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敗局】巨鯨網絡之死:錯抱了Google的大腿!

http://new.iheima.com/detail/2013/1127/56639.html

巨鯨由姚明、姚明經紀人章明基及陳戈共同參股成立,三方出資規模達到2000萬元,儘管如今處境淒涼,不過,2006年時巨鯨可謂風光無限。當時外界對巨鯨給予相當高的評價,甚至認為姚明的這一投資決定可能使姚明成繼陳天橋、李彥宏和丁磊後又一個網絡新貴。

在那個音樂盜版橫行的年代,巨鯨可謂獨樹一幟,初期發展也算順利。巨鯨從2005年6月開始籌備,到當年9月28日拿到執照,註冊會員每天在以幾千人速度增加。借助姚明巨大的明星效應及音樂正版,巨鯨很快又遇到「貴人」——谷歌中國,雙方一起推出谷歌音樂搜索。

這一合作不僅使巨鯨獲得1500萬美元的投資,更重要的是,讓巨鯨獲得巨大的資源和收入。從2009年10月到2010年10月,谷歌音樂搜索共獲得一千萬廣告營收,其中800萬是品牌展示CPM,其他音樂網站廣告少,且主要來自廣告聯盟和遊戲。

巨鯨與谷歌中國團隊曾有很美好的暢想。按照陳戈的預計,如果巨鯨與谷歌中國音樂搜索合作勢頭持續下去,數字音樂今天霸主就是騰訊和巨鯨。不過,2010年谷歌宣佈退出中國讓一切戛然而止,巨鯨在數字音樂正版化嘗試功敗垂成也讓陳戈深感惋惜。

巨鯨在發展過程中有很多致命傷,如在谷歌中國入股並達成音樂搜索合作後,巨鯨徹底傍上了谷歌中國的大腿,失去谷歌技術、流量、資源支持後,巨鯨又一直對谷歌心存幻想,自身未能拿出有賣點產品,未體現出新發展思路,導致巨鯨在陷入被動後遲遲無法扭轉危局。

更大問題是發生在管理層與投資方的矛盾,巨鯨的管理層從一開始就沒有絕對控制權,導致在決策中處處受制於投資方,陳戈近日接受騰訊科技採訪時表示,這是血淚教訓,沒有絕對控股權就使得在很多決策中均陷入被動;與谷歌合作丟掉廣告銷售權更加速巨鯨困境。

再次創業的陳戈將公司安置在三里屯,項目已籌備有一段時間,但並未引入投資人。陳戈說,如果再有投資人尋求入股,自己會多長心眼,無論投資人多麼的優秀,有多少光環,自己會堅持對公司的控股,要擁有絕對話語權,否則對風險投資只能敬而遠之。

創業初期:陳戈因章明基結識姚明

在那個姚明在NBA最輝煌的時代,NBA和火箭隊在中國家喻戶曉,姚明早已成為NBA在華的代言人。姚明團隊也早意識到後姚明時代的危機,開始有意識的進行投資佈局。

姚明雖然是體育明星,和音樂及網絡產業扯不上關係,但很多人都知道,姚明非常喜歡音樂,是個地道音樂迷,姚明還是個網蟲,這也為姚明後來投資音樂網站埋下伏筆。

不過,在很長一段時間,懂音樂的陳戈並沒有見過姚明,那麼,陳戈是如何與姚明團隊認識的呢?知情人士對騰訊科技透露,陳戈一個同學與章明基熟識,2005年的春天,章明基在陳戈同學的介紹下,獲悉陳戈正在做一個項目,也就是巨鯨音樂網的雛形。

陳戈事後回憶,章明基「當時很興奮,立刻從上海飛到深圳」。「我們一起吃的午飯,在一個四星級的酒店二樓的餐廳裡。下午一直聊到4點,這件事就這樣談成。」

根據雙方規劃,雖然類似itunes的正版音樂下載在國內並沒有形成新的龐大利潤增長點,但這種模式在海外市場非常成功,陳戈與姚明團隊相信數字音樂下載會是未來主流生活方式。這使得雖然陳戈與姚明連電話都沒通過,但姚明現金投資很快到賬。

章明基曾表示姚明對待代言相當慎重:「姚明對我們多次強調,對於自己的商業信譽,要像愛護生命一樣去愛護,看不準的事,決不能草率地辦。」但在早期巨鯨一場發佈會上,章明基還是說服姚明一起參加巨鯨發佈會,為巨鯨及陳戈團隊助威。

陳戈當時也非常得意,稱「別人只要知道姚明是我們公司的合法註冊股東,這就足夠,不需要多說一個字。還需要什麼形象代言、廣告?還有這個必要嗎?」

姚明團隊也曾將巨鯨的發展納入姚之隊的規劃,章明基幾年前談及巨鯨時透露,「雖然姚明只是純粹的投資,沒有參與該網站的實際運營,但是姚明也會對網站的發展提出一些自己的意見;而且長遠看,說不定哪天姚明不打球的時候,就會進入這個公司。」

不過,若干年後在陳戈看來,姚明當初的光環效應已經散去,這場投資看來並不如章明基和陳戈當初宣揚的美好,陳戈甚至已不願意回憶。陳戈接受騰訊科技採訪時透露,自己已基本不太想這些事情,覺得「濕漉漉」的,就跟北京的霧霾天氣一樣。

對於與姚明團隊這段合作,陳戈也變了態度,稱創業要把握兩點,第一是創辦一個有價值的公司,有一個龐大的產品價值的公司。第二個是靠團隊自身,有自己的決斷權利,在這兩點保證前提下,誰的勢都可以借,如果不是就免談,這是自己今後任何創業,任何商業的準則。

陳戈並未談及與姚團隊合作的不愉快,不過,言辭之間可以看出,其作為管理層和小股東的不滿。陳戈說,「這個世界不是說只有喬布斯是個偉大的CEO,可以創造蘋果這樣一家偉大的公司,諾基亞的CEO,摩托羅拉的CEO就不行。把藝術和技術結合的,至少有1萬個以上的CEO和高管的人選,為什麼其他的CEO就不能成,卻只有喬布斯成功呢?」

陳戈說,這也就在於,蘋果董事會和股東能夠全力以赴支持喬布斯,把最終的決定權交給喬布斯,這一點對創業公司非常重要。創業公司在發展過程中會碰到很多困難,創始人每天需要做太多抉擇,就必須有一種快速抉擇的文化,否則創業公司就沒戲。

陳戈很欣賞騰訊戰略投資搜狗的故事,陳戈說,馬化騰很牛,張朝陽也很牛,但兩個互聯網大佬將搜狗交給了王小川,並給與戰略支撐,這就是投資人該做的事情。只有最頂層的人才能明白,現在中國已經有一批這樣的人,明白什麼是真正的老闆,什麼是真正的股東。

對谷歌心存幻想 被動求變

去年9月,谷歌中國工程研究總經理楊文洛在谷歌中國黑板報發出聲明,透露谷歌決定關閉在中國的音樂搜索服務,其解釋是,谷歌音樂搜索推出後影響力未達預期,因此決定把相關資源轉移到其他產品團隊之中。這一李開復時代本土化樣板產品結束其四年在華運營歷史。

一石激起千層浪,巨鯨音樂網董事長章明基當時就表示,谷歌在2010年初決定退出中國後,谷歌流量下降的非常厲害,音樂搜索也受到了很大的影響,並且谷歌中國也沒有花太多精力在音樂搜索上。章明基強調,停止音樂搜索是谷歌方面做出的決定,而非巨鯨要求停止合作。

陳戈反應更加激烈,稱谷歌音樂搜索是李開復、郭去疾、林斌、洪鋒、胡寧和彭志堅等通力合作,從2009年3月谷歌音樂搜索上線到2012年6月,巨鯨服務谷歌上億用戶60億次下載視聽,產生PV150億左右,廣告存量4億元左右。陳戈言下之意,這並非是一款沒有影響力的產品。

陳戈指出,但谷歌從2010年退出中國後一直混亂,谷歌音樂廣告銷售幾乎停止,同時多次拒絕巨鯨來賣廣告的申請,致使在巨大流量下,谷歌負責的廣告銷售極少。陳戈建議谷歌對巨鯨音樂及谷歌音樂用戶表示歉意,直指谷歌中國已完全變樣。

儘管言辭激烈,陳戈內心依然對谷歌中國心存僥倖。陳戈事後說表示,如同大災難來臨時一樣,大家總想像著災難會很快過去,然後一切恢復正常。當谷歌2010年初退出中國,到同年7月拿到牌照,大家都認為困難是暫時的。「就跟一場失敗婚姻一樣,離婚前都抱著一種期望。」

最重要的是,谷歌還是巨鯨的大股東,陳戈根本不相信谷歌會置巨鯨不管。但自佩奇出任CEO以來,谷歌砍掉很多非核心業務。當巨資收購而來的產品被砍掉,甚至如Wave、Buzz這些曾經明星產品都遭拋棄時,更何況是一個在華已遭受冷遇的音樂搜索呢。

陳戈卻不死心。實際上,在谷歌退出中國的那一年,谷歌銷售團隊不穩,根本無心顧及音樂搜索廣告的銷售,廣告主也大受谷歌退出中國事件影響,這讓巨鯨廣告收入受到極大影響,陳戈當時最大想法是拿回谷歌音樂搜索的廣告銷售權,與谷歌的分成比例依然不變。

為實現這一目標,陳戈尋找了當時谷歌中國所有的負責人,包括時任谷歌大中華總裁劉允,由於需要修改合約,中國區並無此權限,陳戈又找到谷歌美國總部,跟谷歌企業發展部商討,2010年,陳戈為銷售權的事情去了兩次美國。陳戈此行還想獲得Android音樂代理權。

讓巨鯨無奈的事情發生了,在谷歌內部出現一個奇怪的現象,既沒有人說同意,也沒有人說不同意,時間卻一點點流逝,巨鯨的情況在不斷惡化。

如今談及無銷售權一事,陳戈迄今依然認為是個深刻教訓,如果是巨鯨自己賣廣告,巨鯨命運不至於此,這也在於谷歌音樂搜索當時依然有巨大的流量,一年算起來大概有90億到100億的PV,即便巨鯨自己賣出10%,15%,20%的廣告量,也是不小的收入。

「巨鯨當初在合約中就應該爭取過來,因為搜索下載視聽我們已經是深度合作,非常依賴於谷歌,在商業模式上我們又沒有賣廣告的權利,這是一個巨大錯誤。」這一慘痛經驗使陳戈下定決定,以後再做任何公司都不會再犯這樣的錯誤。

如果巨鯨此時積極轉型,從谷歌體系脫離,或許有更好的未來,但巨鯨依然將命運寄託在谷歌身上,甚至在楊文洛宣佈關閉谷歌音樂搜索後,依然心存僥倖。巨鯨想嘗試把Googleplay帶到中國,巨鯨很早前就與時任谷歌中國工程研究院副院長林斌多次討論這一合作。

即使林斌已離開谷歌3年多以後,巨鯨的念頭依然沒有消除。陳戈說,「我們沒有什麼別的選擇,就是要不停去努力,人世間所有事情都是要努力,哪怕有萬分之一希望。」

可惜的是,一直到陳戈離開巨鯨,巨鯨要實現這一目標依然遙遙無期,也或許是受投資人的制約,巨鯨錯過了多次轉型的機會,導致陳戈對失去絕對話語權迄今還耿耿於懷。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3026

“互聯網+汽車”風已吹來 哪些小夥伴抱了BAT的大腿

來源: http://www.gelonghui.com/portal.php?mod=view&aid=1754

“互聯網+汽車”風已吹來  哪些小夥伴抱了BAT的大腿
作者: 格隆匯 天成


導讀:最近BAT又把戰火燒到了汽車領域,“互聯網+汽車”風已吹來 ,本期港股那點事跟隨會員天成,來看看港股中都有哪些性感的概念股吧。

這兩天看了格隆匯大俠TUNG的深度思考文章《港股2015年最大的機會,談談深港通邏輯》,在反觀各地市場表現,感覺深受啟發,其邏輯思路非常有道理:港股在A股化,按A股邏輯來看,那麽深港通開通以後大量的港股會被重新定價,在這個過程中只要找小市值,夠性感,非老千的深港通標的(有業績更好),將會是今年最大的機會!其中,文章里面推薦的股票都不一例外都duang的漲起來了,市場正在慢慢驗證這種思路(強烈推薦沒看的朋友再次閱讀)。

作為研究股票市場的小散一枚,我也想順著這個思路找找股票,搞不好就能發家致富、財務自由,嘿嘿。恰巧今天看到:BAT在互聯網汽車領域上演“三國殺”,三家巨頭相繼入場,謀劃布局智能汽車,為的就是在市場格局未穩之際,憑借技術優勢搶占市場,而最近“互聯網+”吹得火熱,莫非投資“互聯網+汽車”的風已經吹來?

為何投資港股“BAT概念”和“互聯網+汽車”:

2015兩會政府工作報告里,李總理為了鼓勵萬眾創新、經濟轉型升級,首次提出制定“互聯網+”行動計劃並正式確立其為國家戰略。風口確立,A股那些個“互聯網+”概念已經漲飛(本人愚鈍沒敢提前布局啊,雖說“人有多大產,地有多大膽”,但我膽子小就不考慮了);反觀港股和中概股,很多優質的中小票比A股便宜很多,而且股價最近都有所啟動,看看那些有故事、夠性感的小票吧,漲勢都異常兇猛。

站在互聯網+的風口上,BAT的一舉一動都牽動著市場的神經,他們投資或者合夥的公司也大多數獲得了資本市場的熱捧,因此,跟著BAT做投資不失為一條投資的“捷徑”,瞧瞧阿里影業、阿里健康,最近這漲勢如虹讓人嫉妒啊!

所以,我的思路是:可以買入“BAT”概念的港股,隨著深港通一來,它們勢必成為大陸資本挖掘的概念股。目前,BAT在各個領域都進行了大量布局(如下圖所示:電商、傳媒、遊戲、互聯網金融、O2O等),相關概念、公司都獲得了資本市場極大的追捧,這樣的股票有不少,比如:阿里影業、阿里健康、擎天軟件、中軟國際、華彩控股等等。但在互聯網汽車這個前沿、時髦、高大上的藍海領域,雖然大家討論的比較多,但要說真正去做,其實剛剛開始,大家都站在同一起跑線上。現在,在巨頭們的集中入場這樣的風口, “互聯網汽車”將越來越熱,相信BAT後面的動作也會更多,畢竟撕逼大戰才剛剛開始。

BAT已布局領域


“互聯+汽車”撕逼大戰開始:


目前參與撕逼大戰的互聯網大佬除了BAT之外,樂視也參加進來了,來看一看他們的豪華陣容吧:

1、北汽與樂視造智能汽車生態系統

2015年3月23日,北京汽車(1958.HK)與樂視控股在香港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樂視將為北汽提供互聯網智能汽車智能系統、EUI操作系統、車聯網系統,北汽貢獻乘用車的整車、研發能力,兩者共同打造智能汽車生態系統。目前,樂視已在全世界最前沿的智能和互聯網技術的誕生地——美國矽谷組建了260多人的頂級研發團隊,其成員很多都是來自特斯拉、奔馳、寶馬、大眾、福特等的頂級專家。

2、富士康、騰訊、和諧汽車聯合造車

2015年3月23日,富士康科技與騰訊及和諧汽車(3836.HK)共同簽訂了一項“關於‘互聯網+智能電動車’的戰略合作框架協議”,三方將在河南省鄭州市積極展開“互聯網+智能電動車”領域的創新合作。此前,騰訊已經在智能汽車領域有所布局,例如,通過入股四維圖新、推出騰訊路寶盒子、戰略投資易車網等方式,儲備了進入互聯網汽車市場的戰略資源。

3、阿里巴巴牽手上汽

3月12日,阿里巴巴與上汽子公司宣布各出資5億元成立互聯網汽車研發公司,首款互聯網汽車有望2016年上市。阿里此前收購了高德地圖,還積極開發Yun OS操作系統,根據國外經驗,這很有可能成為阿里切入智能汽車制造核心領域的殺手鐧。

4、百度研發“無人駕駛”汽車

李彥宏在年初則透露百度無人駕駛汽車有望年底推出,並願與汽車廠商開放合作。目前,百度與交通運輸部公路科學研究院已經達成合作,在智能駕駛、交通安全、車路協同、政策法規研究、技術標準化等方面共同開展工作,推進無人駕駛汽車行業在中國的發展。

至此,BAT的汽車撕逼大戰已經開始,加上樂視攪局,這場好戲你期待嗎?

BAT汽車大戰背後的算盤:既是市場之爭,更是移動入口之爭:

未來市場之爭:BAT三巨頭進入智能汽車領域,看重的是其巨大的市場前景。據易觀預計,到2015年中國車聯網用戶的滲透率有望突破10%的臨界值,中國智能汽車的市場規模將超過1500億元。而目前,智能汽車市場格局未定,在汽車導航、智能操作系統等方面,百度、阿里、騰訊等互聯網企業均具有明顯的技術優勢。因此,選擇此時積極進入,是BAT在為未來的智能汽車市場競爭搶占先機。

互聯網公司為什麽想造車?——下一個移動入口之爭:

想象這樣一個場景:你買了一輛“阿里汽車”,車載屏上一定是UC瀏覽器、高德地圖,而不會出現百度瀏覽器和百度地圖。而在車載屏上加載的數據,比如收藏的餐廳,通過雲端同步,自然就回到高德地圖上,當用戶離開這輛車的時候,也還得用高德地圖。

這塊汽車中的中控臺屏幕,其實就是互聯網企業希望搶占的最後一塊處女地了。

毋庸置疑,在移動互聯時代,智能手機作為我們生活必備之貼身用品最好的“硬件入口”,也是兵家必爭之地,然而對於互聯網企業來說,這一關隘已被雷將軍重兵把守,短期內勢不可破。另一重要入口是,智能電視,這一塊也被樂視賈將軍和小米雷將軍各種攻城拔寨,占山為王,一時不好突破。唯有最後一塊處女地——智能汽車還未被人染指,BAT三大魔頭終於意識到其中的重要性了(與手機等移動終端不同,通過互聯網汽車的屏幕獲取的用戶相對穩定,粘性也強,因為在更換下一輛車之前,他都是穩定的用戶),不約而同豎起旗幟開始新的征程。

從互聯網汽車進化之路來看BAT投資領域:

現在,我們知道BAT要高舉旗幟進軍互聯網汽車了,那麽,他們到底在投資什麽呢?從互聯網汽車進化進程,來看看BAT的投資吧:

汽車的智能化可以分為7個層次,徹底程度從小到大依次是:

1、汽車周邊:圍繞汽車的智能方案,智能停車、智能車庫、智能交通、Uber、P2P租車等都可以算,與車有關的科技應用。

2、汽車應用:以汽車為場景的互聯網應用,如路況應用、導航App、車內娛樂系統、打車App、車螞蟻汽車服務App。

3、汽車系統:汽車的車載系統或者導航儀運行智能操作系統,可安裝和卸載第三方App。CarPlay、Android Auto和CarNet均屬此類。

4、車載智能:可拆卸、可拼裝、可後裝的車載硬件,胎壓檢測器、車鎖、行車記錄儀、導航儀、車載娛樂設備、後視鏡、車載電話、車載空氣凈化器都在智能化。

5、OBD智能:借助OBD接口,打破汽車信息壁壘,將冰冷的汽車指標數據變為可利用的信息,排障、告警、防盜、定位、胎壓、油耗、駕駛技能等,譬如路寶、優駕。

6、整車智能:汽車出廠便融入了互聯網交互界面和服務,不依賴第三方系統,最為人熟知的莫過於Tesla。

7、終極智能:無人駕駛,雲端調度——Google無人駕駛汽車。

終極智能遙不可及:全球來看,最徹底的終極智能,並未進入應用階段。Google無人駕駛汽車最早2010年便已上路,幾年下來依然處於原型階段,百度目前也只是搞搞技術範,僅停留在研發階段。而阿里、騰訊、樂視們的汽車計劃,與無人駕駛汽車毫無瓜葛。

整車智能差距太大:BAT做汽車,也未進入第二層的智能,即整車智能,因為沒有一家互聯網巨頭可以像特斯拉這樣去定義一款汽車,從汽車到車內硬件到操作系統。
中國互聯網巨頭進入汽車行業,與Tesla做的事情並不是一回事,並未在一個層面競爭。Tesla有兩大創新,或者說出眾之處:一個是完全基於互聯網的車內交互控制,標誌就是一塊大平板取代大部分車內物理按鈕;一個是電池以及充電技術。中國互聯網公司進軍汽車領域,只有騰訊是明確表示要做智能電動車領域創新,樂視、阿里、百度是否要做電動車尚不可知。

車載智能有所嘗試:OBD、車載智能,互聯網公司已嘗試,騰訊路寶合作,市場反響一般,並沒有像微信等騰訊系App一樣占據市場。

汽車系統、應用和周邊市場有所成就:BAT真正能有所作為的智能化,恐怕還是汽車系統、汽車應用和汽車周邊上。與其說它們要“造車”,不如說它們要進入汽車,讓用戶可以在汽車里面使用其服務,這是一個不可或缺的場景,尤其是在線上與線下融合加速的情況下。

來源:海通證券

最後,想說的是:的確現階段,國內互聯網汽車投資概念居多,產業鏈條並未形成。然而,投資需要我們立足當下,放眼未來,既然“互聯網+汽車”之風已經吹來,就讓我們跟著BAT來做投資吧。

互聯網汽車(智能汽車)概念:

1、直接受益互聯網巨頭投資:北京汽車(1958.HK)、和諧汽車(3836.HK)

2、車聯網大佬:元征科技(02488.HK)

3、新能源汽車:目前港股當中的新能源汽車股比亞迪股份(1211.HK)是龍頭,其余都是股本較小、股價偏低的公司,包括五龍電動車(0729.HK)、天能動力(0819.HK)、超威動力(0951.HK)、泰坦能源技術(2188.HK)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737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