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戒掉內線 不再看技術分析

2010-11-29 TCW




科斯托蘭尼在《一個投機者的告白》中有一句話,「無人能夠抵禦完美無缺的論證和成功的誘惑。」

這句話,也印證在黃國華上半場的投資人生。

曾經,對內線著了魔 迷信線圖,穿紅內褲下單

曾經有長達十二年的時間,部落格作家黃國華,也過著同樣的生活,在金錢城堡裡,面對成功的誘惑。他先後擔任泛亞銀行襄理和大眾證券自營部副總經理,每天緊盯著各大交易所價格,掌管數十億到上百億元的資金;三十出頭,就有數千萬元身家。

金錢城堡裡,除了錢多,就是內線多。好比會有公司大股東或董事長上門拜訪,直接喊價,只要願意買進某家公司股票一百張,就直接給一百萬元,能買一萬張就給你一億元;也曾出現過一群操盤手為求解套,聯合護盤違反市場價格,去撐住一個假象。

「金融圈跟黑幫沒什麼兩樣,」黃國華說,「不用思考趨勢,也不用技術分析,只要順從文化和價值觀,就有好處。」可是,利益的代價就是沒有生活。

二○○○年,黃國華擔任大眾證券自營部副總經理,每天工作十八小時,平均一天要決定超過五百筆交易,上廁所都要簽公文。○二年一月,黃國華南下參加統一證 券尾牙;當時統一證券總經理高樹煌是黃國華的啟蒙老師。卻沒想到,高樹煌在尾牙表演完,回到座位後便暈倒在黃國華左後方,送醫不治,隔天便逝世了。

「我問自己,我學習的、追求的路是這樣嗎?」黃國華說。三天後,他便遞了辭呈。

離職後的他不得不重新思考理財規畫,三個月內他讀十本以上的投資理財書籍,當時在台灣的股市投資書籍仍以技術分析為主,唯有科斯托蘭尼的書是從總體經濟角度解讀股市,並且批判技術分析。

黃國華想起過去自己也曾為了要找證據,想盡辦法製造各種技術線型,證明某個價格是對的,甚至迷信的穿紅內褲下單,只求做對方向,正是科老筆下的「著了魔」。可是現在,科斯托蘭尼的嚴詞敲醒了他,確立以總體經濟數據為指標的投資主軸。

「我就像跟張三丰學武功的張無忌,要忘記舊的,才能學到新的,」黃國華說,「真理的探索不在該知道些什麼,而是該忽略些什麼。」

其中,科斯托蘭尼對黃國華影響最直接的,莫過於對利率和通貨膨脹的解讀。科斯托蘭尼認為,一般人多解讀降息是資金寬鬆,有利股市上漲,屬於正面訊息,實際 上降息反映的卻是經濟衰退,是負面訊息。至於通貨膨脹,市場普遍斷定通膨不利於股市,科老卻認為通膨是經濟成長的自然現象,未必不好,可是若通膨發生在經 濟衰退期,形成惡性通膨,對股市便是利空。

現在,只信總經指標 觀察利率,逃過金融海嘯

○七年十月,美國聯準會無預警調降利率,令黃國華聯想起科老對利率的解讀,緊接著他發現美國商品研究局指數(CRB指數)一年內漲了將近三○%,創下有史以來最大漲幅,通膨蠢蠢欲動。反觀台股,台股指數仍在高點,但聯發科股票竟無預警跌停。

「好股票不應該在指數高點無預警跌停,賣出的一定是固執投資人。再加上降息、不景氣時出現通膨,一切都顯示經濟狀況不好,股市大審判快到了。」半個月後, 黃國華出清手上所有股票,全身而退。從那時起,他一路看空台股,將資金從台股轉入歐元資產,結果因為看得太空,沒做到科老所說的「逆市場」,錯失去年台股 反彈。

其次,科斯托蘭尼提出的「既成事實」現象(編按:fait accompli,坊間對指數和價格的解讀多屬後見之明,無法預知未來),也提醒他逆著氣氛操盤,在今年獲利。

今年初台股在八千多點的位置,宏達電一度因營收下滑,股價跌到三百元。黃國華重新檢視公司財報,發現管理品質、經營績效和毛利率沒有下滑,營收連續三、四 個月成長,但股價還在低檔,他立刻買進。結果今年第三季,宏達電訂單爆大量,股價開始往上衝,站上五百多元以後,陸續脫手,約半年獲利四到五成。

同樣情況也發生在歐元。今年四、五月歐債危機,所有消息一面倒向歐洲利空,當時新台幣兌一歐元為三十八、三十九元,創近十年新低,黃國華立刻逢低買進百萬歐元,至今上漲約一○%。

「做外匯要逆市場。歐債爆發時,歐元跌到十年低檔,憑什麼看那麼糟?歐盟不可能解體的;歐盟不解體,歐元就不會消失,遇低點就要大膽買進。」他說。

黃國華打了個比方:年輕時喜歡騎機車追逐彩虹,只為感受浪漫感覺,卻從未進到彩虹裡。現在才了解,真正的彩虹在自己眼裡。現在忙著把過去十二年沒玩到的人生補回來,每天爬山、讀書、打球,每天花不到十分之一時間看盤。

「我曾追求很多內線和明牌,追求第一手消息,實際上根本沒有明牌,也不用偷聽;因為真正的明牌是靠獨立思考得來的。」黃國華如是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878

每月花大錢買保險 保障卻少得可憐 戒掉你的 呆 保單

2011-9-5  twm




保險滲透度連續四年全球第一,台 灣人最愛買保險!

台灣人的保費支出比美國人高,但美國人的保額卻比台灣人多7倍,為了追求「領回保費」、「效期無限」的保險,台灣人已經置 身「保額不足」、「險種不齊」的危機之中!

製作人‧楊紹華 撰文‧許瀞文 研究員‧林筱庭「我從沒想過父親會這麼早離開,更沒想到,爸爸十 五年來繳了六六○萬元的保費,最後卻只領回二四○萬元的理賠。」現年二十六歲、如今是保險業務員的楊智傑感嘆地說。

正好是三年前,一次健行 活動之後,楊智傑的爸媽坐上計程車返家,「媽媽親眼見到我爸猛地雙手一攤、頭一歪,毫無預兆地,心肌梗塞發作,好端端的人就這麼走了。你知道嗎?幾個月前 我爸才剛做完心臟檢查,完全沒問題!」父親走得突然,全家一陣慌亂,還好有旁人提醒「父親有沒有保險?」大家這才想到,本業是醫生的父親一向注重風險,早 就買了高額的保險。

「當時沒人知道我爸買了哪些保險,只知道年繳保費多達四十四萬元,想說理賠金隨便應該也有上千萬元吧!」後來保險業務員 到府處理,幾十張的保單攤在桌上,但仔細一看,才發現這些保單盡是保費高、保額低的儲蓄險及投資型保單,算一算,兩種類型的保險,就要年繳四十萬元保費。 而最重要的「身故理賠金額」,也就是壽險保額,其實只有二四○萬元。

此外,雖然買了許多醫療、癌症、意外險的保單,但因為父親是心肌梗塞離 世,沒有經過住院醫療,也非因為意外或癌症身故,所以統統不適用。

「當時,我一度認為保險根本就是騙人的玩意兒,」楊智傑說,他為了釐清保 險真相,決定自行研究、甚至踏入保險業,「現在,我的理解是,問題不是出在保險本身,而是市場最熱賣的商品,往往不符合民眾真實需求。」

高 保費、低保障

台灣人的保險觀念有夠呆

「爸爸的錯誤原來只是一個縮影,沒買到足夠保障、買太多『無用保單』的案 例,比比皆是。」如果翻開各項統計數據就能發現,雖然年紀輕輕、資歷尚淺,但楊智傑的觀察絕對不假。

首先,台灣是全世界最愛買保險的國家!

根 據瑞士再保公司的統計,二○一○年台灣的壽險滲透度(壽險保費占國內生產毛額比率)為一五.四%,「遙遙領先」世界各國,並已連續四年蟬聯全球第一;並 且,台灣人繳起保費更是毫不手軟。據瑞士再保公司公布去年數據,台灣人平均年繳保費為二七五六美元,折合台幣約八.五萬元左右;依照主計處統計,去年平均 每人國民所得約是五十二萬元,換言之,台灣人每年心甘情願地把一六%的所得繳給保險公司。

在所謂的「雙十原則」中,適當的保費支出應該是年 收入的十分之一,適當的保額則應該是年收入的十倍;台灣人的保費支出,普遍而言,顯然並不符合雙十原則的「第一個十」。

但是,愛買保險、敢 買保險的台灣人,繳出高額保費之後,換來的卻是極為廉價的保障金額。

根據保險發展中心數據顯示,去年國人的壽險新契約平均保額僅有六十四萬 元,有效契約則為七十九萬元,雖然投保率達到二一○%,意味每人平均擁有二.一張保單,但以此計算,每人保額也不到兩百萬元。

再想雙十原則 的「第二個十」──「保額是年收入的十倍」,那麼,在平均國民所得五十二萬元的台灣,不到兩百萬元的平均壽險保額,恐怕連「明顯不足」都還稱不上。

比 較其他先進國家,更能看出台灣人「高保費、低保額」的難堪。以美國為例,依據○八年的數字來看,平均保額約有新台幣五三○萬元,每人每年平均保費支出約在 新台幣五.五萬元上下,保費付的比台灣人少,保額卻比台灣多出七倍。

超高保費、超低保額,台灣人莫名其妙地花下大把銀子,卻只買到少得可憐 的保障,台灣人的「呆保險」,問題究竟出在什麼地方?

一心想「拿回保費」

誤解本質,台灣人不把保險當「消費 品」「台灣人太喜歡把保費拿回來了!」政大商學院副院長、風險管理與保險系系主任王儷玲說得直接。她認為,「拿回保費」的心態,讓多數國人在投保之前,就 先誤解了保險的本質。

保險的功能,在於「一旦發生風險,能夠有效降低傷害」,但若是把「能否拿回保費」視為挑選保單的優先考量,等於是將保 險的功能本末倒置,變成「如果沒有風險發生,就能存到錢、賺到錢」。「出發點錯誤,自然就會買到不適合的保單,愈想著要拿回保費,就愈買愈錯。」王儷玲強 調。

在宏利人壽行銷長黃振國的定義中,「保險,是一種消費品。」他強調,所謂「消費品」,就像是擔心下雨所以要花錢買雨傘、為了行車安全, 所以會花更多錢買好的輪胎一樣。在進行這些消費時,你不會奢望有朝一日能把錢拿回來,「買保險,應該也是一樣的心態。」○七年一月,金管會鑑於台灣人平均 壽險保額明顯偏低,曾經罕見地主動發布新聞稿,標題是「建議國人可適時購買定期壽險」。金管會主動推銷定期壽險,即是在於這項商品是標準的「消費品」,保 費雖然拿不回來,但也因此價錢便宜、保障較高。

「商人不是笨蛋,如果你不把保險當成『消費品』,總是想把錢拿回來,那麼,他只好先向你收一 大筆錢,並且賣給你一個不太實用的商品。」保險暢銷書作者劉鳳和說,因為「拿回保費」的偏差觀念,讓台灣的保險業者「順應市場」推出許多「華而不實」的商 品。而台灣民眾則在心態偏差與業者促銷之下,陸續犯下了四大嚴重錯誤,使得台灣成為全世界最奇特、最扭曲的保險市場。

錯誤一

把 保險當存錢工具

第一個錯誤,是因為「把保險當存錢工具」,而買了太多的儲蓄險。

在分析台灣人高保費、低保額的現象時,政大風 險管理與保險系助理教授彭金隆幾乎不假思索地說:「可想而知,民眾把多數保費都拿去買儲蓄險了。」事實上,根據《今周刊》與波仕特線上市調中心於八月間合 作進行的「台灣人保險行為」調查,結果發現,受訪者投保儲蓄險與終身壽險的比率,的確明顯高於其他類型保單。

相較於金管會強力推銷的「消費 品」──定期壽險,儲蓄險的保費會高出多少呢?以三十歲男性、身故可領回一百萬元保額的壽險商品來看,二十年定期壽險的年繳保費只要四一○○元左右,二十 年的總成本是八.二萬元;但若是投保在台灣長銷熱賣、具有儲蓄概念的「還本終身壽險」,繳費二十年若要取得百萬元保障,每年須付出四萬兩千元左右,總成本 超過八十四萬元。

「話不能這樣說,如果我長命百歲,就能從儲蓄險賺到好處。」這是多數人的想法。在台北三重經營小型代工廠的林爸爸、林媽 媽,原本也是如此盤算,但是在經歷一場重大意外之後,他們的觀念有了徹底的改變。

林爸爸、林媽媽平日工作辛勞,也很努力地省下每一分錢,就 是希望自己能有安逸的退休生活。他們把省下來的錢,一部分拿去銀行存,另外一大部分,則是從十五年前開始陸續買了許多儲蓄型保險,部分屬於期滿整筆領回, 部分屬於活越久、領越多的年金性質,加總計算,兩人每年要繳三十六萬元的保費,壽險保額則只有八十萬元。

「原本是想繳費二十年後,就能累積 一筆小錢,再加上每年大約十萬元的年金,就能退休了。」林爸爸自認身體健康,「活到八十歲應該沒問題,一定能把保險領回來。」

錯誤二

把 保險當賺錢工具

但在○一年,家裡工廠突然氣爆,兩人嚴重灼傷,燒傷面積占全身一二%至一三%,總共住院十七天,但前前後後只獲得兩萬多元保 險理賠金,這兩萬多元還是靠儲蓄險中附加住院醫療給付,每人一天六百元住院補助。

出院後,夫妻兩人仍然無法正常工作,將近半年的時間,家中 開支須靠過去銀行存款,而之前好不容易存下的銀行存款,則幾乎在這半年全數用罄。「很好笑吧!買儲蓄險是為了存錢,但反而讓我銀行存款全部用光,繳出去的 保費,還要等到八十歲以後才能領回,真是沒賺頭。」林爸爸說,還好那場大火沒把夫妻兩人燒死,「否則,只能領回八十萬元,其他什麼都沒了。」劉鳳和表示, 在各類保險之中,儲蓄險絕對是建構人生保險防護網中「最後一個選擇」,必須先將該有的保障購足,才能再考慮把收入投在保障低、保費高的儲蓄險中,「我並非 反對去買儲蓄險,而是不能把保險當儲蓄。保險的功能就是保障,而非儲蓄。」近年來,隨著台灣利率水準走低,保險公司獲利難度相對提高,保險費率也就因此逐 步升高,銷售日漸困難。於是,讓保單「增值空間」交給消費者「自行操盤負責」的投資型保單,成為業者強力推銷的商品之一,逐漸的,也讓台灣人犯下了保險規 畫的第二個錯誤──把保險當成投資工具。

「我只看過『賣』保險賺錢,還沒看過『買』保險賺錢。」宏觀財務顧問總經理邱正宏說,在業務員的錯 誤行銷之下,近幾年熱賣的投資型保單,幾乎已被消費者認為是一種「具有部分保險功能的穩健型投資工具」。

老實說,「具有部分保險功能的穩健 型投資工具」,這句描述並沒有錯,但正是因為投資型保單必須兼顧「保險」與「投資」的雙重功能,因此,部分保費必須挪為投資之用,自然也就無法換得足夠的 保障額度。換句話說,投資型保單熱賣,也是台灣人保費高、保額低的元凶之一。

更糟的是,某位業界專家指出,由於國內業者推出投資型保單的目 的,是為了「讓保單的增值空間由消費者自行負責」,對業者相對有利,因此,為了加速推廣,業者也提供了極為可觀的抽佣額度給業務員,而佣金的來源,則是保 費。「基本上,投資型保單前兩年保費,接近、甚至超過半數以上,都是費用。」王儷玲表示,投資型保單確實有其適合的族群,但她仍建議,必須是在保障充足 後,再用投資型保單讓整個保障增值。她表示,保障的順序依序是基本的壽險、用意外險補足壽險不夠缺口,最後選擇醫療險補足健保不給付項目,「至於投資型保 單,則是行有餘力時的加值選項。」

錯誤三

投保重點本末倒置

基於「拿回保費」的心態,國人熱中於 透過保險「存錢」、「賺錢」,但除了這兩大錯誤之外,另外一種類似的偏差心態,則是希望保險的「效期無限」,這正是終身型保險商品始終熱賣的原因。但,終 身型的商品,同樣是保費高而保障低,更重要的是,你通常並不需要終身保障。

年約三十歲的高志強,是外商公司壽險業務員,由於本身從事保險 業,自然也對風險相當重視,「他曾說,年輕人的保障重點應該是在醫療部分,因此,雖然收入還不多,但一口氣就買了住院補助日額五千元的終身醫療險。」高志 強的昔日同事嘆道:「因為他刻意拉高保障額度,又是購買終身險,所以保費很高,也就無力再去投保真正重要的壽險了。」某天,身強體健的他突然心肌梗塞,到 院前就不幸身故,由於沒有住院,因此高額的終身醫療險完全派不上用場,高志強的家人,無法從保單上獲得一毛錢的理賠。

王儷玲表示,以目前利 率處於低檔的環境,確實不適合買終身型保險,相同保障可能十年前只需要花一萬元,但現在要花兩萬元去買,一旦花去過多費用,就容易排擠其他該買的險種。她 建議,現在可以先建構一些短年期的醫療險種,等到利率上升時再轉成終身型保單。劉鳳和則建議,利率至少要回到五%以上,才是考慮購買終身醫療險的時機。

除 了價格因素,另外一個思考方向,則是「需不需要終身險」?

以終身醫療險來說,根據健保局在○五年所做的統計,六十五歲以上老人在過去十年間 每年平均住院天數僅有四.六日,以台北地區醫院單人病房每日收費約三千至五千元計算,每年花費至多兩萬五千元。「花大錢投保終身醫療險,只是為了老年時每 年可省兩萬多元,值得嗎?」劉鳳和提出這樣的疑問。

他進一步再問,「如果投保終身壽險,希望留給子女更多的財富,但在自己年老之後,孩子多 半也已獨立,你的壽險理賠只有錦上添花的效果而已,需要為了錦上添花而花大錢買終身壽險嗎?」整體而言,國人偏好終身險勝於定期險,其實是本末倒置的投保 行為。

錯誤四

保費不符﹁雙十原則﹂

事實上,在前述的種種案例中,已經點出了國人 保險行為的第四個嚴重錯誤:由於追求「保費領回」、「效期無限」的保險,讓台灣人在「自以為絕不虧本」的迷思之中,投入了明顯高於雙十原則的保費支出,造 成本身財務壓力之外,也排擠了正常的投資理財空間,甚至是排擠了布建完整保障的機會。

根據本刊的「保險行為」調查結果,購買壽險的受訪者 中,除了七成以上亦有投保意外險、醫療險之外,但對於同樣屬於專家口中「必備」的癌症險、重大疾病險等,投保比率明顯降低,意味著國人不僅面對保額偏低的 威脅,也已置身「險種不齊」的危機。

邱正宏指出,在有限預算下,過度投保了高保費、低保障的險種,自然會排擠到其他該買的保障,甚至也會影 響個人資金支配,「規畫了正確的保障,將剩餘的錢拿去有效利用,或許還有機會創造更大收益。」四大錯誤,讓台灣人置身保額偏低、險種不齊的危機之中,而更 令專家憂心的,是在保險爭議不斷的情況下,會逐漸讓國人對於保險產生反感、甚至抗拒。事實上,雖然「保錯險」造成損失的案例不少,但是「缺乏保險」所造成 的悲劇,同樣隨時存在於社會角落。

「到了今天,我還是在為哥哥感到惋惜!」三十五歲的陳淑芳感嘆地說。她回憶,多年前父親因為糖尿病的併發 症而長期住院治療,由於沒有保險,財務壓力幾乎拖垮整個家庭,「雖然熬過來了,但是我和哥哥兩人的人生規畫,也都和原本想的不一樣了。﹂陳淑芳說,當時父 親住院,醫療費三個月就花了快十萬元,母親則必須辭去工作專心照顧爸爸,也就沒了工作收入。醫療費用加上房租、生活雜費等支出,壓得他們喘不過氣。也因如 此,原本一心想當建築師的哥哥,為能提早賺錢,當兵時從義務役轉成志願役,「由於入伍的時間長達三年半,哥哥原本的夢想,好像也就這麼被磨掉了。」至於陳 淑芳自己,當年則是被迫轉讀夜間部,利用白天打工貼補家用。

「保險的真正意義,其實就是為了保護你所愛的人。」黃振國說,如果能夠深刻理解 保險的真義,就能懂得如何善用各種保險工具,既不會排斥它,更不會斤斤計較「自己能領回多少」、「會不會吃虧」。說到底,只要想到自己所愛的人,就能避免 種種的保險謬誤,也才能讓保險發揮應有的正面功能。

專家建議購買前須三思的保單

儲蓄型保單

儲蓄險的保費相對較 高,即高保費、低保障,因此除非是已有相當完整的保障配置,且財務負擔無虞,較宜考慮投保儲蓄險。此外,保單費用和利率水準呈反比,利率愈低、保費愈貴, 專家認為,在利率低於4%以下的環境中,儲蓄險所能提供的報酬率並不划算。

投資型保單

很多人買了投資型保單後 都認為自己已經開始投資,事後才知道第一年繳的金額中有六成以上被作為保險公司費用,如果在三年內解約,等於把錢送給保險公司,真正投資比重比較多要從第 五年後開始。投資型保單並非不好的保單,必須先了解整張保單費用算法、配置等,自己能接受,且有長期資金準備再來購買。

終身 醫療險

終身醫療險並非不好,只是現在保單預定利率低,相同保障卻要花比以前貴二至三倍的保費,怎樣都不划算,若還是想追求更好的醫療品質, 目前可考慮定期醫療險,等利率水準慢慢回升後,再購買終身醫療險。

台灣人買保險常犯4大錯誤

把保險當存錢工具

「活 越久領越多」是業者不敗的行銷手法,愛存錢的台灣人,買了太多保費高、保障低的儲蓄險。

把保險當賺錢工具

投資 型保單有「保障金額低、投資部位低」的雙低問題,只能為保險「加值」,不該成為保險重心。

投保重點本末倒置

你 一生會住院幾天?算一算,愛買終身險勝於定期險,其實是本末倒置的投保行為。

保費不符雙十原則

因誤解保險本 質、錯估真實需求,台灣人保費支出高,超過「年收入的1/10」。

台灣人是保險呆子!?

1. 最愛買保險!

台 灣人最愛買保險,整體保險滲透率連續四年蟬聯全球第一,壽險滲透率更是遠勝各國。

2010年各國保險滲透度排名 單位:%排名 國 家 總 計 壽險業 產險業1 台 灣 18.4 15.4 3.0 2 南 非 14.8 12.0 2.8 3 英 國 12.4 9.5 2.9 4 荷 蘭 12.4 3.2 9.2 5 香 港 11.5 10.1 1.4 6 韓 國 11.2 7.0 4.2 7 法 國 10.5 7.4 3.1 8 日 本 10.1 8.0 2.1 9 瑞 士 9.9 5.5 4.4 10 巴哈馬 9.8 2.5 7.3 資料來源:Swiss Re, Sigma No. 2/2011。

註:保險滲透度即「保費收入占國內生產毛額 (GDP)比率」,比率愈高,顯示保險對該國GDP的貢獻愈大,國際保險公司多利用這項相對指標來判斷各國保險業的發展狀況。

2. 最敢繳保費!

2010年台灣每人平均年繳保費2756.8美元,約為人均GDP的16%,明顯不符雙十原則,保費支出甚至超過美國、加拿 大、德國等先進國家。

2010年各國每人平均壽險保費支出 單位:美元排名 國 家 人均壽險保費1 瑞 士 3,666.80 2 盧森堡 3,698.30 3 日 本 3,472.80 4 英 國 3,436.30 5 丹 麥 3,429.20 6 芬 蘭 3,323.90 7 愛爾蘭 3,213.70 8 香 港 3,197.30 9 瑞 典 3,141.20 10 法 國 2,937.50 11 台 灣 2,756.80 12 比利時 2,625.70 13 挪 威 2,281.10 14 新加坡 2,101.40 15 義大利 1,978.70 16 澳 洲 1,766.30 17 美 國 1,631.80 18 加拿大 1,521.80 19 荷 蘭 1,511.80 20 德 國 1,402.20 資料來源: Swiss Re, Sigma No. 2/2011。

3. 保額少得可憐!

台灣平均保費越來越貴,保額卻反向減少,2008年台灣人均保費比美國人多,但新契約平 均保額只有美國的12%。台灣人究竟要花多少錢當冤大頭?

a.2005~08年台、美、日壽險新契約平均保額與保費支出

單 位:新台幣萬元

年度 台灣 美國 日本

新契約平均

保額 每人平均保費支出 新契約平均保額 每人平均保費支出 新契約平均

保額 每人平均保費支出

2005 70.04 4.93 456.60 5.08 91.51 8.57 2006 80.36 5.22 482.00 5.19 153.73 8.20 2007 98.97 6.28 506.55 5.57 211.41 7.49 2008 67.09 6.64 531.30 5.51 205.43 8.32 2009 67.85 6.50 n/a 4.60 n/a 9.10 2010 64.50 8.54 n/a 4.70 n/a 10.10 資料來源:財團法人保險事業發展中心、Swiss Re, Sigma No. 2/2011、美國人口普查局2011年統計摘要、The Life Insurance Association of Japan。

註:日本統計資料包括個人保險、個人年金保險、團體保險額度,美國、台灣 僅統計個人保險額度。

b.壽險歷年新契約平均保額逐漸降低 單位:新台幣萬元年度 生存險 生死合險 死亡險 合計 成長率(%)2006 2.46 44.96 95.76 80.36 14.73 2007 3.21 55.00 111.85 98.97 23.16 2008 2.31 49.27 83.12 67.09 -32.21 2009 1.83 61.08 77.67 67.85 1.13 2010 9.82 58.90 71.44 64.50 -4.94 資料來源:財團法人保險事業發展中心

台灣人保險行為大調查

國人陷入保額 不足、險種不齊危機!

問題1:搞不清楚保障內容只在乎「保費領回」,忽略保障內容。超過六成受訪者自認不清楚保障內容。

是否 清楚自己的保障內容?

清楚39%

不是很清楚58%

完全不清楚3%

問 題2:偏好終身險雨儲蓄險近七成受訪者有購買終身壽險,近五成受訪者有購買儲蓄險,明顯超過定期壽險。

危機1:保額明顯不足!

近 六成受訪者壽險身故保額在300萬元以內,遠不及人均所得的10倍水準。

危機2:投保險種不完整!

在保費高、保額低的結構 下,台灣人無力建構完整保險,調查顯示,超過65%受訪者並未投保重大疾病險。

壽險勝敗組投保類型比較

比較 「用小錢買到高額保險」與「花大錢買低額保險」的受訪者,兩者最大的差別在於,後者更偏好儲蓄險及投資型保單。

說明:

敗 組定義為「年繳保費15萬元以上,但身故保額不到501萬元的受訪者」勝組定義為「年繳保費10萬元以下,但身故保額至少500萬元的受訪者」《今周刊》 為釐清台灣人保險問題的真相,於今年8月9日至15日,委託波仕特民調公司進行「台灣人保險行為大調查」,在1197份有效問卷當中,可以看到台灣人因為 錯誤的保險行為與認知,讓自己身陷保額不足、險種不全的危機之中。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465

貧窮並不可怕 可怕的是習慣貧窮 戒掉窮腦袋 才有富口袋

2011-11-21  TWM




在追求財富的過程中,我們總是不 斷問自己一個問題:「我要怎麼樣才能賺到錢?」不過,如果我們把問題倒過來問:「如何讓錢喜歡我?」或許很多關於財富的迷思就可以迎刃而解。

事 實上,只要你願意改變你的腦袋,像有錢人一樣地思考,大膽地突破框架,對人生採取行動,你的窮口袋一定也能變成富口袋。

撰文‧謝富旭 研究員‧陳兆芬有一個窮人,生活一直過得不如意,就特地去找一位有名的算命師。

算命師掐指左算右算,最後告訴他:「你四十歲前一定過得又落 魄又貧窮,生活很不如意對不對?」這個窮人聽了大為驚訝,覺得算命師簡直是神仙:「大師,你說得真準,我的確一直過得不太如意,命運很坎坷,而我也快四十 歲了,請問我四十歲之後會怎樣?」這個窮人充滿期待地問。

「四十歲之後?四十歲後你依舊貧窮。」算命師篤定地說。

窮人疑惑地 問算命師為什麼?

「因為你已經習慣了!」

錢喜歡有野心的腦袋

貧窮並不可怕,可怕 的是習慣貧窮後不思改變的慣性與僵化思惟。事實上,歷史上許多有名的富翁大多有過貧窮的經驗。對許多富人而言,擺脫貧窮反而是邁向致富最重要的一股驅動 力,憑著這股動力,窮人才有翻轉命運的可能。

朗達拜恩(Rhonda Byrne)在其著作《祕密》(The Secret)中說到:「人會沒有足夠的金錢的唯一原因是,他們的思想阻礙金錢朝他們而來。一切負面而且僵化的思想、感覺或情緒,都是在阻礙好事的到來 ——包括金錢。」根據瑞士信貸研究所(Credit Suisse Research Institute)二○一一年的全球財富報告指出,擁有一百萬美元以上淨資產的台灣人僅有三十四萬三千人,占台灣總人口數的一%。絕大多數的上班族,想 都不敢想,有朝一日能晉身這少數一%的富裕階層。

這種想都不敢想,欠缺要成為富翁的野心,就是標準的窮人思惟。有一則寓 言故事這麼寫著,一位富翁在逝世前,留了一封遺囑鎖在保險櫃裡。遺囑中寫道:「我曾經是一個生活困苦的窮人,後來致富,但我不想把我致富的祕密帶進天堂 裡。遺囑中留下一個讓我致富的祕密,我逝世後,如果有人猜中這個祕密,將獲得一百萬元獎金。」富翁過世後,律師向大眾宣讀遺囑時引起全法國關注,總計湧入 數萬封信件報名猜測富翁致富的謎底。結果是由一位小女孩猜中,抱得一百萬元獎金。謎底是:「致富的祕密在於擁有要成為富人的野心!」

錢喜歡 突破框架的腦袋

負面思惟在窮人與財富之間建立一堵無形的高牆,即使是生活水準相對較好的中產階級,被這道負面思考高牆阻隔在財富之外也經常 渾然不知。《富爸爸財務IQ》的作者羅伯特.清崎(Robert T. Kiyosaki)這麼說:「中產階級大多缺乏理財教育,所以重視財務保障,反而不敢利用財務來做挑戰??,他們沒有提高自己的財務IQ,反而躲在自己的 辦公室瞎忙。」窮人必須具有突破現有生活方式框架的進取心,才有可能改變現有的財富格局。否則,即使是中產階級,如果安於現狀,不思改變,在時代無情的變 化洪流下,也可能落入「底層階級」。

西方的社會學家研究發現,中產階級出身的孩子很難變成億萬富翁。《你為什麼越忙越窮》一書的作者徐華觀 察,中產階級的安逸生活與傳統思考框架,限制了他們的進取精神。向上難以突破,向下又難以放下身段,所以大多數成為靠專業知識吃飯的薪水族,人生很容易就 被定型了。

日本社會學家三浦展更提出警告,在長期間低迷的經濟成長下,日本年輕一代的就業環境越來越嚴峻,導致許多原本中產階級的下一代對 「全盤人生的熱情低下」。不僅導致收入越來越低,工作能力、溝通能力、學習意願甚至消費意願也全面地下降,形成一股所謂新的「下流階級」(這裡指的是底層 階級之意)。

要從中產階級晉身於億萬富翁階級,單單努力工作、在專業上精益求精顯然還不夠,你還必須具備清崎所謂的「財務IQ」。有日本理 財天后之稱的勝間和代也強調,金融素養是安度不景氣,讓自己財富達到乘數效果的最好手段。因此,除了不斷強化自己的專業素養之外,培養自己的金融素養及財 務IQ,人生的財富格局才有更加開展與遼闊的可能。

錢喜歡有行動力的腦袋

再怎麼宏大的野心,以及突破現有框架 的進取心,皆需要付諸行動來達成目標。採取行動的過程中,將會面臨很多的質疑與挫折。在這個過程中,只要秉持著:我成功一定知道為何而成功,失敗也一定知 道為何而失敗,所有的成敗經驗皆將轉化成財富持續茁壯成長的養分。

如同我們在以下文章介紹的李哲豪,從焦慮中產窮忙族成為億萬富翁,潛心學 佛的他說:「雖然我在五十三歲前的理財方式是相當失敗的,但是如果沒有從失敗的教訓中痛定思痛,引導我找到另一條新的道路,我可能也不會有今天。」知名投 資部落客「口木醫生」陳祐瑲也認為,他在投資道路摸索超過十年,才對股票投資產生一些成熟的心得,「沒有過去十幾年來的耕耘,哪來今天的開竅?」而在經過 長期的摸黑探索,一旦開竅,財富累積的速度將比你原本想像的要迅速很多,這是理財達人們的共同心得。

接下來,讀者不妨先做一下小測驗,看看 你是否已經開始產生如三浦展所謂的「底層階級」的特質?即使有,先不要灰心,耐著性子看完以下的報導。你會發現,只要你願意改變你的腦袋,像有錢人一樣地 思考、大膽地突破框架,對於人生採取行動,你的窮口袋一定也能變成富口袋。

你的財經階級是否有向下沉淪的危險?

1. 你的年收入(包括工作收入與投資理財收入)尚未達到實際年齡的3倍(比如說你40歲,但年收入僅80萬元,還不到40×3=120萬元,就要回答是,如果 超過就回答否)。

□是 □否

2. 只想輕輕鬆鬆地過每一天。 □是 □否3. 能每天過自己想像的生活是最好的。 □是 □否4. 隨心所欲,只喜歡做你喜歡的事。 □是 □否5. 凡事嫌麻煩,個性散漫,只喜歡待在家裡。 □是 □否6. 喜歡一個人獨處。 □是 □否7. 覺得自己很不起眼。 □是 □否8. 認為跟隨流行就是展現自己的風格。 □是 □否9. 有時覺得,吃飯是一件麻煩事。 □是 □否10.常常吃零食或速食。 □是 □否11.時常整天待在家裡上網、打電動。 □是 □否12.覺得未婚,不必負擔養家活口的責任很棒。 □是 □否(如果你回答「是」超過6個以上,你可能有落入「底層階級」之虞)資料來源:《下流社會》作者:三浦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506

戒掉你的Excel表! 郭奕伶


2011-12-19  TCW




這是一個選擇題:

「一群大學生到墾丁潛水,順手抓了保育生物,抓完後『英勇的』拍照存證,然後現場『巴比Q』,回家又在網路上張貼這些照片,炫耀自己的英勇行為,現遭保育 人士檢舉,墾丁國家公園也提出告訴。」

以上短文,哪一個標題寫得最好?

一、珍貴貝類網路「獻寶」二、國家公園保育海域潛水「巴比Q」三、××大學學生遭控訴四、環保教育破功,令人痛心

我那就讀國一的兒子選了「二」,同齡女兒則選了「四」。

說女兒是個乖乖牌一定會被她抗議,但她確實選了標準答案,理所當然,你可以想像,她在校成績優異。

至於兒子嘛,「你不是常說,標題一定要吸引人嗎?『教育破功』怎麼比得上『巴比Q』?」雖然我未必同意,但他卻對此振振有詞。

說這個小故事,跟本期封面故事「二○一二年黃金職種大調查」有關,我們發現,企業家們現在的心情是:懸賞百倍找賽馬!

廣達董事長林百里形容,代工時代的人才,就像耕牛,長得差不多,但現在企業要的卻是賽馬,因為大家不再比賽耕田,而是賽馬。

「養牛有框框,養馬是不能有框框的,」台灣的馬荒顯然很嚴重。

企業們正努力的創造第二條成長曲線,然而,學校的是非選擇題、企業慣用的Excel考核表,成交率、錯誤率……,這些清一色的量化指標,培養出來的會是耕 牛,還是賽馬?

說到這裡,一定有人不以為然,企業存活還是依賴多數的耕牛;缺乏紀律,創新也未必能竟全功。更麻煩的是,如果企業誤把耕牛當賽馬,成本將膨脹,創新反成災 難;個人若以為自己必定是賽馬,容易眼高手低,一輩子高不成低不就。

難,就難在這個鑑別力。大家都知道要創新,但如何培養鑑別力,無法一蹴可幾,必須不斷累積小經驗。

我還是認為,矯枉,必須過正。過去,一張張巨大的Excel表,無孔不入的深植在企業的DNA中,困住組織裡的創新誘因;也化為學校中無形的框架,扼殺了 孩子們的創造力。

所以,我們更要時時提醒自己,從小處戒掉凡事向Excel表看齊的習慣,更放縱自己的想像,更誘出心底的熱情,讓不尋常的創新能夠發生。

就像林百里講的,有膽的,放馬過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042

我曾經想要戒掉臉書 郭奕伶

2012-02-13  TCW




請別誤會,我不是重度臉書迷,既 不在上面po文,也沒有時刻查看的焦慮。不過,自從這個玩意兒誕生後,我得承認,生活中許多需要等待的零碎空檔,我除了打開iPhone瀏覽E-mail 後,第一選擇就是進臉書。

在裡頭,我不說話,只默默潛水,跟著小學同學豪華的周遊列國玩樂、隨著中學同學的育兒甘苦感動、幫著遠征戈壁的 EMBA同學加油打氣。

早期,我曾想戒掉臉書,那時資訊流龐雜,禮貌性互動過多,生活似被制約。然而,當我狠心刪除帳號後卻發現,哇!我連 商周的臉書都進不去了,好像自我隔離了近十六萬位的商周粉絲,而我的心,也好像突然空了一塊。

刪掉帳號、再恢復,這樣的矛盾,來回了三次。 後來,我找到中庸之道,執行unfriend(刪除好友)動作,只加入少數的親友,我發現,這樣就夠精彩了。偶爾,親友對時事第一時間的反應,竟成為我的 輿情領先指標。早上起床,瀏覽完各大報,臉書成為我的另一份個人剪報。

然而,生活周邊也有不少人臉書成癮,一回家就逕自跟遠方的人們開起寂 寞派對,對最親近的家人視而不見;更有人因為習慣臉書上的交談,在真實人際互動中越來越封閉,甚至不願意拿起話機、無法直視對方眼神。

其 實,科技工具是中性的,只要它帶來更開放的環境,就對世界有所助益,只是運用的巧妙還得靠個人。

臉書的誕生,源自寂寞商機,但追根究柢,更 來自人們對愛的需求。人的一生,功成名就不過身外之物,你有沒有愛過、被愛過,才最真實;而愛,永遠不嫌多,它讓人們越活越有興味。

過去, 人們為了表達愛與被愛,交易成本(Transaction Cost)相對高。如今,臉書大幅降低了這個交易成本。你要搜尋愛(或被愛)的標的很簡單,不用翻箱倒櫃找畢業紀念冊、也不用千里迢迢尋人;又因為臉書採 用實名制,因私人投機、資訊不對稱產生的協議成本也降低;網路公開評價機制,則讓臉書上的互動更有誠意,降低了監督成本、違約成本……。

這 樣的發明,相信連交易成本之父寇斯(Coase)都不得不按個讚!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304

戒掉你的倉鼠人生

2012-9-3  TCW




你正在過倉鼠人生嗎?工作不好找,但找到後薪水又不滿意;買不起房子時苦,但買了房子後又被貸款所累,你的人生像是逃不出滾輪的倉鼠,只是感覺自己很筋疲力盡,卻無計可施……。

認知1:唯有成功才會快樂錯! 擺脫窮忙變成功,先要快樂

想脫離這種生活,請給自己十分鐘,靜下心來讀下面的文章。因為,這三個快樂的新發現,可以帶著我們邁向成功,一次擺脫窮忙的人生。

過去我們認為,越成功才會越快樂。

但,加州大學心理系教授柳波莫斯基(Sonja Lyubomirsky)帶領的研究團隊,爬梳過去十多年、二百二十五份論文發現,「越快樂,才會越成功。」「我們的研究提供了強烈的證據顯示,快樂在許多時候,會導致成功事件,而不是因其而發生。」

快樂,原來是很多成功者最重要的成功秘密。證據會說話:

業績高三成:正向心理學之父塞利格曼(Martin Seligman),曾針對保險公司新招募的一萬個保險業務員進行實驗,先測試他們的心理狀態,將其區分為樂觀(Optimistic,根據塞利格曼定 義,樂觀是快樂的主要元素)與悲觀。追蹤兩年後發現,樂觀的業務員,業績比悲觀的人高出三一%。

離職率低四成:內華達大學管理科學系教授懷特分析一百二十三名員工,把他們的快樂指數由低到高評為一到七分,發現員工快樂指數每增加一分,兩年離職比率就少了四三%。

年薪多四十八萬:倫敦大學政治經濟系助理教授戴奈維(Jan-Emmanuel De Neve)和華威大學經濟系教授歐斯渥德(Andrew Oswald),追蹤一萬五千名青少年快樂指數,把他們的生活滿意程度分成一到五分(五分較快樂)。七年後發現,五分組的人平均年薪,比一分組的人高了一 萬六千美元(約合新台幣四十八萬元)。

腦神經科學也印證上述論述。

美國紐約大學神經科學中心的李竇解釋,人腦的前額葉負責思考,主管「認知」和「重要決策」。但當我們開始焦慮、憂鬱時,腦中杏仁核會散發出負面情緒。這時 前額葉只好撥出資源「配合演出」,尋找記憶中相符合的負面情緒事件。也就是說,憂鬱和焦慮會占掉太多我們的大腦資源,降低正確判斷機率。

認知2:要正面思考才會快樂錯!悲觀者還有四條路能變快樂

就算天生負向思考,你也能「快樂」。

十年前,塞利格曼靠正面思考的論述,奠定了他正向心理學之父的地位。但在最新作品《心盛》(Flourish)中,卻推翻了自己的見解。

他說,過去自己太過於強調表層(正向心理)的快樂,而忽略了人生其他面向,簡單的說,如果快樂是目的地,要到達快樂會有不同的公車。過去,塞利格曼認為,只有樂觀與積極,擁有正向情緒(Positive Emotion)的公車,才能到達。

但是他發現自己錯了。他以自己打橋牌的經歷為證,他發現,有些人就是喜歡打橋牌過程中的忘我感,有人則認為贏橋牌,能讓他快樂,但共同點就是,這些人並非都有正面樂觀的情緒,才去打橋牌。但最後,橋牌帶給他們的投入感與成就感,還是讓他們得到了快樂。

塞利格曼終於發現,還有四條公車路線可以通往快樂。那就是投入、關係、意義和成就。

「即使你(有憂鬱傾向),你並不會被打入不快樂的地獄。你還有意義、成就、投入和好的關係,」塞利格曼強調。

認知3:快樂是想來的錯!最佳快樂法是馬上行動

但要搭上這些公車,最好的方法,就是「做」!因為,快樂用做的,比光用想的,有效三倍!

二○○九年一個下雨的四月天,一個大法官的助理問自己,我還能不能更快樂?

她花一年時間,從希臘哲人伊比鳩魯(Epicurus)到電視主持人歐普拉(Oprah Winfrey)的快樂方法,她都試驗,她找出適合自己的快樂提案。

她的名字,叫作葛瑞琴.魯賓(Gretchen Rubin)。這一年的「快樂計畫」最後成了一本書《過得還不錯的一年:我的快樂生活提案》,不但登上《紐約時報》暢銷書第一名,還帶動了美國到加拿大、保加利亞等地一百多個團體的快樂運動。

我們問魯賓經過實驗後的最佳快樂法是什麼?

她回答:「找到可實踐的具體行動。」她說,很多人用的快樂方法都太抽象。「他們會對自己說:『我要享受當下,』或是『我要開始培養感恩的心。』這些就是言語層次而已。」

幸福感加倍秘訣去運動比單純思考,要快樂三倍!

魯賓就是採取行動。為搭上「關係」的快樂公車,她每天至少擁抱五次,每次一定超過六秒鐘,因為六秒鐘才會讓大腦釋放腦內啡。每週,她記下兩、三次的感恩筆 記,把遇到的好事都寫下來,連能舒服的坐在電腦前工作,在她眼中,也是值得記錄的好事。她只是做些「小事」,卻讓自己幸福感加倍。

身體力行的,還有王品集團董事長戴勝益。別人問他,你怎麼排解沮喪?他通常只回答:「運動。」

在他眼裡,運動比起思考,可以帶來三倍快樂。先是運動可刺激腦內啡,不快樂情緒立刻少一半。第二層就是,運動能讓人獨處,靜心思考。「我都跟同仁說,這一 刻碰到的鬱卒、挫折,都不是你這一刻做錯什麼。都是這一刻之前,你某段時間做錯決策。」想清問題,也等於降低未來煩惱的可能。

第三層,他穩定的領導,能給同仁安定感。員工更自信和勇於任事,他就輕鬆自在,每天可花兩小時泡澡,思考未來,因而造成快樂的正面循環。

從上述的敘述中,你發現了嗎?快樂,正是這多變時代中,最重要的成功方程式。它,也是很多大老闆們,不慌亂,敢冒險的能量來源。

更棒的是,這個競爭力,不須外求。今天,就算你只是犧牲十分鐘玩iPhone的時間,記錄下今天發生的三件好事,你都可以得到快樂競爭力。而且只要去做,就會有效,因為透過「行為」養成習慣,你就可以覆蓋掉大腦負面思考的迴路。

就去做吧!你可以隨著後文的快樂計畫開始執行,也可以找讓自己快樂的事。今日越快樂,等於在幫明日存下更多再創高峰的籌碼!

【延伸閱讀】成功者都懂得「做出快樂」 ——中外名人的快樂計畫

美國總統歐巴馬 約會之夜做法:每週或每月的一個晚上,會牽老婆去散步、上餐館或看電影結果:兩人結婚20年,始終維持戀愛感

股神巴菲特 彈烏克麗麗做法:大學時為追女生特地去學,從此彈60年不間斷結果:壓力大減,甚至還教比爾.蓋茲彈

英國女王伊莉莎白 寫日記做法:60年來,每天用鋼筆寫1頁日記結果:紓解對宮廷禮儀的厭惡和國事輿論的壓力

名作家村上春樹 慢跑做法:每天至少慢跑1小時,並連續23年跑馬拉松賽結果:藉由保持劇烈運動,享受獨處之樂

Google前全球副總裁李開復 約定密語做法:要同事用密語來提醒他別生氣,如讓我們言歸正傳吧結果:工作氣氛更融洽,溝通效率也變高

整理:劉于甄

【延伸閱讀】快樂主導權,一半在你身上! ——快樂是怎麼被決定的?

自我控制 代表你可以靠自己去營造快樂40%

環境影響 表示你可以主動去改變環境10%

先天基因決定個性是樂觀或悲觀無法再改變50%

資料來源:加州大學心理系教授柳波莫斯基整理:劉于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6938

戒掉分心 EQ之父教你練「專注肌」

2014-04-07  TCW  
 

 

直到近幾年,研究注意力的科學有如百家爭鳴,其範圍已遠超過對警覺性的研究。這門科學告訴我們,注意力的技巧高低足以決定我們從事任何工作的優劣。如果不能發揮這項技巧,我們的表現會十分差勁;但若能充分發揮,就會出類拔萃。人類的敏捷機智所仰賴的,就是這種微妙的稟賦。

注意力大縮水找回專注成全民頭號課題

二○○六年間,一個新字「既困惑又生氣」(pizzled)進入了我們的字典;這個字是「困惑」(puzzled)與「生氣」(pissed)的組合。當人們透過黑莓機發送訊息的同時,也開始與另一人談話。這個新字形容的是,當你與某人談話時,對方卻同時用黑莓機不斷的傳送訊息給別人。回到當初,人們在這種時候會感覺被傷害與生氣。現在這種現象反倒成了司空見慣。

我們未來的領導者——青少年——目前正位於震央。二○一○年代初期,他們平均每月發送的文字訊息飛增至三千四百一十七則,比數年前的水準足足增加一倍。同一時期內,他們講電話的時間大幅減少。目前美國青少年平均每天送出超過一百則文字訊息,相當於他們清醒時平均每小時發送十則訊息。我還親眼見過有個小孩竟然能一邊騎單車,一邊打字發訊息。

一位朋友描述:「最近我拜訪紐澤西州的表親與他們的孩子。這些孩子擁有人類已知的所有電子工具。我只能看見他們的頭頂。他們不斷檢查iPhone,看是否有人發訊息給他們。渾然不知週遭發生了什麼事,也完全不知道要如何與人互動。」

接著是成年人注意力下降的代價。墨西哥一位為大型電台工作的廣告業務抱怨:「幾年前你還能為廣告商製作五分鐘的展示影片,如今必須縮短至一分半鐘——如果屆時還無法抓住他們的注意力,每個人都會開始檢查手機訊息。」

一位教電影的大學教授告訴我,他正在閱讀他心目中的英雄——法國傳奇導演楚浮(François Truffaut)的自傳。但他發現:「我不能一口氣讀完兩頁以上。我被迫上線去看是否收到新郵件。我認為自己正在喪失持續注意任何正經事的能力。」

由於無法抗拒檢查電子郵件或臉書,因而不能專注於與我們談話的人們,導致社會學家厄文.高曼(Erving Goffman)——一位大師級的社會互動觀察家——所稱的「飄離」(away):這是告訴他人,對於此處正在進行之事「我不感興趣」的一種姿態。

一位出版公司的主管承認,要是一陣子沒檢查手機,她會有「煩躁感。你會想念觸擊手機時發現有一條訊息的感覺。你知道在你與某人談話時不該檢視手機,但這會上癮。」

我們的專注力會持續的對抗分心,包括對內與對外。問題在於,讓我們分心的事物使我們付出了什麼代價?一位金融業的主管告訴我:「當我注意到我的心思在會議中已不知跑到何方時,我當下就會懷疑我在這裡究竟錯失了哪些機會。」

專門指導領導者如何管理其精力的顧問東尼.史瓦茲(Tony Schwartz)告訴我:「我們讓人們更瞭解應該如何使用注意力——目前他們的注意力多半很糟。注意力如今已成為客戶心中的頭號課題。」

肥胖和分心有關數位沉浸,耗盡你的自制力

研究人員發現過去三十年美國的肥胖症盛行,可追溯至同時期電腦和高科技產品在人們的生活中呈現爆炸性成長——因而懷疑這種相關性並非意外。沉浸在數位產品等令人分心的事物,創造一種幾乎恆久性的認知超載。同時此種超載會耗盡我們的自我控制。

忘掉減肥的決心吧。一旦迷失在數位世界裡,我們就是會不自覺的伸手去拿品客洋芋片。

越分心越不快樂心思飄移,負面情緒易上門

一般來說,心思飄移時,人們的心情通常會轉向不快樂的部分;即使想法本身是中性的,但經常會被負面情緒覆蓋。在一部分或大半時間裡,心思飄移本身似乎就是導致不快樂的原因。

當我們沒在想特別的事情時,我們的心思飄移到哪去了?絕大多數時候,全都和「我」(me)有關。

心思飄移傾向以「我」和我們關心的事物為中心——今天我必須做的所有事、我對那人說錯的話、我當初應該怎麼說。雖然心思有時飄移至愉快的想法或幻想,但通常有更多時候會被吸引到默想與憂心。

我們四周喋喋不休的人並不是最容易使我們分心的事物。最容易讓我們分心的,是我們心中的喋喋不休。要完全集中注意力,就得讓這種內心的聲音靜止。開始從一百連續的減去七,如果你能持續專注於這個任務,心中喋喋不休的聲音就會平靜下來。

鍛鍊你的心理肌肉群專注正向面,刺激多巴胺

將注意力想成一種心理的「肌肉」,我們可以透過練習來強化這種肌肉。背誦可以強化這種肌肉,集中注意力也可以。再三舉起重物的心理模擬,不斷的通知我們的心思飄移了,然後將之拉回目標。這剛好是冥想中單點專注的特性(透過認知神經學的聚焦觀察),通常也牽涉專注力的訓練。別人告訴你專注於一件事物,例如一首聖歌或你的呼吸。嘗試一段時間,你的心將不可避免的飄移出去。

因此一體適用的指示是:當你的心思飄移了(同時你也注意到你的心思飄移了)將它帶回你要的專注點,並將你的注意力維持在那裡。當你的心思再度飄移時,做同樣的事。然後再一次、再一次、再一次。

如同任何運動練習,越多的練習會使肌肉越強壯。研究發現,較有經驗的冥想者在注意到心思飄移時,比較能阻止大腦內側部位啟動;使他們的念頭不會「黏住」,也因而較能放掉念頭回到呼吸。在心思飄移的地區與脫離專注的地區也有較多連接。這項研究顯示,長期從事冥想者其大腦所增加的連接性,類似那些競賽型的舉重運動員使用完美的胸大肌。

善於鍛鍊肌肉的人都知道,單憑舉舉啞鈴等重物,是不會讓你的腹部出現六塊肌的——你得做一些特定的緊縮動作才能鍛鍊相關的肌肉。訓練注意力也是類似的做法。將專注集中於一個點,是基本的注意力建立法,但是那種強度可以用許多不同的方式來達成。

在心理的健身房裡,就像許多健身訓練中心一樣,練習時的細節才能造成與他人不同之處。

專注在負面或正面的事物提供我們一個權衡大腦如何運作的工具。神經科學家戴維森發現,當我們處於樂觀、精力旺盛的心情,我們大腦的左前額葉區就會發亮。左前額葉區也存放一些神經迴路,當我們終於達成一些長期追尋的目標時,會提醒我們自己有多棒,就是這種神經迴路讓研究所的學生持續投入在令人卻步的論文上。

大腦的獎勵神經迴路會以行動反映正面性。當我們快樂時,大腦中央腹側紋狀體(ventral striatum)內的伏隔核就會啟動。這個神經迴路似乎對動機非常重要,同時會感覺你正在做的事是有正面助益的。這些神經迴路充滿多巴胺,是正面感覺的驅動者,讓我們努力朝我們的目標與慾望前進。

多巴胺會與大腦本身的鴉片劑結合在一起,其中包括腦內啡(endorphin,使跑者產生愉悅感的神經傳送物質)。多巴胺可能會刺激我們的原動力與堅持不懈,同時鴉片劑為我們的行動添加一種快感。

當我們正面時,這些神經迴路會保持活潑積極。我們大腦的執行區域能啟動這種神經迴路,使我們較能維持樂觀正面的感覺。正面性對我們的績效大有幫助,提供動力讓我們更專注、思考具彈性、更不屈不撓。

正面的態度讓你在練習與學習中保持愉快的心情,這也是為什麼就算最老練的運動員或表演家,在練習他們的動作時仍然十分享受。「你需要負面的專注以求生存,但你也需要正面的專注以求成功,」伯亞紀斯說,「你兩者都需要,但必須是正確的比率。」(本文摘自第一、三、十五章)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5875

投資大調查資產配置由債轉股 三成還是賺不到錢 佈局股票型基金 先戒掉「債券腦」

2014-07-14  TWM
 
 

 

投資人問卷調查顯示,過去一年,積極型投資人中,高達五七%不能忍受基金虧損逾一○%;四六%無法忍受一年以上虧損,這些投資人隨時可能因一個非經濟事件棄守手中基金。如何擺脫總是等待基金解套的宿命?學者、名家為你解惑。

撰文‧歐陽善玲

上半年結束,你的基金投資表現如何?

回想去年下半年以來,在美國聯準會對於收回QE(量化寬鬆貨幣政策)的態度愈趨明確下,專家普遍建議投資人必須一八○度扭轉二○○九年以來以債券為主的投資思惟,而將資產配置主軸「由債轉股」。從結果來看,如果你有遵循這樣的建議,那麼今年上半年應有不錯的投資成績。

過去半年,MSCI世界指數與MSCI新興市場指數,都有六%左右的上漲幅度,也就是說,即使只是以被動式投資方式佈局指數,你都不難在半年之內賺到六%獲利空間。

而如果投資以打敗大盤為目標的「股票型基金」,報酬率自當更高一些;資料顯示,在二六三檔成立滿半年的境外全球股票型基金中,排名前半的一三二檔,整體平均報酬率可達九.一二%,且二六三檔基金中僅有八檔為負報酬,佔比三%。此外,一○一檔境外全球新興市場型基金平均報酬率,則有八.九%的水準。

全球型與全球新興市場型,可以說是股票型基金的「基本款」,從以上數字來看,只要沒有太誇張地挑錯基金,半年賺九%,應是股票型基金投資人在今年上半年合理的成績表現。

可惜的是,根據本刊與波仕特線上市調網在六月底所進行的「國人股票型基金投資態度調查」中發現,國內投資人在股票型基金的上半年成績單,顯然不如想像中來得美好。

調查發現一:波動忍受度低逾半數隻能接受一○%以內雖然上半年有九七%的全球股票型基金都出現正報酬,但在一一一○位受訪者中,卻有高達三成表示上半年在股票型基金的投資成績單是「打平或賠錢」,其中,「賠錢」的比率並不算低,約有一○.五%。而受訪者整體上半年股票型基金的報酬率約七.六%,也不如九%的基本水準。

台灣投資人出了什麼問題?為何明明已經跟著市場風向「由債轉股」,卻沒有賺到該有的獲利?

從問卷調查結果來看,不難發現問題根源,簡單地說,雖然資產配置由債轉股,但台灣投資人的操作策略與心態,恐怕還是債券思惟;或者可以說,不少台灣投資人是「用債券腦袋投資股票型基金」。

何謂債券腦袋?首先,是對波動風險的忍受度太低。

「投資一檔股票型基金後,您能忍受的虧損幅度是多少?」對於這個問題,有五七.七%的受訪者選擇一○%以內,其中更有二四%、接近四分之一比率的受訪者選擇「不到五%」。

這樣的風險忍受度,或許適用於債券型基金,但若套用於波動風險「天生較高」的股票型基金,極有可能在進行投資前,就讓你「選不到報酬率較高的基金」。以數字來看,過去一年共有一九八檔全球股票型基金近一年報酬率達到一五%,但其中有超過半數的一○二檔,其年化標準差超過一○%。也就是說,這些基金在一年之中很有可能會在某個時段淨值下跌超過一○%。

對一位無法忍受基金虧損超過一○%的投資人來說,在挑選基金時,理論上會把標準差設定在一○%以內,那麼,他很有可能就會錯過這些報酬率表現在前段班的基金標的。

調查發現二:太早放棄

五成無法忍受虧損逾一年

至於第二個「債券思惟」,與波動風險忍受度太低有些類似,即是「對於虧損時間」的忍受度太低。「投資一檔股票型基金後,您能忍受出現虧損的時間是多久」,有接近五四%的受訪者,在這個提問當中選擇回答「一年以內」。

事實上,即使是自認為「積極型」或「非常積極」的投資人中,也有高達四七%無法忍受一年以上的虧損時間,這類投資人,風險忍受度與自我投資屬性的認知顯然也有落差,更有可能會「不斷買到讓自己睡不著覺」的基金。

整體而言,波動風險與虧損時間的忍受度太低,這兩個「債券型思惟」對股票型基金的操作影響,就在於「太早放棄」。從問卷中可以看出,過去一年以風險最高的單一新興國家或單一產業型基金為主要投資者當中,竟有高達五七%不能忍受基金虧損超過一○%,這些投資人,隨時可能因為一個非經濟的事件而早早放棄手中基金。

或者可以說,「債券腦」在股票型基金操作上所產生的問題,就是「過度恐懼」這種心態所造成的影響,首先是「看到賠錢就急著殺出」,往往也就「殺在低點」;但除此之外,「恐懼」的影響還有兩種,第一,是「一旦賠錢就產生眼不見為淨的駝鳥心態、不再理會這檔基金」,第二,是「即使只有小賺,也急著獲利出場」。

針對調查結果,南台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系助理教授朱岳中便以學術文獻,提出延伸解釋:「有研究指出,面對賠錢,投資人會抱得比較久;面對賺錢,反而較沒耐心、急著落袋為安。」他說,自己身邊也有不少案例,績效愈差的基金,通常放得愈久,只是傻傻地等待解套;但賺錢的基金,投資人卻為了落袋為安,而爭先贖回。

如何認清自己的投資矛盾,戒掉用「債券腦」買股票基金,並開啟獲利循環,財經名家蕭碧燕直言,先要瞭解自己要什麼,並熟悉商品特性,才可能創造持續賺錢的投資模式。

「以高股息基金為例,一般人會自我催眠,買進這類型基金,是因為自己屬於穩健型投資人;但真實情況是,過去幾年高股息基金表現最好,投資人偏愛的,是當下報酬最高、最容易賺錢的基金,而非真的是這樣的產品。」她笑說,如果現在是大多頭,大家肯定就不覺得高股息基金是好產品了。

投資人要在市場上常勝,就應執著於最適合自己的基金,並認定一套投資方式,而非因市場變來變去,隨波逐流。「投資目標設定後,只要追求達陣就好,如此才不容易三心二意,或因追高而住進套房。」蕭碧燕分享自己的投資心法,強調不論景氣好壞,都不會輕易破壞這套原則。

先以小額投資

感受景氣「微笑曲線」

「我在每個區域都做定期定額,像現在是景氣復甦初期,只要遇到重挫,或基金虧損逾二○%時,原本一個月扣款一次,我就會加碼扣款三次,或大額單筆進場,直到基金報酬率翻正,才恢復原本扣款方式。」相較一般人,發現基金處於虧損,不是離場、就是擺著不管,蕭碧燕這套「積極管理」辦法,確實可讓基金穩操勝算。

另外,她指出,「很多人買基金,當下只認定會漲,而沒想過會下跌。若基金一買進就持續跌半年、甚至一年,投資人就會受不了,最後在低點、虧損纍纍出場;多數人看到基金投資成功的例子,會心癢難耐,想跟進佈局,卻忽略了此時進場,可能剛好就投資在最高點。」蕭碧燕說,投資人最常犯的錯,就是看別人賺愈多,就愈想換掉自己手中賠錢的基金,又不能忍受買進就下跌,所以投資基金永遠都在「純開心」。像這樣砍出自己手中賠錢的基金,買進別人手中賺錢的標的,只會一直重複虧損循環,或永遠在等待解套的那一天。要避免這樣「捉龜走鱉」的投資方式,蕭碧燕建議,基金投資新手不妨先以小額資金投入,「感受一下」景氣多空循環週期的節奏。

「所謂基金虧損容忍度,應將時間與金額一起考量;如果投資金額較低,能忍受的虧損時間就會比較長。為避免投資人總是在高檔進場,買進基金後又一路下跌,最後捱不住,在底部認賠出場,永遠只忍受『微笑曲線』左半邊的慘跌虧損,而未嘗過右半邊的上漲獲利滋味。要成功經歷這段循環,對基金投資有感,就從小額投資試煉起。」她強調,每個人對股票型基金虧損的忍受度不同;忍受度愈大,報酬率才可能墊得愈高。若能親身感受一個波動循環,市場大跌時不要賣,之後又會再爬起來,透過這種方式,實際感受自己的耐力與耐心,就會知道自己的容忍度在哪。若真的無法接受太大波動,就要避免投資單一市場、或產業型基金。

扭轉賠錢宿命

暫時出場、加碼攤平皆可行朱岳中補充,有紀律地投資,才能避免老是在等基金解套;而抽絲剝繭、檢討自己虧損的原因,則是扭轉基金賠錢宿命的第一步。「投資人拿到基金對帳單,不要只是看報酬率,而是要思考數字背後的意義。」例如,基金報酬率呈現虧損,是因為市場、環境因素,還是選錯標的?若基金表現比大盤或指標指數差,就要重新檢討自己挑選基金的方式,若是市場本身表現不佳,就須進一步釐清目前景氣循環位置;如果不能持續忍受虧損,暫時出場,或利用加碼攤平投資成本方式,皆是可行辦法;最下下之策,就是放著不管,聽天由命,直到基金解套。

投資人用「債券腦」投資股票型基金!

─股票型基金投資態度大調查Q:今年以來,您在股票型基金的投資績效表現如何? 單位:%

賺20%以上 13.7

賺11%~20% 24.5

賺10%以內 31.4

打平 19.9

賠20%以內 7.6

賠20%以上 2.9

今年上半年全球股票型及全球新興市場型基金少有虧損,但卻有3成股票型基金投資人未能在股票型基金中獲利。

Q:投資一檔股票型基金後,您能忍受的虧損幅度是多少? 單位:%

賠0~5% 24.1

賠6~10% 33.6

賠11~15% 16.9

賠16~20% 8.8

賠21%以上 10.9

不知道 5.7

習慣以債券投資為主的台灣投資人,在操作股票型基金時,有高達57%無法忍受虧損幅度超過10%,顯然低估了股票型基金的波動風險。

Q:過去一年以單一國家或單一產業型基金為主的受訪者,投資一檔股票型基金後,能忍受的虧損幅度是多少? 單位:%

10%以內 57

10%以上 43

即使是以單一新興國家或單一產業型基金為主的積極型投資人,也有超過半數無法接受波動太高的標的。

Q:投資一檔股票型基金後,您能忍受的虧損時間是多久? 單位:%

1年以內 53.9

1年至2年 23.8

2年至 3年 10.7

3年以上 11.6

國人習慣了安穩上漲的債券型基金,若投資股票型基金虧損一年,即已無法忍受。

調查說明:

本問卷委託Pollster波仕特線上市調網執行調查,共回收有效問卷1100份,在95%的信心水準下,抽樣誤差為正負2.95%。調查時間為2014年6月25日至29日。

看好下半年,卻不敢大膽加碼!

恐懼情緒仍主導投資人操作行為,雖然近7成受訪者看好下半年全球股市展望,但表示會加碼股票型基金者,僅有4成。

Q:您是否看好下半年全球股市整體表現? 單位:%

非常看好 9.2

看好 60.2

不看好 27.3

非常不看好 3.3

Q:您會考慮下半年再加碼投入股票型基金嗎? 單位:%

會 41

不會 35.4

不知道 23.6

Q:您覺得下半年最大投資風險是什麼?(可複選) 單位:%

歐美股市漲幅已高 20

通膨 18.4

未來利率上揚 16.2

匯率波動 15.3

中國經濟不如預期 14.4

地緣政治 8

各國選舉不確定性 7.6 嚴守三步驟 專家教你挑到好基金以「債券腦」投資股票型基金,最大的問題就是容易「放大恐懼情緒」,進而讓投資人「不是急著殺進殺出,就是把問題基金擺著不管」,要解決這樣的問題,除了轉換腦袋、克服人性之外,「挑對基金,也能讓你相對安心一些。」德盛安聯投信投資長張惟閔說。

應該如何挑到一檔好基金,張惟閔認為,透過下列三步驟篩選基金,是最直接、可靠的方式。

一、觀察基金在多空市場的表現檢視基金,先看經理人管理資歷是否在5年以上,如此才能形塑出該基金風格;一旦操作風格確立,就能從短中長期多空變化,看出經理人在市場上漲及下跌時的表現。敏銳度夠強的基金經理人,應在市場漲時,基金表現超漲,市場跌時,又能較市場及同業抗跌。

二、檢視前十大持股比重

前十大持股佔比,可看出經理人操作風格。若前十大持股佔總基金比率低於30%,代表經理人持股太過分散,對市場或產業沒有自己的定見,操作成績要突出不易;反之,前十大持股佔比高於55%,則代表經理人對看好個股過分集中重押,一旦看錯或個股表現不如預期,就會承受較大風險。前十大持股佔基金規模比重的理想值,應介於30%至55%之間。

三、分析經理人選股風格

包括一檔基金全部持股有多少支、單支股票押最重比率是多少、偏好哪些產業、個股是否具趨勢性,及依據哪些標準來選股。一般來說,基金規模不是百億元以上或特別大,持股30到50支最理想,超過100支以上股票,就不容易兼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6242

《吃出美麗》試吃達人三餐速食 一週四次麻辣鍋 戒掉飲食壞習慣 她讓身體年輕7歲

2014-08-04  TCW
 
 

 

三十三歲、一百六十二公分的愛評網副執行長葉卉婷,因為愛吃澱粉類食物,三餐又不正常,體重一度飆到六十八公斤,健康也亮起紅燈;去年她透過均衡飲食及運動,不僅成功甩肉,更讓身體年齡從三十五歲降到二十八歲。

撰文‧許瓊文

愛評網副執行長葉卉婷,是位標準的美女甜姊兒,採訪這天,她穿著淺藍色外套加緊身褲,踏上十公分高的高跟鞋,更顯得亮眼、俐落,身高一百六十二公分,只有五十公斤,纖瘦的身材,讓人很難想像她曾經體重高達六十八公斤,比現在足足多出十八公斤。

拍照地點是葉卉婷非常推薦的健康餐廳「班尼拉香草料理」,很久沒見到葉卉婷的店長范婕盈,一見面就驚呼:「Erica(葉卉婷英文名)!妳怎麼變得這麼瘦?看起來更有精神、更漂亮了呢!」

飲食不正常

體重飆到六十八公斤 還得了腎結石葉卉婷有些不好意思,卻也自信地說,自從去年中開始透過規律作息,節制飲食有效減重後,變得更有精神,不會像過去,到了中午就開始昏沉想睡,頭腦不清楚,脾氣變得暴躁,容易生氣。

二○一二年的健康檢查,葉卉婷血糖雖然正常,但是體重仍是六十公斤,體脂肪也高達三○.五%,達到肥胖標準;而去年因為長時間腰痠,檢查後才發現,葉卉婷腎臟有顆一.五公分的結石,才真正讓她開始警覺,重視身體健康。

創業八年,主打推薦美食餐廳的愛評網,必須試吃各種餐廳美食,已經是葉卉婷的基本工作,加上經歷創業初期的辛苦,每天只睡六小時,其他時間都在工作。工時長、壓力大,再加上飲食很少正常,腎結石的警訊,讓葉卉婷決定重拾規律生活。

過去葉卉婷幾乎與消夜為伍,「創業階段很忙,每到半夜結束一天的工作,就會想去吃消夜慶祝,麻辣鍋是我們的最愛,最多一個禮拜可以吃四次!」葉卉婷回憶。

在葉卉婷的手機裡有一份「我的最愛麻辣鍋」清單,而且還有她的獨門麻辣鍋美食,「芋頭、馬鈴薯加到麻辣鍋裡最好吃,我一個人可以吃掉一整盤。」說到愛吃的食物,葉卉婷眼睛亮了起來。

除了麻辣鍋,豆漿店的「厚蛋燒餅」或是半夜回家時巷口老伯賣的蚵仔麵線,也是她的最愛。除了消夜,葉卉婷的三餐也因為工作無法正常吃,常常為了「方便」而隨便吃。

早餐對葉卉婷來說,最常選擇的是離公司近、不要花太多時間等待的「麥當勞」,「當時,幾乎每天早上都吃麥當勞。」毫不忌口地選擇「滿福堡加蛋、加薯餅、再配一杯咖啡」,葉卉婷可以一週每天吃。

最誇張的時候,葉卉婷曾經早餐吃麥當勞,中午吃肯德基,晚上與同事一起吃披薩配啤酒,這是一天的三餐。愛吃米飯的葉卉婷,如果遇到好吃的菜,一餐可以吃掉兩碗半的飯、三顆粽子,也會為了省錢,只吃白麵條拌肉醬。

葉卉婷因為不正常的飲食,加上鍾愛高GI值(升糖指數)的食物,如澱粉類的米、麵食,勾芡過的食物,芋頭、馬鈴薯,以及為了方便吃進許多高熱量的速食,身體累積過多的脂肪,導致體重過重。

改善方法一:

不吃消夜 選擇「單點」取代「吃到飽」除了體重一度飆升到六十八公斤外,葉卉婷年紀輕輕就有腎結石的問題,醫師警告她,若再不控制飲食,降低體重,未來不是只有腎結石的問題,血糖、血壓、脂肪肝的問題都會一一找上門。

葉卉婷下定決心,重新找回生活規律,透過均衡飲食並且搭配運動。

為了健康,葉卉婷先從飲食克制開始。「這幾年公司漸漸上軌道,不再需要一直加班,我先開始戒『消夜』,晚上睡前不再吃東西。」葉卉婷說。

最愛的麻辣鍋,葉卉婷還是很愛吃,但是規定自己一個月只要吃兩次就好;而且選擇「單點」餐廳取代「吃到飽」,「整盤的芋頭在那裡,很難克制得住。」葉卉婷給自己三個月的時間,開始緩緩地減量,她深知極端的飲食控制,只會帶來反效果。

再來就是克制自己對澱粉的攝取,穩定血糖。特別愛吃川菜的葉卉婷,兩碗半的飯量開始慢慢減少,現在每餐大概只吃八分飽,晚飯後也選擇比較不甜的水果,才不會因為血糖忽高忽低,造成暴飲暴食。

與很多上班族一樣,因為工作關係不免外食的葉卉婷,只好聰明地選擇營養均衡的食物。「如果進去一家我不熟悉的餐廳,我會先選喜歡吃的料理,再仔細地詢問份量、烹調作法。」葉卉婷說。

改善方法二:

進食先菜後肉 每天吃五色蔬果儘量避免油炸、過度烹煮的食物,例如:川菜裡的回鍋肉必須經過反覆烹調,葉卉婷就會避免選擇這樣的料理。「每一餐至少要點兩樣青菜,而且先吃青菜,再吃肉。」用正確的飲食順序,做到減量卻又不委屈自己。

「每天吃五種不同顏色的蔬果,儘量吃食物的『原態』(沒有經過精製或過度烹煮的食物,例如白米飯、地瓜、馬鈴薯)。真正好的食材,原味就很好吃,不用太多調味。」葉卉婷說。

但是,在愛評網工作總是有不同的餐廳美食要試吃,葉卉婷如何避免吃太多的「職業傷害」?葉卉婷有點靦腆地笑著回答,「我有一位很棒的公關,她時時刻刻提醒我,美味的食物吃一口就夠了,因為第二口的味道還是一樣的!」透過減量的節制飲食,葉卉婷讓自己儘量做到飲食均衡,減少攝取澱粉高GI類的食物,再靠適當的運動,增加身體代謝率,避免血糖不穩定,增加肝臟代謝的負擔。

改善方法三:

嚴控卡路里 精算一天進食量同樣在網路上創業的iFit愛瘦身網站創辦人陳韻如,自己親身經歷許多減重的方式,包括吃減肥藥等,陳韻如認為,「Erica是健康減重的最佳示範,不僅體重減輕,還變得更漂亮!」許多不正常的飲食習慣,來自於不正常的作息,葉卉婷嚴格規定自己每天最晚十二點以前要上床睡覺,「這樣住家附近巷口那個半夜十二點才賣的蚵仔麵線,就不會想吃了!」此外,每天早上六點起床,到健身中心運動,為了讓自己有目標的運動,才能有持續力,葉卉婷請了健身教練規畫運動項目,同時也幫她算出一天的基礎代謝率大約一千二百多卡(以身高、體重、年紀、BMI值等計算出基礎代謝率,每人不盡相同),葉卉婷就能控制自己一天可以吃多少份量的澱粉及蛋白質,「如果吃便利商店便當,我一定會看這一份大概是多少卡,若超過,隔天就要多運動。」「生活作息的養成其實不容易,要告訴自己,我一定要做到。」葉卉婷拿出創業時期的意志力,除了降低體重,更讓自己的身體年齡恢復到比現在還年輕的二十八歲,不僅減重,還變美、變年輕。

葉卉婷

出生:1982年

現職:愛評網副執行長

經歷:Yahoo!奇摩搜尋引擎部門學歷:輔仁大學圖書資訊系戒消夜勤運動,身體年齡回春 —— 葉卉婷減重前後對照減重前(2012年5月)減重後體 重 60.2公斤 50公斤體脂率 30.5% 19% 身體年齡 35歲 28歲

健康減重 3 祕訣

正常作息、別吃消夜 早睡早起、不吃消夜後,立刻減少6、7公斤靠運動增加代謝 每天6點起床,跑步以及重量訓練,強化脂肪、肝醣代謝瞭解自己的基礎代謝率 請專業教練教導,瞭解自己體能概況,才能控制飲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8030

戒掉「知識偏食症」 全球名人瘋讀書

2015-02-09  TCW 
 

 

臉書(Facebook)創辦人佐伯格(Mark Zuckerberg)、世界首富蓋茲(Bill Gates),除了都是哈佛大學中輟生外,兩人還有何共同點?答案是:他們最近都愛上讀書。

  佐伯格每年一開始都會宣布他的新年計畫,二○一五年一開始,佐伯格就在臉書上對他的三千萬個粉絲宣布,今年新計畫將是讀書:「二○一五年我的目標是每兩週讀一本書,重點會放在學習不同的文化、信仰、歷史與科技。」

  世界首富蓋茲,則在個人部落格上,公布二○一四年他讀過的最佳五本書,包括近來的暢銷書《二十一世紀資本論》,以及小說《羅西效果》(The Rosie Effect)等。蓋茲不是只泛泛的列出書名然後叫好,他在閱讀這些書之後,還寫下自己的感想。

書市變了:人們仍閱讀,只是換載體

  這些日理萬機的富豪,他們開發的新科技,被視為現代人不再閱讀的原因之一。但為何他們卻回頭去擁抱書本?

  首先,我們必須先釐清一個現實,人們,並非不再閱讀。

  人們仍在閱讀,只是轉向其他載體了!美國出版商協會(AAP)最新統計,二○一三年光美國書籍出版業淨收入就超過二百七十億美元,近五年幾乎都維持這個水準,比全球手機、平板遊戲市場還高出一百五十億美元。只是書籍市場的組成結構逐漸變化:二○一三年美國電子書銷售收入比前一年成長超過四成。在德國,市調機構Gfk統計,二○一三年德國圖書銷售金額也創十三年來次高。

  自佐伯格在今年一月初公布他讀的第一本書《權力的終結》後,這本早在兩年前就已出版的冷門著作,不到一週就在亞馬遜網站上銷售一空。佐伯格在一月十九日宣布他要讀的第二本書《我們天性中的美好天使》,也在隔天全數賣光。

  不僅成人的閱讀傾向沒有消失,甚至,兒童與青少年的閱讀還在增加當中。

題材變了:《賈伯斯傳》也出兒童版

  美國各類青少年讀物數量,最近十年來成長一倍,這些圖書很多都不是傳統童書,而是涵蓋許多嚴肅主題的作品,包括兒童版的《賈伯斯傳》、介紹巴基斯坦爭取女權的少女穆拉拉的著作、描寫二戰時一個真實人物如何死裡逃生的故事「永不屈服」(Unbroken)等。美國Delacorte出版商霍洛維茲(Beverly Horowitz)說,兒童青少年著作不減反增,是因為目前有越來越多成人和孩童一起閱讀。

  有趣的是,每天我們被臉書的訊息充斥,網路上隨時都有看不完的部落格文章。從大老闆到大眾,閱讀的意願為何反而增加?第一個關鍵因素是,當免費的速食訊息充斥,人們更感受到深度資訊的匱乏。

  沒有出版商會笨到去幫免費速食式的訊息出書。「閱讀」,就是人們篩選並吸收有價值資訊的方法。

  和電子新科技相比,佐伯格說:「讀書能讓你全面的探索一個主題,和大多數媒體相比,它能讓你沉思。」

  佐伯格也是透過書,去建立自己看世界的邏輯。如佐伯格讀完《權力的終結》後,寫了此書評:「我強烈相信權力交在人們手中,比留在舊秩序裡更重要。我認為未來權力不會更集中在政府手裡,而是會更分散。」在讀過此書後,他對政府角色的認識是:「政府的責任在於保護人民的安全,以手中權力排除各種現實與潛在威脅,以創造更健全的經濟環境。」

  第二個,也是最重要的意義是,這些成功人士,都在努力戒掉「知識偏食症」。

  你是否注意過,自己已經很習慣透過臉書,去獲得新知?但這個圈子的組成結構,可能本來就跟你類似,多是你的同事、同學或是好友。長久下來,我們可能會以為閱讀到的資訊,就代表大千世界。

  就如在亞馬遜採購,大數據的高科技,會聰明記錄你買過的東西,分析其中的共同點,然後推薦同一性質的產品。你持續往這個方向採購,就更強化了你只接觸這個領域的東西。最後就像「演化論」裡那缺乏變異的物種,在客觀環境改變時,就會遭到淘汰。

需求變了:破框式跨界閱讀正流行

  當這個社會已分工專業化,每個人在某個特殊領域都是專家,但相對的,代表你對其他領域知識更陌生。名人們透過閱讀,跨出自己的生活與工作圈,不想成為法國哲學家馬庫色(H. Marcuse)口中:「單面向的人」。當然,更積極的思考是,透過跨界閱讀,幫自己找到下一個創新的可能。

  打破知識的小圈圈,其實正是現在大家最迫切的需求。迫切感,比過去幾年都強。

  你也想加入閱讀的行列嗎?不妨現在就先關掉臉書,關掉Line,去打開一本書來讀。套句馬克思在「共產黨宣言」裡的結語──你失去的只是那些可有可無的訊息,得到的將會是整個世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146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