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8招挑好食! 專家的「風控」買菜法

2013-11-04  TCW
 
 

 

你放棄了嗎?在生活基礎的米、麵(包)、油、醬都出現作弊事件之後,你不想再信賴品牌、無力再講究挑剔,決定聽天由命,吃到什麼算什麼……

別氣餒,也不要被黑心食品業者打敗,我們找到經驗豐富的家庭主婦和營養師,與你分享她們買得安心、吃得健康、不貴也不麻煩的「好食」生活。

買米:不迷信品牌,到農夫市集挑

筆名「番紅花」的王碧珠是北台灣走透透的菜市場達人,為了成長中的兩個女兒,五年前她辭去時尚精品界的忙碌工作,成為全職家庭主婦,也開啟了全家人在假日「去市場╱市集玩」的生活樂趣,還因此寫了一本關於在地食材、市場與料理的散文兼指南。

對於食物,她首重買米,「因為每天都要吃,不容出錯。」她家的米來源多種多樣,經常更換,有農業試驗所研發的霧峰益全香米、蒐羅自台灣各地農夫市集的有機米,甚至一年只收成一次的台大農場安康米,她也為了趣味,每年吃它一回。

當上班族時便精於計算成本毛利的王碧珠換算過,外食自助餐店一碗白飯賣十元,而有機米煮成一碗飯的成本大約七元,雖然最近「假米事件」中出問題的品牌米,便宜到一碗飯只要四元成本,但是「你和你的家人每碗飯多三塊錢就能吃好米,會差很多嗎?你的生命值得花這個錢。」

買油:不到大賣場,選非營利通路

她是主婦聯盟十幾年的會員,當初因為有小孩才開始注重飲食來源,而當職業婦女又苦無時間好好上市場、做研究,因此不少食材主要從主婦聯盟採購,包括食用油和雞蛋等。

「我逛到超市的食用油櫃前,常會疑神疑鬼,因為相較於主婦聯盟不以營利為宗旨,一公升的油就要賣到三百五十元,大賣場裡三公升只賣一百六十九元的油,我怎麼看都覺得很奇怪,買不下去,」她相信,貴的不一定好,但好的東西沒辦法太便宜。

「油也是每天都要吃的東西,所以我很保守,不想為了(每天)省三十塊錢而冒險,」她說,她也多年沒買沙拉油,主要是因為大部分原料都是基因改造的黃豆。如果臨時做菜缺油而必須上一般超市或超商買,她會選擇公營事業的產品,因為公營事業「至少出事時跑不掉。」

這次富味鄉的麻油摻假事件,也波及主婦聯盟這類訴求嚴選食材的通路,但王碧珠並不因此覺得難過或受騙,仍然信賴這個她相對覺得安心的來源。

買醬油:挑非基改、釀造逾180天者

她說「容許自己踩到一○%的地雷,」因為食品安全很難做到百分之百,她平常能盡力為家人飲食健康守護到八、九成,已經很滿足。

醬油在各種販售通路上的價格也是天差地遠,她選擇的標準第一是非基改,第二是釀造的天數要在一百八十天以上,她不相信速成的醬油可以美味又安心。「用醬油就像不歸路,一旦吃過好的,就很難再接受人工甘味醬油。」

買海鮮:免現撈,找在地海水養殖

魚類、海鮮她以海水養殖場的產品為主,豬肉常用品牌是信功豬、牛肉只吃台灣牛、雞肉則從神農獎的獲獎雞場去挑選。她強調,出自健康和環保的考量,餐桌上的比率約是八分菜、二分肉,所以肉食類「因為吃得少,所以吃得好,」捨得花上較多錢採購。

王碧珠大概是現代少見還會為家用仔細記帳的主婦,她也因此發現,吃得健康其實並不貴。她算一算,以全家四口三菜一湯的晚餐為例,有機米煮四碗約三十元、兩道有機蔬菜(一把三十元)、一道魚或肉一百元上下,加上用有品牌的排骨或雞架燉冬瓜湯,煮湯材料花不到一百元,合計每餐成本約三百元,「這樣吃會(比外食)貴嗎?」

買水果:不上超市,跟附近小農買

當然,有機食材相對而言確實比大賣場的貴,不過她也發現,因為覺得相對較貴,反而不會浪費的挑掉菜葉、切削果皮根莖、變相增加消耗量,「一定全部都吃乾抹淨,」她笑說。

蔬菜水果除了有機商店,她也常到內湖住家附近的幾個傳統市場找小農民買,好處是新鮮、在地,而且每天都會在,若覺得好,很方便再去買。「你找那些自己種菜的老伯、阿婆買,不會去想有機不有機,也不必問有沒有農藥,不可能會跟你說有,但基本上他們就賣那麼少的量,沒必要花太多成本來用藥,」王碧珠說。

有些人覺得到傳統市場、小農市集買食材「太麻煩」,但王碧珠很享受和農民面對面的溝通、聽他們解說種植的種種。她與家人也已經把逛市集、買米買菜當作常態的休閒活動,「台灣的市集風起雲湧,我們每個月都會找一個去逛,」她非常推薦這種假日全家出遊的方式。

此外,她與家人每週末也會外食,找餐廳或小吃攤時並不會特別計較健康食材,主要是為了樂趣和讓「煮婦」週休,「因為平常吃得就夠健康了,假日的外食不必太挑剔。」同樣以「分散風險」的道理,她也建議,如果是平日外食的上班族、雙薪家庭,至少在週末就可以花時間上市場好好挑選食材,在家煮個健康的假日餐。

買青菜:不偏好有機,選當季盛產

年方二十九歲的程涵宇,已經是資歷超過六年的營養師,而且她從離家念大學時起就樂於下廚做菜,因此練就採買好食材的功力。

她發現一般人(尤其是外食族)每日膳食纖維的攝取量總是不夠,因此採購時首重買青菜,而且要買當季盛產的菜,才會好吃、無毒(農藥)又便宜。例如現在就是芥藍、刈菜和菠菜的季節,入冬後將是各種蔬菜最豐富的旺季,選擇種類最多,夏天則不適合葉菜類生長,因此她會多用菇類、瓜類來替換,以免在不對的季節買到了用過量農藥的菜。

但程涵宇不會特別挑選有機蔬菜,因為吃的量大,只買有機菜會覺得太貴,所以若要降低對農藥殘留的疑慮,她的方法,其實和許多專家建議的一樣:大量沖水。下廚前的第一個動作就把青菜拿出來沖洗、泡水,完成所有的料理後,最後才把青菜拿起來沖洗、切炒。

對於四季豆、花椰菜等最容易殘留農藥的蔬菜,她建議先燙過再炒,因為滾水更容易溶掉農藥,但又不必餐餐燙青菜而失去品嘗食物的樂趣。

「每天應該要吃到滿滿兩個飯碗分量的蔬菜,先求量夠,再求多樣。」是她的基本原則。

買肉:不挑進口肉,到傳統肉攤買

不過程涵宇並非素食主義者,也不會勉強自己吃不合口味的營養食物(例如五穀飯),她強調的是均衡和新鮮,所以像魚肉類的採購,有別於許多專家不推薦到傳統市場買溫體屠宰肉,她反而不迷信CAS這類政府標章,最相信的是自己的嘴巴。

「自己吃過的最準,」程涵宇說,她習慣到傳統市場的肉攤買,先聞聞看是否新鮮?買回家煮煮看是否好吃?如果不行,就再試另一家。對於很少上傳統市場的人,她建議先從客人最多、老闆最親切的那一家開始嘗試。「我也到大賣場買過肉類和海鮮,但從沒有吃到好的,」她說真空包裝、冷凍或進口的肉類,因為經過多道處理程序,包括包裝、運送、保存,「每個環節都可能出錯,密封著也聞不到,」所以風險不見得比傳統市場低。

對於煎炒時需要用到的食用油,程涵宇檢視了各種油的脂肪酸比例,認為芥花油和苦茶油比例最好也最穩定,不過苦茶油價格較高,口感又較特殊,因此她最常用的是芥花油。不過,「再好的油也是加工物(經榨取萃出),」她建議控制食用量,特別是外食族,很難吃到少油的餐,則三餐至少要有一餐是無油食物,例如早餐就別吃奶油做的麵包。

如果想吃自己做的健康飯菜,又想要省事,她也會把多煮好的肉類、咖哩冷凍起來,「變成自製調理包」,還有需花兩個鐘頭才能泡好、煮好的糙米飯,她也會一次多煮一些,放冷凍庫裡幾日後,口味和養分都還能保持住。

打開程涵宇的冰箱,冷藏庫第一層是熟食,中間是排骨等不會湯湯水水的肉類,最下層是連根帶土的青菜,「越需要再處理的東西放最下層,以免汙染到上層的食物。」冰箱裡另一個特色是,蒜頭、辣椒和已開封的米、醬油、橄欖油等也都放入冷藏庫保鮮,所有標籤、袋子上都用簽字筆寫著開封的日期。

重視新鮮度的她也提到,由於「米發霉長出黃麴毒素,肉眼是看不出來的,」所以買米她只買真空包裝。此外,買整包蒜頭或者整塊起司,許多人也會有放到部分發霉的經驗,有些人以為起司本來就是發酵品,所以把發霉的地方切掉後,剩下的部分應該還可以吃,整包蒜頭裡也只要把發黃發霉的幾瓣丟掉就好,「其實全部都要丟掉,因為一發霉表示整塊、整包都感染了,」程涵宇強調。

買醬料:不看標籤字,看條碼數字

她也分享自己買醬料、油品時看標籤的要訣,首先,用量最多的原料,依法要標示在第一個,所以白醋原料第一個是不是米、黑豆醬油是不是黑豆,基本上可如此辨識。其次,檢查是否有不該出現的原料,例如某知名品牌大廠的醬油,洋洋灑灑的原料中列有酒精,「根本不是醬油裡該有的東西。」再者,想知道食材是否原裝進口,與其看標籤上的文字,不如看難以造假的條碼上編號,例如寫著「西班牙進口」的橄欖油,條碼前頭數字卻是「47」,「那就是在台灣分裝或加工的了,」程涵宇說,網路上查得到產地來源國的固定編號,是她採購時明辨真相的指南。

【延伸閱讀】

市集達人王碧珠職業:全職家庭主婦著作:《廚房小情歌》、《看得遠的,就是好母親》我家這樣吃 向稻農買米,嘗試多種、多樣,不買大糧商契作米選擇釀造天數超過180天的醬油牛肉只吃台灣牛,雞肉從獲神農獎雞場挑不買外型漂亮的蔬果(採自然農法者外型多半長得醜)

營養師程涵宇經歷:新光醫院臨床營養師、北市衛生局減重專任營養師著作:《3天就有感覺!》(專業營養師特調蔬果汁)我家這樣吃只吃當季盛產蔬果最常使用芥花油,穩定度最高,口味、價格也適中找傳統市場親自試過的店家買肉類,不信真空包裝、長期冷凍肉品外食便當選擇容易去皮的雞腿等主食、要求配菜都是蔬菜(不吃麵筋、素肉等加工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0677

拒當肥羊 櫃枱上的DM先別碰 理財高手 教你四招挑到好理專

2014-06-23  TWM
 
 

 

買基金、買保險、投資衍生性商品,你會依賴理財專員的意見嗎?在面對銷售話術時,如何判斷理專是否替客戶著想?讓外商銀行高層退休的Johnny教你,用四個方法看透銀行銷售理財商品種種怪象。

撰文‧劉育菁

稍早之前,金管會痛批銀行業者亂賣人民幣TRF(目標可贖回遠期契約),造成許多不需要進行外匯避險的中小企業、一般散戶,也置身於第一季人民幣匯率急貶風險中。

雖然銷售TRF屬於銀行的金融行銷業務(TMU),主要銷售對象為企業,與直接面對一般理財族的財富管理部門有所不同,但此消息傳出後,難免再度引發民眾對銀行的不信任感;尤其,金管會將TRF銷售亂象與二○○九年發生、直接衝擊上萬民眾的「台版馬多夫案」相提並論,更讓一般理財族直接聯想銀行理財專員的道德與專業問題。

著有《誰A走你帳戶裡的錢》一書的Johnny,過去曾經擔任國際大型商業銀行分行長、私人銀行主管,他認為,不必一竿子打翻一船人,「在達到財富自由的階段後,把財富交給值得信賴的專家打理,不再為錢煩惱,仍是一種合理作法。」但他強調,前提是「找到值得信賴的銀行與理專」。看透銀行銷售理財商品種種怪象的Johnny坦承,部分銀行理專還是會把客戶當成俎上魚肉。

方法一

避免一開口就賣立牌的理專「我們把客戶當成『魚』來釣,只是魚有大小之別、品種之分。」根據以往經驗,Johnny開始分析「追求個人利益」的理專是如何面對眼前客戶。他先舉出「理專最不喜歡的四種魚」,首先是吳郭魚,就是泛指已經被刮乾淨的客戶,能夠投入的金額有限;小章魚是指很好被說服,但對手續費斤斤計較。而理專最怕碰兩種人,第一是對金融商品興趣缺缺,看起來很肥但卻「很難擠出油水」的大鯨魚;另一是機伶的大鯊魚,「除了每一個問題的回答都要精準之外,客戶會要求錄音,三十分鐘下來細胞死了一大堆。」簡單歸納,如果要避免被理專牽著鼻子走,就得先讓自己成為一個「難搞的客戶」,讓這四種魚的特性上身,也就是不輕易掏錢、對費用錙銖必較、要求錄音且對每個問題追問到底。

只是,上述作法或許能夠消極地自我防衛,卻不見得能夠挑到有助於自我財富管理的優質理專。至於如何在防衛之餘進一步挑到好理專,Johnny提出四種作法,投資人不妨多加參考。

進入銀行時,先觀察銀行理專或是行員旁的「最新產品」或「主推產品」的小立牌,或是櫃枱上一眼就能看到的DM,「這類商品通常是目前最有利潤或是獎金最多的產品,除非你真的有需求,否則不建議購買。」因為每家分行都有目標銷售額的壓力與銷售競賽,架上熱賣的商品不見得適合客戶,但往往是一進入銀行時,理專和行員們第一個開口推銷的商品。

方法二

留意﹁佣金導向﹂的推薦標準換言之,如果你一坐定,理專就拿出「隨手可及」的DM或小立牌推銷相關商品,那麼,這位理專可能就是把「獎金」放在第一導向,而非你的真實需求。

延續前面的概念,也要小心理專會以「佣金導向」作為推介商品的標準。不過,若要判斷理專的「佣金導向指數」有多高,民眾至少要對各項理財商品的佣金高低有基本認知。

Johnny表示,理專銷售理財商品的佣金收入常會有變動,主要看銷售端如保險公司或基金公司與銀行間的協議,但仍然有其基本原則:「年限越長的產品,理專能賺到的佣金收入越高!」若按理專佣金收入排名,「最高是二十、十五年養老險或壽險,絕對是NO. 1;再來是長天期的連動債(如十年、八年、六年的澳幣或紐幣連動債、結構型商品)或六年還本的醫療險、配息連動債券等;接下來才是股票型基金、債券型、貨幣型基金及雙元貨幣。」像TRF這種類似的金融商品,都屬於高槓桿的金融遊戲,一般理專的客戶很少玩得起,如果玩得起,也大部分已經到了私人銀行的等級。一般理專會銷售,與TRF相類似的是雙元貨幣組合式產品,這類結構性產品主要是透過外幣定存連結外匯選擇權,替投資人賺取比定存更高收益,這種產品風險比TRF小得多。

至於理專最沒賺頭的,是國內債券型基金,「我對某某投信的國內債券型基金有點興趣,你覺得呢?」Johnny建議,不妨用此一問題來測驗理專,是否把佣金收入放第一。

方法三

看「穩定度」重於學歷、頭銜許多理專會以自己的學經歷與頭銜職稱來強化客戶信賴感,Johnny認為,理專這麼做無可厚非,但客戶不必過度買單。理專的就職門檻,相對於企業金融、投資銀行低,「金融圈的基本生態是這樣的,一流人才做交易、購併;其次是做企業金融;最後才是分行業務。」Johnny強調,這並不表示分行理專的水準相對較差,而是「判斷理專好壞的標準,不必也不能太過在乎頭銜、資歷、學歷。」很多人怕碰到菜鳥理專,但Johnny並不擔心年資淺的新手,反而對頻繁換銀行的理專,就算資歷夠深,但他仍是敬謝不敏,「一位積極的菜鳥勝過專業老鳥。」他說,如果菜鳥只是專業不足,無法把商品說清楚,不妨很直接地要求主管或投資顧問一起說明。在他的標準,真正的「好鳥」是在同一家銀行至少要待上十年,才能代表穩定性及能力都已達相當水準。

好的理專學歷不用頂尖,頭銜更非品質保證,甚至借證照賣商品,已是業界公開的祕密,一位好理專的重點是把「服務」當成最基本,不管資產大小、時時追蹤投資商品,在這方面,最簡單的觀察指標就是「問候頻率」。

「如果理專只在重要節日、生日或金融產品到期前的一、兩個月才親切地問候,代表他只想騙你上鉤。」因為好的理專應該在你不買商品、手上沒有錢時也樂於分享投資訊息,甚至要替你追蹤市場變化,提前告知風險。

金融市場變化多端,很難不碰到黑天鵝事件,若不幸碰到市場空頭,「這就是你判斷理專服務態度的最佳時機!」Johnny認為,一名合格的理專在空頭來襲時一定要做到以下四件事:第一,絕對不能避不見面,要在第一時間誠實面對客戶,就算被罵也要撐過去。

其次,要分析市場可能的未來變化,最壞及最好的情況會是什麼,並且明確預期客戶可能會承受多少損失;此外,理專要一併說明公司的立場與態度,不要讓客戶失去信心;最後,就是替客戶重新盤點資產配置,對未來的理財目標與規畫,需要做哪些調整。

買電視、電腦,到市場買菜,都會殺價,但很少人向理專購買投資商品要求折扣,「其實手續費一樣可以殺價。」Johnny強調,很多理專怕客戶殺價,都會用「你是銀行優質客戶」而先略施小惠,給予小折扣,「但這些小惠,其實都是理專的權限,可說統統有獎,一點都不特別。」

方法四

要求手續費折扣 並觀察反應通常Johnny會要求「基金手續費折扣」來測試理專。他說,一般來說,手續費打個七、八折是基本;若要達到四、五折,就要交由主管決策。當然,對於更高竿、常殺價的客戶,理專也會先把費用「報高」,給予較高的打折回饋來應對。

但他也強調,提出這些折扣要求,不是真的要讓理專賺不到錢,「只是測驗他的態度。」如果這位理專一口咬定不可能有所折扣,又或他能在不必報備主管的情況下,自行將手續費打個四折,代表他可能連基本的優惠也不願提供,或者可能先把費用高報,其心態,自然也有一些可議空間了。

Johnny

出生:1964年

現職:中國銀行業顧問

經歷:國際大型銀行分行長

、私人銀行主管

學歷: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碩士

、柏克萊博士

著作:《誰A走你帳戶裡的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435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