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赔本”打图书价格战 京东为家电销售赚“吆喝”?

http://epaper.nbd.com.cn/shtml/mrjjxw/20101215/2131815.shtml


每经记者 谢晓萍 发自北京
“每本书都比对手便宜20%。”继4天前宣布发起价格战之后,京东商城CEO刘强东昨日(12月14日)在微博上表示,将在24小时内大幅下调图书会员价,确保便宜20%以上。自此,图书B2C市场的价格大战开始打响。
且不管刘强东将低价进行到底的狠话是承诺还是噱头,反正出版商们是不愿意眼睁睁看着图书被京东“贱卖”的。世纪出版集团副总裁施宏俊在发现公司所出版的 《心术》遭遇京东低于进货价销售之后,再也按捺不住了。“我们正统计有多少书籍在京东低于进货价销售,也将同京东正式交涉,要求他们停止该行为,否则会拒 绝向京东供货!”
京东低价策略被指炒作
这场价格战的背后源自京东图书频道的上线。短短一个多月以来,京东通过不断降价的措施,频频挑衅传统图书B2C网站当当网和卓越亚马逊两巨头。
12月8日,就在当当网在美股上市的当天,京东就推出图书大促销,满100元返15元购物券,满200元返30元购物券,这相当于在现有折扣的基础上又打了八五折。
对此,当当网CEO李国庆对外表示,“对一切进行价格战的竞争者都会采取报复性的还击。”李国庆还通过微博回应称,“价格战是个假命题。大家都有比价工 具,都降了,谁也没有价格优势。”昨日,刘强东在微博上表示,“今天凌晨,我们兑现了承诺,已经在京东价基础上再给会员打八折。如果网友们发现任何一本书 的会员价没有便宜20%以上可以举报,我们会在24小时内继续降价,确保便宜20%以上,直至价格降到零!”
《每日经济新闻》注意到,此次刘强东微博只是表示京东图书产品是在“京东价”基础上再打八折,而这个价格只针对12月4日以前曾经在京东有过购物的会员,这与此前“每本书都比对手便宜20%”稍有出入。
“价格降至零?他哪里是在卖书?分明是在炒作。”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出版商表示,京东此举只是从自身的商业利益出发,目前出版商给网络渠道的进货价基本相同,京东不可能做到每本书都比竞争对手便宜20%。
记者随后对当当网和京东网进行比较后发现,事实上京东并不像刘强东所说,每本书在14日都做到了比竞争对手低20%。以《郎咸平说:金融超限战》为例, 京东报价为21元,会员价为16.8元,而当当只要15元;《河南人惹了谁》京东价为7元,而当当只要2元。同样,随机搜索《沃伦·巴菲特传》、《蓝血十 杰》等图书,均出现了京东会员价比当当贵的情况。
对京东此次掀起的价格战,有图书行业人士质疑这更像是一个噱头,实际上京东的库存量很少,很多畅销书则处于售缺状态,看似低价,但实际上很难买到。记者在刘强东微博的网友评论中也发现,很多网友抱怨在京东有很多书下单后就被告知缺货。
出版社称打乱了价格体系
出版界人士对《每日经济新闻》表示,像当当、京东、卓越这样的网络渠道,一般都由出版社自己供货。根据图书类比不同,折扣也不一。
“一般来说,物流成本、仓储成本大概占京东等渠道商的15%左右,以六折图书为例,正常的价格应该为7.5折。”施宏俊表示,如果京东不停止低价销售,将终止合作关系。
施宏俊以畅销书《心术》为例,据了解,目前出版社给当当、京东的价格为六折,《每日经济新闻》通过查询,目前该书在京东的会员价为13.4元,相当于4.7折,而当当的价格为16.8元,为6折。显然,京东这种“赔本赚吆喝”的让利行为让出版商们感到了危机的来临。
“我们要求网店不能以低于6折的价格销售,而京东这样做就打乱了我们的价格体系。”施宏俊指出,这样的结果就是批发商直接找这些网络渠道去拿货了。
图书遭遇贱卖的尴尬
不过,除了少数出版商之外,多数的出版商则意外地选择了沉默。“目前京东的降价行为并未影响正常折扣供货,我们也不打算深究,毕竟以后还要合作。当然他要是一直这么扰乱产品在终端的价格,就另当别论了。”日知图书的相关负责人对《每日经济新闻》表示。
据记者了解,出版商的沉默主要来自对网络零售商的依赖。以世纪出版集团为例,该集团仅在当当网的销售额就占了30%。
施宏俊表示,网络零售商对出版社要求的折扣越来越低,而在退货率居高不下的情况下,出版社本身就没有太多利润。
上述不愿透露姓名的供货商表示,京东的低价销售除了一部分的确是为了抢占市场而“赔本赚吆喝”之外,剩下的主要是从各大出版商手里拿到的一些库存积压图书,但库存积压不可能靠低价消化掉。“谁会把市场反应好的图书拿来做低价倾销?”
“由于图书是基于内容的搜索而产生的人气产品,因此增加图书的销售将给电子商务网站带来很大的流量贡献度。”数字出版在线联合发起人任殿顺对 《每日经济新闻》表示,目前图书正面临着成为京东、当当网等零售大鳄们低价促销赚人气的工具之尴尬。任殿顺认为,京东同当当最大的不同在于,它是从传统的 家电百货转战图书市场,主要也就看中了图书将为其带来可观的人气流量,进而增加家电百货的销售,这或许也是京东之所以掀起这场图书价格战的真正目的。
昨日,刘强东在微博上大亮促销带来的傲人成绩:截至12点,图书销售额突破100万元,刘强东预言,全天有望突破240万元。
针对外界种种质疑,记者昨日致电京东方面,但直到截稿时止,京东方面并未回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286

图书价格战惊动版署 当当反攻京东“3C后院”

http://epaper.nbd.com.cn/shtml/mrjjxw/20101224/2153191.shtml


每经记者 谢晓萍 发自北京
一场由图书市场蔓延开来的B2C价格战引起了有关部门的关注。昨日,京东商城CEO刘强东在其微博上透露,新闻出版总署已经关注京东与当当网之间的价格战,并与两家企业进行了沟通。
此外,《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获悉,当当在宣布斥资4000万元对抗京东之后,欲再度重磅推出促销规模和降价力度均史无前例的全场数码3C产品打折让利活动,有些产品甚至将打出京东4~8折的价格,当当此举被外界人士称为 “意在反攻京东后院”。
三巨头遭版署约谈
刘强东在微博上透露,这场图书价格大战已经引起新闻出版总署的关注,并于本周二与京东和当当网进行了沟通。据接近新闻出版总署的人士透露,当日还约谈了卓越。随后,卓越网相关人士向记者证实了这一消息。
“基本上当当说是我们挑起价格战的,我们则希望(新闻出版)总署关注图书垄断之事。”刘强东在微博里透露了与新闻出版总署沟通的情况。他表示新闻出版总 署领导未当场进行过多表态,但是希望不要扰乱行业秩序。他还透露,目前已经把行业现状写成了详细的报告,交给了出版总署。
昨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分别致电当当、京东商城、卓越有关人士询问约谈细节,但各方均拒绝透露细节。
“实体书店的销售无政策可循,网络书店售书更无依据。”某出版社发行主任表示,目前图书市场建设是滞后的,没有规范的、带有指导作用的定价制度。
据了解,有关图书价格现有的可查规定还是上世纪90年代下发的文件。“政府应尽快出台相关的法规、条例,保证图书市场健康有序地发展,如制定书店同业竞争条例等。”上述出版社发行主任表示。
当当再掀数码价格战
虽然图书大战暂停,但京东与当当之间的角逐却远未结束。
昨日,记者获悉,从今日(12月24日)起,当当将发动更猛的一次价格战,矛头将直接指向京东。
据当当方面人士透露,除了上一轮参与的所有自营数码3C畅销品依然保持比其他网上商城低50~100元不等的B2C网站最低价外,更加码推出自营数码 3C全线产品(笔记本、手机、数码相机、MP3/4、电子书等)均比对手低5%~10%的折扣让利活动,在此基础上,所有产品还可参加满150返40以及 满300返80活动。
此外,在当当网开设联营店的数码品牌商也将推出折扣不等的降价举措。
在《每日经济新闻》获得的当当促销单上可以看到,最低低至3折,很多商品是京东商城等专业数码类购物网站的4~8折,有的还有直接返现、免运费等额外大礼。
“几乎每种产品都是直接同京东、卓越进行比价而制定的促销价格,确保绝对的价格优势。我们招商部门提前一个月就开始与各品牌商联手筹备,确保货源充足。”当当网内部人士对此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继京东对外宣称将投入8000万元进行让利促销,却被外界质疑“但闻楼梯响,不见人下来”,京东价格至今一直没有下调。许多用户甚至在刘强东微博上留言,声称京东货源缺乏,一直无法订到货。
针对当当此举,古坦科技副总裁石安指出,当当这种内外夹攻的做法显然是明智的一招。
石安认为,源于当当网多年网上卖书的经验,对物流快递服务质量一直抓得很紧,在转战百货之后,其在配送端的服务优势开始凸显出来。而京东的配送则一直受以往家电送货思维的局限,因为物流中心布点较少,又主要靠自建配送队伍送货,很多城市都有送货慢的问题。
“当当网正是看准自己在两块市场中的有利形势。”石安表示,在京东向自己的图书网购阵地发起进攻时,当当倾向于巩固已有阵营,直接或间接联合图书出版商向京东施压,同时以攻为守,祭出数码产品价格战大旗,直抄京东后路。
业内人士指出,在资金链方面,京东与刚刚上市、手头现金宽裕且连续2年盈利的当当差距较大,因此这场价格战争可能当当网胜算更大。
针对上述事件,《每日经济新闻》多次致电刘强东,其助手以刘强东开会为由拒绝了采访,而京东方面公关人士电话一直无法接通。
相关新闻
刘强东:5亿美元融资全部到账暂不会上市
每经记者 庄春晖 发自上海
昨日 (12月23日),在京东商城2011年年度采购签约会上,京东CEO刘强东透露,最后一笔的第三轮融资已在日前全部到账,总额超过5亿美元。刘强东表示,物流建设尚未完成前,京东不会着急上市。
京东商城此次年度采购会声势浩大,同时召集了宏基、惠普等几十家品牌厂家集体签约,当场签下明年的订单超过200亿元。
在某种意义上,京东这一高调姿态似乎也是为了粉碎有关国美、苏宁“封杀令”的传言。刘强东强调,封杀传言有误,但他随后别有意味地表示,“我们不希望去 挤压供货商,而希望通过模式创新和流程改造,降低运营成本,希望京东所有的利润获得都来自成本的降低。同时我也可以告诉各个合作伙伴,京东商城给你们带去 的利润永远比某些卖场带去的至少高3个点。”
此外,对于此前京东商城与当当网进行的图书低价大战,刘强东表示,“京东商城的图书品类上线不到2个月,原计划明年销售3亿元左右,但大战带来了好处。现在算来,2012年的(销售)目标定到了15亿~20亿元。”
随着当当网等国内B2C的上市风潮,京东商城的资金链也成了昨日的一个热门话题。刘强东主动表示,京东商城的第三轮最后一个批次的融资已在日前全部到账,总金额超过5亿美元。“京东商城现在在所有风投机构中的估值是远远超过它们的(即前述上市B2C公司)公开市值。”
刘强东称,投资额度的增加主要是因为物流建设的需要。他表示京东商城运作情况良好,唯一头痛的是物流限制,“如果没有物流的制约,明年销售额达到350亿元没有问题,但现在根据实际情况测算,只好将明年的公司销售总额控制在260亿元。”
刘强东透露,第三轮融资引入了新的投资人,其中包括沃尔玛以及国内的大型互联网公司共6家,其中沃尔玛为战略投资。他表示,其他融资细节必须等到明年3 月公布。投资所得资金还将用于并购,2011年京东将有3~5个收购项目,其中最先宣布的一个可能为虚拟商品销售公司。
刘强东还表示,在物流建设完成前,京东商城不会上市。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488

《金融可以顛覆歷史》第二章:惡性通貨膨脹毀了古羅馬帝國和現代政府 北京時代華語圖書

http://xueqiu.com/8132516637/24188380
物價上漲是稀缺資源在需求強勁時的自然結果,也是一個長期以來的歷史現象。各種經濟學派從需求拉動、成本推動、經濟結構和貨幣數量等角度提出了形形色色的解釋,制定了各種政策來應對物價上漲給社會帶來的壓力。通貨膨脹一詞也不容置疑地將社會和政治的關注集中在貨幣現象上,從而物價上漲始終被歸結於上層統治者的權謀和手段。近年來,經濟全球化越來越強勁,人們開始注意到通貨膨脹的全球相關性,特別指責主要國家的中央銀行不負責任地發行紙幣。

最早的通貨膨脹與紙幣毫無關係,始於羅馬皇帝尼祿當政期間(54—68)。當時的羅馬帝國統一了歐洲,侵佔了亞洲,控制了非洲,與尚無正面接觸的秦始皇統一下的遠東中國成為兩個最大的文明社會。有趣的是,在中國古代文獻中,古羅馬帝國被稱為「大秦」,《後漢書·西域傳》中描繪「大秦國一名廣鞬,以在海西,亦云海西國。地方數千里,有四百餘城。小國役屬者數十。以石為城郭。列置郵亭,皆堊塈之。有松柏諸木百草」。可見,羅馬帝國紅極一時,即使是遙遠的中國也對其有所瞭解。

從公元前82年的馬略[1]蘇拉[2]之爭開始,羅馬經歷了半個多世紀的內戰,最終愷撒終結了原始的公民共和制。公元前28年,屋大維和阿格里帕擔任執政官,徹底清洗元老院。次年,屋大維向自己控制的元老院交出權力,還政於民,元老院授予屋大維「奧古斯都[3]」稱號,羅馬帝國從此時開始創立。全盛時期羅馬帝國總共控制了大約59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是世界古代史上最大的國家之一。

廣袤的土地加上戰爭俘獲轉成的奴隸,成為強大的帝國軍隊不斷侵略的兩大財富激勵。不過,在當時的社會經濟條件下,土地和奴隸終會達到極限,擴張不得不中止。羅馬帝國發展的重心開始轉向內需。對富人和中產階級的稅賦成為滿足皇帝虛榮和控制能力的來源,同時也是瓶頸。

愷撒執政期間(公元前100—前44),羅馬建立起了金銀貨幣體系,羅馬貨幣隨著羅馬大軍的征服戰爭得以擴張到地中海周邊遼闊的區域,而廣闊的貨幣流通貿易,又反過來大大強化了羅馬帝國對周邊地區的資源整合能力和控制力,大大增強了其實力。在此期間,羅馬帝國物價穩定、稅收適中、貿易經濟繁榮,商業貸款利率處於4%~6%的穩定區間。

54年,尼祿皇帝上台。他具有藝術天賦,寫詩、彈琴、歌劇、戲劇,幾乎樣樣精通,但同時,他更是一個充滿野心且窮奢極欲的人,羅馬城市建設和貴族消費都在他的統治下達到頂峰。64年,羅馬發生大火,燃燒了整整一週,羅馬14個區中有10個被毀壞。在大火之後,尼祿皇帝開始大規模重建和新建紀念性建築,為了籌集工程資金,他採用了降低金銀幣成色的做法。

查看原图這僅僅只是一個開始。當時,羅馬已經實施了金屬貨幣制度,金銀銅幣廣泛流通在被佔領區域,羅馬幣最為貴重。在無法繼續提高稅賦水平,同時不得不承擔龐大軍隊和官吏群體的成本的情形下,尼祿開始在銀幣中普遍加鑄廉價的金屬,如鉛、銅等,發行不足值貨幣(貨幣貶值)。很快,老的銀幣就陸續退出流通被回收熔化,再製造更多的廉價銀幣。這就是金融界所稱的「格雷欣法則」,即劣幣驅逐良幣[4]。貨幣貶值導致交易率低下、經濟衰落,又需要政府繼續投入更多的貶值貨幣,這種惡性循環導致政府信用和執政能力逐漸下降。

據記載,尼祿皇帝在位的14年間(54—68),羅馬銀幣的含銀量從100%降到90%。到117年,含銀量降到85%,到180年,含銀量降到75%。又經過兩任皇帝到211年,羅馬銀幣的含銀量僅剩50%。從尼祿時代開始的貨幣漸進貶值週期持續了150多年。在1世紀含銀量達90%的羅馬銀幣在戈爾蒂安皇帝統治的238年含銀量只有28%,而到了268年的克勞狄二世時,含銀量已經下滑到只有0.02%。事實上,以銀幣發行量之大,如果足值發行,羅馬帝國已經沒有可以挖掘的銀礦了。尼祿開了頭,之後歷代羅馬皇帝都蕭規曹隨,如法炮製。此時的羅馬銀幣如同今天的紙幣一樣,只有信用承諾和財富象徵意義。根據英國著名學者瓊斯(A.Jones)的研究,138—301年,羅馬軍人的服裝價格上漲了166倍,自2世紀中葉到3世紀末,小麥的價格上漲了200倍,按照複利計算,這段時間的物價上漲率每年在5%~6%。金屬貨幣下的通貨膨脹就這樣發生了。

260—268年,羅馬帝國已經陷入了嚴重經濟困境,國內叛亂不止,國外連年戰爭,由於貨幣面值很高但含銀量極低,導致物價飛漲,稅收加重,士兵開始嘩變,以至於國王奧勒良在275年被刺殺。

面對市場上的怨聲載道,政府試圖改革。但是羅馬帝國選擇了錯誤的方向,採用了強制的管理手段來控制物價。戴裡克先皇帝在301年頒佈凍結物價的法令,公佈了700~800種物品和服務的最高價格,其中包括小麥、棕櫚油、甘藍菜、鵝等商品,甚至理髮師、家庭教師等的最高工資也做了相應的規定。法令異常嚴格,觸犯法令的人將被處以死刑。但是,物價凍結後,市場立即陷入蕭條,利息率也不斷被抬高,法律進而又將利息限制在6%~12%之間。自然,正常商業活動全部轉為地下經濟,游離出監管體系之外。這個法令很快被下任統治者廢除。關於羅馬帝國衰落的原因有數不勝數的論文,但貨幣貶值導致的物價上漲一直是一個重要因素。

當然,羅馬帝國的這次通貨膨脹,與1000年後出現的紙幣無關。紙幣本位下,貨幣價值更依賴於政府的權力和信譽。世界上最早的紙幣產生於中國宋朝的成都。宋朝於960年建立,965年吞併了蜀國,試圖用銅錢取代當地流通已久的鐵錢。當地銅礦不足,流通貨幣奇缺。商人便紛紛發行自己的票據用於交易,即「交子」。1005年成都的知府張詠選擇了16家商號統一發行交子,從而創造了世界上第一張紙幣。1023年政府還在成都建立了專門機構「益州交子務」獨家發行交子,次年在全國統一發行。交子除了用於商業和消費交易外,主要用於戰爭的軍用和財政管理的民用。

1069年,丞相王安石進行改革,試圖把茶葉、食鹽、穀物等重要經濟資源統一國營,同時強制執行稅收貨幣化。還有一個重要舉措就是加大交子的發行量。在1107年,國家交子發行達到2400萬貫,超過額度的20倍。市值跌到面值的10%以下。此後的金朝、元朝和明朝都是採用紙幣的方式不斷盤剝大眾,直接導致經濟危機,也間接導致政府垮台和改朝換代。儘管文獻中少有關於通貨膨脹的分析,但紙幣大明寶鈔導致嚴重危機而被廢除之後,中國長期嚴禁紙鈔發行,經濟都維繫在銀兩本位的基礎上。

幾乎所有發行紙幣的國家都有通貨膨脹的歷史,在特殊情形下,還產生過惡性通貨膨脹。在中國金融博物館裡,我們可以看到德國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中國民國期間和幾年前的津巴布韋惡性通貨膨脹的紙幣原件。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西方國家普遍進入經濟衰退期,整個歐洲在1920—1921年間,製造業下降了9.5%。英國失業率高達11%,美國失業率則達11.5%。相較之下,更為嚴重的經濟衰退發生在戰敗的俄國和德國,並且導致了惡性的通貨膨脹。其中,德國的惡性通貨膨脹從1919年1月到1923年12月,物價指數由262上升為126160000000000,上升了4815億倍,被稱為「最經典的通貨膨脹」。究其原因,當時的德國政府無法從稅收中籌集足夠的資金支付戰敗國賠款,只能將財政預算平衡的壓力轉移給印鈔機,這一行為極不負責任,但是看起來卻是當時唯一能緩解內憂外患的政治壓力的權變策略。當然,後果令人髮指。通貨膨脹爆發後,德國所有薪水必須按天發放。甚至有這樣的記載,發工資前,大家通常都要做好熱身準備,拿到工資,立刻以最快速度百米衝刺,跑向市場與雜貨店,因為晚一分鐘,物價都有可能上漲很多倍。德國的惡性通脹最終為納粹上台提供了土壤。

而進入現代,津巴布韋的通貨膨脹則最為知名。2008年7月,津巴布韋開始發行面額為1000億元的鈔票,其官方表示通脹率已經達到了2200000%。起初是由於總統羅伯特·穆加貝的強硬態度導致了津巴布韋進出口貿易的停滯,而後政府為了填補財政赤字開始濫發紙幣,在通脹與商品供給量不足的雙重作用下,大量商店倒閉,失業率開始上升。為了挽救經濟,津巴布韋政府加大了貨幣的供給,最終創下了當時世界範圍內的通脹率的紀錄。更加不幸的是,幾天之後這個紀錄便被打破,到了2008年11月,津巴布韋的月通脹率已經達到了79600000000%,在世界經濟史上位列第二,僅次於1946年的匈牙利。在經歷了10年嚴重的惡性通貨膨脹後,2009年,津巴布韋終於放棄本國貨幣,開始使用美元。至此,經濟形勢才逐漸趨於穩定,並且開始逐步恢復。
查看原图
即便是美國這樣的超級經濟強國,仍然需要時刻與通脹做鬥爭。20世紀30年代的世界性經濟危機,美國聯邦儲備銀行為了應對通脹,決定將黃金價格提高,從一盎司兌換20.67美元提高到兌換35美元,讓美元大幅貶值。二戰後的50年代晚期和60年代初期,由於美國的通脹政策和外國央行越來越擔心他們不斷增長的龐大美元儲備,美元開始承受壓力,美國政府開始通過對一些領域實行控制和政府干預做出回應,這些措施保留了黃金可兌換性、美國國債市場、利息均衡稅,最終甚至對薪資和物價進行了干預。1971年,美國政府宣佈脫離金本位,將美元與黃金繼而與白銀徹底脫鉤,從此持有美元紙幣者再也無法向銀行系統兌換黃金和白銀,美元價值的唯一維繫是美國政府的信譽。今天,黃金兌美元的價格已經超過脫鉤時的幾十倍,美元大幅貶值。

無論使用金屬貨幣、金屬匯兌紙幣還是今天完全依賴政府信譽的紙幣、電子幣,確定交易需求、儲備需求和更加複雜的需求(如貨幣收藏者)並為之提供合理的供給量都是一個複雜的過程。有市場解決方案,有政府解決方案,也會有同業或國際協調解決方案。在不同發展階段,市場、政府和同業都起到了不同的作用。解決方案的實施也伴隨著不同的結果,如經濟發展、市場崩潰、政府破產等,這是人類社會進步的一個過程。各種學術觀點、各種政策依據、各種效果判斷等構成了一幅波瀾壯闊的金融發展歷史圖解。人類並不會從歷史中吸取教訓,歷史還是會成為現實的,這就是我們始終關注歷史上通貨膨脹的原因。

[1]馬略(約公元前157—前86),古羅馬統帥,政治家。

[2]蘇拉(約公元前138—前78),古羅馬統帥,政治家,獨裁者。公元前88年任執政官,為爭奪米特拉達梯戰爭指揮權與馬略發生衝突,相互仇殺,爭得兵權後率兵東征。

[3]奧古斯都原意為「神聖的」,「高貴的」,帶有宗教和神學式的意味,一般用來指稱羅馬帝國第一位皇帝「屋大維」。

[4]「劣幣驅逐良幣」是指當一個國家同時流通兩種實際價值不同而法定比價不變的貨幣時,實際價值高的貨幣(良幣)必然要被熔化、收藏或輸出而退出流通領域,而實際價值低的貨幣(劣幣)反而充斥市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9339

我的金融哲學(牛刀)——《黃金崩潰》 從新國五條說起 黑天鵝圖書

http://xueqiu.com/1846678566/24303992
新國五條有兩大內容:一條是二套房首付提高,二條是對二手房徵收20%的稅。網上有很多人在探討新國五條對房價的影響,不管是漲還是跌,都沒有一個人說到點子上。要弄懂這個問題,首先來看看什麼是金融?金融主要的基礎原理有兩個:一是槓桿原理,即把未來的錢拿到現在來花,提前完成投資和消費。最為大家熟知的就是按揭買房。二是金融實際上是利用多數人的弱點賺錢。人類固有的從眾心理,「搭便車」、佔小便宜、好逸惡勞的心理,成為金融大鱷獵殺散戶的不二秘籍。

二套房首付提高,這叫做去槓桿化,理論上說,去槓桿化是去泡沫化的第一步。現在二套房首付是五成,如果房價跌去30%,就有人會賣掉房子,銀行要承擔20%的風險;如果首付提高到七成,基本上就有很多人失去買房的衝動,如果房子買到後,房價跌去30%,銀行基本上沒有風險,風險都是個人承擔。有多少人敢幹?所以,很多人將會把資金從房地產抽出來,從事其他的投資。真正去泡沫化,一定是緊縮銀根,這要等債務危機爆發後。

第二條也很厲害,徵收20%的稅收,是中國第一次徵收資本利得稅。說起這個稅收,可以先說說美國的房價為什麼漲不動。美國很多州規定,只要賣房,政府徵收10%的交易稅,也就是你一賣房子就會虧至少10%,這樣誰會去炒房子?你想把房價抬高,可以,資本利得稅在那兒等你,所以,根本無人去抬房價;在美國囤房子根本不行,就是物業稅一項就夠你受的。

金融的另一個原理,就是少數人掠奪大多數人的財富。中國這次房價泡沫明顯是一次財富的大分配。房價看似沒有跌多少,貨幣貶值消化了一部分泡沫,實際上這幾年買房的人,十幾年甚至很多年以後再來看,都是在給銀行白打工。因為房子的價值擺在那裡,鋼筋水泥能值幾個錢?最後價值回歸的時候,這些人都慘了。這就是金融的第二個原理。

什麼是金融

金融本質上是哲學,屬於不可知論範疇。這個結論似乎很難理解。道理其實也很簡單,我們經常可以看到那些股評師們滔滔不絕,而他們自己卻賠得一塌糊塗。我們可以看到很多基金經理,他們只會收錢,不會賺錢,這都是很正常的。巴菲特講「在別人恐懼的時候貪婪,在別人貪婪的時候恐懼」,恰好說明了這個道理。股票的價值取決於眾人的認知,並與眾人的認知相反。這其實也體現了老子「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的道理。

這一段話出自一位網友,我基本同意他的解釋。從表象上說,金融就是如何從資產價格大起大落中賺錢。金融大鱷索羅斯最崇拜的人是哲學家卡爾·波普,他們都具有猶太人的血統。猶太人最大的長處或者說是智慧,就是如何從資產價格大起大落中賺錢。無論是什麼資產都不可能永遠保值,更談不上什麼抵禦通脹。獵殺購買不動產人的財富是全球經濟史上最具典型案例,所謂價格漲跌都是人為操縱的,漲得越多,跌得越凶,是正常規律。

金融這個東西,目前炒得很火。而實際上,真正理解金融的人寥寥無幾。這樣的話,很多人一定不服。事實上,一個騙局的成型,所依賴的就是多數人認為容易理解而事實上很難弄明白的特性。

國際金融

說起國際金融,就是國家與國家之間的財富搏殺。而國際金融發起人無疑都是猶太人。在目前的世界上,猶太人是金融的總瓢把子,白人充當前鋒打手,東亞人,包括日本人,很遺憾,充其量也就是個小嘍囉。美國華爾街至今有師傅帶徒弟的傳統,也就是說,金融這種東西的精髓,實際上在學校裡是學不到的。你可以看看巴菲特、羅傑斯等人對大學金融教育的評價,你就會明白我的話。華爾街收徒,猶太人為首選,白人次之,至於日本人,也罷,人家懶得理。因為沒有培養價值。為什麼?日本人不是很勤奮嗎?這不能不說文化基因的問題。除了前面所說的,先天缺乏邏輯訓練,對世界缺乏本體認知之外,東亞人有喜歡扎堆的傳統、附和權威的習慣,這正是金融的大忌。

在國際金融上,最常見的手段有三種:

一是通脹與通縮。

國際資本在攻擊發展中國家時,通常採取的策略就是在資金流入後促成這個國家通脹,在通脹中這個國家的資產價格肯定上漲,恰恰它們資金流入很多,坐收漁利,這叫做通脹攻擊法。當這個國家通脹之火熊熊燃燒時,就是他們的資金即將撤退的時候,如果流入的資金越大,這個國家在通脹之後,就轉變成更嚴重的通縮。國際資本在攻擊發達國家時,通常採取的策略就是破壞它們的財政、稅收甚至貨幣體系,讓這個國家走向通縮,然後通縮到底後就可以併購其核心資產,擴大對這個國家核心資產的控制力。後者被稱作通縮攻擊法。往往是這兩個手段使完,全球經濟就會進入一輪新的週期。

二是投資法和債務法。

投資法就是在熱錢流進時段,以投資獲利的方法吸引發展中國家大舉投資。這個階段往往導致這個國家貨幣對美元升值,以幫助美元獲取更大的暴利。這種手段被稱為投資攻擊法。另一種是債務攻擊法,因為投資必須舉債,而當舉債成為融資的主要渠道時,全社會人人都會負債,但是,任何負債都會有一個極致水平,一旦這個水平出現後,國際資本就會做空這個國家的貨幣,促其大幅貶值,讓債務危機全面爆發。這樣,他們做空同樣賺錢。這種反覆性賺取暴利,就是資本的特性。這個被稱為債務攻擊法。

三是控股和併購。

任何外資流入都是為了流出,只能通過進進去去才能賺錢。進來的時候往往會購買證券資產,催生這個國家股市暴漲,但是,國際熱錢從來都不是長期的,不排除有些資金進行戰略性投資,那是另有圖謀,做中短線投機的是主流,尤其是在股市和樓市。而戰略性投資的資金往往對這個國家的核心資產進行控股。在控股之前的時候,一定是這個國家的核心資產最低谷的時候,他們才會大肆收購。第三個手段往往會結合前兩個手段,靈活操作。

關於黃金的投資

趨勢的判斷,我在前面已經講過了,2015年初美聯儲可能會加息,這個概率現在已經有70%。在這之前,黃金價格都在下行的通道,偶爾有反彈力度也不會很大,如果購買實物黃金應該在2015年美聯儲加息後。

而黃金期貨不同,這是一種投機行為,主要是短期的賣空和買空行為。這個要注意三個問題:一是美國經濟數據,影響大的是非農數據和失業率,一般認為非農數據如果達到30萬以上,失業率降低到6.5%7%之間,將會出現加息信號;二是美國宏觀經濟數據,即GDP和CPI,初步預測,2013年美國GDP為3%,2014年會突破3.8%,而一旦突破3.8%,市場加息預期會升溫;三是每年美聯儲有三次議息時間,分別在3月、6月、9月三個月中下旬,議息結果對黃金價格產生影響。掌握好以上三個時間節點,利於黃金期貨的操作。

黃金藝術品很多值得收藏。這點主要是藝術,一般工藝品沒有收藏價值的,然而,黃金藝術品在任何時候都有一定的價值,因為這個價值在藝術,而不僅僅只是在黃金。不過市場上黃金藝術品是非常罕見的,手工藝術品更是少而又少,有機會遇見大師們的傑作,那是可以收藏的。

個人購買日用品黃金不是很急的話,可以在美聯儲加息後,那時會出現買點。千萬要記住,黃金的定價權在美元,黃金本身正在回歸貴金屬的本質,黃金已經不可能成為貨幣。

以上是我的個人觀點,不作為投資依據。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1808

《金融可以顛覆歷史》第五章:維京海盜消亡的貨幣迷蹤 北京時代華語圖書

http://xueqiu.com/8132516637/24393539
一個古老的「儲錢罐」,揭開了一段隱秘的金融史。一個令人聞風喪膽的殘暴民族,卻對貨幣和金融體系有著深刻的理解。

2007 年冬天,專門探寶的大衛·惠蘭和安德魯·惠蘭父子,在英國約克郡哈囉蓋特發現了一個古代罐子。罐子已經有千年歷史,裡面儲藏了617 枚銀幣,及一個實心的黃金臂環,還有許多銀製飾物和沒有打造成形的銀塊。經過考證,這些財富屬於一個維京人的首領,不知出於何種緣故,他將財富深藏於此。如今歷史學家們對於流傳已久的維京海盜和維京人有了更加確切的瞭解。英國文化大臣霍奇說:「這種發現對我們的歷史而言是無價之寶。」英國此前只發現過一次維京海盜寶藏,在整個歐洲大陸的發現也不過六七次。因此,這罐寶物便成為大英博物館重要的館藏品。我們也因此有機會瞭解,銀幣是如何揭示一個民族的興亡與演變的。
查看原圖
史書上記載的維京人(Vikings) 生活在1000 多年前的北歐,即今天的挪威、丹麥和瑞典。當時歐洲人更多將之稱為Northman,即北方來客。維京人以遊牧和漁業為生,擁有當時先進的造船和航海技術。維京人從6世紀以來就通過波羅的海不斷向歐洲大陸和俄羅斯進逼,從事海上貿易活動。不過,從8 世紀起,貿易就演變為商業掠奪和襲擊。維京人不斷突襲歐洲各國城市和宗教場所,掠奪財富,捕捉俘虜作為奴隸,甚至長期佔領土地和城鎮。其中最為著名的一支維京人隊伍沿著西歐的大西洋沿岸向南挺進,在歐洲的心臟地帶掀起軒然大波。他們大肆劫掠大不列顛島,並且還向西歐進行了侵擾。英語中的「維京」(Vikings)一詞便帶有掠奪、殺戮等意思。

維京人都是很好的水手和船匠,他們用橡木製造船身和船槳,用松木製造的桅杆可以在大風中適度地彎曲。維京人總是先用整條原木加工成龍骨,以保證強度。彎曲的船頭和船尾單獨加工,然後用鐵釘固定到龍骨的兩端。在龍骨上架好橫樑之後,就完成了整條船的輪廓。沿著輪廓在船的兩側鋪上蒙板。這樣,輪廓上的整條木板層層相揳,上面一層剛好能覆蓋住下面一層的邊緣。在最上層的蒙板上開鑿出若干小孔,5 米長的木槳就能從孔中伸出。最後再鋪上地板,架上桅杆,在桅杆頂上裝上金屬製的風向標。櫓則安裝在船體後部的右側。船帆的兩側都掛上麻繩編制的網,防止船帆在強風中被撕裂。這樣製造出來的船,全長20 米左右,是維京人最常用的船。這種「龍頭船」份量輕、船身狹窄、吃水淺,足以保證在歐洲的所有航道中快速行動。相比較,別國的船,設計很笨重,去不了遠海。
查看原圖
維京人又極為擅長戰鬥,他們從孩童時代起就開始訓練,訓練內容包括馬術、划船、游泳,尤以摔跤為重點,哪怕是冬天躲在屋裡玩阿拉伯傳來的棋盤遊戲,也總是圍繞著攻守技巧。維京人數量相對較少,於是戰鬥中多依靠周密的策劃與出其不意的突襲取得勝利。戰鬥中他們表現出異乎尋常的狂熱,從不畏死,讓人談之色變,被稱為「狂戰士」。

由於維京人行動快速,沒有明確的戰略意圖和可以談判的首領,加之掠奪的廣泛和殺戮的殘酷,歐洲各國深受其害,當時的大都市基輔、漢堡、巴黎、巴格達、君士坦丁堡以及英國所有城市都曾被洗劫過。8—11 世紀被稱為維京海盜的時代,至今仍在歷史和傳媒中不斷被渲染和神化。加勒比海盜和庫克船長的故事也都有維京海盜的影子。

不過,在橫行霸道了3 個世紀後,維京人陸續安頓下來,慢慢消失在歐羅巴大陸的版圖上。各個國家都有不同的版本描述維京海盜的去處:或者被英國國王鎮壓而臣服,或者被法國文化折服而同化,或者被基督教文明感化而放下屠刀,或者是發現了農業和商業文明更有利於生存和發展而轉型。所有不同角度都有自己的邏輯和歷史依據。

讓我們看看熟悉金融的歷史學者如何從銀幣中揭示維京海盜之謎吧。在確定這罐寶藏屬於一個離開的維京首領之後,學者們開始專注於銀幣的來源。當時英國的東北部被維京人佔領,西南部則是盎格魯—撒克遜a人的天下。罐中銀幣的大部分是盎格魯—撒克遜人發行的,那些銀條、銀塊也被維京人用作貨幣。

令人驚奇的是罐中居然有撒馬爾罕b、阿富汗和巴格達三個地區的銀幣。維京人的足跡遍佈斯堪的納維亞半島、裡海、俄羅斯大陸、阿拉伯地區,我們可以想像在那個交通不便的時代,全球貿易和貨幣已經發展到了何種便利和快捷的階段。如此廣袤的區域,各種貨幣交易都能積聚在這個海盜的罐中。

考古學家從北歐的墓葬群中找到了不少別的地區的產品與錢幣。不過,看得出來他們更加喜歡白銀,商人隨身帶著天平,用銀塊充當砝碼。石刻與傳說記載了他們的旅行:860 年,沿著伏爾加河順流而下的維京人來到了俄羅斯。他們同當地的斯拉夫人做交易,從諾夫哥羅德c 南下,沿河來到波爾加,用奴隸換取蜂蜜和毛皮;再順著伏爾加河進入裡海,換乘駱駝,一直來到巴格達,交易絲綢和香料。

據考證,維京人的另一條貿易路線是沿著第聶伯河到達基輔,進黑海,到達盛產葡萄酒、絲綢的伊斯坦布爾,出售精美的珠寶首飾。

根據維京人的貿易路徑和貨幣積累,可以推知當時被維京人佔領的俄羅斯的基輔是重要的中轉城市,來自伊拉克、伊朗和阿富汗的貨物經過基輔和波羅的海到達北歐。從銀幣的多樣和磨損可以看出,這個貿易不是直接的,而是不斷接力的結果。

罐藏的銀幣中有幾枚是當時的盎格魯—撒克遜人的國王阿瑟爾斯坦(Athestan,923-939) 製造的,年份是927 年。正是這個國王最終打敗了維京人,統一了英格蘭島,使得分裂了幾百年的英格蘭終於成為一個國家,從而得到其後歷屆英國國王的尊重。

另外幾枚銀幣上,聖徒彼得手中的劍被改成了錘子,這是維京人信奉的挪威教的標誌。由此可以看出,維京人正處於宗教皈依的過程中,但頑固地保留著歷史。從這個罐子保存得如此完好這個情況上也可以推測出,這個維京首領只是打算暫時離開信奉基督教的約克郡而已。

一部分維京人被羅馬人稱為「日耳曼人」,他們基本遷徙到德國、奧地利一帶,與古日耳曼人融合。一部分維京人被法國國王用土地和爵位收買變成諾曼底公國居民。另一部分維京人進入伏爾加河流域建立起俄羅斯公國。當然,今天的無數英格蘭人也是維京人的後代。甚至歷史學者還指出,遠在哥倫布發現美洲大陸之前,維京人已經訪問並佔領過這個新大陸。維京人已經是一個消失在歐羅巴大陸的民族,但維京海盜卻始終是現代文明的夢魘。

關於維京海盜的故事和傳說還有很多,其中許多流傳很久,被大家熟知。但筆者最關注的是,如同任何一個人類族群一樣,貨幣成為維京人貿易和儲藏財富的工具,它們是如何幫助維京人在幾百年的時間裡成為日耳曼人、諾曼底人、英格蘭人和俄羅斯人的一部分,並進入農耕社會安居樂業的,又是如何幫助維京人在近代歷史上扮演發現新大陸和殖民者的角色的。顯然,貨幣和金融體系對一個活躍了幾百年又融合於歐羅巴的民族的文明歷史有重要的支撐作用,可惜的是,我們的現代史和人類文化對金融這樣的制度演化遠遠不夠重視,沒有像科學進步、技術發明、政治體制和語言學等一樣進行系統的研究。

值得注意的是,如同維京人一樣具有遷徙意識的族群,如曾遠征歐洲的蒙古民族、今天的吉卜賽人等,都是沒有多少金融制度安排的族群。當年的蒙古人佔領中原地區直接照搬了宋朝先進的貨幣制度,而且賦予其更多的掠奪性,造成惡性通貨膨脹。不過,同樣是在全球遷徙的猶太民族,則最終建立了令所有民族望塵莫及的金融帝國,這真是值得研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5350

2014年最具影響力的六本商業圖書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8735

creativity inc cover

每年,總會有形形色色傳授商業戰略和勵誌學的書籍充斥著書店的書架子,使得讀者難以分別究竟哪一本才是真正值得一讀的。

幸好,還有英國《金融時報》和麥肯錫共同評選的年度最佳商業圖書為讀者把關質量。今年的獲獎書單可謂短小而精悍:年度最具影響力的六本商業圖書。

英國《金融時報》Lionel Barber表示,從講述不平等(Inequality)到討論數字隱私(Digital Privacy),評委們希望這些書能夠啟發讀者的創造性思維,並幫助他們加深對當今世界的理解。

評選小組成員包括了哥倫比亞大學新聞學院院長、《紐約客》雜誌作家Steve Coll,泛大西洋資本集團主席Steve Denning以及麥肯錫出版業務主管Rik Kirkland等大佬。

當然,讀者們最關心的可能還是究竟哪些書榜上有名:

1.《Dragnet Nation: A Quest for Privacy, Security, and Freedom in a World of Relentless Surveillance》(暫無中譯名,意思可理解為

“天羅地網之國:在監視不息的世界里,對隱私、安全和自由的一聲訴求)

本書作者認真研究了商業和政府等部門對個人數據的放肆收集,並試驗了如何逃脫搜捕網。在對數據的陰暗面進行了分析後,引讀者深思。

作者: Julia Angwin

副標題:A Quest for Privacy, Security, and Freedom in a World of Relentless Surveillance

出版社: Times Books

2. 《The Second Machine Age: Work, Progress, and Prosperity in a Time of Brilliant Technologies》(中譯名《第二次機器時代》)

當許多過去只存在於科幻電影里的情節,如今一幕幕走進我們的真實世界,我們除了贊嘆科技帶來的驚奇,也難免心生人腦被機器替代的恐懼。
...

身處第二次機器時代的我們,擁有更多改變世界的機會,但也應更深入思考,我們究竟想要什麽?人類真正的價值是什麽?唯有審慎選擇,才有樂觀的可能。

作者: Erik Brynjolfsson, Andrew McAfee

副標題: Work, Progress, and Prosperity in a Time of Brilliant Technologies

出版社: W. W. Norton & Company

3.《Creativity, Inc. Overcoming the Unseen Forces that Stand in the Way of True Inspiration 》(暫無中譯名,意思可理解為“創新——戰勝阻止公司踏上真正靈感之路的未知力量)

本書針對創業和管理提供了獨到的見解。

作者: Ed Catmull 
出版社:Bantam Press

4.《Hack Attack: How the Truth Caught Up With Rupert Murdoch》(中譯名《黑客攻擊:默多克的內幕故事》)

本書作者為知名新聞記者作為Nick Davies ,該書對默多克的英國電話竊聽醜聞進行了深入的調查。《世界新聞報》(默多克旗下)是英國銷量最大的報紙之一,已有168年歷史,以刊登名人消息為辦報特色。在默多克發表聲明之前,《世界新聞報》竊聽行為的受害者可能多達4000人。默多克本人長期被視為對英國媒體構建有強烈野心的媒體大鱷,面臨著批評漩渦,不僅僅關於“竊聽門”,同時還關於決定關閉《世界新聞報》導致250名員工失業。默多克曾出席英國議會聽證會,就竊聽醜聞接受質詢,他聲稱自己會追究下屬責任,並否認手下記者竊聽9-11事件受害者。

作者:Nick Davies 

出版社:Chatto & Windus (英國), Faber & Faber (美國)

5.《House of Debt: How They (and You) Caused the Great Recession, and How We Can Prevent It from Happening Again》(暫無中譯名,意思可理解為“債務之家:他們(和你)是如何造成大蕭條的,以及我們如何防止它再次發生)

本書解釋經濟衰退和大蕭條的原因,並給出了防範危機再次發生的建議。

作者:Atif Mian,Amir Sufi

出版社:芝加哥大學出版社

6.《Capital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中譯名:《資本在21世紀》)

現年42歲的法國經濟學家Thomas Piketty  已經憑著新書《資本在21世紀》引起了轟動——至少在經濟學界是如此。該書不僅揭穿了之前“發達資本主義是樂善好施”的假設,並且還預測說工業國家的財富不平等會大幅上升,民主價值觀的正義和公平會因此而受到深遠的和有害的影響。

作者:Thomas Piketty  

出版社:哈佛大學出版社出版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3344

把圖書館變景點 偏鄉1年遊客破百萬

2014-10-20  TCW  
 

 

一個只有5萬人口的偏鄉小鎮,如果市長換你來做,會如何反抗人口外移、老化的命運?問問現任日本佐賀縣武雄市市長樋渡啓祐,他的答案,是重建一座市立圖書館。

原本就是古蹟的武雄市圖書館,2013年4月改建後重新啟用,一年造訪人次破百萬,是過去的4倍,其中使用者有4成還是從外縣市遠道而來的觀光客。

它不僅受到全國矚目,一路上卻也爭議不斷——因為這是日本第一間委託私人書店經營的公立圖書館。背後的團隊CCC,正是一手打造入選過亞洲最美書店,東京的「代官山蔦屋書店」總公司。

走進大門,進入視線的不是館藏,而是全新的販售書籍雜誌。不像一般圖書館鴉雀無聲,人聲笑語從右手邊咖啡店星巴克(Starbucks)的座位傳來,不論是剛買的新書或是館藏都可以在此閱覽。

為什麼選擇圖書館來改造?「在所有公家機關中門檻最低,任何人都能利用,」樋渡從電玩遊戲模擬城市(SimCity)中得到啟發。靠著知名企業進駐,小鎮經濟從圖書館周邊開始活絡,不僅形成商圈,甚至已出現新的建案。

半民營化的另一優點,也在把市政的「負債變資產」。雖然改建費用7億5千萬日圓(約合新台幣2億1千萬元),其中6成仍由市府負擔,但之後的年支出除了略減10%,還能額外向進駐廠商收取租金。

但是,一向是公共財的圖書館,卻必須減少館藏空間來改做販售;原本涉及隱私的借書紀錄,也交由民營企業管理;來閱讀的人被剝奪了安靜的空間,連圖書館員也必須兼任店員。反對聲浪直批,「這裡已稱不上是真正的圖書館。」

什麼才是圖書館應有的樣子?館長杉原豊秋接受《日本經濟新聞》訪問時表示,「相較以往,更多各式各樣的人來這裡找尋自己的空間。」不只是借書查資料,透過互換資訊,圖書館將是人們創造新知識的場所。而武雄市的這場實驗,正說明了圖書館新的可能。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6071

《第一財經周刊》推薦2015年度十大商業圖書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4/12/4057236.html

本年度最優秀的商業新書,都值得讀一讀。

帝都,一個符合行業標準難吃程度的套餐一般24元,一張折後的符合業內標準爛片程度的電影票是35元到40元,一本書呢?不打折,它的售價一般在19.8元至39.8元之間遊蕩。在你所居住的城市,它們的差距也不會離得太遠。

我們在這樣一個有點籠統的時代背景下,隔三差五地吃快餐,呼朋引伴地看爛片;偶爾買點打折書,官場小說、青春同人、職場秘籍。生活離糜爛有很大距離,離庸俗倒是寸步不離。有什麽問題嗎?只有一個—我們還需要書嗎?精神生活還過嗎?好像做不到嘹亮地宣布:不要,謝謝。

作為有點追求的人,你還是離不開它,仍是希望透過它汲取更多人的智慧。

第一財經周刊》自誕生之日起,一直希望為公司人讀者帶去這種便利,讓我們來負責篩選。我們的側重點,在商業和財經領域。在這個小單元,你將看到由我們編輯部推選出的10本2014年度的最佳商業領域類圖書;5個專業出版機構推舉了它們這一年里的最佳書籍。

《亞洲大趨勢》

作者:[英]喬·史塔威爾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年5月

定價:68.00元

1980年代和1990年代,西方國家的許多人開始相信,東亞經濟將會迸發奇跡,日本會主導全球經濟,中國也將緊隨日本。亞洲國家開始被冠以“虎龍”之名,不僅如此,整個東亞也被視為一個文化和經濟共通的統一體,且這個統一體的上升勢頭不可阻擋。作為在東亞地區做過20年報道的資深記者,作者史塔威爾以深入淺出的文字,展示了發生在亞洲這片土地上的真實情況,揭穿了西方世界對東亞的迷思和誤解。同時他也解釋了一個問題:為什麽一些國家的經濟實力能夠在短時間內極速爆發,而另一些國家則漸失活力。

《反脆弱》

作者:[美]納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年1月

定價:68.00元

在《反脆弱》一書中,塔勒布告訴我們在不確定的世界中的生存法則,他找到並定義了“反脆弱”類事物:每一個事物都會從波動中得到利益或蒙受損失,脆弱性是指因為波動和不確定而承受損失,反脆弱性則是指讓自己避免這些損失,甚至從混亂和不確定中獲利。

反脆弱類事物不只受益於混沌,也需要適時出現的壓力與危機,如此才能維持生存與實現繁榮。

《稀缺:我們是如何陷入貧窮與忙碌的》

作者:[美]塞德希爾·穆來納森/埃爾德·沙菲爾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年11月

定價:56.90元

這本書旨在揭示稀缺心態的各種複雜成因,並提出以“余閑”牽制稀缺的應對之法。作者認為稀缺會令思維集中於緊迫的需求。“一旦時間不夠用的現實變得無法逃避,我們就會開始集中精力。”但稀缺思維還會消耗人的腦力和意誌力,減少大腦的“帶寬”,令人們的視野變得狹隘,降低我們的洞察力,使人缺乏前瞻性。當每個人都處在多任務處理的“雜耍”狀態中時,最理性的經濟模型和行為方式都會變得不再符合自身的內在邏輯。最終,稀缺會俘獲我們的大腦,漸漸讓我們失去認知能力和執行控制力,變得更加愚笨和沖動。

《正義之心:為什麽人們總是堅持“我對你錯”》

作者:[美]喬納森·海特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年5月

定價:79.90元

書中回答了人們該如何跨越宗教與政治分歧,從而達成互相理解以促成合作型社會的建立這一目標。作者相信離開進化論永遠無法談論道德,在各種不同的人類群體中、不同的文化中存在一些最基本的社會感官,如同人類的味覺感官一樣普遍,是人類在進化過程中為應對一些長期存在的威脅或機遇而發展出來的。我們並非像自以為的那麽理性和正義,正義之心凝聚人心,但也具有盲目性。“道德”有時會是制造紛爭的根源,因為人人都以為自己是正義的化身,這讓我們輕易去批評、厭惡、幹涉相異於己的信念,這也正是造成隔閡和沖突的原因。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5133

衣服圖書館 每月700元出租千件衣

2015-06-29  TCW


覺得家裡衣櫥太小,衣服總少一件?現在,既不需要額外空間,又能讓衣櫥容量無限擴張!阿姆斯特丹名為Lena Library的「衣服圖書館」,一張借衣證在手,從一般款式到名牌設計服裝,館內隨時備有一千二百件衣物,讓你化身千變女郎!

月費方案從最基本的二十歐元(約合新台幣七百元)起跳,依照服裝價值,一百個點數可借出一到四件衣服,沒有歸還期限,等穿膩了再來交換。每一件單品都必須通過圖書館的時尚審核,穿到愛不釋手可用折扣價購買,家裡不實穿的衣服也可拿來捐贈。

「現在社會已過度消費,每年有太多衣物被丟棄,」不像多數出租服務只針對名牌服飾,四位創辦人希望以分享經濟的概念,取代時下講究快速汰換的風潮,讓愛美的時尚省錢又環保。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3147

【總統圖書館里的中國故事】羅斯福的過世終止了很多的可能性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11913

羅斯福喜歡把他和中國的特殊關系掛在嘴邊,他認為自己比美國其他政治家更了解中國,然而他卻從來沒有來過中國。 (南方周末資料圖/圖)

2015年9月,習近平第六次訪美,第一次訪問白宮

習近平和奧巴馬第五次會晤

太平洋兩岸兩個大國跨越大洋的大歷史

蹉跎之久,關聯之深,交情之巨

故事開始於羅斯福時代

1945年1月,毛澤東提出訪問白宮,羅斯福猶豫了

1972年2月,尼克松希望訪問北京,毛澤東同意了

1979年1月,鄧小平欣然訪問白宮,卡特迎候了

美國總統圖書館珍藏的密檔,記錄了跌宕的中美往事

講話嚇壞美國人

羅斯福家族和中國的緣分始於19世紀羅斯福的外祖父沃倫·德拉諾——德拉諾31歲時成為中美貿易最大公司旗昌洋行的高級合夥人,領導這家公司在澳門、廣州和香港的業務。1846年他辭職回到美國時,已經積累了超過100萬美元的巨額財富。在當時的美國,擁有如此多財富的人不超過12個。

德拉諾回國之後開始投資鐵路,1857年一場突如其來的金融災難幾乎讓他的投資血本無歸。3年後,瀕臨破產的沃倫再次來到香港。這一次,他專心做起了鴉片貿易。他在給弟弟的信中寫道,“我從不假裝鴉片貿易是一種道德和仁慈的貿易。但作為一個商人,我認為這是一個公平、體面、合法的貿易。”

1862年,羅斯福的外祖母帶著七個兒女登上當時美中貿易航線上最快、最漂亮的快速帆船“驚奇號”,經過128天的航程,到達香港和丈夫團聚。羅斯福的母親莎拉當時只有7歲。羅斯福的集郵冊里最初全是中國和香港郵票,是他母親在他十歲時送給他的禮物。

“羅斯福家里面裝滿了從中國拿回來的家具和裝飾,所以羅斯福在成長過程中一直都會思考跟中國有關的問題。羅斯福認為自己比美國其他政治家更了解中國。”羅斯福圖書館館長對南方周末記者說。

學者沙勒對羅斯福的中國關系表示不以為然:“羅斯福喜歡把他與中國的這種特殊聯系掛在嘴邊,事實上,這種關系非常膚淺。他年輕的時候環遊世界,到過歐洲、拉丁美洲,卻從來沒有去過中國。他對中國鮮有認識也缺乏興趣。”

羅斯福當選適逢一個戰亂年代。1933年3月4日,51歲的羅斯福宣誓就職總統的當天,日本軍隊占領了中國熱河省省會承德,隨即兵臨長城腳下。第二天,希特勒領導的納粹黨在德國舉行的最後一次自由選舉中獲得了壓倒多數的勝利。

學者達萊克對南方周末記者說:“1930年代,美國是一個非常孤立的國家。美國人強烈感覺到將會有另外一場戰爭,對於中日之間的矛盾,90%的美國人認為這和我們無關。記住那個時候並沒有洲際導彈,雖然有空軍,但是誰會來轟炸美國呢?”

1937年的9月19日,日軍對南京實施了無差別級的轟炸,直接以平民和街道為空襲目標,震驚了世界。10月5日上午十點半,羅斯福在芝加哥外環大橋的開幕式上,發表了著名的瘟疫隔離演說,譴責了日本人的行為。

芝加哥是反對美國卷入戰爭的大本營,羅斯福在這里第一次置身中日事務,第一次為中國人發聲。

達萊克說:“羅斯福是一個非常精明的政治家。他知道他會觸及到美國人所最擔心的內容,所以他把這個演講取名為‘隔離’,就像舉出了紅旗並對日本人示意,你們不能這樣繼續下去了。”

美國人似乎被羅斯福的講話嚇住了。6個孤立主義團體組織了2500萬人的簽名反戰,“讓美國遠離戰爭”。

沙勒認為:正是在這種情況下,羅斯福選擇了退讓。他曾對他的一個助手說,這是很可怕的感覺,當你在前面領隊的時候,回過頭卻發現一個人都沒有。

蔣介石卻聽信了羅斯福的講話。

芝加哥講話第二天,國聯宣布11月4日在布魯塞爾召開九國公約會議。就在會議召開前一天,日軍在杭州灣登陸,包抄中國軍隊。中國戰線岌岌可危,理當撤兵,重建新的戰線。蔣介石卻命令:再死守三天。

但半年後他後悔不叠。

“去年最大失著,在美總統發表芝嘉谷(芝加哥)宣言,召集九國會議時,不即退兵於蘇嘉陣地。精疲力盡時,反而增兵堅持,竟使一敗塗地,無可收拾!”

羅斯福的外祖父瀕臨破產後,再次回到中國,做起了鴉片生意,再次成為百萬富翁。羅斯福的母親莎拉7歲時跟隨家人來到了香港。圖為羅斯福和母親。 (南方周末資料圖/圖)

共產黨出現在白宮

1937年12月10日,毛澤東致電十八集團軍駐西安辦事處,同意美國海軍情報官埃文斯·卡爾遜赴十八集團軍抗日根據地考察。卡爾遜是羅斯福在中國的第一位私人特使。

1937年,曾經做過羅斯福溫泉警衛部隊副隊長的卡爾遜被派往中國。總統在白宮單獨接見了他,要求他時常給自己寫信,匯報中國的局勢,同時約定:這是一個秘密。

卡爾遜1937年9月11日的報告中第一次出現中國共產黨和朱德。“中國決心戰鬥到底。日本完全低估了中國人。”

在八路軍臨汾總部,他見到了總指揮朱德、副總指揮彭德懷,和平型關戰鬥的指揮官林彪、聶榮臻。

經過三個月的山西之行,回到漢口的卡爾遜給羅斯福撰寫報告。

“八路軍的領導人已經培養出這樣一群中國人,他們對待人生問題的態度、他們的行為方式更加接近我們,而不像任何其他中國大集團。即使中央政府決定向日本人妥協,我相信這個集團將繼續抵抗日本侵略。”

羅斯福在卡爾遜的信件上批註:請寫信告訴他,我們非常重視他的信件。

1938年5月3日,卡爾遜到達延安的第一晚,住在諾爾曼·白求恩大夫剛空出來的窯洞里。他在延安待了10天,毛澤東用花生和茶招待卡爾遜。

卡爾遜在報告中寫道:“我去了延安花了十天考察共產黨根據地。我和毛澤東有過兩次長談。他是一位夢想家,當然,也是一位天才。”

1939年1月1日卡爾遜再次致信白宮:“共產黨領導的抗戰方式才是解救中國最大的希望。”

撰寫這份報告時卡爾遜已經回到美國。

1944年11月7日,羅斯福史無前例地贏得了第四任總統職位,大選前一天,羅斯福的特使赫爾利抵達延安,飛機降落後延安才得到通知,半小時後毛澤東、周恩來乘坐延安唯一的汽車趕到機場。 (南方周末資料圖/圖)

兩年後,居里也成了蔣介石的反對派

1941年1月,羅斯福派出了他的第一個官方特使,總統助理勞克林·居里。白宮剛剛批準了一億美元的對華貸款,正當美國援華力度逐漸加強,北方的八路軍持續了5個月的百團大戰剛剛結束,中國南方卻爆發了新四軍被圍攻事件。美國的援華政策因此發生動搖。羅斯福很疑惑:國共兩黨為什麽不能成為朋友?

蔣介石在日記中寫道,“新四軍問題,余波未平,美國受共產黨宣傳蠱惑更甚,其政府心理援華政策,幾乎動搖。”

羅斯福對此深為關切,2月7日,羅斯福派出的訪華特使勞克林·居里抵達重慶。

2月8日,居里在抵達的第二天就與蔣介石開始了會談,居里首先轉達了羅斯福口信:“我從萬里之外觀察中國的共產黨,似乎和我國的社會黨員沒有太大差異,他們對於農民、婦女,以及日本的態度,值得我們贊許。所以中國共產黨與國民政府相同之處多,不同的少。我深切期望國共雙方能夠消除歧見,更密切的合作,以利於對日作戰的共同目標。”

居里對蔣介石說,“我認為羅斯福總統考慮的不是如何分頭責備,他只是關心保持對日作戰。中國共產黨人在美國得到了新聞界的好感與同情。”

居里對蔣介石表示,內戰將會導致美國對中國的支援變得困難。

2月14日,居里在英國駐重慶大使館會見了中共代表周恩來。

周恩來表示:中共不反美,也不反對美國的援助,只是擔心美國援助被用來對付共產黨。共產黨只得到150挺機槍,而且很久沒有彈藥供給。另外,共產黨要求解除對邊區的經濟和軍事封鎖。

居里在報告中指出:中央政府對共產黨力量的增長越來越感到驚恐,它力求用各種辦法來對付這股勢力,一個辦法是停止給共產黨人任何軍事供應,第二個辦法是實行軍事和經濟封鎖。

居里報告:蔣介石對共產黨的仇恨是深刻的,且對其完全不信任。這種情緒更多地來自他對於統一中國有著強烈的控制欲和熱情,而共產黨則是唯一未被其收買、吸收、分解或壓制的群體。

居里離開重慶的前一天,蔣介石在日記中寫道:居里熱心與誠實可嘉,惜其未能熟悉我國真情耳。

居里報告:總統先生,我認為,您讓我帶的口信,國內對於國共沖突的關切,英國大使卡爾先生的施壓,以及最後最重要的、來自俄國的持續援助,這些因素結合在一起,能夠使得蔣介石避免與中共發生沖突。

居里回國後,在3月15日向羅斯福呈遞了一個書面報告,結論是:“由於中國實際上還是獨裁國家,蔣介石本人就在我國外交政策中占有首要的必不可少的地位。我確信他在感情上依附美國,崇拜美國,特別是您,他仔細研讀您演說中的每一個詞並視您為世界上最偉大的人。”

居里為美國政府完成了從前無人嘗試過的工作,勾畫出一項對華政策的基本輪廓:中國應該被當作美國的主要盟國和未來的大國。在他的構想中,中國在某種意義上等同於蔣介石。但是兩年後,居里本人也成了蔣介石的反對派。

星期五不是幸運日

1944年是美國的總統大選年。羅斯福史無前例地贏得第四任總統職位。

11月7日,總統大選之夜,羅斯福照慣例待在他的家鄉小鎮紐約州海德公園。前一天,他的特使赫爾利抵達延安。

赫爾利抵達延安最關切的一個動作是給華盛頓拍發電報。因為重慶方面的天氣原因,36個小時後電報才得以發出。

毛澤東也發出了自己的祝賀電。

電報由重慶美軍司令部轉華盛頓陸軍部,陸軍部再轉白宮。

這是毛澤東與羅斯福的第一通電報。

赫爾利住進了瓊斯海軍上尉的窯洞。瓊斯上尉的窯洞有美軍觀察組唯一的床。

美軍觀察組進駐延安已經有四個月。導致美軍觀察組進入共產黨地區的,是史迪威的政治顧問、美國駐重慶一等秘書約翰·戴維斯。此時,他正在延安。

戴維斯在赫爾利抵達延安的當天寫下了備忘錄,標題是:《共產黨人會接管中國嗎?》——

“共產黨是中國最堅韌不拔、最嚴密、最有紀律的組織。他們向蔣提出合作是由於他們強大,而不是由於他們弱小。

“共產黨已經太強大了,蔣無法打敗他們。1937年以來,共產黨一直試圖說服蔣成立一個有他們參加的民主聯合政府。”

11月8日,赫爾利與毛澤東舉行了兩次會談。

《延安會談紀要》記載:“赫爾利說,我的總統羅斯福―直渴望中國能成為四大國之一,這四大國是中、俄、英、美。但是,一個充滿了分歧和內戰的中國是不能擔此重任的。”

毛澤東說,“我們必須承認事實上中國缺乏兩樣東西:團結和民主。”赫爾利說他同意;毛澤東說我們必須團結,必須民主,赫爾利說,他再次同意。

當天上午,赫爾利提交了重慶版本的國共合作協議書。

第二天,毛澤東提出了延安版本的協議書。

第三天,11月10日,星期五,赫爾利提交了他的修訂版。毛澤東和赫爾利在一塊石板上簽署了“五點協議”。他們給蔣介石留了簽名的位置。

赫爾利認為星期五是他的吉祥日。他的生日、結婚日、第一個孩子出生日、獲得第一枚勛章,都在星期五。

赫爾利還帶著一封毛澤東寫給羅斯福的信乘機飛回重慶。這是紅色中國第一封直達白宮的官方函件。

赫爾利回到重慶之後,他發現延安的星期五不是他的幸運日。

蔣介石憤怒地拒絕了來自延安的五點協議。他認為赫爾利攜帶一份延安協議回來是對政府的最大打擊,因為它滿足了毛澤東的條件。

重慶方面的版本是甲方國民政府和乙方共產黨之間的“收編”協議。延安方面的版本是甲方國民黨、乙方共產黨合組聯合政府的“重組”協議。延安協議說:中國政府、國民黨、共產黨應共同工作、完成統一,以便迅速打敗日本、重建中國。

11月29日,赫爾利致信羅斯福:“委員長的觀點是,他如果同意成立聯合政府那就等於承認他的黨被共產黨徹底擊敗了。我的爭辯和周恩來將軍的爭辯沒有任何作用。國民政府制定了一個三點的反建議。”

赫爾利承認自己是延安協議的作者之一,但是反對公布協議,同時否認重慶方面的反建議中有任何他的意見。

中美關系史專家陶文釗說:“赫爾利是個機會主義者,確實他在對中國共產黨和國民黨的態度當中就表現出來了,但是他不是完全無原則的,他的原則就是要支持蔣介石的領導地位。”

羅斯福為國共談判增加了新的砝碼:“俄國人”要來了。他即將啟程奔赴雅爾塔。那里將舉行他和斯大林、丘吉爾的第二次高峰會。他預計:斯大林將同意加入對日作戰。

赫爾利回複羅斯福說:“我強調了‘俄國人’這個詞,起了作用。他隨即吩咐他的談判代表們立刻重開討論。但是委員長的某些條件仍然太過強硬。”

赫爾利建議安排一次羅斯福和蔣介石、毛澤東的會見,條件是:“會見之前他們必須就中國統一的問題在他們自己之間達成協定。”

毛澤東、蔣介石和羅斯福的會晤沒有實現。

羅斯福最後的照片。過世前一個月,他回複了毛澤東的來信。 (羅斯福圖書館供圖/圖)

來自延安的密電

1945年4月2日,延安,美國大使館二等秘書謝偉思最後一次同毛澤東談話後,飛離延安。4月12日,謝偉思乘坐專機回到華盛頓。

謝偉思的兒子、前美國外交官羅伯特·謝偉思回憶道:“我的父親約翰·謝偉思,回到了華盛頓,在羅斯福死的那一天,但他並不知道,直到他抵達了華盛頓,走進了約翰·卡特·文森特的辦公室。”

國務院遠東司中國處處長文森特正在接聽一個電話。電話里說:羅斯福總統剛剛過世,時間是1942年4月12日下午3:45。

一個月前,羅斯福總統在國會發表了他平生最後一次演講。

總統第一次坐在輪椅上進入國會,並且坐著講完近一個小時的演講,話題是關於雅爾塔會議和4月25日的舊金山聯合國會議。

“全世界所有聯合國家將在1945年4月25日於舊金山舉行會議。”

“國會出席舊金山會議的代表將包括同等數目的共和黨和民主黨議員,美國代表團,將在一切意義上,是兩黨的。”

羅斯福演講第二天,白宮收到一封由5位美國駐重慶使館的外交官聯名簽署的電報。電報的主要執筆者是謝偉思。電報經由前駐日大使、代理國務卿格魯轉發。

來自重慶的聯名電報說:“建議總統以明確的方式通知委員長,由於軍事需要,我們必須向共產黨及其他能幫助抗日戰爭的適當的集團提供物資並與其合作。”

這份電報基於美軍觀察組一位外交官在共產黨根據地4個月的長途旅行後做出的。

美國駐華大使赫爾利激烈反對“聯名報告”,並聲稱遭到背叛,謝偉思因此被勒令從延安召回美國。

經過連續三天與國務院遠東司外交官的激烈爭執之後,赫爾利走進白宮。3月8日,羅斯福接見赫爾利,赫爾利看到了雅爾塔密約。羅斯福則看到了赫爾利帶來的毛澤東信函。

學者沙勒說:“羅斯福會見了回到華盛頓的赫爾利,並按照慣例贊揚說我支持你在中國的努力。但就在同一周,羅斯福會見了記者埃德加·斯諾,說我很支持國共合作之政府,我會用美國力量左右它,這和赫爾利所做的截然相反。所以羅斯福的理解真的很令人困惑。”

兩天後,羅斯福複信延安的毛澤東。“親愛的毛先生:我從雅爾塔會議一回來,就收到了你1944年11月10日的信。我非常高興獲悉你本人對中國事態發展的看法。我懷著極大的興趣註意到你非常強調中國人民和軍事力量的統一,對打敗日本和重建中國的重要性。我真誠地希望你和蔣介石主席共同工作以取得國內的統一,通過統―中國人民可以為抗日戰爭的進行作出更加偉大的貢獻。”

5天後,羅斯福給重慶的蔣介石發去一封電報,否定了赫爾利的意見,支持了周恩來。這封電報的源頭,是周恩來發給赫爾利的電報,延安方面表示:應該有共產黨代表參加聯合國舊金山會議。

赫爾利反對周恩來的提議:“在舊金山舉行的是一個國家之間的會議而非政黨間的會議。中國共產黨並非一個國家,只是一個有武裝的政黨。”

3月15日,羅斯福致電蔣介石。電報中他支持了周恩來的意見。

“他希望在舊金山組建的聯合國雙方都有代表,因為他知道他們雙方都重要而且有影響力,他們都有龐大的部隊在中國。這是用他的方式來表達:讓我們組建一個中國聯合政府。”達萊克說。

3月27日,蔣介石給羅斯福回電。這是羅斯福收到的最後一通蔣介石電報。

“中國政府代表團今日已派定代表10人。其中6人為國民黨參政員,共產黨、無黨派人士及其他兩反對黨各1人。”

在延安,毛澤東曾經向謝偉思坦率地表達了自己對美國政府的期待。

謝偉思《關於毛澤東談話之備忘錄》:形勢所需要的和能夠挽救它的唯一的一件事,就是成立一個聯合政府。沒有它,美國一直為之努力的一切都會化為烏有。

羅斯福回應了延安參加聯合國舊金山會議的要求,但是沒有回應延安訪美的要求。

1945年1月9日,在延安的美軍觀察組給中國戰區盟軍司令魏德邁發去電報:“現有毛澤東和周恩來提出的一項建議。以下是他們絕對保密的建議:如果羅斯福總統表示同意,在白宮將其作為一個中國主要政黨的領導人來接待,那麽毛和周即願一同或單獨一人前往華盛頓舉行探討性的會談,向美國有關公眾和官員解釋中國目前的局勢和問題。周恩來表示,如果得到邀請,希望乘飛機前往美國。”

雅爾塔會議之前,白宮接到這個消息。雅爾塔之後,羅斯福回複了毛澤東的信。但是,對於訪問的建議,他沒有說是,也沒有說不。

學者達萊克對南方周末記者說:因為1944年羅斯福在競選總統的時候,已經有很多人在叫囂羅斯福太同情共產黨,如果讓周恩來和毛澤東來華盛頓的話,那美國的右翼會大力攻擊羅斯福。

幾年後美國的國會聽證會上,赫爾利說,羅斯福曾經告訴他:“現在要盡量對他們寬容,盡量說有利的話,不要破壞有可能使得中國武裝力量統一的基礎。”

他們,指的是共產黨。

羅伯特·謝偉思對南方周末記者說:“如果那時美國和中共交好,那麽可能後來的越戰、朝鮮戰爭都不會發生。”

羅斯福的過世終止了很多的可能性。

羅斯福最後的手寫文字是:“唯一會限制我們明天實現理想的因素,就是我們今天的遲疑。我們要懷著堅強和積極的信念大步前進。”這篇稿子是他準備用於第二天的傑弗遜紀念日演講。

毛澤東和朱德向華盛頓發去唁電,延安連續三天降半旗。

很多年以後,前美國外交官、延安觀察組的倡議人戴維斯在其回憶錄中寫道:“1945年1月,毛澤東和周恩來試圖秘密安排一次訪問,在華盛頓會見美國總統。在赫爾利的建議下,被拒絕了。1971年7月,美國試圖秘密安排一次訪問,在北京會見毛和周,尼克松接到了邀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229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