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投資英國公司遭下市 爆辜仲立海外搞電視購物失利


2010-02-04  TNM





辜仲立 小檔案

現職:仲利控股董事長

生日:1967年5月25日

家庭:中信金控董事長辜濂松3子,妻周靖華,育2子。

學歷:美國紐約大學史坦商學院企管碩士

經歷:1997年管理中信集團在美6家旅館;1998年起任中租企業團主祕、中壽董事長等職;2003年掌中租企業團;2007年中租以仲利控股名義在新加坡掛牌,任董事長

事業:仲利控股在台、中、美、泰、越南都有投資設點,至2009年第3季集團資產逾800億元(25億美元),仲利每股盈餘約0.6元(0.0192美元)。

開春沒多久,中信辜家三少爺辜仲立又有新動作。一月中旬,辜仲立的中租集團旗下在新加坡上巿的仲利控股董事會決定,將分拆出一家新公司—中租控股公司,回台在台灣證券交易所做第一上巿。

辜三少 坑小廠商

遠在台中烏日一家工廠的詹姓老闆翻閱著報紙,看到辜三少風光返鄉的消息後,心頭為之一震,心想:「我被拖欠貨款到現在都收不到,不想有人再受騙。」因而向本刊提出控訴。

不 到四十歲的詹姓業主,四年前創業,沒多久就接獲外商「瑞仕邦」(Responze)一款運動踏步機訂單,透過美國電視購物頻道銷售。他隱約得知是國內大型 金控的少東,原想應該更有保障。不料,去年五月瑞仕邦突然關門大吉,拖欠他十八萬美元(約新台幣五百八十萬元)貨款、又把貨品全扣走,使他剛有起色的事 業,陷入危機。

經他調查,才赫然發現,原來瑞仕邦背後老闆就是辜仲立。詹姓業主不甘心。十八萬美元對辜仲立來說,不過是一顆送給太太過節時的紀念鑽戒,但對小型工廠來說,卻是存亡所繫的大數目。他質疑:「中租集團旗下公司想回台上巿,如何讓投資人相信這是一家有誠信的公司呢?」

本刊調查,這樁小廠商狀告大金控少爺故事的背後,還扯出辜仲立悄悄收購英國上市公司,準備在中國、美國電視購物市場大展身手,卻因經營不善倒閉,去年慘遭下市大夢破碎的故事。

燒十億 購物鎩羽

本刊調查,辜仲立看好全球成長最快的中國大電視購物頻道市場,二○○四年四月透過中租轉投資公司,入主一家面臨下市危機的英國上巿公司Pacific Media PLC,親自擔任副主席,以英商身分進軍中國。

辜仲立還號召香港邵氏集團等,在上海成立「電廣聯」居家用品公司,打出行銷品牌瑞仕邦,並自新加坡、香港找來高手,每人年薪近三十萬美元,打造黃金團隊,獲大幅報導。

然中國市場大餅看得到卻吃不到,電廣聯嚴重入不敷出,○六年三月間,辜仲立親自上火線當主席,仍無起色,○六年底只好收山,燒掉近三千萬美元(約新台幣十億元)。辜仲立並不放棄,二○○七年另起爐灶,他將英國上巿公司更名為他的自創品牌瑞仕邦ResponzeTV PLC .(簡稱RETV),轉瞄準美國巿場。

為就近看管,辜仲立將瑞仕邦營運總部設於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可俯瞰整維多利亞港,月租金超過港幣十萬元,椅子採用吳東亮、殷琪等大老闆坐的美國百年名廠Herman miller ,每張超過新台幣三萬元,總數逾四十張,其他的也都很高檔。辜仲立說:「這是面子問題。」

遭解散 狼狽收攤

瑞 仕邦雖有台灣中租提供資金支援,但營收持續虧損。儘管二○○八年四月二日,RETV在英國倫敦交易所發布重大訊息,因併購美國Reliant international limited,營業額大幅增加七十倍,毛利率增加五○%,股價應聲上漲;但一個月後,RETV宣布美國子公司財務有異狀,而停止交易,引發英國投資人抗議,要主管機關調查。

RETV遭停止交易解散,香港總部也狼狽收攤,收不到貨款的廠商,成了辜仲立介入電視購物巿場的失敗漩渦下被犧牲的泡沫。

辜仲立投資失利圖

回應:

中租迪和表示,瑞仕邦因經營不佳而虧損,辜仲立是該公司股東、也是受害者,供應商沒有理由要股東負責,應找公司解決紛爭。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142

投资三鹿失利 恒天然在华设厂要求“完全控制权”

http://epaper.nbd.com.cn/shtml/mrjjxw/20100915/1818898.shtml


  每经记者 陶斯然 发自上海
国际奶业巨头恒天然正在重新规划中国市场。
“我们在河北唐山已拥有一家牧场,现在正就另外两家牧场的投资与建设进行相关调研考察工作。”9月14日,恒天然方面向《每日经济新闻》表示。
在堪称“中国乳业地震”的三聚氰胺事件两周年之际,恒天然的回归颇有代表意义。东方艾格乳业分析师陈连芳认为,“毫无疑问,在国内乳业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未来一段时间恒天然都将继续担任中国市场上举足轻重的角色。”
恒天然方面也表示,在经历三鹿事件的惨痛教训之后,公司目前依然寻求在中国开设加工厂的可能性,但风格已经发生了转变。“我们需要拥有完全的管理控制权。”
两年中两遇公关危机
如果没有遇上奶粉激素门事件,恒天然在三聚氰胺事件爆发后一直都处在风平浪静之中。然而当媒体于2010年8月爆出武汉有3例婴儿疑似因服用奶粉导致性 早熟之后,有调查发现奶粉所使用的原奶均从恒天然进口,并联系到恒天然与三鹿奶粉的关系进行了报道,由此,恒天然这一隐形的巨头再一次走到了聚光灯下。
“就像我们之前就此事件发表的声明所陈述的那样,我们对自己产品的安全性和品质拥有100%的信心。新西兰对激素的使用有严格的立法控制,激素被严禁使用在泌乳牛身上。”在奶粉激素门事发之后,面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的采访,恒天然方面依旧如此表示。
恒天然的公关危机最后由卫生部进行了“化解”,随着卫生部宣布圣元奶粉与婴儿性早熟事件无关,围绕着恒天然的猜测也在一时之间化为乌有。然后这对恒天然的品牌是否造成影响却尚未可知。
“两年之内发生了两起较重大的奶粉门事件,恒天然均被牵扯了进来,无论是哪家公司都不愿意遭遇到这样的情况。”一名业内人士如此表示。不过,多数分析人士认为,随着卫生部的辟谣,公众对此的质疑消失之后,恒天然依然是国内众多奶粉企业的唯一选择。
“被以退为进”
谈到恒天然对中国市场的谋划,就不能回避三聚氰胺奶粉事件发生前公司对三鹿的投资。
“三聚氰胺事件对整个中国食品行业都是一个惨痛的教训,对恒天然来说更是如此。”9月14日,恒天然方面如此回复《每日经济新闻》。
据恒天然方面提供的资料,该公司于2005年底出资8.64亿元,获得了三鹿43%的股权,这笔投资由于三聚氰胺事件的爆发几乎血本无归。“我们损失了数亿元。”一位恒天然的人士如此表示。
但在三聚氰胺事件之后,局势却出现了意想不到的变化。陈连芳向记者表示,随着消费者对国内奶粉的担忧,进口奶粉的数量开始大增。2009年国内进口奶粉的数量增长了24.5%,而2010年这个数字甚至还涨到了30.4%。
毫无疑问,恒天然成了国内进口奶粉数量激增的最大受益者。据陈连芳透露,目前国内90%的进口奶粉来自新西兰,而这之中有95%的份额被恒天然占据。即恒天然约垄断了国内约80%的进口奶粉份额。
与此同时,中国市场对恒天然的重要性也与日俱增。据恒天然发给《每日经济新闻》的资料显示,由于近期业务的快速发展,中国已成为恒天然全球最大的市场,年增长率达两位数。
在两年时间里,恒天然的遭遇堪称“被以退为进”。投资三鹿奶粉使其在三聚氰胺事件之中遭遇巨亏,而随着三聚氰胺事件导致国产奶粉进入低谷,公司又得以巩固了在中国市场中的话语权。
不过,对此恒天然持不同看法。“我们的奶粉在全球不存在卖不出去的情况,中国市场卖得多了,其他市场相对的销售就比较少。”恒天然公关部的郝晓红如此表示。
正重新规划中国市场
在三聚氰胺事件两周年之后,恒天然正酝酿一次谨慎的 “再出发”。据了解,恒天然在河北唐山市的牧场建于2007年,公司曾寄希望于该牧场可以成为恒天然在中国的示范牧场,以证明在中国也能生产出新西兰标准 的牛奶。资料显示,2009财年,恒天然唐山牧场产奶量达1700万吨,预计今年产奶量将达2400万吨。
“同时,我们也在探索在中国开设加工厂的可能性,但目前阶段并没有明确的计划。我们对一些投资合作持开放的态度。”恒天然方面表示。
事实上,恒天然并不满足于做国内奶粉的原料提供商,公司对附加值更高的奶粉业一直具有一定的野心。在三聚氰胺事件之前,恒天然曾在国内销售其自有奶粉品 牌安怡和安满,上述两品牌在三聚氰胺事件之后曾一度停止在国内销售,但恒天然于2009年又重新开始将其引进国内市场。
“恒天然正在进行一些谨慎的尝试。”陈连芳告诉 《每日经济新闻》,“未来并不排除恒天然使用国内牧场产的牛奶制造奶粉并进行销售。”
不过,这一次恒天然的进军风格已经发生重大改变。“我们需要拥有完全的管理控制权。”恒天然方面表示,尽管对于合作持开放态度,但公司却不希望再出现类似三鹿奶粉的情况。对于未来的合作者,恒天然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
尽管中国已经是公司在全球最大的市场,但恒天然对中国市场的关注度似乎仍未“全情投入”——在恒天然中国区,这家世界奶业巨头仅有一名公关负责人士,这对于动辄设立庞大的公关部门并聘请多家公关公司的中国乳品业界来说,几乎是罕见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121

周杰倫電影失利 引爆台港影視大亨戰火


2011-2-10  TNM




歌壇天王周

杰倫,首部好萊塢電影《青蜂俠》在美國掀起風潮,甫上檔就站上全美票房冠軍。但他幾年前主演的電影《功夫灌籃》卻賣得不好,在美國的版權乏人問津,讓投資 150萬美元的香港英皇集團血本無歸,還為此跨海控告台灣製作公司長宏影視,要求賠償其損失。意外引爆台、港影視大亨吳敦、楊受成間的戰火!

長宏影視大亨 吳敦

出生:1949年11月29日生、安徽人

家庭:與第一任前妻育子吳庭言、第二任前妻女星許佩容育女吳尉慈,前女友為藝人鄭家榆

學歷:政工幹校19期(現國防大學政治作戰學院)

經歷:14歲加入竹聯幫,追隨陳啟禮任總護法,綽號「鬼見愁」。後受情報局指使,與陳啟禮、董桂森在美國刺殺本名劉宜良的作家江南,被判無期徒刑。 1991年出獄後,成立「長宏影視」「長鑫影視」。以《烏龍院》系列電影捧紅郝劭文、釋小龍等童星。另以電視劇《倚天屠龍記》捧紅賈靜雯。出品過《功夫灌 籃》《刺陵》等電影。

日前,亞洲天王周杰倫,首部好萊塢電影《青蜂俠》在美國大賣,為他進軍歐美電影市場奠定了基礎。但之前周杰倫主演的《功夫灌籃》,卻在美洲地區慘遭滑鐵盧,連電影版權都乏人問津。

賣座差 法院見

《功夫灌籃》是由朱延平導演,幕後投資的電影公司,包括台灣長宏影視和香港英皇電影國際公司。二家公司負責人分別是吳敦和楊受成,均是港台知名的影視大 亨。原本,二家電影公司都以為可靠這部片子大賺一筆,沒想到最後統計,影片在中國只盈餘區區人民幣三百五十七萬餘元,約新台幣一千六百萬元。

本刊調查,因為《功夫灌籃》賣得不好,這一千六百萬元的盈餘,竟然引發港台影視大亨大鬥法,香港楊受成要求這些錢全部歸他,吳敦不同意,楊因而跨海提告。

日前法院一審判決,「台灣的吳敦贏,這些錢都不需付給香港楊受成。」理由是吳透過另一家境外公司與英皇簽約,二家都是外國公司,不歸台灣司法管轄範圍,因此駁回英皇的告訴。

台港影視大亨為了周杰倫的電影在美國票房失利,鬧進法院,掀起司法戰火,這可能是目前在美國人氣紅不讓的周杰倫始料未及的。

歐美賠 成爭點

本刊找到吳敦,說到《功夫灌籃》在美國賣不出去,他顯得非常吃驚。吳敦說:「當初就是看中周杰倫的超高人氣,才找他主演《功夫灌籃》,並請來專拍喜劇的導 演朱延平掌鏡。當時評估,這部喜劇片肯定大賣,所以找上香港英皇集團合作,為促成這個案子,我還親自飛到香港跟楊受成簽約。」

吳敦無奈地說:「真的很意外,光是日本,我就可以賣到二百萬美元,整個歐美卻賣不到一百五十萬美元,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落差?關鍵在於《功夫灌籃》的版權在美國賣不掉。」

吳敦說:「就我的認知,英皇出的這一百五十萬美元,是他跟我買的『歐美地區獨家代理權』,不過他們卻認為,這是『投資』。」

吳敦強調:「當初雙方說好,整個歐美市場由英皇集團用一百五十萬美元包到底,意思是如果他們賣不到一百五十萬美元,就要自行吸收;若票房超過一百五十萬美 元,再按比例分帳。怎麼搞到後來歐美賠了,就來跟我說要其他地區的營收?這樣說不通嘛!『包底分帳』這個東西,在我們電影界是行規、是默契。」

討盈餘 碰釘子

其實一開始,英皇就擔心周杰倫在歐美知名度不夠,會影響發行。不過《功夫灌籃》在法國賣了三十萬美元,讓英皇信心大增,覺得電影應該會受歡迎。只不過後來跟美國買方洽談時,在金額上陷入膠著,無法達成共識。

本刊調查,英皇當初以一百萬美元的價格跟美國談發行,但對方覺得太貴,態度強硬,英皇也不退讓,最後破局收場。就因為少了這一百萬美元的收入,才讓楊受成 慘賠。楊受成後來向長宏追討其他盈餘,去年找來台灣理律事務所名律師宋耀明出馬,向長宏求償新台幣一千六百多萬元,卻處處碰壁,最後才不惜訴諸法律。

即使跟英皇集團打官司,吳敦還是說:「我跟楊受成還是好朋友,並沒有撕破臉,我們還常通電話,但絕不會提到官司的事。我能理解他們是上市公司,帳目要明 確,既然投資有虧損,他們只能提訴訟求償,至少給股東交待。但我做生意不會亂來,該給的我一定給,不該給的就算逼我,我也不會給!」

為了彌補英皇,吳敦後來又把周杰倫主演的下一部電影《刺陵》香港代理權,便宜賣給楊受成。但二位大老闆似乎與周杰倫八字不合,《刺陵》的票房可以用「慘不忍睹」來形容,讓吳敦無法置信,英皇集團更是無語問蒼天。

續刺陵 再慘敗

吳敦說:「《刺陵》我一共賠了一.五億元。輸了就輸了,我承認我打敗仗。《刺陵》架構不對、故事不對,但這絕對不是演員的問題,也不是導演的問題,這類探險尋寶的電影,本來就不是朱延平的強項,全都該怪我,當初沒想到這一點!」

吳敦說:「當時一拿到《刺陵》的劇本,很習慣就找了朱延平導演,因為我信任他。男主角也很自然找了合作過的周杰倫,還有名模林志玲,賣得不好,是我的問題。」

雖然賠了錢,但吳敦不怪天王、天后,反而一再歸疚自己的「戰略」錯誤。吳敦說:「我曾經去片場看過,周杰倫跟林志玲真的沒話說,相當認真,他們也很希望把戲拍好,是我疏忽,有些細節沒注意。很可惜,這部沒起來。」

轉電視 補缺口

吳敦前後跟周杰倫合作過二部電影,拍第一部《功夫灌籃》時,投資約新台幣三億元,第二部《刺陵》則花約新台幣四億元,二部共賠了一億多元。吳敦坦言:「《刺陵》慘賠了,讓我傷得很重,現在我暫時不敢再碰電影,希望多拍幾部電視劇,補足缺口。」

吳敦自信滿滿地說:「拍電視劇一定賺,現在我手上還有《天涯明月刀》及《多情劍客無情劍》二部電視劇,準備四月開拍,男女主角已經在談了,但現在還不能公布,不然就見光死了。等我補足元氣、養精蓄銳後,再考慮是否重拍電影。未來若有機會,也不排斥跟周杰倫三度合作。」

吳敦今年六十二歲,年輕時加入竹聯幫,一直跟在幫主陳啟禮身旁,後來他與陳啟禮因為在美國犯下江南案,聲名大噪,還因此鋃鐺入獄。吳敦被關了六年多,出獄 後選擇影視這條路,成立長宏影視公司,製作多部電影,捧紅了賈靜雯及陳楚河等多名明星。除了固定跟朱延平合作外,吳念真、王晶也都是他的合作對象。

至於香港英皇集團主席楊受成,今年六十七歲,從父親楊成手中接下英皇,主要以影視本業為主,最近劉德華主演的《新少林寺》,就是由英皇投資製作,在中港台都相當賣座。也因為在電影事業上的成功,讓楊在影視界舉足輕重。

青蜂俠 洗前恥

吳敦前後跟周杰倫合作過二部電影,拍第一部《功夫灌籃》時,投資約新台幣三億元,第二部《刺陵》則花約新台幣四億元,二部共賠了一億多元。吳敦坦言:「《刺陵》慘賠了,讓我傷得很重,現在我暫時不敢再碰電影,希望多拍幾部電視劇,補足缺口。」

吳敦自信滿滿地說:「拍電視劇一定賺,現在我手上還有《天涯明月刀》及《多情劍客無情劍》二部電視劇,準備四月開拍,男女主角已經在談了,但現在還不能公布,不然就見光死了。等我補足元氣、養精蓄銳後,再考慮是否重拍電影。未來若有機會,也不排斥跟周杰倫三度合作。」

吳敦今年六十二歲,年輕時加入竹聯幫,一直跟在幫主陳啟禮身旁,後來他與陳啟禮因為在美國犯下江南案,聲名大噪,還因此鋃鐺入獄。吳敦被關了六年多,出獄 後選擇影視這條路,成立長宏影視公司,製作多部電影,捧紅了賈靜雯及陳楚河等多名明星。除了固定跟朱延平合作外,吳念真、王晶也都是他的合作對象。

至於香港英皇集團主席楊受成,今年六十七歲,從父親楊成手中接下英皇,主要以影視本業為主,最近劉德華主演的《新少林寺》,就是由英皇投資製作,在中港台都相當賣座。也因為在電影事業上的成功,讓楊在影視界舉足輕重。

英皇集團主席 楊受成

出生:1944年3月2日、廣東潮州人

家庭:二段婚姻、育2子3女

學歷:新法書院肄業

經歷:早年經營鐘錶行,陸續跨足金融、地產、酒店。1991年進軍唱片、電影、出版業,成就龐大英皇集團,躋身香港影視大亨。曾涉入曾志偉、梁思浩遇襲 案,與旗下藝人容祖兒先後被約談,在廉政公署的影視掃黑行動中被捕,但未遭起訴。2001年買下《東周刊》,隔年刊出劉嘉玲被虐裸照引發爭議,因而停刊。 英皇製作過《千機變》《證人》《功夫之王》多部賣座電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311

李嘉誠英國再購電網資產失利

http://epaper.nbd.com.cn/shtml/mrjjxw/20110303/2216465.shtml

  每经记者 李潮文 发自深圳
继去年7月以700亿港元收购英国第一大电网之后,李嘉诚日前再度出手,准备收购当地第二大电网,尽管这次他在竞标过程中出价最高,仍以失败告终。据了解,这或许与英国担心其垄断该国电网资产有关。
昨日(3月2日),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第二大公用事业公司、电力生产商PPL集团表示,同意斥资35亿英镑现金来收购德国能源巨头E.ON旗下的英国电网业务,并承担5亿英镑的负债,预计交易将在4月初结束。这一表述也意味着李嘉诚的收购失败。
E.ON是德国最大的基建投资公司,由于金融海啸后负债攀升,因此计划在2013年底前出售总值约150亿欧元的资产来削减债务,并拓展欧洲以外的业 务。去年12月,公司将英国第二大电网资产挂牌出售,吸引了包括李嘉诚旗下长江基建、美国电力供应商PPL以及巴菲特旗下的Mi-dAmerican能源 控股公司的兴趣。
值得注意的是,这次长江基建以37亿英镑成为出价最高的买家,但仍然不敌PPL集团。有分析指,这与李嘉诚去年7月收购的英 国另一电网资产有关。去年7月,他以57.75亿英镑(约合700亿港元)收购法国电力公司(EDF)在英国的电力网络100%的权益,而该收购也将成为 李嘉诚的长江集团史上最大金额的收购项目。
据了解,作为英国第一大电网,EDF向780万客户提供服务,供应了英国近四分之一的电力。而 E.ON拥有的当地第二大电网有500万用户,供电量约占17%。也就是说,如果李嘉诚收购E.ON成功,将掌控英国中部、东部和南部的电网设施,占到英 国全国40%以上的电力供应,也将增加与电力供应商的议价能力。
据海外媒体报道,英国电力监管办公室曾经表示,对于电网部分缺少竞争感到担忧,因此有分析指出,李嘉诚此次收购失败与当地监管部门担心其垄断当地电网资产有关。
实际上,PPL此次交易成功也是一年时间里对E.ON旗下资产的第二次收购。公司曾在去年4月份同意以67亿美元的价格收购E.ON位于美国的两个公共事业单位。
从李氏财团近年来几笔大的收购来看,李氏财团向外扩张的趋势日益明显,且专注于基建领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844

迅雷IPO失利一週年: 謀劃下一輪資本行動

http://www.21cbh.com/HTML/2012-10-31/xONDE1XzU1MTkxOA.html

一年前,迅雷折戟IPO,成為中國概念股上市遇冷的標誌性事件。這家憑藉一款下載工具打響名號的互聯網公司,在遭遇資本市場的打擊後,就此陷入低谷了嗎?

現實看來並非如此。10月29日,迅雷創始人鄒勝龍反低調,用最新數據回應外界一年來的質疑:用戶達到4億級別,2012年預期年營收接近10億,同比增速近100%。

在深圳一間酒店餐廳裡,鄒向騰訊科技鄭重否認了近期迅雷尋求出售的傳言。此前有報導稱,奇虎360和百度欲參股注資迅雷。

鄒勝龍坦言,在今年年初優酷尋求收購土豆之時,迅雷確實和包括奇藝、新浪、百度等眾多國內主流網站洽談過,但主要是尋求戰略合作。「迅雷從來沒考慮過出售。收購一般都需要溢價,誰要想收購我們,以現金操作需要20-30億美金,業內能買得起的沒幾家。」

相反,迅雷正在謀劃下一輪的資本行動。

今年3月份,迅雷完成新一輪5000萬美元的融資,由胡祖六創辦的春華資本領投。鄒勝龍透露,截至6月份,該輪投資的資金已全部入賬。「這是大型傳統PE首次在中國重資投入數字內容播放和分發平台。」幫助完成該筆交易的易凱資本CEO王冉指出。

「迅雷已經盈利,並不缺錢。」鄒勝龍說,「但5000萬美元的融資向業界揭示,迅雷還是值錢的,雖然在公開IPO遇阻,但私募仍然可行。」

春華資本為什麼向迅雷投向信任票?一方面,迅雷過去的業績增長曲線已有充足證明。去年IPO提交的招股書顯示,迅雷運營利潤和淨利潤於2009年轉為正值,2010年迅雷全年運營利潤為710萬美元,淨利潤為847萬美元,運營利潤率為16.6% ,淨利率為19.8%。(淨利潤高於運營利潤,是因為計入利息收入等項目所致)

另一方面,會員收費業務為主的增值服務正快速成為迅雷最大的吸引力,鄒勝龍指出。

在過去一年的發展中,迅雷的會員收費業務收入已超過基於視頻的廣告業務,成為公司第一大收入來源。「我們會發力會員平台,最終以會員捆綁服務的整合模式來反哺視頻,在年收入上力求保持100%的增長。」

目前,迅雷擁有付費會員350萬,其中近一年增加了75萬。數百萬的付費會員將支撐著迅雷的下載、遊戲乃至視頻業務。鄒勝龍舉例說,有了會員和原來迅雷的巨大流量和資源,可實現精準的數據運營。比如,會員卡和電影院的線下合作,「會員+運營能力」的遊戲模式則可效仿騰訊的套路。

此外,迅雷也開始試水新的業務。2012年初,迅雷挺進社交平台,推出了類似Pinterest的社交分享社區——迅雷方舟;今年6月,迅雷推出了新客戶端「迅雷大全」,聚合互聯網多方影視資源,集搜索、點播和下載為一體。

按照鄒勝龍的長遠設想,未來迅雷將在移動領域再造一個當前量級的用戶。正如迅雷展現在總部LOGO牆上的公司願景:「未來實現1000萬的付費會員,覆蓋10億個人終端,創造百億價值。」

IPO反思:不要過多追求細節而錯失機會

一直以來,關於迅雷推遲IPO的原因外界眾說紛紜,然而真正的原因卻鮮為人知。

「迅雷在IPO過程中最大的遺憾就是錯過了2011年4月份的窗口期。」一年之後,鄒勝龍向騰訊科技總結到。

2010年底,迅雷開始考慮啟動IPO。2011年2月,迅雷在預路演獲得了15-20億美元的估值。懷著對資本市場的信心,迅雷踏上了納斯達克IPO的道路。

2011年3月底,奇虎的成功上市,給迅雷帶來了更大的信心。但是,隨後發生的一系列資本市場負面事件讓迅雷始料未及。

東南融通爆發財務醜聞、支付寶VIE事件引發誠信危機、年度最大IPO大幅縮水60%,投資人蒙受巨大損失!資本市場開始進入冬天!7月份,進入IPO尾聲,迅雷面臨了或估值腰斬、或推遲IPO的殘酷選擇。「基於對自身發展的信心,我們選擇了推遲IPO。」

原本可以在當年4月份成功IPO,卻錯失了最重要的機會,「做IPO不要過分追究當前細節,比如財務上的一些完善事宜等瑣事最終導致跟進速度慢。」在鄒勝龍看來,迅雷推遲IPO最直接的那個原因就是:突然頹廢的資本市場,也就是「時機」二字。

而對於版權問題的猜測,鄒勝龍也首次對外吐露心聲。

「因版權而影響了IPO這完全是主觀臆測。上市前,眾人都認為版權會是大問題,我們怎能不去考慮?新聞集團的創始人默多克和鄧文迪的加入,也正是深度瞭解迅雷在版權方面的投入與努力之後,將迅雷作為其在中國傳媒戰略的重要合作夥伴。連最關注版權的默多克家族都投資了迅雷,資本方怎麼可能因為版權而不買單。」鄒勝龍告訴騰訊科技,「真正原因只有一個,市場環境發生了變化。如果我們以7億美元估值上市絕對可行。而在提交上市申請後,錯過了最佳的窗口期,也讓迅雷陷入了被動。」

值得一提的是,外界關於「版權影響迅雷IPO」的觀點是建立在迅雷IPO時主打視頻概念這一前提之下。然而,鄒勝龍卻告訴騰訊科技,迅雷IPO時講述的並非視頻的故事。「我們宣講自己是一個在搜索驅動力的工具平台,這個平台包含下載和視頻兩個核心應用。」鄒勝龍強調,本質上,迅雷還是以技術取勝。

從目前來看,迅雷還難以上市,未來是否還會嘗試IPO抑或放棄IPO?

「迅雷引入的是風投模式,IPO是資本退出的重要渠道,我們絕不輕言放棄,會讓公司業績保持增長。當市場真正回暖之日,就是我們再度進入之時。」鄒勝龍認為,距離這一時刻應該不會太遠。「近日Facebook在移動業務的斬獲已讓其股價飆升,當其股價回升到IPO發行價,國內有一兩家市值過10億美元的企業成功衝刺IPO,一切將水到渠成。」

未來業務謀局 發力移動互聯網

鄒勝龍將整個迅雷的發展歷程的關鍵詞歸納如下:2003-2008年圈地;2009-2011年轉攻會員,包括視頻和下載、遊戲;2012年則全面佈局移動互聯網。「在移動互聯網,完全有機會再造一個迅雷。」

取消IPO後的幾個月時間裡,移動互聯網領域發生的三件大事深深觸動了鄒勝龍。

其一,原來Google安卓平台上的應用大小的容量由50M的束縛擴展到4G,這使得APP上線時擺脫了文件大小的束縛,為眾多大容量的應用在智能手機上的興起提供了土壤。

其二,鄒勝龍瞭解到,從2012年年初開始,蘋果iOS手機平台上「免費下載+道具收費」的手機遊戲所獲得的收入達到了之前「收費下載應用」模式的3倍。這意味著,迅雷在互聯網遊戲的運營方法可移植到手機端。

其三,二維碼的興起,成為連接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的橋樑。

與此同時,鄒勝龍注意到,迅雷在PC互聯網上的用戶的覆蓋率已達到73%,這一數字實際上已經達到了一定瓶頸,如果未來在無線互聯網上找不到一個落腳點,迅雷就會陷入被動。

「目前,移動互聯網還是碎片化+小應用」時代,未來3年裡,手機將成為佔據用戶時間的主場,大內容(大應用)將興起,這為手機下載提供了巨大的發展空間。「鄒勝龍透露,迅雷在移動端已全面發力,今年年底,迅雷手機客戶端將正式推出,並融合二維碼、視頻和遊戲等功能。

目前迅雷在移動互聯網上的發力的核心思路為:將原來PC端的用戶量和數據運營優勢延伸至移動端,通過內置的二維碼功能進行掃瞄下載,內容涵蓋遊戲、視頻等,並嘗試相冊和音樂類應用,商業模式則採用和PC端相似套路。

從時間點來看,迅雷似乎已失去在無線端搶先發力的先機,畢竟當前已經有千尺、飛流等專門針對手機端的下載應用推出。

但鄒勝龍認為,互聯網是移動互聯網的基礎,移動的根在PC端。迅雷在PC端有450萬家網站的搜索引庫和120億條索引量,將成為迅雷在移動端角逐的利器。

如何攜上億用戶與數據,加強在移動互聯網界的能力,直到實現商業化,是鄒勝龍下個階段將要回答的問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9463

一位MBA創業失利後的感慨:知識不是力量,學做一個農民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45155.html

1.MBA可能是一種障礙。

培根說,知識就是力量。這可能是幾世紀的誤導。知識不是力量,如同汽油不是動力。能否產生力量,關鍵看你是什麼人,開的是什麼車。在這方面,知識遠不如權力甚至美貌來得更為直接。糟糕的是,過多、過早的理論學習會成為一種本能天性的障礙,而潺弱的天性無法駕馭龐大的知識。就好比剛過了兒童期,便只會戴著有色眼鏡看世界一樣。

以我本人的經歷為明證:公司開業之初曾考慮過「客戶開發模式」,後來決定在寫字樓、車輛、 CI等方面進行投資包裝,樹立專業公司的形象,同時僱傭十餘名銷售人員進行「掃樓」,直接進入中高端市場 (合夥人當中有兩位具備多年的客戶資源)。一年半之後,我們意識到了當初的決策有問題,或者說運行一段時間後出現隱患未及時調整。再深入剖析,發現我們似乎違背了商人 「 量入為出 」 的基本原則,以及缺乏對市場反應的敏銳嗅覺,不能應時而變。類似的例子不勝枚舉。

總之面對問題時,我們(至少我 )傾向於用別人教給我們的理論框架分析問題,分析得越透澈越放心,結果可能離本象越遠。我現在相信,任何偉大的決策不會是分析調研的結果。調研再充分,最後的一剎那還是靠直覺。就好比1945年陰霾的日子裡艾森豪威爾決定是否登陸,或者李建軍描述的孟良崮之戰一樣 (真是一篇好文章)。

讓我擔心的是,長年精於企管理論學習的我們,是否正逐步被戴上一幅眼鏡,而逐步放棄自己的商業本能,或喜歡總結理論,在抽象為理論的過程中忽略了事實的全貌。理論學家和實踐學家本來就是兩路人,我們讀很多企業家的自傳像韋爾奇,他們的概括邏輯能力都偏弱,不是嗎?

2.學做一個農民。

幾年前的我,對農民企業家多少有些不屑一顧。現在倒覺得,在中國的民營經濟發展的萌芽階段,先富起來的很可能是農民。有點誇張,不過至少農民種莊稼,懂得一份耕耘一份收穫,辦企業非常務實,少些浮躁,心態懂得知足,耐力比較持久。而我們這些城裡的 「精英人士」呢?看看我們每天接觸的那些傳媒時尚,口口相傳的故事,宣揚的英雄傳奇,不是一夜入主董事會身價八億的楊瀾,就是因與金正日私人關係良好成為新一州創辦人的 **,或者是那些比我們還小十歲的模特明星。

沒錯,這些東西影響了我。當我去年創辦公司時,曾預想通過兩、三年的經營走上壯大與致富。現在我明白了,這個時間表要大大延長,也許五年,也許十年。我沒有準備。我知道了,靠借貸、吸引投資、特殊的ZF關係發家會很快,但只有少數人能夠那樣,不是我們,我們多數人只能像農民這樣,一份耕耘,一份收穫,甚至要先學會,只耕耘,不收穫。所 以我在向農民學習,學習他們的老實、踏實、務實,無論將來是自己創業還是打工。農民播種時要深耕細作,搞經營也一樣。想想以前在企業做 marketing的時候,方案雖然漂亮,但是否真的有效?

至少我沒有做過銷售,去一線品嚐一下建立關係的艱難,也就不能形成對客戶真實的體驗,再漂亮的方案恐怕也經不起推敲。這樣個人發展會十分受限。我現在相信 「實踐出真知」。一個理財投資專家,假如他自己從未炒股,家庭帳目亦不十分清楚,那千萬別相信他;一個SH心理學家,假如他不能妥善處理自己與家人同事的關係,他的書也不要買。 (可惜現在SH上這樣的專家、作家、學家太多了)。如果我現在回到企業去做營銷,我會認真地補上銷售這一課,至少要大大加強與客戶的直接接觸;如果我去做人力資源,我會把許多時間花在與人的交流上,真正去瞭解他們所思所想;如果我去做企業戰略 ……如果我不能對企業的內在情況、市場情況與競爭對手有直觀體驗,我還是不要做的好。我在向農民學習,還包括他們的憂患意識。

從我出生到從清華畢業,我其實沒遇到過生存的危機,沒有品嚐過從不被人尊重的逆境中崛起,甚至在高考時都沒有 「拚命過」,孤注一擲地全心投入。而這種從底層環境鍛鍊造就的內驅力非常重要。因此上帝非常公正,他給了掙扎於底層的人一種自發向上求生拚搏的意志,同時也給了那些背景優越的人太多的退路,讓他們在退路中糜爛了自己的潛力。

3.走出陽春白雪的陷阱行業沒有貴賤之分,工作沒有高低之分。

不幸的是,在我創業的時候,我對此的認識很侷限,認為自己的方向必然是搞些諮詢或新產品開發等。我從來沒有想嘗試與人合夥開一家汽車修理廠或家政服務公司等。當然理由很充分,前者才能發揮我在理論方面的優勢與經驗。其實所有的行業都是一樣的,經營都不容易,但一定有錢可賺(否則它為什麼會存在?)。

所以,一家 IT軟件公司未必比一家餐館高雅,一家房地產開發公司未必比一家生產打火機的廠家牛B,或者換句話說,一個從事投資銀行業務的合夥人未必比一家經營洗腳桑拿的老闆更有前途。相反,正是大批良好背景智商較高的人都去陽春白雪了,所有在那些下里巴人的行業裡競爭會少一些,管理的優勢可能會凸顯一些。舉兩位成功人士為證:我在新華社的前任領導現在在深圳跟人合夥做牙刷,做了很多品牌牙膏的 OEM(附贈牙刷),據說還開發了許多採用新材料、造型新穎的產品;一位以前學美術的朋友在通州開了一家汽修廠,做得不錯又買了二十畝地。

以前沒有經營「下里巴人」的另一個理論支持是:這些行業接觸的人檔次太低,無法對話。而現在對此的感受也今非昔比。幹任何行業,你都需要面對並征服一些與你生活背景不同的群體。如果我選擇干餐飲,我會面對眾多從農村招工的姑娘小夥,培訓他們的確不易;但是我選擇了干房地產策劃,卻要面對一群號稱北京最油的 「油條子」們聚集的開發商,適應這些人的交際方式向他們要錢又談何容易!正是都不容易,方顯英雄本色。我的那位曾是畫家的汽修廠老闆,現在可以輕鬆在外面應付客戶而不需內部管理,一度他的廠子出現危機卻有幾名鐵桿員工堅持要留下來陪他;而我們公司呢,公司一倒,員工早已準備好下家,臨走前還不記追索欠下的佣金。與他相比我們是失敗的。

差別在於能力、涵養、待人、留人。無論這件事業是雅是俗,是曲是難,是苦是累,都沒有幹不好的事業,只有幹不好事業的人。而且這種做人、待人再做事的能力需要從基層培養。

4.加入創業的隊伍

說一年半的血淚家史太誇張了,我所遭遇的這一些經歷對於很多經商多年的人來說根本算不上什麼。雖然這段經歷是失敗的,讓我痛苦過,但我還是要感激它,它讓我從童話的二十七年中猛醒了一下,我拋棄了那幅眼鏡,過得更真實。無論下一步如何選擇,這段經歷都很有營養。

在此也特別想鼓勵那些骨子裡埋藏著創業衝動的同學,去試試吧,打一輩子工可能會讓你在兩鬢斑白的一天抑制不住的後悔。如果我們再理智地算一筆帳,會發現打工風險也很高。我們以十年為期。假如我們確定十年後,只有10%的小企業會生存並壯大下來,作為股東的你自然會擁有較一般人高得多的收益;如果你選擇了在一家大企業集團打工,十年後你有多大可能達到 top management並獲取相當的收益?能上去的人比例也非常低。

自己創業每天身先士卒,廢寢忘食,但打工也一樣勞心勞力,壓力叢生,除非你很知足一個較低的 offer。小企業會倒閉,大企業會裁員,裁員可能還在其次(相信同學們都有抗裁員的硬功夫),關鍵是當你四十多歲以後,如果你未能升到理想的高管位置,結果會怎樣?中國改革開放時間還短,在外企和民企中尚未有應付員工老齡化的經驗。不過不可想像這些公司會養著一大批四五十歲的高工資的員工甚至中層。

中國最大的一個競爭優勢便是人力資本便宜,二十歲的年輕畢業生大批供應前赴後繼,這一點與國外不同。我相信再過十年,新聞媒體最熱衷的話題之一便是外企民企中高資歷大齡員工的 「下崗分流」問題。打工是職業生涯中最容易選擇的一種。但一般來說最容易的往往也最危險。多數人(包括我 )喜歡知難而退,避重就輕,最後一步步把自己送入危險的絕境。所以,還是那句話,如果你骨子裡有創業的衝動,趁年輕,試一下吧!畢竟我們班七十多個同學時裡,創業的只有三個,比例不高。

照「移民打分法」,我也設計了一個創業打分表,可以自檢一下,供大家一樂。

有利創業的加分條件:

(1)無論做什麼,總能兢兢業業把本職工作幹好。+20分

(2)做工作時容易從中發現一些興趣。+10分

(3)大多數時不對工資或其他方面抱怨,滿足於工作中取得一些成果。+10分

(4)對不同性格的人有較強的包容度。+15分

(5)曾獨立把一件別人看似不可能或難辦的事(無論多小)辦成辦好。+15分

(6)認真考慮過如何與一些不好相處的領導或同事如何相處,並付諸實施。+15分

(7)長年如一日的侍奉過一名老人。+10分

(8)擁有一批真心喜歡你敬佩你的朋友。+15分

(9) 曾誠心誠意地向別人道過歉。+5分

(10)不太受媒體的影響,比如一些流行的觀點等。+10分

不利創業的減分條件:

(1)在一個崗位幹一段時間,就會發現許多問題,覺得這個工作不值得幹不去。-20分

(2)對同事間分配的不平很憤怒,極大挫傷了工作情緒。-15分

(3)老闆不把工資提到相應的幅度,就缺乏工作動力。-10分

(4)喜歡時尚,熱衷名牌,動心於廣告的魅力並成為它的犧牲者。-10分

(5)對自己最親近的人如父母、夫妻的一些缺點老是看著刺眼,遇到類似的問題時總會吵架。- 10分

(6)對自己的孩子、侄子等缺乏耐心。-5分

(7)對流行的「對自己好一點」、 「率性而為」等觀點非常認同。-10分

(8)從沒有某種長期的、比較鮮明的愛好。-10分

上述表格是隨意編的,不必當真。不過我倒相信大家分數都不會低。不是因為我們學習了MBA課程,而是因為我們有過共同的從千軍萬馬中衝刺獨木橋的成功經歷,因為我們共同的不輕易服輸的自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4817

投資失利男子跳橋自言「手風不順」 止凡

http://cpleung826.blogspot.hk/2014/08/blog-post_17.html
投資失利男子跳橋自言「手風不順」 妻指有炒股

【明報專訊】「北水」窮等未至,坐上「股市過山車」的小股民擔驚受怕,昨日恒指又跌1153點,股市哀鴻遍野。一名有購買股票的男子,因「投資失利」,昨凌晨向親友透露死意後離家失蹤,警方幾經搜索,終發現事主危站在大角嘴海輝道天橋的外牆石壆上飲酒抽煙。擾攘個多小時後,事主突然向救援人員揮手,隨即向前踏步,滑前直墮20米下的機鐵路軌,雙腿骨折,幸送院急救情況穩定,未釀成輸錢輸命的悲慘結局。......

到底投資重要還是生命重要?投資為了什麼?如果連生命都沒有了,投資來幹嘛?

此文章首次在 2007-11-22 發表於「取之有道」。 

後記:

近期,止凡在blog內分享了一些有關借貸投資經驗的文章,引來熱烈討論,部份blog友更提醒我要注意風險。我非常感謝這些朋友,無論他們所用的言詞及語氣如何,我都收到當中的一個重要信息,即投資要小心,運用借貸時就更要加倍小心。

回看這篇轉載的報導,已經近七年了,期間不時都會有這類有關投資者損手出事的報導,多點轉載,提醒大家,這也不錯的。記得2007年內地股市熱騰騰,當時傳聞「北水」將會來港,使內地股市國際化,又使人民幣國際化之類,還記得滙控也一直爭取成為當中重點銀行。可是,時至今天,這事情還是沒有發生。

當時不少如報導中的男子都希望搭上這架「順風車」,全情投入地投資獲利一番。後來發生了什麼事情呢?相信大家還記得,總理認為內地股市及股民未成熟,亦開始出現股市泡沫,國家也未準備好,到2008年更遇上金融海嘯,這個「北水」就一直沒有來港了。

直到今年第一季,中央又再提起「沪港通」這東西了,加上近期的熱錢湧來香港,讓股市又再熱騰騰。香港也好,台灣也好,在大家正在享受股市大升浪之時,再次看看這類報導,的確有其警醒之處。

其實,這裡討論過很多注意投資風險,然而,不妨再次提醒大家一些重點。首先,不要「賭單邊」,面對投資,應該用一個計劃的角度來看待,而不是拿一個賭博的態度,非贏即輸,非賺即蝕,這並不可取。股市有升有跌,如果按一個投資計劃來操作,可把這些輸贏、賺蝕的概念都踼走。例如做一盤生意,總有投資目的,在什麼時候這盤生意需要什麼,需要人手?需要入貨?需要裝修?需要宣傳?需要擴充?需要什麼就投放資金到這地方,這些操作都不會是「估計」未來市況如何,而是針對這盤生意的發展及計劃需要。個人投資考慮都如此的話,「賭單邊」估錯市而出事的機會就不存在了。

另外,對於政策變動而出來的賺錢機會要小心,今天不少人都問「沪港通」如何賺錢,內地及香港兩地個股股價差異,如何從中獲利等問題。這類賺錢機會要了解清楚,不是說這類消息都一定是糖衣毒藥,只是不少人面對這類消息時,就會放下警覺心,比平時都更容易中招。

然而,一個政策推出來,市場不同級數的人都會有所理解,有些人是大戶的一份子,擁有頂尖科技,每天全職看緊大市,每分每秒在市場找尋賺錢機會。當你想到一個簡單直接的賺錢機會,這些大戶不會不知道,他們定必大賺,哪為何他們會賺剩一點給我們呢?他們賺的錢,我們賺的錢,都來自什麼地方呢?短時間的零和遊戲,人人都在賺,誰在賠呢?錢從何來?想不通的話,更要加倍小心。

再者,好像報導中的故事,這些政策話改就改,尤其是中國內地,很多政策都是國家領導人說了算,今天說一套,明天可以改,不相信的話可以看看歷史,做點研究分析。

最後,要避免報導中的慘劇,大家要記住,真的不幸地輸掉身家的話,大不了申請破產保護,幾年後又是一名好漢子,不用尋死的。對於生意人來說,破產其實沒什麼大不了,然而,作為打工仔上班一族,投資失利就好像天塌下來似的,破產也被看成是跟死沒多大分別。如果凡事思法開懷一點,就算最壞情況出現了,也不用了結生命,對比起生命,錢財始終只是身外物。

文 / 止凡,香港『取之有道』部落格主筆,多年來發表過許多的好文章、好提醒,擁有許多忠實讀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9101

一周內兩家影視公司上市告吹 陳魯豫、周立波等明星套現失利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4/1026/147175.html

對於“能量影視”和“大唐輝煌”來說,過去七天無疑是黑色一周。而隱身其後的陳魯豫、周立波和唐國強、馮遠征、陳建斌、王姬等明星,距離真金白銀的套現之日又遠了一些。

文/傳媒內參企業研究組

\2014年10月24日晚間,中國證監會公告稱,“北京能量影視傳播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能量影視”)首發申請(IPO)未通過。” 事實上,能量影視最初為《魯豫有約》而設立,後來又加磅了《壹周立波秀》。據其於2014年6月公布的招股說明書,2004年10月成立的這家電視及網絡視頻內容提供商,主要產品為欄目、紀錄片、品牌服務類節目,其設立就是源於《魯豫有約》日播欄目的創意、制作和發行。目前兩位明星股東持股情況是:陳魯豫持有325萬股,占比5.57%,為公司第三大股東;周立波持有200萬股,占比3.43%,為第七大股東。按能量影視擬發行1950萬股、募資額2.32億元測算,如此次IPO順利通過,陳魯豫與周立波持有股票估值至少為3866萬元和2379萬元。

無獨有偶,一周前的10月17日,上市公司中南重工(002445)公告稱,“公司接中國證監會通知,因參與本次重組的有關方面涉嫌違法被稽查立案,公司並購重組申請被暫停審核。”——這里談到的重組,即中南重工擬通過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的方式收購電視劇制作商大唐輝煌100%股權,後者100%股東權益預估值約10億元,預估增值率達105.50%。

與能量影視的“陳-周二人轉”不同,大唐輝煌因明星大腕“潛伏”而備受資本市場關註。根據中南重工於今年3月19日發布的重組方案,大唐輝煌40名自然人股東中可謂明星雲集,包括唐國強、馮遠征、陳建斌、王姬等,其中唐國強、陳建斌、王姬的持股比例均為0.3%,馮遠征的持股比例為0.15%。

事實上,大唐輝煌起初並非打算借助中南重工曲線上市,其曾欲直接在創業板IPO。在中國證監會2012年5月公布的創業板IPO申報名單上,大唐輝煌曾與杭州金海岸、時代華語圖書兩家傳媒企業一起亮相其中。但是,2013年一大批文化影視企業受阻於IPO門檻之外,不得已才打起了借殼上市的主意。

仔細剖析能量影視和大唐輝煌的上市受挫,顯然後者問題更為嚴重,一句“涉嫌違法被稽查立案”的判語,基本上已澆滅了其在短期內通過任何形式上市的可能。

但能量影視也好不到哪兒去,據媒體報道和證券行業分析,其被否的主要原因還是業務產品線單一、抗風險能力弱,並且對明顯高於行業毛利率的相關指標未能做有說服力的說明——說白了,就是有利用名人(名節目)圈錢套現之嫌。

縱觀過去兩天的A股文化傳媒板塊,快速並購、非理性估值曾經此起彼伏,但有關“泥沙俱下”的行業擔憂始終未停止。如今,隨著大潮開始褪去,裸泳的身影將一個接一個的出現在沙灘上。

下一個,會是誰呢?

附1:能量影視招股說明核心信息

公司於2004年10月成立,擬發行1950萬股,募資額為2.32億元。

作為電視及網絡視頻內容提供商,主要產品為欄目、紀錄片、品牌服務類節目,包括《魯豫有約》日播欄目創意、制作和發行,《壹周立波秀》欄目創意、制作和發行。

目前兩位明星股東持股情況是:陳魯豫持有325萬股,占比5.57%,為公司第三大股東;周立波持有200萬股,占比3.43%,為第七大股東。能量影視實際控制人唐建持有2247萬股,占發行前總股本的38.55%。

《魯豫有約》和《壹周立波秀》兩欄目2011年、2012年和2013年合計為公司帶來收入分別為6012萬元、5931萬元、5171萬元。能量影視這三年的總營收依次是1.21億元、1.78億元、2.71億元,凈利潤依次是2732萬元、3168萬元、3745萬元。

能量影視對兩檔欄目依賴度正逐年下降,收入比重分別為49.77%、33.34%和19.05%。

附2:中南重工重組預案核心信息

2014年3月19日,中南重工披露重組預案,公司擬通過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的方式收購電視劇制作商大唐輝煌100%股權。具體來看,公司擬發行股份和支付現金的方式,向特定對象王輝等40名自然人以及佳禾金輝、杭州安泰、杭州文廣、博大環球購買其持有的大唐輝煌69.53%股權,其中以約17382.79萬元的現金支付交易對價的25%,以發行股份約6092.09萬股支付交易對價的75%。另外,公司擬發行3559.45萬股向特定對象中植資本、嘉誠資本購買其持有的大唐輝煌30.47%股權,發行價格均為每股8.56元。在配套募資方面,公司擬向常州京控發行股份募集配套資金不超過17382.79萬元,用於現金支付。

本次交易完成後,大唐輝煌將成為公司全資子公司。大唐輝煌100%股東權益預估值約為10億元,預估增值率達105.5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6406

劉姝威炮轟樂視網失利:敗給了互聯網思維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6/4636813.html

劉姝威炮轟樂視網失利:敗給了互聯網思維

一財網 黃思瑜 2015-06-24 22:15:00

劉姝威或許真的不懂互聯網行業,所論述的觀點“不深刻”。

樂視網終究不是藍田股份,中央財經大學中國企業研究中心主任劉姝威的彈劾力度也顯得有些“不痛不癢”。市場原本預料將慘跌的樂視網股價,於周三高開,收盤漲3.52%。有市場觀點稱,劉姝威或許真的不懂互聯網行業,所論述的觀點“不深刻”。

“在較短的時間去評判互聯網公司是不公平的,因為前期要擴大用戶規模,實現市場布局,需要舍棄較多的利潤空間。”多位研究互聯網行業的分析人士表示,目前市場更關註的是互聯網企業所能獲得的用戶規模。

一位不願具名的會計學教授則持中立觀點稱,就樂視網現有的財報來看,這份成績單並不如意,劉姝威的評判合理但不深刻,互聯網企業用戶的規模轉化為盈利需要較長的周期,若合理地“燒錢”,短期難以看到業績,但長久則未必。

對於樂視網分析報告諸多疑問,《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嘗試與劉姝威進行溝通,但其未予以回應。樂視網官方微博方面則以“謝謝”回應劉姝威的報告。

財務分析“不深刻”

“打蛇未打到七寸”成為業內對劉姝威分析樂視網報告的評價。

劉姝威在報告中指出,樂視網2014年度報告披露了主營業務收入結構,但是沒有披露各項業務的盈利情況。《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查閱2014年財報發現,其實根據已有數據可以計算出拖累業績元兇——終端業務的毛利率。

樂視網2014年終端業務實現營收27.4億元,營業成本為40.92億元。以此可見計算出,該公司終端業務的毛利率為-49.35%。“這是只賺吆喝不賺錢。”上述會計學教授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雖然網絡電視是一個新興事物,但和傳統電視、互聯網在線視頻互為替代品,如果網絡電視沒有優勢超越前兩者,只是靠噱頭和概念支撐,則難以受大眾消費者接受。

另從樂視網的財務數據來看,2014年,該公司貨幣資金約5億元,應收賬款18.93億元,預收款項3.23億元;2015年,貨幣資金為7.03億元,應收賬款24.19億元,預收款項3.47億元。業內分析人士表示,前兩者增長較多,特別是應收帳款增長較快,但是預收款項微幅增長,這說明樂視網的產品並不熱銷。

樂視網董事長賈躍亭曾在其微博中表示,超級手機首日預約高達263萬臺,十天預約超1000萬臺。樂視手機於今年5月19日開放購買。有分析人士指出,超級手機預約量、超級電視的出貨量,以及樂視網官網曾公布其產品的續費率在50%左右,這些都需要核實其真實性。“這些關系到樂視網整個生態系未來的盈利空間,本以為劉教授會去調查。”其稱。

而以短期的報表業績來看:去年樂視網銷售樂視TV150萬致使凈利潤大幅減少,毛利潤為-49.35%;主要負責經營終端業務的控股子公司樂視致新電子科技(天津)有限公司2014年實現營業收入41億元,凈利潤虧損3.86億元。而樂視網計劃“2015年超級電視的銷售量目標將要達到300-400萬臺,保有量實現突破500萬臺”。這是否意味著業績將更為嚴重的收到拖累?

此外,市場有質疑觀點稱,類似樂視網的互聯網公司可能存在收入分期確認的情況。對此,上述會計學教授表示,生產周期較短的制造業一般不存在這樣的問題,發貨以後便能獲得收入,除非產品讓客戶免費體驗,待真正銷售出去後再確認貨款,只是體驗產品會否被提前計入銷售量則不得而知。

終端業務真的值得“燒錢”嗎?

針對樂視網業績的大幅下滑,劉姝威將矛頭指向高成本的終端業務,質疑這種“燒錢”模式難以長久持續。會計學教授認為,“燒錢”應合理;但互聯網行業分析師認為,目前的舍利是為了長期獲利。

在劉姝威看來,樂視網“通過銷售樂視TV,擴大用戶規模”的策略,難以看到扭虧為盈的跡象。“這種‘燒錢’模式能夠持續多久?樂視網的投資者們願意為樂視網‘燒錢’繼續提供資金嗎?在國內外,被‘燒錢’模式燒死的公司已經不少了。”劉姝威發出連串的質疑。

“雖然前期成本高,但是要看未來衍生服務的空間才能評判。對於互聯網公司的一個產品,不能去判斷其短期盈利,畢竟做一款產品,前期需要研發及投入,需要用較低的利潤去推廣它,所以這存在一個悖論,是需要多數的用戶還是高額的利潤。”易觀國際研究終端業務方面的分析師揚帆表示。

楊帆同時稱,通過大量銷售,能夠擴大用戶規模,如果產品足夠優秀,用戶還會向身邊親朋好友去推薦,這樣口碑就出來了,銷量也就起來了。

“高科技燒錢很正常,特定階段燒錢是可以的,但長久燒則不好說,股東給你錢不是給你燒的,是要長期兌現業績的。”上述會計學教授在贊同劉姝威的觀點同時,也表示,互聯網企業可能短期難以看到業績,長期則未必。

那如何評斷終端業務發展的好與不好?楊帆表示,主要看用戶量。“樂視網現在主要抓超級電視這方面的用戶,有多少用戶,能打開多大的市場。”一位傳媒行業的券商分析師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

在未來智能家居的市場中,智能電視/手機作為終端的一個控制器或者展示平臺,在整個生態中處於核心環節,為後期的戰略和產品布局提供補充,如:與其他方的合作,在合作時可憑借用戶量等提高議價能力。楊帆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硬件是一個載體,真正會有收入的是它的服務以及其衍生出來的其他一些部分。

近年來,樂視網著力打造“平臺+內容+終端+應用”的“樂視生態系統”,包括底層技術平臺生態、視頻生態、體育生態、電視生態、手機生態、汽車生態、互聯網金融生態。目前該模式被業內人士看好,但對於未來的盈利前景則還需再觀量。

編輯:許雲峰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0964

“年線保衛戰”初戰失利 震蕩蓄勢或更健康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11/4713651.html

“年線保衛戰”初戰失利 震蕩蓄勢或更健康

一財網 張誌斌 2015-11-18 16:11:00

盡管地產、銀行等藍籌板塊盤中紛紛發力護盤,但該來的還是會來,上證指數周三收盤跌破3600點整數位,失守年線,兩市成交量再度降至萬億元以下的水平。對於股指的回調,市場人士認為在進入前期密集成交區、增量資金入市意願不強的背景下,震蕩蓄勢或許更有利於中級行情的延續。
從股指全天的走勢來看,股指在早盤小幅高開之後就呈現震蕩下行之勢,盡管早盤地產板塊、午後銀行板塊都一度拉升護盤,但均未能改變股指震蕩下行的趨勢,上證指數最後失守年線,僅報收3568.47點,下跌36.33點,跌幅1.01%,成交3923億元;深成指報收12283.76點,下跌227.79點,跌幅1.82%,成交5508億元;創業板指數報收2661.17點,下跌55.88點,跌幅2.06%,成交1405億元。兩市全天資金合計凈流出達到226億元。
對於這樣的走勢,一位資深市場人士表示,在下周IPO重啟、融資杠桿調降、以及美聯儲12月加息預期提升的情況下,市場風險偏好明顯開始趨於謹慎,再加上股指開始步入前期的密集成交區,要想一蹴而就需要場外增量資金入市推動,但目前來看顯然不太現實,而監管層也在有意識的調控市場熱度,以免重蹈覆轍,所以先向下調整整固一下也是現實的選擇。
興業證券策略分析師陳曉威也認為,震蕩蓄勢才能延續行情,結構性行情修正預期收益率是關鍵。短期震蕩調整,是為了延續中級行情蓄力。中級行情的主邏輯依然存在,即匯率預期相對穩定的背景下,錢多、“資產荒”、經濟政策積極。但近期一直提醒,越漲越要考慮風險收益,得意但不可忘形,三季度成交密集區阻力重重,震蕩蓄勢才能向上。
這是因為:首先,IPO凍結資金、降低融資杠桿的政策調整以及海外風險的擾動,短期順勢延續調整,但系統性風險不大。周末降低融資杠桿的政策,短期對相對亢奮的市場情緒有抑制作用,洗洗更健康,但實質性影響不大。降低融資杠桿率,說明管理層吸取了上半年的經驗教訓,要防範化解金融風險,營造可持續的良性氛圍而非暴漲暴跌。外部環境擾動,影響短期市場風險偏好。美聯儲12月加息幾成定局,歷史規律看,美聯儲首次加息之前一個月的全球股市特別是新興市場的表現低迷。另外,巴黎恐怖襲擊事件短期內會導致全球市場避險情緒上升。
其次,繼續維持立冬之後的年內行情會比“愛在深秋”弱的判斷,如果還想繼續參與行情,降低預期收益率是關鍵。一方面,考慮到增量資金入場規模有限、監管政策管控融資杠桿,行情想要突破阻力,只能依靠震蕩蓄勢。深秋之後,此輪中級行情已經進入下半場。從博弈的角度看,隨著券商、次新股所帶動的一輪落後補漲行情,特別是中大盤價值股的補漲帶動指數進入三季度成交密集區,那麽,行情繼續上漲對於資金的需求更強。另一方面,市場情緒往往是後知後覺的,當情緒亢奮時就更要考慮風險收益。近期,投資者和輿論高呼牛市歸來的不在少數,完全符合9月中旬“愛在深秋”報告中所預見的——深秋行情動能四:風險偏好回暖,政策呵護的邏輯重提"被利用的牛市",顯示後知後覺的投資者已經入場。這時,應該留一半清醒留一半醉,因為市場亢奮時,往往也是“非專業投資者”進來“買單”的時候。
總結來看,深秋行情上漲之後,利多逐步兌現,衡量風險之後的賺錢效應在縮小。雖然市場情緒後知後覺,引發空頭回補,但是流通市值規模的擴張對資金的消耗更大,而增量資金卻不足,反而會更快到達資金和籌碼的相對均衡,從而在沖擊三季度成交密集區時,大股票補漲引發的“逼空”行情難以持續,後續結構性行情震蕩向上的概率更大。

編輯:黃向東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040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