司的很多決策,也不是特別符合商業規律。” 姬十三說。

2012年下半年,投資市場突然變差,果殼也開始面臨資金問題。“ 當時 有兩家VC 要投資果殼,但是有一家在最終協議簽字前一天不幹了。”姬十三壓力很大,公司賬面上的錢只夠維持運轉幾個月。

當時果殼有一個收入來源——幫助一些科技類商業客戶做傳播上的解決方案。比如汽車類型的品牌,它們可能會在其他媒體投放廣告說自己的大氣豪華,但同時也需要果殼網來替自己向受衆講一講發動機的原理、引擎的故事。

但果殼也並非飢不擇食。當林志穎在微博上推廣其公司開發的有著“ 逆生長”功能的膠原蛋白飲品時,果殼網的“ 謠言粉碎機”欄目直接炮轟林志穎是在誤導公衆。

姬十三的態度很明確,品牌傳播服務只是生存的必要妥協,但是必不敢賴以為生。“科學有其中立性,我們現在敢於對很多企業說NO,是因為我們有投資方的錢作支持。但如果五年之後依然這樣,就會有問題。”他認為,科技品牌傳播服務只能作為補充,從長遠來看,還需要下沉找到更有力的商業模式。

下沉產品

在這種想法的驅動下,果殼開始謀求蛻變。2013年年初,果殼拿到由IDG 領 投的B輪融資,想法終於得以付諸實踐。

而這也使得果殼與原本有幾分神似的知乎走上了兩條不同的道路。

這裡有必要提一下兩家公司的歷史。果殼與知乎正式上線的時間分別是2010年11月和2010年12月, 幾乎就是前後腳。剛上線的時候,兩家公司存在模式上的差異,果殼有點類似今天的“ 新媒體”,模式是主動撰稿生成內容,再吸引用戶;而知乎則更像中國版的Quora(美國問答社交網站),即先憑借社區化平台建立賬戶系統,再通過問答社交讓用戶自己成為內容來源。

大家之所以喜歡拿果殼與知乎進行比較,是因為兩者有著相同的氣質,也確實做過許多類似的事情。兩家公司都成立于2010年, 回顧來看,2010年前後,正值諸如張悟本“ 吃綠豆治百病”的偽科學大行其道,內容從生成到發佈的門檻極低,網絡用戶急需一個能在此環境下辨別真偽的解決方案。

這時,果殼效仿美國Discovery 頻 道“ 流言終結者”的模式對謠言進行證偽,知乎則是通過用戶專業領域認證的方式,對回答內容的可參考性做出了保證。當時可以看到一個現象:許多明星級用戶,既為果殼撰稿,又在知乎上貢獻回答,兩者都在做一件事——在知識普及領域建立公信力。在這樣的“ 歷史機遇”下,果殼與知乎被劃入了同一陣營,互為對手,也相互比照。再加上兩者有著非常接近的融資節奏、較大的用戶覆蓋重疊,且果殼在成立最初也多少帶有些博客社區的性質,一度有不少用戶把果殼和知乎當成了兩款有著共同基因的產品,其源頭所指,正是在2010年3月首輪融資就達到8600萬美元估值的Quora。

直到2013年年初果殼拿到IDG B 輪融資,兩家公司“分道揚鑣”的序幕才正式拉開。知乎繼續本色出演,一如既往地緊跟Quora 步伐。而果殼,則迎來了它的第一個商業化下沉產品——MOOC 學院。正是這個于2013年7月上線試驗性產品,改變了果殼今後的命運。

MOOC 學院的前身其實是果殼網下一個在線學習興趣小組,由於內容成長較快,用戶活躍,果殼決定將其剝離出來做一個獨立的社區產品。在學院成立之前,果殼花了半年時間進行調研和籌備,曾在全國範圍找大學生一對一喝咖啡,詢問需求。根據當時調研的結果,在校學生都有一個普遍需求,即希望能瞭解其他院校的學生是怎麼上課的。果殼建立了一個以課程為單位的社區產品——“ 果殼學院”,將全國各地的大學生用戶,按課程分類收攏在一起,形成一個學習討論平台,但實踐之後,效果並不理想。

為此,姬十三帶著幾個產品經理來到大學校園,跟學生一起體驗學習生活,最後得出結論:“ 在中國校園里,往往在每個小群體里都會有一兩個學霸,每個學霸能覆蓋好多個寢室,抄作業、提問都可以找他們。”姬十三認為,並非是中國學生不樂於分享學習心得,而是在中國特殊的校園環境下,學生有更便捷的獲取他人學習經驗的途徑,基於學校課程的線上學習討論很難推進。

於是,果殼將這種學習討論社區與開放式網絡課程結合,成就了後來的MOOC 學院。與TED、哈佛公開課 這些傳統網絡公開課不同的是,果殼的MOOC 學院開課時間有限制,有點兒像學校的學期,錯過就得等下次,課上還會有很多小問題,用戶必須答對問題才能繼續上課,有點兒像遊戲通關。另外MOOC 有作業,有截題時限,有期末考試,通過考試會給用戶一張證書。

一個屬於果殼的在線教育模式終於成型——這對果殼來說,其更重要的一層意義在於找到了一種可持續運作的商業模式。目前MOOC 學院擁有80萬註冊學員,主要用戶群體是大學生和工作三年內的年輕白領。2014年9月,果殼與世界最大的MOOC 平台Coursera 建立了戰略合作關係,此外還對接了全球超過20個國際在線教育項目。

有了MOOC 學院的果殼,走起路來心裡踏實了,後來還用同樣方法炮製了兩性社區“ 知性”,和投資智能產品“ 小蛋空氣淨化器”。不過總體來看,MOOC 學院仍是目前果殼下沉產品中最成功的案例。姬十三自己也說,未來果殼商業化的部分,將以在線教育作為主要方向。

現在果殼的公司理念,也從原來的“科技有意思”,又分支出了“改善人與知識的關係”,前者涵蓋了果殼網、華語科幻星雲獎、菠蘿科學獎等科普內容,後者所代表的則是如MOOC 學院、小蛋淨化器這類能對人們生活產生直接影響的下沉產品。姬十三介紹說,目前這兩部分在公司中的員工占比差不多是1 :1。

SNS 的共同課題

回過頭來看,MOOC 學院最後功成出自當時的一次試驗性項目,其實這種項目試驗的機制早在2012年就已存在於果殼:員工有想法,可在不影響主營業務的情況下,申請經費和資源,展開試 驗。華語科幻星雲獎、菠蘿科學獎,都是此機制中的早先產物。這些項目雖也深得用戶喜愛,但若論商業價值,則遠 不及MOOC 學院。如果說果殼項目試驗的目的,是為了找到一個比起主營網站更加可持續的商業模式,MOOC 學院也是在不斷“試錯”後得到的成果。

不過,整個過程看似偶然,卻也存在一定必然性。假如果殼網並非以科學知識普及為核心定位,就不一定會優先去考慮做在線教育的嘗試;假如果殼本身不是一個主動內容製造者,而是像知乎一般主要由用戶生成內容的社區,那也未必會選擇向用戶提供大型開放式網絡課程作為其在線教育模式;假如果殼原有內容並非以科技作為內容主導,那麼也不一定能夠在幾年時間里積累下一批求知欲旺盛的網絡用戶,更不必談能夠如此輕鬆地將大量用戶導流至學院平台。

SNS 社區如何有效地在用戶情感依托變淡之前謀求轉型,是最近兩年各類大型互聯網社交平台都面臨的一個問題。有多金者如Facebook,可以直接砸錢收購Instagram、Whatsapp,但對於像果殼、知乎、豆瓣這樣略小衆的SNS 社區,如何結合自身現有的內容積累和用戶特徵,定制新產品、新功能,或許是比起斥資收購而言更好的生存之道。

現在的果殼,當然沒有像當初李曙君所說的那樣成為一家社會性企業,果殼確實離錢更近了,但姬十三說這並不是自己放棄了理想主義,只是把理想主義藏在了心裡。他告訴財新記者一個小故事,曾經與堂弟談天,聊到自己非常恐懼死亡,後來一路求學,志在解開生命的真相。但隨著心智的成長,有一天姬十三突然領悟到,對待這些問題,“自己可以做一個科學的旁觀者,而非第一線的研究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9261

知乎與果殼:情懷之下,只有無奈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6/0524/156047.shtml

知乎與果殼:情懷之下,只有無奈
廬陵子村 廬陵子村

知乎與果殼:情懷之下,只有無奈

情懷終究是情懷,在現實面前就是很無奈,也很蒼白。

黑馬說

共享經濟近幾年成為極具發展潛力與想象空間的“抓手”,知乎和果殼作為國內的兩大知識共享社區,一直被眾多媒體關註,但其變現模式一直廣受質疑。在理想通往現實的道路上,二者還面臨著種種困局。

文|廬陵子村

5月14日,在知乎舉辦的第三屆 “鹽 Club” 上,創始人周源現場發布了一款知乎的新產品——“知乎 Live”。無獨有偶,僅幾天後,果殼旗下的在行也推出了一個輕型應用,叫做“分答”。因為兩款產品都是「知識共享」與「知識變現」的探索,一時間在科技行業內引發了廣泛的熱議。

其實,知乎和果殼作為國內的兩大知識社區,推出至今即一直被眾多媒體關註,而它們常被受質疑的也是“如何變現”的話題。如今,它們推出的產品正是“一次有關內容變現的實驗”,引發廣泛傳播和熱議也順其自然。

那麽,Live與分答,這種「知識共享」模式能走多遠呢?而知乎與果殼,作為國內最大的兩個知識社區,能否走出商業化的困境呢?今天,作為這兩大社區較早期的用戶,也談下我的看法。

Live、在行與分答:知識共享的瓶頸

近幾年,日漸火爆的共享經濟成為極具發展潛力與想象空間的“抓手”。例如,Uber和Airbnb分別為出租車業和酒店業帶來了沖擊性的改變,也讓我們看到了共享經濟在可持續商業模式構建上的可能性。

在這樣的背景下,知乎推出了Live,果殼推出了在行以及分答,三者均是以“知識”作為“標的”的有償共享經濟模式。這對於各行各業的專家而言,無疑是一個非常好的平臺,因為他們可以利用自己的閑余時間將“知識”變現。最關鍵的是,“知識”不再只在學校以“學費”的形式交換而來體現它的價值,而是已經開始進入“市場”進行交換,接受市場的“定價”了。

說實話,無論是Uber和Airbnb這種物資資源共享模式,還是Live與分答、在行這種知識資源共享模式,她都真正發揮了“互聯網+”的作用,解決了社會資源不平等、信息不對等等問題。所以,從“理想價值”來說,共享經濟是值得肯定的。

但是,“理想”並不等於“現實”。經濟社會是由“人”主導的,而不是“資源”。任何“資源”交換,都離不開人。而“人”恰恰是最不守規矩的一類“物種”,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和“利益”,每個人每天都在為自己的利益“博弈”。所以,在這麽複雜的經濟社會下,共享經濟幾乎無法左右到“人”。

知名IT評論人Keso在《分享經濟的邊界》一文中表達了其對分享經濟的看法。他認為,“兩方面的因素綜合作用,將導致分享經濟很快就抵達它的邊界。其一是受益於分享經濟,越來越多的人會更願意購買資源的使用權,而不是購買資源的所有權,這將導致不再有可供分享的物質資源;其二是人的趨利性導致職業化服務提供將逐漸擠出業余化服務提供,謀生者擠出分享者,在此過程中不斷降低成本以最大化收益。”

無疑,Keso說到了點子上。事實上,共享經濟的代表,Uber和滴滴現在的很多司機就已經是“職業化”的了。我們現在做快車或專車,也很難見到“利用閑暇時間拉個活的車主”了。而且,頻發的“專車司機犯罪事件”,也說明了“劣幣逐良幣”這一推論(當然,這里面還涉及到平臺審核、監管等問題)。所以,你會發現,我們現在看到的共享經濟平臺,其實已經背離了其“初心”——盤活社會閑置資源,激活經濟剩余。而且,其不僅沒有達到最初的目的,還帶來了一些列新的問題——審核、監管、安全等。

所以,基於這個邏輯,我們再來看Live、在行與分答。這三個產品中,在行是推出最早的,也是最成熟的了。果殼剛推出它時,同樣引起了一輪廣泛的熱議,而且也的確吸引了大量的各行各業“行家”入駐出售自己的“時間”。但是,時間一久,“行家”能出售的時間就非常少——我好幾位入駐在行的朋友,現在基本不會應約見面了。他們給我的解釋是,剛開始是因為“好玩”,所以能擠出一點時間應約聊聊,但時間久了,好奇心沒了,也就沒有“擠時間”的動力了。

而除了“行家”沒有時間這一因數,其實還有一個關鍵因數——付費。無論是在行,還是Live和分答,它們都要求“求知者”向“分享者”付費。但是,“分享者”一般屬於某一領域的“專家”,本身就是“精英人群”,而“求知者”一般屬於普通從業者。前後兩者的收入對比就很明顯,現在要求一個普通從業者向該行業精英人士付費“購買”知識,其實對於大部分普通從業者而言,很難。況且,中國人對於知識本來就沒有付費習慣。

所以,可以想象,Live、在行與分答其實到最後很難成為周源和姬十三想要的樣子。正如Keso所言,“(在行上)如果真的有行家通過頻繁密集地出賣時間賺到了錢,我估計它就變成了另外一種東西,既不是分享經濟,也不是工作平臺,我也不知道該叫它什麽,我只知道它一定會被心理按摩師、情感專家、創業導師、職業規劃師、養生大師之類的萬能行家占領。”

知乎與果殼:情懷之下的無奈

作為知乎和果殼的早期用戶,我確實很喜歡這兩個平臺。他們有別於微信的熟人綁架,也有別於微博的信息龐雜。他們是一種陌生人之間以知識交流為主的平臺,一定的去中心化機制,使得社區用戶之間相對平等。

而且,無論是知乎還是果殼,他們都在限制用戶”營銷行為“。雖說知乎一直有大V違規參與,但一旦被發現營銷行為,知乎都會毫不留情處理,甚至封號。當然,這一點果殼也是,至少至今我都很少有聽過其平臺的“營銷案例”。

顯然,在產品層面,知乎和果殼是非常有“情懷”的,這種“情懷”也已經註入了它們的社區管理之中,甚至用戶心中。

不過,我們跳出來看,知乎和果殼終究是一款商業產品,它們需要商業化,需要盈利。也只有這樣,它們才可以實現更大的發展和上升空間——哪怕靠投資維持運轉,也需要給投資人看到投資回報。當然,這一點周源和姬十三也都很清楚。所以,這幾年知乎和果殼都有在嘗試商業化。

“在行”之前,果殼網先後推出了慕課、小蛋空氣凈化器、備孕App“研究生”,兩性交流App“知性”、一個美容的App等。說實話,這對於一個創業公司而言,短時間內推出這麽多產品,已經很多了。

“現在回頭看創業初期,主要的問題還是自己完全不懂創業,走了很多彎路。”姬十三在接受《南方日報》記者采訪時坦言。他還表示,果殼網內部有一個創新孵化池子,還成立了創新委員會。“任何人有好的點子,只要通過創新委員會通過,都可以嘗試研發。”顯然,果殼對於商業化的渴求可想而知。

同樣,知乎在“Live”之前,也有諸多商業化嘗試。2013年12月,知乎在美團網上發起了《創業時,我們在知乎聊什麽?》的出版眾籌計劃,限額1000人,每人花費99元就可以成為圖書的“聯合出版人”,獲得封面書皮上印有自己署名的典藏版圖書。此後,知乎陸續集結出版了其他書籍。有意思的是,通過眾籌初版,知乎和用戶也並沒有獲得高額收益。

眾籌初版,這是知乎推出值乎、Live之外比較有影響力的產品了。而除此之外,知乎就是有一些廣告產品,比如 banner 廣告,以及知乎日報的「這里是廣告」欄目。不過,知乎一般會對廣告會有明確標註,這應該是知乎擔心影響用戶體驗的折中做法。但這種廣告模式則顯得很單一,而且盈利空間不大。

誠然,這幾年過來,知乎和果殼一直沒有找到合適自己的商業模式。從廣告到眾籌出書,再到現在的“知識變現”,都很難真正支撐起這兩個平臺的未來。甚至,前面分析的“知識變現”模式,隨著“劣幣逐良幣”的趨勢,也將影響到社區的用戶體驗,而這又是周源和姬十三不想看到的。

所以,知乎與果殼,要想守住“情懷”,又實現“變現”,真的很難。因為,情懷終究是情懷,在現實面前就是很無奈,也很蒼白。

(註:本文作者@廬陵子村,微信公眾號:科技茶館(ID:kejichaguan),關註商業變革和科技公司,微信:lulingzicun。)

知乎 果殼 商業模式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746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