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一張地圖 讓它鍍上台積電光環

2013-03-11  TCW
 
 

 

台積電概念股成為市場追逐半導體類股新指標,過去四個月,半導體設備商辛耘在興櫃股價已大漲逾一倍,被視為是下一檔「台積電概念股」。

去年,台積電營收占辛耘營收四一%,今年,台積電資本支出大增,過去靠半導體設備代理起家的辛耘,在半導體設備代理產業高峰已過下,今年將靠著布局十年的自製半導體設備業務與再生晶圓業務,要再度打上台積電的光環。

發跡:一人公司搶市奪佳能訂單,市占率百分百

辛耘去年前三季營收十六億元,和外商主流設備業者在台動輒百億元的銷售金額相比,規模在半導體設備業並不算大,但它成為台灣三大本土半導體設備代理商之一,關鍵就在辛耘董事長謝宏亮。

謝宏亮是竹科的傳奇人物,靠著代理半導體設備、投資半導體相關公司,為他賺得財富。他也是台灣知名的雕塑和油畫蒐藏家,清大校園裡的羅丹雕像,全世界只有二十五尊,就是他所捐贈的。

謝宏亮的發跡,就是看準了趨勢。三十四年前,他只是在電子儀器公司上班的小職員,但是,他做工研院生意的時候發現,半導體技術正在起飛,當時台灣剛派員去美國無線電公司(RCA)受訓不久,謝宏亮借了三十萬元,加上自己存的六萬元,就跨入半導體設備代理產業,比台積電成立還早八年。

他一創業就提著公事包,拜訪日本佳能(Canon)。他坦白告訴對方,「辛耘是一人公司,」他的準備打動了日本人,拿下半導體最重要黃光設備的代理權,「當年我們的市占率是百分之百。」謝宏亮說,早期聯電創業時,都跟辛耘買曝光設備,他手指上還留有一道長疤,這是他當年拆卸機器時留下的傷痕。

二○○三年,謝宏亮就開始投資自製設備,他和對手差異化的方法,是投資被稱為濕製程的晶圓表面處理技術,一投資,就花掉他十年時間和新台幣十億元。

轉型:手握獨門技術循技術地圖組虛擬研發團隊

如果把晶圓製造的過程比喻成洗照片,辛耘擁有的技術就是如何把沖洗出照片洗乾淨的技術,「這種濕製程應用範圍很廣,從太陽能、LED到半導體都用得到,」這是謝宏亮眼中的大機會,辛耘副總經理林克煌估計,半導體製程中,約有一成五都屬於濕製程,「越先進的製程,對潔淨度的要求越高,濕製程角色越重要。」這個技術有多難?一座清洗設備就像一座全自動化的小工廠,一批晶圓擺進去,必須在二十到三十分鐘內就能自動完成幾十道工序。技術牽涉化學、自動控制、精密機械、軟體等十個不同領域,「以前做服務,我們只懂得片斷的知識,現在,你卻必須全部自己串起來,」林克煌說。

這個市場長期被美、日對手把持,目前半導體高階濕製程設備,日商DNS和東京威力市場科創才是主流,以東京威力為例,這家公司的資本額就比辛耘高出二十七倍,根據辛耘的財報,辛耘的研發經費一年只有七、八千萬元,怎麼有辦法挑戰對手?

「我們的核心能力,就是資源整合和通路經營的能力,」謝宏亮說,用白話文說,就是打群架的本事。

辛耘成功的關鍵,靠的是一張全台灣的技術資源地圖。做自製設備的前三年,他們盤點半導體清洗技術發現,有兩成技術是辛耘不會的非核心技術。他們拜訪全台灣的大學和研究單位,一間、一間研究室敲門,找到握有技術的專家,就幫教授買設備、做研究。

「台灣各領域其實有很多虛擬冠軍,只是沒人把他們整合在一起。」謝宏亮說,為了找出台灣這十項技術最頂尖人才,投資的冤枉錢超過兩千萬元。他們試過近百位博士級研究人員,最後過濾出掌握頂尖技術的六個團隊,辛耘提供資源,換到對方協助突破關鍵技術。

「我們是台灣唯一掌握半導體前後段濕製程技術的公司,」謝宏亮得意的說。今年,他們的設備正在3D IC封裝生產線上測試,如果通過,就有機會打入一年新台幣三百億元的先進封裝設備市場。

辛耘今年將完成的全譜式質譜儀,也是靠打群架的策略完成的。「質譜儀市場一年有四、五十億美元,全世界卻只有四到五家廠商能做,」談到商機,謝宏亮眼神閃爍光芒,「以前的質譜儀只能量小分子,我們是全世界第一家開發出可以量測細胞的全譜質譜儀的公司。」為了做出質譜儀,辛耘的員工頻頻拜訪中研院、清華、東華和工研院,把這些研究人員變成自己的虛擬研究團隊,才突破質譜儀技術瓶頸,這項產品短期營收貢獻有限,但十年內有機會成為辛耘營收成長引擎。

這次上市,是辛耘轉型的關鍵一步,他的日本對手,像東京威力,就成功從代理商轉型到製造商,謝宏亮坦言,辛耘也要走這條路,「上市,才能吸納更多人才,投資時也才容易募資,」謝宏亮說。半導體設備競爭日趨激烈,能否再創成長動能,今年能否切入先進封裝設備市場將是關鍵。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368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