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可口可乐装瓶厂疑云重重 与合作伙伴矛盾已久

http://finance.sina.com.cn/chanjing/b/20080826/13435237983.shtml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79

揭恒基高層與天匯買家伙伴關係


2010-7-29 NM





天匯天價交易一事,警方尚在調查階段,成為恒基上市以來最大的企業危機,除了警方的商業罪案調查科,地政總署亦不斷去信恒基,對其銷售手法窮追猛打,負責拆彈回信的幕後軍師,正是前房屋署副署長鍾麗幗,現任恒基旗下香港小輪發展部董事。

揭 開整單天匯的交易,並非偶然,而是有組織、有部署,鍾麗幗與天匯相關的買家原來有着千絲萬縷的關係。首先鍾麗幗的兒子謝天龍就同天匯買家朱立基的妹妹朱敏 穎,在○九年齊齊擔任億盛創富有限公司的董事,那時億盛的大股東是一間名叫GNL09的公司,天匯部分單位的代表簽署買家,即會計師張莘及律師李廣耀分別 任董事的堡欣投資及德信顧問,背後同樣由這間GNL09持有,早於天匯開售樓盤之時,GNL09已是謝天龍、張莘及李廣耀的公司股東,天匯買家與恒基系高 層的關係不言而喻。

而代表朱立基簽署購入天匯天價單位的DJ秦善文,早前亦被警方邀請協助調查;而他與鍾麗幗女兒謝天懿同屬香港青年聯會的 成員,秦善文並且擔任該會的副主席。無獨有偶,在齊伯禮律師行擔任律師的謝天懿,也是恒地副主席李家傑一手籌組的百仁基金會的會員。鍾麗幗向外間表示已離 婚,外界對其丈夫的身份所知不多,不過她的兒子謝天龍及女兒謝天懿的英文名譯音,分別是Chia Thien Loong及Chia Thien Yi,以英文譯文推斷,鍾麗幗的前夫來自東南亞。

海外公司買豪宅

六九年加入政府任政務官的鍾麗幗,九九年為官時就曾試過與謝 天龍,購入房協物業荷李活華庭,隨即「摸貨」轉售,賺了四十三萬,事後還辯稱「幸運地」抽中籤才購入,一直為人詬病。她與仔女都喜歡投資物業,由天水圍嘉 湖山莊,到麥當勞道都有,只是以往買樓她都以自己或女兒名義購入,去年中,她以二千五百萬買入淺水灣物業,改以BVI公司登記,與一眾撻訂天匯買家同出一 轍。於○三年在政府提早退休後,為避嫌並沒有到恒基地產任職,轉而受聘於恒基旗下的香港小輪,擔任發展部董事。雖不在其位,但她並非首次替恒基地產「出 面」,如曾代表恒地參與競投及宣傳西九發展項目,最後因不在其獲准的工作範圍內,被政府作公開批評及書面告誡。相信鍾麗幗在天匯交易的角色,將成為警方調 查的對象。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092

老紡織廠為何變可口可樂夥伴?

2010-12-20  TCM




台北國際花博圓山公園區展場,一百五十二萬支回收寶特瓶再製寶特瓶磚建造而成的「遠東環生方舟」,已是上百萬國內外遊客爭相目睹的景點之一。

吸引眾人眼球的,除了這座全球第一棟由寶特瓶PET(瓶用聚酯粒)搭建的綠建築,還有今年六月開打的南非世足賽,包括巴西在內等至少九支由耐吉(Nike)贊助球隊,身上所穿結合環保與機能材質的鮮豔戰袍,遠東新世紀正是幕後推手。

此外,可口可樂寶特瓶系列飲品,今年二十五億支新研發量產的植物原料寶特瓶(編按:Plant Bottle,三○%成分為生物乙二醇,可減少石化能源依賴),遠東新就包辦其中五億支。

不只當紡織龍頭 觸角廣伸,有三大事業體

許多人搞不清楚遠東新世紀是什麼公司,事實上它的前身就是遠東紡織。只不過成衣已經不是重點了。

「外面對我們不了解……,都停留在以前遠東紡織就是做成衣的,實際上我們(占營收六成的化纖本業中)八○%是原材料,成衣只有五%不到,」遠東新副董事長兼總經理席家宜接受本刊專訪時,兩小時訪問中至少三度解釋目前公司營收比重。

這位擁有三十六年紡織經驗的徐旭東妹婿不厭其煩,是因為外界多把遠東既定形象連結到生產內衣的傳統紡織廠,誤以為賣場中的F.E.T內衣就是遠東的全部。

事實上,四十多年前,為解決化纖原料仰賴進口的問題,遠紡便朝上游發展化纖事業,自此脫離針織小廠格局。走過數十載產業波動,席家宜說,遠東新不只是全亞 洲第一個運用對純苯二甲酸(PTA)製程、第一個生產聚酯絲(POY),也是第一個投入回收寶特瓶再製聚酯原料,以及第一個零廢料的化纖廠,「從原料一路 到下游,你大概找不到像我們這樣規模的。」

還是大地主 坐擁全台五十五萬坪土地

為凸顯化纖本業、轉投資與土地開發等三大事業體,去年十月,遠東紡織在臨時股東會後決議轉型控股,並更名「遠東新世紀」。

這家今年前三季合併營收超過一千四百億元,目前合併總資產高達二千八百多億元的公司,除了化纖本業穩居全球前五大聚酯廠、台灣聚酯化纖廠龍頭,也是國內唯一一家能從上游石化原料、化纖、中下游紡紗、織染、成衣事業,一路垂直整合到通路的紡織集團。

不只如此,遠東新的觸角還擴及轉投資與土地開發等事業體,它在全台共坐擁五十五萬坪土地,未來國際會計準則(IFRS)實行後若採市價而非公告地價計算,每股淨值將增加十元以上。

工業局民生化工組副組長洪輝嵩指出,遠東新除擁有開發植物原料等可分解材質,運用到再生重新煉製新寶特瓶等各類聚酯產品的技術外,其產量也是全亞洲之最。

民國七十五年就投入回收寶特瓶開發的遠東新,目前已穩穩切入可口可樂等國際大廠,其一般PET、百分之百環保回收PET與今年研發的植物原料寶特瓶,都是主力供應商。

也是綠色企業 供應可口可樂回收瓶

席家宜指出,目前PET的綠色科技有兩種,一種是玉米纖維切片聚乳酸(PLA),另一種則以植物根莖部分等不可食用的廢料研發,兩者都是生物可回收材質,不過後者與糧食無關,介入空間更大。

由於可口可樂宣布今年要做到二十五億個生物乙二醇含量三成的回收寶特瓶,不過全球擁有該研發與量產技術業者僅三、四家,規模較大的遠東新就成了指定搭配的廠商之一。

「牽涉到技術,還要符合FDA(美國食品暨藥物管理局)認證的食品等級,」他透露,遠東新特別為此更改製程,把傳統三成乙二醇(EG)加七成PTA聚合而成的PET,改成三成生物乙二醇,「這是相當大的突破。」

可口可樂下階段則是產品百分之百全都要求可回收,商機很可觀,席家宜說,目前回收寶特瓶約占可口可樂所有瓶子一○%到一五%;未來五年,則要進一步達到二 五%,「現在誰在跟可口可樂?只要你是leader不得不跟(編按:指要跟可口可樂腳步,朝環保回收材質方向轉型)。」談到遠東新的綠色布局,席家宜的語 氣中不時流露出自傲。

紡拓會秘書長黃偉基則觀察,以目前全球六十九億人口來看,二○四○年人口將成長到九十億,但棉花和石油藏量卻不會同幅度成長,「(衣服)原料要從哪來?」只有從回收領域找答案。

看準環保商機,不只轉進寶特瓶回收,遠東新也把聚酯原料的念頭動到啤酒容器身上。

原來,過去為避免啤酒走味,都以鋁罐或玻璃瓶為主要盛裝容器。不過,考量質輕、不易碎、開啟方便、運輸成本低與回收處理方便等好處,便開始研發聚酯啤酒 瓶,並在去年獨步全球研發出運用奈米科技空氣塗布的高阻氣性材料「酷樂瓶」,目前已可量產,如日前上海世博會比利時館販賣的麥氏(Martens)啤酒就 是知名客戶。

「製造東西一定要有錢賺,不是跟人家小鬼在打架,」席家宜不諱言,要持續轉進有特色、附加價值高的領域,不經營低價值的製造,才能持續不斷增加毛利與獲利。

除了今年世足賽協助耐吉開發機能性球衣外,包括四年前的3D立體紗,遠東新都是幕後功臣。

「開發很多產品不稀奇,關鍵在commercialize(商品化),」他指出,首先要有研發實力,接著為了降低成本達到大量生產,則有賴上下游垂直整合、互相支援發揮的經濟規模等綜效。

目前,遠東新正開發天冷變熱、天熱變冷等調節溫度的機能材質商品,「聚合方面就要開始更改,可能這根紗不容易紡,後面染整不容易做,但是我這些東西都要同步。」席家宜細數他想要墊高的競爭門檻。

「遠東新是耐吉主要客戶,挾著環保議題與實力,也會參與二○一二年倫敦奧運,後市可期,」紡織產業綜合研究所副所長連榮盛觀察。

攤開遠東新去年的年報,共投入五億六千七百萬元研發經費,台灣有的紡織小廠整年度都未必能賺到該數字。

尚有黃金十年 砸二十億元買地蓋新廠

今年初,遠東集團在遠東新元年擬定了五年投資千億、躋身全球前三大聚酯廠的產能與營收倍增計畫。

為確保聚酯原料來源並持續擴張,遠東新日前也斥資二十多億,標下嘉新麵粉廠在桃園觀音拍賣的土地,打算興建一條年產能一百五十萬噸的PTA廠,該規格幾乎是現有最大年產能八十萬噸的兩倍。

「餅再畫得大也沒有用,這是吹牛,我這個餅要畫得剛剛好,」遠東新今年前三季合併營收突破一千四百億元,稅後淨利達八十七億六千萬元,分別較去年同期成長 二○%與四九%,在席家宜眼中,一旦克服人才與中美關係等國際情勢變化的內外部挑戰後,這家有一甲子歷史的老店,就有望迎來下個嶄新的黃金十年。

【延伸閱讀】遠東新不只是紡織公司!—— 遠東新3大事業體民國38年成立,98年改為遠東新董事長:徐旭東副董事長兼總經理:席家宜合併總資產:新台幣2,869億元

化纖生產事業:涵蓋上游石化原料、化纖及中下游紡紗、織染、成衣事業,為全球前5大聚酯廠、可口可樂主力供應商。

土地開發:全台擁有55萬坪土地,其中板橋近10萬坪;台北遠東通訊園區(T-Park)正開發中。

轉投資事業:遠傳電信持股:41%市值:新台幣571億元

宏遠興業持股:27%市值:新台幣2億元

亞洲水泥持股:24%市值:新台幣235億元

東聯化學持股:23%市值:新台幣64億元

遠東百貨持股:19%市值:新台幣104億元

遠東商銀持股:16%市值:新台幣42億元

裕民航運持股:0.3%市值:新台幣9億元

註1: 若土地依市值計算資產比重,土地開發事業將提高至2成註2: 市值計算至12月10日,其餘數字統計至9月30日註3: 裕民航運透過亞泥持股39%資料來源:遠東新世紀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564

敵人夥伴 風水輪流轉

http://www.nbweekly.com/news/business/201103/13807.aspx

黃光裕、陳曉、張大中,彼此曾是朋友,也曾互為敵人,還曾先後擁有一個共同身份:國美電器董事局主席。三個男人構築一台恩怨情仇的大戲。

2

南都週刊特約記者_ 良岳

「從某種意義上來看,現在的國美就是陳曉當初提出的合併建議的兌現,而且在合併後三家公司的老闆開始輪流出任董事局主席,這是多麼戲劇性的一幕啊!」一位離開國美的人士如是告訴記者。

命運弄人,黃光裕、陳曉和張大中這幾個電器連鎖江湖的大佬在短短幾年內命運發生了如此大的變化,卻又相互交織著恩怨情仇:身陷囹圄的黃光裕依然在遙 控著國美控制權之爭,三年前拿到真金白銀退隱江湖的張大中再次出山成了國美的「救火隊長」,而2006年國美永樂合併的第一推動手陳曉,在與黃光裕家族的 國美爭奪戰最終敗下陣來,選擇了退隱生活。

2008年至今,黃光裕、陳曉、張大中這三人,還都曾先後擁有一個共同的身份,國美電器董事局主席。「沒有永恆的朋友,只有永恆的利益。」曾經的死對頭如今成了夥伴,曾經的夥伴如今成了不共戴天的世仇。

對於仍然留任的國美總裁王俊洲來說依然如此,因為與張大中的恩怨逃離大中電器加盟死對頭國美,在國美從基層熬成「二把手」如今卻遭到大股東猜忌,而昔日的冤家如今又成為了自己的上司,命運就是這樣輪迴。

從死對頭到救火隊長

2007年4月,在完成對永樂的併購後,陳曉、黃光裕、王俊洲作為國美電器的三巨頭在國美電器全球家電峰會的現場再一次面對記者,而這時永樂依然與 大中在進行一年前戰略合作時交納的1.5億元保證金的仲裁,一向口無遮攔的黃光裕帶著嘲諷的口吻,「不就那麼點錢,一天到晚那麼大年紀了還哭哭啼啼的,給 他算了。」

黃光裕當時說的正是張大中,而在此之前的20年間同樣起家於北京的國美與大中一直是北京電器連鎖行業的死對頭,不過在市場份額的爭奪中國美卻始終處於被動的狀態,儘管國美在全國範圍的拓展和資本市場的風光遠比對手強勢,而雙方私下的衝突也時有發生。

而王俊洲從大中叛逃至國美,國美、大中間所謂的商業間諜案,也讓雙方的關係長期處於緊張的狀態。為了與獲得了資本支持的國美抗衡,張大中一方面尋找上市途徑,另一方面也在尋求與其他區域性電器連鎖的合縱連橫。

在當時中國家電連鎖五巨頭(國美、蘇寧、永樂、大中、紅星)中,年紀最大、而且店面規模相近的上海永樂,和北京大中就成為區域性連鎖「合縱」的牽頭 人。彼時的永樂和大中分別是上海、北京市場的領導者,2003年由永樂、大中、河南通利、青島雅泰等9家區域性連鎖組建的中永通泰建立,通過聯合採購來對 抗國美等全國性家電連鎖企業。

這時的張大中與陳曉的關係是甚為密切,張大中與黃光裕在媒體上的口角則不絕於耳,陳曉領導的永樂在得到了大摩的支持後全國性拓展更快,在2005年 10月上市前,陳曉已經先後將中永通泰中的廣州東澤、河南通利、燦坤和廈門思文納入永樂旗下,這時候張大中與陳曉的關係開始有些變化,而陳曉也將收購的目 光瞄準了盟友大中。

上市後由於永樂全國性擴張遇挫產生的業績壓力以及與大摩的業績對賭後,陳曉在2006年初就打著對抗百思買等外資連鎖的旗號,尋求國內五巨頭的換股 或合併。為達到這一目標,2006年的春節,陳曉更是誠意邀請其他四位家電零售企業的創始人黃光裕、張近東、張大中、汪建國來上海「過年」,但A股上市的 蘇寧表示「操作不便」、黃光裕「不理睬」、五星私下裡早已與百思買私定終身後,張大中就成了陳曉最先說動的人。

2005年尋求上市失敗,兒子又無意接班後,張大中當時也有意退出江湖,於是2006年4月永樂、大中籤署了戰略合作協議,陳曉更是交給了張大中1.5億元的保證金,承諾一年內與大中合併。

但是在協議簽署後不久,也許是陳曉與張大中對外聲稱的「挑戰國美」宣言刺激了黃光裕,他開始重新考慮陳曉當初的提議。三個月後的2006年7月,國 美和永樂實現了換股合併。這時黃光裕要永樂結束與大中的合作協議,在業績壓力下陳曉選擇了就範,在與永樂員工告別後,陳曉孤身北上出任國美電器CEO,從 老闆變成了「寄人籬下」的職業經理人。

陳曉拋棄大中而轉投國美之舉,卻從此深深地「傷害」了張大中。雙方因為1.5億元保證金,還一度鬧上了仲裁法庭,乃至張大中此後逢人便揶揄陳曉為「小人」,甚至2007年7月黃光裕為了收購大中去拜訪張大中時,同行的陳曉 卻被張大中拒之門外。

已決意退出江湖的張大中對「挖牆腳」的黃光裕同樣沒有好感,他將目光瞄準了蘇寧,2007年,堅稱要出售大中的張大中,與張近東走到了一起,近一年 的談判後張近東答應了張大中30億元的要價。並對同樣有意的黃光裕放出了狠話:想買可以,除非比蘇寧多出8個億,否則免談。最後時刻,黃光裕一舉將收購報 價提高了6.5億元,並放棄了此前存在爭議的1.5億元保證金。最終,張大中選擇了黃光裕,拿錢離場。

這時張大中與黃光裕的關係得到了修復,但對於「小人」陳曉,張大中卻始終沒有原諒。

這也是去年8月黃光裕與陳曉鬧翻後,第一時間傳出張大中願意無息借款給黃光裕家族施援、且張大中沒有否認的原因之一。如今陳曉下課、張大中回來充當救火隊長,按照國美內部人士的說法,「雙方走到一起,除了利益外,還因為兩人都對陳曉有著刻骨的仇恨。」

從合作夥伴到世仇

在張大中與黃光裕因為利益一步步走到一起的同時,陳曉和黃光裕這對曾經的戰友卻真正到了分道揚鑣的時刻,雙方從去年5月開始的國美爭奪戰,最終的結果是陳曉離開國美電器,而陳也曾對記者表示,「最後悔的就是當初選擇與黃光裕的合作,將自己一手創辦的永樂賣給了國美。」

其實在2006年7月雙方簽署合併協議前,陳曉與黃光裕的關係也並不密切,國美電器2002年開始進入上海市場,依靠低價模式曾經對永樂的壟斷地位 形成影響,但是陳曉主導的永樂依然牢固地控制著上海區域的領導地位。在陳曉看來,當時對永樂威脅最大的並非國美而是發跡於南京的蘇寧,所以私下裡陳曉與黃 光裕的私交還算保持得不錯。

不過黃光裕在上市後的高調表現讓陳曉感到不爽,於是永樂也開始尋求通過上市來完成全國性電器連鎖的夢想,但是香港上市後遇到大摩對賭的陷阱,讓陳曉感覺自己遇到了創業來最大的失敗。

按照黃光裕家族的說法,當時是黃光裕收留了陳曉,讓其出任國美電器CEO,並且給予了最好的條件。雖然作為「敗軍之將」的陳曉在國美內部缺乏根基,但是在國美、永樂合併後,黃光裕與陳曉還是保持了兩年多的蜜月期,這期間又完成了對大中電器的收購,以及山東三聯商社的控股。

但據陳曉自己的說法,2008年初證監會的調查他已預感到黃光裕可能要出事,這時的陳曉想到的更多是賣掉自己的股權然後全身而退。不過2008年 11月黃光裕、杜鵑夫婦突然被拘捕,國美電器一時陷入了群龍無首的境地,而與黃光裕家族溝通後陳曉成為了國美電器新的董事局主席。

陳曉與黃光裕的交惡也正是從此刻開始。最初為了讓國美電器渡過難關,陳曉以個人資產作為抵押幫助國美渡過了資金危機,同時與王俊洲等高管一道談判引進戰略投資者,也許正是陳曉引入的貝恩以及引進貝恩時答應的苛刻的條件,讓黃光裕家族感到不滿。

更致命的是,為了挽留核心管理層,2009年7月陳曉和貝恩推出了覆蓋105名高管的管理層激勵計劃,這讓此前一直反對管理層激勵的黃光裕大為光火,於是在2009年11月黃光裕恢復與外界聯繫後,雙方的矛盾開始逐步激化。

2010年5月11日年度股東大會上,黃光裕家族代表否決貝恩提交的3名非執行董事人選;6月陳曉約見記者公開表示「希望通過增發攤薄黃光裕家族的股權」;8月5日,國美公告「起訴黃光裕」,而黃光裕家族則要求「陳曉辭職」,雙方矛盾最終公開化。

一個多月的博弈後,「9·28」特別股東大會,雙方都未能最終如願:否決了大股東改組董事局的提案,同時也剝奪了董事會增發一般授權。

「9.28」之後,貝恩開始繞開陳曉,與黃家新任代言人杜鵑進行多輪談判,並達成諒解備忘錄,黃家放棄剝離非上市門店的想法,此時作為小股東的陳曉就成了股東利益博弈的犧牲品—出局。據稱,在2011年春節前夕杜鵑就成了國美運營的實際控制人。

3月9日,陳曉結束了在國美4年多的任期,開始了自己的「幸福快樂的生活」;此時命運依然跟他開了個玩笑:接替其職位的正是他曾經的朋友、夥伴和敵人,張大中。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869

最重要夥伴 獲利低到想拆夥


2012-02-13  TCW




誰能夠幫臉書執行長馬克.佐伯格 (Mark Zuckerberg),從八億五千萬子民的口袋中,掏出白花花的銀子,就夠格當馬克臉書王國裡的財政部長。

這位財政部長,非 臉書的遊戲開發商Zynga莫屬。他使用的「臉書幣」(Facebook Credit),讓臉書子民們從現實世界裡拿錢,換成臉書世界裡的貨幣。

它 創造第二獲利源每四個用戶,就有一個玩遊戲

最重要的是,每位臉書子民,每換一個臉書幣,國王馬克就可抽取三○%的佣金。二○一一 年,Zynga玩家在遊戲中使用購買虛擬寶物,金額已高達三億七千萬美元,約占了所有臉書幣消費額的近七成。

從數字上來看,臉書去年營收三 十七億美元中,來自Zynga的收入,就占了整體營收的一二%,高達四億四千五百萬美元,成為唯一占營收比重超過十個百分點的合作夥伴,穩占臉書最大單一 獲利來源地位。

論功勞,臉書上前五大遊戲都來自Zynga。統計至去年十一月底,Zynga為臉書帶來全球每月兩億活躍玩家,占了臉書用戶 的四分之一,遊戲引起的熱潮,不只加速了臉書市場的拓展,更創造了臉書在免費使用的模式下,獲利的來源。

換句話說,Zynga的存在,讓臉 書自創的虛擬貨幣產生流動、價值,進而讓臉書的收入擺脫仰賴廣告的宿命。臉書的廣告收入占總營收比重從○九年的九八%,降到去年的八三%,Zynga居功 甚偉,享財政部長之名並不為過。

在這次臉書上市的公開說明書上,Zynga的名字共出現二十四次,在臉書列出三十五項潛在風險 中,Zynga是唯一被提起的合作夥伴,文件中明指兩方的關係是未來的擔憂之一,「現在我們的關係為我們帶來了可觀的營收,但未來,如果關係出現任何惡 化,將直接造成我們財務上的傷害。」

馬克與他的財政大臣之間,究竟有著什麼樣的微妙關係,而把Zynga列為臉書未來最大的風險之一?

時 間,得拉回到二○一一年十二月,Zynga的上市說起。

才成立不到五年,Zynga已躍升為全球最大社交遊戲開發商,旗下開心農場、德州撲 克等遊戲,靠著臉書平台走入全球,也幫臉書帶進更多國民。

逾九成營收來自臉書,Zynga成為最純的臉書概念股,頂著光環,身負臉書王國在 資本市場上的第一槍,直到臉書申請IPO(首次公開發行)之前,Zynga都還是網路公司市值最高的申請案。

但,Zynga的臉書光環卻在 正式上市那天煙消雲散。

Zynga在去年十二月十六日正式上市,發行價只開出保守的十美元,卻還是在首日慘跌了五%,不到一個月的時間,盤 中股價竟一度跌至八美元不到。

它獲利受限險鬧翻臉書幣抽三成,是其他平台近十倍

「到現在,他們發現其實臉書上的玩家購買虛 寶,消費力其實不高,大概三%到五%吧!」經營臉書電子商務的魔集客創辦人李育維分析,臉書上的玩家付費意願不高,遊戲市場已成紅海,營收雖然大幅成長, 但Zynga在臉書上的獲利能力,似乎有限。

麥格理金控分析師Ben Schachter也持同樣看法。雖然Zynga股價在臉書公開營運數字後,不斷創下新高,但他卻立刻寄信通知客戶,他卻看出Zynga的淨利表現不如預 期,「它第四季表現,恐怕不會太漂亮。」就算其他分析師有人預估臉書的熱度,將讓Zynga股價上衝,但長期而言,獲利能力的降低,才是決定性因素。

低 獲利的結果,其實來自一○年五月,一場臉書與Zynga的衝突,以及隨後所簽下的「不平等條約」。

綜觀兩家公司營收成長,其關係有如魚水互 助,都在一○年爆發性成長,但美國市場研究機構BIA/Kelsey分析師威廉斯(Jed Williams)卻說,「兩方其實都在想辦法證明,它們比彼此更不需要對方。」一邊試著減少互賴、多角化收入來源,同時,臉書和Zynga卻誰也不肯放 棄既得利益。

導火線,就是臉書幣。

對Zynga而言,臉書向Zynga收取高達三○%的抽成,幾乎是其他第三方支付平台,例 如Paypal抽成的近十倍。根據《TechCrunch》報導,Zynga執行長馬克.平克斯(Mark Pincus)氣得在內部員工會議中宣布,Zynga要自立門戶,成立名叫Zynga Live的社交遊戲網站。

除了重稅,臉書祭出其他手 段,「他們還關掉了Zynga的遊戲通知,並威脅要關掉整個遊戲。 Zynga正考慮是否要完全退出臉書……。」平克斯在內部會議上宣稱。

它 讓步簽五年合約臉書承諾玩家數,高壓阻止轉檯

雙方衝突的結果,卻是一份長達五年的合作協議。

「臉書做出了某些程度的讓步,」 臉書曾發布新聞稿中如此聲明。所謂讓步,就是臉書答應了Zynga,要協助它各個遊戲的玩家數,能保持不墜。

但Zynga的讓步,卻遠大於 此,大到知名新聞網站Business Insider以「臉書幾乎擁有了Zynga」為題,形容這份協定。

因為協定內容包括,Zynga 如果要在臉書上發布新遊戲,最慢七天前要告知臉書;而目前在臉書上的遊戲和其背後所蒐集的資料,由臉書獨家所有;最嚴重的是,臉書還要求Zynga,若要 在其他平台發布遊戲,必須經過臉書許可,若是有利益衝突的特定對手,臉書有權喊卡。

「臉書決定了Zynga可以發布什麼遊戲、什麼時候發 布,更決定了這遊戲將會多成功,」Business Insider指出,Zynga的成功來自於遊戲邀請訊息在朋友間流轉,讓使用者越來越多,加上Zynga擅長於創造互動,使用者的數量才能飆升,並有了 消費動機。

但遊戲訊息的轉載,卻引來臉書會員抱怨,這在臉書內部被視為頭號敵人,如今已不復見。這等於Zynga的新遊戲過去獲取廣大會員 的模式,被臉書為了自身利益而喊停。這讓Zynga的成功方程式不再。

「他們(臉書)不斷利用Zynga的成功,換來更多的廣告收入。」 Business Insider觀察。後進的遊戲開發商,眼見Zynga的成功而在臉書上大打廣告,尤其某些類似的遊戲,又指名要將廣告放置在Zynga的遊戲頁面或連結 旁,對Zynga來說,開疆闢土越加困難,引來的追兵,卻又蠶食原有市場。

新的困境到來,老夥伴卻又開出嚴苛條件,但九成以上營收來自臉 書,Zynga只能簽下合約。站在巨人肩膀之上,Zynga雖在短時間內取得全球性的成功,但將立足之地交給了巨人,就必須承擔跌落的風險。

它 引爆兩強角力戰九成營收靠臉書,大股東是Google

Zynga或許沒有選擇,但是臉書,為什麼要在二○一○年中,一次簽下長達五年的合 作?

答案,就在Zynga上市前的公開文件裡。攤開股東名單,臉書的最大對手,Google,名列首位。

急於發展社交服務的 Google,將Zynga的遊戲,以及其他服務視為挖角重點,準備複製臉書一開始成功的模式。Google旗下的社群網站服務功能Google+曾在與 臉書的戰爭中,推出五%的低抽成,鼓勵遊戲開發商移至Google平台,Zynga雖小,但此時已成為巨人間競逐的關鍵一棋,它為整個王國帶來的價值,絕 對不只自身創造的收入。

臉書坦言,Zynga的遊戲創造了大量頁面,吸引廣告主投入,為臉書創造了可觀的廣告市場,如果Zynga持續在對 手的平台上發展,「對臉書的財務表現,將是非常不利的影響。」

它激化臉書危機感著手開發電影和音樂等夥伴

因為Zynga為臉 書帶來的效益除了廣告數量,還有含金量。 由於玩遊戲,臉書使用者待在頁面上的時間大過Google,提高了臉書上廣告的價位,直接影響了占臉書八成以上的收入變動。

最後,是臉書兩 億玩家的使用者資料。

挪威消費者委員會曾經調查發現,Zynga和臉書的合作,包括了使用者行為資料的分享,對以廣告為大宗收入的臉書來 說,Zynga帶來的遊戲玩家,比一般使用者涉入更多,其使用行為,對特定廣告商價值更高。

平克斯曾表示,以每日累積使用者資訊來 說,Zynga的資料量無人能及,代表的價值更是可觀。

《華爾街日報》指出,臉書的公開文件中,載明來自Zynga的一二%營收,還不包括 在Zynga眾多熱門遊戲頁面的廣告收入,因此,雖然未來還有可能有其他遊戲開發商在臉書上成功,但Zynga的成長,將是無人能敵的。

但 是如同臉書在上市公開說明書中挑明,Zynga在別的平台發展,已經成為臉書未來營運的風險之一,五年合約還走不到一半,兩方擺脫依賴的腳步越走越快。

Zynga 除了一手繼續在臉書遊戲稱霸,另一手已搭上Google,同時也進軍中國等新興市場,與不同地區的社交網站;新起的行動裝置浪潮,Zynga也已將幾個知 名的遊戲推出行動版本。

臉書也不遑多讓,找來各家線上影音平台,除了遊戲的消費,設法讓使用者因為遊戲之外的理由,在臉書上越留越久、越花 越多,讓臉書幣的花費,不再仰賴Zynga的遊戲刺激。

Zynga如今不只是兩巨頭的角力焦點,它也攸關臉書王國能否繼續擴張,甚至是 Google能否攻破臉書城牆的最好指標。

【延伸閱讀】臉書申請上市,股價跟著一飛沖天 ——Zynga去年上市後股價走勢

2011/12 /16上市首日,股價就慘跌5%2012/1/9市場不看好,盤中一度跌破8美元2012/2/1臉書提出IPO後,兩天內急漲26%

註: 股價統計到2012/2/6資料來源:Zynga網站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303

它是英特爾攻運動市場唯一夥伴

2012-4-23  TCW




年營收五百四十億美元(約合新台 幣一兆六千億元)的英特爾(Intel),打算將觸角延伸到運動器材領域時,會找怎樣的廠商合作?

答案是,今年營收挑戰五十億元、來自台灣 彰化的小公司,岱宇國際。它是台灣第二大運動器材公司,僅次於去年營收一百三十六億元的龍頭喬山。但論獲利能力,岱宇二○○九年與一○年的淨利率都比喬山 多出約三個百分點。

美國著名脫口秀節目《艾倫愛說笑》的主持人,在電視上拿著搖擺鈴(shake weight),做出帶有性暗示的另類「示範」,惹得觀眾哄堂大笑;這款一○年熱銷近五百萬支的電視購物運動器材,就出自岱宇之手,並貢獻岱宇該年度約兩 成營收。

今年,英特爾計畫進入運動市場,也找上岱宇。今年三月簽約合作開發「行動健身房」,產品最快第三季就緒。而岱宇正緊鑼密鼓開發的另 一款產品,是將運動器材結合蘋果(Apple)公司iPhone、iPad的應用程式(App),預計八月可以出貨。

買美國品牌花八年重 整,轉回台製造

未來,你一邊健身跑步,一邊會看到iPhone螢幕上的胖子也逐漸變瘦,激勵你運動的決心;當天運動紀錄,還會透過臉部辨識 技術,以無線傳輸技術上傳到英特爾雲端中心,下次你不論在哪裡使用同一款器材,都有先前紀錄做參考。

能被國際大廠看上,岱宇國際董事長林英 俊依靠的心法是:不求快。

目前,台灣做運動器材的廠商,除了喬山與岱宇外,其他小廠營收規模多小於十億元,並以代工為主,岱宇堅持台灣製 造,走的卻是不同的路。

林英俊一九九○年成立岱宇時,從採購運動零組件的貿易商轉型為製造商,但產品定位以售價三百美元至一千美元的低階電 動跑步機為主。為了拉抬產品品質與售價,二○○三年林英俊以個人名義投資美國品牌廠Spirit Fitness。

但這條品牌路卻走得辛 苦,Spirit堅持美國製造,但未達經濟規模,「做一台虧一台,」林英俊說。他入股之初沒有決策權,之後以兩、三年取得所有持股並拿下經營權,立刻把製 造移回台灣彰化,前後重整就花了八年時間,約五百萬美元(約新台幣一億五千萬元)。

磨研發品質推新品比同業多一倍時間

品牌建 立只是第一步,他也花時間去磨研發品質。多數台灣運動器材廠每半年就推出新機種,靠機海戰術快速衝營收,林英俊卻願意一樣產品花一年研發,每年投入上億元 開發,還效法電子公司設置技術長(CTO),研究新技術。

前年,岱宇推出全球第一台,結合飛輪與電動跑步機優點、免除缺點(如傷膝蓋)的 「飛輪橢圓機」,研發期間長達一年,售價高達新台幣五萬至七萬元,在美國熱銷,今年將貢獻近一成營收。英特爾看上岱宇的,就是這種創新力。

這 當然也給予岱宇豐厚回饋,岱宇旗下兩大品牌,Spirit Fitness是全美前三大專賣門市品牌,Sole則是量販通路中高價第三大品牌;兩者合計今年營收貢獻度達七成至八成。投入品牌前,岱宇連三年營收停滯 在十七億元,今年卻將達五十億元(非合併為四十億元),比去年成長五六%,每股稅後盈餘(EPS)則逼近四元。

林英俊看長不看短,也讓供應 商願意挺他。

推低價品牌供應商犧牲毛利,挺到底

今年,岱宇針對歐洲推出一千美元以下、小體積的新品牌Fuel。推出後,以英 國為首的歐洲訂單比預期多了一倍。

Fuel瞄準中低價市場,少不了供應鏈的價格配合,當林英俊找大家溝通時,「二話不說,統統支持,」聖豐 螺絲董事長蔡添枝說。這代表供應商必須犧牲五個百分點的毛利率,幫助岱宇把新品牌做起來。

供應商相挺,源於一九九三年。當年還是貿易商的岱 宇,碰到客戶倒閉,應收帳款全成呆帳不說,還有大筆貨款得付,負債將近四千萬元。但他跟供應商說明狀況,展延付款期限一年,最後把該給的錢都給了。從那時 起,他就有一票死忠的供應商班底。

「人家倒我,我沒倒人家,」在台大公衛系求學時,就立定志向要做生意的林英俊說,「生意要做長,就是要這 樣。」

「他不貪眼前的快錢,」合作十餘年的寶元軸承董事長張清泉說,「供應商最重要的,就是抓對一個會成長的客戶。」蔡添枝說,供應商力 挺,是希望岱宇走出大格局後,大家跟著賺大錢。

為了「一起賺大錢」,林英俊正計畫購併一至兩個品牌,並跨入老人健走機與復健醫療器材領域, 在年底股票上市後,提供新一波成長動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085

尋找讀書夥伴

http://www.cbnweek.com/yuedu/ydpage/?raid=2115

     Show


  Project
  項目描述


  魔豆將大量內容和用戶互動行為都壓縮在一個只有50K的文檔裡面,用戶不需要安裝任何應用或插件,可直接在線打開或保存在本地,在聯網狀態下進行閱 讀。用戶可以在內容的任何位置添加註釋、評論,還可以同步發佈到微博等社交網站,吸引更多好友一起來閱讀。文檔右側的「吐泡」和「在線聊天」功能可以讓用 戶隨時互動。


  魔豆致力於創造一種新的閱讀體驗,讓電子閱讀因為好友的參與變得真正有趣起來。魔豆網7月8日上線,Android和iOS的版本正在開發中。


  User
  用戶


  有電子閱讀習慣,又無法忍受獨自閱讀時的枯燥乏味,希望能和好朋友一起分享、討論的讀書人群。


  Idea From
  這個主意來自


  嚴志是一個喜歡讀書的人,但一個人默默閱讀,尤其是一些「難啃」的書,又會感覺枯燥。他也加入過一些網絡上的讀書小組,但他覺得互動性不強,大型內容 的共享也是一個問題。如果能在閱讀時引入社交信息,隨時和大家一起互相討論,交換心得,分享感想等,會讓閱讀快樂起來。於是,如何能夠在閱讀中加入社交功 能,並且讓更大型的內容變得易於保存和傳播便是魔豆最初的想法。


  Team
  團隊


  目前魔豆有4個核心成員。嚴志負責整體構架,其他人分別負責推廣與運營,策劃和執行以及技術支持。


  Market Potention
  市場機會


  魔豆的市場機會就是深度互動閱讀。亞馬遜Kindle,蘋果iBook,豆瓣閱讀雖然現在也提供了一些互動功能,但都比較有限。而且你不能保證你身邊 的人都有iPad或者閱讀應用軟件,但能確保他們一定裝有Word。可利用豐富內容的Word云文檔進行擴散,引導用戶進入魔豆網,甚至安裝移動應用。


  Business Model
  商業模式


  魔豆現在處於創業早期,主要任務在於擴大用戶群並提升用戶粘性,還沒有收入。接下來想要拓展的商業模式包括電子出版物的有償閱讀,基於精確用戶行為數據積累的廣告推送服務,企業級內容發佈平台收費等。

 

Question


  Q1:魔豆的內容來源?


  魔豆目前的docx文檔均由用戶自由創建,魔豆會把用戶自建的雜誌以瀑布流形式集中在官網的搜索頁面上展示。之後想要和一些雜誌,比如攝影類的,財經類的等傳媒企業進行內容合作。


  Q2:魔豆想要解決的問題?


  第一是封裝,云文檔可以實現把1000張高清圖片彙集整理在一個只有50K的文檔裡面,而不需要下載任何應用插件;還有就是傳播,實際上它可以嵌入到任何網絡形式上;第三是互動式閱讀體驗。


  Q3:魔豆將如何提高用戶粘性?


  匯聚更多值得分享,多次閱讀,甚至是永久保存的內容;把用戶內容分門別類進行過濾,然後篩選,積累更多用戶行為,為社交推送提供可能。平台也要擴張, 計劃在今年年底上線首版iOS和Android應用端,實現跨平台運行。還要在內容方面與SNS平台合作,交換內容和用戶,將更多好玩的魔豆文檔,以雜誌 的形式發送到用戶手中。


 Last Shot


  Big Trouble
  麻煩問題


  魔豆現在最大的問題是如何把魔豆的構想給投資人講清楚,嚴志覺得這是一個全新的互聯網形式,魔豆的互動閱讀體驗需要去感受。


  Ask Mentor
  最後一問


  想問百度的李彥宏在內容搜索上,有沒有新的思路?新的方向?搜索信息如何個性化?


CBN Note

 

  CBN質疑


  魔豆的主要創新點在「云文檔」,即便是在本地保存模式下閱讀,也需要在聯網狀態下,那麼一旦「離線」,這個文檔就失去價值。另外,魔豆目前主要靠精美 畫冊吸引人群,也就是說還是視覺系統在起作用,而並非深度閱讀。還有就是找到合適的用戶群,畢竟大部分閱讀者還是喜歡獨自看書而不是邊看書邊聊天。

 

 

 發送你的文件

文|CBN記者 朱小坤

 

      Show

 

  Project
  項目描述


  消息速遞可以讓不同的用戶在智能電腦和手機之間方便地發送文檔、圖片、視頻等各種格式的本地文件。任何人都可以通過消息速遞的網站發送信息給擁有消息 速遞賬號的人。消息速遞可以像Evernote一樣,被當作個人不同終端之間的同步工具,但消息速遞著重在傳輸,不具備文件管理功?能。


  Innovation
  創新之處


  與其他同步類或者信息傳遞類工具相比,消息速遞最大的特點是簡單:發送消息的雙方,只需要接收的人具備消息速遞的賬號,雙方也不必是相互關注的好友; 在電腦上不用註冊和下載,打開網頁直接使用;手機端只要下載App,系統會直接分配給你一個速遞號,也省去了註冊;信息不能被管理,按照發送順序以圖片流 的形式呈現。


  User 

      用戶


  消息速遞2012年4月在App Store上線,目前有100萬左右激活量。用戶主要來自iOS設備。


  Team
  團隊


  團隊現有不到20人,主要是技術人員。


  Business Model
  商業模式


  目前沒有收入,也沒有明確的商業模式。當用戶數量上升到千萬級別後,也許會考慮流量換廣告的模式。


  Idea from
  這個主意來自


  張岩和鄧巍2011年8月成立公司時,他們看中了某個大學裡的一項圖片分析技術,想做一款偏向B2B業務的圖像識別分析應用,但發現該項技術從實驗室 轉換到用戶需求還並不成熟。在做上一個項目時,他們發現在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之間,用戶有很多傳遞圖片的需求,但很多iPhone用戶並不擅長使用各種複 雜的傳遞方式,於是就想做一款更方便使用的發送工具。


  Market Potention
  市場機會


  隨著移動客戶端的普及,用戶在不同設備之間發送文件的需求也會越來越旺盛。雖然能實現設備之間傳遞信息的應用有不少,比如飛信、個信、云筆記,但在使用上都有各種限制。用戶需要一款能更簡單更方便的在移動互聯網和互聯網設備之間信息傳遞的工具。


Question


  Q1:作為一款工具屬性的產品,太簡單會不會特別沒有安全感,你們如何建立競爭壁壘的?


  互聯網公司很少有特別有安全感的,比如騰訊可以通過不斷增加功能、延伸產品線去獲得安全感。但對創業公司來說,讓產品變得龐大不是件好事。我們希望極 致的簡單也能變成一種安全感的來源。消息速遞要做到的就是用最簡單最方便的途徑解決數據流動的問題,如果你拿消息速遞跟其他產品對比,就會發現消息速遞使 用上是最簡單的。除了用戶使用上的便捷外,簡單的另一面是功能上的犧牲,我們現在的想法是去跟產業鏈上其他公司合作,來達到產品功能的擴充,比如正在跟國 內做云存儲的公司談合作。我們不一定成為生態鏈裡全覆蓋的一條龍服務公司,但希望在某個功能點上有自己存在的價值。


  Q2:說說你們即將推出的新版本,都有哪些新增功能?新版本計劃在9月初上線。主要是增加了兩個概念。第一個是近場通信,就是在網絡和通信信號不好的 時候,可以通過藍牙等方式實現手機之間的快速傳輸。第二個是增加了通訊錄功能,但我們的通訊錄和微信好友不一樣,微信是一個社區的概念,傳輸是社區上的附 加功能,而消息速遞想做的就是最簡單專業的傳輸工具,比如你在一個會議上要跟某人交換一個文件,但你們倆未必有成為好友建立長期聯繫的需求,畢竟好友圈子 是有限的,出於隱私等考慮用戶可能會跟某人有傳遞的需求,但卻沒有加好友的需求,消息速遞就能解決這部分需求。

 

 Last Shot


  Big Trouble
  麻煩問題


  想幫用戶解決移動互聯網上傳遞功能的公司不止消息速遞一家,競爭者有很多,比如,奇虎360就推出了功能雷同的安全快遞。對於缺乏流量控制能力的創業公司來說,想憑藉一個功能做成功一家公司依然挑戰十足。


CBN Note


CBN質疑
消息速遞的使用成本極低,但單一的工具屬性,也讓它面臨更大的競爭風險。並且,雖然消息速遞使用起來很方便,但是對於用戶來說,很難僅僅為了傳送一個文件而下載一個App。如何讓更多的用戶嘗試使用消息速遞才是這家公司當前要解決的問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6878

查立:如何選擇創業夥伴

http://www.chuangyejia.com/archives/26126.html

來源:創業家

文/查立(乾龍創投聯合創始合夥人)

草根創業者:汪深
上海飛盒數碼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兼CEO

飛盒是一家IT軟件開發及互聯網創意設計的專業課程在線教育公司,通過Web 和移動設備提供優質課程,為學生搭建協作和互動的平台,服務跨越Web,iOS和安卓手機。

草根創業者:季陽
上海兆弗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創始人兼董事長

樂租365是一個線上租房平台,給租客提供一個租房找房平台,給房屋擁有者一個發佈平台,據稱能夠做到房源真實。

草根互動

1 你是如何找到創業夥伴的?

汪深:我們團隊一共五個股東。最初一位是我的老師,有行業背景和豐富的人脈,另一位是我的朋友,一個互聯網技術專家,彼此有一定的瞭解了,大家就很快決定一起創業了,另外兩位股東是業務轉型時加入的。

季陽:朋友介紹認識了現在的合作夥伴。兩個人見面後一拍即合、相見恨晚。因為我做了這麼多年的房屋租賃,在當時,我已經深深意識到了租賃行業必然要向信息化發展,單純的線下操作已經行不通了,所以需要找人合作。

2 對於創業夥伴,你是否有自己的理想標準和要求?

汪深:每個創始人都希望自己有個完美的團隊,但現實跟理想一定是有差距的,總有問題存在。自己首先要理性地去看人的優點和不足,多去感激創業夥伴的付出,這樣在有問題的時候才能避免情緒上的對立;其次,圍繞創業夥伴的特點來建立一個內部小型團隊,部署與他們能力互補的崗位,讓大家共同合作,一起創造出色的成績。

季陽:我有三個要求:靈魂一致、絕對領袖,獨擋一面。首先,靈魂一致即是在價值觀上能夠同頻共振,我們如何給客戶提供價值,如何給員工帶來價值,如何給行業做出改變。其次,絕對領袖,指的是我只和有結果的人一道合作。最後,獨當一面,能夠在某一領域有自己的見地,並能與我形成良性互補。我選擇合作夥伴是非常挑剔的,只要我的嗅覺嗅出一點不對的意味,我立刻離開,放棄合作,絕不拖泥帶水。

查立:創業夥伴可遇不可求,不求最完美的,但願有最適合的。

3 創業夥伴是否必須像你一樣自己掏錢投入在公司裡?

汪深:是的,必須出錢,但可以根據股東的情況對股權的作價做一點調整,儘可能讓大家覺得公平,避免有股東以投機式的心態參與創業。

季陽:和我合作的人,一定是帶著錢,又帶著人來的,必須百分之百地投入,不然我不會和他談合作,只帶人不帶錢我不要,帶錢過來的屬於風投,可以接受,財務入股合作我也不太能接受。畢竟,我們做的是事業,要帶有誠意。當然,我自己也是帶錢也帶人的。

4 你如何看創業夥伴之間的股份、責任、權利這些關係?尤其是創始之初,這些問題很敏感。

汪深:創業發起人在初期都是控股的,然後依據業務模塊、出資多少、個人能力和經驗等條件分配剩餘的股份。但是創始人之間需要預先商量好幾件事情:1. 決策機制:在公司發展等重大問題上如何決策; 2. 在何種情況下會考慮對股權結構做出調整,原則是什麼,中途有人加入或退出該怎麼處理; 3. 考慮好給核心員工的期權池,為公司的長線發展打好基礎。

季陽:我們是一個創業型的公司,初期絕對不能用錢來說話,除了留給團隊的期權和投資人的股份外,我認為其他合作人的股份應該是平均股份。對於股份方面的問題,很多人都想著控股,這並不是一種可行的做法,在早期,創始人更應該是讓自己強大,自己應該多提供價值,而不是單純地想著去控股。

查立:創始人也會在創業途中出現變化,留存下來的團隊要努力確保公司有一個健康的股權架構,這是公司能穩定持久發展的前提。

5 尋找創業夥伴應該先試試看,還是需要經過長期考驗和觀察?

汪深:強烈建議先試試看,合夥人的處事方式和性格合不合得來也很重要。在大家確定合夥方案前,必須開誠布公地瞭解創業夥伴的願景和想法,把能想到的合夥隱患提出來。

季陽:創業夥伴一定是要有一段「同居」生活的,事無情則累,情無事則空,兩人的合作,一定要建立在有了一定的「感覺」基礎之上,才能更好地合作。比如我現在的合作夥伴,我們曾經一起在一個冬天下著大雪的晚上,在郊外的農家,沒有暖氣,烤著炭火,促膝長談直到天亮,也正是在那個時候,開始有了樂租365的初步模型。我們還都去過彼此的家鄉做客,只有瞭解一個人,真正了進入這個人,才能判斷出他的個性、品質,並看到他的未來。

6 如何鎖定創業夥伴能志同道合和你長期合作下去,即使創業出現低谷?

汪深:重在平日的持續溝通,既要抓好業務上的溝通,也要抓住情感上的溝通,一群人能在順境下共事往往是基於共同的目標和利益,能在逆境下共事還需要有深厚的感情支撐,類似戰士一般能夠在困境中把後背交給隊友。

季陽:要讓兩個沒有血緣關係的人能夠長期合作下去的命脈所在,就是兩個彼此深深地依賴。如果我的創業夥伴不被我所依賴,或者有其他人可以替代我去依賴,我就會選擇離開,因為你無法要求別人不離不棄,唯有使得自己不斷強大,才能留住別人。

7 創業夥伴之間發生爭執怎麼辦?

汪深:記住兩點:1. 對事不對人。觀點上的爭執可以,但是爭吵造成的情緒絕對不能帶到第二天,創始人要有氣度;2. 要有人擔當責任。在具體問題的爭論上如果答案難以定奪,就由CEO來決定。

季陽:我把創業之中發生的爭執總結出四個「shi」,即「是,事,市,勢」,第一個「是」指「是非對錯」,第二個「事」是「事情」,第三個是「市場」,第四個是「趨勢」。在前兩個「shi」上,作為公司的領袖,我會多選擇包容和寬容,應該讓員工和他人有自主的地方,爭吵很正常。但後兩個「shi」,即市場和趨勢,事關公司生死存亡和發展戰略方向,一定要爭個明白,否則絕不罷休,哪怕連續吵幾天,也要吵下去,因為這樣的吵,是有價值也是必須的。

查立:管理公司猶如治理國家,需要有民主的體制、信息的透明,以及做出正確決定的權威。

查立點評

飛盒教育和樂租365是兩個在行業裡試錯已久的團隊和商業模式,其創始人們也經歷了長時間磨合。因為創始團隊的行業見地和歷練,這兩家公司的產品都有很大的創新性和顛覆性,但是所面臨的挑戰也是巨大的,因為無論教育還是地產,都是大產業,其中實力雄厚的大公司和競爭對手比比皆是。飛盒教育的瓶頸在於是否能將網絡IT培訓快速規模化,並把飛盒的品牌和用戶群體規模以及用戶粘性做到極致,誰能緊緊抓住客戶,誰即為王;而樂租365則需要出奇招,在那些虎視眈眈的大公司們覺醒過來之前,把自己的產品和模式滲透到行業的各個角落,兵貴神速,創業也是如此。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3248

中國的「夥伴」

http://www.infzm.com/content/89396

想做「夥伴」不容易

在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剛剛結束的出訪中,細心的人會發現,媒體對每一段雙邊關係的報導似乎都充滿玄機:

2013年3月22日,在莫斯科,中方強調中俄互為「最主要、最重要的戰略協作夥伴」;24日,中國與坦桑尼亞決定構建和發展「互利共贏的全面合作夥伴關係」;隨後中國與南非的聯合公報中,雙方高度評價了建交十五年來兩國從「夥伴關係」到「戰略夥伴關係」,再到「全面戰略夥伴關係」的跨越式發展歷程。

各種「夥伴」關係的描述背後存在著何種內涵?

據筆者檢索統計,中國目前的172個建交國家中,有53個國家與中國確立了正式的「夥伴關係」。

由於中國實行不結盟政策,外交體系中沒有更高於「夥伴關係」的雙邊關係。那麼不論「夥伴」之前的形容詞是什麼,只要有「夥伴」兩字,就意味著雙方已經達到一定的信任度,並且在重大問題上沒有根本分歧。

而夥伴關係之外的119個建交國家,即便是有各種「合作關係」(Cooperative Relation),甚至在中文看起來與「夥伴」(Partnership)沒什麼大的差別,但實際上則意味著這些雙邊關係各有「硬傷」,例如領土爭端、對國際問題認識的重大分歧等。

例如,菲律賓與中國的雙邊關係被定位於「致力於和平與發展的戰略性合作關係」;塔吉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與中國之間被定位於「睦鄰友好合作關係」。

1998年中國與日本曾經提出建立「致力於和平與發展的友好合作夥伴關係」——這裡的「致力於」一詞很關鍵,在外交中它常常意味著努力方向,暗指還沒有達到這種關係。此後,中日經歷一系列外交挫折後,日本已明確不被列入中國外交的「夥伴」序列。2006年,時任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訪華時提出兩國建立「戰略互惠關係」,2008年胡錦濤訪日,兩國在聯合聲明中確立全面推進「戰略互惠關係」。

四種「夥伴」

在「夥伴國家」集合內部,具體場合的表述會稍微有所不同,但可以確定的是,中國的外交夥伴可以由低到高分作四個等級序列:合作夥伴、全面合作夥伴、戰略(合作)夥伴和全面戰略(合作)夥伴,以對應外交中在普通的建交關係之上,由一般友好關係到全面戰略合作關係的不同序列。

其中,「全面」指的是合作領域,「戰略」則標誌著合作層次。一般的合作夥伴關係更多的是一種外交宣示,意味著兩國關係將來會朝向友好可持續的方向發展,但「合作夥伴」和「全面合作夥伴」的意義主要侷限於雙邊層面。

大國間的「戰略夥伴關係」則意味著從戰略高度、著眼於全球,影響本國外交整體佈局的國與國關係。此外,「戰略夥伴關係」還暗含著雙方有深遠的共同利益和相近的戰略目標,彼此需要並視對方為可靠的合作對象之意。

需要指出的是,夥伴關係可以針對兩國,也可以用於中國與某個國際組織。比如中國與阿拉伯國家聯盟的關係定位是「新型夥伴關係」,與非盟、東盟的定位則均為「新型戰略合作夥伴關係」。同時,中國與歐盟的夥伴關係達到了最高級別的「全面戰略合作夥伴關係」。

夥伴關係也會有「跨越式發展」。例如,中國與蒙古之間在2003年確立為「睦鄰互信夥伴關係」,2011年則上升至「戰略夥伴關係」;中國與波蘭2004年的「友好合作夥伴關係」也在2011年也上升為「戰略夥伴關係」。

時間卻並非夥伴關係「晉陞」的惟一因素,是否能「跨越」主要取決於雙方關係的成熟度和對方的國際影響力變化。中國與巴西之間1993年就建立了「戰略夥伴關係」,然而直到2012年才跨入「全面戰略夥伴關係」;而英國與中國在1998年還是「全面合作夥伴關係」,僅僅6年後就二連跳,變成了「全面戰略夥伴關係」。

當然,也不是所有的夥伴關係都進展順利。佛得角總理1997年會見江澤民時提出「願同中國建立戰略夥伴關係」,但至今未得到中方正式回應。

不過,經政府聯合聲明確立的夥伴關係一般不會出現明顯的「降級」。當中國與夥伴關係國家之間出現糾紛時,通常我們也只是在一段時間內,對「夥伴」一詞閉口不提。

「中國政府的理性選擇」

有趣的是,有兩個大國享有惟一的的夥伴頭銜——美國是「建設性合作夥伴」,俄羅斯是「全面戰略協作夥伴」。

根據2013年第三期《黨史博覽》中李景賢發表的文章,中俄之間「戰略協作夥伴關係」是1996年葉利欽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時在專機上親自改寫的。他認為「建設性夥伴關係」這個措辭有點過時了,不能反映俄中關係的實際,因為俄中關係已經成為「戰略關係」了。改後的表述一直延續,隨後升級為「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

外交學院戰略與衝突管理中心主任蘇浩認為,中俄之間確實存在功能上的某種程度的「協作」,這裡意味著潛在的針對性,即雙方共同面對來自西方的壓力。

相比之下,中美關係所用的表述幾經波折。1997年中美聯合聲明中,兩國正致力於建立「建設性戰略夥伴關係」,而小布什上台後,將中國定位為「戰略競爭對手」,加之南斯拉夫炸館事件、南海撞機事件等一系列波折,2002年,中國政府對中美關係的表述變為「建設性合作關係」。

直到2006年,胡錦濤訪美時表示,中美不僅是利益攸關方,而且更應該是建設性合作夥伴。2011年,美國回到了「夥伴」行列。當年,胡錦濤訪美,聯合聲明中又出現了「致力於共同努力建設相互尊重、互利共贏的合作夥伴關係」的提法。

「在中美關係的措辭上,美國至今都比較消極,所以中國也非常謹慎,將中美關係表述的重點放在『經濟夥伴關係』上」,蘇浩告訴南方週末。

維基百科中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詞條引用了韓聯社的報導,認為中國按照外交關係親疏,從1996年開始將與建交國家的關係分為單純建交、睦鄰友好、夥伴、傳統友好合作以及血盟等5種關係。但這種坐標系從未得到中國官方肯定。

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教授寧騷認為,夥伴關係的基石是平等、合作、互利、依存,確立夥伴戰略是中國政府的理性選擇。《人民日報》曾於1998年4月刊登文章稱,「當前大國之間的關係可以歸納為三種基本模式,即夥伴關係、結盟關係、非結盟非夥伴關係。大國夥伴關係最本質最核心的特徵是,夥伴國之間平等、不結盟、不針對不損害第三國,與冷戰時期大國之間的結盟和敵對關係相比,是國家關係的進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4277

一位美國創業者的自白:如何在最短的時間內找到你的創業夥伴?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38996.html

如果說有什麼是在過去一週我學到的,我覺得有兩件事:

1 多問問題。

2 創業是很難的事情。

故事開始:

上週三下午,我發現我很期待的一家天使投資的項目面試落空了。這個對我打擊很大,因為我真的很想爭取到這個機會得到投資。我想不通自己的項目是哪裡出了問題,於是我打電話問阿德里原因。

他給了我一個很簡單的答覆:「你沒有創業合夥人。如果在週六以前你能找到一個,請告訴我。」

我給好朋友馬特打電話:「嘿,我需要一個創業合夥人,突然覺得應該做一個微型網站(microsite,一個個人化的主頁)。你覺得起什麼名字好呢?」我們兩個思索了很久,最後終於想出一個名字:OKCofounder.com!!!

只有偉大的藝術家才不需要複製…

當我們確定OKcofounder這麼一個名字後,我滿腦子都是在想如何建立這網站,需要設計什麼內容之類的問題,一個靈感跳出來:

「等等,我應該設計一些有趣的問題,甚至咱們可以借用OKcupid的品牌啊,這會是一個很有意思的事情。」

「把我們的創意發佈在Silicon Beach或者Hecknews吧。」幾分鐘後,就有一些朋友在就Facebook上聯繫了我。

接下來的幾天裡,我收到一些回覆——有些人甚至都沒有看網站就和我聯繫說了他們的想法,有些是很資深的創業者對我的想法表示感謝,有些是我們需要進一步交流的。有一些人甚至是因為看到我在網站上說的設計初衷立刻在週四晚上聯繫了我。感覺真的是很瘋狂。我的一些朋友認為我這種行為很大膽。

數據從來都是最迷人的

1

有幾個朋友通過電子郵件和推特聯繫我,請我將網站上的數據進行量化。以下就是我們的分析結果:

· 從4月17日起訪問量共計8,840人。其中佔8.7%的770人來自澳大利亞,這是我的目標人群。

· 有1,083來自Twitter,其餘的是從Hacker News或Facebook上看到我們。

· 在Facebook上與27人交流過。

· 從Twitter上得到39個關注。

· 眾多聯繫的朋友裡,共有33個人成為了我的聯繫人,其它的有些很明顯是湊熱鬧的,不是我想要的人。

· 大約4-5人的回覆是非常棒。

· 有295人訪問我的LinkedIn主頁。、

· 聯繫到一個創業合夥人


儘管找到一個可能會成為創業合夥人的聯繫人——但我僅僅只是留下了他的聯繫方式,因為我還沒有明確他的許可。但是我們各方面都很合適,他的工作與我類似,我們有著相同的價值觀,技術背景和創業夢想。最終我們在公寓裡見面,一起去宜家佈置工作室。

最後的最後——沒有結束

有人在Heck News上建議利用那些數據建立一個與創業合夥人會面的網站,我用了一段時間思考接下來我要做什麼——是否要繼續留在residen.se(一家房地產中介公司)工作或者自己做一些新的嘗試。

也許我應該做一個網站為那些想創業的人做點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480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