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算術題:聚美優品30個億美刀的估值是怎麽來的

來源: http://new.iheima.com/detail/2014/0213/58610.html

一片質疑的聲音!尤其是聚美高達30億美金的估值,要知道,這個估值已經超過了很多目前在美上市的中國公司。當然,這些聲音中不乏來自競爭對手。對於聚美傳說中的30億美金估值,要理性分析下,聚美到底值不值這個錢呢?i黑馬認為只要看看它的競爭對手,就大概可以分析出來了。聚美優品曾獲得徐小平100萬元種子、華興資本旗下的險峰華興天使基金的天使投資,2011年3月獲得了紅杉資本千萬美元級別的A輪融資。紅杉資本操作了中國電商第一支美股,麥考林,其在美國資本市場運作的能力不可小覷。有人擡聚美的資本轎子,這是利好因素,但新娘子漂不漂亮呢?2013年3月份,聚美優品CEO陳歐在接受采訪時透露,聚美優品已實現盈利。其中,2012年銷售額25億元,陳歐稱,預計2013年銷售額60億-100億元,預計2013年產生1億美元的利潤。那麽。問題就來了,聚美優品的估值該怎麽算呢?因為目前,國內並沒有在美國上市的化妝品電商可以供參考。但是,在美國上市唯品會這個“柱子”一定程度上可以當坐標比較。為什麽那麽說?從業務結構來比較,兩則有相似之處。唯品會早已從單一售賣尾貨服妝鞋發展成以化妝品、服裝、家居為主的更為多元化的電商平臺。同樣,聚美由原來的以化妝品為主的團購網站已經轉型為和唯品會相似的,包括化妝品、服飾、母嬰家居等多元化的電商平臺。目前,無法得到的信息是,聚美和唯品會在品類銷售比重上的差別,因為品類不同,影響利潤。但兩個結構相似的平臺可以對比。回過頭來算下唯品會。2013年Q1 唯品會凈營收3.107億美元 凈利潤580萬美元。Q2凈營收 3.513億美元;凈利潤900萬美元、Q3財報:凈營收為3.837億美元,凈利潤1200萬美元。唯品會公司預計2013年第四季度的總凈收入為5.8億美元至5.9億美元。能看出來什麽?唯品會Q1利潤率約1.8%,Q2利潤率約2.5%,Q3利潤率約3%。按照唯品會官方的說法,唯品會的利潤率在未來還將持續得到提升。唯品會還沒有公布2013年全年的業績,給讀者朋友推算一下,假設唯品會2013年Q4利潤率和Q3一個水平,3%,那麽Q4唯品會的凈利潤大概是1700萬美元。唯品會全年的兩個重要的數據就出來了:營收約16億美元,約合人民幣97億人民幣,凈利1.2億美元。那麽唯品會現在市值多少呢?總股本5610萬,每股106.15美元,市值59億美元!唯品會的市盈率=股票的價格/每股收益=106/1.2/0.56=157唯品會獲得了157倍的市盈率來比較下吧。唯品會全年營收大概97億人民幣,凈利1.2億美金,市值59億美金。聚美全年營收60-100億,凈利1億美金。這樣算來,聚美30億美金估值還是有依據可言。華爾街報道說,聚美將在2014年晚些時候上市,有媒體推測,聚美將在今年第一第二季度“瘋狂”沖高銷售額,以沖擊更高的市值。來源:獵雲網 作者:季鵬 相關公司: 數據來自 創業項目庫 作者:季鵬 | 編輯:weiyan | 責編: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1004

菊花與刀的仿徨:日本互聯網漸被世界移出“群聊”?

來源: http://www.iheima.com/space/2016/0223/154372.shtml

導讀 : 日本創新真的不行嗎?

互聯網自誕生於美國以來,迅猛繁衍到全球,期間時而隱晦,時而煊赫,歷經數次泡沫與繁華。互聯網這一路走來,綿延幾十載,各國對待這個舶來品自然是接收程度不一,步子太大,扯著蛋的有,比如中國當下互聯網O2O浪潮,喧囂褪盡後的浮屍餓殍,不就是走的太快,靈魂都有點跟不上的真實寫照嗎?

當然有走的快的,映襯之下自然就有走的慢的。比鄰而居的日本,自古以來跟中國就是一衣帶水,可如火如荼的互聯網O2O浪潮到了日本國卻偃旗息鼓,最起碼在氣勢上蔫了不少。 其實日本互聯網起步很早,在繁榮程度上一度僅次於美國,NTT DoCoMo的i-Mode更是引領了移動互聯網領域的創新,而當下卻顯得暮氣橫生。將菊花與刀兩種截然不同文化完美融為一體的日本,於旁人看來,如今卻也陷入了仿徨。日本互聯網在這波新的浪潮下似乎漸被移除群聊的背後又歸結為何種原因?日本的這種慢,對跑的太快的我們還有借鑒意義嗎?

昔日輝煌完善的線下體系,如今卻成了O2O的掣肘

人們對自己的優點總是信心十足,而這份過度自信經常又是淩駕於時代趨勢之上的。要知道再鋒利、再長的刀也砍不到自己的刀把!日本當下互聯網的發展就失足於此。

O2O本質上是對產業的一種結構性調整,線下用戶體驗不佳的服務引得資本的介入,從而化腐朽為神奇,鯰魚效應使得行業更好的發展。用戶用餐在線下得不到及時的服務保證,各類餐飲平臺便應運而生,提供更優質、更便利的服務,最後通過交叉價格補貼制度將用餐這種大眾行為通過線上訂購,聚合於新的平臺之上,從而產生新的聚合效應。打車等市場亦如是。

而日本由於上世紀70年代就已崛起,產業經過了數次的完整升級,因此線下經濟早已盤根錯節,在互聯網尚未構成顛覆力量之時就已經建立起自己的護城河,因此顛覆起來相對較難。還以餐飲為例,在日本除了肯德基麥當勞多米諾披薩這些本來就有外賣系統的店鋪有自己的網站和應用以外,還沒有出現公司能夠成功的整合小商鋪來提供外賣服務。想做的公司不少,但是他們多少都會碰到用戶對服務質量要求過高的困難。

日本人正是被這種線下優質的體驗與服務慣壞了,反而讓電子商務的體驗與服無法超越線下實體店的。因此,正是因為日本發達的連鎖實體商業反而掣肘了線上互聯網發展的生存空間與創業空間,電子商務領域折射出來的,也是日本線下實體業與互聯網博弈的一個側面,即過於發達的線下服務體系反而讓互聯網創業的空間被壓縮。

線下服務完善,沒有那麽多的痛點可供顛覆,反而成了線下連接線下的掣肘。020的大規模出現反而使得行業面臨服務質量的下跌。刀臨菊花,刀已不是刀,花亦不是花。

日本經濟下行嚴重,多行業陷入泥潭

考察一個行業的發展,單論及某一行業避而不談該國整體大盤,不免陷入盲人摸象的誤區。日本本國經濟多年處於下行的境況,日本政府在2月15日上午發表2015年GDP速報值顯示,與2014年度相比,2015年實際GDP的增長率為0.4%,第三、第四度季經濟再報負增長,其中個人消費減0.8%,出口減0.9%,企業設備投資增1.4%等,綜合成“負增長”。負增長原因是國內個人消費不振、出口向中國等新興國家和向美國都處於低迷形勢。

日本經濟基本面尚未發生根本性變化,老齡少子化、生產供過於求、經濟靠外需刺激等結構問題沒有解決。為此,日本央行史無前例地提出了負利率政策,將存款利率下調至負0.1%,以刺激經濟增長。日本央行行長黑田東彥表示:“負利率將有助於達到2%的物價水平目標。”估計是黔驢技窮的一招。日本民主黨政策調查會長細野豪誌16日就央行開始實施負利率表示擔憂稱,“擔心這樣使地方經濟愈發低迷”。有分析人士稱,日本人活得越來越困頓——把錢放銀行要交費,購買東西要交消費稅,“買也不是,不買也不是”。

有專家分析,自1995年以來,日本的工資一直處於慢性下降狀態,美歐則一直處於上升狀態。英國《經濟學家》文章不無嘲笑地說,日本的中產階級已不再是“現代版的武士”,他們徹底淪為了“草根階層”。

日本整體經濟的下行壓力勢必會波及互聯網行業的整體發展,互聯網前期屬於燒錢探索模式的時期,處於孵化階段正需要政府及各界人士的呵護、扶持,政府的羸弱勢必造成撫養者這一角色的錯位,從而從源頭上遏制了新事物的全面開花。而這一點在中國卻得到了大力度的扶持,從中央到地方,到處彌漫著“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氛圍,在中國這個熱鬧鄰居的對比之下,日本互聯網必然顯得黯淡無光。

創業低迷:巨頭羸弱下的聯動效應

在中國縱然有BAT巨頭盤橫錯節滲透於各行業,但是自從巨頭從吞並到連接一切,各垂直領域依然有機會挖掘新的利基市場,而且形成多梯隊排列,並枕戈待旦時刻準備逆襲,這種充分競爭的市場為互聯網積蓄足夠的人才、公司儲備,各家爭相插隊,絲毫不會擔心斷層問題。

如果說存在著騰訊、百度、阿里巴巴等多家巨頭和眾多創業公司的中國互聯網如同是齊、楚、晉等列強爭霸、中小諸侯群雄並起的春秋時代,而日本互聯網則更像是秦國一家獨大的戰國後期。可巨頭那,近年有呈孱弱之態,後方的中小創業型公司又不能很好地替補。

軟銀在日本呈一家獨大局面,電商領域的樂天等平臺並不能與之抗衡,更有甚者索尼等科技巨頭頻顯疲態。2015年1-3月份,索尼的手機通信業務、遊戲網絡服務業務、影像產品及解決方案業務、家庭娛樂和音響業務和設備業務,五大業務全部錄得營業虧損,造成索尼2015開年第一季營業虧損達977.73億日元(約合50億元人民幣),是連續2年巨虧。2013年1月,出售紐約總部大樓;2014年2月,出售筆記本電腦業務VAIO,出售東京品川區禦殿山部分地產包括舊總部大廈;2014年7月,分拆電視機業務。

有消息稱,在截止2016年3月31日的2015/16全財年,夏普不僅無法實現公司早前預測的100億日元營業利潤,還可能連續2年營業虧損,達數百億日元規模,而核心主營液晶業務的低迷,使得夏普2015全財年的凈虧損可能超過1000億日元。

國內經濟下行,科技公司頻頻虧損,創業維艱的思潮泛濫,加上日本國民中終身雇傭制盛行,職業忠誠度高,本身就缺乏創業氛圍,巨頭羸弱的聯動效應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創業、創新思潮!

O2O後時代,日本依然應成我們學習的榜樣

前文中,誌剛通過大篇幅給大家論證了日本互聯網的疲態,但是在最後我還是想落腳到向日本學習,尤其在如今的O2O後時代背景下。正如開篇所述的那樣,我們這輪創業大潮來的太快,步子大扯著蛋了。

O2O後時代,慢下來,走精細化道路才是最終勝出的王牌,而在這點上,日本的工匠精神,有傳承,有源流,有情懷,一絲不茍苦心孤詣,有“道”,有“器”,有“術”,每個產品都可能是臻至藝術品的精品,截至2015年,全球壽命超過200年的企業,日本有3146家,為全球最多,德國有837家,荷蘭有222家,法國有196家。這波O2O的倒閉浪潮下,對比日本不得不給我們提供了新的借鑒,沒落後的凡客,其CEO陳年更是經常為一件襯衣多次奔赴日本向老匠人學習。

一時間,各種披著O2O概念外衣的企業紛紛崛起,這是個商品過剩的互聯網時代,但服務永遠短缺。就商家而言,想借助O2O彎道超車,在移動互聯網大時代取勝,好服務是必需品。O2O的核心價值,就是讓消費者能夠以較低的成本(資金、時間、溝通等成本)獲得超值的服務。因此,撇開企業賴以生存的產品不說,服務才是O2O制勝之“道”。而對電商來說,線下的服務能力才是體現優勢的最佳渠道。

因此,在競爭越來越激烈的當下,商家既拼產品,更拼體驗和服務。電商通過線上與用戶連接,但體驗和服務落地只有一條路——回到線下!當前如火如荼的O2O,其本質是服務,更切確地說,是線下服務。互聯網營銷和互聯網技術不過是服務體現和實現的載體。線下服務能力會成為O2O時代,企業核心的競爭力,而這種工匠精神的服務較之中國,日本是更加完善的。

寫在最後

過去二十多年特別是最近十多年中,中國經濟建設突飛猛進,日本卻陷於停滯甚至負增長泥潭。面對中國蒸蒸日上,日本似乎有走下坡路的趨勢,某些人的頭腦中逐漸形成一個“幻覺”:中國即將超越日本。菊花與刀作為性格基因的日本陷入互聯網的迷茫之中,大有漸被世界經濟移除群聊之勢,但對待鄰邦我們不能看熱鬧不嫌事大的立場,對待這個鄰邦,我們應當多反思其新形勢下的弊病,用以自勉,但不能陷入坐井觀天的自大之中,要知道日本身上依然有我們學習的東西。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6372

菊花與刀的仿徨:日本互聯網漸被世界移出“群聊”?

來源: http://www.iheima.com/space/2016/0223/154372.shtml

導讀 : 日本創新真的不行嗎?

互聯網自誕生於美國以來,迅猛繁衍到全球,期間時而隱晦,時而煊赫,歷經數次泡沫與繁華。互聯網這一路走來,綿延幾十載,各國對待這個舶來品自然是接收程度不一,步子太大,扯著蛋的有,比如中國當下互聯網O2O浪潮,喧囂褪盡後的浮屍餓殍,不就是走的太快,靈魂都有點跟不上的真實寫照嗎?

當然有走的快的,映襯之下自然就有走的慢的。比鄰而居的日本,自古以來跟中國就是一衣帶水,可如火如荼的互聯網O2O浪潮到了日本國卻偃旗息鼓,最起碼在氣勢上蔫了不少。 其實日本互聯網起步很早,在繁榮程度上一度僅次於美國,NTT DoCoMo的i-Mode更是引領了移動互聯網領域的創新,而當下卻顯得暮氣橫生。將菊花與刀兩種截然不同文化完美融為一體的日本,於旁人看來,如今卻也陷入了仿徨。日本互聯網在這波新的浪潮下似乎漸被移除群聊的背後又歸結為何種原因?日本的這種慢,對跑的太快的我們還有借鑒意義嗎?

昔日輝煌完善的線下體系,如今卻成了O2O的掣肘

人們對自己的優點總是信心十足,而這份過度自信經常又是淩駕於時代趨勢之上的。要知道再鋒利、再長的刀也砍不到自己的刀把!日本當下互聯網的發展就失足於此。

O2O本質上是對產業的一種結構性調整,線下用戶體驗不佳的服務引得資本的介入,從而化腐朽為神奇,鯰魚效應使得行業更好的發展。用戶用餐在線下得不到及時的服務保證,各類餐飲平臺便應運而生,提供更優質、更便利的服務,最後通過交叉價格補貼制度將用餐這種大眾行為通過線上訂購,聚合於新的平臺之上,從而產生新的聚合效應。打車等市場亦如是。

而日本由於上世紀70年代就已崛起,產業經過了數次的完整升級,因此線下經濟早已盤根錯節,在互聯網尚未構成顛覆力量之時就已經建立起自己的護城河,因此顛覆起來相對較難。還以餐飲為例,在日本除了肯德基麥當勞多米諾披薩這些本來就有外賣系統的店鋪有自己的網站和應用以外,還沒有出現公司能夠成功的整合小商鋪來提供外賣服務。想做的公司不少,但是他們多少都會碰到用戶對服務質量要求過高的困難。

日本人正是被這種線下優質的體驗與服務慣壞了,反而讓電子商務的體驗與服無法超越線下實體店的。因此,正是因為日本發達的連鎖實體商業反而掣肘了線上互聯網發展的生存空間與創業空間,電子商務領域折射出來的,也是日本線下實體業與互聯網博弈的一個側面,即過於發達的線下服務體系反而讓互聯網創業的空間被壓縮。

線下服務完善,沒有那麽多的痛點可供顛覆,反而成了線下連接線下的掣肘。020的大規模出現反而使得行業面臨服務質量的下跌。刀臨菊花,刀已不是刀,花亦不是花。

日本經濟下行嚴重,多行業陷入泥潭

考察一個行業的發展,單論及某一行業避而不談該國整體大盤,不免陷入盲人摸象的誤區。日本本國經濟多年處於下行的境況,日本政府在2月15日上午發表2015年GDP速報值顯示,與2014年度相比,2015年實際GDP的增長率為0.4%,第三、第四度季經濟再報負增長,其中個人消費減0.8%,出口減0.9%,企業設備投資增1.4%等,綜合成“負增長”。負增長原因是國內個人消費不振、出口向中國等新興國家和向美國都處於低迷形勢。

日本經濟基本面尚未發生根本性變化,老齡少子化、生產供過於求、經濟靠外需刺激等結構問題沒有解決。為此,日本央行史無前例地提出了負利率政策,將存款利率下調至負0.1%,以刺激經濟增長。日本央行行長黑田東彥表示:“負利率將有助於達到2%的物價水平目標。”估計是黔驢技窮的一招。日本民主黨政策調查會長細野豪誌16日就央行開始實施負利率表示擔憂稱,“擔心這樣使地方經濟愈發低迷”。有分析人士稱,日本人活得越來越困頓——把錢放銀行要交費,購買東西要交消費稅,“買也不是,不買也不是”。

有專家分析,自1995年以來,日本的工資一直處於慢性下降狀態,美歐則一直處於上升狀態。英國《經濟學家》文章不無嘲笑地說,日本的中產階級已不再是“現代版的武士”,他們徹底淪為了“草根階層”。

日本整體經濟的下行壓力勢必會波及互聯網行業的整體發展,互聯網前期屬於燒錢探索模式的時期,處於孵化階段正需要政府及各界人士的呵護、扶持,政府的羸弱勢必造成撫養者這一角色的錯位,從而從源頭上遏制了新事物的全面開花。而這一點在中國卻得到了大力度的扶持,從中央到地方,到處彌漫著“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氛圍,在中國這個熱鬧鄰居的對比之下,日本互聯網必然顯得黯淡無光。

創業低迷:巨頭羸弱下的聯動效應

在中國縱然有BAT巨頭盤橫錯節滲透於各行業,但是自從巨頭從吞並到連接一切,各垂直領域依然有機會挖掘新的利基市場,而且形成多梯隊排列,並枕戈待旦時刻準備逆襲,這種充分競爭的市場為互聯網積蓄足夠的人才、公司儲備,各家爭相插隊,絲毫不會擔心斷層問題。

如果說存在著騰訊、百度、阿里巴巴等多家巨頭和眾多創業公司的中國互聯網如同是齊、楚、晉等列強爭霸、中小諸侯群雄並起的春秋時代,而日本互聯網則更像是秦國一家獨大的戰國後期。可巨頭那,近年有呈孱弱之態,後方的中小創業型公司又不能很好地替補。

軟銀在日本呈一家獨大局面,電商領域的樂天等平臺並不能與之抗衡,更有甚者索尼等科技巨頭頻顯疲態。2015年1-3月份,索尼的手機通信業務、遊戲網絡服務業務、影像產品及解決方案業務、家庭娛樂和音響業務和設備業務,五大業務全部錄得營業虧損,造成索尼2015開年第一季營業虧損達977.73億日元(約合50億元人民幣),是連續2年巨虧。2013年1月,出售紐約總部大樓;2014年2月,出售筆記本電腦業務VAIO,出售東京品川區禦殿山部分地產包括舊總部大廈;2014年7月,分拆電視機業務。

有消息稱,在截止2016年3月31日的2015/16全財年,夏普不僅無法實現公司早前預測的100億日元營業利潤,還可能連續2年營業虧損,達數百億日元規模,而核心主營液晶業務的低迷,使得夏普2015全財年的凈虧損可能超過1000億日元。

國內經濟下行,科技公司頻頻虧損,創業維艱的思潮泛濫,加上日本國民中終身雇傭制盛行,職業忠誠度高,本身就缺乏創業氛圍,巨頭羸弱的聯動效應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創業、創新思潮!

O2O後時代,日本依然應成我們學習的榜樣

前文中,誌剛通過大篇幅給大家論證了日本互聯網的疲態,但是在最後我還是想落腳到向日本學習,尤其在如今的O2O後時代背景下。正如開篇所述的那樣,我們這輪創業大潮來的太快,步子大扯著蛋了。

O2O後時代,慢下來,走精細化道路才是最終勝出的王牌,而在這點上,日本的工匠精神,有傳承,有源流,有情懷,一絲不茍苦心孤詣,有“道”,有“器”,有“術”,每個產品都可能是臻至藝術品的精品,截至2015年,全球壽命超過200年的企業,日本有3146家,為全球最多,德國有837家,荷蘭有222家,法國有196家。這波O2O的倒閉浪潮下,對比日本不得不給我們提供了新的借鑒,沒落後的凡客,其CEO陳年更是經常為一件襯衣多次奔赴日本向老匠人學習。

一時間,各種披著O2O概念外衣的企業紛紛崛起,這是個商品過剩的互聯網時代,但服務永遠短缺。就商家而言,想借助O2O彎道超車,在移動互聯網大時代取勝,好服務是必需品。O2O的核心價值,就是讓消費者能夠以較低的成本(資金、時間、溝通等成本)獲得超值的服務。因此,撇開企業賴以生存的產品不說,服務才是O2O制勝之“道”。而對電商來說,線下的服務能力才是體現優勢的最佳渠道。

因此,在競爭越來越激烈的當下,商家既拼產品,更拼體驗和服務。電商通過線上與用戶連接,但體驗和服務落地只有一條路——回到線下!當前如火如荼的O2O,其本質是服務,更切確地說,是線下服務。互聯網營銷和互聯網技術不過是服務體現和實現的載體。線下服務能力會成為O2O時代,企業核心的競爭力,而這種工匠精神的服務較之中國,日本是更加完善的。

寫在最後

過去二十多年特別是最近十多年中,中國經濟建設突飛猛進,日本卻陷於停滯甚至負增長泥潭。面對中國蒸蒸日上,日本似乎有走下坡路的趨勢,某些人的頭腦中逐漸形成一個“幻覺”:中國即將超越日本。菊花與刀作為性格基因的日本陷入互聯網的迷茫之中,大有漸被世界經濟移除群聊之勢,但對待鄰邦我們不能看熱鬧不嫌事大的立場,對待這個鄰邦,我們應當多反思其新形勢下的弊病,用以自勉,但不能陷入坐井觀天的自大之中,要知道日本身上依然有我們學習的東西。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6644

一把繡春刀的厲與利:4億保底之外,還想賭上武俠片的未來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720/164230.shtml

一把繡春刀的厲與利:4億保底之外,還想賭上武俠片的未來
娛樂資本論 娛樂資本論

一把繡春刀的厲與利:4億保底之外,還想賭上武俠片的未來

一把淩厲肅殺的繡春刀,能否靠穩健口碑刺破暑期檔大盤的低迷?

來源 | 娛樂資本論(ID:yulezibenlun)

作者 | 曹樂溪

編輯 | 吳立湘

“活到這個歲數,情義、氣節磨得差不多了,要還沒有這點念想,那同死人有什麽區別?”

這是《繡春刀·修羅戰場》里,張譯飾演的陸文昭對沈煉說出的最後一句話。壯誌未酬,兔死狗烹的結局,足以讓在場的觀眾(尤其男性)眼前一熱:“好片子啊!”當然,看到首日票房更免不了拍大腿:才4000萬(首日票房)!

51.webp (1)

導演路陽和制片人張寧都是1979年生人,監制寧浩比他們大2歲。這群70後爺們兒的理想投射進電影里,造就了沈煉刀光血影的一生:廟堂即江湖,伴君如伴虎,小人物想要蚍蜉撼大樹,明末如此,今日何如?

幾年前拍《繡春刀》時,路陽是真的沒錢,後期制作威亞都得自己擦。但有了第一部的口碑積澱,《修羅戰場》的背後如今已經站著18家出品方。除了路陽和張寧的自由酷鯨,以及寧浩的壞猴子,花滿山影業是雙方為項目專門成立的公司。

“最先進來的是壞猴子影業、嘉映和企鵝影業,安瑞是張譯的公司,嘉行是楊冪的公司。”張寧給我們一一盤點著,作為自由酷鯨股東的華策也位列出品方之中。

很多人已經知道,影片的發行方影聯聯合啟泰遠洋文化等對《繡春刀·修羅戰場》做了4億左右保底。這對於多年來票房表現平平的古裝武俠片而言,幾乎是一個天花板數字。

一把淩厲肅殺的繡春刀,能否靠穩健口碑刺破暑期檔大盤的低迷?

《繡春刀》入世,《修羅戰場》出世

應該承認的是,《修羅戰場》延續了上一部《繡春刀》的某種精氣神兒。

但上一部頗為出彩的周一圍、王千源、聶遠都不在,除了固定不變的主角沈煉,你幾乎以為自己看了部全新的錦衣衛電影,只隱約覺得上部死了的魏忠賢這部怎麽還活著,而劉詩詩換成了楊冪,紅紅火火恍恍惚惚。

會不會太冒險?路陽臉上倒是完全沒寫著擔心。“老寧有一個理念:要幹掉無趣,做就做有意思的事情。他跟我說,你是想做和第一部差不多的,還是想做新的?(後者的)這種誘惑肯定難以抵擋。”

但誘惑是需要付出代價的。《修羅戰場》做了一年的劇本,不是不斷修改,而是每次都推翻重寫,因為寧浩總是不滿意,“感覺自己快要崩潰了,”路陽笑起來。但他仍然覺得與寧浩合作是對的,“他會作為一面鏡子,讓你時刻保持冷靜,不要時刻沈溺於你自己的想法里,要跳出來看。”

路陽還記得,初交的第一稿其實已經是部完整劇本,講的是《繡春刀》之前三年東林黨與閹黨的黨爭,第一部中的不少主角還在。這相對穩妥,然而寧浩覺得太受限制,人物的命運走向在前一部已經確定,大家對戲劇性的期待就會減弱很多。於是,只好扔掉所有的限制從頭來過。

如此反複四五次,路陽如今仍不知道最後一版的故事,是哪里打動了寧浩:“那時候我只想到了一個開頭,沈煉和北齋是如何相遇的,也就是故事的1/4吧,只寫到沈煉如何救了北齋。”

52.webp (1)

“她背後應該有個巨大的陰謀,我們需要留一個大的扣兒在後面。”路陽琢磨,“但怎麽把這事圓回來,和現在有關還要合情合理,旁支人物怎麽去組織聯系?一切都要從0開始營造。”

路陽和編劇團隊花了很長時間去翻閱明史,明熹宗遊船墜水,王恭廠大爆炸,少年信王朱由檢扳倒九千歲魏忠賢......按照路陽的說法,“開點腦洞,陰謀論一下”,《修羅戰場》最終呈現出一個歷史碎片基礎上能夠自圓其說的完整故事,依附於明末內憂外患的現實,電影中的刀光劍影與愛恨情仇,也顯得更加動人心魄。

許是巧合,這個暑期檔的國產電影,似乎多多少少都讓人從中看出難以言說的隱喻。比如《大護法》中被恐懼圍繞的花生村,《悟空傳》中充滿無限約束和克制的仙界,到了《修羅戰場》,人們仿佛看到了1984的前身:自由言論被徹底剝奪,錦衣衛的無常簿可以輕易定罪每一個人,如螻蟻般生活的沈煉,在危廈將傾的末世能做些什麽?

上一部《繡春刀》已經引發了人們關於官場政治、歷史映射的多重解讀,但其實這並非路陽的初衷。“明代的國情就是這樣,其實我沒有想去映射什麽,只是這個氛圍有助於故事的拉伸和戲劇的醞釀。我們只是在講沈煉,抨擊一下封建的舊社會。”

在他看來,《繡春刀》是講困境下的掙紮求生與抗爭,比較入世;而《修羅戰場》則理想化一些,從外在命運直指個人信念,“當你的信念與整個世界相左時,是不是要和所有人背道而馳,去堅持自己?”這是沈煉的疑惑,恐怕也是路陽的疑惑。

直男導演的江湖:北齋最合適楊冪演

既然是推向市場的電影,如何在電影本身娛樂性不強的情況下贏得觀眾青睞,是路陽和張寧首先要解決的問題。

2014年《繡春刀》獲得9300萬票房,當時的制作成本只有3000萬左右,所以即使不算賣座但也小有盈利。這一次制作成本變成將近8000萬,還請來楊冪帶流量,足見片方的“野心”。張寧對《修羅戰場》的票房預期是4億,“5億以後就可以慶功了”,這樣的成績會打破中國古裝武俠片長久以來的票房天花板。

53.webp (1)

很多人會以為制片費高漲是因為楊冪的加入,“就這麽說吧,”路陽直言,“楊冪拍這部電影的片酬,也就是她拍電視劇的幾分之一,張震的片酬也是很合理的價格。”

真正上漲的是整個古裝戲市場。張寧告訴娛樂資本論,成本增加幾乎全部是在制作上,同樣做錦衣衛的手繡服裝,這次做比上次拍的時候幾乎要高了三倍。“上一部特效費用是幾十萬塊錢,都是我們自己做特效、擦威亞;這一部我們2015年跟人家特效公司談的合同,但2016年去做時,特效費用整個翻了一倍。”

《繡春刀》系列的一大特色是其熠熠生輝的配角們,《修羅戰場》里雷佳音飾演的裴綸、張譯的陸文昭以及劉端端的崇禎帝都頗令人驚艷,把眾生相拍得個性十足,多少會讓男女主角顯得不那麽搶鏡。

不過路陽對這次張震和楊冪的表現都十分滿意。“應該說就這個角色和這部電影來說,楊冪是最合適的人選。”他並不介意別人評論他的直男審美,“沒辦法,直男心目中的女性大概就是(電影里)這樣的。其實我理想中的女性是生命力頑強的,不需要依靠男性幫助,自己有強大而獨立的意識,而不是把她作為男性的附屬品。”

和上一部的劉詩詩相比,《修羅戰場》里楊冪飾演的北齋亦柔亦剛,她是沈煉心中的詩意遠方,也是執迷不悔、堅守信念者的化身。

張寧則提到一些細節:拍《修羅戰場》的時候,嘉行傳媒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也正開拍,“在兩邊來回折騰,楊冪都瘋了”。因為擔心電影這邊戲重拍不完,嘉行臨時決定先停掉《三生三世》,把《繡春刀》拍完再回去拍,對於電影的重視不言自明。

張震再次飾演沈煉,更加駕輕就熟。路陽毫不諱言沈煉是自己最喜歡的角色,比起其他人的入世感,沈煉是一切理想化事物的投射,“現實中我們無法做到的,比如無所顧忌地堅持自己,我會把所有願望放到我喜歡的角色身上,讓他代替我們去說,去做。”路陽認為,“沒有他就沒有這個世界,也沒有繡春刀這個故事。”

其他角色則是圍繞沈煉,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需求和價值立場,他們既是沈煉的側寫,互相造就彼此的命運,也是讓錦衣衛世界變得更為豐滿可延展的關鍵。娛樂資本論了解到,因上一部飾演丁修而大放異彩的周一圍,如今正在籌備《繡春刀》的網劇,周一圍自己當導演,光劇本就磨了一年快兩年,就是因為喜歡丁修這個角色。

“金(世傑)老師就不用說了,演得出神入化,劉端端的信王也是亮點,另外其實一開始,我是不同意讓雷佳音來演裴的角色,”張寧坦言,“古裝劇演員得是像震哥這樣的小臉兒,你說是吧。”結果成片後,恰恰是雷佳音的角色給了他最大的驚喜,“這個胖子錦衣衛把大家都萌翻了!”

比4億保底更開心的是口碑炸裂

在張寧辦公室的寫字板上,密密麻麻排滿了近幾日路演和點映的行程。

由於從8月臨時決定提檔至7月19日,此前的宣傳策略被打亂並提前,“楊冪會跑5個城市,佳音和導演一起跑幾個城市,張震下周開始跑第二波路演,他看完片子特別想跑路演,(對成片)比較有信心。”

相比競爭格外激烈的8月,7月下旬由於《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挪檔而變得相對冷清。之所以沒有選擇周五而是周三,張寧表示是發行方面影聯的意見。提前起片就避開了周五上映、由萬達出品的《父子雄兵》,以及周四安樂影業的《閃光少女》,在早前的排片上占據優勢。

54.webp (1)

“暑期檔每天的票房是差不多的,每周一到周四在1億左右的體量,周五到周日可能有2、3億體量。《繡春刀》是走口碑、走長線的片子,不怕別人看,所以我們沒有想著非要周五起片,能往前趕就趕一天。”

由於《修羅戰場》已被影聯以4億左右保底,因此對張寧和路陽而言,票房不是賺不賺錢的問題,而是賭一口氣。

“古裝武俠片曾是港臺片中的一個非常重要的類型,但隨著電影市場的變化,這類電影一度陷入創作瓶頸,而路陽選擇的創作方法,是在繼承了武俠片風骨的基礎上,采用了更寫實更新穎的敘事與視聽方法,這樣的結合為武俠片的延續提供了一個新的方向。”

”對於制作成本與投資風險的控制,張寧有著自己的判斷力,“近五年票房最高的可能也就是2013年的《一代宗師》(2.9億),我們其實是按照這個數據倒推制作費的上限(大概在1億左右),而不是蒙著眼說拍2億古裝片。

2014年,《繡春刀》在沒有IP加持和排片優勢的情況下,依然取得了接近1億的票房。如今3年過去,票房能否翻上兩翻,在大盤並不火熱的這個暑期仍是未知數。

不過從上周末的點映場來看,《修羅戰場》的點映排片場次最少(1550場),上座率卻比《閃光少女》與《父子雄兵》的總和還多(66.4%),最終獲得接近300萬的票房,“比第一部還好看”、“每個人物都散發著光芒”、“小人物的微光映照大歷史的陰霾”等好評刷爆朋友圈。貓眼的14位專業影評人,給出了8.5的評分,甚至超過了《摔跤吧!爸爸》,豆瓣目前給出的評分也達到7.7。

也許賭一口氣的不止是路陽們。

 不賭業績,中國電影需要齊心協力

“現在做了兩部,我是很想做第三部的,把沈煉的故事再講一遍。”采訪那天下午很熱,路陽忙著聯系各路朋友首映禮送票的事宜,但問及續集,他依然很冷靜。“要有了感覺再做,找到新的主題、有沖動再拍。”

在我們身後,一只頸上掛著鈴鐺的黑貓正伸著懶腰。這是公司的寵物“二黑”,路陽說演技頗佳的大黑在拍《修羅戰場》時跑掉了,於是除了開篇沈煉進門時的鏡頭,片中其余的黑貓出鏡都是由二黑這只“替補”來完成的。

55.webp (1)

“最開始養貓是因為貓不花時間,不用去遛,適合懶人。”路陽說話的語速不快,有時候像極了貓,有些散漫,有些倔強。

相較之下,張寧似乎更具備“犬系”特征:性格豪爽,勤勉,語速快而熱情。身後的書架上摞滿了來自世界各地的影碟,他一邊給我們沏茶,嘴上也不閑著,“你看我們公司可能不像是一家公司,而像大學宿舍,整個公司的人不是廣院的,就是中戲或者電影學院的。”

一家公司的名字往往就代表團隊的氣質。自由酷鯨完全是一群小夥伴組團玩藝術的節奏,張寧說公司里自己和路陽年紀最大,其余100來號成員多是85、90後,甚至還有00後。“我一直跟他們說,不管怎麽樣不要丟了手藝。”張寧認為,“我們是以制作為中心的公司,所以要有一波相應固定的團隊,這樣節省溝通成本。”

除了制作部門和策劃部門,今年年初自由酷鯨還與《分手合約》編劇秦海燕成立公司“非鳥飛魚”,強化編劇資源。

此外,還有去年成立的酷鯨影視,專門負責承制項目。張寧傾向於從今年下半年開始,這家公司只接年輕導演的項目,比如壞猴子影業旗下導演的一些作品。“不以掙錢為第一目的,想拍什麽拍什麽”是這家公司的理想,包括簽導演也是隨緣,“談不攏就算了,如果有好的我們就待在一塊,會把所有的資源都給他。”

有實力也就有底氣。接下來,自由酷鯨將要制作的《刺殺小說家》以及電影版《親愛的翻譯官》,都是華策旗下的項目。去年華策影視對自由酷鯨增資4000萬,並約定8年內,自由酷鯨制作不少於16部影視作品,路陽本人的電影作品不少於3部,以上華策均擁有優先投資權。

聽起來數量驚人,但條約里卻沒有常見的業績對賭。“我們自己拍戲不會太快,8年最多也就3部電影。對賭的話難免會焦慮,判斷上也容易出問題。”張寧坦言,華策作為大股東並沒有對自由酷鯨運作有任何約束,合約里反倒是“我們對華策的要求很多,比如所有我們看上的項目,必須得有優先拍攝權。”

“中國電影進入到了一個需要大家齊心協力的年代。”張寧覺得,過去大家覺得好萊塢大片擠占國產片市場,大喊“狼來了”,其實“狼”不可怕,中國電影市場發展至今,我們自身的立場應該有個轉變,更多地站在“獵手”的立場上,用實力作品與進口片進行競爭,建立自身的電影品牌,給我們的觀眾更多的信心,當然這些是需要高品質的作品支撐的。

這種時刻,團結顯得尤為寶貴。今天《繡春刀》上映,與周五即將上映的《父子雄兵》來了一撥聯合營銷,再沒有同行相輕,畢竟“市場好,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56.webp (1)

“現在好多國內電影人都在想,到底誰能把暑期檔大盤拉起來?”張寧頓了一下,繼而笑道,“其實無論是誰,都是好事!”

《繡春刀·修羅戰場》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489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