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中環在線:國泰工會主席單挑湯彥麟 李華華

2009-05-14  AppleDaily






 

國泰航空(293)一向有幾位長線小股東擁躉,次次股東會都舉手,問管理層有關生意嘅問題。噚日仲多咗一名熱心股東,佢就係為同事爭取福利嘅空中服務員工會主席關笑華。

質詢無薪假慳幾多

關 笑華以往都曾經出席股東會,但甚少發問,噚日佢問行政總裁湯彥麟,最近提出特別無薪假計劃,究竟可以幫公司慳到幾多錢,同埋唔參與嘅同事會唔會受罰。其實 呢兩條問題,記者一早就問過,湯彥麟噚日畀嘅答案都係一樣:慳幾多唔會講,唔參與嘅同事唔會受罰。關笑華似乎好滿意個答案,無再追問。老實講,華華好想關 小姐再問啲尖銳問題,等大家可以現場觀摩一下,國泰管理層面對工會代表如何見招拆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003

星聚點單挑好樂迪、錢櫃聯盟 劉英賣錢櫃 KTV大戰進入新一回合

2011-2-14  TWM




趕在今年股市封關前,錢櫃KTV創辦人劉英,把手中近兩成錢櫃持股賣給好樂迪,交易總額高達新台幣近十億元,讓好樂迪一下成為錢櫃的最大股東。這場一打近十年的KTV經營權大戰,會不會隨著劉英賣股票而落幕?還是又掀起另一回合大戰?

撰文.林讓均

股市封關前一周,一則上市公司的公告,暗示著平息一陣子的KTV大戰,台面下非但角力不斷,新一波戰火更是蓄勢待發。

元月二十四日,KTV業者「好樂迪」以每股二十六.八二元,買進同業「錢櫃」三七○○萬股,交易總額高達新台幣九.九二四五億元。也就是說,本就持有錢櫃六.三%股份的好樂迪,這次再買進錢櫃約一九%的股份,總持股比率已達到二五.二八%,一下成為錢櫃的最大股東!

劉英出清持股,與錢櫃分手令人好奇的是,這三七○○萬股,是誰賣的?據可靠消息指出,這次賣股票的個人大股東,正是原本持股約兩成的錢櫃創辦人劉英及其關係人。看來,本是錢櫃最大股東的劉英一派,已出清錢櫃持股!

而隨著近十億元的銀彈落袋,在業界有「KTV教父」之稱的劉英,這次真的要與二十二年前一手創辦的錢櫃KTV劃清界線。

KTV同業對劉英賣錢櫃股票並不意外。這幾年劉英不僅保不住錢櫃經營權,在二○○八年把錢櫃董座讓給現任董事長練台生,○九年,錢櫃董監事更召開股東會議,當場解任劉英的董事資格;同年,劉英索性另起爐灶、創辦「星聚點」KTV,並挖角錢櫃人馬。

尤有甚者,劉英與練台生兩位前後任董事長之間還有官司糾葛,互告「非常規交易」、「背信」與「偽造文書」等罪名。因此,就有前錢櫃高層直指,劉英現在力圖以星聚點反擊錢櫃,唯有出清持股,才能避免「劉英打劉英」的窘境。

劉 英賣掉錢櫃持股,究竟是賣高還是賣低了?一位好樂迪的股東不諱言:「若以近幾年較大的錢櫃股票交易案來比較,劉英這次恐怕是賣低了。」例如前幾年,前錢櫃 副董事長王傑、富邦金控分別賣出手中持股,都賣在每股四十五元的價位,就比劉英的二十六.八二元高出近七成。而比較好樂迪的持股成本,之前持有錢櫃的六. 三%股份,以平均每股三十一.三四元的價位購進,也高於這次交易價。

「劉英已經有了星聚點,好樂迪買他股票,等於是拿現金養敵人,當然要壓低價錢!」一位股東關係人說,錢櫃與好樂迪早已高度交叉持股,星聚點等於是他們共同的對手,出價不可能大方。

開創台灣MTV、KTV傳奇的劉英,現在名字不再與「錢櫃」連結在一起,賣錢櫃而得的滿手現金,很可能投入他的東山再起之作:星聚點。儘管劉英只掛名「顧問」,但他不但是幕後金主,也有相當權力涉足經營權。

在他主導下,有三家店、共四百多間包廂的星聚點,活脫是錢櫃翻版,不僅緊貼錢櫃門市展店,裝潢也一樣華麗、一樣有港式茶餐廳,就連星聚點的英文名NewCB Party,也是「新錢櫃」的意思。

不 過,喜歡大啖美食的劉英,為了在錢櫃與好樂迪兩大龍頭夾擊下找生路,在星聚點把「K歌+美食」的商業模式玩到極致。星聚點一方面標榜「最便宜的KTV」, 採「人頭」與「包廂」兩種計費方式,在冷門時段甚至有一個人花二六九元就能唱四小時的優惠;另方面,星聚點也闢出供應多種餐點的大坪數自助吧台,以人頭計 費的消費者可持贈送的餐券前往取餐,等於是一次付費就可唱歌與用餐。

「唱歌、吃飯又能兼顧品質與價格,星聚點正在創造一種新的聚會模式!」東方線上行銷副總監李釧如觀察,星聚點算是以「K歌+美食」模式成功突圍。

雖然KTV同業認為店店都是旗艦店規格的星聚點,走低價奢華路線要賺錢不容易,但周末假日經常訂不到位的星聚點,粗估三家店加起來,一年至少有九億元營收,難怪大股東、元大少東馬維辰會力挺劉英,頻說「星聚點一定會賺錢,只是賺多賺少的問題!」

市場一大一小生態成形

曾 經在九○年代紅極一時的KTV產業,現已不復當年盛況,目前,台灣一年約百億元的KTV市場,五十三家店、布點遍及全台的好樂迪,以及十五家店的錢櫃,約 各占市場三分之一。以低價年輕族群為主的好樂迪,年營收約三十一億元,而主打都會上班族群的錢櫃,年營收也超過三十億元。

儘管好樂迪與錢櫃定位不同,合併案也一再被公平會以市占過高加以否決,但雙方高度交叉持股,並且在中國合資成立「中國錢櫃」,兩者形成休戚與共的KTV聯盟,而好樂迪與錢櫃加起來持股比率最高的練台生,儼然是盟主。

現在台灣的KTV生態,有好樂迪、錢櫃的聯盟,再加上來勢洶洶的星聚點,已形成一大一小的態勢。看來,這場KTV大戰,不但不會隨著劉英賣掉錢櫃持股而落幕,反而將引爆新一波戰火!

錢櫃、好樂迪KTV合併大事紀2003年 錢櫃與好樂迪第一次向公平會提合併,好樂迪為存續公司。公平會裁決有條件結合,但遭個人股東喊卡。

2006年 錢櫃與好樂迪再次向公平會申請合併,公平會以兩者合併市占過高而予以否決。

2009年 錢櫃與好樂迪向行政院訴願委員會提第二次訴願成功,再向公平會提合併案,又遭否決。

2010年 2月,錢櫃與好樂迪的第三次訴願失敗。錢櫃與好樂迪轉到「高等行政法院」打行政訴訟。

2011年 1/19收到判決書,行政訴訟被駁回。錢櫃與好樂迪擬在20天上訴期內上訴到最高行政法院。

資 料來源:業者、媒體資料庫錢櫃、好樂迪交叉持股狀況錢櫃 ◎ 好樂迪持股25.28% ◎ 好樂迪董事長顏瓊章及其關係人持股20.75% ◎ 錢櫃董事長練台生及其關係人持股19.29% 好樂迪 ◎ 錢櫃所屬投資公司共持股32.39% ◎ 錢櫃董事長練台生及其關係人持股10.53% ◎ 好樂迪董事長顏瓊章及其關係人持股6.84% 資料來源:公開資訊觀測站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469

大衛安洪單挑庫克 搶食四兆元現金部位左右蘋果股東會的華爾街空頭總司令

2013-03-18  TWM
 
 

 

蘋果電腦高達四.○八兆新台幣的巨額現金部位,是當今世界上擁有現金最多的公司。

大股東「華爾街首席空頭大師」安洪要求滿手現金的蘋果,應該發放更多現金回饋股東,一方面控告蘋果與執行長庫克獲得勝訴,另方面卻又花大錢買進蘋果股票,讓庫克好為難。

撰文‧乾隆來

蘋果公司在今年二月二十七日召開年度股東大會,《彭博商業周刊》以非常奇特的語氣報導:「已經連續兩年,蘋果公司的股東會都被一個無法出席的人所左右。」去年是剛剛過世的賈伯斯,今年則是直接槓上現任執行長庫克的華爾街空頭大師大衛安洪(David Einhorn)。

二月,安洪把蘋果公司與執行長庫克一狀告上美國紐約曼哈頓聯邦法院,而且不到兩個禮拜,聯邦法院就判決蘋果敗訴,成了少數蘋果敗訴的案例,讓蘋果強悍的法務部門滿臉豆花。

迫蘋果分錢給股東

而安洪公開提案,要求蘋果增發「穩定配發高現金股息的特別股(Preferred Shares,媒體戲稱為iPrefs)」,以提高對股東的回報,更成為今年蘋果股東會上最被關注的焦點。

股東會中,投資人照章行事通過對現有董事會的續任,執行長庫克獲得超過出席股東九九%的支持。但是,會場內最被熱烈討論的,卻是蘋果如何積極處理高達四兆多新台幣的現金部位。

彭博資訊報導說,「即使不贊同安洪所提iPrefs的股東,也支持他繼續高調地向公司管理層挑戰。」連支持庫克的加州公務人員退休基金經理人,都在推特上表達:「我們支持安洪關於資本重新配置(capital reallocation)的想法,前提是所有蘋果的股東都必須被一視同仁。」預測次貸危機 放空雷曼兄弟現年四十四歲的安洪,是在二○○八年金融海嘯一戰成名。

他從○七年七月就大聲疾呼,雷曼兄弟握有太多低流動性的房地產相關資產。他認為次貸風暴即將爆發,而火速辭去新世紀房貸金融公司的董事席位,更將自己創設的綠光資本公司(Greenlight Capital)資金部位,全數用來放空雷曼兄弟以及金融股。

○八年九月雷曼兄弟破產,當時不到四十歲的安洪幫客戶大賺二十億美元,成為被媒體瘋狂追逐、華爾街最年輕的投資大師。

安洪的綠光資本目前掌管六十三億美元(約一八七○.二億新台幣)投資部位,被市場歸類為對沖基金;去年更因為大力放空綠山咖啡(Green Mountain Coffee Roaster),把綠光咖啡的股價從一○七美元,一路摜壓到跌破四十五美元,再度為他奠定華爾街「首席空頭大師」的稱號。

安洪,的確是年輕一代傑出對沖大師中的佼佼者。一九九一年,他從康乃爾大學以最優異的成績畢業後就投入華爾街,五年之後,他創設綠光資本,從九十萬美元開始自己的投資事業。與今天掌管六十三億美元相較,安洪在短短十七年的時間,讓公司管理資產規模成長七千倍!

這樣的成績不是靠運氣,而是驚人的戰鬥力。

安洪在○二年發現一家行徑詭異的投資公司:聯合資本(Allied Capital),這家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旗下轉投資了一二○家企業,負責人是軍人出身,還曾經做過特勤殺手的老兵。

安洪在研究這家公司的時候,遭到監聽、跟監、騷擾,以及美國證管會的特別關照,劇情猶如好萊塢電影的真實版。

安洪把聯合資本所投資超過一二○家的公司徹底翻過一遍,揭開了聯合資本以表面的投資活動,實際上壓榨被投資者,以及千奇百怪的作帳手法,統統鉅細靡遺地揭露出來。

他與聯合資本生死纏鬥了六年,打死不退,最後還出了一本《一路騙到底》(Fooling Some of the People All of the Time)的專書。他在書上寫說:「主管機關只會在投資人的錢都被騙光之後,才來清理詐騙案件;但是當上市公司進行詐欺的發展過程中,主管機關卻總是視若無睹。」從聯合資本、雷曼兄弟到今天的蘋果公司,看得出安洪善於尋找市場最關注的議題,以快速且深入的研究,發掘問題;一旦問題被他抓到,他就拉高分貝、運用媒體凸顯問題,並且吸引大量市場跟隨者。

在股市,高舉「維護股東權益」大旗的職業股東從來不缺,但是能夠像他那樣精準操作,卻極為罕見。

槓上庫克卻大買蘋果股票

安洪還有一個特異功能,他是撲克牌高手。去年,他在撲克世界大賽贏得第三名,獲得獎金超過四三○萬美元(約逾一.二七億新台幣)。之前,他也曾經在不同的撲克大賽中得獎;新聞報導說,安洪記憶力與賭性堅強,是他令人難以忘懷的牌風。

空頭大師看上蘋果電腦,加上蘋果股價過去半年大跌四○%。「安洪vs.庫克」,飄出濃濃的血腥味,立刻成為華爾街嗜血媒體瘋狂追逐的焦點。

不過,請別緊張,空頭大師安洪這回不作空,他看好蘋果的未來,而且一口氣就將管理資產的十分之一、超過七.五億美元(二二二.六四億新台幣)的資產,壓寶在蘋果。

安洪第一次買進蘋果,是在一○年下半年,當時揭露的平均成本是二四八美元。

去年九月,蘋果股價從歷史高點七○五美元開始重挫,安洪卻越買越多。如今他已經持有一三○萬股,平均成本五七七美元,與目前四三○美元的市價相比,投入二二五億新台幣的持股成本,已經出現二五%的帳面虧損。但是安洪仍舊抱持打死不退的精神,越低越買,表面上與庫克對決,實質上卻以真金白銀支持蘋果團隊。

安洪大力買進蘋果,就著眼在蘋果公司帳上高達一三七一億美元、相當於四.○八兆新台幣的巨額現金部位。

蘋果開始願意傾聽股東心聲蘋果電腦是當今世界上持有最多現金的公司,財報上也顯示,這筆巨額的現金報酬率很低,全年只略高於一%;而且,現金部位還在繼續增長,估計每年現金增加會超過二百億美元,堪稱是現代跨國企業的奇蹟之一。

相較於一貫鄙視華爾街的賈伯斯,庫克當上執行長之後,對華爾街的投資人溫和許多。基金經理人集體拜訪蘋果公司,庫克偶爾會悄悄走進會議室,出乎意料地親自做簡報、回答問題。

庫克也願意傾聽投資人的心聲,開始按季發放每股二.六五美元的現金股息;換算起來,投資人持有蘋果一年可以領到每股十.六美元現金股息。以目前每股四三○美元的股價計算,股息殖利率有二.五%,比美國標準普爾五百指數(S&P 500)平均值二.一%還好。

庫克還在股東大會上,花了不少時間解釋公司對一三七一億美元現金部位的處理原則。

庫克說,這一千多億美元現金,有九百四十多億美元都在國外,如果要匯回美國,必須繳交三五%的稅金;蘋果去年非常積極地投資在新創產品,資本投資金額高達一百億美元;今年在研發、新產品、供應鏈等領域上,還要再投入一百億美元。

當然,蘋果去年股東會已經宣布,將持續三年、每年花費一百億美元在發放現金股息與回購庫藏股。這與賈伯斯時代相比較,已經非常積極回應股東的期望了。

在庫克與安洪的針鋒對決中,股神巴菲特也進場「讚聲」。

巴菲特日前接受財經電視台CNBC的專訪,建議庫克「忽略安洪的干擾」。巴菲特說,「庫克必須專注於創造公司未來五到十年的長期價值,不能靠關注股價天天的漲跌來經營公司。」專注於公司未來五到十年的發展,這不正是逝去的賈伯斯所立下的典範?但是,大家不也批評賈伯斯視股東為無物?而庫克上任之後,股價從五百美元大漲到七百美元,不也是因為庫克正面回應華爾街的要求?

安洪一面對庫克叫陣,另一面卻又砸下二百多億美元白花花的鈔票支持庫克。面對這樣亦敵亦友的對手,庫克又怎麼能輕描淡寫地「忽略安洪的干擾?」蘋果的執行長,真難當!

(本文作者為紐約大學金融碩士,曾任金控公司副總經理)

大衛安洪

出生:1968年

現職:綠光資本共同創辦人暨基金經理人學歷:美國康乃爾大學政府學系學士經歷:Donaldso, Lufkin & Jenrette(DLJ)企業財務分析師、Siegler, Collery & Co.投資分析師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3849

南方基金「換購門」始末 小基民單挑大基金

http://www.infzm.com/content/90235

一群專業的中小投資者,成功挑戰強勢機構;一張快乎尋常的處理罰單,揭示監管風向。

2013年4月19日,南方基金收到證監會開給基金行業的史上最嚴厲罰單:被責令整改3個月,並以自有資金約4799萬元對南方開元滬深300ETF基金(下稱「南方300ETF」)的持有人進行賠償。相關的基金經理和投資總監也分別受到了處罰。

基金公司對持有人進行賠償?在「買者自負」的行業規則下,這一處罰聽上去有點不可思議。重要的是,4799萬元並非小數目,即使對實力雄厚的南方基金而言——南方基金2012年淨利潤為4.55億元,這意味著南方基金這次違規的代價是10%淨利潤。

這一處罰的速度與力度也讓基金持有人徐大為「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北京投資者徐大為開始在網絡論壇裡召集持有人維權僅半個月,距離其正式向證監會控訴還不到10天。這樣的處罰決定不僅超出了基金業人士的預期,甚至超出一些監管官員的預期。

不正常的大跌

買到了已停牌的永泰能源

徐大為認定南方基金傷害了自己的利益,源自南方300ETF基金2013年4月3日異常的淨值波動。

與其他基金公司直接發行募集的滬深300ETF基金不同,南方300ETF基金的部分份額是由封閉式基金南方開元轉換而來。在開元封轉開之後,南方基金對新基金進行擴募,並接受滬深300指數成分股換購,募集成功之後,南方開元將轉為被動跟蹤指數的滬深300ETF基金。

持有一百多萬元南方開元的徐大為在仔細評估轉換方案之後,出於對ETF基金管理「更規範」的信任,選擇繼續持有。

2013年3月11日,南方300ETF基金成立,細心的徐大為開始觀察基金的淨值走勢。在4月3日,他發現了明顯的淨值異常。

這一天,滬深300指數下跌0.11%,但南方300ETF基金淨值卻下跌了0.65%,跌幅是指數的近6倍。一般而言,ETF基金和指數同步,大盤漲,它也漲;大盤跌,它也跟著跌。南方300ETF,顧名思義,指的是該基金跟蹤滬深300成份股指數設立,那麼該基金的漲幅情況應該和滬深300成分股指相近。

而且在新基金成立之初,由於建倉工作尚未完成,基金淨值偏離指數是較為普遍的現象,但未完成建倉的特徵是倉位低,往往是基金漲跌幅低於指數,像南方300ETF這樣跌幅大幅超出指數的情況較為罕見。

隨後,南方基金2013年4月2日披露的一則公告給不解的徐大為一些線索。

南方基金公告顯示,依舊處於停牌期的永泰能源對南方300ETF的淨值影響超過了0.25%。但此前南方開元的重倉股顯示,截止2013年2月8日,在基金開元中根本沒有永泰能源。而2月20日開始,永泰能源便開始因重組方案停牌,此時合併後的南方300ETF基金尚未成立,按理南方300ETF基金根本沒有機會在市場上買到永泰能源,那麼這些影響基金淨值的永泰能源來自何處?

2013年4月8日公佈的南方300ETF上市交易公告書揭開了謎底。根據該公告書,永泰能源是南方300ETF第一大重倉股,共計1609.7萬股,南方基金按照停牌之前2013年2月19日的收盤價對其估值,該股票佔整個基金資產淨值的5.14%。

而南方300ETF的第一大持有人為中國華電集團控股有限公司,持有近2億份南方300ETF,佔該基金的比重為5.05%,值得注意的是,該公司恰恰是永泰能源第三大股東。

顯然,在股票換購階段,永泰能源的三股東華電集團將持有的股票換成了南方300ETF基金份額。而永泰能源在2月19日收於跌停之後,在4月3日復牌後再次跌停,這也是南方300ETF基金在4月3日跌幅明顯超出指數的最大原因。

爭議換購

表面看來「多贏」的手段,卻成為傷害基金持有人的利器

換購,是處在停牌期的永泰能源成為南方300ETF重倉股的方法,也是南方基金在此次事件中最為人爭議的環節。

換購始於ETF基金自身的特性。有別於其他被動的指數型基金,ETF基金最大的特點就是上市交易、實物申贖。所謂的實物申贖,即投資者可以用一籃子與指數構成一致的股票申購相應份額的ETF基金。但在實際的發行工作中,實物申贖條件往往會放鬆到只要你持有一定數量以上的股票,且這只股票恰好是ETF基金投資指數中所含股票的一隻,那你就可以按照一定的約定價格,將股票換成一定份額的ETF基金。

在現今的ETF發行過程中,換購已成為基金公司較為常用的手段。為了鼓勵股票持有人進行換購,近些年來,基金公司還經常會希望負責銷售的券商,介紹持有一定數量的股票並有減持或更換資產配置需求的人,使用股票換購基金份額。符合這些需求的人士通常為上市公司的「大小非」。

表面看起來,這是一個「多贏」的募集手段。股票持有人將持有的個股更換成風險更分散、流動性更好的ETF基金,後市無論是繼續持有還是減持,都降低了直接拋售股票帶來的交易成本。而對基金公司而言,由於換購股票本身就是自己需要購買的標的,接受股票換購可以縮短建倉期,同時在基本面不變時,也可以降低買入股票帶來的交易成本。

但實際上,換購之際的一些處理方式,往往會傷害到持有人的利益。南方基金此次被證監會處罰,也恰是由於其在換購永泰能源一事上處理的不當。

作為以精準跟蹤指數為投資目標的ETF基金,南方300ETF需要在上市之後不久便做到讓自己的投資比例與指數的構成儘可能一致,在這個過程中,基金經理需要對資產中所含股票的權重進行調整,賣掉超出指數比例的股票,買入不足的股票。

依照這一投資目標進行判斷,南方基金大比例接受永泰能源的換購,就有了不當之處,主要包括兩個方面:接受停牌股,接受比例遠超出自身需求。

根據滬深300指數的構成權重,永泰能源佔南方300ETF資產的比例應該在0.12%和0.13%之間,但南方基金卻一下子接受了佔資產比重高達5.14%的永泰能源。這也就意味著,在建倉過程中,南方基金需要減持掉持有的95%以上的永泰能源。

事實上,南方基金在證監會處罰之後的回應透露出,在2013年4月8日至11日期間,南方基金先後減持了這些超出部分。也就是說,在4月3日永泰能源復牌後的7個交易日內,南方基金就賣掉了自己接受的大部分永泰能源,這一時期內永泰能源股價較其換購價格下跌超過20%,這些虧損本該由華電集團承擔,但在換購之後,卻由南方300ETF的持有人共同承擔了。

此外,在南方基金接受永泰能源之際,永泰能源尚未確定復牌日期,一旦永泰能源不能在建倉期內復牌,南方基金的建倉問題將始終存有一定瑕疵。而在復牌之後,建倉期內股市不確定以及相應的流動性風險也都將由南方基金持有人承擔。

此前,在提出換購要求的股票存在不確定性,有可能損害持有人利益時,基金公司有權拒絕接受某隻股票的換購。早前超日太陽爆出債券危機,當時恰逢嘉實中證500ETF和南方中證500ETF發行,當時超日太陽的持有人曾試圖將股票換成ETF基金,被嘉實和南方雙雙拒絕。

但數月後,拒絕了超日太陽的南方基金卻接受了永泰能源,南方基金的解釋是永泰能源的基本面本身沒有問題,但事實證明這一判斷並不準確。南方基金也因此被證監會嚴厲處罰,做了一筆「得不償失」的交易。

出乎意料的維權

在下班路上,他興奮得跳起來

2013年4月3日的異常波動使得投資者常在一起交流的鼎級論壇,一下子變得沸騰了起來。

當晚,持有人徐大為寫了一篇「南方300ETF允許停牌股認購ETF,損害基金持有者利益」 ,並上傳至鼎級、雪球、新浪博客等網站和報紙。

之後,基金持有人聚在一起。

4月19日,基金開元的維權群因為證監會網站刊登的一則公告炸鍋了。

證監會發言人表示,事件發生後,證監會高度重視,立即責成深圳證監局對南方基金公司展開現場核查,採取有效措施確保基金份額持有人的利益不受損失。

經核查,發現南方基金公司在南方滬深300ETF投資過程中未能履行謹慎勤勉義務,存在內部控制制度建設薄弱,缺乏ETF募集期股票換購的相關制度規定;合規及風控管理制度未能覆蓋ETF基金投資環節;關於永泰能源投資的相關決策過程未能留痕等問題。

發言人稱,鑑於南方基金公司相關人員的玩忽職守行為,給南方滬深300ETF基金份額持有人造成較大損失,並對行業形象產生嚴重負面影響,按照有關規定,證監會決定對南方基金公司採取責令整改3個月等監管措施,在整改期間證監會暫停受理和審核該公司所有新產品和新業務申請;對基金經理潘海寧採取認定為不適當人選,3年內不得擔任基金經理或實際履行上述職務的監管措施;對ETF投資總監劉治平採取出示警示函的監管措施;責成南方基金公司運用自有資金47,995,737.85元對相關基金份額持有人進行賠償。

徐大為說,看到這個消息,在下班路上,他興奮得跳起來。不僅是因為他可以獲得2萬賠償金,更讓他高興的是作為證券市場弱勢的中小投資者,在利益被強勢的機構侵犯時,他們的維權努力得到了監管機構的快速回應,最終維護了自己的權益。

而這件事情也讓業界大跌眼鏡——南方基金是基金行業的翹楚,旗下公募基金39個,管理資產2271億。證監會此次做出如此嚴厲的處罰,等於給整個行業敲響一記警鐘。

雖然從現有的證據看,並不能確定南方基金的「換購」事件究竟是主管故意輸送利益,還是由於對股票基本面判斷失誤、風控措施不嚴導致,但在「換購」環節給投資者利益帶來損害,卻是不爭的結果。對南方基金的罰單,或足以使基金公司在處理這一環節時更為謹慎。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5344

銅鑼灣神話砌低希慎單挑鋪王逆權分割利舞臺


2013-06-06  NM  
 

 

銅鑼灣出現一個神話。一名居住公屋、其貌不揚的裝修工人「阿湯」,以一招「逆權侵佔」,打贏了希慎興業(0014),成功在利舞臺的後巷,獲得兩塊「金三角」土地,估計市值一千八百萬元。 雖然,兩塊「金三角」合共只得二十呎,面積如兩張寫字枱大小,阿湯難以掩飾小市民擊敗大地主的心情,急不及待於週一在「金三角」召開記者招待會分享這場勝利。阿湯說,香港人,要把目光放得更遠。他已決定再下一城,以同一招「逆權侵佔」,單挑毗連波斯富街業主,再次佔領銅鑼灣。而今次阿湯的對手,是在商場上身經百戰、年屆八十,人稱「鋪王」的波叔鄧成波。

本週一,剛晉升為銅鑼灣迷你千萬地主的阿湯(全名:湯華佐),致電各大傳媒到他的「公司」開記者招待會。他所謂的「公司」位於利舞臺重新裝修後大型服裝店Uniqlo旁邊,搭上四個簡陋的紅色帳篷,再以白色木板圍封,圍板上安裝了有鎖木門,防止外人進出。阿湯其貌不揚,留着二撇雞鬍子,一身樸素打扮,牛仔褲加polo恤,踢着人字拖從圍板步出。阿湯宣布,上月二日,高等法院上訴庭判決他勝訴,成功逆權侵佔銅鑼灣黃金地段,獲賠償兩幅三角形的土地,而利舞臺業主希慎興業終於表示,不再上訴。不過他獲判成功侵佔的土地面積只有廿呎,他笑着說︰「以前响度有士多、水族館,可以放一個兩呎闊水櫃賣汽水,而家就算再開士多,根本連雪櫃都放唔到。」有記者建議他開魚蛋檔,他答:「要攞熟食牌喎!很難批……」「不如將三角地賣掉賺大錢吧?」記者又問。他卻陰陰笑回答︰「將來事,將來算啦!」原來,阿湯一手造就的「銅鑼灣神話」,未完。

前鋪後居

阿湯是次「逆權侵佔」獲得的兩幅地總面積二十平方呎。三角形的頂端不多於六吋,底部不多於兩呎,長度約十呎。兩塊三角形土地中間,須騰出三呎闊的行人通道分隔。獲得這「金三角」,殊不容易。全憑湯家五十二年前,在利舞臺旁搭建一間鐵皮屋而起。湯回憶,當年他一家人,正是獅子山下大家庭奮鬥生活的故事。早於二戰後,湯父母從潮州來港。湯父推着木頭車在銅鑼灣附近賣糖果大菜糕,一九六二年,他們一家人從大坑移居,霸佔了銅鑼灣利舞臺宿舍旁邊約二百呎的空地,搭建鐵皮屋,實行前鋪後居,開「湯鴻記」士多、水族館維生。他回憶︰「阿爸同大佬落手落腳搭鐵皮屋,後面更擴充至三層樓高。地下係廁所廚房,二三樓就係阿爸阿媽同八兄妹住。「自六二 年開始有水電費單,旁邊利舞臺大業主沒有出聲或反對,我們亦無交過一塊錢租金。」他形容家庭窮得要唱「落街冇錢買麵包」,「八兄弟姊妹逼晒响唔夠二百呎嘅鐵皮屋入面,要响屋外開枱做功課。我讀到小學六年班就無讀,朝早响鋪頭幫手,晚黑先返夜校。」利舞臺前身是劇院,阿湯說:「李香琴成日去利舞臺踏台板o架!」利舞臺曾經帶給湯家美好的回憶,但利舞臺九一年重建,湯家的噩夢展開。

逆權侵佔

湯家的鐵皮屋被指阻塞走火通道,屋宇署於九三年十月派人拆掉鋪後三層高的居所。翌月,湯家旋即於同一地方重搭鐵皮屋,利舞臺一直重建至九四年才竣工,對再現的鐵皮屋並沒多加理會。當時有傳言利舞臺曾以九百萬「利誘」湯華佐搬出鐵皮屋,湯華佐極力否認。「我聽都未聽過,都唔知係咪『某集團』的策略,想我哋輸官司。」阿湯的鐵皮屋「春風吹又生」,他更乘機將鐵皮屋擴充至原利舞臺宿舍,由二百呎鐵皮屋,擴展至四百呎。父母開設的「湯鴻記」士多和水族館已關閉,留下阿湯一人留守大本營,改裝成裝修公司。○三年,湯華佐及其家人突然收到利舞臺的律師信,要求他及家人立即搬離。於是本來很少看書的阿湯,不斷刨香港法律書籍,看到《時效條例》,指在九一年七月一日前某君完全霸佔該地最少二十年,便可成為該地的新業主。阿湯頓時眼前一亮。有法可循,湯華佐決定放手一搏︰「嗰度明明係我哋嘅地方,搵屋宇署嚟拆我,我就去搵法援,同希慎打官司鬥過。」

法援對大狀

官司排期○九年開審,利舞臺如臨大敵,找來資深大律師陳景生坐鎮。陳景生是前大律師公會主席,曾替陳振聰等富商名人打官司。阿湯一方獲法援受理,找來年資相若的陳志樂大律師對壘。陳志樂也有二十六年大律師資歷,主力打民事案件。由原審到上訴,希慎和阿湯的代表大律師都是陳景生與陳志樂。獲法援署接受處理的案件,通常會考慮到控辯雙方的勝算,所以會為當事人尋找與對方同等資歷的律師團隊協助,但為免無上限使用公帑,會為案件定出一個律師費上限,再作外判,因此代表法援一方的律師,收受的的金額並不會太高。法律界人士表示,以陳志樂的年資,每堂可收三十至四十萬元,但由法援署外判的案件,估計他每日只可收約五萬元,法律諮詢費另計。兩場官司,○九年只打了五日,今年四月的上訴則只審了一天,合共六天。就今次案件,單是堂費涉及公帑約三十萬。是次審訊,湯代表律師以湯氏自一九六一年佔用巷仔為證,引用《時效條例》逆權侵佔利舞臺旁的後巷。○九年八月審訊期間,利舞臺一方找來於七○至九一年在利舞臺宿舍住的梁乃明(譯音)作供,他上庭證供指見過湯家佔用該地方,擺設傢具、神主牌、床褥,有小朋友做功課,又養狗,更曾經營士多,但他卻聲稱未曾目睹湯家居住。湯華佐的代表法援律師,即指該證人的父親曾任職利舞臺經理,其母則在利舞臺經營售賣亭,一家居住的單位是希慎平價租予的,證人一家與希慎關係密切,辯方稱證人的利益衝突,令他的證供不可信。

我心不死

不過,是次審訊,法官判決時考慮到「逆權侵佔」必須要該地段被密封式連續居住在內才作計算,指湯氏一直有讓公眾在後巷通行,直至九○年才完全封閉圍起,故截至二○○三年利舞臺入稟起計,湯家只連續佔用該地十三年,不符合逆權侵佔廿年的要求,○九年十二月一日,判湯華佐敗訴。我心不死,湯不服上訴。「我梗係唔服,個證人講大話,而且我全部有相片,有水電費單做證物。」湯用一個硬皮file把一九六○年開始的舊相、寮屋證件全部收納成一個歷史檔案,方便隨時向外界提供侵佔證供。「所以我死都上訴。」湯咆哮說。今年四月十六日,高等法院就湯的上訴開審。上月二日,高等法院上訴庭重新考慮證人證供,又認為湯氏的確在當年佔用了近勿地臣街經營生意的巷口兩邊賣貨位置,有證據顯示兩邊地方晚上會以物件圍起,以防偷竊,所以屬「逆權侵佔」,故判湯氏上訴「部分」得直,可享該兩處土地業權,但兩邊位置中間讓客人流通買賣的地方,則不在範圍內。法庭判他上訴得直,湯華佐獲利舞臺旁兩個分開的三角形、約二十呎的土地業權。

屋邨仔 VS 大財團

湯終於獲勝,但贏的很少。這場與希慎的官司,一晃眼就用了十年。阿湯心裡當然有恨︰「我以前喺鐵皮屋開裝修公司Style Kitchen﹐○九年政府拆咗我間鋪,扑爛我個飯碗,當時我損失至少五、六萬呀!」失去公司,阿湯亦因為沒有門市,找不到生意。「我本來都算係個小老闆,呢幾年,幫人打工,做裝修。」他嘆氣說:「十年,你估易過?」記者到梅窩銀灣邨找到湯華佐的母親林暹貞。湯母八十三歲,有點老眼昏花。對於利舞臺與兒子湯華佐的官司結果,湯母直言並不滿意︰「賠咁小地方,我好失望呀!個仔做裝修,而家賠嘅地都唔夠佢開鋪做生意,點擺裝修架生?」她說,湯一家都是基層環境捱出來的,十年前,兒子突然要面對財雄勢大的有錢人,她也怕兒子受傷害。「不過個仔話,我哋潮州人,無話驚唔驚,只有做同唔做,場仗決定打,就唔會諗咁多。」不想太多,但記者見湯在接受訪問時,卻不停四處張望,唯恐有人尋仇。「其實我預咗出街被人伏,甚至被人打。你知道,好多業主其實都用呢一招,所以我唔行無人的地方,有人喺街叫我個名,我唔會應。」

關公庇佑

阿湯說,今次與利舞臺打官司期間,早已籌謀另一宗「逆權侵佔」,地點是波斯富街的後巷,亦正是他湯家六十年代前鋪後居時的「後居」位置。現時,阿湯在這舊日的後居位置加建了四個帳篷及一間鐵皮屋,長三十三呎、闊五呎,總面積約一百六十多平方呎。帳篷位置處於銅鑼灣的中心,堵塞了波斯富街八十五至八十九號大廈的走火通道。對面是時代廣場和港鐵站,估計市值近一億元。記者跟阿湯進入帳篷內參觀,發現內裡擺滿貨物,碌架床、水桶、食具,還在入口放了一個關帝像。湯解釋:「我屋企人好迷信,拜關帝、觀音,甚至是齊天大聖孫悟空,總之求個心安理得。好似呢尊關帝,就係我老豆七十年代喺潮州人舉辦的『盂蘭節』會投返嚟。託賴,呢廿幾年打風都冇吹冧間屋。可能係關公保佑。」他要求神好好保佑守住這幾個帳篷,原因帳篷下一百六十多呎土地其實屬於波斯富街八十五至八十九號三幢唐樓,幕後大業主正是坐擁數百間鋪位,身家過數十億、人稱「鋪王」波叔的鄧成波。

十年逆權抗戰

單挑波叔

記者查閱持有波斯富街八十五號至八十九號的公司,發現鋪王鄧成波持有其中八十七號一個物業。八十五號全幢的大業主是「黃藹雲」和「鄧展英」,二人正是鄧成波的大新抱及二新抱,她們代波叔持有波斯富街的物業。波叔○九和一○年共斥資一億一千二百多萬,買下波斯富街八十五號整幢物業和八十七號兩個單位。阿湯升斗市民擊退希慎興業,現在將槍頭瞄準「鋪王」波叔。身經百戰的波叔大嘆「被玩」︰「我哋做唔到嘢!佢(湯華佐)唔淨只玩我(波斯富街八十五號),仲玩埋隔籬兩幢樓(八十七和八十九號)。」波叔表示知悉其物業被湯氏兄弟的帳篷堵塞,他說︰「我未買入(佢哋)已經霸咗幾十年。」波叔表示會向政府投訴和訴諸法律行動,到時「法庭見」。據知波叔雖然對外聲稱退休,已將生意交給第二代接棒。「我而家八十歲,年紀大喇,做事力不從心,交晒俾信得過嘅人打理。」但波叔仍是家族生意的最高決策人。阿湯稱他不知波斯富街業主背景,但將會把戰線伸延至波斯富街八十五至八十九號三幢唐樓。他已入稟高等法院「宣示主權」,聲稱會「逆權侵佔」唐樓後巷,據了解,案件正排期審理。湯華佐聳一聳肩說︰「就算法援唔批,我咪唔請律師,親自上陣!「我唔理業主係邊個,係有錢佬咁又點呀?我攞番自己嘅嘢。」阿湯誓要再創銅鑼灣第二個神話。

近年「逆權侵佔」案件

律師黃國桐指出,根據《時效條例》,私人土地若被人連續侵佔達12年,侵佔者有權從業主手上逆權侵佔土地;1991年7月1日以前的侵佔行為則要按舊例處理,故須侵佔20年。官地的侵佔年期更長,官方提出收回土地訴訟權期限為60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6961

王維基 魔童 單挑 689 「係咪特首最大?」

2013-10-24  NM

免費電視牌照風波上演一週,情節比電視劇更峰迴路轉。週二梁振英召開行政會議前試圖解畫撲火,但王維基旋即現身反擊,正式宣布入稟法院司法覆核挑戰政府,更大罵匿名放風的梁班子成員抹黑港視,矛頭直指梁振英違反程序,私自改變遊戲規則。「到底係法律大、政策大,定係特首最大?」
雖然梁振英及王維基多次強調發牌不涉政治因素,但有建制派消息人士拆局,聲稱不懂政治的王維基,其實一直依附「唐營」打通內地人脈關係,不但曾加入自由黨,當上特首選委,擔任省級政協,亦曾被邀加入國慶觀禮團。可惜其出位及高調行徑,早已觸怒本港傳統左派陣營,隨着「挺唐」的港澳辦失勢,加上經歷「反國教」慘敗一役,梁振英為團結及討好這班最後的支持者,不惜付上巨大政治代價,誓要將王維基逐出免費電視市場。
王維基在週二的記者會上,呼籲在政府總部集會的同事先回家休息,並計劃與政府作長期抗爭。他又表示連日來已非常克制,但面對政府抹黑,容忍限度已到達臨界面,並嚴詞厲色道:「你唔好激嬲我!」

 


梁振英在發牌風波後週二終於現身撲火,親自接收香港電視員工的請願信,並說道:「辛苦你哋喇。」(羅國輝攝) 

面對連日來民憤不斷升溫,建制派先後跳船,梁振英週二早上花了約二十分鐘解釋不發牌的原因,卻處處以保密為由不肯透露詳情,只重申不涉政治理由,又暗批香港電視財政狀況差,未必能持續經營。「政府不希望競爭帶來的進步只是曇花一現。」
王維基在收市後召開記者會還擊梁振英,而且由語氣到表情,明顯比上週記者會激動。記者會甫開始,王維基便質疑特首的解釋是火上加油,已決定以司法覆核挑戰政府不發牌的決定。「港視已得到有力嘅法律意見,認為勝算相當高。」

王維基:已到臨界面

他又質疑政府由原本發牌數目無上限,突然更改政策為只發兩個牌照,卻從沒進行公眾諮詢,怒火中燒說:「依家香港到底係法律大、政策大,抑或係特首最大?」他指出政府改變遊戲規則,但又不容許香港電視更改計劃書,而即使以舊有的評分標準,港視的得分從來沒試過包尾,特首及行會是違反程序公義。
最離譜是政府為了抗衡行會成員洩露顧問報告,居然向親建制傳媒放風,指香港電視賣走香港寬頻業務是失牌的致命傷,並指港視他日若獲得發牌,便須付巨款租用網絡傳送信號,但實情是王維基賣走業務時,已經與新買家簽約,無條件免費使用香港寬頻的光纖網絡二十年,質疑政府官員用「流料」抹黑港視,說到此處王維基愈說愈火,三次強調自己連日來已經非常克制。「我已忍讓多日,心理狀態達臨界面……唔好激嬲我!」他又表示,已經作好長期抗爭的準備,亦從未聽過中央出手干預,矛頭直指梁振英是整場風波的始作俑者。
據了解,王維基近日四出「摸底」,對象包括中聯辦官員,令他確信港視不獲發牌非中央立場,他仍有力與梁振英一鬥。王維基在爭取發牌上一直在背後發功,部署與梁振英政府角力。早於週日的遊行前,個人選擇不上街的王維基向廿多名高層員工透過私人訊息發送密令,包括不要人身攻擊,也不要評論或說梁振英的壞話;並稱爭取發牌予香港電視,現階段不切實際,也不會得到港人支持,員工應以要求政府解釋不獲發牌原因作為目標;更兩度重申「 We are fighting for HK.(我們為香港而戰)」。
知情人士則透露,王維基旨在讓同事冷靜下來,「唔好亂晒龍,要知道自己爭取嘅係啲咩嘢。」本刊週一就此事向香港電視查詢,發言人只回應:「內部通訊,不作回應。」


王維基表明不會參加政府總部的集會,卻透過私人訊息給予員工「溫馨提示」。 

自由黨創黨主席李鵬飛(前排中)憶述,王維基九三年已入黨。 

入自由黨結識唐英年

「王維基唔熱衷政治係事實,但唔代表佢唔識搞政治,同香港好多生意人一樣,佢一早已經買咗政治保險。」有建制派消息人士透露,王維基在香港傳媒面前處處顯得不愛討論政治,但其實深諳政治及權術,多年來一直苦心經營與北京的關係,踏腳石正是代表工商界利益的自由黨,早於九十年代已成為創黨黨員。
自由黨創黨主席李鵬飛接受本刊電話訪問時承認,九十年代王維基由加拿大回流香港,九三年便透過中間人介紹,主動要求入黨。「我知佢喺加拿大搞開回撥式長途電話生意,佢入黨第一件事就問我,支唔支持香港開放長途電話市場。」李鵬飛回憶說,當年市場上只有香港國際電訊專營長途電話業務,打電話到美加動輒收費十數元一分鐘,遂非常支持王維基打破壟斷,至九八年國際電訊終交出經營權。「王維基絕對係一個叻人,亦好有魄力,但後來佢話自己唔熟政治,九八年就退咗黨。」李鵬飛說。
有資深自由黨黨員透露,王維基雖然名義上退了黨,但一直與自由黨內核心成員保持良好關係,其中一個正是唐英年。該名黨員爆料稱,二○○四年港澳辦牽頭帶領港澳富豪考察內地東北,由時任國務院港澳辦主任、政協副主席廖暉親自帶隊,港方團長則是財政司司長唐英年。「中央吹雞,各大家族都派成員撐場,王維基唔算富豪,亦唔見得會投資汽車製造等重工業,佢報名參加只因當時政府傾緊開放家居固網的連接權。」翌年,王維基便出任其家鄉浙江省政協委員。
他又分析指,王維基過往經營的長途電話、固網寬頻以至現時的免費電視業務都有一個共通點,就是市場都由龍頭公司壟斷多年,王維基以大衞擊倒巨人哥利亞的姿態出現。「但佢成功嘅先決條件係政府配合開放市場,改變固有政策,所以王維基一直都有部署爭取政治籌碼。」
為了增加政治資本,王維基○六年參加特首選舉委員會,當年更以第三高票當選,得票僅次於譚偉豪及莫乃光。


週日十二萬名市民穿黑衣上街,高呼還我電視選擇權,又舉起手掌代表香港應有五個免費電視台。(曾春南攝) 

王維基是自由黨創黨成員,九八年退黨後依然保持良好關係,今年初更獲主席周梁淑怡邀請出席該黨青年團的活動。 

王維基潛伏「唐營」多年,○四年便參加了港澳辦主任廖暉(右)及唐英年(左二)帶隊的內地東北考察團。

做選委靠攏權力核心


王維基○九年申請免費電視牌照,同年加入互聯網專業協會任常務理事,該會會長鄧淑明(中)去年被揭偷步替唐英年製作競選網站。(江永健攝) 

有資訊科技界選民透露,王維基除了知名度高,有創意及花心思的拉票技巧令人一見難忘。「他的選舉宣傳信件有親筆語句及簽名,內附一支沒有筆芯的原子筆,諷刺政府對業界『無心』。」一一年王維基「冧庄」以高票當選選委。業界人士透露,王維基打着獨立人士旗號出選,但行內人都知他是親建制陣營,每逢有鴻圖大計他便「出山」,與唐英年關係更是千絲萬縷。
○九年,王維基向政府申請免費電視牌照,同年他便出任互聯網專業協會( iProA)的常務理事,一做便是三年,據知情人士所講,王維基與時任會長鄧淑明交情非淺,兩人更互相提名對方參加特首選委。鄧淑明去年被踢爆,替打算出選行政長官的唐英年製作競選網站,並曾擔當中間人,替唐英年牽線搞飯局,打通資訊科技界的人脈網絡。
「梁振英仲未跑出之時,唐英年一直係特首大熱,王維基投資唐營多年,一直以為發牌無問題。」有建制派人士解釋,外間盛傳王維基○八年出任亞視總裁期間已得罪中央,實情卻是王維基得到「唐營」勢力支持,早已獲中央開綠燈,是故翌年曾蔭權政府主動邀請王維基申請牌照。「○九年九月王維基仲被邀請加入『國慶觀禮團』去北京觀禮,好多人恨去都去唔到,連李鵬飛都被踢出局,若果王維基得罪咗中央,仲點可能被邀請。」
唐營的靠山是主管港澳事務的廖暉,這已是公開的秘密,為穩定管治勢力,廖暉一直以各種利益統戰香港政商界。港府對王維基作出邀請,事前亦肯定得中央首肯,但到了去年梁振英當選特首,廖暉與政商界建立的集團隨之瓦解,唐營亦因而失勢。

梁振英眾叛親離

林煥光(行政會議召集人)
「最終決策都係行政長官……希望局方同事或者特區政府高層盡可能把握向外嘅機會,進一步向大家闡述。」

陳智思(行會成員)
「今次我哋嘅決定,大家係有咁多疑點,或者大家都想更加交代清楚。」

李慧琼(行會成員)
「雖然係有司法覆核,咁我希望政府都可以再次審視,係唔係有一啲空間可以披露更多嘅資料讓市民明白。」

 

蘇錦樑(商務及經濟發展局長)
「(局方)喺處理申請上,搜集資料同各個機構有關嘅申述……我哋亦已經將呢啲申述送交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考慮。」

 

葉劉淑儀(行會成員)
「行會係無可能朝令夕改……但係唔排除未獲發牌嘅公司可以再申請過,佢亦都可以向我哋(行會)提出反對或者上訴。」

 

田北俊(自由黨黨魁)
「盡量同建制派各政黨,同埋泛民各政黨去傾一傾,我哋可唔可能所有大黨全部都支持政府俾番三個牌。」

 

曾鈺成(立法會主席)
「我只能夠噏『三個字』,不能漠視(民意)……我諗政府亦都一定一定一定要重視。」

廖暉失勢王維基失牌


王維基○八年出任亞視總裁十二天便辭職,其間豪語說不做中央十台,結果觸怒了傳統左派陣營。(張國慶攝) 

「廖暉嘅港澳辦對政商界容忍較大,但取而代之的中聯辦,以及梁振英背後傳統左派及土共人士,則非常重視根正苗紅、政治思想正確,王維基這類純粹撈政治本錢嘅生意人,注定無運行。」一名親北京人士解釋,廖暉黯然退下來,代表香港與內地的人脈關係重新洗牌,王維基的人脈網亦隨之失效。
「其實這一年來,一直有中間人開出條件,只係王維基唔肯妥協,加上佢嘅唐營背景,以及任職亞視期間,曾經豪言壯語話唔會做中央台,梁振英及後面班土共早已睇唔順眼。」他又透露,之前反國教科一役,一班支持梁振英的傳統左派人士,對梁班子的處理手法,以致最終作出讓步已非常不滿,梁振英為籠絡及團結這班支持者,甘願付出巨大政治成本,拒絕發牌給王維基。
觀乎行會自去年梁振英上場後的態度,便能引證以上說法。行會消息人士坦言,曾蔭權政府年代,廣管局及獨立顧問報告都已表明,原則上容許發出三個牌照。但自七月梁振英及新任行會班子上場後,態度便一百八十度轉變,更向傳媒放風牌照將三變二,只是當時大家都以為「失牌」的不會是香港電視。

梁振英懶理反對意見


有建制派人士擔心,牌照風波最終演變成去年反國教風波的翻版,政府迫於民意而讓步,連累力挺政府的議員陪葬。 

該消息透露,部分行會成員包括林煥光及羅范椒芬,去年曾支持發出三個牌照,但直至上週二行會拍板一刻,各人並無再表態堅持。有與會人士形容,梁振英早有定案,再爭論亦是徒然,「梁生立場好鮮明,好多人覺得拗都無謂。有人事後更不滿話:『點反對?講極都係嗰條 line﹗』所以好多人咪費事出聲。出面話行會大多數人支持發兩個牌,其實較為準確嘅講法,係無人反對囉,因為有人已經決定咗。」
更致命的是,當梁振英發現有成員洩露行會密件,以示反對行會決定後,為求盡快平息內部出現分歧的傳聞,透過身邊幕僚包括特首辦主任邱騰華、政府新聞處處長黃偉綸及行政會議成員張志剛,以「政府權威消息人士」身份向挺梁的傳媒解畫,令行會進一步撕裂,「公務員對審批過程違反程序公義已經好不滿;好多行會中人亦好嬲,你呢頭叫人嚴格遵守保密制度,嗰頭又叫其他人放料,咁做法令行會誠信蕩然無存。」事實上,連日消息滿天飛,作為政府第二及三號人物的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及財政司司長曾俊華,一直沒有現身撐政府。主責電視政策的蘇錦樑本週二也來一招疑似哽咽,聲稱商務局僅協助特首及行會搜集資料,把申請者的陳述交對方考慮,跟梁振英撇清界線。

與內地談判不易妥協


依附唐營多年的王維基一直以為電視牌照十拿九穩,但隨着梁振英代表的土共路線上場,發牌一事凍過水。 

面對王維基的反擊,梁振英亦不甘示弱,週二離港前向記者說:「我哋(政府)會喺法庭嗰度,將特區政府嘅理據向法庭陳述。」看來王維基要打倒無綫電視這個廣播巨人,還要先過梁振英一關。
不過,有消息透露,王維基一直透過中間人,直接與內地談判,期望中央開綠燈。其中的方案包括,讓隱形左派資金入股香港電視,又或透過收購亞洲電視注入香港電視的業務,其共通點是王維基不能再擔任單一股東。另一做法則是在內地設立後期製作中心,或與內地媒體合組公司。「總之一句講晒,就係要有嘢俾阿爺揸手,因為北京最擔心就係一間不受控的電視台。」
不過,消息人士亦坦言,王維基妥協的機會極微,否則亦不需要進行司法覆核,而即使王維基讓步,政府亦肯定不會在短期內增發牌照,予人覺得政府朝令夕改,讓其他四個電視台有藉口以法律形式挑戰政府的決定。

傻佬掟錢 員工發夢

本月十五日,政府宣布香港電視死亡。「咩心情?係諗唔到嘢……我哋好努力拍攝嘅作品,人哋睇唔到,好嘥,好灰心,唔係冇咗份工咁簡單。」翌日,王維基宣布裁員。任職副導演一年多的嚴嘉兒拿着攝錄機回到公司,拍攝的不再是劇本創作,而是真人真事:員工執包袱,「當然我哋公司啲人黐線㗎嘛,執嘢走係笑住走,冇所謂啦,笑住嚟做就笑住離開,做乜要喊晒啫!喊係因為唔捨得同事,我哋每一次同同事擁抱,都忍唔住喊。」
雖然被裁退,但台前幕後員工仍有機會在離開前「瞻仰遺容」,內部收看未有機會「出街」的劇集和節目,「佢哋攞番《新聞導火線》第一集俾內部員工睇,欣賞番大家努力嘅成果,做一啲內部分享會。我都有拍低呢啲記錄,大家覺得好不忿,因為真係好好睇,周家怡真係做得好好,我同佢講,『你係我心目中今年嘅最佳女主角』,大家都忍唔住喊。點解呢個演員喺 TVB做咗咁多年都冇機會?冇人覺得周家怡係一個明星,冇人發掘過佢嘅潛能。」


數百名港視員工及支持者趁週二行會開會前,到特首辦請願,要求行會解釋不發牌原因。(羅國輝攝) 

港視副導演嚴嘉兒說起開台的喜和不獲發牌的悲,不禁熱淚盈眶。(蘇智鑫攝) 

我不甘心

就是這一份不甘心,讓香港電視全體七百名員工花三日時間,大搞遊行集會,抗議政府發牌黑箱作業。這群人從不是社運搞手,今次勇敢站出來,是為香港爭取公義,「我哋公司台前幕後或高層,都唔係好有經驗去搞一個遊行,你知我哋淨係識拍嘢。遊行前一晚十一點幾,班編劇仲喺度界緊立場書,把鍘刀唔見咗,結果逐張逐張界,界到凌晨四點幾。我哋一路界、一路諗,香港人習慣係咩?個心話支持你,但要佢哋過海、行出嚟,就會話唔關佢哋事。」
幸好,香港人還沒有令港視員工失望,本週日逾十二萬人上街,「還我香港電視」、「我要高質節目,唔要 BBQ結局!」等口號,充斥銅鑼灣至金鐘街頭,港視藝員林文龍更在政府總部集會,質問蘇錦樑「你係咪男人嚟㗎」,獲得全場掌聲和歡呼。
最令嘉兒感動的場面,是集會尾聲,市民亮起手機、揮動燈光,與一眾員工齊唱《 This is my dream》,她把這個感人片段,紀錄在鏡頭內。「有咁多人支持我哋、撐我哋,係冇諗過。」


藝員周家怡在政總舉行的晚會上泣不成聲,不停多謝王維基給予演戲機會,終可以徹底追尋演戲夢。(蘇智鑫攝) 

王維基早前向被解僱員工派發利是及感謝卡,員工阿煜收到的那一張,只寫上三個字「不甘心」。(港視員工提供圖片) 

街頭開騷

集會完畢,紀錄片未完。港視約六十名員工通宵留守政總,以示爭取發牌的決心。嘉兒則準備了幾百張咭紙,打算分發給員工寫下心聲,再親手交給老闆王維基,「今日冇咗個牌,個人嚟講就係冇咗份工,整個行業嚟講就係打壓。作為呢個行業嘅一分子,你都唔出嚟、唔留守,你又有幾鍾意呢一行?」
留在黑漆漆的政總,嘉兒並不孤單,「有時我哋行開行埋去洗手間,喺天橋無啦啦會有人嗌『撐你呀!加油!』」一整晚,嘉兒沒睡,翌日又再準備「上街睇電視」晚會活動,今次,嘉兒算是半個統籌人。「前一晚十一點幾十二點,先開始傾晚會活動、聯絡,講緊得幾個鐘,要去決定做乜嘢。嗌台前幕後嘅人嚟撐場,唔係一件輕易嘅事,因為時間太短。」
努力,總有人支持。由早到晚,都有朋友和市民拿着物資和食物贈送一眾員工,「 keep住慰問我哋,好窩心,喺咁嘅環境下有大家撐我哋嘅心意,好感動。」
港視員工不負眾望,本週一晚上八時,晚會正式「開 show」,播放綜藝節目《挑戰》精華版,主持劉玉翠、艾威、周俊偉,到越南徒步攀山往韓松洞,成為亞洲首隊攝製隊穿越整個岩洞的壯舉;又播放劇集《警界線》濃縮片段,雖然網上已有近九十萬人次觀看影片,但在場近萬名觀眾仍看得熱血沸騰,不時叫好又拍手,台前幕後分享感受時,不少市民熱淚盈眶,場面感人。


首次遊行的簡先生,希望讓女兒知道社會需要公平公義。(江永健攝) 

市民亮起手機燈光,大唱《 This is my dream》,希望香港電視能在黑暗中再次發光發亮。(曾春南攝) 

有市民扮成亞視主要投資者王征,出席週日遊行後的政總集會,未知「王征」對發牌予港視有何看法?(曾春南攝)

最叻的人

「搞呢個活動,我哋都係好俾心機,我覺得係一個 good show,我覺得話到俾大家聽,我哋呢班香港電視嘅人,台前幕後都係好有能力,好 proud of自己。我哋唔係做一個普通嘅娛樂節目,係一個 public issue,爭取緊唔發牌俾我哋嘅原因,我哋要求解釋。我哋係呢行最有才能嘅人,但點解我哋攞唔到個牌?我哋嘅夢都碎。」
大學讀物理出身的嘉兒,曾修讀電影文憑,五年前到無綫當助理編導,由低做起,「但以前喺 TVB做導演,或做幕後,唔係幾受到高層尊重。我啱啱入行,做好細微嘅位,我哋導演組冇得同創作組傾劇本,冇溝通,個架構係編劇有編劇寫嘢,導演有導演拍嘢,總之大家揼夠幾多萬字、拍夠幾多個 shot,夠晒 duration就出街啦,個感覺就係咁樣,流水作業囉!」
「(無綫)晉升機會非常低,一個 PA(助理編導),起碼要等成十年先可以升做導演,但入到嚟港視就唔同。有條傻佬掟錢出嚟,燒銀紙咁拍戲,傻㗎,咪同佢一齊癲囉。冇掣肘,冇指引,鍾意寫咩咪寫咩,寫宇宙大戰都得,冇所謂,你寫到出嚟,製作組覺得拍到,就拍㗎喇。就係一個咁 open-minded嘅人,乜嘢都夠膽試,做創作好緊要,尤其係對編劇嚟講,冇限制地 free style去寫真係好好。」

 

本月三十一日是嘉兒的最後上班日,事到如今,她沒有想「失業」的事,因為手上有更重要的工作,就是把員工過去一週的片段盡快剪輯,製作成為「港視的三年零十個月」,讓她發最後一個港視導演夢,「我哋輸得起,如果有道理。」

白費心血

加入香港電視一年多的配音員阿煜,對於政府決定不發牌予香港電視,他感嘆配音組三十多人的心血付諸流水,「有同事喺員工大會問,王生都話無辦法,嗰八百個小時外購節目係買咗電視台播映權,又賣唔番出去,非常之心痛,好唔甘心。有同事喊,都係因為心血被白費晒。有啲動畫,我哋成組一齊開會諗對白,睇吓點樣可以令香港人有共鳴啲,啲 gag位點令香港人識笑,咁俾心機配,點解一下子就付諸流水?點解政府唔俾個交代呢個電視台?」
已被裁走的他,仍希望繼續堅持夢想,但擔心行業生態再無轉變空間,「有前輩想介紹我哋(被裁員工)做啲外判 job,但仲未知可唔可以當 full time工咁做,咁多間電視台,得 TVB有配音組,其他台都係外判,價錢好低,出糧時間唔穩定,可能三個月至半年先有人工出,好多人做一陣就走,作品質素就會比較參差。」對於前景,他只能說會繼續嘗試,「但希望有奇跡出現啦!」


香港電視去年底正式開台,想不到王維基的電視大亨夢,竟死在「一籃子」的莫須有原因中。(王偉洪攝) 

八百小時的外購節目,早已配上廣東話,但心血卻因「一籃子因素」而面世無望,配音員阿煜連日來留守政總,只希望政府給他一個交代。(江永健攝) 

港視員工及市民週日遊行集會完畢後,通宵留守政總抗議,有市民早有準備,當場敷面膜護膚。(蘇智鑫攝)

公義至上


香港人想睇香港電視,更想追求公義,你今日 like咗未?(蘇智鑫攝) 

與他一樣對政府決定滿腦疑問和憤慨的,還有連日來狠批政府、曾製作《尋找他鄉的故事》、《向世界出發》等綜藝資訊節目的「金牌監製」鄧婉媚,她首次被迫走上街頭,全因政府從未清楚交代香港電視的死因,「從來做電視製作嘅人都好簡單,只係想做好創作俾觀眾睇,想喺當中搵滿足感,但呢排講咁多嘢,係因為真係好嬲。今次關乎自己公司、行業同公義,如果(發牌)呢件事係咁,點同下一代講?原來無 prepare,會得到最好嘅嘢,但好努力,點辛苦都會被否定,將來政府用同樣 logic去諗嘢,個社會會點?飯碗唔重要,(公義)呢樣嘢先最重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9478

雜碎團購網 單挑Groupon的重生術

2014-03-03  TCW
 
 

 

二○一三年,各路人馬搶進台灣網購市場,包括電信商遠傳以上億元收購行動廣告商時間軸準備投入網購;網路家庭(PChome)前營運長謝振豊,挾潤泰集團等投資人的八億資金捲土重來推出優達斯(Uitox)全球購物網。老字號PChome去年營收創下五年新高的一百六十三億元,網購市場的熱潮由此可見。

和上述大資本的玩家相比,成立五年多、以「每日一物」一天只賣一件商品起家、曾號稱「什麼雜碎都能賣」的購物網站瘋狂賣客,去年營收僅三億元,它卻能在網購市場穩佔一席之地,日前瘋狂賣客還和微網誌噗浪(Plurk)策略聯盟,成為噗浪進軍電子商務的推手。

小規模的瘋狂賣客在大對手環伺下還能生存,究竟憑什麼?

過去瘋狂賣客的每日一物,雖然創造話題,但背離網購商品要越多越好的原則,是個失敗的商業模式,這讓瘋狂賣客在二○一一年一度於瀕死邊緣掙扎,最後被電子廠兆赫轉投資公司地壹創媒收購,免於倒閉一途。

客製別人沒有的商品盆栽蛋糕一日賣逾三千個

瘋狂賣客後轉型為團購網站,在這行近三年淘汰率達七五%的超級競爭行業中,它活下來了,去年營收三億元,跟草創時期二○○八年相比,翻了九十九倍,躋身台灣團購網第四強,二○一四年營收預估十億元,屆時可望與美商Groupon台灣網和PayEasy旗下團購網17Life,一爭團購網站老二地位。

這隻小螞蟻的生存關鍵在於商品力。「比商品數不夠多,比送貨速度不夠快,比低成本,我們規模太小沒議價能力!」瘋狂賣客創辦人兼副總經理江鑑修深知,他們無法和大廠硬幹,能比的只有「商品力」,「就是賣別人沒有的!」

二○一二年,江鑑修決定開發客製化商品,鎖定非標準化規格的點心、零食類下手,尋找個體戶烘焙店合作牛軋糖蘇打夾心餅,結果大受歡迎,在四個月內賣出一百萬片,業績一千萬元。

「包括餅乾的脆度、內餡的軟度,以及包裝設計,都是我們不斷測試後建議烘焙店製作。」江鑑修說。然而商場無情,夾心餅乾暴紅後,供應商也轉入實體零售通路大廠的懷抱,不再優先供貨給瘋狂賣客。

二○一三年底,他們更率先推出一款「植物盆栽蛋糕」,把提拉米蘇蛋糕裝在巴掌大的塑膠盆栽裡,上面放上可食的小豆苗、石蓮花以及草莓,三款陸續在兩個月內共賣出十八萬六千個,平均一天可賣逾三千個,以一個單價四十九元計算,共賣出九百一十多萬元,直逼瘋狂賣客歷年最暢銷商品的動物行動電源單一檔次一千萬元。

「這類客製化商品供應鏈過程繁瑣,譬如植物盆栽蛋糕,為了確保小豆苗新鮮,只能在出貨時以人工親手栽上,否則會在冷藏中凍死。」但付出這些代價,為瘋狂賣客帶來的是二○%至四○%的高毛利率,「比起一般大眾流通品毛利率可能低於兩位數,這是我們的金雞母。」江鑑修說。

和瘋狂賣客合作植物盆栽蛋糕的烘焙店木匠手作負責人胡瑞堂,已有大型百貨向他招手設櫃,但他不為所動,「若沒有瘋賣(瘋狂賣客簡稱),我應該還在幫餐廳做餐後甜點吧!」當年赴日本學藝的他,因為瘋狂賣客而找回自己做甜點的初衷。

模仿前店後廠的經營自建倉庫調節售價與庫存

除了甜點零食,行動電源、襪子等台灣有工廠的商品,也都成了瘋狂賣客客製化商品標的。試了兩年水溫,嘗到教訓也吃到甜頭,客製化商品在瘋狂賣客上的銷售比重,預計今年會提升到兩成(其他八成是大眾流通品)。

瘋狂賣客這門學問別人無法偷學嗎?「高毛利率的客製化商品必須搞懂供應鏈,工夫太多,是製造業思維,搞技術與行銷擅長的網路平台並沒有這樣的DNA(基因)。」瘋狂賣客前老闆、網勁科技執行長游士逸說,這正是中國電子商務正在崛起的「前店後廠」趨勢,「前面是通路,後面要懂工廠。」

要實現「前店後廠」需要投資,因仍必須兼顧網購該有的「賣現貨、快速出貨」的特性,因此,瘋狂賣客投入數千萬元設置自有倉庫六百坪,其中還設有冷凍冷藏倉。「他們應該是團購網中唯一設有統一倉儲的業者。」Gomaji團購網營運處副總陳麗蓉說。

小螞蟻瘋狂賣客,卻像老大哥PChome與優達斯旗下閃電購物網一樣,都設置自有倉庫,用意不在追求快速到貨,而是做為開發多元客製化商品的後盾,包括開發生鮮食品、囤貨以確保有現貨可賣,還能調節售價與掌握庫存,「至於送貨速度,與其送得快不如送得巧。」瘋狂賣客董事長侯銘罡說。

不過,高報酬總是伴隨高風險,雅虎購物中心前行銷老將、九易宇軒行動購物行銷長李朝基認為,瘋狂賣客朝向「設計型商品」之路是在創造需求,雖可在主流市場突圍,但「每一檔都要很給力,萬一看走眼也要有快速清庫存的行銷力。」

瘋狂賣客規模雖小,卻在大資本對手的夾縫間,找到自己生存利基。這也顯示規模大小不是企業能否生存的關鍵,只要能找到自己的比較優勢,小蝦米一樣可以和大鯨魚在市場裡共存與競爭。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2367

《台廠心聲》單挑平價小米機 只能拚命降成本 求生存! 華碩咬牙找上中國供應鏈

2014-04-21  TWM  
 

 

曾經寫下台灣PC產業一頁奇蹟的華碩,今年大舉進軍智慧型手機市場,還挑上近年火紅的小米捉對廝殺,銷量僅小米機一○%的華碩,只能咬牙將台灣供應商一個一個換成了陸廠。

撰文‧賴筱凡

「聯想、中興、小米他們都只用自己的供應鏈,如果我們的NB、手機品牌再弱化下去,(台灣供應鏈)只會完蛋!」說這話的是一位電子五哥代工廠的大老,一語道盡台灣所面臨的空前危機。

如果你以為只有台灣品牌救得了台灣供應鏈,那可就大錯特錯,因為就連華碩、宏達電,都紛紛「棄台保中」,在兩岸供應鏈的拉鋸中,選擇了大陸供應鏈。

今年一月,華碩在全球電子消費大展(CES)上,端出九十九美元的新手機,瞄準的目標不是別人,正是近年靠著高性價比崛起的小米機。為了與小米一搏,「我們不排除使用中國供應鏈。」華碩執行長沈振來說。

於是,華碩供應鏈的名單上,中國廠商一家一家地冒出,觸控面板給歐菲光、電池找上東莞新能源(ATL)、代工廠也多了上海華勤通訊、上海晨興希姆通,「小米給他們(台灣品牌)上了一課,什麼叫作真的便宜,他們都是拿著小米的BOM(物料清單)表,回頭去看自己的BOM cost(物料成本)。」一名歐菲光的陸籍主管說。

價格要低、規格還要好,只能以量制價你可能會問,觸控面板、電池、組裝代工這些工作,台廠不能做嗎?台灣供應鏈當然能做,但問題就出在,為什麼華碩、宏達電不得不找中國供應鏈?

說穿了,也不是什麼大學問,「就是價格兩個字,逼得他們想生存,就得用中國供應鏈。」熟悉華碩的業內人士分析,今年宣示跨入智慧型手機的華碩,在手機領域品牌力相對弱勢,而前兩年與Google合作推出低價平板Nexus熱銷,讓華碩嘗到甜頭,也確立了低價競爭的路線,此次推出新機,挑上小米廝殺。

可是,Nexus畢竟是頂著Google光環,如今華碩要靠自己的品牌力賣手機,還槓上小米,光看今年小米機的全年銷售量已估到四千萬支,華碩的內部目標才八百萬支,小米明顯擁有採購優勢。小米又以「物美價廉」崛起,華碩想比拚,就得拿出比小米更便宜、但規格更好的手機,但利潤也更低。

「華碩的策略也很簡單,既然利潤不高,就以量制價,如果能將銷售量衝高,便能將零組件採購成本降下來。」業內人士透露,為了將手機出貨量拉高,沈振來頻繁往來兩岸,費盡心思要將每一個零組件的成本壓到最低,將供應鏈換成了陸廠,得以降低一○%的成本,才拿得出九十九美元這種價格來與小米比拚。

然而,低價策略就像毒藥,價格戰一旦開啟,就非得殺到有一方倒下,才會停手,華碩選擇了險棋。

原本以為華碩有機會與小米一搏,卻在華碩的台北、北京體驗會後,兩岸定價策略的不同步,讓華碩陷入空前的消費者信心危機。

若依華碩今年台灣喊出目標一○%市佔率來算,一次定價策略的失誤,衝擊的可是近七十萬銷量的事。所以為了滅火,華碩財務長、同時身兼行銷長的張偉明,親上火線在華碩官網上回應消費者:「原本我們的規畫是希望台灣能夠與中國同價,雖然台灣的客服等成本確實比較高,但因為華碩是台灣的公司,想說台灣一開始沒賺錢,如果能夠贏得消費者的支持,增加手機心佔率,也是值得的。」兩岸定價失誤,意外爆出華碩手機零利潤張偉明原本的用意是對消費者溫情喊話,但此話一出,沒能平息台灣消費者怒火,還暴露出華碩手機零利潤這個不能說的祕密。

業界人士不諱言,「華碩手機部門一直不賺錢,反倒是主機板部門一年替華碩賺進五、六十億元。可是,PC、主機板市場日益衰退,跨入手機市場,對華碩已是不得不的發展方向,所以賠錢也要做。」原本以為今年華碩正式跨入智慧型手機市場,不再是用變形平板搭手機來拉抬,沒想到,出師未捷,手機銷量還沒衝出來,就惹得消費者滿肚子氣。

「華碩為什麼不得不用中國供應鏈?因為手機沒利潤,華碩也不可能無限制地填這個獲利黑洞,想辦法降低生產成本是必然的事。」一名華碩的供應商說,華碩原本就是在成本上很斤斤計較的品牌,但在中國品牌的強勢競爭下,華碩的壓力更大了。

如今,「棄台保中」的華碩,終於將售價壓到五千元以內,但這種作法有如飲鴆止渴,成功把零組件成本降下來,但也造成台灣零組件供應鏈崩盤的危機,如果這樣還打不贏中興、華為和小米,也難怪電子五哥大老會說:「再這樣下去,台灣電子業會完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7274

群暉搶搭「私有雲」商機 年營收挑戰百億元 一個小盒子 為何讓小米指名單挑?

2014-08-11  TWM
 
 

 

台灣有一家公司,近七年營收每年成長都逾六成,今年更預計破百億元,卻堅持不對外釋股、不上市。他們從單純軟體商,做到自有品牌,如今還被小米點名為頭號強敵,它是網路儲存伺服器廠——群暉。

撰文‧何佩珊

隱身在台北市長安西路上的平凡大樓裡,走廊上堆滿紙箱與產品,只有小小的門面寫著群暉科技,令人意外的是,這家公司今年營收就要突破百億元,甚至還被小米點名挑戰!

群暉在台灣的知名度不算高,對多數人甚至可以說是陌生,但你不知道的是,這家創立十四年的公司,靠著賣「NAS」(NETWORK Attached Storage,網路儲存伺服器),在歐洲拿下逾五成市佔,過去七年營收更是年年繳出成長超過六○%的表現。

一個外形像烤麵包機的盒子,賣到營收破百億元,是如何辦到的?要認識群暉,就一定得先搞懂NAS。

簡單來說,NAS是一個私人雲端大腦,可以計算、儲存、連網,用時下流行的科技術語來說,就是「私有雲」。

從企業、SOHO族到PC玩家,甚至是智慧家庭,都會需要這樣一個小盒子,把所有資料存在裡頭,隨時取用。市場研究機構TechNavio預估,二○一四年全球消費型NAS市場規模逾三十億美元(約九百億元新台幣)。

過去十多年來,科技業把焦點放在筆電、智慧型手機,NAS就像是群暉的獨門生意;如今,當萬物都要連上網路,NAS這塊肥厚大餅,連小米都在窺探,推出相關產品「小米路由器」。

面對小米公開下戰帖,直接挑明要顛覆群暉的市場,聽在群暉總經理王俊斌耳裡,他顯得格外淡定,露出招牌笑容說:「我們覺得還好,就是很開心有競爭對手幫我們Heating up(加溫)。」

創辦人出身微軟

不靠創投,以軟體授權起家你一定很好奇,為什麼群暉能做到讓小米視為敵手?故事得從二○○○年說起,兩位出身於微軟的工程師創辦了公司,他們是群暉現任董事長翁英暉和董事廖群。

他們在微軟的老同事、台灣微軟消費通路事業群總經理吳勝雄透露,翁英暉算是他的「學長」,負責技術授權,當時微軟會跟宏達電創辦人卓火土牽上線,一起合作開發早期的微軟WinCE手持產品,翁英暉是關鍵推手之一。

後來,他們離開微軟、拿了積蓄要創業,其實思惟深受微軟影響,「他們就是想做一家軟體公司,靠著賣伺服器的軟體授權來賺錢。」參與過群暉草創時期的資深前主管說,如果微軟賣的是電腦軟體授權,翁英暉與廖群則是看到了伺服器軟體授權這塊利基市場。

只是,現實與理想之間存在不小落差。在公司成立第一年就加入的群暉法國區總經理呂青鴻說,「軟體授權的商業模式經營得很辛苦,營收一直起起伏伏。」王俊斌更透露,「最差的時候,營運資金一度就要見底。」就這樣搖搖擺擺撐三年,才勉強損平。

即使如此,翁英暉與廖群堅信「道不同不相為謀」,依他們在科技界的資歷要找到創投注資輕而易舉,他們卻不從。原因無他,就為了一句:「我們不希望營運有太多雜音。」

轉型專注攻品牌

推掉訂單,研發小型伺服器不釋股、不引資的堅持,換來了團隊的高度專注,就在○三年,「才損平就轉型」的大膽決定為公司帶來希望。

當時接下轉型重任的呂青鴻還記得,一開始大家只有粗略的想法:「純軟體授權的模式不可行。」但究竟要轉向哪裡?沒有人知道。

回憶起那一年,呂青鴻直呼:「真的非常辛苦!」因為軟硬體平台全部重來,再加上全新概念無前例可循,「是一個很大的挑戰。」為此,他整整一年幾乎天天熬到晚上十二點才下班。

經過不斷地測試、推翻、再討論,團隊對未來才有了比較清楚的輪廓。「我們思考,如果把我們的軟體變得更精簡,擠進一個小盒子裡,可能嗎?」他們不知道答案,只知道這件事還沒有人做過!

終於,○四年,群暉轉型後的第一個產品誕生了。

「現在回頭看,這個產品一點都不完美。」但呂青鴻立刻補充:「可是它太獨特了。」在一片追求高效能的IT市場中,群暉卻推出一個運算能力不強,卻省電又多工的小型伺服器。

在過往只存在於大型企業,售價動輒上百萬元的NAS市場中,群暉推出最低不到五千元的產品,「是我們把這個東西往下拉到中小企業市場和重度使用者。」自此,群暉也從單純的軟體商,成了軟硬體整合、打出自有品牌的伺服器廠商。

當年群暉的規模小、知名度低,要做自有品牌,大型通路業者根本看不上眼,但曾經也有大客戶招手,要群暉做代工,一下單就是上千台,等於當時群暉一整年的出貨量。但翁英暉咬著牙也要拒絕,這種訂單不接就是不接!

「資源有限,我們必須專注在自己的產品。」王俊斌還記得,群暉初創時期,就是這種OEM(設計代工)模式,讓他們每天都花大把時間,在為不同客戶修改問題上,其中還不乏修改LOGO(標誌)的瑣碎小事。

後來,不論訂單規模再誘人,翁英暉和高階主管心一橫,既然決定轉型,就不要再為同樣的問題所擾,只要專注在產品上。

把產品做到最好,是群暉品牌經營的最高信念,因此全公司三百多人,有超過七成是研發人員,而且不同於傳統科技廠的工程師思惟,他們極度重視使用者意見。

早期在群暉內部,經常是由翁英暉帶頭,花一、兩個小時的時間研讀使用者來函。「有一次為瞭解決風扇噪音問題,總經理和硬體總監乾脆直接飛去瑞士,聽取專業玩家的意見。」王俊斌說,從此再也沒有人抱怨這個問題。

「我們讓消費者覺得,他們也是群暉的一分子。」呂青鴻很感謝這群早期使用者,認為就是他們把群暉的品牌知名度一步步推上來,進而在全球打下紮實基礎。

到了一一年,就連原本對群暉不感興趣的歐洲大型通路業者英邁(Ingram Micro)都主動上門;去年群暉在歐洲還擊敗索尼,以高銷售成長表現獲全球大型通路商推舉拿下「成長之星獎」。

「三心二意」哲學

重視回函,營收年年高成長對照十年前翁英暉在尾牙宴上和員工分享了「三心二意」的目標,他說:「服務客戶要用心、做產品要專心、功能要創新;很快公司營業額就可以到一億元,最後大家就可以感受到公司的心意。」如今,群暉員工數從當年的二十多人成長到超過三百人,營業額也從不到一億元,預計今年突破百億元大關。

這些年來,群暉的崛起和創新開始引發市場關注,自然也少不了競爭者的學習與追趕,但群暉表示,「我們知道做這東西的困難度,也知道別人要學的困難度。」王俊斌很有信心,「我們有二百多位研發人員,開發時間超過十年,要進來這塊市場沒那麼簡單。」事實上,就連競爭對手主管私底下都忍不住稱讚,「他們(群暉)真的做得很好。」並坦言過去內部進行產品開發時,總是不免會提到群暉。

當然,王俊斌也不否認,隨著群暉營收基礎墊高,要維持高成長率必定越來越困難,但他仍相當看好未來成長機會,「畢竟還是有很多人不知道NAS。」問王俊斌在群暉成長的過程中,是否有標竿的學習對象?他斷然地搖了搖頭,「群暉從來就沒有偶像,因為學習別人終究會被侷限,我們奉行的就是專注,把自己做好。」也正是這股力量,才能讓群暉營收突破百億元的里程碑之後,繼續往前走。

群暉科技

成立時間:2000年

負責人:翁英暉

資本額:1.87億元

主要業務:NAS(網路儲存伺服器)主要客戶:專業玩家、企業群暉佈局策略,

從玩家回攻大企業

家庭和重度使用者

追求以最快速度配合市場主導者,如Google、三星和蘋果的發展方向。

中小企業

降低成本和技術門檻,並搭建私有雲到公有雲的橋樑,協助混合雲環境的建置,吸引中小企業使用。

大企業

三年前才重返企業市場,還有很大發展空間。

資料整理:何佩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8472

素還真接班人「阿西」 明年單挑阿凡達

2014-10-13  TCW
 
 

 

你知道,已經「二十六歲」的霹靂一哥「素還真」,它的接班人是誰嗎?

答案是,名字「俗擱有力」的「阿西」。這個不再走素還真充滿中華文化意涵的名字,將會是下一個霹靂王朝的靈魂人物。

阿西,是霹靂國際斥資超過二億五千萬元打造,將在二○一五年上檔的電影《奇人密碼:古羅布之謎》的主角。這是台灣首部3D偶動畫電影,雖然延續了布袋戲的古裝場景,但核心人物「阿西」,卻是個頭大、粗眉又四肢壯碩的木製機器人,完全不同於霹靂系列裡,精緻靈巧又俊俏的素還真等偶戲明星。

然而,霹靂國際多媒體董事長黃強華卻明白表示:「阿西是繼素還真之後,霹靂的第二支產品線。」究竟,他葫蘆裡賣的是什麼藥?

老爸的素還真在美國碰壁語言不通加上文化差異,錯失主打的收視觀眾

霹靂國際拍電影不是第一回,二○○○年就曾斥資三億元,將武俠布袋戲《聖石傳說》搬上大銀幕,當時雖創下國片破億的票房紀錄,但過程卻一路跌跌撞撞。

首先,大成本製作的布袋戲武俠電影,主要觀眾仍然鎖定台灣的本土戲迷,市場難以做大;第二,發音獨特的台語對白,難以轉化為音義相符的多國語言,成為布袋戲要跨出國門的一大絆腳石;第三,沒有充分考慮到各國文化的收視差異,錯失原本主打的收視群眾。

曾經負責《聖石傳說》後製的太極影音副總經理楊宗哲回憶,當年到美國介紹霹靂布袋戲,對方一聽到有流血、砍頭的畫面,表示會被列入輔導甚至限制級,不准青少年觀看,但是霹靂布袋戲在台灣的主打收視群,正好就以青少年為大宗。

事實上,一九八八年誕生的素還真,在黃強華兄弟打造的霹靂系列一炮而紅後,已穩坐武俠布袋戲界的一哥寶座,然而,隨著影視內容日益多元,霹靂劇情與內容設定仍不脫素還真元素,讓公司的國際化腳步備受挑戰,如今已二十六歲的素還真,反成為創新包袱。

「我很早就體認到這件事情。」黃強華在顧好傳統戲迷、穩住基本盤後,開始要衝新的領域,他讓台大生化科技系畢業的兒子黃亮勛,操盤霹靂的首部3D偶動畫,就是要讓霹靂的國際化,走出「素還真影子」。

兒子一手打造木偶阿西名字俗擱有力,搭上最紅的3D、機器人話題

《聖石傳說》雖不如黃強華預期的成功,卻是他再次投入電影製作的重要學習。他坦言,過去編寫劇本時,有太多的鋪陳和經典對白,想引發觀眾思考,但看電影還要動腦筋太累人了,透過製作這部片子,他學到電影的做法,就是「故事要簡單,過程要精彩。」

事隔十五年,霹靂國際的第二部電影《奇人密碼》即將上映,這次他們做了許多改變,而真正的關鍵點,就是黃強華自覺要淡出製作核心,全權交由長子黃亮勛負責,光從電影主角的命名,就可嗅出端倪。

一頭長鬈髮搭配有型的小鬍子,黃亮勛說:「阿西這個名字就是我取的,因為我想給他一個很『俗』的概念。」從腳本發想到後製都全程參與的黃亮勛,直率的說出命名由來,沒有典型霹靂人的酷帥感和文學涵養,他認為,俗氣的名字反而更貼近大眾。

在設計上,黃亮勛也盡量避開布袋戲的傳統思維,「布袋戲是手從布偶中間穿進去操作,阿西是木製的,沒辦法將手掌穿進去,反而比較像傀儡戲的做法。」同樣是偶戲,黃亮勛不再鑽研霹靂起家的布袋戲偶,反而思考如何將傳統的傀儡戲與國際的機器人搭建共通形象,無形中就將《奇人密碼》的阿西與《聖石傳說》的素還真做出區隔。

黃家的布袋戲從廟口起家,轉戰過電視、錄影帶、DVD甚至還搬上大銀幕,每次轉型雖然都繳了大筆學費,卻從未敗北。這一次,他們要挑戰的,是狂掃全球二十七億美元的好萊塢大片《阿凡達》,不諱言受該片影響頗深的黃強華說:「為什麼好萊塢可以做到,台灣的布袋戲就不可以?」

兩大對手破例合作統一、全家當股東,要助霹靂走出台灣

這次製作3D挑戰大,黃強華也學會分散風險。拍電影投資過大、回收期又長,不利公司營運。這一次,他成立偶動漫公司做為電影發行商,背後股東除了中信創投外,竟同時出現台灣超商兩大對手:全家便利商店與統一國際開發。

一路支持霹靂國際的中信金控總經理吳一揆表示,「黃強華的市場嗅覺很靈敏,也很敢嘗試,他每一次創新都是風險,但在他身上有成功的條件與特質。」光是黃強華過去不斷的把新的影音、技術帶到木偶戲裡,讓他能夠從台灣上千布袋戲團裡脫穎而出,甚至「素還真也可以講國語、日語,」這都是吳一揆眼中,霹靂能走出台灣的本錢。

電影版圖交棒下一代黃家血液裡叛逆因子,再次丟掉布袋戲包袱

二○一二年,買下全台第一台Sony雙眼攝影眼機器,投入3D電影。除了設備與技術提升外,黃亮勛坦言,一開始就碰到人才斷層問題,必須不斷從外部引進攝影師和燈光師,造成管理和經驗傳承的困難。

而操偶師的拍攝過程,更讓董娘劉麗惠心疼不已,她說:「光是一分多鐘的神女舞蹈,就足足拍了一個月之久,每個鏡頭都NG二十次以上,讓許多資歷長達二十年以上的操偶師信心崩潰。」

歷時三年多的拍攝過程,每一步都是摸著石子過河。經濟部工業局在得知霹靂國際的3D計畫後,曾經引薦好萊塢專業人士協助諮詢,結果發現霹靂碰到的瓶頸,都是好萊塢也在面對的難題。黃強華認為,冒險可以讓人看到自己的缺點,突破缺點後才有機會轉型,顯現出潛藏在黃家血液裡的叛逆因子。

正式將霹靂的電影版圖交棒給下一代,黃強華多次強調不會干涉《奇人密碼》,就是要避免讓素還真的影子滲入其中。 飽讀古書的黃強華,寫了兩千多集劇本,素還真的一言一行幾乎就是他的投射;而接班人「阿西」,從名字、劇情到角色設定,都由懂作詞、作曲,還當過地下樂團吉他手的兒子黃亮勛,扛起霹靂未來的產品競爭力。

黃強華當年就是丟掉台灣傳統布袋戲包袱,才一統台灣布袋戲江湖,他讓兒子用不同於父親的角度承接使命,也許霹靂布袋戲的接班也才有了意義與轉機。

【延伸閱讀】霹靂進軍3D電影 從《聖石》經驗學到4堂課

●第1課 台詞要白話 原本-《聖石傳說》台詞為詩詞對白,跨語言翻譯困難調整-國語發音、白話文為主

●第2課 故事要簡單 原本-霹靂系列故事內容錯綜複雜調整-電影故事要簡單,過程要精彩

●第3課 造型要討喜原本-布袋戲偶在國際市場熟悉度低調整-改以木製機器人,提高海內外接受度

●第4課 角色要親民 原本-霹靂角色名字過於深奧又難記誦調整-命名「阿西」,雖俗卻貼近日常生活

整理:夏嘉翎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550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