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創意回春 品牌革新攻防戰

2011-12-1  NM

第九屆《壹週刊》品牌第壹大獎,經讀者一人一票,選出十八個至愛品牌。 第二年於即食時裝界別突圍的H&M,早前與意大利名牌VERSACE合作,推出限量衣飾,掀起搶購熱潮,成為城中熱話。百年老字號位元堂,為革新 不惜改商標,並加強中醫診症服務,為客煲製藥包,迎合年輕顧客群,帶領品牌首次上榜。此外,今年特設創意本地品牌大獎,頒予開業五十五年的美心集團,在第 二代接班人伍偉國帶領下,展開長達十年的改革攻防戰,推出各式各樣的新品牌及餐廳,用創意戰退老化。

美心新舵手 十年抗戰
這天,相約美心集團主席兼董事總經理伍偉國訪問兼影相,他指定要到尖沙咀文化中心地下的Cafe Deli and Wine,而非美心酒樓、快餐或西餅。午飯時間,Cafe坐滿客人,在附近工作的客人余先生這星期已幫襯第三次,「以前呢度係美心快餐,啲位好窄,食得好 急,好少嚟,依家座位闊咗,裝修好有屋企feel。」記者告訴他Cafe也是美心旗下,他即驚訝道﹕「唔怪得啦,我認得收銀個阿姐。」店鋪前身曾是美心快 餐,之後改為咖啡店Starbucks,由於人流較少,生意一般。今年初,改裝成cafe,座位減少,生意額卻急升一倍。 新餐廳刻意與美心「劃清界線」,伍偉國笑言,這是公司的新策略:「同一個焗豬扒飯,快餐賣三十幾蚊,呢度賣五十九元,貴成一倍,但環境唔同咗,呢度賣 life style,客人覺得值得,留下好印象,先知道屬於美心,反而會加分。」

「三把火」燒足十年
今年四十一歲的伍偉國,是集團創辦人伍舜德孫兒。新官上任三把火,伍偉國這「三把火」,燒足十 年。二千年接手公司時,集團以經營中菜、快餐及西餅業務為主,形象傳統、老化,「年輕人唔會行入來,一定要變﹗」早於九八年,他已說服祖父,開設一中一西 兩間餐廳,小試牛刀,包括又一城的「又一棧」。「個位原本想做北京樓,又係紅色金色裝修,唔係唔好,但客人會覺得食咗幾十年都係咁﹗」伍偉國於是組織一個 全新的創意隊伍重新設計,又親自帶領管理層及廚師到外國考察,之後開設西餐廳eating Plus(已結業),「美心旗下嘅高級西餐廳,侍應打煲呔著恤衫,我要新餐廳侍應著黑色T恤,兼可以戴耳環,當時有好多反對聲音,連爺爺都唔係好接受。」 不過,兩間餐廳第一個月已賺錢,「證明我係啱嘅﹗反對派即刻收聲。」伍偉國笑說。 近年,美心陸續推出多間新餐廳,除了Deli and Wine,還有Simply Life、八月花(廣東菜)、白玉蘭(上海菜)等,主要針對二十至四十歲的顧客群。現集團有三分一生意來自新業務,伍偉國坦承,發展太快,要「㩒一㩒」, 其中有員工提議開設時下流行的乳酪店,就被他否決。「Idea幾好,我個仔都鍾意食,但坊間嘅乳酪店分別唔大,五年後仲會唔會流行?入大陸又得唔得?如果 我係細公司就會試,大公司開鋪要好多後勤配合,成本好大,唔值得試。除非有潛質開夠二十間,否則唔會考慮,要先做好品質控制及人力資源的配合。」

狠心換血求變
改革期間,最大難題是人事。「以前公司人事好官僚,好多做咗幾十年嘅員工、主管,習慣接受指令,覺得多 做多錯,一樣嘢幾十年都無問題,點解要改?大學生唔鍾意入來,請十個走九個。」換血無可避免,部門主管更「全部換過」。現負責七個部門的總經理全部外聘, 部分來自麥當勞、星巴克等,有的更以高於市價兩成的人工挖角而來。對於舊主管,則盡量安排調職。伍偉國指自己的管理方法,六成西式四成中式。「如果全西式 管理,唔理做咗幾耐,無用即炒,但中式管理就可以俾機會,調去較適合嘅位置,一定有唔開心,但至少仲有份工。」 為改變守舊的文化,伍偉國要求主管每年提交一年及五年計劃,計算工資、租金及食物成本等。開會時,有問題要呈報,一定要同時提出解決方案。「問題個個都識 講,我要逼佢哋諗埋解決方法,再一齊討論。」伍偉國說。

量力而為 唔熟唔做
伍偉國九二年加入美心前,爺爺伍舜德曾安 排他到文華東方做侍應,又做過運輸工人,學習從員工角度思考。伍舜德○三年過身前,兩爺孫每星期見三次面,既傳授公事,也教做人,「最記得有次一齊搭的士 返屋企,司機收多咗幾蚊,爺爺無出聲照俾。之後我問番佢,佢話唔一定次次要你啱晒,有時唔出聲,但睇到一個人點處事。」美心英文Maxims意思是「格 言」,創辦人亦為後輩留下不少座右銘,伍偉國說最受用是「量力而為」,「爺爺話過,賺錢有無限機會,但有冇能力做到呢?好多人搵美心合作,如去溫哥華發展 飲食,甚至地產項目,但我哋想專注啲,唔熟唔做。」 不過,伍偉國過度「專注」搞新品牌,近日傳統快餐及西餅業務頻頻傳出負面新聞,如疑似面油紙麵包及烏蠅牛肉飯等,伍偉國稱,公司每年風險管理會議都會列出 十大風險項目,食物安全永遠是首位,有關事件已嚴正處理及跟進。


美心○八年推出的天使及魔鬼蛋糕深受歡迎,去年再推出迷你版,對準情侶及小家庭市場。

位元堂 洗老餅形象
賣養陰丸賣到街知巷聞的百年老字號位元堂,花了四年時間重新包裝,去年又和Rejoice(飄柔)合作,大搞中藥洗頭水,打入超市,令品牌入屋。位元堂扭盡六壬洗走「老餅」形象,兩個月前再開設中醫診所御醫坊,為客人診症煲藥,進攻年輕人及OL市場。


位 元堂位於佐敦的樓上中醫診所御醫坊,店內隔着玻璃可望到煲藥機密密煲不停,「我專登做透明玻璃,客人睇到更有信心。」位元堂執行董事鄧梅芬(Karen) 稱,藥包用開水浸熱便可飲用,帶出差都得,「客人睇完症去行街,四十五分鐘返嚟攞藥,加咗呢個服務,多咗OL幫襯。」 創辦於清朝光緒廿三年(一八九七年) 的位元堂,五二年遷來香港,只有三間分店。二千年,上市公司宏安集團以一億二千萬元收購,再交由會計師出身的Karen接手改革。「當時品牌好老土,主要 賣養陰丸,客人都係五十歲長者。」於是,她請來廣告公司為品牌重新包裝,改造商標,又用年輕偶像李克勤重唱由鄭少秋原唱,家喻戶曉的廣告歌﹕「養陰丸,好 似太陽咁溫暖。」 品牌形象外,產品亦要改良,「以前間廠喺油塘工廈,又殘又舊。」Karen憶述,當時藥粉仍然要用人手撈蜜糖黐埋製成丸,分量亦不準確,「設備落後,工人 係老一輩,自然慢吞吞,一增加產量,就趕唔切起貨,銷售部同舊廠員工成日都嗌交。」於是她親自駐廠,引入機器生產線,並聘請有藥劑學歷的人任廠長,以西醫 系統監管品質。

湯包藥包走入屋
上市公司做後盾,改革同時,亦在香港廣開分店,並聘請中醫師駐場,看診、煲藥,售賣白 鳳丸、靈芝孢子,甚至湯包等,吸引年輕客群。高峰期,兩年開分店三十間,卻因過度擴張,令品牌形象走下坡。「平均每兩個月就有一間店開張,有十多間加盟 店,好快發現難於管理,試過叫佢哋送贈品俾客,加盟商竟然收埋唔送。」故特約期滿,Karen將加盟店逐一收回。 現時位元堂有五十多間分店,一半生意額來自內地自由行,尖沙咀等旺區更達七成。為增加國內客信心,國內逾百間分店亦在招牌加上本港上市編號,而產品包裝上 亦配合內地人口味,「內地人通常買嚟送禮,啲蟲草紮成一把扇咁會較有睇頭,香港就會俾人話唔環保。」Karen笑言。


位元堂舊的蝠鼠商標(左),Karen嫌設計老土,○六年改成簡單鮮明的紅太陽標誌(右)。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626

自媒體攻防戰上演?360和騰訊皆在碗裡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44492.html

來源:搜狐IT

作者:王聰佶 張睿

自媒體是一座富礦,沒有人走過不想挖上幾鏟子的。微信公眾平台火了自己,也火了在這裡經營內容的一票自媒體人,360看上了自媒體聚合的生意,騰訊則剛剛宣佈微信自媒體內容將與騰訊網打通,一場圍繞微信自媒體的攻防戰或將拉開帷幕。

在這場攻防戰當中:1.360和騰訊再次狹路相逢;搜狐等大平台也在積極分羹。ZAKER等小平台開始抓取自媒體。2. 360躍躍欲試,整合微信自媒體的平台即將上線;微信態度曖昧,是放是封沒有表態,這有可能會扼住360以及其他在抓取自媒體的路;3 自媒體人群體意見分化,「反對抓取」派和「無所謂」派各執一詞。好了,你們感受下吧。

攻者:ZAKER、360

首先挑起戰火的是聚合閱讀軟件ZAKER。6月27日,ZAKER更新了其訂閱列表,新增「微信公眾賬號」板塊,收錄了科技、娛樂、財經等120多個自媒體賬號。而其中不少內容並沒有拿到作者授權。

此舉觸動了不少自媒體人的神經,小道消息」作者Fenng在微博怒斥:「ZAKER收錄我的微信公眾帳號內容經過作者同意了麼?誰特麼跟你們合作了?」

但是ZAKER僅僅是個開始,更龐大的玩家還在後面。

360本週上線了百科自媒體導航,這只是第一步,可靠消息表明,360下周就將推出聚合自媒體內容的媒體平台,而下下周就將為自媒體人製作獨立App,正式進入移動端。

360的媒體平台究竟能掀起多大波浪現在不大好說,但是給騰訊的鞋裡放點沙子這事兒肯定會有的,就是讓你膈應。

除了ZAKER和360,還有來自草根創業團隊的「傳送門」和「享讀·自媒體」AlexZhan介紹,傳送門是採用搜索技術爬取微信自媒體,如自媒體人對內容進行更新,則將內容轉錄到網站中。而360自媒體平台採用的正是同樣的技術。

這種抓取必然會牽扯到版權問題,被ZAKER收錄的微信自媒體賬號,有的表示通過郵件授權,有的表示口頭授權,有的則表示根本不知情,混亂的授權流程一時惹了眾怒。「享讀·自媒體」的創始人王佳斌表示,在技術實現上,享讀只是通過搜索技術獲知自媒體更新,抓取標題和鏈接到享讀瀏覽器中,實現閱讀內容呈現,並沒有進行內容輸出。

據瞭解,360也是通過類似的技術呈現自媒體內容,而並非將內容轉錄到自己的服務器上,希望借此規避版權問題。

與此同時,筆者之前的文章也曾經指出,搜狐等巨頭也積極地在自媒體方面佈局,攻勢兇猛啊。

防者:騰訊新聞、部分自媒體人

360要涉足自媒體的消息傳出來之後,AlexZhan的第一反應是:完了,我大概可以歇菜了。在他看來,微信屏蔽自媒體內容抓取只是早晚的事,360樹大招風,其介入自媒體內容輸出,必然導致微信封殺提前到來。

這裡還需要明確的是,抓取微信自媒體的行為到底該如何界定呢?

我們可以翻看下微信公眾平台的服務條款,其中有兩行文字值得注意:「微信公眾帳號的所有權歸騰訊公司所有,用戶完成申請註冊手續後,獲得微信公眾帳號的使用權,該使用權僅屬於初始申請註冊人。」「騰訊在公眾平台服務中提供的內容(包括但不限於網頁、文字、圖片、音頻、視頻、圖表等)的知識產權歸騰訊所有,用戶在使用本服務中所產生的內容的知識產權歸用戶或相關權利人所有。」

這兩個條款可以解讀為:自媒體人享有發在微信上的內容的版權,如果授權給第三方,則第三方能夠合法抓取。但公眾賬號平台和公眾賬號所有權歸屬騰訊,所以騰訊有權屏蔽內容輸出。不管是360、ZAKER的自媒體平台,還是相對草根的傳送門、享讀·自媒體,微信一旦屏蔽搜索,他們都將歇菜。

目前來看,微信官方尚未對此事明確表態。但是360等如此積極地獲取自媒體內容,會不會刺激騰訊提高對自媒體的重視程度?另一位自媒體人管鵬分析表示,360等不抓取數據卻呈現內容的做法很討巧,微信從法律途徑反擊很困難,考慮到360與騰訊的關係,一旦360加入到自媒體內容輸出大軍,微信反擊的可能性非常大。

不過,另一方的意見卻並非如此。與微信接觸頗多的自媒體人潘越飛認為,微信對自媒體的態度從來就是「你們自己玩兒吧」,自媒體僅佔微信公眾平台的很小一部分,5.0版還打算將公眾訂閱賬號摺疊,所以,官方出面屏蔽抓取基本沒有可能。

有趣的是,在昨日的騰訊合作夥伴大會上,騰訊宣佈了媒體開放平台戰略,微信公眾平台的內容,包括自媒體,可以自動分享至騰訊新聞客戶端、騰訊網。換句話說,自媒體這事,騰訊的微信部門其實是不care的,它真正要做的事O2O和輕APP,至於自媒體嘛,既然媒體業務(OMG部門)有需求,就扔給你們吧。這其實算作騰訊一種折中的防守。

所有,有分析人士判斷認為,既然自媒體是媒體業務的菜了,那麼微信不會對360等的抓取關注的。而騰訊的媒體部門對這個事情有多關心呢?即便很關心。那麼是否會跨部門強烈要求微信公眾平台屏蔽360抓取呢?這還都難以判斷,所以,傳送門等的擔心可能有點過慮了。

最著急的還是依託於微信的自媒體人,程苓峰持如是觀點:「微信自媒體不像RSS,有公共協議,你不經過我的同意抓取的,就是流氓行為。而且你破壞了我的商業模式,你要是把廣告一併抓過去,這事兒還可以商量,要是刪掉了廣告,我必然不會同意。」

運營bianews8的陳中言辭激烈地說:「奉勸ZAKER,不要用這種耍流氓的方式來沾沾自喜你們一網打盡了自媒體文章的聚合,這是違背信息進化的,這種做法很膚淺。」

中立者:另一部分自媒體人

處於漩渦中心的自媒體人,也有一部分非常淡定。比如左林右狸賬號擁有者林軍,他表示對於內容被輸出表示完全無所謂,甚至很樂於被抓取內容;ItTalks賬號擁有者魏武揮認為,寫作的人最重要的是把思想傳播出去,但通過什麼信息渠道,他並不是特別在乎;著名專欄作家葛甲則表示內容輸出可以,但是必須得到他個人授權才行。

如果微信真的封殺了自媒體抓取,享讀的王佳斌表示可以繞過微信,直接與自媒體人進行對接。比如,現在搜狐新聞客戶端的舉動,比如360也打算與自媒體合作並為其製作獨立App。這場攻防戰剛剛開始,誰贏誰輸尚需時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2726

長園攻防戰

http://www.xcf.cn/newfortune/texie/201408/t20140827_631554.htm

  大股東一月內兩度易人

  自從1995年李嘉誠旗下的深圳長和實業有限公司(後更名為長和投資有限公司,簡稱「長和投資」)以2400萬元出資,入主長園集團前身深圳長園新材料有限公司(簡稱「長園新材」)並持有其51%股權以來,長和投資一直都是長園集團(600525)的大股東和實際控制人。1999年,其還以2000萬元接手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簡稱「長春應化所」)所持的長園集團25%股權,以加強對公司的控制(圖1)。

  長期以來,長園集團作為A股唯一被李超人控股的公司被人津津樂道。而李氏家族整合資源的能力亦有目共睹,長園集團營收從2002年上市之初的不到2億元,飆升至2013年的28億元,增長約13倍(圖2)。

  不過,對於A股投資者,這種與李超人一起賺錢的美好願景似乎隨著李嘉誠家族的資產全球再分配發生了改變。近年,李嘉誠動作不斷,接連出售上海陸家嘴寫字樓、廣州西城都薈商場、香港嘉湖銀座商場等物業,甚至曾有意出售在香港運營了40年的百佳超市。由此釋放的資金,被李超人利用金融危機期間歐美資產價格大幅下跌的機會在當地大肆收購,其佈局遍及芬蘭、愛爾蘭、荷蘭等多個國家。僅在英國一地,李嘉誠就於2010-2012年間動用超過千億港元的巨資,收購了電網、水務以及管道燃氣業務資產。

  在李嘉誠的「西進」戰略下,其在長園集團的股權也未能倖免被出售。2013年1月29日,長園集團公告,其控股股東長和投資28日、29日通過上海證券交易所的大宗交易系統減持公司3908.91萬股,佔總股本的4.53%。自此,長和投資的減持一發不可收拾,持續長達一年半,並最終於2014年5月30日通過股權協議轉讓,將所剩的5.76%股權,以9.1元/股分別轉讓給上海復星高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上海復星」)和深圳市藏金壹號投資企業(有限合夥,簡稱「藏金壹號」)。李氏家族自此不再持有長園集團股份,徹底淡出(表1)。

  與李嘉誠一樣撤退的,還有同為長園集團發起人股東的華潤深國投。在2013年10月30日至2014年5月13日的時間段內,身為長園集團第二大股東的華潤深國投合計減持5%股份,持股比例降至6.24%。在長和投資於2014年5月27日再次通過大宗交易減持2.45%之後,其持股已經低於華潤深國投,長園集團第一大股東的寶座首次易主。

  不過,華潤深國投的第一大股東位置尚未坐穩就被反超。同樣在5月27日,沃爾核材及其一致行動人周和平、萬博兄弟資產管理(北京)有限公司、中國對外經濟貿易信託有限公司(代表外貿信託·萬博穩健2期證券投資集合資金信託計劃)、易華蓉、邱麗敏宣佈,其於2014年1月24日至5月26日通過上海證券交易所競價交易系統合計買入長園集團43,175,534股,佔其總股本的5%。緊接著的6月4日,沃爾核材及其一致行動人以競價交易方式又從二級市場合計購買長園集團1.72%股權,總持股比例達到6.72%,超過華潤深國投,成為長園集團第一大股東。

  與此同時,華潤深國投在6月20日再次減持長園集團至持股4.76%,並且公告不排除在未來12個月內繼續減持,退出意願明顯。

  不過,長園集團股權之爭,要說塵埃落定,還為時尚早。在2014年4月11日,長園集團非公開發行股票認購人深圳市創東方長園一號、二號、三號投資企業(有限合夥)以及長園集團高管許曉文、魯爾兵、倪昭華簽署了《一致行動協議》。若此次定向增發成功完成,則上述一致行動人將合計持有長園集團16.19%股份,有可能奪取第一大股東位置。

  而7月2日,沃爾核材及其一致行動人又第二次舉牌,宣佈已經累計持有長園集團11.72%股權,進一步鞏固了持股優勢,同時也讓長園集團控制權的歸宿蒙上了一層迷霧。

  長園集團為何成為狙擊目標?

  從某種程度講,長園集團被舉牌,是受了李氏家族「西進」戰略的連帶影響。李氏家族退出長園集團,並非不看好公司的發展,長和投資甚至還在2012年3 月28 日小幅增持其0.35%股份。實際上,過去5年裡,長園集團的業績保持增勢(圖3),股價也從長和投資減持初期的6元/股左右,大幅上漲到11元/股附近。

  儘管從業績和股價走勢上看,長園集團似乎沒有受到長和投資退出太大的影響,但長和投資全身而退、華潤深國投持續減持留下的權力真空,卻引得沃爾核材對其虎視眈眈。

  在原長園集團股東中,已經沒有哪一家直接或間接持股超過50%,或者能夠否決股東大會決議,因此長園集團已不存在控股股東。而且由於長園集團股東和管理層在董事安排上比較均衡,原第一、二大股東長和投資、華潤深國投在董事會中僅佔三席,沒有能夠支配30%以上表決權或任命半數以上董事的股東,因此其也不存在實際控制人(表2)。這一局面,對長園集團高管來說,本來是一次難得的「上位」機會。

  長久以來,許曉文、魯爾兵領銜的一眾長園高管持股合計約1562萬股,僅佔總股本的1.8%。早在2013年長和投資開始減持後不久,長園集團高管就醞釀通過認購由深圳創東方投資有限公司籌建和管理的股權投資基金,再由該基金認購長園集團非公開發行股份的方法,持有長園集團不超過4500萬股的股份,最終曲線實現對公司的控制。

  但A股非公開發行由於需要進行審核,耗時良久。對沃爾核材來說,長園集團既無控股股東又無實際控制人、非公開發行又尚未成行的時間窗口異常難得。2014年1月18日長園公告無實際控制人,緊接著的1月24日,沃爾核材方面就開始了增持動作,時機把握可謂精準。

  與沃爾核材的深厚淵源

  雖然周和平多次表示,沃爾核材的收購行為是出於對輻射改性新材料行業未來發展的看好,戰略入股長園集團是希望共同將行業做大做強,對抗外資企業。但其這番表白,卻不被長園集團認同。

  事實上,這兩家公司頗有淵源。周和平1991年從長春應化所高分子專業碩士畢業之後,即在長園新材下屬母料廠任廠長達5年之久。而隨著1995年長園新材引進深圳長和實業進行產權重組,周和平也出走創業,於1998年創辦沃爾核材並任董事長兼總經理。巧合的是,在周和平出走當年,長園集團現任董事長許曉文成為長園新材總經理。

  更引人注意的是,兩家公司還曾有過法律糾紛。根據中國證監會發審委2006年第86次會議審議結果,沃爾核材(首發)暫緩表決,而同期的東港股份則闖關成功。據悉,沃爾核材當年IPO險些折戟,與被長園舉報侵犯其知識產權有關。直到2007年3月28日,在將涉嫌侵權一事解釋清楚之後,沃爾核材才獲得證監會的核准通知。

  「舊仇」之外還有「新爭」。沃爾核材在周和平帶領下快速崛起,已經成為長園新材的直接對手。目前,國內熱縮材料行業已經形成長園集團與沃爾核材分別佔據第一、二位的格局,由於競爭激烈,雙方常常開展價格戰。因此,沃爾核材方面曾表示,增持股權是希望雙方結束價格戰,進行良性競爭並共同開發國際市場。但站在長園集團的角度來看,作為行業第二的沃爾核材,事實上已經成為自己這個行業龍頭的大股東,「敵意」明顯;沃爾核材在不宣而戰之後再說要溝通,也顯得誠意不足。

  而且,從長園集團高管方面看,也不乏擔心。由於沃爾核材還有進一步增持並獲得長園集團實際控制權的實力,周和平也曾明確表示,希望獲得長園集團董事席位,以對自己的巨額投資負責。如果沃爾核材及其一致行動人取得長園集團控制權,許曉文等一眾現任高管將無力阻止其改組董事會,對自身經營指手劃腳,甚至更換管理層。而根據沃爾核材公告,其對長園集團業務和資產在未來12個月都無改變的計劃,但對長園集團高管團隊,僅表示暫無改變上市公司現任董事、監事或高級管理人員組成的計劃,卻無時間上的承諾。長園集團高管團隊的顧慮不言而喻。

  軍備競賽升級

  收購股權是需要資金的,舉牌上市公司需要的資金量更大。從各種跡象看,沃爾核材舉牌長園集團有充足準備。5月28日,在宣佈與一致行動人持有長園集團5%股權的同時,沃爾核材宣佈,將開展不超過3億元的長期股權投資,而投資標的就是長園集團。這一金額,按照沃爾核材的公司章程,是董事會無需經過股東大會批准動用資金對外投資的上限。

  沃爾核材方面第一次舉牌時,沃爾核材公司僅購買了36萬股。根據長園集團公佈的股權變動書,按10.5元/股均價測算,其在進一步增持過程中購買長園集團約2320萬股,使用資金約2.2億元。

  那是不是沃爾核材的彈藥即將耗盡呢?顯然遠遠沒有。根據沃爾核材公告,其計劃向全體股東配股1.7億股,最多融資不超過8億元。而這8億元,並沒有特定的投資項目,主要用於補充流動資金和償還貸款。而實際上,沃爾核材的資產負債率僅44%,無論是絕對數還是和同業相比都並不高。這些配股資金未來在需要的時候用於增持長園集團股份的可能性很大。

  在沃爾核材及一致行動人舉牌過程中,周和平一直都是「主力」。7月1日增持過後,其個人所持長園集團股權已達4.97%。而他個人的資金儲備,與沃爾核材公司不相上下。根據公告,周和平通過股票質押式回購交易累計質押沃爾核材2.38億股,佔其所持股份總數的81.97%。股票質押率一般為40%-60%,如果按照50%估算,周和平可獲得融資額約10億元。除去他承諾全額認購增發股份所需約4億元和已經增持長園集團所用的約4億元,如果按之前增持價格區間10-11元/股計算,他還可以繼續增持長園集團至少2%股權。而周和平手中的沃爾核材股份還有18%可供質押,繼續融資。

  如果長園集團高管不作為,放任沃爾核材增持股份,粗略估算,沃爾核材及其一致行動人可以獲得長園集團22%以上的股份。這還只是考慮了沃爾核材公司及其大股東周和平的增持能力,一致行動人當中的萬博兄弟、信託計劃、易華蓉以及邱麗敏的增持量並未計算在內。因此,沃爾核材方面增持長園集團股權超過30%並獲得實際控制人地位並非不可能,這應該是長園集團高管最為忌憚的。

  股權攻防變數頗多

  目前持有長園集團11.7%股份的沃爾核材,已經擁有不少選項,可謂進可攻退可守:未來如果長園集團股價上漲,可以坐享投資收益;如果其股價下跌,則可以繼續增持,強化控制權;即便不再增持,也可以謀求進入長園集團董事會,從而對這個最強競爭對手的經營確立一定話語權(表3)。

  面對沃爾核材及其一致行動人的步步緊逼,長園集團高管隨即展開反收購,一方面通過藏金壹號增持長園股權,另一方面,鑑於自身資金有限,又引入白衣騎士上海復星作為盟軍。

  長園集團在遭到沃爾核材第一次舉牌之後緊急停牌,並宣佈長和投資剩餘股份分別轉讓給上海復星和藏金壹號。股權轉讓完成後,上海復星和藏金壹號分別持有長園集團5%和4.34%股份。藏金壹號由長園集團董事長許曉文、總裁魯爾兵等高管出資1.147億元,佔47.26%股權,這一部分持股可以理解為管理層增持。而之前與長園集團沒有什麼交集的上海復星,自然就被認為是這場股權爭鬥中的白衣騎士了。

  上海復星,是資本大鱷郭廣昌旗下復星國際有限公司(簡稱「復星國際」)的全資子公司。郭廣昌的復星系在醫療、礦業、鋼鐵、零售領域四處出擊,其本人則以276.9億元身家,在2014年新財富500富人榜上排行第18名(表4)。得到這樣一位有實力的白衣騎士相助,長園集團抵禦沃爾核材的進攻似乎贏面大增。

  不過,截至2014年7月中旬,上海復星受讓的長園集團股權早已完成過戶登記,但上海復星卻遲遲沒有宣佈與長園集團高管成為一致行動人。更值得注意的是,在此次股權轉讓之前,上海復星已經在市場上購買了長園集團2100萬股。目前其已經持有長園集團5%股份,並表示未來12個月可能繼續增持。復星系在電網設備和輻射功能材料領域尚未落子,上海復星到底是盟軍還是同樣覬覦長園集團控制權的潛在收購者,是這次股權攻防戰的一大不確定因素。不過有跟蹤過這兩家上市公司的分析師表示,從上海復星與長園集團高管出資近半的藏金壹號同時入場看,復星作為長園一方白衣騎士的可能性比較大。

  長園集團高管要應對沃爾核材的進攻,還有一步棋就是盡快完成非公開發行。屆時,長園集團高管可以佔股16.19%,成為第一大股東;加上上海復星持股,長園集團高管可以控制公司24.13%的股份,而沃爾核材方面持股將從11.7%稀釋到9.97%。

  但非公開發行這個本來一舉兩得的方案,也面臨變數。一方面,按照最新方案,長園集團的非公開發行價為7元/股,而當前長園集團股價已經在11元/股附近徘徊,發行價較市價有36%的折讓,這難免會讓其他股東產生被高管佔便宜的想法,這一方案能否成功通過股東大會,存在變數。

  另一方面,根據《上市公司非公開發行股票實施細則》,如果發生對發行定價有重大影響的事項,需要重新召開董事會,並重新確定非公開發行的定價基準日。長園集團的非公開發行預案發佈於2013年10月30日,在此之後公司第一大股東多次易主,持股5%以上股東也發生變化,算不算是「有重大影響」呢?這恐怕需要由監管部門來認定了。

  同時,長園集團高管的增持能力也存疑。根據長園集團公告,其高管及核心管理人員出資1.147億元,佔藏金壹號總出資額的47.26%推算,藏金壹號總出資額約為2.43億元,而承接長和投資減持的3.21%股份,就耗資2.52億元。再計算公告中其總共持有長園集團4.34%股權判斷,藏金壹號在長園集團股權上已經投入3.5-4億元。長園集團高管僅認繳出資1.147億元,藏金壹號的槓桿率著實不小,考慮到融資成本,進一步加槓桿風險不小。

  提升股價或成最可控選擇

  無論營收規模、淨利潤還是市值,長園集團都遠大於沃爾核材,那是不是可以反向收購沃爾核材,來個大反轉呢?儘管長園集團理論上也可以使用未來非公開發行獲得的約10億元加上自有資金對沃爾核材進行反向收購,但由於沃爾核材由周和平個人持股約51%,這一可能幾乎沒有。

  現階段,留給長園集團高管的選擇並不多,其能夠把控的,恐怕就是提高市場對公司的預期,拉升股價,抬高沃爾核材進一步增持的成本。

  2014年7月10日,長園集團發出公告,擬投資3900萬元收購擬IPO企業深圳市星源材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星源材質」)2.43%股權。星源材質成立於2003年9月,主要生產鋰離子電池隔膜,是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當前市場對新能源汽車熱情高漲,如果星源材質獲准發行,長園集團將獲得豐厚的投資收益。甚至這一消息本身就可能帶動長園集團被市場炒作,從而達到提升股價、阻止沃爾核材進一步增持的目的。

  併購高發,企業要學習反收購

  如今,中國併購市場日趨活躍(圖4),最近5年資本市場每年完成的併購案例都在500起以上,2014年僅上半年就完成948起。儘管多數併購案的發生都是基於雙方友好協商的,但一些市值偏低的公司也讓敵意收購者看到了機會。茂業系對深國商(000056)、豫園集團對東方銀星(600753)的舉牌,都是如此,且事發突然,上市公司只能被動招架。與此同時,VC/PE在所投公司上市後逐步獲利退出,也容易在上市公司中留下股權真空。

  對於那些沒有絕對控制權的企業股東和高管們,如何守住自己多年苦心經營的成果,成為新的課題。長園集團在這場股權攻防戰中陷入被動,給了大家一個警醒,如果不甘願被收購,就需要未雨綢繆,設置好反收購防線。

  不過,諸如「毒丸」、「焦土」以及「黃金降落傘」等常見的反併購策略,都只有事先準備才容易獲得通過並阻礙敵意收購方。因為「毒丸」、「焦土」計劃將會大幅損害公司資產負債表,讓股東權益受損,在被舉牌之後很難在股東大會獲得通過。另外,敵意收購往往伴隨著高層管理人員的更迭,「黃金降落傘」意在對高管的這種利益損失提供保險,但對高管的巨額補償會顯著增加收購成本,已經握有股權的收購方顯然不會輕易同意這一方案。如何成功反併購,仍然值得研究。

  對於本文內容您有任何評論或欲查看其他資本圈精英評論,請下載並登錄「新財富酷魚」和我們互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0193

《經濟學人》:普京如何導演烏克蘭攻防戰大逆轉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8169

俄羅斯,烏克蘭,普京,北約,NATO

很難說俄羅斯到底何時開始秘密入侵烏克蘭東部,那也是這種行動一個神秘之處。可這個秘密從8月14日起開始慢慢公開化。(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8月14日那天,烏克蘭政府聲稱,已摧毀一批運載彈藥的俄羅斯軍車。七天後,北約的衛星拍到,一批原駐俄羅斯瀕臨黑海城市Krasondar的部隊攜自行火炮正在行進,他們出現在貫通烏克蘭東部頓涅茨克州與盧甘斯克州的公路上。又過了四天,到8月25日和26日,通往頓涅茨克的公路上也出現全副武裝的俄羅斯縱隊,他們魚貫穿越靠近烏克蘭東部城市Amvrosiyivka的邊境,還有些縱隊則是在去往亞速海沿岸的烏克蘭城市Novoaszovsk的路上。

從這個角度看,俄軍出動地面部隊的跡象昭然若揭,這些活動正是因烏克蘭東部的戰亂而起。今年夏初,烏克蘭政府軍打擊俄羅斯支持的烏東部非正規武裝連連獲勝。如今,面對一些顯然更專業的軍隊,政府軍節節敗退,上演了功敗垂成的戲劇性一幕。9月3日,烏克蘭總統波羅申科一改幾天前咄咄逼人的態度。他宣布,與此前視為死對頭的俄羅斯總統普京已就“永久停火”的條款達成一致。

普京的發言人佩斯科夫(Dmitry Peskov)無疑註意到波羅申科的絕望,卻駕輕就熟地否認了對方的說辭。佩斯科夫承認,兩國領導人確實曾經交談,談到了“為制止流血事件……應該采取的行動”,找到了一些共同的立場。可他說,俄羅斯當然並非涉事沖突方,所以很難介入停火協議。

而在幾天後,普京又宣稱自己有一套終結戰爭的計劃,說烏克蘭境內的多邊聯絡組(Trilateral Contact Group)應該在9月5日的明斯克會議上討論這套計劃。他口中的這個聯絡組由俄烏兩國政府和歐洲安全與合作組織(OSCE)的談判代表組成。

利劍出鞘 直指黑海

普京的和平計劃需要烏克蘭政府軍撤離與烏東部分裂勢力爭奪的地區,那將證明波羅申科的部隊戰敗,也為頓巴斯獲得一定程度上自治的相關談判奠定基礎。頓巴斯是烏東部頓涅茨克州產煤區。俄羅斯希望引導該地區走上“自治”的道路,這樣一來,便可以讓烏克蘭大部地區盡由俄方掌控。同時,由於沖突雙方幾乎都沒有任何支持地面停火的暗示,烏克蘭東部的戰鬥還會繼續。

烏克蘭政府稱,烏東部的分裂武裝成功地從政府軍手中再次奪回頓涅茨克和盧甘斯克附近的多個城鎮,他們得到俄軍四個營的戰術部隊支援,那些部隊共約1600人,裝備了現代化的重型武器和地對空炮彈。盧甘斯克機場此前堪稱烏克蘭政府控制區的橋頭堡,而今這一戰略要地又淪入分裂勢力的叛亂武裝之手。過去五個月爭奪戰期間,頓涅茨克機場大部分時候都在烏克蘭政府軍掌控中,如今那里可能也徹底淪陷。

不僅如此,烏克蘭政府還發現俄軍開辟了通往南部的第三戰線,意圖讓那些往更北方向攻打分裂武裝的烏克蘭政府軍分散兵力。8月27日,烏東部分裂武裝將政府軍趕出了烏東南端的邊境城鎮Novoazovsk。烏克蘭政府官員稱,對政府軍的攻擊來自俄羅斯境內。俄方官員否認這一指控。那些占領Novorossiya的叛亂分子自稱未來建立的國家名為“新俄羅斯”,現在他們的坦克上高掛Novorossiya或者“新俄羅斯”的旗幟,已經朝獨立的美夢邁進。

在烏克蘭政府看來,入侵者訓練有素,配備重型武器,本國的政府軍不是他們的對手。二十年來,烏克蘭放棄了全球第三大核武器庫的資源,換來俄羅斯、美國和英國的安全保障,對國防力量幾乎毫無投入,難以組織有效的軍事打擊。直到今年3月,俄軍長驅直入原屬烏克蘭的自治區克里米亞,烏克蘭的國防部長才告知議會,國內可能僅有6000名步兵能隨時準備戰鬥。 目前烏克蘭參戰的兵力遠遠超過這個數字,總統波羅申科已經再次發出征兵令。可這個國家的軍隊不得不學習怎樣履行保家衛國的使命。而且,他們的大部分武器都是前蘇聯時期制造的“老”兵器。這支軍隊連防彈衣和醫療急救箱這類基本的軍需品都供應不足。

烏克蘭正規軍與誌願武裝之間缺乏溝通,頓涅茨克不遠處的城鎮Iloviask滯留了多支小規模的誌願軍。約7000名烏克蘭政府一方的士兵因此成為分裂勢力的階下囚。 “頓巴斯民兵營”(Donbas Battalion)就是受困於此的一支烏克蘭自衛武裝。該武裝的領導人謝曼申科(Semen Semenchenko)小有名望,他在Facebook上發帖公開指責烏克蘭正規軍的統帥,呼籲在首都基輔的國防部所在地門前舉行示威。他說:“就算功勛卓著的將領們放棄(我們營),我相信烏克蘭人民也不會答應。”事後,一千多名示威者的確齊聚國防部辦公樓外表示抗議。

戰或不戰?波羅申科騎虎難下

烏克蘭國內腐敗橫行,裙帶之風猖獗,國防系統也充斥無能之輩。烏前總統亞努科維奇執政時期掌權的官員忠誠度可疑,引起國防部內部出現里通外國的“第五縱隊”傳言。今年春季曾在烏臨時政府任副國防部長的波利亞科夫(Leonid Polyakov)表示,新一屆烏克蘭政府尚未采取“果斷的行動清理門戶”。可是,烏克蘭的部長已經走馬燈似地連番換人,頻繁的高層人事更叠令本已無法正常履行職能的各政府部門更加混亂。

波利亞科夫認為,烏克蘭本國有足夠的人力投入國防,也有足夠的裝甲武器、輕武器和炮彈自衛。可關鍵在於,烏克蘭缺少一支現代軍隊的特征,包括安全的通信,空軍和空中偵察能力。英國智庫沖突研究中心(CSRC)的主管Keir Giles認為,俄軍不但訓練有素,而且最近經歷了現代化的洗禮,其精銳部隊第76空降師顯然是目前軍事活動的先頭部隊。面對這樣的俄軍,烏克蘭是在對抗自己無力匹敵的對手。

在缺少外援的情況下,越來越多的烏克蘭公民行動起來,幫助重建本國軍隊。新一批募捐機構已經募集數百萬美元,用於購買從絕緣睡袋到急救箱等各類軍需物資,讓烏克蘭首都基輔倉庫的誌願者被派往前線作戰以前得到這些裝備。其中一家機構“鳳凰之翼”甚至開始籌款購買無人飛機及改裝那些被遺棄的飛機。今年8月30日,該機構資助的首架二手Antonov AN-26 渦輪螺旋槳飛機成功起飛服役。雖然表面漆得非常漂亮,但那架飛機已經是1979年出廠的“老爺機”。

在烏克蘭內戰前線,許多作戰任務都落在誌願軍身上。這些武裝力量也是雙刃劍。基輔研究機構Centre of Military and Political Research的主管季姆丘克(Dmitry Tymchuk)說,這些準軍事部隊給烏克蘭政府軍帶來了“極大的鬥誌”。可那些戰士並不隸屬政府,他們自行購置武器和補給,名義上他們屬於烏克蘭的“國家警衛隊”,但他們的領導人都“根據自己的計劃”行動。

誌願武裝的愛國熱情使波羅申科的處境更尷尬。烏克蘭議會選舉將在10月末舉行。季姆丘克預計,各誌願武裝的領導者會成為對政治權力有各自設想的勢力。基輔一家智庫Razumkov Centre的軍事計劃主管Mykola Sungurovskyi認為,誌願武裝“在烏克蘭社會有很強的影響力”。

Sungurovsky 還認為,對這些武裝來說,烏克蘭獨立是神聖不可侵犯的。所以,假如誌願武裝反對停火,毫無軍方背景的波羅申科就很難在國內推行停火的方案,也難以得到現任總理亞采紐克(Arsenyi Yatsenyuk)的幫助。亞采紐克是波羅申科競選總統的對手季莫申科(Yulia Tymoshenko)的盟友。他反對普京的和平計劃,稱它“企圖在北約峰會和新一輪對俄制裁到來以前迷惑國際社會”。

波羅申科也許很贊同亞采紐克的觀點,但普京可沒給他留下任何有利的選擇。普京本可以選擇任由親俄分裂武裝在頓涅茨克與盧甘斯克的據點內自生自滅,最終更有說服力地否認俄羅斯推動了烏克蘭境內越來越激烈的流血沖突,卻選擇了讓行動升級。普京已經全力以赴,他給波羅申科發出的信號再明確不過。

那信號就是:無論烏克蘭在戰場上怎樣努力,俄羅斯都會變本加厲還以顏色。這是一場烏克蘭人不可能贏的戰爭。8月29日,在與時任歐盟委員會主席巴羅佐(José Manuel Barroso)通話時,普京聲稱自己的軍隊兩周就能拿下基輔。俄羅斯政府的顧問稱,這番話純屬西方媒體斷章取義,但他們並沒有提供任何語境能說明,普京這樣提到鄰國的首都也可能是合情合理的行為。

如果波羅申科最終選擇放棄他自認為很緊迫的停火,可能會陷入一場漫長的低水平苦戰之中,寄望於俄羅斯最後感到太過痛苦不堪,難以持續。美國弗吉尼亞州研究機構CAN Corporation的高級研究科學家Dmitry Gorenburg指出,這種疲勞戰術可能持續多年。假如這一戰術的目的是要迫使俄羅斯人知難而退,可能適得其反,反而導致烏克蘭沖突範圍擴大。

黨派分歧加大

假如俄羅斯支持的分裂武裝將勢力範圍拓展到目前控制區以外的地方,他們可能首先沿著克里米亞沿海地區,或者直入中部的烏克蘭腹地,那是是俄烏兩國國防領域爭奪的要地(迄今為止烏克蘭還未俄羅斯制造關鍵的軍用零部件。)這樣的動作會引爆一場黨派戰爭。它會為目前正在醞釀的戰爭鋪路。

在烏克蘭東部小鎮Novoazovsk西面距約半小時車程的港口城市Mariupol,烏克蘭誌願部隊“亞速營”(Azov Battalion)已開始為當地人提供基本的武器訓練,為上述戰爭爆發未雨綢繆。Mariupol這座城市內部已經四分五裂。該市的一些五金工人說希望分裂勢力統治,其他人又在挖護城河以防被分裂武裝占領。有些今年春季支持分裂勢力的市民現在又轉而支持烏克蘭政府,還有些當時力挺政府的卻恰好相反。8月31日,烏克蘭東部Bezimenne鎮臨近的海面上方燃起了滾滾濃煙,那是因為一艘烏克蘭海岸警衛隊的巡邏船被來自海岸的炮火擊中。

這種蠶食式的入侵還遠遠談不上全面戰爭。俄羅斯可能進一步擴大己方的軍事優勢。可那樣的選擇不會對普京有吸引力。建立一座經由Mariupol通往克里米亞的大陸橋需要動用數萬人的軍隊。派駐部隊守衛烏克蘭東部地區也太大動幹戈。即使普京的支持率高達84%,而且幾乎掌控俄羅斯全國的媒體,采取上述行動會產生的傷亡也不會讓他的影響力毫發無傷。

到目前為止,合並克里米亞和在頓巴斯發起戰爭並未影響多少普通俄羅斯民眾。在國家宣傳機器的煽動下,俄羅斯國民選擇支持戰爭。在他們看來,這就像觀看電視比賽時一邊暢飲啤酒一邊為最喜歡的足球隊叫好那樣簡單。在俄軍開始出現死傷以後,俄羅斯的輿論也開始轉變。代表俄羅斯現役軍人家屬的組織“士兵母親委員會”預計,已有約200名俄羅斯士兵喪生,其中100人來自第18步兵旅,其余都隸屬第76空降師。烏克蘭政府稱,在8月13日對一支俄羅斯車隊發起的攻擊中,俄方傷亡慘重。這是俄羅斯政府不希望報導的消息。瀕臨俄羅斯與愛沙尼亞邊境的城市Pskov的一位市政議員公開表示,第76空降師的士兵是因暴徒襲擊而死。

總體而言,無論是俄羅斯軍方還是民間都不希望軍隊出現死傷。獨立民調機構Levada的調查顯示,俄烏發生軍事沖突時將支持政府的俄羅斯民眾占比已經由3月的74%降至41%,反對的民眾占比則是由13%增至43%。

調停部隊註定當炮灰

CSRC的主管Keir Giles認為,普京擁有更多的軍隊可以投入。俄羅斯的指揮官正準備組建一支強大的調停部隊。這支精銳部隊以空降部隊為基礎改編,共有5000人。普京希望以此向波羅申科施壓,迫使他盡快就俄羅斯提出的條款達成協議。俄羅斯政府顧問、國立高等經濟學院國際關系專業系主任Sergei Karaganov指出,俄羅斯政府認為,應該遏制西方軍隊和軍事與政治機構向俄西部邊境擴張。對許多盼望真正成為歐洲一分子的烏克蘭人而言,俄方的這種需求聽起來簡直不可接受,就是他們達成心願的攔路虎。

達成持續的協議需要密集展開外交工作。上月,俄羅斯與美國的專家和一些前任官員在芬蘭的一個島嶼秘密舉行會議,制定了一套初步方案。它包括24個討論的要點,展示了談判桌上可以討論哪些範圍的問題。

那場芬蘭會議的主持人之一、華盛頓智庫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負責國際和平的副總裁Andrew Weiss認為,即使俄烏政府達成一致,雙方的軍事力量還會體現不同程度的獨立立場,以及使用血腥暴力手段的觀念,這些都會最終導致協議難以實行。

無論是達成和解,承認普京定下的避免烏克蘭加入北約等紅色警戒線,還是像阿布哈茲(Abkhazia)與南奧塞提亞(South Ossetia)那樣,因2008年俄羅斯與格魯吉亞交戰導致當地出現 “凍結沖突”,普京可能都會滿意。而即便烏克蘭政府僅就俄方提出的一項條款做出妥協,烏克蘭國民也會難以接受,普京的和平調解活動將被迫中止。

這樣的僵局會給予普京無窮無盡的機會渾水摸魚,趁機漁利。烏克蘭智庫Razumkov Centre的主管Mykola Sungurovskyi認為:“我們在按普京的規則玩,在根據他的行動回應。那就是危險之處。”

原文來自《經濟學人》Reversal of fortune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1863

【軍營揭秘】“手機就是潛伏在身邊的間諜”? 軍營手機攻防戰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05223

現在,中央軍委新修訂的內務條令並未徹底將手機逐出軍營,而是針對時機、場合和註意事項做出頗為人性化的限定。 (南方周末記者 姚憶江/圖)

中國軍人使用手機情況日益普遍,成為部隊保密的隱患。有專家發出警告,智能時代的泄密會從手機開始。

解放軍總政治部多年前就嚴令加強對軍營資訊傳播管理。在手機日益普及的今天,軍隊根本不可能完全將這一便捷的通訊工具拒之門外,如何防止手機泄漏軍事機密?

在愈發開放的世界中,封閉的軍旅生活要“接地氣”,軍方也在思考:手機能否轉化為作戰武器?

“一部處於關閉狀態的手機,沒有響鈴,屏幕上也沒有任何開機顯示,話筒竟然被悄悄啟動,潛伏在隔壁房間內聽得清清楚楚。”2014年9月底的一次安全教育會上,通訊專業技術人員的一番“竊聽”演示,讓講臺下副師級以上幹部們驚詫不已。

手機進入軍營,所觸發的爭議已持續近20年。2014年10月7日,中央軍委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軍隊信息安全工作的意見》,再次要求“全面推開信息安全等級保護和風險評估”。

2014年8月1日,《解放軍報》的移動客戶端正式上線,可借助第三方賬號登錄,與QQ、微博、微信、人人等社交平臺合作,降低了用戶使用客戶端的門檻。其推廣詞寫道,“軍報有多種讀法,指尖輕劃屏幕是一種時尚,展卷細嗅墨香也是韻味綿長。”

這意味著,盡管手機等移動網絡存在安全隱患,軍方並沒有如以往那樣一味地禁止。當今,愈發開放性世界中,封閉的軍旅生活要“接地氣”,軍方也在思考:手機能否轉化為作戰武器?

“身邊的臥底”

新的“竊聽”樣式,以及信息化戰爭新模式的變遷,早已被解放軍高層意識到。

2012年4月10日上午,東海艦隊某支隊一體化岸基作戰指揮室,正進行一場數據鏈引導下的“紅藍”對抗演練。勝利在望,導演部卻突然宣布:“紅軍”戰敗。

《解放軍報》同年5月17日的報道披露了真相,原來,“紅軍”指揮所內,一名參謀將智能手機帶進指揮室。這一細節,早已被檢查組悄悄地盯上,悄悄下令“藍軍”鎖定這部手機。憑借技術手段,“藍軍”精確跟蹤定位到這部手機,準確鎖定“紅軍”指揮所,“發射導彈”徹底讓“紅軍”指揮所癱瘓。

進入智能時代,軍方手機泄密變得更加容易:待機狀態下,手機能與通信網絡保持不間斷的信號交接,產生電磁頻譜,很容易被識別、監視和跟蹤;即使處於關閉狀態的手機,持有特殊儀器的技術人員仍可遙控打開手機話筒;制造過程中,手機芯片中也可能被植入特殊功能,只要插入電池,手機就會悄悄地把講話接收下來,自動通過衛星發送給特定的接收站。

2013年8月初的一天,駐守華南地區的某高炮部隊政委張中華收到一條短信息,內容是當地一家基建公司發來的招商廣告。如此湊巧?正是在前一天晚上,部隊常委會上討論新建宿舍樓等項目,涉及資金八百多萬。

後經排查,確實無人有意泄露會議的內容。會議上,只有一名負責後勤基建的幹部使用智能手機錄音。正是在這部手機中,技術人員隨後發現已被悄然下載安裝有“臥底軟件”。

在百度搜索里輸入“手機臥底軟件”,不乏商家打著“官場、情場、商業競爭的最好幫手”的宣傳語,四處營銷所謂“臥底”軟件——只要被悄悄安裝在智能手機上,通過後臺管理平臺,就可以看到機主所有的短信內容、電子郵件、儲存照片以及通話記錄等信息,被監視者無所遁形。

2001年以來,《解放軍報》等軍隊媒體多次公開發表警示性文章,諸如《戒除新兵手機依賴癥防範泄密》等。軍營之內,《小心你的手機》、《無形的黑手》等內部宣傳警示教育片也輪番播出。

為手機所困擾的不只是中國軍隊。軍營生活相對封閉,各國軍隊都在經歷著來自現代通訊技術的沖擊。韓國國防部公布的數字顯示,2004年至2012年上半年期間,該國軍方共有3116人因為互聯網或手機泄密而受處分,智能手機是泄密的罪魁禍首。因此,一度嚴禁軍人使用手機。

不過,嚴厲的禁令正因外部壓力而放松。韓國kbs電視臺2014年9月1日報道說,為阻止軍營內虐待士兵等不人道行為,韓軍開始試運行軍中“公用手機”制度,這種手機是“一戶一網”、“機號一體”,也只有通話和短信功能。

“貓鼠遊戲”

“手機開始大規模進入軍營是在2000年左右,真正帶來沖擊的則是在2010年左右。”北京某軍事訓練大隊教導員張浦松記得,那時,智能機和3G等通訊技術紛紛投入市場,手機與互聯網並軌。現在,泄密與各種思想對軍營的沖擊接踵而至。

“手機是九零後新兵的命根子,他們不怕訓練吃苦,就怕收繳手機。”張浦松說,他的工作內容之一就是收繳、保管新兵的手機。

趁著就餐時間,張浦松帶領幾名班長跑進新兵宿舍,翻箱倒櫃,終於搜出四部手機,登記造冊。

“物證”面前,“犯了事”的新兵百般辯解,張浦松答應,待這批新兵兩年後退伍時,統一發還手機。

禁止使用手機到底有多難?每月數次的安全檢查中,違規使用手機都被列為重點檢查內容,一旦發現違規使用手機者,將在全大隊通報,連隊負責人也會被問責。各連隊輪番實施安全保密教育,輔以反複的大清查:手機如不按期主動上交,發現一部沒收一部。

幾場清查行動之後,仍有漏網之魚:窗外,放置空調壓縮機的鐵架子上,發現了兩部手機,誰也不敢認領;疏通下水道時,水電班的士兵發現,一部“三星”牌的手機裝在塑料袋內,用透明膠帶牢牢地粘在井蓋的背面;甚至,如電影中的情節,洗漱臺上一大塊肥皂被掏空,內部躺著一部小手機。

“堵是堵不住了。”張浦松說,三年的新兵調查問卷都顯示,入伍前上過網的戰士比例都在98%以上,其中還有近兩成的戰士是“網蟲”——每天上網時間超過6小時。參軍後,超過八成新兵的要求是,“訓練之余能夠上上網、聊聊天、打打遊戲”。

疏導之策也付諸實施。為解決打電話難的問題,部隊花費近20萬,建有“軍營話吧”,與地方通信公司合作建設十幾處IC卡電話亭。逢節假日,新兵允許對外打電話。他們依舊有怨言:“軍營話吧”、IC卡電話亭的話機數量有限,不僅要排長隊打電話,有“悄悄話”也不方便說。

初入兵營,來自浙江寧波的吳坤自稱“微信控”。每天,他會把趣事拍照實時上傳至“朋友圈”,尤其是喜歡穿著軍裝自拍照,其父母也據此確認兒子,“胖了?瘦了?”

手機被收繳、統一保管後,一連數天見不到兒子在微信上的消息,吳坤的父母很擔心,匆匆購買機票跑到部隊,確認其子“一切安好”後才肯離去。

疏,還是堵?當前,軍隊各單位的策略並不一致。南京軍區出臺《手機使用及保密安全管理協議》規定,只要由個人申請並經過團以上首長批準,所有官兵就可以使用手機,但需要填寫《手機使用審查登記表》和《手機使用保證書》。

這些政策落實到部隊也具有一定彈性。有的部隊執行嚴厲的手機禁令,規定戰士和士官一律不得使用手機;有的部隊則允許士官周末使用手機,其他時間“鎖櫃”,派專人統一收繳保管。

當然,多數部隊則對士官和幹部“網開一面”,允許使用手機,但對硬件做了較為嚴格的規定:可自購國產機型,不得使用智能機,所使用手機號碼必須實名登記,必須與“中國電信”等特定運營商合作,只開放通話、短信等基本功能。

這種管制式的“捆綁”政策,卻帶來新的安全隱患,由特定運營商提供的手機號碼特征明顯:一個單位幾乎都集中於某一號段,大多是“連號”,這很容易遭到識別、滲透。

專家建議,軍隊應禁用蘋果手機等智能手機,現在一些部隊要求軍兵使用國內生產的手機。 (南方周末記者 姚憶江/圖)

“管好,也要用好它”?

“手機就是潛伏在我們身邊的間諜。”國防大學戰略教研部教授韓旭東認為,手機具有強大的傳遞情報的功能,時刻都在尋找著有價值的情報。

“手機和互聯網並沒有那麽可怕,關鍵是怎樣用好它、管好它。”駐江南水鄉的某裝甲旅參謀長王越介紹說。

現在,新修訂的內務條令並未徹底將手機逐出軍營,而是針對時機、場合和註意事項做出頗為人性化的限定。軍營之內,徹底拒絕手機並不現實,不再一味的禁止,中國軍隊也開始思考如何將手機轉化為戰鬥力,兩種類型的軍用手機應運而生。

當前,少數一線部隊已配備“三防”軍用手機,防水/防塵、防摔、防壓,電池待機時間也更長久,當然最重要的功能是帶有加密技術,能夠防竊聽,軍內更多地稱之為“保密手機”。但其實使用功能卻很單一,大多只能打電話、收發短信息。

而具備傳感設備、全天候對接衛星、GPS跟蹤導航等實用功能的“作戰手機”,只有極少數特種部隊的特殊崗位才開始試用,畢竟,中國軍隊的通訊更多仰仗無線電、“北鬥”等通訊系統。

手機引發的全球性的信息變革洪流,讓各國軍隊都無法置身事外。2007年夏天,阿富汗塔利班死灰複燃,發動襲擊的同時,悄悄竊聽英國駐阿富汗士兵的電話。英國《太陽報》報道說,一天深夜,一名英國空軍軍官的妻子,在英國家中突然接到陌生電話,傳來惡狠狠的聲音:“你永遠也見不到你活的丈夫了,我們把他殺了。”這位婦女恐懼萬分地給英國空軍打電話,最後獲知丈夫很安全。

這一事件促使英軍下令:全面禁止駐外軍隊使用手機。直到現在,英國駐外軍人所有的電話都必須通過安全的軍方電話線路。

相比英軍,中國軍隊對於手機的反應似乎更敏銳。早在2000年6月,《中國人民解放軍內務條令》新修訂實施,對手機等移動通訊設備,明文規定,“嚴禁將移動電話帶入作戰室、情報室、機要室、通信樞紐、涉密會場、軍用飛機和艦船、重要倉庫、導彈發射陣地等場所……嚴禁使用移動電話、尋呼機談論、傳送涉密信息。”

已覺察到手機通訊潛在的國家安全風險,中國軍方一份內部視頻警示片反複提及,早在2000年夏天,歐盟內部就出具一份報告稱,美國國家安全局已建立代號為“梯隊”的全球電子監聽偵測網絡,該系統一直在竊取各國的情報。在加拿大、新西蘭和澳大利亞等地,“梯隊”設置有數十個大型地面接收站,天上則動用120顆衛星,大量截獲電話、手機、傳真機和計算機等通信工具傳輸的信息。

大數據時代,一旦交談中出現預設好的關鍵詞,這些電子設備就會豎起“大耳朵”,自動將通話內容記錄,最後交給情報人員做出解析。

美國國家安全局前雇員斯諾登,更是將這種“竊聽”模式暴露無遺。英國《衛報》等媒體披露,借助電子偵察衛星、介入全球互聯網端口等手段,美國情報機構對互聯網、無線電以及移動電話通信進行監聽。

這些情報成果已付諸軍事行動之中。阿富汗戰場上,中情局特工對塔利班的手機實施定位,進而對通話內容進行甄別,捕捉有價值的情報,最終派出戰機或無人機實施精確打擊。

這種作戰模式也為中國軍隊註意,並應用到演習之中。

(文中張中華、王越系化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7289

互聯網電視監管攻防戰

2014-11-17  NCW
 
 

 

“史上最嚴監管”實施四個多月,整改已近尾聲。互聯網電視的用戶需求不可阻擋,產業鏈各方在重新調整位置和組合後,開始新一輪廝殺◎ 財新記者 覃敏 文qinmin.blog.caixin.com 北京雙井的一家國美電器商城,一位短發的女銷售員正在賣力推銷 TCL 與愛奇藝合作的愛奇藝 TV+。她告訴顧客,愛奇藝與正規牌照方合作,現在這款電視里的內容與其網站幾乎同步更新,用戶可以看到愛奇藝上的所有視頻。當顧客詢問能否看優酷(NYSE:YOKU) 、樂視(300104.SZ)等其他視頻網站時,這位銷售員顯得有些不耐煩, “這個不行,廣電總局有政策,所有視頻網站都不能看。不是 TCL 一家不能看,這個賣場 里的所有品牌都不行。 ”但緊接著,她壓低聲音說, “想看的話,可以自己去下載 VST全聚合或泰捷視頻。 ”這一幕發生在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下稱廣電總局)實施了號稱 “史上最嚴監管”四個多月之後。從今年7月開始,針對互聯網電視,廣電總局密集發動組合拳:禁止用戶通過互聯網電視直接上網,要求互聯網電視的七大內容牌照方將視頻類 APP 和瀏覽器全部下架,電視和各種“盒子”的內部系統只能出現牌照方的品牌等,並要求相關企業完成整改後才能重新運營。

在此之前,以樂視和小米為代表的互聯網企業已先後推出以自己品牌命名的電視和盒子產品,將自己網站或其他視頻網站的內容打包出售給用戶,產品一推出就大受用戶親睞;以TCL、創維等為代表的電視機廠商迅速跟隨,與視頻網站和互聯網電視的內容牌照方展開更深度合作,各種打通電視和互聯網的產品和應用風靡一時。更多的企業——甚至包括電器零售商蘇寧——都加入了這場 “爭奪客廳的戰爭” 。

現在,整改結果尚未公佈,但據財新瞭解已近尾聲。來自用戶的對互聯網電視的需求不可遏止,戰爭還要打下去,只是格局有所不同。11月13日,小米宣佈投資優酷土豆,還將投資愛奇藝,被業內認為是直接對標樂視,要補齊內容短板繼續將互聯網電視做大。芒果 TV 也借勢而起,準備以內容原創為基礎,全面打通電視和互聯網,爭取未來在產業鏈的更大話語權。即使在前所未有的嚴厲監管下,從硬件商到軟件商,從牌照方到網企,整個產業鏈並未哀鴻遍野,它們仍看好網絡與電視融合的大趨勢,在監管縫隙中尋路。

不可阻擋的用戶需求

從電視通向網絡的途徑仍然存在,只是道路變得曲折。同一家國美電器城,與TCL 相鄰的長虹電視銷售區,一名男銷售正設法向用戶證明現在仍可從電視上看到樂視、優酷的網站內容。他裝上U盤程序後,VST全聚合、電視貓等應用很流暢,樂視、優酷卻出現停止服務通知。男銷售員有些尷尬地圓場, “在VST全聚合里一樣可看到優酷、樂視提供的內容,只要有內容就好了。 ”VST全聚合、泰捷視頻是電視聚合類 APP,通過技術手段免費抓取各視大頻、電視網站甚至海外節目頻道的內容,為用戶提供視頻點播、網絡直播、電視回播等服務。這類 APP 通常由小型的甚至不公開名字的公司或團隊開發,譬如 VST 全聚合的運營小組聲稱,它是由五湖四海的開發者組成,是致力于電視應用軟件開發的非盈利興趣小組。它們不合法,但無處不在,很難監管。

長虹銷售員還極力向用戶推薦 “手機共享”功能。用戶只要掃描電視機上的二維碼,就能下載相應的APP,通過APP 將手機上儲存的圖片、視頻、音樂傳到電視屏幕上。

海信電視的銷售員找到了另一種在電視上看樂視、優酷的途徑。他先打開電視頁面上的 UC 瀏覽器 TV,然後在裡面找到優酷 XL 版 APP,一點開電視屏幕上就出現優酷的內容。創維電視的銷售員更直接,在電視機內置的瀏覽器中打開百度,搜索優酷、樂視等視頻網站,打開後視頻內容盡顯。只不過,通過瀏覽器打開的網頁參照的是PC 端技術要求,在電視屏幕上畫面並不清晰。

幾乎所有銷售人員都向用戶承諾,等電視送貨上門時,安裝人員會幫助用戶裝好各類視頻 APP,保證用戶可以收看到豐富的視頻內容。此外,用戶也可以自行下載喜歡的APP應用。

近幾個月來,很多電視論壇,如奇珀網,常有如何在電視上看 ×× 視頻網站的教程,還發佈搜狐視頻、優酷視頻等 APP 的破解版。幾乎所有互聯網電視機都有上網功能,支持傳屏技術。

銷售員們賣力推銷的動力源自強大的用戶需求。前述賣場的銷售稱,現在的電視約70% 是互聯網電視,為數不少的用戶開口就問“能不能看優酷、樂視” ,聽到 “不能”轉身就走。

強力監管對銷售的打擊不可避免。

“以前誰的內容最豐富,現在就越尷尬。

海信受到的影響很大。 ”上述賣場銷售員稱。今年3月17日,海信宣佈與愛奇藝、優酷土豆、騰訊視頻、搜狐視頻等11家視頻網站合作,實現迄今國內最大的互聯網視頻內容共享,打造“全聚合”智能電視生態圈。這個模式如今大打折扣。機頂盒廠商壓力更大。一家深圳的機頂盒廠商抱怨,用戶買電視不一定是為了看網絡視頻,買盒子都是沖著更多內容來的,現在正版內容少了,破解版內容體驗又不好。 “紅極一時的小米盒子下半年賣得很吃力,7月和8月的銷量下滑了不少;樂視盒子乾脆停售;還有好多機頂盒廠商轉入地下。 ”某牌照商從合作伙伴獲得的數據顯示,政策執行伊始,正版互聯網電視播放器出現30% 左右的銷量下滑。山寨產品則出現了九成左右的銷量下滑。

收服得了和收服不了的

如果嚴格按照廣電總局的要求,所有繞道行為都要被嚴厲打擊。

今年7月,廣電總局先後約談中央三大台(央視、國廣、央廣)領導以及廣東、浙江、湖南、上海四大台及地方局領導,拉開互聯網電視整頓大幕。廣電總局要求上述七大牌照方:不能與運營商合作發展互聯網電視,不能參與運營商互聯網電視招標;不能與視頻網站以內容平台方式搞專區合作,商業視頻網站只能把內容放到牌照方,不允許繞 過牌照方直接連接網上的內容;一周內必須下線境外電影、微電影以及沒有發行或公映許可證的內容;集成播控平台驗收時的電子節目菜單(EPG)與現在終端上出現的 EPG 界面不一致需要報備,未提前報備的立即停止使用;不能擅自發放互聯網電視終端號碼,一機一號; 不能與廣電總局正調查的企業合作。

收到通知後,七大牌照方紛紛自查,並向各合作方包括終端廠商發函,要求終端廠商清理預裝的第三方 APP 包括聚合類視頻 APP,清理沒有國內播映資質的境外內容、網絡劇、微電影等。

其中,芒果 TV 還與運營商鐵通協商,暫停了炫TV業務的開展。

一兩周之後,七大牌照商都出具了整改報告。接近整改的牌照方人士稱,廣電總局開始給的整改規範相對宏觀,執行細則不清晰,牌照方自查時難免漏檢漏查。整改報告提交後,廣電總局提出了更具針對性的意見,比如對影響較大的天貓魔盒、小米盒子,要求下線裡面所有的視頻類、遊戲類、教育類相關應用。整改期間,牌照方還組織專人對合作伙伴進行幾輪抽查。對屢次抽查不合格的,不少牌照方採取了直接終止服務的措施。財新記者瞭解,某家牌照商與二三十家合作伙伴停止了服務。

“停服的都是中小型合作伙伴,一是沒能力升級系統以滿足廣電總局的要求,二是考慮到產品競爭力不太願意配合整改。 ”上述牌照方人士稱, “它們市場份額不大,對整個盤子影響也小。 ”上述牌照方人士稱,對廣電總局的監管政策,不同牌照方有自己的理解:有的判斷此次廣電總局加強監管是有決心且穩步推進的,整改時寧緊勿松,如未來電視以高標準自查,清理了約三分之一的內容;有的則相對寬鬆。 “整體而言都是跟著廣電總局的方向走。 ”收服了牌照方,只能保證互聯網電視或機頂盒出廠時明面上符合廣電政策要求。但是,在與用戶直接接觸的各大賣場、代理商以及京東、天貓等渠道,強大的用戶需求催生了各種“過頂傳 球” 。廣電總局很快決定管住內容源頭。

8月底,廣電總局召集愛奇藝、優酷、騰訊、搜狐四大視頻網站開會,要求它們徹底停止自有 APP 在電視上的服務,把互聯網電視內容的控制權交給牌照方,否則將吊銷互聯網視聽許可證。

吊銷許可證意味著網絡視頻公司連電腦這塊陣地都保不住,威脅其根本。

四大網站不敢怠慢,9月前後,紛紛向第三方應用商店發出通知,下架電視版APP 並停止 APP 服務。同時不合規的牌照方後台系統也要升級,把視頻網站的專區去掉,從視頻網站獲得的視頻內 容也要去除網站標識。

愛奇藝執行得很徹底。愛奇藝副總裁段有橋介紹,接到通知後,愛奇藝迅速與牌照方溝通了技術、產品環節,配合做了很多工作, “是個大工程” 。在電視版APP 上,愛奇藝一邊在自己的服務器側停止服務,一邊通知應用商店下架電視版 APP,以儘量達到無處下載、即便下載了也無法使用的目標。除此之外,愛奇藝還專門指定三名員工每天對各渠道抽查,一旦發現有破解的TV 版APP,立即封堵。

“實際上,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破解版永遠層出不窮。再說封堵正規視頻網站沒什麼用,泰捷視頻、沙發管家、VST 全聚合、電視貓等 APP 都能用,VST全聚合包括了來自搜狐、優酷、樂視的10000多部電影、20000多集電視劇,泰捷視頻能看電視直播。 ”一名互聯網人士稱, “牌照方、家電廠商、視頻網站前後堵截,但會玩的照樣玩,只不過多繞點路。現在,家電賣場的銷售員們更是把這道手續幫用戶辦了。 ”

整改接近尾聲

廣電總局收服得了牌照方和視頻網站,卻管不住用戶。強大的用戶需求決定了互聯網與電視的融合是大勢所趨。監管最終要為此設定規則而非強行禁止。

按合併前的廣電總局于2011年發佈的181號文件,互聯網電視的牌照方負責平台運營,擔負讓內容 “可管可控”的責任。但實際上,在完全市場化的家電廠商和提供內容的網絡視頻公司之間,牌照方在產業鏈中的話語權有限。

“牌照方挾政策之威開開心心收牌照費,每台硬件收幾元至幾十元不等,一年少則幾百萬元,多則過億元。網企、家電廠商與不少牌照方的合作更像是掛靠關係,網企、家電廠商甚至運營商都在自主運營內容,打造電視屏幕上的平台,使得牌照方幾成擺設。 ”一位“廣電系”人士向財新記者介紹。

現在,在廣電總局一輪又一輪的政策加碼中,牌照方強勢崛起,互聯網廠商、家電廠商甚至運營商也開始改變做法,重新定位。

樂視處在風暴眼,不僅是此輪重點監管對象,更因其CEO 賈躍亭滯留海外,不斷捲入被調查的傳言,致使樂視股價大跌: 7月15日監管政策初露,樂視連續兩日跌停,7月17日以32.65元慘淡收盤,逼得樂視7月18日上午緊急停牌,之後又幾度停牌複牌,至最後停牌的前一天即10月24日,收于33.51元,市值281.88億元,較2014年1月27日的最高值441.3億元已跌去三分之一。

樂視本是互聯網電視崛起的急先鋒,通過打包軟硬件打通了從內容到硬件的完整產業鏈。四個月來,樂視忙於對外界做各種澄清,努力減小監管因素和管理層危機對業務層面的影響。

現在,政策層面已有所改觀。樂視TV 總經理梁軍告訴財新記者,樂視一直與廣電總局保持密切溝通,經常匯報 整改進展。在廣電總局的批准下,樂視已找到新的牌照商——國廣東方,拿出了新的整改方案。目前,整改工作已完成了95%,就要看到曙光。

“整改是很糾結的過程,一點點談,一點點磨,最後按廣電總局要求,我們把樂視TV的後台系統完全交給牌照方。

牌照方由此實現對樂視 TV 所有內容的可管可控。 ”梁軍比劃著說, “我們給 廣電總局提交了厚厚一摞材料,通過之後,可為網企與牌照方融合提供模板。 ”樂視方面稱,這套整改方案不會影響其商業模式。樂視銷售還可像以前一樣拉廣告,只是廣告需要牌照方審核;付費收入將設立聯營賬戶,讓牌照方、樂視都能看到總額;同時,樂視將派出人員支持牌照方的後台運營,以便後台系統交割後不影響用戶體驗,用戶還能享受到樂視整個生態的服務。區別是以前打樂視標識,現在換成了牌照方的。

梁軍沒有談及與牌照方的合作細節,但他表示,雙方將按一定比例分配獲得的收入,樂視占大頭。他強調,網企不是要擠死 “廣電系”企業,而是幫助它們尋找新的商業機會,謀求共同發展。他還透露,樂視正在與 “廣電系”企業合作發展CA 卡業務,未來還要尋找更多合作可能性。

段有橋想得更通透:大家都想做平台,是因為都想通過控制今天的平台賺明天的錢。實際上,賺錢跟是否做平台關係不大。只要內容、技術、產品足夠好,通過牌照方的平台能獲得足夠回報,按貢獻大小分成就是不錯的模式。

“其實監管政策不像外傳的那麼神秘和妖魔化,視頻網站雖不能直接從事互聯網電視業務,但能配合牌照方提供技術和內容支持,獲得分成等收益。 ”段有橋表示,仍看好互聯網電視的發展。他透露,愛奇藝不會直接經營互聯網電視服務,但會繼續支持牌照方銀河的發展。今年年底、明年年初,銀河互聯網電視有限公司會逐步推出既符合廣電監管要求又滿足市場需求的多項新品。

芒果、 小米搶地盤

產業鏈重組已經開始。一家深圳的盒子廠商告訴財新記者,它們現在選擇的牌照方是國廣東方,一是國廣東方在牌照方里相對弱小,合作姿態低;二是看重國廣東方背後可能的優酷土豆的支持。

“現在,大家選牌照方一般看兩點:一是合作態度是否誠懇,比如未來電視就太強勢了;二是內容是否豐富,芒果TV 的獨播劇就很有吸引力。 ”一家總部在北京的家電廠商稱, “牌照商不努力提高能力,不搞好平台的服務和運營,只想靠牌照坐地收錢的好日子過去了。 ”原本發展較快的華數、未來電視近幾個月低調了很多。華數互聯網電視業務部總經理卓越透露,華數希望從網絡到內容到客戶端全面切入,立體化地改善用戶體驗,相信很快就會推出既符合政策要求又具備競爭力的新產品。未來電視內部人士則稱,未來電視正在提高內容清晰度、流暢度方面下工夫。

後起之秀譬如芒果TV、國廣東方在整改期間全速搶進,拉到了不少大型的品牌客戶。據財新記者瞭解,三星幾乎將原來使用百視通牌照的機型完全搬到了芒果TV。現在芒果 TV 既有湖南電視台的自制節目獨播版權,還準備聯合湖南衛視投資10億元做自制節目,希望通過內容獲得更多的話語權。除此之外,芒果 TV 學習互聯網玩法,高調推出了微信 VIP 代付贏大獎、芒果 live show 演唱會直播、聯手快樂購秒拍特斯拉等創意營銷活動,試圖吸引更多的用戶。

不過,無論是芒果 TV 還是其他牌照方,都承認互聯網企業才是最大的對手。一位牌照方人士坦言,網企做了十多年公共互聯網視頻運營,在面對大規模的用戶服務、網絡架構部署以及內容分發網絡建設(主要解決跨運營商、跨地區、服務器負載能力低等原因造成的網頁、視頻打開速度慢問題)等問題上更有經驗。相較之下, “廣電系”出身的企業有明顯差距。

網企正緊鑼密鼓布局。在互聯網電視領域被樂視壓一頭的小米趁勢反擊,加緊彌補內容短板。11月13日,小米科技聯合創始人、小米電視的掌舵者王川向財新記者坦承,小米已投資優酷土豆。財新記者從另一渠道證實,小米也已與愛奇藝達成協議,將以3億美元入股愛奇藝,成為百度之後第二大股東。

在此之前的11月5日,新浪網前總編輯陳彤正式加入小米,負責內容運營和投資。小米科技董事長雷軍稱,小米將拿出10億美元用于內容運營。陳彤則放出豪言,要在半年內讓小米的視頻產 品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 。

小米已經吃夠了 “內容”的苦。

2013年下半年,芒果 TV、優酷土豆、迅雷等多家公司就頻繁起訴小米內容侵權。今年上半年,在小米電視、盒子賣得如火如荼之際,又被樂視起訴盜播樂視版權作品,最終敗訴。

“小米電視、盒子被市場認為是小米在手機後開拓的第二戰場,但風頭被早它一年發佈的樂視 TV 蓋過。整改期間,七大牌照方停止了與樂視的合作,樂視盒子也停止銷售,小米正好借窗口期豐富內容,改善用戶體驗,再向樂視發起進攻。 ”一家家電廠商內部人士認為,一旦小米將內容與硬件更好地融合,對樂視無疑是巨大打擊,對傳統家電廠商更是勁敵。

今年“雙11”期間,樂視、小米又打起了擂台。樂視超級電視在天貓以總成交額1.59億元排第一,海信、小米、TCL 緊隨其後,分別為1.53億元、1.49 億元、1.18億元。但小米不甘示弱,稱樂視產品款數多,以單品論小米電視的訂單數和支付金額都是第一。

在監管政策的夾縫中,產業鏈上的各方在重新調整位置和組合後,又開始了新一輪的廝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9374

2900點攻防戰打響 下半年A股應該這樣操作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32189.html

周四兩市小幅低開,滬指開盤後即窄幅進行盤整,圍繞2900點展開爭奪。早盤受消息影響,物聯網、4G概念等板塊表現活躍。滬指窄幅震蕩,臨近午盤時,兩市沖高後開始震蕩下行。

截至午盤,滬指下跌0.83%,報2281.55點;深成指下跌0.91%,報10204.16點;創業板下跌1.14%,報2120.14點。

盤面上,儀器儀表、物聯網、4G概念等板塊漲幅居前;稀土永磁、新材料、鈦白粉等板塊跌幅靠前。

外圍市場方面,亞太股市周四漲跌互現,日本股市日經225指數半日上漲0.48%,報16143.24點;東證股價指數上漲0.39%,報1289.66點。截至目前,韓國首爾綜指下跌0.48%;澳洲股市S&P/ASX200指數上漲0.14%,臺灣加權指數下跌0.41%。

消息面上,劉士余:資本市場承擔新使命 迎良好發展機遇;十大中報預增王背後的故事:神州長城預增300倍;國常會數張“藥方”力阻民間投資下滑;狂賺62倍的期貨奇才:上證綜指三季度或漲18%;年內99家企業IPO申請獲通過 過會率94.3%;動力煤7月份上漲預期增強 資金悄然布局10股;中海油高層“大換血” 今年仍需縮產降投資;停複牌新規提速重組 梅泰諾60億並購揭盅;深交所發函問萬科深鐵重組 獨董回避事由成焦點;高盛擬減持口子窖不超過16%股權 8年浮盈48億。

對於2016下半年A股市場走勢,平安證券概括為:“逆水行船,不進則退”。短期博弈將集中於對市場風險評價的博弈,以尋找短期風險評價下降的時間窗口進行結構性投資。

流動性長期以來都是決定市場走勢的核心因素之一,有跡象表明“水”流將開始逆轉。實體部門的加杠桿能力正在顯著弱化,2016年私人部門投資的快速滑落是值得警惕的因素,它極有可能帶來流動性的被動收縮;金融部門的加杠桿能力則受到監管趨嚴的影響,尤其是“脫虛入實”的政策導向和對杠桿的限制措施。兩者的疊加效應使得我們認為M2增速的滑落可能才剛剛開始,其未來的下行走勢可能會類似於投資增速般不可逆轉。目前來看,A股市場很難認為已經對此做好充分準備。

實體經濟的融資需求真的顯著下降,從新增信貸到新增社融數據均有所體現。除了政府主導的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外,民企投資對於資金的需求持續下滑。我們可以用投資回報率下降、中長期預期不佳、技術創新不足、人力土地成本上升過快等因素來解釋私人投資的下滑,但最大的問題在於短期內我們找不到逆轉私人投資滑落的辦法。從中國經濟的結構來看,一旦投資增速下滑,實體經濟必然難以加杠桿,這使得當前的流動性寬松環境將變得不可持續,貨幣供應存在被動收縮的可能性。

監管政策則在控制金融系統加杠桿的能力,目的是防範金融風險(毫無疑問,實體經濟如果持續疲軟,過高的金融杠桿必然導致金融風險),這種影響將逐漸體現。從A股市場來看,對於IPO和再融資的審查已經收緊,而對券商資管和基金子公司通道業務的加強規範使得A股市場加杠桿能力變得非常有限,同時對於套利交易和內幕交易的打擊也趨向嚴厲。

2016年上半年市場一直疑惑於有關供給側改革如何實現去杠桿的問題,在穩增長和防範金融風險兩大目標約束下似乎難以全面去杠桿。但從宏觀經濟運行和金融市場監管層面,我們傾向於認為,去杠桿的條件正在成熟,被動去杠桿的力度尚難以估計,但流動性供給的回落趨勢已經開始展露端倪。

在這樣的背景下,市場機會將局限於對風險評價的博弈,防禦性布局和結構性機會並存。當市場預期風險事件可控時,市場的結構性機會增加;而當風險事件增加,預期不穩定時,市場則會陷入風險偏好下行局面。2016年下半年市場的風險點在於:宏觀基本面加速下滑(可能是局部的),信用違約風險出現上升;美聯儲加息預期沖擊;匯率波動帶來儲備資產變化;全球金融市場波動;解禁和減持壓力;美國大選等。當這些風險因素為市場預期吸收時,市場就會進入博弈時間窗口。

投資建議方面我們強調幾點結論:第一,流動性趨勢變化和監管趨嚴將帶來創業板、中小板和中證500與主板的估值差異趨勢性收斂;第二,市場弱勢格局難以改變,風險偏好的系統性提升難度很大。配置方面仍推薦防禦性板塊,推薦食品飲料、家電、醫藥和銀行;第三,在風險博弈期建議尋找科技領域中能夠穿越周期的板塊,相對看好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新材料、智能家居等。


跑馬攻防戰

#我認我無聊 #提防影射認明真身 #跑馬仔

&&&&&&&&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5636

兩位張老板的攻防戰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26405

46歲的張軒松(左)和55歲的張錦松,同為中國跨地域零售商超行業重量級玩家,就這樣被推到了對立陣營。(視覺中國/圖)

(本文首發於2017年8月3日《南方周末》)

46歲的張軒松和55歲的張錦松,命中註定會有這奇特一戰。

姓名中只差一字或許只是巧合,但前者老家福建福州和後者的故鄉廣東揭陽,960公里之遙卻偏偏擁有同一個別稱:榕城。更重要的是,同為中國跨地域零售商超行業重量級玩家,適逢資本合縱、技術叠代,原本的籌碼和遊戲規則悉數入池重構的今天,曾經的推杯換盞盈盈笑眼,不得不讓位於幕後反複的沙盤推演和一出手利劍封喉的狠辣。

永輝超市創始人兼董事長張軒松,與武漢中百集團上市以來第三位掌舵人張錦松,就這樣被推到了對立陣營。

2017年7月,一方增持5%至25%股權,進一步坐穩第二大股東席位的同時,距離最終奪取中百控制權一時僅差6.99個百分點,而這只需再花費5億人民幣。對於一家賬上長期保持逾70億現金流的企業,似乎只需對槍管再吹一口氣的功夫。而另一方,則不聲不響跟進。雖說砸下2414萬只換來0.379%的股份,不過總計32.37%的持股量距公司法中有關具備關鍵事務一票否決權的33.4%持股黃金分割點,也不過半個腳掌的差別。

從7月7日到7月25日,18天,永輝與中百,小張和老張,幾乎瞬間就撕去了此前三年彼此貌似琴瑟和諧歲月靜好的面紗。你開槍,我開槍,江湖事,江湖了。

但,這真是雙方的終極決戰嗎?微妙的持股比,超過十倍的兩家公司市值差,包括新近出臺的兩份半年報中天壤之別的財務表現,特別是在發軔於2014年的混改於近期突然強勢啟動,攻方守方有無可能按照全新的戰略路徑在一宗普通的並購案中以股權換空間,謀求一種全新的雙贏模式?

一切還是未知數!

張軒松當然不是第一位不速之客,那份頭彩歸屬於目前已然私有化且不時以馬雲老友面目示眾的銀泰百貨沈國軍。事實上,2005年受鄂武商誠邀入股的同時,沈氏借助盟友華平投資基金,曾通過一家名為湛江市平泰商貿有限公司的空殼機構染指了中百集團7.139%的股權。那一刻,沈國軍離中百國資第一大股東的股權差距甚至還要優於張軒松——2.91%。

財技了得的沈老板終究沒有能力一炮雙響。利用股改良機將旗下坐擁大批優質商業地產項目並在財務處理上大幅低估的鄂武商拿下,才是其首要目標。

長達十年之久銀泰武商赤璧一戰,足以載入中國企業並購史,最高時一度控有22.57%鄂武商股權的銀泰系,最後只能在國資體系“不丟失一寸土地”的堅壁清野中黯然出貨掃興而去。

但這場拉鋸戰對鄂武商等武漢國資卻影響深遠。就在2007年銀泰赴港上市成功備足銀彈的同時,鄂武商、中百集團和武漢中商集團,三家均歸武漢市國資委管轄的當地零售企業共同並入武商聯賬中。攜手同為國資一脈的聯合行動人,只消發現有膽敢窺伺者即毫不猶豫提升自家股權比例,而這一戒律不只提升了潛在獵手們的捕獲難度,另一層面上亦同步束縛了三家上市公司體制轉軌的可能性。

如果說銀泰對鄂武商的高度鎖定令旁人無意再來攪局——擔綱大哥角色的該家上市公司不只業績最為優良也不容有失,那麽,主業商超、倉儲且也是原武漢商業國企中唯一跨出市域、省域在重慶布局的中百,就勢必成為有意在中西部商業零售市場構建橋頭堡企業的最佳選擇。無它,雖然其全年營收現金統計弱於武商,但其更為星羅密布的線下網點,意味著在零售品種選擇和物流配送上更強大的彈性與可塑空間。

先來叩門的是電視連續劇《雞毛飛上天》中殷桃一角的原型——義烏女商人周曉光控制的浙江新光控股。之後,便是從批發啤酒起家,最終憑借農超對接、生鮮稱王策略異軍突起的永輝超市張軒松。

2013年11月22日4.99%股權買入自然是小試身手,至2014年12月18日合計納入20%股權,張軒松可謂一鼓作氣。而新光集團則順勢將持股比例縮減至6.23%,從此扮演一個進退自如的關鍵第三方。

也正是從那時開始,小張停下了腳步,整整三個年頭。

對於武漢中百而言,既然臥榻旁已然多出一人,爭取合作反而是避免股權紛爭不可收拾的唯一辦法。在與武漢中商吸收合並計劃失敗後,經營狀況逐年下降的它只能以柔軟身段消弭對方的殺伐之心。

三個變化就此出現。短時間內,素來強硬的老帥汪愛群和空降兵劉聰先後掛冠,財務出身的張錦松上臺當家;不同於鄂武商堅拒銀泰派駐董事的強橫,兩位永輝高管順利進入董事會;中百方面擱置昔日的自負,不單將虧損日益嚴重的重慶地區業務全部托付永輝代管,更整建制引入後者引以為傲的生鮮管理團隊,師夷以長。

還有其它不為外人知的心思嗎?比如,自十年前武商聯成立之日起就宣布要在三年內著手處理本地三家上市公司的同業競爭問題,中國證監會也對此明確表示“若不解決陸續處罰”。三年複三年,至2014年7月,武商聯又一次給出了五年時間表。這倒其次,關鍵是宣布自即時起三年內完成針對中百集團的激勵機制改革。

三年後的7月,當初的拍胸聲早已變成了“權宜之計”,股權之爭再起真是一種偶然?但有了永輝傍身,卻也是向上峰索要承諾對現的絕佳理由。

至於張軒松,斷無松氣的可能。這邊廂既然簽署了戰略合作的協議不妨暫時刀槍入庫,他本還有更要緊的事須做。

引進強援是計劃之列。2014年8月和2015年8月,英資老牌怡和集團下屬牛奶國際——沒錯,該公司是香港從7·11便利店到惠康超市、萬寧藥房的零售市場雙寡頭之一——合計投資11.35億美元成為永輝第二大股東,而同期京東劉強東42億人民幣投資帶來的,是現金背書的線上渠道開放和線下大物流整合。

手中有糧心中不慌,永輝體系內的縱向改革及體系外橫向拓展順勢鋪陳。內部合夥人機制確立,包括會員店、優選店、超級物種等新業態的試點和迅速複制基本順利。對於分析師們極其看重的諸項財務指標,則要進一步鞏固優勢或逼近業內龍頭。而這一系列動作的直接效果映襯在兩個層面。

數字上,年均70萬元人效、1.2萬元年坪效、1.5萬年人均創利均是行業翹楚,20.19%的毛利率水平和3.4%的凈利率水平則已逼近高鑫(大潤發)位居同業亞軍。

較上述枯燥數據更有價值的,是外界已將其直接對標美國沃爾瑪和好市多集團,對永輝的市值評估,也從700億元上升至2020年的1000億乃至2030年的3000億元。

信心有時比金錢寶貴。

橫向方面,借助混改名義入股聯華超市逾21%股權,當然是在原先短板的上海市場布下的戰略棋子,而9400萬美元入股全球最大零售第三方服務企業美國達曼公司四成股權,以及成立15億規模專向關註上遊生鮮品類和高標類食品企業、服裝企業的向新投資基金,考慮的則是向制造型零售企業轉型時的智慧、人才和項目儲備。

很顯然,張軒松的目標是將永輝打造成一個平臺,一個不同於甫在線下發力的阿里和京東,亦迥異於諸如大潤發或華潤萬家這些傳統同行的全新生態型載體。

假如此時能完全掌控一個零售業上市公司,在剝離或轉移部分相關資產同時註入為市場廣泛接受的新型業態和商業模式,並匹配於一定程度的股權激勵機制,想必是一件皆大歡喜的妙事。

中百集團再次映入眼簾。

作為二股東也是相關技術出口方,永輝很清楚中百的現實狀況——有改善但積重難返。2016年,中百集團年營收下挫6.31%至153.66億人民幣,為同域鄂武商的86%,不過646萬年凈利卻只及鄂武商的0.6%,剛剛出爐的中百2017年半年報看似不錯,1.36億的凈利終於摘掉了虧損的帽子,但一旦扣除因相關物業資產證券化所獲得的2.43億一次性投資收益,扣非凈虧損7506萬元。問題是,在高價值物業儲備上,中百與大哥鄂武商不可以鬥里計,祖宗家當總有沽清一天。

張軒松很是精明。之前因企業文化整合失手被迫出讓聯華超市予阿里系,至少賬面上還錄得2億元正向收益,而2013-2014年間9.86億元代價持有的中百集團20%股權和2017年6至7月2.86億購入5%的中百股權,12.72億的總成本截至7月下旬已獲得4.37億元浮盈。

表面7.37%的股份之差算不得什麽,一旦新光控股作為“友好人士”襄助一把,那麽不足1.14%的差距彈指一揮足以抹平。何況在拿下最新的5%股權後,永輝方面已公開表示“不排除在未來一年內增持”的意向。

是張軒松的宣戰書?其實大可視作他“換種活法”的倡議函。現在,球踢到了中百腳下。

而張錦松的回複頗為巧妙,0.379%的增持幅度並沒有將所有退路封死。雖然錢袋癟癟,但在國有大股東武商聯支持下,只要按爬坡協議規定中百還可在一年內再度增持2%。事實上,它只需落袋1.14%自身股份就可以令小張老板扼腕長嘆。

還記得當年黃光裕、陳曉圍繞國美股權的爭奪大戰嗎?正是潮州大佬先行一步邁過33.4%的股權紅線,才使得貝恩資本臨陣倒戈,上海陳從此背負一身罵名隱遁江湖。

再久的長考終是為出牌的那一刻,且看兩位張老板何去何從。當然,這也是幕後那家武商聯需要做出決策的時刻。想一想,九十年前,漢口、漢陽、武昌三鎮合一,九省通衢名揚四方,天下商賈不請自來。從此,武漢和上海一樣,前綴鑲上個金燦燦的“大”字。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6682

應科院推銀行黑客攻防戰 銀行職員48小時受訓

1 : GS(14)@2016-08-19 06:14:40

【明報專訊】明刀明槍打劫銀行的日子已經遠去,近年銀行失竊多是因為網絡被入侵,而每次成功擊退黑客,背後都看到香港應科院行政總裁湯復基的影子。湯復基總愛向記者展示一幅「網絡世界大戰」地圖,強調網絡攻擊無日無之,且不分國界,認為監管者有責任踏前一步,聯合業界對抗網絡黑客。

明報記者 廖毅然

金管局正在就其「網絡防衛計劃」向業界諮詢,香港應科院正是其合作方,負責提供專業培訓計劃,銀行從業員必須參與以取得專業資格。湯復基接受本報專訪時指,培訓計劃將有一系列的考核,包括要求學員參與一場長達48小時的模擬網絡攻防戰。他續指,培訓計劃與提供給警方的培訓課程相若,「過得到這一關,完成了課程,資格將同時受到歐美認可」。

培訓與警方課程相若 資格獲歐美認可

看着身後的「網絡世界大戰」地圖,湯復基慨嘆,黑客是24小時都有可能出現,而且銀行在明、黑客在暗,銀行多數等對方出招再想辦法拆解。因此,擁有資訊共享平台是十分重要,他表示與金管局合作建立的平台已大致完成,估計年底前可以推出。他又認為,監管者有責任主動聯合業界,推動金融科技,提供各項基建及培訓設施,不能讓個別銀行單獨「應戰」。

面對網絡竊賊,銀行界可以化被動為主動。湯復基表示,應科院有一組人員負責反入侵黑客網絡。「現時普通人能夠看到的公開網絡,只佔整個網絡世界5%,另有40%是各種內聯網,剩餘的就是Dark Web(暗黑網絡)。」他續稱,曾經在暗黑網絡看到有黑客揚言要向本港銀行發動攻擊,應科院因此通知金管局提前作準備。有時候亦在暗黑網絡看到有港人信用卡資料已被盜用,因此向銀行通知停用該帳戶。

入侵黑客網絡 防患於未然

研究Blockchain(區塊鏈)亦是應科院重點工作,除與中銀香港(2388)研究應用於按揭業務,他表示正與金管局研究在貿易融資及客戶審查方面應用該技術,加強各項程序的安全,又預告即將解決到如何商業化及客戶私隱等問題。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2653&issue=2016081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642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