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敗局】百安居:濫改企業獎金制度,導致員工罷工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50280.html

今年1月方才鬧出公司英法團隊與南北大區負責人多方纏鬥的新聞,百安居中國多家門店近期又再度爆出罷工抗議事件,並已對當月全國銷售造成了一定的影響。禍起蕭牆。據悉,公司新制訂的《2013年獎金方案》中裝潢設計部門的獎金提成將參與到賣場的銷量考核,不少員工隨即質疑此方案將使該部門員工獎金收入減少超過四成。同時,剛出台的、定在8月末推行的新獎金方案卻把獎金計算時限前置到7、8兩月。

獎金分配成事端

本月2日,包括成都、上海、深圳、廣州等全國多地的百安居門店一夜之間均爆發了有組織的罷工行動。眾多百安居員工索要血汗錢、斥責公司存在違反勞動法降薪的標語遍佈門店外牆。

相關門店只得以關門大吉的形式應對罷工,而這一罷工事件足足持續了四天時間。而事情的導火索,早在十餘天之前就已埋下。

8月22日,百安居中國方面告知其四千餘名員工,公司要推行全新獎金方案。「此舉出於一視同仁『同一團隊、同一方案』的原則,旨在鼓勵同一門店的所有員工分享公司門店業績增長。」百安居方面表示。

據新獎金方案顯示:「商店員工的獎金比率=商店比率×80%+區域比率×20%。而商店比率=淨毛利-營業費用。」也就是說,只有商店比率較去年增長,員工才有機會獲得獎金,這也在相當程度上弱化了個人業績與收入的關係,被指大大降低了員工的積極性。

新政推行不久,很快就有不少員工發現其7月份工資嚴重縮水,較上月少發放超過四成工資者不在少數。從每月一次的獎金發放減少為一年兩次,普遍薪酬大降讓員工紛紛質疑百安居盤剝基層員工收入。

在經歷門店內部和相互之間的溝通後,近40家百安居門店員工前後向總部提出抗議,在未獲得有效溝通結果的情況下最終演變為此番持續多日的罷工事件。

黑馬評論:獎金制度的設置應該遵循這樣一些原則:

1、重視效率。重視公平是國家的事情,幫助弱者也是,但是對於企業而言,它有更多的選擇,如扶貧助困如果對公司的長遠利益有利,當然可以採納。但是公司本質上要保護的是效率,換言之,是讓有能力、有野心的人實現超額回報的舞台。

2、重視結果。彼得德魯克有句名言,公司不是看數量、效益來看管理的成敗的,而是看結果。這個結果是否對公司的未來有利。發獎金就是一個典型的結果博弈。獎金發對了,給了對的人,明年這個人會帶來更多的財富,給錯了,單純地搞平均化,雖然幾個月內可能公司氣氛好了,但是很快沒有動力。

3、要有差異。給予不同級別,不同區間的業績執行者以不同的待遇,差別就是動力。(海天)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5082

【年度創業家】推薦候選人:安居客梁偉平、汽車之家李想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55911.html

梁偉平的「年度創業家」候選人推薦語是:「低調、務實的海派創業家,O2O先行者,致力於以純正的互聯網商業模式和產品理念改造房地產行業。目前安居客已成為國內網絡房產信息服務領軍企業,擁有2600萬APP用戶,佔據70%的移動找房市場,牢牢掌握了移動互聯時代的先機.並引入百度、經緯創投7200萬美元戰略投資。」


《創業家》雜誌即將上市的11月新刊,發表了文章《安居客:讓300萬個房產經紀人幫著賣房》,對梁偉平和他的安居客進行了深入報導:

本刊記者 和陽 徐利君 王根旺

當安居客把全國300萬的房產經紀人都吸引到自己的平台上來做生意,並在移動端強化這種閉環,它開始準備收割房產交易市場的豐厚紅利。

「必須擁抱移動互聯網」,安居客CEO梁偉平近日接受本刊記者採訪時,這樣描述安居客以及行業的未來。他認為行業格局將發生變化,一些公司將彎道超車,而另一些則逐漸老去。

根本原因是移動互聯網時代的需求變了,過去的門戶解決的是「meet(遇見)」的問題,購房者通過機構(中介)、個人發佈的房源信息找到房源,在移動互聯網時代,用戶需要包括找房、看房、交易、貸款等各種服務,平台需要瞭解消費者在不同時間的房屋需求,進而精準推送產品與服務。

梁偉平認為,移動互聯網時代,用戶需求的是「一站式人居服務」平台。

梁偉平說,對於那些擁抱移動互聯網的公司來說,目前是一個最好的時代:房產信息門戶這樣的舊勢力式微,具有移動互聯網基因的公司主宰新時代,他希望安居客實現彎道超車,成為主宰新時代的新勢力。

最初創立安居客的時候,梁偉平想做一個服務行業的淘寶,把一切不能搬走的東西,搬到這個網站上,也就是今天O2O的概念。後來有人提醒他,這個領域太大,做起來太難,要他從中找一個最合適的領域。他想了想,就選擇了房地產,因為曾在房管部門工作的梁偉平懂這個,知道這個領域最大的機會在二手房,當時上海的二手房交易已經如火如荼。就這樣,梁偉平做起了安居客。

剛開始的時候,內部都在討論「先有雞還是先有蛋」這個問題,梁偉平的看法是得先有房。那時候,上海的房產經紀人(以下統稱經紀人)並不知道安居客是什麼網站,他們最喜歡的廣告平台是報紙,後者每年在二手房市場就能收到6000多萬元的廣告費。

梁偉平想了個招,每週包兩張報紙,每張一個版,然後告訴房產經紀人,只要願意在安居客錄入二十套房源信息,安居客就送兩套房的報紙廣告。這樣一來,安居客通過有限的廣告,把流量都導進網站。報紙畢竟有時效性,但網站的信息卻能源源不斷地帶來流量和交易,經紀人當時很吃這一套。如此這般,安居客很快就得到了幾千套房源的信息,不少經紀人也開始貢獻房源,成為安居客的鐵桿粉絲。

有投資人曾問梁偉平,把上海市場做下來要多少銷售,他的回答是50到100人。可實際情況是一年下來只用了不到8個銷售。梁偉平說:「既然安居客有了幾千套房源,目標達成,就沒必要再採用哄經紀人登廣告的方式去獲取信息了,而且當時報紙一個版的廣告也不便宜,少則一兩萬,多則五六萬。」

雖然安居客的地推團隊人少,但在掃街上卻有很多方法。每週安居客都有大型培訓會,銷售的任務就是拉經紀人來開會。那時候有些經紀人不會拍照,不會畫房型圖,不會寫房源描述。梁偉平說:「給你賺一百萬,你做不做?不會的,我們都可以教。」

最初安居客的收費模式跟阿里巴巴很像,採取月費制,屬於廣告的一種形式,是一錘子買賣。後來安居客改成按點擊收費和按效果收費,這樣更適合O2O。

然而,安居客也走過彎路。

5年前,梁偉平希望在每個細分領域都打敗競爭對手,從而變成寶潔這樣的品牌航母。因此,安居客在每個業務領域(包括二手房、新房、租房、商業地產等)都用了新品牌。彼時,梁偉平想:美國的Rent.com有99個員工,一年收入是幾億美金,那咱搞個租房業務,一年還不得幾十個億人民幣營收?

事實卻是,梁偉平剛開始做租房品牌的時候確實能掙錢,但它的毛利率越來越低,成本卻越來越高,而研發成本也居高不下,導致後來怎麼推廣租房的App都是在虧錢。到後來,只有安居客品牌被人記住,App的訪問量也最高。梁偉平說:「別人用了N回愛房網都沒人記得,用戶對這個品牌就是差一點火候。如果說時間投入還不夠,但到了第5年就有些說不過去了。」

於是,梁偉平把分散的品牌合併起來,他說:「安居客傻乎乎的做了這麼多年才發現:移動及互聯網最大的優勢就是入口的分發優勢。一個品牌的用戶訪問深度是提高的,訪問成本是下降的,業務交叉度也是很高的。所以我們現在只做一個App,到今年才整合完品牌。這個戰略錯誤,是幾億人民幣都買不到的教訓。」

2011年時,梁偉平一直有個疑問:安居客的流量什麼時候能有一半來自手機?他預測會是2014年,但這個目標現在就已達到,而其競爭對手目前僅達百分之十幾。

平時,安居客在iOS房地產類應用排名都是第一。梁偉平相信,只要在這個行業裡做到第一,就是最好的推廣。他還表示:安居客移動端與Web端的流量沒有替代關係。流量只是這裡面一個很小的故事,就像蘋果今天不是一家電腦公司而是一家通訊公司。大的故事是,他要用移動端的流量再造一個真正移動化的安居客。

在以前非註冊用戶的情況下,安居客對用戶的瞭解非常有限,而現在通過客戶安裝APP,安居客會知道用戶是誰,看過什麼房子,偏好哪些房子,幾天看一套房等。並通過用戶自發的拍照、記錄等,向地產商反饋「該拿哪塊地,這塊地應該做多大的房子」等信息。

安居客堅持把看房環節深入做下去,並涉足由此衍生的貸款、還貸等服務。梁偉平發現,原來信息服務費、廣告費太薄了,並且給用戶提供的價值不多,對這個行業的影響也不大。之前安居客參與其中的環節太短,而現在通過手機可以把它拉得很長。這正是所有O2O的公司最值得下功夫的地方,也是最大的挑戰。

這個閉環走通後,經紀人的工作則會因安居客變得容易很多。最早經紀人是拿一個電話表,挨個打電話;在PC時代則是坐在電腦前等電話,帶客戶看完房之後要馬上回到電腦前;有移動APP後就可以隨時隨地帶客戶看房,而不用把大部分時間都耗在搶客戶搶房源上。

「安居客從2009年開始做,到今年發力,現在趕上特別好的機會。因為現在開發商的房子已經難賣了,傳統的廣告模式基本上走不通了,而我們這種渠道模式開發商特別喜歡。他們基本上留很少的一點錢在傳統媒體上打廣告,主要是為了品牌。」梁偉平說。

經紀人以前以賣二手房為主,但安居客調查數據顯示有40%的購房者接受新房。下個月,安居客將推出一個新的平台,讓經紀人順手推新房,這樣相當於安居客給開發商招了三百萬個銷售。

現在安居客做新房,基本已經接近交易,所以越來越多的收入是按照交易收費。通過安居客平台完成的交易收取佣金,分用戶付費和開發商付費。比如一套房子105萬元,用戶直接付100萬元給開發商,5萬元給安居客。而開發商對這種形式也非常接受。

2007年時,就有經紀人說安居客遲早有一天代替他們,梁偉平說:只要我梁偉平還做CEO就堅決不做這個事情。58同城和趕集網它們都能在這個領域裡分到營業額,但分不到這個行業的利潤,因為利潤掌握在最專注、份額最大的那家公司。

李想的「年度創業家」候選人推薦語是:「他是80後創業家的代表人物,2005年創立汽車之家,為抓住中國汽車行業的爆發機會,不惜把CEO位置讓給職業經理人,自己甘任副總,讓汽車之家迅速崛起為中國最大的汽車垂直網站,今年公司收入將超10億元,正在準備IPO。」


《創業家》2013年5月刊曾刊登文章《汽車之家如何攬入9個億?》:

來源:《創業家》 作者:王采臣

「所有的汽車網站做得都很垃圾。」那是2003年,李想拿了駕照、買了人生第一輛車,對汽車有了點感覺,但市面上的汽車網站沒一個讓他滿意。

作為久負盛名的80後成功人物,泡泡網讓李想成名,但也是他心中的隱痛—沒能做到第一。在互聯網這個行業,第一和第三相差的不只是一個第二。李想反思,最重要的原因是沒能抓住行業變化週期。這個週期被ZOL(中關村在線)抓走了。

李想怪自己太年輕,沒把握住機會,「當時二十出頭,懂什麼呀?」

2004年,李想發現汽車市場從賣方市場轉向買方市場,於是和合夥人樊錚籌備做汽車之家。此時,市面上已經有很多汽車導購垂直網站,包括2000年創辦的易車網、2002年創辦的愛卡汽車和太平洋汽車網等。李想決定在市場逆轉的時候,拼搶下汽車網站的老大,就賭這個週期,贏了就贏了,贏不了再做其他的。

汽車之家如何攬入9個億?

李想與秦致

2005年6月,汽車之家正式成立,李想對它的定位是「一幫汽車產品愛好者的網站」。2007年,汽車之家有了將近1000萬元入,廣告是其主要收入來源。可供對比的是,李想1999年創立的泡泡網,2005年的營收為近2000萬元。

創辦汽車之家時,李想24歲。他的優勢是年輕,敢做敢闖;弱勢也是年輕,缺乏管理經驗的積累。前者決定公司是否能做起來,後者決定公司能做到多大。雖然經驗可以通過試錯去積累,但時不待人。和丁磊、馬化騰等人相比,李想創業時已經對手環伺,競爭激烈,試錯成本很大。彎路走個半年,便可能被對手一劍封喉,再無活路。

如何做大,成為李想的新難題,他想把汽車之家做起來之後拱手讓賢,不再做大哥。這個「賢人」就是投資人薛蠻子向李想推薦的秦致。

秦致是金牌海歸,此前的人生和大部分留學生並無二致,讀書、工作、再讀書、再工作。從中國到美國,他先後就讀於清華大學、愛荷華大學、哈佛商學院等名校,曾供職於IBM、加拿大北方電訊、麥肯錫等跨國公司。2005年底,受喬布斯在斯坦福大學演講的影響,秦致決定回國一試身手。

在沒有遇到李想之前,秦致認識了另一個比李想更資深的「土鱉」蔡文勝。蔡文勝,福建石獅人,長秦致3歲,高中沒畢業,最早做服裝貿易,慢慢開始介入互聯網生意,靠投資域名賺了不少錢,2003年時模仿hao123創立網址導航網站265。2005年,蔡文勝正想找一個「洋氣」的人幫他管理265公司,經熟人推薦,他和秦致見了一面,馬上就談妥了。

蔡文勝的公司位於廈門。從2006年1月到2007年6月,秦致以「首席運營官」的身份在265公司完成了最接地氣的職業歷練,期間他幫助蔡文勝完成了谷歌的投資和後面一系列併購。

薛蠻子恰好同時是265和汽車之家的投資人,就向李想推薦了秦致。汽車之家的團隊和秦致接觸了幾個月,幾乎所有人都表示了認可。2007年7月,秦致就任汽車之家總裁,而李想和樊錚成了副總裁。「我不把企業當孩子看,沒有那麼嚴重的控制情結,它只意味著商業盈利能力、效率。」李想說。

在李想眼中,秦致恰好有他們所缺的東西。除了李想和樊錚,汽車之家最初的團隊就是幾個泡泡網的員工和一些幾乎零工作經驗的大學畢業生。他們擅長做產品,瞭解用戶,但是欠缺管理和銷售經驗。

騰訊電商控股生活電商部總經理、原康盛創想CEO戴志康這樣評價,李想是能把汽車之家做起來的人,而秦致是能把汽車之家從100做到1000甚至10000的人。「如果秦致沒進來,你們可能會怎樣?」面對《創業家》記者的這一問題,李想說,「不知道,可能會多走很多彎路,可能就會輸了。」

秦致這些年來不得不經常面對來訪者的同一個問題—你是企業家還是經理人?「我不是汽車之家的親媽,而是奶媽。我們的核心管理團隊從二十幾個人變成二百多人,我是帶著這個團隊長大的,我從來沒給自己以創業者或職業經理人的定位。」

從技術導向到市場導向

秦致進入汽車之家後第二年,李想將汽車之家連同泡泡網55%的股份賣給了澳洲電訊,但是運營團隊仍然保留。李想說,這是當時最好的一個選擇,賣了股份最大的好處是,不用再去見VC,可以把更多精力放在團隊、產品和用戶體驗上。「人做好每個階段的選擇就行了,你不可能讓我25歲就有30歲的能力。」

雷軍曾說,站在風口,豬都會飛起來。隨後幾年,汽車之家趕上了中國汽車市場高速增長的好時候,也證明李想當年「賭週期」賭對了。2009年1月,中國賣出了73.55萬輛汽車,超過美國的65.7萬輛,第一次登上了全球汽車銷量第一的寶座。2010年,中國汽車銷量達到1806萬輛,成為有史以來世界最大的汽車市場。

汽車廣告市場也隨之水漲船高。據艾瑞統計,2009年,僅汽車製造商投放的網絡廣告額就從2005年的2.31億人民幣增長到12.44億人民幣,年複合增長率為52.3%。

秦致2007年進入時,汽車之家僅有20餘人,近1000萬元營收,到2012年員工已超過1000人、營收9億元。儘管當年營收稍遜於易車網的10.57億元,但李想說,相比易車網1.35億元的淨利潤,汽車之家的利潤水平更高,因為其員工人數只有對手的一半。

目前,和其他媒體一樣,汽車之家的主要收入仍是廣告,佔其全部收入的80%以上。汽車之家這幾年也在嘗試探索新業務,團購熱的時候,也推出過團購業務,提供在線購買汽車零配件、裝飾件、維修保養、養車用車產品的電商服務;App潮流來的時候,汽車之家還做過App集中營「蘋果園」。但這些盈利方式都止於探索,並沒有真正成為汽車之家的支柱收入。

汽車之家的頁面結構和其他汽車網站沒有顯著差異,它究竟怎樣吸引汽車廠商投放廣告?秦致說,汽車之家的廣告勝在能給廣告主帶來真實有效的訪問量。而這些跟汽車之家以貼近消費者、關注市場為導向做產品有關。

他舉例,「某款汽車的杯架,適合放一個可樂瓶子,還是脈動的瓶子?我們的編輯不會照本宣科地介紹杯架的直徑是8釐米還是10釐米,而是用更貼近消費者生活的方式進行介紹」。汽車之家的團隊認為,描述詞是「可樂罐」還是「8釐米」,昭示著垂直網站未來的發展方向。在他們看來,如果能在每個細節中堅守「從消費者的角度看待問題」,為消費者提供更深入的應用服務,那麼垂直網站的未來將是一個想像力空間極大的「藍海」。

作為喬布斯的信徒,秦致認為,「認真研究和瘋狂滿足用戶需求是一切微創新的基礎。」2012年,汽車之家嘗試把內容互動部分變成弱關係,原因是「汽車用戶喜歡分享和炫耀,卻不希望讓人知道ID背後的真人是誰,所以我們不必腦袋發熱去做SNS。」至於產品細節,「放眼互聯網,哪家好用就先抄哪家的,然後再通過運營優化產品。」李想說

李想在自己的博客中說,做汽車之家把他從一個技術產品導向的人徹底變成了消費者和市場導向的人。更早之前,無論是做「顯卡之家」還是做「泡泡網」,李想都是一個技術產品狂熱者,但是他最終發現,這些都只能幫助他活得不錯,並不能真正贏得市場。做汽車之家的時候,李想完全逆轉了自己的價值取向,他不再去關注任何技術,只關注絕大多數消費者所關心的體驗和結果,用體驗和結果說話,而不是用過程和技術說話。

垂直網站的生存術

儘管汽車之家做得風生水起,但近年有關垂直網站「末路論」的觀點從未間斷。根據艾瑞發佈的《2012年中國網絡經濟總結報告》,2012年國內網絡廣告市場規模達到753.1億元,其中垂直行業網站的廣告份額呈緩慢下滑趨勢,同比2011年下降2.7%。曾經備受青睞的垂直網站要面臨末路了嗎?

秦致將成功的垂直網站總結為五個特點。第一,覆蓋較大比例的行業用戶,且用戶黏度較高。第二,企業的品牌價值得到用戶的高度認同。第三,在行業內,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產品。第四,懂用戶需求,且能滿足用戶需求。第五,產品能最大化滿足企業營銷需求。

對於汽車之家乃至垂直網站的未來運作,秦致認為有兩大策略可供參考。

第一,繼續強化社交型產品。社交媒體是唯一一種能在決策過程中的每個階段都能充分接觸到消費者的工具。這類產品將賦予垂直網站更多的營銷價值。

第二,佈局產業鏈。垂直網站的產品和服務貫穿整個產業鏈也是大勢所趨。隨著汽車之家平台化發展,其業務版圖也開始貫穿整個汽車產業鏈,從選車、買車延伸到了用車和置換。

 

李想說:「一個不買車、不用車的人基本上沒有任何動力來汽車之家,甚至看不上汽車之家也沒關係;而讓絕大多數買車、用車的人喜歡上汽車之家,這才是關鍵。這也是汽車之家佔據所有汽車網站有效訪問量半壁江山的根源所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0239

安居客如何讓300萬個房產經紀人幫著賣房?

http://new.iheima.com/detail/2013/1211/57033.html

「必須擁抱移動互聯網」,安居客CEO梁偉平近日接受《創業家》記者採訪時,這樣描述安居客以及行業的未來。根本原因是移動互聯網時代的需求變了。過去的門戶解決的是「meet(遇見)」的問題,購房者通過中介、個人發佈的信息找到房源;在移動互聯網時代,用戶需要包括找房、看房、交易、貸款等各種服務,平台需要瞭解消費者在不同時間的房屋需求,進而精準推送產品與服務。梁偉平認為,移動互聯網時代,用戶需求的是「一站式人居服務」平台。對於那些擁抱移動互聯網的公司來說,目前是一個最好的時代。

創立安居客的時候,梁偉平想做一個服務行業的淘寶,把一切不能搬走的東西搬到這個網站上,也就是今天O2O的概念。後來有人提醒他,這個領域太大,做起來太難,要從中找一個最合適的。他選擇了房地產,因為他曾在房管部門工作,知道這個領域最大的機會在二手房,而當時上海的二手房交易已經如火如荼。

開始的時候,安居客內部在討論「先有雞還是先有蛋」這個問題。梁偉平的看法是得先有房。那時候,上海的房產經紀人並不知道安居客是什麼網站,他們最喜歡的廣告平台是報紙。報紙每年在二手房市場能收到6000多萬元的廣告費。梁偉平想了個招,每週包兩張報紙,每張一個版,告訴房產經紀人,只要願意在安居客錄入20套房源信息,安居客就送兩套房的報紙廣告。這樣一來,安居客通過有限的廣告,把流量都導進了網站。報紙有時效性,網站的信息卻能源源不斷地帶來流量和交易。經紀人很吃這一套,安居客很快就得到了幾千套房源信息,不少經紀人成為安居客的鐵桿粉絲。

有投資人曾問梁偉平,把上海市場做下來要多少銷售人員。他的回答是50到100人。實際情況是,一年下來只用了不到8個銷售。「既然安居客有了幾千套房源,目標達成,就沒必要再採用哄經紀人登廣告的方式去獲取信息了,而且當時報紙一個版的廣告也不便宜,少則一兩萬,多則五六萬。」梁偉平告訴《創業家》。

雖然安居客的地推團隊人少,但在掃街上卻有很多方法。每週安居客都有大型培訓會,銷售的任務就是拉經紀人來開會。那時候有些經紀人不會拍照,不會畫房型圖、寫房源描述。梁偉平說:「給你賺100萬,你做不做?不會的我們都可以教。」

最初安居客的收費模式跟阿里巴巴很像,採取月費制,就是廣告費,是一錘子買賣。後來安居客改成按點擊和效果收費,更適合O2O。

安居客也走過彎路。

5年前,梁偉平希望在每個細分領域都打敗競爭對手,從而變成寶潔這樣的品牌航母。因此,安居客在每個業務領域(包括二手房、新房、租房、商業地產等)都用了新品牌。梁偉平想,美國的Rent.com有99個員工,一年收入是幾億美金,那咱搞個租房業務,一年還不得幾十個億人民幣營收?

事實是,剛開始做租房品牌確實能掙錢,但毛利率越來越低,導致怎麼推廣租房的App都是在虧錢。到後來,只有安居客品牌被人記住,App的訪問量也最高。梁偉平說:「別人用了N回愛房網都不記得,用戶對這個品牌就是差一點火候。如果說時間投入還不夠,但到了第5年就有些說不過去了。」

於是,梁偉平把分散的品牌合併起來。「安居客傻乎乎做了這麼多年才發現,移動及互聯網最大的優勢就是入口的分發優勢。只有一個品牌,用戶的訪問深度是不斷提高的,訪問成本是下降的,業務交叉度也是很高的。所以我們現在只做一個App,到今年才整合完品牌。這是幾億人民幣都買不到的教訓。」

2011年時,梁偉平一直有個疑問:安居客的流量什麼時候能有一半來自手機?他預測會是2014年,但這個目標現在就已達到,其競爭對手目前僅達百分之十幾。

平時,安居客在iOS房地產類應用排名比較靠前。梁偉平相信,只要在這個行業裡做到第一,就是最好的推廣。在他看來,安居客移動端與Web端的流量沒有替代關係。他要用移動端的流量再造一個真正移動化的安居客。

以前Web端用戶無需註冊,安居客對用戶的瞭解非常有限,現在通過客戶安裝App,安居客知道用戶是誰,看過什麼房子,偏好哪些房子,幾天看一套房,可以通過用戶自發的拍照、記錄等,向地產商反饋「該拿哪塊地,這塊地應該做多大的房子」等信息。

安居客堅持把看房環節深入做下去,並涉足由此衍生的貸款、還貸等服務。梁偉平覺得,原來的信息服務費、廣告費利潤太薄了,並且給用戶提供的價值不多,對行業的影響也不大。之前安居客參與其中的環節太短,現在通過手機可以把它拉得很長。這正是最值得下功夫的地方,也是最大的挑戰。

這個閉環走通後,經紀人的工作會因安居客變得容易很多。最早經紀人是拿一個號碼簿,挨個打電話;在PC時代則是坐在電腦前等電話,帶客戶看完房之後要馬上回到電腦前;有了移動App後就可以隨時隨地帶客戶看房,而不用把大部分時間都耗在搶客戶搶房源上。

「安居客從2009年開始做,到今年發力,現在趕上了特別好的機會。現在開發商的房子已經難賣了,傳統的廣告模式基本上走不通了,而我們這種渠道模式開發商特別喜歡。他們基本上用很少的一點錢在傳統媒體上打廣告,主要是為了品牌。」梁偉平說。

經紀人以前以賣二手房為主,但安居客的調查數據顯示有40%的購房者接受新房。下個月,安居客將推出一個新的平台,讓經紀人順手推新房,這樣相當於安居客給開發商招了300萬個銷售。

現在安居客做新房,基本已經接近交易,越來越多的收入是按照交易收費。通過安居客平台完成的交易要交納佣金,來自用戶或者開發商。2007年時,就有經紀人說安居客遲早有一天代替他們,梁偉平說,只要我還做CEO就堅決不做這個事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4460

審計署:近百億元保障性安居工程專項資金被挪用騙取

http://www.infzm.com/content/102467

7月18日,審計署發佈公告,公佈2013年城鎮保障性安居工程跟蹤審計結果。審計發現,93.7億元保障性安居工程專項資金被挪用騙取;4.58萬套保障性住房被不符合條件家庭或代建企業違規使用;2033.34畝土地被72個項目或單位違規佔用、獲取或處置。

截至目前,仍有52.03億保障性安居工程專項資金尚未被追回;2.93套違規保障性住房尚未被收回以及1551.34畝土地未退回或補辦相關手續。

2013年保障住房困難人群3158.10萬人

公告稱,2013年,全國各級財政籌集安居工程資金共4722.92億元(其中中央財政1749億元),通過銀行貸款、發行企業債券等渠道籌集資金5646.86億元。安居工程實際新開工673.74萬套、基本建成589.33萬套,分別完成目標任務的105.43%、124.86%。

2013年,安居工程保障住房困難人群3158.10萬人,同比增加18.38%。其中:公共租賃住房保障城鎮中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新就業無房職工和外來務工人員599.78萬人,棚戶區改造保障棚戶區居民874.81萬人。

93.7億專項資金被挪用騙取

此計審計還發現了一些地方和單位存在違反規定或管理不規範等問題。包括:

237個項目或單位挪用安居工程財政補助、銀行貸款、企業債券等專項資金78.29億元,主要用於市政基礎設施建設、工業園區開發、還貸出借、投資經營、彌補工作經費等非安居工程支出。

38個單位和部分個人通過虛報資料、重複申報等方式,套取騙取棚戶區改造資金15.41億元;55個棚戶區改造項目拆遷安置實施不規範,違規分配安置住房933套、發放改造安置資金1291.84萬元。

4.75萬戶不符合條件家庭違規享受保障性住房實物配租(售)1.93萬套、住房貨幣補貼5035.99萬元,以及2.65萬套保障性住房被代建企業等單位違規銷售,或被用於經營、辦公、轉借、出租、拆遷周轉等其他用途。

72個項目或單位存在未辦理轉用審批手續佔用農用地、違規獲取或處置安居工程用地的問題,共涉及土地2033.34畝。

對此,審計署表示,已將發現的相關涉嫌違法違紀事項,移送有關部門進行調查處理。至2014年5月底,追回被騙取、挪用資金41.67億元,取消不符合條件保障對象資格2.9萬戶,追回違規領取補貼1712.81萬元,收回或清理被違規分配使用的保障性住房1.65萬套,補辦了22個項目482畝用地批准等手續,完善相關管理制度和規範724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6852

攜手百姓網安居客中原地產,上海創建網絡經紀可信交易平臺

10月17日,上海市執業經紀人協會、上海市房地產經紀行業協會與百姓網、安居客、中原地產等網絡經紀平臺簽訂了《創建網絡經紀可信交易平臺合作框架協議》,標誌著上海市正式啟動“網絡經紀可信交易平臺”創建工作。

近年來,各類經紀服務網站發展迅速,據不完全統計,各類經紀網站從事經紀活動的經紀人員高達數百萬人,經紀服務網站的崛起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開辟了新空間。然而,網絡經紀業作為新興行業,原有的經紀交易監管模式已經難以適應其新業態的特點,網絡經紀商品良莠不齊,網絡經紀欺詐防不勝防;經紀人身份真假難辨,經紀交易危機四伏;經紀爭議責任不清,維權追責困難重重;惡性競爭手段繁多,誠信經營壓力頗大。

江蘇省質監局今年對家居裝修、房產中介、醫療衛生、汽車4S店、旅行社服務、通訊與網絡服務、物業管理、社區服務、養老服務、幼兒園教育等10大行業進行了服務質量滿意度調查,從日前公布的調查結果來看,房產中介行業以65.56的最低分墊底,其中比較集中的問題有:隱瞞房屋真實情況,代理買賣過程中賺取差價,交費容易退費難,宣傳虛假信息引誘消費者等,而這些主要問題均與房產中介的誠信度和社會責任缺失有關。

上海工商局方面表示,“創建網絡經紀可信交易平臺”是政府監管的有效補充,亦是行業協會自律作用的充分發揮。該平臺將以國家誠信體系建設為目標,主動與政府部門對接,配合做好跨部門信息歸集、交換、公示機制,實現互聯互通、開放共享。各行業協會將加強會員管理,督促經紀企業建立健全各項自律制度,提高自身管理水平,努力實現政府監管、行業自律、企業自治的社會共治目標。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9158

南京發布人才安居辦法 最高可享受150平方米共有產權房

據南京市政府網站消息,南京市政府25日發布的《南京市人才安居辦法(試行)》明確,從今年7月1日起,將對當地無房且5年內無住房登記信息和房屋交易記錄的6類人才,給予每月最少600元的租房補貼,最大可提供150平方米的共有產權房,以解決這些創新創業人才的住房問題。

人才安居政策並不能長期享受,南京市住房保障和房產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為保證讓更多人享受到政策的紅利,政策享受期為5年,其中共有產權房、購房補貼只能享受一期,期滿不得再次申請;享受人才公寓、公共租賃住房、租賃補貼政策滿5年的,最多只能再申請一期。

以下為全文:

市政府關於印發南京市人才安居辦法(試行)的通知

寧政發〔2017〕99號

各區人民政府,市府各委辦局,市各直屬單位:

現將《南京市人才安居辦法(試行)》印發給你們,請認真遵照執行。

南京市人民政府

2017年4月24日

(此件公開發布)

南京市人才安居辦法(試行)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改善人才安居條件,優化人才發展環境,更好吸引和留住各類優秀人才在本市創業創新,加快建設人才強市和創新型城市,特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人才安居是指政府使用財政資金或提供優惠政策,為本市經濟社會發展所需的人才提供住房保障的活動。

第三條 人才安居的適用對象應符合以下條件:

(一)在《南京市人才安居辦法適用企業範圍》中在崗在職人員。

(二)符合《南京市人才安居辦法適用對象(目錄)》中的A、B、C、D、E、F類人才的認定條件。

(三)本市戶籍,且住房未達本辦法確定的安居標準或非本市戶籍、在寧無自有住房,且在本市5年內無住房登記信息和房屋交易記錄。

第四條 企業須與各類人才簽訂勞動合同並為其繳納社會保險。通過項目合作方式引進的A、B、C類人才,可不受簽訂勞動合同和繳納社會保險的限制。

第五條 人才安居重點支持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包括符合我市產業發展方向、鼓勵發展領域的轉型升級和創業創新型重點企業。

第六條 成立南京市人才安居工作領導小組,負責研究、協調、審議、決策和部署本市人才安居工作有關重大事項。市人才安居工作領導小組在市房產部門設立辦公室,承擔人才安居日常管理工作。

各區(管委會)成立相應的人才安居工作領導小組和辦公室,負責轄區內的人才安居具體工作。

第二章 安居方式與標準

第七條 人才安居采取實物配置和貨幣補貼兩種方式。實物配置包括提供共有產權房、人才公寓、公共租賃住房,實物配置視房源情況接受申請,鼓勵人才選擇貨幣補貼的安居方式,在本市工作不滿一年的,享受政策的首年原則上以租賃補貼為主。貨幣補貼包括購房補貼和租賃補貼,補貼標準根據經濟社會發展適時調整。

第八條 本辦法所稱的共有產權房是指個人與經政府委托,代表政府持有產權份額的公有產權人按一定比例共同擁有產權的住房,公有產權人為市(區)政府指定的部門或國有獨資企業;人才公寓是指在一定政策期限內,供符合條件的人才免租金或以低於市場租金租賃的住房;公共租賃住房是指由政府投資建設(籌集)或者提供政策支持,限定戶型面積和租金水平的保障性住房。

本辦法所稱的購房補貼是指政府向符合條件的人才在本市購買商品住房和存量房時發放的補貼;租賃補貼是指政府向符合條件的人才自行租房時發放的補貼。

第九條 根據經濟社會發展情況,市發改部門和市人社部門分別適時更新並公布人才安居辦法適用企業範圍和適用對象(目錄)。

第十條 A類人才和在本市承擔國家(國際)重大戰略項目的特殊人才(團隊),實行“一人一策、一事一議”。

第十一條 B類人才可在本市選擇申請共有產權房、人才公寓、購房補貼和租賃補貼中的一種安居方式。

申請共有產權房的,面積為150平方米左右,與公有產權人分別持房屋所有權50%份額,在本市工作5年後,仍符合條件的,每年可以原價購買房屋產權份額的10%;

申請購房補貼的,補貼標準為實際購房金額50%,最高200萬元;

申請人才公寓的,面積為150平方米左右;

申請租賃補貼的,租賃補貼金額為每月7500元。

第十二條 C類人才可在本市選擇申請共有產權房、人才公寓、購房補貼和租賃補貼中的一種安居方式。

申請共有產權房的,面積為120平方米左右,與公有產權人分別持房屋所有權50%份額,在本市工作5年後,仍符合條件的,每年可以原價購買房屋產權份額的10%;

申請購房補貼的,補貼標準為實際購房金額50%,最高170萬元;

申請人才公寓的,面積為120平方米左右;

申請租賃補貼的,租賃補貼金額為每月6000元。

第十三條 D類人才可在本市選擇申請共有產權房、人才公寓和租賃補貼中的一種安居方式。

申請共有產權房的,面積為90平方米左右,與公有產權人分別持房屋所有權50%份額;

申請人才公寓的,面積為90平方米左右;

申請租賃補貼的,租賃補貼金額為每月3600元。

第十四條 E類人才可在本市選擇申請公共租賃住房和租賃補貼中的一種安居方式。

申請公共租賃住房的,面積為60平方米左右;

申請租賃補貼的,租賃補貼金額為每月2400元。

第十五條 F類人才可在本市選擇申請公共租賃住房和租賃補貼中的一種安居方式。

申請公共租賃住房的,面積為30平方米左右;

申請租賃補貼的,租賃補貼標準按照《南京市政府關於加快推進公租房貨幣化保障的實施意見》執行。

第十六條 本市戶籍且住房不達標的人才只能選擇租賃補貼的安居方式,補貼金額按照人才安居標準面積和原房面積的差額計算。

人才的原房面積包括:家庭成員的私有房屋;家庭成員承租的公有房屋;轉讓或被征收拆遷不滿5年的自有或共有住房(含承租公房);已購買或已安置的征收拆遷安置房屋;依合同尚未交付的房屋。

第三章 申請與審核

第十七條 市人才安居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建立統一的人才安居信息管理系統,各部門數據共享,實現人才安居在線申請、受理、審批、公示等政務功能和人才信息、房源信息、安居狀況等管理功能。人才安居信息管理系統納入全市房產信息系統統一管理。

第十八條 企業對照人才安居適用範圍,在人才安居信息管理系統在線輸入“統一社會信用代碼”,經系統分配至納稅所在區(管委會)發改部門查驗,在線註冊後,提交人才安居申請。

第十九條 各類人才對照認定標準向企業提出申請。企業將符合條件的人才在本單位範圍內公示5個工作日,公示無異議後,由企業統一進行在線申報,經系統分配至區(管委會)人社部門進行初審。

第二十條 A類人才由市人才安居工作領導小組認定;B、C、D類人才及相當於B、C、D類的人才,由市人社部門會同相關部門認定;E、F類人才由各區(管委會)人社部門認定。

通過項目合作方式及非企業引進的A、B、C類人才,經市委組織部(市人才辦)、市人社部門會同相關部門認定,市人才安居工作領導小組批準,可參照本辦法享受人才安居。

企業具有成熟規範的人才管理體系,經評估認可後,其技術或管理人才所聘任的職務可直接對接《南京市人才安居辦法適用對象(目錄)》的相應人才類別。

第二十一條 人才安居工作實行並聯審批、按季公示,人才認定部門將認定結果移送至市房產部門。市房產部門匯總審核結果,確定人才的安居方式及標準,每季度末將人才安居名單向社會公示5個工作日。

第二十二條 共有產權房、人才公寓、公共租賃住房根據房源情況接受申請,各區(管委會)房產部門或房源管理單位按批次組織選房,將共有產權房、人才公寓、公共租賃住房配售(租)給符合條件的人才。

租賃補貼、購房補貼常年接受申請,市財政部門統籌資金,直接或委托房產部門將購房補貼或租賃補貼發放至符合條件的人才個人賬戶。

第四章 房源籌集

第二十三條 各區(管委會)應當結合城市規劃及產業政策導向,針對企業和人才發展狀況,兼顧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和財政承受能力,編制人才住房建設規劃、實施人才安居工程、完善人才安居服務。

江北新區等條件成熟的區(管委會)可進行制度創新,先行先試,並報市政府備案。

第二十四條 房源的籌集渠道:

(一)政府投資新建、購買、租賃;

(二)江北新區及開發區、其他產業載體等投資新建、購買、租賃;

(三)商品住房項目中配建;

(四)企事業單位新建、改建。

第二十五條 人才安居項目規劃選址應綜合考慮城市軌道交通、產業布局、公共配套,實現產城融合、職住平衡。教育、醫療、道路、公交等公共設施應同步配建。

第二十六條 在新建商品住房項目中配建的共有產權房、人才公寓和公共租賃住房,由市房產部門統籌,可優先用於項目所在區的人才安居。配建應明確房源性質、產權歸屬和交付標準、面積、方式、時間等內容,並納入土地使用權的出讓方案。由市政府指定機構持有並負責日常運營管理。

第二十七條 新引進的、投資規模大、產業層次高的企業,在滿足城市規劃的前提下,經批準,可以專項配套建設人才公寓和公共租賃住房。

符合產業發展方向的企業及與產業發展密切相關的高校、科研機構,在滿足城市規劃的前提下,經批準,可利用自有存量國有建設用地,按基本建設程序建設人才公寓和公共租賃住房。

第五章 管理與監督

第二十八條 建立健全績效評價機制,將人才在崗運營情況和實際貢獻等作為評價的要素,由各區(管委會)定期對企業和人才進行績效評價,考評結果作為是否繼續享受人才安居政策的依據。

第二十九條 人才安居申請的政策享受期為5年,其中共有產權房、購房補貼只能享受一期,期滿不得再次申請;享受人才公寓、公共租賃住房、租賃補貼政策滿5年的,通過績效評價的B類人才和進階到D類及以上的人才,可申請續增一期。人才安居政策最多享受兩期。

符合條件的各類人才可根據自身條件及其變化,自主選擇相應的安居方式,自願按照低於其政策享受標準實施安居的,不予補差。

夫妻雙方均符合本辦法安居條件的,可根據實際情況,按照標準就高不重複的原則自主選擇一種安居方式。

第三十條 購房補貼按年度發放,發放時間為每年的12月,購房當年發放購房補貼總額的40%,第2至5年各發放補貼總額的15%。

申請購房補貼前已經在本市領取過租賃補貼的,應當從購房補貼中相應扣減;申請共有產權房前已經在本市領取過租賃補貼的,應當退回已領取的租賃補貼,人才進階的除外。

租賃補貼實行按月補助、按季發放,每個季度的首月將上個季度租賃補貼發放至人才的個人賬戶。

第三十一條 已享受本市其他人才安居政策且政策享受期滿的,不可重複享受本辦法的人才安居政策;仍在政策享受期內的,租賃補貼可按照本辦法調整,其他安居方式按照原規定執行。

已享受本市住房保障相關政策的,可申請租賃補貼,與已享受住房保障政策的時間合並計算,購買過本市保障性住房的除外。

第三十二條 玄武區、秦淮區、建鄴區、鼓樓區、棲霞區、雨花臺區A、B、C類人才購房補貼和租賃補貼,D、E、F類人才租賃補貼由市、區政府(管委會)財政各承擔50%;江寧區、浦口區、六合區、溧水區、高淳區購房補貼和租賃補貼由市財政補貼30%。

第三十三條 購買共有產權房自購房發票記載時間滿5年後可上市交易,個人和公有產權人按所持產權份額分配收益。人才在取得共有產權房完全產權份額前,擅自用於出租經營,或者改變房屋用途的,由區(管委會)房產部門或房源管理單位責令其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由公有權人依合同約定予以追責。

人才公寓和公共租賃住房不得擅自用於轉租、轉借。擅自轉租、轉借的,由區(管委會)房產部門或房源管理單位依合同約定收回房屋,並取消其人才安居資格。

第三十四條 人社、房產部門每年分別對政策享受期內的人才勞動關系及住房情況進行核對。人才在服務期內因企業遷移、工作變動、自身條件等情況發生變化,已不符合條件的,房產部門應終止其繼續享受人才安居政策並按照以下措施處理:

(一)申請共有產權房不滿5年的,由公有產權人實施回購,回購價格以第三方機構市場評估價為準,人才所持份額的溢價部分以5年為基數,按照其工作月份折算後歸人才所有,評估價低於原購買價格的,由公有產權人按原價格回購;

(二)申請人才公寓或公共租賃住房的,由區(管委會)房產部門或房源管理單位按照有關規定或者租賃合同約定收回承租的人才公寓或公共租賃住房;

(三)申請購房補貼或租賃補貼的,應停止繼續發放,並從不符合安居條件的時間開始計算,退回已領取的補貼。

第三十五條 企業應認真履行主體責任,建立人才動態管理機制,對人才安居申報的真實性負責。對符合條件的人才,應積極幫助其申請人才安居;對情況發生變化的,應及時報告市區相關部門,並在人才安居信息管理系統中輸入人才變動情況;對不再符合條件的,應積極協助市區相關部門依法退出。

第三十六條 對不配合回購並退出共有產權房、拒絕退出人才公寓或公共租賃住房或未按規定時間內退回補貼的,以及弄虛作假虛報冒領,或以不正當手段騙取本辦法規定的人才安居待遇的,應納入個人征信系統並向社會公布,同時按有關法律和規定嚴肅處理。

第三十七條 對弄虛作假騙取享受人才安居政策或不如實上報人才變動情況、協助追繳不力的,取消企業人才安居申請資格,納入企業征信系統並向社會公布,情節嚴重的,追究企業法律責任。

第三十八條 相關部門履職人員不按照規定履行職責,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的,依法追究行政責任;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機關處理。

第六章 附 則

第三十九條 本辦法適用範圍為玄武區、秦淮區、建鄴區、鼓樓區、棲霞區和雨花臺區。

江北新區和江寧區、浦口區、六合區、溧水區、高淳區可參照本辦法制定本轄區人才安居辦法。

第四十條 本辦法自2017年7月1日起施行。

附件:1.南京市人才安居辦法適用企業範圍

2.南京市人才安居辦法適用對象(目錄)

附件1

南京市人才安居辦法適用企業範圍

1.符合我市確定的7大類14個領域戰略性新興產業的規模以上重點企業和重點軟件企業。

2.符合我市確定的現代服務業規模以上重點企業。

3.經認定的符合我市傳統制造業向先進制造業轉型升級的規模以上重點企業。

4.經認定的符合我市傳統服務業向現代服務業轉型升級的規模以上重點企業。

5.“創業南京”英才計劃等重點人才工程的企業。

6.經認定的科技含量高、產業帶動性強的重點創業創新型平臺類、研發類、總部類、引領類企業。

7.經認定的符合《南京市鼓勵投資新興產業門類及布局目錄》)的重點新引進企業。

8.經認定的符合《南京市鼓勵投資服務業門類及布局目錄》的重點新引進企業。

9.經認定的重點新設跨國公司地區總部及功能性機構。

(具體企業名錄實行動態管理,在申報平臺另行公布。)

附件2

南京市人才安居辦法適用對象(目錄)

一、A類人才

1.諾貝爾獎獲得者。

2.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

3.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

4.國外相應最高學術權威機構會員(或稱“院士”)。

5.“千人計劃”頂尖人才及團隊、“萬人計劃”傑出人才、“科技頂尖專家集聚計劃”A類人才。

6.相當於上述類別的人才。

二、B類人才

7.全國傑出專業技術人才,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人員;國家“千人計劃”除頂尖人才及團隊外的其他入選人才,“萬人計劃”除傑出人才外的其他人才,“科技頂尖專家集聚計劃”B類人才,江蘇省“333高層次人才培養工程”第一層次培養對象。

8.世界500強企業總部首席技術官或技術研發負責人。

9.世界品牌500強企業總部首席技術官或技術研發負責人。

10.獲得國醫大師、國家衛生計生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榮譽稱號者。

11.國家技術發明獎一等獎、二等獎前3名;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前5名;中國青年科學家獎;中國專利金獎(須為專利發明人及設計人)。

12.擔任以下職務者: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負責人。國家實驗室主任、副主任、學術委員會主任,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學術委員會主任,國家工程實驗室、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能源研發(實驗)中心主任。國際標準化三大組織各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主席、副主席;全國專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主任委員。

13.相當於上述類別的人才。

三、C類人才

14.獲得江蘇省“333高層次人才培養工程”第二層次培養對象;江蘇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南京市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

15.我市戰略性新興產業細分領域排名前3企業技術管理團隊核心成員(前三名)。

16.中國500強企業或者中國民營500強企業技術研發負責人、管理團隊核心成員(前三名)。

17.中國互聯網企業100強榜單企業技術研發負責人、管理團隊核心成員(前三名)。

18.擁有國際發明專利或核心技術國內發明專利,且年銷售額1億元人民幣以上或年納稅額500萬元人民幣以上的企業董事長、總經理或首席技術專家。

19.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前5名;省、部、軍隊、國防科學技術獎一等獎前3名;省、部、軍隊、國防技術發明獎一等獎前3名;省、部、軍隊、國防科學技術進步獎特等獎前5名、一等獎前3名;省科學技術突出貢獻獎;南京市科技功臣獎。

20.科技部“創新人才推進計劃”入選者;江蘇“外專百人計劃”入選者,國家“高端外國專家項目”、“首席外國專家項目”入選者;江蘇省“雙創人才”。

21.創辦(領辦)的項目處於正常運營狀態的,市“創新型企業家培育計劃”、“科技創業家培養計劃”入選者。

22.擔任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工程”重要方向項目負責人;國家認定企業技術中心主任。

23.獲得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人選,全國知識產權領軍人才,中國科協求是傑出青年成果轉化獎獲得者,全國首席科學傳播專家,江蘇省“十大青年科技之星”(江蘇省青年科技獎前十名),江蘇省優秀科技工作者稱號。

24.擔任以下職務者: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骨幹;“國家軟科學研究計劃”重大項目第一負責人;科技部國際科技合作計劃項目中方項目第一負責人;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工程實驗室、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能源研發(實驗)中心副主任前2名、工程學術(技術)委員會主任,國家工程實驗室、國家能源研發(實驗)中心學術委員會主任;G7成員國(美國、英國、德國、法國、日本、意大利、加拿大)國立研究所所長、首席研究員或國家實驗室主任;省、部(重點)實驗室主任、學術委員會主任,省、部工程實驗室主任,省、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國際標準化三大組織各標準化分技術委員會主席、副主席;全國標準化分技術委員會主任委員;擔任主導國際標準制定項目的召集人。

25.獲得特許金融分析師(CFA)或金融風險管理師(FRM)資格證書且正受聘我市經國家金融監管部門批準,在南京註冊的銀行、證券公司、保險公司、基金管理公司、期貨公司、信托投資公司、金融租賃公司等經營性總部金融企業或一級分支機構擔任公司副職以上高管人員、首席分析師者(或首席經濟學家)2年以上者;連續3年獲得《新財富》“最佳分析師”,且在我市註冊的證券公司擔任研究團隊成員;獲得北美精算師、英國精算師、澳洲精算師或中國精算師資格證書且正受聘南京市保險公司法人機構擔任總精算師或精算責任人者。在南京註冊,名列清科中國創業投資機構年度排行榜或投中中國最佳創業投資機構年度排行榜前50名機構的核心投資決策團隊主要負責人。

26.獲得全國模範教師、全國教育系統先進工作者、全國優秀教師、全國優秀教育工作者、全國教書育人楷模、全國名校長、全國優秀班主任等榮譽稱號者。

27.獲得全國名中醫、全國優秀中醫臨床人才、全國中醫護理骨幹人才、江蘇省衛生傑出人才等榮譽稱號者。

28.獲得中華技能大獎、全國技術能手、“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領辦人榮譽稱號的高技能人才。

29.獲得中國標準創新一等獎前3名、二等獎第1名,中國專利優秀獎、中國外觀設計金獎(須為專利發明人或設計人),光華龍騰設計創新獎-中國設計業十大傑出青年,中國服裝設計金頂獎,獲得過國際著名工業設計iF獎或紅點獎的產品設計獎、傳達設計獎、包裝設計獎獲獎者。

30.獲得全國優秀城市規劃科技工作者、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稱號,華夏建設科學技術獎特等獎、一等獎主要完成人前2名。

31.獲得中國通信標準化協會科學技術獎一等獎主要完成人前2名,中國通信學會科學技術獎一等獎主要完成人前2名。

32.相當於上述類別的人才。

(14—31條中所列獎項、榮譽及職務等均須為近5年內取得)

四、D類人才

33.獲得江蘇省“333高層次人才培養工程”第三層次培養對象;全國會計領軍人才;百千萬知識產權人才工程百名高層次人才培養人選;南京市“十大科技之星”;南京市中青年拔尖人才入選者稱號。

34.獲得《福布斯》“全球最佳創投人”、“中國最佳創投人”上榜者;《福布斯》“中國最佳創投機構”、“中國最佳PE投資機構”的主要負責人及管理團隊核心成員(前三名)。

35.獲得G7成員國(美國、英國、德國、法國、日本、意大利、加拿大)科學基金傑出青年類資助的人才。

36.獲得省、部科學技術獎二等獎前3名,省、部技術發明獎二等獎前3名,省、部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前3名,市(地級市以上)、廳科學技術發明獎一等獎、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第1名。

37.人社部“高層次留學人才回國資助計劃”入選者,“中國留學人員回國創業啟動支持計劃(重點創業項目)”入選者,人社部“留學人員科技活動項目擇優資助計劃”、“中國留學人員回國創業啟動支持計劃”(優秀創業項目)入選者;教育部“春暉杯”中國留學人員創新創業大賽入圍者;“南京留學人員創業大賽”總決賽獲獎選手。

38.創辦(領辦)的項目處於正常運營狀態的市“領軍型科技創業人才引進計劃”、“高層次創業人才引進計劃”、“高端人才團隊引進計劃”入選者,獲得中國創新創業大賽總決賽企業組、團隊組前3名或全國農業科技創新創業大賽企業成長組、初創項目組一等獎,且在我市落戶的企業或創業團隊獲獎項目研發機構第一負責人(每個單位限認定1人)。

39.擔任以下職務者:“國家軟科學研究計劃”面上項目第一負責人;科技部國際科技合作計劃項目中方主要參加人員前3名;市(地級市以上,下同)、廳(重點)實驗室主任、市技術中心主任、市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市工程實驗室主任,省工程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在任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研發機構第一負責人,在任市高新技術企業研發機構第一負責人或在任市重點軟件企業研發機構第一負責人,且符合下列條件之一者:國家、省、市科技計劃項目核心成員;國家、省、市科技獎勵獲得者;全國專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分技術委員會主任委員,擔任主導國際標準制定的召集人。

40.獲得特許金融分析師(CFA)或金融風險管理師(FRM)資格證書且經國家金融監管部門批準,在南京註冊的銀行、證券公司、保險公司、基金管理公司、期貨公司、信托投資公司、金融租賃公司等經營性總部金融企業或一級分支機構擔任部門主要負責人從事相應專業工作5年以上者;獲得北美精算師、英國精算師、澳洲精算師或中國精算師資格證書且在南京市保險行業從事精算專業工作5年以上者;擔任在寧註冊的上市公司董秘不低於三年,獲得《新財富》“金牌董秘”稱號者;連續2年獲得《新財富》“最佳分析師”,且在我市註冊的證券公司擔任研究團隊成員者(每個團隊5年內一次性申報1人);在南京註冊的基金管理公司任總經理或投資決策團隊主要負責人,且曾在清科中國創業投資機構年度排行榜或投中中國最佳創業投資機構年度排行榜前50名機構擔任核心投資決策團隊主要負責人。

41.獲得或入選“江蘇省人民教育家培養工程”培養對象,江蘇省特級教師,江蘇省教育工作先進個人;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三等獎成果主要完成者,長三角地區中小學班主任基本功大賽一等獎獲得者,江蘇省教學成果獎二等獎成果主要完成者,省教育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一等獎獲得者,省級精品課程負責人稱號。

42.擔任或入選江蘇省名中醫、省中西醫結合專家、省臨床醫學中心負責人;江蘇省臨床重點專科(學科)、醫學重點專科(學科)帶頭人;國家級中醫師承指導老師;江蘇省“科教強衛”工程醫學重點人才;江蘇省“科教強衛”工程重點以上人才。

43.擔任“江蘇省技能大師工作室”領辦人,江蘇省技術能手、江蘇省企業首席技師。

44.獲得省專利獎金獎(須為專利發明人及設計人),中國外觀設計優秀獎(須為專利設計人),光華龍騰設計創新獎-中國設計業十大傑出青年提名獎,中國十佳服裝設計師。

45.獲得華夏建設科學技術獎二等獎第1完成人。

46.獲得中國通信標準化協會科學技術獎二等獎第1完成人,中國通信學會科學技術獎二等獎第1完成人。

47.獲得江蘇省現代服務業特別貢獻獎。

48.當年在寧主投項目不少於5個、累計投資金額不少於500萬元的天使投資人、風險投資人。

49.國際發明專利或核心技術國內發明專利的發明人,且擔任年銷售額1000萬元人民幣以上或年納稅額100萬元人民幣以上的企業董事長、總經理或首席技術專家。

50.在寧創辦高新技術企業(企業法定代表人或第一大股東及持股30%以上)。

51.正高級專業技術資格獲得者(年齡應在45周歲以下)。

52.相當於上述類別的人才。

(33—50條中所列獎項、榮譽及職務等均須為近5年內取得)

五、E類人才

53、省“六大人才高峰”入選者,省“留學回國人員創新創業計劃項目”入選者,青年大學生創業引領計劃重點扶持項目入選者;“雙創博士”入選者。

54.與我市行政區劃範圍內註冊且獨立納稅的企業或從事生產經營活動類事業單位簽訂3年以上勞動合同,且年申報納稅收入(含股權激勵)不低於30萬元的各類人才。

55.擔任“南京市技能大師工作室”領辦人,南京市有突出貢獻技能人才,南京市技術能手。

56.獲得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資助的出站留(來)寧博士後,博士後出站留(來)寧從事科研工作滿3年者。

57.高級專業技術資格、高級技師職業資格獲得者(年齡應在40周歲以下)。

58.相當於上述類別的高級人才。

(53—56條中所列獎項、榮譽及職務等均須為近5年內取得)

六、F類人才

59.取得全日制研究生及以上學歷且獲得相應學位的國內高校畢業生或在國(境)外高校全日制學習並取得碩士及以上學位、學歷(學歷、學位須經國家教育主管部門認證通過)的留學回國人員(不含在職進修人員)(其中,取得博士研究生學歷及學位,年齡應在35周歲以下;取得碩士研究生學歷及學位,年齡應在30周歲以下),畢業2年內在我市納稅的各類企業或民辦非企業單位、社會團體等單位就業且簽訂1年及以上期限勞動合同,或在寧自主創業,繳納企業職工社會保險。

60.取得全日制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且獲得相應學位的國內高校畢業生或在國(境)外高校全日制學習並取得學士學位、學歷(學歷、學位須經國家教育主管部門認證通過)的留學回國人員(不含在職進修人員)(年齡應在25周歲以下),畢業2年內在我市納稅的各類企業或民辦非企業單位、社會團體等單位就業且簽訂1年及以上期限勞動合同,或在寧自主創業,繳納企業職工社會保險。

61.初、中級專業技術資格獲得者;經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職業技能鑒定取得技師、高級工職業資格證書的各類人才(其中中級專業技術資格、技師職業資格獲得者年齡應在30周歲以下,初級專業技術資格、高級工職業資格獲得者年齡應該25周歲以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6874

創歷年之最 廈門今年保障安居工程用地供應88公頃

據新華社報道,記者從廈門市國土資源與房產管理局獲悉,今年廈門將加大保障房供給力度,保障性安居工程用地供應量將達歷年之最,用地總面積達到88公頃,建築面積約281萬平方米,比去年增長超過90%。

據介紹,結合翔安新店、海滄馬鑾灣、同安祥平、集美巖內的4個地鐵社區建設,廈門新規劃配套建設約6.48萬套保障性住房,從今年起分期分批建設。保障房地鐵社區用地征收工作已在進行。

目前,廈門的保障性安居工程包括:保障性租賃房、公共租賃住房和保障性商品房。2006年至今,共竣工交付4.9萬多套。去年以來,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提速,僅今年在建和開工的項目將達到4萬套。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9354

兩會代表委員熱議如何更好解決群眾住房問題:讓廣大人民群眾安居宜居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8-03-11/1197979.html

王玉誌代表:應切實推進“租購同權”,持之以恒、穩步推進。

張少康委員:多主體供給,有利於抑制投機,讓住房回歸居住屬性。

莫天全委員:老百姓想租、敢租、敢住,租賃市場才能形成良性循環。

何平代表:房地產調控要更加註重差別化,實行“分類調控、因城施策”。

住有所居、安居宜居,是萬千家庭的共同心願。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加快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並舉的住房制度,讓廣大人民群眾早日實現安居宜居。代表委員們表示,這是我國住房制度改革和長效機制建設的明確方向,對於滿足市場多元化需求、解決中低收入群體住房困難問題、促進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CFP圖

多方發力,增加住房有效供給

“近年來,我國城鎮化率不斷提高,住房需求還在不斷擴大,要有效滿足這些需求,首先得在供給上下功夫。”山東省住建廳廳長王玉誌代表認為,盡管我國居民住房條件已經大幅改善,但努力的空間仍然很大。

“多主體供給,有利於抑制投機,讓住房回歸居住屬性。”廣東省住建廳廳長張少康委員認為,此舉將改變住房供應由房地產開發企業占絕對大頭的狀況,讓更多主體參與進來。房天下董事長莫天全委員表示,未來,住房供應將從單一的商品房向保障房、共有產權房、長租公寓等延展,建設主體也會覆蓋政府、企業、農村合作社等。

“多主體”不僅指向住房建設,也指向土地供應。在王玉誌看來,目前單一的政府供地渠道還不能滿足市場需求,需要通過深化土地制度改革逐步解決。除了政府供應以外,還應在企業、集體土地等方面進一步探索。

“多渠道保障,豐富了住房保障的實現形式,讓在城鎮穩定就業的外來務工人員、新就業大學生等,也有更多機會獲得更好的住房保障。”張少康表示。

四川省巴中市市長何平代表說:“下一步,我們將繼續強化政府保障職能,同時發揮好市場作用,充分發動社會資本參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

推進“兩個多”,尚存一些亟須破除的瓶頸。張少康認為,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頂層設計和實施細則有待明確;二是與各種住房供應模式相匹配的土地、稅收、金融等相關支持政策還需盡快完善。

租購並舉,發展壯大租賃市場

“提出‘租購並舉’,把租房和購房放到同等位置,體現了我國在解決住房問題上思路的全新轉變。”張少康認為,這一安排有望讓租房成為實現住有所居的一種重要形式。

租購並舉,重點在租,短板也在租。“目前,發達國家一般有1/3以上的人口通過租房解決居住問題,而在我國,這一比例還不到1/5。”莫天全認為,這一方面是由於置業習慣的差別,但更直接的原因在於發達國家的租房市場更為完善。

租購並舉的關鍵,就在於讓租賃市場發展壯大起來。代表委員們認為,要實現這一目標,應當綜合施策、多管齊下。

“要從優化存量和做好增量兩方面入手。”張少康認為,下一步,要大力推動城中村改造和老舊社區改造、完善各種公共服務配套,提高存量租賃住房品質;同時要通過在新增出讓用地中配建租賃住房、鼓勵企業持有和經營租賃住房等舉措,增加租賃住房供應。

張少康建議,進一步規範租賃市場秩序。一方面,要完善住房租賃領域相關法律法規,健全管理機制,完善相關標準。另一方面,要加快建設政府主導的住房租賃管理服務平臺,有效保障租賃雙方的合法權益。

此外,租房者的權利應得到更好保障。王玉誌建議,應切實推進“租購同權”,在戶籍、子女上學等基本公共服務方面,給予租房者同等待遇。“受現有教育資源有限等影響,實現這些目標不可能一蹴而就,但要持之以恒、穩步推進。”

“老百姓想租、敢租、敢住,租賃市場才能形成良性循環。”莫天全相信,無論租還是購,有了穩定渠道和制度保障,老百姓對未來就會有穩定預期,住房市場也就會更加穩定。

分類調控,促進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過去一年,在限購限貸等一系列調控政策的影響下,一線城市房價同比漲幅持續回落,熱點城市房價總體穩定,為促進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奠定了基礎。下一步,樓市調控還要註意哪些問題?

“調控最直接的目標是遏制房地產投機,但最終目的仍是保障住有所居,支持剛需人群的居住需求。”莫天全表示。

“當前形勢下,房地產調控要更加註重差別化,實行‘分類調控、因城施策’。”何平說,在金融方面,要根據各地房地產市場行情,實行差別化的住房信貸政策,加大信貸結構調整力度;在土地供應方面,要堅持分區域精準施策,優化土地供應結構,把控好規模、時序、布局;在財稅方面,要加大改革力度,調整房地產業發展定位,既重視其對經濟的拉動作用,又要防止經濟發展過度依賴房地產,從而讓住房回歸居住的本質屬性。

“對於去庫存工作,因地制宜、精準調控是未來一個時期的關鍵。”莫天全表示,目前我國三四線城市住房庫存呈現出分化態勢,一部分城市壓力依然很大,需要有條不紊地去庫存;還有一部分城市已經告別了庫存積壓,轉而面臨房價上漲的壓力,需要有效調控、及時化解風險。

(來源:人民日報 記者 劉誌強  張  文  李昌禹  吳  姍  王  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1396

西安多項政策鼓勵人才安居,購房補貼最高100萬元

近日,西安市房管局印發《西安市人才安居實施細則(試行)》,規範了人才安居的申請管理等細節,自2018年5月1日起實施。

此次出臺的細則對人才安居的申請審核、辦理程序、貨幣化補貼、實物配租等操作內容做出了詳細規定。內容包括,對取得資格的A類人才,租賃補貼標準為每月6500元;購房補貼標準為實際購房金額的50%,最高100萬元;政府配租人才公寓建築面積180平方米左右,5年內免收租金,在西安工作5年並取得戶籍,經市委人才辦認定,產權可贈予個人等。

全文:

西安市人才安居實施細則(試行)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深入實施人才優先發展戰略,有序開展人才安居申請管理工作,根據《西安市人才安居辦法》制定本細則。

第二條 本細則所稱貨幣化補貼包括購房補貼和租賃補貼。購房補貼是指政府和用人單位向符合條件的人才在本市購買商品住房時發放的補貼;租賃補貼是指政府和用人單位向符合條件的人才自行租房時發放的補貼。

第三條 本細則所稱實物配租是指對符合條件的人才提供人才安居房租住,租金根據不同層級人才確定,人才安居房包括政府人才公寓、人才公租房。用人單位自建人才安居房實施細則另行制定。

第四條 市住房保障管理部門是本市人才安居主管部門,統籌負責人才安居房籌集、管理及人才貨幣化補貼相關管理工作;市保障性住房管理中心(以下簡稱市保障中心)負責全市人才安居房資格審核、分配、後期運營管理等工作,負責人才貨幣化補貼的資格審核及資金核定、發放等工作。

第五條 人才安居貨幣化補貼資金,由財政和用人單位共同承擔,由用人單位統一發放。購房補貼由財政承擔50%,用人單位承擔50%。財政承擔部分,開發區自行負擔,城六區按現行財政體制負擔(市財政70%,區財政30%),其它7個區縣由市財政負擔。租賃補貼由市財政承擔80%,用人單位承擔20%。財政體制發生變化時,市縣分擔比例另行明確。

第六條 政府承擔的人才貨幣化補貼資金(包括區縣、開發區分擔部分),由市保障中心按照年度人才貨幣化補貼發放計劃(每年10月前確定),在每年預算編制時向市財政局申報預算,執行中根據人才安居補貼審核情況,由市財政全額保障,對各區縣及開發區應承擔部分,在年底財政決算時,按照市財政墊付情況結算回市財政。每年人才貨幣化補貼發放計劃應明確引進人才的隸屬區劃、人才分類等情況,每年人才貨幣化補貼發放情況應由市房管局會同市財政局印發各區縣及開發區。

第二章 申請審核

第七條 申請人才安居應同時符合下列條件:

(一)經市委人才辦認定的A、B、C類人才(可申請購房補貼、租賃補貼、政府人才公寓方式保障);經市人社局認定的D類人才(可申請政府人才公寓、人才公租房、租賃補貼方式保障)、E類人才(可申請人才公租房)。

(二)已與我市行政區域內的行政企事業單位簽訂勞動(聘用)合同,或持有我市範圍內營業執照。

(三)申請人、配偶及其未成年子女在我市無自有住房且5年內無住房登記信息和房屋交易記錄。

自有住房包括:本人及家庭成員的私有住房;本人及家庭成員承租的公有住房;本人及其家庭成員購買或安置的拆遷安置住房。

(四)未享受我市其他福利性住房。

第八條 申請人才安居應向用人單位提供以下資料:

(一)《西安市人才安居申請表》;

(二)市委人才辦、市人社局出具的人才認定材料;

(三)申請人及配偶、未成年子女身份證、戶口本(戶籍證明),港澳臺同胞以及外籍人士提供護照或其他合法身份證明;

(四)結婚證或婚姻證明;

(五)與用人單位簽訂的勞務(聘用)合同,屬創業人員的提供營業執照。

第九條 用人單位應向市保障中心提供以下資料:

(一)《西安市人才安居申報表》;

(二)用人單位營業執照

(三)法人身份證

(四)委托辦理人身份證明

(五)補貼發放的開戶銀行信息

第十條 人才安居按以下程序辦理:

(一)申請。申請人可登錄西安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網站(以下簡稱“市房管局官網”)下載《西安市人才安居申請表》,與相關證明材料一並提交用人單位審核。

(二)初審。用人單位受理申請材料後,對申請材料的真實性和完整性進行審核,並將通過初審的申請人情況在本單位公示5個工作日。公示無異議的,由用人單位向市保障中心申報。

用人單位申報時,應在市房管局官網下載並填寫《西安市人才安居申報表》,將本單位已通過初審並公示的申請人資料及用人單位所需提供資料一並上報至市保障中心。

(三)複審。市保障中心收到用人單位申報資料後,核查資料是否齊全,符合要求的提交聯審。對資料不齊全、不符合要求的,限期補正。

(四)聯審。市保障中心在7個工作日內,組織市稅務局、市民政局、工商局及不動產登記局等部門聯審。聯審結果每季度末向社會公示5個工作日。

(五)終審。市保障中心根據聯審結果及公示情況審定人才安居貨幣化保障資格,在3個工作日內向申請單位反饋《人才安居審核通知單》,告知審核結果,對未通過審核的予以退回並說明理由。

第三章 租賃補貼

第十一條 已取得租賃補貼資格的人才,應會同用人單位與市保障中心簽訂《西安市人才安居租賃補貼發放協議》,明確租賃補貼發放形式、金額、用人單位的相關責任等內容。財政補貼資金按季度發放,由市保障中心自協議簽訂的當月開始計算,當季度末發放至用人單位。

第十二條 人才安居租賃補貼標準為: A類人才6500元/月(財政承擔5200元/月,用人單位承擔1300元/月),最高補貼5年;B類人才5000元/月(財政承擔4000元/月,用人單位承擔1000元/月),最高補貼5年;C類人才3500元/月(財政承擔2800元/月,用人單位承擔700元/月),最高補貼5年;D類人才1000元/月(財政承擔800元/月,用人單位承擔200元/月),最高補貼3年。

第四章 購房補貼

第十三條 已取得購房補貼資格的人才,在2017年12月3日之後購買我市商品住房並簽訂正式購房合同的,由申請人會同用人單位與市保障中心簽訂《西安市人才安居購房補貼發放協議》,明確所購房源的具體信息、補貼發放形式及金額、上市交易限制、用人單位的協助管理責任等內容。財政補貼資金由市保障中心按年度核發,自《發放協議》簽訂時間的當季度末開始發放至用人單位,每年發放20%,5年內足額發放完畢。

第十四條 人才安居購房補貼標準為:實際購房金額的50%,其中,A類人才最高補貼100萬元(財政最高承擔50萬元),B類人才最高補貼70萬元(財政最高承擔35萬元),C類人才最高補貼40萬元(財政最高承擔20萬元)。

第十五條 人才安居購房補貼發放期間內,人才不能以買賣、贈與等方式處置補貼協議中所約定房屋,確因特殊原因需轉移所有權的,應由本人會同用人單位向市保障中心提出申請,經市保障中心認定,按服務年限的比例退還購房補貼後,方可辦理該套住房所有權轉移手續。

購房補貼僅面向人才在我市購買的首套住房發放。已享受購房補貼的人才可在我市通過購買、繼承等方式獲得其他房屋,但不再重複發放補貼資金。

第十六條 已享受租賃補貼的A、B、C類人才,在我市購買商品住房時,應會同用人單位向市保障中心提出申請,經審核後,重新簽訂《西安市人才安居購房補貼發放協議》扣減已發放補貼資金,並停止發放租賃補貼。

已享受租賃補貼的D類人才,在我市購買商品住房後,自簽訂購房合同的當月,停止發放租賃補貼。

第五章 實物配租

第十七條 政府人才公寓在達到分配入住條件後,由市保障中心在市房管局官網發布房源信息,已取得實物配租資格的A、B、C類人才,可按照人才層級及審批先後順序在市房管局官網自主預約所需房源;已取得實物配租資格的D類人才,可在規定時間內登陸市房管局官網報名,由市保障中心組織相關部門公開搖號。房源確定後,人才應與市保障中心簽訂《西安市人才安居實物配租協議》,明確配租房屋信息、租金等內容。

第十八條 人才公租房在達到分配入住條件後,由市保障中心在市房管局官網發布房源信息,已取得實物配租資格的E類及以上人才,可在規定時間內登陸市房管局官網報名,由市保障中心組織相關部門公開搖號。未搖中的人才進入輪候,輪候期2年,輪候期內予以優先搖號。搖中的人才應與市保障中心簽訂《西安市人才安居實物配租協議》,明確配租房屋信息、租金等內容。

第十九條 政府人才公寓配租標準為:A類建築面積180平方米左右,5年內免收租金,在本市工作5年並取得本市戶籍,經市委人才辦認定,產權可贈與個人;B類建築面積150平方米左右,5年內免收租金;C類建築面積120平方米左右,5年內免收租金;D類建築面積90平方米左右,3年內按照同地段、同類型商品住房市場租金50%確定。

人才公租房建築面積為70平方米左右,租金按照同地段、同類型商品住房市場租金72%確定。

第六章 監督管理

第二十條 市保障中心負責對享受安居政策的各類人才的家庭情況、配租情況、補貼發放情況、住房變動情況進行年審;用人單位負責對本單位享受安居政策的各類人才的在職在崗和工作變動等情況進行審核,對離職或調動的及時上報市保障中心。

第二十一條 享受安居政策的人才存在下列情況之一的,停止發放補貼資金或退出實物配租:

(一)弄虛作假、違規申請或違反相關管理規定的;

(二)不再符合本辦法規定的申請條件,或被取消人才資格、收回人才認定書的;

(三)無正當理由,累計6個月以上未繳納租金或未實際居住的;

(四)擅自將人才安居房轉租、轉借或改變房屋用途、結構的。

(五)婚前夫妻雙方均以個人名義享受安居政策的,婚後停止標準較低的一方的安居保障;

(六)其他應停止發放補貼的情況。

第二十二條 人才在享受安居政策期間,婚姻、在崗等情況發生變動的,應會同用人單位主動進行申報。不再符合條件的,應退出實物配租房屋或終止人才安居貨幣化補貼。從不符合安居條件的時間起,享受實物配租的人才按照同地段、同類型商品住房市場租金計租,享受貨幣化補貼的退回已領取補貼。限期未足額繳納租金或退回補貼的,由用人單位先行墊支後,再由其向個人追回。

第二十三條 享受貨幣化補貼期間用人單位發生變更的,應由個人、變更後用人單位與市住房保障中心,重新簽訂補貼發放協議。

第二十四條 對存在弄虛作假、違規騙取人才安居資格或違反相關管理規定的個人,市保障中心可將其違規行為在有關媒體曝光,納入個人征信系統,同時按相關法律和規定嚴肅處理。

第二十五條 用人單位未如實提供申請人員相關證明,拒不配合相關部門資格審核及管理工作,或未及時、足額發放補貼資金的,市保障中心可將其違規行為在有關媒體曝光,納入企業征信系統,同時通報企業上級主管部門按有關規定嚴肅處理,情節嚴重的追究法律責任。

第二十六條 人才安居工作管理人員在資格審核、監督管理中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的,依法追究其行政責任,涉嫌犯罪的移交司法機關處理。

第七章 附則

第二十七條 本辦法適用於我市各區縣、開發區,西鹹新區參照執行。

第二十八條 本辦法自2018年5月1日起實施。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4464

鏗鏘集: 等待安居的日子

1 : GS(14)@2011-05-23 22:53:51

http://programme.rthk.hk/rthk/tv/programme.php?name=tv/hkcc&d=2011-05-23&p=858&e=&m=episode


等待安居的日子
近年,單身八十後申請公屋的人數急升,比去年升近四成。有人批評他們是預支房屋福利,但面對香港樓市成為全國房地產炒賣市場,樓價和租金屢創新高,年青人認為自己並無其他選擇。事實上,申請公屋的非長者單身人士要面對計分制和每年配屋不多於二千個單位的限制,輪候時間動輒以十年計。

現時公屋輪候冊上仍有八萬多家庭,不少仍未能在三年內上樓,還有龐大的非長者單身人士申請,公屋興建量卻只及十年前一半。

公屋求過於供,年輕人為了追求獨立生活或改善住屋環境而申請公屋,究竟是否有迫切需要?

編導﹕徐岱靈
2 : passport(1491)@2011-05-24 04:15:11

Um…点解年青人咁想獨立搬出黎呢???
3 : GS(14)@2011-05-24 21:28:22

要自由
4 : xxxlionxxx(10419)@2011-05-25 19:39:31

你想阿媽阿爸睇住聽住你同條女鬼混?? 哈哈哈
正常既年青人,點會無衝動!
5 : GS(14)@2011-05-25 21:04:21

4樓提及
你想阿媽阿爸睇住聽住你同條女鬼混?? 哈哈哈
正常既年青人,點會無衝動!

咁你可以唔識女仔的

又有奇招
http://www.hket.com/eti/article/ ... 3d1f931a917d-480801
Case 1:唔做正職
「當年已覺私樓太貴,無信心買,惟有申請公屋,就算抽到不好的單位,自住不成,也可享有綠表資格,買平居屋!」於07年20歲等待入大學時,已申請公屋的阿宏(化名),為了符合申請資格,去年中大學畢業至今,仍未找過全職工,且獲家人支持。

Case 2:父母之命
現正就讀某大學新聞系3年級的大學生Man,被父親認定未來薪酬不高,勸他申請公屋,以助日後生活;他遂乖乖聽命,前年開始申請公屋,因相信初畢業時,月入只有8,000餘元,不會超出入息上限的8,700元。

另一名就讀大學3年級的周同學,本不想申請公屋,盼留機會予有需要的人,但去年在家人強迫下始作出申請。他直言:「大學生申請公屋都幾悲哀,看不到未來!」雖然他不想申請公屋,但他日成功輪候,若然生活仍窮困,還是會入住。

Case 3:用老人過橋,賤
剛大學畢業的黃同學,早在就讀中七時,已成功申請公屋,皆因她願意與視力不佳、兼不相識的婆婆同住,結果很快獲得編配。
6 : xxxlionxxx(10419)@2011-05-25 21:21:26

咁識男仔囉...smiley
7 : GS(14)@2011-05-25 21:23:56

6樓提及
咁識男仔囉...smiley


仲衰
8 : xxxlionxxx(10419)@2011-05-25 21:26:48

變宅男....咁其實更加需要搬出去住
9 : GS(14)@2011-05-25 21:39:55

8樓提及
變宅男....咁其實更加需要搬出去住


點解呢?
10 : xxxlionxxx(10419)@2011-05-25 21:50:20

屋企人唔會日日叫宅男唔好做宅男咩? smiley
11 : GS(14)@2011-05-25 22:02:35

10樓提及
屋企人唔會日日叫宅男唔好做宅男咩? smiley


你賺到錢都唔會的
12 : xxxlionxxx(10419)@2011-05-25 22:04:40

咁賺到錢就搬出去啦,有無親密朋友都唔係一個問題。做人總要獨立...
13 : GS(14)@2011-05-25 22:07:23

12樓提及
咁賺到錢就搬出去啦,有無親密朋友都唔係一個問題。做人總要獨立...


唔通一世屈在家麼,其實都要搬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446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