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烏龜變身孫悟空 林百里 衝刺雲端

2010-11-04  TNM




筆記型電腦代工龍頭廣達,在鴻海殺入下,陷入毛利下滑困境。本刊調查,廣達董事長林百里另闢戰場,搶先同業布局雲端運算,今年起開始營收獲利,預計兆元營收中將占3成。大病初癒的林百里誓言:「5年內要成為全球一線雲端運算廠商。」

上週五(十月二十九日)廣達法說會,副董事長梁次震說:「今年非筆記型電腦(NB)營收占比約二六%,明年可望成長至三○%。」梁次震談笑風生的同時,廣達董事長林百里則在國外忙著搶單。

雲端商機 親督軍

本刊調查,林百里近日形色得意的告訴友人:「我都不敢接客戶電話,訂單都滿了。」他口中的「訂單」,不是老本業NB訂單,而是廣達非NB的新事業「雲端商機」。

為了搶占雲端商機,今年初,林百里大手一揮,進行組織調整,在既有的筆電代工以外,還新增3C事業群,成立六大事業部。林百里不但親自督軍,還向內部下達 「戰鬥目標」,他說:「今年雲端產品伺服器出貨達百萬台,每年要以二倍速度成長,五年內要成為全球一線雲端運算廠商。」

雲端,一直是林百里的「夢」。早在十年前,NB代工業正夯時,身為NB代工龍頭的林百里就說過:「帶這麼重的notebook是不對的,應該是把那個運算,丟到一個遠端的地方。」

究竟什麼是雲端?商機魅力何在?曾罹患肺腺癌的林百里解釋:「就像我們到醫院看病,以後透過雲端,我們可以在任何一家醫院,取得病歷資料,不像現在,換個醫院,還要回原來醫院調病歷;還有像iPhone,其實就是一個小cloud的觀念。」

而真正攻入雲端,則是林百里大病初癒後。「三年前,Barry(林百里)病癒重出江湖,他把NB代工業務交由CC(梁次震)打理,他自己專心發展雲端業務。」廣達老臣透露。

投資生產 處理器

林百里將NB交給梁次震後,就馬不停蹄,立刻找微軟,討論雲端發展的各種可能性。去年廣達投資一千萬美元買下Tilera公司,這是一家由麻省理工學院教 授、學生合作的公司,生產以ARM架構的處理器,其處理器功能號稱可追上英特爾、超微(AMD),價格卻更低廉。廣達計畫未來可以運用在雲端運算上,打造 廉價的伺服器。

去年鴻海郭台銘正式跨入NB代工業務,廣達毛利下滑,今年第二季甚至跌破四%,使得廣達加速搶進雲端運算。林百里曾感嘆地說:「我做NB時,客戶是拿現金排隊搶貨,這也不過是十年前的事情,現在這個市場做成這樣,還有人要進來,這對產業是沒有幫助的。」

勤跑大陸 建人脈

在林百里領軍下,廣達今年五月註冊「雲運算科技公司」,計畫透過與兩岸電信營運商合作,提供中小企業管理的軟體,使用者付費,再由廣達與電信營運商拆帳。 今年七月,廣達還快手快腳與中華電信簽訂MOU,結合中華電信營運系統及寬頻網路,加上廣達在伺服器、儲存系統的硬體製造。

本刊調查,廣達不但握有「祕密武器」—雲端產業的一項關鍵專利技術,林百里還準備註冊一家新公司,取雲端的第一個字與廣達結合,取名為「雲達」。「Barry已經叫人先在台灣登記註冊,陸續也會到中國與美國等地,把雲達的名稱註冊下來。」知情人士透露。

除了鎖定國內八萬多家製造商,「大陸有上千萬家製造業,潛在商機更為驚人。」廣達內部評估。

這一年多來,林百里勤跑大陸,看中的就是大陸的雲端商機,「上個月二十日,林百里參加中移動舉辦的《海峽兩岸4G技術發展及合作高峰會》,也就雲端技術的運用,與王建宙雙方相談甚歡。」知情人士透露。

林百里搞研發出身,過去大陸人脈應酬都交由前總經理王震華打點,二○○七年,王震華去職,林百里只好親自下場交際。「Barry為了雲端運算,跟大陸政商 建立關係,幾乎每月都往北京跑,研發出身的他要適應大陸官場文化,是件苦差事,可見他推廣雲端多賣力。」知情人士說。

構想多年 涉入早

在國內科技大廠中,林百里算是最早涉入雲端運算的老闆。一九八八年時,林百里創立廣達,很多人都認為他做PC太晚,但他的腦筋動得比別人快,很早就看到行動電腦的潛力,「當時只有桌上型電腦,沒有筆記型電腦,我認為個人電腦是可以讓人帶著走的。」

一九九九年廣達上市,成為全球筆記型電腦代工龍頭,全球每四台筆記型電腦,就有一台出自廣達,林百里眼看筆記型電腦崛起,又看到同業競爭,毛利下滑,產業進入微利時代,林百里不得不思考廣達下一步。

二○○四年,廣達加入MIT(麻省理工學院)Oxygen(氧氣)計畫。這計畫與林百里的想法不謀而合,他一頭栽入雲端運算,認為這將掀起科技業革命,他告訴部屬:「NB難賺錢,雲端運算才是好生意。」

事實上,全球雲端革命已悄悄在進行。去年六月紐約證交所投入五億美元,建立雲端運算中心,未來所有交易都將在雲端上面成交。去年九月白宮資訊長坎卓宣布,美國政府既有的資訊系統,將被雲端科技開發出來的新網站Apps.Gov取代,每年可省下七百五十億美元公共預算。

國外大廠 找上門

各國政府也陸續成立所謂的「公眾雲端服務」,將以往民眾必須親自去政府機關辦理的文件與服務,通通放在網路上,包括繳交水電費、戶政、地政與車籍資料等異 動申請。「這些資訊必須有嚴謹的保護,從中央到地方都積極建立雲端中心,欠缺的技術與建置,剛好給廣達很好的機會。」知情人士說。

「像Google、微軟、雅虎、台灣的中華電信以及中國的中國移動等,都正在建立自己的雲端中心,裡頭要用到的大型伺服器、儲存與網路設備,過去都是向惠普、IBM、思科等大廠採購,現在都直接跑來找我們幫忙設計與製造。」廣達高層透露。

「因為品牌大廠做雲端運算要求的毛利率,都要三成以上,廣達來做只要毛利有一成以上,而且隨叫隨到,服務遠比那些大廠來得好,客戶自然願意跳過大廠們,直接來找我們下單。」

終端裝置 將推出

今年初,林百里鬆口透露:「歐美政府部門跟一些大企業,積極跟廣達洽談,其實已經有一些接單。」不到一年時間,廣達除了在伺服器之外,也搶進雲端終端裝置,年底預計推出「雲端相機」,而明年推出的預防心臟病再發作的人體感測器,目前已有保險公司開出一百萬個訂單。

今年初,林百里在尾牙旺年會上,變裝齊天大聖高喊:「今天打扮成孫悟空,就是要帶領大家衝上雲端。」還多次說:「我不去藍海,我要去雲端。」一向信奉烏龜哲學的廣達,能否七十二變脫胎換骨,明年將是關鍵的一年。

電子業搶進雲端產業

雲端運算小辭典

就是將個人電腦或個別企業主機的儲存以及運算功能,全放到遠端的1個超級電腦中心執行,即所謂的「雲」。「端」則是個人電腦、手機,甚至提款機等終端應用 設備。未來只要有密碼,就可使用任何可連上網的「端」設備,透過網路連結到「雲」(即超級電腦),取得資料並進行處理。

市場研究機構Gartner認為2013年雲端商機可達1,500億美元(近新台幣5兆元)。資策會預測,今年台灣市場達62.1億元。

林百里小檔案

現職:廣達集團董事長

事業:廣達集團下有上市公司廣達,為全球筆電代工龍頭,及鼎天、廣明2家上櫃公司;集團總市值約2,321億元。

出生:1949年

學歷:台大電機系碩士

經歷:1972年起創業、任職金寶;1988年創廣達集團;2005年罹患肺腺癌,下放經營權;2008年起健康好轉,重新掌旗。

家庭:妻何莎、育有2子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058

《悟空傳》:每個人都曾是那摘不下金箍的孫悟空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25916

彭於晏在《悟空傳》中飾演孫悟空。電影版的《悟空傳》沒有唐僧,但在原著中,唐僧顯得比悟空更有反叛精神。(劇組供圖/圖)

(本文首發於2017年7月13日《南方周末》,原標題為《天庭,就是一家控制命運的大公司 十七年後的<悟空傳>》)

今何在覺得四大名著都是悲劇:“《三國演義》到最後,所有的英雄都沒有了;《水滸傳》的結局是招安。《西遊記》也是一個特別悲的悲劇,就是虛無。成佛以後,英雄也沒有了。”

“孫悟空直躍起來,一棒打在唐僧頭上,頓時鮮血飛濺,唐僧倒了下去……”

2000年,唐僧被孫悟空打死了,死在網絡小說《悟空傳》的開頭。

這樣改編《西遊記》,四百多年來幾乎是第一次。《悟空傳》迅速走紅,被網友稱為“網絡第一書”。

在吳承恩的小說《西遊記》里,孫悟空有兩種狀態。“就像一個人的少年時期和成年時期,”《悟空傳》作者今何在對南方周末記者說,“取經前是一只野猴子,看見誰不服,就上去跟他鬥;戴上金箍以後,他已經知道怎麽和這個世界和諧相處了,打不過的時候,直接找對手的神仙主人。”

今何在的《悟空傳》,寫的是第三種狀態——孫悟空“中年造反”。取經路上,孫悟空精神分裂,分化出一個邪惡分身。分身趁孫悟空不備,棒殺了唐僧。孫悟空找閻王為唐僧還魂,分身打傷閻王;小白龍回龍宮為唐僧借定顏珠,分身又殺死龍王……走投無路的孫悟空上天庭請罪,這時,分身用金箍棒捅破天穹,天火從破洞流淌下來,燃著了天際。

天庭決戰,孫悟空殺死了分身,也殺死了自己,取經工程覆滅。孫悟空的屍體落入熊熊天火,燒了七天七夜,剩下一塊燒焦的石頭和一根燒斷的金箍。“他寧願死,也不肯輸。”如來拿著那根斷金箍沈吟,“他終於還是逃出了我的手掌。”石頭飛落花果山,大雨過後,焦土上開出花來。

2017年7月,號稱“改編自同名小說”的電影《悟空傳》上映,今何在擔任編劇。然而,上述情節全都沒有出現在電影里。“要那麽做的話,就變成文藝片。”今何在向南方周末記者解釋,“我覺得拍文藝片是特別任性的行為,文藝片的觀眾特別少,大家可能會打高分,但是收不回成本。”

電影版《悟空傳》,實質上拍的是大鬧天宮。沒有精分,沒有自我矛盾,彭於晏飾演的孫悟空“特別純粹”地打架,他打巨靈、鬥天蓬、戰楊戩,手中的金箍棒如同一條揮舞的熔巖,所到之處,電光火石、金崩玉碎。今何在覺得這樣拍才“尊重市場規律”,“是大家所有人都能夠看的、老少皆宜的片子”。

“我寫《悟空傳》的時候,不在乎書能不能賣出去,不在乎別人怎麽看,那個時候是任性的,”40歲的今何在對南方周末記者說,“但是現在做一部電影,不是你自己投錢,你不能想拍成什麽樣就什麽樣。”

原來《西遊記》這麽恐怖

大制作的西遊電影,導演大多來自香港,《悟空傳》的導演郭子健也不例外。

郭子健曾與周星馳聯合執導電影《西遊 降魔篇》。片中,黃渤飾演的孫悟空矮小醜陋、邪惡暴躁,完全顛覆了1986年央視電視劇版《西遊記》的孫悟空形象(六小齡童飾)。

“我小時候沒看過這個電視劇,”郭子健告訴南方周末記者,“香港是很後來才放的,而且是在一個不太有人看的電視臺(ATV)。我特別喜歡看這個臺的電視劇,所以才知道。”1986版《西遊記》登陸香港為時太晚,郭子健對這部劇最深的印象是“很low的特技”。

1980年代,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的動畫片《大鬧天宮》在香港重映,孫悟空和天兵天將都講粵語,這是郭子健第一次知道《西遊記》。“很小的年紀我就覺得超級厲害,回到家每一天都畫孫悟空。”其實當時郭子健認識很多超級英雄:美國的超人、蝙蝠俠、蜘蛛俠,日本的鹹蛋超人、奧特曼……但是孫悟空在他心目中排名第一,“我們很小的時候,爸爸媽媽都很喜歡罵我們像’馬騮’(粵語‘猴子’)一樣,所以我們特別能夠投入進孫悟空的形象。我們是‘馬騮’,我們是猴子,所以我們就是孫悟空,我們天不怕地不怕,爸爸媽媽是神仙,老師是神仙,神仙我們都不怕。”

郭子健開始追各種奇思妙想的西遊作品。“其實小時候看這些,我們就認孫悟空,是不是《西遊記》的故事沒關系。”日本動畫片《太空西遊記》對他和同齡人影響深刻。片中的唐僧是個女人,這個設定延續到了本木雅弘、香取慎吾等版本的日劇西遊記。“日本人特別喜歡這樣改,女唐僧跟孫悟空之間有一些很微妙的感情。我們很小的時候就已經接受了。”郭子健告訴南方周末記者。

1995年,周星馳主演的電影《大話西遊》在香港上映,“評價非常慘”,就連30歲左右的年輕觀眾都無法接受。“第一是罵劇情非常分裂:前面花了半個小時去說蜘蛛精,後來沒關系了;又說白骨精,白骨精原來也沒關系,到後面說了一個原創人物紫霞出來。前面是亂七八糟沒有故事性的鬧劇、喜劇,後面突然間變成了愛情故事。把孫悟空所有對宿命的理解放到愛情上,那個時候的成年人完全不能接受,罵到祖宗十八代。”郭子健回憶,當時只有像他這樣接受過日漫洗禮的孩子,才會覺得這電影挺好玩的。

1990年代《黃飛鴻》系列電影問世,導演徐克也曾被香港觀眾罵得很慘。“‘找李連傑來演黃飛鴻,你是不是傻了,是不是神經病?’人們心中經典的黃飛鴻,是關德興演的一個老人家,民國初年的、短頭發的,沒可能是清末的人,根本完全錯了。”郭子健回憶,“但是我們年輕人很接受。”

2000年左右,北大推出《大話西遊》專題研究。“那個時候香港人嚇呆了,這麽一個垃圾電影為什麽會成為一個專題去研究的事情?”郭子健說,“內地火起來,加上我們這些年輕觀眾長大了,香港觀眾才重新去認識這個東西。”

2011年,郭子健獲得了拍《西遊 降魔篇》的機會。“第一個想法就是要把它拍成恐怖片。”郭子健告訴南方周末記者,這來自他對《西遊記》原著的感受。郭子健十三歲學古文時開始讀《西遊記》原著。“真的看明白了,才知道原來《西遊記》這麽恐怖、這麽血腥。”郭子健對南方周末記者舉例,“孫悟空從五指山出來以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殺了一頭老虎,把它的皮扒出來變成自己的衣服;三打白骨精的時候,他一棒就把女孩打到頭都爆開;去到女兒國,豬八戒被那些女人把身體切開,半個身子在爬。原來不是給小孩看的童話。”

電影《悟空傳》的導演郭子健(右)、編劇今何在(中)、主題曲作者趙英俊(左),都有很深的西遊情結。(劇組供圖/圖)

只要還是凡人,你就摘不下金箍

郭子健美術中專畢業後,進了一家很小的公司做平面設計,每天替超市畫“大減價”圖案。“我知道世界上有很多事情我們改變不了,也知道現實是很殘酷的,”郭子健說。他就像孫悟空,馴服地護送唐僧取經,打妖怪給自己積“功德分”,以期早日“修成正果”。

“但是我也會跟自己說,我肯定可以走下去,可以改變這種命運。”就像《悟空傳》里孫悟空的分身,郭子健每天利用業余時間看大量電影。25歲時,他裸辭了工作,報名參加香港導演學會的業余電影班。“當時我沒有工資、沒有背景,甚至不知道膠卷式電影是一秒24格。我進電影圈時香港經濟很差,電影產量下降得很厲害,很多長輩跟我說不要浪費青春,但我給自己立下一個理想,進去我就要當導演。”

郭子健從場工做起,2007年終於拍出電影處女作《野良犬》,2010年,他導演的《打擂臺》獲得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影片,片中老拳師羅新(泰迪·羅賓飾)的經典臺詞也是郭子健內心的寫照:“不打,就不會輸,要打,就一定要贏!”影片最後,羅新的徒弟(陳小龍飾)在比武中連續被年輕的對手擊倒,但是他一次次爬起來,決不認輸,對手最終默然離開。

周星馳正是看到《打擂臺》,才邀請郭子健合作執導了《西遊 降魔篇》。“我到現在還完全沒有感受到自己有過成功,我還是覺得自己好像在掙紮、在拼命地去做一個從第一天就想做的事情。”郭子健說。

今何在的人生軌跡恰恰相反,他在24歲就迎來了“成功”。

那是2001年,今何在還叫曾雨,本科畢業後在江西老家的電信局做網絡管理員,過著“很安逸”的生活。曾雨閑來上網寫小說,筆名“今何在”取自《滕王閣序》的最後一句:“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26歲的王勃曾因《滕王閣序》名噪天下,24歲的今何則因《悟空傳》成名。

成名後,粉絲稱今何在為“猴子”,他的微信至今使用這個昵稱。“金箍是無處不在的,我以前在電信上班,大家覺得這很安逸,但是它又把你鎖定,好像你這一輩子就會做這件事情,它就是你的金箍,”今何在對南方周末記者說,“寫完這本書以後,你不用戴這個金箍了,好像更自由了,不缺錢了,不需要工作了,但是你會戴上另外一個金箍,有更多的人給你希望,希望你寫出更好的東西來。”

《悟空傳》出版時,出版商打出了“西遊三部曲”第一部的名號。十多年後,今何在寫出了《西遊日記》,反響平平。他沒打算再寫第三部。成名後,今何在很快受邀給王家衛做電影編劇,後來又與周星馳合作寫電影小說《西遊 降魔篇》,然而他至今最有影響力的作品,仍然是24歲時寫的《悟空傳》。

“那是你最年輕的時候,最無拘無束的時候,最不在乎別人看法的時候,反而容易出好東西。到後來你壓力越來越大,特別認真要把這個東西當成一個作品來寫的時候,你會受到拘束。”今何在又談到了金箍的隱喻,“這個金箍戴上以後,是無形的,只要你還是一個世俗的凡人,你就摘不了這個金箍。”

這樣的宿命,多少也像今何在對《西遊記》的理解。他覺得和其他三大名著一樣,《西遊記》也是一個悲劇:“《三國演義》最後,所有的英雄都沒有了;《水滸傳》的結局是招安。《西遊記》也是一個特別悲的悲劇,就是虛無。成佛以後,英雄也沒有了。”

你把佛當成什麽?一個貪官嗎?

電影里沒有出現如來、觀音等“諸佛”,管理天界的是虛構人物上聖天尊,她每天對著一個巨大的佛頭請示匯報,佛頭從不回應,這是她的“領導”——“上蒼”。

這一靈感來自文學作品中的“老大哥”形象。“就好像大公司里面最上面的一個大老板,你可能沒有見過他,只知道他叫曹總。但每個部門每件事都在他掌控之中。”郭子健告訴南方周末記者。

郭子健設想的天庭,就是一家控制命運的大公司,這里不雇用大小神仙施法,而是生產風雷雨電。“風雷雨電本來就是原始時代控制我們命運的東西,你多努力也好,來一場洪水你什麽都沒有;你跟你最愛的人在一起,可能因為一場地震就生死相隔。”電影里的天庭不是瓊樓玉宇、雲遮霧繞,而是充滿大工廠的機械感,“神仙去控制命運的時候,手里發一道電光,那是很小孩的想法。現代天庭,它應該像一個工廠,做一些雲做一些雨,然後讓你們人世間的命運變動。”

給電影《悟空傳》寫歌的時候,音樂人趙英俊把小說里的一句話用作副歌的歌詞:“我要這天,再遮不住我眼,要這地,再埋不了我心,要這眾生,都明白我意,要那諸佛,都煙消雲散!”

趙英俊自稱“這輩子讀完的書不超過十本”,但《悟空傳》是其中之一。他讀過最長的書是漫畫《龍珠》,也是一個關於悟空的故事。第一次讀《悟空傳》的時候,趙英俊就被封面上的這句話吸引,心想:“真棒!這就是孫悟空嘛!”又想:“早早晚晚得有人把它寫成歌。”

在原著《悟空傳》里,這句豪氣萬丈的話其實是唐僧說的。但電影里根本沒出現唐僧。今何在覺得,許多人並沒有真正理解這句副歌歌詞。

“它並不是簡單地說要‘戰勝一切’,因為它不是悟空說的話,而是唐僧說的話。唐僧前世就是個佛,當他說要諸佛煙消雲散的時候,他想的當然不是打倒如來,而是打破你們腦袋里的傳統。”今何在對南方周末記者說,“這是禪宗的思想:如果一個人總去拜佛,求佛給他保佑,那這個人是不懂佛的,他把佛當成什麽,當成一個貪官嗎?真正懂佛的人,其實覺得佛本身這種偶像是沒有任何意義的,佛是可以打碎的。你需要建立自己的東西。”

一些原著讀者認為,《悟空傳》的唐僧比孫悟空更有反叛精神。“他們的反抗是不一樣的,比如中世紀,你敢說地球是繞著太陽走的,就會被燒死,悟空可能就是‘誰敢來燒死我,我就跟誰鬥’。而唐僧是:我要去推翻這個理論,我要去證明,用科學告訴你,這個才是正確的。”今何在說,“《悟空傳》歌頌的不是最有力量的人,孫悟空和唐僧都不是能夠戰勝一切的,他們只是敢去懷疑,敢去戰鬥的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4585

《悟空傳》:每個人都曾是那摘不下金箍的孫悟空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25916

彭於晏在《悟空傳》中飾演孫悟空。電影版的《悟空傳》沒有唐僧,但在原著中,唐僧顯得比悟空更有反叛精神。(劇組供圖/圖)

(本文首發於2017年7月13日《南方周末》,原標題為《天庭,就是一家控制命運的大公司 十七年後的<悟空傳>》)

今何在覺得四大名著都是悲劇:“《三國演義》到最後,所有的英雄都沒有了;《水滸傳》的結局是招安。《西遊記》也是一個特別悲的悲劇,就是虛無。成佛以後,英雄也沒有了。”

“孫悟空直躍起來,一棒打在唐僧頭上,頓時鮮血飛濺,唐僧倒了下去……”

2000年,唐僧被孫悟空打死了,死在網絡小說《悟空傳》的開頭。

這樣改編《西遊記》,四百多年來幾乎是第一次。《悟空傳》迅速走紅,被網友稱為“網絡第一書”。

在吳承恩的小說《西遊記》里,孫悟空有兩種狀態。“就像一個人的少年時期和成年時期,”《悟空傳》作者今何在對南方周末記者說,“取經前是一只野猴子,看見誰不服,就上去跟他鬥;戴上金箍以後,他已經知道怎麽和這個世界和諧相處了,打不過的時候,直接找對手的神仙主人。”

今何在的《悟空傳》,寫的是第三種狀態——孫悟空“中年造反”。取經路上,孫悟空精神分裂,分化出一個邪惡分身。分身趁孫悟空不備,棒殺了唐僧。孫悟空找閻王為唐僧還魂,分身打傷閻王;小白龍回龍宮為唐僧借定顏珠,分身又殺死龍王……走投無路的孫悟空上天庭請罪,這時,分身用金箍棒捅破天穹,天火從破洞流淌下來,燃著了天際。

天庭決戰,孫悟空殺死了分身,也殺死了自己,取經工程覆滅。孫悟空的屍體落入熊熊天火,燒了七天七夜,剩下一塊燒焦的石頭和一根燒斷的金箍。“他寧願死,也不肯輸。”如來拿著那根斷金箍沈吟,“他終於還是逃出了我的手掌。”石頭飛落花果山,大雨過後,焦土上開出花來。

2017年7月,號稱“改編自同名小說”的電影《悟空傳》上映,今何在擔任編劇。然而,上述情節全都沒有出現在電影里。“要那麽做的話,就變成文藝片。”今何在向南方周末記者解釋,“我覺得拍文藝片是特別任性的行為,文藝片的觀眾特別少,大家可能會打高分,但是收不回成本。”

電影版《悟空傳》,實質上拍的是大鬧天宮。沒有精分,沒有自我矛盾,彭於晏飾演的孫悟空“特別純粹”地打架,他打巨靈、鬥天蓬、戰楊戩,手中的金箍棒如同一條揮舞的熔巖,所到之處,電光火石、金崩玉碎。今何在覺得這樣拍才“尊重市場規律”,“是大家所有人都能夠看的、老少皆宜的片子”。

“我寫《悟空傳》的時候,不在乎書能不能賣出去,不在乎別人怎麽看,那個時候是任性的,”40歲的今何在對南方周末記者說,“但是現在做一部電影,不是你自己投錢,你不能想拍成什麽樣就什麽樣。”

原來《西遊記》這麽恐怖

大制作的西遊電影,導演大多來自香港,《悟空傳》的導演郭子健也不例外。

郭子健曾與周星馳聯合執導電影《西遊 降魔篇》。片中,黃渤飾演的孫悟空矮小醜陋、邪惡暴躁,完全顛覆了1986年央視電視劇版《西遊記》的孫悟空形象(六小齡童飾)。

“我小時候沒看過這個電視劇,”郭子健告訴南方周末記者,“香港是很後來才放的,而且是在一個不太有人看的電視臺(ATV)。我特別喜歡看這個臺的電視劇,所以才知道。”1986版《西遊記》登陸香港為時太晚,郭子健對這部劇最深的印象是“很low的特技”。

1980年代,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的動畫片《大鬧天宮》在香港重映,孫悟空和天兵天將都講粵語,這是郭子健第一次知道《西遊記》。“很小的年紀我就覺得超級厲害,回到家每一天都畫孫悟空。”其實當時郭子健認識很多超級英雄:美國的超人、蝙蝠俠、蜘蛛俠,日本的鹹蛋超人、奧特曼……但是孫悟空在他心目中排名第一,“我們很小的時候,爸爸媽媽都很喜歡罵我們像’馬騮’(粵語‘猴子’)一樣,所以我們特別能夠投入進孫悟空的形象。我們是‘馬騮’,我們是猴子,所以我們就是孫悟空,我們天不怕地不怕,爸爸媽媽是神仙,老師是神仙,神仙我們都不怕。”

郭子健開始追各種奇思妙想的西遊作品。“其實小時候看這些,我們就認孫悟空,是不是《西遊記》的故事沒關系。”日本動畫片《太空西遊記》對他和同齡人影響深刻。片中的唐僧是個女人,這個設定延續到了本木雅弘、香取慎吾等版本的日劇西遊記。“日本人特別喜歡這樣改,女唐僧跟孫悟空之間有一些很微妙的感情。我們很小的時候就已經接受了。”郭子健告訴南方周末記者。

1995年,周星馳主演的電影《大話西遊》在香港上映,“評價非常慘”,就連30歲左右的年輕觀眾都無法接受。“第一是罵劇情非常分裂:前面花了半個小時去說蜘蛛精,後來沒關系了;又說白骨精,白骨精原來也沒關系,到後面說了一個原創人物紫霞出來。前面是亂七八糟沒有故事性的鬧劇、喜劇,後面突然間變成了愛情故事。把孫悟空所有對宿命的理解放到愛情上,那個時候的成年人完全不能接受,罵到祖宗十八代。”郭子健回憶,當時只有像他這樣接受過日漫洗禮的孩子,才會覺得這電影挺好玩的。

1990年代《黃飛鴻》系列電影問世,導演徐克也曾被香港觀眾罵得很慘。“‘找李連傑來演黃飛鴻,你是不是傻了,是不是神經病?’人們心中經典的黃飛鴻,是關德興演的一個老人家,民國初年的、短頭發的,沒可能是清末的人,根本完全錯了。”郭子健回憶,“但是我們年輕人很接受。”

2000年左右,北大推出《大話西遊》專題研究。“那個時候香港人嚇呆了,這麽一個垃圾電影為什麽會成為一個專題去研究的事情?”郭子健說,“內地火起來,加上我們這些年輕觀眾長大了,香港觀眾才重新去認識這個東西。”

2011年,郭子健獲得了拍《西遊 降魔篇》的機會。“第一個想法就是要把它拍成恐怖片。”郭子健告訴南方周末記者,這來自他對《西遊記》原著的感受。郭子健十三歲學古文時開始讀《西遊記》原著。“真的看明白了,才知道原來《西遊記》這麽恐怖、這麽血腥。”郭子健對南方周末記者舉例,“孫悟空從五指山出來以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殺了一頭老虎,把它的皮扒出來變成自己的衣服;三打白骨精的時候,他一棒就把女孩打到頭都爆開;去到女兒國,豬八戒被那些女人把身體切開,半個身子在爬。原來不是給小孩看的童話。”

電影《悟空傳》的導演郭子健(右)、編劇今何在(中)、主題曲作者趙英俊(左),都有很深的西遊情結。(劇組供圖/圖)

只要還是凡人,你就摘不下金箍

郭子健美術中專畢業後,進了一家很小的公司做平面設計,每天替超市畫“大減價”圖案。“我知道世界上有很多事情我們改變不了,也知道現實是很殘酷的,”郭子健說。他就像孫悟空,馴服地護送唐僧取經,打妖怪給自己積“功德分”,以期早日“修成正果”。

“但是我也會跟自己說,我肯定可以走下去,可以改變這種命運。”就像《悟空傳》里孫悟空的分身,郭子健每天利用業余時間看大量電影。25歲時,他裸辭了工作,報名參加香港導演學會的業余電影班。“當時我沒有工資、沒有背景,甚至不知道膠卷式電影是一秒24格。我進電影圈時香港經濟很差,電影產量下降得很厲害,很多長輩跟我說不要浪費青春,但我給自己立下一個理想,進去我就要當導演。”

郭子健從場工做起,2007年終於拍出電影處女作《野良犬》,2010年,他導演的《打擂臺》獲得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影片,片中老拳師羅新(泰迪·羅賓飾)的經典臺詞也是郭子健內心的寫照:“不打,就不會輸,要打,就一定要贏!”影片最後,羅新的徒弟(陳小龍飾)在比武中連續被年輕的對手擊倒,但是他一次次爬起來,決不認輸,對手最終默然離開。

周星馳正是看到《打擂臺》,才邀請郭子健合作執導了《西遊 降魔篇》。“我到現在還完全沒有感受到自己有過成功,我還是覺得自己好像在掙紮、在拼命地去做一個從第一天就想做的事情。”郭子健說。

今何在的人生軌跡恰恰相反,他在24歲就迎來了“成功”。

那是2001年,今何在還叫曾雨,本科畢業後在江西老家的電信局做網絡管理員,過著“很安逸”的生活。曾雨閑來上網寫小說,筆名“今何在”取自《滕王閣序》的最後一句:“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26歲的王勃曾因《滕王閣序》名噪天下,24歲的今何則因《悟空傳》成名。

成名後,粉絲稱今何在為“猴子”,他的微信至今使用這個昵稱。“金箍是無處不在的,我以前在電信上班,大家覺得這很安逸,但是它又把你鎖定,好像你這一輩子就會做這件事情,它就是你的金箍,”今何在對南方周末記者說,“寫完這本書以後,你不用戴這個金箍了,好像更自由了,不缺錢了,不需要工作了,但是你會戴上另外一個金箍,有更多的人給你希望,希望你寫出更好的東西來。”

《悟空傳》出版時,出版商打出了“西遊三部曲”第一部的名號。十多年後,今何在寫出了《西遊日記》,反響平平。他沒打算再寫第三部。成名後,今何在很快受邀給王家衛做電影編劇,後來又與周星馳合作寫電影小說《西遊 降魔篇》,然而他至今最有影響力的作品,仍然是24歲時寫的《悟空傳》。

“那是你最年輕的時候,最無拘無束的時候,最不在乎別人看法的時候,反而容易出好東西。到後來你壓力越來越大,特別認真要把這個東西當成一個作品來寫的時候,你會受到拘束。”今何在又談到了金箍的隱喻,“這個金箍戴上以後,是無形的,只要你還是一個世俗的凡人,你就摘不了這個金箍。”

這樣的宿命,多少也像今何在對《西遊記》的理解。他覺得和其他三大名著一樣,《西遊記》也是一個悲劇:“《三國演義》最後,所有的英雄都沒有了;《水滸傳》的結局是招安。《西遊記》也是一個特別悲的悲劇,就是虛無。成佛以後,英雄也沒有了。”

你把佛當成什麽?一個貪官嗎?

電影里沒有出現如來、觀音等“諸佛”,管理天界的是虛構人物上聖天尊,她每天對著一個巨大的佛頭請示匯報,佛頭從不回應,這是她的“領導”——“上蒼”。

這一靈感來自文學作品中的“老大哥”形象。“就好像大公司里面最上面的一個大老板,你可能沒有見過他,只知道他叫曹總。但每個部門每件事都在他掌控之中。”郭子健告訴南方周末記者。

郭子健設想的天庭,就是一家控制命運的大公司,這里不雇用大小神仙施法,而是生產風雷雨電。“風雷雨電本來就是原始時代控制我們命運的東西,你多努力也好,來一場洪水你什麽都沒有;你跟你最愛的人在一起,可能因為一場地震就生死相隔。”電影里的天庭不是瓊樓玉宇、雲遮霧繞,而是充滿大工廠的機械感,“神仙去控制命運的時候,手里發一道電光,那是很小孩的想法。現代天庭,它應該像一個工廠,做一些雲做一些雨,然後讓你們人世間的命運變動。”

給電影《悟空傳》寫歌的時候,音樂人趙英俊把小說里的一句話用作副歌的歌詞:“我要這天,再遮不住我眼,要這地,再埋不了我心,要這眾生,都明白我意,要那諸佛,都煙消雲散!”

趙英俊自稱“這輩子讀完的書不超過十本”,但《悟空傳》是其中之一。他讀過最長的書是漫畫《龍珠》,也是一個關於悟空的故事。第一次讀《悟空傳》的時候,趙英俊就被封面上的這句話吸引,心想:“真棒!這就是孫悟空嘛!”又想:“早早晚晚得有人把它寫成歌。”

在原著《悟空傳》里,這句豪氣萬丈的話其實是唐僧說的。但電影里根本沒出現唐僧。今何在覺得,許多人並沒有真正理解這句副歌歌詞。

“它並不是簡單地說要‘戰勝一切’,因為它不是悟空說的話,而是唐僧說的話。唐僧前世就是個佛,當他說要諸佛煙消雲散的時候,他想的當然不是打倒如來,而是打破你們腦袋里的傳統。”今何在對南方周末記者說,“這是禪宗的思想:如果一個人總去拜佛,求佛給他保佑,那這個人是不懂佛的,他把佛當成什麽,當成一個貪官嗎?真正懂佛的人,其實覺得佛本身這種偶像是沒有任何意義的,佛是可以打碎的。你需要建立自己的東西。”

一些原著讀者認為,《悟空傳》的唐僧比孫悟空更有反叛精神。“他們的反抗是不一樣的,比如中世紀,你敢說地球是繞著太陽走的,就會被燒死,悟空可能就是‘誰敢來燒死我,我就跟誰鬥’。而唐僧是:我要去推翻這個理論,我要去證明,用科學告訴你,這個才是正確的。”今何在說,“《悟空傳》歌頌的不是最有力量的人,孫悟空和唐僧都不是能夠戰勝一切的,他們只是敢去懷疑,敢去戰鬥的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4586

讓孫悟空歇歇吧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724/164269.shtml

讓孫悟空歇歇吧
創業家 創業家

讓孫悟空歇歇吧

吳老先生收完所有的版權費,可以在北京三環買幾套房子?

來源 | 創業家(ID:chuangyejia)

作者 | 牛油果

《悟空傳》、《西遊記之孫悟空三打白骨精》、《大聖歸來》、《大話西遊》……近年來,電影界有個有趣的現象:拍不完的孫悟空。創業家&i黑馬又粗略算了一下,從現在到2020年,至少還有20部孫悟空在路上。為什麽導演和編劇們都愛拿孫悟空說事兒?本文系創業家&i黑馬【周末影談】欄目文章。

最近的新片里動畫片比較亮眼,《悟空傳》,《大護法》,以及剛上映的《阿唐奇遇》。每部都還有些故事。

22

《大護法》主題比較奇特,導演(創業家&i黑馬註:不思凡)也是做了多年動畫,片子本不準備在院線上映,也才給了導演自由的創作空間。微博上他感謝某自媒體,大意是院線上映與你方真誠推廣有關系。口碑不錯,但票房進展比較緩慢,現在大概是5000多萬;另一部《阿唐奇遇》是王微離開土豆後第二部長片導演作品,40歲的王微初當導演後,效率也是相當高,四年時間長短片各兩部。小門神》不太理想,他不理外界,悶頭又自拍了這新的一部,編導全是自己。據媒體看片會透露,也有看頭。

但今天要說的是關於孫悟空的一些事。前兩部都是新“IP”,票房還沒看出大勢來,唯有這孫猴子拍了再拍,卻還能獲得5億票房。

口碑兩極,一方說彭於晏演的猴子奇巧,一方說完全是消費情懷。

3.webp

那麽問題來了,從86版的西遊記,到至尊寶和紫霞的大話西遊,再到“代表國產動畫新勢力”的大聖歸來,大話西遊23456續集,為什麽消費情懷的,總是這孫悟空?西遊記里的這只猴子,到底有什麽勾人的魔力?

《悟空傳》到底消費了個什麽情懷?恐怕85後、90後都不甚了解。這是70後及80後早期記憶中網絡文學的一支代表。經典黃皮書於2001年出版,70後正值二十多歲的年紀,80後也懵懵懂懂。這書不像大話西遊那樣寫了個完整的故事,有人評其為“用散文手法寫了本小說”,情節也斷斷續續的。讓人熱血沸騰的是書中那些金句。最為出名的是當時印在暢銷書封面上的那句:我要這天,再……

試問,哪個十幾二十歲的少年不為這種桀驁不馴、狂妄自大醉心不已?豆瓣上有人分析此書當年為何風靡時稱,它很好地吻合了那個時代大批剛畢業的年輕人的心理,面對未來茫然失措。悟空人生經歷的轉變正好和這種狀態形成共鳴。

書中還有金句如下:

也許每個人出生的時候都以為這田地都是為他一個人而存在的,當他發現自己錯的時候,他便開始長大。

我終於明白,我手中的金箍棒,上不能通天,下不能探海,沒有齊天大聖,只有一只小猴子。

我雖然是只豬,但我,不,任,你,們,宰!

“俺老媽把俺生下來時,也沒告訴俺豬一生意義是什麽?俺正在苦想,一看其它兄弟都先搶著把奶頭占光了,才知道什麽叫真他媽蠢!”

難怪人說,這部電影最適合的導演是金句大師王家衛。

寫這書的“今何在”,也正是24的年齡,大學畢業才兩年,沒人知道他真名。那時的他,恐怕也想不到,十幾年後中國電影市場迎來發展熱潮,終於有人在他40歲的時候,也想起拿這書當“IP”來拍電影,並獲5個多億票房吧。

那時候的網絡文學還真有點文學的療效,《第一次的親密接觸》,《此間的少年》,滿滿全是情懷。——這兩部也全被拍成了電影,可惜都是頭些年拍的,沒趕上這個變現的好時候,聲響不大。

同蹭西遊IP,《悟空傳》寫於2001年,《大話西遊》是1995年。要論情懷,前部肯定不及後者。只是《大話西遊》的故事,本身並非為情懷而打造,全是人們生生把它看出了情懷。那也還是網絡論壇BBS剛普及的時候,和《悟空傳》的走紅很像。只能感謝互聯網。

《大話西遊》95年剛在香港上映時,口碑票房均告失敗,商業片導演劉鎮偉甚至離港赴美,轉行不當導演了。沒想到峰回路轉,過段時間,片子竟在大陸離奇火熱,那句“曾經有一份真誠的愛情”更是被年輕人奉為求愛金句。劉鎮偉起初還不相信,直到周星馳給在美國的他打電話,才知道是真事。

那時大陸青年剛接上網,大學生們也看懂了香港電影的“無厘頭”,神經兮兮的至尊寶很得他們歡心,二十幾歲的朱茵演紫霞仙子,她搖著手鈴嘩嘩作響的樣子更是被永久存入記憶。知乎上有則問題,如何評價朱茵在大話西遊中的表演,最佳答案是,在最美的時候表演了最適合她的角色,宛若仙子。

《大話西遊》是個完整的悲劇故事。其中塑造的一個經典矛盾是,至尊寶要救紫霞,就必須成為神通的孫悟空,但就會忘記情愛。電影也有另一重大主題,愛,即是付出,像紫霞對至尊寶。

4.webp

《大話西遊》被寫入影史,是創作者根本沒想到的。劉鎮偉周星馳在創作《大話》時,僅僅把它看作是一部喜劇商業片,沒想票房慘敗,日後回憶起來,總結失敗原因:香港人看慣了無厘頭,在春節期間去看這片,原想看個喜劇,沒想到看完電影笑不出來,而只是呆在那里。

《大話西遊》給觀眾帶來的悲觀情緒是自然生成的,甚至不是創作者消費情懷。換句話說,是觀眾自己創造了這種情懷,解讀出了一種情懷,這甚至和創作者的初衷是無關的。

寫孫悟空的前世,本就是一出悲劇——不管如何,他都會成為一只威風凜凜,忘記一切,和唐僧前去取經的猴子。

此後再拍大話西遊各種續集,無論如何吸金,也無法重現當年風采。在一個剛接觸香港電影的時代,大話西遊的精彩讓大家看到了一個別樣但不走樣的孫悟空。再拍,不過是趕上好時代,卻再無大話所帶來的感動與情愫。年輕的周星馳與朱茵無法再來,男女主角亦真亦假的動情無法再來……多了特效與炫技,卻不過是在消費了。

流量小花演不了驚鴻一瞥的紫霞仙子,小鮮肉更不是周星馳——演完孫悟空,他像是也走上了取經路,一直去往電影事業的更高峰,不動凡情了。那是個演員還是演員的時代,大家都記得他們演的是誰。

近兩年著名的西遊IP又有《大聖歸來》動畫片(創業家&i黑馬註:田曉鵬作品),被視為近年來較好的動畫代表。幼小的江流兒代表了無數對齊天大聖滿懷憧憬的少年,但迎接江流兒的卻是個頹喪版悟空,被束縛,什麽都提不起勁,不如想象中熱血。直到江流兒被劫,悟空方顯大聖本色,大鬧一場。某種程度上來說這和《大話西遊》最後設置的情節一樣。

大鬧一場,這也是關於孫悟空,所有人最喜歡的情節。

為什麽要拍孫悟空?主創的說法是,西遊IP大眾熟知,拍這個不需要從零開始。

孫悟空,又實在是年輕人太喜歡的角色。從原故事內核,到延伸出的諸多內涵,都符合這個社會年輕人內心的一種需要。

是叛逆,對現行規則的不滿,是想對整個社會的推倒重來,還能夠對著反對者大鬧一場,把他們收拾地狼狽不堪,讓一切重新來過。孫悟空把大家想做而不能做的反對之舉執行了個遍。

但悟空最終戴上了緊箍,預示成長之後進入真實世界。不再虛幻,不再唯我,不再有叛逆精神,而是在看不見的規則之下循規蹈矩,以被限制的力量維持著表面的合作。

知乎上有人提出對86版西遊記的疑問:電視劇既歌頌孫悟空大鬧天宮,又歌頌他前去真經,在這對矛盾的現象上采取了和稀泥的態度。

無奈孫悟空已戴上緊箍咒,再變不回齊天大聖。創作者也毫無辦法吧。

但孫悟空真正引起群體性精神共鳴的,絕非西行取經,而正是大鬧天空,對現行規則的對抗。這部分象征,才是國人真正崇拜和向往的地方。也是西遊中的孫猴子久拍不衰的群眾根基。反觀其他人,和它所能達到的高度,代表的精神,則都差太遠。

四大名著作者如果全部複活,相信也是吳承恩老先生因為悟空的版權改編而收最多的版稅吧。

但回到電影上來,真的是“拍不完的孫悟空”嗎?

“我要這天,再遮不住我眼……要那爛片,都煙消雲散。可是只想,要這猴子,繼續圈你錢,要那情懷,消費到厭倦。”這是豆瓣上點贊最高的短評。(so what,人家還是有5億票房。)

觀眾已經厭倦了。但這不是悟空的錯。多少年,我們也只有這一個叛逆的孫猴子而已。

反觀打著它名號的許多IP電影,沒有真摯的愛情要表達,沒有滿腔的憤怒值得叛逆——孫悟空還在人心中,情懷卻是一點沒有了。

5.webp

情懷沒了,版權費也聽說要給作者。

6.webp

那麽問題來了,吳老先生收完所有的版權費,可以在北京三環買幾套房子?

《悟空傳》 消費情懷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5162

當妖股遇見孫悟空 高仁

1 : GS(14)@2016-05-31 21:25:31

2016-05-30 HJ

上文提要:上市公司通往妖股必經之路,往往是由一名「新丁」(新股)開始;第一階段是上市後首年內,控股股東受限制較多,動作亦不多;第二階段是市場認受性增加,令股價進一步攀升。

高仁相信各位「巴打」都有看過《西遊記》的小說、電視或電影,孫悟空保護唐僧去西天取經,白骨精3次變身迷惑唐憎都被孫悟空識破,造就孫悟空三打白骨精的情節。

「高仁指點」話你知,當妖股市值大幅膨脹,基本因素及業績跟不上,妖人的融資壓力就會愈來愈大。當妖人遇上空軍成本就更高,妖股就更如白骨精一樣,遇見孫悟空可能是死路一條。

由於公司股價愈升愈高,市值亦愈來愈大,妖股有可能根據港交所選取指定證券準則,進入「可作賣空的指定證券名單」,也是其進入第三個階段的時候【表】。

伴隨着股價上升,妖股的市盈率亦愈升愈高,動輒超逾百倍甚至近千倍,各位「巴打」,估值是名副其實的「堅.離地」,這便需要「基本面」作出配合。

押股借錢炒賣不歸路

為了進一步推高股價,妖股可能會建議把股份拆細,以及更改每手買賣單位;而一些比較「疊水」的妖人,可能會畀錢「水佬雜誌」讓妖股登上封面,以及引入「水佬」(財演)在專欄推介妖股,務求吸引更多的「魚」。

如果各位「巴打」是高仁的忠實「粉絲」,相信一定記得2011年7月的〈公開「水佬」三大秘密〉文章,當中有關於「水佬雜誌」及「水佬」推股的運作過程。

話時話,2011年正是高仁在《信報》「開壇作法」(撰寫專欄)之時,之後每星期為「巴打」與「絲打」拆解上市公司財技、蠱惑招數等,不經不覺無間斷地踏入第六年,相信是第一位連續6年在《信報》寫財經拆局的作家。

在這個第三階段,妖人的融資壓力會很大,其中的一個原因是,他可能做了很多孖展或借貸。各位「巴打」試想一想,妖人利用一隻被人為膨脹的股票抵押融資,再去買回自己的妖股,絕對是一條不歸路。

PK空軍成本大增

以上文的例子再說明,假設現時妖股的市值進一步膨脹至200億元,單單是10%已經是20億元,但以一般的孖展融資率約25%至35%,股份吹得愈大,融資金額愈不足夠,就可能會死得愈快。當妖股的股價愈高,孖展補倉額就會愈高,妖人亦變得愈來愈被動。

在這個時候,空軍通常都會出現,一些對沖基金會故意沽空妖股;但妖人要維持妖股的股價,就要被迫與對沖基金直接PK(對戰),實行你沽我買。為了對付空軍的來犯,妖人會不惜拉高股價,一方面增加空軍的成本,但另一方面亦會增加自己的成本,名副其實的七傷拳;得到了上升的股價,同時也得到了「堅.龐大」的成交!

除非妖人的財政實力十分雄厚,否則承受的風險將會非常大,妖股就更如白骨精一樣,遇見孫悟空可能是死路一條(高仁註:孫悟空三打白骨精的前科嘛)。妖人唯一出路是以更高價出售股份,如果能夠跨過這個危機,妖股將可以繼續下去。

不過,既然是以更高價售股,股價「堅.離地」,試問有誰人願意接貨呢?各位「巴打」不用心急,高仁將會於下周公布答案,揭開通往妖股之路的第四及第五個階段。

「識破上市公司成仙成妖之路」系列文章

本欄逢周一刊出。

歡迎交流上市公司的財技個案及招數,請電郵至[email protected]

?

#高仁 #財經拆局 #財圈識真假 - 當妖股遇見孫悟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1512

【馮仁昭四圍超】錢嘉樂孫悟空氹妻女

1 : GS(14)@2016-08-09 07:10:49

微博圖片








錢嘉樂前日51歲生日,數十親友同粉絲為佢喺旺角舉行生日會,老婆湯盈盈帶埋囡囡錢凱晴(Alyssa)同錢凱琪(Kassidy)一齊慶祝。鄭敬基喺facebook玩直播,見Alyssa幫媽咪戴唐三藏帽,嘉樂就扮孫悟空,兩個女着到成個小公主,Alyssa仲幫爹哋吹蠟燭,之後盈盈更喺微博留言祝賀老公。撰文:馮仁昭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60808/1972688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4992

玫瑰花車巡遊孫悟空壓軸!華人姊妹做義工「植毛」

1 : GS(14)@2016-12-31 10:17:43

美國西岸最大型巡遊活動,第128屆玫瑰花車巡遊(Rose Parade)下周一(1月2日)將於洛杉磯老城帕薩迪納(Pasadena)舉行,這個星期各大花車隊伍都密鑼緊鼓裝飾花車,周末就會在花車上插上鮮花,到底今年亮點有些甚麼?蘋果帶你潛入裝飾地區搶先睇!駐洛杉磯記者:張紫茵
Paradiso Parade Floats的代表羅伯遜(Gwen Robertson)指,她已經參與了10屆玫瑰巡遊,每天有400人加入義工團隊,幫手裝飾花車,大家眾志成城幫手剪花、上顏色等,現時花車佈置的進度非常良好,只是日間的天氣實在太熱了,所以會等日落之後先開始將鮮花放上車上。今個周末洛杉磯將會有點寒冷,但此種天氣對於花藝裝飾相當有利,因為可以令花保持得更持久,她笑言:「只是負責裝飾的義工會有點凍。」環顧幾個放置不同花車的區域,發現不少花車具東方主題及氣派,例如主要贊助商Honda就以日本千羽鶴為主題;另一架最受注目的花車,則含強烈的中國色彩,以西遊記內的孫悟空為主角,代表着本地華人社區的玫瑰花車,現時已完成整體造型、機械及特效測試等,進入最後裝飾階段。花車上除了有主角手持噴火「如意金箍棒」的孫悟空外,亦有川流不息的水簾洞,旁邊有一大堆猴子猴孫襯托,有水又有火,相當有誠意。Gwen表示,單單是這一輛花車就有8萬枝花做裝飾,其中有3萬朵玫瑰鋪在花車的底座上,形成一片壯麗花海。幫這輛花車上的小猴在「植毛」的華人姊妹Elieen及LeeAnn,今年是第二年來做義工,幫手為花車裝飾。Elieen表示,上年他們是負責在最後幾日將鮮花插上一條巨龍上,今年較為有經驗,所以統籌就交了更複雜的任務給她們,就是幫小猴子貼上柏樹皮當猴毛,「逐片逐片貼上去,好似牠的真毛一樣,而家有少少地方做得不好,要趕快補一補了!」Elieen調皮地說。她們覺得幫玫瑰巡遊做義工好好玩,場內有很多人幫手,所以工作量不太重。LeeAnn就指,不少其他州分的美國人都穿州過省,來這邊幫手佈置一星期及參與巡遊,昨天認識了一個從東岸特拉華州(Delaware)來幫手的人,大家都很熱心。由於她們兩姊妹都是小時候移民過來美國,所以中文不算太靈光,記者問到她們的花車是不是孫悟空時,她們亦一頭冒水,最後要向工作人員求證,十分可愛。當日巡遊將會在早上8時舉行,將會有70至100萬人次聚集在帕薩迪納內觀賞,Gwen表示最靚位置通常會被贊助商包起,如果沒有買票留個靚位的話,就最好於巡遊前一天下午5時後上街,當晚帕薩迪納街頭會有很多人在街上紮營霸位,帶上沙發甚至雪櫃在街頭露宿,非常熱鬧,翌日早上一起來就可以看到玫瑰巡遊了。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1231/1988260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0799

《西遊》孫悟空變King Kong

1 : GS(14)@2017-01-29 10:31:41

周星馳監製的賀歲片《西遊伏妖篇》前晚在年三十開畫,內容貫穿唐三藏師徒上路取西經,先打蜘蛛精,跟住去比丘國等劇情。本報前晚睇過香港版,搵了羅家英及林一峰等以廣東話配音,家英哥再聲演唐三藏,於開場時雖得分幾鐘戲份,不過都好有親切感。《西》片中有不少星爺以前的風格,有叫人「契弟」、「粉皮」等俗語,又玩諧音粗口「賊頭皮」加入對白,當中笑位有似星爺舊作《大內密探零零發》,講到師徒收服紅孩兒,國王騷後宮佳麗三千,似足《大》片中張達明身後的阿婆質素的佳麗。此外,戲中有大量CG打戲,孫悟空變「King Kong」與比丘國國師對打,最後30秒的片尾彩蛋,星爺就拎大聲公扮工作人員:「唔係大片,所以冇彩蛋。」採訪:曹家誠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70129/1991195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461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