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九十後棄厚職創求職平台

2017-01-26  NM

眾裡尋「它」千百度,尋找一份合適的工作跟覓得愛侶一樣難;而每次的工作面試也好比跟心儀對象約會一樣來得膽戰心驚。今年廿四歲的陳謹熙(Taylor)於科大環球商業管理學系畢業,過五關斬六將後成功加入跨國諮詢公司,擔當商業諮詢顧問。泊得好碼頭、被視為成功例子的他卻毅然辭職,成立P2P(個人對個人)求職顧問平台——XpRelay。其後更找來中學師弟、現為港大國際商業及環球管理二年級生的「小鮮肉」倪兆宗(Elvis)加入,望助同輩取經突圍,尋得好工。是次請來言論出名「惹火」、曾與高登仔就「壓大學生價」而大戰的安俊人力資源顧問董事總經理周綺萍(Alexa)點評此平台,見盡各代求職者的她指平台理念不俗,同時貫徹其一語中的之作風作出質問:「你點知班顧問係咪真?你有無核實過佢哋嘅資料先?」我點sell?取經實戰打大佬!

「好多時新一代都知第一份工唔會係佢哋最後一份工同唯一一份工。」說的不單是Taylor對大學生的觀察,其實更像他個人的取態。一年前放棄四萬月薪的工作,偏向創業虎山行,第一個反對的當然是家人。「如果我同佢哋講我做生意,係開一間餐廳或係賣衫的話,佢哋可能會較易接受,但依家佢哋認為我冒嘅險太大。」更豪言,上一代人以覓得一份「連經濟差時也不會被炒」的工為目標,但這一代已早早改變觀念了。「佢哋着重嘅係工作本身會帶嚟咩快樂,所以Google及facebook呢類新型、工作環境唔錯嘅公司會受歡迎。」平台目前提供一般諮詢、改履歷表和求職信及模擬面試三種服務,收費由顧問自定,由三百至五百元一節不等,交易成功後平台則會分別向顧問和用戶收取當中兩成及一成作服務費。「每一個人出嚟工作後,會有八萬個工作小時,所以做咩工係好重要。」正值大學黃金時期、今年只有二十歲的Elvis直言投身搞XpRelay是他對工作的選擇;但非每位學生對自身前途也如此清晰。「好多人都係透過篩選嘅方式去選擇工作,呢樣唔做嗰樣唔做後就以為剩下嘅就想做。」Taylor指不少學生對很多熱門的行業只採「人報我又報」的策略,但對實際工作毫不了解。「呢個平台,正正希望佢哋了解到有關行業嘅真正景況,而唔係單純靠道聽途說。」

專家盤問

安俊人力資源顧問董事總經理周綺萍(Alexa)T:陳謹熙(Taylor)E:倪兆宗(Elvis)

A:你們會如何核實顧問身份,有沒有查核過他們的文件?T:顧問可以在平台直接登記,那我們會有標誌,記下一些我們個人認識的,或是在我們舉辦的聚會中交換過咭片、聊過天的。而線上登記的他們須連接LinkedIn的賬戶,除非他們LinkedIn也是作假資料,那我沒法子。

A:(續問)但真的有人會造假的,無論是咭片或是LinkedIn,那你們會如何查明他們的身份?E:未來在查核背景上,我們可能會要求他們提供職員證,於電郵上做核實的步驟,這也是我們一直在改善的。

A:你們如何證明顧問真的做到他應有的責任?T:用戶會先付款給我們,過程完結後他們是有時間評分及留言,如果他們認為過程中顧問可能是在胡說八道、只是作古仔的,又可能是失約的話,經證實真有此事後我們會全數退款。另外我們也會抽樣參與某些顧問個案,以作調查。

A:你們預料平台的使用量會有多少?T:香港是一個競爭很大的地方,有很多同學從大學一年級起就開始找實習或暑假工,而他們每一次搵工也不單是搵一間而是搵好幾間以增加機會。只是大學生這個階層每年已經可以有八萬人的數目,如果他們平均使用平台一至兩次的話,每個月已可達數百個交易。除了大學生外,剛剛出來工作的也是我們的目標客戶,因他們仍在尋找及建立自己的事業,轉工及尋求意見的可能性也較大。

終極談判假人問題嚴重有事會被追究

十分滿分我會給七分的。老實說他們是面對不少同類競爭,比如是有很多社交網站平台,跟他們也頗類似,而這行業的入行門檻很低,這種模式是很容易被抄襲,一點也不難。坦白說單價似乎不是太大,每一張也只是數百元,要建立多的數量,未來的收入才會可觀,再者你們也容許或鼓勵普通的意見查詢是不收費的,這也會影響你們的收入。這個世界假的事,坦白說是比你們想像中嚴重,你說是用LinkedIn去核實,其實這些也可以是報假,因此絕對不能算是核實。如真的有假身份出現而用戶追究起來,身為中介人的你們也須負起責任的。

用家點評

現時為三年級生的Barry Wong就讀三大的金融及電腦系,成功在月前被美資銀行聘用為Global Marketing Summer Analyst。「以往面試嘅準備功夫都係靠Google或係講座,但網上嘅資訊通常都太表面,又唔夠具體。」他共跟顧問相約了兩次見面,每次收費也是在五百元以下,認為顧問定價合理。

顧問睇法

於美資投行工作三年的James Wong滿意可因應個別同學情況商討價錢的做法。「我離畢業其實比較近,所以每次同佢哋傾時就好似見到之前嘅自己。」除了一般有關面試的查詢外,他指同學主要想了解該公司的內部文化。「呢類事真係要有人在內做過先會知,例如公司部門點分工,以及金融行業中最新嘅規管同改變等等。」

撰文:黃綺敏攝影、攝錄:關永浩、梁正平[email protected]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5068

80後棄做律師強國搞炒股app捧大媽做KOL

2017-06-08  NM

現時可說是KOL(Key Opinion Leader,即網絡紅人)時代,在網上,由打機、化妝,甚至「抽水」都有專屬的KOL,影響力隨時比明星更大。在倫敦政治經濟學院法律系畢業的80後Stephanie(高采妍),本身是blogger的她深感KOL的影響力,在兩年前決定放棄律師職位,在內地發展炒股app,力捧KOL教人炒股。由於國內證監條例較香港寬鬆,令炒股app大行其道,Stephanie知道人稱「水哥」的張宗永已在廣州發展炒股app「投資脈搏」(imaibo.net),決定入股加入,在內地發掘「大媽KOL」。投資脈搏已發展了四年,現時用戶達四百萬,主要由她、謝文杰(Gilbert)及蔡德焱(Johnathan)負責營運,但不時要面對同類型app競爭之餘,KOL本身亦有不少問題要解決,在A股牛皮情況下,他們又如何能殺出重圍?我點sell?狂推大媽做KOL

與香港一樣,內地「網紅」風氣十分熾熱,不少更走出網絡,出席公開活動,成為藝人。本身有在Instagram分享飲食心得的Stephanie,知道「KOL一句好過sales講十句」,就決定力捧財經KOL上位:「我哋本身係一個資訊平台,俾啲散戶去交換訊息,交流吓對市場嘅睇法。」Gilbert補充,本身app屬開放平台,不是以KOL為主導:「呢班人企出嚟,久而久之就變咗KOL,其餘嘅都係聽,或者鼓掌。」這個app的收入來源,主要是付費觀看KOL的文章及投資組合,以及經KOL推介的第三方公司投資產品。由於所有股票買賣及投資產品都不是直接經平台交易,而是連接到合作投資機構的網站,每次交易再抽佣,所以監管較鬆。他們主要工作,就是發掘具潛質的KOL及邀請當紅KOL「過檔」。Stephanie就指:「收入愈高嘅KOL佢哋要求分佣比例就會愈高,如果新加入或者未紅嗰啲,相對叫價能力就會低好多。」整個app就如補習社力谷補習天王一樣,「例如佢哋提供嘅資料講中咗,啲fans留意到,我們就會將佢哋個profile推上最當眼位置,好似貼中試題咁。同埋我哋會與其他媒體或證券公司合辦活動,可能係股票或投資講座,邀請佢哋上台演講,谷吓啲人氣。」她補充指。

直播出樣即出事

Stephanie坦言,不像其他化妝、做直播的KOL,財經KOL多以中年男士為主:「因為股民目的都係買賣股票賺錢,如果太後生,model咁嘅樣佢哋都唔信。」現時以app即時文字對答為主,而他們上年就曾加設直播功能,但實行一個月就要急急叫停:「同我哋想像中真係有啲距離,因為之前啲KOL個名都係改得比較有霸氣,頭像張相好多都係P圖,甚至唔係真樣。點知出到嚟,有啲支持者就覺得,咦······點解KOL外表同想像中······個樣······」她笑說,有不少KOL在活動前已放棄直播,但有部分較有自信的KOL仍堅持,導致被網民謾罵,人氣流失。

她直言,財經KOL中以「大媽」最具吸引力,app內其中一位當紅的「大媽」,就是有過百萬名支持者,自稱「第一美女股神」的「股壇盟主」,記者多次邀約,她都不肯以真名及真面目示人,只肯以錄音表示:「很多網紅在股災的時候,都消失了,拋棄大家,我還在堅持指導大家,可能就是我維持人氣的原因。」記者在app內,見她的照片以低胸裝上陣,支持者多以「美盟」來稱呼,而Stephanie大方向記者展示她出席公開活動的照片,發現與app的相片判若兩人。

專家盤問KOL作反點算?

K:金融學士葉浩文投:投資脈搏K:如果你們公司的收入來源是依賴KOL在平台上,你又如何控制,這些KOL不會在其他平台上出現?投:其實KOL選擇的平台,不外乎考慮兩個因素,不是為名就是為利。現時變了我們有一個合作關係。我們都不是太害怕他們會離開,因為他們之間的競爭都很大。如果他們有一個穩定的收入,與平台上的支持者關係好好,其實他們都沒有理由要離開。K:你們有沒有做過統計,最紅那五至十個KOL,會不會佔你們公司收入一個較大的比重?因為補習社都會遇到一個關鍵人物風險問題,我想問你們的生意有沒有一個類似的風險?投:我們都意識到這個問題,所以我們最活躍的KOL,由一開始的三、四十個,到現時的二百至三百個,令到我們最高收入的十個KOL,佔我們的比重低過百分之四五十。而且我們會輪流捧,好像這一輪我們就會捧這幾個,下一輪我們就會更換。

終極判決發展海外市場

如果這個app要走得更遠更大,發展海外市場是必須的,加上國內投資者對海外市場的需要是愈來愈大。如果只是A股交易很難持續吸引股民,我見他們都開始留意這個市場,這是一件好事。我會建議他們客戶的關係,不只是建立於股票投資,可以加入一些另類投資元素,如紅酒、汽車,與生活上相關的投資的方向,都可以放進社交圈內。他們亦要留意星級KOL可不可以持續為app帶來收入,甚至成為獨家KOL,因為他們都說過有些KOL加入多於一個財經app,總括來說,十分我會給七分。

專家錦囊App橋太易抄但感情抄唔到

葉浩文就指,初創平台能否愈做愈大,其中一個因素就是獨特性以及賣點可不可以持續,他指出:「其實初創平台可唔可以愈做愈大,其中一個因素就係獨特性同埋賣點可唔可以持續。為咗獨特性同埋賣點唔好俾其他對手抄襲,或者改良再去推出一啲相似的產品去爭奪市佔率,我會建議專利化。」除了申請專利化去保護自己外,他亦建議:「如果好似呢個app咁,可以利用KOL同客戶建立關係,即使無KOL嘅話,亦都可以加入人工智能服務,令到平台及用戶關係,好似度身訂造一樣,令到用戶的忠誠度增加。」

撰文:梁延宇攝影:關永浩[email protected]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192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