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唐山大地震》:一部电影一座城

http://www.cb.com.cn/1634427/20100731/141289.html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996

大亚湾新城探访:一座距深圳70公里的“睡城”

http://epaper.nbd.com.cn/shtml/mrjjxw/20110121/2198120.shtml


每经记者 胡廷鸿 发自广东惠州
这里是中国南部的一大“睡城”。
这里被当地人称为“啥都不长,只长房子”的地方。白天,宽阔的大街上难见人影,两边是一片片崭新的住宅楼;夜幕降临,华灯无法初上,七成以上的空置率,让整个城市就像熟睡的婴儿。
这里是广东省惠州市大亚湾,一座占地20多平方公里的沿海新城在短短几年里拔地而起。距离深圳70多公里的大亚湾,一直是被看做是高房价压力下深圳人“异地置业”的首选之地——抑或是“炒”出来的“首选之地”。
大亚湾“空城”记
1月16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站在大亚湾经济开发区的中心街区,偶尔有几辆挂着粤B(深圳)牌照的车辆呼啸而过,留下身后阵阵尘土。宽阔的大街上难见一个人影,两边是一片片崭新的住宅楼。
“这还是周末,平时街上的行人更少。”街边的小商贩告诉记者。
大亚湾位于惠州东南部,1993年经国务院批准在这里成立了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相关资料称,开发区有中海油壳牌、和记黄埔、比亚迪等大公司入驻。除 此之外,就是开发商们宣传单中的描述:大亚湾三面环山,一面靠海,有大片红树林,海景风光优美……特别是距深圳市区仅70多公里,只需1小时左右车程就可 达到大亚湾。
在外地人看来,经过这么多年发展的大亚湾,应该会人流如织,非常热闹。然而眼前的景象却令记者惊诧不已:没有大型商场、医院和像样的学校,也没有出租车,只有开发区来往淡水镇的小型乡村公交车。
实际上,大亚湾的人口并不多。资料显示,整个大亚湾规划区现有约12.2万多人,其中常住人口7.2万,流动人口5万多人。
“金融风暴前,由于中海油的石化基地项目在这边,有很多人到大亚湾来,但风暴过后人就少了。”黄先生是澳头镇本地人,他说,现在常住大亚湾的人比以前少了近一半。
即便如此,随着深圳到惠州的沿海高速开通,拉近了大亚湾与深圳的距离。交通便利,房价相当于深圳市区的1/4~1/5,大亚湾近年来吸引了大量深圳市区居民前来购房。但购房的深圳人中,真正用于居住的却很少。
晚上8时许,夜幕降临,街边路灯亮起的时候,记者在大亚湾北城新区的高档住宅楼区看到,仅有屈指可数的几户人家里亮着灯,空旷的小区里偶尔有三两个住户出入,显得冷冷清清。远处,石化大道上路灯一直延伸,形成一条漂亮的光带,道路两旁却是一片黑暗,对比鲜明。
似乎人们早已入睡,但翠堤尚园小区门口的保安告诉记者,这些早已售出的住宅楼里大部分没有人居住,即便今天是周末。“平时在这里长住的人很少,不到20%。”他说。
而在旁边的康汇外商公寓、美林雅苑等小区,也鲜有人家开着灯。据记者了解,在大亚湾地区,一栋栋漂亮华丽的楼盘拔地而起,房价也一涨再涨。用当地人的话 来说,大亚湾什么都不长,只长房子。而且大部分房子都被深圳来的投资客买走了,但他们很少来住,住房空置率超过70%。
若不是车辆开过的呼啸声,置身其中,你会怀疑这就是一座 “沉睡”的城市。
被“套牢”的炒房客
每到周末,一辆辆挂着深圳粤B牌照的小车和看房大巴向大亚湾呼啸而来。“绝大部分车都是从深圳过来的,很多深圳人在大亚湾买房炒房。”路边以摩托车载客为生的老王说。在当地人眼里,粤B车牌就是深圳炒房客的形象化符号。
尽管在澳头镇中心城区很难见到人流,但街道两旁多如牛毛的楼盘销售广告色彩斑斓,不时钻进行人的眼睛,形成了这个城市一道特殊的风景。
“先生要看房吗?我们可以开车接你看房,买房还可入户。”走在街头,时不时有年轻帅气的小伙过来搭讪,递上一张色彩艳丽的楼盘宣传广告单。这仅仅是大亚湾街头随处可见的一幕。
记者了解到,在2010年深圳出台限购令以后,大部分投资客纷纷转战周边的惠州、东莞等地。而大亚湾由于环境优美,地理交通位置优越,成了不少深圳投资客眼中的炒楼“热土”。
“开盘不到一个月,800多套商品房就被抢购大半,现在只剩下100多套。”某楼盘的售楼工作人员以为记者也是深圳来的投资客,不停地向记者推销。
对于到大亚湾炒房的投资客来说,市场的逻辑很简单。“现在大亚湾房子便宜,买来放在那里,半年就会升值。”在一楼盘门口,来自深圳龙岗的投资客李先生对记者说道。
这些深圳投资客或自己驱车或组团前来,大有温州炒房团的气势。就在前几日,李先生的某位朋友就一口气在某楼盘买了5套商品房。
在深圳炒房客的推波助澜下,大亚湾的房价从几年前的均价2000多元一平方米涨到现在的5000多元,涨幅约一倍。
但另一个现实是,尽管预期升值潜力巨大,但“钱景”并非起初投资客们和开发商宣传的那样美好。
一些之前在大亚湾炒房的深圳人在网络上大倒苦水:“深圳关内的房很容易转让出手,关外难一些,而在大亚湾转手就实在太难了!”“没人气,后悔得要死,成 了死钱,想抛连个中介都找不到……”诸如此类的论坛留言,在网络上比比皆是,这与大肆鼓吹到大亚湾投资买房的言论形成了鲜明对比。
与深圳街头随处可见的房地产中介相比,大亚湾城区的房地产中介少得可怜。周末,记者在大亚湾街头看到的中介门店不到10家,且大多大门紧闭,不少还贴出 “有事外出,请电话联系”的告示。
对于深圳投资客来说,一买一卖,转手之后就能获利,但由于大亚湾二手房市场“有价无市”,结果可能就是被套牢。
家住福田区的汤小姐便是这样一位在大亚湾炒楼“被套”的炒房客。去年,汤小姐在大亚湾新天名城买房后,至今未能脱手。由于工作不便,汤小姐平时很少在那里居住,她的住房也就成了空房。现在想卖,根本无人问津。
而对大亚湾人来说,深圳投资客成了他们生活中的一部分,但大多数本地人却只能眼睁睁看着房价上涨。“现在大亚湾的房子都被深圳人买完了,房价也炒了上去,按照本地人1000多元钱的月工资,根本买不起房。”大亚湾本地人黄先生说道。
泡沫有多大?
公开数据显示,2010年1~4月份,大亚湾区新建住宅楼面积增长27.1%,竣工面积增长255%,商品房累计交易3406宗,交易面积28.7万平方米,增长137.8%。
随着房地产开发热潮兴起,大亚湾房地产成为了当地第三产业增长的领头羊。惠州政府网站公开的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第一季度,大亚湾区新房成交量增幅居惠州市首位,商品房销售面积占全市新房成交量的四分之一,而房屋价格增长了23.2%。
房地产俨然成了当地继石化、港口物流、渔业之后,又一支柱产业。包括万科、碧桂园、龙光、光耀、卓越、中海、合生、皇庭在内的地产商在大亚湾竞相跑马圈地。据不完全统计,仅仅是2010年大亚湾新开售楼盘超过20个。
站在大兴桥上,举目四望,房子、房子,满眼的房子,一栋栋新建和在建楼盘比比皆是。
据当地人老徐介绍称,北城从2008年就开始大规模地建楼了。“10年前,那里还只是几个村庄,现在都修成一栋栋连片的高楼。”老徐指着北城方向说,而为了建房,开发商将原本一座座的山头铲平。
对于当地的房地产热,老徐表示了他的担忧:“现在建这么多房,当地人无论如何也消化不掉。建房多,住的人却很少,就成了一座空城。”老徐认为,大亚湾房地产市场供应远远大于需求。
实际情况也确实如此。据中原地产惠州数据,2010年上半年大亚湾有超过50万平方米的新房货量供应,但大多都被深圳的炒房客买走。
而另一个热炒的结果就是,住房被炒房客买走,却不在此居住,导致大亚湾住房空置率上升,城市空城现象出现。据记者了解,大亚湾空置率一度超过70%,甚至更高。
对此,深圳戴欣明营销策略机构董事长戴欣明认为,“从当地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来看,大亚湾肯定存在泡沫。”
实际上,在大亚湾的发展史上,就曾有过房地产开发热潮。上世纪90年代,有一句口号很响亮,叫做“80年代看深圳,90年代看惠州”。当时的大亚湾经济 开发区刚刚成立不久,就成为众多投资客炒楼炒地的热土。由于当初已规划的项目迟迟不落户,在大肆炒作之后,大部分房地产公司纷纷退出,给惠州市留下近百栋 烂尾楼。
大亚湾则是惠州烂尾楼最为集中的地方。“新天地大厦在(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修建了,但直到2006年才开始重新装修。”市民老王 指着中心城区正在装修外墙并已开盘售楼的新天地大厦称。而就在马路对面,是一块杂草丛生的荒地,据老王称,这就是当时炒地留下的,现今成为那个时代泡沫的 见证。
事实上,大亚湾外来人口多,流动人口比率大。对此,一些分析观点也认为,在滞后的城市建设和配套之下,动辄四五千的房价,实际上已经高 估了。同时,由于本地人口太少,住房严重供大于求,对于投资来说,房地产泡沫破灭的风险也越来越大。不过,在戴欣明看来,当地房地产泡沫还远未到破灭的时 候,在投资客的持续炒作推动下,未来大亚湾房价还可能继续上涨,泡沫也会继续吹大。
大亚湾仍在“沉睡”,泡沫也在慢慢积聚,最终的泡沫如何结局,不得而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588

又一座被包裝的礦?

 http://big5.ifeng.com/gate/big5/finance.ifeng.com/roll/20101222/3096843.shtml

寒冬歲末,賢成集團董事長黃賢優的心裏卻是春意盎然。既得隴,復望蜀,此時更貼近於他的心境。

 

11月29日,ST賢成[8.75 2.58%](600381.SH)成功復牌,其久違的“公司非公開發行股份購買資產暨關聯交易的重大資產重組事項”終獲證監會有條件通過。

而另一邊廂,與ST賢成同為賢成集團旗下的兄弟公司——四川江油金時達石業有限公司(下稱“金時達石業”)此時正在做赴港上市的準備工作,金時達實業的實際控制人為黃選優,即賢成集團董事長黃賢優的兄弟。

據知情人士透露,該公司已並聘請花旗投行作為保薦人,明年初將向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計劃明年登陸香港主板。

12月17日,該公司所在地江油市經濟商務局有關人士向記者證實,“金時達石業已在10月16日完成了上市路演宣傳拍攝工作,有可能成為江油首家上市的民營企業。”

然而根據記者調查,這家即將赴港上市的金時達石業,其對外宣稱主要從事“大理石礦”的開採及相關產品的開發,但目前其主要產品卻並非大理石,而是一種類似大理石的石灰岩。而另外,該公司的主營業務進展,所屬核心礦山的品種及儲量情況,也存在諸多疑問。

“大理石礦”上市躁動

12月7日,二十四節氣的大雪,江油卻是陽光明媚。上午11時許,江油香水鄉鎮江村的進村方向,排起了長長的車隊,一輛輛滿載礦石的貨車,緩緩地從村裏駛出,帶起一陣陣沙塵。

“現在來這裡開礦的大公司多了,為了方便運輸,村里正在修路,只能單向行駛,每天都要堵一陣。”經營小車客運生意的白興茂,蹲在村口,看不出絲毫的焦急。

鎮江村境內的張家壩,是北川和江油交界的地方,米黃色系的石灰岩礦儲量最為豐富,金時達石業的礦山即位於此。

中國建築[3.65 0.83%]材料工業地質勘查中心四川總隊劉奇川介紹,張家壩米黃色飾面石灰岩是一種建築飾面石材和大型工藝石雕材料,“具有天然米黃色調”。

而根據賢成集團官網公開資料顯示,金時達石業成立於2005年9月,註冊資本1000萬元。2007年8月1日,廣州久成礦業有限公司成為其控股股東,目前佔股約85%。記者從廣州市工商局查詢得知,廣州久成礦業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為黃選優,與ST賢成的實際控制人黃賢優為兄弟關係。

據記者了解,金時達石業落戶江油,至今已有5年,不過卻從今年9月才開始正式投產。“項目全面建成後,將可年產荒料15萬立方米,板材生產能力達到300萬平方米的規模。”金時達石業銷售總監熊文俊說。

儘管投產才剛開始,但金時達石業欲在香港上市的消息已不脛而走。“張家壩的礦山有很多,來投資的公司也多,屬金時達最有實力,聽說要到香港去上市了。”金時達石業礦區的一位工人說。另有江油市經濟商務局相關人士則證實,該公司已拍攝完成上市宣傳片。

不過對此熊文俊則表示,“沒有聽說,不清楚上市的消息”。

而在上市傳言背後,記者調查發現,金時達石業對外宣傳的主要產品“大理石”與實際產品有很大差距。

在各種對外宣傳材料中,記者注意到,該公司所屬的以盛產米黃石灰岩礦的張家壩礦山一直宣稱的是“大理石礦”,從事的主營業務也是大理石礦的開採及相關產品的開發、銷售。倘若如此,米黃色飾面石灰岩是否就等於“大理石礦”,又能否賣出大理石的價格呢?

據雲南地礦資源股份有限公司總經濟師馬百壯向記者介紹,按地質成因,岩石分為火成岩、沉積岩和變質岩三種。其中,石灰岩屬於沉積岩,大理石則是變質岩。

今年9月,中國石材協會和國家建築材料工業石材品質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共同研究確定了60個名優特石材品種。金時達的“金石米黃”品種儘管榜上有名,但對其品種特徵的描述仍是“米黃色細晶灰岩,可與米黃類大理石媲美”。

顯然,作為江油地區大量出產的這種米黃石材,這並不是受眾一般認識上的大理石。

“飾面石材分為花崗石和大理石兩類,因為大理石名氣要大些,所以,有些用做建築飾面的普通石材,很多人乾脆就說成是大理石,這樣好銷售價格也高。”一個在四川當地做了十多年石材生意的福建老闆向記者承認。他兩年前也曾深入張家壩探尋大理石,結果無功而返,“品種並非地方政府宣傳的那麼好,更重要原因是荒料成材率的比例太低”。

四川礦產資源儲量評審中心2010年9月26日為金時達石業出具的《四川省江油市張家壩飾面用石灰岩礦延深勘探地質報告》評審意見書(川評審【2010】229號)也明確指出,“經過延深勘探,礦山四層為飾面用石灰岩礦層”。

又一座被包裝的礦?

除了主要產品概念模糊之外,金時達石業的產品價格和開發儲量也存在諸多疑問。

據熊文俊透露,金時達石業明年將實現年產荒料4.5萬立方米,其擁有的張家壩礦儲量可開採110年。每1立方米荒料可加工成2公分標準的板材35-40平方米,“我們板材的定價是每平方米700-1500元”。

由此,若保守按照每平方米均價1100元計算,預期上市時金時達石業年營業額將高達17億元以上。

據記者了解,目前,中國同為米黃色系的大理石資源極為匱乏,主要依賴進口,近年隨著房地產市場發展,米黃大理石板材市場價格水漲船高。主要品種伊朗莎安娜米黃和西班牙米黃板材市場價格,已快速上漲至每平方米近2000元。

然而,對於金石達給出的市場行情,前述福建石材老闆卻表示價格過高。“現在市場上差不多品相的產品價格,也就在每平米200元左右。”

江油香水鄉的另一石材投資大戶——羌江石材,與金時達石業的礦山相鄰。“我們公司生產的品種,基本可以達到進口大理石的水準,但在價格上與進口產品相比,還有很大差距,每平米能賣到500元左右。”羌江石材的一位銷售經理說。

此外,與同行對比,金時達石業所擁有的礦山儲量也令人迷惑。

來自江油經濟商務局的材料顯示,該公司目前礦區面積0.495平方公里,礦石儲量為4500萬噸。但值得注意的是,所屬同一礦區的羌江石材,儘管擁有6座礦山,礦區面積達1平方公里,是金時達的一倍,但其礦石儲量卻僅有5000萬噸。

另外,金時達石業還面臨著周邊缺乏產業配套的挑戰。“當採礦的基建平臺逐漸完善後,我們會在礦區附近建板材生產線,但現在生產的荒料都要運到天津和福建進行代加工。”熊文俊說。

目前金時達石業剛完成第一個生產平臺的搭建。據現場工人透露,“現在每天只生產50-60立方米荒料”,與其計劃的15萬立方米的年產量,顯然還相去甚遠。

但金時達石業的上市進程已緊鑼密鼓。知情人稱,目前公司已由花旗擔任保薦人,進行上市前的準備。不過花旗環球銀行部中國聯席主席錢于君對本報記者表示,他們不能確認這樣的消息。而此前的今年5月,因高管涉嫌詐騙和礦山儲量遭到質疑,同樣由花旗作為保薦人的河北天源礦業上市慘遭擱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944

又一座被包裝的礦?

 

 http://big5.ifeng.com/gate/big5/finance.ifeng.com/roll/20101222/3096843.shtml

寒冬歲末,賢成集團董事長黃賢優的心裡卻是春意盎然。既得隴,復望蜀,此時更貼近於他的心境。

 

11月29日,ST賢成[8.75 2.58%](600381.SH)成功復牌,其久違的「公司非公開發行股份購買資產暨關聯交易的重大資產重組事項」終獲證監會有條件通過。

而另一邊廂,與ST賢成同為賢成集團旗下的兄弟公司——四川江油金時達石業有限公司(下稱「金時達石業」)此時正在做赴港上市的準備工作,金時達實業的實際控制人為黃選優,即賢成集團董事長黃賢優的兄弟。

據知情人士透露,該公司已並聘請花旗投行作為保薦人,明年初將向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計劃明年登陸香港主板。

12月17日,該公司所在地江油市經濟商務局有關人士向記者證實,「金時達石業已在10月16日完成了上市路演宣傳拍攝工作,有可能成為江油首家上市的民營企業。」

然而根據記者調查,這家即將赴港上市的金時達石業,其對外宣稱主要從事「大理石礦」的開採及相關產品的開發,但目前其主要產品卻並非大理石,而是一種類似大理石的石灰岩。而另外,該公司的主營業務進展,所屬核心礦山的品種及儲量情況,也存在諸多疑問。

「大理石礦」上市躁動

12月7日,二十四節氣的大雪,江油卻是陽光明媚。上午11時許,江油香水鄉鎮江村的進村方向,排起了長長的車隊,一輛輛滿載礦石的貨車,緩緩地從村裡駛出,帶起一陣陣沙塵。

「現在來這裡開礦的大公司多了,為了方便運輸,村裡正在修路,只能單向行駛,每天都要堵一陣。」經營小車客運生意的白興茂,蹲在村口,看不出絲毫的焦急。

鎮江村境內的張家壩,是北川和江油交界的地方,米黃色系的石灰岩礦儲量最為豐富,金時達石業的礦山即位於此。

中國建築[3.65 0.83%]材料工業地質勘查中心四川總隊劉奇川介紹,張家壩米黃色飾面石灰岩是一種建築飾面石材和大型工藝石雕材料,「具有天然米黃色調」。

而 根據賢成集團官網公開資料顯示,金時達石業成立於2005年9月,註冊資本1000萬元。2007年8月1日,廣州久成礦業有限公司成為其控股股東,目前 佔股約85%。記者從廣州市工商局查詢得知,廣州久成礦業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為黃選優,與ST賢成的實際控制人黃賢優為兄弟關係。

據記者瞭解,金時達石業落戶江油,至今已有5年,不過卻從今年9月才開始正式投產。「項目全面建成後,將可年產荒料15萬立方米,板材生產能力達到300萬平方米的規模。」金時達石業銷售總監熊文俊說。

儘管投產才剛開始,但金時達石業欲在香港上市的消息已不脛而走。「張家壩的礦山有很多,來投資的公司也多,屬金時達最有實力,聽說要到香港去上市了。」金時達石業礦區的一位工人說。另有江油市經濟商務局相關人士則證實,該公司已拍攝完成上市宣傳片。

不過對此熊文俊則表示,「沒有聽說,不清楚上市的消息」。

而在上市傳言背後,記者調查發現,金時達石業對外宣傳的主要產品「大理石」與實際產品有很大差距。

在各種對外宣傳材料中,記者注意到,該公司所屬的以盛產米黃石灰岩礦的張家壩礦山一直宣稱的是「大理石礦」,從事的主營業務也是大理石礦的開採及相關產品的開發、銷售。倘若如此,米黃色飾面石灰岩是否就等於「大理石礦」,又能否賣出大理石的價格呢?

據雲南地礦資源股份有限公司總經濟師馬百壯向記者介紹,按地質成因,岩石分為火成岩、沉積岩和變質岩三種。其中,石灰岩屬於沉積岩,大理石則是變質岩。

今年9月,中國石材協會和國家建築材料工業石材品質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共同研究確定了60個名優特石材品種。金時達的「金石米黃」品種儘管榜上有名,但對其品種特徵的描述仍是「米黃色細晶灰岩,可與米黃類大理石媲美」。

顯然,作為江油地區大量出產的這種米黃石材,這並不是受眾一般認識上的大理石。

「飾 面石材分為花崗石和大理石兩類,因為大理石名氣要大些,所以,有些用做建築飾面的普通石材,很多人乾脆就說成是大理石,這樣好銷售價格也高。」一個在四川 當地做了十多年石材生意的福建老闆向記者承認。他兩年前也曾深入張家壩探尋大理石,結果無功而返,「品種並非地方政府宣傳的那麼好,更重要原因是荒料成材 率的比例太低」。

四川礦產資源儲量評審中心2010年9月26日為金時達石業出具的《四川省江油市張家壩飾面用石灰岩礦延深勘探地質報告》評審意見書(川評審【2010】229號)也明確指出,「經過延深勘探,礦山四層為飾面用石灰岩礦層」。

又一座被包裝的礦?

除了主要產品概念模糊之外,金時達石業的產品價格和開發儲量也存在諸多疑問。

據熊文俊透露,金時達石業明年將實現年產荒料4.5萬立方米,其擁有的張家壩礦儲量可開採110年。每1立方米荒料可加工成2公分標準的板材35-40平方米,「我們板材的定價是每平方米700-1500元」。

由此,若保守按照每平方米均價1100元計算,預期上市時金時達石業年營業額將高達17億元以上。

據記者瞭解,目前,中國同為米黃色系的大理石資源極為匱乏,主要依賴進口,近年隨著房地產市場發展,米黃大理石板材市場價格水漲船高。主要品種伊朗莎安娜米黃和西班牙米黃板材市場價格,已快速上漲至每平方米近2000元。

然而,對於金石達給出的市場行情,前述福建石材老闆卻表示價格過高。「現在市場上差不多品相的產品價格,也就在每平米200元左右。」

江油香水鄉的另一石材投資大戶——羌江石材,與金時達石業的礦山相鄰。「我們公司生產的品種,基本可以達到進口大理石的水準,但在價格上與進口產品相比,還有很大差距,每平米能賣到500元左右。」羌江石材的一位銷售經理說。

此外,與同行對比,金時達石業所擁有的礦山儲量也令人迷惑。

來自江油經濟商務局的材料顯示,該公司目前礦區面積0.495平方公里,礦石儲量為4500萬噸。但值得注意的是,所屬同一礦區的羌江石材,儘管擁有6座礦山,礦區面積達1平方公里,是金時達的一倍,但其礦石儲量卻僅有5000萬噸。

另外,金時達石業還面臨著周邊缺乏產業配套的挑戰。「當採礦的基建平臺逐漸完善後,我們會在礦區附近建板材生產線,但現在生產的荒料都要運到天津和福建進行代加工。」熊文俊說。

目前金時達石業剛完成第一個生產平臺的搭建。據現場工人透露,「現在每天只生產50-60立方米荒料」,與其計劃的15萬立方米的年產量,顯然還相去甚遠。

但金時達石業的上市進程已緊鑼密鼓。知情人稱,目前公司已由花旗擔任保薦人,進行上市前的準備。不過花旗環球銀行部中國聯席主席錢於君對本報記者表示,他們不能確認這樣的消息。而此前的今年5月,因高管涉嫌詐騙和礦山儲量遭到質疑,同樣由花旗作為保薦人的河北天源礦業上市慘遭擱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105

農運會變奏曲 一座城市盛會季的發展熱潮

http://www.infzm.com/content/81414

編者按:2012年9月22日,第七屆全國農民運動會落幕。南方週末記者回溯南陽市籌辦此屆運動會的經過,盤點南陽市以農運會為契機推進城市整體發展的方略。塵埃落定之時,不難發現,農民以及農村,並不是盛會的全部;大型運動會的確是城市發展的催化劑。

僅2010年,南陽城建投入就高達34個億,相當於此前30年總和。

從最初的「六創一迎」到後來的「兩爭一迎」,「農村」以及「農民」,沒有成為本屆農運會的熱詞。

即便在省會城市,你也很難見到如此宏偉的建築群,在谷歌EARTH地圖上搜索河南南陽,才能俯瞰全貌——一座12層的主建築坐北朝南,懷抱一片寬闊的廣場,七座不同形狀的方形建築在左右排成兩列——圍繞整個建築群走上一圈,至少需要半小時。

該建築群通常被稱作第七屆全國農運會(下簡稱「農運會」)新聞中心,它的建築面積,甚至比2008年北京奧運會新聞中心還要大近三分之一。

從建築群北望,整個東北片都已脫胎換骨。

這裡是南陽,河南人口最多、面積最大的城市,正雄心勃勃地要成為豫、陝、鄂交界區域的中心。

「城市發展過程中總要有那麼幾件大事來助推,這幾乎是個規律。」南陽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陳光傑告訴南方週末記者。

「為辦會而辦會意義不大」

「申辦農運,不僅因為它關乎南陽農民身心健康和國家全民健身發展,也因為它對城市發展、建設是個有力推動。」

2012年9月22日,週六。持續一週的農運會即將在晚上落幕,南陽市體育場正上演賽事尾聲,何谷(化名)決定帶3歲的兒子來看看城市新地標。

「農運會挺好的,南陽整得乾淨多了,綠化也漂亮,拆遷的事,只要安置房能兌現,沒啥不好,」何谷說。

南陽的領導者們對農運會有著更長久的期盼,這期盼始於1994年。

曾任南陽市體育局局長的楊鳴哲對媒體回憶說,1994年,市區僅有一個體育場的南陽開始申辦第四屆農運會,希望在推進體育事業的同時「通過舉辦盛會爭得一些項目以推動南陽發展」,但落後的硬件設施使得南陽敗給四川綿陽。

隨後,南陽口頭匯報、申請了舉辦第五屆農運會,因為時間關係未能正式申辦,但這番籌劃為申辦第六屆農運會打下基礎。

競爭異乎尋常地激烈,對手泉州打出「僑鄉」牌,認為他們舉辦可促進海峽兩岸「三通」;另一對手山西晉中聘請大寨村黨總支書記郭鳳蓮等三人為「申農」 大使。南陽也不甘示弱,聘請作家二月河為大使對陣。楊鳴哲說,當得知經濟實力、硬件更強的泉州獲選時,她的眼淚「忍不住掉下來了」。

南陽仍未放棄。2008年3月,農業部、國家體育總局、中國農民體協聯合下文,終於同意第七屆農運會由河南省承辦、南陽市舉辦。

農運會是整個河南自新中國成立以來承辦的規格最高、規模最大的國家級綜合性體育賽事,從一開始就必然是一項光榮而艱巨的任務。

對南陽市而言,動力反而大過壓力。陳光傑接受南方週末記者採訪時表示,申辦農運,不僅因為它關乎南陽農民身心健康和國家全民健身發展,也因為它對城市發展、建設是個有力推動。

「從北京奧運到濟南全運,包括廣州亞運、深圳大運,城市發展過程中總要有那麼幾件大事來助推,這幾乎是個規律。南陽是個歷史文化名城,又是傳統農業 大市,在向新興工業大市、經濟強市轉變的過程中,必須通過這樣一些大事加速城市發展、改善城市功能、增強輻射帶動能力,」陳光傑說,「農運首先是種機遇, 通過農運籌備帶動城市發展,否則單純為辦會而辦會,意義不大。」

從創到爭

「很多事在常態情況下做可能有很多困難,但在農運這件事上,涉及城市改造,幹部、群眾的認識空前一致。」

事後看來,3年多的籌辦正是沿著這條預設的軌跡奔跑。

陳光傑透露,從籌辦之初,南陽就決定把農運會建設與南陽城市建設相結合,其中目標既包括體育場館等功能性建築,也包括大量的基礎設施建設和城市文明的塑造。

南陽為這場戰役設計的方針,最初名為「六創一迎」。所謂「六創」,即爭創國家生態園林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全國雙擁模範城市、國家環保模範城市、全國文明城市;所謂「一迎」,自然是指迎接農運會。

「六創」的目標涵蓋了城市化的多個方面,各式各樣城市化的舉措、硬件軟件建設都被納入這個巨大的框架。

《河南日報》2011年初報導:「接過農運會大旗後,南陽決定利用3至5年時間,投入上百億資金,開展『六創一迎』活動」——2009年開始,八十 餘項市政工程幾乎同時開工,僅2010年,南陽城建投入就高達34個億,相當於此前30年總和;10萬人行動,清理城市各種角落,454家養殖場、廢品收 購站搬出城區。

「辦農運,是民心的空前集聚,很多事在常態情況下做可能有很多困難,但在農運這件事上,涉及城市改造,幹部、群眾的認識空前一致。」陳光傑說。

戰役彷彿才剛開始。2011年3月,市領導宣佈,「今年是農運會籌備工作全面提速年、攻堅年、決勝年」,並明確指示市委、市政府目標辦,要加大農運會和「六創一迎」在整體工作中的目標權重,樹立農運會籌委會和「六創一迎」指揮部的權威。

3個月後,衝鋒號變調,南陽召開誓師大會,將「六創一迎」變為「兩爭一迎」,即爭做文明市民和爭創國家衛生城市。

陳光傑解釋說,文明城市在「六創」中是個標準比較高的載體,考慮到「六創」的很多要求相通,就做了這個調整,以便集中精力、抓住關鍵環節。

無論創還是爭,戰役遠未結束,身在其中者慢慢意識到,戰役正演變為一場戰爭,2012年上半年舉行的兩場「百日會戰」動員大會更是將戰爭推向高潮。市委書記李文慧強調,「百日會戰」是考察、識別、培養、鍛鍊幹部的100天。

兩難境地

「拆遷時間非常短,中國老百姓都是最淳樸、最知道感恩、最顧大局的老百姓。」

幾乎所有執行者都處在兩難的境地中。

一方面,「兩爭一迎」要求在短時間內掀起高潮,各項工作的時間均被壓縮,「各級各部門要倒排工期,做到日日有進度、月月有形象、季季有變化」,表現 不好的單位要被掛上黑旗;另一方面,南陽的經濟基礎相對薄弱,1100萬人口中有近千萬都是農民,加之網絡輿論壓力逐年增大,領導們又喊出了「節儉辦農 運」的口號,夾在當中的正是執行者。

「我們去深圳大運會考察過,實在不敢比,人家一個場館就能花十幾億,但農運會又是河南接下的最高規格賽事,所以說句客套話,『任務光榮又艱巨』。」擔任農運會籌委會場館建設部部長助理的顧凱笑說。

在這其中,拆遷無疑是頭等難題。承載了主體育場等建設項目的宛城區首當其衝。在2009年末的兩個月裡,他們要完成千餘戶的拆遷任務。每人補償40 平米安置房的標準未令所有人滿意,袁莊拆遷指揮部辦公室主任、區城建局局長李德森只能不斷奔走,2個月裡瘦了二十多斤、磨壞了3雙皮鞋。

「拆遷時間非常短,中國老百姓都是最淳樸、最知道感恩、最顧大局的老百姓。」顧凱說。

拆遷完成後,建設緊隨而上,執行者們再次面臨工期和資金的夾擊。

根據最初測算,農運會的資金需求約為65.94億元,這個數字還未涵蓋多項與農運相關的建設;而農運品牌又相當程度上限制了市場開發的可能。

南陽在籌措資金方面花了大力氣,籌集到了1.2億餘元捐贈資金和1.3億餘元贊助資金。然而,研究捐贈榜不難發現,南陽下轄的10縣、1市、2區幾 乎都出現在榜單中,最高的鄧州市政府捐贈150萬元,最低的內鄉縣政府捐贈60萬元,連南陽市高新區管委會也捐了30萬元;財政局、婦聯、交通局、紀委、 體育局等政府部門的幹部職工也都上了榜。

提速10年

體育場原選址地塊,在2012年7月,變成了商業地產開發用地。

持續的努力改變了南陽的面貌。

城市變得乾淨、斷頭路逐步消失、街道漸獲拓寬的同時,兩三年前的村莊也正一片片變成這樣的樓盤。直到今年,農運會的場館、基礎設施建設已近尾聲,但 拆遷並未停步。在宛城區委2012年初舉行的經濟工作會上,城鄉建設規劃局依舊表明,要積極服務農運會市政征遷工作;會上還傳出消息,要力爭實現建築房地 產企業總產值17億元、稅收7300萬元以上。

宛城區日前提供的信息顯示,3年內,僅該區就搬遷群眾1.2萬戶、5萬餘人,為農運會場館道路建設提供土地七千餘畝。

土地成為政府騰挪、周轉、統籌的工具之一。主體育場此前規劃在南陽市體育中心附近,組織領導、專家論證後,南陽市認定原有的263畝總用地過於侷促,將體育場挪到袁莊興建。今年7月,建業地產宣佈以3.12億元奪得4幅南陽地皮,其中就包括體育場原選址地塊。

誰都不能否認,3年的努力令原本背負「髒、亂、差」惡名的南陽改觀良多;陳助民覺得,在農運會推動下,城市面貌的變化提速了10年。

「南陽在發展過程中留下了很多歷史欠賬,農運會其實就是這樣一個還賬的契機」,陳光傑認為,回顧3年多前定下的總體目標,除了國家文明城市的稱號需經過驗收外,其他已經階段性地基本完成。

9月22日晚,白河上亮起燈光、射出噴泉,閉幕式在白河邊的體育中心隆重舉行,南陽為農運會付出的心血獲得高度評價,吉林省松原市在閉幕式上接過了農運會的大旗。

此前,網上有消息傳出,松原的農運會將不再舉辦,籌委會已解職、返回原單位,回帖裡疑惑者有之、失望者有之,也有人說,「希望消息是真的,這將是松原人一次喘息的機會。」

接旗無疑擊碎了這種傳言。據《吉林日報》報導,「體育場、綜合訓練館等『一場四館』建設和原有體育場館改造升級任務都已經下達到各相關部門和縣(區),新建場館規劃設計、土地徵用和招投標等工作正在有序推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8066

互聯網進入「大眾時代」, 有一座富礦叫做QQ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50177.html

隨著各個層次網民的增多以及縣域互聯網用戶的增加,中國互聯網開始由「互聯網精英」時代向「大眾時代」轉型:一、二線城市以外的互聯網用戶將成為中國互聯網用戶的絕對主流——至少從數量上。

QQ用戶的數量與活躍度激增就說明了這一點。相對「互聯網精英」喜歡新浪微博、人人網這樣由美國拷貝而來的社交網絡,大眾網民們更愛QQ、QQ空間、騰訊微博。

一個升(QQ、QQ空間、騰訊微博),一個降(新浪微博、人人網、開心網),其背後成因是中國互聯網主流人群的變遷。

富礦

當初,在「互聯網精英」時代,微博營銷造就了無數社交網絡營銷傳奇,以及眾多因此發家的千萬富翁。隨著中國互聯網「互聯網精英」時代的逝去,以前致富的方式不再可行,但中國互聯網的增速並沒有放緩、移動互聯網也在迅速崛起,只是,機會轉移了,轉移到了人數更多,以及互聯網消費能力更強的互聯網精英用戶之外的普通網民中。

據7月29日,淘寶發佈的《縣域網購發展報告》顯示,網購消費,縣域人均花費是高於一二線城市網民的,其實這一點並不奇怪:互聯網精英人群從來不是中國互聯網的主力消費人群,大眾網民才是,從以前的遊戲一直到現在的網購。

而現在這座「大眾互聯網」富礦,正蘊藏在騰訊的社交工具與社交平台之下,QQ、QQ空間、騰訊微博….. 以蘑菇街為例,借助QQ互聯的海量用戶導流,蘑菇街網站的流量和用戶增勢明顯,總體流量提高了23%,總用戶數提升了14%,其中通過QQ登錄帶來的網站新註冊用戶數提升了43%,手機端新註冊用戶數則提升了30%,蘑菇街認證空間粉絲數量躍升至422萬。由此可見,QQ的強關係鏈易形成好友口碑,這樣的富礦有著巨大的想像空間。

怎麼挖

對待這種互聯網富礦,作為網絡淘金者,應該抱有與之「發生關係」的決心。但是,我們應該有策略的,符合趨勢的挖,才能挖到更多的金礦,成為中國互聯網「大眾時代」的時代新土財主。

首先,用以前微博病毒傳播那一套在騰訊系的社交網絡內效果相對一般,因為使用騰訊社交工具的網民,並不習慣從這個平台上攝取大量新聞資訊,他們在這個平台是與朋友、同學、工作夥伴等強社交關係進行互動的,所以QQ打造的社交網絡相對封閉,也更加緊密,更具備私密性。

1

再次,我們應該在移動互聯網上挖礦,因為今年年底,中國智能手機用戶將突破5億,移動互聯網上的社交才是未來。以下是艾媒公佈的智能手機用戶增長規模,一直保持平均20%的增速。

我們應該善於利用QQ互聯這樣的騰訊開放平台,通過在網站或APP中植入代碼(有的高級分享功能需要獲取騰訊API),讓用戶在使用(或點贊)我們的APP和服務時,同時把信息自動進行社會化傳播,把應用和服務的信息傳導進入用戶的QQ、QQ空間、微博中。

由於QQ、QQ空間、騰訊微博等社交工具具有強社交關係的屬性,用戶之間的關聯影響巨大,數據統計顯示,APP在採用QQ互聯社會化分享功能後,平均用戶自然增長率接近8%。

1

在八億用戶中做社交長尾,應該是不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5046

太古坊會變成太古城嗎?──未來住宅供應的第一座大山 脫苦海

http://notcomment.com/wp/%E5%A4%AA%E5%8F%A4%E5%9D%8A%E6%9C%83%E8%AE%8A%E6%88%90%E5%A4%AA%E5%8F%A4%E5%9F%8E%E5%97%8E%EF%BC%9F%E2%94%80%E2%94%80%E6%9C%AA%E4%BE%86%E4%BD%8F%E5%AE%85%E4%BE%9B%E6%87%89%E7%9A%84%E7%AC%AC%E4%B8%80/

土地用途有其排斥性,同一幅土地用作工貿用途就不能同時用作住宅(雖然有很多人非法地棲身在舊工廠),把土地用途轉換,將會引發土地使用價值的爭逐。筆者就舉個例子:鰂魚涌沿岸原本是太古糖廠及船塢,隨著港島市區向東擴展,糖廠一帶轉為工業用途,船塢及宿舍則轉為住宅用途;彌後商業活動由中環灣仔再向東移,糖廠街一帶陸續又轉為商業大廈。

1963quarrybay

1963年華僑日報《香港年鑑》

假設政府將太古坊一帶由工貿用途轉為住宅,大家覺得太古集團會否把太古坊轉為太古城呢?雖然太古城呎價可以過萬,但要勞師動眾拆卸舊廈重建住宅,然後將單位一次過賣散,卻放棄長期穩定的租金收益,市場機制會為太古打算:一動不如一靜。所謂改變用途只是畫餅充飢。

地點在交通方便以及行業集聚的商貿區,如大角咀、觀塘、荔枝角、葵涌等,本身已具備一定的商業價值。經過多年的北上及回流,能夠留在香港運作企業,已能支付較高租金,要拆卸工廈「請」用戶們搬走,而將之改變為住宅就要超越現時的「地租」(economic rent)。

何況以現時政策,土地更改用途要補地價,地租再加地價再加建築及利息成本,他日落成後必定昂貴。稍近港鐵站的屯門地皮,現時是新地(0016)旗下載通(0062)的巴士廠,他日成事呎價亦必定創同區新高。而大角咀那唯一的蚊型地盤,呎價亦必直追形品.星寓。容易改變用途的市區工貿地一早被發展商、市建局甚至田生垂青,滄海遺珠又能有幾何?就算有又是否現時「上車難」人仕所能負擔呢?

20100925

其餘建議改為住宅用途的土地,往往是交通不便及社區欠佳之處,例如荃灣東、小瀝源、圓洲角等,現有用途的使用價值較低,重建成本亦較低。但到落成時又會有百彈齋主說位置墮角格調欠奉,比如爵悅庭、立坊、樂悠居被謔稱為「工廠三寶」,則隔鄰荃灣東是「工廠X寶」了!

一下子能有多幅工業用地改變用途,其實是側面顯示香港產業衰退,很多本來在港運作的企業已一去無歸。在屋多過戶廿多萬的情況下,將更多土地變為住宅,間接令其他產業要支付更高地租,同時就業機會亦將會收縮,此絕非香港之福。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5222

奢侈重慶:一座城市的時尚路線圖

http://www.infzm.com/content/95578

1997:李嘉誠的時尚教育

重慶職業經理人焦蓴薏今年66歲,父親曾是黃埔軍校的軍官,國民黨高級將領薛岳的手下。她在重慶出生長大,同學中80%都是這樣的家庭出身,有馮玉祥的孫子,國民革命軍陸軍上將楊森的孫女。同輩企業家中,還有盧作孚的孫子。

焦蓴薏從小是喝著咖啡長大的,她的印象裡,重慶燈火輝煌,母親常常穿著旗袍,帶著孩子們去當時上流人士出入的「沙利文」西餐廳吃西餐、「心心」咖啡廳喝咖啡。「文革」時期,重慶漸漸聞不到咖啡味,她偶爾去上海,看到有鐵罐的可可粉賣,就買幾罐回來給家人喝。

歷史上的重慶一直很「洋氣」。

1891年,重慶開埠,洋領事、洋行、掛洋旗的木船和輪船越來越多,洋貨輸入量也越來越大,直到辛亥革命爆發,外國在重慶設立的洋行、公司達到49家,進口貨值也逐年上升。盧作孚創辦的著名的民生輪船公司,一度承擔了長江上游70%以上的運輸業務,《中國近代航運史》中寫道,重慶航運業的發展,「意味著廣大遙遠的人口與西方製造商之間以及主宰揚子江下游千百萬人民及海口之間的自由而廉價的交通」,從而給重慶「商業帶來巨大的利益」。

焦蓴薏聞到「滿城咖啡香」的時期,是重慶著名的「陪都」時期。1940年,國民政府明令重慶成為陪都,它成為戰時的政治、經濟、軍事中心,各種西方的洋玩意彙集於此。國民黨在重慶成立驛運總管處,建立了以重慶為中心的水、陸、空立體交叉的全國運輸網絡,使得重慶成為長江上游的交通中心。與此同時,工業重心也從上海轉移到了重慶,帶來了重慶人口激增和商品經濟的繁榮。那段時期,重慶的大小公司、商店發展到近3萬家,銀行、錢莊多達162家。

1966年,焦蓴薏高中畢業,進入南充煉油廠工作,那時重慶是四川省轄下的一座普通城市,驕傲和光環逐漸褪去。

1993年,焦蓴薏46歲,在朋友力邀之下,她決定下海闖一闖。次年,重慶直轄,這座城市和焦蓴薏一樣,希望能與世界重新對話。

焦蓴薏「下海」後的第一份工作是一棟高級住宅樓的銷售,住宅樓位於重慶市區沿江的黃金地段。那時,一般住宅區的電表是1.5安培,焦蓴薏建議改用10至20安培的大功率電表,這是國外住宅區的用電標準;再建議將電梯採用日立純進口的電梯,最後老闆全部採納了她的意見。

「國際化是遲早的事情。」焦蓴薏告訴南方週末記者,她喜歡站在消費者立場上想問題, 「如果我買了這個房子,十年以後怎麼樣?」

重慶再度「國際化」是從李嘉誠開始的。 1997年,香港回歸,李嘉誠的和記黃埔地產在重慶政府的力邀之下,為剛剛直轄的西部重慶送去了一份大禮——在重慶最繁華的商業中心解放碑建成一座shopping mall,取名「大都會」。

shopping mall是超大型購物中心,不同於百貨商場,是購物、餐飲、休閒、娛樂一站式的,1950、1960年代開始在美國盛行。中國大陸大規模興建shopping mall是2000年之後的事,那時只有廣州天河城屬於這個概念,「大都會」的出現,當時在全國都是超前的,它至今仍是重慶的地標之一。

中國幾乎無人不知這個「全球華人首富」,由他興建的大都會,會產生大的品牌效應,大都會有意營造一種高端的購物環境,焦蓴薏回憶,當時大都會使用的空調是美國進口的,六台幹冷機組,「冷凍量超過了北京西客站。」重慶夏日酷熱,大都會門口的街上好像都冒著冷氣,許多人即使不購物,也喜歡坐在門口的台階上蹭冷氣降溫。最後,大都會只好將單門改成了雙重門,防止冷氣直接吹到商場外。

那一年,焦蓴薏成為「大都會」的客戶服務部經理。她記得當時被重慶人當成最大牌的是女裝品牌寶姿。後來是耐克、阿迪達斯這些運動品牌——李嘉誠從香港帶來了代理集合店「名店運動城」。焦蓴薏還要負責消費者的投訴,前天買的衣服就開線了;上個星期買的,鈕子怎麼就掉了。

重慶老百姓不認識某個品牌,但認識大都會,很容易覺得進入大都會的都是名牌。

1998年,真正的大牌開始進入大都會,其中最高端的是迪奧女裝。迪奧是一個重慶商業地產商通過代理的形式引進的,所謂的「代理」,就是在香港甚至海外,以買手身份,一次性購買一兩百萬的貨,回來再開一個店。此後,許多代理商如法炮製,阿瑪尼、華倫天奴男裝等品牌由此進入重慶市場。

新加坡駐渝商會會長吳適存也是被重慶政府請來的——作為輕軌車身包裝專家。2003年,重慶興建輕軌,想找專家對輕軌進行包裝。他到重慶的第一件事,就是給市政府上課:「輕軌車身怎麼包裝?不是說把外觀裝得漂漂亮亮就好了,而是要保護你的車身,使它經久耐用,就需要貼膜。」

貼不貼膜,政府內部爭議很大。那時,在中國建輕軌屬於前衛,為輕軌貼膜更是前衛。幾百斤膜全部從國外進口,造價比中國本土生產高30倍。經過一番複雜的爭論、申報、評估,最後,這些輕軌車身全部貼上了進口膜。重慶政府展現出來的對外資的開放態度,讓吳適存覺得這個內陸城市「很有希望」,他留了下來,在重慶一待就是十年。

吳適存告訴南方週末記者,跨國企業、國際品牌作為一種資本語言,可以輕鬆打破地方政府與地方政府、城市與城市之間的壁壘:「重慶的水源由武漢管,火車、鐵路問題由成都管,要解決水源、鐵路運輸問題,政府沒法處理,但外企有辦法。我們有投資武漢,打個電話給武漢外經貿委,讓他們幫忙解決水源問題,我們有遍佈全國的關係網。」

2005:必須搞定星巴克

2003年,焦蓴薏離開了大都會,加入了重慶本土地產商龍湖地產。龍湖老總吳亞軍希望在重慶江北區效仿大都會,打造又一個巨型時尚購物中心「北城天街」,焦蓴薏被任命為「北城天街」商業總監,負責品牌引進。

那一年,重慶不再只滿足於李嘉誠帶來的「香港模式」,街頭突然冒出了一些命名為「紐約·紐約」、「曼哈頓」的摩天大樓,充滿了對西方最直接的嚮往。

「紐約·紐約」是重慶本土地產商方明帶著相機到美國、日本、澳大利亞等國家商業中心考察一圈後,將「帝國大廈」搬回重慶的作品。「紐約·紐約的外形雖然酷似帝國大廈,但是也有自己的特色,比如塔尖就比帝國大廈要氣派得多。」 方明當時對媒體表示。

像中國大多數城市最初的發展路徑一樣,重慶在模式化地拷貝「國際化大都市」的標準,比如星巴克、哈根達斯和LV。

星巴克1999年在北京國貿開設了中國大陸第一家門店,正式進入中國,2005年在成都開設了西南地區第一家咖啡店,當時還沒有進軍重慶的計劃。

「一定要把它招進來。」焦蓴薏坐在一家純實木座椅的面包店裡告訴南方週末記者。這家面包店是她堅持招商進來,用進口麵粉,號稱每一種配料都是有機的,當天賣不完的,要麼扔掉,要麼送給有需要的人。這是現在的調調,而當年調調的符號,是星巴克。

「那個時候喝一杯星巴克咖啡很了不起,有一種炫耀的心理,我消費的是環境,星巴克在當時就是時尚的符號。」這是焦蓴薏對中國市場的理解,但星巴克的美國標準是「快餐咖啡」,寫字樓的白領上班前、中途休息時,來一杯咖啡,拿一個點心就走人。焦蓴薏用一年時間說服星巴克在北城天街開了店。「在中國,星巴克一定要做改變。」她認為這句話起了關鍵作用。

符合中國人「大都會」想像的另一個品牌是哈根達斯。焦蓴薏將哈根達斯中國區的負責人約到了剛開張的星巴克咖啡店裡談引進。潛台詞是:「你看,星巴克也來了,你們有什麼理由不來?」

最終,與星巴克比鄰而居,哈根達斯冰激凌店在重慶開了第一家。開業當天,哈根達斯店外排起了長龍,創造了單店、單日全國最高消費紀錄。

2006年,重慶大都會一層改裝成了名表城,要引入瑞士斯沃琪集團旗下的鐘錶品牌,斯沃琪集團最初對重慶人的消費能力沒有信心。名表城找焦蓴薏出主意。焦蓴薏直接將斯沃琪集團亞太區總裁帶去參觀了重慶的豪宅區,一大片聯排別墅,一看,全賣完了。很快,斯沃琪旗下高級手錶寶璣、寶珀、格拉蘇蒂在重慶落了地。

在她看來,重慶人有能力把「一棟別墅戴在手上」,但LV還是遲遲沒有進入重慶市場。

「高端奢侈品進入地方城市的方式,大部分是先由政府進行基礎設施建設,再由政府引進有能力做符合奢侈品要求的高端商業地產公司建造購物中心,只有這兩樣都匹配,奢侈品才會入駐。」商業地產全程服務機構睿意德的高級董事王玉珂告訴南方週末記者。

2009年前後,政府對於住宅地產進行宏觀調控,內地地產商意識到建造商業地產的重要性,真正轉向時,才發現自己滯後在哪裡。

「萬達已經是中國非常好的商業地產,在武漢漢江新開業的萬達廣場,號稱要做最高端的奢侈品,但開業出來的品牌最好的也只是MAXMARA。」王玉珂對南方週末記者分析,「萬達自己號稱是一個城市中心,但奢侈品不會去,奢侈品喜歡開在核心商圈。」

地理因素是限制西部城市升級的主要原因,其中最出名的例子便是蘭州。

蘭州目前仍沒有一家麥當勞,更別說奢侈品牌了。蘭州是一個沿黃河建設而成的狹長城市,兩面都是山,極大地阻礙了擴展城市的可能性,有限的土地被徵用後,地方政府無法通過擴張繼續引進更高級的地產資本。2011年,為了鼓勵資本來蘭州投資,政府決定在離市中心兩小時的區域建設蘭州新區,這個新區需要把大量的山丘炸成平地。蘭州政府把核心隊伍搬到一片荒蠻中,不方便回家,官員晚上就睡在辦公室裡。

當時的重慶面臨同樣的問題,它的中心地帶只有渝中區的解放碑,這塊中心地帶面積非常小,又被山包圍,很難擴張。要迅速擴張,這無疑需要投入巨大的財力與物力。

2008:換樹,換路,造「船」

對重慶的奢侈品消費市場來說,設置「兩江新區」具有標誌意義。

2009年2月,國務院發佈了關於推進重慶統籌城鄉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在這個意見裡,繼上海與天津之後,政府打算在重慶設置第三個國家級新區:「兩江新區」。新區佔地面積1200平方公里,包括了渝北、江北、北碚三個區。

這意味更多的土地被開發了出來。

為了吸引包括奢侈品在內的更多國際品牌、國際企業來重慶,2008年起,重慶開始聲勢浩大的「去本土化」建設。

一個例子是市樹黃桷樹被大量砍伐,換上了銀杏樹。

「換樹運動」與重慶政府當時提出的建設「森林城市」的計劃有關。「綠化城市需要提高樹種的檔次和質量」,高大挺拔、造型優美的銀杏代表著一種更為高級的城市形象。「換樹運動」被納入了重慶各區縣政府績效考核的指標之內,考核直接決定每個區縣的排名先後。

到2012年這四年時間,重慶共種植銀杏2276.75萬棵,一度導致銀杏價格上漲五到六倍。

「換樹」的同時還有「換路」。2010年5月起,重慶主城主幹道被統一調整為灰色調,路段換成了青灰色的透水磚,路沿則由水泥換成大理石。

「它們讓這座西部城市看起來就像是歐洲或者美國,秋天來了,銀杏樹葉變黃的時候,會非常美,政府希望重慶的景觀能更具國際化。」一位前重慶規劃局工作人員告訴南方週末記者。

「換樹」沒有帶來想像中大規模的美。重慶綠色志願者聯合會會長吳登明,接受媒體訪問時曾說:「由於運輸種植處理不當,潼南工業園區的銀杏樹幾乎死光,渝遂高速公路潼南段耗資上千萬元栽種的銀杏樹死了一半,銅梁雙江鎮栽的上千棵銀杏樹也死了一大半。」吳登明在沙坪壩三峽廣場組織了一場行為藝術,讓大學生纏上繃帶化裝成移栽進城病了的銀杏樹,反對「換樹」。

建築規模排名全國第二的重慶大劇院也在2008年破土動工。劇院選址在重慶江北區嘉陵江與長江交匯處的一塊約10萬平方米的三角形空地上,總投資近16億元。

招標時,德國設計師馮·格康以「一艘江上行駛的巨船」的概念打動了甲方。為了保持巨船的外形完整,不能在外牆打出面積過大的孔洞,同時特製了一部巨型電梯,運載演出設備的車輛先開到地下,通過巨型電梯把道具音響運上舞台,重慶大劇院一位工作人員說,「單這一項開支每次演出就要多花費1萬多元。外國設計師只有在中國才能實現這些宏偉的野心。」

外資顯然樂於看到重慶表面發生的這些變化。新加坡人王建南是新加坡航空公司旗下子公司駐重慶的航站經理,重慶「唱紅打黑」期間,他對大街上的警車印象深刻:「那些警車都是黑色的,跟美國的那種警車有點像。」在他看來,這代表著一種「安全感」,「國外的人來中國投資都有點擔心,

因為欺詐很多,城市形象做好了,對外資來講非常安心。」

2012年底,重慶批准的港資企業有2450個,佔投資第一位,其次是新加坡資本。這其中大部分都是房地產項目。跟隨這些外資商業地產一起進入的,則是政府期望已久的奢侈品牌。

南濱路是重慶南岸區著名的臨江景觀大道,有「小外灘」之稱。從2010年起,在這條全長8公里的濱江大道上,相繼落成了皇冠假日、喜來登、凱賓斯基等國際知名的五星級酒店,已經簽約的還包括悅榕莊、香港文華東方酒店、美國希爾頓集團、喜達屋集團,未來南濱路上會有約13家五星級酒店扎堆。

在這些星級酒店之間,散佈著美國哈雷摩托旗下的文化會所,江邊停放著法拉蒂這樣的頂級遊艇。政府還在積極與賓利、法拉利等洽談,希望他們將西南地區或者重慶市的經銷總部放在南濱路,並計劃籌建一個遊艇碼頭,碼頭設計成兩艘船,船是不移動的,遊艇就靠在船邊。

南岸區旅遊局局長周旭告訴南方週末記者,南岸區正在打造三條老街,米市街、慈云寺老街、彈子石老街。每條老街都竭力與「高端」掛鉤。在米市街,計劃讓一些奢侈品牌在那裡建立會所;彈子石老街則由香港置地和香港招商集團共同開發,他們引進兩個品牌,杜莎夫人蠟像館和海洋生物館。

「現在我們對國際品牌是飢不擇食。」南濱路管理委員會負責人告訴南方週末記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0406

怎樣用互聯網的方式改造一座長途汽車站

來源: http://new.iheima.com/detail/2014/0210/58475.html

互聯網思維再次來襲,這次改造的對象是汽車站。互聯網和汽車站,看似兩者遙不可及,但是他們之間沒有交匯點嗎?顯然不是,就春運為例,互聯網就能為長途汽車站解決很多實際問題。那麽,怎樣用互聯網的方式來改造一座長途汽車站呢?請看郭靜給i黑馬的投稿是如何分析的。春運帶來的人流量,如同洶湧的流水一樣開始散往各大城市,到處可見擁擠的人群,無論是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還是四五六線城市,甚至包括各大縣城,都出現了春運綜合癥。互聯網除了帶來娛樂屬性外,更大程度上解決了信息的流速問題,點對點的流速通過互聯網、移動互聯網得以快速流動。信息流速的提升,有利於縮減因信息不對等出現的高額成本。信息是平的互聯網的信息是平的,用戶在某商城進行購物、再通過支付工具進行支付、通過快遞公司收取快遞,整個購物行為是一條水平的線段。而汽車站的信息其實也是平的,用戶通過汽車站購票,購票以後按照車次、時間乘車,直至到達目的地。長途汽車站最根本的核心是為旅客提供運輸作用,即旅客通過長途汽車站達到旅客需要的目的地,這是一條主線,其他包括旅客購票、旅客坐車的車次、時間等都是分線。汽車站希望能以最快的速度讓旅客坐上車達到目的地,旅客希望能方便快捷的乘車達到目的地,兩者並不矛盾,但是為何還是會出現擁堵或者其他狀況呢?以蘄春長途汽車站為例,這是著名國學大師黃侃的故鄉,同時也是醫學家李時珍的故鄉。蘄春汽車站之所以會出現擁堵,主因是水平線段出現了斷裂。首先是用戶購票。用戶只能使用傳統的方式進行購票,雖然各個地方都開啟了專門的售票點,但是相對於一百多萬人口來說,遠遠不夠,購票方式單一,這是起點線段的問題。第二個線段的斷裂出現在車站和車輛信息上面。車站和到站車輛信息之間的信息是斷裂的,即XXX次汽車XXX到站這條信息,到站的具體時間點和車站之間出現了斷裂,車站無法知道XXX次汽車的到站時間,無法及時為用戶做出預告,造成了用戶的滯留問題,特別是容易出現時間混亂。(這個問題在一線城市出現的較少)第三個線段的斷裂出現在用戶和車站信息的對接上。官方的信息無法通過有效的手段進行傳播,用戶無法知道XXX車次是哪輛車,譬如車輛出現晚點狀況,用戶完全無法知道車輛晚點的信息,更別談知道車輛達到的大約時間。第四個信息的斷裂出現在終點線段上面。用戶對於車輛的地理位置信息,車輛大約達到時間、到達的具體地點,這些信息都是無。從用戶購票上車再到目的地這一整條線段,可以連成直線的,當前的汽車站的信息是斷裂的,有褶皺的,降低了信息的流速,出現大的擁堵也屬正常,不過這樣同樣會增加相應的成本,當然成本更多的是出現在用戶身上。汽車站要想和互聯網一樣,就必須將各個線段銜接起來,避免出現斷裂的線段,作為汽車站,信息出現方便的對流,是基本的用戶訴求,但這僅僅是一個汽車站嗎?網絡建設信息線段靠什麽把它連接在一起呢?互聯網環境、移動互聯網提供了良好的穿針引線的作用,移動互聯網為用戶和車站之間形成了很好的對接,當然車站和車輛之間也需要有相關的定位系統進行銜接。第一步是車輛和車站之間信息的銜接。XXX車次和XX點到站,甚至它出現在何地,大約何時達到目的地,車站都應該有全面信息的反饋,當出現迷路的時候,車站能及時根據定位系統進行位置指引。第二步是建議專屬的汽車站服務平臺。可以是網站,也可以是獨立APP,總之是能給用戶提供基礎乘坐服務的平臺,用戶通過智能手機即可查閱到相關信息,網站則可以提供PC訂票的方式。第三步是車站自身網絡環境的覆蓋。對整個汽車站進行無線網絡覆蓋,給用戶免費使用無線網絡的機會,當然為避免出現網絡寬帶流量因使用人數過多而導致網絡過慢,可以限制用戶加載網絡情況,如每個用戶使用的最大流量不能超過20KB/S,這樣用戶在等車的時候也能看看新聞、聊天幹啥的,解決用戶在等車中出現的焦慮、寂寞空虛冷等情緒。第四步是驗票方式(在一線城市幾乎都已經實現)。采用條形碼掃描的方式,以免人工一個個去檢驗的傳統方式,即浪費時間又容易造成秩序混亂,特別是因人工檢票出現的遺漏或者混亂問題,造成的時間成本完全被浪費。增值服務汽車站也存在增值服務麽?又不是當年的QQ,弄個七色鉆,就可以吊炸天。從現有的汽車站來看,增值服務有兩個方面,一個是傳統的增值服務,一個是新興待開發的增值服務。先說傳統的,圍繞汽車站建立的生態圈。曾經有段子說,在國外某地建了一個加油站,附近會是餐飲等各種不同的產業,在國內某地建了一個加油站,附近所有人都開始建立加油站。就拿蘄春汽車站來說,其傳統的增值服務目前主要有兩方面,一個是餐飲以及一樓的超市,第二是汽車站的廣告,我實在難以理解好好的一塊大LED屏,不接入汽車站的車次信息,居然放電視劇,即使是接入汽車站自身的廣告也行呀,蘄春汽車站這麽敗家,蘄春人民知道嗎?僅僅只有餐飲以及超市,只解決了基本的需求,另一個需求是,蘄春的特產,幾乎所有的車站都存在這一個專櫃,但在蘄春汽車站卻並沒有看到(可能是新建的緣故),比如蘄春的野生竹筍、季節性的板栗、原生態的桃子、李子等產品,以禮品的形成對流,從春運來看,人流主要向外流動,將蘄春內的產品對外銷售。第三個增值服務是廣告(註,這里指的是網絡廣告),當車站的免費無線網絡鋪開以後,用戶必須使用車站的無線網絡才可以,車站這個時候可以對無線網絡使用廣告的形式對外出售,一個點是,用戶連接無線網絡需要進入一個界面進行確認,該界面可以合理的投放部分廣告,另一個是和車站的APP或者網站進行廣告形式的捆綁,用戶查詢車次信息、使用車站的APP,車站的廣告都能適當合理的進行投放。這部分廣告營收既解決了鋪設無線網絡所產生的成本費用,又為汽車站增加了新的營收通道,對於廣告主來說,手機端的效果,也會更加精準,它讓廣告離用戶的眼睛更進一步。長途汽車站雖然人流量不穩定,而且用戶停留的時間短,但是它的人流量比較集中,特別是諸如春運以及平時的節假日,大量的人流量給予廣告主很好的條件。無論是傳統廣告還是互聯網,用戶的分散性都給廣告的投入增大了難度,人群很難像春運這樣集中,這是一個很好的信息傳輸通道。用最快的速度為用戶提供乘車信息,以解決用戶的滯留問題;以無線網絡為基本樞紐,擴大汽車站的服務信息;以內部的經濟通過人流量,對外輸送,這不僅是一個長途汽車站。文/郭靜 微信公眾號:郭靜的互聯網圈 相關公司: 數據來自 創業項目庫 作者:郭靜 | 編輯:ningyongwei | 責編:寧詠微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0835

昔日樣板,今朝墊底黑龍江,一座資源大省的艱難救贖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04084

大慶油田電力集團油田熱電廠。2014年,大慶油田出現多年來從未有過的增加值負增長,也給了黑龍江經濟致命一擊。 (CFP/圖)

中國版圖最北的黑土地上,計劃經濟最早於此發芽,又相對較晚轉向市場經濟,舊胎記深重難除。

中國重化工業的一路高歌,最先成就了黑龍江,近十年又讓內蒙古、陜西等能源產地迅速崛起;但隨著重化工業進入尾聲、產能過剩凸顯,黑龍江經濟率先撞墻。

能否上收社保教育等事權,給黑龍江等地方減輕負擔?能否下放財權,提高資源稅等地方稅種的比重?自救之外,黑龍江的出路,最終又指向了當前中國最重要的幾項經濟改革之一——財稅改革。

就在人們快要忘掉這塊位於中國東北角的黑土地時,2014年上半年,黑龍江重新回到聚光燈下。時移勢易,這一次,是因為它成為全國GDP增速最慢的省份,不到5%。

時間倒轉六十年,借著資源稟賦和“殖民政府”遺留的工業基礎,黑龍江曾經作為新中國經濟複蘇的“供給地”而大放異彩,誕生了大慶油田、北大倉這樣的全國樣板。GDP總量和增速在新中國成立之後最初的二十余年,始終位列前茅。

黑龍江經濟,到底怎麽了?

“歷史憎惡跳躍,大的變化和經濟革命都不是突然來臨的,它們必定是經過了周全的和長期的準備。”美國經濟史學家蘭德斯在《國富國窮》中的論斷,映照著黑龍江的歷史與現實。

中國重化工業的一路高歌,最先成就了黑龍江,近十年又讓內蒙古、陜西等能源產地迅速崛起;但隨著重化工業進入尾聲、產能過剩凸顯,黑龍江經濟率先撞墻。

政府開始行動。2012年推出促進工業經濟增長17條,2014年6月再次出臺穩增長的65條措施,計劃投資3000億元。

但這很可能是一場難言樂觀的自我救贖。在一位不願具名的省政府官員看來,一方面,黑龍江沒能在春風得意之時安排好未來的產業轉型;與此同時,大慶油田等重要央企的利潤沒有更多地留存在地方,也加劇了這座資源型大省的衰竭,“這就好比一頭奶牛,擠幹了奶,卻讓她自謀生路。”

中國版圖最北的黑土地上,計劃經濟最早在這里生根發芽,又相對較晚轉向市場經濟,計劃經濟的舊胎記深重難除。同樣作為老工業區,德國魯爾歷時三十年,引入市場經濟並成功轉型;而在黑龍江,多元、競爭、活躍、法治的市場經濟制度體系建設仍在緩慢前行。

率先撞墻

在過去的十年間,能源工業占到黑龍江規模以上工業比重的一半以上,增速均超過6.3%。但在2013年,這一數字降到0.1%。

2014年6月30日,被拖欠工資半年多的三十多名工人站在火車道口,集體討薪。這一幕發生在伊春市,涉事企業是當地最大的民營企業——西林鋼鐵,經濟總量在伊春市所占的比重接近40%,對當地的稅收貢獻超過60%。

2012年,西林鋼鐵虧損超過14億,平均每賣一噸鋼材虧損200元。到了2014年春節,建好不到半年的高爐被迫壓縮產能,即便如此,每個月還要虧損近1億元。最近,西林鋼鐵阿城分公司全面停產。

銀行看到了西鋼的風險,紛紛收回貸款。西林鋼鐵的一名高管透露,上半年,13家債權銀行收走了22億貸款。

能源產業的觸礁,更讓這座資源型大省時日漸艱。黑龍江的資源型產業比重相當大,13個地級市中,7個是資源型城市:油城大慶,林城伊春和大興安嶺,煤城雙鴨山、雞西、鶴崗、七臺河,產業結構高度同質化和單一。

2013年,黑龍江最大的煤礦企業龍煤集團整體虧損23.4億元。昔日輝煌的大慶油田也早已步入老油田之列,每采出100噸油液,只能產出6噸原油。產量從過去年產5000萬噸原油,下降到4000萬噸,預計未來的產量還會更少,到2020年可能剛剛過千萬噸。

“沒有油了,大慶怎麽辦?”比這更棘手的問題應該是,“沒有油了,黑龍江怎麽辦?”

大慶貢獻了黑龍江近三分之一的地區生產總值,還有近一半的工業增加值。黑龍江省財政廳曾經測算過,油價每桶波動一美元,就會影響大慶GDP14億元,財政收入3500多萬元,省級財政收入8000萬元左右。

黑龍江並非沒有意識到產業結構單一的隱憂。2006年的黑龍江省政府工作報告中就曾寫到,黑龍江省經濟面臨的突出問題是體制性和結構性的矛盾,經濟結構問題已嚴重影響經濟發展的速度和質量。

但這一年,黑龍江GDP仍以12%的速度增長著,中國經濟也邁進“10%時代”。2007年,黑龍江GDP增速的排名也是墊底,不過增速還不錯,維持在12%。

繁榮總是能讓人忘記憂愁,當中國經濟還在快車道上疾馳之時,這些結構性的病癥顯得不足掛齒。

2012年,中國GDP增速降到8%以下,“中速增長”的周期悄然來臨,增長速度換擋期、結構調整陣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疊加。隨著重化工業進入尾聲、產能過剩凸顯,黑龍江經濟終於率先撞墻。

在過去的十年間,能源工業占到黑龍江規模以上工業比重的一半以上,增速均超過6.3%。但在2013年,這一數字降到0.1%。2014年上半年,增加值已然成了負數。大慶油田,出現多年來從未有過的增加值負增長,也給了黑龍江經濟致命一擊。

哈爾濱北大六道街,大雪天賣煤的老年夫婦。全國平均10名在職人員供養3名退休人員,黑龍江則是10名供養7名。 (CFP/圖)

計劃的胎記

黑龍江進入計劃經濟體制的時間要比新中國成立還要早上十幾年。因為承載了國家很多指令性任務,產品大多被低價調撥,一直缺乏足夠的資金進行自我完善發展,形成良性循環。

不僅資源型產業的占比過大,長期以來,黑龍江還在原字號、輸出性、奉獻型的低端產業鏈條上徘徊,加工比重不足三分之一,深加工比重不足五分之一。相反,原材料所到之處,加工增值了數萬億元。

“二十粒大米不到幾厘錢,到外省加工成一個脆脆餅,賣回黑龍江就是一塊錢。”黑龍江省國資委的一名官員喜歡用這個比喻來說明黑龍江的這一經濟結構問題。

每天,從黑龍江運往省外的原糧能裝滿16個火車專列,還有原油10萬噸,木材3萬立方米。這恰好是計劃經濟一個重要特征——資源基本上按照行政指令進行分配。

因為承載了國家很多指令性任務,產品大多被低價調撥。前述不願具名的官員抱怨,黑龍江一直沒有足夠的資金進行自我完善發展,形成良性循環。

黑龍江已經在計劃經濟的道路上走得太遠,這也使得市場經濟轉軌的成本更高、過程更複雜。

黑龍江進入計劃經濟體制的時間要比新中國成立還要早上十幾年。日本人盯上了這片富饒地,挖出來的煤用以煉鋼,鋼鐵又制成槍炮。他們采取了一種叫作“統制經濟”的管理模式,與計劃經濟並無二致。

這也給黑龍江遺留下來別的省份難以超越的工業基礎。新中國成立的頭五年,全國56個大型工業項目,黑龍江一個省就占了22個。

1960年,數以萬計的石油工人和轉業官兵湧入“有月亮的地方”(薩爾圖,蒙古語,意為有月亮的地方,50年前大慶石油會戰的主戰場)。由此,黑龍江作為重工業基地的地位再也無法撼動,GDP一直排在前八位。

到了1980年,時代變了,以安徽小崗村的18位農民為首,全國開始推行家庭聯產承包。時任黑龍江第一書記楊易辰極力反對,他甚至在一次規格極高的會議上與支持這一政策的貴州省委第一書記吵得面紅耳赤。在楊看來,黑龍江是個大平原,土地連成片,更適合大型機械化,而不是包產到戶。

就在農業生產承包責任制在其他省份激起巨大改革熱情的時候,黑龍江沒有出現同樣的艷陽天,道理在於當時的黑龍江的農業已經是大農場的機械化生產,農民更接近於農業產業工人。

在黑龍江省政府參事曲偉看來,這是黑龍江民營經濟始終不夠發達的一個重要基因,“黑龍江的農村改革比全國滯後,個體經營主、鄉鎮企業沒有發展起來,缺少發展民營經濟的土壤”,年過六旬的他,研究黑龍江經濟的時間超過三十年。

央企雙刃劍

大慶油田的企業所得稅全部列為中央財政收入,黑龍江因此損失了近十分之一的財政收入。在黑龍江,像大慶油田這樣的央企,占到國有資產的八成以上。

不發達的民營經濟的另一面,是輝煌了幾十年的在地央企。大慶是黑龍江經濟的命脈,但地方也因中央拿走了絕大部分稅源而憤憤不平。

“十一五”期間,大慶油田年均實現利潤1000億元左右,應交所得稅約250億元。按稅法規定,央企所得稅留給地方的比重應在四成到五成之間,黑龍江省每年應分成100億元以上的稅收。

事實上,大慶油田的企業所得稅全部列為中央財政收入,黑龍江因此損失了近十分之一的財政收入。全國範圍內,只有黑龍江的大慶油田和山東的勝利油田實行這一特殊政策,這對沿海省份山東的影響沒有那麽大,對於黑龍江卻大大不同。

在黑龍江,像大慶油田這樣的央企,占到國有資產的八成以上。

2012年前三季度,中央項目投資出現負增長,2013年前三季度,中央項目有所回升,投資總額達到479.4億元。投資總額僅占全省固定資產投資總額的7.45%。

“這說明,央企拿走的多,回報黑龍江的少。”黑龍江省科顧委主任陳永昌說。

在黑龍江也有一個奇怪的現象,大慶油田開采出的原油要運往遼寧、山東進行加工,黑龍江原油產量占全國20%,但加工量卻只占全國3.6%。

黑龍江也曾爭取和新疆類似的差別化政策,支持自產原油就地加工。但央企有央企的考慮,是黑龍江無法掌控的。“黑龍江經濟活力不足,與央企占比過大有直接的關系。”黑龍江省國資委的人士稱。

在黑龍江經濟結構中,占有較高比例的重化工業屬於資金密集型行業,進入的壁壘高,新的所有制成分很難從產業內部獨立成長起來。而單一體制的慣性與畸重產業的結合,更限制了具有活力的市場經濟成分的成長和壯大。

2004年,一場有關國企改制的討論,意外地掀開了一場關於道路與方向的“第三次中國改革大爭論”。

黑龍江也開始全面推進以產權制度改革為核心的新一輪國企改革。“靚女先嫁,醜女陪嫁”是時任黑龍江省委書記的一句名言。

“省政府定的調子是,國資委把省內國有企業全賣出去,就算勝利了。外省做大做強國有企業的時候,黑龍江卻要把它們全賣了。”前述黑龍江省國資委人士回憶。

2011年末,全省98%以上的國有企業,完成改革,足足有3500多戶;國有參股、混合所有及國有全部退出了97%;國有經濟的比重從80%以上,瞬間降到了50%。

等到新一輪國企改革,黑龍江已經沒有國企可改。

“省領導想做更大規模的國企改革,把央企也納入其中,強調和央企如何聯合,如何配套。只能說,想法是好的。”上述國資委人士稱。

2014年上半年31省份GDP增速排行榜(單位:%) (李伯根/圖)

留不住人才

黑龍江省曾是新中國成立後移民數量最多、規模最大的省份。前30年凈遷入人口七百余萬,後30年開始凈遷出,達四百余萬人。2013年,黑龍江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不到兩萬元,只比青海略高。

即便如此,在計劃經濟胎記深重難除的黑龍江,幾十年下來沈澱下來的“企業辦社會”負擔依然遠遠高過全國其它地區。

黑龍江是養老壓力最大的省份,全國大約10名在職人員供養3名退休人員,而黑龍江約10名在職人員供養7名退休人員。

沈重的歷史人員負擔、“中速增長”的經濟新常態之下,在職人員的日子也不好過。自2013年年中,龍煤集團雙鴨山分公司就開始拖欠下屬各煤礦工資,停發各項生產、安全獎勵。工資按百分比發放,累計已拖欠近兩年,井下一線生產工人平均每個月工資不足2000元。

“一地衰敗的鐵西區過去了,國有企業改革的難關過去了,2000萬下崗工人的人生也都過去了。現在,只有很小很小的一點憂傷,留在一部叫做《鋼的琴》的小成本電影里。”

電影的主人公是幾乎快要被這個社會遺忘的人群。“他們沒有犯過任何錯誤,卻承擔了完全不可能承受的改革代價。”財經作家吳曉波寫道。他這篇影評的標題,叫做《中國工人階級的憂傷》。

56歲的劉華,已經在家待了十六年。在她四十歲的時候,劉華所在的齊齊哈爾市第一制粉廠幾經改制,打那之後劉沒能從單位拿到一分錢。那幾年,一起下崗的還有劉華的大妹和妹夫,大弟媳,二弟和弟媳。

從劉華的外婆那輩人算起,三代人親歷了黑龍江老工業基地的輝煌與衰敗。她時常感慨:“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

下崗後,劉的大妹和妹夫去了齊齊哈爾周邊的村里務農。多年來,兩口子一直住在10平方米的平房里,除了一臺14英寸黑白電視,幾乎沒有值錢的東西。

二弟則是到處打短工,換了不下三十個工作,沒過幾年,老婆也離家出走。母親的退休金成了二弟和兒子主要的生活來源。

母親和二弟一家住的平房還是抗日戰爭時期日本人遺留的馬棚。去年,這里被認定為棚改區要進行改造。眼看就要搬上樓房,但補交的三萬元的購房款,卻讓一家人捉襟見肘。

劉華一家正是這個城市最低收的一群人。2013年,黑龍江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不到兩萬元,不及發達地區的一半,僅高於青海,排名倒數第二。這一年,黑龍江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速度降到了2010年以來的最低值。

黑龍江省曾是新中國成立後移民數量最多、規模最大的省份。三十年後,黑龍江人口遷移和人口流動發生了很多令人意想不到的變化。“前30年為凈遷入,凈遷入人口七百余萬;後30年為凈遷出,凈遷出人口為四百余萬人。”黑龍江省社科院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

這種凈遷出情況恰巧始於改革開放,2010年戶籍登記數據顯示,2000年至2010年間,凈遷出的人數是前20年的2倍多,呈現出加速流出態勢。

最讓政府心驚的,是高端人才的流出。劉華女兒高中班級有60個人,最後只有不到10個人留在了黑龍江。劉華拿著勤苦攢下的40萬元,給女兒在廣州買了套房。

“一個人從成家到立業,至少要消費200萬,如果一年凈流出十萬人,就是2000億的消費被帶走了。”曲偉說。

黑龍江的人口紅利也在消失,“2011年總人口僅比上年增加0.6萬人,2012年總人口為零增長。人口出生率、自然增長率兩項指標均低於全國平均水平。”省人大常委會副秘書長、辦公廳主任孫啟文說。

2004-2014年黑龍江GDP增速對比 (李伯根/圖)

尋找出路

在老路不通之時,新路如何打通,成為黑龍江這個資源大省的大考。

這一年,中國最年輕的省長,46歲的陸昊過得並不輕松。

5月15日,陸昊主持召開會議,就龍煤集團當前遇到的困難、問題以及下一步改革發展措施進行專題研究,39天之後,黑龍江省政府辦公廳印發《黑龍江省促進經濟穩增長若幹措施》,明確提出江省政府多渠道安排30億元緩解龍煤集團流動資金困難,同時還將推進龍煤集團深化改革,支持雞西、雙鴨山、鶴崗、七臺河四煤城轉型發展。

被輸血的不止是龍煤。西鋼討薪事件發生後,無論是伊春市政府還是黑龍江省政府都在第一時間出手相救。討薪事件一周後,省政府組織召開了專題會議,各部門紛紛表態,省工信委、省發改委就許諾,協調省內重點工程同等條件下優先使用西鋼鋼材。

伊春市政府甚至讓西鋼列出需要司法保全的銀行賬戶清單,市、區兩級法院對指定賬戶資金進行封閉保全,為的就是不讓銀行再收貸。

另一方面,政府也在向銀行施壓,最終,由最大的貸款銀行建設銀行牽頭,組成銀團,為西鋼發放貸款。同時,市政府還承諾,由市財政拆借4000萬,以解燃眉之急。

只是,這筆資金最終沒能到賬。“市里把能用的辦法都用上了,但要給真金白銀,還真拿不出來。”西林鋼鐵的一名高管說。

以龍煤為例,一位黑龍江學者表示:“雖然依靠高煤價過了幾年不錯的日子,但龍煤集團許多‘根’上的問題沒有解決,因此也難以走出政府輸血、再輸血的怪圈。”

這一怪圈,對應著金融危機之後宏觀經濟的驟起驟落。四萬億政策出爐之後,各地重化工產能不退反進。2010年之後,四萬億政策宣告退出,留下過剩產能一片,地方債危局漸成。在結構調整見效緩慢的背景之下,地方政府不得不通過平臺公司借新還舊、輸血維持僵屍企業來飲鴆止渴。

在老路不通之時,新路如何打通,成為黑龍江這個資源大省的大考。陸昊身體力行,扮演招商引資大使,把黑龍江的綠色食品推介給香港的投資者。他們還在香港開了首家綠色食品旗艦店,未來還要開上100家。政府拿出八億補貼,其中兩億投在營銷渠道上。

年輕的省長跟省內的57家央企座談,爭取大項目落戶黑龍江。同時,也讓民營企業參與到央企的產業鏈中。他在今年6月舉行的“民企龍江行”投資說明會上表示,黑龍江的央企有很多技術水平極強,但是一個車間連一項技術都不去找合作,這樣不好。

為黑龍江把脈的還有中央,2014年,國家發改委等部門頻繁調研東北三省,開出國務院《關於近期支持東北振興若幹重大政策舉措意見》的35條藥方。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工作會議上強調,要重新為東北發展註入新動力。

這讓宋魁感覺到,黑龍江機遇要來了。宋是黑龍江當代中俄研究院院長。他每年都要給省里打報告,包括發展高端裝備制造業的意見,建立中俄航空航天產業園的建議,以及與俄羅斯合作建設石油化工跨境產業鏈的建議等等。

他還為大慶策劃了一個項目,與俄羅斯合資建設油氣石化產業鏈上下遊一體化項目,宋魁認為這可以為黑龍江省增加至少幾百億的GDP。

但是,也有學者擔心,中央在政策上能否“一碗水端平”。

“東三省一個政策,本身就不公平。”黑龍江省發改委的一位官員稱,遼寧的經濟體量是黑龍江的兩倍,政策來了,遼寧總會比黑龍江多得。況且遼寧有沿海經濟帶、沈陽經濟區、裝備制造振興的政策;內蒙古有能源開發的政策、少數民族政策以及西部大開發的政策;吉林也有延邊自治州;黑龍江卻沒有這些政策紅利。

資源稅率長期偏低,資源型央企利潤多數流向中央,是這一資源大省敢於大呼“不公平”的底氣。

在資源型大國俄羅斯,石油開采稅率為15%以上,並且是從價計征(以石油價格為基數);在中國,直到2010年,新疆才成為國內首個試點油氣資源稅從價計征政策的地區,稅率5%。

新疆因此每年可增收40億到50億的財政收入,資源稅一躍成為地方稅收的第二大稅種。政策的春風一年後才吹到黑龍江,相比新疆,至少少征了80億的石油資源稅。相比俄羅斯,這一數字更為驚人。

能否上收社保教育等事權,給黑龍江等地方減輕負擔?能否下放財權,提高資源稅等地方稅種的比重?自救之外,黑龍江的出路,最終又指向了當前中國最重要的幾項經濟改革之一——財稅改革。

應采訪對象要求,劉華為化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163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