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傳楊國強獲六叔借出35億 - 碧桂園(2007)、邵氏(080)、電視廣播(511)

>2008-06-16 AppleDaily

【本 報訊】碧桂園(2007)主席楊國強收購邵氏兄弟(080)控股權一事,流傳多時仍未落實。據了解,由於楊國強資金不足,籌組的銀團亦未獲銀行足額支持, 但消息人士透露,楊國強的「誠意」打動了邵逸夫,為了協助楊國強籌足銀彈,邵逸夫(六叔)以「賣家融資」形式向楊國強借出35億元,令百億元的收購能順利 完成。

以「賣家融資」形式借款

楊國強為收購邵氏而安排的10億美元(78億港元)銀團貸款,由銀團貸款至上周承銷意欲仍不 強,據悉,中資銀行的意向極低,令10億美元銀團,只有一半金額被承銷。換言之,計入楊國強向四叔李兆基借入的30億元,楊國強只能安排約70多億元,與 盛傳介乎105億元至近130億元的收購價有頗大差距,若以傳說的105億元最低價計算,楊國強仍欠逾30億元。市場傳聞,他為此再造訪四叔,希望多借 20億元。

市場先後傳出華人置業(127)主席劉鑾雄、合和實業(054)董事副總經理胡文新,以及遠東控股(036)董事總經理邱達根,亦對邵氏有興 趣,因此輿論開始揣測楊國強成功收購邵氏機會轉弱。消息人士稱,邵逸夫近日作出令人震撼決定,借出35億元予楊國強,貸款將以楊國強女兒楊惠妍持有的部份 碧桂園股權作抵押。邵逸夫今次毅然借出巨款,除反映他出售邵氏的決心外,亦顯示其他潛在買家非其心意所屬。

消息人士稱,邵逸夫有此決定,可能與一些有意收 購的富豪或財團誠意欠濃有關。再者,邵氏加上電視廣播(511),對楊國強來說,是十分重要的政治工具。現階段看,邵逸夫與李兆基合共借出65億元私人貸款,若銀行願意支持,楊國強入主邵氏可望水到渠成,難怪李兆基上周五稱:「無人同佢爭啦,(邵氏)又唔係好抵!」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82

列車廣播財技魔方解構-泓鋒國際(2309)


昨晚睡覺前突然醒覺這個交易的竅妙所在,其實只是未來偷錢和低價換股的手法,現在只欠一個套錢的交易,和對帳製造盈利的收購,這兩個東西也可以合成一交易,明天談談。


太佩服這些高手了。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00519/LTN20100519020_C.pdf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697

列車廣播財技魔方解構(2-更新)-泓鋒國際(2309)

關於該公司的資料,可參看以上貼子


(1)

這家公司在2010年5月4日向主席楊家誠先生的Diligent King Investments Limited購 入永東國際拓展有限公司「永東國際」, 作價36億港元,較目標最低估值38億折讓 5.26%。作價支付非常簡單,就是以每股50仙發行72億可換股優先股支付,無息,可以永久以1兌1比例兌成普通股,但兌換後楊先生及其一致行動人士的 持股量不能超過29%及導致公眾持股量不能少於25%。

另 外,根據買賣協議,楊家誠先生承諾以其持有公司向其合作夥伴中廣電信有限公司作出12億人民幣的資本承諾,並保證於收購五年的盈利綜合純利不能少於15億 港元,盈利不足數則以該數乘1.65計算扣減代價,而1.65的比例是以作價36億資本承諾人民幣12億(約港幣 13.63億)的相差除以保 證盈利港幣15億(人民幣13.2億)計算出來的。

若公司虧損則當零盈利計算,如此計算,則作價不少於12億人民幣,亦即楊家誠先生作出的資本承擔。 為此,楊先生先拿出價值15億港元新股,亦即30億股作為擔保,以準備作為盈利不足的賠償。

若保證盈利能達成及全數優先股獲全數兌換成普通股後,楊先生持股會增至逾51%。

(2)

至 於收購標的永東國際則持有協和國際投資有限公司(「協和」)據 公告稱,自其註冊成立日期以來並無營業額、除稅及非經常 項目前及後純利,於本公佈日期亦無重大資產及負債。於2010年4月30日,這兩家公司加起來之資產淨值為44,000 港元,相當於楊家誠先生於本公佈日期向目標集團之注資金額。

這家沒有資產的協和,則與一家在中國成立的中廣電信 有限公司(「中廣電訊」)訂立特許協議,並獲授予「所有工業及知識產權,包括但不限於中 廣電信於經營該業務時擁有或將擁有,位於世界任何地區之專利、商標、服務標記、商用名稱、設計、版權及所有繪圖、計劃、規格、設計及電腦軟件(包括其各項 應用程式)之版權(不論是否已註冊或可註冊),及位於任何國家之所有專業知識、發明、配方、商業秘密、機密或秘密過程及資料、商業名稱及域名及任何類似權 利,及有關前述任何一項之任何及所有許可(包括一切有關文件)之利益(須承擔義務)」的獨家權利。

中廣電信為於2000年6月16日於中國註冊成立之公司,註冊資本為7,000萬人民幣。中廣電信 主要從事開發、投資、建設及經營中國列車安裝電視廣播系統之業務。中廣電信由華廣衛星有綫電視有限公司(「華廣衛星」)(華廣衛星由中國中央 電視台(「中央電視台」)及京華廣電分別實益擁有35%及65%)、北京市京華廣電投資有限公司(「京華廣電」)及北京市京華電信技術開發公司(「京華電 信」)分別實益擁有66%、30%及4%。彼等各自均為獨立第三方。

此外,據中廣電訊確認,其已取得中國信息化部(Ministry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及中國廣播電影電視部之一切有關政府特許、批准及許可,以經營該業務。該業務 之初步發展計劃包括建設衛星主要通 訊站、衛星天線及所有地面訊號站,以及採購及在 列車安裝液晶顯示屏電視。

此 外,雙方亦訂立立主服務協議,據此,協和將以中國法律許可之有關方式,按獨家基準就經營該業務向中廣電信提供多項服務,包括但不限於廣告代理、設備租賃、 廣告製作及發行、市場推廣、宣傳、技術管理及業務發展服務,作為代價,協和將享有相等於中廣電信純利80%之年度服務費。該資本承諾旨在為中廣電信撥付該 業務於三年期間內的經營成本。 

(3)
於 2009年9月15日或左右,亦即在剛發佈購入伯明瀚後,楊嘉誠先生與中廣電信簽訂諒解備忘錄。 除諒解備忘錄、協和將簽訂之主服務協議及特許協議外,於本公佈日期,楊先生或標的並無與中廣電信簽訂任何其他協議。

該公司董事局鑒於(a) 中廣電信已於該協議日期與協和簽訂主服務協議,並已同意於完成時或之前與中廣電信簽訂特許協議;及(b) 本公司並無足夠內部資源以中廣電信要求之現金方式作出資本承諾,故其僅可透過目標公司收購該業務。

但吊詭的是:

(a) 當時楊先生已任該公司大股東,簽訂協議時公司已承諾購入伯明翰,而事後證明該業務是「有利」公司的,為何當時不和上市公司的附屬直接簽訂,要私下和楊先生 的私人公司簽訂?

可能簽訂的公司中一家持有 100%,一家持有不足20%,所以做一個有利的安排,先和自己的公司簽訂,然後再賣給公司,在這宗交易中獲得最大的回報。

更特別的是,其實當時可能如果收購這項業務,會給其他股東認為這是不務正業,並不有利股價吧,導致 供股失敗,也會使買伯明翰的計劃也可能不成功,但是這不是不給上市公司簽訂的理由。

但是,楊先生可以零代價轉移業務,以避過披露水平,其後在需要為此項業務投入時,才正式公開,但是他 沒這樣做,可能他是重概念和股價多於公司營運吧。

(b) 此前能夠以發行新股方式集資 逾15億元購入伯明瀚及航機廣播業務,故集資12億應不太困難,故可以見到他們是自打嘴巴。

況且如楊先生想公司好,又不想公司投入現金在此的話,可和現在一樣,以淨資產原價直接注入公司,並 代公司作出資金承諾即可,亦不需要動用上市公司資金。何必多此一舉,又要擔保盈利,托高作價,賣給上市公司呢?可見楊先生在「協助」公司之餘,也想在公司 賺點錢,小聰明之心昭然若揭。

(3)
上面的細節吹得多麼美麗都沒 用,其實都是一紙合約,加上一家空殼公司造出來的東西,就賣36億,但實際上包含大量財技的藝術,雖林奇先生所說,「用36億買入4.4萬港元資產」, 較為抽象,但實際上包含不少財技。

其實此交易可分為兩部分,12億人民幣(約值13.6億港元)代價加利潤保證的代價22.6億,這個前面已談及,但是這內中有一個特別的含義,今晚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701

列車廣播財技魔方解構(3)-泓鋒國際(2309)

(4)
先談談大股東及公司有利的部分:
(1)利用優先股作支付代價: 這個可換股債券同理,首先可以免除直接現金支出,但實際上是公司沒錢支付,又無能力集資這樣多。況且可換股債券對有在會計上可分為債券及認購權,這認購股是會隨股價的上落變化,如果股價炒上,將會導致代價增加,需直接計入損益表,導致虧損,而優先股則沒有這麻煩,那控制報表變得輕易。
(2)楊先生取得公司控制權,若楊先生有能力把股票全數兌換,股權將增至51%,使他有足夠股權控制公司,對未來的計劃也可以較易實行。
(5)
此前提及過這交易可代價分為兩部分,即是12億人民幣和溢價部分,但這兩個作價內中有甚麼含義,現在很簡單解說一下。
(1) 其實這12億,是需分3年投入,那為何有這筆錢?假設他是想從公司取錢的話,其實就剛好有12億。此前的交易中,那30個月的保證盈利是1.5億和2億,合共3.5億,加上今次收購保證盈利5年合共15億,即每年3億,3年即9億,兩數加起來即是12.5億,扣除捐給伯明翰慈善基金的5,000萬,這就剛好有12億了,非常巧合。但是如果此前賣方們不肯出錢買保證盈利或楊先生不肯造保證盈利,這公司也不會出甚麼大錢,楊先生即可以接近免費取得股票了,但仍未出現套出資金的交易。
(2)至於溢價部分是以保證盈利作為掛勾,此前未出過此現象。簡的來是,如果楊先生投入1元造盈利,那他就可以得到1.65元的股票。所以他的股票的真實成本是:
50仙/1.65= 30.3仙。
和此前收市價31仙還有2%折讓,但和現時的23.8仙有約21%的溢價。
可見這全都是空氣。
(6)
如真的有現金拿入由於未來可能要套出現金,所以仍需有一個大空氣收購或很少小空氣收購來掩飾,但交易應類似,有一定現金作價,加上很大的發行新股部分,但最後,可能達不了保證盈利。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706

電視廣播(二) 股壇老兵鍾記

http://hk.myblog.yahoo.com/iam-zhongji/article?mid=57

之前我說過,長遠來說, 電視廣播(511.HK)必須開拓內地的市場(現在占公司總營業額只有4%)。在這方面,公司近期已取得一定的進展,對公司的價值重估起了催化的作用。股價近期創新高,我會繼續持有餘下的股票。

電視廣播將會跟上海文廣新聞傳媒集團(Shanghai Media Group)成立合營公司,發展中國的廣播市場,包括電視節目的製作和分銷。公司希望占大股,但需要得到廣電總局(SARFT)的批準。

另一方面,公司已聯同SMG,在互聯網電視(Internet TV)平臺,分銷電視廣播的內容,公司每年收取版權費(license fee), 合約期三年。

這個星期,騰訊跟公司合作,成立無線電視專屬微博(microblog)網站。兩億多個騰訊微博用戶,將來可以用QQ戶口登入,接收無線藝人於微博的資訊,而無線電視的節目,也可以在這個網站發放。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534

巴菲特投資案例(14):大都會/美國廣播公司 每天發現一個更好

http://xueqiu.com/9220236682/24123343
大都會通訊公司(Capital Cities)和美國廣播公司(ABC)開始是兩個獨立的公司,都經營電視台、廣播電台和有線電視網等。

在1977年,巴菲特買入了1090萬美元的大都會公司股票,當年按股權應分得的利潤為130萬美元,市盈率約為8.4倍,於1978年賣出,收益率約30%-50%。

1978年,巴菲特賣出大都會通訊後,買入了美國廣播公司,買入成本為608萬美元,到1979年底,該筆投資的市場價值為967萬美元,收益率約60%,1980年他賣出了美國廣播公司的全部股份。

1985年,大都會的CEO墨菲準備收購美國廣播公司,向巴菲特請教如何收購,巴菲特對這筆交易非常感興趣。他斥資5.17億美元買入了大都會15%的股份,共300萬股,並將投票權交給了墨菲。

大都會花費35億美元收購了美國廣播公司,和美國廣播公司合併後,擁有約100家發行商、若干24小時播放的電台、24個主流電視頻道和超過50個有線電視網絡。

1984年,大都會的營業收入為9.4億,淨利潤為1.35億;美國廣播公司營業收入為37億,淨利潤為1.95億;兩者合併後總營業收入為46.4億,淨利潤為3.3億,總股數為2000萬股,每股收益為16.5美元,而巴菲特的買入價為每股172.5美元,市盈率為10.5倍。

美國廣播公司之前的管理水平不是很高,雖然營業收入為大都會的3倍以上,但淨利潤只有其1.5倍。巴菲特買入大都會公司股票的主要原因是他非常信任大都會的CEO墨菲,他認為在墨菲的管理下,合併後公司的利潤從長遠看將會大幅增長,另外一個原因是他對媒體業情有獨鍾,非常看好這種輕資產近乎壟斷的商業模式。

巴菲特的判斷沒錯,到1990年底,他花費5.17億購買的股票市值為13.77億,增值了1.7倍,當年大都會的年利潤為8.5億美元。在1993年,他以630美元每股,賣出了三分之一的股份,除稅後淨投資收益為2.97億美元。

1995年,迪士尼收購了大都會廣播公司,巴菲特看好迪士尼的生意模式和管理層,因此將大都會的股票全部轉成了迪士尼的股票,並額外買了一些迪士尼的股票。從1997年開始,巴菲特相繼減持迪士尼的股份,到1999年全部賣完,總投資收益約20億美元。

*******************************************************

巴菲特致股東信:

1985年:大約在年後,伯克希爾買進約三百萬股的大都會/ABC股票,(每股價格172.5美元,我追蹤該公司的管理績效已有許多年,我認為他們是上市公司當中最優秀的,湯姆.墨菲與丹柏克不但是最優秀的管理階層,也是那種你會想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他的那一種人,跟他們一起合作實在是我的榮幸,也相當愉快,相信各位若認識他們應該也會有這種感覺。

我們的股權投資幫助大都會以三十五億美元的資金來購併美國廣播公司ABC,雖然對大都會來說,或許ABC的效益無法在短暫幾年內立竿見影,但我們很有耐心,畢竟就算是才華與努力俱備,還是需要時間來發酵,就算你讓九個女人同時懷孕,也不可能讓小孩一個月就生出來。

為了展現我們的信心,我們特別與管理階層簽訂了一項協議,在一定的期間內,我們的投票權將交給擔任CEO的湯姆.墨菲(或是接任的丹柏克)來處理。事實上這項提案是由我與查理主動提出,同時我們還自我限制了一些賣出股份的條件,主要是為了確保我們出售的股份不會落到未經現有管理層同意的人士手上,有點類似幾年前我們與GEICO和華盛頓郵報簽訂的協議。

由於巨額的股票交易經常要溢價成交,有些人可能認為這樣的限制條件會損及伯克希爾股東的權益,不過我們的看法正好相反。身為公司的股東,我們認定這些企業的長期經濟利益將因為這些限制而更加鞏固,因為如此一來專業經理人便能全心全意的為公司打拚,進而為全體股東創造最大的利益,很顯然這比讓經理人整天為了換不同的老闆而分心要好的多,(當然有些經理人會把自己的利益擺在公司的利益之前,所以我們在投資時會儘量避開這類的管理層)

如今,企業的不穩定是股權分散的必然結果,一家公司隨時都會有大股東浮上檯面,滿口仁義道德,但實際上卻包藏禍心。我們常藉由鎖住自身持有的股權來宣示對公司穩定的支持,這種安定感加上好的管理層和好的生意,是讓企業獲利豐收的沃土,這就是我們會這樣安排的用意所在。

當然人性面也很重要,我們不希望我們欣賞與推崇的經理人,在歡迎我們的加入後,會擔心一覺醒來,因為我們持有重要股權而導致所有事情突然改變。我告訴他們絕對放心,我們一定說話算話,而且也包括伯克希爾公司的承諾,萬一我個人發生了什麼不幸(意思是指我本人活不到一百歲就掛了) 。

當然我們投資大都會的這次交易並未佔到什麼便宜,這反應出近年來媒體事業的蓬勃發展(當然還比不上某些購併案的瘋狂),事實上也沒有多少討價還價的餘地,但重點是這項投資讓我們能與這傑出的人材與事業結合在一起,而且是相當龐大的規模。

至於有人可能會覺得很奇怪,為何同樣一家公司,你們的董事長在1978-1980年以43塊的價錢賣掉,而現在卻以172.5塊的高價買回。有關這個問題,容我在多花一點時間,想一個漂亮一點的答案給各位。

1993年:我曾告訴過各位,我們預估這些已依估計稅率調整過的未分配盈餘至少可以為伯克希爾創造出同等的實質價值,而到目前為止,其真正的結果甚至超乎我們的預期,舉例來說,我們在1986年以每股172.5美元的價格買進300萬股大都會/ABC公司的股份,去年我們以每股630美元的價格處分了其中的三分之一,在支付35%的資本利得稅後,我們實現2.97億美元的稅後盈餘,相對地,在我們持有這些股份的八年期間,經由這些股份資本城公司分配給我們的透視盈餘在扣除估計14%的所得稅之後,只有1.52億美元,換句話說,透過出售這些股份,所獲取的利益,即便在扣除較高的所得稅負之後,還是比原先透過持股所分配到的盈餘還要高出許多。

1995年:在迪士尼的併購案中,原來大都會的股東可以有好幾種選擇,他們可以選擇將原有一股轉換成迪士尼的一股外加65美元現金,或者他們可以要求全部換成現金或是股票,但是最終可獲得的分配結果還要視其它股東的選擇以及迪士尼本身的態度而定,以我們持有2,000萬股來說,我們選擇全部轉換成股票,不過到年報截止日為止,我們還不確定到底可以分配到多少股份,當然可以確定的是最後收到的股數一定會超過2,000萬股,除此之外,我們還透過公開市場繼續收購迪士尼的股份。

再透露一點歷史,我第一次對迪士尼發生興趣是在1966年,當時它的股票市值還不到9,000萬美元,雖然該公司在前一年度(1965年)的稅前淨利是2,100萬美元,而且所擁有的現金多於負債,當時迪士尼樂園斥資1,700萬美元的加勒比海海盜船才剛要開幕,而這家公司的賣價只不過是這艘海盜船的五倍!

印象深刻的我,利用巴菲特合夥企業的資金,買進一大筆的股份,照分割調整後的平均成本約31美分一股,這樣的決定顯然很正確,因為現在的股價大概是66美元一股,各位的董事長卻在1967年以每股48美分將這批股票賣出,使得其效果大打折扣。

不過還好,繞了半天,我們很高興能夠再度成為這家擁有獨特資產與傑出管理層公司的大股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8404

8000人的新聞艦隊BBC :從「帝國廣播」到互聯網思維的艱難轉型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4/0807/144749.html

不同於時代華納、新聞集團、迪士尼那種多業態的巨型傳媒集團,BBC 只是一個相對單一的媒體機構。即便如此,BBC 在世界新聞界的地位也能讓其它任何媒體都難以撼動。在中國,這家「公共廣播機構」更是一度被當作「國家廣播機構」,成為中國媒體界在談及提升國際傳播能力、建設國際一流媒體時的被不斷提及參考最多的對象。

BBC 成立於 1922 年 10 月,在 1955 年 ITV 成立之前,它是英國唯一的電視台。而它的廣播業務在英國的「壟斷」則持續到 1973 年英國首家商業電台成立。在過去的 90 多年時間裡,電視執照費是它的主要收入來源。

很難想像,這樣一個與生俱來就流淌著傳統英式保守血液的老牌的廣播電視機構,是怎樣在痛苦的轉型中,張開雙臂,接受來自異體的互聯網思維?

用平台化思維重新操盤「新聞艦隊」

在那個距離現在已經非常遙遠的「帝國」時代,BBC 用它的「帝國廣播」和大英帝國的米字旗一起,飄蕩在世界各地,BBC 的「新聞艦隊」如同英國的軍艦一般在世界許多大洋中穿梭、游弋。那時,帝國廣播的「新聞艦隊」所承載的不僅是 BBC 的新聞資訊,更是一個無比宏大的全球使命和文化野心。

現在,即便世事變遷,但 BBC 的「新聞艦隊」依然龐大,依舊存在著。BBC 新聞艦隊的規模有驚人呢?

目前,BBC 的核心業務歸屬在八個中心旗下,分別是負責全平台新聞節目製作的新聞中心、負責所有視頻內容製作的視覺中心、負責所有廣播頻道和音樂節目製作的音頻與音樂中心、負責體育、兒童節目製作的北部中心、負責市場與受眾調查的市場與受眾中心、負責政策、戰略、法律、資產管理的運營中心、負責節目經營的金融與商務中心以及負責新媒體與技術研發和技術保障的未來媒體與技術中心。而經過前兩年的大規模裁員,現在 BBC 的員工數量大約在 2 萬人,而新聞中心,作為「八個花瓣」中的一個花瓣,就佔據了 8000 人!讓我們再做一個橫向的比較:CNN 該算是全球新聞界的「大牛」了吧?但是 CNN 在去全球的總僱員,所有的員工總數也只有 4000 人。

對於這麼龐大的新聞隊伍,統一的協調和管理顯得格外重要,BBC 是怎樣用互聯網思維去架構呢?

平台化的編輯思維

早在 2006 年,BBC 就判斷未來媒體的發展方向一定是以內容數據庫為中心,向多元媒體渠道、融合媒體終端的分發,並提出了「馬提尼媒體」(雞尾酒媒體)的理念。核心意思是「在一個數字世界中,BBC 要超越傳統的廣播電視機構的定位,使受眾可以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通過任何可上網的設備來消費 BBC 的內容」。在當時,智能終端遠不像現在這樣發達,ipad 還沒有誕生的時候,這個理念被一個超級傳統的電視媒體機構提出來是非常超前的。

與「馬提尼媒體」的理念相適應,BBC 還提出了另一個概念:「360 度」。所謂「360 度」,是說 BBC 的人員無論是在內容策劃,還是在節目製作中,都必須做到「360 度」,即同時考慮到廣播、電視和網站各個平台的需求,以及固定設備和移動設備的需要。

基於這樣的理念,在 2007 年,BBC 就在倫敦 white city 的電視中心大樓創建了多媒體編輯部(Multimedia Newsroom),將自己分佈於多個辦公地點的新聞人員聚集到一起,以促進新聞團隊內部的資源共享。這個有將近 2000 人的大編輯部,集合了 BBC 電視、廣播和網站各節目組(或報導組)以及新聞採集部的人員。其中,BBC 新聞網站的人員還是首次與廣播和電視新聞團隊在同一個地點辦公。

2012 年,多媒體編輯部集體搬遷到 BBC 的新廣播大廈,並將 BBC 國際台的 1700 多人吸納進來,一共 3000 人放在同一個屋簷下辦公。這些人當中,除了少量的後勤保障人員,絕大部分都由記者、攝像和製作人構成,他們都為 BBC 所有的新聞平台服務。任一一條新聞、素材都被匯聚到內容庫,供 BBC 所有渠道的製作人採用、加工,在新廣播大廈,各新聞播出窗口的資源共享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

要知道在此之前,很長一段時間以來,BBC 新聞團隊的內部,有一種互相保密、互相競爭的文化,BBC 各新聞窗口進行重複勞動的現象也非常常見,比如數名 BBC 記者同時去報導一個新聞發佈會,資源嚴重浪費。現在,這一現象已經得到明顯改觀。

制度管理上的編輯負責制

在責任制度管理方面,BBC 的新聞也全面摒棄了垂直式的層級管理,採用更加互聯網化編輯負責制。

按照新聞的內容屬性進行劃分,BBC 的新聞團隊劃分為全球新聞部(Global News)、英國新聞部、英格蘭地方新聞部、新聞採集部、市政新聞部五個部門。並且在部門劃分的基礎上,BBC 還實行了「編輯負責制」來分散權力,提高編輯效率,避開了垂直式的高層指揮,也保證了內容的質量和多樣性。

編輯負責制是指的是 BBC 每一個電視、廣播欄目或每一個網站報導組,都設有一位負總責的欄目編輯(Program editor)。除了「欄目編輯」,BBC 還按照不同的報導領域,設有10個左右的某領域編輯的職位,比如政治問題編輯、中東問題編輯、歐洲問題編輯、商業報導編輯、科技報導編輯、社交媒體編輯等。

空間實施上的「全面開放」

位於倫敦市中心波特蘭大街的 BBC 廣播大廈,建於 1932 年,是世界上首座專門用於廣播的建築,當年曾被譽為「倫敦新塔」,這座建築見證了 BBC 早期的輝煌。但隨著業務的拓展,後來許多部門都陸續搬出了這棟大樓。

2012 年,在歷時十年的改造和擴建後,新的廣播大廈以更加現代、時尚和開放的嶄新面目,再次成為 BBC 最重要的總部和內容生產地。BBC 的廣播大廈新大樓共設有 36 個電台直播間、6 個電視演播室和 60 個編輯間,涵蓋 BBC 的 9 個廣播網、3 個 24 小時電視新聞頻道、26 種語言服務的業務,最多時要容納 6000 人同時辦公。位於底層的開放式編輯部(The News Hub),是整座樓的信息樞紐,位於大樓中軸透明天井低端,無柱的空間,日光從 8 層的玻璃屋頂照射下來。這個中心有 460 個工位,是目前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現場新聞編輯部。

對於新廣播大廈,BBC 在設計時的目標是,使其成為與自身在數字時代角色相適應的靈活的、技術先進的、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多媒體廣播中心。其設計理念包含有幾個非常重要的關鍵詞:開放、有彈性、先進和富有創意等。

那麼通過筆者在考察,也充分體會到這一點。比如整座大樓所有的辦公空間、所有的部門全部都是打通的、開放的,幾乎看不到什麼隔斷。沒有部門辦公室,沒有嚴格的技術分區,每層分工作去和休息區兩大片,編輯部內部有廣播,電視和互聯網的三個工作環境,換言之是一個完全融合化的環境。一個編輯,既撰寫網站文稿,也可以在同層的音頻視頻工作室進行實時的播放。

李文介紹說:「新的大樓有一個重要原則——全面開放,fully open。」這種全面開放極端到什麼程度呢?BBC 所有領導,包括總裁都沒有自己的辦公室,拎包走到哪就能坐到哪兒,每個人都是一個小桌子,一切透明、平等。另外,這種平等和開放不僅僅體現在台內員工彼此之間,還體現在 BBC 與公眾之間,新的大廈也是英國公眾新的公共空間,公共和 BBC 的工作人員可以混合運行。2013 年 4 月大廈一層的咖啡廳就將全面面向公眾開放,「這意味著公眾可以一邊喝咖啡一邊監視我們,我們 BBC 是公共媒體,70-80% 的收入來自於執照費,公眾就是我們最大的老闆。」BBC 英語教學部中國組網絡副總編楊莉介紹到。

操作層面上的開放式編輯系統

\

思維理念上的互聯網化、管理制度上的互聯網化以及硬件空間上的互聯網化最終要落到實際操作層面還需要開放式的數字媒體系統支撐。尤其是對於全面移動化、開放式辦公的新廣播大廈來說,更是對整個後台的視、音頻製作系統、編輯系統的嚴峻考驗。

從 2008 年起,BBC 便啟動了名為 DMI(Digital Media Initiative)的數字媒體工程。這項最終耗資 1.3 億英鎊的技術工程,是 BBC 面向數字時代的主要戰略項目之一。這項工程使 BBC 的工作人員都可以通過桌面電腦而不是過去那種專門的編輯間來完成內容的創建、編輯、發佈和共享。

目前,BBC 所有的視頻、音頻播出設備都實現了徹底的數字化,並且它的整個編輯、製作系統都隨著新大樓的搬遷升級換代。

在節目系統方面,經過一段時間的測試,BBC 在新廣播大廈裡啟用的節目編輯製作系統 Fabric 就是基於 DMI 的理念來構建的。新大樓之所以能夠做到全面開放,移動辦公,就是因為通過 fabric 這套系統,BBC 的員工可以用個人電腦來完成相關工作,比如直接將新拍攝的視頻素材提交到數據庫,調用數據庫的素材編輯加工,或者直接利用數據庫中的內容來生成新的節目。

而在新聞系統方面,BBC 還有一套名為「新聞門戶」(Journalism Portal)的編輯系統。根據 BBC 關於「新聞門戶」系統的《白皮書》中介紹:該系統與全球大多數新聞機構目前正在使用的內部編輯系統的最大區別是,這是一個基於互聯網的開放式編輯系統,不僅具有傳統的新聞編輯系統的所有功能,而且同時兼具基於互聯網的所有特徵,比如可以將社交媒體的功能完全融合進來。比如,「新聞門戶」系統中存在各種「論壇」,其中不僅集合了相關問題的各種資源,同時也可方便該領域的報導者們對事態的最新進展進行交流。可見,這是一個用互聯網思維架構的編輯系統,通過這個統一的編輯系統,BBC 的新聞人員能夠進行更加互動化的、充分的溝通,將互聯網的開放、融合吸納到電視、廣播的新聞內容中。

打開用戶互動的渠道

所有人面向所有人傳播的新媒體顛覆了經典的廣播受眾時代。面對新的觀眾,新的用戶,BBC 推出了 BBC Red Button、BBC Online、BBC iPlayer 這三個新媒體渠道去接觸他們,與他們展開了互動。同時 BBC 還開闢了用戶 UGC 內容的入口,鼓勵用戶參與內容製作。

  UGC 內容入口:「聽你說」

\

我們說新媒體是「所有人向所有人的傳播」,那麼互聯網環境賦予了用戶參與內容生產的可能,UGC 成為最能體現互聯網思維的內容特點。

現在,「用戶原創內容」已經成為 BBC 新聞採集的重要手段之一。在 BBC 新聞網站首頁的導航欄,有一個名為「Have Your Say」(聽你說)的入口,這個欄目與 CNN 的「iReport」(我來報導)欄目相類似,是 BBC 吸收來自用戶自制媒體內容的窗口。點擊這個「Have Your Say」進入之後,用戶可以看到 BBC 的聯繫電話、郵箱和 Twitter 名字等,以及可以直接上傳、提交自己拍攝的視頻或者圖片。這裡 BBC 留下了一段鼓勵用戶參與的話:「你的參與,對我們的新聞非常重要。無論是突發性新聞,還是特寫性報導,你的參與,會讓它與眾不同……」充分顯現了 BBC 面向用戶開放的姿態。

「隨著新媒體的不斷發展,受眾已經不再只是新聞的接受者,而逐漸變成製作者和散播者。」BBC 中文總監李文說。受眾提供的內容已經越來越成為 BBC 新聞製作的重要一環。2005 年倫敦地鐵爆炸事件,BBC 收到了受眾提供的 1000 張圖片、4000 個短信、2 萬個郵件和 20 個錄像。「在突發事件的報導中,我們的確要依賴受眾。」李文說。

但是這個端口的打開,並不意味著內容的個人化而導致質量的下降。早在 2006 年,BBC 就建有一個「用戶原創內容中心」(UGC Hub),專門負責處理用戶發來的通過手機等設備自行拍攝的圖片和視頻內容。由於這些內容在可信度上存在天然的不足,用戶原創內容中心就負責對此類內容的真偽進行甄別。比如,該部門的人員會利用「谷歌地球(Google Earth)」來查驗圖片和視頻拍攝的地點;或者是通過查看當地的天氣預報,來驗證圖片或視頻拍攝的時間能否對應上。在驗證視頻時,有時還會一幀一幀地進行內容分析,比如汽車儀表盤上顯示的時間。對於無法甄別真偽的內容,會標記出來,在正式使用播出的時候,會加上一句「本照片(本視頻)的真實性尚未得到證實」之類的話。

「但是受眾提供的信息難以確保其真實性和準確性。BBC 新聞網站也是其中一個受害者。曾經一個讀者給 BBC 新聞網站投稿稱是在敘利亞所拍攝的圖片,發表圖片後不久一個意大利的攝影師向 BBC 投訴稱照片是其幾年前在伊拉克所拍攝的。我們上當受騙了,這對 BBC 的聲譽有一定的影響,所以在新媒體時代,我們如何提高辨別能力十分重要。」李文說。

利用社交媒體互動

在 BBC 的新聞報導中,社交媒體是非常重要的消息來源之一。近年來一些重大事件的新聞直播中,BBC 的記者會通過 twitter 隨時更新消息,受眾也可以通過 BBc 網站、各種社交媒體或者電話來參與直播。比如在 2013 年,BBC 和 Facebook 旗下的圖片分享應用 Instagram 合作,推出了一項名為「Instafax」的功能,BBC 和 Instagram 在全球的 1.5 億用戶,就可以用 Instagram 來分享一段(最多)15 秒的新聞視頻。不可否認,短視頻與新聞的契合度非常高,富媒體顯然成為讓新聞更生動、更真實的第一選擇,新聞類短視頻的加入也可以帶動整個短視頻平台的熱度。

「媒體技術的日新月異所帶來的技術壓力。因為現在做媒體,我們不要光想我們把內容做好就行。的確內容為王,但是我們也相信一點渠道為後,光有國王,沒有王后的話,我相信你的新聞到達不了你的受眾,因為你的受眾可能已經改變了不同的接受信息的渠道。比如說如果大家都是依靠微博來接收信息的話,你在微博上沒有平台,那可能你的信息到達你的受眾這個過程就會慢的多。」李文這樣認為。

「幾年前 BBC 曾經做過一個民調。突然發現在 YouTube 上收看 BBC 視頻內容的用戶與在 BBC 網站上收看的人數相同。開始的時候 BBC 很費解,不知道為什麼觀眾怎麼都不到我們 BBC 的 iPlayer 觀看。後來 BBC 還是主動與 YouTube 合作了,開闢了 BBC 視頻內容專區,頗受用戶歡迎。」

現在,除了英語之外,包括 BBC 中文部也在 YouTube 也有視頻內容的專區,BBC 分別以英文網和中文網的名義開專區,這樣用戶的視頻內容除了讓網友在他的網站上可以看到之外,也可以通過這些平台有更多的人看到。蘋果兩年前首次推出 ipad 的時候,BBC 也成為提供預裝新聞應用軟件 App 的內容商。目前 BBC 也與各大電視機製造商合作,共同開發互聯網電視機。

2014 年 1 月,BBC 推出了一個名為 iWonder 的品牌,這個橫跨三屏的數字內容品牌由原創視頻和音頻組成、圖片、文字組成,可以運行在智能機、平板和電腦三類終端,並針對每一個主題,都配有多個交互指南,供用戶深度互動。BBC 官網的宣稱是「好讓用戶以一種新的、交互的方式來訪問內容,從而開發用戶對 BBC 所有內容的深度學習潛能」。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8331

電視廣播的困難(上) 楓葉資料室

來源: http://danielkyip.mysinablog.com/index.php?op=ViewArticle&articleId=6000974

今天要寫這一篇是「還債」文章,話說自己早前寫電視廣播(511)的文章,吸引讀者小飛飛寫了一篇長長的留言。雖然大家看法南轅北轍,但飛兄所寫都是事實,而那份passion更讓我非常感動。結果,這篇文章寫到第三次才讓我滿意刊出。

作為開場白,我只想說,對一個品牌的形象,摧毀遠遠易於建立逾倍,要像更新人士般重塑形象,則更是百倍艱難,而這正正發生在電視廣播身上,因為十多年的負面形象實在太深入民心,但願TVB能用百倍決心堅持改革下去,不要半途而廢。入正題前,要先指出,留言與回應會分段刊出。

飛:『關於TVB,個人以為其過去最大的優勢在於正處於封閉且近乎沒有競爭的市場。客戶在本地的推廣並不因其質目質素下滑而太受影響。但長遠看,TVB和傳統報章面臨相近的問題,雖然是行業龍頭,但大餅正被其他媒體分薄。同樣的第一市佔率,含金量將持續下滑。

過去TVB的黃金時期,一方面是自身的強大,另一方面是對手未具實力,還有是互聯網未成氣候。因而TVB的節目在華人地區大受歡迎。……

楓:追本溯源,TVB的最大優勢應該是先行者優勢。由於從免費電視起步,令其在香港電視觀眾層的基礎更加結實,後來者儘管能挑戰一時半刻,但往往會因資源或定位問題而無法進行持久性挑戰。類似的先行者優勢同樣出現在全球華人電視市場,八、九十年代,香港是全球華人社會的領頭羊,TVB的製作跟其他香港娛樂範疇一樣,受惠香港的移民潮及內地逐步開放而流向世界上每一個有華人的地方。

一如飛兄所言,TVB的弱點是固步自封。TVB管理層由90年代中到2010年期間選擇「食老本」、放棄創新、玩成本控制,是為最大敗筆,亦打破了自己的品牌形象,這絕對是不能推卸的責任。然而,2011年股權變動後,TVB加快修正發展策略與管理方向,除了節目製作方針改變、逐步改革經營制度之外,加大非本地市場資本投資至為明顯。

我敢說,這些近年的改革與變化,批評者普遍忽視了,或者選擇視而不見;更甚者不少人近年已遠離本地電視節目,卻仍然以方逸華年代的舊印象批評現在的TVB。大家不妨看看小弟過去幾年零碎的評論TVB製作的文章,20104月的《荃加福祿壽》:Show Me Your Heart還在罵,20119月的投資、生活拉雜談已經給予正面評論;這些都是非投資文章,絕對不應被視為有固有立場。

當然,直接的競爭才是前進的動力。因此,撇開王維基的受爭議行為,我本人是支持港視(1137)投入市場的。雖然我頗懷疑港視在現有經營與製作模式中能否認真地挑戰TVB,(主要問題在於財政實力),但我頗寄望港視能夠在新媒體領域殺出另一片天空,告訴大家外國的新媒體經營模式放在本地市場是甚麼一回事!

事實上,TVB的最大危機肯定是來自新媒體的衝擊。無可否認,電視受新媒體衝擊已是人所共知的全球性問題,不少地方電視臺都採取消極的策略,例如臺灣的商業電視臺大多已經停止製作非清談節目,只播外購劇,情況就如ATV。不過,我們早已指出,與平面印刷媒體不同,電視與新媒體的關係,除了是競爭之外,也可以是相輔相承。因為它們的內容載體接近,分別僅在於平臺,因此電視能否突破發展,關鍵是管理層是否仍停留在傳統電視臺的營運觀念上。

此之所以,面對新媒體的挑戰,電視的最佳應對方法明顯不是對抗,而是吸收融合。這道理應該不難理解,但要認真行出這一步卻絕不容易。TVB近年算是積極發展新媒體平臺,只是原電視業務規模龐大,以此為製作宗旨,自然受監管制肘程度頗大;反而,如港視這些新進入者,在新與舊的融合上,發展會較容易找到新媒體的成功方程式。

無論如何,我肯定電視的存在性遠比平面印刷媒體大,問題是香港的電視臺如何力保不被邊緣化,尤其是本地市場太小,人材好、製作好,不衝出鯉魚門,就只能「食老本」。如何力抗挑戰?這不單是TVB單獨面對的問題,也是香港娛圈的問題。在下一篇文章,我們會談談讀者小飛飛留言的下半部分。

相關舊文:我的持股系列 ()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0579

湖南臺副臺長羅毅接受調查 曾主抓廣播和廣告

7月8日下午,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發布一則消息:據湖南省紀委消息,湖南廣播電視臺黨委委員、副臺長羅毅涉嫌嚴重違紀,目前正接受組織調查。

中紀委網站登出的簡歷顯示,羅毅,女,漢族,1962年5月出生,湖南漢壽縣人,本科文化,高級政工師。1993年8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81年10月參加工作,歷任湖南電視臺信息頻道辦公室主任、圖文編播部主任,湖南人民廣播電臺交通頻道總監,湖南人民廣播電臺副臺長、臺長等職務,2010年3月起任湖南廣播電視臺黨委委員、副臺長。

據了解,羅毅所在的湖南廣電在國內具有極高影響力,她本人則是這一體系下頗具知名度的代表之一。

羅毅1997年開始創辦湖南電臺交通頻道,而後擔任該頻道總監,幾乎所有人都認為是羅造就了湖南交通頻道這一平臺的輝煌——曾在不短的時期內雄居全國電臺收聽率第一的寶座;湖南交通頻道的廣告收入多年領先於湖南省內各個電臺。湖南交通頻道的成功,也給羅毅帶來了各種榮譽和晉升:曾獲得的榮譽包括被湖南省記一等功、湖南省巾幗創業明星、湖南省“三八”紅旗手、2004年被授予全國總工會授予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等等,並被提拔為湖南廣電黨委委員、副臺長。

多位接觸過羅毅的人介紹,其工作作風具有穩健和大膽極端的兩面,開拓創新意識十分明顯,同時善於利用資源。在升任省臺領導後,羅毅仍分管廣播業務,同時廣告業務一直是其重要的關註領域。

目前尚不清楚羅毅涉嫌嚴重違紀的具體情況。

有湖南廣電人士對第一財經介紹,上周還曾與羅毅通過電話,還有人反映,羅毅7月1日還發過一條微信朋友圈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3756

深交所:強化市場熱點監管 修訂廣播電影電視行業信披指引

7月14日,深交所結合廣播電影電視行業的發展情況,啟動並完成了信息披露要求的修訂工作。

目前,國內影視行業發展迅速,高額票房作品越來越多,上市公司與制品人、導演、演員在業務、股權等方面的合作方式不斷創新,明星證券化成為市場熱點。

從當前情況來看,公司的影視作品票房對公司二級市場的股價有較大的推動作用,上市公司與演職人員的合作及業績對賭事項對上市公司經營有重大影響,也是投資者關註的重點事項,原《指引》相關條款已經對上述事項提出了信息披露要求。

在此次修訂中,深交所特別強調了披露廣播電影電視行業收入確認的方式方法。深交所稱,由於票房收入並不等同於公司的營業收入,如果公司披露的公告中未明確高額票房對公司營業收入的具體影響,則可能會造成對投資者的誤導。此外,上市公司與演職人員的合作往往會對公司的未來經營及財務報表產生一定影響。

考慮到上述情況,深交所本次修訂要求公司披露來源於高額票房電影的營業收入區間,對票房收入與公司實際可確認營業收入之間的差異進行了強調,要求公司提示相關風險。

同時,本次修訂對上市公司與演職人員的合作提出了具體的披露要求,包括雙方具體的合作方式、授權事項、排他性條款等。對於市場普遍關註的明星證券化事項,本次修訂要求公司除披露估值基礎、業績承諾等情況外,還需對演職人員入股時的出資作價依據進行說明,與其他投資者的入股價格進行對比,並說明演職人員是否有具體的合作安排。

在指引修訂過程中,深交所表示,會堅持以市場導向推進行業披露指引的修訂工作。深交所向相關上市公司征求了意見,並對反饋意見進行了逐條討論、修訂、答複,充分考慮了上市公司商業秘密保護和投資者信息需求之間的平衡。

另外,本次《指引》修訂還征求了3500多名投資者的意見,征求意見顯示,83%的投資者會關註公司披露的票房數據,76%的投資者會關註公司與知名演職人員之間的合作事項, 86%的投資者認為行業信息披露指引對其投資決策有幫助作用,並希望持續推出相關行業信息披露指引。

深交所稱,本次《指引》修訂適應了投資者的需求,有利於進一步提高影視行業信息披露的透明度。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494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