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銀行高管們紛紛奔赴互聯網金融 別說錢不重要!

“以前是機會比人多,現在是人比機會多。這是今年以來我們明顯感覺到的變化趨勢。”一家知名獵頭公司從事互聯網金融業務的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如此感慨。對於挖角足夠高職位的銀行業人才,手握重金的互聯網公司、民營銀行、優良的P2P平臺越來越遊刃有余。

這個現象的另一頭,是最近幾個月甚囂塵上的銀行高管跳槽、銀行業降薪的新聞。銀行業真到了留不住高管人才的尷尬地步麽?真相如何?

第一財經記者采訪了多位銀行、互聯網金融人士,有些意外的是,在他們眼里,與銀行業巨大的體量和人才儲備相比,跳槽和降薪原本屬個案,卻因跳槽高管的明星效應而誇大。雖然互聯網公司、民營銀行、知名P2P公司高薪吸收銀行高管的確是新趨勢,但根本撼動不了銀行業根基。更重要的是,跳槽到互聯網公司從事金融事業,能否有效融合傳統金融與互聯網企業之間巨大的文化差異,能否讓IT技術很好地理解金融開發出強大的產品,都不是那麽容易解決的問題。

銀行高管受央企限薪影響大

銀行業2015年年報顯示,受國企領導限薪令的影響,四大國有銀行董事長、行長級別的高管薪酬由2014年100多萬元“腰斬”至2015年50萬元左右。此外,包括華夏銀行、北京銀行、興業銀行等在內的部分銀行,高管薪酬降幅也高達80%左右,百萬薪酬難覓。

第一財經記者了解到,一些銀行的分支行普通員工並沒有明顯降薪。一線員工若有薪酬下降,更多的是因為經濟下行,不良貸款上升,造成考核減分而獎金下滑,基本工資沒有什麽變化。但總行級別的管理層降薪明顯,做著決策的活兒,薪水比幹的好的中下層員工還低,心理落差肯定是有的,再加上近年來互聯網金融、民營銀行等新機構的風生水起,舍得花血本引進人才,讓一批銀行高管流向了傳統銀行體系之外。

某獵頭公司的一位工作人員對記者講了一個印象頗深的案例。去年年初,廣東一家民營銀行進入籌備期,開始招攬行長、副行長等高管。該獵頭公司遍挖國有大行深圳分行行長,無果;後又致電幾家國有大行廣東省分行行長,也被拒。當時開價年薪300萬元起,最高達450萬元,沒有一位願意來,都明確表示沒有興趣。最後是一家中型股份制銀行總行一級部門的總經理去做了執行副行長,年薪300多萬元。“如果這個招聘放在今年的話,找人會容易很多。銀行的風控、對公業務部門老總、大中型銀行分行副行長等級別人士,今年尋找跳槽機會的人明顯增多。”

另一位今年跳槽到券商的城商行一級支行行長則認為,只要能為股東帶來價值和回報,新設機構的自由度更高。“體制內的、國有銀行的高管們能力都很強,掌握大量資源,想尋找一個更自由開闊的平臺,把自己的能力更好地發揮出來,這是他們離開的原因。那些做到總行行長、副行長級別的高管,難道真的缺錢嗎?肯定不是。”

高薪+股權激勵吸引銀行高管

那麽,這些經驗豐富的銀行高管們,離職後都選擇去哪兒了?

受訪人士均表示,中小型互聯網金融公司很難吸引到銀行高管,但知名互聯網企業(特別是阿里巴巴、百度、騰訊、京東等大佬級公司)、優良且資金雄厚的P2P平臺、民營銀行是明星高管們青睞的目標。

例如,今年5月底,原光大銀行資產管理部總經理張旭陽加盟百度,負責百度理財和資管業務。此前,建設銀行電子銀行部總經理黃浩離職出任螞蟻金服副總裁;工行電子銀行部總經理侯本旗離職籌備民營銀行中關村銀行;正在籌備中的民營銀行華通銀行,則聘請了原興業銀行副行長陳德康出任董事長,原興業銀行同業部總經理(後跳槽至微眾銀行任副行長)鄭新林出任行長。

此外,不完全統計,今年上半年,有9位銀行高管加盟知名P2P,其中3位進入點融網,分別出任首席運營官、首席信貸官和董事會秘書兼總法律顧問;2位加入玖富,分別負責風險管理和資產控制;1位加入短融網,擔任CTO,負責IT戰略、產品開發以及信息系統的研發和管理工作;陸金所更是吸引了原興業銀行行長李仁傑出任董事長。

除了有競爭力的薪水之外,股權激勵也是吸引銀行業高管加盟的另一重要因素。

“當前,很多大型互聯網公司都是用現金加股權的形式招攬銀行高管,即使沒有股權,也會在期權上給予承諾。”廣東一家知名P2P平臺老總對第一財經說,只要有清晰的盈利模式和堅實的產業基礎,大公司和大平臺很容易招到級別足夠高的銀行業高管去發展互聯網金融、產業鏈金融,但中小型互聯網公司仍很難吸引到銀行高管。“就我所知,在一線城市,股份制銀行支行行長拿到年薪100萬不是難事,有些效益好的支行行長還可以拿到200萬元的年薪。所以,現在一些大公司和大平臺招攬銀行高管,現金加期權在內,一般年薪可達500萬元以內,年薪1000萬元屬少數。”

“大的互聯網公司風控總監年薪可達80萬至100萬元,而同級別的一線城市分行部門總經理年薪大約五六十萬。”上述獵頭公司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說。而股權激勵更有誘惑力。某知名互聯網金融公司內部員工對本報說,該公司達到P7級別及以上的管理層實行股權激勵。P7級別就可以拿到1萬至3萬股股份,現在內部作價100萬元左右,P8級別可以拿到6萬股股份。“以後公司一旦上市,可以肯定這些人可以一夜暴富。”

能否做好值得觀望

拿著高薪,能不能做出漂亮的成績,在很多業內人士看來卻是難說。

多位從銀行業投身互聯網金融的人士一致認為,“文化差異”讓很多跳出體制的銀行高管感到不適應。

“互聯網公司與傳統金融的文化差異太大,前者更偏激進,喜歡先把業務做起來,後面出現問題了再講風控。這導致一些跳槽的銀行高管不適應這種行事風格,他們原以為跳出體制可以獲得更多的主動權去發揮才幹,最後發現理想與現實有很大差距。甚至,在人際關系、交流方式上都有很大不同,就好比國有銀行人士跳槽去外資銀行一樣。”一家P2P平臺人士如此說。

“差異非常大,非傳統銀行嘛,更像是互聯網公司。”一位跳槽至微眾銀行的人士如此調侃。

“還有很多從銀行業跳到互聯網金融的人士提到工作壓力的問題,他們普遍覺得大的互聯網金融公司壓力更大。以往在銀行,下班後更多是應酬,但在大互聯網金融公司,下班後更多是加班,工作節奏明顯加快。”上述獵頭人士說。

而另一位互聯網金融業內知名人士的看法更深入。他對第一財經記者說,例如微眾銀行,“總理敲下第一筆網絡貸款”讓其廣受關註,成立伊始就被寄予厚望。開業時的高管團隊絲毫不遜於傳統銀行,除了中信銀行原副行長的曹彤、深圳銀監局政策法規處原處長秦輝、興業銀行同業業務部原總經理鄭新林三人,其余高管在平安系任職過的就多達7個。當時外界都以為,微眾銀行的發展勢頭會很猛。但事實上,後來的業務發展並不那麽容易,由於政策和法規上的一些壁壘,例如不能實現遠程開戶,沒法靠自身力量開卡,無法轉賬等,讓其無力參與市場競爭。開業不到一年,行長曹彤和副行長鄭新林就相繼離職。

他坦承,互聯網金融做成功並不容易。比如百度,2013年10月上線百度理財,與華夏基金聯合推出理財產品“百發”,由於購買當日產品年化實際收益未達到宣傳的8%,遭消費者質疑其虛假宣傳,導致證監會介入調查,聲譽受損。再比如京東白條,今年提出了去京東化,改稱“白條”。背後的原因在於,京東白條做出名氣後,期望獨立運營去擴大市場份額,就像孩子長大後要獨立自主,家長能否接受?這些案例都表明,互聯網與金融在文化融合上要走很長的道路;在產品研發上,IT要理解金融、部門之間要協調好利益和合作機制都並非易事,需要就付出艱辛的努力。雖然銀行業者在金融產品設計、風控把握以及金融資源上有不可比擬的優勢,但怎樣將其融入到互聯網文化中,需要長期磨合。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609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