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牛文文:創業這事兒,沒高潮,沒前戲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54378.html

核心觀點:

1、 創業這個事兒永遠沒有高潮,沒有前戲,人家誇我兩句,肯定後面想,我操!肯定背後想找我幹嘛,把表揚當批評,舔著臉活著;

2、 未來的媒體分四層,第一層叫內容,第二層叫用戶,第三層叫關係,第四層叫營收;

3、 在中國這個社會裡,不要像冷漠處尋找溫暖,溫暖在你內心,成和敗就是個過程,你摔倒了再接著摔;

4、 我們想做個創新基金,廣告全部免費,發行全部退出渠道,雜誌就不賣了,雜誌本身就是個紀念品,每一本雜誌都是一個世界。

「成和敗就是個過程,你摔倒了再接著摔」

申音的話,我特別同意——解決自己煩惱的最好辦法就是自己搞(創業)。感謝這個時代我們自己可以自己搞(創業),資本家和政府不給我們搞我們自己搞(創業)。

所以,當文人創業的門檻降到了跟開網店一個水平的時候,我們就可以自己搞。那會兒我很不理解美國脫口秀的主持人能變成億萬富翁,絕對不相信,我現在理解了。感謝當下的中國,如果你想搞個事兒完全可以施展你個人魅力、個人人格。在這個消費品過剩的時代,找個切口就可以搞得越來越好、越來越大,我真心覺得這五年以來是文化人和媒體人自己創業的好時代。

我有兩個想法想說:第一個方面是跟創業有關的,第二個事兒是跟業態有關的。可能在座的從08年開始創業,我算最先的。無論多麼順利的人,中間肯定有很多很多你想不到的、讓你死去活來的折騰。

以我為例。創業的人沒有順利可言,走一段便會有坑等你。《創業家》五年來有溫情,但也已經留下了疤痕。有什麼不好的事情發生,我們也要學著接受。比如萬一哪天資本方怎麼樣了,萬一哪天同事怎麼樣了,萬一哪天稅務怎麼樣了……所有的這些來了,你只需備好心態:「算了,給你,我再做。」

我跟王石將了這個,他就哈哈大笑說「這下你就上道了」。

有時候你會懷疑自己,覺得這個世界對自己不公,這種心態對創業者都要不得。我們覺得自己是社會精英,是因為有的時候社會很抬舉我們。創業之前,我在中國企業家幹了十年,我如果自己做點兒事兒大家都給點兒面子吧?其實面子比紙都薄,不可能有面子。心態就是把別人不當人,人家才把你當人。

現在誰是神?現在有人說雷軍是雷神,我看就是給他挖坑呢。所以我覺得,創業這個事兒永遠沒有高潮,沒有前戲。人家誇我兩句,肯定後面想,我操!肯定背後想找我幹嘛,把表揚當批評,舔著臉活著。

五年了,趁著《創業家》還活著,一起還能說說話。哪怕有一天不活著了,心態也要擺正。我覺得自己是個長大的男人,再也不是那個男孩兒,現在什麼事都要自己扛。《創業家》還要一期期活著,創業不能追求潮,等人人都說你好,那就危了。我認為,在中國這個社會裡,不要像冷漠處尋找溫暖,溫暖在你內心,成和敗就是個過程,你摔倒了再接著摔。

「消費過度最後就是文化和品牌」

我們的春天根本沒來,還早著呢。

不管中國社會、政治怎麼樣,我覺得它一定是個消費過度的社會,消費過度最後就是文化和品牌。

因為在美國反托拉斯,所以美國的媒體被切成了三塊:做內容、做播出、做渠道。所以美國不是全世界媒體的經典樣板,他在世界各個國家找一個國家來試怎麼成形成未來的媒體形態。

他找了印尼電視台,因為印尼是沒有反托拉斯法的一個國家。他在嘗試,並投了重金。圍繞印尼電視台上下游各築了兩道堤壩,這是什麼生態呢?播出平台和媒體平台都有麻煩了,電視台、報紙無一例外。

他先切了播出平台,然後在印尼做了兩道,你是媒體平台內容怎麼來呢?要找最好的製作公司,保證有充沛的節目源。節目從哪來呢?藝人,他把印尼玩兒魔術的人都請進來。將這些人分門別類,搞了一個經紀公司。內容鏈這樣就有了,控制三道價值。

現在,大家想各自做了什麼?你是要做個製作平台,還是做個藝人平台,還是做播出平台。因為廣告模式已行不通,怎麼做才能變現呢?

首先,他做支付平台,印尼是個島國,電網發達。那裡的家庭電視是最普及的端口,他用這個端來做支付,變成個電商平台。同時,用戶和內容之間還缺一個社區和關係,他又把微信引到了印尼,所以微信國際化是先從印尼起來的。微信使得一個龐大的交流社區得以形成。最後他說,每個渠道可以賺5億。

我聽了這個故事,覺得中國才剛開始。所有的一切媒體鏈條都會解購和重組,而這絕不會是中央電視台來解購和重組,說不定就是哪位創業者。

這樣的媒體帝國,我認為就是中國未來的商業圖景。哪段你都可以做,過去是三個鏈條:內容、分發和廣告,已經都有巨無霸了,而且巨無霸現在基本都不行了。現在他們裂變五六個角色,而且大部分都是民營化的。也都會從輕變成重的過程、創業的過程,很可怕。我可能講的不清楚,因為每個人關於媒體理解不一樣,我在這裡面亂撞。

「用人格跟用戶交流的人能做成」

我前段時間差點收購了一個網站。談到最後,仔細進去後台裡看了看,跟創始人講了講,後來覺得不值得,或者覺得沒到時候。

要不要從內容開始變現?一位高人認為未來的媒體分四層:第一層叫內容,第二層叫用戶,第三層叫關係,第四層叫營收。以一個經典的網站來看——虎嗅,做內容的方式是你自己的員工做還是人家替你做?區別不是很大。你把內容做好就基本獲得了一個品牌,然後你就賣廣告,如果這麼走就走不通了。

高人說,做內容一切是為了用戶,如果你的內容不能沉澱用戶直接賣廣告,你是賣不長的。有了Google和百度以後所有的內容都是免費的,怎麼跟他們競爭?他成本是零。怎麼把內容變成用戶?你的內容怎麼能吸引用戶?進而讓用戶生產內容,這是最難的一步。

再舉36氪,頭兩年也是翻譯美國的文章放到網站上,然後吸引用戶閱讀。但這完全帶不來任何東西,後來他著急便做了36+。本來30萬個用戶,現在變成3萬個用戶。創始人就跟我講,其實做媒體出身的人要最注意的一點,你從用戶往關係做,先把營銷忘掉,只要用戶關係做通了就好了。

再說說六間房。不要看不起六間房,人家除了一點點成本全是利潤。內容套現還是關係套現?關係套現什麼意思呢?在真實社會裡搞一個虛擬場景——一個大房間,大家來唱歌。如果你唱的好就可以打賞,如果出錢多就能點歌,唱與點的關係就能收好多錢,網站的內容就是歌,歌是誰唱的?用戶唱的。

做好內容、賣好發行、把發行賣給廣告商,現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是同步完成,已經不給你這個時間了。

大家要仔細思考一下,你去生產內容,這個內容有可能變現或者變成價值的時間和方式,如果考慮這個事情就只能別人替我們考慮,總有一天別人會替我們考慮的。那誰也不會給我們買單了,這是我們殘酷的體驗。

我們如果從內容出發做營銷可能有點兒問題,但從內容出發怎麼把用戶沉澱下來?用戶怎麼用移動互聯網做粉絲做關係?再在關係裡怎麼做營銷?這四個步驟哪個都不要省。

敢於放下身段,用人格跟用戶交流的人能做成。羅振宇老忽悠我,老牛你自己上啊!用老羅、王凱那個聲音跟用戶溝通,把自己跟用戶天天放在一起,其實就是明星效應,如果不敢把自己亮出來,還用團隊來打仗我覺得還有點兒問題,你敢於把自己的集團個人化,過去的時代裡我們是迴避。現在,照老羅的說法,你就得把所有東西變成人格化的東西,人格才能互動,只有互動才會有社區,敢於把自己扔出去。

最後說一下我們的打算吧。我們想做個創新基金,廣告全部免費,發行全部退出渠道,雜誌就不賣了,雜誌本身就是個紀念品,每一本雜誌都是一個世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7723

大戰爆發前戲:阿里手遊要先過三個關卡BOSS

來源: http://new.iheima.com/detail/2014/0110/57808.html

歲末年關,騰訊和阿里巴巴絲毫沒有消停,反而上演起大戰的戲碼。阿里巴巴食言,高調宣布將正式進入手遊行業,並把矛頭直接對準騰訊。就像i黑馬前天文章《阿里入股360,騰訊投資京東,互聯網世界大戰全線開戰》中所說,阿里推出遊戲平臺,攔截騰訊最大的現金流是一大看點。但是在這之前,阿里手遊需要過哪三個關卡?在剛剛結束的遊戲產業峰會上,阿里巴巴高調宣布將正式進入手遊行業,並把矛頭直接對準了騰訊。“我們對遊戲市場壟斷、山寨的現狀表示遺憾,對騰訊遊戲一家獨大,對遊戲生態的破壞很不滿。”雖然阿里高調的來了,但據知情人士透露,其目前還在到處挖人搭建具體業務,想成氣候也還需時日。如果把騰訊比作遊戲的終極BOSS,那當前手遊渠道的幾個巨頭就可以看做是阿里首先要面對的關卡BOSS。前些天,藍港CEO王峰在微博上曬出了一張圖,這張圖顯示了藍港新遊《蒼穹之劍》首批接入的16家渠道的收入情況。王峰也對外宣布,《蒼穹之劍》商業化首月流水已經突破3000萬元,成為當前一線大作。不過這張圖在曬出不到一小時後就被博主刪除了,據說是因為所爆數據對某些渠道造成了傷害,迫於合作夥伴壓力刪除了微博。但從當時貼出的16個渠道流水數據圖我們看到,《蒼穹之劍》在App store和幾大聯運渠道的收入表現相當不錯,App store和聯運渠道的收入占比基本持平。聯運渠道中,收入排名前三的平臺分別是360、UC、91。因為91已經被百度收購,而UC也收了PP助手,所以我們經過簡單的加法後可得出結論,收入總和排名前三的大渠道分別為360、UC+PP、百度+91。而這三家勢力的收入已經將其它渠道甩開了不小的距離,形成了三巨頭領跑的局面。這三個巨頭,也正是擺在阿里面前的三個關卡BOSS。關卡BOSS一:百度+91BOSS簡介:2013年渠道整合的第一大事件無疑是百度19億美金收購91無線,91助手在IOS越獄渠道和安卓端都有完整布局且具備一定優勢,可以彌補百度在移動分發和遊戲運營領域的諸多不足。最近,百度還表示明年會開放貼吧的流量給遊戲,而91也有一些針對開發者的新政策,在尋求更多機會。優勢:百度大流量資源支持、91助手是老牌分發聯運渠道,iOS+安卓完整布局劣勢:宿敵360在端一側的死磕導致91增速放緩,甚至之前有91團隊被其掏空的說法。通關秘籍:伺機而動。在其與360死磕之際,阿里可以坐山觀虎鬥,坐收漁翁之利。關卡BOSS二:UC九遊+PP助手BOSS簡介:背靠UC瀏覽器超過4億的用戶量,UC九遊發展迅猛,2013年給開發者的分成據稱是3億元。去年年底,UC正式對外宣布收購PP助手。PP助手是iOS端的強勢應用分發+遊戲聯運渠道,月營收接近4000萬元。UC九遊與PP助手的盤子加在一起年營收就是11個億。優勢:瀏覽器大用戶量/流量導入、UC九遊+PP助手雙端(iOS+Android)覆蓋劣勢:大體量上與其它巨頭還有差距通關秘籍:乾坤大挪移。UC今年接受了阿里的增持,馬雲也已出任UC董事。UC收購PP助手,不知道這是不是都是阿里事先設計好的棋子。現在UC已經在遊戲業務取得了很好的成績,阿里或許會利用他們的經驗和成果直接幫助自己實現遊戲業務的加速,而根本用不著短兵相接。關卡BOSS三:360BOSS簡介:360手機助手這一年可以說是野蠻生長的一年,據官方數據,截止到2013年底,用戶量已經超過3億,累計下載應用數量超過320億。憑借360手機助手龐大的安裝量和用戶基數,成功的將流量導給了遊戲業務。在包括《我叫MT》《王者之劍》《植物大戰僵屍2》等幾款明星遊戲上體現了極強的造星能力。甚至還自己掏錢,為某些重點遊戲購買外部廣告資源進行推廣。優勢:用戶量大,精品遊戲造星能力強劣勢:長尾不足,中小CP獲益較少通關秘籍:扶持中小CP或投資。直接從扶持中小CP入手,俘獲總量更大的長尾來應對。這兩天還有一條爆炸性新聞說是阿里要投資360,不過很快被辟謠了。但根據“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理論,這一切也不是沒有可能的。如果成真,又是一招化敵為友。終極BOSS:騰訊BOSS簡介:一個微信遊戲就可以連續造就“全民打飛機”、“全民跑酷”、“全民飛車”的連番神話讓遊戲圈眾生只能對這只萬能的企鵝繼續報以羨慕嫉妒恨的目光。但那是人家自己的場子不帶外人玩,咱只有看著的份。即便是1:9的機會擺在你面前也還是要看人家臉色,遊戲圈對於這種狀況也基本早就認命了。優勢:微信、手Q的強大流量和關系鏈特權等等,微信遊戲漸入佳境、應用寶整合流量中。劣勢:封閉、1:9分成、互聯網及遊戲圈公敵通關秘籍:群P+來往+必殺。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共同抵制公敵騰訊。大力推廣來往,壓制微信生存空間。準備一些必殺大招,如到阿里下遊戲享受淘寶購物五折優惠等等。 相關公司: 數據來自 創業項目庫 作者:哈登 | 編輯:weiyan | 責編: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8036

票補大戰只是前戲 BAT掐架為的是千億級大蛋糕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14327.html

“9.9元看場電影就跟吃個冰激淩似的,一個字,爽。”資深影迷王芊(化名)聽說阿里影業(01060.HK)旗下的淘寶電影完成了17億元的A輪融資後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看來新一輪“票補大戰”要來了。

淘寶電影正式更名為淘票票

不過,易觀智庫分析師黃國鋒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在線票務市場已經進入2.0時代,盡管電影資本很熱,但預計今年的票務補貼力度不會再像去年那樣瘋狂,過去簡單粗暴的價格戰將會逐漸轉到影視娛樂全產業鏈的布局上,這個過程中資源豐富的BAT將洗牌整個市場。

事實上,擁有微票兒和格瓦拉兩大平臺的北京微影時代科技有限公司(微影時代)20天前剛完成了C+輪融資,市場估值達到2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30億元),剛好略低於淘寶電影137億元的最新估值,接下來掀起在線電影票市場波瀾的很可能是李彥宏承諾“3年內追加投資200億元”的百度糯米。

“無論是誰,資本市場一定是活躍並興奮的,因為在線電影票市場進入到寡頭時代本身就是對中國電影產業結構與格局的一次改變,尤其是對中國電影版權收益市場的撬動,這將是千億級的市場。”新元智庫總經理劉德良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

寡頭時代來臨?

若回到2014年,電影衍生品相關消費市場超千億還只是個想象,原因很簡單,那一年中國電影的非票房收入僅占10%,與世界第一大電影市場美國的70%相比差距很大,但不影響各路資本對中國電影市場的寵愛,尤其是互聯網巨頭。

BAT進入電影行業前後差不了一年。2014年6月24日,阿里巴巴以資產註入的方式完成對阿里影業的占股布局,耗資約62.44億港元;一個月後,百度旗下的愛奇藝成立影業公司;2015年,騰訊影業及企鵝影業成立。

幾家公司的初衷是在電影制作、宣發、投資的過程中,能夠打通線上線下互動及陣地硬廣資源,相較於擁有明星、導演、制作團隊及院線的“傳統”電影傳媒綜合類企業,在具體的電影項目中,互聯網企業很難成為主角。

第一財經記者發現,2015年取得高票房並有所收益的電影項目投資者中,互聯網背景的影業公司多是參投,更多是在電影的宣發階段起到重要作用。

“2005年開始,一批電影制作公司發展起來了,它們是隨著中國電影產業高速發展成長起來的。尤其是2009年,華誼兄弟、光線傳媒等企業上市,傳統的影業公司還是具有一定市場話語權的,尤其是在制作、發行環節。”一家綜合性傳媒公司董事局主席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但在中國電影市場走向世界第一的過程中,“闖入者”肯定不會甘心只當配角,而其移動互聯網的背景讓電影產業的票務銷售環節成為它們最好的切入點,“誰擁有了消費者,誰就有話語權。”

2014年5月,原本在騰訊做電商業務的林寧辭職後,創業成立了微影時代,該公司獨立運作的微票兒擁有三大購票入口,包括微信錢包“電影票”、QQ錢包“電影演出票”和微票兒App;同年年底,淘寶電影上線;不久後,糯米網更名為百度糯米,匯集美食、電影、休閑娛樂等相關產品。如此,BAT三大互聯網巨頭開始在在線票務市場展開“廝殺”。

“價格戰”使線下銷售幾十元的電影票一上線就只需要9.9元了。於是,在2014年的電影總票房里,在線電影票房貢獻了45.8%,這個數字2015年變成了70%。

“這樣的神速除了BAT各自的優勢外,與砸錢不無關系,我所知道的是線上購票平臺實際上是一次性‘超級團購’,團購本身就有折扣了,如果是規模更大的團購,還會折上折,比如平臺25元一張票拿下電影票,但會拿出百萬張做文章,吸引流量與關註,如果以9.9元銷售,平臺前期往里第張貼十幾元。當然如果票房瘋漲,後期賺錢也是有可能的。”上述董事局主席表示。

艾媒報告顯示,2016年第一季度各類在線電影票渠道中,合並後的美團貓眼和大眾點評占比為22.2%,百度糯米占比為20.1%,合並後的微票兒和格瓦拉占比為13.9%,淘寶電影占比為10.6%,四大平臺外的在線電影票平臺市場份額僅為2.9%。此外,排名前四的平臺占據了在線電影票95.8%的市場份額。顯然,在線電影票已經成為BAT的版圖。

“事實上,在線電影市場本身就是帶有互聯網巨頭的基因出生的,最終它們形成寡頭之戰也是必然。”中央財經大學文化經濟研究院院長魏鵬舉表示。

電影公司將給BAT打工?

賣一張電影票虧十幾元?BAT可不傻。

“價格戰”的實質是整合資源,借助在線電影票這一入口,滲透到內容制作的上遊。比如,騰訊參股的微影時代完成三輪融資後布局泛娛樂時代,阿里影業去年底收購淘寶電影打造娛樂全產業鏈,百度糯米則從賣票滲透到了IP孵化、內容制作、影片宣發等諸多環節。

另一方面是拓展下遊市場,不僅能投資院線,還可以利用社交平臺等功能,在衍生品的開發上大做文章。比如,《夏洛特煩惱》上映時,微票兒做了一次嘗試,開發了文具套盒,200元一套,預售時就賣出了上千套。

雖然只是試水,但互聯網電影渠道的確給衍生品等非票房收入的版權收益帶來希望,如果按美國電影市場3:7的比例計算,互聯網電影渠道所撬動的非票房收入至少在千億元以上。業內由此引發了兩大觀點,一是如此發展趨勢下,互聯網影業公司的話語權將加大,傳統的電影公司真的要給BAT打工了。

事實上,互聯網公司與傳統電影制作公司的相互滲透正不斷上演。在淘寶電影的A輪融資股東名單上,除了無處不在的私募基金,還包括和和影業、博納影業、華策影視、聯瑞影業、南派泛娛等5家影視公司,這在此前的類似融資中並不多見;而微影時代的三輪融資中,除了華人控股、樂逗遊戲、光大金控、遠洋資本等多家機構參投外,還有騰訊與萬達;隨著百度入股星美院線,百度糯米與其同樣有合作;此外,知名影視傳媒公司光線傳媒的二股東是阿里巴巴,華誼兄弟的第二大股東則為騰訊公司,阿里創投為其第四大股東。

“不可否認,在線電影票的占比還在穩步增長,但要說制作公司給它們打工還為時過早,畢竟還是內容為王。”上述董事會主席表示。

“電影市場是個頭部市場,十部電影里面,只有一部是賺錢的,兩部是持平的,其他的都是賠本的,這就需要對電影有很深的了解,微影時代旗下的微影資本,就是通過大數據分析,評估電影項目的風險,提高投資的準確度。”微影時代高級總裁楊丹告訴第一財經記者。

票房5億元以上的電影越來越多(來源:藝恩)

楊丹表示:“雖然在線票務的份額上漲非常快,但對於大盤來說,還有很大的潛力有待挖掘。目前的格局來看,最首要的任務還是各個平臺充分挖掘在線票務的便捷體驗,以及移動社交強大的傳播能力,共同來提升電影市場的增量。通過移動平臺挖掘好內容,傳播好內容,推動好的電影與消費者之間的連接。這是我們希望能發揮的價值。”

阿里影業首席執行官張強表示,淘寶電影是阿里影業互聯網宣發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連接消費者與電影產業的關鍵環節,“A輪融資的順利完成證明淘寶電影的業務戰略、市場前景和團隊運營能力得到了行業認可,未來淘寶電影將在更加充沛的資源、資金支持下,持續地為市場、合作夥伴和阿里影業的投資者創造更多的價值”。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7063

互聯網是前戲,人工智能才是高潮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324/162120.shtml

互聯網是前戲,人工智能才是高潮
劉興亮 劉興亮

互聯網是前戲,人工智能才是高潮

如果互聯網是前菜的話,人工智能將是主菜,人工智能將會影響各個行業。

本文由劉興亮(微信ID:liu_xingliang)授權i黑馬發布,作者劉興亮。

1

前日的一個活動上,李彥宏如是說:“如果互聯網是前菜的話,人工智能將是主菜,人工智能將會影響各個行業。”

這個說法很有意思,很直觀說明了互聯網和人工智能的關系。

換成我的話,我會這樣說:如果互聯網是前戲的話,人工智能才是高潮。

可能我的格局比李彥宏低一些,但我的說法更準備一些。

“前菜”是可吃可不吃的,但“前戲”卻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你我這樣講情趣之人。

2

大約在2009年的時候,我提出過一個IT行業的“十年理論”,具體如下圖:

微信圖片_20170324153617

那時候,連第四個十年都沒來,更別說第五個十年。但我準確的給出了第五個十年的關鍵詞:人工智能。

同時,我還認為,不管是軟件時代和硬件時代,還是PC互聯網時代和移動互聯網時代,它們的發展,都是給人工智能做鋪墊的。

換句話說,人工智能才是IT時代的集大成者。

所以,也可以說,軟件、硬件、互聯網、移動互聯網,這些都是前戲。高潮只有一個,那就是——人工智能。

3

就在高潮來臨前,百度卻損失了前戲里最性感的那一位主角:吳恩達。

百度首席科學家吳恩達昨天突然對外宣布了離職消息,之前沒有任何征兆。

微信圖片_20170324153621

為了迎接人工智能這個高潮,吳恩達在百度的戲份很足,戲份甚至超過了李彥宏。

前戲里,吳恩達是當之無愧的男一號,他和他領導的百度研究院,一直在臺前扮演著百度人工智能代言人的角色。

這種代言人的角色,不限於國內,是國際性的。

有媒體統計,吳恩達在百度的最後三個月里,至少被十三篇美國主流媒體的報道提及,平均下來大概是每周一篇。

未來一段時間,百度在美國可能沒有知名度這麽高的代言人了。

4

百度送走了一位代言人,騰訊迎來了自己的代言人。

時間點很微妙,竟然緊挨著。不知道是巧合還是蓄意。

今天,騰訊宣布,任命人工智能領域頂尖科學家張潼博士擔任騰訊AI Lab(騰訊人工智能實驗室)主任。

微信圖片_20170324153626

看看張潼的簡介:中央組織部“千人計劃”特聘專家,擁有美國康奈爾大學數學系和計算機系學士,以及斯坦福大學計算機系碩士和博士學位。加入騰訊前,張潼博士曾經擔任美國新澤西州立大學教授、IBM研究院研究員、雅虎研究院主任研究員,百度研究院副院長和大數據實驗室負責人,期間參與和領導開發過多項機器學習算法和應用系統。

亮點自找。

4

關於吳恩達的去向,目前有兩種猜測。

第一種很八卦,是去他老婆的公司,矽谷的人工智能創業公司drive.ai,他的老婆Carol Reiley(卡羅爾·萊利)是drive.ai的聯合創始人兼總裁。

微信圖片_20170324153632

第二種猜測是和孫正義合作。眾多周知,軟銀有個規模1000億美元的AI基金,這個基金獲得了沙特主權基金、富士康、蘋果、高通等的支持。

孫正義可是人工智能這個高潮的狂熱鼓吹者。

三周前,巴塞羅那,我有幸參加了2017世界移動大會。

會上,軟銀CEO孫正義表示:在未來30年內,人工智能將從科技的神壇進入普通大眾的生活,未來是機器人與人類共舞的時代,甚至機器人將比人類數量更多,智商更高。 

微信圖片_20170324153636

孫正義表示,未來會出現各種形態的機器人,有的是兩條腿,有的是千足,有的圓,有的方。他們本領卓越,能飛、能遊泳、能跑、能跳。

由於創造機器人的速度遠快於人類繁衍速度,未來機器人的數量很有可能超過人類而成為地球上的第一大種族,而人類反而淪為亞種群。

他將人類IQ與未來AI的IQ對比,他認為普通人的IQ水平約100,牛人如愛因斯坦則超過160,但未來AI計算機的IQ值則可能是1萬,相當於上百個愛因斯坦!

他還舉例說,“到2317年,可能出現一款智能鞋子,里面安裝的芯片會比人腦更聰明。我們可能連鞋子都比不過。”

以後某一天的場景可能是這樣。過路口的是時候,鞋子會沖你喊:“笨蛋,別看手機了,我們要過馬路了”。

當然,孫正義不是唯一的未來預言家。Google工程總監雷-庫茲韋爾曾說,到2030年人類將和機器融合,他認為人腦中將植入芯片,讓人類“像神一樣”。

去年軟銀斥資320億美元收購英國芯片制造商ARM。99%的智能手機和未來80%的物聯網設備中,都將植入ARM的芯片。

4

互聯網這個前戲,有的人欲仙欲死,有的人驚慌失措,有的人患得患失。

不管如何,人工智能這個高潮就要來了。

那麽,問題來了,這是誰的高潮,是你的嗎?

人工智能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2617

鄭家華:量寬前戲拖延時間

1 : GS(14)@2012-09-02 00:05:30

http://news.on.cc/cnt/finance/20 ... 0827_00842_001.html
【on.cc 東方互動 專訊】 東方產經「搜財奴」專欄作者鄭家華:上週大市五個交易日下來,約較前週五收市跌200多點,個人角度看來,仍算是橫行。大市成交仍是乏善足陳,新股假若沒有融資顧問們在「圍飛作歹」,基本上無法完成融資活動。難怪,雖然傳過有幾家國內券商洽談,曾經吒叱於香港中小型新股市場的美資派傑證券(Piper Jaffray),最終亦於上週結束在港業務。
日前,在自己亦有執筆的財經週刊,看到最新一期有一篇的文章,食字式把現階段對QE3的憧憬,戲稱為「量化前戲」(Quantitative Expectation),覺得食字食得恰到好處。是否原創,筆者沒有深究。但現階段大市在沒有具體利好消息下,仍然沒有大幅度回落,主要原因是預期(Expect)有量寬,而非量寬正在進行中(Easing)。當然,我把「Quantitative Expectation」譯為「量寬前戲」,而不直譯為「量寬預期」,亦是玩食字。
不過,我認為自己「食」得有道理!因為,沒有在位的國際財金官員「調情式」配合,這輪對第三次「量化寬鬆」的熱切預期,情緒是沒有可能維持那麼久,而仍未減退的。正所謂,有郎情(投資者的期望),再加上妾意(包括伯南克在內的一眾大國央行行長的眉來眼去),前戲才會玩得如此如痴如醉。不過,若然只有「量寬前戲」,而不見「QE3」埋位,投資者一腔激情就會無從渲洩,最終就會因愛成恨,憤而沽之,大家要小心!
申銀萬國聯席董事 鄭家華(作者為註冊持牌人士)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135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